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粉图片,正宗黄姜粉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15 0
香料知识:黄姜与姜黄是两种植物,一个赋色,一个增香,别搞错了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清代(1616年―1911年)陈微言撰写的《南越游记》就有“番禺多种黄姜,以其末染诸香屑为香线、香饼。又可涂龙眼干,使其色黄,充上果,而远行不蠹。为果箱者资之,故龙眼壳多味辛”的记载,

从中说明广东人用“黄姜”染色由来已久。

“黄姜”与“姜黄”不要混淆,它们的名字虽然只是首尾相调,却是不同的植物。

后者是姜科姜黄属姜黄<Curcuma longa L.>等的根状茎,是著名的膳食香料。

姜黄的详细知识请见《香料知识:姜黄具五种用途,其中一种鲜为人知或对腌制技术有帮助》。

而前者则是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百合目薯蓣科薯蓣属下辖具黄色茎的成员,是一种天然赋色剂。

“黄姜”是俗称,它包含以下学名的植物。

盾叶薯蓣

又名“黄姜”“火藤根”“火头根”“枕头根”“黄连参”“地黄姜”“野洋姜”“姜黄草”“穿地龙”“哑边姜”等,

拉丁学名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其根茎横生,茎纤细,具纵皱纹或浅槽,在分枝或叶柄的基部两侧微凸出,或具短刺。叶互生,盾形、三角状卵形或长卵形,边缘浅波状。

蒴果干燥后蓝黑色,表面附有白色粉状物,翅近半月形,顶端微凹,或近于截形,基部狭圆形。

种子扁卵圆形,周围呈薄膜状的翅。

花期在5~8月份。果期在9~10月份。

以上橱窗的商家及商品,与本文作者及头条号没有必然关系,选购时应与商家核准货品真实

黄山药

又名“黄姜”“老虎姜”,

拉丁学名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

其根状茎横生,圆柱形。茎左旋,平滑,黄绿色,有时带紫色。

叶互生,三角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或宽心形,边全缘或微波状。

种子每室2枚,生于中轴中部。

花期在5~7月份,果期在7~9月份。

黄山药图谱

叉蕊薯蓣

又名“黄姜”“粉萆薢”“黄萆薢”“九子不离母”,

拉丁学名Dioscorea collettii Hook.f.。

其根茎横生,竹节状,长短不一,断面黄色。茎圆柱形,左旋。

叶片三角状心形或卵状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宽心形,边缘波状或近全缘。蒴果三棱形,先端稍宽,基部稍狭,表面深褐色,成熟后反曲下垂。

种子2颗,着生于中轴中部,成熟时四周有薄膜翅。

花期在5~8月份,果期在7~10月份。

叉蕊薯蓣图谱

粉背薯蓣

又名“黄姜”“黄萆”“黄萆薢”“土黄连”“粉萆薢”,

拉丁学名Dioscorea collettii Hook.f.var.hypoglauca(Palibin)C.T.Ting et al.。

与“叉蕊薯蓣”外貌十分相似,区别在于它的叶为三角形或卵圆形。花期在5~8月份,果期在6~10月份。

以上植物晒干的根茎磨成粉末即为俗称的“黄姜粉”,从肉眼看与“姜黄”的粉末几乎无异样。

但是,“姜黄粉”有甜橙、生姜和南姜的混合气味,而“黄姜粉”无香味气息,仅有如杉木板的气味。

粉背薯蓣图谱

为什么一种无香味气息的东西会被粤菜厨师看中呢?

原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蓬勃发展,传统缓慢的养殖 *** 已不敷社会的需求。

例如养鸡业再是走地放养的话,相信再无充足的平价鸡可售。

所以,为了保证供应,农户们唯有采用棚养的方式加饲料来生产,即俗称的“棚养鸡”。

如此一来,鸡的品质便失去了保障,“鸡肉、冇黄油”是广州人对“棚养鸡”的印象,从而导致他们喜爱的“白切鸡”失去昔日的光彩。

以上橱窗的商家及商品,与本文作者及头条号没有必然关系,选购时应与商家核准货品真实

厨师们试图改变这个现象!

最初,粤菜厨师在“浸鸡”时采用食用色素调色,如柠檬黄等。

但是,食用色素弱点是着色过于均匀和死板,以至明眼人一看就知放了色泽。

而天然色素很多时会受制于脂肪、蛋白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而显得自然。

“白切鸡”就是利用“黄姜”的这种优势改变了“冇黄油”的印象。

这样,“黄姜”便渐渐成为粤菜厨师的新宠!

中医认为“黄姜”味甘、苦,性平、凉。功能解毒消肿。

据《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称,当中的“盾叶薯蓣”为有毒植物。

但据民间反映,只要不过量服食,它不仅无毒,而且还是一种滋补品。根状茎含薯蓣皂苷元较高,是合成甾体激素(类固醇激素,Steroidhormone)药物的重要原料。

不过,能够毒鱼也是千真万确的。

全文完

以上橱窗的商家及商品,与本文作者及头条号没有必然关系,选购时应与商家核准货品真实

“鲜血飞溅”!在厨房里开一场咖喱味的万圣节派对

厨房里的材料哪一样与万圣节最般配?我的答案不是南瓜,而是一种黄灿灿、咖喱味的调料——姜黄。有了它,你也可以在自家厨房里开一场“鲜血飞溅”的万圣节派对——当然,不会有任何人真的受到伤害

“血手印”,我更爱的姜黄玩法 | Sick Science!

原理篇

这是一张用姜黄染成黄色的纸,在手上事先喷一些加了小苏打的碱性溶液,就能在上面拍出一个红色的“血手印”。这体现了姜黄素随pH变化改变分子结构和颜色的特性。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如果再加点酸,它还会恢复黄色。

下图展示了姜黄素随pH变化而改变的结构,pH<7.4时是上面的二酮式结构(黄色),pH>8.6时转变为下面的酮-烯醇式结构(红色)。

The Chemistry of Turmeric/Compound Interest

实践篇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DIY姜黄纸的 *** 。

材料与工具

白纸(下面我用到的有A4打印纸和卡纸)

姜黄粉(也有叫黄姜粉的,咖喱的一种主要调料。混合的咖喱粉应该也可以)

食用碱或小苏打

酒精(75%医用酒精即可)

小喷壶

刷子

烤盘(或案板等)

注意:姜黄和姜不是一种东西,姜粉不可以。

1 提取姜黄素

首先用少量酒精溶出姜黄粉中的姜黄素。只要在姜黄粉中加入常温的酒精搅拌(如图,不需要加太多),让姜黄素充分溶出。

溶出 | 作者拍摄

此处使用了酒精提取,这是因为姜黄素在冷水中的溶解性非常差(想想那些水洗洗不掉的咖喱污渍)。开水可以溶出多一些姜黄素,但即使如此做出的纸颜色依然比较浅,如果有条件用酒精效果还是更好。

用开水和酒精的效果对比,上面这个被害人可能是贫血(不) | 作者拍摄

2

上色

用刷子蘸取酒精溶液刷到需要染色的纸上。刷到浸透纸、上色基本均匀就行了。

个人觉得放在烤盘里比较方便 | 作者拍摄

然后,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它们晾干。我的 *** 是趁睡觉的时候放在浴室里并一直开着换气。晾干后,擦去表面多余的姜黄粉,姜黄纸就完成了。

晾干之后的样子:

作者拍摄

如果选择用开水提取姜黄素,可采用以下 ***

1. 把水烧开,在一杯开水中加入几勺姜黄粉搅拌。2. 倒入适合的容器,把白纸放进去浸泡。

3. 完全泡透后,捞出晾干

4

玩耍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玩耍了!发挥你的想象力吧。可以用小苏打或者食用碱加一些水配成碱性溶液用来变色,可以直接喷到纸上、喷到手上按手印,也可以写字等等。碱水的浓度没有特别要求,只要能变色即可。

下面举几个栗子。

刀在碱性溶液中蘸一下,然后划过姜黄纸:

作者拍摄

文字现形(这里使用白醋写的字再喷的碱水):

作者拍摄

单是滴落和喷洒碱水,也可以产生非常不错的视觉效果:

作者拍摄

注意事项

这个实验没有什么显著的危险,除了晾干酒精的地方要注意通风之外,碱水接触皮肤之后及时洗掉就好了,这些溶液的碱性也不是很强。

但是!请一定注意:姜黄的颜色很容易染到衣服和工具上,并且用水很难洗掉。必要时可以用围裙、套袖来保护衣服。(以减少被妈妈打的风险)

番外·神棍篇

如今我们把姜黄纸当成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但它过去其实是巫师们装神弄鬼的道具。巫师们用碱水在姜黄符纸上制造出吓人的效果,用这个 *** 来欺骗人说是“显灵”或者“捉鬼”成功了。

《巫师的骗术》中演示姜黄显色的片段

国内有一个年代久远的科教片《巫师的骗术》(1985年拍的),其中就讲到了很多这样的小伎俩,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我个人觉得这部片子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祝大家万圣节玩得开心~

作者:窗敲雨

编辑:Luna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这一种黄色食物,常吃好处多

咖喱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常见于印度菜、泰国菜和日本菜等,一般伴随肉类和饭一起吃。咖哩是一种多样变作及特殊地调过味的菜肴,最有名的是印度和泰国烹调法,然而咖哩已经在亚太地区成为主流的菜肴之一。

咖喱的药用价值:

在印度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曾教人用树草的果实来调配长生不老药,并以其当初传教的地名“咖喱”作为这灵药的名称,所以释迦牟尼被认为是之一个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资料显示,“咖喱”一词源自印度南方语言泰米尔语,意思为“许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不管怎么说,地道的印度咖喱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制而成,其中黄姜是主料。正因为荟萃各种草本原料精制而成,所以咖喱的药用价值极高。

咖喱的主要成分有姜黄粉、川花椒、八角、胡椒、桂皮、丁香和芫荽籽等含有辣味的香料,能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令人胃口大增。有研究发现,咖喱除了能增进食欲外,咖喱里面含有的肉苁蓉还有助于唤起人们的 *** 。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咖喱中都含有10种对健康非常有益的成分,如姜黄、肉桂、香菜、茴香、肉苁蓉等。而被称之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是历代补肾壮阳药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材之一,中国药典记载有益精血、补肾壮阳、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宫寒不孕、肠燥、血枯、便秘等症。

因 *** 材料的不同,咖喱一般分为黑、红、黄、绿、白五种颜色。印度Aligarh大学的研究结果则表明,黄色咖喱对唤起和增强男性 *** 最有帮助,主要原因就是黄色咖喱里面普遍含有肉苁蓉。

黄色咖喱与鸡肉是更佳拍档,贤惠的妻子们不妨学学这道有助增加丈夫“性趣”的美味咖喱 *** 。具体做法是:

  (1)先将鸡洗净,剁成块,加入2汤匙料酒、2汤匙酱油和姜片,拌匀腌制30分钟。

  (2)土豆和胡萝卜去皮,都切成块;洋葱剥去外皮,切成块;姜去皮切成片。

  (3)加5汤匙油进锅烧热,倒入洋葱片炒至变软出水,再放进鸡块炒至肉色变白。

  (4)倒入土豆和胡萝卜块,继续翻炒2分钟,加清水没过鸡肉。

  (5)将咖喱粉全部倒入锅内拌匀,盖上锅盖大火煮5分钟,转中火焖15分钟,直至水分差不多收干。

  (6)揭盖后,倒入半袋鲜牛奶、1/2汤匙盐和1/3汤匙糖搅匀,再煮5分钟即可装盘。

咖喱中含有姜黄,而姜黄的主要成分姜黄色素具有抗氧化和抗发炎的功效。在吃咖喱最多的印度,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几率只是美国人的1/4。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长期使用抗炎药物能减少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而像维生素E之类的抗氧化剂,也具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但对减缓轻度和中度痴呆症患者认知能力的衰退作用并不大。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010名未患痴呆症的亚洲人进行了研究。根据吃咖喱的习惯,这些人被分为三组,研究人员对他们在简易精神状态测试中的表现进行了比较。在2003年调查时,这些人的年龄为60—93岁。

大多数调查对象都会偶尔吃咖喱(至少半年一次),其中43%的人经常吃或很经常吃(从每月吃到每天吃),有16%的人表示从未或很少吃咖喱。

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有时”或“经常和很经常”吃咖喱的人,在简易精神状态测试中的得分,比“从未和很少”吃咖喱的人要高得多。即使那些吃咖喱不太多的人,也有较好的认知表现。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 *** ,如有版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咖喱##饮食健康##健康科普大赛##头条##饮食健康无小事#

更多养生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素问健康管家!

印度网友:这食物在中国卖得很贵!中国网友:看来中国人人有钱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步加深,我们与其他国家之前的信息知晓也比之前要密集以及确切了,更大的特点就是在街上,几乎可以吃到所有国家的菜品,包括在 *** 上面,能够看到别的国家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今天说的就是印度的咖喱,咖喱是印度的著名菜品,算是代表作了,由于印度的经济问题,肉类相对价格比较高,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吃的肉类才会比较多,像咱们平时去餐厅,咖喱鸡肉饭是非常普遍的,很多外国网友都会认为中国人很有钱,今天这道咖喱鸡肉平时在家里做也是非常方便的,建议尝试哦!

浓香咖喱鸡肉饭



By 木木木木de健康生活

配料:

鸡肉 一块、咖喱 两块、土豆 一个、胡萝卜 一段、黄瓜 一段、香菇 三个、黑胡椒 适量、料酒 一勺

烹饪步骤:

1.鸡肉切块加入黑胡椒和料酒腌制半小时



2.鸡肉炒熟加入所有配菜



3.加入清水炖煮五分钟



4.加入咖喱煮至浓稠



烹饪小贴士:

1:很多印度网友会认为中国跟他们一样,所以认为咖喱鸡肉在中国可能是一个很昂贵的菜,所以看到很多中国朋友会尝试一些印度咖喱之后会觉得中国人都是富人。2:印度其实是咖喱的产生源地,地道的印度咖喱是用丁香,茴香籽,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食材调配而成的一种香料,由于用料比较重,加上不会像泰式咖喱一样用椰汁去减轻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非常强烈并且浓郁,并且根据小编听闻,印度菜所使用的调料,每道菜几乎不下10种。

你吃过印度菜吗?

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经典酱料(十六)

<红油味汁>

配方:红油2两、,味事达1两、味精20g、白糖30g、白兰地1.5两、蒜蓉1两、精盐约20g、姜末20g、五香粉15g

《 *** 流程》

将以上材料加开水1.5斤(或鲜汤)调制而成。(以上材料配量可以配制20份菜)

口味:本配方属四川口味,以咸鲜香辣味为主,红油味较重,略带回甜。

适用范围:可调制成味汁浇淋凉菜,也可直接拌入卤牛肉片,夫妻肺片等凉菜中。

保存 *** :在低于0℃--5℃的环境下可以存放8-10天

<荷兰汁>

配方:鸡蛋黄4两,白醋30克,黄油4两,香菜末15克,香叶10克,他力根(一种干制的香料)10克,香菜根10克。

《 *** 流程》

一、将蛋黄和白醋打均匀。

二、加入黄油、香菜末、香叶、他力根、香菜根一起打匀即可。

口味:口味浓郁,味清爽。

适用范围:用于冷菜头盘,也用于热菜海鲜配汁,如扒各式海鲜。

提示:用于中餐,可作脆皮乳鸽、煎炸羊排、白灼海鲜的蘸料。保存 *** ;在低于0℃--5℃的环境下可以存放8-10天

<咖喱一西餐做法>

配方:

A。香茅1斤,南姜1斤,指天椒2两,鲜姜2斤,蒜头1斤,辣椒干5两,干葱5两,洋葱1斤,辣椒1斤,

B。.香叶粉8片,八角粉2两,桂皮粉75克,草果粉1两,丁香粉25克,大茴香粉4两,小茴香粉4两,子然粉3两,八角粉75克,玉桂粉1两,沙姜粉4两,五香粉3两

C。黄咖喱3罐,红咖喱0.5罐,茄膏300克,黄姜粉1.2罐,双枪咖喱粉2罐,辣椒油2支,调和油25斤、

《 *** 流程》

一,.A料全部剁蓉,用油炒出香味,然后把B料、C料一起放入大煲慢火熬2个小时,

二,要不停的搅拌,保持微滚状态,很容易粘底,

适用范围;用于咖喱鸡,咖喱牛肉,咖喱蟹等菜品 ***

保存 *** ;在常温的环境下可以存放60天

<咖喱汁的做法-西餐做法>

配方;A料。咖喱种3两,金达耶浆1罐,雀巢植脂淡奶1罐,进口黄姜粉20克,车轮黄油30克。

B料。小米椒25克,干葱20克,蒜子20克,姜肉15克。南姜20克,鲜香茅10克,

鲜沙姜15克,香菜10克。

C料。面捞200克,盐20克。双桥味精20克。家乐鸡粉20克

《 *** 流程》

一,B料用刀切碎。放黄油把B料炒香,倒入铝煲内。注入10斤水。

二,加入A料慢火熬1小时,用密格把渣捞出,

三,面捞用水开稀,不要起粒,用打蛋器一边搅拌一边下面捞。注意不要太稠。最后下味料。

口味,香滑可口,咖喱微辣味浓

适用范围;咖喱鸡。咖喱牛肉。

保存 *** ;在低于0℃--5℃的环境下可以存放3天

相信我,你以前的澳门都白去了

澳门,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三巴、殖民地、赌场、七子之歌、葡式蛋挞,还有吗?

绝大多数人对澳门的认识,都从大三巴开始。

这个小城,陆地面积只有32.9平方公里,约等于0.8个上海浦东机场,或者1个广州大学城。

但在这里,你可以见到16世纪的庙宇、17世纪的教堂,可以走进18世纪的民宅,吃到19世纪的美食,深入20世纪留存的市场,亲临21世纪最新潮的秀。

上:中式建筑莲峰庙;下:旧西洋坟场。

深入这样高密度的城市中,你可以在1200多条几乎不重样的街道里,探寻22栋世界文化遗产建筑,或者偶遇100多座不同名字的土地庙。

这就是澳门。400多年的颠沛流离,和回归20载的携手同行,让这座小城有说不完的故事。

你不想听听吗?

在珠江入海口的沙地,五六千年之前,先民就在此捕鱼为生。

南宋时,此地归香山县管辖,明代时,这里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

“蚝镜”,因为这里盛产蚝,内壳明亮如镜。

南北有两山对峙,就好像澳(港口)之门,“蚝镜”逐渐变成了“澳门”。

那时澳门很小,小到只有2.078平方公里。北面一条沙堤,与内陆相连,叫做莲花径。

人们沿海定居,捕海产为生,出海谋生,都会祈求妈祖庇佑。

坐落在海边的妈阁庙,不知庇佑了多少代的澳门渔民,也见证了澳门从南海小渔村登上世界大舞台。

妈阁庙

16世纪的一天,妈阁庙附近,东方西方在此相遇了。

此时,西方大陆早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1553年,一路向东的葡萄牙人来了。

他们借晾晒货物为由,强行上岛暂住,并逐渐定居。

10年后,已经有近千名葡萄牙人在澳门常住,他们内部自治,并每年向 *** 交地租。

自此,葡萄牙人开始和中国分治澳门,长达300多年。

直到晚清,葡萄牙趁火打劫,殖民了澳门。

当葡萄牙人登陆时,当地人告知此地名为妈阁,葡人就叫起了Amaquam(阿妈港)或Amacuao(阿妈澳),后来演变成了Macau。

妈阁庙前这块洋船石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上面绘着一艘彩色古代帆船,旗上写着“利涉大川”,即一帆风顺。图/陈显耀

在后来的百年间,澳门成为中国海外航道的中心,丝绸从这里销往印度、菲律宾、日本,甚至欧洲、拉美。

占领此地的葡萄牙人,遇上了古老而包容的东方文明,一场持续四个世纪的碰撞和融合,即将开始。

定居的葡萄牙人,开始“改造”这个渔村。

用木棚和砖石,在山丘高地建设教堂,一座座座教堂逐渐成型。

巴洛克式的玫瑰圣母堂,鹅黄色外墙,庄严但不失温和;

正在外墙翻修的玫瑰圣母堂,手脚架用的是澳门“非遗”项目竹棚技艺。

供奉婚姻主保的花王堂,时常举办婚礼,从而花海一片;

花王堂前的十字架立于1638年,那时还是明朝。

要远航的葡萄牙人,自然也要祈求一帆风顺,搭建木制小教堂,供奉赐予风信神,于是有了风顺堂。

左边是圣若瑟修院,右边是风顺堂。

以教堂为中心,住宅、医院和其它公共设施环绕,形成一个个堂区。各项事务由堂区负责管理,约等于现在的行政区。

教堂前多设有“前地”,作为堂区宗教和公共活动的空间。

道路沿着山坡,从教堂向四周延伸,歪歪扭扭,逐渐成片。

大炮台、圣保禄教堂和周边的历史城区,以及河对岸的珠海湾仔。

尤其是一条“直街”,串起所有重要的宗教和公共建筑,这条直街就是葡人社区的生长根基。

道路狭窄,坡道众多,用途混杂,奠定了如今澳门老城的格局。当然,这条“直街”也不可能是直的。

澳门最早只有一条街,因此有了“广州府,香港地,澳门街”的说法。直街不直,反而是这条1921修的新马路隔断了原来弯弯曲曲的直街。

教堂总和炮台相依为伴,在遥远而陌生的东方,教堂提供精神力量,炮台提供现实保护。

圣保禄大教堂遗址和大炮台,是区域的制高点和中心。

正当炮台在拆拆建建,澳门半岛中央的柿山上,一场浩大的工程开始了——圣保禄山建筑群。

这一系列建筑中,最著名的就是圣保禄大教堂。

这座宏伟的教堂,是亚洲更大的天主教教堂,仅仅一个前壁,在300年前就花费了3万两白银。

圣保禄教堂先后遭遇三次大火,最终只留了前壁和前面的花岗岩阶梯。

圣保禄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来自中国、日本的工匠,将象征各自国家的牡丹和菊花融入前壁的石刻。

圣母踏龙头石雕,旁边还有汉字。

教堂旁建起了圣加扎西医院,西医、西药开始传入中国,“种牛痘”的技术从这里传向内地,医治了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

这一场造城运动,持续了近一百年。到17世纪30年代,城墙基本完成,宣告澳门成为了防守严密的海滨城市。

大三巴后的一段曾经的夯土城墙遗址。

但这座城市的融合,还远远没有结束:

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来凑热闹,建起了基督教坟场。

基督教坟场,也叫马礼逊坟场。

本地华人以家族聚居,郑观应的岭南民宅郑家大屋,却有着西式石膏天花。

而东望洋山竖起的灯塔,更突显澳门在全球的坐标定位。

东望洋灯塔

城墙外却还是东方的世界,有华人居住地和大片农田,妈阁庙依旧香火不断。

这22栋建筑,通过8块前地和多条道路相连,400多年的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了澳门老城。

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现代灯塔、最古老的西式炮台、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有中式庙宇,和中西合璧的私人大宅。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三巴和背后的哪吒庙,两种信仰就这么和谐共生

世遗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是中西方交流最早且持续沟通的见证。

而这场持续了数百年的融合,让澳门成了最适合闲逛的城市。

很多人对澳门之一眼的感觉,就像进了幼儿园。

葡萄牙人沿用了他们海滨城市的风格,把房屋涂成鲜明的红、绿、黄、蓝色,用白色勾边。

这些浓郁的葡萄牙风格色彩,成了澳门生活的底色。

西式教堂,多用花岗岩本色,或者鲜艳的黄色、米黄色。

中式庙宇里的黄色金字塔式盘香,在赤柱黑梁的“神界”空间中,呈现出本土悠远的历史神话意境。

久而久之,甚至在当地人心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暗示:

粉红的建筑,意味着官方的、正统的;

黄白相间的街道,让人联想到天主教或者土生葡人社群;

葡萄牙驻澳门领事馆。

漆了红黑色彩的木栅栏,联想到中式传统庙宇;

大三巴后的哪吒庙。

粉绿色的墙身,则传达出闲适宁静的感觉。

世遗建筑岗顶剧院。

澳门太适合闲逛了。

留意脚下,这些10-20厘米一块的碎花岗岩石,铺就了经典的葡式石仔路。

在街道中央,工匠挑选出长方形石块,头尾相接排列出一行中轴直线。

如今仅剩虔信街、兵营斜巷等两三条保留完好的石仔路

这一条条灰白色的石线,为教徒指引了明确的方向,构成了澳门四百年的生活空间,连接着日益频繁的不同肤色民族的往来。

家辣堂街。

在前地广场多是铺设海浪纹,黑白相间。

议事亭前地最有名的波浪纹。

会根据这条路的功能,设计不同的图案。

哪怕在陆地上,也离不开大海的浪漫。

海洋元素的石仔路,以前多是海边,铜钱图案的则是曾经的商业街。

澳门的趣味,绝不只是极尽奢华,更在于街角小巷。

议事亭前地的中间是一个喷泉,喷泉对面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市政署大楼。

2019年,原民政总署更名为市政署。

在广场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建于1569年巴洛克风格的仁慈堂,和1587年的玫瑰圣母堂。

仁慈堂

沿着新马路继续走,道路两边分布着药房、珠宝金行、银行、传统的中国式当铺。

穿过营地大街,转进炉石塘巷,可以看到澳门最古老的佛笑楼西餐厅。

在佛笑楼左转,进入有红色建筑和百叶窗的福隆新街,从福隆新街前往内港,沿途又布满澳门土特产店。

走上这半个小时,你穿越了城市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娱乐中心,有市场、庙宇、教堂、住宅、旅游区……

甚至在西洋坟场里,看小教堂,看各式精美的墓碑和雕像,就能逛上两三个小时。

西洋坟场里的中式墓碑

抬头,街头的路牌也能不断给你惊喜。

白底瓷砖,蓝色线框。摩尔人曾占领葡萄牙,带去了 *** 风格的彩绘瓷砖,又被葡萄牙人带来了澳门。

大庙脚巷的街头瓷砖画

就连这些“乱七八糟”的路名,也是澳门所独有。

有些简单粗暴,肥胖围、咸虾巷、烂鬼楼巷,鱼鳞巷的隔壁就是鱼鳃巷……

还有粤语音译葡文的街名,沙嘉都喇贾罢丽街、士多纽拜斯大马路、爹美刁斯拿地大马路……

大三巴边,一条斜坡向上、通往圣堂的路,本来的葡文名Travessa da Paixao,译成英语是Travel of Passion。

不知何时起,这里的中文路名成了恋爱巷。

只是原来葡文路名在宗教中特指“耶稣受难之路”,象征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上山最终受难的过程。

澳门就是有这种魔力,把一个宗教故事,变成了冒着粉红泡泡的网红打卡点。

小小澳门却有1200多条街道,承载着丰富多变的景观。在澳门闲逛,请牢记十六字真言:

不要放过犄角旮旯,时刻记得左顾右盼。

400多年来,澳门老城区在自己的骨架上自我迭代,原有的道路几乎没有拓宽。

如今我们看到的澳门老城景观,几乎都来自于这种持续400多年的“不变”。

这种不变,让老城人们的生活习惯得到了保留。

平均每4天,澳门就有一个欢庆的节日。

2月,苦难耶稣圣像出巡,教徒抬着背负十字架的耶稣,从圣奥斯定堂出发,送到主座教堂。次日,浩浩荡荡的队伍再把圣像送回圣奥斯定堂。

数百人参与、持续两天的巡游,是澳门如今更大规模的自发宗教活动。

5月,身穿白袍的信众聚集到玫瑰圣母堂前,等候花地玛圣母圣像出巡。

信徒们抬着圣像,沿途唱圣诗、念祷文,跟随圣像走到主教山上的圣母小教堂,举行露天弥撒。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

陆上居民自发祭祀,搭戏棚,吃盆菜,请神入座看戏,祈求风调雨顺,水陆平安。

7月盛夏,哪吒太子圣尊出巡。

醒狮作为前锋,人们手持“肃静”“回避”木牌开道。

男孩扮演小哪吒,手持红缨枪,颈挂乾坤圈,花女挑着水篮伴左右,唢呐齐鸣,古朴壮观。

在神圣化之外,是世俗化的日常。比如,吃。

在吃的方面,澳门人从小就能大饱口福。

自明末开埠以来,澳门成了中国香料的重要转运站。

葡萄牙人带来了花生油、地瓜、辣椒、番茄等,当地的华人女佣用香料和外地食物,创造出了融合菜,也就是现在在澳门所见的葡国菜。

土生葡人的节庆美食“大杂烩”,原本是在圣诞节后,将吃剩的菜大杂烩。在澳门,烩的却多是中国食材,灵魂正是本地才有的猪皮。

葡式蛋挞,这种据说是里斯本修女发明的小吃,却被英国人安德鲁“偷师”和改良,在遥远的东方发扬光大。

烤得微焦的焦糖,在蛋液里混入了淡奶油,奶香十足,甜而不腻。这个很多人以为历史悠久的美食,你却能在路环街头找到它的创始店。

位于路环的安德鲁蛋挞创始店

最经典的葡国鸡,原料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椰浆、黄姜粉,印度的咖喱,欧洲的土豆、洋葱、黑橄榄,再加上几片葡国肠。

每次去澳门都要胖三斤

非洲、亚洲的香料,欧洲和中国的食材混搭,再配上大米饭作为主食。

吃一份葡国鸡,吃到的可是跨越四百年、三大洲,是葡萄牙人大航海的全球寻味之旅,到了终点澳门,碰撞出的美味大融合。

土生葡人的聚会

宗教和民间信俗,融入日常的美食,都是澳门人彼此维系的纽带。

数百年安定的生活,迷你袖珍的城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区生态:

街巷遍布米店、面店、布店、水果店,随处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可能都是百岁以上。

一个老人家吃着豆花,可能他的爷爷就在这吃豆花,而那时卖豆花的,也是现在老板的爷爷。

每一个老店,都将房东、店主、顾客三者的关系,牢牢维持了上百年。

洪馨椰子梹蒟发客,开店整整150年,曾经椰子、槟榔的生意不好了,只好改行卖椰子雪糕,哪知卖成了网红。

洪馨第四代传人李兴强的椰子雪糕火了之后,把曾经卖古董书的买卖也停了。买卖的变化,直接见证着澳门的变迁。

佛笑楼的黑漆木门后,藏着宋美龄、李小龙都来过的中葡餐厅,和他们的宝藏老员工——服务了77年的“鱼仔”李广荣。

“鱼仔”几乎记得每位常客的名字和口味,他已在今年6月退休

这里的每一家老店,见证了邻里冷暖。

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构成了烟火人间。

时光匆匆,离中葡两方在妈阁庙见面已过去四个世纪。

澳葡 *** 的羸弱管理,中国实力的强势崛起,让两方再一次站上了交汇处,舞台同样是澳门。

上世纪80年代,内地改革开放成果显现,澳门原有的轻工业北移进内地,经济基础被削弱。

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港澳,澳门经济一蹶不振,甚至进入一段“三不管”时期。

1998年上映的电视剧《濠江风云》,讲述当年澳门黑帮的故事,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极致的黑暗,让人将全部目光注视在即将到来的光明之上。

1999年12月20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澳门。

0时0分0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上空准时升起。

20年前的今天,澳门正式回归祖国

这个漂泊在外400多年的小城,终于回到母亲怀抱。

那一夜,《七子之歌》的旋律响彻四海,成了那年所有人的集体记忆: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记得1999年我小学五年级,

班级被选中代表学校去参加歌唱比赛,

练的就是这首歌。

2003年,非典疫情,澳门旅游被严重冲击,大陆开放游客赴澳门“自由行”。

2004年,之一家外资赌场开门营业,短短2年,博彩业的收入就超过了拉斯维加斯。

那可是发展了70年的老牌赌城。

如今的路氹城,极尽繁华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连续三年的利好,让澳门就像是被挖出来的宝藏城市:

这个只存在在历史课本上的城市,原来这么精彩!

澳门很小。

只有广州一个天河区1/3的大小,甚至还不如北京一个天通苑大。

90%的淡水、60%的电力、80%的粮食,和几乎所有活禽蔬菜,都离不开内地源源不断的供应。

只能继续向大海、向天空要地,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今不论我们用哪种方式进入澳门,飞机、轮船、口岸,踏上澳门的之一块土地,都是填海而来。

“澳门蛋”周边的变化,2004年和2019年

澳门很大。

澳门国际机场日渐繁忙,每天有2万多人,从这条3公里长的海上跑道空降澳门。

莲花大桥横跨濠江,澳门与横琴无缝衔接。

新青茂口岸即将开通,往来两地将更加轻松。

港珠澳大桥直通澳门,连通的不仅是城市更是人心。

5.6万平方公里的大湾区,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大中国,给澳门支撑起了无限的空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4个中心城市之一,澳门目标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以前从小都立志做公务员的澳门人,如今可以选择进入国际酒店,外派欧美学习,或者用文创产品,改变澳门。

东望洋山上的灯塔依旧伫立,而远方已然横卧了一条“长龙”——港珠澳大桥。

因海洋而兴的澳门,这一次又将回到海洋。它的格局,本来就是整个世界。

中国之一座灯塔,和刚通车一年的港珠澳大桥。

澳门很快。

“回家”20年,澳门每年GDP增长7.7%;

人均GDP已是香港的两倍,全球第二;

游客量增长了4倍;

酒店房间增长了5倍,全年90%的房间都有人住;

春节假期的澳门街头。

就业人口月收入中位数从4920增至16000澳门元;

每位65岁以上的老人,平均每月能领到6099澳门元;

所有澳门永久居民甚至连续12年领到 *** 的派钱;

十月初五街的康公夜市。

澳门很慢。

街头店铺不到10点不开门,新建楼房被土地庙拦住了脚步,

公路上的司机也很少抢道,他们总爱说:

“澳门就咁大,你抢快一点又能去边度?”

关前正街的露天咖啡档,一杯咖啡,一份报纸,澳门人的生活还是这么过。

二十年间,澳门发生了巨变。

从默默无闻的港口,到汇集海量游客和巨量资金的超级旅游城市,澳门飞速完成了转型。

更时尚的酒店,最新潮的活动,都开始青睐澳门。

回归后经济的势头和世遗的招牌,让澳门人有了自信。

自“澳门”有名有姓已经500年,“澳门人”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认同,并同心协力,面对挑战。

澳门人更加注重本土文化,曾经被香港文化盖过的澳门,也敢于大声喊出“我爱澳门”。

就像一个以前去KTV从来不唱歌的人,现在也开始抢麦了。

澳门又没变。

清晨,妈阁庙总会迎来一些老朋友。

荣记豆腐店里,吃了几十年的老饕不忘每日一夸:“你今日嘅豆花几滑oh!”

十月初五街上,同福堂的老板不用问,也知道该为熟客称上哪几味药材。

每到大年初六,和昌酱园的老板还是“顽固”地用最传统而复杂的拜神仪式,祈求生意兴隆,开市大吉。

入夜,大码头街依旧会迎来最新鲜的水果。

不远处,内港上的众多鱼栏,也准时收获了最新鲜的海货。

再过两个小时,它们就会被识货的澳门人拎回家。

内港码头33号码头荣兴鱼栏。

因海而生,澳门人不乏对生活感的坚守。

因海而兴,澳门人不缺面对未来的勇气。

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反而让人们更懂得文化底蕴的珍贵。

澳门最美的地方,不是金碧辉煌的赌场酒店,而是家门口的这些写满故事的遗迹,和这些正在书写故事的人们。

管你是葡萄牙的教堂、 *** 的瓷砖、印度的香料、里斯本的蛋挞,都能在片小小的中华大地落地生根,成为澳门。

这就是澳门的魅力。

(来源:那一座城微信公号)

花3800元买了一份烧烤资料,现在实体店的好配方太少了

之一章

将熟瓜子粉,熟白芝麻粉,辣椒面,孜然粉各50克,鲜味宝,鸡精,味精,盐,黄姜粉各30克,十三香80克,三A粉2克,盐30克,肉桂粉10克,小茴香粉15克,迷迭香3克混合拌匀(瓜子仁和白芝麻小火炒干水份放凉打粉状,迷迭香烤箱烤香,鸡精可换成鸡粉30克)辣椒面,孜然粉和瓜子粉白芝麻粉可适量增加。

蒜泥酱(茄子生蚝扇贝)

锅内放油约120克,烧热加入200克蒜泥,50克姜沫炒香(或小火炸至金黄色加入盐,味精,鸡精各10克,海鲜酱5克,美味鲜酱油5克搅匀加入鲜红椒粒50克拌匀(冷藏保鲜冰箱保存)根据口味的轻重可在烤好的食物上加麻辣鲜刷油:锅放油5斤,下葱姜蒜各100克,小火炸干炸黄捞出残渣接入泡湿的大料,(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花椒各10克)

小火炸干出香味,但不能炸太过稍变成香叶枯黄过滤残渣留油即可(也可购买烧烤刷香精油5斤油加入5克左右不能过多)

刷酱:

将瓜子粉加白芝麻粉,辣椒面各5克,香辣酱50克(可用阿香婆牛肉酱或美乐香辣酱,糊状的酱更好)五香粉1克,海鲜酱5克,放入器具内加入热的刷油混合拌呈稀糊状(刷油若凉了需加热后加入)烧烤汁(主要刷菌菇类或泡制面筋)锅内放油50克,加入葱姜蒜各50克炒香加入1.5斤水大火烧开至汤汁略浓捞出残渣加入生抽(与盐用)美味鲜酱油,鸡精,味精,鱼露放冷藏保存。

1.刷酱可用于难以沾粘粉料的食物。

2.撒料不能当调味料用只是增香的粉料。

第二章

牛肉(切粒状)1斤量选肥些的

1.黑椒风味腌制料25克,嫩肉粉2克(太干加水稀释粉料)腌2-3小时。

2.葱姜蒜各10克,嫩肉粉2克,料酒15克,十三香3克,孜然粉3克,黑胡椒粉3克,盐5克,辣椒面适量,鸡粉5克,拌匀腌制2-3小时

黄姜粉图片,正宗黄姜粉-第1张图片-

羊肉(切粒状)1斤量,羊肉掺生羊油串(腌2-3小时)。

1.黑椒风味腌制料25克,嫩肉粉2克(白胡椒粉可加可不加)。

2.洋葱30克,料酒15克,孜然粉3克,盐5克,麻辣鲜2克,白胡椒粉5克,味精3克,味极鲜酱油5克。

3.羊球(大腰子)1斤量。(更好不要腌制)

4.葱姜蒜各10克,料酒15克,十三香3克,三A粉1克,白胡椒粉3克,生抽5克,辣椒面适量,盐2克拌匀(腌制2-3小时)

鸡肉类(1斤量)

1.鸡翅,鸡腿类用新奥尔良腌制料25克或香辣腌制料25克,太干可加水稀释粉拌匀腌制2-3小时

2.鸡柳或鸡脯肉类要用松肉锤或酒瓶拍松鸡肉加嫩肉粉,腌制 *** 同上

鲜虾:开背去虾线(1斤量)

新鲜的:盐6克,葱姜各10克,料酒13克,拌匀10分钟(备注:不新鲜的虾就不要烤)

脆骨:1斤重

麻辣鲜10克,料酒15克,胡椒粉3克,孜然粉3克,五香粉1克拌匀腌制2-3小时鸡胗(切片1斤量)葱姜蒜各10克,三A粉1克,麻辣鲜5克,五香粉1克,料酒15克,十三香2克,白胡椒3克,味极鲜酱油10克。

第三章

五花肉(均匀的五花肉切片,不均匀的切粒状)1斤量

葱姜蒜各10克,嫩肉粉2克,五香粉2克,美味鲜酱油5克,辣椒面适量,麻辣鲜15克,白胡椒粉3克,孜然粉8克,三A粉1克

海水鱼类:1斤量(秋刀鱼可不用腌)葱姜蒜各10克,胡椒粉3克,料酒15克,美味鲜酱油5克,孜然粉3克,十三香3克,胡玉美辣椒酱10克,拌匀腌制2-3小时

淡水鱼:(从背部开刀)1斤量只需在腌海鱼的基础上加蒜头粉2克,盐6克左右。

注意事项

1.在腌制中辣椒面的份量可根据当地口味证件

2.在腌制中用到含盐的调味品份量把握要准确度高加(美味鲜酱油,新奥尔良系列腌制料,生抽,麻辣鲜,胡玉美辣椒酱等)

3.烤蔬菜类:麻辣鲜,孜然粉,撒料,辣椒面

4.回家主要腌制鸡翅,羊肉,脆骨,淡水鱼,其他可买成品,不用腌制。

烤腌制肉类:撒料,孜然粉,辣椒面

鸡爪(1斤量剪开)

水500克,食粉3克,盐15克,料酒15克,葱姜蒜各10克,三A粉2克,鸡精,味精各10克,腌制2-3小时,夏天要放保鲜冰箱。

商用火锅配料

混合粉:味精10斤 、鸡粉2桶、白胡椒1斤、盐6斤

鲜味宝1代 、鱼汤复合粉1代、目鱼素0.3斤

干贝素0.3斤、香菇粉0.5斤

葱油:蒜、洋葱、胡箩卜、姜、大葱(小火慢熬)

香辣油:葱油+辣椒段。(60度油温下辣椒段)

红油:辣椒面、香叶、姜、大葱、花椒(少量)、八角(少量)、桂皮、小茴香。(辣椒面不能发黑)

海鲜汁:鱼汁、沙茶酱、蒜茸、、泰椒圈、葱油或香辣油、香葱

调和鱼汁:鱼汁、蒜茸、姜茸、芝麻、葱油或香辣油、香葱

小料:红方、韭花酱、花生碎、炒芝麻、蒜茸、姜茸、泰椒圈、香葱、香菜、糖蒜

酱料:豆捞酱、牛肉酱、泰椒酱、沙茶酱、菌菇酱、鲜椒酱、芝麻酱、海鲜汁、香辣酱、OX酱

蒜茸蒸扇贝蒜茸:炸(蒜茸和泰椒混合)程度不能黄

鸡汤、甲鱼汤清炖配料:黄姜粉、鸡粉、鸡汁、白胡椒、枸杞、大枣、党参、当归、甘草、葱段、姜片、蒜瓣盐

1、麻酱配料

海鲜酱油 0.3斤 味精 0.4斤 家乐鸡粉 0.4斤、致和韮花1.7斤

芝麻酱 14斤、 花生酱 4斤、 淡奶1.6斤 美极0.2斤 生抽0.2斤、鲜露0.4斤 冰糖粉2斤 鸡汁0.4斤、香油 1.5斤 、矿泉水14斤

料油1.5斤 沙茶酱 2斤、海鲜酱1瓶 红腐乳2斤

2、海鲜酱油

东古一品鲜0.6斤 美极酱油0.4斤蒸鱼豉油0.8斤 味精 0.4斤

家乐鸡粉0.4斤生抽0.6斤 老抽0.8斤味达美 2.5斤耗油0.4斤

矿泉水 2大桶 冰糖0.8斤 鸡汁0.2斤鲜露0.6斤鱼露0.4斤、

小寿司酱油 4支1.4斤 双蒸酒0.2斤 美极0.4斤瑶柱0.3斤

大地鱼0.3斤 海米0.4斤 香菇0.5斤香葱 香菜 洋葱 红萝卜

3、香辣酱

脱皮花生米 2斤 脱皮芝麻 1斤 蒜蓉辣椒酱 3瓶 辣妹子6斤 海鲜酱6瓶 柱候酱2瓶排骨酱3瓶 叉烧酱3瓶 香辣酥10斤 干葱头3斤 蒜蓉3斤 耗油0.3斤鸡汁0.2斤海米0.6斤色拉油1桶

4、麻辣酱

蒜蓉3斤干葱头3斤 排骨酱2瓶 辣妹子3斤花生米2斤 老干妈 5斤李锦记香辣酱 6瓶 海鲜酱4瓶 柱候酱2瓶 叉烧酱4瓶 番茄酱3斤 香辣豆瓣8斤

5、老干妈酱

老干妈15斤 辣妹子1斤 腰果1斤 花生米2斤蒜蓉2斤 洋葱2斤鸡汁0.3斤 味精0.5斤 叉烧酱4瓶

6、泰国风味辣鸡酱

辣鸡酱8斤 辣妹子3斤 蒜蓉1斤 洋葱1斤 味精 0.5斤 鸡精0.5斤 鸡汁0.2斤 红油豆瓣5斤

7、开胃酱

酱青椒20斤 小米辣20斤 泡姜0.5斤 黄椒酱1斤 蒜蓉 2斤

鸡汁0.6斤 鸡油10斤 色拉油15斤 鸡精 0.6斤 味精0.4斤

8、干蒸鱼酱

剁椒酱5斤 黄椒酱2斤 小米辣4斤 蒜蓉1斤 鲜沙姜0.5斤

单料:花椒1斤 麻椒1斤 辣椒王段1斤 用油炒一下

9、三合油

色拉油10斤 干葱头2斤 大葱2斤 大蒜2斤 香菜根0、5斤

炸香取油

10、干蒸红油

香辣豆瓣酱8斤、番茄酱3斤、色拉油10斤 熬香取其红油

11、原汤系列 料头

葱段2段、姜片4片、金丝枣2个、枸杞6颗、党参4段、玉竹4片、 萝卜条4条、汤料25—30克 矿泉水350克

12、蒸焖香辣鱼

料头葱段4条、萝卜条6条、香菜6条、干蒸料25—30克 干蒸酱200—300克(分大、中、小辣);干辣料100—200克;干蒸红油200克

13、涮菜汤调制比例:

80斤纯净水,鸡架子2只、吊汤开锅15分钟关火,取汤50斤,猪骨膏20克、鸡骨膏20克、涮菜专用混合粉200克 鸡汁15克 根据当地口味试味道确认 加淡奶调色确认

14、酱焖鱼

酱料:柱候酱1支 排骨酱1支 海鲜酱0.5支

海鲜酱油、东古一品鲜、美极、鲜露、(东古调色、其余调鲜)

腌味务必用干蒸调味料15—30克(根据鱼的大小)

椒麻爽口汁




做法:鸡5只(2.5斤左右)洗干净后用火烧净细毛,再放开水锅里烫一下,捞出来放入冰柠檬水中浸泡,待用。

1.煮鸡水做法:山柰、白醋、白糖、姜葱、黄姜粉、小茴香、白蔻、八角、香叶、水左右、盐、黄栀子,将以上原料放入锅里大火烧开,然后放入鸡转小火煮1小时后,捞出来放冰柠檬水镇凉,再捞起待用。

2. 汁水做法:湖南干小米辣节、湖南干小米辣(整个)、新一代辣椒、干红花椒(以上所有材料用温开水泡1个小时)、 大葱、姜片、蒜、色拉油、水(如果是熬制就需要5000克)。

3. 炒制:先将油烧至120度时加入蒜,一分钟后下入姜,一分钟后下大葱,熬至大蒜起皱皮,葱微干时全部捞起放入高压锅内,锅里继续放入泡好的干辣椒 干花椒,炒香辣椒出香发白时加入,水大火烧开五分钟后倒入高压锅内压十五分钟,取六斤汁水待用。

4. 调制:汤3000克、家乐鸡汁、 花椒油 、鸡精、味精、 盐、 白糖。

将以上原料拌匀后挑少许辣椒(整只)放在一起密封冷藏,一般4摄氏度保质期15天左右,用时取200g汁水为一份量。

帕玛生态谷:医学博士告诉你把姜黄加入饮食的理由,怎么吃更有效


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佚名》

姜黄是印度自古以来食用的一种具有药性的香料,属于姜科植物,也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染料。在瑜伽传统和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姜黄被认为能够净化血液、身体和能量系统,每天食用姜黄能让血液纯净,改善肝功能和循环系统,疗愈胃肠道疾病,让能量通透,身体充满活力。

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姜黄有强效的抗炎、抗氧化、杀菌、排毒、调节血糖和抗癌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改善癌症及各种自身免疫疾病(如关节炎、红斑狼疮、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有很好的效果。

将姜黄纳入每天的饮食当中,是预防许多疾病、修复身体和健康长寿的更佳手段之一。

—医学博士推荐每日食用—

在《救命:逆转和预防致命疾病的科学饮食》这本书中,作者迈克尔·格雷格博士列了一份每日食物清单,其中姜黄粉是他着重建议纳入每日饮食中的一种食物。 在他的健康香料和香草清单中,之一名就是姜黄粉。

在他的网站NutritionFacts.org上,关于姜黄粉的文章和视频也有几十个,分析了姜黄粉对于许多疾病的预防效果。每日只需要摄入不到一勺姜黄粉,就可以抑制致癌物变异基因的能力,还有抗炎、保护神经、抗氧化、保护心脏、助消化、修复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效果。

迈克尔·格雷格医生在《救命》中写道:

“姜黄素在预防或治疗肺病、脑部疾病、多种癌症方面(包括多发性骨骼癌、大肠癌和胰脏癌)可能有效果。而且姜黄素也有助于术后恢复,还能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比吃常见的处方药还好,在治疗骨关节炎、狼疮、发炎性肠病等症状上可能也有成效。”

格雷格医生建议,每日摄入1/4茶匙,就能达到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如果在你的血液样本中加入氧化物,计算出DNA单股断裂的数量,量化血球细胞DNA受到多少损害。接着,每天吃一小撮姜黄粉,持续吃一周,然后抽血检验,再一次将你的细胞混入同样的自由基,我们会看到受损的DNA细胞减少了一半。这就是那一小撮姜黄的作用。

—姜黄粉的挑选—

姜黄粉中富含各种植物化学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活性成分就是姜黄素,也是让姜黄有明亮的橘黄色和许多健康功效的成分。品质比较好的姜黄里姜黄素比例大概是3%。

不过,市场上售卖的姜黄粉或姜黄素许多都含有添加剂,比如二氧化硅,来防止结块。 一些便宜的姜黄粉可能还含有一些没有在成分表上标识出来的非法添加剂。

另外,并不是所有市售的姜黄粉都是纯净的。有的可能会掺有便宜的成分(例如淀粉、小麦粉),有的甚至可能加入一些可疑的食物染色剂,来增加颜色(加面粉后可能会颜色变淡),有的食物染色剂可能含有致癌或有毒的成分,例如胺黄、铅等。

因此,挑选姜黄粉一定要选择靠谱的品牌~

—姜黄粉怎么吃—

那么,如何吃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姜黄粉的功效呢?

1.和黑胡椒一起吃,可以提高姜黄素的吸收率20倍,所以吃姜黄粉的时候,不妨加上一小撮黑胡椒,无论你是做咖喱还是做姜黄植物奶。

2.和油脂一起摄入,可以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率7-8倍,比如用植物油炒,或者打坚果奶,利用坚果里的脂肪。

将姜黄(一小截新鲜姜黄或者一小匙姜黄粉)加入你的果汁或蔬果昔中,不但有抗炎的效果,还可以暖身、促消化。

用油炒一下姜黄粉(1/2-3/4茶匙)和其他的香料粉,作为炒菜、炖菜、烧汤、煮饭的基底。试试炒豆腐或煎天贝的时候加一小勺姜黄粉吧!


做到面食里,姜黄煎饼、姜黄面条、姜黄馒头、姜黄面包……发挥你的创造力吧!

做成甜品!

做一杯香甜的姜黄植物奶~

加进沙拉汁里~

加进早餐的燕麦粥、藜麦粥、奇亚籽布丁里~

—印度风味的姜黄拿铁—

分享格雷格医生推荐的食谱,一杯姜黄拿铁,轻松摄入每天所需的姜黄,回家做起来吧!

食谱来源:Kristina DeMuth, MPH,RD,LD

食材

1/2茶匙姜黄粉

1/4杯腰果(或巴旦木)

一小撮黑胡椒

1/4-1/2茶匙肉桂粉

2杯水

1-2个去核椰枣

做法

1. 将腰果或巴旦木提前浸泡过夜,倒掉浸泡水,将所有原料放入料理机高速搅拌至细腻柔滑。

2. 将姜黄拿铁倒入小锅中,中小火加热几分钟至温热(如果是用常温水也可以省去加热这一步直接喝),不时搅拌。倒入杯子中,享用吧!

—姜黄粉的适用—

姜黄有许多健康益处,可以作为普通人日常保健的健康食品,也可以对一些患者的治疗恢复起到辅助的效果。

1.降血脂

姜黄素有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的作用,对降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更为显著,能对抗高血脂症的产生,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有防治作用。

2.抗发炎

姜黄素被称为天然的消炎药。根据研究人员对姜黄素与NSAID(非类固醇抗发炎药)进行双盲实验,结果证实,姜黄素和抗发炎药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别。特别是对风湿病、关节痛等炎症有效。

3.抗肿瘤

姜黄素和姜黄醇提取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4.抗菌

姜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 *** 用。

5.抗氧化

姜黄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6倍,是黄酮类抗氧化剂的2.33倍,是维生素C的2.75倍。

6.肠胃保健

姜黄素可 *** 胃分泌黏蛋白,保护胃粘膜免于受损,尤其是对于慢性胃溃疡相当有效。

7.肝脏排毒

姜黄粉里含有姜黄烯、姜黄酮,可促进胆汁分泌,帮助营养吸收,并处理有害物质。可调节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疾病。

8.治疗过敏

姜黄酮被实验确认,有去除活性氧的作用,用于治疗先天性过敏病、鼻炎等疾病,效果明显。

9.美容养颜

姜黄粉是矿物质的宝库,富含钙、钾、镁、磷、铁等。能增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调整自律神经,保持体内水分,保证蛋白质顺畅代谢,肤色改善。

姜黄粉的适用人群: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瘀血体质适宜吃姜黄粉;湿热体质不适宜吃姜黄粉。

此外,孕妇、胆结石患者或有肾结石倾向的人,需要注意控制姜黄粉的摄入。

标签: 姜粉 正宗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