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干煲汤与什么搭配更好,鱿鱼干煲汤与什么搭配更好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4 0
冬阴功海鲜汤!浓椰香!你这么做,保证最正宗

超好喝~我喜欢浓郁的椰香味所以椰浆放的有点多可以自行调节,朋友家人都很喜欢做了好几次!希望你们喜欢,有些细节写在步骤里了

By 大圆爱吃鱼

用料
  • 基围虾 10只
  • 花甲肉 适量
  • 鱿鱼花 适量
  • 白蘑菇 适量
  • 海鲜菇 适量
  • 洋葱 3段
  • 小米辣 5个
  • 香茅 3根
  • 南姜 一块
  • 青柠 1-2个
  • 冬阴功酱 2勺
  • 鱼露 2勺
  • 椰浆 150毫升
  • 香菜 1根

做法步骤

1、准备好所有食材

2、香茅、小米辣、南姜、洋葱下油锅炒香

3、加入基围虾迅速炒至变色出锅

4、烧水,水烧开以后加入炒好的香料(虾可以捞出来备用以免煮老了)然后加入两勺鱼露

5、加入两勺冬阴功酱,再加入150-200的椰浆,椰浆忘记拍进去了

6、青柠挤出汁然后一起倒入锅中(喜欢酸的可以?一颗,还可以?番茄或者青柠汁)

7、加入花甲肉和鱿鱼花

8、加入白蘑菇和海鲜菇(其实海鲜应该在蘑菇以后放以免煮老~小伙伴们注意一下)煮3-5分钟就好了,尝一下吧!淡了就加点盐,还可以加点糖提提鲜!

9、出锅前捞出柠檬,泡在汤里会发苦

10、超喜欢冬阴功汤,酸辣开胃,清香不腻~

基围虾的营养功效

1.增强人体免疫力:虾的营养价值极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补肾壮阳,抗早衰,可医治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病症。

2.通乳汁:如果妇女产后乳汁少或无乳汁,鲜虾肉500克,研碎,黄酒热服,每日3次,连服几日,可起催乳作用。

3.缓解神经衰弱:虾皮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海虾是可以为大脑提供营养的美味食品。海虾中含有三种重要的脂肪酸,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4.有利于病后恢复: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5.预防动脉硬化: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6.消除“时差症”:>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少盐饮食 轻松生活#广式口味的鱿鱼茄子煲,咸香下饭

砂锅美食|广式口味的鱿鱼茄子煲,咸香下饭

By 静香爱下厨和追剧

用料
  • 茄子 2条
  • 干鱿鱼 1条
  • 五花肉 165克
  • 葱花 少许
  • 姜蒜末(蒜跟姜的比例是2:1) 适量
  • 黄酒 1勺
  • 酱油 适量
  • 蚝油 1勺
  • 生抽 5ml
  • 白糖 1小勺
  • 胡椒粉 适量

做法步骤

1、干鱿鱼加水泡发

2、茄子削皮后切成段

3、水开后上锅,大火蒸4分钟

4、鱿鱼清洗干净后背后改刀,切成条

5、五花肉切片

6、剁姜蒜末

7、茄子切成条

8、砂锅里先把五花肉煸香

9、煸香后加入鱿鱼翻炒片刻

10、接着加入姜蒜末,翻炒均匀

11、倒入1勺黄酒,香味出来后铺上茄子

12、然后调味,我买的鱿鱼是带点咸味的,所以这里我就不加盐了,加酱油,蚝油,白糖,胡椒粉调下味,盖起来焖4分钟

13、焖好后翻拌一下,防止粘锅,然后淋入淀粉水煮开

14、煮开后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15、咸香下饭的鱿鱼茄子煲,喜欢就收藏起来试试看吧

茄子的营养功效

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

1.治胃癌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抗癌性能是其他有同样作用的蔬菜的好几倍,是抗癌强手。能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值针对胃癌、盲肠癌有较好的抑 *** 用。

2.抗衰老

茄子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的意义。

3.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

经常吃茄子有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紫斑症、坏血病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4.清热解暑

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

茄子的饮食禁忌

脾胃虚寒、哮喘者不宜多吃。

茄子秋后其味偏苦,性凉,脾胃虚寒、体弱、便溏者不宜多食。

手术前吃茄子,麻醉剂可能无法被正常地分解,会拖延病人苏醒时间,影响病人康复速度。

茄子不宜与螃蟹同食。蟹肉性寒,茄子甘寒滑利,两者同食,肠胃会不舒服,严重可能导致腹泻。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秋季煲猪尾汤,多加2种食材煲一锅,家人腰好腿好精气神

秋分过后,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广东妈妈们又开始着手给家人准备一些滋补肾气的汤水。因为入秋天凉,很容易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其实就是肾气不足的表现。不管是家里的老人还是孩子,秋季要把阳气收好,等到天气逐渐变冷的时候,抵抗力才不易下降,手脚也不容易冰冷。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道适合秋冬季节的猪尾汤,健脾益肾,乌发生津,简单易做。

秋季用猪尾煲汤,价格不贵,一根猪尾在菜市场上只要10-15元左右一根不等(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消费水平),猪尾一般都是按一整条价格售卖,不用称量,所以比起动辄几十块的猪骨煲汤,猪尾在价格上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猪尾的节节就好像人体的脊柱一样,一节节的,所以民间有“吃啥补啥”的说法,猪尾的筋骨分布恰好,外皮还有丰富的胶质以及氨基酸,所以无论男女老幼,多吃猪尾,都能起到滋补的作用。

【鱿鱼花生煲猪尾】

食材:猪尾1条,花生50克,眉豆20克,鱿鱼干1个,生姜1块,盐少许。

做法:

1.买猪尾的时候要注意去掉外皮上的杂毛细毛,然后把猪尾剁成一节节的段状。鱿鱼干要提前浸泡软,鱿鱼干有一股陈香的味道,用来煲汤有利骨骼发育以及预防贫血的作用。

2.把鱿鱼干泡软后,如果鱿鱼干还有外皮,要去除干净,然后把它切成小块。

3.猪尾和生姜片入冷水锅中汆烫,能去掉猪尾的肉腥味和血水杂质。煲汤前大部分肉类都要经过汆烫这一步的处理。

4.花生健脾益肾,眉豆健脾祛湿,把这两种豆子用清水浸泡。补药一堆,不如豆子一把,不同的豆子有不同的作用,我用的这两种豆子都是日常常见的豆子,主要能促进脾胃消化功能和吸收。泡软后来煲汤,更容易煲煮熟。

5.把所有食材放入砂锅中,加入5-6碗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左右。

6.鱿鱼干煲汤有特别浓烈的香味,是其他食材替代不了的,煲至花生和眉豆都软熟,汤色渐浓,趁热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鱿鱼干煲猪尾,汤鲜味浓,花生眉豆软熟,入秋后多这样煮猪尾汤,别只会红烧啦,滋阴益肾的家常汤,腰膝乏力的人多喝2碗,腰好腿好人显得精气神。

黑猫的厨房,美食专栏原创作者,图文原创,盗图必究!

与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细枝末节,认真生活,好好吃饭!

春天碰到这菜,不管有钱没钱,我从不放过尝鲜,配上鱿鱼一炒真香

  这两天蒜薹刚上市,一斤卖到10元左右,我就买了一小把回来,配上鱿鱼炒一炒,超级好吃,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做的吧!

  用料:

  蒜薹,鱿鱼,小米椒,大蒜头,生姜,盐,鸡精,白胡椒粉,孜然粉。

  做法:

  大蒜头和生姜切末,小米椒切成小圈备用。蒜薹切成小段。

  先撕掉鱿鱼的表皮。注意:表皮下面还有一层白膜,这个白膜也需要撕掉,这样吃起来才比较好嚼。

  将处理好的鱿鱼肉切成一指长的片状,在每条鱿鱼肉上打上十字花刀,最后分成小块。

  锅内倒水,将水烧至锅底起小泡,就倒入鱿鱼焯水。

  等锅内的鱿鱼花打卷后,就可以出锅了,这一条条好看的鱿鱼花就做好了。

  将蒜薹倒入烧开水的锅内焯水。

  把蒜薹焯上十秒钟就可以捞出来了。

  取一小碗,放入5小勺清水,加入适量的盐,一点孜然粉、白胡椒粉和鸡精,搅拌均匀。

  往调好的水中加少许淀粉搅拌均匀,调成水淀粉糊备用。

  锅内倒油,放入生姜末、大蒜末、小米椒圈炒制。

  炒出香味后,倒入焯过水的蒜薹煸炒5秒钟,最后倒入焯过水的鱿鱼花翻炒均匀。

  将调好的水淀粉倒入锅内,翻炒5秒钟就可以出锅了,最后淋入一点香油就可以出锅了,一道蒜薹炒鱿鱼花就做好了,做法是不是特别的简单呢?

晚餐005|两人食,京酱肉丝,秀珍菇鱿鱼汤

今晚,两个人吃饭,煮了一个秀珍菇鱿鱼汤,还张罗了用春饼皮包着吃的京酱肉丝,还搭配了一碟生菜。这样的晚餐虽然只有一汤一菜,但其实已包含了肉、海鲜、青菜与菌菇,还有面食,营养搭配相对均衡。

【菜谱分享】

◇京酱肉丝◇

食材:猪肉200g(腌料:盐2g、淀粉10g、玉米油10g)、酱汁(甜面酱1汤匙、生抽1汤匙、白糖10g、开水4汤匙)、玉米油10g、春饼皮250g、生菜1棵

做法:(1)猪肉洗净切成细长条状,加入盐、淀粉与玉米油,抓匀腌制15分钟左右;(2)将甜面酱、生抽、白糖与开水搅拌均匀,成酱汁;(3)锅中热油,下猪肉滑炒,炒至猪肉变色,加入酱汁,煮至酱汁黏稠,即将肉丝与酱汁盛起;(4)食用时,取春饼皮将肉丝与酱汁,还有生菜放入,卷起即可食用。

碎碎念:生吃的生菜,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生菜也可以换成青瓜丝。

◇秀珍菇鱿鱼汤◇

食材:鱿鱼1个、秀珍菇250g、盐适量

做法:(1)鱿鱼处理干净,切块打花;秀珍菇洗干净;(2)煮开水,下秀珍菇;(3)再次煮开,先下鱿鱼须,再下鱿鱼肉;(4)全部煮开,加盐调味,熄火即可食用。

碎碎念:鱿鱼不宜久煮,煮的时间长了,鱿鱼吃起来带韧性。鱿鱼须煮的时间略长点,可以先下。


【菜金参考】

猪肉15元(约200g)、秀珍菇3.5元(约250g)、鱿鱼26元(约300g)、春饼皮7元(约250g)、生菜2元(1棵),两人菜金合计53.5元,坐标广东汕头。

这青瓜仔鱿鱼沙拉连吃3天了!明天还想吃

冠利鸡尾青瓜仔 - 精选上等新鲜脆嫩的迷你青瓜,选用加入优质莳萝和洋葱的开胃腌泡汁腌制,爽脆开胃。 辣椒圈 - 酸甜腌泡汁腌制的切片辣椒圈。是墨西哥菜中的经典原材料。适合 *** 披萨、沙拉等,作为日常炒菜、炖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红椰菜(紫甘蓝)- 精选食材,经典配方。搭配烤肉、香肠十分美味。在中式烹饪中可作为红色菜品上色用,也可以作凉拌菜。

By KUEHNE德国冠利

用料
  • 鱿鱼 2只
  • 黄油 20克
  • 酱汁 适量
  • 蜂蜜 10克
  • 蚝油 10克
  • 减盐生抽 5克
  • 老抽 2克
  • 蒜末 2瓣
  • 辣椒面 2克
  • 圆叶芝麻菜 适量
  • 冠利辣椒圈 适量
  • 冠利红菜头 适量
  • 冠利鸡尾青瓜仔 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全部食材,鱿鱼杀洗好撕去黑膜,用竹签子叉好;酱汁提前混合好备用;

2、鱿鱼两边切花刀方便入味;

3、不粘锅加热,放入黄油; 倒入蒜末和辣椒面煎香;

4、倒入蒜末和辣椒面煎香;

5、放入鱿鱼,用平铲压压;

6、好吃不长肉,太美味啦~

鱿鱼的营养功效

1.防治贫血

鱿鱼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疗贫血。含有的多肽和硒等微量元素有抗病毒防辐射的作用。

2.预防带血综合症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缓解疲劳,恢复视力。

3.预防糖尿病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糖尿病有预防的作用,促进肝脏的解毒作用,预防有酒精肝引起的肝脏功能损害,所以鱿鱼作为下酒菜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321沙拉日#低脂低卡:鱿鱼鲜蔬暖食沙拉

总是听到身边健身的朋友抱怨 做低脂低卡的简餐麻烦又费时 今天教大家做一道简单低脂低卡的 10分钟快手暖食沙拉 搭配0脂肪的丘比千岛沙拉汁 大口吃也完全无压力哦

By 仪式感小周周

用料
  • 鱿鱼 100g
  • 西兰花 100g
  • 西红柿 1个
  • 丘比千岛沙拉汁 50g

做法步骤

1、西红柿1个,用小苏打泡洗干净后切片

2、西兰花100g,用小苏打泡洗后切块

3、锅里加入清水,水开后倒入西兰花下锅焯熟

4、鱿鱼须焯熟后切片

5、简单装盘后, 在表面淋上丘比千岛沙拉汁就可以开吃啦

小贴士

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其他蔬菜或肉哦

鱿鱼的营养功效

1.防治贫血

鱿鱼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疗贫血。含有的多肽和硒等微量元素有抗病毒防辐射的作用。

2.预防带血综合症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缓解疲劳,恢复视力。

3.预防糖尿病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糖尿病有预防的作用,促进肝脏的解毒作用,预防有酒精肝引起的肝脏功能损害,所以鱿鱼作为下酒菜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莲藕莲子鱿鱼汤,鲜香味美,这是秋天的汤水,润燥降火,滋养肺气

老话说,秋食白食,也就是说秋天到了,要多吃白色的食物,今天要推荐的是莲藕莲子鱿鱼汤。这是一款适合秋天的汤水,鲜香味美,润燥降火,滋养肺气。

这汤水真的很好喝,每次我总要喝上两三碗,汤水香醇浓郁,莲藕与莲子粉糯清香,家里有鱿鱼干的,可以试一试这汤水。

【食材】莲藕2节(500g)、莲子干50g、鱿鱼干1个(200g)、猪瘦肉200g、清水2000ml、盐适量

【做法】

1. 准备好莲藕、莲子干、鱿鱼干、猪瘦肉与陈皮;莲藕削皮切块,莲子干与陈皮洗净;鱿鱼干用清水洗净泡软切花;猪瘦肉用清水反复冲洗,洗净打花。

2. 将莲藕、莲子干、鱿鱼干与猪瘦肉一起放入砂锅,加入清水。


3.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小时左右加盐,熄火即可食用。

【烹饪小技巧】

这食材的分量适合4-6人,如果用电炖盅煮汤水,更好也是先将汤料与清水煮开后,再倒入电炖盅,即使是炖盅中的水也更好用开水。

春天,喝鸡鸭汤不如喝这碗汤,补肾气,强壮筋骨,身体棒,少生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导读:春天,喝鸡鸭汤不如喝这碗汤,补肾气,强壮筋骨,身体棒,少生病!春天到,万物复苏,是个生长的好时节,很多人体质相对虚弱,都会利用春天养生。春天的天气暖和,而且阳光正好,在这个时候,吃一点滋补的食材,可以为身体提高营养,让身体更健康,更强壮。


春天多喝汤,不仅可补水,而且汤也滋补美味,容易让人吸收。汤建议选择清爽的蔬菜汤,适当喝一些肉汤,还有可以用一些食材下去炖汤,出锅后的汤汁鲜美,而且也有一定的功效。



鱿鱼大家都喜欢吧,也喜欢吃吧,有嚼劲而且味道特别鲜。新鲜的鱿鱼,简单蒸煮,出锅便是一道受人喜爱的美食。鱿鱼母也是一种很滋补的美食,体质虚弱,女性生完娃后容易腰酸背痛的,男性经常没精神的,可以用鱿鱼母炖汤喝,有一定的补血气,补肾气的好吃,而且强免疫。今天我们就用鱿鱼母分享一款好喝滋补的汤品,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准备食材:

瘦肉,鱿鱼,木,食盐,生姜

具体做法:

1.将备好的瘦肉放在水中冲干净,洗瘦肉的时候要用流动水。洗好后切小块切好放一旁备用;



2.鱿鱼母放在清水中洗净,洗净后的鱿鱼母放着用剪刀给它剪成小段,剪好后放在一旁;


3.准备一个炖锅,将洗净后的瘦肉放入里面,鱿鱼母也放入。加入生姜片,然后倒入水。肉跟水的比例为1:2比较合适。将它放在锅中炖煮1.5个小时;



4.锅中的汤汁炖好后,加入适量的食盐,用勺子给它搅拌均匀,这样可以更好地融化。然后试一下味道,可以的话我们就关火出锅。



这样子一道清爽甘甜的瘦肉鱿鱼母汤就完成,里面的肉嫩滑好吃,而鱿鱼母口感有点Q弹,非常不错。这一道汤,主要是它的汤头很好。



春天是一个养生的季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要多吃一些营养食材,这样子可以使得我们身体获得更多的能量,让身体更为健康。今天的这一道鱿鱼母肉汤不要错过,滋补强身,补肾气,这样简单一煮,非常的不错,



鱿鱼母跟肉一起炖出来的汤很是鲜甜,而且香味浓郁,很是鲜甜,非常好喝。有空的话可以为自己,为家人煮这样的一道汤。出锅后家人一定会赞不绝口,因为是真的很鲜美。



小贴士:

1.鱿鱼母还可以跟其他肉一起炖,跟瘦肉炖出来的汤汁很是鲜甜,而且不会油腻,里面的鱿鱼也是很好吃;

2.如果担心会有腥味,可以在汤中加2片的生姜片,有去腥提鲜的作用。


小伙伴们喜欢请帮我点一下在看,分享,点赞,收藏,记得关注我呦,谢谢您的阅读!祝好!

我是晓苹,美食领域原创作者,用日常普通食材做出好味道。如果你还在烦恼每天吃什么,不妨关注我,一起探讨美食,我也会每天分享一道家常菜,让您在吃的路上不迷路。希望可爱的你们持续关注我,喜欢我的作品,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收藏转发,并且留下您宝贵的意见,谢谢!本文为食烟火味图文原创,如果你也喜欢美食,欢迎关注我。抄袭,搬运必究!

中国人的“山珍海味”,为什么看福州?




福州,是“西北控瓯剑,东南负大海”的福建首府,她守护贯穿古今的中华传统,也肩负穿江达海的开拓精神。福州的味道,亦深藏山海之味,包容且深厚,复杂而迷人。


福州食材丰富,福州人的口味清淡,

山珍也好,海味也罢,必须讲究“鲜”字。

图为连江渔业养殖。

摄影/王茜


自秦汉起,中原、闽越的文化就在福州与八闽大地的丰饶物产碰撞、交融。福州人博采烹调技艺,广纳四方风物,形成独到食俗。百余年前,近代福州崛起,饮食文化繁盛,以海味为基、烹调精细、格调高雅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便在这一时期诞生。今日闽菜的主流,正在福州。


经典福州菜:

荔枝肉,摄影/城市穿梭客;

爆炒双脆,摄影/GAGALing;

淡糟香螺片,供图/福州文旅

制图/东子


福州味道,是怎么样的?


它,是一场跨山向海的风味盛宴。因自然禀赋优越,福州人向来追求原汁原味,擅长靠海吃海,这奠基了闽菜精于烹制“山珍海味”的底色。


它,是从华夏腹地到海上丝路的千年食旅,源承了方寸之间、剞花如荔的人文底蕴,也有博采中西,调和百味的开拓创新。百余年前,那一坛用三十余种风物“美美与共”的佛跳墙,可称是闽菜发展历程的缩影。


历久弥新的福州之味,如今依然不断进取创新,它们刻进了福州的城市肌理,也塑成了福州人的精神风骨。


若将福州人林则徐的那句名言略改一字,福州的味道,正是——海纳百“味”,有容乃大!


经典福州小吃:

福州鱼丸,摄影/刘艳晖;

捞化、蛎饼,摄影/GAGALing

制图/东子


味纳山海,福州的背后是“海上福建”!


中国八大菜系,各有千秋。若论食材之优,闽菜可以说独一无二。福州菜之所以是闽菜主流,首先是因为这里坐拥山海,食材 “天赋异禀”,也由此形成了闽菜烹饪的基本骨架。


“海上福建“渔业资源优越,

每逢开海,福州海域千帆竞发。

摄影/城市穿梭客


《山海经》说“闽在海中”,福州正是如此。福建更大的河流闽江由武夷山脉东麓而来,奔流入海,开拓出群山环绕的福州盆地。闽越先民在此倚山造城,千百年来岸线推移,逐渐形成这片“有福之州”。这里气候湿润,水土丰饶,福橘、福榄等物产,历来为人称道。


新石器时期的昙石山文化遗址,是福建海洋文化的源头,此处遗址上就有丰厚的贝壳层,还是吃过的,可见先民很早就开始“靠海吃海”了。


福建福州地形示意图。

制图/冰镇熊猫


闽江诸支流,让福州盆地水网密布一如江南。若自万米高空俯瞰,闽江入海,恰似一棵枝繁叶茂的福州市树——榕树,无数枝干“开垦”出广阔的“海洋陆地”滩涂,前方的福州海域则横跨闽东渔场和闽中渔场,为福州撑起了丰饶海味的基础。


论种类,万历年间,浙江宁波人屠本畯入闽为官,写下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区性水产动物志《闽中海错疏》,就记录了多达两百余种海产动物;论品质,漳港海蚌等珍品,被郁达夫等古今名家赞誉。


福州海滨,处处都是“鲜”。

摄影/李贤松


如今,福州海鲜更是开拓出一片广袤蓝海,以2021年海产量而言,平均每个福州人每年便能分到整整600多斤海鲜。今天的连江鲍鱼,约占全国鲍鱼产量的1/3,福清鳗鱼,则端到了世界各地鳗鱼爱好者的桌头。


这也难怪,福州人一年四季无海不欢,以鲜为美。

来福州,一定要拼命吃海鲜。

图1/视觉中国,其他摄影/李艺爽


海鲜讲究原汁原味,除了直接蒸,烹饪海鲜的手法,莫过于汤菜。福州人对海鲜汤的味道,是极讲究的。比如,蛏干和干贝可以相融于一锅好汤,但蛏干搭配鱿鱼干一起煮汤,味道可能就“浊”了。


对味道的极致追求,让福州人自然以汤增鲜,以水容味。一道宴席,可以用汤菜起手,甜汤结束,中间也少不了若干汤菜。 “一汤十变”,是福州人特有的饮食意味。


论用汤技法,鸡汤汆海蚌可称“闽菜明珠”。备好鲜活海蚌,立刻将滚沸的三茸汤(母鸡、牛肉和猪里脊)倒入,汆(cuān)熟即可。一个“汆”字,鸡汤咸鲜,更衬出海蚌的脆嫩鲜美。福州味道的清淡鲜脆,以汤入菜的巧妙手法,都在此菜里淋漓尽致。


鸡汤汆海蚌,要细细吊汤、滤去杂质;

海蚌被鸡汤快速烫熟,一碗至鲜方成。

摄影/城市穿梭客


海味,还在福州人的手里,化身鱼丸、鱼面等形态,开始“七十二变”。


鳗鱼、小参鲨等新鲜海鱼剁泥,调番薯粉制皮,包猪肉馅,被拿捏成“福州鱼丸”。旧时候小贩多沿街叫卖鱼丸,可以直接拿水缸按颗来买,鱼丸在汤里沉浮隐灭如明星,还被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七星丸”。如今,这颗丸子已被福州人做成年销售30亿颗的大生意,占据中国鱼丸市场半壁江山了。


2021年的之一批福州(含平潭)闽菜保护名录中,

鱼丸便排在风味小吃的之一位。

摄影/城市穿梭客


蛏子、虾米、蛤蜊、扇贝等一众小海鲜,则在风吹日晒里,揉进了时间的力量,化身海鲜干货。福州人做一碗面一碗汤,总少不了放它们进去,比之鲜活海味,更显滋味悠长。


蟛蜞酱、虾油等福州人特有的家常味道,是如生抽一样的调味品,更是对海鲜的升华。


虾油 *** 不易,好的虾油要酿造至少三年。

摄影/城市穿梭客


在老福州眼里,盐巴只有咸,唯有虾油才是鲜,虾油又称鱼露,用小鱼小虾集中发酵提炼,要至少酿造三年,整瓶虾油看起来黝黑,倒出来却是澄澈透明,质地犹如琥珀。一盘简简单单的白灼虾,剥皮后配一碟虾油,真可以说是鲜上加鲜掉眉毛了!


福州小吃的代表之一鱼丸,

便可用虾油调味增鲜。

摄影/李艺爽


上到宴席大菜,下至三餐调味,福州人吃海,食材、技法、调味三位一体。


不过,“海味”只是福州菜的底色。若是放眼福建省沿海,处处都是海岸蜿蜒,擅长海味调制,但福州菜能成为闽菜的主流,靠的可远不止是海味。


山海通达是福州,海纳百“味”是江湖


海,不止于丰盈的物产,还在于一种开放包容的海洋精神


从汉代始,福州就是八闽首邑,基本未变。她兼具行政地位之重、交通之便利、商贸之活跃,以及人流红利。多方因素,让福州菜广纳四方风物,地位集大成于闽菜,成为此菜系主流。


跨山向海的大区位,

让福州味道拥有无限可能。

摄影/欧阳泓略


福州是中原移民、文化、风物融入福建的之一站,也是中国面朝海洋的重要窗口。粉面、番薯、红糟、茉莉……各色来客在福州“既来之,则安之”,让这里的味道成为了一曲跨越山海的千年“闽味”交响。


从中原到世界,来了就是福州味道!


郁达夫的《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开篇讲 “福州的食品,向来就很为外省人所赏识”,这里说的固然是物产的丰盈,但也得见福州菜五味调和的底色。


福州海滨紫菜种植现场。

海味是福州菜的重要一环。

摄影/王晓峰


若自福州溯闽江而上,可通往浙江、江西,发达的内陆航运,让福州与中原的联系绵延不绝,山地的阻隔,又让福州成为顾祖禹笔下 “兵家不争”的生活乐土。


西晋末年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晚唐五代王审知兄弟入闽,两宋年间人口南迁……上至“苏杭雅菜”一类的烹饪艺术,下到面食等日常味道,随着人来人往,皆成为福州菜的养分。


红糟是酿造红曲酒的副产品,

图为酿酒师傅翻晒红曲。

图/视觉中国


福州菜的“味道之魂”红糟,便是自中原而来。苏东坡的名句 “夜倾闽酒赤如丹”,说的是福州人爱的青红酒。此类酒要用到红曲,副产品则是红糟。中原、江南以糟酿菜的吃法久矣,但唯有福州人将这种红糟化腐朽为神奇,十样福州菜,半壁风味在于红糟。


其实,每一种福州的本地好食,细细品去,都能尝到福州源承中原,氤氲千年的历史韵味。



福州味道底蕴深厚,名菜众多。

供图/福州文旅


酥软可口,最适合配红糟肉的“光饼”,与北方烧饼可称兄弟,传说是由山东人戚继光入闽抗倭时发明;细如丝、长如线的“线面”早在唐末就传入福州,宋时黄庭坚称其“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而在福州人的传说里,它还有一个更为浪漫的意象——九天玄女从天上织下的丝线。

图1:福州线面, *** 需经过十七道工序,极其讲究。

图2:福州光饼加红糟肉,是地道的福州吃法。

图1/视觉中国,图2摄影/GAGALing


得益于中原腹地持续不断的滋养,福州菜犹如一名谦雅文士,而当大航海时代将世界各国连接时,福州的海洋文化底色开始凸显。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州长乐人陈振龙从吕宋(今菲律宾)带来了可以结出“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果实的番薯藤,后经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福建广袤的山地丘陵之间,长出了一道绿色的生命线。两百年之后的清乾隆年间,中国番薯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3000万吨,它们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整个福建的味道。


福州鱼丸、番薯丸、肉燕 *** 过程,

均少不了番薯。

鱿鱼干煲汤与什么搭配最好,鱿鱼干煲汤与什么搭配最好-第1张图片-

摄影/城市穿梭客


番薯粥、海蛎煎、番薯干……番薯沉进了每一个福建人的生活里。至于大多数需要勾芡的福州菜,缺了番薯粉更是寸步难行了。


福州小吃的代表肉燕,形似馄饨, “馄饨皮”却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捣成肉泥后混合番薯粉反复搅拌,不断压匀轧辗制成,薄如白纸,色泽似玉,若与鸭蛋共烩,便是宴席名菜“太平燕”,吃的是福州味道的丰盛与深厚。


肉燕,每一口下去都是鲜。

摄影/叶君浩


“传统福州味,清雅冰糖甜”的福州经典味道——茉莉花茶,同样体现了福州容纳四方的海洋精神。


茉莉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古罗马、 *** 一带而来,登陆福州。北宋年间,花茶工艺传入福州,写在书法家、茶学家蔡襄任职福州时创作的《茶录》里,其后,福州茉莉花茶承沿千年,又跟着 “丫霸”(意为:很棒!)福州人出海闯荡,香飘万里。


茉莉花茶,

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之一香”的美誉。

摄影/黄小璇


沙茶酱、芥末、咖喱、番茄酱,一种种外来风物不断登陆福建,来到福州。只需一个契机,底蕴逐渐丰厚的福州味道,便能蜕变,从此开一省风味之先……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势造出福州味


时至清末“五口通商”,福建五占其二(福州、厦门), “开眼看世界”的福州因茶而兴,世界各国来客,甚至唤马尾港罗星塔 “China Tower”(中国塔)。



福州马尾港罗星塔,仍然守望远方。

摄影/邱军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福州坐中望海,区位突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1866年,清 *** 在福州马尾设立总理船政衙门,继而,中国的之一所近代海军学堂、之一座造船厂、之一支近代海军舰队……纷纷自“海上福州”诞生。中国近代海军史,福州人书写了众多篇章。


船政崛起,带动福州各行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饮食亦日渐发达丰厚。


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福州群雄,则从大厝和坊巷里走出,纵横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舞台之上。他们虽然行走全国,却不忘家乡风味,林则徐巧用福州芋泥彰显爱国情怀,林徽因做得一手清淡素雅的好闽菜,海军名将萨镇冰曾手书“酥制肉绒福建之一,宝鼎老牌名震全球”,说的便是今日名列非遗的鼎鼎肉松……


福州太极芋泥,被誉为“东方冰激凌”。

供图/福州文旅


福州味道就这样因兴盛的人流往来传播,在过去承沿两宋 “苏杭雅菜” 的人文风韵;明清时期“京广烧烤”精湛技法的基础上,与八方饮食风味互通有无,清鲜、酸甜、鲜香、精调细作的福州菜体系逐渐成型。


每一种福州味道, *** 技法都非常精细。

图为聚春园螺片刀工。

摄影/城市穿梭客


1865年,一家名叫“三友斋”的福州饭店开业。其时,名厨郑春发游历全国、不断创新,被誉为“闽厨之一手”。1900年,他入股这家饭店,后改名“聚春园”,生意愈发兴盛。


某天,郑春发端出了一坛佳馔,坛盖掀开,香惊众人。有名文人随口吟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此后这道本名“福寿全”的菜便被称为“佛跳墙”。这一坛,有鲍鱼、刺参、蹄筋、花菇等上好食材,善于用糖去除腥腻,端出的是闽菜善用“山珍海味”的整体特色。这个记载在《中国名菜谱·福建风味》里的故事,只是闽菜风采的冰山一角。

闽菜代表佛跳墙,是包容山海的大气之作。

摄影/城市穿梭客


彼时的福州,聚春园、全福楼等老字号竞相争辉,郑春发、陈水妹、强祖淦、黄惠柳等名厨大显身手,今日的荔枝肉、南煎肝等福州名菜,均在此时创立。这些老字号驰名江南,北上京津,留下了无数江湖传说,也造就了酸酸甜甜、汤汤水水、调味独到的“闽味儿”。


包山纳海有容乃大,是味道也是精神!


如今,福州菜还在不断革新,佛跳墙也有了方便分装的小碗;酸酸甜甜的荔枝肉被还原成“标准酸甜比”,加入到席卷全国的预制菜风潮里去。福州味道,向来走在敢为人先的路上。


佛跳墙,用料考究、程序严格,

原料层层叠叠装入坛中,沸后慢煨,

才能成就这坛“闽都之一菜”。

摄影/城市穿梭客


不过,它们有容乃大的气质仍旧不变,并根植在842万福州人的记忆里,变成福州的城市缩影、发展历程,生活精神……


就说那“三山两塔一条街”的福州城市空间,同样也是活着的“福州美食地理”。


榕树与三坊七巷,陪伴着福州。

图/视觉中国


于山白塔和乌山乌塔一东一西,中间是由八一七路和解放大桥构成的城市中轴线。中轴线上坐落着 “三坊七巷”, 福州望族曾在此聚居,淡雅精致的闽式官府菜就以此地为原点,逐渐散播至福建各地,构建了闽菜的骨架肌理。


沿中轴线拓展出的上下杭,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因清代“五口通商”的历史际遇,八闽会馆在此云集,商业繁荣带来饮食文化的繁盛,福州小吃的主流自这里生发,逐渐过渡到平民生活之中去。


肉燕馅料是精心加工的猪后腿肉泥。

摄影/李艺爽


小吃,在闽菜的地位举足轻重,之一批福州(含平潭)闽菜保护名录里,65道闽菜里,就有35道是小吃!捞化、葱肉饼、八宝饭、蛎饼、豆腐蛎等民间小吃,往往只选用几项食材,精调细作的功夫和官府菜一脉相承,源于粗粝生活却极尽心思。

各色福州小吃,均 *** 精细,滋味十足。

摄影/李艺爽


一碗早起时候的锅边糊(鼎边糊),将“山珍海味”和碳水完美结合,正是福州味道有容乃大的代表。


鲜甜的蚬子汁为汤底,浸泡的大米磨成米浆,沿着锅边浇入。滚烫的锅壁迅速将米浆烫成米片,米片铲进蚬子汁,再融合鲜虾、鱼干、花蛤们,最后与香菇、白菜、芹菜等共舞,山海之味,在这一口大锅里会师。

吃端上桌的锅边糊,也少不了配海蛎饼、三角糕、芋粿“福州小吃”老三样,一顿早餐,包山包海,是福州人心心念想的家乡味道。这种颇为“大气”的小吃风采,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锅边糊是福州小吃的代表之一。

摄影/李艺爽、刘艳晖


若你来到福州,大可体验一下“七溜八溜,不离虎纠”的自在生活,去聚春园等老字号品一品闽府名菜,或是走到街边巷头,喝一碗锅边糊、咬一口肉燕、要一碗虾油捞化,或者干脆就在小摊上叫一枚光饼,夹上本地红糟肉,一边吃,一边游览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上下杭延续着她的繁华,三坊七巷历经修复后涅槃重生,一条条步行“福道”连接起各大公园,华林寺、罗星塔、镇海楼、朱紫坊等古建藏着悠悠岁月,众多参天古榕枝繁叶茂,守护着这座城市,彰显着历久弥新的精气神。


接水连山的福州“福道”,

全称为福州森林城市步道。

图/视觉中国


如今,有400多万福州侨胞“出闽成龙”走向世界,带着福州味道飘香万里。即便相隔万水千山,只要一尝到熟悉的福州菜,出门在外的游子就仿佛回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家乡。


福州人冰心曾说过:


“福建华侨,遍布天下……在他们家里、店里,吃着福州菜,喝着茉莉花茶,使我觉得作为一个福建人是四海都有家的。”


泡一杯茉莉花茶,

感受清淡隽永的茉莉气质。

摄影/好吃的林君君


福州百味吃罢,且品一杯这样的茉莉花茶,它跨越千山万水而来,包容开放,清雅隽永,天然托出福州人的气质。福州人,可以文史通达,博大精深,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时代的关键时刻,他们也可 “苟利国家生死以”“山登绝顶我为峰”……


如此海纳百川,正是有福之州,人间好味。


大海有多远,福州的鲜味就能传多远。

摄影/王茜



文丨后果、水水、蒸蛋

文字编辑 |后果

图片编辑 | 奈福

地图编辑 | 冰镇熊猫

地图审核 | 程远

设计 | 东子

头图摄影 | 城市穿梭客

封图摄影 | 城市穿梭客


本文特约合作单位: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审稿专家

黄秀芳,《中华遗产》主编

崔建楠,原《福建画报》社长、总编辑

沉洲,作家,《闽味儿》作者

杨伟华,聚春园佛跳墙非遗第八代传承人


※特别感谢※

福州市连江县安凯乡 *** 、奇达村村委会

福州聚春园大酒店

《福州晚报·一碗福州》

福州人光饼女士


主要参考资料

福州市人民 *** 官方网站公开数据

《中国名菜谱·福建风味》序言 王世襄

《闽菜史话》 刘立身

《闽味儿》 沉洲

闽都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特色 黄启权

福州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叶婷

闽菜的研究 吴先辉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标签: 鱿鱼干 煲汤 搭配 更好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