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与糖尿病都属于全身性疾病,如同时患两种疾病,会互相产生消极影响。肝病中肝功能下降会导致血糖代谢紊乱,由此可能引发肝源性糖尿病,而糖尿病是因为糖脂代谢紊乱导致肝脏脂肪变多或者糖尿病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当以上两种疾病共存时,会使患者病情更为复杂。
通常的说,肝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的要求则与其相反,因此,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选择的食物既符合肝病的日常饮食,又符合糖尿病的日常饮食。针对该类病人,肝病科医生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饮食的建议:
肝病轻糖尿病重的患者该怎么吃?
对于肝病轻糖尿病重的患者,应首要考虑糖尿病的控制饮食,衡量糖尿病病情每天所需的总热量,进行适当限食,同时还要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做到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
肝病较重的患者该怎么吃?
对于肝病较重的患者,其有食欲明显下降特征, 另需注射胰岛素配合治疗,则应首要考虑肝病的控制饮食,此时应鼓励其进食,而非限食为满足其机体需要,需少食多餐,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吗?
很多肝病患者喜欢吃水果,水果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对肝病患者而言,多吃水果对其健康十分有益。
但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因其是肝病与糖尿病共存,糖尿病禁忌糖分过多的食物,而水果中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外,还有较多的糖分,并不适合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食用。
因此,在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时,根据病情不同,水果的摄入量也应不同,当肝病轻,糖尿病重时,水果的摄入应减量,水果更好加入在两餐之间,只吃半个苹果或梨;相反,则应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
日常吃饭还需注意什么?
食物烹调的 *** 对疾病的恢复也有一定影响,就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宜进食过油的食物,饮食宜清淡,以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且要注意每餐的用量控制,每餐八分饱即可。
另外,易胀气的食物也不能多吃,像洋葱、韭菜等,此类食物易胀气,不适合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食用。
此外,细嚼慢咽也作为一种有效的食物疗法,在疾病的恢复中有重要作用,饮食中注意细嚼慢咽,可有效促进消化道的运动及唾液的分泌,进而使食物的消化更为充分。
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肝病阶段不同,因此,肝病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需在饮食中更应听取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协助药物治疗,为健康的身体奠定基础。
【医院资讯】柴桑区中医医院内二科举办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讲座近日,九江市柴桑区中医医院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邀请患者及家属共同学习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
讲座期间,主讲医师内二科主任蔡田通过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细致地讲解了糖尿病形成的原因及如何从饮食上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病率,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通过此次讲座,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让患者认识到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帮助患者了解、掌握糖尿病预防、治疗相关知识,提高健康生活水平和质量。
内二科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健康宣教日”,持续为广大群众及患者分享糖尿病、脾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注意事项!近几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一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其综合治疗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重,维持营养均衡,控制血糖。本文就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来进行科普,帮助糖尿病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 *** 。
健康饮食好习惯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每日应摄入谷薯类、菜果类、肉蛋类、乳豆类和油脂类食物。应该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一般每天主食量控制在200~250克。
2.定时定量
控制每日的总能量摄入,少食多餐,减少餐后血糖大幅升高和低血糖的发生,晚上睡前1小时加餐,可有效防止夜间低血糖发生。
3.适量蛋白质
无合并其他疾病(如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病等)时,可选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选择肉类时,以白肉(禽类、海产品)为优,其次为精瘦猪肉、牛肉、羊肉,尽量不选择肥肉,肉汁,肉汤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乳制品选择时,高脂血症患者尽量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或其他乳制品。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鸡蛋摄入量控制在3~4个/周即可。
4.清淡少盐,低脂低胆固醇
建议低盐饮食,做菜应少放盐,一般1天6~8克盐。尽量不选择腌制的食品,如榨菜、泡菜、酱豆腐、酱菜等等。除了控制食盐用量之外,还应注意其他调味品,如酱油(15毫升酱油=3克盐)、蚝油、鸡精等,这些调配品也应少用或不用。减少食用油用量,一天油量控制在20~25克以下。坚果类食物(如瓜子、花生、杏仁、核桃等)用量控制在每天一小把,高脂血症病人酌情减量。
5.多吃新鲜蔬菜, *** 吃水果
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每天400~500克。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在两餐之间 *** 吃水果,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或血糖不稳定者建议控制水果摄入,可用西红柿、黄瓜代替。
6.适量多喝水
每天应饮水1200~2000毫升,少量多次,不要等口渴再喝水,宜选用白开水、矿泉水或淡茶水。
7.戒烟限酒
饮酒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增加体重、引起低血糖等等。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体重超标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
饮食烹饪注意事项
1.肉类食物应尽量选择去皮、去肥膘的精瘦肉部分。
2.尽量将清蒸、水汆、焖等烹饪方式搭配到每餐之中,少用油炸、油煎等方式。
3.调味以清淡、少盐为主,尽量不用大量的调味料等。
外出就餐注意事项
1.去餐厅前做好选择食物的计划。
2.不要因外出就餐而省去一天中的其他餐次。
3.在点餐时可以要求特殊烹饪,免去淀粉、白糖、过度辛辣等调味。
外出就餐小贴士
1.炒饭及炒面含油脂较多,不宜食用,应选择白米饭或汤面作为主食。
2.冷盘中的花生、腰果、核桃等坚果含热量较高,如果食用应该考虑总热量的控制。
3.避免食用糖醋、茄汁、蜜汁、醋溜等口味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烹饪时使用了大量的蔗糖。
4.避免食用猪肝、猪腰、鱼子、蟹黄等高胆固醇的食物。
5.避免饮用果汁、汽水、普通可乐、雪碧等饮料,可以选用不含糖的茶、咖啡、矿泉水或健怡可乐等饮料。
(图文均来源于 ***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糖尿病朋友如何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版》告诉你慢性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需要长期治疗,难以治愈的疾病。《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我国因慢性病导致死亡率占88.5%,可以说慢性病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发展传统食养服务,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慢性病发生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这四项食养指南旨在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中,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提供食谱套餐示例和营养健康建议,提升膳食指导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中提出的八条核心食养原则和建议。
一、食物多样
合理的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食物多样,膳食丰富多彩,每天摄入食物12种以上,每周摄入食物25种以上,保证营养素摄入全面和充足,少油少盐限糖限酒,建立和形成合理的膳食习惯。合理膳食是指在平衡膳食基础上,以控制血糖为目标,调整优化食物种类和重量,满足自身健康需要。主食要定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各种豆类、蔬菜等为好,水果要 *** ;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适量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二、能量适宜
合理的能量摄入是管理体重和控制血糖的核心,能量的需要与年龄、性别、体重和体力活动有关,具体可查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需要量表,也可根据体重估算,例如50公斤轻体力活动成年女性,每天每公斤需能量为25-30千卡,即每天摄入能量1250-1500千卡之间。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45%-60%,脂肪20-35%,蛋白质15-20%。体重要保持在理想范围,一般成年人BMI应保持在 18.5~23.9kg/m2之间。65岁老年人BMI 20~26.9kg/m2之间。体重超标或过度消瘦对健康都不利。
三、主食定量
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优选全谷物和低升糖指数食物。血糖升糖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低GI的食物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小,有利于血糖控制。所以糖尿病人的主食要定量,不宜过多,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GI的食物,应占主食的1/3以上。但胃肠道功能比较弱或者胃肠道术后的糖友慎吃全谷物。
四、积极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消耗能量,抗阻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提高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中等强度的运动要占50%以上。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如无禁忌,每周更好有2次哑铃、俯卧撑等抗阻运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通过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平稳血糖。
五、清淡饮食
清淡口味,首先要控制油、盐、糖的用量,尽量不饮酒。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少吃动物脂肪、适当控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每天盐用量不宜超过5克,注意食物中的隐形盐,不喝含糖饮料。
六、食养有道
把日常膳食与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按照辩证施膳的原则,在专业中医指导下,因人、因时、因地食用食物和食药物质。
七、规律进餐
进餐规律,定时定量,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合理计划全天膳食的餐次和能量分配,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进餐,吃饭细嚼慢咽,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不暴饮暴食,不随意进食零食、饮料,不过多聚餐,减少餐次。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决定是否加餐。吃饭宜细嚼慢咽,形成良好饮食习惯。
八、自我管理
有效的血糖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学习营养配餐、合理烹饪、运动管理和血糖监测等知识和管理技能,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GI值,把自我行为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定期营养咨询,适时调整膳食、运动和行为,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水果是许多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选择和食用水果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关于选择和食用水果的指南。
1.选择低糖水果: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水果,因为高糖水果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一些低糖水果包括草莓、蓝莓、覆盆子、柑橘类水果、苹果、樱桃和桃子等。这些水果所含的糖分较低,更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2.程序化饮食:糖尿病患者应将水果作为整个饮食计划的一部分,并合理安排摄入量。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在每餐中控制水果摄入的量,避免过多摄入糖分。
3.避免果汁:果汁可能含有较高的糖分和少量的纤维,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饮用果汁。相比之下,选择整个水果更好,因为它包含更多的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4.配合其他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将水果与含有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搭配食用。这种组合有助于降低水果的血糖指数,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5.注意食用时间:糖尿病患者更好选择在主食或蛋白质摄入后食用水果。这种顺序可以帮助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并使血糖控制更加稳定。
6.个体化需求: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情况不同,所以饮食方案应基于个人情况制定。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根据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和身体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水果摄入建议。
总之,作为糖尿病患者,正确食用水果非常重要。选择低糖水果、合理控制摄入量、注意与其他食物的搭配以及个体化饮食方案都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如果您对自己的饮食有任何疑虑或需要具体建议,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记住,健康饮食结合适当的运动和定期监测血糖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
9种科学饮食,助于控制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控制血糖水平成为患者们需面对的重要任务。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迈向健康,我们总结了9种科学饮食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均衡饮食:
确保摄入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
- 低GI食物:
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增加饱腹感,例如全麦食品、豆类、蔬菜等。
- 多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食物消化和吸收,稳定血糖水平。建议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 控制饮食热量:
合理控制饮食热量可以防止体重增加,减轻胰岛素抵抗。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选择低热量、低脂肪的替代品。
- 规律进餐: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间隔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分几餐均匀摄入营养,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胰岛素的稳定分泌。
-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选择慢吸收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豆类等,限制快速释放的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糕点等。可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 少食多餐:
多次少量进食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将三餐分为5-6餐,适当增加低热量、低升糖指数的零食,如坚果、酸奶等。
- 控制饮酒:
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限制饮酒量是非常重要的,更好避免饮酒。
- 积极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步骤,通过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先锋鸟是一款智能血糖监测仪,它可以便捷地监测血糖水平,并将数据同步到手机App上,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
科学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只有饮食控制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就诊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饮食计划时,更好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营养师,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均衡饮食、低GI食物、多膳食纤维、控制饮食热量、规律进餐、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少食多餐、饮食搭配、限制饮酒和积极监测血糖,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保持血糖水平稳定,提高生活质量。不要忘记,先锋鸟可以帮助你方便地监测血糖,更好地管理糖尿病,让我们一起迈向健康的生活吧!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饮食#知识科普小糖人们如何科学饮食?
为什么阳光融和医院呼吸科要控制饮食?
·一,减轻胰岛负担。
·二,帮助血糖控制。
·三,维持理想体重。
·四,纠正代谢紊乱。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素,确定三大营养素的供给能量比例。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15%,脂肪的摄入量可接受25%,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接受60%。
中国传统饮食方式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例如我们每天吃的米饭、面条等主食。这些主食的高碳水含量使我们难以达到期望的健康状态。因此,我们转向低碳水饮食。
糖友饮食小技巧要记住一、二、三、四、五、六、七口诀哦!
·一,每天摄入一斤蔬菜。
·二,每餐摄入二两主食。
·三,每天食用小鱼。
·四,每天摄入四两水果。
·五,每天摄入五份蛋白质,包括一两肉、一两鱼、一个鸡蛋、一盒牛奶和一两豆制品。
·六,每天摄入小于6克盐。
·七,每天饮用不少于7杯水。
感谢大家的观看。
科学排雷|糖尿病患者要少吃、不吃主食?饮食调整,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但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的饮食,甚至有不少错误认识。上期有网友提问:
今天,我们就请专家来解答。
1.(多选题)糖尿病患者清淡饮食应该怎么做?
A少油少盐
B喝汤时去掉汤表面的油
C尽量不吃煎炸的食物
解析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选择少油少盐的烹调方式,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30克以内。高盐饮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克。同时,注意限制酱油、鸡精、味精、咸菜、酱菜等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或食物的摄入。足量饮用白开水。煎炸的食物脂肪含量高,尽量不吃。
2.(单选题)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应该在什么时间?
A饭后
B两餐之间
解析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注意时间。饭后马上吃水果,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胰岛的负担。水果宜在两餐中间吃,这时胃肠较空,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相对空腹状态下能很快被吸收,且不易胀气。
3. (多选题)以下饮品,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的是哪种?
A纯牛奶
B不加糖的豆浆
C酒
解析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纯牛奶和不加糖的豆浆。奶类、豆类、坚果类建议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每日饮食中,每日摄入相当于液态奶250~300毫升的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30~50克。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酒精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症状,促进酮体生成。过量饮酒还会增加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杨金奎
策划:谭嘉 余运西
制图:王珺珂
编辑:范洪岩
得了糖尿病吃什么?记住这个饮食小窍门很重要糖尿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俗称“三多一少”。
错误饮食对糖尿病的影响
未按照医生指导饮食及日常的饮食不规律,都会导致血糖升高,或者血糖波动大,长期的血糖波动不稳定,可能会引起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比如: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是视网膜、肾脏及神经的损伤,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下肢大血管的一些损害。所以饮食控制特别重要。 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和目的
原则:平衡膳食、控制总量、定时定量。
平衡膳食是指糖友每天摄入的食物要包括谷薯类、肉蛋奶类、油脂类及果蔬类,食物种类要多元化,不能单一。
目的:控制体重、维持营养均衡、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改善体质、预防急慢性并发症。
饮食小窍门——手掌法则
那糖友们怎样控制总量呢?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手掌法则。
1.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一份拳头大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代表每餐主食的摄入量,可以表示一个馒头、一个花卷或一碗米饭、一碗面条的量。
2.蔬菜:两只手可容纳约500克(1斤)量的蔬菜,蔬菜的能量很低,建议每天摄入500克到1000克(1斤-两斤)蔬菜。
3.蛋白质:50克(1两)的蛋白质类食物,相当于手掌大小,建议每天摄入蛋白质50到100克(1两-二两)。
4.脂肪:限制每天油脂的摄入量,每顿摄入大拇指尖端指肚大小的量就够了。
5.瘦肉:建议每天摄入50克(1两)左右瘦肉,相当于中指和食指并拢的体积。
烹调方式推荐:宜“蒸、煮、拌”;忌“炸、煎、烧”。(欧建)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这三点,别让气温给血糖“升温”关注血糖健康
进入夏季后,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开始变得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不注意糖尿病治疗细节,可能会导致血糖变化,影响健康。三大习惯,帮您在炎炎夏日“静”血糖!
01 睡眠习惯
夏季太热,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从而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营造一个较好的睡眠环境,避免过热、过冷,如果晚上吹空调要避免冷风对着人吹,而且应盖上适宜的被子。
此外,一些人可能在夜间发生低血糖,但不知道,早晨起床后睡衣是潮湿的,以为是天热出汗,导致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这一点需要注意。
02 饮食习惯
夏季一些人晚餐时间推迟,或者增加了夜宵,一方面规律饮食打乱之后可能需要调整降糖方案,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导致饮食过量。
夏季需要格外注意食品卫生,如果不慎导致急性胃肠炎,需要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因为腹泻、呕吐,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如果没有及时调整降糖方案,有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此外,夏季出汗较多,糖尿病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如果饮水过少,血液浓缩也会升高血糖数值。
03 运动习惯
夏季运动建议选择早餐后或者晚饭后,而且运动前和运动后都需要监测血糖,以便根据血糖调整运动量或者治疗方案,避免血糖过低或者过高。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水平较高(>14mmol/L)不建议运动,容易导致血糖浓度急剧上升,病情加重。
除了季节变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导致的皮下脂肪增生和测血糖前没有洗手导致的试纸污染也会影响血糖测量结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测血糖前,无论有没有吃东西,都应该洗完手再测血糖。
转自:中国疾控动态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