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药我说】专栏,逢周二推送!栏目文章均由医院药学部药师撰写。内容涵盖各种合理用药知识,实用、精彩!敬请关注!
补充维生素D,选D2还是D3呢?
文/药学部 苏芬丽主管药师
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和骨骼健康有重要关联,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进展、跌倒和骨折。然而,维生素D缺乏和营养不足在人群中仍普遍存在,因此维生素D常作为基本健康补充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可是邻居李大爷却碰到问题了。
李大爷
“前阵子我在医院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医生说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给我开了维生素D滴剂。”
药师
“没什么问题啊,这都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用药!”
李大爷
“医生说要长期吃,上次开的药我已经吃完了,就让儿子去药店帮我买,结果买回来的是维生素D2胶丸,可我之前吃的维生素D滴剂说明书上写的成分是维生素D3,那这个D2和我之前吃的D3是一个东西吗?
药师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都是用来补充维生素D的。”
李大爷
“那选D2还是选D3好呢?”
大家是不是也跟李大爷一样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药师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有什么区别?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的开环固醇类物质。对人体来说,维生素D的天然来源是日光照射和饮食摄入。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中的紫外线(波长 290~315nm)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前体,经温促作用转换为维生素D3,也就是说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的是维生素D3。
如果缺乏户外活动、涂抹防晒霜或服装等遮盖阳光接触则会影响皮肤维生素D合成,这时应该从食物和添加剂中获得足量维生素D,进行维生素D添加补充。其中植物性食物(如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2,而动物性食物(如野生多脂肪海鱼)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3。然而,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很少(见附表),所以常常需服用维生素 D补充制剂,包括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2制剂和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3制剂,二者结构略有不同,但都可以用来补充维生素D,满足骨骼健康需要。维生素D2和D3均为无活性形式,都需要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才能起作用,两者不能互相转化,统称为维生素D。
附表
选D2还是选D3好?
目前,在中国和美国有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不同制剂应用于临床,在欧洲,维生素D3较多应用于临床;同时,北美内分泌学会认为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都可产生较好效果。但有很多争论关于动物源性维生素D3和植物源性维生素D2的治疗优点。生化指标显示维生D2似乎比维生素D3更快在组织中清除,并且生物利用度较低,特别是在间歇大剂量给药情况下。基于目前研究,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与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以及英国骨质疏松学会均推荐维生素D3作为首选制剂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
注意
需注意的是,由于维生素D的动物或植物来源,或制剂中使用明胶,当考虑到文化、饮食或宗教原因而不能应用维生素D3时,应该选用维生素D2。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维生素D学科组专家委员会.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
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
3.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2015世界骨质疏松日报告
作者简介
苏芬丽,主管药师。内分泌专业临床药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老师。
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痛风、骨质疏松症及合并多种慢性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评估、个体化药物治疗指导、用药教育与管理。
出诊时间:药学门诊,周四上午
温馨提醒:
春季要长高,抓紧补充这种营养!4类人更容易缺乏……有一种营养元素,母乳里几乎没有,大部分食物里少得可怜。多数情况下得靠“外援”,少了影响发育,多了可能慢性中毒,这个季节特别需要,它是什么?
其实就是维生素D!它能够帮助肠道吸收钙质,对于每个人,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人们经常说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到底管用吗?维生素D要补到什么时候?
1
维生素D的三大困惑
1
靠晒太阳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吗?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大部分都要依靠晒太阳来获得。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地理环境、光照强度、季节、天气和防晒习惯等因素,很多人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
总的来说,在人体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下,只靠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是不够的,还需要调整饮食,或者直接吃维生素D制剂进行补给。
2
维生素D到底要补到几岁?
维生素D对维持骨骼代谢很重要,儿童在骨骼发育期,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等问题;对成人来说,长期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大、骨软化。所以儿童成人都需要。
只不过儿童食物相对单一,尤其是在婴儿期,缺乏导致的问题更突出,所以强调得更多。
成人食物的种类相对更丰富,户外时间也更多,缺乏的风险相对较小,所以强调得少,但并不是说成人不需要。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孩子每日应额外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70岁以上人群,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为800国际单位以上,更大可接受剂量为每天4000IU。
维生素D虽好,但过量补充可能引起中毒,出现异常口渴、皮肤瘙痒、厌食、嗜睡、呕吐、腹泻、尿频等情况,甚至还会出现高钙血症、高血压等。
3
维生素D和维生素D3一样吗?
维生素D要在肝肾转化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才能真正起到把钙沉积到骨骼的作用。
如果是补充维生素D的话,摄入的量和最后真正起作用的量是有一定出入的。
但是如果直接补充维生素D3,直接供应一批合格的“搬运工”进来,效果就会好很多。因此,更好选择维生素D3补充剂。
2
补充维D的3种途径
维生素D是个“健康多面手”,保证维生素D摄入充足,有利于免疫调节。
1
从食物中获取
一般维生素D有两种来源,其一是动物食物中的维生素D3,其二是植物食物中的维生素D2。
鱼肝油中的主要成分就是维生素D3和维生素A,鱼肝油从深海鱼中来,一些深海的鱼肉,比如三文鱼的维生素含量比河鱼以及其他的肉类的含量高。蛋黄、动物肝脏也会有一些维生素D。
植物蔬菜中,一些菌类比如蘑菇、木耳等,尤其是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蘑菇、木耳,含维生素D2的水平较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食物获取。
2
从阳光中免费获取
补充维生素D需要阳光,尤其是阳光里的紫外线,能够帮助我们体内合成维生素D,所以免费的健康法宝就是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让我们的皮肤变热,而且让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能够合成维生素D,照的时间越长,面积越大,合成的维生素D就越多。
如果想通过日照获得维生素D的话,建议 *** 皮肤,但是暴晒不可取。在前臂和颈部以上暴露的情况下,每天日照15~30分钟,每周晒够3回,就足够每天的维生素D了。
如果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可以让孩子在早上10点至下午2点之间(夏季避开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以防晒伤、中暑)多出去晒太阳,每天晒半小时左右。
提示: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不能够透过玻璃的,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但是没有紫外线,也就不能合成维生素D。
3
酌情合理使用补充剂
如果常晒太阳并且调整了饮食,依旧不能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那可以考虑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小贴士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随餐服用或是餐后服用,效果会更好哦!
3
四类人容易缺维D
1
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群
在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日照时间短,人们户外活动量少,每天不能充分接受阳光的“沐浴”,使得维生素D合成匮乏。
此外,季节也会产生影响,冬春季节相对更容易缺乏。
2
室内办公人群
现在很多职场白领,长期坐在办公室,很难晒到太阳,容易缺乏维生素 D。
3
肥胖人群
肥胖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可能大量维生素D蓄积于脂肪中,影响其生物活性的发挥。
4
老年人及婴幼儿
老人食欲不好,进食量减少,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中国人群维生素 D 缺乏研究进展》中提到,老年人各季节维生素D缺乏都很严重。
此外,婴幼儿户外活动少,生长发育迅速,也容易缺乏。
天气越来越暖,趁着春光正好的周末,暖暖的晒晒太阳吧~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D 促进骨骼生长维生素D(简称V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为一组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结构类似的固醇类衍生物总称。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3(胆骨化醇、胆钙化醇)、维生素D2(骨化醇)。膳食中维生素D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如鱼肝、蛋黄、奶油等、摄入后在胆汁存在情况下从小肠吸收,以乳糜微粒形式运入血中,在肝、肾、线粒体羟化酶作用下转变为1,25-二羟基维生素D3,具有生物活性,可 *** 肠黏膜钙结合蛋白(CaBP)合成,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质钙化。人体内胆固醇衍生物7-脱氢胆固醇贮于皮下,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胆骨化醇,为内源性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
V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为白色结晶,溶于脂肪,性质较稳定,耐高温,抗氧化,不耐酸碱,脂肪酸败可使其破坏。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中含量丰富 。婴儿、儿童、青少年及孕妇、乳母每日需量为400 IU(国际单位) 。缺乏时成人易患骨软化病,小儿即佝偻病。如血钙下降,会出现手足搐搦、惊厥等,对牙齿的发育也有关系。维生素D摄入过多,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并不丰富,植物性食物如蘑菇、蕈类,动物性食物以鱼肝和鱼油中含量最丰富,其次在鸡蛋、小牛肉、黄油、海水鱼如鲱鱼、鲑鱼和沙丁鱼中含量相对较高,牛乳和人乳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谷类、蔬菜和水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许多国家均在常用食物中进行维生素D强化,以预防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
增加钙吸收 每天补充维生素D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维生素D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是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在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和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还可以增加钙的吸收,对于维持骨骼强度很重要。
只是人体无法自行产生维生素D。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阳光直接照射到皮肤。
研究发现,皮肤较黑的人往往维生素D缺乏症更多。原因是,皮肤中的黑色素会阻止日光照射引起的高吸收。
严格的素食饮食者也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是因为大多数含有高水平维生素D的食物都是动物来源的食物。
维生素D缺乏症的人可能会出现几种症状。其中一些包括脆弱的头发和指甲,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头皮屑和很多皮肤问题。此外,维生素D缺乏症的其他症状是肌肉无力和骨骼疼痛。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多晒太阳”。但是,如果阳光不灿烂,或者冬季很少室外活动那么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食物获得维生素D。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发现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蛋、奶、红肉、蘑菇等。
三文鱼
三文鱼是海里最常食用的鱼类之一。100克左右熟的鱼肉就可以提供你每日所需的维生素D含量。
沙丁鱼
罐头沙丁鱼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家超市找到,沙丁鱼中也含有人体必须的维生素D。
牡蛎
牡蛎可能并不适合任何人,但它们是维生素D的可靠来源。另外,牡蛎中的锌,铁和钙含量也很高。
虾
除了维生素D含量较高外,它还是omega-3脂肪酸的绝佳来源。
蛋黄
虽然有人不爱吃蛋黄,但它真的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一个完整的鸡蛋,除了能够提供维生素D,还能给人体提供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B-6、钙、钾和铁。
白蘑菇
其它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都不含维生素D,白蘑菇是个例外。白蘑菇的维生素D含量非常丰富,有利于骨骼健康。
牛奶酸奶
牛奶或酸奶中的维生素D的含量也很高,有些品牌还做了强化。另外牛奶中还有较高的含钙量。
补充剂
维生素D也可以通过补充剂获得,例如鱼肝油、维生素D滴剂或胶囊,请严格按照推荐用量服用。
便宜又好用的牛皮癣疗小帮手——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十分需要的基础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牛皮癣患者也非常需要它。下面,陈医生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对治疗银屑病有较好效果的维生素。
1 维生素A
也叫维生素a酸 ,常存在于橙色的果蔬以及动物肝脏中,是维持皮肤健康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维生素A可以减少皮肤细胞的过度增生,减缓牛皮癣表皮鳞屑的增长速度;而且局部外用可以减轻块状牛皮癣的皮肤炎症,副作用小。
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果蔬
2 维生素C
常存在于绿色果蔬中,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而抗氧化剂是治疗牛皮癣的有力物质,能够预防氧化性应激导致的皮肤损伤,对牛皮癣也有益。
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3 维生素D3衍生物
维生素D3衍生物是临床常见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种类之一。维生素D3衍生物具有很强的诱导表皮细胞分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以及中性粒细胞积聚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目前临床应用于治疗寻常型稳定期或者斑块状银屑病,治疗效果有效。治疗银屑病甲的效果尚可,但应注意局部 *** 作用,不宜用于面部以及腹股沟等皮肤薄嫩部位。临床上常见的外用药物种类包括卡泊三醇软膏、他卡西醇软膏。
4 维生素 E
是一种可以抑制氧化作用的抗氧化剂。抗老化、美白皮肤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治疗牛皮癣的过程中,口服维生素E可加速黑色素的退化,治疗牛皮癣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其炎症引起的皮疹、皮屑、瘙痒状态。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以上就是治疗对治疗有很大作用的一些维生素种类,平时的饮食可以注意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如果需要外用含维生素的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有任何关于牛皮癣的问题,欢迎随时找我。
「食谱」2道充满维他命D的食谱,一起把维他命D3吃起来摄取维他命D能够提升人体保护力、调节生理机能,食物中的维他命D又分为动物性食品维他命D3(像是鲑鱼、鸡蛋、猪肝猪肉等等),和植物性食品维他命D2(黑木耳、藻类、香菇),今天介绍2道充满维他命D的食谱,一起把维他命D吃起来吧!
2道维他命D食谱
第1道:蘑菇木耳炒肉片
/食材清单/
蘑菇8-10朵、酱油2匙、蚝油1匙、干木耳8克、糖少许、葱1根、猪瘦肉120克、食用油适量、料理米酒1匙、胡椒粉少许、勾芡40克、玉米淀粉1匙、蒜2瓣、盐少许
烹饪步骤:
1.将猪肉切片,加一匙酱油、料理米酒、玉米淀粉、少许胡椒粉和盐抓匀,淋一匙食用油拌匀,然后腌制十分钟。
2.将黑木耳泡发后洗干净,蘑菇切片,准备葱花和蒜末。
3.把木耳放入滚水中汆烫三分钟左右捞出过冷水,再另外起一油锅放入肉片炒至变色变熟后盛出来。
4.炒香葱花和蒜末,放入蘑菇翻炒变软,再放木耳大火混合翻炒,倒入一匙酱油、蚝油和少许糖。
第2道:香蒜味噌鲑鱼酪梨烤蛋
/食材清单/
美威鲑鱼排2片(240克)、香蒜味噌酱(50克)、小番茄2颗、毛豆仁30克、百合根20克、酪梨1颗、南瓜籽10克、鸡蛋1颗、红藜麦适量、优格适量、烘焙纸一张
烹饪步骤:
1.鲑鱼切块、酪梨对半切去籽、毛豆仁川烫、红藜麦水煮约10分钟。
2.打蛋取蛋黄,放于平底锅以中小火干煎约5分钟(或将蛋黄放于拌油的烘焙纸上)备用。
3.将鲑鱼淋上附赠的香蒜味噌酱,静置约10分钟。
4.再将香蒜味噌鲑鱼、小番茄、毛豆仁、百合根、南瓜籽、酪梨、蛋黄一同进烤箱烘烤约7分钟(烤箱温度约170度)。蔬果种类也可以依照个人喜好更换!
5.取酪梨,放入香蒜味噌鲑鱼、小番茄、毛豆仁、百合根、南瓜籽,再放上蛋黄、淋上优格、撒上红藜麦即完成。
菁妈经常出去讲课,很多妈妈对于3岁前孩子要不要补钙,补维生素AD还是维生素D都很蒙的。
有妈妈说我在老家体检孩子说要补维生素AD,后来去广州上班去那里的妇幼,孩子又说孩子不用补维生素AD,补维生素D就可以了。
也有妈妈说有人说孩子要补钙,有人又说孩子不要补钙,到底要不要补钙?
今天菁妈从这几种营养素的作用,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我们日常饮食中摄入的量来看一下我们到底要不要补钙,要不要补维生素A,要不要补维生素D,怎么补?妈妈都来看一看
钙,维生素A,维生素D对孩子骨骼发育
1、钙:
钙的重要性菁妈感觉已经不用科普了,很多家长有事没事就给孩子补点钙,甚至还有一些钙的零食,钙对于孩子的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确实是很重要的。
2、维生素D
有钙没有维生素D也是白搭,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利用并且可以促进钙在骨骼和牙齿的沉积,让钙吃进来了用得着。
3、维生素A
而维生素A在婴幼儿经常和维生素D在一起两个都是脂溶性维生素两个人是好朋友,很多人都知道维生素A对于婴幼儿视力的发育起到促进的作用,缺乏会出现干眼病甚至出现角膜炎。
菁妈清楚的记得有一天出差时发现自己眼干流泪,立马去外面饭店吃了一碗猪肝粥,过半小时眼睛就好多了。
但是其实维生素A和骨骼的生长发育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促进糖蛋白和合成,而蛋白质也是构成骨骼的重要营养素,而且维生素A有助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的平衡,如果维生素A不足的话会导致骨骼不长高而是长粗,影响孩子的身高。
这三种营养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是身高的增长都特别重要,而孩子身高的增长也是家长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看一下这三种营养我们需要多少?
关于钙,维生素A, 维生素D我们到底需要多少?
1、胎儿期
胎儿的所有营养从母体得来,胎儿通过胎盘从妈妈体内摄入营养,而妈妈的营养也关系到胎儿的健康。
我们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原料是钙,人体99%的钙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中,而胎儿期骨骼就已经发育了。
我们每次照B超进的股骨长就是大腿骨的长度,双顶径是头的直径,而头也是由颅骨盖住的。
我们以为的牙齿是出生后才长出来,其实牙胚在胚胎35天已经发育,而到了孕中期和孕晚期乳牙已经开始钙化。一小部分恒牙也慢慢发育。
所以我们的孩子到了6个月长出来,其他只是破“牙龈”而出而已。
胎儿期对应的孕期,根据2013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
孕早期每天需要钙800毫克,维生素A每天需要700微克,维生素D每天需要10微克。
孕中晚期每天需要钙1000毫克,维生素A每天需要770微克,维生素D每天需要10微克.
2、较小婴儿期也就是0-6个月
孩子在6个月之前是长得最快的年龄,0-3个月每个月长3-4厘米,而3-6个月每个月长2-3厘米,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一旦错过就再回来。
0-6个月婴儿营养素的需要量:
钙的摄入量更好在200毫克,最多不要超过1000毫克
维生素A适宜摄入量是300微克,更好不要超过600微克
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是400IU(10微克),更好不要超过800IU(20微克)
3、较大婴儿也就是7-12个月的婴儿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慢了一些,但是牙齿开始长出来了,学会坐,学会站,甚至学会走了。这时都需要骨骼和肌肉的支撑。
7-12个月的婴儿每天营养素的需要量:
钙的摄入量更好在250毫克,最多不要超过1500毫克
维生素A适宜摄入量是350微克,更好不要超过600微克
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是400IU(10微克),更好不要超过800IU(20微克)
钙和维生素A的需要量有所多了一些,其他变化不大。
4、1-3岁的幼儿
孩子学走,学路,大动作发育期中,骨骼也是快速发育中。营养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钙的摄入量更好在600毫克,最多不要超过1500毫克
维生素A适宜摄入量是310微克,更好不要超过700微克
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是400IU(10微克),更好不要超过800IU(20微克)
孩子的钙,维生素A和D通过饮食可以满足吗?
对于婴幼儿特别是婴儿来说主要的食物就是奶,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类奶中钙,维生素A和D的含量是多少?
1、母乳
中国妇幼保健发布的母乳营养成分研究:
母乳中的维生素A和母乳的饮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是300微克/升。维生素D含量极低,0.33微克/L。而钙却比较稳定受饮食中的钙的影响比较小,保持在300毫克/L。
喝母乳的孩子钙可以满足需求
而一天喝母乳800毫升就可以摄入240毫克的钙,满足婴儿期钙(200-250毫克)的需求,而且母乳中钙磷例合适,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到了孩子加辅食,米粉中也会有钙,食物中也会含有钙。
维生素A可能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
以孩子一天喝母乳800毫升来看,如果是乳母摄入的维生素A不太足,那么会造成维生素A不足,如果母乳中的维生素A足的话,那可能通过母乳就可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一天300微克)但是从相关的调查研究来看我们婴儿缺乏维生素A的还是比较多的。
维生素D无法满意孩子的需求
但是维生素D是一定不会够的。一天喝800毫升的母乳只摄入全天维生素D的1/38,零头都不到。所以母乳喂养一定要补维生素D。
所以喝母乳的孩子:钙是足够的,维生素A是看饮食情况,可能不太够,而维生素D是非常不够的。
母乳妈妈自己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为了让妈妈的钙不补孩子吸空导致自己腰酸背痛,为了让孩子吃入更营养的乳汁,建议哺乳期女性每天摄入钙800毫克,维生素A1300微克,维生素D10微克
2、奶粉喂养
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但是奶粉喂养也不是一无是处,奶粉是合成的,所以有些母乳的缺点完全可以规避。
维生素A比母乳的充足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菁妈看了市面上一款很常见的奶粉大概是800毫升的奶液含有维生素A500微克左右。1段2段大概是480微克,而3段是560微克左右。
看来单就维生素A来说是一天可以喝上600毫升的奶粉都够了,因为600毫升就是360-420微克了。而婴儿的维生素A需求量是300-350微克。所以喝奶粉的孩子维生素A是够的。
维生素D如果喝奶量大也是可以勉强满足孩子的需求:
菁妈从奶粉的营养成分表中看到大多孩子的维生素D的含量都是0.9-1.1微克/100毫升,如果说每天摄入800毫克的奶粉,那么大概是8微克的维生素D,而孩子的需求是10微克,所以差一点点。有些孩子胃口大的话一天喝上1000毫升的奶一天的维生素D就够了。
钙也可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
菁妈看了市面上一款常见的奶粉,一段100毫升含钙量是51毫克,如果一天喝800毫升就摄入了400毫克的钙,而6个月前的婴儿每天需要的钙量是200毫克,完全可以满足。
而二段每100毫升含有钙77毫克,一天喝800毫升的话摄入的钙是600毫克,7-12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钙250毫克,也是有余了。
三段时孩子一天喝奶大概是500毫升就含有550毫克的钙,加上吃饭菜可以满意孩子钙的需要。
所以喝奶粉的孩子钙是足够的,维生素A也是足够的,而维生素D还差一点点。
从以上大量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孕期和哺乳期一定要补钙,通过食物补维生素A
可以通过喝孕妇奶粉或者是纯牛奶来进行钙的补充。或者钙片也可以,如果平时不经常晒太阳建议买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
而孕期要注意吃动物肝脏和橙色的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来补充维生素A。
2、0-6个月婴儿不用补钙,但是建议补维生素AD
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钙都足够的,要注意补维生素AD,之所以建议AD一起补而不是只补D3是因为我们大多孩子都缺乏 维生素A。而婴儿缺乏维生素A不但对骨骼的生长不利,还会引起夜盲症,免疫力差。
北京市儿童保健所的调查显示,北京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4.98%,其中农村为10.21%;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率为30.18%,其中农村为55.75%。
建议在医生开非处方药的维生素AD就可以了,不用买太贵的,贵的不一定就合适的。
3、7-12个月婴儿也不用补钙,建议补维生素D3.
到了孩子7个月后会吃一些动物肝脏,猪肝100克含有维生素A4200微克,孩子一次吃上10克就有420微克了.
所以母乳喂养的每天补维生素D3就可以了。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孩子又经常户外活动的,菁妈建议可以隔天吃一颗D3。
3、1-3岁的孩子奶量够,饮食均衡不用补钙,还是建议补维生素D3
有些地方建议维生素D补到2岁就不补了,但是如果当地日照时间少或者是雾霭严重,建议可以补到3岁。如果孩子每天喝奶粉500毫升以上那么不补钙是可以的。
总结:0-3岁孩子没有特殊情况不用补钙,要补钙的是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0-6个月的孩子建议补维生素AD,主要是维生素A缺乏率在中国还不低;6-12个月建议可以补维生素D3,1-3岁建议补维生素D3。
谈到维生素,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两者因具有养颜抗衰老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广为宣传,并被广大女性熟知并使用。今天药师来为大家介绍另一种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维生素:维生素D
我来自哪里?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发现是人们与佝偻症抗争的结果。维生素D有多种化合物,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表皮中的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转换维生素D3。另一种来源是食物,包括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D2或D3的食物种类很少,植物性食物(如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2,而动物性食物(如野生多脂肪海鱼),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3。
“默默无闻”的贡献者
Ca &
D3
生活中其实有不少补钙的药品或保健品都含有维生素D,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认为预防骨质疏松就是钙片的功劳,殊不知该药品中还有一个“低调”的大功臣:维生素D。
维生素D在体内经过肝、肾中的酶转换成活性形式,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的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最“亲民”的维生素
阳光的恩赐
日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有效的 *** 。通常,春、夏和秋季11:00 ~15 :00将面部和双上臂暴露于阳光5 ~ 30 min(取决于多因素) ,每周3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由日光曝露合成的维生素D3,是由体内自主合成,不会导致过量或中毒,是更好和唯一天然的维生素D来源。
影响维生素D水平因素较多,包括年龄、肤色、季节、地理纬度、海拔、着装习惯、日照时间、防晒措施、饮食习惯、空气污染、肥胖以及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等。老年人皮肤维生素D合成量显著减少,同等程度日照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只有年轻人的30%。对于6个月以内皮肤娇嫩,容易晒伤的宝宝以及老年人皮肤维生素D合成量显著减少,这一类人群建议直接口服补充维生素D。
眼花缭乱的维生素D制剂,如何选择?
基于目前研究,首选维生素D3作为维生素D制剂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当考虑到文化、饮食或宗教原因而不能应用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时,应该应用维生素D2。不推荐用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或其类似物(阿法骨化醇)来纠正维生素D缺乏。
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推荐剂量
针对婴幼儿维生素D的补充,《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建议:0-12月龄婴儿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为400IU/d,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 800-1000IU/d,3个月后改为400-800IU/d。该补充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0~64岁普通人群维生素D的推荐量是400IU。大于65岁推荐量是600IU。
可能有消费者疑惑:为什么购买的某个含有维生素D3的钙制剂中维生素D3含量只有100或125IU,不是400IU?当然,正如前面提到的,维生素D3的补充来自于食物、日光以及维生素D制剂。该药品给予维生素D的含量是考虑到了日光照射和食物可以获取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
对发现的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筛查与治疗,切勿自行加大剂量。
小心哦,我也是有毒的
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 *** 信息的发达,出现了不少“逢维必补”的焦虑人群,喜欢将维生素作为常规的保健品食用,然而部分复合维生素制剂的混用易造成维生素超剂量。
短期内摄入大剂量或长期服用超剂量维生素D可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有下列情况时应高度警惕维生素D中毒:早期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多尿、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以后逐渐消退、易烦躁、进一步发展至抑郁状态。
药师友情提示:
虽然维生素D是非处方药,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购买,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关注其中的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必要时请咨询临床医生或药师。
审稿专家:辽宁省肿瘤医院药学部 黎苏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 *** ,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END
来源:P *** 药盾公益
常吃这些食物,再也不用担心缺乏维生素D了!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如果缺乏人体所需要的一些重要元素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比如缺乏维生素D对我们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小孩子可能会出现佝偻病,大人则可能会出现一些骨质疏松方面的情况,因此为了我们的身体,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补充维生素D,常吃这些食物,再也不用担心缺乏维生素D了!
一、食物来源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存在并不广泛。
1、植物性食物含量较高的有:蘑菇、蕈类(注意不要误食毒蕈类)。
2、动物性食物含量较高的有:鱼肝和鱼油,其次鸡蛋、乳牛肉、黄油和咸水鱼如鲱鱼、蛙鱼、沙丁鱼中含量较高,牛乳和人乳维生素D含量较低,蔬菜、谷物和水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
3、由于食物中维生素D来源不足,许多国家均在常用的食物中进行维生素D的强化,如焙烤食物、奶和奶制品及婴儿食品等,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病和骨软化症。
二、内源性来源
人体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形成前维生素D3,产生量的多少与季节、纬度、紫外线强度、年龄、暴露皮肤的面积和时间长短有关。
1、婴儿仅暴露面部和前手臂,每天户外活动2个小时即可预防。
2、儿童和年轻人每周2~3次的短时户外活动,这样的接触阳光就能满足维生素D的需要。
3、老年人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较低,衣服又常常穿的比较多,接触阳光照射较少,使维生素D3的产生较少,加上老年人易有乳糖不耐受症,奶制品摄入受限,维生素D的来源也就变少了。有科学研究表明约80%老人处于维生素D缺乏边缘,因此,对老年人应鼓励在春、夏、秋季的早晨或下午多接触阳光,使维生素D满足身体需要。
上面介绍的一些食物对于补充维生素D有很好的效果,比如牛肉鸡蛋以及鱼类等等,菌类都能帮助我们补充维生素D,同时我们经常晒晒太阳也能补充维生素D,因此为了身体的健康,应该从饮食等方面进行调理。
一件比做好防晒更重要的事儿随着人们对“肤如凝脂”的追求,一到春夏季节,防晒霜、防晒帽、防晒衣等一切防晒产品全都开始下单备货,争取做到不让每一寸皮肤暴露在阳光之下。
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儿童防晒产品,家长们给自己防晒的同时,也给宝贝们裹得严严实实的。殊不知,如此防晒也可能会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今天,就让首都儿科研究所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刘碧晴来为您讲讲晒太阳和补充维生素D的事儿。
维生素D有哪些生理功能?
维生素D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疾病预防不可或缺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和它的活性代谢物可以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吸收,并抑制甲状旁腺素释放,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正常,从而有利于骨骼矿化<1>。所以,充足的维生素D对于胎儿期和儿童期骨骼发育、神经肌肉系统、免疫系统、组织分化与代谢和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D的缺乏会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和骨健康的损害,导致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严重者会出现喉痉挛甚至发生窒息导致死亡。同时,还会增加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2>。
怎样获得维生素D?
人体可以通过2个途径获取维生素D:皮肤合成和膳食补充。
皮肤合成(主要途径):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表皮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表皮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前体,经温促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3<1>。
膳食补充:
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种类很少。植物性食物(如: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通常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2,动物性食物(如:野生多脂肪海鱼)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3,部分食物维生素D含量可参见下表。
在排除人工强化食物的情况下,其实饮食摄入维生素D的贡献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特别说明:维生素D2和D3只是不同的形式,两者均无活性,且不能相互转化,统称为维生素D。)
哪些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缺乏是全球普遍问题,但目前也不主张在人群中普查。仅仅推荐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如以下几类:
特殊儿童人群:肥胖儿童(BMI≥30kg/m2)
疾病状态:佝偻病;骨软化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急/慢性腹泻;克罗恩病;淋巴瘤等。
药物影响: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 等);糖皮质激素( *** 等);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等);唑类抗真菌药物(酮康唑等)<1>。
晒太阳和补充维生素D的关系?
其实获得维生素D一点也不难,最简单的 *** 就是——晒太阳!
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可以有效增加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并为人类提供了90%以上的维生素D呢!
当然,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皮肤颜色、紫外线辐射防护(如衣服、遮荫处、防晒霜)、户外时间、季节、日照时间、云量、空气污染程度等。
目前国内专家共识指出,即使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儿童也无法在深秋和冬季,能够在皮肤中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所以,我们提倡在春夏、早秋季节多晒太阳,主动接受阳光照射。这样,其他季节可通过前一个夏季积累的内源性储备或外源性补充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2>。
相比于成人,儿童需要更少的阳光照射即可产生足够数量的维生素 D,这既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更高,也是因为他们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较高。
通常,春、夏和秋季11:00-15:00将面部和双上臂暴露于阳光5-30min(取决于多因素),每周3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1>。对于儿童,晒太阳的时间应逐渐增多,平均户外活动时间可在1~2 h/d。接受阳光的皮肤面积也应逐渐增加,如面部(避免阳光直接晒到眼睛)、手臂、腿、臀部等。不过,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阳光直射,并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帽子<1,3>。
对于高危风险人群,单纯晒太阳也无法满足您维生素D生理需求时,建议您前往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筛查,并通过摄入维生素D制剂进行预防或治疗。
所以,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春天到了,待到“疫”过天晴日,就带着小朋友去晒太阳吧~
参考文献:
<1>夏维波,章振林,林华,金小岚,余卫,付勤.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
<2>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Saggese Giuseppe,Vierucci Francesco,Prodam Flavia,et al. Vitamin D in pediatric age: consensus of the Italian Pediatric Society and the Italian Society of Preventive and Social Pediatrics, jointly with the Italian Federation of Pediatricians
转自北京医管
来源: 健康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