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黑巧克力品牌排行,纯黑巧克力品牌推荐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41 0
情人节巧克力品牌超推荐!没对象我自己吃还不行么

每年情人节依赖

颈长就突然变身 天秤座

选礼物8小时依然无果...

图片来源Google

英国作为甜品大国

default option这么多巧克力给你选

什么你没有对象

给自己买一盒!!

新的一年,还不对自己好一点吗!!

颈长今天就来为大家推荐几款

适合情人节的宝藏巧克力

你就过节闭眼送吧

绝对不出错哦!


Hotel chocolat.

作为英国本土“国民巧克力”,Hotel chocolat.实体店遍布全英, *** 也很方便。

Hotel chocolat.一共有29种巧克力,每一种都是不同的口味。除了最基本的黑巧克力白巧克力,还有焦糖、太妃、果仁、酒心等风味。

图片来源Hotel chocolat.

今年Hotel chocolat.准备的情人节限定礼盒简直不要太浪漫~粉色渐变礼盒、彩色心形巧克力、多种包装选择,颈长也想要!

图片来源Hotel chocolat.

价格上Hotel chocolat.也非常“亲民”!经典巧克力常年有3 for £10或6 for £20的优惠,线下购买出示学生证还能享受9折优惠!


Charbonnel et walker

作为传统的英式巧克力,Charbonnel et walker以爆浆巧克力闻名,更是英国皇室指定的巧克力品牌之一。

除了颜值口味,维多利亚风格的复古包装也是Charbonnel et walker让人爱不释手的主要理由!

图片来源Chocablog

有Charbonnel et walker在的地方,就离不开“优雅”。今年的情人节限定礼盒以稳重大气的红金配色为主,丝绒外包装在高端大气上狠狠拿捏住!

图片来源Charbonnel et walker

另外,获过国际大奖的粉红香槟松露 Pink Marc de Champagne Chocolate Truffles则是他们家的招牌单品。咬开的一瞬间就能感受到不过分的甜腻和刚刚好的苦涩。

这下无论你是女王还是公主,都逃不开Charbonnel et walker的巧克力魔法!

图片来源Pinterest


Pierre Marcolini

Pierre Marcolini是少数几个亲自烤制可可豆的巧克力制造商之一。这也意味着你在他家买到的巧克力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图片来源RetailDesignBlog

今年Pierre Marcolini的情人节限定颇让颈长有种Dior香水春夏款的味道。设计灵感来自于Tile de Jouy,说是巧克力盒包装,更像是让人无法拒绝的“香气诱惑”~

图片来源Pierre Marcolini

除了礼盒,Pierre Marcolini也准备了最适合情人节的粉色草莓爱心巧克力Strawberry Crush,等你来做“偷心贼”!

图片来源Pierre Marcolini

撒有干草莓片的整块粉色巧克力Strawberry Crush Tablet也值得一试!

图片来源Pierre Marcolini


Paul A Young

Paul A Young家的巧克力兼容了艺术性和实验性。大胆的调味给人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巧克力 *** 本身更是非常精致。

图片来源paulayoung

对于情人节,Paul A Young推荐这款海盐焦糖爱心巧克力Sea Salted Caramel Filled Heart,将64%的马达加斯加巧克力与海盐焦糖结合在一起,并以金箔装饰。

图片来源paulayoung

巧克力布朗尼是他们家的王牌,价格实惠,巧克力脆皮,里面的布朗尼口感又十分绵密,两者融合相得益彰。上面的小花纹也与情人节非常应景~

巧克力布朗尼 图片来源Paul A Young


SAID DAL 1923

来自罗马拥有意大利“血统”的SAID DAL 1923以“伦敦更好喝的热巧克力”闻名,使用真正巧克力 *** 而非可可粉。

所以如果你没来得及准备巧克力礼物,不如就直接去店里来一杯意大利榛果热可可。浓厚丰富的口让人尝过一次就难以忘怀~

图片来源SquareMeal

此外,巧克力草莓、“巧克力瀑布”蛋糕,“甜甜蜜蜜”,缠绵不断,这里决定是度过情人节更好的甜品店选择之一~

图片来源Instagram@insaf.bennis/@saiddal1932ae


ROCOCO Chocolates

ROCOCO Chocolates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一直在寻找鲜花、水果和可可之间最完美的搭配。这种对巧克力的热爱也让它在2014年获得了英女王的授勋

图片来源Relish

在情人节限定上,ROCOCO Chocolates“剑走偏锋”,将巧克力做成了独具一格的嘴唇形状,巧克力的甜腻就在唇齿相依之间融化开来。

情人节限定礼盒 图片来源ROCOCO Chocolates

另外一些混合水果和花草类的整块巧克力也非常适合情人节的气氛~色彩斑斓超级可爱!

图片来源YOUMagazine


Prestat Chocolates

Prestat Chocolates网站上的之一句话就是——

”I do so adore chocolate truffles as Prestat makes them.“ 每一款巧克力都有自己的小巧思。

图片来源Christopher Brownet

这也被它融入了自己情人节限定礼盒的每一颗巧克力中。包装盒的灵感来自与维多利亚女王自己的私人巧克力盒,据说皇家厨房会定期向其中补充巧克力。

而其中的口味包括果仁糖和软糖巧克力、杏仁等坚果巧克力,当然少不了颈长更爱的松露

情人节限定礼盒 图片来源Prestat Chocolates

松露巧克力是Prestat的主打商品,有经典海盐焦糖、粉红香槟和琴酒口味,酒味不呛反而能带出巧克力豆的香味,非常特别!

图片来源TharawatMagazine


Artisan du chocolat

Artisan du chocolat被誉为英国更好的豪华巧克力制造商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以 *** 、创新和无可挑剔的技术专长为基础,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巧克力产品,既美丽又美味。

图片来源TheGrocer

在情人节限定这上面Artisan du chocolat绝对很懂大家的心!简单的外包装,内容却超级丰富——覆盆子、百香果、奶油草莓、松露、橙子、香槟...每一颗都带给你惊喜!

图片来源Artisan du chocolat

另外,玫瑰草莓香槟巧克力也是他们家的首选!酥脆的外皮碰上软糯内馅别提多幸福了!

图片来源Artisan du chocolat


Godiva

Godiva是起源于比利时知名巧克力品牌。实体店大都开设在人流量集中的中心地段,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产品不仅口味丰富,还有很多衍生巧克力制品——冰淇淋、热巧、冰旋...

图片来源WireImage for Alison Brod PR

而礼盒!则是Godiva的拿手好戏~光是今年情人节限定的爱心款就有2种花色!其中金色镂空爱心还有不同Size可选,分别又可以组成新的搭配,超级有心!

而且每块单独巧克力上还有各种形状的小爱心,这波惊喜颈长给满分!

情人节限定礼盒 图片来源Godiva

每一家巧克力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也变成独特风味

收藏下这份巧克力推荐清单

过一个甜甜蜜蜜的情人节吧~

2021全球糖果零食公司TOP100,第1名年收入超1200亿元

长期以来,休闲零食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糖果行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不容小觑。

依据此前外媒Candy Industry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100大糖果公司排行榜”(2021 Global Top 100 Candy Companies)显示,上榜的100家公司中,更高的销售额为200亿美元,更低的销售额仍为1.25亿美元。

据了解,《Candy Industry》每年对全球糖果企业的前一年销售额进行评估,并公布全球100家生产糖果和巧克力的公司排行榜。销售额只针对公司糖果业务,今年的数据来源于制造商调查、年度报告、媒体报道、私人发表的研究和分析师的采访,时间年限为2019财年。

由于一些公司拒绝提供具体的糖果销售数据,会有一些公司的销售额包含了其他产品。

那么,今天不妨一起来看看该榜单中前十名的具体情况:

全球排在第十名的是德国的哈瑞宝(Haribo),年销售额约33亿美元。在欧洲有十多家分厂,员工数量超7000,品牌以小熊橡皮糖而闻名并且打造出多种口味;

排在第九名的是江崎格力高(Ezaki Glico Co. Ltd. ),年销售额为33.11亿美元。在日本以生产休闲食品、冷饮、加工食品等。上世纪九十年代来华布局,格力高集团陆续推出了百奇、百醇、百力滋、星奇等多款热销产品。

瑞士莲(Chocoladefabriken Lindt & Sprungli AG)排在第八,年销售额达43.31亿美元。瑞士莲的总部设在瑞士,始于1845年,是巧克力产品中拥有最悠久历史的品牌之一。畅销单品有瑞士莲软心牛奶巧克力、可可黑巧克力、榛仁巧克力等;

英国的pladis排在全球第七,年销售额约46.55亿美元。该集团是一个全球性饼干、糖果、巧克力公司,旗下汇聚了多个全球重量级的食品品牌,如来自比利时的高端巧克力歌帝梵、来自欧洲百年历史的饼干麦维他、来自土耳其的零食Ulker以及来自欧洲超高人气的水果味饼干Go Ahead等。

排在第六的是雀巢(Nestle SA),糖果年销售额为76.36亿美元,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而闻名。雀巢威化巧克力系列,由美味香滑的雀巢牛奶巧克力,包裹着松脆的威化夹层,带来多种不同口味包括巧克力、奶香、花生等。大约在十年前,雀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徐福记60%的股权;

排在第五的公司是好时(Hershey Co. ),年销售额约80.66亿美元。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是北美更大的巧克力制造商之一。

明治(Meiji Co. Ltd.)排在全球第四,年销售额达到100.75亿美元。其前身是“东京糕点株式会社”,主要生产与销售奶粉、休闲食品。企业从原材料选择、到 *** *** 等细节都严格把关, *** 精益求精的产品。产品有巧乐宝系列、巧克力好习惯、夹心巧克力系列、小糖果系列等;

亿滋国际(Mondelez International)排在第三,年销售额为114.67亿美元。是世界知名的巧克力、饼干、口香糖、糖果、咖啡及固体饮料食品商。饼干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二,巧克力、糖果和口香糖排名第二。

费列罗集团(Ferrero Group)排在全球第二,年销售规模约135.66亿美元,公司总部位于意大利。该集团是全球四大巧克力制造商之一,旗下拥有丰富的产品线。

对于费列罗来说,配料的质量是最重要的,每一种配料都必须符合严格的选择标准。

上世纪八十年代,费列罗集团将销售 *** 延伸至中国市场,带来了享誉全球的费列罗榛果威化巧克力。每颗都选用金箔纸独立包装,陈放在纸质或透明礼盒内,包装典雅华贵。

全球“零食”销量冠军:玛氏箭牌(Mars Wrigley Confectionery, div. of Mars Inc.)以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90亿元)的年销售额成绩排在行业之一,年销售规模大约是三只松鼠的13倍。

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巧克力、宠物护理、糖果,其中巧克力类产品和宠物类产品销量均位居全球同类产品首位。旗下畅销的零食品牌有德芙、士力架、脆香米、M&M's、箭牌口香糖等等。

以下为完整榜单:

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地 糖果年净销售额/雇员总数

1、玛氏箭牌(Mars Wrigley Confectionery, div. of Mars Inc. ) 美国 200.00亿美元/34,000

2、费列罗集团(Ferrero Group) 意大利 135.66亿美元/36,372

3、亿滋国际(Mondelez International) 美国 114.67亿美元/80,000

4、明治(Meiji Co. Ltd.) 日本 100.75亿美元/10,815

5、好时(Hershey Co. ) 美国 80.66亿美元/16,140

6、雀巢(Nestle SA) 瑞士 76.36亿美元/291,000

7、pladis 英国 46.55亿美元/16,000

8、瑞士莲(Chocoladefabriken Lindt & Sprungli AG) 瑞士 43.31亿美元/14,500

9、江崎格力高(Ezaki Glico Co. Ltd. ) 日本 33.11亿美元/5,381

10、哈瑞宝(Haribo GmbH & Co. K.G.) 德国 33.00亿美元/7,000

11、不凡帝范梅勒(Perfetti Van Melle) 意大利/荷兰 31.50亿美元/17,900

12、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 美国 22.21亿美元/35,000

13、施多客(August Storck KG) 德国 20.00亿美元/7,000

14、好丽友(Orion Corp.) 韩国 17.36亿美元/13,165

15、家乐氏(Kellogg Co.) 美国 13.23亿美元/31,000

16、森永制果(Morinaga & Co. Ltd.) 日本 12.29亿美元/1,414

17、Valeo Foods Group 爱尔兰 11.90亿美元/2,000

18、布尔本(Bourbon Corp.) 日本 11.34亿美元/5,100

19、飞瑞尔巧克力(Chocolat Frey AB) 瑞士 11.00 亿美元/2,150

20、联合糖果(United Confectionary Manufacturers) 俄罗斯 10.55亿美元/23,778

21、赛梦(Cemoi) 法国 9.75亿美元/3,400

22、可瑞安Crown-Haitai, a Confectionery Group 韩国 9.54亿美元/1,500

23、乐天(Lotte Corp.) 韩国 9.23亿美元/9,168

24、Cacau Show 巴西 9.09亿美元/1,927

25、Clif Bar & Co. 美国 9.00亿美元/1,148

26、雅可(Arcor) 阿根廷 8.37亿美元/20,000

27、Simply Good Foods Co. 美国 8.17亿美元/250-300

28、1-800-FLOWERS.COM Inc. 美国 6.25亿美元/3,300

29、如胜糖果(Roshen Confectionery Corp.) 乌克兰 8.00亿美元/10,000

30、Henry Lambertz GmbH & Co. KG 德国 7.93亿美元/4,000

31、奥克拉(Orkla, Confectionery & Snacks Div.) 挪威 7.57亿美元/3,281

32、Cloetta A.B. 瑞典 6.90亿美元/2,600

33、Hearthside Food Solutions 美国 6.61亿美元/2,680

34、Bahlsen GmbH & Co. KG 德国 6.49亿美元/2,880

35、Griesson de Beukelaer GmbH & Co. KG 德国 6.15亿美元/2,183

36、Baronie Belgium N.V. 德国/比利时 6.08亿美元/1,380

37、Krueger GmbH & Co. KG 德国 5.90亿美元/1,000

38、阿尔弗雷德·瑞特(Alfred Ritter GmbH & Co. KG) 德国 5.71亿美元/1,600

39、Compania Nacional de Chocolates, subsidiary of Grupo 哥伦比亚 5.14亿美元/3,792

40、The Promotion In Motion Cos., Inc. 美国 5.10亿美元/750

41、Katjes Group 德国 4.99亿美元/1,500

42、Universal Robina Corp. 菲律宾 4.83亿美元/9,117

43、Empresas Carozzi SA 智利 4.75亿美元/5,060

44、同笑乐(Tootsie Roll Industries) 美国 4.56亿美元/2,200

45、百事(PepsiCo) 美国 4.41亿美元/267,000

46、喜诗糖果(See's Candies S.) 美国 4.30亿美元/1,5002

47、Canel's SA de CV 墨西哥 4.21亿美元/2,450

48、Fazer Confectionery 芬兰 4.20亿美元/1,270

49、Delfi Limited  新加坡 4.15亿美元/4,000

50、Sunrise Confections, div. of Mount Franklin Foods 美国 4.00亿美元/3,700

51、Slavyanka Stary 俄罗斯 4.00亿美元/6,500

52、PT. Mayora Indah, Tbk 印度尼西亚 3.90亿美元/9,000

53、Productos Ricolino, S.A.P.I. de C.V., div. of Grupo Bimbo 墨西哥 3.80亿美元/5,476

54、Solen Cikolata Gida Sa. Ve Tic 土耳其 3.79亿美元/2,000

55、Ricola Ltd. 瑞士 3.74亿美元/500

56、Dulces De la Rosa 墨西哥 3.55亿美元/2,500

57、The Millano Group 波兰 3.51亿美元/1,500

58、Mederer Susswarenvertriebs GmbH 德国 3.50亿美元/2,000

59、Colombina S.A. 哥伦比亚 3.40亿美元/4,538

60、Ruebezahl Schokoladen GmbH 德国 3.33亿美元/1600

61、Chocolats Halba 瑞士 3.27亿美元/370

62、Natra SA 西班牙 3.244亿美元/1,106

63、A. Loacker AG/SpA 意大利 3.00亿美元/952

64、Fini64. Fini Sweets-Sanchez Cano 西班牙 2.87亿美元/1,400

65、Embare Belo 巴西 2.66亿美元/1,600

66、Josef Manner & Co. KG 奥地利 2.64亿美元/800

67、Strauss Group Petach 以色列 2.60亿美元/1,887

68、Bifa Biscuits & Food Ind. Inc. 土耳其 2.50亿美元/2,000

69、Bazooka Candy Brands, div. of The Topps Co. 美国 2.42亿美元/200

70、Elah-Dufour Spa Novi 意大利 2.40亿美元/190

71、Just Born Quality Confections 美国 2.31亿美元/500

72、Zertuz GmbH 德国 2.17亿美元/1,130

73、Millennium Chocolate Factory 乌克兰 2.05亿美元/3,000

74、ICAM SpA 意大利 2.02亿美元/420

75、Elvan Group 土耳其 2.00亿美元/2,000

76、Kambly SA 瑞士 1.98亿美元/600

77、Jelly Belly Candy Co. 美国 1.95亿美元/720

78、Ragolds GmbH 德国 1.89亿美元/650

79、Kar Nut Products Co. 美国 1.88亿美元/372

80、Dori Alimentos 巴西 1.85亿美元/2,200

81、Vidal Golosinas 西班牙 1.82亿美元/1,300

82、Hotel Chocolat 英国 1.81亿美元/1,900

83、Colian Sp. z.o.o.波兰 1.77亿美元/1,348

84、Neuhaus Holdings 比利时 1.76亿美元/285

85、R.M. Palmer Candy Co. 美国 1.75亿美元/850

86、Kras Food Industry Plc. 克罗地亚 1.65亿美元/2,420

87、Valor Chocolates 西班牙 1.64亿美元/360

88、Hlebprom 俄罗斯 1.49亿美元/3,770

89、Konti Group 乌克兰 1.47亿美元/8,097

90、Nellson LLC 美国 1.45亿美元/1,400

91、Wawel SA 波兰 1.44亿美元/1,120

92、American Licorice Co. 美国 1.40亿美元/500

93、Tiger Brands Ltd. 南非 1.39亿美元/1,500

94、Laderach 瑞士 1.38亿美元/1,000

95、Rausch Schokoladen GmbH 德国 1.37亿美元/110

96、Hawaiian Host 美国 1.36亿美元/470

97、Wawi-Schokolade AG 德国 1.32亿美元/500

98、Georgia Nut Co. Skokie, Ill. 美国 1.30亿美元/600

99、R.C Purdy Chocolates Ltd. 加拿大 1.29亿美元/1,100

100、Doumak Inc. Village, Ill. 美国 1.25亿美元/195

找休闲食品,就上火爆休闲食品招商网6888.TV!

好喝不贵的咖啡有哪些,经评定,这10款榜上有名

咖啡好喝的最重要标准是新鲜。如果5元以内可以喝到几十元的感觉,应该是符合题主好喝不贵的标准了。作为打工人,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而是咖啡。打工人每天早上的愿望就是能喝上一杯手冲咖啡。我也是从大学就开始喝咖啡了,算半个咖啡爱好者了吧。工作后更是少不了喝咖啡,所以也算尝遍咖啡无数。但如今市面的咖啡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如何来分辨好喝的咖啡呢?

首先,怎么样才算好喝的咖啡?好喝的咖啡硬性指标有两点:一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二是新鲜程度。

1、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抛开所有的外界条件,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才是好喝的咖啡的之一标准。有人喜欢偏酸、有人喜欢偏苦的,这与咖啡豆的烘培程度有关。咖啡分为浅、中、深3个阶段的烘焙。简单给大家区分一下。

浅烘培:咖啡呈浅褐色,浅度烘培其实挺常见的,口感会有比较浓烈的酸味。

中烘焙:咖啡呈少许的茶褐色,轻度酸味,微苦。

深烘焙:咖啡呈浓茶色,略带黑色,苦味明显,酸味消失。其焦味会使咖啡味更加浓郁,会有巧克力、坚果和焦糖的特色风味。

整体来说,偏酸的咖啡会有果香和花香,偏苦的咖啡会有坚果香巧克力香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只是大部分人都不太能接受酸的咖啡,尤其是新手会觉得怪怪的很难入口。我个人也不太喜欢酸味很重的咖啡,苦味比酸味更能被大众接受。所以新手可以先从深烘焙的开始,不易踩坑。

2、新鲜程度。就像切开的苹果会快速氧化变黄一样,咖啡研磨后,如果没有及时隔氧,就会造成香味流失,杂味增加。所以,咖啡的新鲜程度也很大程度决定了咖啡好不好喝。

下面就来看看好喝不贵的咖啡有哪些,经评定,这10款榜上有名,你都喝过哪些?

1、隅田川咖啡

新鲜是隅田川的主打。咖啡的充氮保鲜技术几乎每家都会,隅田川能做到让咖啡粉残氧量低于1%,咖啡液低于0.6%。所以我每次撕开挂耳咖啡包装袋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浓厚咖啡香味,跟我自己在家手工研磨的一样,就很原生态的感觉。最有特色的是他家的胶囊咖啡,有6层的铝箔隔氧,3种避光材质来更多地保留咖啡的原味。喝起来除了不酸以外,也是非常的“鲜”把咖啡的原味好好地保留下来了。

大部分喜欢喝咖啡的人或者我身边的朋友买咖啡在乎的之一个问题也是,酸不酸?我也是。我喝咖啡的唯一要求就是可以苦但是绝对不可以酸。他家的黑咖啡味道确实很苦,因为毕竟是黑咖啡,但也是真的不酸。我之一次喝的时候真的有被苦到,喝多几口,慢慢的咖啡豆香和鲜在嘴巴里越来越明显,就越来越好喝。而且热量不高,对于想要减脂的朋友确实不错,还能提高新陈代谢,我每次喝完咖啡都会去厕所。

2、知乎冷萃咖啡液

利姆是埃塞俄比亚久负盛名的精品咖啡产区,这里的豆子有鲜明的柑橘与雪梨风味,果香清新明亮,地域风味鲜明。为了更大限度地保留埃塞豆的风味,知乎香醇金桂冷萃咖啡液特别采用中浅度烘焙,不让高温烘焙破坏豆子里的风味物质。再加入桂花干一起,以 10°C 左右低温萃取 10 小时,减少没有苦味析出,只有清雅沁脾的桂花香与多重花果香气融合碰撞,让你仿佛一脚踏进了花果飘香的世外桃源,香气久久萦绕。在清晨,在午后,在家里,在旅行途中,一杯桂花冷萃,开启你的美好时光。

知乎的冷萃液将玫瑰花瓣与埃塞俄比亚利姆咖啡合体,纯正咖啡中混入了玫瑰的香气,口感甘醇清澈,搭配尾韵中的坚果巧克力质感,让人回味无穷。采用中度烘焙来提升埃塞豆的醇厚度,与玫瑰花的风味相得益彰,口感与风味来得更加层次丰富,一次感受多重味蕾与嗅觉的轰炸。就好像,前一秒你还在普罗旺斯的玫瑰花谷里漫步,下一秒又穿越到埃塞俄比亚的果园,那种体验美妙到飞起。

3、永璞闪萃咖啡浓缩液

阿拉比卡咖啡豆 *** 含量较低,比例约在0.9%到1.2%之间,主要产地在南美洲,气味柔和,口感清新微甜,有着非常优秀的香味和酸味。因为是10倍浓缩液,需要用水或者牛奶稀释,口味很醇厚。永璞这款又是0糖0脂的,喝着没啥心理负担。我比较常喝的做法就是,永璞黑咖啡液+冰牛奶或者燕麦奶,有时也会加椰乳,也就一分钟不到吧,一杯香醇绵密的拿铁就做好了。

如果喜欢带一些甜味和坚果香风味的,他家的榛果浓缩咖啡液里加有0脂肪0热量的代糖,所以喝起来是微甜,但不甜腻,后味是那种炙烤的榛果香混合杏仁香,很有森林的气息。天热的时候我喜欢直接加冰镇气泡水,很清爽。喜欢加白桃味气泡水,混合后口味更清甜。

4、UCC咖啡

UCC的117,属于重烘焙,苦味重,非常提神,我刚开始喝的时候一杯下去精神了一整天。UCC 114 也不错,酸味略多一些,苦感更少一些,这款口碑和知名度都不错。无添加剂,无香精,更大限度保留了咖啡豆原有的味道。除了速溶黑咖啡,还可以尝试下挂耳咖啡,价格比速溶黑咖啡稍微贵一点,但味道会好一些。

5、辛鹿挂耳咖啡

他家主打5种口味的挂耳,意式炭烧:醇厚度不错,有些坚果的味道,不苦,有一丝丝低酸,整体表现不错,适合比较喜欢苦的朋友。蓝山风味:风格和其他蓝山基本一致,但还是有区别,不酸不苦,有一丝蓝莓的感觉,但是可可和葡萄柚没尝出来,不适合低温时喝,会有一点涩。神奇的樱桃蜜柚:红酒香气明显,也有一点樱桃味,但是焦糖感较低。耶加雪啡:经典的埃塞味道,茶干明显,入口就是绿茶茶感,低温后有点茉莉的风味。罕贝拉花魁:凉了之后果酸突出,舔感也出来了,有一丝丝草莓的感觉。

6、明谦咖啡

他家主打3种口味:意式特浓(黑松鼠):打开就能闻到浓浓的咖啡味儿,香气满满,入口几乎没有什么酸味,苦感较重,到中段甜感会出来一些,口感很浓郁。浓郁黑巧(蓝松鼠):冲泡时候也是香气很浓,但入口有一点点果酸,苦感较低,甜度适中,到尾段能品尝出黑巧克力味儿,还带有一点点坚果味,是比较均衡柔和的口味。经典平衡(绿松鼠):果酸味比较重,苦感更低,也没有前两款口感浓郁,比较清新。

?7、三顿半咖啡

三顿半用了阿拉比卡咖啡豆,在咖啡风味上做了细分,更加像是一个便携的“移动咖啡馆”。分了三种风味,分别是冷萃风味:与冰水混合, *** 冷萃黑咖啡。拿铁拼配:使用冰牛奶, *** 拿铁口感奶咖。经典美式咖啡:与热水混合, *** 成美式冰咖啡。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在咖啡粉的风味上,你可以选择偏酸(冷萃/美式),也可以选偏苦(拿铁拼配),这个细分还真的蛮有意义的。毕竟偏酸的不一定适合拿来配牛奶,偏苦的不一定适合做美式咖啡。

8、隔壁工坊袋泡冷萃黑咖啡

这个冷泡咖啡比较有意思。它跟挂耳一样是现磨的咖啡粉,不过挂耳是用热水冲煮,而这个是用冷泡的,跟冷泡茶一样的道理——往杯子里放入咖啡包,注入200-250ml的清水或牛奶,放入冰箱9小时。所以住校的同学,就不太方便了。但是值得你周末回家喝一喝,风味比冻干咖啡粉还要来的和谐~我一般都是晚上在家的时候,10点就可以泡一杯,放在冰箱里,第二天8点起床就可以喝到一杯泡好的冷萃了。

9、企鹅市集冷萃咖啡液3

企鹅吃喝指南出品的咖啡冷萃液一直都蛮有诚意的。今年他们还对这个产品做了升级,口味从1种增加到3种,分为柑橘、焦糖和黑巧风味。命名也十分明了直白了,柑橘口味对应的是轻柔的果汁风味,焦糖口味对应的是甜感明显又足够平衡,黑巧风味则是浓郁的坚果、巧克力的深烘风味。其次则在工艺上独创了先冰滴,再冷泡,再冰滴的三段式萃取,“黑科技”程度直逼永璞的独家冷萃液。不过均价算下来,以冷萃液来对比,企鹅与永璞是一样的,都是均价每杯¥4.63。还是那句话,把咖啡作为口粮的咖啡星人,当然是换着喝,尝尝鲜,不能独宠一家呀。

10、Nevercoffee

三种口味:拿铁口味(小蓝瓶):新西兰进口奶源,与咖啡融合展现焦糖风味和绵密口感。美式咖啡(小黑瓶):0糖0卡路里0脂肪采用哥伦比亚冻干咖啡粉(通过-55摄氏度下萃取后冷冻干燥后得到)。燕麦咖啡(小粉瓶):喝不惯拿铁和美式,试试这个符合大众口味的燕麦咖啡(貌似,喝不太习惯的东西,加了燕麦,口感就变得熟悉起来)另外这款燕麦咖啡,0乳糖0胆固醇0动物脂肪哦,根本不用担心自己长胖。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你平时爱喝哪些咖啡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点赞转发评论下,咱们下期再见!

全球知名品牌巧克力重金属含量超标,消费者要求赔偿至少$500万

根据路透社报道,全球知名糖果制造商好时公司Hershey's最近摊上了官司。

近日,美国纽约州一位名叫Christopher Lazazzaro的消费者对该公司提起集体诉讼,以每笔交易5美元的标准,要求赔偿至少500万美元。

Lazazzaro在起诉书中称,好时的黑巧克力中含有危险的重金属铅和镉,而公司对此并未说明,因此其营销具有“欺骗性和误导性”。

铅和镉都是食用农产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属于慢性和积累性毒物,进入人体后,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沉积,危害人体健康。其中铅会导致高血压、关节和肌肉疼痛、头痛、生殖问题、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等等,对孕妇和儿童尤其危险。镉可能导致肾脏疾病、骨骼脆弱,甚至癌症。

Lazzaro称,好时“不可能不知道产品中铅和镉的存在”,因为公司掌握产品成份、原料来源、加工厂商等信息,并进行质量控制测试。他还说,这个集体诉讼可能包含“数千名”被该公司“欺骗性和误导性做法”损害的成员。

这起诉讼的起因可能与几周前美国非营利组织《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的一项调查有关。

黑巧克力的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

《消费者报告》对市场上的28种黑巧力进行了重金属检测,发现绝大部分产品铅和/或镉的含量超出安全水平。

送检的产品来自不同的生产商,包括好时、瑞士莲(Lindt)、Godiva、Lily’s、德芙(Dove)等全球知名的品牌。

检测结果显示,所有28种产品都含有铅和镉,其中23种产品,成年人每天只要吃1盎司(约合28.35克),摄入的铅和镉就会超过公共卫生当局通常认为的安全水平。

在美国,对于绝大多数食品中的铅和镉含量,并没有联邦安全标准。因此,《消费者报告》采用了加利福尼亚州的更大允许剂量水平(maximum allowable dose level,MADL)作为标准,即0.5毫克的铅和4.1毫克的镉。

《消费者报告》的科学家认为,鉴于铅和镉的危害性,加州的MADL是目前更具有保护性的水平。产品测试结果显示的是每1盎司黑巧克力中铅和镉含量占MADL的百分比。低于100%说明符合加州的安全标准,高于100%说明超出安全水平。

好时的一款产品Special Dark Mildly Sweet Chocolate,铅含量为安全标准的265%,镉含量为安全标准的30%。其铅含量是所有受测试产品中更高的。

另一个知名品牌Lily's的Extra Dark Chocolate 70% Cocoa, 铅含量为安全标准的144%,镉含量为安全标准的101%。两种重金属元素都超标。

受测试产品中镉含量更高的是Pascha的有机黑巧克力Organic Very Dark Dark Chocolate 85% Cacao,为安全标准的253%。

Lily’s的Extra Dark Chocolate 70% Cocoa,铅含量为安全水平的144%

Godiva的Signature Dark Chocolate 72% Cacao,铅含量为安全水平的146%。

瑞士莲的Excellence Dark Chocolate 85% Cocoa,铅含量为安全水平的166%。

瑞士莲的Excellence Dark Chocolate 70% Cocoa,镉含量为安全水平的116%。

德芙的Dark Chocolate 70% Cacao,镉含量为安全水平的112%。

《消费者报告》的食品安全研究人员表示,让人们意识到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值得的,这样消费者也许有办法通过选择低水平的产品来减少接触有害物质。

在这次测试中,铅和镉含量均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有以下五种:

铅含量超标的包括以下产品:

镉含量超标的包括以下产品:

另外,下列5种产品铅和镉的含量都不符合安全标准:

超标或与环境污染有关

2019年至2022年间,推动企业问责制的组织As You Sow就在一些巧克力种发现了高含量的铅和镉,并就金属如何污染可可进行了探究。研究人员发现,可可树从土壤中吸收镉,随着树的生长,金属会在可可豆中积累。这和重金属污染其他一些食物的方式类似。

但铅似乎是在收获之后进入可可豆中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金属通常位于可可豆的外壳上,而不是可可豆本身。

此外,在豆子被摘下并从豆荚中取出后不久,铅含量就很低,但随着豆子在阳光下晒几天,铅含量会增加。在那段时间里,豆子上积聚了充满铅的灰尘和污垢。研究人员也在地上收集到了外壳上铅含量很高的可可豆。

由于镉和铅进入巧克力的方式不同,这让解决污染问题变得复杂。而且其他使用可可粉的产品,例如热巧克力粉和蛋糕粉等,也同样面临着重金属污染的担忧。

《消费者报告》的研究员说,目前,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好的选择是购买哪些相对安全的产品,并且在吃的时候保持节制。由于铅和镉存在于许多其他食物中,例如红薯、菠菜和胡萝卜,来自多种来源的少量食物加起来就可能达到危险水平。因此尽可能限制接触以降低摄入量非常重要。

十大黑巧克力品牌推荐

巧克力可谓是零食界的魂宝,他有着糖果的甜美,却没有糖果的甜腻,加其在口中融化开后口感丝滑,浓浓的奶香味包裹着我们的味蕾。巧克力按照颜色可将其划分为黑巧、白巧、抹茶以及酒味,其中黑巧苦涩,白巧甜美、抹茶清新、酒味醇厚,苦涩的黑巧可谓是巧克力中最经典最原始的味道。

巧克力这个产品自创建以来一直给予人以甜美爱情的幻想,因此他也被作为情人节男女之间赠礼以及告白的更佳选择,经常低血糖的消费者建议背包可以时常备着一块巧克力,他的高糖分会让你得以补充能量,更有甚者表示在进食了一块巧克力会有想恋爱的冲动。

1.DOVE 德芙 (美国)

德芙Dove巧克力界的知名品牌源自于美国,1986年创建后很快和中国市场达成了合作关系,并进军中国市场,自进军以来,就以经典的台词,带货能力超强的明星团队作为自己的宣传标语,那句下雨天和巧克力更般配的经典台词,深入消费者的内心,其中黑浓香巧克力是德芙旗下最为原始且经典的味道,后来发行的白巧抹茶都是属于黑巧的基础上进行研制。

2.Lindt 瑞士莲 (瑞士)


创建于1845年的Lindt瑞士莲巧克力,到现如今已经是全球最为知名的巧克力品牌之一,他在巧克力产业中被誉为首块入口即化的巧克力制造者,瑞士莲旗下最为著名的就是Rodolphe Lindt(鲁道夫.莲)创下了巧克力研拌技艺,由于此工艺研制而成的巧克力品质细腻,入口即化,味道超绝。

3.GuyⅠian 吉利莲 (比利时)


吉利莲原厂帝国是比利时,在比利时当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爱重,其品牌研发出的海洋贝壳巧克力形状在当时的巧克力产业中是最为首例,由于其造型独异,且巧克力丝滑顺溜,故此被意大利消费者称为巧克力王国中的至尊,更是被欧盟的相关产业认证为是百分百的纯可可脂,而后市场在全球扩充化,在2010年时,吉利莲集团在全球海外出售的金额远远超过了前几年在本地发售的金额。

4.Aficion 歌斐颂


Aficion在拉丁语中是挚爱的意思,在产品发售初期之时,该品牌的宣传标语就深入人心,凭借着宣传语就巩固了一大批的粉丝,将其宣传语按照中文翻译过来便是“因为热爱巧克力,所有追寻最完美的巧克力配方”在Aficion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找到了最令人感动的巧克力滋味。

5.Amovo 魔吻


若你是一位特别钟爱于苦涩巧克力的消费者,Amovo魔吻就是你绝对不可以错过的一款巧克力,不少的消费者认为魔吻是其目前吃过的最苦的巧克力,同时它也是我们中国首位没有添加任何一丝植物脂,由原浆生产而成,巧克力纯度更高的百分百手工巧克力,Amovo近年来为了扩充自己的市场范围,在中秋佳节之际,还推出了巧克力味的月饼,简直是巧克力爱好者的天堂。

6.Godiva 歌帝梵 (比利时)


歌帝梵巧克力公司素来享有全球最精致手工制造巧克力开者的美誉,正所谓所有食物需要做到完美,就必须要达到色、香、味、看四者俱全,歌帝梵将巧克力产品质量达到完美之后,就开始考虑巧克力外形的包装,歌帝梵希望自己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盒子的零食,而是一件零食艺术品,且这件艺术品不仅可以给人味觉上的美感,甚至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7.HERSHEY'S 好时


好时HERSHEY'S口感纯正丝滑,其公司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洲的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公司,好时巧克力的产量极其的迅速,从未出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HERSHEY'S巧克力最为经典的就是他的水滴造型,Milton Hershey在发行水滴巧克力时曾言:每一“滴”都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魂宝,每一“滴”都值得细微品尝。

8.Enon 怡浓


怡浓巧克力是我们国有的一款新兴巧克力品牌,虽然是近年兴起的品牌,但是介于市面上已经成熟的巧克力研磨手段以及各大经营出售模式,怡浓巧克力按照正确的营销研制方针,快速的就在国内市场打响了自己的名号。为了让自己的背景故事更加的丰满,在2006年时,怡浓励志塑造成更具有爱神丘比特文化的巧克力品牌,他希望每个品尝到他旗下产品的情侣们都可以得到幸福。

9.Qmini 畅印


Qmini是一家大型的工贸一体食品有限公司,其全称叫做鹿泉区瑞美食品有限公司,公司2014年于石家庄开始创建,在此之前,作为其他零食的代工厂而运营者,迄今2020年以来,不到6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了我国临时产业中的一把好手。

10.LAFUL 拉芙拉


拉芙拉(LAFUL)是近年兴起的一款国内巧克力品牌,每逢大型的节假日,譬如圣诞节、情人节以及公司年会,拉芙拉就会大打折扣,以供消费者大量购买,不少婚宴上的糖果也会用到拉芙拉。

最昂贵的10款巧克力

很多我们心目中认为非常高端美味巧克力,却未必是真正的美味。如果您对了解哪个是最昂贵的巧克力感兴趣,欢迎您接着看!

1、威士忌金装巧克力

尽管吉百利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可以大量购买的廉价巧克力品牌,但Wispa金装巧克力打破了这一传统。这款巧克力包裹着真正的金箔,外观类似于Twix巧克力的包装,直接受到了威利·旺卡(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启发。

这款巧克力是 *** 版产品,售价约为1600美元。由于公司未能找到买家,他们将其回购并展示在他们的博物馆Cadbury World中。因此,Wispa金装巧克力无疑是最昂贵的巧克力。

2、Noka佳酿系列巧克力

第二昂贵的巧克力是Noka。Noka是一个美国品牌,他们的巧克力来自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特立尼达。无论你有多成功,要花费每磅854美元来尝试这款各种口味的迷你巧克力,可能都会犹豫不决。而且,这个巧克力礼盒还附带了一本品尝说明书,以帮助你充分享受品尝的体验。

3、To'Ak巧克力

To'Ak巧克力采用古老的厄瓜多尔传统工艺手工 *** ,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巧克力。包装盒由手工雕刻的硬木制成,并印有巧克力的编号。更特别的是,里面还包含一个烘烤过的可可豆。

这款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混合型可可。与流行观念相反,全球仅有5%的巧克力品牌使用厄瓜多尔的高级国家级可可豆,绝大多数品牌并非只使用更高质量的巧克力原料。这款特殊巧克力的价格相当高,高达450美元。

4、Debauve & Gallais巧克力

在最昂贵巧克力名单中,如果你想在高端巧克力上花更多的钱,Debauve&Gallais是一个值得选择的顶级品牌。这家公司已经生产巧克力超过210年了。

5、好时5磅巧克力

好时,生产你最喜欢的经济实惠巧克力的公司,也推出了一款价格高昂的巧克力。如果你是那种对美式巧克力的超甜品种非常钟爱的人,这款Hershey巧克力正是你所需要的。这款重达五磅的巧克力非常适合巧克力爱好者,吃完后会让你觉得像是喝醉了巧克力一样。总体来说,它确实非常出色。

6、MarieBelle纽约巧克力

洪都拉斯的巧克力师傅所 *** 的每一款糖果都融入了艺术元素。Ganache Cien蓝色礼盒中包含了100颗手工 *** 的美味、视觉上令人惊叹的甘纳许巧克力。这些是精美的艺术品,售价为290美元,采用优质的单一产地巧克力和其他迷人的成分 *** 而成。

7、Mast巧克力

这家公司生产各种口味和成分组合的巧克力。它提供了多种独特的口味组合,保证让你享受其中。它是另一个旨在将现代美学与经典口味相结合的品牌。

这些系列的价格从40美元到75美元不等,非常适合那些想尝试不同巧克力口味但又不怕花点钱的人。它们是完美的选择。

8、Goldkenn巧克力

Golden Kenn是瑞士顶级巧克力制造商,以其精湛的经典巧克力工艺而闻名。这些巧克力采用了更优质的瑞士巧克力制成,为每个巧克力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口味选择,从奶油牛奶巧克力到浓烈的黑巧克力应有尽有。

这些巧克力拥有独一无二的浓郁口味,其口味组合多种多样,包括众所周知的原味夹心巧克力。尽管价格高达40美元,但这个巧克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深受喜爱。

9、Vosges迷你异国风情巧克力

这款异域风情的小巧克力糖块,被誉为最昂贵的巧克力之一,含有45%、62%和72%的可可成分。Vosges提供多种口味迷人的1/2盎司巧克力糖块,如椰子和香蕉、焦糖以及黄油太妃糖等令人着迷的组合。

这些巧克力是送给自己或心爱之人的绝佳礼物。每份巧克力的价格大约为69美元,而他们更受欢迎的礼品选择之一是奢华礼盒,售价为325美元,包含一瓶Krug香槟和品牌的异域松露系列。所有商品都精美地包装在标志性的紫色盒子里。

10、Cacao Prieto Red Hook 72%黑巧克力

如果你认为所有的巧克力都是平等的,那么这款由72%原产地有机多米尼加可可手工 *** 的巧克力有可能改变你的看法。它采用农场最古老、最纯净的可可品种,以小批次烘焙而成,只为唤醒你的味蕾。

这款巧克力糖块的价格为10美元。与成为最昂贵的巧克力糖块不同,它是列表中价格较低的选项之一。无论如何,记得将这款巧克力糖块列入你尝试的清单中!

最贵的巧克力因人而异,就像每个人对寻找理想伴侣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一样。不同品牌和 *** 工艺都会导致价格的差异。所以,最终的答案取决于您对"最昂贵"的定义和个人偏好。

吃了不怕胖的美味darkchocolate黑巧克力|布歌东京


湜逢食缘:暖春未久在这几天里气温陆然上升,迎来一个小早夏的气候,逛街逛的有点闲乏的时候,忽然在天街这里居然发现了甜品大陆--布歌东京!布丁界的爱马仕”、“甜品界的LV"。确实,靠一罐完美布丁在很多甜品爱好者心里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的布歌东京,直到现在也还是奢侈甜品品牌的代名词。望着满柜子的颜值与味道养具的蛋糕甜品巧克力自然诱惑不能敌~所以给贪嘴的自己找了一个很合适的品尝美食理由!非吾馋却,而是,食之精逸,人人爱之~

「冰淇淋筒」现在由于刚刚开业,他家冰淇淋含甜筒是买一赠一的活动。信手下单,两只纯味冰淇淋甜筒到嘴旁。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是甜筒,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的不都一样吗,为什么甜品店的会比快餐店里的甜筒贵上两三倍不止。在我原来没有吃过甜品专走店冰淇淋甜筒自然也会这样想,但是,既然是被称为“甜品界的LV“品质定然不俗。于是,这样的想着,之一口下去,我也是被惊到了,黑巧克力味道深厚,之一层味道融化之后,我感觉巧克力尾味的余苦在舌尖上萦绕。

甜得浓烈,融化得稠浆一般,给喜欢重口感的人们极大满足感。而且这支冰淇淋由于其厚度可观所以吃半天也不见其融化,足以见得里面冰湛淋巧克力的厚度,另一只半原味半里巧克力的混色冰淇淋甜筒,同样也被吃得很嗨。

冰淇淋甜筒的发明,改变了传统冰淇淋只能在餐厅里吃的传统,可以随时街边,或者甜品店里,随取随吃既品味冰淇淋的美味,还方便携带食取。真得说,这是冰淇淋界划时代的革命创造!钟爱此味道,吃完一整只,嘴有余味师舌自香的道理很想复购再品但奔何冷食不能吃大多会影响肠胃这家来自日本的布丁闻名甜品专卖店,借由日本人的匠心匠术,对于产品的精琢益造,推陈出新,始终,把产品定位与产品质量,双重推举,共达市场的高端品质。

有一种信念就是,不遗余力的终身只做好一种产品,一生投入,心血缔结而流干我们舌尖上的美味暖间是甜品品牌店克已复礼为一”的极致追求!

喜欢的菜:冰淇淋筒

丽泽路300号龙湖北京丽泽天街A-1F-16a(丽泽龙湖天街店)

巧克力测评以及国产可可的一些杂谈

  本篇将带来九块黑巧克力的测评,其中包括三块盲人摸象,和六块老调重弹。还包括一些个人所了解到的海南岛可可种植信息。之前经坛友提醒,有人盗用我的帖子发到知乎。麻烦尊重一下原创,不管有什么用途,最起码标注一下转载自NGA吧。

  三块新品,是下半年在网上发现的新货,实际上购买之前,我的了解度是零,只是看到新东西了,以前没见过,一时兴起就买了。这个属于临时见色起意的 *** 购物。

  六块老牌子A.Morin的巧克力,我之前在这里发过玻利维亚和马达加斯加产区的测评。这次加上了其他四个产区,并且把之前写的一并整理了过来。

  价格大多在60到80之间,都是中段位的牌子。新三样是50克的,A.Morin是100克的。谈不上哪个有超高性价比,我写的东西大家也就看一乐,不买不吃亏。

  厄瓜多尔PACARI 72%黑巧克力

  有酸味。之一块吃完的时候,感觉要把这个写在最前面说一下。这是比较罕见的那种,好吃又很淡的酸,一触即散,浅浅地撩拨你。很像standout的伯利兹那种感觉,但是pacari这个淡雅了许多。

  接着说吃起来的感觉。它有开门见山式的风格,和我吃过的大多数巧克力不同,这块巧克力在刚入口的时候就展现了复杂的味道:烟熏,椰奶,木质香。这三者在初期,整合出了一种奇妙的风味,杂糅起来,有一点点像我们小时候吃的司考奇硬糖。

  从中段开始,可可的味道占了上风,浓郁当中带一点温暖的果香。这个可可的苦味很不一样,它像是草本植物,绿叶汁水的那种苦,夹杂着木质香味。还有一点若有似无的酸甜在勾引舌头。

  物理口感极其柔滑干净。尾段偶然闪过一点檀香的味道,不反酸,是个优点。那种草本和木质的味道,经久不散,同时,舌头上有涩感残留。它没有那种苦或者甜带来的腻,有一种我在吃草的神奇感觉。

  整体来讲,已经很大程度上超出我的期待值了,我之前的帖子说过我不喜欢厄瓜多尔产区的风格,但是这个pacari直接证明了是其他同行做的差劲,挺让人刮目相看的,确实是优秀的巧克力。

  它有着一种本末倒置的奇妙感觉,将复杂的风味层次放在了入口的前十秒,在中段和末尾九九归一,把那种强烈的,草地灌木丛一般的绿植清新感,放在后面。这块巧克力吃起来,有一种信号在口腔里提醒,就是我在吃的是大自然的造物,和工业无关。极其像是小时候在野外把浆果和叶子,胡乱地抓在一起塞进嘴里的感觉。

  综合来说,这是一块令人眼前一亮的另类风味巧克力,于我而言,是好吃的并且会回购的那一种。

  但是并不推荐入门者,或者新手试这个。Pacari这块巧克力复杂的风味难抓住,尤其是最精彩的部分放在开头,很容易错过这种神奇的味觉体验。并且它这种浓郁中带着植物的感觉,可能会让人不习惯。新手更适合坚果,蜜糖,红酒这类大开大合,醇苦香甜的风味。

  如果是有一点基础的坛友,我觉得有必要尝尝,有点东西的。不习惯酸和木质香调别买。

  墨西哥Wolter Quetzalli 72%盐豆蔻黑巧克力

  我对这个品牌的了解度是零,选择这个奇怪的盐豆蔻口味也是一时兴起,看到它家有很多获奖的子品类,这块是2018年ICA金奖,2019年银奖的得奖作品,我觉得至少不会踩雷,就来这个吧。尴尬的是,因为没有任何资料,我不太理解什么是盐豆蔻,莫非盐豆蔻是一种东西?然后下面就简单说说吃的感觉:

  偏香料感或中药感的入口风味。

  之前我写过一款香料巧克力,Qantu的丝绸之路。这是我接触的第二块香料巧克力,他们都是那种在巧克力中添加香料碎块来增味的类型,可以用肉眼看到额外添加物,很直观。

  刚入口就可以吃到一点香料的感觉,可能这就是豆蔻吧。它这个味道细品之下我觉得类似中药,很像那种描述中“性温味甘”的药材。

  无法具体描述这个盐豆蔻是什么感觉,感觉是加了盐的味道。因为刚入口的时候,盐和巧克力碰撞出来的那种酸甜咸鲜是很明显的。

  和上一块一样,它所有的复杂气味只有在开头出现,有可能是它把香料切碎放在巧克力表面的原因。

  从中段开始,就完全是正常巧克力的味道。我注意到它使用的是克里奥罗可可豆,确实不错。口感温润淡雅,很精致,不油腻,有一点点高级感。和Amedei9有些类似。

  可可香气深沉克制,宛若陈年红酒。它是那种有一点大麦茶香的风味,暗含黑枣味道,完全没有酸味,均衡不突兀的巧克力。能感受出来,是个用糖的高手,没有太多甜的感觉,却让人觉得苦得很舒服。尾段感受不到糖的存在,却有回甘,没有其他巧克力常见的那种使用了白砂糖产生的反酸感觉。

  在我吃了好几块以后,谈谈综合感觉。首先是克里奥罗可可豆,下限实在是太高了,闭着眼买都不会难吃。

  豆蔻香料味,并没有贯穿始终,我恰好认为这是一个优点。因为吃的是巧克力而非香料。假如我说这个香料和巧克力交织的味道像夏枯草,那么我觉得大家也会懵逼。这个只有自己吃一下才知道是什么感觉。它是不太好形容的那种感觉,但是添加到巧克力中不突兀。谈不上多优秀,但至少不是负作用。

  我刚才列出的风味标签可能不太妥帖,它的风味也许不像任何其他食物,它表现出来的就是很自然的可可味道,醇而不浓,苦而不焦,甘而不腻。表现出极度的平衡与克制,平淡中能体会到 *** 者用心良苦,功力深厚。和Amedei 的风格类似,不属于浓厚重口那一派,但是也没有那么小清新。通过添加香料给它带来一种咸鲜草药香,挺有个性的。

  有很多巧克力,叫好不叫座。感觉这块并不是很大众化的那种好吃,需要一点点入门以上的基础才能体会那种精妙。大众化的好吃,代表性作品就是庞普街的海盐面包碎巧克力。想起之前一个事,一位论坛老哥和我说,能不能不要再推荐庞普街这个类型的了。我问怎么了。他说,这个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下来,像零食一样,一块接一块下肚。体会不到黑巧的风味层次就一袋吃完了,你给我来点那种含着吃的。

  很显然,这种盐豆蔻就不会是庞普街那种普世的好吃。它更接近于一种小众自嗨,圈地自萌的意味。我上个帖子,有一位老弟回复我,他说很可惜,他买了两块闻绮的鱼子酱,自己没有吃到,用于突发性社交,给了两位 *** 姐品尝。

  但是这个盐豆蔻就完全不适用于这种场景,我保证两位 *** 姐会当场吐出来。

  这块薛定谔的巧克力,就处于一种推荐又不推荐的叠加态。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于黑巧的入门以及狂热程度。大家也就当看个乐趣,没必要强上。

  感觉以后我可能会试试这个牌子其他口味的,看上去都很奇怪又诱人,比如什么柠檬海盐玉米灰黑巧克力,橙子盐辣椒黑巧克力,哈哈,也太奇怪了。

  意大利Aruntam牌,印度Idukki72%黑巧克力

  也是完全不了解的牌子,没有任何资料,就选了这个品牌获奖更高的那块。可可豆来自印度的伊都基,这个地方最近几年有不少巧克力都在用它,比如我们熟悉的standout。这几年,用印度的伊都基可可豆,几乎成了各巧克力制造商的获奖密码。平心而论,大家都很难对印度有什么好感。没想到在可可豆这方面它会走在我国前面,可能也有大英帝国的历史遗留原因吧。这块巧克力的测评后面,我会说一下我所了解到的海南岛可可种植情况。

  我对意大利产的巧克力是有一点个人滤镜在里面的,平时看美食区讨论帖子,大家对于意大利的食物,调侃中还是蛮多认可的。下面说说这块巧克力。

  之一印象好吃。甜水果。

  入口是很轻盈的车厘子甜味,我好久都没吃过甜味的水果风格可可,突然间就被一股甜蜜的幸福感冲进了脑子,有一点惊讶。

  之前我常提起的马达加斯加和越南产区,都是水果风味的可可豆,我形容是水果炸弹,偏热带水果感觉,有炸裂的果酸气息。但是这块印度产区,完全不酸。

  在中段开始,可可香气的柔苦丰盈,充满了口腔,巧克力在缠绵的融化,口味是甜蜜柔和的。仿佛在吃一块草莓奶油慕斯蛋糕。

  像是熟透了的水果,带着甜蜜的汁水。巧克力中偶尔飘出一点焦糖或者薰衣草的气息,同时,可可香气也蛮浓郁,结尾甚至有轻微红酒的回味感。这是除了Lakuna之外,我第二次感觉少女风明显的巧克力。

  总而言之,是一块大众情人类型的巧克力,口感柔滑,甜而不腻。吃起来轻松简单,风味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我尤其喜欢中段开始的水果味,有一种清甜的感觉。是那种无脑好吃的类型。适合社交型分享。

  开个玩笑的说,很难相信印度这样干净又卫生的地方,会有这么好吃的豆子,还是甜蜜少女风的。

  我仔细的回忆了一下,盛产可可的国度,大多是不幸的。经济凋敝,政局混乱。大部分国家都在小约翰可汗的《奇葩小国》系列中。西非的绝大多数国家,中南美洲,委内瑞拉,秘鲁,马达加斯加,乃至于小众优秀产区的多米尼加,玻利维亚,所罗门群岛等。每次看到这些地区的新闻,都是蛮揪心的。

  之前有老哥提到过,在我国海南岛有可可种植园,并且还有个农科院巧克力,希望我去了解一下,更好写点什么。

  我那天打开地图看了一下,心里感觉不太好,因为从纬度上来看,我国最适合种植可可的地方是海南岛和台湾。但是,海南岛这个地势根据我的经验来判断,种出来的可可,风味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果酸为主。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和电视采访。大体上对我国巧克力底层事业,有一点粗略浅薄的了解,说错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1954年,印尼华侨带回了之一颗可可果实,共28颗种子在兴隆华侨农场培育。我们的起步就已经很晚了,建国以后才引入的品种,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历史底蕴的。

  但是所幸,老一辈革命人很有战略眼光,这个事情并不是民间在搞。现名中国热带农科院的前身是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建国初期作为国家战略型单位,几代人为了保持我国热带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和本土化种植,前仆后继的努力着。往大了说橡胶是战略物资,往小了说咖啡是民用生活,无论哪里都要自主。

  现在海南的可可树本地培育工作,是由中国热带农科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在主要负责。以及包括其他热带作物咖啡,香荚兰,胡椒等。

  我看了不少的采访,我国的科研人员普遍具有一种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品质,皮肤晒的黝黑,一看就是经常奔走于室外田间,脚踏实地作科研的。他们的不善言辞使我在观看采访中获得的干货很有限。

  我国海南岛的可可种植规模说法不一,我更倾向于3000亩这个数据,最多时候种植面积近一万亩,去年又变成两千多亩。基本就是农科院和部分农户在搞这个。品种上特立尼达占大约60%到70%。之前作为科普我讲过许多次特立尼达这个品种,作为杂交种,抗病能力强,产量还不错,品质也可以。我国选择种植这种中端档次的可可作为主要方向,是极其正确的。因为环境所限,我们实际上可种植的面积并不多,如果种植商业豆,工业豆,和西非相比毫无价格与产量优势。正因为起步晚,具有后发优势,可以搞一点精品路线。豆子收购价高,种植户的意愿也会强一点。因为最终还是要靠我国的农民去种植,农科院规模有限,所以经济性是之一考虑。

  像加纳这样的西非国家,几乎只种植弗拉斯特罗这种产量大的商业豆,除了产量高以外几乎别无优点,已经算是产业链的更底端了,属于被工业剥削的底层,农民的利益很小。

  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考虑到了这点,就是农民种出来的东西不能光靠便宜量大,要走品质这条路。现在主要推广的是一种叫热引四号的品种。

  但是他们也说了一个问题,就是新品种推广难。农民会关心,我种这个,你们谁收,多少钱收?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可可树一般三年结果,五六年才会完全成熟,经济周期也算长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目前我国海南岛可可年产量十吨,我一度怀疑这个数字,觉得太少了。世界更大的可可出口国科特迪瓦产量是202万吨。但是这十吨是去年官网给的数字。很明显,这个数量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或者说,市场还没有接受海南豆子所以导致产量不高。

  我看到一个事情是,他们提到卖给比利时某巧克力商可可豆,人民币50元每公斤。这些豆子看价格应该是拳头产品了。我费了很大劲,才查到这个比利时巧克力商很可能是Pierre Marcolini。在 *** 有卖,叫二次方,中国海南巧克力。

  我很纳闷,这个比利时巧克力也算很有名了,用我们的豆子是很光荣的。应该借机宣传一下,而不是遮遮掩掩,我还得靠猜测去找是谁买的豆子。农科院自己的巧克力卖不到三十块钱,皮尔马可里尼的卖一百四。显然互相不是竞品。

  大量的事实说明,国外很不看好中国的精品巧克力市场。即使我们消费者有这种需求。打开 *** 就能看到国产精品巧克力都是些什么东西。噱头>品质,广告费用>生产成本。声称采用了高品质可可豆,结果一查来自加纳。把工业产品卖手工产品的价格,用远低于瑞士莲的口感卖Qantu的价格。甚至还有“上海疫情纪念版”巧克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话说回我国海南可可。其实看了很多采访,有一个隐晦的点一直没有挑明。就是国内市场没有打开。尽管有很多海南岛可可豆供不应求的新闻,但是结合十吨的产量这个数据来看,说明民间种植量很少。个人分析,矛盾在于农科院推广的品种,至少是中等品质,并不是那种便宜货。像德芙之类的企业,需要的是高量低价的可可豆或者是加工好的可可液块,并不需要你有什么品质,只要便宜就好。

  科研人员的目标,是把海南岛的可可种植,搞成那种精品庄园模式。不走低端模式,如果我们主力搞弗拉斯特罗这种低端可可,那么定价权和话语权就会始终被人拿捏。手里有好货,议价腰杆子硬。

  可可豆里更好的品种,克里奥罗,农科院也在研究,代号是香可177。目前需要攻克的难点是抗病性。这种可可树比较娇贵,对环境要求苛刻,抗病性差,产量不高。

  个人感觉,国产克里奥罗,很难短时间内看到。本土化需要很长时间,虽然第三代科研人员搞的是育龄嫁接技术,已经比培育种苗快了许多。但是苛刻的环境要求,比如海湾河谷湿地雨林环境的硬性要求,如何适应本土病虫害等,都不是两三年能搞定的。而且如何说服农民去种植,种植了以后谁来收购,这都是问题。

  农科院巧克力,我看了一下厂址之类的,应该就是他们下属的企业,自己人研究的,不是那种挂个名之类的皮包公司。网上搜索普莱赞巧克力或者农科院巧克力,很多家在卖。

  但是各位抱歉,我并没有测评这个。看了一些东西,为了不至于失望,就不想尝尝了。但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信息,也差不多确定了一下它的品质与基本情况。我想,它最现实的是先成为中国的“瑞士莲”。也可能是主要精力放在可可树的养殖培育上,对于产品这方面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蓝图。

  在我看来,作为商品,它有一些肉眼可见的缺点,需要改进。如果定位自己,作精品巧克力,千万不能学其他的国产。更好不要碰什么代餐与减肥之类的标签,之一步要先做出一块好吃的巧克力。

  要有排块系列。独立包装虽然方便,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单位面积越小的巧克力,越容易吸收包装纸的味道。小片装的之一口,几乎就是在吃包装纸味。

  不要搞捆绑销售,我看每个店铺都买二送一。但是事实上很容易劝退只想买一盒尝尝的潜在消费者。从价格上来看,如果算上买赠,要比瑞士莲便宜十元左右,当然这需要一点精细计算才能得出这个结论。不如取消买二送一,直观的在产品上降价。和其他巧克力打开价格差异。按照原来的价格卖,相比入门级别精品黑巧,毫无价格优势。

  售后是很重要的环节。很多差评来自于,大热天快递不给放冰袋。或者冰袋根本没冻。 *** 的回答居然是巧克力化了就放冰箱冻上。这是很不负责的败好感的行为。

  同时,也应该走出去参观,与同行交流学习巧克力的精细加工经验。如果我们花大力气,做出来的是俄巧的效果,埋没了可可豆的品质。在研磨上还是存在一点点不足的。

  宣传方面一直是弱项。很多人甚至我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个农科院巧克力。现在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应该利用媒体多做宣传。我从各个媒体当中得到的信息非常少,这还是我特意去查询的情况。我看了一些B站和小红书的测评,基本排除了他们请水军的嫌疑。因为不会有人把钱给那么蠢的人去打广告,说了半天只有好吃和绝绝子两种评价,实在是傻的冒泡。

  话说回来,科研人员也很自豪的讲到,海南产的可可豆,已经有部分产品达到了中上的水准,风味特点是莓果,坚果。这也印证了我之前觉得海南可可风味会是酸的猜想。我注意到了采访中提到的一个点,他说,可以达到这样的一种效果,就是吃一口巧克力,能尝出来是我们海南的豆子。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可可产区风味明晰,有自己的风格是很重要的。至于坚果风味也可以解释,因为风土对风味的影响甚至大于品种,同样的东西,种在海南岛的西侧和东侧,甚至内陆,都可能出现不一样的风味。

  关于海南岛可可的情况,我了解的仅此而已,可能有许多不完善甚至谬误之处,也恳请指正。下面继续巧克力测评。

  我之前测评过A.Morin的两款巧克力,现在整理到一起方便横向比较,较原文略有删减和新的感受。为方便写作,以下简称品牌名为墨林。

  整体来讲,墨林与波纳特和普阿鲁斯极为相似,无论是价格,一百克的重量,乃至于风味,更包括这三个品牌极为丰富的产品线,囊括各大著名可可产区与庄园。

  都有一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踏实感,传统的纸质包装,锡纸内衬复古又优雅。但是墨林从味道上少了一点波纳特那种独有的烟熏和皮革的感觉。对比普阿鲁斯,墨林又显得味道深厚一些。这些具体的我放到后面一并比较。

  A.Morin玻利维亚Ekeko70%黑巧克力

  玻利维亚的可可豆,下限极高,无论怎么做都不会难吃。这种可可豆我给它的标签是,温暖,柔和,浆果,甜美。

  话说回这块巧克力,入口有一点讨喜的焦香味道,烤蜜糖的感觉。中段是一闪而过的水果味道,像是芒果菠萝苹果的大杂烩。非常奇妙的带有一丝清凉感,这种融合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咳嗽喝的蜜炼川贝枇杷露。

  在一种食物里,唤起另外一种味觉记忆,蛮惬意的感觉,像是看过去的照片。

  尾段有一点木质的感觉,柔和的甜蜜感在嘴里留的时间很长,但是口腔内很干净,不会有残留的粘腻感。

  整体来讲,属于甜而不甜的那种,偏醇厚的可可风格,浓而不焦。

  物理口感,很接近于吃沙瓤的西瓜。有别于奶巧的缠绵,这块在嘴里融化的感觉非常像Lakuna和Amedei带给舌尖的体验。

  A.Morin马达加斯加70%黑巧克力

  在这块巧克力的品鉴上,我和一位自己崇拜的专业大佬有相反的意见。她是公众号和百度贴吧的创始人,见多识广而又对味道十分感性,她的测评对我影响很大。她觉得这块马达加斯加,风味是柑橘,南杏仁。适口度高,味道柔和,充满果香,层次丰富。

  然而我之一次吃到的时候感觉并不是这样,我当时在帖子里写,这块巧克力的酸令人不喜欢,流于表面,和可可的割裂感很严重,并没有把果酸融入到巧克力中,而是像额外加了醋的感觉。

  参照物是广受大家好评的Marou,这种水果炸弹类型,它的柑橘与菠萝芒果味的酸,在整块巧克力中并不突兀,与可可味道水 *** 融,并不会割裂成两部分。

  我第二次吃这个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之一次所购买墨林的马达加斯加,是瑕疵品。现在我手里这块,吃起来不谈味道,首先在嘴里是水润的感觉,很湿,偏软。排块也很容易就掰开。这是巧克力比较新鲜的象征。而之一次买的那个,我回忆起来,是蛮硬的,口感很干,掰的时候挺费劲。

  因为已经测评过一次,加上又看了别人的测评,先入为主的印象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第二次尽量还是客观的描述一下自己的感觉:

  它是那种入口融化的很快的巧克力,我非常不推荐一口吃太大块,因为气味很盛,会冲的人味觉失灵。果酸味道,占了超级大的比重,个人感觉偏向于山楂罐头的味道,舌尖能感觉到酸的 *** 。这种感觉持续很久,可可的香气一直被压制,偏淡的苦味在水果硬糖中微弱的存在感。恍惚间让人忘了自己吃的是巧克力。尾段有一点不一样,嘴里像是对流层,酸味在口腔上层,可可的苦味下沉在舌头表面,泾渭分明。很罕见回味略苦的马达加斯加巧克力。

  我个人认为,它整体讲,很像那种加了山楂干的中药,汤药,甜感稀薄。虽然这次没有我上次吃的那种割裂感,但是依旧不能算是大众情人类型的适口度,可以归类为发烧友的试吃品。对于热衷于马达加斯加产区的果酸爱好者,可以吃一下。

  我所谈的适口度,是大众更容易的接受程度,类比于家里过年,餐桌饮料用的是雪碧,谈不上多美味,但是老人孩子都能接受。而不是说选个樱桃味可口可乐,部分人喝完眉头一皱。

  假如说给我吃过的几种以果酸风味为主产区巧克力系列做个适口度排名的话,梦萌>standout>Marou>墨林>波纳特>Akessons>普阿鲁斯。

  普阿鲁斯过于温吞吞。大红A太 *** 了。波纳特不够明朗。而墨林这块,可可香略有一点底气不足,一直被热带水果的感觉所掩盖。很多人不喜欢马达加斯加豆子的黑巧,我也思考过到底为什么。我们吃饺子都蘸醋,说明并不抗拒酸味。很有可能是固有印象在作怪,我们这代人从小习惯了略甜的巧克力,潜意识会觉得酸是异类,难以接受。迈入黑巧门槛的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坚果香类型的巧克力,对水果味巧克力有一种天然抵触。

  基本上坛友都不是很喜欢酸,以及马达加斯加产区。以后我会避免做这个产区的测评。这里花很长篇幅说它,有两个心得和大家分享:一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判断,别人的测评确实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甚至有时候我会不自觉的去脑补味道,即使自己并没有感觉到。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人的说法,吃之前不要对照测评去影响自己的味觉。

  其二是,日期新鲜且密封良好的巧克力更好吃。这句话看起来是废话,但这次我深有体会,新鲜的巧克力,柔软,易融化分割,能感觉到湿润。

  这里又要提到,我从前五十八块钱买了两块波纳特的含金量。到手里保质期仅剩15天。我当时是在家里窗台上暴力分块,硬摔断了几块下来吃。在嘴里含了半天都没有融化的迹象,甚至划破了上牙膛。其硬度可见一斑。

  A.Morin委内瑞拉porcelana100%

  大名鼎鼎的波色拉娜,是可可豆中的“婆罗门”。地位约等于西湖龙井之于绿茶。

  并不是有好的可可豆就能做出好吃的巧克力。100%的含量,我认为是很难作好吃的,因为少了糖的修饰,能暴露出许多作坊,烘焙豆子能力不足之处。过于焦躁的烟火气,和过酸的青涩感,是很多100%含量巧克力的通病。

  回到墨林这块波色拉娜,有一丝轻微的入口甜,继而偏苦的可可味道浓郁绽放,略粘腻糊嘴,这种可可香气有点类似于咀嚼花瓣。从中段开始,有果酸味道,青李子的感觉。但是没有喧宾夺主,可可的醇苦一占据主流,越吃越有嘴里烟花绽放的感觉。我连吃了四小块,确定是有一丝甘甜的,像那种清冽的山泉水,之一口很明显,再往后就有些泯然。

  它每段味道都有一种渐进的感觉,逐次呈现多段式的酸甜苦,层次感明显。可以吃到烘焙感的气息,有一点火候过大的感觉,仿佛在农村的土灶坑里,旺火烤焦了老玉米。我很喜欢轻舔之一口的感觉,舌尖可以触到一种新鲜的甜味。但是这种感觉去的太快了。

  所有的100%巧克力,基本都是以苦味为主调。像多彩的黑一样,舌头所能尝到的苦味也分很多种,例如,藿香正气水,西药片,蒲公英,肥皂,树皮等。

  这块巧克力的苦味,更像是修道院啤酒,回味有啤酒花那种苦中透香,以及陈酿的醉人感。

  总体来说,波色拉娜这个可可豆保证了巧克力的高下限,烤香的感觉伴随始终,回味良久。但同样也存在香气略焦,口感略黏的缺点。它对于特定人群来说,是一块好吃的100%。同时也是一块和其他品牌波色拉娜有很大区别的的巧克力。

  这块巧克力带着严重的墨林风格,浓醇的烘烤感里偶尔透露一丝小清新。相对来讲,其他品牌的波色拉娜可可豆,都做的比较轻盈,偏向于花果,墨林算是有点另类。最近连续吃这个品牌的巧克力,也使我略微有一点上火。

  A.Morin厄瓜多尔48%牛奶巧克力

  首先,梅丽莎YYDS。其次,要分辨一快奶巧是否是佳品,并不太容易。即使是我之前帖子给出差评的奶巧,它也是好吃的。因为大量奶和糖的加入,怎么也不至于难吃。打个比方说,假如不是因为发胖,大多数人都不会抗拒奶茶。它和奶巧一样,糖奶,食用起来令大脑愉悦。所以奶巧大多数都不会难吃,甚至都是好吃的。评论它们好坏是有些难度,需要非常仔细的去品尝。

  我认为一块奶巧的评价,可以参考的三条标准是,糖分是否克制的甜,对奶制品鲜味和腥味的把控,以及是否凸显了可可香气,而不是被甜味掩盖。

  入口是比较空灵的奶甜,意外的没有焦躁感,是香草冰淇淋的味道。起始的印象非常好。中段开始甜蜜伴苦的感觉,奶味是要比可可味重一点的,并且更接近于奶粉而非鲜牛奶的味道。

  我不喜欢厄瓜多尔可可豆的木质香,但是这块奶巧用奶味升华了这种可可豆的特点,在中段带来一种奇妙的草本奶味。悠长而又持久的气息一直弥漫在口腔中。

  尾段的感觉并不惊艳,是费列罗榛子巧克力酱的味道。回味又很像拿铁咖啡。

  总的来说是好吃的,比较甜,口感顺滑无渣,不粘腻。

  整体评价是无法评价,因为我在奶巧方面业务能力薄弱,吃过的种类太少,因此就缺乏大量样本去比较参考。只能笼统的概括出几个关键词:香草风味,好吃易入口,偏甜,独特,有层次感。

  A.Morin秘鲁Chanchamayo63%黑巧克力

  我个人是比较偏爱秘鲁和委内瑞拉产区的可可。我经常推荐的cacaosuyo,就是扎根于秘鲁的牌子。而同样去年我经常吃的可可豆产区,秘鲁Chuncho,以发酵味道而闻名,一直是我的更爱。

  说回这块巧克力,产区的名字特别长,遗憾的是我之前没听说过,不过也不奇怪,墨林大约能做了三十多个类别的排块巧克力吧。

  总体上来讲,这块巧克力是一个中规中矩之作,它不像其他任何产品,却又带着许多其他牌子的影子。

  刚入口并没有什么味道,或许有一点点甘蔗甜,几秒钟以后,轻微的可可发酵气味袭向舌尖,伴随着与黑枣极为相似的味觉和口感,可可香气缓慢释放,真的来的特别慢,甚至吃的有点着急。中段的果酸气若隐若现,暗流涌动,是温带水果的感觉,不炸裂,比较含蓄克制。它是用一种恒久稳定的暗甜,去包裹可可豆的果酸味道,再带给我的舌头,和吃冰糖葫芦的感觉很像。不会特别突兀的让某种味道占上风,几种感觉并存的很均衡。

  吃到后面有一种山葡萄酒的醉人感。尾段和回味有一种酿造般的甘尽苦来。

  层次丰富,又有那么一点重口,或者说,墨林整个品牌就是站在小清新的对立面,像一个话少学识多的老头子。

  A.Morin尼加拉瓜70%黑巧克力

  尼加拉瓜产区可可豆是比较少见的,我印象中做这个产区比较出名的,好像只有西班牙帆船吧。Amano是做多米尼加比较出名。这些偏僻产区不太容易出杰作。其实像什么初奥,波色娜拉,春丘等等的产区,都不太容易作的难吃。把龙虾鲍鱼给我做,那我也是金牌大厨,有好食材,哪怕清蒸也不差。难的是处理猪大肠羊腰子这种。需要花时间下功夫去了解原材料的特性,扬长避短的去激发香味。

  尼加拉瓜可可豆特点一般是香草,葡萄干风味。属于知名度不高,但是品质还不错那一种。

  这块巧克力一言以蔽之,香甜醇厚。是大众类型的款,适口度很高。假如有一天能打折到四十块钱以下,那么应该就是2023年的性价比之王了。

  入口是比较淡雅的甜,有一点发酵葡萄味,忽然间没有任何前奏,可可的浓烈香气就溢满了嘴里,醇厚的感觉十分满足。并且这种感觉伴随始终,持久而强烈。中段开始的风味上,能吃到的感觉有,烘烤坚果,蜜糖,红茶,一点大麦香。尾段的醇苦非常讨喜,让人齿颊留香。

  整体感觉,像是杂糅了委内瑞拉与秘鲁产区的特点,纯正不花哨的巧克力味道。西班牙帆船巧克力的尼加拉瓜系列,味道更温暖,偏向于奶糖风格。而墨林这块尼加拉瓜,味道偏向于传统,是很正的巧克力味,烘焙坚果风适口度高。它是那种,无论你有任何口味偏好,它都不会让你觉得讨厌的风格。刷B站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吃了一大块,是有点下饭的那种,也是不需要花费什么精力去仔细品尝的那种。

  这也是我测评的几块墨林中,相对平衡大众的款,是那种“想象中的老式巧克力”。

  如果在看一部欧洲老电影,情节中出现一块巧克力,牛皮纸包裹着锡纸,里面是端端正正的排块。那么这个道具的味道就应该是墨林的尼加拉瓜。

  因为墨林的产品实在是太多,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吃完全部,但是通过几款产品的品鉴,也基本可以管中窥豹。它整体属于偏重口的深烘焙风格,部分高含量款略粘腻。大多数70%左右还算顺滑清爽的口感,容易为多数人接受。

  同样身出法国的老牌巧克力企业,波纳特,普阿鲁斯,米歇尔柯氏,安默林。这四家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产品线,在世界各著名产地庄园收购或种植可可,工业化的标准使产品有高下限的品质保证,风味常年稳定。对比瑞士莲,俄巧这样的工业产品,法国四老的巧克力表现出很强的风味与张力,不再以百分比纯度来区别味道,而是每一个产区就是一个截然不同菜系的盘中餐,风情万种。可以如实表达产区风格,并且用自己的特色去诠释和修饰一种可可豆的风味。

  同样,他们也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老牌企业的风味固化是很严重的,无论怎样推出新品和季节限定,都缺乏眼前一新的感觉。就是那种个人痕迹非常重的感觉,类似于张卫健的演艺风格。

  还有一个是他们与那种家族式小作坊的巧克力,例如Qantu,Meybol等,有难以超越的无力感。小作坊型企业,产量低并且价格高昂的几款巧克力,可以不计时间物料成本代价,追求极致。然后可以玩奇货可居那一套,反正会有人买单。比如说我到现在也没抢到过葡萄牙花砖的60%羊奶。但是法国四老是要靠走量的,要用一种大众容易接受的价格与品质来面对市场。

  如果用这种思路来看,那他们称得上是品质优异,风味饱满的性价比之选。可以通过任一品牌,迅速的了解世界各可可产地的风格,绝对忠实呈现。但是发烧友绝对不会止步于此。它们的地位更类似于一种承上启下的登神长阶。当你踏过瑞士莲,哈奇士,金象的门坎,不可避免的要顺着法国四杰的地砖拾阶而上。

  到此为止,这期测评接近尾声了。考虑到论坛的接受程度,测评的选品偏重于性价比,好吃,不太酸这些类型,同时也尽量丰富一下口味给坛里的发烧友。不客气的说,有一些巧克力,中文方面只有我发了测评,没有其他同类型文章可以参考,个人观点难免偏颇。加上我常年抽烟吃药,舌头并不是很灵敏。也很欢迎大家与我交流指正。另外一方面,我也需要坛友的反馈,否则每次发帖像石沉大海一样,我也会怀疑开这种帖子的必要性。

  最后也是慎重提示,巧克力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可吃可不吃,购买需谨慎。不同品牌,产区,风味差异极大,可能会不符合个人口味。买巧克力拿捏不准的时候,可以来问问我,带上你的个人口味偏好和心理价格。

报告发现,受欢迎的黑巧克力品牌含有危险重金属

在这个节日季,你可能不想狂吃你收到的所有黑巧克力,因为《消费者报告》的一份新报告发现,许多知名品牌的黑巧克力含有令人担忧的高浓度危险重金属。

这家独立的非营利组织对28根黑巧克力棒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好时、Godiva和Trader Joe’s等流行品牌,所有这些巧克力棒都被发现含有铅和镉。

此外,CR(消费者报告)还发现,对于其中的23种巧克力棒,每天只需摄入一盎司(大约相当于一小块巧克力棒),就足以使一个成年人的重金属含量超过有害水平。根据该报告引用的市场调查,大约15%的人每天吃巧克力。

这一风险在孕妇和儿童中尤其严重,对他们来说,接触重金属——尤其是铅——可能会极大地阻碍发育,并造成持久的脑损伤。

CR(消费者报告)食品安全研究员Tunde Akinleye在报告中说:“但对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有风险。”他指出,成年人频繁接触这种食品会导致一系列疾病,从神经系统问题到肾脏损害。

Akinleye说,再加上从蔬菜等其他食物中接触到的重金属,即使你不经常吃巧克力,你也很容易在体内积累危险水平。

不过,也不全是厄运和悲观。其中五种巧克力条虽然仍含有重金属,但含量相对较低。

“这表明,公司有可能生产重金属含量较低的产品,消费者也有可能找到他们喜欢的更安全的产品,”(Akinleye)阿金莱耶解释说。

理想情况下,消费者不必为了从货架上挑选一些巧克力作为最后一刻的礼物而仔细阅读独立研究和科学文献,但在那之前,CR提供了最安全的购买指南。

在五个“更安全”的选择中,吉拉德利是最突出的品牌。与此同时,瑞士莲、多芬、歌帝梵、乔氏和好时等品牌都被发现销售铅、镉含量高或两者都高的巧克力棒。

为什么与牛奶巧克力不同,黑巧克力的重金属含量如此之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似乎源于黑巧克力的可可含量较高,巧克力是由可可豆制成的。

毒理学家、前加州公共卫生部官员迈克尔·j·迪巴托洛梅斯(Michael J. DiBartolomeis)在2022年领导了一项关于可可污染的研究。他说,似乎是在可可豆收获后,铅被引入可可豆,并被放在阳光下晒干,在此过程中,含铅的灰尘和污垢落在可可豆上。至于镉,可可植物似乎是从土壤中获取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永远放弃黑巧克力?CR说,可能不会,但它建议人们要意识到它的风险,把“巧克力当作一种享受”,同时选择重金属含量更低的品牌。

10款酵素食品测评:多燕瘦等SOD酶活性不如新鲜果蔬,修正、Lumi抗氧化活性成分少

按:关于酵素,你知道多少?


酵素,从日化领域蔓延到食品领域,俨然一个“万能”的明星成分。


在洗涤用品中,酵素宣称有去污、保护织物纤维等作用;在护肤品中,酵素主打细化毛孔、去皱、去角质、促肌肤新生等效果。


而在食品领域,酵素更被延伸出多种功效,燃烧脂肪、阻断吸收、逆龄抗衰通通不在话下,这样的酵素堪称“健康神话”。


市面上形形 *** 的酵素果冻、酵素饮,也引得不少陷在身材焦虑中的女性消费者回购不断。但是,你吃的酵素真的有效吗?


2022年4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10款宣称含酵素的食品,一起来揭开酵素的神秘面纱吧~


测试品牌



测试指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酸、多酚


测试结果


1、10款酵素SOD酶活性差距悬殊,更高的是Bio-E,更低的是修正。不过,整体来看,酵素中的SOD酶活性远远不及新鲜果蔬。


2、多酚是一种抗氧化活性成分,ISDG、康恩贝含量较高,修正、Lumi含量垫底。


3、酵素发酵过程中有机酸浓度会增加,表现为总酸含量升高。在总酸指标上,Lumi、康恩贝、瑞琪奥兰较高,修正、ISDG、北京同仁堂较低,说明不同品牌酵素发酵成熟度存在差异。


酵素SOD酶活性远低于新鲜果蔬,修正、多燕瘦垫底


酵素一词源于日本,字面意思为“酵之要素”,是酶的旧称。


我们和“酶”的之一次见面,是在初中生物的课本上。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生物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之下实现的。可以说,酶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催化剂”。


目前市场上“酵素”产品,并非纯粹的酶,而是另有所指。


2016年,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布的《酵素产品分类导则》团体标准第2.2条中将酵素定义为:以动物、植物、菌类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


相关研究表明,微生物酵素的主要功效酶包括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其中SOD酶活性是评价酵素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这些酵素食品在保健功效上的宣传重点。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能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的特殊金属酶,它能有效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等活性氧,是细胞防御系统中的主要抗氧化酶。


检测结果显示,10款酵素SOD酶活性的平均值为52.1U/g,含量范围在6.58U/g~326U/g,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十分悬殊。SOD酶活性更高的是Bio-E(326U/g),SOD酶活性更低的是修正(6.58U/g),两者相差近50倍。


在SOD酶活性这项指标上,康恩贝、Lumi两款酵素的表现也相对较好,检出值分别为54.8U/g、42.3U/g。


相反地,销量靠前的两个酵素品牌,包括姿美堂、多燕瘦,SOD酶活性远低于平均水平,说明酵素的品质比较一般。



SOD是活性氧清除反应的其中一个参与者,在抗氧化酶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均广泛分布。


市售酵素的SOD酶活性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文献资料显示,在黄瓜、玉米、苹果、香蕉等20种常见的蔬菜、水果中,SOD酶活性的平均值为427.5U/g,高于此次测评的10款酵素。



修正为例,一克果蔬酵素综合果蔬酵素固体饮料含SOD是6.58个活性单位,而一克韭菜和一克大蒜中SOD的含量分别为541.2个活性单位和523.5个活性单位。



也就是说,卖家宣传的这种酵素的主要有效成分SOD,活性并不高,实际在产品中的含量还远远不如在蔬菜、水果中的含量高。


值得一提的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酶都是自给自足的,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市面上售卖的酵素是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它属于人体之外的酶,非我们自身的活体细胞分泌出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可以说,食用酵素仅仅是补充了蛋白质。


除SOD外,很多酵素还宣称含有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号称能“燃烧脂肪,促进代谢”。实际上,这些消化酶的活性越高,代表消化能力越好,营养更容易被吸收。例如消化酶最常见的应用是被添加到饲料中,用于降解饲料中不易消化的成分,帮助猪鸭牛羊添肥长膘。从这个角度看,商家称酵素有减肥的功效,多数是忽悠。


修正、Lumi抗氧化活性成分少


酵素中还有一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多酚。


多酚类物质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但由于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多酚类物质,我们只能从外界摄入,而植物是人类获取多酚的重要来源。


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物质,主要存在于其皮、根、叶、果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多酚作为花色素等,也用于防护紫外辐射,保护自身不被其他动植物吃掉。


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黄酮类、单宁类、花色苷类、酚酸类等。常见的食物如苹果中富含苹果多酚,蓝莓中富含花青素,葡萄中富含白藜芦醇;洋葱、花椰菜、芹菜、香菜富含黄酮醇和类黄酮;绿茶中富含茶多酚,咖啡中富含绿原酸,黑巧克力中富含可可多酚等。


市场上的酵素主要是以果蔬、草本药物等为原料,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据文献资料显示,酵素经发酵工艺后,多酚类物质含量有所提高。


根据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布的T/CBFIA 08003-2017《食用植物酵素》,酵素中多酚的含量已经成为酵素行业的一个评价标准。


我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5323-2018《植物酵素》也规定了食用植物酵素的多酚含量:液态≥0.5mg/g,半固态≥0.6mg/g,固态≥1.4mg/g。


检测结果显示,ISDG、康恩贝具有较高的多酚含量,分别为1.39mg/g、0.960mg/g。其次,Bio-E、瑞琪奥兰多酚含量也相对较高。


Lumi多酚含量更低,检出值为0.0404mg/g,仅为ISDG的2.9%,抗氧化能力捉襟见肘。



康恩贝、修正、Lumi三款“酵素”均属于固体,若参考上述标准要求,其均不满足固体酵素对于多酚含量的更低要求(1.4mg/g)。其中,修正、Lumi多酚含量更少,甚至低于液态、半固态酵素的标准线。



实际上,原料、 *** 工艺的差异,也会影响酵素成品中多酚的含量。


不同水果的果肉和果皮中多酚的含量就各不相同,果皮的多酚含量普遍高于果肉,例如山楂皮的多酚含量是山楂肉的3倍多,玫瑰红葡萄皮中的多酚含量是玫瑰红葡萄肉的6倍多。


此外,烹调方式也会影响果蔬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发现,在爆炒、炖煮、微波3种烹调 *** 中,爆炒、微波处理后蔬菜的抗氧化活性降低较少,而炖煮后大部分蔬菜抗氧化活性有所降低。


这意味着,吃水果时保留果皮,采用爆炒、微波等短时处理方式烹饪蔬菜,更有利于“留”住天然多酚类物质。


修正、ISDG、北京同仁堂发酵成熟度较低


像果醋、酸奶一样,经过发酵而来的酵素通常也是“酸”的。


在发酵过程中,果蔬原料及有益菌的代谢产物使有机酸的浓度增加,在酵素香味的形成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纯黑巧克力品牌排行,纯黑巧克力品牌推荐-第1张图片-


总酸是衡量酵素成熟度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植物酵素质量品质的重要理化指标,酵素发酵过程中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总酸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检测结果显示,10款酵素的总酸平均值为5.06g/L。Lumi、康恩贝、瑞琪奥兰总酸含量较高,依次为12.07g/L、6.91g/L、5.89g/L,酵素的品质较优。


同理,总酸含量较低,说明酵素发酵成熟度有所欠缺,包括修正、ISDG、北京同仁堂,其中修正总酸含量垫底,仅为0.22g/L,不足Lumi的1/54。



针对本刊测评中提到包括SOD酶活性、多酚、总酸等多项酵素质量指标,瑞琪奥兰品牌方负责人表示,其公司生产及销售的麦卢卡蜂蜜酵素果冻(白桃味)为果冻类型产品,因此用植物酵素产品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来评价该款产品并不合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测评的10款酵素有固体饮料、果冻、饮料等多种产品形态。不过,从品质指标总酸的含量上看,不同产品类型的酵素整体上并没有优劣之分。


此外,当中还有不少酵素宣称“多种蔬果精酿”,例如ISDG更是打出“232种类野菜和果物发酵凝缩”的卖点,但是酵素的总酸含量并不高。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标签: 巧克力 品牌 排行 推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