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秋天就要到冬天,为了应对冬季的寒冷,就应该在秋天好好进补,就像一些大型野兽,里面的动物会在秋天储存脂肪来抵抗严寒饥饿一样。但该怎么进补呢,好多人会想到“十全大补汤”。这个名字一听就感觉好厉害,十全,是不是什么都补,什么情况都能补,不是的,今天就讲一讲,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个药。
想要用它,就要先了解它,这个十全大补汤里面一共有十味中药。
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药是一个补气的经典方,四君子汤。如果你感觉自己四肢无力,体质虚弱,面色苍白,声音低微等气虚的症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不同来添减这四味药的分量,用来补气来调理身体。
十全大补汤里还有熟地、当归、白芍、川穹这四位药,这四位味药也是一个经典药方叫 四物汤,这个汤也算是妇女之友了,被称为妇科圣药,如果你面无血色,唇色指甲发白或有血虚血瘀的症状,就可以用四物汤,它具有补血生养血 化瘀生血的作用,对女性还有调经止痛、滋养肌肤的功效,有这些症状的朋友可以考虑用它。
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就是八珍汤,如果你到了冬天就手脚发冷,躺被窝一两个小时还是没有暖热,流虚汗,贫血,气短,月经不调等就可以用这个八珍汤,还有些想要备孕的,流产的,想要美容养颜的都可以用。
八珍汤再加两味药就是十全大补汤,分别是黄芪和肉桂,黄芪有益元补气的功效肉桂经常做饭的都知道,有温补阳气的功效,所以十全大补汤在八珍汤的基础上还可以让久病卧床,四肢怕冷,虚性疮疡就不收口等病人食用。
黄芪这样泡水喝,5个搭配秘诀,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男女皆可用黄芪加一味,补足五脏气血还不上火,大家好,我是和医生,补气虚的黄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但是很多人都用错了,出现上火腹胀,尿多烦躁等情况,那今天我就教你正确的搭配,副作用小的同时,还能改善五脏问题。
首先可以搭配一个西洋参来养心气
如果你经常出现睡眠入睡难,或者是睡眠很浅,平时呢还有心慌心悸的情况,午后或者是晚上潮热盗汗,或者是很容易受到惊吓,这可能是心气不足的情况了,可以用这俩搭配来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第二个可以搭配一个白芍
好多人身体还没老,眼睛却总是不舒服,眼睛干涩,视物不清,光想着揉眼睛,或者是四肢关节很容易发麻,或者是抽筋,这多见是肝血不足了,中医认为肝主筋而藏血,在窍为目,所以说这个时候呢,可以参考它俩搭配了。
第三个呢,可以搭配一个白术
好多人经常出现倦怠乏力,还伴随有容易拉肚子或者是腹胀的情况,平时大便还不成形,这可能是脾气不足了,有湿气了,可以参考它俩搭配来补脾气,祛湿气。
第三个呢可以搭配一个防风,补肺气
现在好多人抵抗力不足,很容易生病,平时还总是有痰,嗓子里有白痰稀痰,说话有气无力的,或者还带着咳嗽畏风,怕冷等情况,还经常出虚汗,这个时候呢,就可以参考它俩搭配了。
最后一个呢,可以搭配一个覆盆子
如果你经常感觉尿频尿急,或者还带有手脚发凉,腰酸腰痛,头晕耳鸣,女子白带月经异常,男子早泄漏尿,这多见是肾气不固了,可以参考这俩搭配。
好了,今天关于黄芪搭配的内容呢,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是不是有很多女性会被气虚的问题困扰,一旦出现气虚的问题,就会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出现记忆力下降情况,对于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气虚女孩该怎么调理呢?今天就听听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庞震苗教授有什么妙招!
气虚女孩其实属于“虚弱型”,这种类型就是我们说的林妹妹类型,扶起娇无力、唇色苍白、面色萎黄、吃不多、胃口不好、没力气、还容易乏力腰痛。
这种类型女孩的养护 *** ,要健脾益气,补血补肾。
在汤品方面,推荐当归生姜煮羊肉汤、胡椒猪肚煲鸡汤、人参鸡汤。
在茶饮方面,推荐喝高丽参茶、杜仲茶、红枣枸杞茶。
来源: 经视健康家
这朵花是天然造血库,泡水一杯,气血同补、阴阳双补、肝脾肾同治大家好,我是和医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朵白芍花,被誉为“花中宰相”,它全身都是宝,尤其是根茎被称为之“养肝补血之圣药”,今天我来教你搭配补气又补血,阴阳双补,健脾养胃,肝肾痛调,还不上火。
白芍搭配桂枝
之一种,如果你平时容易感冒、有过敏性鼻炎,人体比较虚弱,容易出虚汗,甚至稍微运动一些,或者是吃点热饭,都能出一身汗,身体容易怕冷,或者是身体有点低热,潮热,这可能是营卫不和导致的,这时可以用白芍搭配一个桂枝,桂枝能够振奋气血、升发阳气,来和营解肌散风寒之邪,而白芍可以敛阴和营、调和肝气,它俩相搭配益阴合阳,调和营卫,效果很好。
白芍搭配甘草
第二个,如果你平时肠胃经常不舒服,容易腹胀胃胀,习惯性便秘,还容易胃脘疼痛,平时呢,面色还比较淡白,这可能是气血不足导致的脾胃问题了,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而白芍可以补肝血、柔肝阴,并且还能缓急止痛;然后可以搭配一个甘草来健脾益气、清热解毒,这俩药入肝脾,可以达到肝脾同治、养血养阴、缓急止痛、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
白芍搭配赤芍
第三种如果说你容易痛经、月经不调,并且呢,还有口干舌燥、胸肋疼痛、腹中疼痛等问题,这可能是血虚兼还夹杂有瘀滞,这时可以使用白芍搭配赤芍。白芍以补为功,能够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赤芍以泻为用,能够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二者相搭配达到养血活血、柔肝止痛、补泻并用、清热凉血的功效。
白芍搭配柴胡
第四种,如果你有胆囊炎、慢性肝炎或者妇科方面的经前 *** 胀痛、经期低热、乳癖等症状,平时呢,情绪还不太稳定,容易生闷气,焦虑抑郁,或者是爱发脾气,这可能是肝气郁结不舒或肝气疏泄太过所致,这时可以使用白芍搭配柴胡。柴胡擅长疏肝、条达肝气、通畅气血;白芍敛肝和营,使阴血归经擅长血虚诸证。二者合用一散一收、刚柔并济达到疏肝之中兼敛肝,升阳之中兼敛阴,补肝体和肝用的效果。
好了,今天关于白芍的内容呢,就分享到这里了,关注和医生,健康生活不迷路,我们下次再见!
只会用黄芪泡水?太浪费了,教你三种搭配气血双补不上火,赛人参大家好,我是武医生。人参呢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当身体虚损时都会想要拿他来补身体用,但是呢,由于人参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环境的变化呢,好的人参更是千金难求。对于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用人参的“平替”黄芪来代替,今天武医生就教大家简单搭配一个中药就能达到气血双补,堪比人参的补益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选用黄芪搭配当归达到一个气血同补的效果。那当归补血,黄芪补气,两个药配在一起不仅可以缓解平时容易气短乏力,对于失眠,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也有很好的改善。我们中医上有一个补气生血的代表方,当归补血汤。那这个方虽然是补血的,但是却把黄芪作为君药并且呢用量是补血的当归的五倍,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要想补血补气一定不能少
第二个是我们可以用黄芪搭配麦冬可以达到一个气阴双补的功效。比如有的病人除了平时气短乏力,喘不上来气以外呢,还有早上起来口干口渴,还有点嗓子疼的症状。那这类人呢,一般都是因为体内阴液匮乏,然后导致的虚火上泛,这个火上来的时候呢,会灼伤我们的血络,然后我们就会嗓子疼。麦冬呢一是可以滋养阴液,二是可以清虚火,尤其是我们上焦的虚火,这样的话我们呼吸道的火就会被这股阴水啊浇下去。
第三个是我们可以搭配熟地去缓解这种阴阳双补的症候。阴虚加阳虚一般就预示着我们的病程已经发展的比较久了,那这类人呢平时比如除了会经常低热啊,盗汗,夜里睡觉经常做梦睡不安稳这些阴虚的症状还会有浑身发冷啊,早衰,男性一般会有阳痿早泄,女性一般以提前闭经,并且这个老象也非常明显。那熟地滋阴液清虚热,黄芪呢补气又能把这个阳气升上去,就能很好的补充我们身体内阴阳缺失的情况。
那上面武医生给大家讲的这三种搭配学会了吗?今天的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黄芪加它一起泡,控压、通便、气血双补!102岁老人每天一杯黄芪是“补气之长”,很多中老年人也喜欢用它泡水喝,但是也有一些人有疑问:高血压患者能喝黄芪吗?黄芪用不对是不是对身体有危害?
本期专家
▼
1黄芪+西洋参——控制血压
专家告诉我们: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吃黄芪,关键是需要辨证准确,有易疲劳、气短、气喘、易出汗、少食、便稀等气虚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可以用黄芪调理,而且效果很不错。
节目曾采访了一个102岁的高奶奶,她耳不聋、眼不花,走路也不晃,甚至还可以照顾生病的家人。
高奶奶虽然高血压已经60多年了,但现在控制得不错,这和她平时常喝的一种代茶饮有关——黄芪和西洋参泡水喝。这也是她的长寿秘诀之一。
赵继福赵老在此基础上,又加了活血的三七粉或藏红花,可以更好地调理老年人气虚血瘀型的高血压。
黄芪活血降压饮
【组成】西洋参3克、黄芪5克、三七粉5克或藏红花1克
【用法】煮水代茶饮。建议长期喝,至少喝一个月。
2黄芪还可以这样用
对于老年气虚便秘类型的患者,可以用黄芪搭配蜂蜜、黑芝麻、陈皮等;
而手脚冰凉的患者,说明除了气不足,还存在血虚或者血不畅,可以搭配一些养血活血的药材,比如既能养血,又能活血的当归,补气补血的大枣,达到气血双补。
黄芪水什么时候喝更合适?
早上喝黄芪水,补气升阳效果好。
提醒:每个人的体质情况不同,建议找中医辨证后再用黄芪。
黄芪性温,会助热生火,所以体内有热的人群不适合用黄芪。
以下症状适合用黄芪:
食少、腹胀、便稀、乏力、术后痈疡,伤口不易好。
以下症状不适合用黄芪:
① 肝火旺、目赤耳鸣
② 舌苔黄腻、面部多油、口臭
③ 大便黏腻、小便短赤
表证:感冒、发烧、咽痛、头痛、月经期、孕期、过敏体质。
可以根据黄芪形、质、色、味四个方面来挑选:
形:形状越大越好,切片整齐,大小均匀
质:好黄芪质地偏硬,断面后可见纤维
色:好黄芪外皮棕黄色,芯为淡黄色
味:好黄芪有股豆腥味,嚼之味道略甜
补气要选生长三年以上的黄芪,甘味醇厚的质量相对更好。
有些人认为生黄芪泡水会上火,用炙黄芪泡水就不会上火了。
但专家指出,喝黄芪上火和其炮制方式没有关系,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托毒作用较强;而经过秘制后的炙黄芪补中焦、补脾,在治疗腹泻、脾虚方面效果更好。
大家好,我是郭医生。暑去秋来,阳气渐收,虽说已经立秋,但是我们仍处在三伏之中,这个时期是不宜大补乱补的。那如果立秋想要补虚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大家就可以考虑用黄芪去搭配煮水,来养阴补虚,赶跑病邪,补足一身正气。
首先是黄芪搭配麦冬,可以补气养阴,润肺清心。
立秋之后,气候开始由热转凉,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不少人遇到“秋燥”,就容易出现咳嗽或者嗓子不舒服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肺的宣发升降出现了问题,再加上“气随津泄”,肺脏津液亏虚,就会出现肺气不足、肺燥的病症,那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气短、流清涕、舌苔淡白、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这时候大家就可以参考使用黄芪搭配麦冬,其中黄芪可以改善肺气不足,而其中麦冬可以起到滋阴生津润肺的作用。
其次是黄芪搭配陈皮,可以理气、健脾、祛湿。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知道躲避风寒,但是却不知道躲避湿气的伤害,湿气对我们人体的影响总是“悄无声息”,但是伤害却巨大,难以消除。当出现症状时,就已经说明体内湿气很重了,并且湿气重首先伤及到的就是脾,湿邪伤脾会导致脾虚,而脾虚又会导致水湿停聚,形成恶性循环。这类人群通常会表现为头部沉重、脘腹胀闷、口中黏腻、不爱喝水、大便黏腻等症状。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黄芪搭配陈皮,其中陈皮可以理气化痰,“开路”之后,黄芪才能把气补进去。
最后就是黄芪搭配菊花,可以补气升阳,平肝明目。
秋季是需要警惕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是肝火旺,很多人遇到事情就容易心情烦躁,大动肝火,再加上秋季天气干燥,肝火旺让大多数人都“难逃罗网”。通常这类人会表现为眼睛干涩、眼屎多、急躁易怒、目赤耳鸣、等症状。像这种情况就可以参考用黄芪搭配菊花,不但可以补气养血,还能清热解毒,平肝明目。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黄芪泡水配一物的搭配 *** ,我们下期再见!
一个补气血的食疗方,简单2味中药,补气养血,让你容光焕发面色暗淡无光、没有血色,经常感觉疲劳无力,干点活就累得不行,失眠多梦或者入睡困难,头晕目眩,掉头发怎么办?这些都是气血亏虚的表现,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只有两味中药的食疗方,帮你把气血给补回来。
从中医角度来讲,气血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以及人体所需营养物质,是人体发挥功能的基础,我们身体中的五脏六腑的营养,都是依靠气血来滋润的。一旦气血出现亏虚,我们身体的机能就会失去正常的生理状态,因此对人体来说气血是尤为重要的,如果这时候身体气血不足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比如人体逐渐衰老、面色黯淡无光、浑身乏力、失眠多梦、白发脱发等状况,那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出自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可大补气血的食疗方,该方名叫玉灵膏,是由龙眼肉和西洋参组成,这两味中药一个是常见的水果干,一个是家喻户晓的中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吧。
我们先来看看这西洋参,了解的朋友可知道它是一味性寒的中药。味甘苦性寒,可入心、肺、肾三经,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的作用。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还记载西洋参性凉而补,如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以此代之,因此西洋参可算是一味凉而不燥,补而不腻的良药,可以用于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等症。
再来看看这龙眼肉,味甘性温。可心、脾经。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一味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这龙眼肉,可安神定志,久服还能让人变得聪明,轻身不老。因此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情况有不错的效果。
总的来说,西洋参和龙眼肉,一寒一热,两味中药合用,温而不燥,凉而不寒,可补气养阴、生津养血、清热去火,对于气血亏虚者可谓是一个精简的小方子,但玉灵膏需隔水上锅间断蒸制约40小时即可,如果蒸的时间太短,功效不仅发挥不出来,而且还容易上火,大家学会了吗?
你是不是总感觉自己很虚,天天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什么都不想干,或者是怕冷、容易感冒,有的人晚上还睡不着觉?想吃点药补补吧,感觉也没什么改善,有时候吃着吃着还上火了。这是因为你没有弄清自己到底是哪虚了,今天崔医生教你两味药煮水,补足精气神,让你精力满满!
如果你天天感觉很累,说话都提不起劲儿,稍微干点活儿就气喘吁吁的,平时很容易出汗,一换季或者一受凉就容易感冒,这多属于气虚,气能够给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动力,同时还能抵御外邪入侵。那这种人呢,可以参考黄芪搭配一个白术,黄芪能补脾肺之气,而白术健脾补中,两者相配,补中益气。
有的人啊,一眼看过去,你就会觉得他营养不良,脸色发白或者是萎黄,嘴唇也没什么颜色,平时总是头晕眼花的,经常一站起来眼前一黑,皮肤干燥脱屑,严重的像鱼鳞一样;手脚还会麻木抽筋,女性可能伴有月经量少、色淡。这多是属于血虚了,血的主要作用是给机体提供营养。那这种人呢,可以用当归搭配白芍,当归活血止痛,白芍敛肝养血,共同起到养血、补血和调经的作用。
还有的人是天天很怕冷,总是手脚冰凉,一到冬天就暖不热被窝,天天没有精神,消化不良,有时候大便里还能看到没消化的食物,像这种人呢,就属于阳虚了,阳对人体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温煦,阳虚的人就会呈现一派寒象,可以参考肉桂搭配一个干姜,干姜温中散寒,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两者搭配,补足阳气。
那最后啊,就是阴虚了,阴在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滋养和宁静,阴虚的人很容易口干舌燥、耳朵里总是嗡嗡响,晚上心烦睡不着觉,手脚心都是热的,还总是出汗,一看舌头,舌质是红的,舌苔很少甚至是没有。脸色发红,像是涂的胭脂一样。可以参考生地搭配个玄参共同滋阴润燥。
那可能有的人要问了,每个药的用量是多少啊?用量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辨证加减,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让专业医生帮你辨证!
一味黄芪巧搭配,每天泡水喝,健脾胃,补气血,祛风寒,助睡眠你是否每天都觉得自己没有力气,做什么事情都懒得动,脸色上去也很差,没有血色,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那多见是身体的气虚了,有的朋友会选择泡点人参来给自己补补,可是没多久就发现自己不仅气没补进来,反而身体的火补的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呢?
今天我就来教大家用另一味补气之王黄芪,作用堪比人参好,其特点补而不峻,不仅不会上火,还善于补全身之气,还能和这几味药材搭配泡水,可以健脾胃,补气血,祛风寒,助睡眠。
首先黄芪配白术,可以健运脾胃之气,燥水利湿,有的人会出现四肢沉重,浑身无力,还经常的吃不下饭,有时吃一点就肚子胀,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头淡白,苔白腻,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用黄芪搭配白术泡水来补脾益气祛湿。
黄芪配当归可以补益气血,有的人是出现了气血不足,总感觉眼前一阵晕眩,脸色看起来很苍白,没有血色,指甲还很脆,容易断,还老是健忘,脑子里记不住事情,这种情况可以参考黄芪搭配当归来补气养血。
黄芪配生姜,可以改善脾胃虚寒,解表散寒,有的朋友是平时抵抗力很弱,很容易受凉,平时也不敢吃太凉食物,吃点就会腹胀腹痛,呕吐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参考黄芪搭配生姜来益气和胃,增强免疫力。
黄芪配枸杞,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注意力,如果说你的睡眠质量很差,经常的失眠,平时做什么事情注意力也不集中,记忆力也很差,这种情况可以参考黄芪搭配枸杞来泡水,并且还能起到抗衰老,疏通血管的作用。
但是如果说你是表示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等一些实证的话,就不适合服用黄芪了,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