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饮食,要追溯到民国时代。那个时候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也是北平的官员、军阀常在之所加上清朝时的通商口岸。中西方文化便得到融合但发展历史始终偏短,所以小吃是地方独有的。
天津但并无专属菜系,只能说是鲁菜、京菜的融合,类似于东北菜,但由于区域面积人口所限并无完整体系。所以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天津特有菜品,出了天津可就吃不到正宗的了!
1.老爆三
天津独有的菜品,咸鲜适口,整道菜刚上桌时散发着极其诱人的酱香气,那是酱油由锅边烹入后产生的微微的焦化反应带来的甜香,配合浓郁的蒜香和底层的葱香,把三样实实惠惠的主料肉食演绎的活色生香。
腰花刀口整齐深刻,包裹着浓浓的英汁,咸鲜口味极其入味。口感扎实,块大过瘾,带有浓郁的肉香,却丝毫没有腰子的腥臊脏器味。肝片薄厚一致,之前该是用淀粉抓过,外层挂汁均匀,内里极其柔嫩,嫩肝老腰在这道菜里恰如其分,加上极其鲜嫩的里脊肉片,三种食材融为一体,让人上瘾。
2.爆双肚
看起来很像著名 *** 菜,芜爆散丹,但其实口味大相径庭。散丹脆爽,咬起来“嘎吱嘎吱”;肚领脆韧,能感受到他在牙齿间明显的回弹。这两种肚对温度如此敏感,少一分火候不熟,多一分就变成了皮筋,对厨师是很大的技术考验。
这道菜做的是真的很好吃,香菜、花椒油、蒜末、葱花,味道融合的很有层次,肚处理的很干净,没有脏器味,只有浓郁的肉香。这是一道可以用牙齿和耳朵享受的佳肴。
3.四碟捞面
天津特有的四碟捞面,600多年历史的特色美食,天津老字号家常捞面馆好吃实惠,但是有些配菜卤子不太容易吃到,要想吃到 *** 版的四碟捞面推荐去天津大一些的饭庄。
天津吃四碟捞面会搭配四碟的凉菜、面码、炒菜、面菜、和两碟份面卤,主要食材有桂花、干贝、虾仁、蟹黄、鱼丁。季节不同搭配的菜也就不同,凡是来天津拍戏的明星演员几乎必吃四碟捞面。快去四碟捞面的店子里偶遇明星吧!
4.黄焖两样儿
一道经典的天津本土菜“黄焖两样儿”。主要食材用的油炸面筋,只有在天津才能买到,出了天津就吃不到了。
配上牛肉块儿,两样食材,小火慢煨,汁浓味足,一道非常好的下饭菜,既是餐馆菜,又是家常菜。做法很是简单,正如那句“火候到时它自美”就是这道菜的灵魂所在。
5.八珍豆腐
是只流行于天津的正宗天津菜,出了天津既吃不到,也不会有人说。
正宗天津的八珍豆腐是南豆腐辅以牛蹄筋、鸡胸肉、海参、鱿鱼肉、虾仁、鱿鱼、蛤蜊肉、玉兰片(笋片)制而成,这里八珍是比较宽泛的,可以根据自己喜爱口味调整,可以加入任何你爱吃的辅料。印象里装盘的时候,盘子一定要大,要有生菜铺底,饭馆里一般为了好看都会这么做。你见过吗?
6.虾仁独面筋
“独”是微炖的意思,天津土话里经常说小火咕咚,就是说用小火微煮的意思。
虾仁独面筋是天津人爱吃的一道地道的家乡菜,很有特色,酱香有点回甜,是咸香的口味。面筋是天津特有特制的油面筋。说起特有,就连天津的四郊五县都买不到,只有市里能买到,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天津油面筋块儿煮多久都不会糊锅,还能把浓浓的汤汁都吸收到面筋里,再加上虾仁弹滑和米饭一起很搭噢!
上面提到的6种天津菜,老爆三、爆双肚、四碟捞面、黄焖两样儿、八珍豆腐、虾仁独面筋都是天津独有的特色菜肴。你去天津旅游的时候有吃过吗?把你与天津的故事写在下面评论区,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看到这里的朋友,帮我点个赞呗!你的点赞就是我创作的更大动力。
津津有味面筋菜文、图 / 由国庆
天津人的餐桌素来离不开又香又酥的油面筋,无论是饭店里的名菜,还是街头便饭,总不难见。老天津面筋作坊里都有几口矮矮的大缸,用于和面、洗面筋,二三十斤的面块需壮小伙洗好一阵子才能洗净。洗好的面筋要用文火油炸,用大笊篱不断地将浮起的面筋泡向下按,以便炸透。
传统津菜“八大碗”为人耳熟能详,分粗八大碗、细八大碗,前者中就有笃面筋。清代诗人周楚良在《津门竹枝词》里记载,本地书院在考试之日供早饭,六人一桌,无酒无凉菜,直接上粗八大碗和米饭,快捷方便,俗称“直跑”,菜品有烧肉、汆丸子、笃面筋、烩滑鱼等。笃面筋后来还派生出虾子笃面筋。笔者曾见民国时期的《登瀛楼菜品价目表》,列佳肴130多道,其中就有此菜。传流至今,虾仁笃面筋、素笃面筋等依旧脍炙人口,可谓品津菜必点美味。此外,津菜的扒菜系列中还有经典的“四大扒”,它是与成桌酒席配套的饭菜,除了扒整鸡、扒肘子、扒肉、扒海参等,也常有扒面筋、肉片扒面筋等。
再说街巷饭食。老南市东兴街有家饭铺名叫文华斋,小店不大,但所做坛子肉远近闻名,附带的坛肉笃面筋也让人津津乐道。面筋吸足肉汤,滋味很浓。旧津二荤铺里常备一菜叫炒荤素,主料里脊、面筋,俏玉兰片、黄瓜、木耳等,主辅料皆切成细丝。1930年前后,老城厢常有一老者担着食挑子卖勾卤面筋、热米饭,勾卤面筋里还有油炸豆腐泡,价廉物美,过路的、住家的可作正餐,经济实惠且快捷。昔日的烧面筋也传承下来,面筋为主,配冬笋、口蘑、香菇等,汁足味厚,类似津味老菜素烧四宝。
家常饭“四碟捞面”为津门独有。卤是核心,炝锅后,煸炒五花肉片,再加面筋、香干、花菜、木耳。配菜必有糖醋面筋丝,酸甜酥香的口感可谓老少咸宜。“卫嘴子”讲究吃新鲜清油现炸的面筋,打卤时手撕面筋块下锅,老陈面筋、刀切面筋入卤都觉得差点意思。口感差在哪?难以道来。这又体现了面筋滋味精微的特点,以及天津人口味的刁钻。
油炸面筋是“卫嘴子”的重要副食,荤素皆宜。说到素,老天津的素食大有名堂,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了真素楼、藏素园、蔬香园、素香斋、六味斋等十几家像样的素食馆。素菜所用食材大多取自天然植物食品或再制品,面筋、豆腐、腐竹是主角。旧年的素烹面筋菜有几道,如炒面筋丝,菜中俏菠菜梗、笋丝,淋少许花椒油,属下酒菜。
天津家常饭中还有知名的“津味素”包子、饺子,这类素馅中常配面筋丁,取其油香浓,取其蜂窝吸附性强。过去还有一种素馅馄饨,是用面筋、香干、粉皮、香菇、笋片等切碎做馅,包出元宝形的馄饨。
老天津是座五方杂处的城市,居于此的南方人也多,南味食品销路广。法租界福煦将军路(今滨江道)上的森记稻香村、林记稻香村挺有名,素什锦是那里的俏销吃食。南味素什锦选料考究,不惜本钱,主料用面筋、黄花菜、果仁、玉兰片等,汁多味厚宜酒宜饭。森记还曾把江南风味面筋球引进到天津,圆圆的小面筋球不同于津地随形的大块面筋,中空,内里填入肉馅,在津还派生出一道脍炙人口的酿馅面筋。
笃面筋的“笃”字貌似一直困扰着很多食客,其实为一种烹饪技法,与淮扬菜有关,是文火慢慢煮、慢慢煨的意思。长期以来,天津民间多将其俗写、白写为“独”,或写作左“火”右“笃”,但标准字库未收。文史专家高成鸢曾在《章太炎:“独”面筋应作“笃”》一文中答疑,其中释义一清二楚。有趣的是,笔者也注意到民国时期文人王受生还写成“镀”字。20世纪30年代,王受生任中华新闻社(1930年5月创办于天津法租界)经理,其小说曾在《天津评报》连载。王受生在1935年1月的天津《大公报》发文,觉得天津面筋不宜矫饰,宜率真,偏是天津饭馆把它加上酱油、动物油“大煮而特煮,名之曰‘镀’”,他说他始终不明白“‘镀’得稀糊烂浆有何滋味?一样毫无美味的东西,任是如何‘镀’也不会‘镀’出美味的”。但王受生晓得它是天津名菜,接着又附会猜说:“因为它的形式和肥肉相仿佛,使吃的人很有过屠门大嚼之意。”
面筋作坊油炸面筋是主业,副业还做水面筋,将只剩纤维的面筋用布紧紧包成小块,在淡盐水里煮(不见得为熟,定型为主)。水面筋无味,但内里多细小孔洞,尤其能吸滋味,适合做俏头儿,更适合做荤卤,或与鸡鸭肉一起炖煮。老天津有道名菜叫华洋面筋,将新鲜水面筋切丁,炸脆,葱姜蒜炝锅,烹醋、酱油,加糖,挂芡粉,然后把面筋丁入锅,抖勺,汁抱面筋,口感酸甜脆,别具风味。
校对|张予津
···················
小羽私厨系列菜谱视频之《油面筋酿虾滑》,欢迎您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羽私厨》,有更多简单又好吃的菜谱在等你哦。
By 小羽私厨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油面筋 10颗
- 虾仁 300克
- 蛋清 1个
- 豆芽 1小把
- 黄瓜 1根
- 干辣椒 10个
- 花椒 1小把
- 葱 10克
- 姜 5克
- 蒜 3瓣
- 盐 2克
- 料酒 1大勺
- 玉米淀粉 1小勺
- 郫县豆瓣酱 2大勺
1、把虾仁跟蛋清、玉米淀粉、料酒、盐一起放入搅拌机里打成虾滑。
2、油面筋戳个小洞,塞入虾滑
3、豆芽放到开水里汆烫一下,与黄瓜片一同铺入大碗中垫底。
4、炒锅倒油烧热,放入郫县豆瓣酱、葱姜蒜、干辣椒和花椒,炒出香味。
5、加入开水、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等烧开后把面筋球放进,煮个5、6分钟。
6、煮好后连汤一起盛到大碗中,撒点香葱碎就可以上桌啦。
----------
豆果美食,家庭厨房领域更大的美食社区及交易平台;
100万道美食菜谱,任您挑选,可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豆果美食】App查看。
虾仁独面筋,口感绵软,味道偏甜口,吃起来挂满酱汁,满口留香 过年,最让天津人惦记的,就是那一口老天津卫吃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
你家的年夜饭准备得怎么样了?
所谓除夕,最重要的就是回家吃饭
要说起吃来
可没地方比得上咱天津卫
而要说起有关吃的讲究来
更没地方比得上咱了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
除夕夜应该吃点啥?
素饺子
天津人过年讲究吃饺子,除夕夜那天还要把大年初一的饺子也包出来,等0点一过就得吃上几个。不过也有等第二天早上再吃的。
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可是天津年夜饭餐桌上的必备硬菜。取三分肥肉七分瘦肉剁碎,然后摔打上劲儿,这丸子吃着才紧致入味。然后,将做好的肉丸先炸后蒸,浇汁上桌。
图片来源:@天天美食
鱼
鱼寓意着连年有余,因此过年的餐桌上必要有条鱼才行。做法上红烧比较多,取“红红火火”之意。但现在选择清蒸的也有不少。
卫嘴子对带鱼也很是喜爱,平日里就经常吃,过年更是少不了。
天津还有一道传统菜叫罾蹦鲤鱼,以带鳞活鲤鱼炸溜而成,鳞、鱼皮和鱼肉同时在口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就连鱼骨都很酥脆,酸中带甜的口味使人食欲大开,光是想想就直咽口水!
肘子
无肘子不成席。肘子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很多天津人的年夜饭桌上还是少不了它。
扣肉
扣肉是算是天津比较大众化的菜了,将上好五花肉经过煮、炸、蒸等环节不断脱油脱脂,最后吃起来绵软可口。
腰果虾仁
平时家里就随便炒个虾仁吃吃,一到过年,炒虾仁都升级成了腰果虾仁,一口下去,浓香的腰果,鲜美的虾仁,这搭配简直完美!
烹大虾
烹大虾也是年夜饭的大菜之一。过油后的大虾壳脆肉嫩,吃起来鲜咸微甜,营养价值丰富。这诱惑简直让人难以抵挡。
炖肉
过年怎么能少得了炖肉?红烧肉、黄焖牛肉、炖鸡......过年就得吃点大鱼大肉嘛~
八珍豆腐
八珍豆腐,量大、味鲜,无论吃多少次都不会腻。海参、虾仁、鱿鱼、扇贝这些海鲜配上鸡丁、冬笋和煎好的脆皮豆腐,软嫩可口,鲜香四溢,大年夜当然少不了啦!
老爆三
老爆三是在天津地区极为流行的一道菜,下饭下酒都非常适宜,原料有猪里脊,猪肝,猪腰等,成菜色泽红亮,口味咸鲜,蒜香味浓。
锅塌里脊
锅塌里脊以猪里脊、鸡蛋、葱姜末、料酒、面粉、香油、小葱沫等为原料烹饪而成,色黄鲜艳,清口鲜嫩,咸香适口。因为 *** 简单又好吃,所以也经常能在年夜饭的餐桌上看到。
虾仁独面筋
独面筋这道菜在天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软烂的面筋加上鲜美虾仁,也别有一番滋味。
金丝韭黄
现在韭黄多了,但放在以前可是稀罕东西,只寒冬腊月才有。因为珍贵所以过年一定得吃一次。
酱货拼盘
酱肝、酱牛肉、松仁小肚、猪耳朵、粉肠、盐水火腿......酱货拼盘是年夜饭的头号凉菜,好吃解馋,用来下酒再好不过。
腊豆
过去物质不丰富,过年买块猪肉,连肉皮都舍不得扔。于是,那时候的人就用豆干、黄豆、胡萝卜跟肉皮一起,做成了腊豆。切片后的腊豆晶莹剔透,淋上醋辣椒,吃着非常爽口。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christine13
素什锦
吃多了大鱼大肉总得吃点清口的,用各种蔬菜煮熟凉拌而成的素什锦就很是清淡脆爽。
凉拌蜇皮
凉拌蜇皮吃起来很有韧劲儿,咯吱咯吱的。一般还会放些黄瓜丝让口感更佳丰富。
凉拌松花蛋
这可是道必备下酒菜,其貌不扬的松花蛋切开淋上姜末腊八醋,是一种很特别的美味。
水果沙拉
过年,许多人家都会买些新鲜水果跟桃罐头,做年夜饭的时候切块做成水果沙拉。喝酒吃菜之余来上两口很是清爽。
各种海鲜
“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仗着地理优势,天津人对海鲜有着别样的喜爱,过年又怎么能不整上几盘呢?
炸春卷
天津的炸春卷有好多种馅,但大抵分素馅跟红豆沙馅。其中,什锦素馅炸熟后外皮酥脆,十分咸香;豆沙馅的香脆诱人,一口咬下去又能吃到豆沙的绵软清甜。
炸虾片
炸虾片看着简单但实际很考验火候,稍有不慎就会糊掉。炸好后的虾片超级酥脆却又入口即化,小孩子都超级喜欢的。
年糕
最早的年糕是用于祭祀的,到后来才成为春节应景的食品。吃年糕不仅为了这是种美食,更因为它有着很好的寓意,表示着“年年高”的愿望。
除了蒸熟直接吃,也可以放冷后切片下油煎炸。切厚一点吃着外焦里糯,切薄一点吃着脆香脆香的。再撒上点白糖,就成了过年必备小吃!
八宝饭
八宝饭原是腊八节食俗,但现在过年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会准备一份。甜甜糯糯的,是极佳的餐后甜点。
糖堆儿
“五更吃个山里红,到老一家不受穷。”按照老例儿,除夕还得吃串糖堆才行。一口咬下去酸酸甜甜,很是开胃。
图片来源:汇图网@与众不同
干果果脯
过年了还得准备一些零嘴招待客人打打牙祭,干果、果脯、糖、巧克力......想吃什么都有!
除了除夕的年夜饭有讲究
正月里的其他日子里
其实都有特定的吃食
初一吃素饺子
大年初一要吃三十儿包的素饺子,寓意一年“素素静静、无病无灾”。而天津特有的津味素饺子,用红白粉皮、油条、麻酱、酱豆腐等做馅,再蘸点腊八醋味道一绝。
初二吃捞面
正月初二姑爷节,天津讲究得吃捞面。拌面要四碟炒菜,八种菜码,取“四平八稳”之意,外加三鲜卤或鸡蛋西红柿卤组成捞面席。
传统 *** 捞面四碟分别为:清炒虾仁、韭黄鸡蛋、香干儿和面筋丝儿。
初三吃合子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合子就是把两张面皮捏在一起,中间填馅。象征着和和美美,合家团圆,合家欢乐,和和睦睦,百年好合,和气生财等诸多美好。
初四吃烙饼炒鸡蛋
现在咱天津人要在初四这天吃烙饼炒鸡蛋和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
除此之外还要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正月十四(蒸)财神
正月十四这天要蒸面食,将面团做成小刺猬等小动物形状,寓意家有余粮。背上再放个面制的小元宝,图个把金元宝驮回家的好彩头。
正月十五吃元宵
天津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旧俗,但现今大部分元宵都是外面买回来的,还坚持吃自己家手动 *** 的几乎没有了。
咱过年要吃的可是不少
一想到马上就能吃到这么多好东西
小编就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健健康康、万事如意!
今儿立夏吃面!哪种浇头的面条,是您更爱的这口?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入夏节气到了,炎炎夏日的脚步越来越近!
立夏时节,通常气温飙升,雨水增多,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立夏的饮食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立夏更是农忙之际,丰收的小麦即将闪亮登场,老北京人讲究在立夏吃面,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立夏吃面条
据说,立夏吃面的习俗源于晋代。那时,吃面是为纪念北方麦收后的喜庆尝新,又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间更是传闻在立夏日吃面能带来好运。
老话讲:入夏面新上天。北京人对面条的一碗情深,那真是又大又宽!
炸酱面
牛肉面之于兰州,刀削面之于山西,热干面之于武汉,那么在北京说起吃面条,首先要提的必然是炸酱面,炸酱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和蛋白质,营养丰富饱满。
精选五花肉配六必居或者天源的黄酱制成小碗干炸;
黄瓜、萝卜、白菜、豆芽、香椿、青蒜、青豆等配齐时令菜码;
将它们拌在煮得了、过了水儿的切面或手擀面中,淋上醋,再就上两瓣儿蒜,色泽鲜亮、入口香喷,吃上一大碗是极致的满足。
若问一个北京人,更好吃的炸酱面在哪?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我家的!”奶奶、姥姥、妈妈、爸爸做出的小碗干炸,是北京人成长历程中的“灵魂伴侣”。
打卤面
黄花木耳打卤面,是诱惑北京人的另一大面食。切成薄片的五花肉,与热水发开的黄花、木耳、口蘑一起下锅,再打入散花的鸡蛋,临出锅时记得加入花椒油,堪称是最完美最丰富的浇头儿。
前文就说过,不论是炸酱面还是打卤面,您若问一个北京人更好吃的在哪儿?他(她)一准儿告诉您:“妈妈做的”或是“奶奶做的”。毕竟,自家吃面条的浇头最是讲究。
说到浇头,乃是吃面的关键所在,决定着一碗面条的成败!
北京人离不开的吃面浇头
荤炸酱
就是由肉及荤物作料物的炸酱。包括各种动物及肉,如羊肉炸酱、猪肉炸酱。
素炸酱
素炸酱要求很多,不但酱内不可放有荤腥肉物,即使调料内亦不应有葱花等荤性物。
虾米皮炸酱
将新鲜的河虾用油烹至焦酥再倒入黄酱炸制,多放葱多放姜。味道绝对和肉丁的不一样,如果没有合适的小河虾,虾皮也是不错的选择,充满海味的炸酱另有一番滋味!
汆儿
大致可分为荤氽儿与素氽儿。荤氽儿有肉,素氽儿无肉无荤腥(如葱等)在内。素菜氽儿,用的全是蔬菜,当然,更好是用叶子的菜来做,故名素氽儿。
老咸汤儿
就是腌咸菜的汤汁。用它来浇面吃,除咸味外,也是一种美味。
臭豆腐
用“王致和”的臭豆腐加汤儿拌锅挑儿、热面吃,其味难闻但吃起来特美,面码儿也很讲究,有白菜丝儿、菠菜段儿等。
穷三样
又称穷人笑,指的是用芝麻酱、韮菜花、辣椒糊浇面。建国前,贫家遇有婚丧喜事常吃这种饮食,门前闹是打鼓、打钹和吹锁呐,俗话叫前闹或门吹儿,故名穷人乐。
三合油
用油炸花椒成花椒油,倒入酱油,再放入些香油,也可少烹点醋,就成了“三合油”,其味香美,咸中不腻,用来浇面更佳。
芝麻酱
芝麻仁炒熟后磨成的酱叫芝麻酱,将其用水慢慢澥开,加入适量的食盐,即成浇面的好浇头。
杂合菜
一指城中大饭馆杂合在一起的“折箩菜”;一指城郊各种野菜,或多种可食之菜混在一起。用这两种浇头亦别有一番风味。平民百姓,特别是苦寒之家,用它作浇头是常事。
烧羊肉汤
就是烧羊肉的汤汁,用它来浇入面中,味道更鲜美。京城以月盛斋产的最为有名。若加些辣椒油,再加上些香菜当码儿,味道倍儿捧。
咸水儿(清汤)
其实就是盐水,被人称为“寡妇面”。
烂肉
所谓烂肉,即用猪肉的碎块儿做面条的“浇头”,价钱便宜,过去穷苦人家常到“二荤铺”买点回家解馋。
香椿
香椿苗,本是老北京一种时兴的吃面浇头。这源自胡同院落中,有种香椿树的传统。
肉汤
这是用炖肉汤做的面条浇头,再加上菜码儿,解腻添味儿。
排骨
肋条须带些肉,放入豆蔲、砂仁、姜块等调味料以中慢火炖烂到一咬就可下来为度,便可连汤出锅浇面食用。
花椒油
花椒油主要是夏天面食的“浇头”。在热油锅里,放点花椒,等花椒粒变黑倒入酱油,然后把锅里的油,放入切好葱花碗里,再放入三小勺白糖倒入少量醋即可。
推
荐
食
疗
老北京家常炸酱面
食材:五花肉、黄酱或干黄酱、甜面酱、葱姜蒜、八角、黄酒、面条儿、黄瓜、菠菜、水萝卜、黄豆、豆芽、青豆等配菜、油
做法:
1.五花肉切成小丁,葱姜蒜改刀,备好八角,黄酱与甜面酱混合均匀待用;
2.热锅热油,下五花肉丁,小火煸炒出油;下葱姜蒜与八角,炒香后倒入混合好的酱料;同时调入少许冰糖、黄酒,立即用锅铲顺着同一个方向不停地搅动;
3.煮好面条,切好面码,即可食用;
老北京打卤面
食材:五花肉、干黄花菜、木耳、干香菇、机器切面
做法:
1.五花肉,放水、盐、葱、姜、花椒、大料一起煮至八、九成熟;
2.黄花、木耳用温水浸泡,洗净,把煮好的肉捞出切片备用;
3.切好的肉片、洗净的黄花、木耳一起放进锅中,开两开后,飞个机蛋花;
4.面条煮好后,将做好的卤浇在上面即可食用。
去
哪
儿
吃
方砖厂69号炸酱面
这里做着公认的京城最地道的家常炸酱面,主要在于价格也算公道,您不妨来尝尝。
推荐:炸酱面、腊八蒜、爆肚、热干面
人均:25元
地址:方砖厂胡同1号
海碗居北京菜(增光路总店)
很多北京人心目中的之一炸酱面,在海淀增光路屹立多年,进门店员们的吆喝声绝对的“震耳欲聋”。
推荐:炸酱面、炸灌肠、爆肚、麻豆腐、芥末墩、干炸丸子、炒红果
人均:81元
地址:增光路11号
七寻八找·锅儿挑
推荐:老北京打卤面、章鱼丸、 黑胡椒牛肉炒面、酱油老豆腐、 老北京炸酱面 、 黑胡椒炒乌冬、 杏仁豆腐
人均:45元
地址:雍和宫藏经馆胡同19号(近楼尚咖啡)
德华居小吃店
曾经位于西城的小吃店,迁到了海淀颐和园附近,做着号称京城之一碗的打卤面,值得尝尝。
推荐:打卤面、炸灌肠、炖牛板筋、烧羊肉、爆肚
人均:49元
地址:中直路9号西苑美食城内
立夏吃夏饼
夏饼又称麻饼,有甜、咸两种,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咸的则更为丰盛,伴以盐、韭菜、肉末、虾米、香菇、胡萝卜、鸡蛋等。
据说早先夏饼还经常用于母亲送给已出嫁的女儿。在立夏吃夏饼,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说。
推
荐
食
疗
煎夏饼
食材:面粉、糯米粉、鸡蛋、香菇、豆芽、韭菜、瘦猪肉
做法:
1.不沾锅倒油,依次加入洋葱、香菇、肉丁,铺上豆芽;
2.面粉+糯米粉+水搅拌成浆,加入打散的鸡蛋拌匀;
3.将搅拌好的面浆倒入锅中,煎好一面,翻面再煎,即可。
立夏吃扒糕
扒糕,传统北京小吃,北京人有立夏吃扒糕的讲究,扒糕是用荞麦面 *** 的。据《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作饭食,压丹食毒,甚良”。夏天凉吃,冬季可用油来煎着吃,扒糕的颜色虽不好看,但很多老北京人仍然钟情。
去
哪
儿
吃
天桥郭记灌肠
曾经的路边神摊儿,迁到了双井,如今又回到了天桥开店,这里做着不少京城百姓口中最正宗的炸灌肠,还有扒糕、炒红果、卤煮、爆肚等小吃。
推荐:炸灌肠、炒红果、扒糕、
人均:15元
地址:天桥德云社后身
护国寺小吃店(西安门店)
推荐:扒糕、豌豆黄、 面茶、奶油炸糕、豆汁儿、焦圈儿 、 杂碎汤、 豆面儿丸子 、炸松肉 、驴打滚儿
地址:西安门大街89号(美栗乡对面)
人均:23元
立夏吃春卷
春卷分饼和菜两部分,卷菜的饼一定要是新鲜做的烫面薄饼,讲究圆、薄、滑。擀好的饼一定要再上面轻轻抹一层油,为的是不让饼和饼之间粘连,同时吃起来口感也较为爽滑,配着卷在里面的蔬菜,一软一硬,吃起来咯吱咯吱作响。
推
荐
食
疗
三鲜春卷
食材:春卷皮、荠菜、黑木耳、鸡蛋、食用油、淀粉
做法:
1.荠菜洗好,沥去水份后切碎;泡发的黑木耳焯水后剁碎;
2.鸡蛋打散后炒为蛋花碎备好,切好的荠菜先拌入素油,少许淀粉,加入黑木耳碎,蛋碎,少许盐拌匀;
3.取一张春卷皮,放上适量馅,向前卷起。左右折回。边缘沾少许水容易粘住;锅中入油烧热炸制春卷,炸至金黄即可。
去
哪
儿
吃
南京大牌档(慈云寺店)
推荐:状元大春卷、烤鸭天王包、 桂花糖芋苗 、 鸭血粉丝汤、 金牌煎饺、王府泡椒鸡、 金牌糖醋排骨 、 金陵阳春面 、 招牌盐水鸭、 酒酿赤豆元宵
地址:东四环中路58号远洋未来汇C座2层
人均:71元
几款时令面食外,立夏这天,北京人还讲究喝立夏粥。
立夏喝粥
过去,熬立夏粥讲究在村头街尾空旷处,挖坑坐锅点火起灶。由村里长者挨家挨户取来各种米和豆,用这百家米豆熬煮成粥。
然后全村老少携碗筷来索一碗立夏粥,以祈保一夏天老老少少平安、无灾无病。至今海淀的苏家坨镇立夏,还保持着喝立夏粥的习俗。
去
哪
儿
吃
嘉和一品粥(芍药居店)
推荐:皮蛋瘦肉粥、一品八宝功夫粥、 肉锅贴、豆角焖面 、 田园蔬菜粥 、 奶黄包、 嘉禾虾饺 、 原汤排骨炖豆角
地址: 文学馆路芍药居16号1—1号和2—1号
人均:26元
火齐潮汕砂锅粥(望京店)
推荐:干贝虾蟹粥、面皮捞牛肉、秘制琵琶鸭、椒盐金针菇、蛋黄流沙包、 招牌木鱼豆腐
地址: 广顺南大街东升旺和综合市场门面房
人均:80元
立夏前后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早晚温差大,人的免疫机能会随之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强,造成肠胃抗病功能较弱,感冒发烧、肠胃不适。
饮食方面应注重“清除内热”,多吃清凉、清淡的食物,重在养心,宜吃鸭肉、鱼肉夏补。
立夏吃鸭肉
鸭肉,偏凉,滋阴补血效果显著,具有清补作用。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推
荐
食
疗
红烧鸭块
食材:鸭块、八角、花椒、桂皮、料酒、老抽、姜片、葱断儿、盐。
做法:
1、锅中放入适量的凉水,下入鸭块,烧开后将鸭块捞出,并洗净;
2、炒锅中放少量油,加入花椒、八角、桂皮和姜片、葱断儿,再放入鸭块反复翻炒;
3、加入老抽和料酒,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炖一小时,炖至汤汁剩下三分之一时,加入适量盐,然后大火收汁即可。
去
哪
儿
吃
花家怡园(清华西路店)
推荐:八爷烤鸭、 雍正王朝烤鸭、红烧肉 、宫廷老豆腐、京八件、杏仁豆腐
人均:195元
地址:清华西路28号
局气(西单店)
推荐: 局气文房烤鸭 、蜂窝煤、局气脆皮虾、兔爷土豆泥 、 乾隆白菜 、 局气豆腐、小吊梨汤、折箩、 二姐夫熏肘子、干炸脆骨丸子、 贝勒爷烤羊肉
人均:110元
地址:太仆寺街21号府右街宾馆1层
立夏吃鱼肉
鱼肉既新鲜又营养,而且营养价值很高。经常吃鱼肉的人还可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饮食原则,特别适合夏季以及苦夏、上火的人食用。
推
荐
食
疗
红烧鲤鱼
食材:鲜活鲤鱼,花生油,湿淀粉,大葱白,酱油,松蘑,料酒,生姜,味精,胡椒粉,辣椒面,精盐,芝麻油。
做法:
1、将鲜鲤鱼洗净,去鳞,去鳃,在腹剖处用刀划开,去内脏,洗净血沫,两边斜剞5刀;
2、松蘑水发后,洗净泥沙,去蒂根,大葱去皮,洗净,均切成细丝;生姜洗净,去皮,切成片;
3、将整条鲤鱼下锅煎成两面成黄色,再烹入料酒,再依次放入辣椒面、松蘑丝、精盐、酱油、姜片、烧开,改小火焖熟,再放入葱白、味精、勾芡,加入芝麻油、胡椒粉,入盘即可。
去
哪
儿
吃
奥华餐厅(老张记)
推荐:挣蹦鲤鱼、 虾仁独面筋 、皮皮虾锅贴 、 温拌全贝 、老张记包子、 煎饼果子、 八珍豆腐、嘎巴菜、脆皮酿虾茄、黄焖牛肉
地址: 台基厂大街20号(近教堂)
人均:72元
人民公社大食堂(将台路店)
推荐:公社大锅炖酥鲤鱼、大盘凉菜、铁锅排骨豆角焖面、 锅包肉、大肘子 、鱼头泡饼 、 大花卷、炖得莫利鱼、炖豆腐、 炸蘑菇、 大盘鸡、 大棒骨
地址: 酒仙桥路甲19号(乐天玛特对面胡同内)
人均:62元
立夏吃“地三鲜”
防癌吃蒜黄
发芽大蒜的抗氧化物含量比新鲜大蒜更高,且在发芽后第五天达到峰值,因此具有更好的防癌、抗衰老效果。
另外,蒜黄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保护肝脏。
推
荐
食
疗
蒜黄炒鸡蛋
食材:蒜黄、鸡蛋、色拉油、食盐
做法:
1.把蒜黄的头部和根本去掉一点,切成3厘米左右长的段;鸡蛋加少许盐打散;
2.鸡蛋加少许盐打散,另起锅,油热后把蒜黄炒熟,放盐调味;
3.另起锅,油热后把蒜黄炒熟,放盐调味。
补充维生素吃黄瓜
黄瓜水分多,热量低,有益减肥。其中的膳食纤维能防便秘。另外,黄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需要提醒的是,黄瓜连皮吃,补充维生素的效果更好。
推
荐
食
疗
拍黄瓜
食材:黄瓜、大蒜、食盐、鸡精、醋、香油
做法:
1.黄瓜洗净放在菜板上,用切菜刀平拍,切成小块;
2.大蒜剁碎,把拍好的黄瓜和大蒜放入盘中,加入盐 香油 鸡精 和少量的醋搅拌均匀即可。
治疗便秘吃韭菜
韭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推
荐
食
疗
韭菜炒河虾
食材:韭菜、河虾、色拉油、盐、姜、蒜泥、江米酒
做法:
1.将小河虾洗净沥干水备用,韭菜洗净切段;
2.锅内加适量油爆香蒜蓉、姜丝,放入河虾翻炒至虾身变成红色;
3.将虾推于一边,加少许油烧热,下韭菜炒至断生,与虾一起兜匀,加适理盐调味,少许酒翻炒片刻,装碟即可。
早年间在入夏前后,北京人还有尝鲜、尝新之俗。过去入夏后,胡同里就会传来吆喝声:“杏儿果蜜哟”、“红樱桃来大桑葚儿哟”......
立夏必食“果三鲜”
降低血脂吃草莓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吃草莓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管炎症危险。草莓中还含有有益心脏健康的叶酸。多项研究发现,体内叶酸水平低的人得致命冠心病危险会增加。
贫血吃樱桃
樱桃,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其含有胡萝卜素高出苹果、葡萄5倍,对防治贫血、护眼大有益处。
免疫力低下吃桑葚儿
桑葚有一种抗氧化成分——桑葚多糖。所以现代研究认为,桑葚具有调节免疫、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春日至,宜面筋
风味人间,面筋最懂。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甘肃人的粉汤里有它,内蒙古人的酿皮里有它,陕西人的凉皮里有它,河南人的胡辣汤里有它,东北人的小烧烤里有它,广东人的牛杂里有它,江浙人的素面里有它,福建人的汤羹里有它……中国人把小麦种到哪里,哪里的餐桌就摆上了面筋做成的各色佳肴。
天津虾仁独面筋,挂浆浓得化不开。
摄影/吴学文
从塞外到江南,千百年来耕作不息的中国人民在小麦中发掘精华,才有了面筋融入的万千滋味。酸甜辣咸,尽是大江南北的人间烟火。
中国面筋不完全图鉴,一幅把人看饿了的地图。
制图/孙璐
北派面筋:风吹麦浪背后的豪横之选
从大西北到关中平原,从中原地区到华北平原,风吹麦浪永远被北方人民视为一年之中最富有希望的丰收美景。盛产小麦的北方大地,让这里的人民从不吝惜用面筋做成四季餐桌上的各类主食。
新疆麦田,蓝天“画布”里风吹麦浪。
摄影/袁欢欢
炎炎夏日里,北方人会用面筋搭配凉皮,佐以黄瓜丝、陈醋、辣椒油,就是一顿清凉开胃又消暑泻火的美餐,一家老小“呼噜噜”就能干掉一大盆;寒风呼啸的严冬,北方人会把面筋加进熬好的肉汤,做成让人一天都踏实满足的早餐。从冬到夏,面筋是北方人家离不了的家常味道。
凉皮里的面筋,在舌尖“跳皮筋”。
图/视觉中国
大块的肉,稠稠的汤
“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甘肃张掖,地处祁连山下。这里大片麦田向天边无限延展,这里是春小麦的重要产区。张掖的农人不仅善于种麦,更擅长用新磨出的小麦面粉 *** 有名的牛肉粉皮面筋。
牛肉粉皮面筋,面筋和肉傻傻分不清。
摄影/砍柴书生
一碗牛肉粉皮面筋端上桌,只见牛骨和牛肉块熬煮而成的肉汤里,大块面筋醇香柔韧,既解饿又解馋;粉皮色泽晶润,口感顺滑;加之碧绿清脆的包菜浮动在稠滑的汤里,散发着蔬菜的清香,十分催人食欲。
牛肉粉皮面筋,大碗吃肉,大块吃“筋”。
摄影/砍柴书生
张掖人做面筋,不光要“洗”,更要“发”和“烙”。将上好的小麦面粉和成面团后温水反复搅拌,洗出来的“面筋”加入面粉与酵母进行发酵,发酵好的“筋”还要兑碱,再烙成约5厘米厚的面筋饼,这才算是完成了面筋原料的 *** 工序。张掖面筋麦香味十足的厚实口感,正是来自于发酵和烙制的过程。
牛肉粉皮面筋,先要烙成面筋饼。
摄影/蔡金蓓
在张掖这座小城,当地人的一天从一碗热乎乎的牛肉粉皮面筋开始。清晨,拣一家香气飘散的街边小摊坐下,吃一碗肉面菜汤四样俱全的面筋,“不忘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作江南”,眼前的日子踏实而饱足。
小麦的香,辣椒的爽
“吃好面,到河套”。
作为世界三大优质小麦主产区之一,内蒙古河套地区巴彦淖尔盟出产的春小麦,面筋含量超过35%。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环境无污染,一系列无可复制的优越自然条件,让河套小麦做出来的面筋香爽柔韧,是巴盟人一日三餐离不了的美味。
保留原味的做法,足以让巴盟面筋的特质充分发挥。
巴盟面筋,面筋也有好身“条”。
摄影/cozy niu
巴盟人把蒸熟的面筋切成长条,撒上一把香脆的炒花生米,放上黄瓜丝、香菜、胡萝卜丝等清爽的配菜,最后再放些本地特制的酸菜,浇上辣椒油、香油、醋一拌,让人食指大动。爽滑柔韧的面筋满口生香,脆嫩配菜在唇齿间尽情跳跃,再喝一杯冰凉的特制老酸奶,那叫一个淋漓尽致的痛快。巴盟人有言,夏天吃面筋,打凉泻火、消热解暑;冬天吃面筋,下酒驱寒,解忧解馋。
巴盟面筋,一筷子下去,都是豪横。
图/bbbbbaisss *** set
热乎乎,香喷喷,蒜泥一拌美得很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在河北石家庄井陉县以及周边一带,一道流传千年的面筋菜不属山珍海味,不是饕餮之飨,却是一道人所共知的美食,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年菜。
“粗粮细作”的面筋菜,是把胡萝卜、白萝卜切丝、和碎葱一起和面调匀,拌入花椒面、大料面等调料上锅蒸熟,晾凉切片。要吃时,把切成片的面筋下油锅大火翻炒,临出锅时,捣好的蒜泥加盐,兑足老陈醋搅匀,“滋啦”一声泼在炒透了的面筋上,再迅速翻三两下,一盘金黄点翠的炒面筋菜就出锅了。
炒面筋蒜汁是灵魂。
摄影/沙特牛仔
面筋菜口感像年糕一样瓷实,陈醋的酸香混合着爽辣的蒜香,总让人想起老人们“过日子要踏踏实实,身体要结结实实”的唠叨,默默盼着新年的日子一定也这样齐整有劲。
南派面筋:可盐可甜的“小家碧玉”
长江以南,水稻成为南方地区的主粮。“南米北面”的不同饮食结构,注定了面筋在南方人的餐桌上以一种更加灵巧的姿态出现——它可能是一碗面里的浇头,可能是一钵清汤里的主菜,能塞进肉馅做成肉香四溢的年菜,也能和猪油炸成酥软甜润的甜点。
面筋“百变大咖秀”,哪一款是你心水的?
制图/九阳
南方人民以百变的巧思,把面筋可盐可甜、文能煲汤武能佐肉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对南方人来说,没了面筋的滋味,故乡的味道都将不再完整。
一碗素面的满足感之王
踏春赏味,江苏无锡鼋头渚无限令人迷醉。太湖畔看过漫山重樱,再到依山面湖的广福古寺吃一碗配了油面筋的素面,江南的春天就是如此丰润满足。
广福寺素面,面筋吃出禅意。
摄影/虫虫吃无锡
广福寺的素面久负盛名,油面筋可以说是素面的“灵魂伴侣”。春笋、蘑菇,以及烧得软烂的面筋球做成浇头,配以红亮亮的汤头、筋道细面,喝一口鲜美的汤头,尝一口劲道弹牙的面条,再夹一筷饱含汁水的油面筋,香气的层次如同江南水乡一般阡陌纵横铺展开来,这口美食是多少老无锡人魂牵梦萦的乡味。
等上一碗广福寺素面,排队亦是修行。
摄影/虫虫吃无锡
“江南一绝”油面筋,也正如江南风物一样灵动可爱。外形圆溜溜,内中空灵灵,像一只只金黄油亮的小球,香味扑鼻、又酥又脆。油面筋是无锡人的餐桌百搭,汤里涮着吃、扔进油锅炒着吃,肉酿面筋更是本帮菜代表……无论和什么菜肴搭配,它都能做到韧而不烂,软而耐嚼;肥而不油,鲜香嫩滑。空心的油面筋,却容得下千变万化的好滋味,这正是江南人民千百年来善作善成的生活智慧。
木耳油面筋,油脆脆,爽筋筋。
摄影/虫虫吃无锡
酥润绵甜,再咬一口入口即化
在吃面筋这件事上,云南人最富有想象力。在其他地方大多只把面筋当作主食或者配菜的时候,他们早早就发现了面筋的另一种“神仙吃法”——做成甜点。
在昆明、玉溪等地,有一道传统名点——面筋沙琪玛。沙琪玛这种源于清代的满族传统糕点,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从东北传到西南已不可考据,然而在彩云之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心灵手巧的云南人赋予了它全新的注解。
老式沙琪玛上的青红丝。
摄影/菲儿
这种用面筋做成的点心,每一块都呈现出油润有光泽的乳白色,色泽分明的青红丝点缀其上,咬一口酥松滋润、人口化渣,内部细峰窝状的细密质地充满有蜂蜜的香味。
面筋沙琪玛的做法离不了猪油。面筋和成薄片切丝,先在猪油中炸制,再用白糖、饴糖、蜂蜜、猪油熬成的糖浆来挂浆、撒上芝麻、青红丝切块。只有猪油的浓香,才能给面筋沙琪玛注入活色生香的灵魂。虽说猪油似乎不符合现在的健康潮流,可是品尝过面筋沙琪玛的人,一定会被它香甜满足的口感折服,忍不住像香港美食家蔡澜那样大喊一声:“猪油万岁!”
温润甘甜,“半月沉江”里的乡愁
一道当归香菇面筋汤,能勾起厦门人的无限乡愁。用水面筋、香菇、冬笋、当归熬成的香菇面筋汤,并无复杂的味道。它清淡温润,一点甘甜,一缕香气,一切都是蕴藉典雅的刚刚好。当归的加入,更让这道汤有了活血补虚的食养功效,成为素菜中的佳品。
当归香菇面筋汤,“半江沉月”一缕香。
图/探味中国
当归香菇面筋汤,有个极富有诗意的名字“半月沉江”。著名诗人郭沫若在1962年到访厦门南普陀寺品尝斋菜,端上桌的当归香菇面筋汤中,有半边香菇沉于碗底宛若半月。灵感奔涌的郭老当场即兴赋诗:“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在这首诗里,以“半月沉江”形容此斋菜,十分贴切。从此,这个美丽的名字让这道源于斋菜的汤羹广为流传。
越是清淡素朴的食物,越能够陪伴我们穿越人世间的浮沉岁月,成为人间烟火的底色。
面筋胡辣汤,人间烟火浓。
摄影/袁欢欢
文 | 李碧心
文字编辑 | 冰凌渡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孙璐
制图 | 九阳
文章首图 | 袁欢欢
封图 | 卢文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天津特色虾仁独面筋,味道浓郁,超下饭美食,菜谱
海底捞同款虾仁面筋,在家也能做哦~有趣,简便,易学,
让孩子爱上吃早餐就这么简单
百 灵 鸟 的 传 说
据说很久以前,
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
人们度日如年。
一天清早,一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
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
要想摆脱这场灾难,
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
亚银自告奋勇地登上五指山山顶峰,
他在山顶上吹起他心爱的鼻箫。
一直吹了三天三夜,
一只百灵鸟才从幽谷中飞来,
亚银赶忙追捕,他追过一座山岗,
最后亚银定神一看,
百灵鸟变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
姑娘答应跟亚银到人间解救灾难。
旱灾解除后,未想到却触怒了峒主。
他派家丁把百灵姑娘捉去,
这时亚银赶来,
他俩躲进一个山洞里,
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到山洞时
忽然乌云滚滚、雷声大作、石裂山崩,
把万恶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压死了。
亚银和百灵姑娘变成一对鸟儿,
飞上天空,乡亲们闻讯赶来,目送他们,
激动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们美满幸福。
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
从此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百 灵 鸟
【 材 料 大 揭 秘 】
主盘:黑芝麻酱+小核桃仁
小盘:乌米+水+腊肉+圣女果
汤:虾仁+鸡蛋+面筋+小油菜
【 主 盘 造 型 】
◎首先用黑芝麻酱画出竹子的枝叶部分;
◎接着用小楷毛笔画出百灵鸟的身形轮廓,摆上小核桃仁作百灵鸟的羽翼部分;
◎接着用小楷毛笔画出百灵鸟的身形轮廓,摆上小核桃仁作百灵鸟的羽翼部分;
◎主盘造型就完成了;
快 手 版:乌 米 饭 团
【 材 料 准 备 】
乌米 适量 / 咸鸭蛋 1个
肉松 适量
【 调 料 准 备 】
水 适量
◎今天教大家做的是快手版乌米饭团,所以推荐大家宜兴特产的乌米饭,在网上就能买到。传统乌树叶版本在之后会出单独教程,感兴趣的朋友到时可以看看;
◎首先,将乌米倒入盆中清洗干净;
◎沥干水分后倒入电饭锅中,加适量水(约没过米饭半指的水量),按烹煮键即可;
◎准备好卷寿司的卷帘,铺上一层保鲜膜,放一勺乌米饭压匀,放上肉松和咸鸭蛋(怕太咸可以只用半个咸鸭蛋),再盖些乌米饭在咸鸭蛋上;
◎保鲜膜收紧,将饭团揉匀;
◎乌米饭团就做好啦;
网 红 虾 仁 面 筋 蔬 菜 汤
【 材 料 准 备 】
基尾虾 500g / 面筋 适量
小油菜 适量
【 调 料 准 备 】
盐适量 / 玉米淀粉 适量
胡椒粉 适量 / 料酒 适量
鸡蛋(取蛋清) 1个
◎将虾洗净去壳,剔除虾线;
◎虾仁倒入搅拌机中,加入蛋清搅拌成泥状;
◎把打好的虾泥装入盆中,加入淀粉、胡椒粉、料酒和适量盐,搅拌均匀;
◎将面筋挖空备用;
◎把搅拌好的虾仁馅塞进面筋中,起锅放清水煮沸,放入面筋;
◎接着把洗净的小油菜放入锅中,可放少许油(让青菜更油绿,口感更好),面筋煮至发皱浮起,即可放适量盐调味出锅;
◎网红版虾仁面筋汤就完成啦;
今天的早餐你学会了吗?
▼ 早餐 “ 知 吃 诗 ” 时间
让爱流淌在餐桌上,用诗意唤醒一个美丽的清晨
《 西 江 月 · 夜 行 黄 沙 道 中 》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最有爱的妈妈,最有温度的早餐
尹建莉父母学堂早餐栏目征集令
一转眼,早餐已经做了255期,
在这期间,收到好多热心妈妈们发来的邮件,
非常开心看到大家不断成长,
发来的作品也越来越优秀!
现在,章鱼妈妈要带大家进入一个全新的早餐世界:
这里会有更多的 *** 小技巧,
更多的新创意,
更多同伴们的经验分享,
让做早餐变得更加乐趣多多,
上手变得更简单更容易!
欢迎大家关注章鱼妈妈的早餐公众频道
▼
另外,
这255期,您是否跟章鱼妈妈一起实践过?
把照片丢过来哦~
这255期,您的孩子最喜欢什么主题?
把反馈丢过来哦~
这255期,您遇到的更大难题是什么?
……
欢迎大家发到章鱼妈妈的专属邮箱
zhangyumama@126.com
章鱼妈妈在这里等着你们,不见不散!
1. 点击这里可以了解章鱼妈妈绘制黑芝麻酱的小技巧哦
2. 想知道章鱼妈妈平时都用什么道具做早餐么?快点这里!
3. 章鱼妈妈鸡蛋花 *** 诀窍在这里,快打开看看吧!
4.点击这里可以了解章鱼妈妈是怎么 *** 黑芝麻酱的哦
作为一枚地地道道的天津土著
您要问我天津哪里好玩儿
我可能得好好想一想
但是,要是问我天津有嘛好吃的
好么!那绝对能张口就来!
图片来源:小红书116974402
哪怕除去家喻户晓的“天津三绝”
随便给大家说个100样儿也跟玩似的
实在是天津本地特色美食太太太多了
不信你就听小编给您说道说道:
01
煎饼果子
图片来源:小红书421055270
02
十八街麻花
03
耳朵眼炸糕
图片来源:小红书424124617
04
嘎巴菜
05
麻酱烧饼 、牛肉烧饼、油酥烧饼
图片来源:小红书cheese831924
05
云 吞
06
卷 圈
07
酱 货
图源@悟修F123456
08
包 子 (个人推荐老鸟市、永胜)
09
乌 豆
10
银 丝 卷
11
正 阳 春 烤 鸭
12
八 件 儿
13
白皮儿
14
康乐小豆
15
茶汤
16
面茶
17
炸素丸子
18
熟梨糕
19
马砂、花毛一体
20
八珍豆腐
图片来源:小红书953692480
21
虾仁独面筋
图片来源:小红书294195625
22
老爆三
23
干煸鱿鱼须
图片来源:294195625
24
水爆肚
图片来源:小红书548167740
25
黑蒜子牛肉粒
图片来源:小红书182781025
26
椒盐板筋
图片来源:小红书107614288
27
肘子酥
图片啊来源:小红书156329975
28
小宝栗子
29
红果酪
图片来源:小红书949628558
30
炒红果
31
铜锅涮肉
32
沙窝萝卜
33
糖果子
34
油焖大虾
35
肉龙
36
贴饽饽熬小鱼
图片来源:瓷娃娃 ***
37
虾酱饽饽
38
茄夹、藕夹
39
大饼卷一切
40
天津老味儿刨冰
图片来源:二胖仙儿
41
黄汤拉面
42
素什锦
43
大桥道元宵
44
老城里钙奶汤圆
45
欣乐月饼
46
糖粘子
47
桂顺斋糕点
48
糕干
49
酸磨糕
50
果子汤
51
排叉
52
绿豆焖子
53
山海关汽水
54
大糖堆儿
55
锅贴
56
罾蹦鲤鱼
57
黄焖两样
58
奶爆两样
59
全爆
60
素烩
61
熏排骨
图片来源:小红书guanlujie
62
罐焖牛肉
63
药糖
64
鲍师傅(海苔味肉松小贝绝绝子)
65
蛤蟆吐蜜
66
大梨糕
67
年糕
68
糯米切糕
图片来源:知乎@崔蓝蓝
69
果子
70
果蓖
71
鸿泽园老汤烧鸡
72
玫瑰肠
73
迎宾火腿
74
麻酱鸡蛋
75
赤土扣肉
76
狗屁果仁
77
皮皮虾、大螃嗨等海货
78
糖饼
79
咸饭
图片来源:掌上天津@-黑夜无梦魇-
80
曹记驴肉
81
蒸饼
82
炒饽饽
83
炸河虾
84
枣塔
85
豆根儿糖
@Aaron_化不成的泡沫
86
大宇蘸料(吃铜锅不能少)
87
独流老醋(饺子更佳伴侣)
88
海河牛奶
89
帕玛拉特酸奶
90
天津冬菜
91
果仁张
92
驴打滚
93
素盒子
94
蜜三刀
95
菜团子
96
羊汤
97
大黄油饼干
98
油茶面
99
津味素饺子
100
捞面
图片来源:Lynn其实是虚胖
不得不说
天津人可真是太太太会吃了
这些舌尖上的美味
光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
等不及了,明天一早赶紧安排一波
1
互动时刻
这100样的好吃的,你全都吃过吗?
更爱哪种?哪种觉得最独特?
小编先来!必须是最后一样:捞面
快来底部留言区跟小编嗦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