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但你了解茶的起源吗?茶的种类繁多,想知道各种茶有哪些特色吗?如果你有疑问,今天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看看。
首先,茶的起源
茶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经典”饮品,也是天然的健康饮料,被联合国推荐为六大健康饮品之首。
据唐朝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其次,茶的功效
茶可以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等作用。
在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对茶的药理作用记载也很详细,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
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英国有一项抗氧化实验告诉我们:一杯300毫升的茶,其抗氧化效果相当于1.5瓶红葡萄酒,12瓶白葡萄酒,12瓶啤酒,4个苹果,5个洋葱,7杯鲜橙汁……
茶的种类众多,各有什么特色?
绿茶是没有发酵过的茶,因此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红茶是全发酵茶,在其加工过程中,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中国北方人喜爱。
青茶为半发酵茶,又叫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普洱茶是发酵茶,分生普洱和熟普洱,普洱茶特指普洱等地采用云南大叶种 *** 而成的茶叶。普洱茶的特点就是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且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说到普洱茶,还有个知识点,其重要产地西双版纳勐海勐宋古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绵延崇山中的勐宋古茶山茶树资源,20世纪末才被外界重新发现并加以利用,这里的古茶树茶以独特的高香和浓郁的茶气为特点。
勐海勐宋茶山出产的古树茶,香气饱满山韵明显,汤质厚重杯底香强,回甘持久耐泡。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清爽和绵长,不惊艳不矫作,拥有着茶叶最质朴的口感。
中秋节快到了,趁着邮政“919电商节”活动,给家人准备的礼物,除了月饼,我还买了些普洱茶,搭配食用。总之喝茶这么多年,还是更爱普洱,你喜欢喝什么茶?
红茶、绿茶、乌龙茶,第几泡更好喝呢?众所皆知,中国的传统茶可以按工艺分为六大茶类。不同的工艺的 *** 让六大茶类各有特色,比如绿茶的鲜、红茶的醇、乌龙茶的香等等,它同时也使茶的耐泡度有较大的差别。
茶友们经常说:绿茶可以喝三四泡、红茶可以喝四五泡、而乌龙茶、老白茶七八泡都没问题,内质丰富的古树普洱甚至能喝到十五泡以后。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耐泡度,那茶叶的精华到底在哪一泡呢?第几泡更好喝呢?
绿茶
好的绿茶都比较细嫩,适合现泡现饮,温度过高或浸泡时间过长,其中的茶多酚等营养物质将遭到破坏,芳香也会消失。
所以,绿茶的冲泡水温以80℃-85℃为宜。一般来说头泡茶就会将绿茶中的大部分内含物质冲泡出来,所以绿茶的头一两泡茶就是最精华、滋味最丰富的。而到了三四泡之后,味道就会变得寡淡,渐渐只留下一点甜味了。
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不论是小种红茶还是工夫红茶,在制茶过程中都有经过揉捻、烘干等工序,尤其传统的正山小种红茶还经历了“过红锅”这种高温工序。经过这些工序 *** 的红茶,需要用高温的沸水冲泡,才能更好地激发茶香和茶味。
红茶拥有丰富而馥郁的茶香,如桂圆香、花香、松烟香、蜜薯香等。红茶的头泡往往无法将红茶激活到更好的状态,但是经过头泡唤醒的二、三泡可以视为最珍贵的精华泡数。当然好的红茶,不同的泡数会呈现出不同的滋味和香气,但其中这二、三泡一定是不能错过的。
乌龙茶
乌龙茶由于不同的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等原因的差异,而拥有了不同的茶叶形态,主要有条索型、颗粒型和紧压型,如武夷岩茶呈现条索型,铁观音一般是颗粒型,而紧压型的乌龙茶唯有一个品种,那就是漳平水仙。
不同的乌龙茶泡法和更佳滋味的泡数也会有不同,这里以铁观音为例。
铁观音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但是通常经过三泡之后茶叶才可以展开,香气才会弥散开来,到第四泡时,才会散发出真正的高香,所以精华应该是在4泡左右。
白茶
白茶是越陈越香、越存越有价值的一种茶。特别是老白茶,沉淀时间长,需要多泡几次才能完全将它内含的物质 *** 苏醒。
冲泡白茶,更好用白瓷盖碗、沸水。之一泡先醒茶,使茶叶都舒展开;第二泡汤水逐渐变稠;到了第三、四泡的时候,茶叶不断吸水,物质尽数析出,这个时候的茶香和茶味最自然。
由此可见,白茶三四道茶汤滋味更好。一般可7-8泡,或者泡后再煮,能让茶叶充分释放内质,更加的香浓醇和。
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黄茶的产量在六大茶类中一直不高,知名的有君山银针、霍山黄汤、蒙顶黄芽、温州黄汤等。
黄茶一般具有细嫩、新鲜、匀齐、纯净等特点。宜以90℃水冲泡,泡30秒至一分钟,饮用后留三分之一水量在杯中。黄茶往往在第二、三泡口感更佳,但是冲泡次数不宜过多,5-6泡为宜。
黑茶
作为后发酵茶,黑茶的保存期非常长,在储存中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为了便于保存,黑茶多以紧压茶形式封存,泡茶时,需先撬开紧实的茶砖或茶饼,再以100℃沸水洗茶,以滤去茶叶的杂质。头两道茶味道都不够纯,可能会掺杂黑茶 *** 过程的闷堆味。到第三四泡的时候,茶叶就已经舒展开,茶汤的香醇就显现出来了。
一般来说,黑茶三四道茶汤更好喝,可以泡的次数比较多,可达十次,不过冲泡越到后面水味越重。
您又有怎样的泡茶感悟呢?欢迎一起来分享~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对于制茶者而言,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春分前后,可是白茶采摘期!
跨入春分,意味着白茶正式开始采摘或者达到了高峰期。新茶季风风火火拉开序幕。
春分一到,可以开始踏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在赏春色的同时,可不能忽视养生的重要性。
谈及养生,我们可参考《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理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养生的重点,可不就是讲究阴阳协调嘛,换言之,要让“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步调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
外在的运动,我们可通过踏青、散步等形式完成。而内在的运动,则需要通过饮食方面进行调整。
《2》
春分饮食,该注意什么?
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
在“饮”的方面,还要注意茶类的选择。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春分时节饮茶,仍需注意与自身体质相合。如新制焙火茶品等偏性过重的茶品不宜饮用。
在春分前后,我们可选择茶性较为温和的茶类,如老白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
在这些茶类中,我们可根据自己体质的需求进行进一步选择。
如,在春天,养肝护肝也是一大重点,此时我们可侧重选择白茶。
《3》
养肝、护肝,为什么要选择白茶?
选择白茶的原因也很简单,有实验证明,白茶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作用!
2004—2006年,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原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袁弟顺通过实验研究,认为白茶萎凋过程中活性物质的缓慢变化形成的活性成分,有利于抑制肝细胞损伤小鼠的ALT增高,同时降低MDA的含最,从而对小CCL4致急性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说的简单些,白茶具有一定的护肝、养肝作用)
春季是我们人体肝脏最为旺盛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肝火旺,此时不养肝,更待何时?
在白茶的选择上,亦有讲究。
建议茶友们选择老白茶。老白茶含有的有效护肝成分较多,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这种有护肝作用的物质,名为“二氢杨梅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周琼琼博士曾对不同年份的白茶生化物质做过研究,发现这黄酮类化合物,会随着白茶存放年份的增加而上升。换句话说,老白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比新白茶中的多。
《4》
春分喝老白茶,该选哪一种?
老白茶的主要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这三种茶,都适合春分时节喝。
这三种老白茶,口感上微有不同。
老茶白毫银针,多为药香、毫香、稻谷香,茶汤柔和、醇厚、稠滑、甜润。
老茶白牡丹,微带有花香,多以药香、毫香、药香、粽叶香为主,茶汤醇、甘、稠、滑。
老茶寿眉,香气类型会比白毫银针、白牡丹丰富些,草药香、药香、花香、粽叶香、陈香、薄荷香等,都会出现在盖子上、汤水中。要是寿眉饼,还会有独一无二的枣香。茶汤比白毫银针、白牡丹更为甘醇、柔和、稠滑。
就目前而言,市面上的老白茶,多以寿眉为主,且价格相对会比较实惠,适合大部分茶友。
《5》
春分喝老白茶,是泡还是煮?
老白茶的冲泡方式,选择性较多。白瓷盖碗冲泡、玻璃壶煮茶,都是老白茶的良配。
在春分时节喝老白茶,建议茶友们先泡后煮。
老白茶冲泡流程
1、准备茶具和茶
冲泡老白茶,以白瓷盖碗为佳。盖碗容量不宜过大,120毫升足够,此容量下,配5克老白茶。
2、烫洗茶具
在正式冲泡前,先用沸水把所有茶具清洗一遍。
3、投茶、注水
往盖碗里投茶,而后注水。
冲泡老白茶的水温,一定要100℃,要是水温过低,无法充分释放老白茶的滋味。
4、出水
注水后,在适当的时间内出水。
第1-3泡,注入沸水后,5秒出水。
第4-5泡,注入沸水后,10秒出水。
从第六泡开始,要茶汤稍淡,可坐杯半分钟,之后可根据茶汤浓度调整坐杯时间。
冲泡到第八冲后,可改用玻璃壶煮茶。
煮老白茶流程
1、清洗茶具
按照惯例,在煮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一遍。
2、烧水
煮茶前,一定要先注水。如果我们是煮叶底,那5克的叶底,配上400毫升的水。
3、投茶
水沸腾后,投茶。
4、煮茶
煮茶的时间,不宜过长,煮叶底,之一壶一般煮茶半分钟就可关闭电源,而后利用余温加热。等到茶汤不沸腾时,即可倒出茶汤饮用。
第二壶煮茶时间,可稍微延长些。具体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进行调整。
如此,就能享受老白茶的丰富滋味。
《6》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杏不胜威。
虽说已是仲春时节,但气温还不稳定,寒冷交替,冷一阵,热一阵。此时人体阳气初开,还尚稚嫩,需要呵护,所谓“春捂秋冻”。
喝一杯老白茶,捂一捂,助阳气生发。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惯,还有春天饮茶对身体好的说法,国人认为,茶能够祛除体内的寒气,而冬天他人替寒气淤积,春天证实祛除体内寒气的时候,因此也有了春天饮茶好处多的说法。
我们的祖先通过不同的 *** *** ,将茶叶制成了不同的口感与色泽,而我们按照茶叶 *** 手法的不同,也将数量庞大的茶叶种类主要分成了六大类,分别是红茶、绿茶、黄茶、青茶、黑茶、白茶。
这六种茶的主要区别在于发酵的程度与发酵的 *** 。通常来说,按照发酵程度排序的话,从低到高依次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绿茶通常不做任何发酵,采摘新鲜茶叶后进行杀青、揉捻、干燥即可,绿茶喝的就是新鲜。而发酵程度比较高的红茶与黑茶,通常在杀青后还要进行发酵处理。
由于发酵程度的不同,六大茶类中的茶多酚与维生素的含量也各有不同,这便导致了这些茶,有的性凉,有的性热,有的性温。因而,六大茶类所适应的人群也有所不同。那么这六大茶类到底对应的都是哪些人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些挑选适合自己的茶叶的干货。
不同体质的人,应喝不同的茶,希望你没喝错
1、绿茶
绿茶适宜那些平时看电脑、看手机、看电视比较多的人喝,同时也适合那些体热、体内火气比较重、精力旺盛、消化功能良好的人喝。一般来说,精神衰弱者、睡眠状况较差者、胃肠功能较差的人要尽量避免喝绿茶,常喝绿茶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失眠等症状。
2、青茶
青茶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叫做乌龙茶,它囊括的茶叶品种较多。青茶的发酵程度适中,品性较为温和。青茶因为本身的特点就是“中庸”的,因此青茶的受众范围是非常广的,青茶也是深受大众所喜爱的一种茶类。相对来说,青茶适宜那些性子急躁、饭量较大的人群饮用,青茶可以帮助他们促进消化、缓解压力。
3、白茶
白茶的茶毫非常之多,非常适宜那些经常用眼的人来喝,比如说平时的上班族,还有每天学习时间较长的初高中学生、一直在准备各种招考的青年人、中年人等,都可以常喝白茶。白茶还适宜那些平时工作压力重、经常熬夜、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人来喝。
4、黑茶
黑茶作为一种发酵程度较高的茶,能够促进人的消化。因此,黑茶适宜那些经常吃肉、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的人喝,那些肥胖、三高、烟酒不离手、便秘、体虚、体湿的人都可以常喝。
5、红茶
红茶较为温和,能够促进消化,它适宜那些肠胃不好、体虚且手脚冰凉的人饮用。
6、黄茶
黄茶适宜那些经常出现胃胀、胃酸、胃痛的人喝,它非常温和,能够帮助改善胃肠情况。
说了六种茶的适宜人群,我们不妨再看看那些人见人爱、受众广泛的茶叶吧!
1、菊花茶
说起菊花茶,开封是当之无愧的“菊花之乡”,其菊花品种有1500多种,并且开封种植菊花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而在众多菊花品种中金菊源也以其多特的外形,清新的口感脱颖而出。
其花瓣密实而肥厚,茶汤浅黄而清澈,味道鲜美甘醇,唯美的气息十分地吸引饮茶者的关注。其天生自带清冽的气味,泡于水中,自然也有着别样的风味,并且,菊花不似其它的花茶,它的味道没有一丝苦涩,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另外,金菊源中的黄酮类物质高于其他品种的菊花,不仅能够使得酸涩的眼睛得到滋润,视疲劳得到缓解,还可以使得人的眼神更加明亮,专注度更高,看东西越来越清晰。同时,它还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与缓解,让人的压力得到短暂的减轻。非常适合经常上班、精神紧张的人群。
2、白牡丹
白牡丹色白味微苦,能够清除人体内的火气。白牡丹是一种独特的花茶品类,深受中华儿女的喜爱,并且能够缓解心中的烦闷与不安,帮助人更好地进入到深度睡眠的状态当中。
3、大红袍
大红袍是一种产于福建省的乌龙茶,它的色泽艳红,给人以饱满的温暖感,同时性温的特性,也使得它的受众很广,并且大红袍的口感非常醇厚,能够有效促进人体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达飞.辨体质、喝对茶,茶杯中的养生门道
【2】马琤琤.喝茶有讲究 体质决定喝什么茶
【3】晴空.不同体质偏向 选茶养生有讲究
【4】顾娟,郑丹,张学艳.饮用普洱茶对肥胖体质指数的影响
关注@番茄医学社 每天分享健康养生知识 #健康明星计划##每日养生小常识#
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这下终于懂了!六大茶类怎么区分的呢?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青茶、黑茶是不是用不同茶树的叶子做成不同茶呢?绿茶、红茶是根据不同颜色分的么?还是说,用红茶树做出来的就是红茶,用绿茶树做出来的就是绿茶?为什么 black tea 翻译过来是红茶而不是黑茶?乌龙茶是什么茶?今天小编告诉你!其实是相同的一片叶子就可以做成六大茶类。
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都是根据啥分的? 我们国家的茶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式,比如按季节分为春茶、秋茶等;按生产地区分闽茶、浙茶、滇茶等;按销区分内销、外销、边销(蒙藏等少数民族喝的茶)。
我们常说的红茶、绿茶是以不同茶类加工工艺为主,辅以茶树品种和产地的六大茶类分类方式<1>。因此理论上同样的茶树鲜叶可以制成六种茶类,比如熟普洱是黑茶,而生普洱就是绿茶,但白茶和青茶就对特殊的茶树品种有要求。所以判断茶类不能单看名字,比如君山银针是黄茶,白毫银针是白茶。
不同的加工工艺形成茶叶不同的氧化(发酵)程度,于是就有了大家可能听说过的不氧化(发酵)茶、全氧化(发酵)茶以及半氧化(发酵)茶。加工工艺是因,氧化发酵程度是果。六大茶类分类的核心是加工工艺,也就是说,每类茶都有自己的特征工序,以此分别。
六大茶类分类 *** 是以制茶 *** 与茶叶变色理论为基础,依每种茶类在制法中内质变化“发酵程度”,黄烷醇类氧化程度、快慢、先后等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泽为基础的分类法,这种新的分类法系统地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今天给大家讲解中国六大茶类的基本认识!
1、
绿茶 不发酵 讲究新鲜
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另外,绿茶越嫩滋味也就越鲜爽,所以名优绿茶大多采用极嫩的原料 *** 。对于绿茶,外形比内质重要得多,所以选购绿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茶叶的嫩度、整碎程度、紧实度以及色泽。
喝法:泡绿茶采用两种 *** 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
正确的泡绿茶饮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泡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
一般的绿茶冲泡 *** 及注意事项:
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的白开水。
全国各地广泛种植绿茶是中国人饮用最广泛的一种茶类,产地非常广,全国的东南西北各省市,几乎没有不产绿茶的地方。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优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很多小地方也会出产绿茶,但知名度比较低,一般都是自产自销。
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产区分布:北到山东、陕西、甘肃,南到海南,都生产绿茶。其余还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几乎涵盖了南方各省。
2、
黄茶 轻发酵 “闷”黄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 *** 近似于绿茶,其 *** 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 闷黄、干燥。
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喝法:用玻璃杯或盖碗,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更佳,可欣赏茶叶似群笋破土,缓缓升降,堆绿叠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
投茶量:按泡茶具容量置入四分之一茶叶。
水 温:摄氏八十五度
冲泡时间:之一泡:三十秒 第二泡:六十秒 第三泡:二分钟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如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绿、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3、
白茶 不发酵 *** 简单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喝法:白茶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甘醇,浓香四溢。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叶。2.温度的控制,水温要求在90 到100 。
福建南平政和县茶园
白茶的产地,公认的产区只有福建省的福鼎和政和。但因为白茶这几年兴起,其他一些省市也开始引种并生产白茶。关于福鼎和政和哪个才是白茶的起源地,一直都争论不休,就目前市面上的白茶来说,福鼎白茶占多数。
这两地的白茶品质都很好,只是风味有一些差异,茶友们可以各取所好。购买白茶的时候,除了关注产地,白茶根据原料从嫩到老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云南白茶(月光白)也被很多茶友喜爱,茶芽肥壮,满披白毫,很有特色。
4、
青茶 半发酵 特点折中
青茶,亦称乌龙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
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喝法:泡乌龙茶选用容易茶水分离的器皿(盖碗、一壶一杯或者飘逸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后要加盖。注意,每一次冲泡都要将其中的茶汤倒干净才不会影响下一泡的滋味。
青茶,也称为乌龙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是半发茶,主要产于中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福建、广东、台湾盛行工夫茶,说到工夫茶,是指用小壶小杯冲泡饮茶的方式。乌龙茶最适合用工夫茶的 *** 冲泡,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后引种并传入广东潮汕地区和台湾。工夫茶盛行的福建、广东、台湾,自然也是乌龙茶的主产区:福建的南部有铁观音,北部有武夷岩茶;广东的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台湾以各座山上的高山乌龙茶闻名。
5、
红茶 全发酵 茶汤红亮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 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2013年湖南东江楚云仙红茶喜获“中茶杯”特等奖。
喝法:泡红茶更好用刚煮沸的水。红茶更好用玻璃杯来冲泡,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最后注意,红茶不要喝新茶,要放置半个月后饮用。
红茶,发源地是近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村),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此外还分布于安徽的祁红工夫和云南的滇红工夫,福建的闽红工夫、江西的宁红工夫、湖北的宜红工夫、湖南的湖红工夫(湘红工夫)、四川的川红工夫、浙江的越红功夫、江苏的宜兴红茶、广东的英德红茶等地。
6、
黑茶 后发酵 茶马古道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老黑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喝法: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冲泡喝。
黑茶,为后发酵茶,主要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安徽(古黟黑茶)等地。产黑茶的地区,也比较固定,产量比较大的主要有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黑茶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供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为边疆地区蔬菜少食肉多,为了帮助消化食物和平衡营养,需要多喝茶。
全国各省产茶名录
本文列举茶类不尽详细,主要参考自《中国茶品鉴图典》《品茶图鉴》《舌尖上的中国茶》,部分未收录的茶欢迎留言补充。
- 浙江
西湖龙井 大佛龙井 余杭径山茶 顾渚紫笋 金奖惠明茶 安吉白茶 松阳银猴 临海蟠毫 开化龙顶 遂昌银猴 江山绿牡丹 武阳春雨平阳黄汤 莫干黄芽 越红工夫 九曲红梅
- 四川
峨眉毛峰 峨眉雪芽 蒙顶甘露 石花茶 广安松针 香山贡茶 竹叶青 万源巴山雀舌 早白尖 锦城露芽 蒙顶黄芽 川红工夫雅安康砖茶 雅安金尖茶 都江堰方包茶
- 重庆
巴山银毫 江津翠芽 龙佛仙茗 雾都香茗 沱茶
- 江西
庐山云雾 狗牯脑 上饶白眉 信川龙翠 大沽白毫 武化云雾 井冈碧玉 井冈翠绿 云雾仙茶 婺源婺绿 婺源茗眉 修水双井绿修水宁红
- 安徽
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 老竹大方 修宁松萝 敬亭绿雪 涌溪火青 舒城兰花茶 皖西早花 天柱剑毫 岳西翠兰 齐山翠眉 休宁屯绿 霍山黄芽 皖西黄大茶 祁门红茶 老安茶
- 江苏
碧螺春 阳羡雪芽 南京雨花茶 太湖翠竹 无锡毫茶 二泉银毫 南山寿眉 金坛雀舌 花果山云雾茶 江宁翠螺 天池茗毫
- 福建
白毫银针 白牡丹 贡眉 寿眉 宁德天山绿茶 政和白毛猴安溪铁观音 安溪色种 武夷岩茶 闽北水仙 闽北肉桂 漳平水仙 大红袍 八角亭龙须茶 永春佛手 正山小种 金骏眉 闽红工夫
- 湖南
安化松针 古丈毛尖 沩山毛尖 高桥银针 湘潭韶峰君山银针湖红工夫 湖南黑茶 安化黑砖 花砖 茯砖 湘尖茶 千两茶
- 广东
古劳茶 和箩茶广东大叶青凤凰单丛 岭头单丛 石古坪乌龙 英德红茶
- 湖北
恩施玉露 远安鹿苑 车云山毛尖 仙人掌茶 邓村云雾剑毫 武当绿羽 蒲圻松峰茶 蒲圻玉露茗 咸丰瀑泉茶 麻城黾山岩绿 松滋碧洞茶 兴山高岗毛尖 大梧双桥毛茶湖北老青茶
- 广西
南山白毛茶 凌云白毫 桂平西山茶 象棋云雾凌云金毫 梧州六堡茶
- 云南
普洱茶 滇红 云南古树白茶 南糯白毫 宜良宝洪茶 大理苍山绿雪 勐海佛香茶 德宏大叶剑峰 思茅绿海银毫 保山春绿 龙岭龙眉
- 贵州
都匀毛尖 贵定云雾茶 遵义毛峰 云针绿茶 龙泉剑茗 湄潭翠芽 绿宝石 梵净山雪芽 青山翠芽 大方海马宫茶遵义红茶
- 海南
海南大白毫 五指山绿茶 白沙绿茶 白沙红茶
- 河南
信阳毛尖 仰天雪绿 太白银毫 信阳红茶
- 陕西
*** 毛尖 午子仙毫 汉水银梭 秦巴雾毫 八仙云雾 商南泉茗 泾渭茯茶
- 山东
莲山翠芽 莒南松针 莒南雪芽 龙泉翠芽 胶南海青峰茶 日照雪青 沂蒙碧芽 临沭玉山茗芽 崂山绿茶
- 台湾
三峡龙井冻顶乌龙 文山包种 阿里山高山茶 杉林溪高山茶 梨山高山茶 东方美人(白毫乌龙) 日月潭红茶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绿茶、红茶、黑茶、白茶......有啥区别?养生作用差别大吗?现在市面上茶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就有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等等。
请问它们之间有啥区别?其营养或养生功能差别大吗?
其实,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可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白茶是微发酵茶,黄茶是轻发酵茶,青茶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黑茶是后发酵茶。
就是说,除了绿茶外,其他五类茶都经过了发酵。
绿茶不需要发酵,但要经过“杀青”。杀青,即鲜茶叶采下后,或炒,或烘,或晒,或蒸,尽可能保持其原色原味,例如西湖龙井。
白茶比较少见且名贵,如福建的白毫银针,则靠“自然萎凋”发酵。也就是鲜叶采下后,不炒不揉,自然干燥而得。
黄茶靠“闷黄”,即在湿热闷蒸中实现发酵。代表品种是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
青茶的发酵,是“摇”出来的。“摇青”这一工艺,发酵的通常是茶叶的边缘,所以青茶有“绿叶镶红边”的特点。铁观音、大红袍就是青茶,又叫乌龙茶。
红茶,如祁门红茶,靠的是揉捻或揉切破坏茶叶细胞,让茶多酚氧化。
黑茶,通常是鲜叶晒干后,在湿热条件下利用微生物菌落缓慢发酵所得。普洱就属于黑茶。
看懂了吧?茶叶的发酵只是一种工艺。就是说,任何一个地方的新鲜茶叶,理论上可以做成任何一类茶。
茶叶发酵,实质是茶多酚的氧化。茶多酚本无色,氧化渐进,会变成黄色的茶黄素,接着变成红色的茶红素,最后成了黑褐色的茶褐素。这个过程,就是茶叶的发酵。发酵度越高,茶汤的颜色就越深。
其实从营养或保健功能讲,茶叶之间是有区别,但相差不大。大家买茶时,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茶叶即可。
例如,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绿茶等);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红茶等)。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也许是因为寒冷秋季的到来,许多茶友将泡茶换成了煮茶。
煮茶,一种能解放双手的冲泡方式。
查看“煮”字的字形演变、字源演变,着实有趣。
它是一个容器(像鼎一样),底下放着一把火,容器里放着各种各样的食材,大火、小火煮着,于是就有了“煮”字。
煮茶,单单一个煮字,足以让人慢下来,经过火焰的炙烤,茶器中的水随着温度变化,似蟹眼,似鱼眼,似连续的水珠,而后投茶。经过文火慢慢烹煮,煮出茶的味道,有别样的味道。
煮茶,好像在做减法,可以让你的生活节奏稍稍放慢。
这也难怪,古代人的精神消费里,就有煮茶一项。
在深秋初冬季节,煮茶,也很符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忙里偷闲。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的疑点难点,比如之一关要攻克的,是如何正确挑选一款适合煮的茶。
茶,有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并非所有茶都可以煮。
《2》
茶有六大类,哪种适合煮?
煮茶除了要意境,更要滋味。
经得起煮的茶,必定是有深厚内质的茶。
要煮得好喝的,要挑选那些适合煮、品质上乘、底子好的茶。
好茶煮一煮,其真味也就彻底地显现出来了。就如有些高山老白茶,如果仅以高温冲泡,还差强人意,好比高手过招却无法尽施手脚,只用了七分功力还有三分未尽却要罢场了,总觉得意犹未尽,难免有落寞之感。
此时,就需要通过煮茶,让这泡茶更加圆满,真正展现自己的功力。
煮茶,煮茶,就是茶叶要一直与沸水接触,并且在反复沸腾的水中,能持续释放滋味。这对能够煮茶的原料,有两个基本要求。
1.内在物质丰富
2.耐煮
内质丰富,是基本要求。内在物质的多与寡,直接影响影响到煮茶的次数、口感,不容小觑,它是续航能力的一种体现。
只有那些内质充足的茶,才是煮茶的首选。
茶,还要耐煮,经得起沸水的考验,要能扛得住反复沸腾的水温。
在这两个条件的制约下,可以将六大茶类作个减法,筛选出适合煮的茶,入选的有:
1.白茶(有年份的)
2.武夷岩茶
3.红茶
4.黑茶
从这个结果来看,绿茶、新白茶、黄茶被淘汰。原因也很简单:
之一、煮出来不好喝。
若是煮绿茶、黄茶、新白茶,它们只有一个命运——又苦又涩。
绿茶,是不发酵茶,内有非常强大的茶多酚物质,茶多酚是茶叶中涩感的主要来源,它的含量越高,茶越容易出现涩味。有时候控制不好冲泡技巧,都能将绿茶泡得又苦又涩。
在高温反复沸腾之下,绿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也会控制不住地溢出,让茶汤浓度迅速变大。
新白茶,亦是如此,经过萎凋和干燥而来,不揉不捻不炒,内在的茶多酚、咖啡碱物质也是相当可观,经过沸水这么一煮,也容易苦涩。
故而,从口感方面考虑,绿茶、新白茶、黄茶并不适合煮茶。
第二、不耐煮
绿茶、新白茶、黄茶除了煮了不好喝,另一个原因就是不耐煮。尤其是用嫩芽 *** 的绿茶、新白茶,别轻易挑战煮茶。
反观黑茶、黑茶、红茶,它们经过发酵后,具备了耐煮的特性,自然能担得起煮茶的考验。
查看适合煮茶的目录,也有的茶友觉得好奇:这白茶,不是不能煮吗?怎么你又说能煮呢?这不是相互矛盾吗?
不不不,村姑陈所说的白茶可以煮,有前提条件——年份。
说白了,就是要有年份的白茶才可以煮。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陈化,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物质转化,含量逐渐减少,这样就能经得起煮茶。
好比生的柿子不能吃,会又麻又涩,但成熟后的柿子,香甜可口。
生普,也是如此。要上了年份茶,更适合煮着喝。
《3》
煮茶,细节不容忽视。
选择了适合煮的茶,只是完成之一步,接下来还有若干个步骤需要完成。
如茶器的挑选、煮茶的具体实施过程,这些都需要大家认真掌握。
列举几个典型的煮茶细节,茶友们要特别注意。
【煮茶的茶器选择】
煮茶器具,可谓琳琅满目,不同的材质、器型堆叠在一起,选择数不胜数。
在现有的这些茶具中,有两种茶器适合煮茶。
一是玻璃煮茶壶,二是陶泥壶。
这两种茶器,优选玻璃煮茶壶。这种茶器,操作难度更低,哪怕是新手也可以驾轻就熟。
玻璃壶煮茶,有三个优势。
1.不吸收香气,汤水,给茶叶足够的展示空间。
2.材质透明,具有观赏性,在煮茶时,可看茶叶上下浮动,汤色变化,也是一种视觉享受。
3.清洗方便,不容易有残留,不会左右我们对一款茶的判断。
若是追求形式,那不妨风雅些,选择红泥壶或者是砂铫,配上风炉煮茶,还原一次古代人的煮茶法。
【茶水比例控制】
煮茶,似烹饪,只有熟知食材的特性,配以适量的调味料,才能真正保留食材的鲜美。
要煮的一壶好茶,茶水比例要严格把控。
增一克则浓,减一克则淡,唯有恰当的比例,才是圆满。
别的不说,光是煮老白茶,茶水比例就要控制到位。
如煮三年的白茶,五年的白茶,投茶量就要变化。400毫升注水量,三年的老寿眉搭配干茶3克左右,五年的干茶,同样的注水量,投茶2克即可。
又比如直接煮茶,泡过后再煮茶,茶水比例也是有差别。煮三年的白茶,从干茶开始,400毫升水量,搭配3克。如果是泡过后再煮,5克的茶叶,搭配400毫升水量即可。
不同品种,茶水比例也不相同。煮白牡丹的投茶量,就要比寿眉少一些。同样400毫升水量,寿眉可以投3克干茶,白牡丹则要调整到1.5-2克。
投茶量要是太随性,往往煮不出好喝的汤。
这一点,不论您煮什么茶,都是如此。茶水比例,需要通过一次次煮茶去积累经验。
【煮茶水温】
煮茶,不外两种情况。一是冷水煮茶,二是热水煮茶。
两种 *** ,煮出来的茶汤口感大相径庭。
1.冷水
用冷水煮出的茶,浓度偏高。
2.沸水
沸水煮出的茶,浓度相对偏低。
选择冷水还是沸水煮茶,要视茶叶品质状况而定。
比如,我们在煮高山白茶时,就要用沸水煮茶,避免茶汤浓度过高。煮平地白茶,那就选择冷水开始煮茶,让茶汤浓度变大。
掌控好水温,才能保证煮出来的茶,色香味俱全,符合心意。
《4》
闲下来乐意做个素心的人,煮水,洗盏,不慌不忙为自己煮一壶茶。
或是老白茶,或者黑茶,或是普洱茶,只要这茶适合煮,就行。
秋冬季节偏爱煮茶,在于一杯热茶,带来的不仅仅是口感享受,更多是健康方式。一杯热茶下肚,有种直通经脉百骸舒张的畅 *** ,不能以言语细述。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月光酿酒,春水煮茶。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受访专家: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 江用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茶叶大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绿茶、红茶、乌龙茶(如铁观音)、黑茶(如普洱)、黄茶、白茶。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茶,喝对茶才能养人。
常运动、上班族,喝绿茶、黄茶。绿茶属于非发酵茶,黄茶属于轻发酵茶,两者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红茶、黑茶。研究表明,茶多酚有利于维持体内儿茶酚胺的浓度,从而增加肌肉收缩能力,促进脂肪分解,绿茶中的 *** 还会强化这一效果。另外,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消除运动中产生的自由基,减轻疲惫感和骨骼肌损伤,维持机体免疫力。所以建议常运动的人将绿茶或黄茶作为日常饮品。
上班族基本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绿茶和黄茶抗氧化作用更好,茶中的 *** 也能帮着提神。绿茶还有很好的抗辐射作用,虽然手机和电脑的辐射很小,但每天接触时间比较长,也可以多喝点绿茶。
吃得油、血脂高,喝红茶、黑茶。各种茶都有一定解腻降脂的作用。动物实验发现,黑茶中的熟普洱茶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降脂效果显著优于不发酵的绿茶,略优于半发酵的乌龙茶;另有研究发现,红茶和黑茶在降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都优于绿茶,所以吃得油腻或血脂高的朋友可以喝红茶和黑茶。
花茶健康益处各不同。除了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直接泡着喝,人们也会把菊花、玫瑰花、茉莉花等花草和茶叶混在一起泡成花茶。传统养生认为菊花能清火、玫瑰花可静神、茉莉助消炎,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花茶喝。
药茶不能随意喝。多种中药材如决明子、石斛、甘草、黄芪等都可以熬煮后代茶饮。不过,是药三分毒,中医要根据体质开药茶方,自己不可随意配伍胡乱喝。
中医认为绿茶和黄茶性凉、红茶和黑茶性温,所以平时脾胃不太好的人和怕冷的人可以多喝点红茶和黑茶,而火气旺、长痘痘的人可以喝点绿茶和黄茶;茶中 *** 有兴奋神经的作用,所以睡眠不好的人晚上更好别喝茶;另外,泡茶不要太浓,以免影响矿物质吸收。(谷传玲)
来源:红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到底有什么区别?一次性讲清楚茶味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养生,对中国人来说,喝茶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
关于每泡茶的口感,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道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这种说法准确吗?究竟茶的第几泡是精华?
其实,茶叶的耐泡程度跟茶叶的种类、加工 *** 和老嫩程度有关,因此,茶叶的精华到底在第几泡不能一概而论。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儿茶素等多酚类化合物被公认为是绿茶中对健康有益的关键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包括预防癌症、改善心血管健康、减肥、抵御电离辐射等。
此外,绿茶还是维生素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茶类。从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与其他茶类相比,绿茶的抗癌功效较好。
多项研究表明,绿茶能降低乳腺、前列腺、肺、口腔、膀胱、结肠、胃、胰腺等多部位肿瘤发生的危险性。
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冲泡时间为2~3分钟。
绿茶适合现泡现饮,温度过高或浸泡时间过长,其中的茶多酚等营养物质将遭到破坏,芳香也会消失。
一般来说,绿茶的精华在第二泡和第三泡上,经过四五泡之后,味道就有些寡淡了。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多数糖类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从而产生红茶特有的香气和口感。
茶黄素是红茶中最主要的功能性成分。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饮用红茶有助调节人体动脉中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此外,茶黄素还可抗氧化、抗癌、预防慢性炎症和肥胖。
从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与其他茶类相比,一般红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较好。
红茶更好用沸水冲泡,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宜。浸泡时间短,茶水的颜色浅淡,滋味轻;泡久了,茶汤的涩味重,香味也容易丧失。
一般红茶冲泡一两次口感达到更好,较为高档的工夫红茶,冲泡三四次味道更佳。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常见的有铁观音、大红袍等,其加工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除了在绿茶和红茶中常见的儿茶素、茶多糖、茶皂素等,乌龙茶还含有一些特殊功能成分。
比如某些乌龙茶品种中富含“甲基化儿茶素成分”,具有抗过敏、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降血压等功能。
从一些相关的文献报道来看,与其他茶类相比,乌龙茶在减肥方面效果较好。
铁观音当属乌龙茶中的极品,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
铁观音茶叶条形紧密,通常经过三泡之后茶叶才可以展开,香气弥散开来,到第四泡时,才会散发出真正的高香,甚至到了第六七泡都有余香。
也就是说,铁观音的精华应该出现在第四泡的时候。
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属于后发酵茶,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成分。
现阶段研究表明,普洱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等保健功能,降脂作用可能与其中的他汀类化合物有关。
普洱茶在储存中,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普洱茶冲泡较为讲究,通常需要先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
这之后的每一泡,茶味逐渐呈现。普洱茶生饼耐泡,一般可以连续泡8~10次,但熟饼并没有这么多次数,具体泡多少次与泡茶的量、出汤时间有直接关系。
普洱茶多为压紧型茶,往往第二泡还没有完全使茶叶展开,所以精华要从第三泡开始,也有很多人认为,三到五道是普洱茶口感更好的时候。
此外,有说法认为,茶叶经多次冲泡,会使其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浸出。
事实上,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多水溶解度极低,按每人每天饮茶10克计算,即使冲泡1毫克/千克残留的茶叶,摄入的农药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允许摄入量的几千分之一。
茶叶中重金属铅的浸出率也比较低,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的茶叶,其含量就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听到一段关于泡茶水温的口诀。
“绿茶八十保清新,红茶九十出甜汤,乌龙茶沸水泡,白茶要分新和老,老茶冲泡100度,新茶冲泡降低温。”
看完这段话,一时间,感慨良多。
之一时间内,心里就想到了不少槽点。
说句实在话,泡茶而已,不必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泡茶喝,好茶尽管放心大胆使用沸水冲泡。
烧水泡茶,一壶水刚烧开,立马注水泡茶。
用不着特意将水温晾到80℃、90℃等。
降低水温去泡茶,反而不利于茶香、茶味的完美发挥。
《2》
沸水泡绿茶,无需多虑。
茶圈内,许多茶客对温水泡绿茶的说法,深信不疑。
认为高等级的绿茶,原料细嫩,沸水冲泡会将好茶烫坏,清新风味受损。
以及会导致绿叶清汤色泽下降,泡成“熟菜汤”,茶汤由绿转黄,汤色变暗,鲜味下降,并不好喝。
这种想法不可取。
与其说,沸水会将绿茶烫坏,不如归因在闷泡、浸泡时间太长。
高温沸水泡茶,不会轻易破坏绿茶口感,导致青葱嫩绿为主的绿茶,烫熟闷黄。
类似爆炒绿叶蔬菜。
很多人都纠结过,为什么饭店里的绿叶蔬菜总会翠绿油亮的,但自己炒出来的青菜卖相却很糟糕。
其实这与高温猛火快炒有关。
起锅放油,高温爆炒,迅速翻炒,别提早放盐,更利于保持蔬菜色泽。
降低炒锅温度,加水炖菜,反而会影响绿叶蔬菜的卖相。
绿茶冲泡也是如此,经历高温杀青后,区区沸水的高温,对绿茶而言不在话下。
和温水、冷萃相比,滚烫开水冲泡,利于激发茶香,泡出极致清鲜风味。
但要注意,泡绿茶,切忌闷泡。
玻璃杯泡绿茶,浸泡片刻,当你看到干茶缓缓浸润舒展,杯中茶水温度达到适口状态时,及时品尝,才不会错过鲜味更佳期。
盖碗或者玻璃壶泡绿茶,沸水冲入后,及时分离茶水,更能确保茶味浓淡适中,清新爽口,绿叶清汤的茶味本色得到尽善尽美发挥!
要是闷着喝,即便温水泡茶,也改变不了将绿茶闷变色,损耗鲜味的糟糕结局!
《3》
红茶冲泡,不惧沸水。
泡红茶,不存在85-90℃水温才能确保茶味清甜的说法。
相反,高温沸水冲泡,更能泡出优质红茶内在茶味物质。
让泡出来的茶汤,更清甜、更鲜醇、更饱满。
泡茶喝,要正视一个现实。
降低泡茶水温,会影响全方面的气味、滋味释放。
茶叶气味,分优劣好坏。
正常红茶,干茶与盖香、挂杯香以花香、果香、蜜香、甜香为主,茶香馥郁甜美。
而工艺不当,变质变味的红茶,气味一言难尽。
青臭味、闷酸味、沤青味、 灰尘味等,比比皆是,难闻极了。
沸水泡茶,高温会加速气味分子的扩散。
优质红茶,茶香更显。
劣质红茶,怪味更显。
泡茶水温对红茶的滋味浸出,原理相似。
沸水冲泡红茶,一流好茶更能呈现出鲜醇、柔润、饱满、醇厚、甘润的好茶本色。
而苦涩、酸涩物质含量过重的劣质问题茶,极易暴露出茶味短板。
唯有降低水温,用温水泡茶,才能避免糟糕的怪味杂味过多释放,露出缺陷。
沸水显形,温水遮羞。
品质足够硬的红茶,尽管放心使用沸水冲泡!
《4》
泡岩茶,沸水直冲。
冲泡武夷岩茶,圈内对泡茶水温没有过多争议。
毕竟,岩茶在加工期间,少不了高温焙茶。
从高温里摸爬滚打过的岩茶,包括大红袍、肉桂、水仙等, 一概不惧沸水。
泡茶喝,更好是烧上一壶沸沸的水。
连泡两、三冲,烧水壶内的水温自然下降,重新烧沸再继续冲泡。
不然直接买入自带保温加热的烧水壶,确保泡茶期间随时都能供应沸水。
滚烫热烈的高温沸水,更能泡出武夷岩茶的香清甘活风味。
冲泡岩茶虽然在水温高低方面没有争议,不论具体品种、火功高低、山场分类,一概使用沸水。
但在注水时,网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
“岩茶加工经历揉捻,茶味浸出快,注入沸水时要讲究策略,别兜头往下浇灌沸水,更好用沿边定点低斟的 *** ,从盖碗一侧将沸水缓缓切入。”
讲真,这样的泡茶建议类似汤圆上雕花,没有任何实际用途。
吃汤圆,雕花再吃不仅费时,还对口感风味提升没有半点用途。
诸如“定点低斟”的注水 *** ,也是如此。
慢条斯理地向下低斟注水,水柱太细,水流细缓,耽误泡茶时间。
同时,还不能均匀将干茶及时打湿、浸润。
固定在盖碗一侧往下注水,另一侧的干茶条索还处于干燥状态。
在注水结束后,这部分岩茶条索浮起在汤面,不能及时浸出茶味。
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浸出不完整,何谈好滋味?
泡岩茶用不着这些华而不实的注水冲泡招数,快速打圈注水才是务实上选!
《5》
泡白茶,新茶老茶都能用沸水。
开篇提到的那个泡茶口诀里,最后提到了一句话。
“老白茶冲泡用沸水,新白茶冲泡要降低水温。”
话说,这背后的起因是什么?
“新白茶的原料更嫩!会被沸水烫坏。”
很显然,对方对于白茶的了解,已经一错再错,一错到底。
首先,适宜白茶的冲泡水温,不分新茶老茶,都能放心使用沸水。
其次,新白茶都是细芽嫩叶,粗梗大叶的白茶才能存成老茶的理解,显然有假。
白茶储存,不分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只要用心存茶,都能存出甘香醇厚的老白茶。
最后,即使是原料细嫩的新白茶,也不会被沸水烫坏。
因为,它们拥有白毫的保护。
白毫分布规律是,原料越嫩,茶毫越多。
芽头紧实的白毫银针,里里外外都是白毫,内在防护固若金汤。哪怕剥开一层,内层依旧是密披白毫!
白牡丹的芽头与叶片背面,白毫分布密集。
春寿眉的嫩叶背面,茶毫数量肉眼可视,数量不少。
白茶的“毫”,除了增添毫香,添加清甜鲜爽口感,还具有一定防水保护效果。
盖碗泡白茶,冲入沸水,快速出汤,及时分离茶水。
随后,再打开盖,观察叶底。
这时明显能看到,芽头表面的白毫没有彻底湿透。
需要连续冲泡两、三个回合,才能完全浸泡舒展。
有了这些密实茶毫的保护,哪怕看似原料娇嫩的白毫银针、白牡丹,也不存在“怕烫”的说法。
泡茶喝,沸水冲泡更能泡出鲜醇甘爽的优质白茶本色!
《6》
沸水泡茶的好处有很多。
在微生物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前人就已经知道要将水烧开再喝的道理。
烧开煮沸后,再去饮用,更能杀菌。
现如今,即便有了直饮水、饮用水、桶装纯净水。
泡茶喝,也别忘了烧开烧沸,再用沸水泡茶。
有研究证明,冲泡水温与茶叶风味释放呈现正比。
高温泡茶,对茶叶内部物质施加更多的压力。
茶叶内在的茶香、茶味更能充分、及时、完整释放/浸出。
只要品质没有短板,沸水泡茶不会轻易将茶味泡苦、泡涩、泡出酸味。
疾风知劲草,烈火出真金。
沸水冲好茶,一试便能知!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