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又到每年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了。
昨天爱医生家里就吃螃蟹了,但是买回来螃蟹发现很多死了,但是家里老人比较节俭爱惜,不想扔掉,那问题来了,死蟹能吃吗?但是大家都知道,螃蟹需要吃活的。但是在储存螃蟹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体弱濒死”的,那么,对于这些刚刚死亡的螃蟹,还能吃吗?对于这个问题,@爱分享的爱医生跟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为何死掉的螃蟹不能吃!
而我们吃的大多都是大闸蟹,而大闸蟹也是属于河蟹的一种,河蟹是中国特有的淡水产品,其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肉质比较松,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且河蟹都在淤泥中生长,且是食腐动物,生存环境适合微生物生长,这就导致鲜活河蟹体内外菌落总数基数较高。有关实验发现,大闸蟹从刚刚死亡到死后2小时,菌落总数增长22%,24小时内增长55%。而梭子蟹的菌落总数则在死后24小时才出现激增态势。死后5小时的大闸蟹还检测出生物胺类物质,但不足以导致中毒。而大闸蟹死后不能食用的原因就是菌落超标,而家庭烹饪的方式无法消灭死蟹所产生的微生物。
所以说,坚决不吃死蟹,一定要选择活的螃蟹进行烹饪。而在我们蒸食螃蟹的时候,更好保证螃蟹在100℃以上的高温下持续蒸煮20~30分钟,这样方可彻底杀灭其体内的各种微生物。螃蟹死后,体内的致病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同时蛋白质加速分解后产生的组胺可使食用者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食用螃蟹后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请大家及时就医。
最后,@爱分享的爱医生提示,螃蟹也要适量吃哦!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中推荐,每天摄入水产类40-75克,指可食用部分,相当于带壳的螃蟹100~188克,也就是一只4两重的螃蟹,一周内更好食用不超过3次。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完整的蟹肉+蟹黄)含胆固醇267毫克,100克蟹黄的胆固醇含量差不多有466毫克。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对成年人膳食胆固醇的摄入建议,每天应少于300毫克,那么一只中等大小的螃蟹外加市民平日的饮食,轻轻松松就能让当日的胆固醇摄入量超标。因此,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的朋友,不要一次吃太多螃蟹,尤其是蟹黄。
关于吃蟹的这些技能你get到了吗?此文仅代表个人看法,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鼻炎的知识呢?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警惕!才死俩小时的螃蟹还能吃?大伯吃完进医院了……“金九银十”一到
螃蟹就爬上了各家各户的饭桌
但是小编想提醒大家:
吃蟹太有讲究!吃不好小心上医院!
死掉的螃蟹吃出了问题
杭州的徐大伯,几天前在菜场看到有螃蟹卖,其中一个盘子里装着几只死掉的螃蟹。不过店主说螃蟹是刚死掉的,价格是活蟹的一半,徐大伯就买了四只,准备晚上下酒吃。
没想到吃过螃蟹之后,就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一晚上拉了6次,到杭州红会医院急诊室检查,验血发现白细胞增多,确诊为急性肠胃炎。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施琳琳表示,螃蟹是高蛋白食物,死掉2小时后就会产生大量致病菌。
螃蟹味道鲜美,也是泰州人中秋家宴的必备菜品,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肠胃功能比较弱、高血脂、痛风患者都应该敬而远之。同时一次吃螃蟹,更好不要超过两只,一定要挑选新鲜高品质的蟹,蒸熟煮透。
螃蟹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1.蟹腮:打开蟹壳后在蟹身上的两排灰色扇状软绵绵的组织就是蟹腮了。它是蟹的呼吸器官,用来过滤水质的,很脏。腮下的三角形蟹白也不要吃。
2.蟹肠:里面有蟹的排泄物,掰开蟹身之后,看到蟹黄、蟹肉处有一根根黑色的东西,要取掉。
3.蟹胃:躲在蟹黄里的三角包儿,打开蟹壳,看到壳上沾有一些蟹黄,蟹胃就藏在壳子的蟹黄里。蟹胃中有蟹的排泄物,很脏,不建议食用。
4.蟹心:也叫蟹六角板。掀开蟹壳,可以看到一层黑色的膜衣,蟹心就隐藏在其下面,白色六角形,中医常说螃蟹极寒,而蟹心为最,一定不能吃。
除了死亡的螃蟹不建议食用,
以下这些螃蟹也不建议吃:
1、不建议吃生蟹、醉蟹。
大闸蟹很多以动物尸体为食,体内含有很多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其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度很高,抵抗力很强,单用黄酒、白酒浸泡并不能杀死。
吃生蟹、醉蟹,极易诱发肺吸虫病,引起咳嗽咯血,如果病毒进入脑部,还会引起瘫痪。
2、不建议吃胃和内脏。
大闸蟹并不是每个部位都能吃,食蟹前必须清除这四个部位:蟹胃、蟹肠、蟹心、蟹腮,这四个部位既脏又无食用价值,乱嚼一气,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网友热评:
@好运之一人:螃蟹虽好,可不要贪嘴!
@爱吃拌面:每次去菜场都只挑活的,看来费点事但是没做错~
@不二飞:还有注意别喝酒!小心痛风!(吃个螃蟹讲究太多了)。
@咻咻咻:买螃蟹的人和我说,如果不是当天吃可以放冰箱冻死,冻死的螃蟹是可以吃的。
@Chloe:……虽然很紧急但是看得我想吃螃蟹了。
刚死的螃蟹能吃吗?哪些部位不能吃?误食后果很严重……来源:新华网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又到每年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了。
然而毕竟螃蟹有点贵,有些人就会买更便宜的死螃蟹吃,甚至有些不良商家直接死螃蟹当活螃蟹卖。
但其实,有一些死螃蟹是不能吃的,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
希望在你买螃蟹前,仔细看完这篇。
1 死螃蟹能吃吗?
首先,死河蟹不能吃!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鳌蟹,是中国特有的淡水产品,其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肉质比较松,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且河蟹都在淤泥中生长,生存环境适合微生物生长,这就导致鲜活河蟹体内外菌落总数基数较高。
因此河蟹死后,微生物含量迅速升高,这是死蟹不能吃的主要原因。而且即使是刚刚死的,也不要吃了。
而海蟹生长环境特殊,被打捞出来极易死亡,但海水中盐含量高,螃蟹体内外细菌较少,因此及时冷冻且保存完好的死海蟹是可以食用的,但也不能存放过久。
误食死河蟹后可能会引发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
此外,由于螃蟹体内含有较多的组胺酸,细菌会将组氨酸分解成组胺和类组胺物质,误食患者会可能会出现组胺中毒的情况,部分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早搏等症状。
2 吃螃蟹还要注意什么?
1. 不吃生蟹,酒浸泡也不能吃
酒不能完全杀死生螃蟹体内的寄生虫,生食的话被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很高,轻则引起咯血,如果寄生虫进入脑部,重则还会引起瘫痪等症状。
2. 这四个部位不能吃
吃螃蟹时必须祛除蟹腮、蟹肠、蟹心、蟹胃,这些部位是螃蟹过滤和代谢废物的器官,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
3. 高温蒸熟,现吃现做
螃蟹需在100℃以上的高温下持续蒸煮20~30分钟后方可彻底杀灭体内微生物。
4. 不宜过量食用
螃蟹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蟹黄部分,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吃螃蟹时适量食用蟹肉,少吃蟹黄。
3 怎样区分公蟹和母蟹?
蟹屎和蟹黄所处位置及颜色都是有区别的,蟹屎通常蓄积在蟹肠和蟹胃里,蟹胃位于蟹嘴下部,蒸熟后为白色,不可食用;而蟹黄通常在螃蟹的腹部,撬开螃蟹背壳,即为金黄色的蟹黄。
蟹脐是螃蟹性成熟后区别雌雄个体的典型特征,雄蟹呈三角形,俗称“尖脐”,雌蟹呈圆形,俗称“团脐”。
公蟹
母蟹
4 如何挑选螃蟹?
1. 鲜活的河蟹蟹鳌夹力大,蟹腿完整,爬行快速有力,背壳呈青绿色且有光泽,腹部洁白且饱满,还能连续不间断吐泡。
2. 吃不完的活河蟹,可以用严实的竹筐保存。先铺一层泥沙,再放置一层吸水的毛巾或者海绵,最后将竹筐存放至阴凉处,一般可使螃蟹存活4-5天。
3. 海蟹应选择蟹鳌和蟹腿完整无缺失,腿关节有弹性不僵硬,蟹壳呈青灰色且两端的壳尖针状物无损伤的。
比较新鲜的海蟹蒸煮后,蟹肉呈丝状的纤维,不塌陷。海蟹冷冻可保存一个月左右。
来源:科普中国
本文专家:刘晶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博士
死掉的螃蟹还能吃吗?流言:一些人认为,螃蟹死了以后,只要迅速吃掉,就不会有事,死蟹还卖的更便宜。
真相:大闸蟹死后数小时,身体里的有毒物质已经可能使人中毒。
爱吃螃蟹的人都清楚,买螃蟹一定要挑鲜活的,因为死亡后的螃蟹不仅味道不好,食用后还可能致命。
图虫创意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真实案例的:2015年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因为食用死亡河蟹后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入院当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螃蟹喜食水中的死鱼、死虾等腐败动物尸体,体内体外都沾有大量病菌,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蟹肉,不仅会导致口感变差,而且总氨基酸含量会下降,有毒的生物胺含量急剧增加,螃蟹品质发生劣变,人一旦食用会导致中毒。
大家可能不清楚生物胺是什么,它其实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正常情况下是生物体内正常的活性成分。适量的生物胺不仅没有毒,还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可以调节生物活性、控制血压。但是,如果摄入过量的生物胺就可能会导致中毒了,比如大家都熟知的组胺就是有毒生物胺的一种,存在于腐败变质的鱼肉中,口服8~40毫克会令人轻微中毒,超过100毫克就会导致严重中毒。
在死亡后的河蟹体内,组胺的增长速度很快,即使高温加热后也无法去除,这也是食用死亡河蟹后会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人曾做过实验:大闸蟹死了之后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体内的组胺含量从3mg/100g增长到了6mg/100g,后来逐渐增加到7毫克、8毫克……这个量已经可以使人轻微中毒了。
所以,如果发现买回来的螃蟹已经死了,为了安全起见更好还是别吃了,除非是发现的时候刚死然后立刻直接烹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螃蟹的死亡时间,所以还是不吃为好,毕竟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图虫创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速冻螃蟹是可以吃的,因为它是在螃蟹活着的时候直接快速冷冻让其死亡的,然后置于零下18度的环境中保存,安全性没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螃蟹死后有没有食用风险?螃蟹死后有没有食用风险?大闸蟹死后2小时菌落总数激增22%
判断螃蟹死后有没有食用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看菌落总数是否升高,有没有致病菌;二是看螃蟹死后体内是否会产生有害的生物胺类物质。
测试发现,大闸蟹刚刚死亡到死后2小时,菌落总数增长22%,24小时内增长55%,死后一天的大闸蟹已明显出现腐臭味。而梭子蟹的菌落总数则在死后24小时才出现激增态势。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央视网
“有个怪物本领高,走起路来横着跑。随身工具共十件,两把钳子八把刀。”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没错,就是螃蟹。
螃蟹的样子比较奇怪。身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构成,体表有一层坚硬的、像盾牌一样的甲壳,可以保护身体,阻止天敌的侵害。螃蟹胸腔处共有五对胸足:最前方、看着更大的一对胸足叫作螯,像是大钳子一样,十分强健,可用来觅食;剩下的四对胸足就是螃蟹的脚,运动主要靠它们。所以谜语中才有“两把钳子八把刀”一说。
我国自古就有食蟹的传统,秋天螃蟹成熟,除味道异常鲜美之外,对人体还有诸多好处。螃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蟹肉的含钙量和含铁量都很高,不仅对人体骨骼有好处,还能促进人体内红细胞的繁殖,能有效缓解疲劳。螃蟹中还富含矿物质,如锌、硒等,能够有效保护人体内细胞和免疫系统。除此以外,蟹肉中还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E、锰、磷、碘等营养物质。吃螃蟹还有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促进人体内毒素排泄、预防肿瘤等作用。所以,吃螃蟹真的好处多多。
螃蟹的味道和食用功效,让人们对其喜爱非常。然而,螃蟹的价格却不太“美丽”,让不少人望蟹止步,更有甚者选择购买价格较低的死螃蟹。但是,食用死螃蟹,真的安全吗?
首先,死蟹的肉质松软,口感和味道都与活蟹有着天壤之别,其次,食用死蟹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死螃蟹食用后是否会有风险,主要看两点:一、看它的菌落总数是否迅速升高,以及是否含有致病菌;二、看螃蟹死后,体内会不会产生像组胺、尸胺、腐胺等有害的生物胺物质。
螃蟹的食谱中有水中腐败水生物的尸体,如死鱼、死虾等。螃蟹是用鳃呼吸的,鳃会随呼吸而打开,所以鳃裂中经常有污泥、杂草等物质停留,尤其是河蟹。因此,螃蟹体内有很多细菌。在螃蟹活着的时候,这些细菌能够随着它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但螃蟹死后,体内的寄生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之中,而大量的细菌被食用进入人体,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死蟹中尤其是河蟹不能吃,即使是刚死也不行。因为河蟹体内的游离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其肉质比较松,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并且河蟹都生长在淤泥中,微生物较多。鲜活河蟹体内外的菌落总数基数就比较高,河蟹死后,细菌含量还会迅速升高。如果带有细菌的死蟹没有煮熟,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此外,一般在常温环境下死亡超过2小时后,螃蟹体内就可能开始释放组胺等有毒物质了,螃蟹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毒性越大。组胺是一种过敏性毒物,会让人出现过敏性食物中毒。这时即使把死蟹煮熟煮透,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坏,食用后就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面颊潮红、心跳加速等不适症状。有人心存侥幸心理,觉得螃蟹的肉很少,吃一点死蟹没事,但是,如果是对组胺过敏的人,即使吃一口也会出现中毒反应。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无法判断螃蟹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因此建议尽量挑选活蟹吃,不要吃死蟹。
然而,在超市里我们经常能在冰鲜柜台看到螃蟹的影子,为什么这些冷冻的螃蟹又可以吃呢?
这些冰冻的螃蟹基本上是海蟹,几乎没有生活在滩涂等含有大量细菌环境里的螃蟹。在较深的海水中捕捞的海蟹,一部分会被活着送到市场和餐桌;另一部分在条件不适宜活体运输时,会在船上急冻或到港急冻,赶在蟹死亡之前迅速进行低温冷冻,避免腐败变质,确保死后不会有细菌滋生。因此我们能看到冰冻螃蟹的出售。而一旦解冻,必须尽快食用,不然仍有腐败变质的风险。
那么哪些人是不适合多吃螃蟹的呢?螃蟹性寒,脾胃虚寒者应尽量少吃;患有伤风、发热、胃病、腹泻者不宜吃螃蟹,否则会加剧病情;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者,尽量少吃蟹黄,以免胆固醇增高。
螃蟹虽营养丰富,但也不能贪吃,更不可贪图便宜误吃死蟹,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作者:郑玉婷
文字审核:柏双玲
科学性审核: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大闸蟹死后到底能不能吃,怎样识别死蟹?中秋刚过,各地大闸蟹即将开市,已经到了开始吃大闸蟹的季节了。我们熟知的阳澄湖大闸蟹上市时间预计就在9月中下旬。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 *** 的也好,或者超市购买的也好,可能由于保存 *** 不当,导致会经常碰到大闸蟹死亡现象,那么死蟹到底能不能吃?有的说,死蟹坚决不能吃,有的说死蟹半小时之内还是可以吃的?也还有的说死蟹只管保存 *** 合适,24小时之内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都是可以吃的?
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附:网上搜索的资料,大闸蟹如何鉴别死蟹?
1.拿起捆绑好的大闸蟹用手碰眼睛,看是否眨眼,眨眼表示鲜活。
2.取半盆水,把捆绑好的蟹放入水中,看蟹的嘴巴是否吐气泡,吐气泡表示鲜活。(切记,不要把捆绑好的蟹长时间放入水中,因为水中氧气不足,蟹很快窒息而死)
3.碰蟹爪,把最细小的蟹爪拉直,看是否很快自然弯曲,如果是自然弯曲表示是鲜活。
4.解开捆绑好的蟹,看蟹是否爬行,能爬行表示蟹很生猛。
5、翻开大闸蟹的肚脐,会缩回的是活的,不会缩回的是死的。
6、闻闻大闸蟹,没臭味的是活的,有臭味的是死的;
首先大家想问的肯定是,螃蟹怎么吃才安全?在加工、吃的过程中,要记得去掉螃蟹的鳃、胃、肠、心这些部位,并要煮熟、煮透。这些部位是螃蟹呼吸、排泄的器官,藏有污垢、细菌等,所以一定要清除干净。另外,蟹死亡后体内的组氨酸会分解一种叫“组胺”的有害物质,死亡时间越长,组胺产生越多,还有细菌的大量繁殖、腐败。所以,买蟹时要注意选择,尽量避免死蟹,隔夜煮熟的蟹要注意在冰箱低温保存。
我们应该怎么健康的吃螃蟹呢?首先,现烹现吃。螃蟹富含蛋白质,秋季环境温度还比较高,极易受到污染、增殖细菌。不建议提前烹调之后放几小时再吃,更好是现烹现吃。如果一餐没有吃完,也不必扔掉,但必须再次加热后及时冷藏,并保证彻底加热杀菌再吃;其次,蘸姜汁杀菌。螃蟹味咸、性寒,而生姜性温,具有温中散寒解毒之功效,醋除了调味外,还可以杀菌。
螃蟹美味,但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有些人的身体情况并不适合多吃螃蟹,这六类人尤其要注意:
1、孕妇。对胃酸不足、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孕妇,吃大量海鲜、河鲜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甚至严重脱水的情况,而且螃蟹性寒容易造成滑胎或早产。
2、肾病患者。螃蟹是高嘌呤食物,嘌呤在人体中会氧化为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而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将尿酸排出体外,致使体内尿酸浓度过高,结果是形成高尿酸血症甚至是痛风。
3、老年人。老年人因消化系统脏器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吃蟹应以品尝为主,不宜多食。
4、幼儿。幼儿因为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也不能多吃。
5、痛风患者。嘌呤代谢异常或者痛风患者一定要远离螃蟹。
6、过敏体质者。有过敏问题的人吃螃蟹要注意,高蛋白食物非常容易引起过敏。如果在吃螃蟹后,患者出现泻肚、起疹子,应及时就医。
本文由河北省燕达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沈迎建进行科学性把关。
刚死不久的大闸蟹,能吃吗?营养师:如果蟹黄颜色发黑,更好别吃十一之后,正是螃蟹膏肥黄满的时候,许多人准备着大快朵颐,但是很多人碰到螃蟹死掉的问题,螃蟹刚买回家已经奄奄一息了。
但是一顿吃不完,留到下一顿再吃,发现螃蟹死了,吃吧,又担心会中毒,扔掉吧,大闸蟹价格不便宜,怪可惜的。
大闸蟹一般在临海的地区生长,稍微偏远一点的内陆和北方地区就需要长距离的运输,难免会有一些没那么鲜活的螃蟹死在路上,或者存放不了太久。那么死掉的大闸蟹究竟能不能吃呢?
其实,大闸蟹死后,有两个因素会发生变化,一个是生物胺,一个是微生物。
大闸蟹死后,由于体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含量自然就会比较高,因此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同时各种酶也会对蛋白质进行分解,进而产生组胺。
有研究表明,适量的生物胺对人类健康是有益的,低剂量的组胺具有调节神经活动,控制血压的作用,但是若摄入过量的组胺,就会导致食物中毒。组胺也被认为是更具有毒性的生物胺。
那么大闸蟹死后,会产生多少组胺?
研究人员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在20摄氏度的条件下,鲜活、死后0小时、死后2h的河蟹中并没有检测到生物胺,随着死亡时间的增加,腐胺、尸胺、酪胺的含量逐渐增加,但是在中华绒螯蟹中并未发现组胺,死后24h仍未检出组胺。
而且即便是24小时,大闸蟹产生的其他生物胺也没有达到中毒的剂量。
但大家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大闸蟹是食腐性动物,植物、动物尸体、微生物等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
因此,大闸蟹进食时有大量的微生物进入体内,活着的时候可以依靠自身免于被微生物侵染,但是死了之后,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产生其他有害毒素。高温下也难以分解,死亡时间越长,产生毒素越多,大家进食后就可能会产生中毒的症状。
这样看来,大闸蟹死后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就算没有生物胺的致病危害,还会有其他毒素污染。
如果大闸蟹到家就已经死了,无法确定死亡时间,那么更好就不要吃了。如果刚死不久,不超过24个小时,而且放在冰箱里储存的,也一定要烹饪熟透后谨慎食用。
如果蟹黄里面发黑发苦就不要吃了,过敏体质者更好不要吃死蟹。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大闸蟹吗?你觉得大闸蟹和海蟹哪种更好吃呢?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来源 :南昌大学之一附属医院
从头到脚硬盔甲,走起路来横着走
张牙舞爪八只脚,两把利剪真吓人
打一动物
没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螃蟹”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这个季节的螃蟹,卵黄盖顶,肉脂丰盈,只需清蒸,就已鲜盖百味
拆蟹脚,开蟹斗,勺膏黄,剔蟹肉……
但每到吃蟹时节,关于它的各种顾虑也不少——
怀孕能不能吃
有痛风的能不能吃
螃蟹能不能和柿子一起吃
死螃蟹、隔夜螃蟹能不能吃……
比如下面这位男子,就因为吃了隔夜的螃蟹进了医院
近日,在河南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杨俊红接诊了一名年仅20岁的男子,因吃隔夜螃蟹患上脑膜炎,激发癫痫大发作,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经医生抢救,目前男子治愈出院。医生提醒:隔夜蟹会产生组胺毒素,它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可以引起身体的一些感染,建议大家不要吃隔夜蟹。(来源:河南民生频道)
作为一个正经医学科普的号,这次就不教大家「如何把肉肉挖完的同时不破坏壳壳」了,毕竟这是外科医生最擅长的事
今天我们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你吃得放心安心,让蟹死得明明白白
死螃蟹为什么不能吃?
死螃蟹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组胺,人食用后会出现组胺中毒,又因为组胺是一种过敏性毒物,也可以说是过敏性食物中毒。
隔夜不隔夜,并不是进医院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是螃蟹一旦“嗝屁”,里面的细菌就开始造反了
螃蟹死后,蟹体很快就会僵硬和自溶,体内细菌也会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去
在弱酸环境下,细菌会分解氨基酸,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类组胺等物质,即使螃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
这时有人就要说了,一只螃蟹也就几两重,去掉壳壳和蟹腮、蟹肠、蟹胃啥的,蟹肉、蟹黄还不够我塞牙缝的,怎么就会导致中毒进医院呢?
对组胺过敏的人,即使吃一口也能引起反应
在吃了死螃蟹,10分钟~3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症状:脸颊泛红、胸部以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还有头痛、头晕、胸闷,全身乏力和烦躁等
如果你吃了一盘螃蟹后,突然出现这些症状,赶紧去医院就对了!
其实,不止是螃蟹,贝类、鲭鱼/鲱鱼/沙丁鱼/金枪鱼等鱼类在濒死时或者死亡后都容易产生组胺,尤其是由它们 *** 的腌制食品、罐头等等。
不过,并不是说所有的死蟹都不能吃。像梭子蟹、青蟹等海蟹,离开海水后很快就死了,捕捞船会进行冷冻和保鲜,海水蟹可以吃死的,但也需要迅速冷冻,死掉的海蟹在常温环境下超过一天,或冷冻条件下超过15天,也是不能食用的。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贪便宜,去菜市场买死螃蟹吃
也不要因为买来的螃蟹死了舍不得扔,就给煮着吃了
如果中毒进了医院,那可就是因小失大了!
如何判断大闸蟹是否新鲜
死螃蟹不能吃,如何辨别一只大闸蟹的死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尤其是当把一只活蟹,误认为死蟹扔掉的时候,那该是件多么心疼的事情
如何检查螃蟹是否新鲜?看大闸蟹的眼睛,弹在外面的,用手碰一下,眼睛动得就是活的。
用手触碰下大闸蟹的爪子,能动的也是活的。将大闸蟹放入水中看它是否吐泡泡,吐泡泡就是鲜活的大闸蟹。
如以上3种都无反应,可以把系的绳子解开,用指甲抠开它的肚脐,看会不会合拢(这个动作需要小心一点,大闸蟹可能会突然醒过来暴击伤人)。
如果大闸蟹经过了以上测试,还是没有反应的话,那它是壮烈牺牲了
但是还有有个问题呀,一般螃蟹都是七八只一买,我一个单身汉一顿吃不完咋办呢?
螃蟹太多,一顿吃不完怎么办呢?当然是“供起来”!
最便捷可靠的 *** 就是将大闸蟹放在冰箱的保鲜层(温度在2-5°之间,切记不要放冷冻区哦),并且盖上湿毛巾,这样大闸蟹可以存活2-3天。
如果没有冰箱,一定要尽快食用,实在吃不完,可以将大闸蟹放入盆中,加水到它的嘴边,然后放置到阴凉的地方,并每两小时换一次水,这种 *** 只可以保存0.5-2天。
如果你嫌这些都太麻烦了,相信你的朋友们都不介意替你分忧!
“生醉蟹”也不建议吃
螃蟹固有一死
或死于清蒸,或死于干煸,或死于葱姜,或死于香辣
但是有的人偏要剑走偏锋,让螃蟹喝起了酒,将它放进腌制卤汁里浸泡。等上几天后,你就得到了一只鲜香味美、芳香无腥的醉醉醉蟹
醉蟹好吃但是健康风险也随之而来
据专家考察,生吃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71%;吃腌蟹和醉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55%;而把螃蟹稍加热后就吃,肺吸虫感染率降为20%。
螃蟹生长在江河湖泊里,又喜欢吃小生物、水草及腐烂动物。在螃蟹的体表、鳃部和胃肠道难免会沾染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如果是生吃、腌吃或吃醉蟹,都有可能感染一种名为肺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而感染后,肺吸虫寄生在肺里,会 *** 或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若再侵入脑部,还可能引起瘫痪!
你以为这样就能阻挡大家对“醉蟹”的向往了吗?当然不能
为了安全健康地吃上口“醉蟹”,改良版的“熟醉蟹”应运而生。其主要做法就是提前将螃蟹蒸熟,再浸泡到调制好的腌制料里,在冰箱冷藏大概48小时后就可以食用了
这样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蟹肉,而且还可以避免寄生虫侵入我们的身体,吃货的智慧果真是无穷的
螃蟹:总有流言蜚语中伤我
人红是非多
螃蟹作为秋季的当红美食
关于它的“流言”自然也不少
小A:我怀孕了不能吃,唉……
小B:唉,我痛风啊,好绝望……
小C:这大闸蟹是不是不能和柿子一起吃啊,我刚吃完柿子……
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小编深刻怀疑是有人故意想吓退你,好让自己多吃点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些传言可信不可信
1、孕妇吃了会流产?
螃蟹表示,这个锅它不背。没有明确科学依据,孕妇吃了螃蟹会流产!
孕妇的自然流产率本来就高达10~15%,其中有80%是发生在孕期前三个月
而在孕早期的自然流产中,有70%左右都是因为胚胎本身有基因缺陷,不能发育成正常的健康宝宝从而出现流产。
这其实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和你吃了哪些食物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我们也并不主张让孕妇吃螃蟹吃到撑,更不鼓励从来没吃过螃蟹的孕妇“尝尝鲜”!
之一,如果之前从来没吃过螃蟹,对螃蟹过不过敏都不清楚,吃下去会有过敏风险;第二,本来就有腹泻、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不适或疾病的孕妇,更好不要吃螃蟹。
如果你不是选螃蟹的行家,一旦买到不新鲜的螃蟹,甚至吃了没煮熟的螃蟹,你可能会引起细菌、病毒感染的问题,肯定会对胎儿有一定影响!
2、螃蟹和这些食物到底相不相克?
(1)螃蟹+柿子
柿子中含有鞣质、树胶和果胶,在胃酸的作用下,鞣质会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再与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了胃柿石症。
也就是说鞣质、树胶、果胶+高蛋白食物,在高胃酸作用下容易形成胃柿石,不仅仅是柿子+螃蟹。
所以,要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很简单,不要大量或长期大量吃柿子、山楂、黑枣,尤其是有胃动力不足、胃酸分泌过多等胃部疾病的患者!
(2)螃蟹+西红柿
走了一个柿子,又来一个西红柿,这次就更猛了!都说螃蟹和西红柿一起吃,相当于在吃砒霜?!
对此,只有一句话,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螃蟹里的无机砷量非常少,只要在合理范围内都是安全的。螃蟹中的无机砷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根本不足以发生反应。
(3)螃蟹+啤酒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这个选项确实是万万不能有的!
啤酒是诱发痛风的危险因素,而螃蟹又属于中等嘌呤含量食物,螃蟹+啤酒的搭配对于尿酸偏高或有痛风病史的人,如果经常吃或者一次大量吃,极容易引发痛风。
吃螃蟹正确姿势
古人为了吃螃蟹,光工具就发明了七八件,还赐名——“蟹八件”,一通操作下来
咱都分不清哪只是全是壳壳,哪只还能吃
现在咱也没这么多要求了,不知道蟹鳃、蟹胃、蟹肠、蟹心的小伙伴
可自行去查看生物书,或者请教身边的吃货朋友哈
今天对于大家吃螃蟹,小编只有强调以下两点:
1、 不吃生蟹、不吃死蟹
2、适度、适量
吃完全蒸煮熟的螃蟹是最卫生安全的。大家在蒸煮螃蟹时要注意,在水开后再煮20分钟左右,煮熟煮透才可能把蟹肉的病菌杀死。螃蟹虽然好吃,但吃来吃去:
按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的推荐,水产品的适宜摄入数量是一次吃40~75克(可食部分),相当于带壳的螃蟹100~188克,且一周内更好食用不超过3次。188克的带壳螃蟹,大概相当于一个4两重的大号螃蟹,小一点的话,一天2只也刚刚好。
另外,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因而对于三高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实都不适合,会加重病情。
如果真的真的特别想吃,“这里高、那里高”的人,蟹黄更好就免了,给不高的人吃。
其实吃螃蟹也没这么麻烦,在小编眼里螃蟹就分为三类:
能吃和不能吃
好吃和不好吃
买得起和买不起
所以 今晚吃醋
谁家可以借点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