盐湖股份为什么停牌,盐湖股份为什么涨300%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7 0
巨亏458亿后盈利20亿!“亏损王”*ST盐湖退市警报解除

文 | 张佳儒

“亏损王”也有春天。

1月29日晚,*ST盐湖披露2020 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为20.5亿元至22.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净亏损超458亿元。

投资者对*ST盐湖是熟悉的,*ST盐湖有“钾肥之王”之称,坐拥察尔汗盐湖的资源储备,为国内之一大钾肥企业。老天爷赏饭吃,*ST盐湖却以458亿元巨亏摘得2019年度“亏损王”。

不久前,西水股份扣非净利润亏损271亿元震惊市场,271亿元相当于311吨人民币。和*ST盐湖比起来,西水股份的亏损是小巫见大巫。

前一年巨亏,怎么后一年就盈利了?*ST盐湖提到,公司通过司法重整将亏损资产综合利用一二期、子公司盐湖镁业、子公司海纳化工处置剥离,公司恢复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那么,当初*ST盐湖是怎么亏损的?也和盐湖镁业、海纳化工两大子公司有关。2019年报中,*ST盐湖表示,造成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破产重组过程中处置资产带来的计提损失约417.35亿元,属非经常性损益。

计提损失怎么来的?这是由于盐湖镁业和海纳化工连年巨额亏损,严重拖累了*ST盐湖业绩,公司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将账面价值约547.77亿元的不良资产包公开在 *** 进行司法拍卖。
历经6次拍卖,*ST盐湖不良资产包从原价254.27亿元降至29.9亿元,仍无人问津,最终由海西国资委控股、青海省国资委参股的青海汇信资产管理公司以30亿元的价格接盘。于是,*ST盐湖一次性计提债务损失417亿元,就有了458亿元的惊人巨亏。

经过一年的恢复,*ST盐湖换了一副面孔,预计净利润超20亿元。这对于5.92万户股东固然是个好消息,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ST盐湖的退市警报何时解除。

目前,*ST盐湖的最新股价还停留在2020年4月29日,定格在8.84元,总市值为480亿元。当时,*ST盐湖刚披露完2019 年报,自2020年4月30日起停牌。

2020年5月20日,深交所发布消息,*ST盐湖2017年、2018年、2019年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股票自5月22日起暂停上市。截至目前,*ST盐湖仍未复牌。

在2020 年年度业绩预告中,*ST盐湖声称,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且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存在如下情形之一的,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包括: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2020年年度报告。

从三季报情况来看,*ST盐湖踩到退市红线的几率很低。分别来看: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都是20亿元以上;净资产38亿元;营业收入160亿元;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

如果以上几个指标在四季度没有大的变化,都是过关的。只要按期披露2020年报,*ST盐湖基本不会退市。

大概率消除退市风险,对于*ST盐湖固然是好消息,但回想*ST盐湖的辉煌过往,仍令人唏嘘。*ST盐湖曾是资本市场的明星,2008年,股价一度达到65.91元/股,市值超过千亿元,与彼时的贵州茅台相当。

如今,茅台已经在A股称王,*ST盐湖一番波折才保住上市公司地位,“钾肥之王”能上演王者归来吗?我们将持续关注。

盐湖股份为什么停牌,盐湖股份为什么涨300%-第1张图片-

盐湖股份300亿天量成就300%涨幅,是美梦成真,还是梦醒时分?深度解读盐湖提锂受捧原因

从2020年5月22日被暂停上市,到今日复牌。盐湖股份从“亏损王”到“盐湖提锂王”,可谓苦尽甘来。开盘1分11秒后,盐湖股份触发上涨临停,股价更高冲至43.90元,飙涨396.61%。最终,公司股价报收35.90元,上涨306.11%。

股价翻三倍 "梦想"一日成真

2020年4月30日,彼时的ST*盐湖披露2019年年报,公司巨亏459.6亿元,成为当年的“亏损王”。因为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被暂停上市,以股价8.84元和市值480亿黯淡离场。

通过剥离亏损资产及实行债转股,盐湖股份得以实现重整。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利好下,公司业绩回暖。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40.2亿元,净利润20.3亿元。业绩回正后,公司股票得以恢复上市。

复牌前,多家券商给出高估值,对盐湖股份股价表现寄予厚望。中信证券给出目标价33.00元、对应市值1800亿元,银河证券则将估值区间定在1300亿元-2000亿元,中信建投喊价最为夸张,目标市值高达2100亿元至2400亿元。

券商高估值的底气在于,盐湖股份将在本轮大宗商品周期中充分受益。公司坐拥中国更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察尔汗盐湖,享有优质的钾、锂资产,其中氯化钾储量约5.4亿吨,氯化锂储量约800万吨。

一方面,盐湖股份是国内更大的氯化钾生产企业。银河证券表示:“随着以玉米、小麦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钾肥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公司将是此轮钾肥价格上涨行情的更大受益者。”另一方面,公司还是盐湖提锂龙头,中信建投认为:“受益成本下降及锂价上涨,公司盐湖提锂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叠加产能扩张,未来盐湖提锂量价齐升带动业绩增长。”

在盐湖提锂概念持续火热的背景下,作为正牌成分股,盐湖股份显然已经错失了太多行情。不过,错过的都要追回来。截至今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35.90元,上涨306.11%,市值达到1950亿元。

从480亿到近2000亿,盐湖股份一步到位。

天量成交 债主欢喜"韭菜"愁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重整中,盐湖股份通过债转股,转增股票抵偿债务。根据公告,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等均参与其中。

根据方案,公司共增发25.76亿股用于抵偿债务,抵债价格为13.10元/股,债权方的留债比例可选60%-100%不等。

方案一出,颇受市场质疑。当时公司的股价仅在9元附近,债主转股即深埋。按当时股价9元/股计算,仅上述5家债权人转股,即立刻损失近72亿元。更不要说如果再选择了留债比例较低的方案,还会有部分债权直接蒸发。形势逼人,为了实现债务重整,债主只能闷声做冤大头。

时移势易,现在债主都发了财。复牌首日,当初债权人的持股上涨了174%,浮盈达587亿元。以转股数更高的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为例,其拥有约4亿股公司股票,今日浮盈超92亿元。如果考虑上当时的债权情况,即使选择了60%的更低留债比例,也能在今天获利57亿元。

没赶上去年的火箭,今天的盐湖股份堪比春运。市场一拥而上,成交量达到惊人的299.24亿元。单日成交创下近14年新高,位列中国A股史上第7。

最近一次单日成交破200亿,还要追溯到2017年4月12日。华夏幸福当日成交达224亿元,股价创下33.88元更高价。不过,故事的后续是,华夏幸福的股价再也没有突破这一天花板,如今已经跌到4.31元。

午盘时,盐湖股份也一度因跌幅达10%而临停。当日在更高点买入的股民,收盘时浮亏达18.22%。股吧中,不少股民看衰股价后续表现,预言盐湖股份将成为“韭菜”的盛宴。

出道是否就是巅峰,且待明日揭晓。

盐湖提锂 走红逻辑解密

盐湖提锂为何如此受到关注?背后是中国锂资源的供给结构所致。

根据USGS报告,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总量约8600万金属吨,其中中国约450万金属吨,占比5.9%,居全球第六。虽然资源并不匮乏,但是挡不住突飞猛进的产能消耗。根据东北证券数据,2019年我国的锂盐冶炼产能高达全球的71%,出货量占全球消费量的49%。

不成比例的供求结构,导致中国的锂盐生产必须依赖进口原料。但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押注海外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开采国内矿藏,是最为现实而稳妥的选择。

跟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我国锂资源中八成为盐湖卤水,其他为锂辉石或锂云母的硬矿岩。

正常情况下,一吨锂盐的生产成本,矿石提锂需要4-6万元,而盐湖提锂可以控制在2-4万元。盐湖提锂流程更简单,成本更低廉。

但是,我国的盐湖主要分布在开采环境较恶劣的青藏高原,且盐湖品质普遍不及海外盐湖。这就存在提锂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缺陷,国内开发反倒不如进口划算。盐湖股份所拥有的青海察尔汗湖,镁锂比高达1577.4,品位非常低,开采成本在3.4万元/吨左右。

因此,对提锂工艺的改进,成了锂矿企业突破成本生死线,实现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而这波盐湖提锂的行情背后,一方面是锂盐需求的 *** ,另一面就有工艺改进的突破。中信建投称,盐湖股份作为中国盐湖提锂龙头,技术领先,成本持续下降,预计吨成本2021年进一步下降至3万元内。

中信证券表示:“国内吸附分离技术革新将加快盐湖卤水提锂新增产能的建设,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盐原料的自给率有望突破60%,盐湖提锂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本文源自全景财经

盐湖股份设立子公司就是为了非法采矿?

每经特约评论员 谭浩俊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盐湖股份)10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青海盐湖能源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采矿罪。公告还称,拟将非法采矿产生的非法所得及收入及时退缴至公安机关,预计将减少公司2021年度利润3.57亿元。

盐湖股份原本就依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企业业绩增长、利润增加,实现了扭亏为盈,才能在停牌15个月后恢复上市的。如果因为非法采矿而减少利润3.57亿元,对企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追究企业和责任人责任

更重要的,眼下正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时刻,如果不是因为非法采矿案件被调查,采矿区全部停止经营,盐湖能源的效益会更好,给盐湖股份的贡献也更大。而现在,不仅没有获得更好收益,反而面临巨额罚款,对盐湖股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刚刚有点愈合的伤疤,又将出现新的伤口,且流血不止。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手段止血,对盐湖股份可能就是致命的,是无法继续维持与生存下去的。

事实也是,作为一家大型钾肥生产企业,盐湖股份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年,产能位列全球第四,但是,前些年却出现了连续亏损现象。近年来,公司也在努力争取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如盐湖提锂技术,就是其取得的一项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技术成就,也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积极影响的技术。但是,单凭此项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加上钾盐资源严重不足,需要依靠进口钾盐原材料,不仅来源渠道难以有效撑控,而且价格也无法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盐湖股份来说,未来的路怎样,确实值得关注。

也许正是因为主业盈利能力不足,市场前景堪忧,公司于2012年成立了盐湖能源,主要负责公司原金属镁一体化项目配套工程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七号井煤矿建设、运营。客观地讲,依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扩大企业业务范围,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前提是,必须合法、规范、有序,而不是无序拓展业务,甚至非法采掘资源。

很显然,盐湖股份没有做到。盐湖能源自成立之日起,就处于非法开采状态,以至于公司成立后的前两年,也就是2013年、2014年,都是在未取得探矿证、采矿证的情况下开采的,明显触犯了法律,涉嫌非法采矿罪,应对责任人予以惩罚。即便停止了矿区的所有经营业务,追究企业和责任人法律责任也是不能停止的,必须坚决处罚到位。

盐湖股份有应对之策?

面对最近一段时间电力供应十分紧张、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一些企业借保供之名,开始为了追逐利益,疯狂开采煤炭,已引起了有关方面和地方 *** 的重视。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就于近日明确表示,决不允许打着保供的旗号,搞野蛮粗暴开发。这也传递出一种信号,为了保供、为了发展,加大煤炭开采力度,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序、规范、合法,不能再出现前些年那样的无序开采和野蛮开采。

内蒙古有这样的要求,青海同样会有,需要反对野蛮开采、无序开采。对盐湖股份来说,以前的非法开采问题,必须追查。不仅要追查非法开采问题,还要追查野蛮开采问题,看2014年以后是否存在非法开采和野蛮开采现象。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如何对公众利益负责,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通过增加新的项目,改善公司业绩,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对投资者负责。合法经营、规范运行、有序发展,也是对投资者负责。如果为了一时之利,非法经营,从事非法业务,就不是对投资者负责,而是在伤害公司,伤害投资者,是在破坏良好的市场秩序。

也正因为如此,盐湖股份面对如此严重的事件,能否吸取教训,能否开辟一些新的增长点,对企业十分关键,对投资者也十分关键。至少,这则消息发布以后,具有风险意识的投资者会选择离开盐湖股份,而不会再冒险投资了。一旦投资者选择离开,对盐湖股份来说,会雪上加霜,更加难以应对。那么,盐湖股份有新的应对之策吗?

每日经济新闻

“踩雷”盐湖股份因祸得福,融通增祥定开债一日大涨14%

单日净值暴涨14.62%的基金诞生了,那就是融通增祥三个月定开债(002719),曾经“踩雷”*ST盐湖(现证券简称:盐湖股份)现今因祸得福。

8月10日,重生后的盐湖股份恢复上市复牌后大幅高开,盘中更高触及42.9元,盘中两次触及临停。截至收盘,盐湖股份收报35.9元,仍大涨306.11%,成交金额299亿元,市值较停牌前的480.27亿元上涨至1950.4亿元。

公告显示,因2017年、2018年、2019年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决定公司股票自2020年5月22日起暂停上市。

其中,2019年9月,盐湖股份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将优势盈利板块(钾肥、锂业等)与低效亏损板块(镁业、化工等)彻底分离,由优质板块承接债务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由于剥离包括盐湖镁业和盐湖化工在内的巨额资产,盐湖股份一度巨亏458.6亿。

2020年4月,盐湖股份破产重整完毕,盈利能力逐步恢复,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为41.19亿元。2021年7月30日,盐湖股份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同意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恢复上市决定》,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公司股票自2021年8月10日起恢复上市。

融通增祥三个月定开债由原融通增祥债转型而来,转型后的产品生效日为2019年7月11日,且2018年5月18日至今由许富强管理。

2020年一季报,盐湖股份出现在融通增祥三个月定开债的股票持仓名单,也是唯一一只股票持仓,数量为153.84万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5%。截至当季末,机构持有融通增祥三个月定开债2.3亿份,占比95.95%。

不久后,盐湖股份暂停上市,这一等就是15个月,谁能想到2020年“踩的大雷”成就了如今的“王者”?直至2021年二季度末,融通增祥三个月定开债仍持有盐湖股份153.84万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4.82%,产品规模为2.82亿元。接下来,许富强会如何操作此股票,需等三季报见分晓。

值得注意的是,转型前,融通增祥债机构持有比例均在99%以上,转型后,融通增祥三个月定开债不向个人投资者公开销售,可以说是一只机构定制产品。

盐湖股份负债562亿,已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盐湖股份是中国钾肥制造行业排头兵企业、拥有我国更大的钾肥生产基地。近年来,盐湖股份业绩低迷,2017-2018年连续亏损,累计亏损总额超过70亿元。2008年,盐湖股份总市值为667.15亿,截至2019年5月6日交易日,盐湖股份总市值为207亿元。

4月26日晚间,盐湖股份发布公告,公告称公司2017年、2018年连续亏损,公司股票于4月29日停牌一天,4月30日起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盐湖”。2018年度,盐湖股份亏损34.47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2.65亿元。早在2008年上半年之际盐湖股份的股价曾一度高达107.69元/股,但是此后的股价一路下滑。截至5月5日收市,*ST盐湖的最新股价为7.07元/股。

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34.5亿,连亏两年未能扭亏

2019年4月27日,盐湖股份于披露年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8.9亿,同比增长5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5亿,上年为-41.6亿元,亏损小幅收窄。2019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5亿,同比增长5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亿,去年同期为-2.7亿,亏损幅度收窄。

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同比降低33.7%,助利润亏损幅度收窄。

盐湖股份表示,影响经营业绩下降的主要因素为:(1)综合利用一、二期项目因受天然气供应量的影响,全年生产装置都没能满负荷运行,报告期预计亏损7.68亿元;

(2)盐湖海纳PVC一体化项目受安全事故影响报告期预计亏损12.24亿元,目前已正常生产PVC、烧碱、水泥等产品;

(3)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报告期全面进 *** 动试车,由于项目投资大,导致折旧、贷款本金及利息等固定成本较高;配置给项目的木里煤田因生态环保治理,现尚未恢复生产,对焦化装置、甲醇装置原料供应影响大;加之行业跨度大、技术含量高、关联度高,全年整体生产负荷较低,并根据评估机构初步评估结果,计提了部分资产减值损失,报告期预计亏损47.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盐湖股份2017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2018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根据相关规定,若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在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去年达74.96%

官网显示,盐湖股份是青海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省属大型上市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盐湖股份于1997年上市,2017年为盐湖股份上市以来的之一个亏损年。

2017年,盐湖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116.99亿元,较上年增加12.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5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18.77%。

盐湖股份表示,公司2017年业绩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有:生产要素价格居高不下,钾肥销量的减少;受安全事故的影响,2017年生产装置大部分时间处于停产中,市场景气度较高的PVC、烧碱、水泥等均未能生产,并进行相关整改投入,导致亏损数增加;煤炭和天然气供给不足导致化工装置不能满负荷运行;海纳、金属镁等项目大规模转固致成本增加。

新京报记者自上市公司2017年财务报告获悉,2016年和2017年,盐湖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21%、73.02%。

根据最新公告可知,截至2018年年底,盐湖股份的总资产为750.32亿元,总负债为562.4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96%。

..................................................................

文章来源:南方农村报、农财网农化宝典

本期编辑:+++

猜您想看:

  • 大批农民 *** 无门:销售经理跑路,流动商贩又上演售假大戏?

  • 预警:麦倒咋防?未来2天小麦主产区有雷暴大风!

  • 农资销量一蹶不振,十大秘诀强势突击!

龙虎榜丨“钾肥之王”盐湖股份复牌首日大涨超300%,但有65.35亿资金高位出逃

8月10日,上证指数上涨1.01%,深证成指上涨0.78%,创业板指上涨0.34%。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共有38只个股因当日异动登上龙虎榜,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易华录(300212.SZ),达2.36亿元。

据21投资通(微信号ID:touzit21)智能监测,28只个股龙虎榜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北向资金参与龙虎榜中的个股共涉及7只。

2.36亿资金抢筹易华录,65.35亿资金出逃盐湖股份

38只上榜的龙虎榜个股中,21只个股被净买入,17只个股被净卖出。其中,资金净买入最多的是易华录,达2.36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13.82%。易华录当日收盘上涨20%,换手率为8.3%。

而龙虎榜中资金净流出最多的是盐湖股份(000792.SZ),被净卖出为65.35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21.84%。盐湖股份收盘上涨306.11%,换手率为14.46%。

曾经的“亏损王”*ST盐湖8月10日复牌,“钾肥之王”正式归来,股票简称“盐湖股份”,复牌高开343.67%,盘中冲高至43.9元,市值达2385亿元。盘中两度临停的盐湖股份,最终收报35.9元,大涨306.11%,市值达1950亿元,全日成交近300亿元。

机构净买入15股,净卖出13股

8月10日,28只个股龙虎榜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机构合计净卖出25.93亿元。具体来看,机构净买入15股,净卖出13股。

其中,机构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晋控煤业(601001.SH),当日收盘上涨10.06%,换手率为4.89%。

机构净卖出的个股中,金额最多的是盐湖股份(000792.SZ),当日收盘上涨306.11%,换手率为14.46%。

北向资金净买入5股,净卖出2股

8月10日,北向资金参与龙虎榜中的个股共有7只,合计净买入7082.87万元。其中深股通净买入5 股,净卖出2 股,合计净买入7082.87万元。

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易华录(300212.SZ),净买入6684.9万元,占总成交金额的3.92%。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盛新锂能(002240.SZ),为5055.7万元,占总成交金额的1.26%,当日收盘下跌9.78%,换手率为12.73%。

值得注意的是,机构和北向资金共同净买入了恩捷股份、豆神教育等2股;在光启技术,承德露露,盛新锂能上出现分歧,机构净卖出光启技术2464.49万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379.56万元;机构净买入承德露露1734.83万元,北向资金净卖出2878.59万元;机构净买入盛新锂能3100.07万元,北向资金净卖出5055.7万元。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ST盐湖申报债权金额达486.08亿元 将于1月17日停牌

中证网讯(记者康书伟)*ST盐湖(000792)1月16日晚间公告,截至1月15日下午6时,共有1114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金额约为486.08亿元。截至同日,管理人已初步审查确定的债权金额约为450.59亿元。经西宁中院同意,盐湖股份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将于1月17日9:30召开,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为本次债权人会议的成员,有权参加本次债权人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为补充核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债权表》,分组表决《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

由于公司及管理人正在筹备公司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组会议,可能对公司股价造成影响,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自2020年1月17日开市起停牌1个交易日,在《重整计划(草案)》经债权人会议表决、《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经出资人组会议表决并由公司披露本次债权人会议和出资人组会议召开情况的公告后,公司管理人将按规定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复牌。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ST盐湖暂停上市,去年巨亏近460亿

5月21日,资本邦获悉,*ST盐湖(000792.SZ)发布关于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公告。

公告称,于2020年5月20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自2020年5月22日起暂停上市。

此前,公司发布停牌进展公告,公告称,因公司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据年报,2017年至2019年度,*ST盐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6亿、-34.5亿和-458.6亿元。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公司股票将自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披露之日(即2020年4月30日)起停牌,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在停牌后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5月20日晚间,公司收到深交所关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公告。

头图来源:123RF

风险提示

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盐湖股份复牌日暴涨306% 有大宗交易以低于复牌前价格抛售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吴永久

8月10日,“钾肥之王”盐湖股份恢复上市,股价报收35.9元,收盘上涨306.11%,市值1950亿元,成交额299.2亿元。

在公司复牌前的2020年4月29日,收盘价为8.84元,盐湖股份恢复上市,上演了暴富神话。不过在8月10日追高的资金却并未有这样的喜悦,当天盘中43.9元高位买入的,到收盘已经浮亏18%。

有意思的是,盘后盐湖股份有3笔大宗交易,接近恢复上市前的价格,深交所数据显示,盐湖股份更大一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9.8元,成交金额7226.14万元。另外两笔大宗成交价格分别为9元、8.6元。这么低的价格大宗卖出背后有怎样的玄机?

银行债转股成更大赢家

从盘面来看,8月10日盐湖股份开盘不久就大涨388%,触发临时停牌。临停结束后,股价开始走低,午后再次触发临停,之后一路走低,盘中曾下跌到32.41元,不过有资金抄底,开始出现拉升。截至收盘,盐湖股份报35.9元/股,收涨306.1%,总市值达1950亿元,当日成交金额近3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8月10日股吧里,不少网友沸腾了,从当日涨幅来看,注定要诞生不少百万富翁。不过有意思的是,对当日追高买入的投资者而言,可能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由于恢复上市首日不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所以公司股价振幅较大,犹如过山车。

到底是谁在抛售盐湖股份呢?从龙虎榜数据来看,买入席位中,机构席位买入10.8亿元,另外还有一机构席位买入3.45亿元。“作手新一”所在的国泰君安南京太平南路买入4.48亿元,此外国信证券深圳罗湖宝安北路买入4.03亿元。但是在卖出席位中,有机构卖出35.36亿元,中信证券陕西分公司卖出20.27亿元,中航证券上海漕溪北路卖出12.74亿元。

到底谁是赢家呢?当然是停牌前买入的投资者,另外就是债转股的银行资金。去年重整计划时债转股的商业银行成为更大的赢家,按照13.1元/股确定的转股价,商业银行在盐湖股份恢复上市后不仅收回了全部本金而且还大赚了一笔。从股东名册来看,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6亿股,持股比例为流通股的7.48%;中国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持有3.47亿股,持股比例为6.39%。

今年5月,《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初稿出炉,盐湖提锂概念被市场热捧,其中概念股 *** 矿业等公司的股价更是被市场炒上了天。对于盐湖股份,无疑给足了市场关注度,各大券商也给出了盐湖股份恢复上市预测目标市值。其中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公司剥离亏损业务,作为国内更大的钾肥企业,同时拥有碳酸锂产能布局,拥有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公司将依托“钾肥+碳酸锂”优质资产,共同驱动公司业绩增长。考虑到公司碳酸锂的成长潜力,结合行业景气度,公司估值应该在1300亿~2000亿元区间。

有大宗平台8.6元抛售

对于目前火热的盐湖提锂,私募排排网内容总监杨柳告诉记者,受益于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锂需求尤为旺盛,盐湖提锂成为我国发展锂资源的重要突破口,而且盐湖提锂较矿石提锂有成本优势,所以我国一直在大力提升盐湖提锂工艺,未来随着我国盐湖提锂工艺不断进步升级,盐湖提锂产量和质量会得到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券商给出的2000亿元目标市值,8月10日盘中便轻而易举突破了。

对此,有私募人士表示:“近300亿元的成交,盐湖股份恢复交易的之一天就把券商的预期市值打满,后面还有多少空间呢?对于盐湖股份暴涨,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暂停上市前买入的投资者,今天(8月10日)注定是大赚了,但是对于追高进去的投资者而言,被‘闷杀’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高位冲进去的投资者,盘中43.9元高位买入的,到收盘已经浮亏18%。”

有意思的是,深交所数据显示,盐湖股份8月10日出现3笔大宗交易,其中有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7226.14万元,成交数量为737.36万股,成交价格为每股9.8元,其中卖出席位和买入席位均为招商证券上海黄浦区 *** 南路营业部;另外一笔大宗交易的买卖双方均为国信证券杭州迎宾路营业部,成交金额为900万元,成交数量100万股,成交价格为9元;第三笔大宗交易的买卖双方均发生在太平洋证券西宁新宁路营业部,成交金额为200.96万元,成交数量为23.37万股,成交价格为8.6元。

盐湖股份上述3笔低价大宗交易背后有怎样的玄机?对此,有不愿具名的券商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低价大宗交易来看,有可能是代持。”另外,某游资大佬告诉记者:“通过席位可以看出,是‘对倒’,有可能是出于避税的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

总市值一天涨1400亿,长期无法分红的盐湖股份,值得信任吗?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郑扬波) 盐湖股份暂停上市的457天后,高调回归A股市场。8月10日,盐湖股份(000792.SZ)发布公告称,股票自2021年8月10日起恢复上市。首日股票价格的涨跌幅不受限制,从恢复上市次一交易日(即2021年8月11日)起,日涨跌幅限制为10%。

8月10日,盐湖股份恢复交易的首日,股价突飞猛进,从停盘时的8.84元/股涨至43.9元/股(当日更高点),涨幅扩大到388.1%。截至收盘,总市值从480亿元涨到1950亿元,一天内涨1400亿元。

8月11日,恢复交易的第二天,盐湖股份股价暴跌8%报收。8月12日,恢复交易日的第三天,其股价又暴涨10%。

此外,公告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亏损430亿元,按规定,在未分配利润转正前公司将不得进行分红。这意味着在盐湖股份在弥补完430亿元的亏损前,存在一段时间无法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的风险。

盐湖股份回归A股市场后能否撑起千亿市值?长期无法分红的盐湖股份,值得信任吗?

盐湖股份三年巨亏超500亿

盐湖股份最早成立于1958年,实际控制人为青海省国资委,是中国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其主营业务为钾肥和锂盐两大板块。1997年盐湖股份上市,2005年至2008年,三年内股价大涨约13倍,达到每股65.91元/股。

好景持续到2017年。盐湖股份决定开发氯化镁和氯化钠的业务,当年业务板块出现亏损。据2017年年报,盐湖股份出现首年亏损,亏损金额达41.59亿元,且公司对银行的长短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合计高达43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公司到2018年仍持续亏损,亏损金额达34亿元。连续两年亏损,盐湖股份成“*ST盐湖”。2019年年报显示,盐湖股份再次亏损,亏损金额高达458.6亿元。

2019年9月,盐湖股份破产重整。2020年1月,盐湖股份的重整方案显示,银行作为债权人可以进行债转股,一批非银行类普通债权和银行类普通债权按照13.10元的成本被债转股,每100元债权可分得约7.633588股股票,按照盐湖股份在停牌前的成交价8.84元/股,浮亏超过30%。

2020年,盐湖股份专注于氯化钾和碳酸锂业务,业绩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4亿元。2021年7月,深交所下发同意恢复上市决定。

盐湖股份复牌暴涨后,谁是受益者?

据wind数据终端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十大股东排名列表中,排在之一第二位的是国资企业,其余大多是金融类机构,包括工银金融资产(中国工商银行的债转股实施机构)、国家开发银行、邮储青海分行、建行青海分行、中行青海分行、农行青海分行等。

截图来源:wind数据手机端

复牌暴涨后受益的无非是股东们。值得一提的是,银行股东成为“大赢家”,而盐湖股份的股价较停牌前,已经浮盈数百亿。当年银行的债券被“强行”转成普通股,成本价为13元左右,截至2021年8月19日收盘价为37.73元/股,增加了2倍。现如今看来,银行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根据《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在债转股的情况下持有的实体企业股票,需要尽快清理减持。

公司市值激增,股民开心的是盐湖股份“起死回生”,害怕的是如此高的估值下,未来股民是否能“追捧”?这种无论在财务上还是股票市场上,都起伏巨大的企业值得股民信任吗?其中的不确定性还是较大。

公司剩下的“钾+锂”,到底有多优质?

根据破产重整后的规划,盐湖股份再次上市后,公司的业务集中于钾肥(氯化钾)和碳酸锂。其中,氯化钾是钾肥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钾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肥料要素之一。

而碳酸锂的运用分为两种——工业级和电池级。被资本当作宠儿的是电池级碳酸锂,因为锂是锂电池的核心原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只有电池级的碳酸锂能生产锂电池。

2020年10月27日,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专家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显示,203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50%。这意味着碳酸锂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根据盐湖股份的2020年报,钾肥(氯化钾)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则达到74%,而碳酸锂业务只有3.8亿元,占总营收的2.73%,其生产的1万多吨碳酸锂为工业级。

2020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盐湖股份2020年碳酸锂产量达到1.3万吨,2021年,2万吨的电池级碳酸锂业务已经开始投产(进度达85%),按此计算,2021年底,盐湖股份的碳酸锂产能达到3万吨。对比同行业,这个数据并不是很突出。2021年,赣锋锂业(002460.SZ)的碳酸锂计划产能是4.05万吨,天齐锂业(002466.SZ)计划产能是3.45万吨,同样都在扩产。

截至2021年8月19日,6个月内共有7家机构对盐湖股份的2021年度业绩做出预测,均给出积极的预测方向。新能源“赛道”也存在风险,盐湖股份扩产的锂业务能走多远,还有待时间验证。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标签: 盐湖 为什么 股份 停牌 300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