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螺图片,香螺价格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9 0
香螺 猫眼螺 平螺我是傻傻分不清,谁能教教我~

小葱拌猫眼螺。

这香螺多少钱?25?给我来点。行,就这些,就这些。这玩意你挤水,不用挤,我也得晃荡出去。大家好我是花卷,今天这香螺是薄塑料袋套厚塑料袋,而且白厚的塑料袋味老大了。25一斤买了43块钱的。小伙伴要了好长时间的猫眼螺,我照你的图片找到了,但这就叫它香螺。

·先将香螺用清水冲洗几遍,若不急着食用,可将其浸泡在盐水中一段时间。

·香螺应冷水下锅,水量需没过香螺,加入姜片、盐、料酒,煮沸后计时2分钟,待浮沫消失后,香螺壳上的硬皮开始脱落,此时即可捞出沥干。

·倒掉一部分原汤,只保留底部的泥沙,将煮好的香螺放入清水中冲洗,特别是壳的头部和底部,这些位置容易藏污纳垢。将取出的香螺肉旋转着取出,有些香螺肉上有不少泥沙,需要在原汤中清洗干净,否则会影响口感。香螺肉很容易取出,只需2分钟即可完成。

·将取出的香螺肉放入原汤中,用手抓拌均匀,将表面的泥沙清洗干净,尤其是香螺头和底部的位置。让我们看看清洗后的效果,这一幕真是让人震惊。

·将清洗好的香螺肉加入蒜末、小米辣、小葱段、香菜段、盐、糖、生抽、陈醋、辣鲜露和芥末油,拌匀即可享用。

今天的香螺口感细腻,越嚼越香。如果想让香螺更加软烂,可以将其放入高压锅中再压10分钟。

千万别碰!一女子吃完后心跳骤停,医生紧急提醒

“这次还好有惊无险,出院后我一定带头宣传,免得大家跟我一样到ICU里走一遭”宁波的张女士怎么都没想到一盆海螺让她遭了不少罪……

女子吃了两大捧这种螺心脏骤停

张女士今年51岁,从事海边养殖行业,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4日早上,张女士从塘中捞起大量海螺煮着吃了。“我之前也吃过几颗,没出什么事儿,所以这次就多捞了些”,张女士回忆道因海螺味道鲜美,两大捧海螺一会儿就被她一个人吃完了,没想到吃完1小时后,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逐渐麻木。

家里人见状,急忙将她送到医院,得知张女士食用过自行捞捕的海螺结合其症状考虑为中毒,急诊科医生立即启动急诊洗胃操作以减少毒素吸收。在洗胃过程中,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随后还出现了心脏骤停,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经过9分钟的心肺复苏后,张女士转入了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警惕!一颗割香螺或致人于死地

在ICU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照片,医生明确了张女士食用的是割香螺“割香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一颗小小的割香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

患者家属提供的割香螺照片

浙江省宁海县之一医院ICU陈启江主任介绍,该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中毒者主要呈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经过数小时的抢救,张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目前已经完全清醒,准备转入普通病房。

吃螺要注意辨别一旦发生误食,及时就医

造成张女士中毒的割香螺也叫织纹螺、海丝螺或白螺,目前市场上是禁止售卖的,已有多起因售卖割香螺被判刑案例。但由于其味道鲜美,仍有不少市民铤而走险。由于是自家海塘里捞的,加上之前少量食用并未出事,所以张女士心存侥幸。

陈启江提醒,每年都有因食用割香螺引发生命危险的患者。一旦发生误食,一定要及时就医,越早治疗,抢救成功率越高。

图源:台州市场监管

其实,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据了解,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尾部较尖且细长,大小如“指甲盖”一般,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螺肉呈淡黄色。其所含有的河豚毒素大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并且,靠家庭加热烹调不但不会起到“去毒”的作用,反而还会增加中毒风险。

每年的4-9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期。

如果误食织纹螺后发生中毒,早期的表征是舌头、口唇以及指尖发麻、眼睑下垂,接下来很快会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严重者会出现言语不清、瘫痪、声嘶、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窒息甚至死亡(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

一旦误食,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更好能带上“肇事螺”,以便医生尽快确认致病毒素。

织纹螺中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目前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死亡率极高。医院急救处理以催吐导泻,洗胃、利尿排毒等措施为主,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等。

对于织纹螺中毒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解毒药物。早在2012年,国家原卫生部2012年公告(2012年第13号)中就明令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消费者若发现市场中有人售卖织纹螺,应当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每年端午前后,是这种螺生长成熟的时候。小小的织纹螺却有这样大的毒性,平常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误食!

红里螺和香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海螺

海螺,红里螺,香螺,红里子,刺螺……如果提起这些名字的时候你能否分得清这些东西到底哪个是哪个吗?特别是每当 *** 中或现实中有人拿起一个“红里螺”说这个海螺如何如何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一大群人出来纠正:“这不是海螺!这是红里螺!香螺才是海螺!红里螺哪有海螺好吃!”

如果论口感和味道,红里螺与香螺相比的确要稍逊一筹,而且二者之间在价格上也相差了将近一倍。平时在海鲜市场里,红里螺与香螺相比数量要多一些,这大概是因为红里螺的价格更加亲民,而且产量也较高,所以比较多见。

这两种常见的螺具体有哪些异同点呢?

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螺的特点。

一,分类地位

1.红里螺

红里螺学名 脉红螺,俗称:红里螺、红里子、海螺、刺波螺等。

它属于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狭舌目、骨螺科、红螺属、脉红螺。

脉红螺的贝壳贝壳大,略呈四方形,壳质坚厚,螺旋部稍高起。体螺层中部宽大,基部收窄。在肩角上具有角状突起。壳色黄褐,具棕色或紫棕色斑点。壳口较大,内面杏红色。有角质的厣,核位于外侧。

脉红螺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其中黄、渤海在黄渤海沿岸分布较多,属于在海边很常见的种类。

脉红螺(红里螺)

脉红螺(红里螺)

脉红螺结构图

2.香螺

香螺的学名 香螺,又叫响螺,俗称:香螺、海螺、金丝螺等。

它属于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狭舌目、蛾螺科、香螺属、香螺。

香螺体型较长,贝壳圆胖而厚重,整体呈长双锥形,有八个螺层左右,在壳顶的之一个螺层甚小为胎壳,以下逐渐增大,而以体螺层更大。各螺层间有缝合线区分开来,螺层外貌为谷仓形,因此螺层的肩部很明显,而具有多个扁三角形的突起。贝壳颜色为肉色,表面有土棕色,绒布状感觉的壳皮,具有角质的厣。

香螺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尤以辽宁、山东、台湾等地产量更高。

香螺

香螺

二、脉红螺和香螺哪个好吃?哪里不能吃?

我们平时吃海螺的时候几乎都要把海螺的“脑”给去掉,因为都说海螺的“脑”不好吃,有怪味而且吃多了会头晕甚至恶心。

海螺的这个“脑”到底是什么?

这个东西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

但也有不少人平时吃海螺的时候就经常不把海螺“去脑”,一是因为嫌麻烦、二是因为吃进肚子里之后也没见那么大的反应,既没头晕、也没恶心,这可能是因人而异吧。

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海螺的“脑”,那就从海螺的内部构造了解吧。

以脉红螺为例:

脉红螺消化系统构造图

脉红螺消化系统解剖图

如果严格来说,海螺身上有三个地方不好吃:唾液腺、鳃下腺、食道腺(也叫勒布灵氏腺)。

唾液腺食道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海螺脑”鳃下腺就是海螺的那条看似深绿色的“辣筋”。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海螺的唾液腺,唾液腺可以分泌消化酶和一些酸性的黏液,可能就是唾液腺以及这些黏液的共同作用会让人们食用之后产生某些不适感。

如果解剖图看着不是很直观的话,那就看一下实物解剖图吧

脉红螺唾液腺(图片自 旋律酱)

脉红螺鳃下腺(图片自 旋律酱)

脉红螺食道腺(图片自 旋律酱)

从上面这几张图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海螺的内部构造,并且能清楚地看到究竟哪个部位不能食用。

三,红里螺和香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海螺

正如本文开篇提到的,每当有人拿起“红里螺”说这个海螺如何如何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一大群人出来纠正:“这不是海螺!这是红里螺!香螺才是海螺!”

其实把红里螺和香螺都叫成海螺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两种螺都出自海水,所以叫海螺没有任何错误。但可能是因为很多地区的习惯性叫法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把香螺称为海螺,把脉红螺称为红里螺,以此来对二者进行区分。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口感、身价等因素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印象吧,所以对海螺这个种类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也就是只有香螺才配得上海螺这个名称,其他的种类都要靠边站。

四,古时候脉红螺居然还能被作为“染色剂”使用

相传有一种染色剂叫“螺紫”,这种染色剂就是从某些骨螺科的螺类鳃下腺中提取到的,而且在古时候这种染色剂非常昂贵。公元前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提取和染色的技术。但从螺类身上提取到的染色剂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

在古时候这项染色技术不光外国人能掌握,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当然也能掌握。

《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就有如下记载: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齐桓公与管仲

从这则寓言故事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就喜欢身着紫衣,而当时齐国所处的位置正是山东半岛的东北部,正是出产骨螺科脉红螺的海区。而文中“吾甚恶紫之臭”也印证了用骨螺类鳃下腺作为染色剂而产生恶臭的事例。

不同螺类提取到的颜色


结语:时间和水平的原因,有关红里螺与香螺之间的关系先说这么多,至于二者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海螺”还是仁者见仁吧。本文就不讨论这两种螺的吃法了,这个还是大家更有发言权。其他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

侯林,程济民,侯圣陶,李国华,王秋雨.脉红螺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动物学报,1991

旋律酱 【解剖】最全海螺内部结构介绍,海螺什么地方不能吃

靛匠 螺紫的历程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 *** ,侵删。

巴哈马女王螺,壳比肉贵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巴哈马特约记者 何珊】位于大西洋西岸的加勒比岛国巴哈马盛产多种海鲜产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女王螺”(Queen conch),而且它的花式吃法更让不少来这里的游客赞不绝口。

“女王螺”生长期缓慢,至少5年成熟,体型更大的有30厘米长、重四五斤。与其他螺类相比,“女王螺”十分长寿,寿命可达三四十年。这种螺遍布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百慕大周围,成年“女王螺”背着一个又大又重的螺旋形外壳,顶部有不少短刺,壳唇内部呈粉红色。当地人将海螺肉做成美食,螺壳被 *** 成精美的工艺品。

在巴哈马首都拿骚,捕捞和贩卖“女王螺”及各种鱼虾是很多当地人收入不菲的副业。每天清晨,人们会把最新鲜的海螺摆放在鱼市自家的摊位上,每逢顾客光顾,他们会宰杀好后切成海螺片再让客人拿走。通常一磅新鲜海螺的价格约为20美元。

新鲜的“女王螺”肉质紧实Q弹,口感类似鱿鱼片。不论做成沙拉还是油炸海螺球,螺肉的鲜美在入口的瞬间就 *** 着味蕾。不过,不怎么下厨的人不要轻易尝试做“女王螺”,因为无论清蒸还是爆炒,一不小心肉质容易变老。

不会做不用担心,巴哈马人早将“女王螺”的吃法研究得十分透彻,任何一家本地餐馆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如果想品尝拿骚最地道的海螺沙拉,首推天堂岛玛丽娜小镇的“麦肯齐鲜螺”餐厅,一份传统海螺沙拉16美元,如果点一份带水果丁的热带海螺沙拉需要18美元。热情好客的店员肯尼斯会时不时地和游客开玩笑。记得之一次光顾时,肯尼斯就“告诫”记者:“吃慢点,不然你很快就会来买第二份。”

除了鲜美的海螺沙拉,还有酥脆可口的油炸海螺球、鲜香的椰奶浓汤海螺片,或者将海螺肉夹在汉堡里,都不失为独特的美食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不少中餐馆也入乡随俗,将“女王螺”纳入菜单,如果你吃不惯西餐,不妨来这里尝尝白灼海螺片、椒盐海螺片或豉汁海螺片。

巴哈马人对“女王螺”的开发可谓淋漓尽致。在离拿骚市中心不远的街上有一家手工艺品店,推开门就是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除了用稻草编织的各种挎包、草帽、带有当地特色的餐具,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用“女王螺”制成的项链、吊坠、耳环和戒指。满眼的粉红色顿时让人少女心爆棚,尽管售价不便宜,50美元至100美元不等,但几乎所有女孩子走出这家店时都会带走一两件手工艺品。

浙江20多人被抓,只因非法售卖织纹螺,为什么吃一颗就可能致命?

每年的端午前后,一种叫作“割香螺”的海产会大量出现,它的学名是织纹螺,也被称为麦螺、海丝螺、海狮螺等。而每到这个季节,媒体都会宣传不要吃这种螺,警方和市场管理部门也会打击销售织纹螺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

织纹螺又称割香螺

原来,这种螺是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据环球网报道,多地已经预警织纹螺等海鲜近期要谨慎食用,而近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当地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就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成功捣毁了一个非法购销织纹螺的买卖链。警方在三门、宁波、象山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查扣织纹螺800多斤。

这些非法销售的织纹螺除了卖给顾客外,还有不少会被小烧烤店和饭店老板买走,并高价售卖给食客,他们为了招揽生意还把织纹螺拍成短视频,吸引顾客前来消费。小小的织纹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为什么会被禁止出售,又为什么还有人非法买卖呢?

一些小烧烤店和饭店会非法售卖织纹螺

因为这种其貌不扬的小小螺类,体内却有可能含有剧毒。如果吃到了有毒的织纹螺,一颗就能致命,并且中毒后还没有解药。它体内的毒素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河豚毒素(即“河鲀毒素”),与吃河豚中毒的原理很相似。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沿海地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织纹螺的外形特点是尾部比较尖而且细长,个体的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只有大约一个指甲盖的大小。

在这种螺的壳面上,常有1至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螺口处呈白色,表面经常交织成格子状或布纹状的图案,因此得名“织纹螺”。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织纹螺种类不超过20种,它们的毒性也不太一样。

织纹螺仅有一个指甲盖大小

有些织纹螺品种是一直有毒的,主要包括光织纹螺、正织纹螺和节织纹螺。前两种螺的毒素含量高,而节织纹螺虽然也有毒,但在大多数情况毒素含量较低。还有一些织纹螺则有些不一样,它们的毒性和季节有关。

这种季节性有毒的织纹螺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方格织纹螺、西格织纹螺、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疣织纹螺、花织纹螺、素面织纹螺和橡子织纹螺等,这一类的织纹螺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均有分布,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无毒,但因季节和栖息地不同有时会有毒。

一些有毒和可能有毒的织纹螺

当然,也有一些全年都无毒的品种,例如纵肋织纹螺、习见织纹螺和胆形织纹螺等。由此可见织纹螺并不是都有毒,但如何判断一颗织纹螺有没有毒,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如果把一大盘织纹螺摆在面前,要找着哪些有毒的螺就更是难上加难。

而织纹螺的可怕之处在于:有毒螺的螺肉内积聚的毒素量很大,只要吃到一颗有毒的织纹螺,就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小小一颗螺,毒性为什么会这么强呢?

原来,织纹螺含有包括河豚毒素在内的剧毒物质。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毒性比氰化钠大几十倍。这种毒素被吸收后迅速作用于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传导产生障碍,导致肌肉麻痹。

一些野生的河豚鱼体内有河豚毒素

误食织纹螺中毒后,织纹螺中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出现消化道症状,进而出现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共济失调等。

中毒严重者很快就会出现瘫痪、说话不清楚、声音嘶哑、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紧接着出现休克,最后会因为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而且整个病程发展得非常快,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能致人死亡。

如此厉害的毒素,却不是由织纹螺本身产生,而是在生长环境中获得的。这是因为织纹螺以藻类为食,有可能会吃到一些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或者是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特别是在每年春夏季节,织纹螺的毒性更大。

织纹螺以藻类为食

经检测,织纹螺的毒素在口服时对人体的致死量为0.54~0.9毫克,只需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而且该毒素热稳定性好,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这么强的毒素在织纹螺体内,如果还想要吃它的话,那真是冒生命危险了。因此,早在2012年,原卫生部就发布了《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也发布了《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风险警示》:

1.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2.公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自行催吐,并到医院就诊。

3.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31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然而,即便是在有关部门的监管和提醒警示之下,近年来误食织纹螺而导致中毒的事件还是不断发生。澎湃新闻的一篇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至2019年,我国共报道织纹螺中毒事件55起,中毒人数433人,其中48人死亡。

织纹螺以藻类为食

2005年7月14日,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渔民陈某食用织纹螺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2012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瑞安市先后有8人因食用织纹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1名51岁的妇女经抢救无效死亡。2015年5月,福建省莆田市一位2岁男童吃织纹螺后中毒,导致其脑部和全身各脏器功能衰竭。

如果说有些人吃织纹螺是因为不了解毒性的话,竟然还有一些人明知有毒,却还要冒险食用,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织纹螺的味道还是比较鲜美的,据说炒织纹螺吃起来肉质嫩滑,略带筋道、丝丝鲜香,再配一瓶啤酒,很多人抵挡不住这种诱惑。

吃织纹螺是在冒生命危险

但是为了一道美食去冒被毒死的风险,实在是非常不值得!有些人说河豚也有毒,但通过正确的 *** 食用就可以,殊不知全世界每年都有人因吃河豚而死亡。况且想要分辨织纹螺有没有毒,比正确烹饪河豚还更加困难。

因此,千万不要为了暂时的口腹之欲而以身试险!

女子吃海螺喜提一枚罕见珍珠

来源:江苏新闻

【#女子吃海螺喜提一枚罕见珍珠#】7月3日,辽宁大连,高女士赶集时买了十几只海螺回家煮,意外吃出一颗黄豆大小的珍珠。她说,这辈子之一次在海螺里发现珍珠。专家介绍:和蚌珍珠一样,海螺珠也是外界异物 *** 形成的,但它还不能人工养殖,所以比较稀少。高女士打算把这颗“幸运珠”做成首饰,留作纪念。

珍珠大家族“人才辈出”!哪一颗最适配你的春装Look?

终于跟沉闷的秋冬 say goodbye 啦,想要在朋友圈中晒出早春踏青美照,珍珠是必备单品!但你知道吗?珍珠这个大家族可是“人才辈出”,如“小灯泡”一般的 Akoya 珍珠、优雅大气的南洋珍珠、满满少女心的海螺珠以及小众独特的天然珍珠……你会 Pick 谁呢?

在珍珠大家族里,Akoya 珍珠是小而精的代名词,无论你是颜控还是品质控,都会被它那“小灯泡”般的超强光泽深深迷住!因为这个特点,Akoya 珍珠比其他温润感更强的珍珠看起多了几分现代感。

Chaumet 尚美巴黎 Joséphine Aigrette Impériale 系列 18K白金、阿古屋珍珠、钻石冠冕

单独看 Akoya 珍珠就已经很惊艳了,但每一次看到 Akoya 打造的珠宝,很多人还是会惊喜兴奋,以至于几乎不会有人关心珠宝中使用的珍珠尺寸有多大,因为美就完事儿了!

Tasaki 塔思琦 Tasaki Atelier Ore 系列耳环

所以对于 Akoya 珍珠,越大越好并非是适合所有人的挑选准则,尤其是选择具有设计感的珠宝时,时髦才是它的特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小灯泡”跟金属放在一起实在是太搭了,两种强光泽相互碰撞,原本被贴上“优雅”标签的珍珠也能拥有百变风格。

Tasaki 塔思琦 Balance Cross 项链、戒指、耳环

Akoya 珍珠的时髦潜力到底有多大?看到最近很火的 Tasaki 塔思琦 danger 系列你大概就能有所了解,Akoya 珍珠竟然也能与野性美适配,和利齿元素放在一起竟然毫无违和感,伴随着大胆前卫的风格,我们嗅到的是满满的时髦气息。

Tasaki 塔思琦 danger ultimate 戒指

风格百变的 Akoya 珍珠优雅起来也是颜值不俗,比如俞飞鸿戴的这套 Mikimoto Feather Collection 系列珠宝,优雅自信的气质与莹润珍珠巧妙邂逅,珍珠的动人光泽衬得整个人都在发光。

Mikimoto Feather Collection 系列耳环、戒指


不同色系的尖货,Akoya 怎么挑?

说了那么多关于 Akoya 珍珠的时髦风格,虽然我们不一定要追求更大的,但追求更高品质还是相当有必要的。除了白色系 Akoya 珍珠,银蓝色系和金色系也很出名,而且每个色系中都有自己的“当家花旦”!不同的色系的尖货如何挑选?这份攻略请收好!

白色系

在白色系阿古屋珍珠中,仅有直径超过 6mm,珠层厚度大于 0.4mm 的珍珠被称为花珠,其中“天女”更是稀有的代名词。在品质方面,光泽及瑕疵都符合要求,并且具有白、粉、青三色干涉色才能被评定为天女,当所有的条件都满足,直径达到 9mm 的“极光天女”更是罕见精品。

Mikimoto 御木本 Jeux de Rubans 系列耳环


银蓝色系

对于阿古屋珍珠,一般情况下,颜色浓、伴色强的银蓝色珍珠形状上少有正圆级,而形状正圆的体色往往会较浅,所以喜欢银蓝色的珠宝迷常常需要在颜色和圆度两方面权衡。如果预算足够,直径在 6mm 以上且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的“真多麻”是更优选。

日本品牌 Pure Gem Lab 真多麻珍珠项链


金色系

相比于前两者,金色系在阿古屋珍珠中比较小众,对于南洋金珠来说,阿古屋珍珠的色彩更柔和,非常适合亚洲人的肤色。想要高品质,以奶白色为主体、带有淡淡金色调的“女皇”珍珠以及金色调更明显的极光金色珍珠都是不错的选择。

日本 Akoya 极光金珍珠项链

很多人都发现了,今年南洋珍珠的价格明显上涨,毫无疑问,高品质的珍珠供不应求是主要原因。于是有些人追涨高价拿下狠货,有些人退而求其次选择稍小尺寸。实际上,南洋珍珠的产量跟环境以及气候有很大的关系,阶段性的产量缩减而导致的价格上涨并不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不想当“韭菜”,就千万不要以高价来买品质普通的南洋珍珠。

然而,即便是养殖珍珠,更大更圆、光泽好、瑕疵少的高品质南洋珍珠还是非常罕见稀有的,当然也更值得收藏!想要挑到更高品质的珍珠,一双“火眼金睛”看清表面还远远不够,实际上,珍珠颜色、光泽和晕彩都有大学问。即便是有鉴定证书辅助你看明白珍珠的品质,想要买到真正的稀有精品,还要认准这些关键词!


关键词 1:澳白维纳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相传她诞生于海洋的贝壳当中,当贝壳悄然打开时,她身上滴落的露水就凝结成一颗颗闪亮璀璨的珍珠,因此维纳斯也称为了澳白珍珠当中超高品质的代名词。日本真珠科学研究所对维纳斯的评定非常严格,不仅在常规的直径大小、圆度、光泽、瑕疵程度和珠层厚度上有极高的要求,还必须干涉色丰富鲜明才能通过考核。

Dior 迪奥 Tie & Dior 高级珠宝系列珍珠戒指


关键词 2:茶金色金珠

在大家的印象中,金色是高贵和光芒的象征,真正具有高级感的金色并非单纯的金灿灿,而是偏温暖的橙黄色。在南洋金珠这一品类中,高品质的颜色不仅仅是越浓郁越好,还需要有伴彩才能看起来更灵动。很多人都知道,菲律宾金珠是出了名的高品质,带有青绿伴彩的颜色是其一大优势,当光线打在珍珠表面,反射出的青绿色有效地平衡了浓郁金色的炽烈,传说中的“茶金色”就是这样的效果。

Mikimoto 御木本胸针 18K白金、金南洋珍珠、蓝宝石、尖晶石、 石榴石、珍珠母贝、钻石


关键词 3:孔雀绿黑珍珠

只要你亲眼见到大溪地黑珍珠,你就会发现,它并不是单纯的黑色,表面丰富的伴色和晕彩让黑色珍珠随着光线的转动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因此它的颜色也被人形容为“五彩斑斓的黑”。在这些色彩中,受欢迎的颜色有很多,比如铂金灰、偏紫色或者偏蓝色的黑珍珠都拥有很高的颜值,但它们都不及如孔雀羽毛般绚丽而神秘的绿色受人追捧,大家的喜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高品质“孔雀绿”本身的稀有令它更为珍贵。

Tiffany & Co. 蒂芙尼 Blue Book 高级珠宝系列项链 铂金、15-16mm 大溪地珍珠、钻石

在大海中,能够孕育珍珠的除了贝类,还有各种自带高颜值的海螺。由大凤螺孕育出的海螺珠因其鲜亮的粉色“火焰”而出名,这浪漫的色彩是珍珠大家族中特别的存在,更是神奇大自然中难得一见的瑰宝。

有些人把海螺珠称作“五万分之一的奇迹”,因为大约 5 万只海螺中才会有一颗海螺珠,在加勒比海地区,一年的产量也不及 3000 颗,其中能够 *** 成珠宝的仅仅占 1/5。由于近几年的捕捞,天然海螺珠的产量逐年减少,即便是人工培育,也没有任何高品质海螺珠的成功案例。因此,每一颗能出现在高级珠宝中的海螺珠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Bulgari 宝格丽 海螺珠、天然珍珠、钻石胸针 2012 年 5 月日内瓦佳士得拍卖

入门海螺珠,必知 5 大新攻略

如果你觉得自己对海水珍珠已经全然了解了,当你看到海螺珠的那一刻,也许还是会很难选择。丰富的火焰纹理、几乎没有正圆的形状以及各种色调的差别……这些新的特点与我们熟悉的海水珍珠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想要入手海螺珠,就必须打破对珍珠的固有印象,用全新的视角和标准来看待,才能真正懂得它的收藏之道!


大小

大家熟悉的珍珠尺寸通常按直径来划分,比如优质阿古屋珍珠直径达到 9mm 就很值得收藏。但海螺珠却是和珍贵宝石一样按克拉来计算重量的,我们常见的海螺珠珠宝仅仅在 1~3 克拉,大于 5 克拉的就非常少见了。

海螺珠、钻石耳环 2012 年 5 月中国香港佳士得拍卖 估计:3,900,000-5,500,000 港元 成交价:4,580,000 港元

颜色

海螺珠以粉色调为主,也有粉橙色、棕粉色以及黄色,火烈鸟粉(Flamingo Pink)和樱花粉(Blossom Pink)都是很受欢迎的颜色种类。一般来讲,海螺生长的时间越长,海螺珠的颜色就会越浓郁,高品质的甚至会像涂有釉料的陶瓷一般极具光泽。

Mikimoto 御木本 Wild and Wonderful 高级珠宝系列胸针 18K白金、天然海螺珍珠、蓝宝石、 石榴石、玛瑙、钻石


形状

由于海螺珠是纯天然珍珠,它不像养殖珍珠那般拥有一个原本就正圆的珠核,因此我们在挑选海螺珠的形状时不必太过于苛刻,那些近圆形、椭圆形或者水滴形都属于比较热门的形状,价格也会比相同克拉和相同品质的海螺珠高出一截。

形状各异的海螺珠

纹路

和阿古屋珍珠以及南洋海水珍珠拥有的伴彩不同,海螺珠的火焰纹是它独有的特征。当你在阳光下转动它,如火焰一般的丝绢纹理仿佛在“燃烧”,十分灵动。颜色越均匀、看起来越细腻的火焰纹,一定是海螺珠整体颜值的加分项。

海螺珠上清晰的火焰纹 图片来自 Xiao Guan 小观珠宝


钙点

如果要对应海水珍珠中的瑕疵,在海螺珠中大概指的就是“钙点”。它是生长在海螺珠表面的白色斑点,有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但有时候可能会有些突出,出现在珍珠两端就会更为明显。一般情况下,遇到“钙点”也不用担心,可以通过镶嵌让海螺珠更大程度地展现它的美。

有轻微钙点的海螺珠

虽然天然珍珠不如人工养殖的海水珍珠那般漂亮又规则,但它们每一颗都独一无二。由于生长条件的约束,天然珍珠可遇不可求,能够达到珠宝级别的更是不可多得,因此每一颗都是惊喜。

天然彩色珍珠、钻石项链 2011 年 11 月中国香港佳士得 估价:12,800,000-18,000,000 港元 成交价:24,180,000 港元

天然的野生珍珠并不仅仅指母贝孕育的珍珠,还包括加勒比海产出的海螺珠,以及偶尔会出现在木瓜螺中的美乐珠,可以说海水中任何带壳的软体动物都有一定几率孕育珍珠,甚至是我们熟悉的鲍鱼也有可能产出炫彩的鲍鱼珍珠。

Mikimoto 御木本胸针 18K白金、天然美乐珍珠、钻石

除此之外,产自一些大型蛤的珍珠也相当稀有,其中,通体白色且拥有火焰纹的大蛤珠也很受人追捧,而带有独特薰衣草色的蛤珠则是资深藏家才会看懂的保留收藏品。

16.64 克拉紫色 Quahog 蛤蜊珍珠 2016 年 12 月 Bonhams 拍卖

无论是看形状还是瑕疵度,野生珍珠的颜值都不及我们常见的南洋珍珠。但你知道吗?野生珍珠不同于人工养殖珍珠,它的形成是因为小沙粒进入了母贝中,因此整颗珍珠由内而外都由母贝分泌的珍珠质构成,也就没有了珠层厚度的概念。天然野生珍珠的出现是非常随机的,从一粒沙到一颗直径 6 毫米的珍珠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因此它的产量一直都很有限,每一颗都可遇不可求。

Cartier 卡地亚 Royal 吊坠 铂金、8.3 克天然珍珠、钻石

玛格丽特公主佩戴天然珍珠项链及手链 拍摄 19 岁生日肖像照 由英国皇室御用摄影师 塞西尔·比顿拍摄

从过去到现在,天然野生珍珠拥有的高级美感一直吸引着无数名人争相追捧。如今,当那些经典作品亮相拍场时依然能惊艳到我们。为了将它们收入囊中,有时候藏家甚至愿意付出超估价 10 倍的价格。

天然珍珠钻石耳坠 曾属于路易十六皇后 2018 年苏富比 估价:1,000,000-1,990,000 瑞郎 成交价:36,427,000 瑞郎

“漫游者” 曾属于伊丽莎白·泰勒 2011 年佳士得纽约 估价:2,000,000-3,000,000 美元 成交价:11,842,500 美元

Baroda 巴罗达珍珠、钻石项链 原印度巴罗达大君收藏 2007 年佳士得纽约拍卖会 成交价:7,100,000 美元

天然珍珠及钻石项链 曾属于约瑟芬皇后 2014 年苏富比日内瓦 估价:765,000-1,340,000 瑞郎 成交价:3,301,000 瑞郎

香螺图片,香螺价格-第1张图片-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珍珠比你印象中的样子更百变呢?无论是优雅、时髦、慵懒还是活力,各种风格它都能驾驭!你更爱哪一种珍珠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END-
芭莎珠宝传媒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以假乱真”的毒海螺,浙江女子吃下后心跳骤停!我们如何辨别?

6月9日,浙江一位51岁从事海边养殖的张女士因食用自行捕捞的海螺,在食用后一小时内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最后被送往医院急诊科。

在医院的ICU中抢救数小时后,张女士的症状终于得到了改善,根据张女士家属提供的照片,张女士食用的是“割香螺”,她自己也声称

“之前吃过几颗,没什么事,这次就多捞了些”。

事后想起来,张女士一阵后怕。她还算是从事“海产养殖”的专业人士了,这次也难免上当,假若多吃了几个,性命是不是就交代在这了?

这个“以假乱真”的毒海螺到底是什么物种?平时在海边捞捕的时候,如何防止误食?

隐藏杀手织纹螺

虽然张女士最终恢复了过来,其实,割香螺的正式名字为“织纹螺”,这种海螺可谓是“劣迹遍布”,从数十年前开始就在沿海地区为非作歹,经常出现指人中毒的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各地的食品管理部门也针对这种“织纹螺”发布过无数的警告。

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这个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麦螺、白螺、割香螺,是软体动物肉食性螺,成熟的个体在1—2厘米之间,大型的可达到3厘米左右,织纹螺的贝壳呈现出长卵椭圆形,其更大的特点是在贝壳上长有纵向的肋条,在这些条纹之间拥有细纹,贝壳上也能看到1—3条紫色、褐色或红黄色的螺带。

织纹螺主要生活在沿海浅滩的沙质或泥质海底,在我们国家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东南沿海地区都有分布,早些年的时候由于其味道鲜美、价格适中,我国沿海的居民时常去捕捞食用

之所以常常有人去捕捞是因为在我国的分布的织纹螺并不是都带毒的,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织纹螺可以分为三类:

带毒织纹螺、无毒织纹螺、季节性织纹螺。

如纵肋织纹螺、胆形织纹螺都是不带毒的,目前尚未检测出毒性,也没有中毒的报道;而习见织纹螺、方格纹织纹螺、花织纹螺是根据季节不同有时有毒有时没毒,像光织纹螺这类就是带毒,且毒性较高。

由于织纹螺的品种较多,虽然说多数是无毒或者少毒,剧毒的很少,可是由于其带毒的和不带毒的生长环境十分重叠,非专业人士十分难以分清,早些年沿海居民常常把带毒的不带毒的都一起捞起来回家吃,突出一个拼运气,从而出现过多起食用了带毒织纹螺中毒的情况。

早在1985年的时候,浙江省宁海县就出现了食用织纹螺的中毒事件,5个人在食用带毒织纹螺后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在医院抢救后1人死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织纹螺开始被大范围食用,我国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及死亡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2004年的时候,在内陆的银川都出现了一起大面积食用织纹螺导致55人中毒1人死亡的案件。

带毒的织纹螺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成分是河豚毒素及石房蛤毒素等多种不同毒素,多数毒素在高温下也难以破坏,对人致死量在0.6—0.9克之间。

织纹螺中毒潜伏期短、发病急,进食后毒素的潜伏期从5分钟到14小时不等,轻度中毒时候产生肠胃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轻微症状,严重的可就没这么简单了,严重时会出现四肢躯干和胸腹部麻痹导致的呼吸麻痹,同时存在严重的肠胃出血、休克等症状。

与此同时,就算同一种织纹螺所带的毒素都并不相同,所带的毒素与生长环境相关,导致医院无法制定一直一种特效治疗手段,只能通过简单的洗胃、催吐等防止呼吸麻痹,等待化验报告对症治疗,在此期间中毒者如果摄入毒素较多将会来不及抢救,这也导致了国内织纹螺中毒后死亡率较高。

由于织纹螺其本身毒素种类较为复杂、民众也没有辨识带毒能力的特点,本世纪初国家卫生部、各级地方 *** 和研究员针对就织纹螺做出过各种规定,如各级 *** 部门加大对织纹螺毒素的检测和监管,部分地区直接采取了全面禁止捕捞、销售、禁食织纹螺的临时性措施。

全面禁止

刚开始的时候,各地的政策和措施都不是强制的,还有很多地方出现销售织纹螺导致中毒的情况,最后,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总局只能够下达强制命令《卫生部关于组织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

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销售织纹螺;

消费者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小时搜织纹螺的,应当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此时织纹螺的销售已经减轻许多,可还是有很多商家铤而走险,私自购买织纹螺做成酱爆螺销售给顾客,频繁发生织纹螺中毒事件。

为了保护大众健康,只能通过更严厉的处罚来解决,现在销售织纹螺已经不是没收就能解决的,而是要被判刑。

2021年的时候,浙江玉环市某家龙虾馆的老板郑某就因为顾客打听:

“有没有销售织纹螺、河豚之类的海鲜”

起了贪心的念头,找到门路购买了织纹螺加工成菜品在店内销售给熟人,在经人举报后被相关部门查处。

老板郑某被浙江省玉环市检察院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罪提起公诉,最终判处拘役6个月。

在全国多地也常常出现销售织纹螺被提起公诉、被判刑1年至拘役三个月不等的情况,如江苏警方在2022年就在三门、宁波、象山等地陆续抓获销售非法织纹螺的犯罪嫌疑人20多人。

与此同时,各地的食品监督部门在食用螺用量巨大的夏季也加大巡查力度,避免市面上出现织纹螺,需要担心的除了市场,就是和开头张女士一样自己捕捞的情况。

在海边的渔民等还是存在织纹螺“新鲜、肉质鲜美、好吃”的认识,觉得周围人吃了中毒人那么少自己中毒概率也不大,从而偷偷捕捞回家食用的情况。这样的想法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赌博,对于个体而言中毒没有概率一说,只有中毒和不中毒,在织纹螺现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不要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结语

夜宵三宝中的龙虾、烧烤、酱爆螺是传统的中国美食,在享受美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食物本身具有的毒性,切记不能尝试自己不认识及有毒的食物。

全球仅200颗!安徽女子吃出罕见“龙珠”,它是啥?为何价值百万

谁也没想到,普通吃海鲜居然还会有意外收获!近日安徽铜陵的一名女子本来只是以85元 *** 了3只椰子螺,没想到却意外吃出了一颗4.52克的“龙珠”。其实在魔方看来,这无疑就是“从天而降”的惊喜,可遇而不可求,不过显然当事人邢女士就是这个“天选之子”,被它“砸中”了!

说起“龙珠”,或许我们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关于因为它“一夜暴富”的事迹可没少听说!那么,“龙珠”究竟是什么呢,为何又会这么值钱?在此之前,不妨先来看看这些“幸运儿们”究竟都是怎么被幸运“砸中”的。

已非之一次!吃海螺吃出“黄金珠”

在2022年7月的时候,大连的高女士在赶集的时候看到海螺非常新鲜,于是就买了一些回家吃。但是没想到的是,居然在其中的一只海螺里吃到了一颗罕见的“海螺珠”!这一直径约5毫米的“龙珠”极具价值,很多人都在羡慕高女士的好运。

相类似的,在2021年9月的时候安徽一名女子正在吃海螺,没想到也吃到了一颗珠子。送去鉴定得知,它的身份不一般,居然是一颗曾经皇室专有的“龙珠”。并且十分难得是其品相很好,当即为她鉴定的专家表示愿意当场开5万买走收藏。

而泰国的一名司机更幸运,他从市场买的其中一只海螺吃出了一颗硬币大小的橙色珠子,被鉴定就是珍稀的“龙珠”,按市场价价值175万,一时之间连央视都在报道其价值百万。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从以上提到的例子,以及部分听说它的市场行情的事件都能知道若是真的有幸得到,它确实身价不菲,能卖不少钱。有意思的是,因为吃出的“龙珠”变“黄金珠”还引发了不少纠纷。

就比如以上提到的安徽女子,当时老板和她就因为“龙珠”的归属问题有矛盾,都说是自己的。还记得当时还有不少律师,从法律角度以及以往事件处理结果等多方面角度剖析,这颗“黄金珠”究竟该归谁。其实魔方看来,这无疑也是从相反的层面证明它确实值钱。

那么“龙珠”究竟是什么?如何形成的?

相信不少人都曾看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经典日漫《龙珠》,其中就有一个十分经典的剧情,那就是需要集齐引起所有动荡的导火索“龙珠”,只要成功集齐7颗就能实现任何愿望。虽然说此“龙珠”非彼“龙珠”,但也能实现你想要发一笔横财的愿望。那么,“龙珠”究竟是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龙珠”,别名又叫“美乐珠”、“火焰珠”、“海螺珠”。通常来说,它都存在于海螺中。从外形来看,“龙珠”会有各种颜色,有的是浅玫瑰色,有的是粉红色,还有的则是一直从灰绿色到赭褐色。但拿着端详会发现,这种珠子光洁的表面下还蕴藏着某种独具一格的鲜亮火焰,它还会不断变化,时而柔和,时而热烈奔放,看着尤为高贵。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一罕见的珍稀物来说,它和普通珍珠有十分关键的区别:它只能自然形成,不能人工培育!并且还有一点,那就是它并非长在蚌的体内,而是在海螺的体内慢慢形成。虽然说没有特定的哪一种海螺能形成,但是据说能够产生“龙珠”的海螺一般都生活在美国弗罗里达州、墨西哥尤旦坦半岛、加勒比海等地的海滩。

而就其形成过程来说,和大部分别的珍珠一样,它也是因为一些破碎的壳或者其他物质进入了螺内。于是在长时间的生长过程中在其周围形成钙质,然后海螺的纤维状结晶层则围绕着 *** 物不断累积,渐渐的就形成了海螺珠。

概率五万分之一、全球仅200颗!安徽邢女士的“黄金珠”或更值钱

但需要明白的是,其实并非每一个海螺都会形成“龙珠”,需要靠缘分!据专家统计,一般来说“龙珠”的大小在几克到上百克不等,越大越难有但也越值钱。而就行形成来说就已经非常难得,更难得的是,“龙珠”大约在50000只海螺中才能找到一颗可用的珍珠。并且一只美乐螺几十年才能长成一颗适合佩戴的尺寸,而目前全球仅存的数量只有200颗左右!

而之所以这么贵,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一层关键原因,那就是它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价值!据悉,它一直以来都主要是皇室成员的专属物,就拿越南最后的王朝阮朝皇室来说,因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于是“龙珠”作为了皇帝的专有收藏,赋予了神圣的象征意义。

对于安徽邢女士意外得到的这颗“龙珠”来说,对于她而言,还真就是名副其实的“黄金珠”。据了解,珠宝行在鉴定出这是一颗“龙珠”之后之一时间就出价10万元购买,但并没有谈拢。邢女士表示十分庆幸,因为按照不少网友的说法吗,她的这颗“龙珠”完全可以卖的更高!

其一,按照市场价来说,曾在2003年的香港宝汉拍卖会上的一颗100.4克“龙珠”是以270万美元成交,平均下来也就是每克26892美元。而邢女士这颗“龙珠”恰好就是颜色就是趋近于其中最贵的一种——近似于成熟木瓜的橙色调,而形状也不是不规则或椭圆,而是其中更具市场价值的圆形。因此,从各方面来看,她的这颗“龙珠”确实更值钱。

总结

总的来说,其实分析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还是有点用,说不定了解之后,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其中的某些人也能有幸遇到这个“天降惊喜”呢。届时也不至于说因为不知道是什么,或者说好奇为什么这个珠子有火焰纹,失手将其弄坏。毕竟还真有有类似经历,但是却因为不认识,想一探究竟一锤子砸开而错过一次“发大财”的机会。你们觉得呢?

吃海螺,尾部是黄还是屎?能不能吃?弄明白再决定吃,不吃亏

读小学那几年,家里的日常饮食更偏向于吃肉,吃得最多的自然是猪肉、然后就是各种鱼肉,最让人垂涎欲滴的是鸡肉,当然也包括各种家禽,比如:鸡肉、鸭肉等,不过那个年代,我妈好像更喜欢购买菜市场销售的各种鸡翅根、鸡翅膀、鸡腿、鸡爪等部位,虽然整鸡也吃,但吃的是真少,除了价格贵之外,好像那时家里都不怎么会 *** 烧鸡似的。

家里的日常饮食除了上文介绍的那些之外,还会吃一些比较奇奇怪怪的食物,比如:田螺、小龙虾、小鱼小虾。

我们先从小鱼小虾开始说起,我读小学的那个年月,家家户户虽然喜欢吃鱼、喜欢吃虾,但对于很小的小鱼小鱼,大家都是看不上的,菜市场卖得极其便宜,主要原因就是下锅烹饪之前,清洗和处理内脏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往往家里晚餐的时候,端上餐桌的一大盘子油炸小鱼小虾,我妈白天的时候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来清洗和处理内脏。

那个年代,吃小龙虾还是一件不太被大众所接受的事情,虽然菜市场也有卖的,虽然也有人吃,但社会上流传着一些关于小龙虾不太卫生的说法,反正我妈当年使用小龙虾给我们做红烧虾球的时候,我们还是小孩子,思想也比较单纯,只要吃得开心就行,也没有太在意社会上的流言蜚语。

但吃田螺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我自然是非常喜欢吃田螺的,但在我记忆中我爸妈在家做田螺的次数非常少,每次做给我吃的时候,我爸都会提醒我妈,一定要清洗干净、一定要烧熟,免得感染寄生虫疾病。我爸为了田螺的事情,说得比较多,好像家里只吃过2次,就再也没有买过田螺了,给我留下了一种非常不好的主观影响。

参加工作之后,我也基本上是不吃田螺的,后来,我的同事们开始吃田螺和小龙虾,我也以我身体不太好为借口,而谢绝,在外基本上不吃小龙虾和田螺,当然也包括海螺。

今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吃海螺,尾部是黄还是屎?能不能吃?弄明白再决定吃,不吃亏,让我想起了一些童年往事,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我的理解?

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同我们一起互动,说说您的见解,您喜欢吃田螺和海螺吗?

一、简单介绍一下海螺?田螺和海螺的区别?

海螺属软体动物腹足类,数量非常少,很是罕见。海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螺层6级。海螺活动缓慢,一般吃海藻及微小生物,栖息在浅海区域。海螺的肉可以吃,外壳供为观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铁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食品。

田螺和海螺我们在一些卖场也是有见到,是一种常见食材,数量不是很多,但销量都挺好的,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下文简单的介绍一下田螺和海螺的区别:

1、外形不同:田螺为田螺科,外壳比较薄,呈螺旋形,壳的颜色为黄绿色至黄褐色,壳面光滑,里部为灰白色,壳口量卵圆形;海螺为骨螺科,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螺层6级,壳的颜色为灰黄至褐色,里部为红色或灰黄色,壳面粗糙,过口宽大。

2、生长环境不同:田螺生活在淡水区域,对水质要求较高,产量少,一般长在水塘里;海螺一般生活在低潮线、水深1-30米的碎珊瑚底质的浅海。

3、繁殖时间不同:田螺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只-150只仔螺;海螺产期一般在5月-8月,这段时期海域水温比较高,适合海螺繁殖。

二、好吃的海螺品种介绍?

在夜市吃得多的除了小龙虾,另一种就是海螺了,它们都是肉质紧实,富有嚼劲,很受大家的喜爱,但是,海螺也有很多品种,推荐几种好吃的海螺给大家:

1、红皱岩螺:又叫海螺、菠螺和假猎螺等。贝壳重,螺塔短,体层膨大,脐孔深,食肉性贝类。分布于中国、日本、黑海、地中海。可以蒸食,煮食,或者加工成干品和罐头食品,营养丰富,肉质肥嫩,鲜美。

2、荔枝螺:又叫辣螺、苦螺。生活在潮间带中潮区的上区岩石缝内,全国沿海均有分布。荔枝螺口感偏辣,爱吃辣的人就很喜欢,特别是闽南一带。

3、扁玉螺:扁玉螺爬行后面留下痕迹,很容易让人找到它。贝壳呈球形或陀螺形,可供观赏,也可以 *** 成工艺品。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种类,北方多于南方,青岛菜市经常有出售。

4、方斑东风螺:简称东风螺,俗称花螺。主要分布在处于热带、亚热带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沿海,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优质贝类。其肉质鲜美,酥脆爽口,营养丰富,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新兴的海鲜美食佳肴。

5、香螺:又名响螺、金丝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辽宁、山东等地区。主要吃法有白炒香螺、鲍鱼汁炒响螺、等鲜椒响螺片,是宴席上比贵重的海味。

三、海螺的尾部是“黄”还是“屎”?

上文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些童年时期,我爸妈给我做田螺吃的一些顾虑,后来因为同事们经常吃田螺和海螺,所以,我也对这种美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文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1、海螺主要是吃一些腐烂的动物尸体,相对来说,海螺的味道还是比较鲜美的,海螺煮熟之后,尾部都能够看到黄色的东西,其实在尾部确实是有海螺的排泄物的,当然也有一部分食客会说,排泄物是绿色的,也是在尾部,只不顾黄色的确实的海螺的黄,在我看来,海螺的尾部是“黄”还是“屎”都不重要,为了自己的饮食更加健康,我全都选择不吃。

2、当然我也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黄色的部位,或者是绿色的部位就是海螺的排泄物,没有海螺黄这个说法,海边吃海螺的人都会将这个部位直接摘除掉,你见过那种动物的黄是长在 *** 后面的?

3、另外在海螺的尾部,就是海螺的内脏,主要是海螺的肠子,简单理解,这就是海螺的排泄部位,所以应该摘除不要。

四、海螺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海螺营养价值极高,口感脆嫩鲜香,是一种美味的海鲜品种,那除了尾部不能吃以外,还有这几个部位也是不能吃的,一定要注意:

1、海螺的脑:在海螺的顶部偏下发白的地方,挑开,看到白色的小球状,这种东西会分泌一些贝类毒素,吃多了会头晕恶心;

2、海螺的苦胆:在海螺背部绿色的地方,用小刀划开,会看到海螺肝,在旁边绿色的豆状物就是苦胆了,直接挤出不要吃,否则吃下去味道有点苦,会影响口感和食欲。

3、另外在海螺的尾部,就是海螺的内脏,主要是海螺的肠子,简单理解,这就是海螺的排泄部位,所以应该摘除,也是不能吃的。

五、海螺的选购与烹饪技巧?

想吃到美味的菜肴,首先就是有食材新鲜,下面分享几个挑选新鲜海螺的 *** :

1、海螺螺口可以看到肉特别靠外,鼓鼓的,说明肉多,可以直接看出它里面的肉又肥又大。

2、用手轻轻碰一下海螺,如果螺盖会缩回,并且螺盖边还会有海螺吐出的泡泡,这样的海螺就很新鲜了;如果海螺吐的紫色水,这样的不能买,说明快要死了;海螺没有什么反应,就更不要买了。

3、闻味道,用鼻子闻一闻,如果没有异味就是活海螺或者是刚死不久的,如果不是很介意的话,也是可以吃的;有异味的海螺我们就不要购买了。

4、选大小合适的海螺,每个海螺在120克-150克左右,一斤大概3-4个比较好;太大的海螺重量也重,而且肉可能也比较老。

下面再说说如果做也好吃的海螺,推荐几个烹饪技巧:

1、买回的海螺先在淡盐水里养2个小时,让海螺吐沙,再刷洗干净;

2、锅中加凉水,再加姜片和盐,煮开,放入洗好的海螺,盖盖。中等个头的海螺煮5分钟,大一点的煮十分钟左右。焖2-3分钟,再揭盖,可以保证海螺肉的鲜嫩。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吃海螺需要注意些什么?这几个地方一定要去掉,否则会危害健康!

看完我们今天的介绍,是不是感觉要是有图片示意该多好,想来也是,那样会更加的清楚,但凡是都不见得能够做到100%的完美,还请大家见谅。

标签: 香螺 价格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