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已产制,其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独特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山高林密,土壤肥沃,终年云雾缭绕,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新制的黄山毛峰白毫披身,芽尖锋芒,而且新鲜的茶叶又是采自于黄山高峰,所以就将该茶叶取名为“黄山毛峰”。其品质特点,可用四个词来形容:香高,味醇,汤清,色润。
本次选取的是谢裕大的黄山毛峰,价格在斤价960左右的中级口粮。等级为特级二等,碧螺春产区标注为苏州洞庭山,采摘时间为4月1日,今天我们来看看这款特级二等的黄山毛峰表现如何?
干茶
条形舒长,黄深白相间,显茶毫,香气为清香,较浓郁。
采用农夫山泉泡茶水,水温80度,上投法冲泡
之一泡
入口厚度较好,口感顺滑。香气浓郁度较好,清香中有少许花香出现。茶汤清甜,甜感不弱,汤感协调性好,口感鲜爽。生津感不错,回甘较显,喉韵出,有茶气。饮毕回甘持久性不错。
第二泡
香气变化不大,以清香为主,持续性很不错,厚度有很稳定的发挥,茶汤中鲜味也更明显了。口感清鲜醇爽,茶汤很协调,滋味更醇,生津回甘稍稍弱化。回甘以及饮毕有一定滋润感。喉韵也不错。
第三泡
厚度基本无变化,内质有支撑,香气略降,鲜爽已然褪去,仍有少许花香。甜味依旧有,滋味协调,清润感强,汤质延续前泡。生津回甘持续弱化,但喉韵显好。
杯泡法
冲泡水温为80度,3g茶,加大茶水比为80比1,中投法,注水后等待3分钟左右。
香气浓度不错,有一定花香。滋味清甜,口感协调,汤感顺,鲜爽足,生津回甘持续性不错。评价为B+
叶底
叶底以一芽一叶为主,少量单芽,均整度还不错,茶底的嫩度一般。
主要口感指标
解析:
香气的浓度较好,曲线平缓,香气类型味清香以及花香,有一定层次。
汤感总体表现也非常不错,尤其是厚度与鲜爽度,茶汤清冽甘甜。
苦涩控制到位,基本没有释出,全程不显。
生津表现相对一般,回甘表现相对更好,回甘有一定持续时间。
综合评价
总体上看,这款黄山毛峰总体口感比较典型,有经典的兰花香,茶汤有厚度,清冽而甜润。饮后有明显的滋润口感,回甘留存时间也比较长。
此茶在香气、滋味、苦涩控制上都有不错的表现,焖泡法口感更为均衡,清润甘甜感比较明显,滋味有内质支撑,结合目前的口感看,能与价格匹配。目前来到评测排行榜第四名。
2023绿茶联赛评测排行榜
今日周末,泡上一杯去年的信阳高山茶(雨前),在家为车充电间隙,就近期朋友询问的信阳春茶开采情况,答复如下→
1、今年年初信阳茶受冻减产是不争的事实,随之连锁反应到鲜叶价格突破历史高位(3月31日每斤鲜叶300元左右,按4斤鲜叶炒1斤茶计,1斤干茶成本仅此一项就1200元左右),再加上炒制茶师傅成本、包装成本+品牌,动辄一斤2000元左右是品牌茶叶公司明前茶的价格(不是价值)。如此之贵,本地人新常态是喝的不买,买的不喝。懂的不买,买的不懂。
2、少数不良商人逐利公开化。以前是偷偷摸摸到四川、湖北等省进些鲜芽头冒充信阳茶,现在人也不用去了,大批量价格十分便宜且好看的川芽、鄂芽快递到信阳,即便你在信阳茶山上坐等,买到的也未必是信阳茶。这种现象年年都存在,今年尤甚(大数据查并不难。浉河区搞521茶叶源头追溯本意是好的,但阻止不了逐利的造假者)。当然也仅仅是个别现象,大多数信阳茶商都值得信赖。
3、高山茶尚未全面开采。这点稍微了解茶常识的都应该知道。由于前期干冷少雨,近期气温虽升高但不持久,导致信阳高山茶大都才开始冒芽(截至4月1日),市场上3月上旬就有茶开采,那是信阳引进的茶种乌龙早。近几天市场上的信阳茶,多为小山茶、田园田畈茶。当然也会有高山茶中向阳部分茶园可以少量开采,高山茶的大面积开采,至少还需要3至5天,看天气预报未来几天气温又有一个骤降过程,那大面积开采时间应该集中在清明节后气温再一次回升的雨前一周左右时间。今年茶农茶企的日子真是太难了!
4、粗茶淡饭最养人。茶对信阳人而言是生活必需品,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每个人受生活习俗和认知局限,选择喝小浑淡(芽小汤浑口味淡)还是大清香(芽壮汤清回甘香),是各自的选择,无可厚非。市 *** 把今年的信阳毛尖开采节推迟到4月3日,也是个导向,旨在倡导人们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而不是纯芽头。
我本人喜欢喝茶,每年20斤左右且只喝高山茶,原因很简单就是小山茶田园茶,中看不中喝,淡而无味,泡多又苦。而真正的高山大茶泡的多也不苦,口感香回甘甜。我这样写很多习惯喝小浑淡的人无感,苦惯了就自然而然认定喝茶不都是有苦涩吗?其实在我看来,明明可以全程品味香甜,干嘛还要先品尝苦涩后才奢望回甘呢?
?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一家之言。
(信阳日报 向炜)
明前特级黄山毛峰,名山名茶,鲜爽回甘,来了!明前头采 特级一等黄山毛峰
众筹时间:2023年3月13日~2023年4月13日
明前特级二等黄山毛峰
距离清明节还有一周多的时间,各地茶园里一片繁茂景象,茶农们忙着采摘加工今年的明前茶。
这股热闹也带到了线上电商平台。
3月28日,天猫迎来明前春茶上新高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贵州雀舌、信阳毛尖、安徽瓜片六大知名绿茶产区集中上新天猫,覆盖了100个品牌,包含西湖牌、狮峰茶叶、卢正浩、谢裕大等知名品牌,超5000款春茶新品。
所谓明前茶,指的是清明节前采摘的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更好的茶叶。根据不同的采摘时间,又可以分为特级明前茶和一级明前茶。
通常我们说的特级明前茶,是指清明前一周采摘的春茶,口感偏清鲜回甜。
狮峰茶叶天猫旗舰店负责人介绍,目前店内卖更好的是一款250g纸包的明前龙井茶,适合自饮。
不仅如此,狮峰官旗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不仅有早C晚A,也喜欢喝茶。
为了迎合年轻人消费需求,今年推出了便携系列茶叶,包括80g装的钱塘龙井、60g装的安吉白茶等,方便年轻人低成本“入坑”。
今年入春早,平均气温比较高,春茶前期长得比较好,我们从外地专门请了老师傅来炒茶,组成了百人炒茶团,老师傅手抄茶艺精细了得。
卢正浩天猫旗舰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喜欢味道淡一点的朋友可以选择在清明前入手,茶香更浓。
除了大家熟知的龙井产区之外,像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这些产区的明前春茶也争相上市。
记者发现,在天猫平台预售的明前茶产品中,既有像50g和100g装的小袋装,也有精品礼盒装。
中茶天猫旗舰店负责人介绍:
我们上新了一款由碧螺春茶 *** 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柳荣伟大师监制的茶叶,礼盒为80g装,属于特级一等明前茶。
今年很多旗舰店推出了非遗大师监制的茶叶,精品礼盒装满足了许多人的送礼需求。
图说/龙井产区
那如何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茶叶?
茶叶按质量划分等级,通常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其中以特级茶叶的品质更佳。
天猫食品行业小二介绍,一般级别会印在相应的茶叶外包装上,方便消费者辨别。
数据显示,目前天猫春茶预售火爆,销量同比去年翻番,消费者现在下单,产区直发,清明节前就能喝到新鲜的春茶。
万元黄山毛峰背后,一斤只赚45块钱的茶农作者 |季瓷
编辑 |车卯卯
茶农困局
在茶叶界里,一向有“春茶贵如金”的说法。
这段时间的茶叶,经历了前一年秋、冬营养成分的积淀,在春日生出新鲜的嫩芽,枝芽鲜嫩,香气足、味道好,且营养成分高,是茶中的珍品。又因为春茶的采摘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所以整体量少,多重因素叠加下,春茶的价格被自然而然地抬高了。
在电商平台上,品质较好的春茶通常都在万元以上(一斤),但与之相对的,则是茶农的低收入。他们花上整整一年的功夫打理茶树,起早贪黑地采茶,但在售卖时,却最多只能拿到45元一斤。
在茶文化的回归、名优茶进入年轻市场、新茶饮(用新鲜成叶做底的奶茶)稳步发展的大背景下,茶叶这一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但想要在这个行业里赚到钱却并不容易,从市场端往前推,一万多的成茶,上溯到茶农手中的茶鲜叶时,成本却只有45元,中间隔着200多倍的价差。
黄山毛峰产地板桥乡的茶行业从业者们正是在这个产业利润的分类框架里面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
茶农:一斤鲜叶,多则45,少则8毛
“茶农贡献了最耗时的劳动,但一年只有几千块”
每年3、4月,是板桥乡的茶农最忙碌的时节。
他们早上5、6点钟就要上山,在黄山林立的山坡间寻找茶鲜叶。黄山海拔更高在1800米以上,高差大,山势陡峭,山路难走,这对茶叶的生长和品质非常利好,但对茶农来说却是一桩苦差事:他们得在不同的山坡、茶园间辗转跑动,远的要走一个多小时,近的也要走半小时左右,大半时间都花在路上。
山坡上的茶园来回路程颇远
找到茶园后,还要细心搜寻茶树上新生的嫩芽。春茶重要的就是嫩、香二字,需要摘取才生长出来的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那种嫩芽,但嫩芽掩藏在茶树枝叶之间,非常难找。茶农采茶时,通常会在头上戴一个电筒,用以辅助。
这样起早贪黑地采上一天,背着满满一背篓的茶鲜叶去卖,却只得45元一斤,采得多的,才挣的到200~300元钱。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鲜叶的收购价往往越来越贱。
“在春茶这个阶段,茶叶每天都在变化,越到后面茶叶越老、越不值钱。”参与收购的司年寿这样说。
通常来说,3月25日初采时的毛峰最值钱,往年板桥乡的收购价能到70~80元一斤,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更好的那批茶,收购价也只在45~50元之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只会越来越低,到了谷雨之后,茶叶老了,就只能收购去做绿茶或花茶底,价格在1块左右,有时甚至只有8毛钱。
随时间变化的收购价,也直接影响着茶农的采茶和收入。
清明之前,茶树枝芽新生,虽然收购价低,量少,难找,有时甚至满山跑遍,也找不到一斤;而到了谷雨前后,茶叶的枝芽纷纷成熟,变得硬挺,这时茶农采摘茶叶,往往会被枝叶划伤手指,而因为收购价的降低,往往要采上百来斤,才能拿到100~200元的收入。
留在板桥乡的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将上百斤的茶叶从陡峭的山坡上背下,负担极重。又是小道,有时脚不慎崴了,背篓跌倒,人也跌倒,非常艰难。
采茶人的日常是辛苦的
但对整个茶农群体来说,这种辛苦却是他们不得不忍受的。
黄山区域适宜种茶,茶树种植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70年代,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当时的居民开山种茶树,形成了这里星罗密布的大小茶园。居住在黄山周围的人们,从会走路就会上山采茶,上学时就会跟着学习制茶,茶贯穿了他们的一生,也是大部分人立身的根本。
而茶树种植,十一个月养护,一个月采摘,所有的收入都从采摘季而来,如果这时未能获得收入,就基本等于这一年的努力都白费了。而即使是如此辛苦,最终他们拿到手的钱,也不过几千块,极少数能拿到一万以上。而这些,就基本是他们一年的全部收入了。
板桥乡的茶鲜叶
茶、咖啡、可可,是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的饮品。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达到2626.6亿元,而随着新茶饮的兴起、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追求、茶产品年轻化等趋势的发展,茶叶市场未来可期。据中投顾问预测,2025年茶叶销售将达到3975亿元。
但在这个千亿级赛道内部,处于供应链末端的茶农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他们一整年都在养护茶树,却只有一个月采茶售卖能获得收入,辛苦一整年,却只有几千块。
“我们村只有20%的人口在家,且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向外流失,这些老人劳累、且收入不高,一旦有病痛意外,只能由外出务工的孩子们支持。”板桥乡村支书谢凌慧这样说。
要办厂,至少要十几万
“除了钱,劳动力也缺。”
如果单纯采摘茶叶挣不到钱,那在加上制茶、自产自销,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吗?
在70年代,板桥乡的居民就是这样做的。那时当地的茶叶在5月1日之后开采,采来的茶叶经过炒茶、烘茶工序,而成为绿茶或花茶底,进而售出。那时茶叶走量,当地居民必须白天采茶、晚上制茶、彻夜不休地工作。且因那时的茶叶硬,白天采茶伤了手,晚上还得把手放进高温的锅里翻炒茶叶,非常辛苦。
这种方式很难持续,而当地居民的劳累也是在加工厂出现之后,才有所缓解。
在黄山这个茶叶的大产地,受产量、劳动力、茶叶生长时间的限制(春茶只有一个多月,必须在这期间完成采摘制茶等一系列事项),自产自销并不容易,它最终导向了对加工厂“收购-加工”模式的需求。
缓坡上的茶园
黄山周边的乡村里,也都有着自己的加工厂。
那么,加工厂能在茶叶供向市场的200多倍利润里,分去一杯羹吗?
事实是,也不大行。
在当地,建一个加工厂通常需要十几万,对当地年收入只有几千的茶农来说,要拿出这笔钱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板桥乡的加工厂在2018年以前,都由外来老板经营,在粗加工后,就直接将之售卖给经销商。这种方式使板桥乡的茶叶难以形成自己的品质口碑,也就很难在市场上提高价格。
当地居民祝祥在 *** 的扶持下开建了新的工厂,希望通过统一的高品质提高板桥乡茶叶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这种方式在黄山其它区域有过成功案例,如休宁县的一片茶园,因为质量把控得好,开始做小罐茶,整体的收益远高于板桥乡。
从收购价格上就可见一斑:在黄山休宁县,往年一斤鲜叶可以卖到170~180元一斤,今年受疫情影响,对半降下来,也有70~80元一斤。比板桥乡的收购价多了一倍。
收购茶叶的现场
在茶叶这个产业链条里,茶叶的品质、加工的技艺,在供应链前端会产生一定的差距。
而对处于黄山这个大产区的人来说,因为黄山整体的气候、土壤、环境,甚至海拔高差都适宜于茶树生长,所以茶叶的整体品质都很不错。但即使是在这个大产区内部,成茶的价格之间也有差距。
发展的好的小产区,人力足、财力够,会在每一年秋天时将茶树砍掉更新,黄山的茶树多为大叶种,生长极快,月余就能到一米高,而砍后的茶树重新生发,在次年能长出非常鲜嫩的新叶。
与此同时,更高的财力、更充足的人力,也能帮助小产区购置更好的设备,使茶鲜叶得到更好的处理,从而使成茶品质更上一层楼,在市场端能获得更高的议价能力。
所以的这一切,都需要人力和物力支撑,而这也正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出的板桥乡,所面临的更大挑战。
“没有劳动力,茶园品质难以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效益都会大打折扣。”谢凌慧这样说。
茶农的出路,要往消费端走
其实,茶叶和咖啡的产业链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
它们都经由上游原材料供给、中游加工,再到下游的流通,而它在每个环节上的利润分配极其不均。
以咖啡为例,根据平安证券研究所的数据,上游的价值贡献比例仅1%,中游6%,而到下游则高达93%。茶叶各环节的价值贡献比与之相差不远,盈利空间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
更通俗地讲,是在品牌上。
根据数据,2020年全国茶叶销售总额为2888亿元,同年中国咖啡的销售总额则是3000亿元,从整个市场来看相差不大,但考虑到非品牌的成茶单价普遍不高,茶叶的销售额依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同时,我国茶叶出口量居世界之一,但却缺乏有知名度的茶叶品牌,和下游的茶店品牌,中国茶叶的整体商业化链路远不如咖啡成熟。而不成熟,也就意味着还有可以获取的机会。
对黄山的茶农来说,上世纪90年代当地茶向名优茶转型,打下了茶能增值的一部分根基。
黄山姑娘采茶图
从5月1日之后才开始采的大叶茶,到现在清明、谷雨前采的春茶,让上游原材料——茶鲜叶的品质得以提升;而不同的加工 *** ,也让茶在产业链中游环节上进一步增长,在这一阶段,因加工 *** 有别,出现了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等名优茶的种类。一些独特的茶的加工技艺,甚至申请了“非遗”传承。
但再往下,从中游到下游的这一段,茶的市场里还缺乏具体的、知名的品牌,如咖啡市场里的星巴克、酒类市场里的茅台。而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品牌,如小罐茶等,份额又还没有达到“巨头”水准。
这是附加值更高的一段,因还未被巨头占领,就意味着还有品牌发展、弯道超车的机会。
对茶农来说,他们必须更向下游贴近,更靠近消费者,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未来的竞争和茶的附加值争夺上保有一席之地。
黄山有一些茶农或当地的企业家已经在尝试做这件事,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茶农和消费者有了直接接触的机会。在短视频平台上输入“黄山 茶叶”的关键字,会呈现出很多视频内容,通常下面都带有商品标,可以直接进行售卖。
抖音上的视频内容及商店
但要真的形成品牌,却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产业的路就是日拱一卒
回到板桥乡,当地茶农要走的路,因为劳动力的不足,而显得更加漫长。
板桥乡想要建立自己的小产区品牌,需要对树种和加工机器进行更新,在上游和中游先提升附加值。板桥村的茶树多年未砍过,异常坚硬,需要青壮年劳动力才能更新;而好的、 *** 的加工机器,至少需要几十万,有些甚至上百万。
这两件事当地 *** 都在推动,但要全部完成,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改变已经开始。当地茶农、加工厂的企业主向黄山发展好的茶园学习先进经验,也正在思考如何改变现状。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在茶叶这个有广阔发展的前景下,他们的发展值得期待。
*文中司年寿、祝祥为化名;图片由板桥乡通讯员汪建国提供
-END-
环外互动
CHAT WITH ME
你还知道哪些农业从业者的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
超市里不显眼的3种“平价茶”,别看包装简陋,实际都是天然好茶茶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再是附属品,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主要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准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在随之加快,而且压力感倍增。而茶水甜润解渴,又能缓解身心疲惫,所以家家户户都能看到茶叶的存在。
大家在去超市选购生活物资的时候是否有关注货架上的茶叶,一眼望去各种茶叶包装色彩缤纷,而一些比较简陋朴素包装的茶叶就显得有些不起眼,其实超市里有很多不显眼的“平价茶”,别看包装简陋了些,实际都是天然好茶,茶叶生长在核心产茶大省,品质值得信赖。
所以,大家买茶不要仅凭外观去买,更多的是要看内在品质。下面这3种茶就是包装看着朴素,口感比较好,都是天然好茶,被许多老茶客当做日常爱喝的“口粮茶”,口感甘醇,性价比也很不错,大家可以试试看。
乌龙茶——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是中国历史名茶,茶叶产于福建省永春县,这款茶是嫁接在佛手柑上培植出来的特色乌龙茶,佛手柑是一种清香诱人的名贵佳果,这样长出来的茶叶鲜嫩度高,香气独特,而且叶片大如掌、形似香橼柑,茶叶也因此而得名,与安溪铁观音一样是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
品质特点:
茶叶外形肥大,条索卷曲重实,叶片圆结,干茶闻上去有一股雪梨香、奶糖香,色泽乌绿油润,自然柔亮,茶叶冲泡后茶汤金黄带绿,清透柔润,喝上一口茶汤滋味香醇回甘,甜润细腻,喝完身心舒适。
绿茶——凤鸣毛尖
凤鸣毛尖是来自国内核心产茶省份——四川省宜宾市的毛尖绿茶,此茶采自海拔千米的高山生态茶园,独特优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茶叶“香高、味鲜、不涩口”的优秀品质。
原料选摘茶树上一芽一叶的新鲜嫩叶,采用“国家非遗”传统技艺手工炒制而成,具备较高的传承价值,品质和口感都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只不过这款茶的包装比较低调朴素,茶商是深山中的老茶农,对产品的包装和宣传并不擅长,而是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茶叶的 *** 上,所以很大程度降低了制茶成本,所以此茶从创制起就保持几十元的价格,非常良心亲民,是很多爱茶人居家自饮的“口粮茶”。
品质特点:
拿到茶叶能看到包装是低调耐看的绿色,内部是独立的小袋包装,方便保存,干茶茶条细紧匀嫩,叶片长而卷曲,茶毫显露,色泽褐绿鲜亮。
茶叶经热水冲泡后一股栗香味扑鼻而来,非常好闻,茶汤黄绿清亮,喝一口茶汤滋味鲜爽甘醇,茶汤细腻丝滑,入喉不锁喉,无苦涩之感,茶香在口中持久留存。
绿茶——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产于安徽黄山的特色绿茶,是安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一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山高云雾深,阴雨天居多,林木葱郁,满山的兰花,加上好水好土等优势孕育了“叶嫩、清香、爽口”的黄山毛峰,此茶还被称为纯天然的“花香型名优绿茶”。
茶树选摘良种茶树上肥嫩壮实的嫩芽,经手工炒制而成。此茶虽品质独绝,但是茶叶的包装却非常低调无华,当然价格也比较实惠。
品质特点:
干茶外形肥紧嫩匀,茶条微微弯曲,茶毫披满身,干茶颜色翠绿光润,茶叶冲泡后颜色黄绿明亮,清透莹润,让人很香喝上一口,茶汤入口滋味回味悠长,兰花香清鲜持久,叶底鲜嫩成朵,饱满耐泡。
安徽黄山:用活税惠政策 助力茶品牌发展游人体验采摘毛峰 刘浩 摄
中新网黄山3月29日电 (刘浩 王吉)当前,正值黄山毛峰采摘季,国家税务总局黄山市徽州区税务局(以下简称“徽州区税务局”)紧扣做精做优绿色食品产业,围绕茶企业发展需求,持续用好用活税收优惠政策,勠力推动全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黄山毛峰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厚植产业优势、坚持绿色发展,连续15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称号。
走进谢裕大茶博园,一股清香淡雅的茶香味迎面扑来。“这些年,我们持续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精耕细作全产业链条,税务部门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谢裕大公司”)总经理谢明之说。
谢裕大公司的前身是谢裕大茶行,成立于1875年,距今已有148年的历史。历经六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如今的谢裕大公司,曾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这几年,不断有税收优惠政策接续落地,特别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后,公司每年都能新增减税140余万元。”谢裕大公司会计蒋蓉蓉说。
据悉,徽州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组建“税青松”政策宣传队,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精准对接企业涉税业务需求,不断优化税收优惠政策推送服务,为企业升级绿色办税通道,提供“问办一体”“远程帮办”服务,帮助企业算好免征、减征、抵扣“三笔账”,切实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同时,依托“电子税务局”“发票综合服务平台”等系统,推动出口退税、留抵退税等无纸化申报、审核、退税2个工作日到位的极速办理,构建“一网式通办”“一窗式审批”“一站式代办”服务机制,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到税费优惠直达快享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深入调研全区企业纳税人的涉税需求,认真倾听,仔细解答,并深入应用税收大数据等方式,及时推送政策,确保应享尽享,助力企业行稳致远,为奋力开创现代化新徽州建设新局面贡献更多的税务力量。”徽州区税务局纳税服务部门负责人曾佳敏说。(完)
黄山毛峰新茶上市,真假难辨,资深营业员告诉你内幕不上当前两天有茶客疑惑,远在 *** ,疑惑地问我如何才能买到正宗的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一直是安徽新茶的先锋者,在每年的新茶中抢先上市。而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则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每年在谷雨前少量上市。
就黄山毛峰而言,目前黄山毛峰一般有三大类:早品种毛峰、本地老品种毛峰、“李 鬼”。什么?还有“李鬼”这个名字?往下看。
新茶早品种正常年份于3月中旬上市,2020年的新茶是3月15日左右上市的,主要品种如红旗一号、乌牛早等,这类茶树是外地品种引进到黄山种植加工的,属于新品种,原则上是生长在黄山的茶叶,也算是相对正宗的黄山毛峰。这类茶优点是上市早,茶型小,缺点是香气、品质方面比本地老品种略微逊色一点。
本地原生老品种有黄山大叶种、祁门槠叶种,这类茶原生环境在深山处,海拔高,基本3月下旬才上市,海拔高的地方要到4月初才能开采。老品种也就是土种是严格意义上才是正儿八经的正宗黄山毛峰,白毫披身,绿中带黄,香气四溢。在老茶客眼里,这才是黄山毛峰。但是土茶上市相对早品种晚10天至半个月左右,很多抢鲜或者分不清的茶客等不及。
3月中旬以前的当年新茶黄山毛峰,基本属于“ 李 鬼 ”。什么意思?茶叶市场乱象丛生,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3月中旬以前,安徽本地根本没有新茶上市,所谓的新茶黄山毛峰,无非是川茶、湖北平地茶等地方上市时间早的茶冒充的。用这些地方的鲜叶,按照黄山毛峰的工艺 *** 出来的毛峰。外形相比安徽茶来说,那叫一个好看,肥壮、芽短、整齐。“外貌族”最容易中招。这种茶不好喝,干茶没有什么香气,冲泡后有一股青草味或者是青气是更大的特点。近年来工艺有所改进,青气比前几年好很多。但是远远比不上黄山毛峰的清香。口感也大打折扣,往往带有涩味,或者没有厚度。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身的生长规律。尊重规律才能保证正宗,打破规律自然有不可取之处。前两日看到黄山一茶叶市场,茶农感叹,家里茶园茶叶还没开采,市场上的新茶满天飞。至于其中奥妙,就不必多说了吧。至于哪里能买到正宗的黄山毛峰,有人认为产地一定是正宗的,有人认为网上买的都是假的……笔者认为,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才是最真的。建议买之前多做功课,买之时多品尝比较,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索要品尝包,总会找到正宗的心仪的好茶。
黄山毛峰属于什么茶黄山毛峰属于绿茶的一种。绿茶是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 *** 的茶叶,绿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黄山毛峰产地
安徽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
黄山毛峰保存 ***
黄山毛峰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保存黄山毛峰的环境为:避光、隔离潮湿、防异味、密封,建议将黄山毛峰装入铝箔袋,挤掉袋内多余空气,并将袋口密封。封口后将茶叶袋放入铁罐或锡罐内,盖好盖子,最后放入冰箱冷藏室直立保存,可以提前取出1~2周的用量,不要频繁取出。如短期2个月内可以饮用完的,可放置在常温、阴凉处存放。控制温度:10℃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下。
黄山毛峰等级划分
特级
形状:形似雀舌、芽头肥壮白毫显露、有金 *** 、匀齐;色泽: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汤色:嫩绿清澈鲜亮香气:嫩绿馥郁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黄、鲜活、匀亮
一级
形状:条微卷、芽叶肥壮、隐毫、匀齐;色泽:绿润;汤色:嫩黄绿亮;香气:清香;滋味:鲜醇;叶底:较嫩匀、黄绿亮
二级
形状:条微卷、芽叶较肥壮、显芽毫、较匀整;色泽:较绿润;汤色:黄绿亮;香气:清香;滋味:醇厚;叶底:嫩匀、黄绿亮
黄山毛峰多少真假?如何辨别真伪?首先强调一点,茶叶本无真假,也不必人人都要去区分高低。
但是!但是!冒充某种茶就存在真假之说
以次充好,就得区分好坏之分了。
做为十大茗茶之一的黄山毛峰,名声在外而一些茶友们总难品尝到地道的黄山毛峰的滋味,久了就对黄山毛峰失去了兴趣。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如今茶叶行业鱼龙混杂到过黄山的一些景区交学费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如何避免入坑?
①专挑小芽尖,就认为是好茶
小芽类的绿茶其实数不胜数,精美漂亮的外形也是纷乱杂多,更多是以川、鄂、浙一带的小芽茶被商家冒充黄山毛峰居多。其一是採制上市时间早正月就出新茶了,茶客误以为越早越好。其二 价格成本更低,因气候不同黄山以春茶为主只採一季茶产量相比之下要更少,而以上几地的大部分会在春夏秋三季如同韭菜一茬一茬,自然与春季茶品质有很大区别。其三 树种不同,黄山毛峰采用的是本土黄山大叶种,与乌牛早等早茶品种相比无法高产、早产。
相似之处也有,所以容易冒充。在外形上均为小芽类,明前茶一芽一两叶初展,就是还都没什么叶片。工艺上多为相同的烘青,轻微的杀青炒制再进行提香烘干,比较简单也容易仿制。
黄山毛峰
本省内一些茗茶也是同样的加工工艺,制出的茶也很难从外形上分辨,比如后起之秀的岳西翠兰、不经闷黄工艺的霍山黄芽、泾县一带的尖茶等。
以上地区的茶其实发展至今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秀的品质,因一些商贩为追求利益更大化干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品牌也对黄山毛峰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如何鉴别黄山毛峰的真伪?
黄山毛峰是烘青绿茶,虽然不如炒青工艺的绿茶香气高浓(如西湖龙井为炒青),但是有特有的清香,滋味也是足够鲜爽甘甜。
想要分辨黄山毛峰,可以从干茶和冲泡后的口味来判定,明前茶开采一般在每年的公历3月-20左右基本上都是3月下旬。此时的黄山毛峰细看绿中带黄,芽上带有白毫但不是浑身都布满。大多数茶梗部位有一片小小的金黄鱼叶,又称之为黄金片。机制茶为主流条形直比较美观,手工茶多以卷曲为主。
黄山毛峰
如岳西翠兰整体的色泽会偏暗绿深绿,口味也要浓一些,同比之下鲜爽甘甜度略有差距。(当然有茶友更喜欢浓足口味,并非不是说翠兰不好)。如川青整体色偏青绿,白毫极多,几乎没有炒制的痕迹是所有仿制者中颜值更高的没有之一,口味就差强人意了,青味重涩感强。
清明后的茶我们称之为雨前茶,也就是谷雨之前採制的,这时期的茶多为一芽两三叶,价格也是很实惠的,也是因为如此冒充、仿制的就少有了。无利可图的缘故吧。
以上说明的黄山毛峰均为笼统的大概念,同时要满足几个条件才能称为黄山毛峰①产地户口那不用说,黄山境内。②树种,黄山大叶种。③先炒再烘的工艺。
採茶
至于品质高低,会有更严格要求,主观的因素有产区、海拔、平时的养护,工艺的技艺。
公认的高品质黄山毛峰主要围绕着两座大山,【黄山】【牯牛降】因环境特别是其他产区所不具备的,也是无法复制的。
制茶品鉴
2023年新茶还有一个多月上市,希望能帮助到还没喝到过地道黄山毛峰的朋友,把这些内容理解了,到任何一家茶店购买时聊一聊,一般老板都不敢让你交学费哦<憨笑>
新茶上之前的空闲时间黄山小吕也会多多于大家分享关于黄山茶。
小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