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植物典籍中,人参估计是很难舍弃的,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等典籍中,都有关于人参的记载。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所以很多植物若要体现其价值强大,往往会往“人参”上靠,比如说它可媲美“人参”,更有甚者,名字中也得带上人参,比如栌兰叫“土人参”,玛卡叫“外国人参”,葛根叫“千年人参”,你会发现这些植物和人参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为了体现它的价值大,有的还是“噱头”。
1、对对参科普
很多草本植物为啥都爱和“人参”扯上关系因为这样显得价值很大,但也有一些草本植物名称不带“人参”二字,只带了一个“参”字,比如“盘龙参”,“西洋参”,“党参”,“高丽参”等等,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科普了,我想科普另外一种植物,它的名字也带有一个“参”字,人称——对对参!
对对参其实是民间称呼,民间喜欢给植物加上“参”字,它是一种兰科植物,和人参不同科。它的植株高度一般是10厘米左右到30厘米左右,有块根,块根肉质,形状为卵形或者长圆形,长度2厘米左右,直径1.5厘米左右,样子酷似“鸡肾”,在民间也叫——鸡肾参。
鸡肾参的根茎一般有两颗肉质的块根,类似肾形,也有人叫它双肾参或者双肾草,它的叶片也是带有肉质的感觉,长度一般5厘米左右,宽度2厘米左右,椭圆形,叶脉明显,花序为总状花序,花葶出自叶片中心,花小,种子更小,繁殖能力不是特别强。
2、对对参的价值参考
对对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药用价值上,在《云南野生中草药名册》、《中华本草》、《滇南本草》中有收录,称其可以“补肾强腰,理气”等,价值还是很大的,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
由于它的价值大,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有人叫它双合草,也有人叫它鸡蛋七,大叶白芨,二叶兰,小鸡腿等等。
3、对对参的产地
对对参在我国的云南、 *** 、贵州、四川、广西等等地方均有生长,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它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3000米以下的地区。往往生长在深山树林,或者一些草地上,它对于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有污染和太干燥的地方都不会生长。
它的繁殖能力很弱,对环境要求又高,数量比较稀少,显得更加珍贵。想要找到它还得费一番功夫,若能见到,别踩坏了。
当然,若有需要,在保护其原产地不被大规模破坏的同时,还是可以采挖一些的。对对参的入药部分是根茎,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采挖,采挖也很晾晒干透后密封保存。在需要的时候在拿出来使用。
但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是药三分毒”,若有需要,还是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哦。读者朋友们:这种野草长得像“鸡肾”,民间把它叫做“对对参”它的数量很稀少,价值很珍贵,若您见到,见到别踩坏了哦。您的家乡有这种“对对参”吗?您的家乡还有哪些以“人参”或者带“参”字命名的植物呢?比如:竹节参,也叫竹节人参。欢迎留言告诉大家哦。
标签: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