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虚则精关不固,男子会遗精白浊、女子带下,以及小便频繁、遗尿等。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谭汉添给大家推荐一个水陆二仙固肾汤来改善这些症状,适合趁着夏季阳气鼎盛,来补一补肾。
水陆二仙固肾汤
材料
芡实30克,金樱子30克,龙骨(猪脊骨)500克。
做法
芡实、金樱子洗净,龙骨斩段焯水。全部材料放入瓦锅,加水适量,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金樱子味酸、甘、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可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
龙骨性微温,味甘,归肾经,可补肾阴、填补精髓。
此汤可益肾滋阴、固涩止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图/资料图
小小一颗它,竟是“补肾高手”!还能祛除一夏湿毒,秋天吃正当季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秋天,人很容易倦怠、乏力。
怎么办呢?
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有一条是吃芡实。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当之无愧的“秋补之王”。
生芡实补肾,炒芡实健脾
《神农本草经》将它列为上品,说芡实可“益精气,强志,令人耳聪目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遗精、白浊、带下”。
现代科学也证实,芡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微量元素,可以保证体内所需营养成分;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增强人体消化力。
市面上的芡实,分为生用和炒用两种,它们有啥区别呢?
生(干)芡实,以补肾为主;而(麸)炒芡实,则以健脾开胃见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吃~
入秋吃芡实,祛一夏湿毒
经过一个夏季,我们体内积攒了不少湿气。如果秋补之前不把这些湿气排出来,很可能越补越虚!
水湿本身就有“下渗”的特点,一旦人体处理得不干净,很容易沉积在腰腿这些地方。
对于这种情况,单纯的化湿还不够,还得加上一点“补药”,帮助我们的脏腑,尤其是脾肾,将内部的水湿给“运输”走。
芡实就是“驾驭”水湿的一把好手。它有补肾、健脾的双重功能,相当于给祛湿上了“双保险”:
一方面,为肾脏运输水湿增加了驱动力;
另一方面,促进脾胃健运,让水道更为通调,便于排湿。
芡实性质平和,适合多种体质食用,还能为体虚之人补养身体,用作家庭药膳,最适合不过。
注意:芡实虽好,但具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更好少吃。另外,婴幼儿也不宜食用。
4种花样吃法,美味又养人
芡实的更佳食用 *** 是煮粥、熬汤,也可制成糊状冲服。
1、芡实百合山药粥
食材:芡实60克,干百合60克,山药60克,大米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
①把大米、芡实、山药洗净,干百合用冷水泡软;
②锅中加水,将食材一并放入,用大火煮开,调小火炖1~2个小时至熟,加食盐调味食用。
营养点评:此粥可治慢性泄泻或五更泻。
2、芡实莲子茯苓粥
食材:芡实 30克、莲子(去心)30克、茯苓10克。
做法:
将芡实、莲子和茯苓洗净,浸半小时,加入适量清水,文火熬制约1~2小时成粥样,调味即可。
营养点评:适合年老体弱、慢性腹泻、失眠多梦、夜间多尿者。
3、芡实马齿苋猪肉汤
食材:芡实100克,马齿苋50克,猪肉150克,食盐少许。
做法:
①将芡实、马齿苋(可新鲜可干货)洗净,猪肉用开水过一遍去除泡沫沥干;
②锅中加水,将三者一同放入锅内,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煲2个小时,加食盐调味食用。
营养点评:此汤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作用,主要用于女性赤白带下,也可用于湿热痢疾与泄泻。
4、简易芡实糊
食材:芡实1000克,白砂糖少量。
做法:
①将芡实洗净阴干,用小火炒熟;
②研磨成粉,混入白砂糖即可冲服。每次可取50克左右冲开水调服。
营养点评:此糊可根据自身喜好,在磨成粉时加入黑芝麻、核桃仁或花生仁。
对于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肾气,肾气的多少不仅决定你的寿命,更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很多男人来说,肾气的强弱直接决定你关键时刻的时间,如果想要正常发挥,就需要有充足的肾气才能够持久,如果肾气不足,那么精关就会守不住,时间就会很短。
另外,肾气不足还会出现精神萎靡,尿频尿急,大便溏稀等情况,我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31岁的林先生,年轻的时候有 *** 的情况,导致功能下降,关键时刻守不住,因为这件事情心情很焦虑。
近半年又出现了尿频,尿急,尿无力,头晕眼花,耳鸣,身体乏力等情况,不喜欢说话,也不愿意活动,看他的舌苔,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
根据林先生的情况,综合辩证是肾气不足,精关不固导致的,分析其中原因,就是因为患者早起 *** 频繁,导致肾精亏损,肾气不足,从而精关固摄的能力下降,就出现了以上症状。
那对于患者的情况,就需要补肾固涩为主了,给他开方用药:熟地,白术,杜仲,肉桂,山药,续断,芡实,五味子,补骨脂,山萸肉,淫羊藿,肉苁蓉,枸杞子,金樱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情况有所减轻,时间也有所延长。#永州头条##非常病例##超能健康团##健康科普大赛##我要上 头条#
养生,忌讳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几年有一些养生保健品炒得很火,但实际上啊,功效远远没有那么全面。而有一些东西很便宜,没有利润,实际上很好,却无人肯真正宣传。
营养师,就给大家介绍一味这样的东西。
论补肾,它比山药强;论去湿,它比红小豆强;论收敛镇静,它比莲子强。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它便宜、三种功效都强大,这个东西就是:芡实。
芡实也叫“鸡头米”,这几年一直较为低调,主要是薏米、山药等被炒作得太狠:
芡实尤其适合女性美容驻颜用;适合老年人尿频者食用;也适宜体虚遗尿之儿童食用;更适宜竖虚梦遗滑精、早泄、脾虚便澹、慢性腹泻者食用。
食疗不在吃得有多补,也不是别人有效你就有效,而在吃得正点、吃对时机。在夏季吃芡实,祛湿排毒,就是以一当百、事半功倍的正确做法。
1.女人的驻颜粉,里面酵素多!
很多女性年纪一大就开始脸色也会变差、身材发肿,认为是运动不够,可是跑步半个月也不见掉称,为什么?实际上,女人,最惧脾虚,脾气一虚,上面这些问题都来了,总之一句话:老得快。
芡实,老天爷给女人不可多得的礼物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酵素,酵素抗衰老、美容养颜,不过价格昂贵,实际上,这酵素,在芡实里面就含有,而且鲜的芡实补肾要比干品好得多,因为里面含有更多的酵素。
所以说,芡实对女人的好不但在补脾,还在于和酵素同功效,抗衰老。每天早餐喝粥或喝奶时加一些芡实粉,也不枉老天爷给我们女人的这份心意了!
2、老人的延寿米,干嚼芡实
一般南方人,最会用芡实煲汤,用来在秋冬补肾,其实,和栗子一样,鲜栗子生嚼才会补肾效果好,芡实也是,鲜芡实干嚼更好。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他的《东坡养生集》书籍中就提到:自己的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是吃芡实。
吃法颇为奇异:
时不时取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30粒,坚持不懈。
芡实虽然价格平民,但和海参一样,芡实也被誉为“水中人参”,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的作用。当然,苏东坡的用量有些多,我们平常人一次吃个七八粒,就够了。
此外,芡实煮为粥糊服食也是更利于消化、也能省下口齿之力,可“固精气,明耳目”,是一味平补良方,尤其适合秋季引补。
功效翻倍:芡实+白色食物
当然,让我们补肾、驻颜、强身的食物还有很多,但芡实是其中唯一一种三种主要功效都比熟知食物强大的难得佳品。
如果把芡实同燕窝、银耳、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白色食物特别适合跟芡实搭配,能够强强联手,又可弥补润肺功能之不足。
七八月正当食,老人女人小孩都能吃
一般的芡实都是秋天采摘,立秋之后食用,但实际上,夏末七八月采的鲜芡实更好,如果您有这方面的朋友,一定记得叫上他帮你带一点鲜芡实!
你想啊,常吃这芡实,一个人,体内没有湿气,脾胃又很强健,肾气一定很足,哪还有什么炎呀,癌呀惹上身来呢,所以说,女人要吃、老人要吃、小孩也可以吃。
南北芡实不一样,生熟芡实功效不同,明白了芡实的珍贵,还要懂得芡实的运用。
芡实,有南芡、北芡之分:
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地区。
北芡又称池芡,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
芡实,又分生用和炒用两种:
生芡实,以补肾为主。
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
倘使得不到鲜芡实,索性就简单些,到买“芡实粉儿”的柜台去直接买炒好的芡实直接给你磨成粉,然后配上山药粉、茯苓粉、莲子粉,自己制成“八珍糊”。
芡实,味甘,气平,无毒。入脾、肾二经。主湿痹,益精,令耳目聪明,强志补中,久食延龄益寿。平常之品,用之大有受益,既可做君药,又可为臣为佐使。
芡实的功效全在补肾去湿,去的是脾胃中湿痰。因补肾之药,大都偏于润泽,润泽之余未免生湿。芡实能补中去湿,其性又不燥,所以能去邪水而使真水进入,与补阴之药同用,也能够辅助添精,不必担心多投滋阴而增湿。
芡实不仅益肾,还能涩精,与山药为末同用,每天米饮调服,就能开胃气生精。无论病人遗精有多久,身体如何衰惫,用不了几日,总能使遗精止而神气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药材中,实在是蕴含有世人莫测的巨大能量。
芡实山药汤来源: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甘、涩,平
归经:归脾、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药食配伍:芡实、山药、粳米等。
*** 工艺:食材洗净,共煮至粥熟即食。
食疗应用:此粥可补脾益气,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泄泻、遗精、遗尿者。此粥补脾益气,故脾胃气滞者不宜久食。
护住从内到外的精气神:药食同源的不老米芡实我的一个亲戚,刚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文案:进入大学3个月了,离回家还有1个月;往事历尽沧桑,如今扬帆起航。
看到这条文案,作为长辈为他感到高兴。
17年还是18年的时候,他是极其叛逆的。少年儿郎,本该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偏不认真读书,打游戏、熬夜、脾气暴躁。
把身体搞得极其糟糕:严重的遗精,入睡很困难,手机很难戒,黑眼圈比熊猫还熊猫,有心无力烦得很,腰酸腿软、手脚冰凉、胃口小不爱吃饭,想锻炼但快走都喘气。
不得不辍学。去县医院看西医,西医说好好锻炼、早睡早起;去县中医院看中医,开了一个月的中药,跟没吃一样,一点不见效。
那时候,我让家长给他制定了严格的手机使用时间、一日三餐吃饭时间、睡觉起床时间、每天散步时间。
先做到一周,保证做得到。我就开方子。
这个孩子因为恐惧以后不育、找不到老婆,应承了下来,愿意接受他姐姐和妈妈的监督。
我开了一周的方子:填精固涩、滋阴制火、除湿健脾。
一周后:有两点改善:能打会儿羽毛球了;没那么烦了。
我看邪气少了,正虚为主,便给了后续的方子:芡实米,买上好的;今天煲粥,明天熬瘦肉汤。少食多餐,不准吃撑,原定规矩不改。每天有一顿,吃一个月。
这么吃吃吃,三个礼拜的时候,遗精就明显少了,孩子看到了希望,生活方式也更加加规律。
就这么坚持了小半年。整个人焕然一新!今年刚进入的大学!
必须提一下芡实的神奇功效。它是水中八仙之一,水中人参,不老米。五味认为:芡实的更大特点,就是护住我们的精气神。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芡实味甘能补、味涩可以固,性平不上火、不伤阳。归脾经、肾经,能护住肾精、能护住脾生产的气血。
精是最精微的物质,相当于定期存款这些个不动产,就是底气!气是白花花的人民币,是活期存款。神是一个人的风貌:意气风发、英姿飒爽!
精生气,气生神!精气足,则神旺!不动产多,零花钱就多,干啥都有实力,走哪儿都是神神气气的!
水中人参,药食同源的芡实米,用来养生的话,绝大部分人都合适。
毕竟谁没个压力?谁没觉得能量被偷走了?那么哪些人最应该吃芡实米呢?
一、遗精而又特别虚弱的男生
(上文有详细的介绍)
二、尿床的小孩儿、晚上起夜尿频而又怕冷的人
小孩儿的脏腑娇嫩、阴和阳都不足,阳气虚弱、不能固摄尿液,就会尿床,三岁以上的,就要考虑调理了。
晚上起夜尿频而又怕冷是肾阳不足,最适合用生芡实护住肾中元阳。
三、每天大便都要两三次以上,经常拉肚子,拉完肚子有虚脱感的人
《黄帝内经》说“魄门亦为五脏使”,魄门指的是 *** ,意思是“ *** 是五脏的守卫和使者”,经常拉肚子,五脏的精气神就会漏掉,最适合用炒芡实米护住精气神。
四、白带量多颜色白的女生
白带是津液变化的,量多颜色又白,是脾虚不能固涩,津液都丢失了,时间长了 *** 就会干涩。
需要及时用炒芡实米补脾护住津液。
五、腰酸腿软没力气
腰为肾之府,腰腿都归肾管,腰酸腿软没力气,是肾虚的表现,生芡实补肾益气是更好的选择。
六、长个儿慢、饭量小、肚子撑
饭量小、肚子撑,是脾气虚弱、运化功能低下的表现,用炒芡实更好;
有很多先天就有不足的小孩子,在生长发育的时候,个头比别的小朋友长得慢,就要考虑脾肾两虚,精气不足,生芡实、炒芡实一起煲汤、煮粥吃。
【芡实使用注意事项】
1.芡实有生的和炒的两种,它们都能补益脾肾,护住精气神;
2.主要是脾虚的,用炒的效果更快;主要是肾虚的,用生的效果更持久;脾肾都虚,一起用;
3.芡实是个补药,几乎适用于所有人,但邪气特别重的不能用,表现为:舌苔便秘、小便少、胃胀口臭明显、舌苔非常厚。
祝福所有的小伙伴:精充气足神旺,开心快乐常常!
一个方子,补肾化痰,脾肾同治,断痰之源,祛除痰湿更有效
化痰治痰,其实很简单,中医上讲治病求本,那治疗痰的根本在哪里呢?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提到痰多吐不完,咳又咳不出,已经困扰很多人,治痰化痰药吃了不少,二陈丸,三子养亲汤,温胆汤吃了不少都效果欠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治疗痰的根本是在治肾!
上面这些都是在健脾、祛湿、化痰,没有治到根上。很多人会有疑问了,不是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为什么要治肾呢?肾和痰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沈医生就详细给大家仔细讲一下,中医理论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主生殖,主发育,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主一身的水液代谢,我们来看看痰是什么?中医讲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意思就是说,痰就是人体水液不能及时排出形成水湿凝聚成痰。
一名妇女出现2019年冠状病毒病引起的咳嗽、痰、流感症状。
另外,在五味当中,咸入肾经,很多痰多的人,经常觉得自己痰一种咸咸的味道,这种咸味就是肾功能不好的一个表现,通过以上2个点,说明是肾主水液代谢的功能减退了,所以才导致我们有了痰,如果只是单纯去健脾化痰,温肺化痰,都是治标不治本,接下来我们只要把肾的这个功能调理好,再配合脾肺一起调理,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治疗痰了。那该用什么药呢?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清代名医张锡纯祛痰经典方子,理痰汤,张锡纯就是深刻了解了痰的形成机理,所以在只注重调理脾胃功能的二陈汤的基础上,发明了脾肺肾同调的理痰汤。在治痰之时,健脾以断生痰之源,补肾以绝生痰之本,养肺以灭储痰之器,从根本源头上祛湿除痰,消除诸症,还痰湿体质人群一身轻松!
理痰汤方子由生芡实、清半夏、黑芝麻、柏子仁、白芍、陈皮、茯苓,7味中药组成,能和胃化痰,补肾养血。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
方中君药为半夏,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之功甚佳。
方中臣药为陈皮、茯苓。陈皮能让肺脾气机流通,此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另外还能消除芡实、黑芝麻和柏子仁的滞腻。茯苓甘平,可健脾渗湿使生痰无源,并能交通心肾,益肺气之功而导浊生津,助半夏陈皮化痰之功。
方中佐药为芡实、柏子仁、黑芝麻、白芍。
芡实,既能收敛肾气,又能收敛冲气,还能调理脾气,从根源上阻止痰湿的生成。
柏子仁,能养心气,润肾燥,宁神智,能助芡实补肾
黑芝麻,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可助芡实补肾
白芍苦寒,养血调经,平抑肝阳,还能滋阴止汗、通利小便,能助茯苓渗利小便之功,将脾胃与肾中水饮从膀胱导出,避免痰湿聚积于脾肾之中。以上七味要共用,脾肺肾同调,标本兼治,让体内气机调畅,水液代谢恢复正常,消除痰湿产生根源,让一身痰湿去无踪。
很多人看了这个厉害的的理痰汤之后,是不是觉得自己也要去试试呢,沈医生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医生的辨证下才能用药,看似一样的症状,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同,病因病机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盲目用药可能会增加现有病情,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给我留言,不忙了我会帮大家指导,感谢大家的观看和点赞。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冬雪渐成春雨,往日的干燥渐渐被潮湿所取代。渐盛的湿气虽然会让我们的体感更加舒适,但过盛的湿气也会引起人体不适。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水中人参,养生高手
要说哪种食材除湿效果好,那一定非芡实不可!芡实又名“鸡头米”,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在中医本草中应用的历史长达千年,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
由于芡实本来就长在水里,所以特别能“化水”,且它味道甘淡可口,不碍脾胃运化,在使用时不需要像薏米那样辨清寒热体质,更为方便。
除了利水渗湿,它还有健脾补肾的作用,正适合冬春换季食用,所以也被誉为“入春之一米”。
芡实既可以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提高脾胃功能,还能缓解脾虚,调理因此造成的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
芡实甘补涩收,入肾经可以用于缓解肾气不固的腰膝酸软,肾虚遗精、早泄,固肾缩尿治疗尿频和小儿遗尿。
此外,芡实还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不至于因补过头而导致腹胀、便秘、厌食等不良反应,因此是非常好的食疗佳品。
芡实这样吃,功效翻倍
01薏米芡实粥
做法:芡实30g、薏米30g、小米100g,洗净后用水浸泡2~3小时,然后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即可。
薏米和芡实搭配,祛湿利水功效更强,可用于辅助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等症。对于带下量多、腰膝酸软、全身乏力、手足不温的女性来说,常喝这碗粥也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02山药芡实粥
做法:大米50克、山药50克、芡实30克,煮粥食用即可。
山药健脾益肾、益气养阴,芡实益肾补精、健脾除湿。这两位药药食同源,性味平和,而且既补先天又补后天,通过健脾增强了补肾的功效,可以经常食用。
03改良版大盘鸡
芡实一般常用来煮粥,郝大厨带来不一样的新吃法,把它融入大盘鸡里,做了这道改良版的大盘鸡。
做法:
1、鸡腿肉、香菇、土豆、彩椒、洋葱、胡萝卜切块,芡实提前煮熟。
2、鸡腿肉煸炒之一次脱水去油。锅中放油,放入煸炒过的鸡肉、生黄芪和豆瓣酱煸炒上色入味。
3、加入啤酒、糖、酱油调味。啤酒的量能没过鸡肉即可。
4、放入土豆、洋葱、胡萝卜、香菇、彩椒、芡实,炖煮5分钟即可。
四步选出高品质芡实
01看色泽
带内种皮的以颜色棕红为佳,不带内种皮的以色泽白亮为佳。颜色偏黄、偏暗的是陈货,不建议购买。
02看形状
整粒的芡实更好选择形状圆整、大小均匀的,经加工后的芡实多被切为两瓣,宜选断面色白、碎屑少、无杂质的。不建议买有破损、表面带颗粒的。
03闻气味
品质好的芡实气味清新无异味,闻起来略带酸味或 *** 性气味,那可能是经硫磺熏制过的产品。
04尝味道
取一粒芡实咬一口,松脆易碎的是干燥的,建议购买,带潮的不建议买,这种容易霉变。
专家提醒
芡实不易消化,脾胃热盛的人每次不要吃太多。
欢迎您为我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健康、养生知识!
水中人参---芡实芡实是 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是一种药食同源之品,享有“水中人参”的美誉。
芡实是著名丹药“水陆二仙丹”中的“水中之仙”。
芡实又名鸡头米、水流黄、鸡头果、苏黄、黄实、鸡嘴莲,性味甘、涩,性平,入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其补肾效果强于我们熟悉的山药,祛湿效果优于我们喜欢的红小豆,镇静效果强过我们习惯的莲子,可以说是被埋没的尚品。
《本草新编》记载: “夫补肾之药,大多润泽者居多,润泽者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不虑多投以增湿也。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可见芡实和山药都是药食两用之佳品。
芡实富含营养,每100克含热量约353千卡,其中
每100克约含蛋白质8.3 克、脂肪0.3 克、碳水化合物79.6 克、膳食纤维0.9克、钾60毫克、钙37 毫克、磷56 毫克、锌1.24毫克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芡实里含有很多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等,但芡实性质较固涩收敛,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适合把它当纯主粮食用。且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
因此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吃,都切忌食之过多,平素有消化不良或腹胀症状、便秘的人更应慎食少食或忌食。
芡实虽有水中之仙的美名,但食用时须辨体慎用,药用时更应辨证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