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多少钱一斤2019,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3 0
一条鱼卖35万元,密云水库年捕捞400万斤,发现更大的鱼有多大?

你敢相信吗?被誉为北京大水缸的密云水库里面居然还生活着诸多超级大鱼,一年就能出鱼400万斤,去年的一条鱼更是卖出了35万元的天价。这不禁让人好奇,密云水库里面更大的鱼有多大了呢?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密云燕山的群山丘陵之中,早在60多年前就已经建成,水库面积足足有180平方公里,蓄水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亿立方米,相当于300多个西湖。平均水深也有30米,比我国之一大淡水湖鄱阳湖8.4米的平均水深还要深3倍多。

密云水库地图

如此优越的水域条件,毫无疑问,早就成为了各种鱼类的天堂,如今每年的捕捞量更是在400万斤左右,是远近闻名的野生鱼库,盛产四大家鱼、鲫鱼、鲤鱼、翘嘴等多个品种。去年的9月,密云水库捕捞上了一条重40斤,体长一米的鱼王

不知道密云水库是不是学到了查干湖头鱼拍卖的精髓,这条40斤的鱼王也被拿来拍卖,最终以35万元的价格成交,算下来一斤鱼肉都得八千多元,如此昂贵,也不知道肉质是不是特别的鲜美,或者吃了有啥灵丹妙药之效。

事实上,鱼王并非只是单纯的商业拍卖,所得的35万善款将捐赠给密云水源保护基金会,用于密云水库流域的生态保护。话说回来,已经蓄水了60多年的密云水库,里面更大的鱼有多大。

上个世纪60年代,密云水库刚建成时,就已经开始投放鱼苗,到了90年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养鱼产业链,2016年之前,每年的捕捞量在1500吨,也就是300万斤左右。2017年之后,年捕捞量超过了400万斤,是名副其实的华北鱼库

密云水库里面生活最多的是鲢鳙,这种鱼每长一斤,就能消耗40斤水藻,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达到“以鱼养水”的效果。全国各大水域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都养殖了不少鲢鳙,比较出名的有千岛湖以及查干湖,但二者的有机鱼都被质疑是洗澡鱼,您觉得是不是呢?

密云水库

密云水库每年捕捞的400万斤鱼类中,大部分是鲢鳙,十几二十斤的非常常见。该水库有记录发现更大的鲢鳙,是2005年捞上体长1.16米,重40斤的超级大胖头,然而这还不是密云水库中发现更大的鱼。

2008年,渔民捕捞上了一条体长1.5米,重80斤的超级大青鱼,这也是那年的鱼王,最后也是被拍卖出了38万元的天价。

根据当地渔民所述,密云水库的水很深,很少能捕捞到巨青这种底层鱼,他们发现过更大的鱼远不止80斤,就连百斤的巨青也捕捞过上过几次,甚至发现了体长4米多的超级大青鱼,只可惜最终没能捕捞上来,不然肯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大青鱼

说到这,想必会有不少看官老爷疑惑:作为首都饮用水源,密云水库怎么可以养如此多的鱼呢?

密云水库近几年每年捕鱼都在400万斤以上,这些鱼并非是完全野生鱼,而是每年放流培育养大的,每年投放大概在50到80万斤左右,去年投放就高达74万斤。前面说到,密云水库中大部分的鱼是鲢鳙,其目的是为了净化水质,保证首都用水安全,实现以鱼净水、以鱼养水。

白鲢鱼

为什么养鱼能净化水质呢?

密云水库宽广的水面生活着很多浮游生物,一旦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就会疯狂繁殖,形成水华,导致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肾脏的健康,严重影响当地人的用水安全。比如2019年,湖北安陆市的自来水就变成了“绿茶”,闻起来还有一股浓烈的鱼腥味,别说饮用了,就连刷牙都想吐出来;其原因就是当地引用水库爆发了水华。

水华

密云水库从没有发生过水华事件,但凡事都得防患于未然,而养鱼无疑是一举两得的完美 *** 。

密云水库投放的主要是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投放之后为了保护首都饮用水质,不能投放任何食物,它们只能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研究发现,鲢鳙吃掉40斤蓝藻就能长一斤,不仅能有效控制藻类的数量,净化水质的同时,好水质又能养出好鱼,目前密云水库有机鱼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招牌,其肉质远非查干湖的洗澡鱼能相提并论的,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一条鱼价值上万块,云龙湖再出176斤青鱼,为什么这么贵?

2020年8月25日,资深钓友王先生在徐州云龙湖钓获176斤青鱼一尾,展示渔获以及放生的过程,被拍成了小视频刷爆了本地钓鱼圈。

176斤巨青,视频截图

事实上,云龙湖每年夏季都会有不同个的体青鱼钓获记录,最早记载的时间为2006年,十余年间钓重被不断的刷新,目前更大个体是2019年8月钓获的184斤。

正因如此,云龙湖业已成为苏北地区远近闻名的巨物钓场,包括著名垂钓大师“大毛老师”在其 *** 的《游钓中国》节目中也小有斩获。

那么为什么云龙湖会有大鱼频繁出没呢?没有来过徐州的钓友并不知道,云龙湖位处于徐州市区,水域面积约6.76平方公里,山水环绕景色秀丽。

作为5A级风景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改造,取缔了渔业养殖与捕捞,又经二十余年的投资建设业,不仅完成了风景区的转型同时避免了人为的侵害。

云龙湖风景

数年间,整个景区除小面积开放垂钓水域之外,再无其他商业捕捞、非法捕捞行为,所以健康的生态环境给大鱼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是云龙湖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云龙湖的鱼为什么这么贵?水质优良、野生鲜美、品类稀缺是主要因素。讲真,包括我们本地市民想要吃到云龙湖的鱼也相当的困难,除了垂钓或从钓鱼人手中购买之外别无它法。

以云龙湖大板鲫为例,个体在一斤左右的鲫鱼整条可卖到二十余元,即便如此还要看钓鱼人愿不愿意卖。如果是花鲢鱼(大头鱼)约三十元一斤,青鱼则在五十元左右,去年钓获的巨青被市民以万元的价格收购圈养。

钓获巨青的王先生

看到这里有不少钓友会想了,专钓青鱼岂不是发财了?哈哈,钓巨青哪有那么容易?

首先是鱼类密度问题,上百斤的大鱼真的是少之又少,整个夏季好的时候也至多出一至二条,加之钓场水域面积较大,即便是在三十至五十斤的个体也很难大规模钓获。

其次是成本问题,钓青鱼重在守钓,三至五天的做窝续窝也未必能诱鱼进窝,而云龙湖又是收费的钓场,海竿一天的钓费为400元/三只钓竿,手竿为单竿120元/天。

再者是垂钓难度问题,手竿价格虽然略为便宜,但开放区域水域较浅,近岸水深均在一米左右。这种水深想要诱惑巨青近岸觅食的几率几乎为零,唯有搭钓台进入水域几十米远才会有相应的水深。

钓友搭钓台作钓

所以现在云龙湖钓巨青通常是使用放船作窝、带钩,即便如此也未必能钓到。今年7月份,抖音平台上爆火的“小仙女爱钓鱼”王大喵团队历时十余天,花费数万元也是扫兴而归。

最后是乱七八糟的成本问题,时间成本,钓具成本、窝料成本等等,此外还要忍受酷热带来的摧残!哈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每年钓获大青的也就是那几个老钓鱼人,他们对出鱼位置或者如何钓获巨青却有着独特的见解。

实际上,守钓青鱼的成本不菲,鱼给面子充其量也算是小赚而已,至于文中钓获巨青后放生的钓友只能用大神来称呼了。

在云龙湖玩海竿的钓友

写到最后

一条巨青价值上万块并非笔者空穴来风,然而想要钓获它却着实有些难度。庆幸的是云龙湖早期被钓获的巨物多被分而食之,现在的钓鱼人则更多的选择放生或捐赠,为娱不为鱼,体现了钓鱼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值得点赞!最后,笔者将撰写的云龙湖作钓攻略放在文末,感兴趣的钓友请查阅。

原创:乐园之失,欢迎关注留言互动,感谢阅读!

延伸阅读:云龙湖作钓全攻略,钓位、钓法不明确,小鱼也很难能钓到

(声明:本文视频截图、部分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网出水12万斤,一条值300元,千岛湖“洗澡鱼”暗藏玄机?

1,千岛湖捕鱼

起捕有机鱼,是千岛湖上颇为壮观的一个景观,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再次上演巨网捕鱼。渔民驾着渔船,伴随着响亮的口号,数十位专业的捕捞队员不断收拢着一张百余米长的渔网。

随着包围圈的渐渐缩小,成千上万尾鳙鲢鱼被逐步围进一片小小的水域里。入网的鱼儿只要稍受惊动就跃出水面,形成"人欢鱼跃"的场景。一时间水花四溅,一网就能收获将近12万斤有机鱼。


而捕捞队所凭借的只是一张巨网,利用“拦、赶、刺、张”联合集中捕鱼,主要包括侦察鱼群、设置包围圈、刺网赶鱼和收网起鱼等流程,该 *** 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凝聚了几代科研人员的智慧和结晶。

完成一次“巨网捕鱼”,至少需要两三天时间,但带来的收获也是非常丰厚的。2016年6月,捕捞队将高65米、长2000米的巨网连接起来,形成数万米长的包围圈,并捕获82万斤有机鱼,创千岛湖单网次更高捕捞产量。2018年9月23日,捕获“千岛湖鱼王”,全鱼长1.86米,重达83公斤的青鱼。


2,有机鱼被质疑为“洗澡鱼”

千岛湖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正常水位情况下,水域面积约580平方千米,蓄水量多达178亿m3,是鱼类的天然产卵场。湖中总计有87种不同的鱼,盛产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鲤鱼等鱼种,“活鱼库”实至名归。

有机鱼是指来自有机生产体系,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生产的鱼类。其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生态化,有完整的跟踪记录,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


有机鱼生产是需要在无污染的水体中进行,而千岛湖属国家一级水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所以拥有全国首家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鱼,也是全国之一个有机鱼养殖基地。

但随着 *** 的发达,近些年出现了很多的质疑声,说有些千岛湖有机鱼是由“洗澡鱼”冒名顶替的。什么是“洗澡鱼”?就是将其他地区的成鱼运送到千岛湖中,经过净养来“镀金”,以达到脱胎换骨的目的,如此就能卖出高价钱。

以最有名的花鲢鱼头为例,一份鱼头通常要卖到三百元以上,而普通的鱼头最多也就几十块钱的事,有机鱼的价格翻至少5倍以上。如果“洗澡鱼”卖出了有机鱼的价格,那可真的是暴利了。


而有的“造假”高手能让“洗澡鱼”更接近有机鱼,他们会通过改善水质、减少投喂量的方式去除鱼身上的腥味,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密度,从而提高鱼肉品质。让鱼吃起来更紧实、有弹性,口感接近有机鱼。

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质疑点,就是千岛湖主要以捕捞四大家鱼为主,鲢鱼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3℃~32℃,鳙鱼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草鱼在水温25℃~30℃时摄食量更大。虽然它们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水温一旦降低了,其摄食欲望就会降低,从而影响生长速度。

千岛湖的年平均气温为17℃,从水面到10米处,水温在10℃-30℃之间来回变动,为变温层,上面的几种鱼都是喜欢生活在中上层,低温以及温度的变化对它们快速的生长不利,甚至可能会延长生长周期。


千岛湖宣称其有机鱼从鱼苗投放到捕捞至少需要7年时间,但年捕捞商品鱼则为250万至300万公斤,较低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捕捞量,在消费者眼中有点自相矛盾,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鱼真的从小就生活在千岛湖吗?

还有看似很专业的质疑声,就是说有可能会改变鱼苗的大小来完成“金蝉脱壳”的目的,比如:在投放鱼苗的时候,规格稍微大了点,有10斤左右,起步比较高,那么长的就快,经过一段时间的“净化”就能成为有机鱼了。

3,有机鱼到底是不是“洗澡鱼”

千岛湖里的鱼是不是“洗澡鱼”,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推断。

水域面积为鱼类提供广阔的空间

千岛湖水库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10余千米,最深处达100余米,平均水深30.44米,湖区面积与新加坡国土面积相当。是中国更大的国家森林公园,生活着1786种植物,2000余种动物,岛屿森林覆盖率达82.5%。

同样是出有机鱼的查干湖水域面积只有千岛湖的一半,蓄水量只有千岛湖的三十分之一,但年捕鱼量却差不多,因此千岛湖的年捕鱼量为3000多吨不足为奇。


再说水质,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007千克,能见度达9~11米,千岛湖的水可以不经任何处理就能饮用,被誉为"天下之一秀水",因此才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其实里面的鱼就是喝“农夫山泉”长大的,虽然里面有87种淡水鱼,但鱼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加上水中营养物质少,鱼类活动量大,鱼肉自然好吃。

只捕捞大鱼

在捕捞的时候,只捕大鱼,留小鱼,将网眼放大就能将生长期低于5年、体重小于4公斤的有机鱼就被有意地过滤掉了,上岸的大鱼普遍在10斤以上,有时甚至能高达几十斤。


放流的鱼苗多

每年千岛湖都会培育鱼种1100万尾,投放各种规格的鱼种75万公斤,而鱼苗在向大水域投放之前,还必须经过6个月的人工养育期,养育期内用的都是天然饵料。

当其生长周期长达5年以上、体重达到4公斤以上,才可以开始捕捞,有机鱼从催产、成苗、育苗、放养、捕捞等过程全部属于生态养殖,至少需要7年时间,慢工出细活味道自然鲜美。


另外有专业人士指出,鲢鳙等鱼类在耐低氧能力,出水抗高温方面完全不如鲫鱼鲤鱼等鱼类,如果想长距离运输“洗澡鱼”肯定是赔本的买卖。

当然上述的理由并没有完全打消质疑者心中的疑惑,因为他们的确吃到了味道很差的,并标有有机鱼标签的大头鱼,这是怎么回事呢?

千岛湖作为一种有机鱼的代表,卖价的确比一般鱼类要高很多,所以才会有人用“洗澡鱼”冒充有机鱼来贩卖,尤其是千岛湖附近的售卖点,很多新手都会吃亏上当。其实早在2014年6月,千岛湖官方就已经设立首家淳牌有机鱼直营店,主要是方便市民购买到鲜活、正宗的千岛湖有机鱼。


如果是以低价格购买到有机鱼,极大可能是买到“洗澡鱼”了,因为有机鱼养殖成本很高,每年光购买胖头鱼鱼苗的饲料,就达800万元,各种人工成本达到3000万元,所以正宗的有机鱼价格肯定不会太低,即便如此也是供不应求。

另外,有的消费者的确看到卖家从千岛湖里把大鱼打捞上来,然后现场烹饪的,但真正的吃货还是能吃出一点猫腻的。原来这种“冒牌”胖头鱼是长时间浸泡在真正的千岛湖水中,并通过高级厨师的一番刀火功夫加佐料调味加工后,让其味道接近正宗有机鱼的味道。


如何分辨千岛湖有机鱼?首先看颜色,千岛湖有机鱼身体颜色更黑,表皮更光滑,肉质更 *** 。其次,千岛湖有机鱼的眼睛更清澈,颜色更黑,鱼嘴短而圆钝。最后,千岛湖有机鱼的尾巴更大,活力更强。不过对于经常吃鱼的人,到嘴就能吃出来真假。

4,千岛湖有机鱼的产业布局

其实说到有机鱼,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位于吉林省松原市西北部的查干湖,它的名声大噪不仅是作为冬捕文化遗产的有机鱼,更是热闹非凡的头鱼拍卖,从最开始的1388元飚升到2020年的300万元,惊人的价格让人大开眼界。


而千岛湖和查干湖一样,是作为国内最早主打有机鱼的2大地区,自此鲢鳙从无人问津成了“国民级食材”。为了可持续发展,千岛湖通过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有机鱼之乡”,并孕育中国驰名商标“淳”牌有机鱼。

形成了品牌效应之后,千岛湖一直注重品质的发展,率先摸索出利用鲢鳙调节水质,提出“以渔保水”的生态渔业模式。经过品质和品牌的双向发展,现已形成完整的渔业产业链,生产的有机鱼备受市场好评,直销大部分省市区,成为了国内生态渔业的先驱典范。

青鱼养殖的盈利新模式,值得学习

文/图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杨凯伦 李逸群

青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养殖历史由来已久。青鱼作为食材主要是销往一些腊肉、腌制品加工厂用来 *** 鱼干,在市场上的销售量和使用量是要小于其他主要鱼种的,然而近些年以来除去食用为主要销量渠道之外,一些个头较大的青鱼开始备受垂钓爱好者的欢迎,垂钓行业为青鱼养殖业注入了勃勃生机。

湖州地区的青鱼养殖历史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荻港、下昂以及菱湖周边等地。湖州地区青鱼养殖从最开始投喂螺蛳到颗粒料再到膨化料,从池塘粗养到现在的精养,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一般来说精养池塘青鱼,之一年从夏花能生长到3两左右,3两左右的鱼套养一年生长到4斤左右,再养殖一年能达到8斤-12斤左右,售价在10元/斤左右。

家住湖州荻港的杨建郎养殖青鱼已经超过20年,养殖技术娴熟,观念先进。2019年9月20日,其下14亩青鱼塘总计出鱼33000斤,卖钓鱼池价格10.2元/斤。他全程使用天邦30.5蛋白精养淡水鱼料,斤鱼饲料成本低至4.1元,亩效益近万元,又交出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具体出鱼数据如下表所示。

出鱼现场

杨建郎养殖青鱼20年,几乎年年都赚钱。我们总结几条经验供广大读者借鉴。

1、注重水质管理

养大规格青鱼,要经常检测水体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保证青鱼健康成长。夏季高温期要适时的开增氧机和水车,一方面能够防止水体热分层,影响青鱼游到水面摄食。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水体溶氧,促进青鱼代谢,鱼体健康度更高。

2、注重池塘底质管理

青鱼属于底层鱼类。池塘底质好坏,直接影响到青鱼的健康。养殖过程中,池底犹如一个大型的垃圾回收厂,承载着水体与养殖动物产生的“垃圾”,死亡藻类、浮游动物、野杂鱼等尸体,残饵、粪便,及药物残渣、外源水的有机物、泥土杂质等等,时间一长导致底质恶化、发黑、发臭。经常使用一些底改,能够分解池塘底部一些有害物质,为青鱼提供好的底质环境。

3、加强溶氧管理

要想养殖大青鱼,必须增加池塘溶氧。除了普通的叶轮增氧机外,杨老板还给鱼塘配备了2kW的池塘底部增氧,用于满足青鱼日常溶氧所需,生长速度更快,饵料系数更低。

4、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投喂

杨建郎对于饲料的选择非常重视,特别是养殖大规格青鱼,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经过多方对比,杨建郎最终选择了天邦,并一直坚持使用。天邦精养淡水鱼料采用了膨化和超微粉技术,食品级原料和工艺标准使得饲料适口性更好。营养全面,注重氨基酸平衡,特别强化赖氨酸、蛋氨酸、VE、VC等多种营养素,能更好地满足青鱼健康、快速生长的需要。“我已经全程使用天邦精养淡水鱼料10多年了,每年出鱼效果都非常稳定,高温期青鱼损耗也少,天邦全熟化精养鱼料的稳定性,也是我养大规格青鱼的信心保障。”

【关键字】:青鱼溶氧管理饲料水产养殖

王江泾60斤鱼王卖出80188元

2019-01-20 06:10 | 嘉兴小新

过年的时候,我们中国人的饭桌上是不能少一条鱼的,因为讨口彩,年年有余,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有个老板买了一条鱼吃,这条鱼不得了了,抵人家一年半工资了,我们来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为啥这么贵。

这个鱼塘,差不多有5个足球场大,渔民们正在拉渔网。

徐师傅:“这网先放船里面,这网南面放到北面,那么拉过西,到平的地方再起网。那么要的鱼上市,不要的鱼再养。”

捕鱼是个技巧活,三道绳同时用力,速度一定要慢。

徐师傅:“一般的小池,我们基本上两个钟头好了,像这只大池起码要4个小时。”

老杨:“大概20几个人。”

慢的目的,就是不让水底下的钢丝绳有松动。

老杨:“快点这鱼要逃出去,要慢慢地移,慢慢地围过来,这鱼,要不然要逃掉的。”

梅师傅站在齐腰深的水里,踩着钢丝绳,一步一步移动。

梅师傅:“不踩牢要逃出去了。”

费师傅手里拿了一根,绑了绸缎的木棒,他在等渔网收拢以后,找头鱼,也就是鱼王。

费师傅:“这个鱼王,大,抬大鱼王,让人家都看一看。”

网拉了足足4个钟头,成千上万条鱼被收到了一起。

鱼塘老板俞来兴:“这一网大大小小,应该7万多斤。”

而这条大青鱼就是鱼王。

青鱼大丰收,俞老板很高兴,亲自鸣锣开道,要去拍卖鱼王。

鱼塘老板俞来兴:“鱼王拍卖,鱼王拍卖。这条鱼有60斤。”

这条青鱼王,在俞老板的鱼塘里已经生活了10年,拍卖起拍价588块,相当于9块8一斤,这个价格跟小菜场一样,好了,大家开始抢。

一条青鱼,从588,拍到3000多,再到5000多块,然后飙升到5万多块,最后出现了天价。

王江泾镇文化站站长陈宏伟:“80188元,头鱼成交。”

花80188块买一条青鱼的老板姓徐,他是秀洲区有名的纺织老板。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花高价买鱼王,跟烧头香是一个道理,目的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了讨个好口彩。

徐老板:“对我们来讲,今年是个好兆头,年年有余,万事如意。我们做生意人,年年有余,大发财。”

王江泾镇文化站站长陈宏伟:“这个鱼又是寓意非常好,年年有余,我们老百姓每年到了这个季节,都是抓鱼捕鱼,腌鱼,杀鱼,挂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挂几条鱼,晒鱼干,那么过年的时候慢慢吃,这个是一个传统习俗。大家要图个吉利,图个热闹,所以我们每年要组织一个冬捕的活动,今年是王江泾镇首届渔文化节,冬捕节。”

(原标题《【王江泾捞起一条天价鱼】纺织老板买了去 舍得吃吗?》。编辑宋彬彬)

江苏常州凌家塘市场2018年2月水产品价格行情

2018年2月份,江苏常州凌家塘市场水产品月批发平均价30.81元/公斤,环比上涨24.3%,由于去年同期禽流感爆发,舍禽取鱼者居多,因此今年2月份虽时逢春节,但综合平均价同比仍有3%的下降。从具体品种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岁末鱼市火,量多价高。随着学校、企业的放假、民工的返乡,2月份淡水鱼的采购热点有所改变,价格整体向上。每年春节之前,喜欢“年年有余”的常州人就会准备一些鱼丸、腌鱼、爆鱼等和鱼有关的年货,受需求带动,本月市场草鱼、鲢鱼的销售稳步上扬,特别是草鱼(16.38元/公斤)量、价齐升,销量环比、同比分别增长11.8%和44.9%,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上涨12.3%和22.7%。本月深受市民喜爱的大青鱼(22.17元/公斤)也到了每年的集中上市期,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本月鳊鱼(11.37元/公斤)受节前祭祖需求带动,销售量环比也有24.7%的上扬,但鲫鱼(13.52元/公斤)走量减缓,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下降了4%和11.2%。

(2)特种水产需求旺盛,价格纷纷上扬。春节前后,年夜饭、年会等公司聚餐集中,象征“富贵有余”的鲈、鳜鱼也到了一年中的销售旺季,价格是纷纷上涨。本月凌家塘鳜鱼(67.22元/公斤)、鲈鱼(27.71元/公斤)的价格环比都有6%以上的增长,同比都有近10%的上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鳝鱼(52元/公斤),、甲鱼(40元/公斤),等特种水产的节日需求正在逐渐被各种海鲜取代,春节期间上市量大,价格还有了小幅下降。

(3)澳龙打头,海鲜、虾蟹价格涨幅明显。随着年底需求旺季的到来,本月水产区澳龙等海鲜的价格是连连上扬,像澳龙批发价从月初的620元/公斤,涨到了700元/每公斤。鲍鱼(140元/每公斤)价格也较平时上涨了10元/每公斤。进入冬季,虾类的捕捞旺季已结束,本月需求量大,价格也是纷纷上扬。本月虾类供应主要以河虾、白虾、基围虾为主,而基围虾的供应主要以广东货为主,产地单一,量少价高,本月基围虾(86.3元/公斤)、青虾(126.18元/公斤)、的上市量同比都有30%以上的减少,价格环比、同比涨幅都在30%以上。本月螃蟹也销售顺着春节旺季向上爬了一下,高价收尾,像4两的公蟹,价格由月初的135元每公斤,涨到了168元,2.8两的母蟹也由128元每公斤,涨到了158元。

预计,随着春节的远去,3月份市场水产销售将相对较淡,特别是中高档水产品需求将明显转弱,价格将有一定的下降空间。(文/江红霞)

2019年,上海明珠湖大青鱼被英国钓友钓起后放生,大鱼纪录保持者

上海,简称“沪”,又称申城,明珠湖是位于上海崇明岛西部绿华镇境内,是崇明境内更大的淡水湖。

明珠湖原先是长江下属的一条支流,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岛上的居民修建围堤筑坝后形成了一个湖泊,但至今仍然与长江保持着关联。

明珠湖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跨度约600米,湖水最深处8米,更大水容量约500万立方米。

喜欢钓鱼的上海人,几乎人人都知道明珠湖的存在,因为湖里栖息了大量野生鱼类,更大的上百斤。

曾经有位英国钓鱼爱好者,在明珠湖里钓获一条大青鱼,拍照留念后又把鱼放回去了,至今还是明珠湖大鱼纪录保持者。

那么,明珠湖里的大青鱼还在吗?现在能钓鱼吗?

英国钓友RichardJohnson在明珠湖钓起的大青鱼

01

这件事要从3年前说起

2019年7月18日,此时正值夏季高温,持续升温的天气,让人感觉到酷暑难耐,而早上太阳,就足以晒得人大汗淋漓。

一大早,一位来自英国的钓鱼爱好者RichardJohnson,在中国的朋友带领下,来到了崇明岛的明珠湖。

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为别的,专为明珠湖里的大鱼而来,因为英国钓友在上海游玩时,听说过明珠湖里大鱼非常多。

所以他想借此机会,在明珠湖里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钓到传说中的大鱼。

英国钓友在朋友的帮助下,租借了一艘小船,两人驾驶着小船,便向明珠湖中心的位置驶去。

上海明珠湖

两个在湖中心的位置钓了二个多小时,结果是一条鱼都没钓上来。

但并不是这位英国钓友技术差,而是初来乍到,可能不太了解中国的鱼情。

所以他向朋友询问,你们中国在夏季钓鱼时,通常都会选择在哪片区域垂钓。

得知夏季要想钓大鱼,就选择水体附近有遮阳,或者是水体含氧量较高迎风口的位置。

英国钓鱼听取了朋友的意见,再结合自身的钓鱼经验,两人立刻调整垂钓方案,驾着小船向树荫方向驶去。

没想到小船一停稳,英国钓友抛出去的之一竿,就有鱼来咬钩了。

英国钓友与大青鱼合影

02

明珠湖的“青鱼王”被钓起

英国钓友RichardJohnson,他使用的是路亚钓法,鱼竿上配有渔轮,钓到大鱼时可以放线。

当他把钓饵抛出去后,在等待钓饵到达水底的过程中,突然感觉到鱼竿竿尖部位,传来猛地一下撞击感。

凭多年的野钓经验,他就已经知道有鱼咬钩了,而且这条鱼的体积还不小,所以不能猛拽线,以防大鱼挣断线而逃跑。

大鱼在水下还在不停地挣扎,渔轮也因大鱼挣扎的力气,而发出当当的响声,紧接着渔轮上的鱼线被慢慢拉出。

大鱼刚咬钩时,大约有十来分钟的时间,一直在发力挣扎,想要摆脱鱼钩的束缚,都被英国钓友给成功化解了。

这条大青鱼的肚子肥的像头小猪

由于这条大鱼实在太大,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鱼都还没有露出水面,所以也不知道是什么鱼。

但英国钓友心里很清楚,如果此时着急把鱼拉出水面,很可能造成切线跑鱼,只能等到大鱼的力气被消耗殆尽。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拉锯战,水下的大鱼终于浮出水面,这条大鱼全身漆黑,鱼尾犹如一把折扇,猛地一下拍打在水面,形成一个巨大的浪花。

此时两人才发现,原来是一条大青鱼,难怪力气这么大,好在有惊无险地把它钓上来了。

经过测量,这条青鱼体长约1.7米、重162斤,打破了明珠湖捕捞更大的青鱼记录,比明珠湖鱼类标本馆的青鱼标本还要重十几斤。

钓鱼人通常都是为了享受垂钓的过程,并不是为了鱼而渔,当然,这位英国钓友也不例外,所以这条大青鱼最后又被放回去了。

03

大鱼频出的明珠湖

青鱼多少钱一斤2019,-第1张图片-

据了解,被英国钓友钓起的大青鱼放回湖里之后,就再也没有钓上来过,所以这条大青鱼还在湖里生活着。

明珠湖里的大鱼种类很多,里面主要有“四大家鱼”,以及鲤鱼、鲈鱼、翘嘴和鱤鱼。

在英国钓友没来明珠湖钓鱼之前,湖里的大鱼纪录保持者,是来自江苏的钓鱼人,名字叫余文华。

2019年5月8号,他在明珠湖里使用路亚钓鱼时,幸运地钓起了一条体长1.64米、重75斤的大鱤鱼。

明珠湖路亚钓鱼龙虎榜

2020年6月22日,中国路亚大师龚磊在明珠湖里,也钓起一条重75斤的大鱤鱼。

2021年6月22日,来自江苏的钓鱼人刘政彤,在明珠湖里钓起一条体长1.53米、重78.5斤的鱤鱼。

虽然这几年明珠湖出了不少大鱼,但英国钓友这条162斤的大青鱼记录,至今都无人打破,仍然是明珠湖大鱼纪录保持者。

合影后把这条大青鱼又放生到明珠湖里了

04

延伸阅读:路亚钓法能钓到青鱼吗?

  • 路亚钓法针对的鱼种

路亚钓法,起源于欧美国家,主要用于海钓,亚洲最早流传兴起的国家是日本。

我国是2000年以后才逐渐流行起来,近几年玩路亚的钓鱼人,每年以成倍数的趋势增长,且大多数用于淡水垂钓。

路亚海钓

路亚钓法与我国的传统垂钓方式截然不同,通常不需要打窝诱鱼,可以边走边钓,主要是针对一些攻击性鱼类。

比如,翘嘴鱼、鱤鱼、鲶鱼、黑鱼、青梢鱼、鲈鱼、鳜鱼、狗鱼、军鱼等肉食性鱼类,是路亚钓法主要钓获的对象(主要介绍淡水鱼类)。

路亚钓起的翘嘴


  • 路亚钓到青鱼不是偶然

要想知道路亚究竟能不能钓到青鱼,首先我们就要了解青鱼的食性。

青鱼,又称青混、黑混、乌青,因喜欢摄食螺丝,所以又被称为“螺蛳青”,青鱼是鲤科、青鱼属鱼类。

青鱼是属于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主要是以摄食螺丝、蚌、蚬、蛤,以及水蚯蚓、红虫等其它水生昆虫为食。

青鱼是杂食性鱼类没错,但事实上青鱼更喜欢偏向肉食性,野生青鱼甚至还会向攻击性鱼类那样,捕食一些鱼虾为食。

而路亚钓鱼所使用的拟饵,都是各种仿生小鱼、小虾和昆虫等,所以青鱼以为是的饵鱼,结果误吞假饵。

青鱼

案例一

今年三月份,一位来自江苏苏州的路亚爱好者,在当地的河道使用路亚假饵钓鱼时,曾小伙一条50多斤重的青鱼。

苏州钓友用路亚钓起的青鱼

案例二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路亚爱好者,在当地的举水河,用路亚钓起一条70多斤的大青鱼,最后被好心钓友放回河里去了。

武汉钓友用路亚钓起的青鱼

由此可见,路亚能钓到青鱼并非偶然性,但相比其它肉食性鱼类青鱼则更难钓一些,但也不排除运气的因素。

最后,明珠湖是对外开放垂钓的,里面除了大青鱼,还有鱤鱼、翘嘴和鲈鱼也很多,但费用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

据说路亚在湖里钓一天,搭配钓鱼船的情况下,一天需要三四千块,更离谱是钓到的鱼还不让带走!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正的野钓玩家谁会去,去的人无非是图个乐子! #钓鱼#

四大家鱼行情低迷,养殖户存塘量大,2019年水产养殖风险大吗?

去年的鱼不好销,直接影响到了今年新苗的投放。我们的记者又来到当地更大的鱼苗销售部门---浠水县水产良种场,进行了探访。

黄冈市浠水县水产良种场 副场长 程双伟:成鱼走不动,有的成鱼没有走动,压了塘,导致鱼苗也走不动。

浠水县是全省水产大县,浠水县水产良种场在当地小有名气,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慕名到这里来购买鱼苗,不过,记者采访当天,良种场里并没有往常那么忙碌,几名工人师傅都在等候养殖户的到来。

黄冈市浠水县水产良种场 工作人员 鲁良浩:今天下雨,去年的鱼价格低,行情要差一点,今年买新苗的比去年少一点。

鱼都没有卖出去,塘还没有清理出来,哪来的空间进新苗?说到底,就是因为养殖户存塘量大了,导致鱼苗购买力下降。记者发现,在浠水县水产良种场,今年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鲫鱼,鳜鱼等鱼苗价格平稳,甚至还略有下降。

黄冈市浠水县水产良种场 工作人员 鲁良浩:价格就跟去年差不多,一般地,白鲢四块钱一斤,草鱼八块,鳊鱼鲫鱼都是八块钱一斤,这样的价格跟往年比便宜了。

年过半百的程师傅,养鱼有二三十年了,今天他买了花白鲢,青鱼,草鱼这三个品种的鱼苗。

养殖户 程师傅:它这里鱼养得好一些,鱼苗好一些,鱼苗肯长一些,是不是鱼苗的好坏,对于咱们养殖户来说,很重要?对,我直接到它这里买,它这里鱼苗好一些。

良种场信誉好,鱼苗品质有保障,程师傅每年才专程到这里来买,他坦言,去年到现在的鱼价,对自己周围的养殖户积极性多多少少还是有影响。

养殖户 程师傅:去年行情不好,这个事说不清楚,周围的一些朋友,今年有的少养一点,也有不养的,赚不到钱养什么,他不养了。

黄冈地区是这样的情况,那我省其它地方又如何呢?我们来到了位于武汉黄陂六指街的武汉青鱼原种场,它早在2012年就通过了国家级青鱼原种场的验收,目前,也是全国唯一一家青鱼原种场。

武汉市水产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继凤:因为我们青鱼原种场在华中地区,应该来说,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在苗种这一块,它的市场行情,价格走势,应该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针对近期我省四大家鱼鱼苗的价格走势,在水产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万师傅,也给我们作了介绍。

武汉市水产发展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万年松:四大家鱼其它的几个品种总体都是比较平稳的,就是草鱼,草鱼目前的状况就是处于下滑的趋势,最近一段时间估计还要下滑,我了解的情况,有的地区草鱼苗已经跌到了三块钱以下,农户2019年的生产,很有可能放弃或者缩小规模。

水产行业养殖风险本身就高,再碰上行情不好,赚钱就更难了,所以,业内人士提醒养殖户,一定要调查好当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选择那些适销对路的品种来进行养殖,切莫盲目跟风,一拥而上,同时,现在这个时节,也更应该注意鱼塘的管理。

黄冈市浠水县水产良种场 副场长 程双伟:注意清塘消毒,水要调好,饲料供应足,更好是买优质优良品种。

另外,专家还提醒,我省部分地区春季水温还没有完全回升,此时,鱼儿还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维持自身温度,所以在饵料投放方面,可以选择杂食性饲料,提早投喂。同时,草木灰也是养鱼时的常用肥料,富含钾,钙等微量元素,有很强杀菌能力,这个时候使用也可以提高鱼的抗病能力。

水清鱼丰,更添新滋味(大江大河·关注长江禁渔②)

来源:人民日报

湖南益阳以“禁渔”为契机,引导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

水清鱼丰,更添新滋味(大江大河·关注长江禁渔②)

洞庭湖。

徐典波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湖南益阳跨资水中下游,处沅水、澧水尾闾,环洞庭湖西南。过去,当地种类繁多的野生水产品不仅养活了7万多渔民,也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禁渔令”实施后,当地渔民陆续退捕。

“禁渔”之后,当地渔业发展情况如何?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怎样来弥补?

“老板,有野生鱼吗?”

“没有,早就不卖了!”

不久前,记者走访湖南益阳多个农贸市场,发现当地水产品交易有了明显变化:以往店铺招牌上醒目的“野生”二字已经难觅踪影,过去卖野生鱼的流动摊点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

禁捕前野生鱼数量逐年减少,养殖业也一度低迷

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渔业队专业渔民刘宏兵今年50多岁,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南洞庭湖打鱼。成年后,他拥有自己的渔船,延续着祖辈的生产生活方式。什么时候鱼多、哪些区域分布着哪些鱼,他了如指掌。

“10年前,洞庭湖的落水期是渔民的丰收季。7、8、9月鱼最多,忙起来三天三夜没得休息。”刘宏兵说,以前,野生鱼从来不愁销路,捕鱼归来,渔船一靠岸,立马就有人来询价收鱼,“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1万多元”。

而近10年,他明显感到捕鱼越来越吃力了。“你也捕,我也捞,湖里的鱼一年比一年少。”刘宏兵说,“为了多捕鱼,渔网越织越密,网眼越来越小,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就连手指头长的鱼苗也不放过。”鱼越捕越少,渔民越捕越穷……2015年底,刘宏兵算了笔账,捕鱼收入不到10万元,刨去渔船维修、柴油、添置渔具等成本,当年他们家的纯收入只有4万元,比2010年少了四五万元。

根据禁捕退捕要求,益阳市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今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型捕捞。明年1月1日起,长江湖南段、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干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行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得到消息,刘宏兵主动交出渔船和捕捞工具。

但另一方面,益阳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谢移科也告诉记者,这几年,一面是野生鱼数量逐年减少,一面却是水产品养殖市场深陷低迷。

赫山区来仪湖渔场,有着近50年的历史,1114亩水域面积承包给了76户养殖户。据来仪湖渔场经理盛可平介绍,2017年到2019年这3年,水产养殖业行情不好,辛辛苦苦养大的鱼,只能“贱卖”“甩卖”。

养殖户张云飞给记者算了笔细账:2019年,他承包的20亩鱼塘,产鱼2.4万斤、存塘约5000斤,卖鱼收入13.05万元;支出方面,饲料8.6万元、鱼塘租金4500元、电费4000元……加上鱼苗成本、捕捞费、运输费等,硬性支出就有12.66万元——收入减去支出,结余3900元。但要是加上张云飞自身的人工投入和机械维护费,就亏本了。

“养得越多,亏得越多。一些养殖户索性不养鱼了,在池子里种上了莲藕。”盛可平指着不远处的鱼塘,“无论是卖莲蓬还是藕根,都比卖鱼挣钱”。

禁捕后养殖跟着市场走,从求量到重质

为何养鱼不挣钱?

“看起来是本地水产品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严重,没有市场竞争力。”谢移科介绍,过去,养殖户过于追求产量,跟不上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养殖端亏损连连,导致整个产业不景气,“‘禁渔令’实施后,也给益阳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契机。”

“85后”养殖户龚智诚,是当地之一批“吃螃蟹”的转型者。

2013年,龚智诚注册了一家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在资阳区长春镇过鹿坪村承包了100亩鱼塘发展水产养殖。过去,为了追求薄利多销,养殖的多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大家鱼。去年鱼价下滑,养的4万斤草鱼,售价才5块钱一斤,一共卖了20万元。“连本钱都回不来。”龚智诚说。

“禁渔令”实施后,他开始主攻鲈鱼养殖。“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很多人不仅要吃鱼,还要吃‘好鱼’。”今年初,以2元钱一尾的价格,龚智诚从广东购买了16万尾鲈鱼苗。

填补市场缺口的底气,还源自公司引进的先进养殖技术。记者在龚智诚的渔场看到,宽阔的湖面平静如镜,靠近岸边的4条水槽却水流涌动。原来,这里的鲈鱼都养在长22米、宽5米、深2米的水槽里。水槽模拟江、湖中的水流环境,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推动水流,让鱼在水流中游起来,达到“健美瘦身”的效果。

“我们创造‘仿野生环境’,就是为了让养殖鱼口感更鲜美。”龚智诚说,鱼儿“跑起来”,耐受力也强,养殖过程中就不用抛洒杀虫剂,“事实证明,在抬网起捕和运输过程中,‘跑跑鱼’成活率比传统养殖的鱼高很多。”让他高兴的是,“跑跑鱼”即使每斤比市场价高出5角到1元,销量也非常好。今年前10月,龚智诚的渔场卖出了10万斤鲈鱼,销售额达200万元,毛利就有40%。

打开手机,龚智诚就能看到水槽里的水温、溶氧情况,随时可以为池塘增氧、调节水流速度。购买这套智慧养殖设备,龚智诚投入了55万元,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给予了15万元奖补。“养殖科学精细,产品跟着市场走,才能赢得未来。”龚智诚总结。

目前,益阳市正在大力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在形成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地区发展环保型、自动化渔业,推广普及高效生态的水产健康养殖方式。“我们力争将粗放型养殖改造成精养高产,实现渔业发展的结构性调整。”益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瑶表示。

生态养殖受追捧,打响品牌是关键

在洞庭湖捕鱼大半辈子,益阳沅江市琼湖街道莲花岛村村委会主任彭正军没想到,自己会从卖鱼人变成买鱼人。

莲花岛村位于南洞庭湖湖心,村里590多户人家居住在湖中的4个小岛上,全是持证专业渔民。随着近年来当地渔业资源日渐枯竭,2018年,彭正军率先进城,跟女儿一家在沅江市区开起了饭店。

和鱼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开店之初,彭正军就打定主意,饭店要以鱼为特色,主打“生态鱼”。

鱼要好吃,食材很关键,可鱼从哪来?

彭正军首先想到的,就是卖鱼30多年的周天喜。禁捕前,周天喜几乎把莲花岛村渔民捕捞的野生鱼承包下来。最多时,他一天要卖出四五千斤野生鱼。这些年,随着野生鱼数量越来越少,老周也开始销售养殖鱼。

由卖家变为买家,彭正军发现,大家对鱼有着共同的执念,寻找的都是“生态鱼”。何为“生态鱼”?在周天喜看来,养殖环境要是天然无污染的大片水域,鱼要不喂或者尽量少喂饲料。

为了用“生态鱼”留住老顾客,周天喜四处寻找渠道。让他高兴的是,益阳为加强对内湖、水库等的保护,将1500亩以上的内湖、小二型及以上水库划定为限养区,实行人放天养——即在这些水域投放净化水质的鱼类,禁止投肥投饵,让鱼儿在水中自行觅食,既净化水质、又增产增收。周天喜告诉记者,“这种鱼的品质不亚于野生鱼,供不应求”。

作为传统老渔场,来仪湖渔场也不甘落后。看中市场对“生态鱼”的渴求,渔场投入160万元,建设了一个大型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过去臭气熏天的渔场变得清爽干净,渔场年产量达到1500吨。“养殖环境更生态,鱼才能卖出好价格。”盛可平说,“竭泽而渔,不如另辟蹊径。”

60斤重青鱼被卖3000元!为何沦为“废柴”还能身价暴涨?能长多大

广东省的东江是珠江水系中更大的干流之一,有水就有鱼,充沛的水量孕育出了丰富的鱼类,而作为淡水鱼,就不得不提青鱼了,它是我国淡水鱼中体型更大的鱼类之一。人怕出名猪怕壮,青鱼也因超大的体型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因此东江成了很多网红钓鱼人的打卡圣地,或者说是成名之地,其中最有名且运作最为成功的当属邓刚大师了!

早在2020年11月份,钓王邓刚就看上了东江这一福地,并在正式作钓的时候接连钓获两条上百斤重的大青鱼,经历了挂底,坐船溜鱼,但最终还是将大鱼请出了水面,也正是此战让邓刚在钓鱼圈又一次声名大噪,甚至火遍大江南北,就连不会钓鱼的大爷大妈,叔叔阿姨们都知道有个钓大鱼的人叫邓刚,而这完全是大青鱼给他带来的成果。


此后东江被众多钓鱼人列为必钓之地,很多人在此打下重窝日夜守候,就是为了和心目中的大青鱼见一面,而最近有位来自惠州的钓友就成功钓到一条60斤重的大青鱼,虽然和邓刚大师比起来还差几十斤重,但这毕竟是野外水域,钓大鱼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只有缘分到了才能将其钓获。

该钓友和好友天天往窝里打螺蛳,连续打了好几天下了血本,在钓到几条十几斤重的草鱼鲤鱼后,终于钓到了这条60斤的大青鱼,然后就是常规的操作,拍照录视频等步骤轻车熟路,并发到社交媒体上,但最令他高兴的是,有人想以3000元来买他钓获的这条青鱼,相当于一斤50元。

但当这位大气的老板将拉鱼的车开到江边的时候,这条大青鱼却不幸死亡,对于该钓友而言到嘴的鸭子飞走了,对于这位老板来说青鱼没收购到却白跑了一趟。按理说该钓友并没有将鱼移出水面,为什么青鱼会死去呢?

原来该钓友在和鱼接触的过程中,为了不让大鱼逃跑,可能扣过鱼鳃,将其放在地上,使用失传多年的“绳穿鱼嘴”的 *** 去养鱼,而这一系列的操作会破坏鱼鳃让鱼无法正常从水中吸取氧气,这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鱼鳞被弄掉了容易被细菌感染,即便鱼鳃完好也不会活太久。

对于青鱼笔者还是有很多要吐槽的地方,说它是“废柴”其实一点也不为过,那么它是如何一步步走下去的呢?如今的青鱼勉强算是四大家鱼之一,这种传统一直从唐朝延续至今,它已经当一千多年的老大了。但最开始的时候,家鱼的位置根本没它的份,当时只有鲤鱼才被叫做家鱼,因为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殷商时代,就已经有池塘养殖鲤鱼了,但因唐朝皇帝姓李,为了避讳将鲤鱼移出家鱼之列,升级为“赤公”,不准买卖和捕杀,俨然成了皇亲国戚了。


也正是这个机会让以青鱼为首的四大家鱼走上历史舞台,和群众们打成一片,它们被请出江河湖泊,被人们当做宝贝圈养了起来,而青鱼也因体型巨大,可食用率高而备受重视,青鱼石也被 *** 成可佩戴的饰品,印章等,只要被人看上了,一块青鱼石甚至能卖出成千上万的价格,价格远远超过了青鱼肉,因此青鱼是众望所归的家鱼老大。

如此辉煌一直到1958年,我国水产工作者模拟野外水体环境,配合注射促性腺发育激素的 *** ,实现了“四大家鱼”幼苗的人工繁育。之后四大家鱼的产量年年攀升,占据了淡水鱼类的半壁江山。但如此多的产量也带来的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人们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再加上对饮食健康方面的关注,很多人宁愿选择体型小一点的鱼,也不会去碰青鱼,因为实在太大一锅装不下,留着慢慢吃就不新鲜了,所以青鱼在家鱼的地位中逐渐走下坡路了,这点在产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9年的资料显示,我国渔业产值再次刷新了记录,其中草鱼一跃至榜首,攀升到了550万吨,鲢鱼产量为380万吨,鳙鱼产量为315万吨,而青鱼的产量却只有60万吨,被以前的“小跟班”们甩了几条街。这就是市场因素决定的,而养殖户们也不愿意投入长达三四年的时间和精力,用价格昂贵的螺蛳将青鱼养至十几斤,再被消费者挑来拣去,最终血本无归,所以对青鱼只能用“玩不起”来形容。

但这60万吨的产量是谁需要的呢?我想除了食用之外,更多的还是一些供人钓鱼的黑坑以及观赏鱼市场的需求,大物黑坑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一种“生意”,卖家将大体型的青鱼放在鱼池中供钓鱼人作钓,以赚取钓费,鱼上岸后再以低价回收,赚取中间的差价。但大体型的青鱼着实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全民钓鱼的时代,体型越大的青鱼越值钱,这也是为什么60斤的青鱼能卖到3000元的原因,老板收回去可是一本万利,所以他们就常年在野外水域收购这些大青鱼,也正因为黑坑,青鱼才被器重,才被重新重视起来!当然物以稀为贵,也正是因为沦为供人玩乐的“废柴”,青鱼的价格才涨的离谱!

那么青鱼到底能长多大呢?我想这是和它生活的环境有直接关系的,如果水质好食物充足的话,长得就快还大,如果水域环境差又没有吃的,那么青鱼看起来就比较瘦长,体重自然打折不少,但总的来说长到几十斤是轻松的事,巨青的标准都在一百斤以上,当然青鱼的寿命能到达几十年,鱼龄越大肯定也越重。

2005年,南京六合区金牛湖捕获一条长1.86米,重达228斤的巨型青鱼,通过鳞片鉴定其鱼龄大概在40岁左右,并被 *** 成更大的青鱼标本。

2009年,一位钓友在江西瑞金龙岗乡日东水库,钓到一条重196斤的巨青,经测量其身长在1.89米,单单胸围就有1.4米,是名副其实的大胖子。

2012年,一条长1.92米,重达208斤的螺蛳青,在浙江湖州安吉县高禹镇天子岗水库被捕捞上来,当时水库承包者在清理水库,并不知道会有如此巨大的青鱼现身。

2017年,浙江省千岛湖也出水了一条150斤重的“青鱼王”,在当时的钓鱼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作钓者也花费了几天的时间精力以及几百斤的窝料换来的。

之后就是游钓中国主钓手李大毛大师在河南信阳钓获的巨青,为了防止对鱼造成二次伤害,就没有实际称重,但抱过无数大鱼的李大毛在水中尝试几次才将其抱起,所以估计重量不会低于150斤。

当然有传言在丹江口水库,曾出了一条重达300斤的青鱼王,体长超过2米,要用起重机才能将其移走,至于真假还有待考证。但我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至今无人踏足,存在更大的青鱼也不是不可能,尤其是像长江等大型河流湖泊中,随着钓鱼人的增加,钓获更多的巨青也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了。

标签: 青鱼 多少 钱一斤 2019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