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杀猪菜,黑龙江杀21人案纪实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6 0
哈尔滨,老六杀猪菜

原创作者/李战军

哈尔滨的“华梅”风味很有名。

于是,刚下飞机,哈尔滨多少年没见过面的战友张总就安排我们在马迭尔宾馆入住,因为这家宾馆的对面就是华梅西餐厅。

张总名字叫张黑蛋,原来是我们一个部队的战友,这几年靠着党的富民政策开了一家养鸡场,挣了点钱。因为在部队的时候他曾经在炊事班养过猪,我们就喊他老总,所以习惯了见面还是改不掉。不过,现在他的养鸡场有上万只的鸡,也算个名副其实的老总了。尽管他一再说叫他的名字亲切,可是我们都还是叫他张总。

我说简单点简单点,只要尝尝味道就可以了,我知道他平时省吃俭用很节俭的,不想让他为我们过多的破费。可是他说现在的条件好了,吃几顿大餐还是能吃的起的,关键是战友的情谊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一定要我们入乡随俗,尽一下他的地主之谊。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华梅西餐厅。

华梅西餐厅原来叫“马尔斯餐厅”。新中国成立后,虽经多次改造,又加盖了二层楼,但仍旧保持了欧式风格。据统计,1937年哈尔滨有西餐馆260家,仅中央大街两侧就云集了100多家。而“华梅”是更受欢迎的西餐馆之一,如俄式大菜、纸包小牛肉、软炸鸡脯、罐牛尾、法国蛋、炸板虾都是“华梅”的风味菜肴。

原来这家餐厅大都是西餐的俄式大菜,我说怎么不见哈尔滨当地的风味菜肴呢,张总说那就调整几样菜吧,于是,就上了当地的大马哈鱼、兴凯湖白鱼、秋林大列巴和里道斯红肠等,让我也就很新鲜地知道了这些很少见的不同风味。

大马哈鱼,即鲑科溯河性洄游鱼类。据说它们其中一支洄游入黑龙江、绥芬河和图门江,以进入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口的为最多,呼玛河等支流的次支。鱼体呈纺锤形,口在端位,口裂很大,上颌骨延长到眼的后缘,斜向下方。上下颌各有一列齿,齿尖向内弯斜。前端四对齿较大,其余细。秋季,成熟的大马哈鱼成群结队由鄂霍次克海洄游进入黑龙江,溯至原繁殖场地产卵。渔期大都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过去捕得的 *** 哈鱼,个体重量大多为3.5-4公斤,大约5公斤以上。现在尽管捕鱼上的数量和重量上比过去明显少了,可那鱼刺少,肉质鲜美的特点仍旧畅销国内外,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有那兴凯湖白鱼,真的色白如玉,并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肉嫩味香,据说还可以补肾益脑,给人们丰富的营养。

秋林大列巴就是一种大面包类的食物,被称为哈尔滨一绝,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五斤重,是面包之冠。味道也别具芳香,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出炉后的大面包,外皮焦脆,内瓤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是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秋林牌大面包沿用传统工艺,烘烤一小时左右外壳微焦而脆,内瓤松软可口;用酒花发酵,使面包具有诱人的酒花芳香;传统三次发酵工艺,使面团发酵充分,风味独特。里道斯红肠即“秋林牌”里道斯红肠,原产于东欧的立陶宛,该品蛋白质含量高,是高营养,高热量的食品,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里道斯红肠,色泽鲜艳,呈枣红色,皱纹均匀、有光泽、有烟熏芳香气味、肠馅结构紧密、肠体有弹性、切面光泽细腻,防腐、防冻性强,易于保存、携带,食用方便,一直被誉为老少皆宜之佳品,广大消费者喜爱之食品,并于1998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优秀产品。

席间,老张还上了东北的蕨菜和松茸。蕨菜属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又名如意菜、吉祥菜、猫爪子菜、拳头菜、乌糯等,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价值高,味鲜香嫩,并有医疗价值,是出口的重要土特产品之一。松茸属担子菌类,又称松茸蘑、松茸笋、松口蘑,因产于赤松或黄花松树下而得名。由茵丝与松根相结合而共生的一种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磷、钙、铁等营养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餐后,我们还特意品尝了哈尔滨当地的冰激凌西瓜和冰冻的山葡萄。张总给我们介绍说,我们所吃的东西都是当地的特产,尤其是一些水质藤本植物,黑龙江省除嫩江沙地草地外,各林区均有分布,大都生于杂木林缘、疏林地和灌木丛中。不过,在哈尔滨,最扬名的应该是一道叫“老六杀猪菜”,只有品尝了“华梅”风味和农家的“老六杀猪菜”,才能算得上一次完美的品尝。

黑龙江杀猪菜,黑龙江杀21人案纪实-第1张图片-

哈尔滨的冬天来的早,来哈尔滨的第二天下午四点才刚过,张总这家伙就开车来叫我们,说要安排我们去吃这杀猪菜。我们就只好跟着他的车,来到了哈尔滨动力区进乡街133号的“老六酒店”,尽管距离市中心有点远,可他们的大门口还是停满了车辆。刚下车,就看到这5层的自建楼房,几个鲜艳的大字“老六杀猪菜”就映入眼帘,那典型的中国北方装修风格,颇有些农家的韵味。

据说这是下乡知青出身的店主“老六”历经12年的苦心经营,将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乡土杀猪菜发扬光大,他自办生猪养殖、屠宰基地,还在原材料加工过程中严格措施,做到所用材料洁净卫生,同时品种齐全,有农家烩菜、大肠灌肉、风味血肠、干菜扣肉等几十款颇受顾客欢迎的名牌菜,还兼营三江名鱼、海鲜,使很多外地人甚至是国内众多文体明星来哈都会慕名到此吃上一顿。

我估了一下,这个店上下两层也就4000平米左右。一楼就餐大厅与二楼上下贯通,棚顶垂挂着三级大型吸顶灯,二楼墙体吊台护栏卡座三面围合,宽敞大气,视野极为开阔。进到大门,就看到左边楼梯旁边的墙上挂着许多名人的相片,好在张总提前预定了雅间,于是,就耐心地品着茶水聊着关于这道菜的来历。

“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解放初期家里穷,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喜事才会杀猪,每当此时乡亲们就过来打牙祭,从猪头吃到猪尾巴,从皮吃到内脏,也就有了“杀猪菜”这种说法。过去,人们没有条件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以前只有杀猪时才有,所以叫杀猪菜。

说着话,那菜就一道道地端上来,有本地的鸡炖蘑菇粉、锅贴干菜、绿色水豆腐、泥桥双骨、农家四炖、金沙极品多宝汤,真的是肉嫩汤鲜,肥而不腻,开胃解馋。还有那充满东北风味的特色主食菜团、咸鱼大饼子、香煎粘豆包、糯米饼、黄米饭、小豆饭等,豆味也比较纯正,做得也很好吃。尤其那大锅炖酸菜让人一看就很爽,血肠、肠灌肉也别具一格,让我们增加食欲。

张总告诉我们,说吃这种杀猪菜的时候,要蘸上蒜泥,配上哈尔滨啤酒才过瘾,说的我尽管平时不善饮啤酒,还是一口气和大家喝光了不少瓶子,真的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饭后,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也可以买头猪自己做一桌洛阳的杀猪菜,于是,张总就给我搞来了农家杀猪菜的配方,即原料:新鲜肥猪肉100克、猪血旺150克、猪肝50克、猪大肠50克、白豆腐100克、酸菜100克。调料:猪油、姜、盐、葱、花椒面、酱油、糊辣椒面。

张总还请厨师给我们讲了 *** *** :一是将肥猪肉、猪大肠、猪血旺、猪肝、白豆腐切成片,酸菜切成段,姜切丝,葱切成葱花;二是锅下少许猪油烧至6成热下姜丝炒香再下肥猪肉、猪大肠翻炒几下加水煮熟,然后下酸菜,最后下猪血旺、猪肝、白豆腐水开滚几滚加盐味精即可出锅;三是要佐以葱花、花椒面、酱油、糊辣椒面 *** 的蘸水蘸着食用。那个瘦瘦的厨师还一再地告诉我说 *** 时,一定要采用刚杀的新鲜猪肉等原料。这种菜不是刚做的好吃.而是多做.以后吃的时候一热.那才是更好吃的。

看来中国的饮食文化尤其是东北的冰雪饮食文化,是生活在冰雪生态环境的早期人类,在摆脱了动物式的自然饮食状态,进入调制饮食过程以后,以适应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而发展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这不仅是文化的积淀和地区气候的差异,还有一部分确实有着科学的成分。正如北方人好饮酒和好吃炖菜、腌菜和泡菜一样,吃是为了摄取高的热量,而酒则可驱寒、舒筋、活血也是为了增加热量,可见都与冰雪的气候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多获取维生素利于自己的身体而逐步形成的饮食文化和特色。

说实在话,在华梅西餐厅吃的东西没多久就忘记了,而这道老六的杀猪菜,却让我在哈尔滨的那些时日经常地回味。当我离开哈尔滨的时候,我对老张说,啥时候等你来洛阳,我也一定做做这道东北的“杀猪菜”,让你尝一尝这不同地域不同风味的大东北的菜肴啊!

李战军,男,原铁道兵第七师33团汽车2连副指导员,后调铁十师洛阳基地任指导员,兵改工转业后在 *** 洛阳市委工作。曾毕业于 *** 体育学院、铁道兵学院,曾在《人民日报》《 *** 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出版过6本书,部分文章获奖并被转载,现为中国搜狐旅游热门达人。

鲶鱼炖茄子、刺老芽炒鸡蛋、冻豆角炖土豆...黑龙江延寿的地道年夜饭来了→

(央视财经《消费主张》)临近春节,延寿大集红红火火。

傅广洁是延寿县玉河乡居民,曾经是贫困户,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的浪潮下,成为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专管员,迈上致富道路成功脱贫,90后的她还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傅广洁对延寿的地方文化、民俗、美食都非常了解,记者就请她为我们带路,寻找延寿当地独特的年味。之一站会去哪里呢?

在一派北国风光的雪域中,水库冰面已经冻结,但冰底下的水仍然可以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鱼就在这个相对温暖的地区冬眠。此时,厚达七八十厘米的冰层对所有参加冬捕的人都是挑战,渔民们要用冰钎子在冰面上穿凿洞口。

渔民提前一天支起帐篷,开凿足够大的洞口,并且下渔网。捕捞上来很多鱼,是平日里不常见的惊喜。

当地人说,吃鱼要新鲜,我们先来做道鲶鱼炖茄子,这道菜是著名的“东北四大炖”之一。做菜的关键在于,要想法去除鲶鱼表面的黏液和鱼腥味,究竟怎么弄呢?诀窍在这儿:把鲶鱼打过花刀后放入沸水中烫一下,再用清水洗净就能让鲶鱼味道更加纯正鲜美。

接着把葱、姜、蒜、干辣椒用油爆香,加入老抽、生抽、酱汁,加水烧滚开后放入鲶鱼炖煮,茄子切成条,用热油过一下,捞出后放入鲶鱼锅中。

茄子属于比较吸水吸油的蔬菜,新鲜芬芳,使得鲶鱼肥而不腻,茄子鲜香味浓,二者相得益彰!

茄子闻起来像鲶鱼,鲶鱼闻起来像茄子,简直就是绝配!

傅广洁此时在忙冬捕,她委托她的一位好朋友王立鹏带着我们去寻找特别的食材。王立鹏带我们来到延寿班石村的刘秀敏家。接下来,王立鹏要亲手为大家献上一道“刺老芽炒鸡蛋”,他说这是自己的拿手好菜。

由于刺老芽上面有细密的小刺,采摘嫩芽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点,避免扎手。

采摘好的刺老芽,焯一下水后备用,然后打几个本地的笨鸡蛋,延寿本地散养的鸡蛋个头不大,但是钙质丰富,色泽鲜艳,生蛋黄可以拎起来不散落。

刺老芽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富含钙、铁、锌、镁、钾等多种矿物质,王立鹏说,新的一年大家要吃出健康。

这是延寿本地产的青柿子,当里面变成黄色的时候就成熟了。把这种柿子切成片,和去了皮焯过水的老黄瓜片一起大火翻炒,几分钟后,一道非常解腻的老黄瓜炒青柿子就大功告成,它的味道是清香扑鼻,与众不同!

在延寿,还有一些特色菜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比如把新鲜的豆角冷冻储存起来,过年期间拿出来化开。

用冻豆角来炖土豆,放上一点红焖肉,色泽鲜亮口感鲜香。

在延寿,本地的玉米和大豆品质也非常好,把玉米跟茄子、南瓜、土豆、山药一起蒸,大锅里还可以放上糯米丸子、拆骨肉、豆腐干,出锅后热气升腾,洋溢着大丰收的喜气。

延寿山清水秀,这里养殖的各种家禽、家畜都是饲料精良,无过多添加,本地喂养的西门塔尔肉牛,肉质鲜美。

吃上地道的土豆炖牛肉,新的一年牛气冲天!

延寿人过年餐桌上少不了杀猪菜,新鲜地道的猪血肠,烩上酸菜,温暖着你的味蕾。

切点红红的小辣椒,凉拌本地的山珍木耳,这道菜降压又降脂,最适合爱美的人了。

傅广洁的冬捕终于凯旋得胜,晚上做鱼干饭用的小鱼也有了着落。不过,延寿的风俗是,吃年夜饭之前,必须贴好对联,她得张罗一下这事儿。曲庆伟是土生土长的延寿人,此时他正在爱心小屋里帮大家写春联,傅广洁想要为刘静静家选上几幅字!

她选了“寿”字,因为静静家有几位老人,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还选了“丰”字,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每逢过年,延寿人特别重视家中的米缸,要保持米缸满满,才觉得吉利。这不,婆婆王桂云已经装满了米缸,小孙女欣怡也贴上了“丰”字。

过年图的是大吉大利,“鸡”和“吉”谐音,在延寿,也是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其实王立鹏就是一位当地有名的“鸡司令”!

在延寿县大山深处,王立鹏开了养鸡场,养了将近一千只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用鸡饲料摆出延寿、顺、发、吉祥等字样,放出成群的小鸡吃米。

这些“小鸡送出的祝福语”,“花样喂鸡”让他在网上很出名,粉丝们戏称他为“鸡司令”!这不,傅广洁准备从王立鹏那里逮上两只鸡,做顿年夜大餐!

由于鸡司令养的鸡本领太强,傅广洁只抓到一只,她心有不甘。王立鹏主动要求再贡献一只自家的大鹅,这回就得他亲自下手啦!

刘静静家已经准备好柴火灶,就等着在院子里铁锅炖大鹅。在东北,一般会用酸菜来配这道菜。

把焯好水的鹅块下锅,和葱、姜、大料、花椒一起翻炒,用鲜酱油增味,翻炒十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水,加入盐等辅料,盖上锅盖炖煮40分钟。

另一边,用屋内的火将酸菜煸炒熟,和鹅块一起再炖几分钟。

酸菜正好化解了大鹅的油腻,香喷喷的“铁锅炖大鹅”解馋又养胃!

接下来,傅广洁还要给我们带来延寿的一道大菜“坑烤小笨鸡”!坑烤就是地坑烧烤,里面放上炭火,把食物放入坑内烤熟。

据说早在明清时期东北民间就有类似烹饪手法。坑烤发展到现代,工艺、手法经过了无数次改良,品种也由单一的烤肉,演变到烤土豆、地瓜、鸡蛋、鹅蛋等。食物统一用锡纸包上,一是保湿,二是不让香味流失!

延寿是处于北纬45度黄金水稻种植带的鱼米之乡,延寿有一道过年必吃的饭,那就是祝福祝寿鱼干饭!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用电饭煲来煮饭,但是王立鹏还是怀念小时候柴火灶煮出来的鱼干饭味道!父母亲和姐姐现都在广州生活,过年时他索性就到乡里乡亲家热闹一下,刚好刘静静的妈妈会用柴火锅煮鱼干饭!

延寿大米比较干净,一般淘一到两遍就可以了,而且用它来煮饭第二天也不容易回生。

这道祝福祝寿鱼干饭还需要有几样配料:枸杞、大枣、莲子、桂圆,以前夏秋两季下地干农活的时候,延寿人都会做上一锅鱼干饭带在身边,有鱼有饭有营养,吃起来又很方便。

加上多半锅水,冷水下入柳根鱼,等到锅开之后,小鱼就会飘到上面,这时要撒入一些盐,接着把淘好的大米下锅,小鱼和米都散发着天然的清香!

放入荤油后,再加入枸杞、大枣、莲子、桂圆,放入葱花、香菜,注意不要切得太碎,然后盖上锅盖焖上3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大口大口地吃着祝福祝寿鱼干饭,小女儿欣怡还让妈妈帮她打了一个大大的菜包饭,再喝两口清爽的沙棘汁,延寿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甜甜蜜蜜!

播出通知

2月6日19:28央视财经频道CCTV2《消费主张》播出《家乡的年味:黑龙江延寿》,次日16:29重播,敬请关注!

CCTV2

周一至周五

19:28播出

长按关注

冬天来一道聚鲜集东北杀猪菜,除了肉嫩汤鲜,开胃解馋,还很暖胃

杀猪菜,起源于东北的农村,每年秋收农忙之后,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或过年前把家中的肥猪宰杀,制成各种菜肴,招待乡邻。这就是原始的东北地方杀猪菜。黑龙江人特别喜欢吃杀猪菜。"杀年猪",一般多在腊八之后杀,故又有"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的民谚。过去乡下一到"腊八",过年的大幕就徐徐拉开了:杀年猪、做豆腐、蒸豆包、办年货……十里八村、家家户户,就连清冷的空气中,也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息。

这可以说是聚鲜集半成品菜单中,最不需要介绍味道的一道菜,它直白,浓烈,丝毫不复杂。但同时在每个人的舌尖与心间,却又有千百般不同的滋味。

而在用料上,除了精选的五花肉与秘制血肠,聚鲜集又加入了美味的肥肠与猪心,算是对这道小型的全猪宴做了一个升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聚鲜集半成品菜之东北杀猪菜的具体烹饪步骤吧!

配料表:酸菜、冻豆腐、肥肠、五花肉、血肠、聚鲜集特制调料包

烹饪步骤:料包根据个人口味酌量添加

倒入料包前请先摇晃均匀

烹饪步骤:

之一步:锅中放油烧热,放入五花肉、葱姜蒜爆香

第二步:放入酸菜煸炒两分钟加入800g水

第三步:放入冻豆腐、肥肠,炖10分钟,放入血肠炖2分钟,出锅即可

黑龙江“四大怪菜”,个个都是当地人的心头爱,外地人却直摇脑袋

黑龙江,听名字就能感觉到它的豪迈,但其实它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黑龙江人热情好客,风景如画。在如此美丽富饶的黑龙江不仅有着著名的冰雕、冰灯供人欣赏,也有着各式各样的独特美食。

黑龙江的不同风俗习惯,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深受当地人十分喜爱,但是有些菜肴在外地人看来却十分的怪。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黑龙江“四大怪菜”,个个都是当地人的心头爱,外地人却直摇脑袋。快来了解一下吧!

1、杀猪菜

看到这个名字,不是黑龙江人的朋友是不是有些疑惑?杀猪菜是什么呢?其实这个名字来源于一句新年的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

吃杀猪菜最重要的就是吃血肠,血肠是用猪血做成的,味道也很鲜美,但对于许多外地朋友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现杀的猪做出来的血肠吃起来是最新鲜的,在猪血中加入一些味精、盐等调料吃起来就特别的香。大块的猪肉下到锅中,煮上一段时间就香气扑鼻,汤汁也十分浓郁。黑龙江人也很喜欢招呼朋友亲戚到家中一起吃,感受浓浓的东北乡情。

2、蘸酱菜

说到蘸酱菜,许多朋友认为这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不就是一些蔬菜蘸酱吃嘛,但是黑龙江的蘸酱菜就独特在于它的酱。

东北大酱在各地十分出名,有着黄豆酱、炸鸡蛋酱、炒肉末酱等。这些独特的酱对于外地的朋友来说可能连尝都没有尝过,所以品尝起来会觉得味道十分怪异。

炸酱菜不仅酱好吃,蘸酱菜的原料山野菜也十分美味。这些蔬菜鲜嫩清脆,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味道,充满大自然的气息。蔬菜的清香搭配上酱香的浓郁,令人难以抗拒,没有尝过的朋友也可以品尝一番。

3、飞龙汤

飞龙汤是黑龙江的特色名菜之一,在东北被称为食中珍品,从中可以看出飞龙的珍贵。

在东北也有着“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这个龙指的就是飞龙。提起飞龙汤这个名字,肯定会有外地朋友产生好奇。飞龙是指什么呢?

飞龙指的就是花尾榛鸡,榛鸡作为国家保护动物,现在已经很少能吃到了。飞龙汤也不同于其他汤类,它注重于原汁原味,不在汤中加任何调料,使他保持原有的鲜味,却不清淡。飞龙汤的肉质鲜美细嫩,极其美味。

4、酱焖林蛙

酱焖林蛙原本是吉林的美食,因为同属东北三省,所以也流传到了黑龙江,黑龙江人也十分喜爱酱焖林蛙。

这道菜是东北宴席上会出现的美味菜肴,营养价值十分丰富,主要以哈士蟆为原料,汤汁也是东北人普遍爱吃的东北大酱,是一道地道的东北名菜。

大多数朋友是因为林蛙的样貌而选择不吃,即使做成了美味的菜肴也依旧下不去口。酱焖林蛙没有采用油炸的方式,反而用东北大酱来炖林蛙,使大酱的香气浸透林蛙肉,吃起来酱香浓郁,肉质肥美。不过对于外地人来说,这或许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存在不同,黑龙江的这四大怪菜外地人可能不喜欢吃,却是本地人的心头爱。评论区的朋友你吃过吗?吃过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些感受,要想了解更多美食,记得点赞关注哦!

黑龙江的“五大”怪菜,本地人吃不腻,外地人吃不惯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俄边境沿线的省份。它的地理特点是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地形交错,气候寒冷,冬季漫长。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汉族是更大的民族,还有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黑龙江省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说起黑龙江我们更先想到的美食是酸菜,酸菜炖肉,酸菜馅饺子,还有很多美食是黑龙江的代表,比如锅包肉、东北大板、哈尔滨红肠、黑龙江河鲜等。

但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这些人尽皆知的美食,而是在黑龙江当地非常受大家喜爱的一些奇怪美食,这些美食可能因为一些味道或者特殊的原料而让外地人不能接受,直言吃不惯。

之一种美食: 血肠

血肠是一种黑龙江传统美食,它是用大肠和猪血原料制成的。血肠选用最精华没有皱纹的明肠,加葱花、盐等料调味后灌入肠衣,血肠的特点是口感嫩滑、味道鲜美。但是,由于它的 *** 方式和原材料的特殊性质,许多人可能会对它的口感和味道感到不适应。

第二种美食:鸡血糊糊

鸡血糊糊是一种黑龙江特色美食,用杀鸡之后的鸡心,鸡血,鸡胗,鸡肝等 *** 等 *** 而成。

鲜鸡血加水加粉面搅匀,再把鸡胗等内脏切碎。锅里爆锅炝汤,再把更好的鸡血搅在锅里。待鸡血的色儿都变过来之后就熟了。鸡血糊糊的口感柔软,非常适合冬季食用。但是,由于它的 *** 方式和原材料的特殊性质,许多人可能会对它的口感和颜色感到不适应。

第三种美食:蘸酱菜

蘸酱菜是一种黑龙江特色小吃,它用黄豆 *** 出来的酱搭配上地里边长的各种绿色蔬菜就是一道美食了。蘸酱菜的味道酸辣可口,口感爽脆,非常适合作为下酒菜食用。但是,由于它是搭配各种蔬菜生吃,许多人可能会对它的味道感到不适应。

第四种美食:炸三样

炸三样是一种黑龙江传统小吃,它是用鸡冠油、沙肝、猪腰炸制而成的。炸三样的特点是外焦里嫩、干香酥脆不油腻。但是,由于它的 *** 方式和原材料的特殊性质,许多人可能会对它的口感和味道感到不适应。

第五种美食:杀猪菜

如果让追求精致的南方人看着一盆子杀猪菜,肯定不会选择品尝的,东三省的菜主打的就是实惠量大和好吃。吃杀猪菜如果不配一碗蒜泥酱油蘸料都不算吃过正宗的东北味。

这五大怪菜是黑龙江地区一些非常有名的美食,尽管它们味道独特、口感美妙,但是许多外地人可能会因为它们的 *** 方式、原材料或是口感等问题而难以接受。不过,感兴趣的朋友们在尝试这些美食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黑龙江地区的独特文化和美食风味。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积极地留言,分享出大家心目中“奇怪”而又美味的食物。

我来夸夸中华美食!(二)

拿起竹板唱起来,我来夸夸中华美食!

北京烤鸭举世闻名,天津麻花与众不同。上海生煎馒头,重庆火锅辣翻天!河北驴肉火烧,山西陈醋配刀削。吉林延边大冷面,辽宁大连海鲜尝鲜。黑龙江杀猪菜,扬州炒饭人人爱。浙江金华火腿,淮南牛肉汤真美味。福州佛跳墙,江西老表瓦罐汤真不错。山东煎饼卷大葱,河南胡辣汤真中。武汉鸭脖热干面,宜宾燃面真好吃。湖南臭豆腐,广东早茶真丰富。海南椰饭文昌鸡,广西螺蛳粉最地道。

四川麻辣川菜,云南野菌汽锅鸡,贵州酸汤鱼苗家美味。陕西凉皮biangbiang面,甘肃兰州牛肉面,内蒙烤全羊,青海牦牛肉香。 *** 酥油茶,桂林米粉真好吃。新疆烤肉,香港云吞配拿铁。台湾蚵仔煎,青岛啤酒配海鲜。台湾蚵仔煎,青岛啤酒配海鲜。

全国美食吃一遍,下回继续编。

你不知道的地方特色美食——黑龙江篇3 杀猪菜

黑龙江杀猪菜是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传统美食,以其丰富多样的猪肉菜肴和浓郁的乡村味道而闻名。这道菜品承载着乡村人民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成为了家庭团聚和节日庆典的美食之一。本文将带您了解黑龙江杀猪菜的起源、 *** *** 、特色之处以及它在乡村人心中的地位。

起源与历史背景

黑龙江杀猪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农耕社会。在古时候,农村地区的居民通常在冬季的时候杀猪,以备过年和供应一年的食用猪肉。杀猪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也是农村乡村人民庆祝丰收和团聚的重要时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民开始将新鲜的猪肉用各种烹饪 *** *** 成各式美食,形成了以杀猪肉为主要原料的传统菜肴,即黑龙江杀猪菜。这些美食除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也传承着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团结亲情的向往。

*** ***

  1. 杀猪准备: 黑龙江杀猪菜的 *** 首先要进行杀猪准备。通常是在冬季杀猪,选择健康的猪,然后在家里进行杀猪仪式。这是一个重要的家庭仪式,家人齐聚一堂,一起庆祝丰收和团聚。
  2. 猪肉加工: 将杀好的猪进行宰割和加工,将猪肉分割成不同的部位。猪肉加工后,开始准备各种美食。
  3. *** 菜肴: 黑龙江杀猪菜的种类丰富多样,有红烧肉、回锅肉、猪蹄、腌制的腊肉等。根据不同的猪肉部位和烹饪 *** , *** 出丰富多样的美食。
  4. 家庭聚餐: 在杀猪的日子里,家人会一起准备这些美食,举行家庭聚餐。亲朋好友也会受邀前来共享美食,共同庆祝丰收和团聚。

特色之处

  1. 丰富多样的猪肉菜肴:黑龙江杀猪菜以丰富多样的猪肉菜肴而著称。无论是红烧肉的香甜,还是回锅肉的辣香,每一道菜肴都有着独特的口味和风味,吸引着食客的味蕾。
  2. 浓郁的乡村味道:黑龙江杀猪菜承载着乡村的气息,带有浓郁的乡村味道。在家庭聚餐的时刻,人们共享美食,共同庆祝丰收和团聚,增添了菜肴的浓情乡村色彩。
  3. 团结亲情的象征:黑龙江杀猪菜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团结亲情的象征。在农村地区,杀猪是家人团聚的时刻,通过共同准备美食,人们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家庭的凝聚力。
  4. 传承乡村文化:黑龙江杀猪菜作为乡村的传统美食,承载着乡村文化的传承。在农村的家庭聚餐和节日庆典中,杀猪菜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代表着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黑龙江杀猪菜在乡村人心中的地位

黑龙江杀猪菜在乡村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作为传统的农村美食,杀猪菜是家庭团聚和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农村的杀猪日,家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与烹饪,体现着亲情和团结。杀猪菜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乡村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和丰收的向往。

黑龙江杀猪菜作为黑龙江农村地区的传统美食,以其丰富多样的猪肉菜肴和浓郁的乡村味道而闻名。杀猪菜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家庭团聚和节日庆典的象征。它承载着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团结亲情的向往,也代表着乡村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起品尝黑龙江杀猪菜,感受这道浓情乡村的美食传统。

东北特色,二人转,杀猪菜


老六杀猪菜

进乡街133号

浓浓的东北风,道道家乡味的东北餐厅,宴请外地宾朋蛮不错的选择,包房,雅座应有尽有,每层楼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楼明档点菜,有隐藏菜单,想吃什么菜可以直接问点菜的 *** 姐能不能做。

一楼二楼可以看演艺,二人转,歌曲,互动中间还有字画拍卖,自然也会吵闹一点,音响声蛮大,立体回声!

想看演艺还是选择二楼的卡台,视野还是不错的,就是表演声很大,有点吵闹,往下看有种参加婚礼的感觉…又仿佛来到了东方斯卡拉。

杀猪烩菜,腌制入味的酸菜,搭配五花三层的肉肉和血肠精心熬制而成,让人食欲大开!

东北菜中当然必不可少的血肠,搭配蒜汁,或放入杀猪菜中,口感超棒!

哈埠锅包肉,精选猪的里脊,肉质鲜嫩,裹上淀粉,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在做成酸甜口,口水直流啊!

猪蹄,皮油汪汪的,这个色泽鲜艳,皮超糯,肉挺烂乎的,筋还带着嚼劲。

家常凉菜,菜码超大,酸甜口,解腻爽口,配杀猪菜,骨棒等偏油腻的菜,特别解腻!

风味大骨棒,有点一般大小相差差不多,小的也就比鸡蛋大一圈,放在酸菜里煮一会儿感觉更好吃一些。

这个玉米饼,颜色金黄诱人,底层还带着一点点脆脆的锅巴,好吃!

这个酱扒茄子,肉酱,烧好茄子,看着油大,有点腻,吃起来还挺香配着白色的花卷,蘸着汤汁,另一番享受。

作为东北黑龙江更大的杀猪菜馆,开业二十多年了,味道没得说,吃杀猪菜的首选,特色主打产品,其他的东北菜也很有特色味道,锅包肉,熘肉段,东北大拌菜,装修环境东北地域特点,很有农村格调,适合80 90后体验感受一下,我们大东北的热情!

(哈尔滨美食探店编辑 温暖 探店请后台留言)

刘伯明生日当天飞天归来,小弟:为二哥准备了排骨炖豆角和杀猪菜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

9月17日,万众瞩目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3名航天员从太空“出差”安全回家。在航天员刘伯明的家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亲属和乡亲们纷纷送上祝福,并期盼他回到家乡。

刘伯明 图源于新华社

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刘伯明远在依安县的家人们,都很关注他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6月17日上午9时22分许,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在依安县红星乡 *** 会议室,航天员刘伯明的亲属一起观看发射直播(极目新闻曾经报道《航天员刘伯明二次飞天:高中短暂辍学后发奋读书,现成为家乡骄傲》、《火箭发射瞬间,刘伯明家属激动得站了起来》等)。

刘伯明亲人们集体观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发射

2008年9月25日,“神七”升空,刘伯明之一次随飞船进入太空,并与队友景海鹏配合,帮助翟志刚完成中国航天首次太空漫步。

2021年7月4日8时11分,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1时02分,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期间,在舱内的聂海胜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9月1日在空间站,刘伯明用毛笔写下“理想”二字。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把这两个字作为开学礼物,送给全国的学生。

9月17日上午8时许,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刘伯明的大哥刘伯真时,他正在红星乡东升村自家地里忙着秋收。刘伯真说,弟弟刘伯明再次出征太空平安归来,大家都祝福他,并欢迎他有空时回家乡看看,大家都挺想念他。

17日上午10时30分许,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刘伯明的亲弟弟刘伯忠时,他刚在装修工地干完活准备回家吃午饭。

“祝福二哥,从获悉二哥被选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开始,家人们都很牵挂他。每次有关于神舟十二号的新闻,我都会找出来看看,了解了解二哥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默默为他祝福。看着他在太空中挺好的,家人们也就放心了。”刘伯忠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和妻子正在自己家里观看电视直播,等二哥方便对外联络时与他联系,并欢迎二哥随时回家乡走走。

17日上午11时许,刘伯明最小的弟弟刘伯福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前几天从新闻上得知哥哥即将凯旋,全家人都很高兴,他和妻子带着孩子观看电视直播,默默祝福二哥平安归来。

“我们有个家庭微信群,经常会在里面分享有关二哥的新闻。前几天还在群里传了二哥在空间站写毛笔字的视频,我妹妹打趣,说他是中国最‘高’的书法家。我们还经常和二嫂微信视频,她掌握的情况更多些。”刘伯福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二哥吃饭不挑食,回到家乡吃啥饭菜都香。二哥在新闻视频中曾透露,回到地面后最想吃老家的紫花油豆角,等他休整一段时间后如果回到家乡,家人会给他准备排骨炖豆角、杀猪菜等家乡菜。

依安县出租车司机孙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从小就认识刘伯明,作为家乡人为他自豪。有空时他会用手机搜索刘伯明的新闻,祝福刘伯明平安归来。

17日中午12时许,坐在红星乡 *** 会议室电视机前的刘伯福满脸微笑和期待,他的二哥刘伯明正在神州十二号飞船返回舱中,一点点接近祖国大地。

“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降落伞打开、返回舱安全着陆……欢迎二哥回家,祝他生日快乐!”17日中午1时34分许,刚刚看完返回舱成功着陆电视直播的刘伯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今天不仅是二哥刘伯明从太空安全回到祖国的日子,也是二哥的生日,值得庆贺,祝福二哥平安归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哈尔滨藏在村子里的杀猪菜,颜值差味道好,哈尔滨人小时候的回忆

在哈尔滨有过农村生活的人,一想起小时候的美味,那肯定是杀猪菜,一年只杀一回猪,就等着过年吃杀猪菜,杀猪菜也成了哈尔滨人小时候的回忆,我们找到了一家叫穆家沟永发杀猪菜的老店,地方比较偏,隐藏在一个村子里,地方虽偏但是名气很大!

他家环境有点农村流水席的感觉,一进店屋里烟雾缭绕,但是很有人间烟火气,他家杀猪菜48元一份,菜没上来之前,店家先拿了一个酒精炉子,说到这里外地的朋友可能有所不知了,杀猪菜还有一个名字叫酸菜白肉火锅,如果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火锅,那哈尔滨就是酸菜白肉火锅。

杀猪菜里有酸菜、猪血、白肉、血肠,底下是酒精炉,上面是锅,其实就是火锅,用小火慢慢咕嘟,越咕嘟越好吃,有的人说杀猪菜放到第二天更入味,这就理解了为什么要用小火咕嘟了。

先来一口热气腾腾的酸菜,酸菜不是像醋一样的酸,是入口非常温润的酸,酸完之后还能尝到白菜本身的味道,汤汁是用猪骨熬制的,入口很鲜,白肉看上去油腻,其实一点都不腻,尤其是蘸上蒜汁更加去腻,血肠也是必点,一点怪味都没有,虽然整体看上去颜值不高,但是除了东北其它地方还真吃不到!

为什么说杀猪菜是哈尔滨人小时候的回忆呢?因为在农村里,每年每户到了过年的时候都要杀猪,猪肉有各种各样的吃法,可以冷冻吃上几个月,但是刚杀的新鲜猪肉就用来做杀猪菜,正宗的杀猪菜里要放血脖肉和血筋,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杀猪菜。

他家菜品整体属于颜值差味道好,由于最近几年杀猪菜的商业化,能保证纯正味道的杀猪菜已经不多了,这家店依然还保持着最原始的味道!

标签: 黑龙江 纪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