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对美食兴趣很高,不管是去旅游,还是去逛街,都喜欢品尝一下街边的特色美食,街边餐馆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面对餐馆里琳琅满目的各种菜品,有些菜肴性价比很高,食材品质高,口感很不错,但也有一些菜肴存在价格虚高的情况,性价比很低,店家往往能够获得很高的利润。
今天我们便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餐馆最暴利的8道菜,成本极低,价格却很高,很多人经常点,有你爱吃的吗?
1、酸辣土豆丝
酸辣土豆丝是很多人下馆子更爱点的一道菜,一般在15-20块钱左右,看似价格并不是特别高,但其实这道菜的成本极低,没有放肉,只有土豆丝和少许辣椒粉香葱之类的配料。
成本不到3块钱,去餐馆点这道菜,更低都要15元以上,毛利率高达80%,真可谓是暴利,下次去餐馆时,建议少点这种家常菜,多吃一些性价比高的菜肴。
2、毛血旺
毛血旺这道菜很有争议,因为做法不统一,每个餐馆的做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餐馆毛血旺里面会放入虾,花蛤,午餐肉,毛肚之类的食材。
而有的餐馆毛血旺里面连猪肉都没有,只有鸭血,豆芽,黄瓜条这些蔬菜组合,街边餐馆这这样一道全素的菜肴更低也要38元以上,成本却不到8块钱,毛利高达78%,可见餐馆的利润有多高。
3、干锅千页豆腐
去餐馆吃饭,很多人都喜欢点干锅类的菜肴,店家会在干锅的下面放入固体酒精,这样便可以一边煮,顾客一边吃,锅气十足,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菜肴不易冷却,深受大家喜欢。
干锅千叶豆腐很多人都爱吃,上面放了几片肥猪肉,和青红辣椒,剩下的便是千叶豆腐了,这道菜肴一般要35元以上的价格,成本却不到7块钱,毛利高达80%。
4、干锅包菜
跟干锅千叶豆腐类似,干锅包菜往往也是放了几片肥猪肉,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肉类了,想要吃到瘦肉更是不可能。
但是就这样的一道菜肴,很多人经常点,一份更低也要28元,成本不到5块钱,毛利润高达82%,下次如果想吃干锅包菜的话还不如回家自己炒,多放点肉吃得更香。
5、茄子烧豆角
茄子烧豆角,茄子软糯香甜,豆角爽脆,这道菜深受很多女性朋友们的喜爱,有个女同事,每次去聚餐时都要点这个菜,非常爱吃。
但其实这道菜也是属于餐馆暴利的产品之一,在餐馆里更低也要28元,这道菜没有放肉,只有豆角茄子和少许蒜头,成本算下来却不到8块钱,毛利高达71%。
6、酸菜鱼
“酸菜比鱼好吃”,酸菜鱼可谓是如今的网红美食,各大餐馆几乎都有这道菜,金汤酸菜鱼更是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但其实酸菜鱼里面的鱼都不是现杀的,鱼片都是提前切好冷藏保存,这样能够极大的提高餐厅的出餐率,从而提高翻台率,获得更多的利润。
一份酸菜鱼价格更低也要68元,但实际成本不到15元,毛利率高达77%,不少酸菜鱼网红餐厅依靠这道菜赚得盆满钵满。
7、皮蛋拌豆腐
去餐馆吃饭,往往都有半个小时左右的上菜空隙,在这样的空隙中,不少人都喜欢点几个凉菜,这样大家便可以一边吃凉菜,一边等候热菜上桌。
皮蛋拌豆腐成为了很多人在餐馆里更爱点的一道凉菜,上面是皮蛋,数量最多也就放了两个皮蛋,下面是一块内酯豆腐,这样一道凉拌菜成本不到3块钱,价格更低也要18元,利润高达80%。
8、雪过火焰山
之前跟朋友去了一家高档餐厅吃饭,在菜单上有一个特色菜名吸引了朋友的眼球,“学过火焰山”听起来就非常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朋友点了这道88元的菜肴,结果上桌后却傻眼了,只见碗中放了一整排的西红柿片,上面撒入了一点白糖,吃在嘴里怀疑了人生:这不就是糖拌西红柿吗?
这道菜的成本不到3块钱,88元的价格,毛利高达96%,真的太“暴利”了。
以上8道餐馆最暴利的菜,成本极低,价格却很贵,很多人经常点,下次去餐馆就餐时,注意避雷,有你爱吃的吗?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 *** 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2块钱一斤的鱼,端午前正当吃,鲜嫩肥美蛋白高,老人小孩皆宜导语:此鱼端午前正当吃,12块钱一斤,鲜嫩肥美蛋白高,老人小孩皆宜
一些鱼的季节性很强,我们在其正当时的时候吃才能更好享受其肥美鲜嫩的口感,这样的鱼肉价格实惠,而且还能让人充分吸收其中的价值,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每年的端午节前便有一种非常适合吃的鱼肉,其鲜嫩肥美,而且富含蛋白质,对于这样的鱼肉,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都非常适宜吃,这种鱼肉的价值相对比较实惠,12块钱一斤,符合大众的消费水平,而且关键的是这种鱼的烹饪 *** 也非常简单,简单一烧便可开吃,下面我便会将这种鱼的红烧做法详细分享给大家。
红烧黄花鱼的做法:
备用食材:黄花鱼500克,葱姜蒜适量,香叶2片,老抽1勺,料酒1勺,白糖半勺,白醋少许,小米辣2个;
*** 过程:之一步,黄花鱼一条,将其处理掉不能食用的部分,将黄瓜鱼仔细清洗干净,然后在鱼的正反面各划几下,在鱼的表面均匀涂抹一层食盐;
第二步,生姜切成丝,大蒜切成片,将姜丝和蒜片一部分塞入鱼肚子中,一部分码放其表面,最后淋入一勺料酒,涂抹均匀,静置腌制10分钟;
第三步,这个过程中,小米辣摘去根蒂后切成丁,同时准备出其他的食材,同时用生抽、老抽、醋、白糖以及少许清水调成酱汁;
第四步,待将鱼肉腌制好后,去掉姜蒜,同时用厨房纸巾吸干表面的水分,用生姜在锅底擦一遍,在锅中添上少许的食用油,放入鱼小火开始慢慢煎;
第五步,待将鱼的底部煎至定型的时候便可翻面,继续煎一会,放入葱姜蒜以及其他所有的作料,将事先调的料汁淋入在锅中,小火焖煮一会,待将汤汁收干后,便可出锅。
小编总结:在端午节前便是非常适合吃黄花鱼的,其价格实惠,12块钱一斤,而且肉质肥美、富含蛋白质,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吃都会很好做补充,这样的鱼肉可以经受的烹饪 *** 同样很多,酱烧黄花鱼、清蒸黄花鱼、茄子黄花鱼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做法,大家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让家人可以更加充分享受其中的美味,尤其是对于平常便喜欢吃鱼肉的朋友来说,更是不能错过了鱼肉的做法,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朋友来说,适当吃黄花鱼还可促进生长。
烹饪小技巧:
1、黄花鱼别直接下锅煎,事先将其加上姜蒜和料酒等腌制一会,这样做既能帮助去除鱼肉的腥味,而且还可让其更加入味好吃,另外鱼肚子中的黑膜一定要去除干净,否则会很腥;
2、腌制好的鱼记得要擦干水分,否则下锅容易溅油,煎鱼的时候热锅冷油,放鱼后别急着翻动,晃动锅体使其不粘锅便可,待将其底部煎至定型后再翻面,这样更能保证鱼的完整性;
3、事先将酱汁调好,烹饪的时候会更加方便些,记得老抽别放太多了,否则看上去颜色很深,因为生抽和老抽本身便有咸味,所以加盐的时候需要酌情考虑。
如果你认为黄花鱼的这个做法还不错,欢迎收藏起来学着做,或者是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学习!
福建开渔后一大批海鲜陆续上市 线上线下热卖超市里海鲜产品。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8月16日,福建沿海部分海域迎来开渔。23日开渔一周,部分出海作业的渔船满载而归,带回了品类丰富的新鲜渔获,被送往各大市场进行销售,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福州超市、农贸市场以及线上电商平台上的海鲜热卖,市民迎来了“海鲜自由”。
福建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大省,拥有丰富的海产品资源。8月16日,我省海域北纬26度30分以南的所有捕捞渔船和辅助船,以及所有自愿伏休钓具渔船和以北小型张网渔船共9144艘船正式开渔,北纬26度30分以北我省海域1019艘渔船需等到9月16日开渔。开渔以后,所捕海鲜在开渔后2天至7天内回港,有滑皮虾、竹节虾、红花蟹、三眼蟹,梭子蟹、章鱼、鱿鱼、带鱼、巴浪鱼、金线鱼、大黄鱼等海货。
23日,记者在福州一家永辉超市的海鲜区看到,各类海鲜琳琅满目,包括鱼、虾、蟹、贝类等,不少市民在选购海鲜。在“开海啰!”的宣传挂板上,介绍了梭子蟹、鲜龙头鱼、小白鲳、鲜带鱼的上市时间、特点和做法参考。在价格上,三眼蟹(公)每斤价格为39.8元,母蟹每斤价格59.8元;鲜带鱼(冰)每斤35.9元;昌鱼(小)每斤9.8元;福建黄瓜鱼每只12.8元。
永超生活APP上,永超推出了开海季抢69减15券,设置了开海产品专区,有蟹、虾、鲜鱼、贝类等,不少产品显示已抢完,在补货中。
据了解,8月初,永辉在东海的首批海捕渔船满载而归,8月下旬,永辉还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直采基地开展青花鱼、章鱼、鲜带鱼、鲳鱼、鳗鱼等品类为主的海捕项目,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最新鲜的海产品。
永辉表示,从首批回港渔船捕捞情况来看,受此前台风影响,今年梭子蟹整体产量较高,且蟹的质量、规格、硬度及饱满度都优于去年。鉴于今年笼网蟹的较佳品质,预计永辉笼网蟹的整体采购量将在1000吨以上,相比去年增长40%。为了保证梭子蟹“出海”后的品质,在渔船上,捕捞后的梭子蟹会率先接受海水加冰的降温,降低蟹的活动范围,保障其鲜活程度;在码头经过严格的规格筛选、精细打包、装车后,永辉的恒温冷链车会专门为梭子蟹打造一个10-12度的“保鲜仓”,更大程度降低了梭子蟹的运输损耗。
打开生鲜电商朴朴的APP,跳出来的页面就是开海季的广告,推出了“梭子蟹 *** 抢”的活动,不少海鲜产品被抢购,显示补货中。在价格方面,鲜活梭子蟹每份49.8元,400至500克(5只以内);鲜活小石蟹7.98元每只,55至65克;海捕巴浪鱼6.99元每份;冰鲜漳州本港黑眼中带鱼12.8元每箱,约500克左右(4条以内);冰鲜海捕红虾19.88元每份,约200克。平台上还介绍了各种蟹的不同做法以及食材清单。
记者注意到,开渔后海鲜价格也随着下降。在福州新西营里市场,虾类的价格有明显的下降,短脚斑节虾从每公斤260元降至200元,小红虾从每公斤320元下降到220元,沙龙虾则从每公斤360元降至260元,每款虾类降价近30%。商户表示,接下来,随着更多大型渔船的陆续返航,更多新鲜海货将上市,市民可以购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海鲜。
“可以每天品尝不一样海鲜了,在家实现海鲜自由。”喜欢吃海鲜的市民陈女士说道,开渔后,市场上的海鲜产品很丰富,她在网上找了攻略,可以尝试不同做法。
据了解,除了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外,福州还有多家大型海鲜市场,有需要的市民可前往采购。位于马尾区的名成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是福建规模更大的水产品交易中心,30万平方米的市场里汇集了周边渔港以及东亚、东南亚等地的水产品,销售 *** 覆盖全国。 新西营里市场位于盘屿路,是福州市区内更大最齐全的综合市场,从1号楼大门进入便是海鲜区,各种水产批发行以及摊位在这里紧密分布,销售的品类细分为活鲜、冰鲜和冻品。新亚细亚南台农贸市场位于老药洲街116号,离市区最近,采购最方便主要经营水产品和干货,水产品以淡水河鲜为主,虾、蟹、鱼类都有,贝类是主打产品。(记者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秋天,遇见这鱼别手软,肉嫩刺少,很肥美,错过了就要等一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谓“秋味”无所不在!
每年的九、十月份人们就要忙碌起来,收花生、挖芋头、割麦子等等,在农田边经常能够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除了田地里的农作物、蔬果等成熟外,淡水湖泊里的鱼、虾、蟹也到了肥美的时候。
古人曾在诗句中写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这首诗句就是描写秋季江南水乡鱼儿肥美的景象,可见早在很久以前,古人们就有多会吃,对吃的钻研热度已经很高了。
说到鲈鱼,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鲈鱼。对于不怎么做饭的人来说,可能不知道鲈鱼有两种,一种是淡水鲈鱼,另外一种是海水鲈鱼。它俩的不同之处最简单的辨别 *** 就是看外观,海鲈鱼身上有黑色斑点,海鲈鱼一般都是冰鲜的,而淡水鲈鱼一般都是活的。
第二比较 *** ,就是闻!海鲈鱼的海腥味会比淡水的重一些,但是淡水鲈鱼的肉质比海鲈鱼更细嫩一些。
今天咱们就分享几道不错的淡水鲈鱼做法,看看您喜欢哪一种吧!
【推荐做法一、清蒸鲈鱼】
所需食材:鲈鱼,红椒,大葱,生姜,蒸鱼豉油,油。
菜谱做法:
1、鲈鱼处理干净,把肚子里面的血丝儿都清理干净,清洗好以后用刀在肉厚的位置打上花刀。
2、鲈鱼身上抹上少许料酒,放入盘子里,鱼肚子里面塞上一些葱,上面撒上一点姜丝,热水蒸锅蒸制8分钟。
3、蒸好以后再焖3到5分钟取出,取出鱼换新盘,撒上一点葱丝、红椒丝,姜丝,淋上热油,最后添加蒸鱼豉油就可以了。
清蒸鲈鱼应该算是最简单的做法了,能吃到鱼肉本身的鲜味。蒸鱼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用热水蒸——熟的速度快,肉质更鲜嫩!
【推荐做法二、烤鲈鱼】
所需食材:鲈鱼,洋葱,黄瓜,土豆,葱,姜,蒜,辣椒,火锅底料,生抽,糖,醋,红油豆瓣酱,鸡精,油。
菜谱做法:
1、鲈鱼处理干净,用刀从鱼背部刨开,去除里面的内脏,用刀在肉厚的部位划上几道口子,放入烤盘中,表面刷上一层油,放入烤箱,用更高火烤15到20分钟,看您自己喜欢的口感程度来决定烘烤的时间长短。
2、黄瓜切条,土豆切条焯水,洋葱切丝,这三种食材先放入锅底,铺入烤好的鱼。
3、锅内倒油,放入葱姜蒜炒香,放入一小块火锅底料、红油豆瓣酱炒出红油,倒入适量的清水,加盐、生抽、糖、醋、鸡精调味,烧沸后倒入鱼里面,上锅煮制,炖到土豆都熟透。
4、最后撒上干辣椒段、花椒、蒜末、小葱末和芝麻,用热油把辣椒段之类的配菜爆香即可。
在家自制烤鱼的话还是挺简单的,吃的时候刺少,下酒又下饭。做这个烤鱼的时候,一定要把鱼烤干一点,这样鱼吃起来会比较香,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来调整里面的配菜,能吃辣的话,就加点小米辣一起煮,会更有味哦!
【推荐做法三、酸汤鲈鱼】
所需食材:鲈鱼,番茄,西兰花,莴笋,大葱,红椒,青椒,生姜,大蒜,番茄酱,盐,醋,白胡椒粉,淀粉。
菜谱做法:
1、 鲈鱼处理干净后片成鱼片,放入碗中,用清水清洗干净,倒去多余的水后,加盐、鸡精、白胡椒粉和淀粉抓匀,最后加一点油,这样下锅更容易划散,不粘连。
2、西兰花切小块,莴笋切丝,先将西兰花焯水,把西兰花整齐地围在盘子周边,鱼头和鱼尾可以放在水里煮熟或者蒸熟,做熟以后分别放在盘子的前后两端,中间铺上焯过水的莴笋丝。
3、锅内倒油,放入蒜末、姜末和西红柿炒制,炒到西红柿出沙,倒入2勺番茄酱,风味更浓郁,再倒入鱼骨一起炒制。
4、炒到鱼骨变色,加清水煮制,添加盐、鸡精调味,水开后煮上5分钟,再放入鱼片煮制,鱼片变色后倒入适量的醋调味,就可以出锅了。将鱼肉倒在莴笋上面,放上一点葱丝、青红椒丝,淋上少许热油就好了。
这道酸汤鱼片就完工了!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简单摆盘就很好看了,吃起来酸酸的很开胃,鱼肉特别的嫩滑,老少皆宜,而且秋季的时候吃酸食是很好的!
【推荐做法四、砂锅鲈鱼煲】
所需食材:鲈鱼,大蒜,青椒,红椒,生姜,小葱,洋葱,盐,白胡椒粉,鸡精,油。
菜谱做法:
1、鲈鱼先处理干净,把鱼剁成小块,用盐、白胡椒粉和鸡精腌制一下,这样会比较入味,料酒可以不用加。
2、大蒜去皮,剁成蒜末,青红椒切成细末。把这三种配料放在一起,加盐、油搅拌均匀。
3、砂锅内倒入一点油,放入姜和洋葱焯一下,炒到洋葱变色,放入鱼块,全部放好以后抹上一层调好的蒜末,盖上锅盖小火焗5分钟,最后撒上一点小葱末就可以了。
这道砂锅鲈鱼煲做法也是特别的简单,鱼肉吃起来非常的细嫩,不腥,满满的蒜香。做这道鲈鱼砂锅煲的时候,您也可以把蒜末先炒一下,炒过的蒜末会更香,而且整个过程是不需要加水的,非常好吃哦!
【推荐做法五、双味鲈鱼】
所需食材:鲈鱼,橄榄菜,大蒜,小葱,蒸鱼豉油,油。
菜谱做法:
1、鲈鱼对半劈开,但是不要劈断,尽量让两半鱼还连在一起。用刀将鱼身上斩成一条条道儿,放入盘中。
2、大蒜剁成蒜末,用水洗一下蒜末,这样炒制的时候蒜不容易糊锅,用漏勺捞出来后滤掉多余的水分。把锅内倒油,放入一半蒜末炒香,炒到蒜末发黄后,倒入剩下来的蒜末一起炒一下,加少许盐调味,炒好以后出锅。
3、将两半鱼肉分别抹上蒜蓉酱和橄榄菜,热水上锅蒸制,蒸6到8分钟即可,蒸好以后就可以出锅了,撒上一点葱末,淋上热油和蒸鱼豉油,撒上一点小葱末即可。
这道双味鲈鱼还是很不错的,两种味道,能满足不同的需求。您要吃辣的话,也可以做成一半辣,一半不辣,这样吃辣的朋友,也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
秋季的鲈鱼特别的肥美,此时不吃更待何时?从目前的物价来看,鲈鱼的价格比猪肉还便宜,而且鲈鱼的刺少,老少皆宜,除了以上这5种做法,你还知道什么吃法,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一网捞起价值957万大黄鱼,浙江渔民一夜暴富,为何能卖这么贵?浙江渔民一网捞起价值957万元大黄鱼,一夜暴富!这样的神话让人有点儿难以置信,但这却是真的。时间就在1月14日晚上8点多,浙象渔31088船在东海165-7海区作业,一网捞起来金灿灿一片,把船员都惊呆了:渔网里全都是野生大黄鱼,发出“咕咕咕”的叫声,平均每条重1公斤左右,个头大的有2公斤!
象山渔民一网捕到4900斤大黄鱼
船老大表示出海打鱼28年,还是头一次捕到这么多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原本估计有3000多斤,可卖400万元,1月15日晚7点半左右渔船到达石浦港靠岸后称重,160多箱大黄鱼总重达到了2450多公斤(4900多斤)。1月16日上午,这一船大黄鱼以957万元的天价成交,每公斤平均价格达到了3900余元,十分惊人。
一网卖出957万元,近年来十分罕见
大黄鱼其实就是黄花鱼的一种,超市里卖得并不算太贵,但那是人工养殖的。而野生大黄鱼则一向是有价无市,个头大的屡屡能卖出天价,有时每公斤可达1万元以上。有传言称前几年浙江奉化曾有人捕到一条长达50多厘米,重达4.9公斤的野生大黄鱼,被人以14.8万元的天价买走。
2016年舟山大黄鱼拍卖大会上,曾有一条4.1斤的野生大黄鱼以29800元的高价成交。2021年9月28日,仍是浙江象山石浦的一艘渔船,在济州岛附近海域捕获一条重达7斤的野生大黄鱼,当时估价可达五六万元。这些野生大黄鱼,为什么就能卖到如此天价呢?
野生大黄鱼经常卖出天价
当然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大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又名黄瓜鱼、大王鱼、黄金龙或大黄鲞,较大的能长到50多厘米长。鱼头部呈钝尖形,嘴巴裂口大,尾巴细长,由于通体金黄,侧面还有发光颗粒,看上去金灿灿的,才被赋予了“大黄鱼”的美称。
野生大黄鱼主要栖息在海岸附近或近海的砂泥底质水域中,在中底层水中生活,有时还会进入河口,如长江、钱塘江、甬江等,以小鱼和虾蟹等为食。它们不喜欢强光,喜欢混浊水流,清晨、傍晚或大潮时会上浮,白天或小潮时就回到水底。作为洄游性鱼类,到了繁殖季节会成群结队的由外海游向近岸,形成鱼汛。
大黄鱼繁殖产卵的场面堪称奇观,会发出奇特的鸣叫声。雄鱼的叫声是“咯咯”、“呜呜”,雌鱼则是“哼哼”的声音,终日不断。如果鱼汛来临,鱼群密集时,发出的声音如同水的沸腾或松涛声,十分震撼。
通体金灿灿的大黄鱼
在几十年前,大黄鱼曾是我国近海的常见鱼类,与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我国大黄鱼主产区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即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沿海地区,例如浙江的舟山渔场。
大黄鱼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经济价值高,我国古书中记载,自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食用大黄鱼。相传吴王阖闾曾在海中与东夷作战,被困沙洲一月,军粮见底,正是靠捕捞大黄鱼才得以渡过难关。阖闾觉得此鱼十分美味,又因为它的头骨中有两块豆瓣大小的“耳石”,所以将它取名为石首鱼。
我国大黄鱼主要产区
就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野生大黄鱼还远没有现在这么金贵,产量极高。人们用围网、张网和拖网捕捞,还拿钓鱼杆钓。1974年的产量曾经达到20多万吨。据象山当地一位72岁的老渔民介绍,自己在1976年曾经一网捕获32000公斤野生大黄鱼。
由于当时的产量大,大黄鱼也很便宜,仅有几毛钱一斤。而当时冰箱也不普及,难以长期保存,吃不了的大黄鱼被做成黄鱼鲞(就是鱼干)。还有一些大黄鱼由于实在吃不了,甚至被上到了地里当肥料,真是“弃之如粪土”。
70年代大黄鱼捕捞量巨大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毫无限制的滥捕,大黄鱼的产量很快由盛转衰。70年代粮食产量不高,东南沿海的人们将大黄鱼作为缓解缺粮困境的手段,并开始使用比较残酷的“敲梆法”进行捕捞。
大黄鱼凭借脑袋里的耳石保持平衡和感知声音,以便发现猎物和躲避天敌。这个本领在渔民眼中却成了它的弱点。渔民先用两条渔船张开一个大网,然后将竹梆装在小船上,用硬木棍敲击。震耳欲聋的敲梆声在海水中迅速传播,使大黄鱼的耳石产生共振,令其不堪忍受而纷纷逃窜,被赶入大网内。
敲梆法捕鱼
敲梆法捕鱼确实高效,但却对大黄鱼的种群造成了巨大破坏。有些大黄鱼直接被声波震晕,或因上浮减压过快而死,肚皮朝上漂浮在海面上。被震死沉入海底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加上当年人们没有资源保护意识,将未产卵的亲鱼和没长大的幼鱼一网打尽,野生大黄鱼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
1974年,浙江组织了近2000艘机帆渔船,浩浩荡荡开向大黄鱼主要越冬场所外海中央渔场,几乎一举端掉了野生大黄鱼的老窝。当年舟山渔场大黄鱼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6.81万吨,之后便急剧下降,一蹶不振。80年代野生大黄鱼年产量只有几百吨,已经无法形成渔汛,90年代每年只有几十吨。
野生大黄鱼已经非常稀少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野生大黄鱼资源仍未恢复,著名的产卵场江苏吕泗洋渔场已休渔20多年,但未见什么起色。与70年代相比,现在又增加了海洋污染这一不利因素,近海大量的船舶航行噪声也在不断地侵扰着野生大黄鱼,使其不得安生。
由于大黄鱼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目前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产量巨大,2019年就达到了22.55万吨。还利用养殖大黄鱼开展了增殖放流,以便恢复野生大黄鱼种群,但目前个头比较大的野生大黄鱼仍然是可遇而不可求,价钱自然就水涨船高。
2021年9月浙江渔民捕到的4.1斤野生大黄鱼
如今 *** 比较发达,浙江的渔民在海上捕到个头比较大的大黄鱼,信息就会迅速扩散,往往是渔船还未靠岸就已经被买家预定,可见其抢手程度。如今浙江象山渔民一网打到2450公斤大黄鱼,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多年的保护措施起到了效果,野生大黄鱼种群可能有所恢复。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也许未来野生大黄鱼的价钱会有所降低,更多的人也就能吃得起了。
一夜暴富!渔民捕获4900斤“黄金龙”卖957万天价,为啥这么贵?好运爆棚!才刚刚进入2022年,浙江象山渔民林海平和船上的兄弟们在东海165-7海区作业的时候,就十分幸运地一网捕捞起了数千公斤的“黄金龙”。据悉,事情发生在14日晚8点多,起网的时候船员们都惊呆了,金灿灿的一片。当15日19时30分左右满载而归回到码头的时候,许多得知消息的村民都放起了烟花爆竹迎接他们。而围观群众也都纷纷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一壮观的史诗性一刻!
据悉,此次象山渔民林海平及其船员兄弟们一共收获了160多箱金灿灿的“黄金龙”出舱上岸。“黄金龙”几乎每一条都在1斤以上,更大的单鱼重量超过4斤,累计称了一下大约有2450多公斤,也就是4900多斤。而更好的消息也接踵而来,据悉,当晚林海平一行人经过与四家批销商商谈,最终以957万元的天价成交。此消息一传开,引得当地渔民乃至众多网友们都羡慕不已,甚至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那么问题来了!“黄金龙”究竟是什么?为何近期发生捕获到“黄金龙”的重大事件都在浙江象山,原因是什么?野生大黄鱼究竟市场价如何,此次捕获的野生大黄鱼数量以及成交的天价究竟有多么罕见?大黄鱼既然这么受欢迎,为什么都没有人工养殖增产增值呢?对于这些疑问魔方也同样好奇,下面不妨一起详细了解一下!
“黄金龙”是什么?究竟有何价值、有多畅销?
“黄金龙”其实就是野生大黄鱼的别称,它属于黄花鱼的一种。黄花鱼可以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而野生大黄鱼也叫大先、黄瓜鱼、红瓜、黄金龙。它是我国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一直到南海雷州半岛以东都盛产的一种我国特有地方性经济鱼类。因为饱受消费者的青睐,大黄鱼市场火热,成为名贵的经济鱼类。
值得注意的是,野生大黄鱼蕴含的营养价值、养生价值非常高。首先,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次,丰富的硒元素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据说有延缓衰老、防止癌症的功效。其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具有止血的功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此外,因为市场火热,因此对于渔民以及养殖户来说,它也极具经济效益。都说大黄鱼很贵,那么它究竟有多贵、有多畅销呢?
一直以来,野生大黄鱼都有被誉为“黄金龙”的美称,一方面是因为它确实金灿灿,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因为它“价比黄金”!据记者采访了解,在石浦当地的野生大黄鱼批销行情很好,单条的重量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但是单条1斤到2斤的大黄鱼收购价每斤都在5200元左右,2斤到3斤的大黄鱼,每斤的单价在9200元,3斤到4斤的大黄鱼,每斤的单价则在13200元。
与此同时,从当地的经销商黄道兵口中也能了解到野生大黄鱼究竟有多畅销了!据悉,就在15日下午的时候,他刚刚以100多万的价格收购了900多斤的野生大黄鱼,同样也是一个船老大一网捕获的,十分难得,十分幸运。很多人可能会简单地用金额和重量相除,从而得出单价。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你就错了!对于野生大黄鱼来说,它属于个体越大则越值钱,因此不同重量的野生大黄鱼,单价也就不一样。但无一例外的是,野生大黄鱼怎么也比普通鱼贵得多!
一网捕获超4900斤的野生大黄鱼究竟多罕见?浙江象山为何能成“一网千斤”幸运儿?
确实!能一网4900斤的野生大黄鱼也太罕见了。据72岁的老渔民林永法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30年来都没有出现过一网捕获2450多公斤的野生大黄鱼盛况。而按照以往的成交价格,957万元的总价也算是创纪录的。就他所知,他自己的更高纪录就是曾在1976年的时候曾一网捕获过32000公斤的野生大黄鱼,那个时候还很多。
不过值得注意的还是,也正因此,此前很多人利用其“春、秋两季属于生殖季节,鱼群会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特点,对大黄鱼都是采取“绝户捕捞”模式,一度导致因为过度捕捞,大黄鱼资源被严重破坏。多种因素的结合下,如今来说,野生大黄鱼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了。
拿全国来说,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在同样盛产野生黄鱼的江苏出现过一网捕获9000多公斤的历史外,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多的量。以往尽管有量多的时候,但最多也就是1000多公斤。因此就此次的“大丰收”事件之所以引发轰动来说,这也是它的罕见性体现之一。据船老大林海平表示:这是他29年来之一次网到这么多的野生黄鱼,没想到2022年开年就运气爆棚了。
就目前来说,象山渔业捕捞协会会长黄根宝也表示:其实数千斤的野生大黄鱼一网捕获还是属于个别现象。不过从自然盛产到黄鱼变少,再到野生大黄鱼回归,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渔民一网捞起数千斤野生大黄鱼。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浙江象山会成为“一网千斤”的幸运儿呢?
魔方看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就历史原因来说,象山本就是野生黄鱼的主产地之一,因为洋流、邻近我国的“四大渔场”之一的舟山渔场,以及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等原因,野生大黄鱼是这里的“天赐”之物。其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罕见盛况其实也与近些年来对海洋生态实施以“伏季休渔”、“蓝色护海”的海洋资源保护行动分不开。
“鱼有时长,渔才能有所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浙江象山这一地方的黄鱼捕捞来说更是如此。这里一直遵循着“生态鱼”原则,“绝户网”早已摒弃,于是才有了如今的“大丰收”盛况!
既然经济价值这么高,为何不自己养殖?野生大黄鱼为何这么贵?
很多人都知道大黄鱼的经济价值高,并且对于海捕如果捞到大黄鱼就会深感幸运,结果也势必大赚一笔,那么既然如此,为何不自己养殖,以此来增产增值呢?其实这个原理相信有吃过大黄鱼的人最有发言权!据悉,养殖的黄花鱼是吃饲料长大的,加上养殖水箱附近的环境并不够好,因此肉质和普通鱼相比基本没有差别!
其次,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天然野生的自然和人工养殖的从本质上来说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鱼了。野生大黄鱼肉质鲜嫩程度、以及口感都很好,加上尽管如今每年的禁渔、增殖放流初显成效,但野生大黄鱼依旧比较少,因此野生大黄鱼也就更加受欢迎,自己养殖的肯定赶不上了!
再者,且不说确实养殖的大黄鱼价格要比野生大黄鱼低太多倍,如果真的人工养殖其成本投入、时间精力、相关的养殖技术等都不是一般的个人、独家独户能承受得了的。因此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自然选择人工养殖的也就比较少了。
总结
总的来说,此次4900斤的野生大黄鱼能卖到957万元的天价确实比较难得了。其实这件事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该渔民的大丰收其实也可看做是我国渔业的大丰收、渔业资源的逐渐回归。林海平只是“受益者”之一,相信未来随着各项海洋保护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定能有更多这样的“生态渔业”好消息不断传出,每个人都能成为“幸运儿”!你们觉得呢?
9月,这“黄瓜鱼”正当季,遇见以后来一条,烧着吃鲜美又解馋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导读:
9月,很多地方迎来了开海季,此时吃海鲜正当时候,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一种鱼,名为“黄瓜鱼”,遇见以后记得来一条,把它烧着吃鲜得很,特别的解馋。黄瓜鱼其实也叫黄花鱼,以及大黄鱼,它在福建以及海南等海域均有分布。这种鱼的价格,也都是随着时节波动的,当下的话属于产量旺盛的季节,价格相对讲也不是特别的高。
买上一条黄瓜鱼,在十几、二十几不等,还是相当划算的,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黄鱼其实是一个大类,它分为大黄鱼还有小黄鱼,黄瓜鱼则属于大黄鱼中的一种,它的个头比较大,鱼身鲜黄,肉质细腻鲜美,同时蛋白质含量还特别的高,是一种非常值得吃的海水鱼类。
黄瓜鱼的做法通常分为两种,之一种是清蒸,第二种则是红烧,我比较喜欢后者,这样做会更入味,但是红烧的时候也要注意技巧,不然做出来味道也不好。烧黄瓜鱼,锅里别急着放水,记住“2点”,保准鱼肉鲜美还入味。在用红烧方式做鱼的时候,很多人急着往锅里加水,结果汤汁太多,导致烧出来也不入味,那如何做才好吃呢?
记住2点,1、我们必须要把鱼煎熟透,可以从背部开刀,然后开始煎,煎好以后,需要把它盛出来;2、锅里放料调好味道以后,再加入水,最后放入鱼,这个顺序不能错,不然容易不入味,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具体的做法吧。
【酱烧黄瓜鱼】
食材准备:黄瓜鱼1条、大蒜4个、姜适量、小米辣3个、干辣椒3个
辅料:植物油、盐、红烧酱油、豆瓣酱1勺、香醋半勺
*** 过程:
1、把黄瓜鱼处理干净,从背部把它切开,洗干净以后,沥干多余的水分,一会煎的时候,油不容易溅出来伤到人。
2、准备需要的辅料,大蒜子洗净把它切成块,干辣椒还有红辣椒洗净切成段,姜去皮切成片备用,不喜欢吃辣的可以不放。
3、锅中放入植物油,把它烧热以后,放入我们准备好黄瓜鱼把它开始煎,煎至两面金黄的时候,把它取出来。
4、锅里留底油,放入豆瓣酱1勺,接着把小米辣还有干辣椒,以及姜和大蒜都放进去炒香,接着加入少许的清水。
5、里面放入少许的盐,加入红烧酱油,再把我们煎好的黄瓜鱼放进去开始烧,直接大火收汁,就可以了,这样容易入味。
6、汤汁浓稠的时候,放入少许的鸡粉,再加入一点香醋,把它拌匀,这样一道酱烧黄瓜鱼就 *** 完成了。
食刻tip:
1、黄瓜鱼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把它煎熟透,煎的过程中不要急着翻动,等到定型的时候再去翻动,煎出来就刚刚好。
2、大家做鱼的顺序一定要搞清楚,先调汤汁,最后放鱼,而不是鱼在锅中,直接加水,这个味道做出来是差很多的。
12月上旬,江苏肉禽蛋鱼零售价格稳中有降【本文由“小谈食刻”原创,图片均由本人拍摄。未经许可不得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交汇点讯 记者今日从江苏省价格监测中心获悉,与11月下旬(11月21日~30日,下同)相比,12月上旬,江苏粮油价格保持稳定,肉禽蛋、淡水鱼价格稳中有降,蔬菜价格以涨为主。
12月上旬,东北粳米、特一面粉全省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3.28元、3.14元,均与11月下旬持平。5升桶装一级菜籽油、大豆油价格为87.88元、66.45元,比11月下旬上涨0.4%、0.1%。
12月上旬,精瘦猪肉、鸡蛋、白条鸡全省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22.41元、6.53元、11.90元,分别比11月下旬下跌1.5%、0.8%、0.8%。草鱼、鳊鱼、白鲢、鲫鱼、花鲢全省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9.39元、10.26元、5.03元、12.46元、10.15元,比11月下旬下跌0.4%、0.4%、0.6%、0.9%、1.4%。
12月上旬,32种主要蔬菜价格与11月下旬相比“22升1平9降”,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3.94元,上涨3.8%。青菜、黄瓜、丝瓜价格涨幅居前,零售均价为1.99元、5.26元、6.01元,分别比11月下旬上涨23.6%、21.8%、14.9%。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
一夜暴富,卖了957万元!浙江渔民一网捕获4900斤野生大黄花鱼一网捕获4900斤野生大黄鱼,卖了957万元,船老大一夜暴富!
看到这个爆炸性的新闻,不少网友说:我打算改行去捕鱼了。但也有网友冷静地提出了疑问:这么捕捞会不会把大黄花鱼给灭绝了?
其实放心吧,野生大黄花鱼早就不多了,这让打算改行捕鱼的网友确实很失望。
01
一夜暴富,大黄花鱼为什么这么贵?
2022年1月14日,浙江象山石浦镇东门渔村的船老大老林带着渔船编组在东海165海区作业,结果起网时发现渔网里金灿灿的,还伴随着“咕咕咕”的叫声。原来这一网他们就打上来4900斤的野生大黄花鱼,有3000余条,一条都有1斤多重,大的有2斤多,足足装了160来箱。就是按照2000块一斤算,这些鱼也值近千万。结果在1月16号,这些鱼卖出了957万元的高价。
提起大黄鱼,已成了舟山老渔民们不愿谈及的痛点,这是为什么呢?在舟山渔场四大经济鱼类中大黄鱼最出名。问起这些老渔民,他们会指着家门口的大海心生感慨:以前在大黄鱼渔汛时,满海洋的都是大黄鱼,到处都是“咕咕”的叫声,那时逮大黄鱼根本用不着网,就那么随便往海里一捞就是。
有多辉煌就有多落寞!如今东海野生的大黄鱼已经难觅踪影了,而渔汛更是天方夜谭。但是浙江人尤其是舟山人对野生大黄鱼的喜爱简直到了嗜好,乃至疯狂,哪怕2000元一斤,也有不少人愿意想法去找上一两条,以便在过年过节家人团聚时喝上一口大黄鱼咸齑汤。
02
野生大黄花鱼的分布
大黄花鱼是一种温暖性的近海集群洄游鱼类,往往生活在水深不足80米的浅海水域。按地理位置分布,我国沿海的大黄花鱼主要分成3个种群:
①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的近海,属于岱衢族;
②东海南部和南海东北部的近海,属于闽粤东族;
③南海珠江口以西到以东的近海,属于硇洲族。
野生大黄花鱼奇特的繁殖现象——雄鱼吃卵
大黄花鱼一年有两个生殖期,一个是“春宗”,大部分在春夏季的4~6月产卵,另一个是“秋宗”,少部分在秋季的9~10月产卵。刚提到的岱衢族大黄花鱼,主要就在岱山县的岱衢洋繁殖,因为这里近海海底大多是泥沙质,富含饵料,近岸多复流,流速在2~5节。
在每年的春夏之交,从北至山东青岛,南至福建沿海来回长途跋涉洄游的大黄花鱼,就会成群结队在岱衢洋产卵。它们的产卵也很有意思,雌性大黄花鱼一般在前面一边游泳一边向体外排卵,而紧随其后的是雄性大黄花鱼,它们张开嘴巴把雌鱼排出的鱼卵再吃到嘴里,然后经过鱼鳃呼吸后扇动着排向大海,这就是等待孵化的大黄花鱼种了。
为什么野生大黄花鱼不常见了?
在我国东海区,渔民们捕食大黄花鱼的历史十分悠久,解放后大黄花鱼成为华东沿海主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全国的大黄花鱼总渔获量有98%出自东海区,有统计显示1974年为历史更高年度记录,达到19.72万吨,而其中的19.6万吨都产自东海区。但是之后就逐年下降,到了80年代后期,大黄花鱼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这是因为捕捞强度超过了这种鱼类资源的承受能力。
虽然在1981年国家就启动了吕泗渔场等大黄花鱼的休渔保护,给大黄花鱼提 *** 卵场,但是恢复效果并不理想,在东海区这种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到了2016年,我国总共收获10.3万吨大黄花鱼,而在传统的东海区只捕获了4600吨,而浙江省竟少到530吨。
再看个头。80年代以前,一般的大黄花鱼能长到300~400毫米,重约8两到1斤6两,曾捕到的更大记录是755毫米,重7斤6两,而发现的更大鱼龄雄鱼是29龄、雌鱼27龄。但是近年来只能捕捞到2两左右的1龄鱼,2龄的都十分少见。此次船老大老林能够一次性捕到那么多而且那么大的大黄花鱼,只能说命太好了。
其实早在上世纪的50到60年代,那会大黄花鱼很常见,所以人们多在东海区的江苏吕泗渔场、浙江岱衢洋以及福建沿海的产卵场开展捕鱼作业。那会在4~6月的春宗渔汛,渔获量大,能占全年的八成。
到了60年代后期,捕鱼的渔船功率加大,捕鱼技术也在提高,人们捕捞大黄花鱼的时间也提前到了2月,在大黄花鱼进入产卵场的来路上“迎接”它们。而到了70年代初,国营的渔轮开始在长江外、舟山群岛外的渔场开始捕捞越冬的大黄花鱼,然后群众的小机帆船也跟随模仿,由此形成大肆捕捞大黄花鱼的场面,结果就是大量的越冬大黄花鱼被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和补充机制被破坏,直到80年代就再也无法形成渔汛。
此次船老大老林能有将近5000斤的渔获,极有可能是在作业区内遇到了集中的越冬大黄花鱼种群,虽然说渔获颇丰,但是极有可能会破坏了种群的资源。
03
保护大黄花鱼种群迫在眉睫
虽然我国在1981年设置了东海的大黄花鱼幼鱼保护区,之后又在江苏吕泗渔场实施了5~7月休渔期,还在福建官井洋设置了保护区,但是大黄花鱼资源的恢复效果并不好。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大黄花鱼的人工养殖研究。浙江在1998年开始在近海投放人工繁育的鱼苗,就是采取这种人工干预的方式增加自然种群数量,到2016年已经投放了1亿条,近年在放流区能够捕捞到的大黄花鱼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在2014年,浙江制定了地方标准,专门规定了可捕捞大黄花鱼的最小标准:体重5两以上或体长255毫米以上。
怪圈
吃货越多,鱼量越少,价格猛增,捕捞动机越强,鱼量更少......
真的希望人们还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吃的地球上只剩下人类自己了。
你敢相信,一条鱼能卖出400万的天价?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下,同样是为什么野生的能卖出百万天价,人工养殖的却论斤卖?老规矩烦请各位看官给作者点个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2015年,福建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村有渔民捕获一条重约160斤的野生黄花鱼。160斤、野生、黄花鱼,这三个词凑在一起,懂行情的人都知道这个幸运的渔民捞到的不是黄花鱼,而是一套房。
捕到如此大的野生黄花鱼,在当地产生了不小的震撼。得知有人抓到一条百斤重的野生黄花鱼,土豪也闻风而动。最终,这条160斤的特大野生黄花鱼,被人以400万的天价买走。好家伙,这相当于2万多块钱一斤,堪称是“鱼中黄金”。
野生黄花鱼进入市场之后,就注定它们和其他的鱼不一样。黄花鱼又名“黄鱼”,“黄瓜鱼”,一般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其中野生的小黄鱼不算特别值钱,真正值钱的是大黄鱼,而且它还根据品相和大小分价格梯度,品相越好、鱼越大就越贵。
比如一两到三两重的野生大黄鱼,可能只卖100元一斤左右;三两至五两重的,售价能来到200到250元一斤。一斤重的黄鱼,基本都能卖到1000元一斤,两三斤以上的野生黄鱼,售价2000到2300元一斤。
上了斤的野生黄鱼,售价更多的是看品相,如果鳞片没掉、外表完好无损,卖几千元一斤完全不成问题。以前就有渔民捕捞到过5.2斤的黄花鱼,最终被人以2.2万元的价格收走,单价4000元一斤。
为什么野生的黄花鱼那么贵?因为它们的数量稀少,而且基本一被捕捞上岸就断气,渔民要争分夺秒将其带回岸上,卖个好价钱。一般情况下,有心想要吃最鲜美黄花鱼的人,基本都是等在海岸边,有渔民上岸立刻就把黄花鱼买走。
同时,黄花鱼的运输过程也要十分小心,不能直接把鱼放在冰水或冰块里保鲜,会影响肉质和口感。需要用东西包裹好,然后再用冰块覆盖,再盖上布料,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以此来更大限度地保持黄花鱼的鲜度。
除了鱼肉好吃外,黄花鱼的营养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它们的鱼鳔(俗称花胶)更为珍贵,贵如黄金。花胶有滋补肝肾的功效,止血甚佳,还可强身健体、大补元气,是不可多得的补品。
作为名贵经济鱼类,野生黄花鱼长期来深受消费者青睐,基本有市无价。沿海的渔民为了发财,近些年来疯狂捕捞,导致资源破坏严重,野生黄花鱼的数量越来越少,这也就导致它们越来越值钱。
为了保护野生黄花鱼,在国家的推动下,各个沿海地区开始进行黄花鱼养殖。可是和野生的相比,养殖的黄花鱼身价就很低很低了。目前市场上的养殖大黄鱼,价格基本在40到60元一斤,和野生黄花鱼动辄成千上万的价格,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这是因为,养殖的黄花鱼吃饲料长大,加上养殖水箱附近的水体环境不够好,肉质和普通鱼相比基本没有差别。
毫不夸张地说,养殖的黄花鱼和野生黄花鱼,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鱼,它们的肉质鲜嫩程度、以及口感根本没有可比性。所以,人工养殖的黄花鱼只能论斤卖了,不像野生黄花鱼,售价要精确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