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锥别称:臭栲、箐板栗,一般在南方地区的深山老林之中,鹿角锥在各地又被称为野生的“板栗”,煮熟了味道比家种的板栗好吃太多了,外形、大小和普通的板栗是一样一样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植物简介
鹿角锥(Castanopsis lamontii Hance)是壳斗科锥属植物,乔木,高8-15米,少有达25米,胸径达1米,树皮粗糙,网状交互纵裂,厚达2厘米。叶厚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雄穗状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的顶部叶腋间,与新叶约同时抽出,通常多穗排列成假复穗状花序。果序长10-20厘米,果序轴粗壮,基部横断面径6-10毫米。壳斗有坚果通常2-3个,圆球形或近圆球形,连刺径40-60毫米,壳壁厚3-7毫米,很少3-4瓣开裂,刺粗壮,长短及粗细差异较大,长达15毫米,不同程度的合生成刺束,呈鹿角状,或下部合生并连生成鸡冠状4-6个刺环,壳斗外壁明显可见。坚果阔圆锥形,高15-25毫米,密被短伏毛,果脐占坚果面积约一半至2/5。花期3-5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2、生长习性
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北部;在中国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四省南部、广东全境、广西大部、云南东南部。生长于海拔500-2500米山地疏或密林中。
3、主要价值
其木材坚硬,心材红色,种子富含淀粉,味甜可食,是优良用材和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枝粗叶大,终年常绿,干直高大,也是优良行道和公园、游园等公共绿地绿化树种,特别适合农家乐及自助采摘旅游区种植,不仅具有良好的景观绿化效果,还提供自采自乐的直接材料。
4、繁殖方式
鹿角锥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繁殖,无性繁殖的方式尚未在该品种适用。为了满足市场上所需的鹿角锥,同时为保护鹿角锥资源,我公司近几年会对鹿角锥进行研发扩繁试验,已列入北京开源农业待开发品种名单。投资者采取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来繁育鹿角锥,将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时间和提高幼苗的繁殖速度。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在植物生长季节中直接从鹿角锥母株上剪去微型材料接种培养在大地沙床或营养袋中使之直接成苗,无须移栽上袋程序,纯度高,无病虫,生长快,腋芽饱满,发枝能力强,根系发达,苗木质量高,可在全年供应生产种植。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适应性极广,生产季节长,繁殖系数高,大规模生产成本低,是投资获利的首选。
乡下这野果叫“鸡头果”,长相丑陋浑身是刺,没想到还这么珍贵!导读:农村这种果子很丑,造型像“鸡头”还全身是刺,却是70后的更爱
在以前农村的生活条件不好,孩子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零食,大多数时间农村的孩子都在田野里寻找野果,这也是当时农村孩子们的唯一娱乐项目。在我们农村地区野草和野果都非常的常见,在过去的农村一些野果也就成了小孩们的“点心”。
农村很多野果的味道很好,多汁,香甜,比一般的普通水果要好吃很多,就像“覆盆子”一样就经常出现在农村地区,现在也很受人们的欢迎。
今天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这种野生水果,现在已经不常见了,但它也是一种有名的水果,很多地方都是人工种植的,农村这种果子长相很丑陋,造型很像“鸡头”还全身是刺,却是70后的更爱,我们老家都叫它“鸡头果”。
听到“鸡头果”的名字,许多人会感到非常的陌生,其实“鸡头果”的别名叫“芡实”,说到“芡实”大家应该不会很陌生,现在它是一种比较有名的小吃,许多人都非常喜欢它,在市场上也很常见。
现在也有很多人会去种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鸡头果”的果实和植物是什么样子的,“鸡头果”的果壳很大,它看起来像一个鸡头,浑身都是刺,“鸡头果”和栗子长的很相似,但是“鸡头果”的果实比较大,“鸡头果”曾经是许多农村孩子的零食,“鸡头果”虽然看起来很丑,但它里面的水果很好吃,很甜。
“鸡头果”的果实长得像莲子,当你吃它的时候,你可以剥下它的壳,看到里面的水果。“鸡头果”里面的果肉是白色的,看起来像莲子,但它没有核,“鸡头果”尝起来很甜,以前农村的孩子非常的喜欢这种食物。
记得小时候当“鸡头果”结出来果实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去挑选好看的果子,其实那时候的好看,也就是看那个果实长的更像机头。“鸡头果”的壳比较硬,吃的时候要把它掰开,虽然它不是很好吃,但这种水果现在很受欢迎,现在有很多人工栽培的“鸡头果”,目前价格也不低,现在市场上好的“鸡头果”能卖到198元一斤。
其实“鸡头果”的果实不仅可以食用,其功效也十分丰富,对补脾肾、止泻、止带、固精、 化湿等均有良好的作用,现在许多人也会用它来煮粥吃,把“鸡头果”当作药用餐食用。现在市场上卖的很多都是干果,新鲜的非常很见。
“鸡头果”的功效丰富,营养价值高,目前在很多地方都很受欢迎,超市里也可以经常看到,在烹饪滋补品的时候具有较好的沁人心脾的味道,其干果煮后的味道柔软糯糯,香甜,也是一种美味的上等食品。
如今这种野生水果相对稀少,但由于其丰富的功效,许多农民开始自己种植,并在市场上以很好的价格出售。“鸡头果”生长分布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如果你见到“鸡头果”的时候,不害怕它丑陋的外壳,而不敢采摘或者吃它。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大家喜欢小编的文章也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哟,喜欢小编的记得关注小编,每天为您更新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朋友家山头的毛板栗
长假过半,小时新闻记者的朋友圈,昨天有人晒了自家山头打山核桃时,顺便捡了一箩筐板栗的美照。
这个秋天,又到了糖炒栗子飘香的季节,连杭州城里的一些栗子店,门口也开始排起长队。
去菜市场里荡荡,马大嫂们也能买到个头硕大的本地红板栗,回家可以盐水煮着吃。
而在浙南山区的集市,眼下,你还能找到一种水滴型的栗子,叫锥栗,是我们浙江的特产。
浙江锥栗
栗子分南北,吃了这么多年,你知道北方和南方栗子的区别吗?买栗子,我们又该如何挑选呢?
今天,我们请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经济林专家龚榜初研究员、 江锡兵博士为大家说说栗子的门道。
街上的炒栗子,多为北方板栗
金秋,大街小巷糖炒栗子飘香,用来糖炒的栗子个头适中,一般是北方板栗。
中秋前后上市的北方板栗中,更好吃的当属河北唐山的迁西板栗,该县良种板栗“燕山早丰”,年产仅5万吨,刚上市价格高达20-30元/斤。
一些板栗铺子打着迁西板栗的招牌,但实则掺卖的是其它的早熟板栗品种。
高山栗林
吃过糖炒栗子的人都知道,它是用沙石和糖等加工混炒的,因为糖炒可以增加板栗的光泽,看起来更加诱人。
可是,沙石毕竟不太卫生,剥栗子时手会弄得黑乎乎的,有人喜欢把栗子整粒放进嘴里用牙剥壳,更好还是别这么做。
一袋栗子,难免有一两颗坏籽;如果坏籽很多的话,那很可能是新籽掺了去年冷藏的陈籽。
正常炒制的栗子,可能在炒制过程中裂口,但是不会个个都开裂,大部分炒栗子应该是没有裂口的才对。
浙江的锥栗,味道更甜更糯
虽然盛产板栗的北方,好吃品种很多,但浙江盛产口感更甜糯的锥栗,滋味比北方更胜一筹。
锥栗和板栗同属壳斗科栗属植物,与板栗不同之处在于板栗成熟球苞中一般有2-3个坚果,果实多呈半球形或卵形,而锥栗成熟球苞中只有1个坚果,果实呈球形或圆锥形。
江南佳栗“锥栗”
锥栗分布秦岭、淮河以南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尤以闽北和浙南山区最为集中。
目前,浙南闽北山区锥栗人工栽培面积约120万亩,年产锥栗7.5万吨,在上海、大连、广州等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锥栗销售网点,产品已打入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数十亿元。
庆元县锥栗优质高效栽培示范基地
浙江省锥栗种植面积5万多亩,在庆元县、龙泉、仙居等地种植,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其中庆元县是浙江省唯一的“锥栗之乡”,该县人工栽培锥栗已有数百年历史。
浙江锥栗农家品种资源丰富,但野生种只有花生仁大小,不便食用。
300多年树龄的野生锥栗树
经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选育了“早香栗”、“白露籽”等6个大中果锥栗良种品种,一斤锥栗大约30颗,特别适合糖炒和加工。
不过好货紧俏,在未成熟前,本地锥栗就被商家预订一空了,很少在市场上露面。
未来,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今后大家一定有很多吃到糖炒锥栗的机会。
“干果之王”栗子,买它要一捏二掂三看
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美誉,营养非常丰富,富含大量淀粉(50%-70%),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
每100克鲜栗子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比西红柿都丰富许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
锥栗结实
栗子还含有钾、镁、铁、锌、锰等矿物元素,虽然不及榛子、瓜子含量高,但比苹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突出,比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
医学认为,栗子味甘性温,无毒,大多数人群都可以吃。
不过,栗子能量较高,且所含的糖分不低,因此,吃栗子要避免吃得太多,尤其是糖尿病人。
板栗不耐储藏,锥栗贮藏性稍好于板栗,但同样不耐贮藏,成熟后立即食用才合适。
如果家里买了不少新鲜栗子,要冷藏,一般选零上2-4℃较为合适。
那么什么样的生栗子才是好栗子?
更好用手按一按,看是否结实,不结实的可能是坏籽。
外壳光亮有油色,个头饱满,掂掂手感沉一些的就放进篮子吧;表壳暗淡无光的栗子,通常不太新鲜,不过通过喷水可以伪装,所以喷过水的栗子,建议更好不要买。
新鲜栗子剥开,果肉色泽应该是比较水灵的黄白色。(原标题《满大街的北方板栗,其实更好吃的栗子在浙江,买它要一捏二掂三看》。编辑 林婧)
吃板栗不如吃它,古人称它“肾之果”,营养极高,9月大量上市导读:古人称它“肾之果”,吃板栗不如吃它,营养极高,9月大量上市!
在9月份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好些瓜果和粮食作物都是在这个季节纷纷成熟上市了。
像现在如果你去农村的集市走一圈,就会发现很多农民都在售卖自家种植的土特产。
其中板栗就是在这个季节大量上市的,它也是很多人爱吃的一种坚果,尤其是糖炒板栗更是男女老少都喜欢吃。
而有时候还能见到一种酷似板栗的坚果,它的个头虽然小巧很多,但是味道却比板栗更美味,且营养价值也极高,在古代还称它为“肾之果”,你们吃过吗?9月也大量上市,大家也不要错过。
“肾之果”是什么?
关于肾之果这种叫法,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这种叫法还是来自唐朝的药王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记载:“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板栗,而是另外一种板栗——锥栗。有些人也说它是板栗的一个变种,这是原产自我国的一种植物,目前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和云南等省份。
锥栗这种树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它也是壳斗科栗属的大乔木,一般植株长得都很高大,普遍都有二三十米高。这种植物在外观上和板栗树是没什么区别的,就连花期、果期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它的果实和板栗却有很大的区别,板栗的果壳里面一般有好几个果子,而锥栗里面往往只有一个,而且它的果实长得还很特别,果实底圆而顶尖,形如锥,因而得名“锥栗”,在有些地方也叫它尖栗、箭栗,旋栗,栗瓣、栗子等。
个头虽然小,但价值极高
别看锥栗的个头不大,要比板栗小很多,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却要比板栗高很多。
如果大家经常去集市购买板栗就会发现,往往锥栗的价格比板栗就要贵上不少。
这可不光是因为锥栗的产量比板栗低很多,而且它还有板栗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
吃过锥栗的朋友们应该都很清楚,和板栗相比锥栗具有果粒均匀、外观亮泽、果仁饱满、呈淡黄色的特点,而且它吃起来的话更是栗味浓郁,肉质细嫩,风味鲜,概况起来主要具有独特的“糯、甜、香”的品质特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锥栗的营养成分极高,它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绿色食品。
在古代的时候,它还曾被当成充饥粮来食用,有着“木本粮食”的美称。这也主要是因为锥栗的果味甜,营养丰富,男女老少都可以食用,且它的淀粉含量很高,吃了以后会有饱腹感。
据各种可考的历史资料,人类食用栗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在中国,其可考历史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值得一提的是锥栗虽然美味,但是它的个头很小,比板栗的个头小很多,在有些地方也叫它小板栗。这种树木一般都是几棵树生长在一起,或者是单独一棵长得很高大。
在过去很多人不爱吃锥栗,甚至还嫌弃它。就是因为它的个头小,而且它还和板栗一样外面的果球是带刺的,长满了尖刺一不小心就会被扎出血。要是不小心折断刺尖在肉里,也可能感染发肿,取栗子的时候最怕它了。所以在当时很多人嫌弃它,更青睐个头更大的板栗。
但如今锥栗却因为产量低,营养价值更高,而且种植的难度大,所以在市场上成为了稀罕货。其实目前多数的锥栗都是野生的,真正种植的很少,多数人更偏爱种植板栗,也是因为板栗的个头更大,产量更高。
其实如果你家乡还有锥栗的话,大家也不用烦恼,可以多去捡拾。往往找到一棵树,很快就能捡一大背篓。
而捡回去以后不用用手去处理,把它倒在地上,然后用鞋底踩着用力摩擦几下,很快就会把它里面的锥栗给挤压出来。毕竟它是圆锥状的,要比板栗更好处理。
另外锥栗的吃法也很多样,喜欢生吃的话那它是更佳的选择,比板栗生吃更脆甜。另外还可以烤着吃、煮着吃等,传统的吃法还有栗子糕、栗子酥、糖炒栗子等。你们爱咋吃呢?9月是锥栗大量上市的季节,大家可不要错过了!
原始大山里自然生长的板栗我们老家有30亩板栗山林,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没有人打理,又租不出去,我就自己接过来,一个人开始忙活:打板栗、运板栗、卖板栗,每次收获我都会弄回来做几顿美食,你不知道那味道美极了。
把板栗从树林中捡回来后,可以生吃,甜甜的有点生地瓜的感觉。可以煮熟了吃,面面的很是香甜,口感介于南瓜与地瓜之间。可以炒了吃,炒栗子口感是爆棚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也可以炖鸡吃,炖完的鸡汤有浓浓的板栗味道,非常美味。
原始大山里自然生长的板栗在九月末逐渐成熟,等成熟后,就可以去捡板栗了。如果带着家人一起去捡,那感觉更爽,一家人会因此更幸福<微笑>。
农村出来的小伙伴们,肯定对板栗记忆犹新,是不是记起当时投板栗的生活,踩着板栗刺壳的惨痛记忆?曾经为了掰开一个板栗,用鞋底使劲戳,甚至拿石头砸的经历?
板栗,是大部分人最经常见到的和吃到的一种果实。以前都是野生的,随着板栗价值的不断被认识,大规模种植板栗和板栗加工业迅速的发展起来。才有了今日无论走到哪个步行街,肯定可以吃到现炒板栗的红火局面。
确实,板栗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其实论直接口感而说,可能另外两种栗子会更好吃。由于都是野生的,营养价值和绿色安全性也更具有保障。一种是夹栗,一种是野毛栗。
尖栗是一种比板栗略小一些,也是长在树上,树木也一样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但是尖栗是一个带刺的外壳里,只有唯一的一个果实,而且椭圆状的,带着一个尖尖的头。味道比板栗更加甘甜,没有办理那么生硬,更加柔。
野毛栗,是一种非常的小的栗子,它长在很矮的灌木上,这些叶毛栗树永远长不高,长不大。反正我10几年都没看到我后山上路边哪些野毛栗树有长高长大过。野毛栗非常小,扒开刺壳来的果实更大的也就小拇指大小,然后还有一层表面壳,再剥开就没什么肉了。但是特别特别的甘甜好吃。
由于产量原因、也因为分布地域原因,导致后面两种几乎在城市里找不到,因为没被商品化大量生产,只有到农村里才能采摘得到吃的,不知道你们那是不是也有这几类栗子呢?
毛坡山上的野板栗,记忆中拾不起来的乡愁
老家山上的野生板栗,是再也不会有的味道
又到了板栗成熟的季节,街头或者超市到处都有板栗在销售。这时候,野生板栗就是其中更受欢迎的一种。市场上宣传野山栗的非常多,作为一个从小门口都有板栗树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不是野板栗了。
老家的山上有不少板栗树,小时候每到板栗成熟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板栗外壳有很多刺,扎在手上有麻麻的感觉,那时候,不会等到板栗成熟落地上才去拾,而是板栗刚刚爆开嘴,就摇落下来,用脚一踩就出来了。
新生的野板栗脆脆的、甜甜的,大家捡上很多,带回家,父母会帮着炒熟。老家炒板栗不像城里卖板栗的那种炒法,老家炒板栗除了粗石砂子之外不加任何成分,所以也是原味的、健康的。将自己捡的板栗带到学校里,和小朋友分享,是件特别有面子的事情。
说起捡板栗,就不能不说到初中时的一次活动。初中是在小河庙上的,就是如今在汉中很有知名度的茶乡。但是那个初中应该说是很差的了,差到什么程度,就是我们那一届之前四十年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我们那一届之后初中就没了。所以大多数人就是混时光,混个毕业证而已。
上到初三的时候,大家也算是看到毕业的希望了,于是就放开玩了。山里没什么新鲜玩意儿,除了山就是河。学校就在河边上,天逐渐凉了,也没什么好玩的,上山就是一个选择了。
九月刚开学不久,有人说去山上捡板栗。山就是毛坡山,而野板栗一般都生长在高寒地带,但是大家仿佛没什么犹豫,说走就走了,一人提个小袋子就上山了。
? 山很高很陡,路就是那种山里人放牛砍柴踩出来的羊肠小道。我们四五个人一直往山上爬,穿过种庄稼的田地,钻过茂密的松树林,然后就进入了不长大树的荒草破,也渐渐接近了野生板栗生长的高寒区。
站在高山之上,往下望,眼前的风景是别样的。平时感觉很大的学校,其实就是个小院子,平时觉得没有什么特色的山川河流此时显得是斑斓多彩的。于是,多多少少在年少的脑海中就产生了一些美好的想法。
高山上的板栗的确很多,野生板栗树都不是特别大,但是结果很多,地上没有太多的小树,都是茅草,掉下来就很容易找。但是我们上山很晚,也不敢太晚下山,害怕回去看不见路。于是捡了一个小时左右,大家都捡了五六斤小板栗,然后匆匆往回跑。
现在回想起那次经历,如果放到现在,我恐怕是不会去的。因为那地方太荒了,那时候山上不要说有野猪、狼、熊等猛兽,蛇、马蜂随处都是,要不是伙伴在下方提醒我,那天我可能就把一个盆子大的马蜂窝踩在脚下了。
但是,那个时候,仿佛就没有那么多担心的。或许是山里的孩子有一种天生的野性吧,也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促使我们干了很多如今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如今的毛坡山已经是很有名的茶山了,荒山几乎种满了茶树,随时望去都是满眼的绿色。每次回老家路过小河庙,都禁不住望望那白云生处的高寒山坡,回想起那年一群小伙伴捡板栗的情景。但是,恐怕我再也不会去那山坡上了。
静心简语2019.9.20.11:03于汉中(原创作品,严禁侵权)
锥栗和板栗同属壳斗科植物的果实,因为其水滴状的外形又被称为尖栗、圆栗等。锥栗一个板栗球里只有一粒果子,不像板栗那样一个板栗球有两三粒果子。
山上找的野生锥栗
野生锥栗生长和板栗稍有分别,锥栗的抗病性要比板栗高一些,野生的锥栗也很少被虫子吃的野果。锥栗和板栗一样喜欢光照而且耐旱,但要求排水要好,野生锥栗大都生长在沙土山坡的向阳面。
农村野生的锥栗一般只有小指头大小,没有板栗的个头大,很多时候也称为小板栗。以前我们吃锥栗,都要去山上找,基本没有栽种的锥栗。就像八月瓜一样,很多都在一些深山里面,小时候都是背着背篓去山里找。在这些深山,锥栗大多都是几棵果树生长在一个地方,或者独一棵生长得很高大,只要找到一处就能打下来几背篓的板栗球,拿回家后再取栗。
锥栗的板栗球和板栗一样,外面都长满了尖刺,一不小心就会被刺出血,要是不小心折断刺尖在肉里,也可能感染发肿,取栗子的时候最怕它了。即便再怎么扎手,农村人也总有很多 *** 把板栗从里面取出来。最简单的就是放地上,用鞋底踩着用力戳几下,板栗就会被挤压出来。不过记得以前父母取栗子,都是放在火坑里烧一会,然后用火钳用力夹板栗球柄部上方一点就取出来,这样能保证栗子的完好,不会出现脚踩用力过猛把锥栗踩破。
锥栗怎么吃
我最喜欢生吃板栗、锥栗,因为生吃味道更加鲜美甘甜,煮熟了吃的话感觉就跟土豆没什么区别,就多了一种粉糯感。锥栗的营养物质和板栗一样丰富,中医说锥栗味甘性温,更适合生吃。
生吃锥栗时咬开锥栗脑子里有一声咔嚓声,再将外壳和里面的棉毛层拨开,就能见到一个椭圆形的淡黄色的栗肉。这是最正宗美味的锥栗,放在嘴里咀嚼就如大熊猫吃竹笋一样,有一种鲜嫩的感觉,香脆又有嚼劲。锥栗的果肉比板栗更加细嫩甘甜,生吃锥栗更是一种美味享受。
当然锥栗也可以水煮、糖炒和用来炒菜吃。我们煮板栗这些都喜欢用白水煮,糖炒在黔东南这边很少,因为我们喜欢原生态美味。煮熟的板栗都是粉酥粉酥的,比较适合老年人的口味。用来炒菜也一样,因为油盐浸润我觉得就跟吃土豆差不多,一般用猪肉鸡肉炒栗子或者与鸭肉一起煮味道要好一些。
锥栗真的是美味的野果,不过取栗子和剥栗子真是一个让人煎熬的活。以前我们找野锥栗的时候,都是一边取一边吃,有时想着吃,取的时候不注意就会被刺的大叫。剥来炒菜就更不用说了,一边剥一边吃,最后用来炒菜的,也就一小半。
迁西板栗软糯香甜,营养丰富,无论是做菜吃,零食吃都特别的香甜,是许多人爱吃的零食之一,而其他板栗也同样非常好吃,口感软糯,入口味香浓,同样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欢,那么迁西板栗和其他板栗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该如何区分呢?下面四季为大家来一一解答。
迁西板栗和其他板栗的区别
1.颜 *** 别:正宗的迁西板栗为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其他地方的板栗颜色则没有那么深,光泽度也不明显。
2.外观区别
正宗的迁西板栗都是野生状态下生长,坚持不打药,不施肥,采用刮皮去除法,所以板栗底座小,果形端正均匀,而其他地方的板栗果形较大。
3.重量上的差别
迁西板栗平均每公斤栗果120—140粒,大的每公斤80粒,抓一把放在手里掂一掂,手感沉甸甸者为佳;其他板栗的则没有沉甸甸的感觉,重量上差很多。
4.成熟度区别
迁西板栗是自然落果后在捡拾,这样的板栗是已经成熟的了,含糖量比较高。因而产量比较少,价格也比较高。而其他地方的板栗统一采摘,成熟度不高,也许个头比较大,但味道不佳,所以市场价格比迁西板栗低。
5.口感上的差别
迁西板栗的果仁色泽黄里透白,甘甜可口,口感硬滑,水分少,又糯又香,肉质细腻。而其他地方的板栗吃起来水分比较多,口感较绵软,果肉的颜色比较深。
迁西板栗适合搭配什么来烹饪
迁西板栗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做红烧肉的时可以加入板栗,这样就能充分的吸收肉的汁水,吃起来香气浓郁用来配米饭真的太好吃了,同时也可发配排骨,鸡肉等一类的食材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生的板栗如何去皮
板栗好吃皮难去,尤其是去掉了外面一层壳医护,内层的这个皮就太麻烦了,在去皮的时候可以提前烧一锅沸水,之后将板栗倒进去煮5分钟立刻捞出来,然后倒入冷水中浸泡5分钟,这时候的板栗皮就可以用指甲很轻松的扣开去掉了。
结语
现在大家都知道迁西板栗和其他板栗的区别了,在挑选的时候就能轻松辨别了,我是食味四季,喜欢我的可以点个关注哦,美食的旅途中期待有你的加入哦。
分享家乡野生水果美味,安康美景、美图摄影分享,
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受地理、气候的影响和作用,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因此大山之中野生水果特别多,安康便位于秦巴大山之间,
野生葡萄喜欢生长在混杂树林当中,大多生长在山坡和沟林中,野生葡萄枝藤很长, 多依树而上生长,果实 比较小,有些酸。因秦巴山区雨水充足,自然资源特别丰富。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野生葡萄资源的主要生长原产地,
羊奶果是西南地区的特产,树树比较大,成熟果实鲜红色至紫红色,酸甜可口,个头比较小,
相思果,多生长在向阳山坡林中、四到五月份成熟,味道很好吃
八月瓜,又号八月炸,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多生长在大山深处,
野生西红柿,个头较小较酸,成熟了很好吃
野生小柿子,个头较小,籽多,多生长在大山向阳山坡,
野生猕猴桃,营养丰富,营养成分很多,秦巴安康大山里面很多,
野生树莓,树莓,空心莓
野生栗子,个头会比较小,味道很好吃,以上这些野果美味,吃过5种的,已经不年轻了,你们有吃过吗?
摄影:忆缘谷拍摄于陕西,安康市,马湾村-坝河镇,喜欢就点个赞吧感谢,
分享家乡安康的美图、美景,记录原生态农村小镇的唯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