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2月1日,据天眼查显示,美团关联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申请注册多个“袋鼠家”“美团优选袋鼠家”文字及logo商标,国际分类涉及酒类、啤酒饮料、餐饮住宿、方便食品、医疗器械、健身器材、日化用品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
据悉,美团外卖的logo为一只袋鼠,2021年11月,美团对袋鼠logo进行了升级。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福建达利食品商标侵权案胜诉,企业应警惕“商号”侵权长期遭受“山寨”困扰的福建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福建达利公司”)近期打赢了一起商标侵权纠纷案。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宣判,关于达利园食品河北有限公司(简称“达利园河北公司”)与福建达利公司的商标权纠纷一案,维持一审判决。福建达利公司胜诉,达利园河北公司停止在其企业名称中使用“达利园”字样,并赔偿福建达利公司25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达利园”品牌曾多次被不法厂家山寨。业内人士表示,在快消行业,一些知名的品牌面临的商标侵权以及山寨问题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犯罪成本太低。快消企业应当提前做好 *** 准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达利食品获赔25万元
据判决书,因商标侵权纠纷一案,福建达利公司曾于2019年5月向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达利园河北公司停止在其企业名称中使用“达利园”字样,并赔偿经济损失等。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结合福建达利公司提交的证据,可以证明达利园河北公司在2017年使用“达利园”企业字号之前,福建达利公司的“达利园”品牌已经在中国饮料市场取得了很高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福建达利公司的“达利园”品牌应当获得较高水平的保护。
达利园河北公司未经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许可,在包装手提袋、包装盒上突出使用“达利园食品河北有限公司”字样,以及在企业名称中使用“达利园”字号并在经营过程中将其进行了突出使用,明显具有攀附福建达利公司注册商标知名度的主观意图。达利园河北公司使用“达利园”作为其企业字号的行为,构成对福建达利公司的不正当竞争。
2019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一审判决,要求达利园河北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停止在其企业名称中使用“达利园”字样,包括停止生产、销售标注的企业名称中使用“达利园”字样的饮料产品。达利园河北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福建达利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25万元。
对于一审判决,达利园河北公司不服,并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20年7月,山东省高院对该案件进行了二审。山东省高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维持原判。
针对本次案件败诉,8月12日,新京报记者按照企查查上显示的登记 *** 联系达利园河北公司,但对方表示,该 *** 并非是达利园河北公司联系 *** ,“应该是登记错了”。
应警惕仿冒者从“商号”上侵权
对于本次案件,知识产权律师、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晓飞表示,该案是按照被告达利园河北公司在企业商号方面侵犯了达利食品的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来判的。现在大多数的知名企业,都会把自己的商标,进行注册保护,知名企业在这方面意识都比较强,所以在商标注册方面不会给仿冒者留下太多的空子。但仿冒者会经常在商号方面去侵犯知名企业的在先权利。
据刘晓飞介绍,在我国,商标都是到商标局去注册,但是企业的商号、名称是到县级以上工商局,或者现在的市场监管局进行注册。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登记机关,且在同行业是可以允许同名公司出现。这就使很多的仿冒者,钻法律的空子,把他人的知名的商标,或者比较知名的商号,在异地进行注册。
事实上,出现这样的问题,法律方面的解决一般都是按照商标侵权或者按不正当竞争去处理。如果有人将他人的商标注册成自己的商号,在使用过程中,突出使用该商号,就按商标侵权去处理;如果不是突出使用,是全称使用的话,就按不正当竞争去处理。刘晓飞解释称,“现在法律规定也比较清楚,这种类似的判例也非常的多,法院保护在先权利的态度也是比较坚决。”
而为应对商标侵权,政策上也有新举措。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商标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侵权行为的判决,赔偿是依据“填平原则”,就是挖一个“坑”,企业方受多少损失由侵权方来填平。今年4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制定出台商标侵权等判断标准,加大侵权惩罚性赔偿,从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福建达利公司曾多次“被山寨”
一直以来,福建达利公司都是市场的跟随者。纵观达利食品的各个产品线,无论是功能饮料“乐虎”,还是凉茶“和其正”,都是福建达利公司紧追市场爆款的体现。而如今,这些产品在行业里都能排到三四名的位置。
然而,达利食品这些产品的成功,也吸引了一大拨山寨厂商的觊觎。根据知识产权法律数据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知产宝数据显示,福建达利公司从2016年开始商标纠纷案件激增,这或与达利食品2015年在港交所上市引发关注有关。在两年案件高峰后商标纠纷数量趋于平稳,不过2020年又出现一个纠纷小高峰。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4月21日开始,陕西省汉阴县市场监管局在辖区市场开展了一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其中就查处假冒“达利园”乳酸菌饮料1152瓶、过期饮料120瓶。 2019年7月,河北省曝光10起“山寨”食品案,其中沧州市河北富顺康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果汁、果味系列饮料产品的包装主要展示版面及销售单元的显著标识有“达利园(深圳)饮料有限公司”字样。当地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没收尚未销售的违法产品,罚款13万元。
此外,2018年的3·15晚会还曝光了福建达利公司旗下的豆本豆产品多次被山寨的案例。这些企业通过模糊产品名称,如使用豆禾豆豆奶、豆中豆豆奶、豆友豆豆奶、豆本豆奶等名称,跟风模仿豆本豆豆奶产品,以谋取私利。
针对上述情况,刘晓飞建议企2业,对于高知名度的商标,可以在案件中间申请认定驰名商标。因为我国对于驰名商标会给予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保护。事实上,在各级市场监督部门登记核准登记企业名称时,如果涉及驰名商标,都会进行检索,这样可以预先防范侵权事件发生。企业若发现这种侵权的行为,要积极去 *** ,不要放水养鱼。
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臧宝清认为,为了应对侵权,企业不得不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因此,企业在经营中,应高度重视品牌、商标的经营和维护;保持警惕,及时发现抢注、侵权等行为。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项玲
假冒“龙口”粉丝,河南商丘一企业被罚6万多元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1月14日,新京报记者获悉,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近期公布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 “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七批)显示,商丘市夏邑县恩利佳食品有限公司假冒知名品牌“龙口粉丝”,造成商标混淆,夏邑县市场监管局对涉事公司处以罚款6.19万元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2022年4月30日,商丘市夏邑县市场监管局在夏邑县何营乡一货车上发现169袋“新鸿业”“龙卩”粉丝,包装上“龙卩”粉丝与“龙口”粉丝字样相似,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执法人员依法予以扣押。经查,上述产品由夏邑县恩利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其包装上“龙卩”二字与注册商标不符,外包装上仿“龙口”商标,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从而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该批“龙卩”粉丝剩余产品货值金额7655元,违法所得1.81万元。
此外,该公司生产加工过程中还存在未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和进销货台账等违法行为。2022年6月28日,商丘市夏邑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夏邑县恩利佳食品有限公司假冒“龙口粉丝”品牌的违法行为作出警告,并没收违法商品169袋,没收违法所得1.81万元,罚款6.19万元。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被指模仿大牌包装?上海一品牌商:不服和路雪公司的梦龙冰淇淋,
家喻户晓,
近来一种名为“木伦河梦龙”的冰淇淋
进入了一些销售渠道。
宝山区市场监管局认定
“木伦河梦龙”与和路雪“梦龙”的
包装、装潢相近似,
属于混淆行为,
对销售者做出了行政处罚。
但木伦河梦龙的生产者对此不服,
起诉要求撤销该行政处罚。
那国产梦龙到底是宝藏还是抄袭呢?
在社交媒体上,记者查询到推介木伦河梦龙的帖子,标题虽然强调“是木伦河梦龙,不是梦龙”,但所谓“国产宝藏雪糕品牌”跟大家熟悉的和路雪梦龙相似,也有香草、抹茶、卡布奇诺等多种口味的冰淇淋,零售价格据称为6元一支。
宝山区市场监管局认定“木伦河梦龙”冰淇淋产品与和路雪公司生产的“梦龙”冰淇淋包装、装潢相近似,属于混淆行为,于今年3月,分别对宝山区宝珠综合经营部、永娟食品店、欧洋水果店等五家店铺销售“木伦河梦龙”冰淇淋的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对此,木伦河梦龙冰淇淋的生产者木伦河食品有限公司起诉称,“木伦河梦龙”也是注册商标,包装与“和路雪梦龙”有显著区别,不会使消费者发生混淆,请求撤销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
原告委托诉讼 *** 人表示,两者的关联程度较小、识别度较高,消费者并不会发生混淆,被告通过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混淆条款,保护了和路雪梦龙的上海区域市场,实现了个别品牌的市场垄断,干扰了市场的正常选择。
被告宝山区市场监管局辩称,
针对销售“木伦河梦龙”行为的
行政处罚决定符合法定程序,
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被告委托诉讼 *** 人指出,木伦河梦龙与梦龙冰淇淋包装装潢高度相似,足以造成消费者混淆。木伦河的相关注册商标已于2022年8月29号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无效,理由是被申请人注册商标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有损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宝山法院将择期作出宣判。
转自:案件聚焦(张帼霞 冯家琳)
来源: 新闻坊
B站同食品公司诉争“哔哩哔哩”商标失败,因难以认定为驰名商标记者 | 佘晓晨
编辑 |
尽管“哔哩哔哩”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但B站在诉争商标上输了一局。
近日,据天眼查App显示,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案件一审文书公开。文书显示,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幻电公司)对晋江健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德公司)所持诉争商标“哔哩哔哩BILIBILI”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相关证据材料。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诉争商标予以维持,幻电公司不服该裁定,遂提起行政诉讼。最终,法院驳回原告幻电公司的诉讼请求。
上述裁定认为,健德公司所持诉争商标“哔哩哔哩BILIBILI”申请注册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简称《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而幻电公司在提起的行政诉讼中称,国家知识产权局忽视了相关事实及互联网领域的行业特点,机械、错误的认定幻电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引证商标在诉争商标申请日前构成驰名商标。
幻电公司提出,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服务属于日常娱乐范畴,其知名度与影响力能够及于饮食等日常生活领域,引证商标与诉争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的相关公众具有极高的重合度,二者关系密切,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诉争商标与驰名商标具有相当程度的联系。幻电公司请求法院撤销被诉裁定,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裁定。
本案的另一个主角健德公司是一家食品公司。文书显示,健德公司在2017年9月6日申请了“哔哩哔哩BILIBILI”商标,注册号为26264549,专用权期限至2029年1月6日,核定使用商品(第30类)包括天然增甜剂;烹饪用葡萄糖;白糖;冰糖;烹饪用低聚糖。
针对上述事件,B站也在今日晚间回应界面新闻称,过去一段时间里接到用户投诉,反映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猫村长”与“哔哩哔哩bilibili”商标的联名食品,从椰子冻到吸吸果冻,品类众多,但品质不佳。
B站方面表示,其相关商标“哔哩哔哩bilibili”的食品类别在2017年曾被四季自造文化有限公司抢注,后又将商标 *** 至晋江建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果冻等糖类产品,并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导致消费者误认为是B站官方联名或授权产品。
一家食品公司用了B站广为人知的商标,是否合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为,本案的焦点问题是,诉争商标的申请注册是否构成《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所指情形。
《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变成,诉争商标是否构成“驰名商标”。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告诉界面新闻,商标法的保护是不能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识,如果想实现跨类保护,前提就是要认定驰名商标。
具体在认定中,《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等。
根据上述规定,判断一商标是否构成驰名商标,需判断在案证据是否足以证明该商标在其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中从时间或空间的角度上,进行了较为广泛宣传推广,并使该商标获得较高的知名度。
文书内容显示,本案中,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服务包括培训;安排和组织培训班;为娱乐组织时装展览;文字出版(广告宣传材料除外);在线电子书籍和杂志的出版;提供在线电子出版物(非下载);广播和电视节目 *** ;除广告片外的影片 *** ;在计算机 *** 上提供在线游戏;俱乐部服务(娱乐或教育)。
而法院认为,幻电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幻电公司、关联公司、B站、诉争商标、引证商标等的基本信息,哔哩哔哩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司股权架构图等证据与判断引证商标是否构成驰名商标并无关联。
最终,法院驳回原告幻电公司的诉讼请求。
在实际情况中,公司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难度较高,但一旦被法院认定为属于驰名商标,对其的保护范围和力度也非常大。夏海龙称,“对一般的社会公众来讲,提到驰名商标就基本上能知道该品牌,知道它大概提供什么商品或服务。”
例如,关于“奥妙”的一个诉讼案同样属于跨类保护商标案例,就获得了不一样的判决结果。 在该案件中,第12156179号“奥妙”商标(也就是该案件中的“诉争商标”)于2013年2月5日由无锡联华日用科技有限公司申请,2014年9月6日注册,核定使用范围包括电加热装置、加热元件等。“奥妙”所属公司联合利华对诉争商标提出无效宣告申请,主张诉争商标构成对原告核定在第3类“奥妙”商标的复制、摹仿或翻译,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
几经周折后,北京高院最终认定诉争商标的注册违反了《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原因在于,联合利华公司提交的在案证据可以证明,在争议商标申请日前,对其“奥妙 OMO”品牌洗衣剂、洗衣粉商品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推广和销售,宣传范围和销售范围广、商品销售量大,已为公众广为知晓,构成2014年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驰名商标。
而争议商标核定的“电加热装置、加热板”等商品与“洗衣剂”虽不属于类似商品,但在销售渠道、消费群体等方面存在较大范围的重叠和交叉,易使相关公众误认为争议商标与引证商标具有相当程度的联系,减弱联合利华驰名商标的显著性。
夏海龙强调,在公众的认知中,很多年之前驰名商标类似于“荣誉称号”,有关部门评选出来可以直接授予企业使用,但现在已经不允许企业在日常宣传中使用驰名商标,这一概念只能在商标侵权的诉讼中个案认定。
“耗子尾汁”你喝吗?抢注奇葩商标不仅仅是“蹭热点”如果有一款饮料叫“耗子尾汁”,你会喝吗?
日前,“浑元形意太极掌门人”马保国成为了流量关注的焦点,他所说的“不讲武德”、“耗子尾汁(好自为之)”等言论也成为了中文 *** 社区最火爆的词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以“马保国”、“耗子尾汁”为名称的商标已经被人抢注,其中“耗子尾汁”还被多家公司申请了啤酒饮料类以及方便食品类的商标。
对此,商标 *** 人赵石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目前的规则下,抢注“耗子尾汁”并不违规,一些抢注商标的机构实质上和抢注网站一样,是把商标当做一种投资品,期待日后被大公司买下。但大部分注册商标的机构都是自用为主,一些大公司抢注商标则多为了日后业务发展提前布局某个领域。
更多的较知名公司会大批注册相关的商标名作为“护城河”,防止遭恶意抢注。比如此前海底捞告“河底捞”商标侵权败诉后,立即申请了“池底捞”、“渠底捞”、“上海底捞”、“海底捡”等商标。
*** 热词抢注为商标?
专家:不违背规则即可
实际上,不止“耗子尾汁”,企查查数据显示,“早安打工人”、“U1S1”、“真还传”等 *** 热梗均遭到多家公司抢注。
例如,“马保国”商标已于6月19日被陕西赛丽尘商贸有限公司申请注册,“耗子尾汁”在11月11日至16日期间被不同的企业或个人注册了不同品类下的8个商标,“早安打工人”在10月21日至11月14日期间被注册了不同品类下的5个商标。
赵石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按照流程,注册商标需要向商标局申请并提供相应资料,“注册商标分全品类以及单个品类两种,单品类的话如果找商标 *** 人一般 *** 费在800元左右,自己官方注册需要270元左右,全品类的商标如果都申请下来则可能需要4万到5万元。”
记者发现,抢注 *** 热词商标的公司中,业务不同,抢注的商标品类也不同。如杭州营特食品有限公司申请了“早安打工人”方便食品类商标,而经营范围包括鞋批发零售的广州执品贸易有限公司申请了“早安打工人”服装鞋帽类商标。
但不同于“早安打工人”等没有单一“源头”的 *** 热词,“马保国”与“耗子尾汁”之所以成为热词,与“浑元形意太极掌门人”马保国本人在 *** 爆红息息相关,那么,抢注与其相关的商标是否合理?
对此,赵石表示这主要要从商标的显著性上看,“例如‘耗子尾汁’有没有人注册过,如果没有人注册过,名称也符合相关规则,在程序上没有规定别人不能注册,负责商标注册的人员也没有义务去核实注册人和马保国的关系,毕竟不是人人都关注 *** 热词。”
在他看来,抢注 *** 热词的公司在整体商标业务中占比不多。“大部分客户不做猎奇、特别出挑惹眼的商标申请,因为大部分企业的商标还是要贴合产品和服务,奇葩名字好记,博眼球的商标有可能带来知名度,但过于出挑的商标也有可能不会给消费者好的暗示,从而让消费者质疑,比如耗子尾汁如果真的注册成饮品,估计买的人会有不好的联想。”
不过,新京报记者查阅企查查发现,即便有可能带来不好联想,目前依然有5家企业申请了啤酒饮料类“耗子尾汁”商标,此外还有2家企业申请了方便食品类“耗子尾汁”商标。也许未来有一天,人们真的能喝上“耗子尾汁”牌的饮料。
有趣的是,马保国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耗子尾汁也注册了?注册就注册吧,只要是对年轻人有所启发教育(就行)”。
赵石告诉记者,可能遭到拒绝的商标名称主要包括两种:“最常见的拒绝是没有显著性,显著性是商标注册最核心的概念,即这个名词会不会和已有的商标发生误会,会不会和其他的商标发生混淆 ,如果会的话可能会遭到拒绝;第二就是触犯明确规定的,比如名称带有恶意字眼或有伤风化。 ”
“奇葩”商标的背后:
明星企业打造“商标池” 恶意抢注或遭扼制
除了“耗子尾汁”等热词,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近日六个核桃申请了“六个大脑”,“六个牧场”商标,万科申请“就是一根筋”商标,B站关联企业申请注册“呵呵呵”商标,特步申请“特不服”商标,拼多多申请“碰多多”、“碰碰多”商标……明星公司们何以频频申请这些类似的“奇葩”商标呢?
对此,赵石表示,明星企业大多会打造“商标池”,因为许多大公司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业务会做到哪里,因此提前布局,让自己的商标先行一步往往是明智之举。
如阿里巴巴在今年9月公布了“一号工程”犀牛智造工厂,而 *** 息显示,其在2017年7月就注册了多条“悉牛”商标,涉及广告销售、科学仪器、办公用品、教育娱乐、运输贮藏等8个类别,并均成功注册,上述的8个类别已经足够阿里巴巴开展其可能的业务,而这一切都是在犀牛智造公开露面3年前申请的。
此外,提前布局商标还有可能防止品牌遭遇恶意抢注。此前,海底捞告“河底捞”商标侵权败诉后,立即申请了“池底捞”、“渠底捞”、“上海底捞”、“海底捡”等商标。其他如“大白兔”奶糖商标所有者还注册了大灰兔、大黑兔、大花兔等防御性商标。
“目前主要有两类恶意抢注商标的情况,一类是竞争对手或模仿者通过抢注商标蹭热度,比如大家都知道奔驰汽车,但如果有人抢注一个叫奔驰王的商标,就有可能构成恶意抢注;另一类是抢注不同品类的商标,例如奔驰是汽车品牌,但我申请了名叫奔驰的袜子品类商标,然后让人误以为是奔驰汽车公司生产的,这类商标有时能够通过申请,是因为品类不一样,但大公司为了维持自己品牌的调性,通常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赵石表示。
因此,不少明星公司都申请了不同品类或相似字眼的大量商标以构筑商标“护城河”,如“老干妈”就注册了大量防御性商标,除不同品类的“老干妈”外,还注册了“老干爹”、“老舅妈”等类似商标,总数大概有200个。
赵石认为,恶意注册的情况此后应会有所下降,“此前,由于与注册公司‘雇主’存在利益关系,且注册后自身不用担负太多责任,商标 *** 人有可能明知雇主恶意注册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新著作权法》颁布后,对于恶意注册,商标 *** 人今后也有可能因触犯职业规范、违背职业操守担责,因此类似情况可能会有所下降。目前,对商标结果有异议的企业可以去商评委寻求救济途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世辉
食品商标申请流程【点击文末小程序,免费咨询法律问题】
食品商标申请的流程如下:
1、确定商标的注册范围,并进行预先检索;
2、向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文件;
3、商标局受理并审查;
4、通过审查的,商标局会予以公告;
5、核准注册。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
本法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食品商标也属于商标的一种类型,而且在平时的时候食品商标交易还是比较频繁的,如果您也想要有一个食品的商标,我们进行商标的交易也是可行的,在购买商标的时候这对购买价格的问题也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接下来请您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购买食品商标要多少钱?
购买食品商标要多少钱
这个没有统一的固定的说法,过去贵些,一般是2万起,现在正规的行情,8千到1万的基本上就能满足要求。当然特别好的,几千万的也有;便宜的,有瑕疵的3千多的也有。这个要看商标本身的。
购买商标注意事项有哪些?
1、首先我们需确认商标所有者是否还存在,如果是企业我们需确认企业是否已经注销,如果是个人的我们需确认个人是否已经死亡。如果企业注销或个人死亡已满一年,那商标的所有权便消失了,这样的商标是不能购买的( *** 中所作的声明公证便是确认所有人是否还存在的更好 *** )。
2、在商标 *** 交易前,买家一定要对商标注册原件进行真实性的核实,更好到商标局查询一下该商标的相关情况,如查看该商标之前是否已经被 *** ,商标是否在有效期等资料。同时还要注意 *** 证明等相关的手续是否齐全。因为只有注册原件,是无法说明能否进行商标 *** 等任何问题的。
3、还有特别要注意一点的是,对于一些宣称和知名商标近似的“擦边球”商标,买方购买时更好要慎重,因为“擦边球”商标属于恶意抢注商标行为,而这类商标一旦被知名企业提出异议,就很可能面临被撤消的风险。另外,要进行商标 *** 应到正规且信誉好的商标注册机构办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风险。
购买食品商标的费用问题在上面文章中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些相关内容的介绍,可以让您在购买商标的时候价格会公道一些,毕竟针对购买商标价格的问题在上面文章中我们已经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或许这些介绍会对您的商标交易有帮助。
年创4亿销售额,红油面皮遇食安风波,白家阿宽IPO会亮红灯吗近日,白家阿宽的网红产品“红油面皮”遭遇食安风波。
2月16日,有网友发文称在阿宽红油面皮塑封膜里发现不明黑色物体,怀疑是老鼠肉;次日,白家阿宽官方微博发文回应,已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并会面。
最新消息显示,消费者已将情况报当地12315,并被受理;2月18日,白家阿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事的后续进展和最终结果都会公布给大家,请耐心等待。”
记者注意到,面临食安质疑的白家阿宽,正在冲击IPO。此次风波,距离白家阿宽递交招股书,不满俩月。
而红油面皮则是白家阿宽在“爆款”产品培育策略下打造的网红产品,2020 年,该产品系列年销售额约4亿元,累计销售超过1亿份。
图/ic
白家阿宽“食安门”:
消费者已报12315,公司称最终结果会告知大众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阿宽红油面皮塑封膜里发现不明黑色物体,怀疑是老鼠肉。
2月17日凌晨2点多,白家阿宽官方微博发文称,公司已经注意到那篇“疑似阿宽红油面皮质量问题的博文”,并且“在之一时间与消费者取得联系”。
2月17日晚上,白家阿宽官方微博披露进展说明,表示公司员工已经与发现异物的消费者会面,公司的质检和技术人员对该问题面饼初步判断原因是:“因水分进入面饼,导致非油炸面饼收受到污染发霉变质,不存在异物问题。”
白家阿宽称,已与上述消费者达成共识,共同聘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测鉴定。华测公司专业检测人员,通过消费者提供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初步判断认为产品外包装缺失、无生产批次号,不符合样本检测标准,故表示无法进行样本检测。
消费者于17日晚17点30分左右,告知白家阿宽工作人员,已将情况报当地12315,并被受理,希望通过12315解决。
白家阿宽表示,本次事件后续会,公司会积极配合12315及相关部门的调查。
2月1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与白家阿宽方面取得联系,对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事的后续进展和最终结果都会公布给大家,请耐心等待。”
此事已经引发大众关注和热议。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相关内容的帖子下面留言区里网友看法不一,有人称自己曾吃完阿宽红油面皮后呕吐,怀疑食品的卫生安全,也有人表示:“食品卫生问题是大问题,可是商业诬告陷害问题也很多,理性吃瓜,等待调查结果。”
去年上半年营收近6亿元
近年来主业毛利率有所下滑并可能有持续下降风险
遭遇食安问题质疑的白家阿宽,正在冲击IPO。此次风波,距离白家阿宽递交招股书,不满俩月。
招股书显示,白家阿宽主营新型方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方便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线、自热食品等。“公司近年从传统渠道为主转型为重点进军线上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全渠道触达消费者的运营模式,以为消费者创造更多、更好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为战略发展目标。”
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白家阿宽实现营业收入依次约为4.22亿元、6.31亿元、11.1亿元、5.93亿元;同期,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依次为608.48万元、2364.85万元、7626.49万元、2192.94万元。
报告期内,白家阿宽线上渠道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438.25万元、30820.45万元、66131万元和36835.62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53%、50.46%、61.34%和63.58%,总体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这一方面展现了公司重点进军线上渠道的成果,另一方面,如果合作的第三方电商平台的业务模式、经营策略或经营稳定性发生重大变化,则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白家阿宽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7.51%、36.22%、29.31%和 27.54%,剔除执行新收入准则产生的影响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51%、36.22%、36.30%和34.53%,略有下降,但仍保持相对稳定。
对于毛利率下降,白家阿宽解释称,公司毛利率水平受行业发展状况、客户结构、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若未来上述因素持续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将可能出现持续下降的风险。
本次上市,白家阿宽计划募集资金6.65亿元,用于健康食品产业园(之一期)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据了解,健康食品产业园(之一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达产年预计可使得方便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线的产能分别新增 1200万件/年、864万件/年、199.20 万件/年,能够显著扩大公司产能。
四年培育成网红“爆款”,
红油面皮2020年销售额达4亿元
红油面皮是白家阿宽的主打产品之一。
2021年 6月末,白家阿宽半成品余额较2020年末增加 863.54万元,主要原因包括随着公司红油面皮系列产品销售规模的不断提升,公司相应增加了该系列产品生产所需的面饼、辅料包的备货量。
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白家阿宽方便面销售收入分别为16604.82万元、27557.81万元、57173.36万元和 37816.9万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这背后,是白家阿宽“爆款”产品培育策略的成功。
招股书显示,白家阿宽不断升级“红油面皮”系列产品形态、包装及营销方式,成功将其打造为“爆款”产品,开创了一个新的方便面品类。2020年,该产品系列年销售额约4亿元,累计销售超过1亿份,仅2020年“双十一”期间线上订单量便达到约1600万份。
曾因商标问题与白象食品发生诉讼,
未来还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按照渠道的不同,白家阿宽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经销模式及直销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与经销商签署相关协议,由经销商在约定的期限和地域内销售指定产品;直销模式指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模式。
白家阿宽经销商主要的销售终端包括便利店、连锁店、食杂店、学校小卖部等。
由上表可知,白家阿宽各年减少经销商数量相对较多,原因包括自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规模较小的经销商进行业务转型或终止合作等。
另外,白家阿宽使用含有“白家”字样用语、图片可能存在纠纷的风险。
报告期内,白象食品曾多次与白家阿宽就含有“白家”字样用语、图片的使用进行交涉,认为公司使用含有“白家”字样的用语、图片容易与白象食品的注册商标产生误认。
据了解,川白食品(白家阿宽的前身)曾两次因“白家”商标的使用与白象食品发生诉讼(后均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和解协议)。
后来,白家阿宽及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朝晖与白象食品经过多次沟通协商,于2020年12月22日就含有“白家”字样用语、图片的使用达成了协议。
在《协议书》签订后,如果白家阿宽及其控股的企业违反《协议书》约定,公司承诺一次性向白象食品支付150万元违约金。
白家阿宽表示,尽管公司与白象食品已达成协议,但仍不能排除公司与白象食品未来就相关、类似事项发生纠纷,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
保健食品怎么叫?有了规矩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委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制定并发布了《保健食品命名指南(2019年版)》,其中,对保健食品名称命名的基本原则和不得含有的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据了解,该指南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保健食品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2016年版)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制定,旨在规范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产品名称命名,避免误导消费。其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产品的命名。
指南中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的名称由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依次排列组成,应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便于消费者识别记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保健食品名称不得含有人名、地名、汉语拼音、字母及数字等,但注册商标、对于通用名指南另有规定的除外。商标名、通用名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绝对化的词语,明示或者暗示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词语,庸俗或者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等词语,以及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
商标应符合《办法》第五十七条且注册商标应在核定使用范围内,不得明示或暗示(含谐音字、形似字等)保健功能。如保健功能为“缓解视疲劳”,商标为“好视力”等。
原料名称应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一致,没有国家标准的,应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规定的内容一致。如“田七”应规范为“三七”。
通用名以原料简称命名的,其简称不能产生歧义、误导,或组合成违反其他命名规定的含义。如灵芝、丹参,不宜简称为“灵丹”。
保健食品原料为单一原料的,应以原料名称或原料名称简称为通用名。保健食品为多种原料复配的,应以主要原料的名称或简称作为通用名,原则上不宜超过三种原料。主要原料应结合产品配方依据、各原料功效主次、用量高低等因素确定,并提供相应说明及依据。复配产品不得以单一原料作为通用名。
以原料或原料简称以外的表明产品特性的文字作为通用名或通用名部分的,应结合原料标准、生产工艺、品牌定位等提供通用名能够表明产品主要原料等特性的说明及依据。如灵芝孢子粉经过破壁工艺,可用“破壁灵芝孢子粉”命名。(记者王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