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分多少分满分,高考总分多少分满分2021全国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3 0
高考总分是多少分?高考各科目满分又是多少分?家有考生不能不懂

为顺应社会发展变化,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还是有人对高考总分和科目单科分数搞不太清楚,而高考是人生当中的一次转折性的大考,高考政策是学生和家长们的重点关注的事情。

高考总分是多少分?各科目满分又是多少?我们来清晰理一下。

首先,我国高考大部分省份还是实行总分为750分制。

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科目是统考科目,也就是必考科目,每个科目各150分,计450分

物理、历史、化学、政治、地理和生物,这六门为选考科目,每个科目满分为各100分。考生从中选择三门科目考试,计300分

所以,语数外(3门必考)450分+(3门选考)300分=750分

当然也有例外!注意!如果你是这两个地方的,总分会不同哟。

海南省总分900分;(计分复杂就不在这表述了)

上海总分为660分(选考科目单科满分计70分)

新高考模式主要有哪几种呢?

简单说一下,新高考模式现在主要分为:3+3模式3+1+2模式

3+3就是指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化学、政治、地理和生物中选的其中3科;

而3+1+2模式则是: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选其一)+化学、政治、地理、生物中选2科目,这是新高考模式的改革亮点。

最后说一下外语选科建议:不要轻易放弃英语!

语数外中的“外语”,其中包括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种外语可选学其一作为高考外语。

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科目,其中不少同学因为英文不好,觉得自己不想学英语,所以想选其他小语种,特别是其中很多同学会选择日语作为外语科目,因为相对来说,学日语要简单些。

但根据经验,虽然有些同学选日语也有高考成绩不错的情况,但这里要劝学生们,不要轻易抛弃英语而选其它外语语种,因为英文你打了几年基础,高中三年改学小语种,想要拿到好成绩也非易事,而且对于成绩普通的考生,如果要参加春季高考,职高技术的话,只考语文、数学和英语,记住,这里指定是英语哦,如果你三年没学英语,基本没有竞争力。

总之,虽然不同省份,高考模式会有不同,但新高考模式更加灵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优势选择文综或理综。高考在即,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更好的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欢迎关注土爸!


#2023高考季#

2023年高考分数线汇总 来看看你那里是多少(持续更新)

  中新网6月23日电 综合消息,自23日起,多省份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快来看看,你所在省份的分数线是多少。

  北京

  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48分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527分

  上海

  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405分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秋季招生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经审定公布如下:

(注:上海市高考本科成绩满分为660分)

  广东

  本科各科类

  普通类(历史):总分433分。

  普通类(物理):总分439分。

  吉林

  重点本科(之一批):文史类485分,理工农医类463分

  一、本科各批次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

  (一)文史类

   1.重点本科(之一批)

  更低控制分数线为485分。

  2.普通本科(第二批)

  更低控制分数线为341分。

  (二)理工农医类

  1.重点本科(之一批)

  更低控制分数线为463分。

  2.普通本科(第二批)

  更低控制分数线为292分。

  宁夏

  一本文科488分 一本理科397分

  一、文史类

  (含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军事类、公安类院校或专业)

  之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488分

  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421分

  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150分

  二、理工类

  (含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军事类、公安类院校或专业)

  之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397分

  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340分

  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150分

  江西

  文史类一本533分 理工类一本 518分

  2023年江西高招录取分数线权威发布

  之一批本科文史类 533分、理工类 518分;

  第二批本科文史类 472分、理工类 445分;

  文史、理工类高职(专科):200分;

  三校生文理类本科:497分;

  三校生文理类高职(专科):200分。

  云南

  一本线文科530分 理科485分

  6月23日上午11时,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了云南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具体如下:

  一本文史530,理工485;

  二本文史465,理工405;

  专科文史200,理工200。

  艺术文本科350、专科200,艺术理本科305、专科200。

  体育文本科400、专科200,体育理本科340、专科200。

  内蒙古

  文科本科一批468分 理科本科一批434分

  2023年内蒙古普通高考更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经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6月23日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公布如下:

  四川

  文科本科之一批527分 理科本科之一批520分

  经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审议通过,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普通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已划定。现公布如下:

  普通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一、文科

  本科之一批:527分;本科第二批:458分;专科批:150分。

  二、理科

  本科之一批:520分;本科第二批:433分;专科批:150分。

  ▲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另文公布

  广西

  一本理科475分 一本文科528分

  6月24日上午,广西划定并公布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

  本科之一批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475分,文史类528分。

  本科第二批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347分,文史类428分。

  高职高专批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180分,文史类180分。体育类专业的录取由文化分数线和体育统考分数线双线控制。各批次的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分别为:体育类普通本科批(文化/体育统考):253分/83分;体育类高职高专批(文化/体育统考):160分/60分。

  艺术类专业的录取由文化分数线和艺术统考分数线双线控制。各批次的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分别为:艺术类普通本科批文化分数线:艺术理类261分,艺术文类321分;艺术统考分数线:美术类226分,书法类249分,音乐类228分,舞蹈类198分,播音主持类218分,广播影视编导类235分,航空服务类242分。

  艺术类高职高专批文化分数线:艺术理类126分,艺术文类126分;艺术统考分数线:美术类210分,书法类236分,音乐类185分,舞蹈类185分,播音主持类205分,广播影视编导类219分,航空服务类225分。

  安徽

  一本文科495分 一本理科482分

  6月24日,经省招委会议审议批准,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安徽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贵州

  一本线文科545分 理科459分

  经贵州省招生委员会审定,贵州省2023年高考文理科更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

  文史类之一批本科:545分 ;第二批本科:477分;高职(专科):180分。

  理工类之一批本科:459分;第二批本科:371分;高职(专科):180分。

  黑龙江

  一本线文科430分 理科408分

  一、普通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1.普通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文史 430 分,理工 408 分。 2.普通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文史 341 分,理工 287 分。 3.普通高职(专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文史 160 分,理工 160 分。

  二、艺术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1.艺术类本科批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文艺 255 分,理艺 215 分。 2.艺术类高职(专科)批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文艺 150 分,理艺 150 分。 3.艺术类本科批专业课录取控制分数线:美术与设计学类 180 分,音乐学类 105 分,戏剧与影视学类 140 分,舞蹈学类 207 分,书法学专业 135 分。

  三、体育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1.体育类本科批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文体 238 分,理体 200 分。 2.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文体 150 分,理体 150 分。 3.体育类本科批术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文体 73 分,理体 71 分。

  重庆

  重庆市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各类招生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已经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第二次专题会议审议通过。现公布如下:

  一、普通类

  二、艺术类

  三、体育类

  陕西

  文科本科一批489分 理科本科一批443分

  24日,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陕西省各批次录取更低控制分数线公布。

  本科一批:文史类489分,理工类443分。

  本科二批:文史类403分,理工类336分。

  高职(专科):文史类150分,理工类150分。

  艺术(文):文化课本科分数线302分,专科分数线105分;

  艺术(理):文化课本科分数线252分,专科分数线105分。

  部分院校对文化课分数线有特殊要求的,以该校招生章程有关规定为准。

  山西

  本科一批:文史490分 ,理工480分;

  本科二批 :文史418分,理工396分。

  天津

  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72分

  普通本科(含提前本科批次A、B阶段,普通本科批次A、B阶段)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72分。

  普通高考艺术类体育类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确定:

  艺术类(不含戏剧与影视学类):330分

  艺术类(戏剧与影视学类):472分

  体育类:423分

  福建

  福建省2023年普通高考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具体如下:

  江苏

  辽宁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

  普通类 历史学科类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495分

  本科控制分数线: 404分

  专科(高职、提前专科)控制分数线:150分

  普通类 物理学科类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494分

  本科控制分数线:360分

  专科(高职、提前专科)控制分数线:150分

  体育类 历史学科类

  本、专科(高职)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150分

  体育类 物理学科类

  本、专科(高职)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150分

  艺术类 历史学科类

  本科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303分

  本科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仅限京剧表演)专业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250分

  专科(高职)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150分

  艺术类 物理学科类

  本科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 270分

  本科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仅限京剧表演)专业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235分

  专科(高职)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150分

  高水平运动队

  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

  历史学科类:404分,物理学科类:360分

  少数体育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

  历史学科类:282分,物理学科类:252分

  河南

  本科一批:文科547分、理科514分;

  本科二批:文科465分、理科409分。

  河北

  普通类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历史科目组合:430分

  普通类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物理科目组合:439分

  新疆

  普通类

  文科 本科一批次:458分 本科二批次:354分

  理科 本科一批次:396分 本科二批次:285分

  青海

  本科一段 普通班 文史类:406分

高考总分多少分满分,高考总分多少分满分2021全国-第1张图片-

  本科一段 普通班 理工类:330分

  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 文史类:435分

  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 理工类:381分

  海南

  普通类 本科批:483分

  普通类 国家专项计划:483分

  普通类 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投档更低控制分数线:569分

  甘肃

  本科一批 理工类:433分 文史类:488分

  本科二批 理工类:337分 文史类:420分

  湖南

  本科普通类 历史类:428分 物理类:415分

  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 历史类:482分 物理类:477分

  浙江

  普通类之一段488分,第二段274分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94分

来源:中国新闻网

高考总分750分,每一科分别是多少分组成?

#2022高考季#

高考倒计时第六天!愿每位高考学子们加油!儿子加油!

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 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3”为语文、教学、外语三门,每科150分,共计450分,各科均已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分。

“1”为考生在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选择的其中之一,满分100,将计入总成绩。

“2”由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历史选择其中的两门科目,每单科100分,以考试等级计入成绩。

等级赋分方面不需要过于纠结,因为高考出分后就是赋分后的成绩公示,没有原始分的信息,简单来说高考也就是全湖北省考生一起赋分,四门小科分开赋分。

欢迎有高考学生的家长和高考填报志愿的老师共同探讨分享!谢谢!

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怎么看

截至目前,全国有29个省份实施新高考,之一、二批改革省份实施“3+3”考试科目设置,第三、四、五批改革省份实施“3+1+2”考试科目设置。高考成绩有原始分、标准分、等级赋分三种计分方式。海南省考生的统一高考科目成绩、等级性(选择性)考试成绩、高考录取总成绩均以标准分呈现。除此之外的28个省份,语文、数学、外语3科都以原始分呈现,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天津“3+3”科目设置中的3门选考科目以等级分呈现,第三、四、五批改革的23个省份首选科目的物理或者历史使用原始分,再选科目以等级分呈现。

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制?

以实施“3+1+2”的考试科目设置为例,在这种考试科目设置下,即固定物理或者历史科目作为首选科目,学生在生物、化学、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考试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分呈现。也就是说,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作为首选科目的物理或者历史按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2门科目成绩按照等级分计入总分。

之所以再选科目以等级分呈现,是因为高校招生是按照高考成绩总分录取,报考同一个专业的考生除必考科目外,选考科目可能会不同,在按照总分录取的情况下,会出现考生选考科目“不等值”的问题。即便同一省的考生,有人再选科目为生物,有人再选科目为地理,同样为90分,因为命题难易程度、选考人群不同,90分的“含金量”会有较大差异。等级赋分遵循固定比例划分等级的转换机制,即根据相关测量原则,将参加同一科目考试的考生成绩按照预设好的固定人数比例划定等级,并进一步在等级下进行相应转换,进而更大可能地实现可比性,保障高考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各省份等级赋分有何不同?

从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来看,等级赋分又分为等级内固定分值赋分和等级内线性转换赋分两种方式。等级内固定分值赋分是指在固定比例的等级下将考生成绩划为更多分数等级以增加区分度,对每个细分等级内的考生直接赋予一个分值,浙江、上海、北京、天津都是这种类型;等级内线性转换赋分是指在每个限定等级下,通过等比例转换法则进行线性转换得到最终的转换分,山东和第三、四、五批改革省份多实施这种赋分 *** 。

以第三批改革省份湖北省为例,其再选科目原始分按照15%、35%、35%、13%和2%的比例,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根据线性转换公式计算得到考生的等级分,一分一档,考生等级分排序和原始分排序不变。

根据等级赋分公式:(见图一)

其中,Y表示考生的原始成绩,Y1、Y2分别表示某等级内原始分数区间的下限和上限;X1、X2分别表示相应等级的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S表示考生转换后的等级成绩。可以得到:(见图二)

简单来说,如小明同学再选科目化学的考试原始分是92分,排名为总数的8%,处于A等级,那么他的得分将处于100—86分区间,假设该区间原始更高分和更低分分别为98和88,可根据公式计算小明的最终化学得分为:100-(98-92)/(98-88)×(100-86)=91.6分。

如果考生原始成绩正好为所对应等级的区间上限或下限时,不需要按转换公式计算,相应的赋分区间的上限或下限分数即为该考生的等级成绩。

经过等级分转化之后,考生的等级分排序和原始分排序并不发生变化。等级赋分通过体现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分布情况,致力于实现不同科目考试成绩的相对可比性。

怎么看待等级赋分制的争议?

新高考实施之初,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学生盲目性选科、功利化选科的倾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等级赋分制成为质疑新高考科学性、公平性的众矢之的,身处其中的学生及其家长、教师也因此而感到焦虑。

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与优势来选择科目、选择招生录取的方式等,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选择的功利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更大化,即以最少的努力获得更高的成绩,进而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

在实施等级赋分制的情况下,等级的实际划分标准受考生水平、参考人数、试题难度的影响,标准本身的不确定性加强。同一次考试中因为优秀学生过于集中,可能会出现赋分过低的问题,优秀的学生会吃亏;相反,即便是成绩一般也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分数。因此,部分试点省份学生出现“田忌赛马”“趋易避难”的选科倾向,大量学生弃选物理学科,造成选考物理人数“断崖式下滑”。同时,因为试点省份不同等级之间有3分的差距,可能会因为原始分1分之差导致最终赋分差3分,拉大了学生考试成绩的两极分化,强化了学生的“分分计较”。

为了解决考生博弈导致物理选科人数下降的问题,教育部和地方各省份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第三、四、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实施“3+1+2”科目设置,将物理或者历史作为首选科目。根据对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调研,总体上来说,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比例基本与“文综”“理综”模式下比例一致,从根本上解决了物理科目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二是教育部出台“选考指引”等指导性文件,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也改变了高校为保证优质生源不敢限制学生报考科目的情况;同时,各省份相继启动选考科目保障机制,根据高校往年招生录取的人数设置保障基数,如果选考人数过低,将会按照保障基数赋分,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这门科目反而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数,缓解学生“会吃亏”的焦虑。三是逐步完善等级赋分办法。按照后续改革省份再选科目赋分的办法,考生成绩一分一档,考生等级分排序和原始分排序不变,保证了考生成绩的区分度,也更大限度地保证了等级分的公平性。浙江省从2022年开始也将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从3分改为1分。

可以看出,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逐步完善,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带来的问题和争议也得以缓解,后续改革省份进一步总结吸取了试点省份的经验,考试科目计分方式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原始分的“可比”是建立在大众普遍容易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标准分相比来讲规则更加复杂,在按总分录取的情况下,等级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简化的标准分。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没有一项计分方式是完美的,通过简单的数字排序决定招生录取的结果本身也有其固有的局限,考试分数的呈现和转换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等级赋分制下学生如何选科?

新高考实施选择性科目设置,旨在破除“唯分数论”“文理分科”的弊端,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文理融通,为经济社会发展选拔和培养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全面的人才。在突出选择性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利益更大化”?尊重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就是更好的“利益更大化”。

如前所述,随着新高考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等级赋分制在逐步完善,因为技术设计上的缺陷而导致学生进行选科博弈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而且,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层面,都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科目、专业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科目,将是一种“利益更大化”的理性选择。

从笔者长期的跟踪调查来看,无论高中的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还是高校的教师、学生,都非常认可新高考增加了选择性的特点。从高中阶段来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科目,可以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更大化的发挥,同时因为都是自己喜欢的科目,学生会觉得“越学越开心”,也更有动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从进入大学之后来看,新高考生源的专业认同度更高,继而也会对学习成绩和学业表现带来正向的激励作用。相反,没有尊重自己的兴趣选择、听取家长或者教师建议选择“更热门”专业的学生,可能会面临学业困难,不得不进行专业分流。

从更广泛的范围来讲,在当前国内外政治格局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国急需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领域人才短缺与技术难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更加宽广的知识基础,具有创新性精神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我国急需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实践动手能力,有志于成为“大国工匠”。少年强则国强。这是高中学生在进行科目选择、专业选择或者更长远生涯规划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3日第9版

作者:王新凤

8省份新高考实施科目“3+1+2” 总分750

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8省市均将试行“3+1+2”高考新模式,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2017年,上海、浙江之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落地,随后,第二批进入试点改革的京、津、鲁、琼四省份也公布了各自的改革方案。今日公布方案的8个省市,为第三批改革试点。

选考计入总成绩,物理、历史须选一门

4月23日,河北、湖南、湖北等8省份陆续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该批试点均将改变过去“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文综/理综”的计分方式,不再分文理科,启用“3+1+2”新模式,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仍为750分。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使用全国统一试卷,每年6月份按照国家统一安排进行。此外,普通高中学生还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又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其中,合格性考试覆盖所有科目,而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6个科目。

与之前已经启动新高考改革的6个省实行3+3科目组合不同,河北省等均采用3+1+2方案。具体而言,“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门;“1”是指在选择性考试的物理或历史中选择的1门科目;“2”是指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如此一来,选择性考试科目共有12种组合方式。

对此,熊丙奇评论称,必须明确,3+1+2方案并非比3+3方案更优,也非对此前3+3方案的否定,而是从各省的现实条件出发,采取相适合的科目组合。3+1+2同样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从文理二选一变为12种选择)。而一步到“3+3”模式(20种组合)对高中办学条件要求太高,而3+1+2更现实一些。

高校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熊丙奇表示,除了进行科目改革之外,高考改革应着力进行录取制度改革。要打破基础教育的唯分数论,就必须推进录取制度改革。具体而言,就是要大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

在本次8省份改革方案中,高校录取方式方面也有较大变化。各省方案中要求,自2021年起,在试点省份招生的高校要设置选考科目要求,按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等。

同时,考生选考科目符合高校相应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方可报考该专业(类);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要求的招生专业(类),考生在报考时无选考科目限制。

同时方案中均提及,高校录取除依据6门考试科目成绩外,还应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以河北省为例,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含劳动实践)五个方面。将按照教育部规定,制定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具体使用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职评价方式改变

多个试点省份均提出,实施分类招生,高职院校分类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分开,不再单独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记者了解到,福建、广东等地2020年起,高职考试评价方式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等群体招生。

福建省方案中称,高职院校分类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相对分开,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不再单独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

对于中职学校毕业生,将依据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时,学生须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择优录取。

而广东省改革方案主要安排在春季进行,除了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外,还面向初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行“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初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将逐步采用中考成绩和高职院校自主测试方式。

根据河北省方案,逐步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自2020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批次。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卢茜

每天一个高考小知识|夏季高考满分750分是如何构成的?

视频加载中...

(记者 巩悦悦 王凯 实习生 秦梦瑶)每天一个高考小知识,今天来聊聊夏季高考满分750分是如何构成的?

高考满分是750分,想考到550分以上,会很难吗?

高考的总成绩是750分,如果想要考到550分以上,也就代表着你答题的正确率必须达到73%以上,同样我跟大家讲过,高考题大概75%左右的是属于普通题,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好好学习的话,基本上只要把基础知识全部掌握了,而且不丢分的情况下,就能考到这个分数。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往这个分数奋斗呢?

首先第1点,我们要明白所有的高考题的考试结构是721也就70%左右的基础题,加20%左右的中档题,再加10%左右的难题。如果是这样看来的话,那我们学生只需要掌握了70%的基础题,再加10%左右的中档期,高考应该考个985 211都不成问题,所以由此来看的话,我们一定要牢抓基础,只有把基础打好了,那么我们的高分才有所保证。

第2点,我们要在平时建立好自己的知识架构,学会熟识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以及各种有助于我们学习的 *** ,帮助自己建立体系的知识架构。如果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给自己建一个知识架构,通过知识架构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3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保持耐心,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学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能做到我们平常不因为自己的失利而感到焦躁,也不因为自己的啊,高分去骄傲。做到了这3点的情况下,那么高分离我们不会太远。

故事分析:

我高考就是551,17年的。这个分数是真心不容易,高考和模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是贵州的,教育相对不是很发达,所以我们模考大多数用的是云南的卷子,就是云师大的,最后一次模考我考了580分,真心挺难,老师说高考不会比这个还难,结果试卷拿到手手都是抖的,因为高考的题型与我们平时练的很多都不一样,比如生物遗传题 ,我们练的都是计算,结果高考考了实验设计。

作文我们压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天天背,都背到什么天人合一,结果他来个高考40周年,写作文时手完全在发抖,我们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一点都不沾边。大脑一片空白,高度紧张,作文是硬着头皮写的,至于古文翻译我居然没几句看得懂的,小说和人物传记还好,但到了古诗词鉴赏完全疯了。而且现在高考改革,很多题都变得非常灵活,比如理综,很多物理题不再只局限于一种情况(非常恶心,分析花太多时间)。

化学也是工艺流程的推理,生物实验比重上升,我能上550真心非常不容易。至于数学,我的概率,几何,选修,解析几何估计是挂了,求导靠步骤分,后面对答案发现连解三角形也有一些问题,填空题就错了3个啊,我居然连数列都没写出来。其实,看到这里,我估计连400分都很难上,好在我运气好,靠英语(将近140)上了550语文120数学91理综200英语140,我才上了550。

本来以为分数不行,打算填贵大的,后面发现我排到全省6000多名,(贵州高考除了少数地方其他学生考得都不怎样),无论如何谢谢老天保佑了 。至于容不容易,各个省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像四川那边教学质量高550的有一大堆人,我觉得,高考的位次最重要,学校录取都是按位次来的,因为分数有相同,位次会不同。

总结语:

高考总分750,有的能考700多分,但这是天才,有的能考500多分,这是大众之才,有的只能考100、200分,这是玩才。估计你应该是一个大众之才,下面我分别介绍这三才的情况和出路。

首先说考700多分的天才

对于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们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也不是补课能补出来的,而是他们本身天资聪颖,懂事,有目标,有理想,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得到,对于他们,考700多分只是小菜一碟。我校门卫师傅的儿子,就违背了遗传规律,门卫师傅小学文化,而他老婆文盲,在学校捡废品换钱以维持生活,他们夫妻俩老实巴交,而且木讷,但他们的儿子却聪明懂事,自知家庭条件差。

所以从小学到高中很努力,从没请家教或补课,一有空闲就钻研书本,高中毕业考上清华大学,清华毕业后又考上清华的研究生,现在在美国成家工作,父母每隔一年都去美国玩。我校另一个政治老师,老婆是小开诊所的,初中文化。政治老师及他老婆由于工作忙,从来没有管过儿子的学习,他们的儿子从小调皮捣蛋,学校所有树都爬过,所有的鸟窝都掏过,所有老师的车都涂过。

将整个校园整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弄得校长经常开会点名叫老师们管好自己的子女,维护校园安宁。说也奇怪,这个调皮捣蛋的儿子读初二时开窍了,周末及寒暑假没有大人管他,他自己跑到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自学高中及大学知识,初中毕业就被成都七中录取,在七中学习期间他研究数理化竞赛试题,多次获得国际大奖,2018高中毕业时考上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听说他明年准备到加州大学去学习。

再说考550分左右的大众之才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考550分实属不易,高中学习是辛苦的,各学科知识点都很多,呈现散、乱、杂的特点,章节之间联系又少、不容易形成知识 *** 。高中学生在学习上感到的困惑和精神紧张程度都比初中强很多,大部分同学焦虑,情绪不稳,体力不支,甚至造成家庭气氛紧张。

这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紧张,要放松心态。对于智力平常的学生要少接触偏题、怪题和极难的题,高考80%是考查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大量时间花在做偏题、怪题和极难的题上,会得不偿失,会让学习质量下降。

最后谈一谈考200分的玩才

虽然只能考100多200分,但玩才只要有正确的选择也是前途光明的。虽然读高中成绩差得没底,这种考本科无望的学生可以选择高职单招,高职单招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于高考前完成录取,一般是每月3月份开始考试,4月份录取,文化考试只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不考综合科,每科100分,文化考试总分300分,另外面试考试300分,总分600分。

这种考试比6月份的高考简单,而且容易考上国家级或省级公办高职示范院校,这些院校学费低、专业好,学生就业前景很好,我侄儿2016就考的四川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去年在铁路部门工作,今年转正了,工资10000元多,还有1000多元的住房公积金、工作服、生活用品等各种福利。

如果单招考试未被录取,还可以继续参加6月份的高考统招,单招考试是高考统招前的提前升学选择,单招考试招生不似高考统招的“唯分是举”,作为国家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入校后与统招的学生待遇相同,三年后毕业就获得全日制大学专科毕业证,成绩好的可以升入本科深造!

高考“一分一段”分数分布表发布,80人总分超700分



刚刚, 北京教育考试院同时公布了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2020年北京高考“一分一段”分数分布表。今年北京高考700分以上的考生共计80人。

目前,考生可以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2020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

链接:2020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_北京教育考试院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冕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王梦莹

高考总分750分,考上600分有多难?其实上一本的都不多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学生辛苦苦读十多年,为的就是能够在高考中考到一个好的成绩,能够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这样以后的人生会有更多选择,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有更大的优势。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灌输着考上名校的思想,小时候被人问到要考什么大学,懵懵懂懂地就回答要考上清华北大,上了高中之后,才知道这个梦想有多艰难。

高考是千万考生过“独木桥”,能够上清华北大这些顶尖名校的学生,基本上是省内排名前一百名的人。

面对升学压力,每一个考生都拼尽全力,努力想考出理想的成绩,但现实总是很残酷的,我们看每年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就知道,基本上都有超过一半的考生,达不到本科线。

现在有部分省份实行新高考制度,但很多省份还是按照以前的老高考制度,高考总分750分,那么大家知道在高考中能过一本线的人有多少吗?下面我给大家简要分析分析。

高考录取线分析:考上一本的人数其实并不多!

现在各省的录取分数都公布了,我们可以根据一分一段表来看看各分数的排名位次。

下面简要地给大家举几个省份分析:

1、河南省

理科一本518分,理科二本400分,文科一本558分,文科二本466分。

根据一分一段表分析:理科一本累计人数116712人,文科一本累计人数22987人。

上了一本线的人数一共有139699人,据了解今年河南省高考报名人数120多万人,参加统考的100多万人,这么一对比,能够上一本的占比也就百分之十多。

2、江西省

理科一本519分,理科二本443分,文科一本559分,文科二本496分。

根据一分一段表分析:理科一本累计人数49117人,文科一本累计人数13684人。

上了一本线的人数一共有62801人,据了解今年江西省高考报名人数49.3万人,能够上一本的占比也是百分之十多。

3、安徽省

理科一本488分,理科二本415分,文科一本560分,文科二本519分。

根据一分一段表分析:理科一本累计人数89923人,文科一本累计人数22182人。

上了一本线的人数一共有112105人,据了解今年安徽省高考报名人数52.38万人,能够上一本的占比也是百分之十多。

4、四川省

理科一本521分,理科二本430分,文科一本541分,文科二本474分。

根据一分一段表分析:理科一本累计人数82994人,文科一本累计人数18804人。

上了一本线的人数一共有101798人,据了解今年四川省高考报名人数69.8万人,能够上一本人数占比更少。

由于篇幅有限,其他的省份就不一一列举了,从这几个省份我们就能够看出,一本的录取率其实并不是很高,基本上在10%-20%的样子本科的录取率大多数省份都没有超过一半,这也意味着有很多人是上不了本科的。

能够考上本科其实就打败了很多人。

高考分数750分,考上600分有多难?

高考750分,想要考到600分那更是难上加难。

首先我们根据数据来看,河南省文理总共考到600分以上的也就三万多人,占比就是百分之几的样子,江西省文理总共考到600分以上的一万多人,安徽省文理总共考到600分以上的两万余人,四川省文理总共考到600分以上的两万多人

对比起参加高考的人数,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我们拿理科考生来说,语数英的各科分数都是150分,总分450分,理综总分是300分,如果你的理综有200多分,那么你的语数英要达到将近400分的样子,这样语数英每门大概就不能低于130分。

所以想要考到600分以上,确实还是比较难的!

最后的话

看完数据分析之后,大家应该明白高考考到高分有多难了吧!

其实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路口,未来还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不要以一次失败就对人生下定义,如果失败了就重新再来,但这里要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能够上学还是尽量上学的好,这样以后的选择也会更多!

大家觉得高考对人的一生有什么影响吗?欢迎留言。

高考数学满分,理综仅扣2分,北大学霸坦言:平时牢记3句口诀

学习成绩的好坏,固然有天赋、资质的加成,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基本资质、天赋相差不大,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是有的同学能够冲在前面,最重要的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考中取得数学满分,理综仅扣2分,成功考入北大的邱思高来说,在高三的几次模拟测验中,都只是排在班里的钱5名,而能够在最后这一搏中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靠平时自己总结的3句口诀。

1、“每日一省吾身”

邱思高认为,学习是一件一边学习、一边改进的过程,所以每天在结束一天的学习之后,都会给自己留出10分钟的总结反思时间。在这10分钟内将一整天的学习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将还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标注,等到第二天进行彻底解决;同时将白天学习到的新知识进行重复,夯实脑海中的印象,有助于减缓知识遗忘的速度。

“反思”二字成为邱思高高三时候更爱做的事情,尤其在进入高三之后,在他看来这时候的学习主要是以补缺为主,而不是重在多积累其他的零碎知识点,而每天的反思时间,能够大大减少自己的知识漏洞,也成为高考中稳定发挥的更大砝码。

2、“先预习后做题”

上自习的时候,邱思高不同于其他同学,一上来就先写作业或者做卷子,而是拿出课本,仔细地将白天学到的知识回顾一遍,然后解决课堂上的遗留问题,等到复习没有问题之后,再来完成作业或者试卷。“很多同学都知道要提前预习,却不知道应该如何预习,这是因为没有在上课的时候,把课堂重点以及难点做标注,所以导致回顾预习进程缓慢”邱思高说。

每次上自习前先花上10-15分钟的时间,将课堂知识进行回顾,这样一来再完成作业或者卷子,反而会事半功倍,减少不必要的翻书、查询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寻找丢分的原因”

邱思高在自由复习期间,最喜欢的辅导资料就是自己整理的错题集,而与其他的错题集不同的是,这本错题集上不是像常规的那样,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的对比,而是将错题的原因一条条的罗列出来,然后将正确解题思路、考查知识点再一旁标注。

在邱思高看来,每次考试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做错的题目,而理清其中的丢分原因,则比单纯多做10道题目来得更有用。所以找出失分的原因,避免重复再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在邱思高看来,自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主要是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尤其做到以上3句口诀,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而不是靠着一时的冲刺就能实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才是夯实基础的更大法宝。

这里有更高效的学习 *** 、最新鲜的教育咨询,还有海量免费资料可以领取,点击关注账号,可以随时咨询小编学习问题哦~

标签: 总分 满分 多少 高考 全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