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味辛、甘、热,入肾、脾、膀胱、心胞、肝经。补元阳,养精神,通血脉,疗下焦虚寒,治秋冬腹痛、泄泻、奔豚,利水道,温筋暖脏,实卫护营,安吐逆疼痛。
上面是属于肉桂的基本功效,而肉桂的奇妙之处全在于引龙雷之火,下安肾脏,能治虚火上炎,比如临床把脉滑结有力,为实火;如果右关尺偏沉迟,而人上焦又有上火的症状,则为虚火。治疗虚火,需要上清而下温,待下焦温暖以后,上焦自然清凉舒适。所以才有了交泰丸这一小方出现,即将肉桂入于黄连之中,使上焦心火不炎,而下焦肾宫自温,肾中之精上通心宫,心内之液下通肾脏,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这就是肉桂的妙用所在。
然而还有更为经典的搭配,比如补泻兼施的六味地黄丸中,常可加入偏于敦厚的肉桂来坚守命门,不离不弃;还有性燥的附子,走而不守,如此就形成了另一名方桂附地黄丸。因附子性偏飞跃,所以方中肉桂离了附子可以成功,但附子断不能离开肉桂,否则不能奏效。此方仲景必用肉桂,而少量的附子仅仅也是为了相助肉桂来温散水气。善用此方者,还可以对里面的熟地和茯苓、肉桂用量进行调整,就能决定是补肾温阳或是温阳利水的整体方向。
另外陈氏还记载有更加精妙的配伍,即:将肉桂用之于六味地黄丸,来补火之不足,再加麦冬、五味子于其中,以补肺气,则神之又神,名为九味地黄丸。因五味之酸收,能够佐肉桂来敛虚火,如此龙雷之火更能被制伏,而不敢向上飞腾,且五味子又能益精而补水,所以加入里面十分合适。麦冬既能清上焦邪热,助肉桂而降伏火;又能和五味子配合来补肺金之气,使金水相生,上下相资,共为受益。
陈士铎的经典名方引火汤(熟地、巴戟、茯苓、麦冬、五味),也是从此变化而来。只是陈氏将六味地黄丸更精简化材了,只用了一补一泻的熟地和茯苓,且将引火归元的肉桂换成了性偏温润的巴戟天,如此就能长时间的服用。如果临床诊得右尺脉“沉迟微细”比较严重,那么也完全可以加入少量肉桂、附子来增加温散效果,服用3-5天后减去即可。这种化材本也脱胎于桂附地黄丸,愈变愈神,不能因为不是记载仲景书里面的原方,就轻视不用。
此外,如果人体是因为受外寒或吃冷饮而引起的腹痛、小便不通,我们则可更为精简,用肉桂15g,再加入30g的茯苓作为向导,乘热饮下,那么腹痛和小便闭塞等症状就能很快消除。
当然这些主要还是针对肾阳不足、相火飞越或是膀胱有寒的治疗,尤其是肉桂、附子之品,偏于温燥,不能长期服用。待脉中寒气消散,阳气上浮后,即可停止。火衰则加火,火盛则抽薪,这些良药和名方,只有在脉诊明确病机的前提下进行应用,才能发挥出更大效果。
总打喷嚏?过敏性鼻炎?送你两味中药,温阳,祛痰,阳盛鼻涕止经常流清鼻涕,打喷嚏?很多朋友在天气转冷,季节交替或者粉尘较多的环境都会不停的打喷嚏,流清稀透明的鼻涕,不停地擤鼻涕,有时一包纸差不多用光才能好,有时一包纸用光了喷嚏和鼻涕还是止不住。
过敏性鼻炎还会形成鼻后滴流,导致咽炎,喉中痰多,咽喉不利等,而且一旦感冒很容易诱发副鼻窦炎,出现鼻塞、头痛等,鼻闷等影响大脑。
为什么总是不停的打喷嚏?流清鼻涕呢?
事实上,中医认为,遇冷,遇粉尘,季节交替总打喷嚏,流清鼻涕与我们的肺肾阳虚有关,阳气能温煦,阳气充足,痰湿得温,才能肺清肾足,少打喷嚏,不流清鼻涕。若肺肾阳虚,湿从寒化,不仅流清鼻涕,打喷嚏,而且痰湿也很重,经常大便溏稀,总是咽喉有痰,痰和鼻涕都很多。有的朋友不仅有以上表现,而且总感觉身体困重,怕冷严重,经常在冬季手脚冰冷,尤其是双脚像困在冰窟窿一样,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具有温煦的作用,我们体内的湿,通过淡渗利湿、芳香化湿,发汗祛湿的方式去除。而痰为湿之聚,粘滞难去,要通过温燥的方式去除。如果身体内阳气不足,尤其是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肺阳,肺开窍于鼻,就很容易出现不停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闷的表现。同时,这类人群往往还有手脚冰冷,尤其是双脚冰冷,甚至出冷汗的情况。
怎么解决动不动就打喷嚏,流鼻涕的问题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味中药组成的方子,温阳气,燥湿痰。祛痰开窍,分别是肉桂和白芷,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看白芷
白芷性温,味辛,入肺经,具有解表散风,通窍燥湿的作用。其辛散而燥,芳香上达,善燥痰湿通鼻窍,对于肺表气虚,感受风邪而导致的打喷嚏,流清鼻涕,以及头额,眉棱骨疼痛,都有很好的作用。
白芷
《本草纲目》:“白芷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
其次是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热,入肾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尤其擅长温补命门之火,为治疗下元虚冷的要药。肉桂善于温肾阳,肾火足则肺不寒,肺中温暖,则寒痰得化,痰湿得减,故清稀鼻涕,及咽喉中清痰自然减少。肾阳充盛,则命门火壮,手脚得温煦,寒湿得去,故手脚冰冷的情况得到缓解,脚不再寒凉。
肉桂
《别录》:“肉桂主温中,心腹寒冷,冷疾,慌乱,腰痛。”
综上,白芷配合肉桂,温肾暖肺,尤其是温肾阳,改善阳气不足,寒痰内盛导致的遇冷打喷嚏,流鼻涕,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对于鼻塞,头额闷痛,脚凉脚冷,下肢湿冷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能治病的调味品——肉桂能治病的调味品——肉桂
肉桂,又名桂皮、官桂、玉桂,既是常用中药,又是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中餐里用它给肉调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也是西餐中常见的调味品,每个家庭都有它的身影。那么,它作为中药有什么功效呢?
正品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栽培于砂土及斜坡山地;主产于广东省信宜、遂溪及肇庆地区,为“十大广药”之一。
肉桂其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等症。
鉴别
原植物:
为常绿乔木,高7-15m。树皮灰褐色,老树的树皮厚度可达1.3mm,幼枝多有四棱;幼枝、芽、花序和叶柄均有灰黄色短茸毛。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长8-16cm,宽4-5cm,顶端略急尖,基部急尖,叶面亮绿色,叶背浅绿色并疏生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中脉和侧脉明显凸起;叶柄粗壮,长1.2-2cm。6-7月间开花;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8-16cm;花小,白色;花梗长3-6cm;花被片6片,长约2mm,下部连合成长约2mm的花被管;能育雄蕊9枚,花药4室;退化雄蕊3枚,紫色,心形,约为雄蕊长度的一半。浆果椭圆形,长约1cm,直径约9mm,10-12月成熟时紫黑色;花被片脱落,边缘截形或略齿裂,果托浅杯状。种子长卵形,紫色。
中药饮片: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和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相关食疗推荐
人参肉桂炖乳鸽
【材料】人参50克、肉桂5克、乳鸽300克、姜10克、清水750克、盐5克、鸡精3克、糖1克。
【做法】1、乳鸽斩块汆水,人参洗净,肉桂洗净,姜切片待用。2、净锅上火,放入清水、肉桂、乳鸽、人参、姜片,大火烧开转用小火煲炖35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对久病虚赢、肾精不足、消渴、健忘、妇女血虚、心神不定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羊肉肉桂汤
【材料】桂皮6克、羊肉500克,料酒、葱、姜、盐适量。
【做法】
把羊肉浸泡在凉水中两小时,中间隔一小时换次水。用清水将羊肉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
在锅中倒入足量的清水,把切好的羊肉块放入锅中;中火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倒入料酒;接着放入葱姜、桂皮,盖上锅盖,转小火慢炖1-1.5小时后,撒入适量的食盐。
转中火继续炖15-20分钟后关火就可以吃了。
【功效】温中健胃、暖腰膝。
温馨提示
1、凡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以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2、孕妇慎用。
【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作者:王念 中药师】
肉桂——温肾壮阳,温经止痛肉桂因其辛香浓烈,略带一丝余甘的特殊味道,作为厨房中常备的一种香辛料,每当炖肉的时候,都会放一些来去腥调味。可它竟然也是一味功效强进的药材。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肉桂因纯阳燥烈,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气血生长,故为脾肾阳虚、寒凝诸痛、气血虚寒等症之要药。
在《本草求真》中也写到,“肉桂气味纯阳,辛甘大热,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盖因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气血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但精亏血少,肝旺火起者,切忌。”
温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气逆;
温中祛寒: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泻;
温经止痛:能温通血脉、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肢体疼痛。
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肉桂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对身体多个系统有调节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①强心:桂皮醛能增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率。
②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冠脉和脑血流量,血压下降。
③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提高左室舒张压、冠脉压,促进心肌侧枝循环开放。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①抗溃疡:肉桂水可以抑制胃液的分泌,促进胃黏膜血流量。
②健胃、驱风:桂皮中的桂皮油对胃黏膜有直接的缓和的 *** 作用,可以促进消化道分泌,增强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有助于消化道积气排出。
(3)对内分泌的影响:
肉桂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促进作用;可以改善性功能,提高睾酮水平。
(4)对呼吸系统作用:
桂皮油吸收后,经肺排出,有稀释黏液的作用,可以祛痰镇咳。
#药食同源篇#第八十九课“温阳佳品”肉桂很多人都知道肉桂,它主要是作为调料料被大家熟知,我国几乎所有的料理中都有肉桂的身影,肉桂有股清香的味道,但会吃肉桂的人就很喜欢这种味道。它除了可以在吃方面有很多作用,还有一些药用,也是药食同源的一种。今天中药小课堂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味食药:肉桂。
肉桂又叫桂皮、大桂、玉桂、紫桂、牡桂。它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通经的功效。中医常用来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寒疝、经闭痛经等症。肉桂为温补要药,长于温里寒,止冷痛,活血通经,又能补火助阳,温中逐寒,引火归原,治上热下寒,破沉寒痼冷,疗霍乱转筋,心腹诸痛,疝瘕奔豚。
现代研究表明:桂皮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少量乙酸桂皮酯,桂皮酸和肉桂醇D1、D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硫胺素以及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成分能抗兴奋、镇静止痛,缓解神经性疼痛和关节疼痛,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降低疼痛的敏感性,是一种天然镇静止痛的中药材。肉桂还能预防血栓发生,含有的挥发油可以增强人体的抗凝血能力,提高血液中血小板的活性,防止有害物质对心肌造成伤害,维持人体心脏功能稳定,预防血栓生成。除此之外,肉桂还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保护胃黏膜,防止被幽门螺杆菌伤害,还能防止胃炎发生,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增进消化的作用,对反胃吐酸也有一定缓解作用。肉桂的桂皮油有强大杀菌作用,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肉桂的食疗小偏方:
1、肉桂煮蛋:当归10克、肉桂10克、鸡蛋2枚、生姜5克、红枣5枚。将当归、肉桂、鸡蛋洗净,红枣洗净,去核;姜洗净,切片备用,砂锅置小火上,注入清水1200ml,将当归、肉桂、姜、红枣一起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左右,煎煮至汤汁剩原来的一半,加入鸡蛋,转小火至鸡蛋煮熟即可,剥皮吃蛋。可以补血活血、温阳通络。
2、肉桂姜茶:肉桂皮10克 , 干姜10克,红糖12克,放入锅中,加入清水800ml,煎煮30分钟,水煎去渣,分2次温服,可以温经通络,缓解疼痛;月经前期用肉桂5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 加适量水煎30~40分钟,分2次服下,可以治疗月经来潮时腹胀冷痛。
3、羊肉肉桂汤:桂皮10克、羊肉500克,料酒、葱、姜、盐适量。把羊肉浸泡在凉水中,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在锅中倒入足量的清水,把切好的羊肉块放入锅中;中火煮开后撇去浮沫,盛出羊肉,重新放入锅中,加入清水1000ml,倒入料酒;接着放入葱姜、桂皮,盖上锅盖,转小火慢炖1-1.5小时后,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继续炖15-20分钟吃肉喝汤,可以温里散寒、补肾壮阳。
肉桂是一味家喻户晓的“药食同源”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肉桂性温,作用温和持久,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对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者,久病体虚、气血不足、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寒性痛经及经闭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肉桂性大热,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者,血热妄行、有出血倾向、经量过多者不宜服用。服用还易致堕胎,孕妇要禁服;肉桂适合天凉时节食用,夏季忌食。以上就是今天中药小课堂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来看我>。
中草药肉桂做饲料能防霉、增重等效果肉桂粉兼有香味诱食、药物保健、饲料防霉、促生长四种功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并有抗流感病毒作用,提高成活率;开胃健脾,补脾益气,吃对胃肠道有温和的 *** 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兴奋胃肠平滑肌,加快胃肠蠕动,改善肠粘膜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排除肠内积气;并能够显著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动物的采食量,既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又能促进其生长;添加量少,综合成本低;替代抗生素、激素,完全无残留。
1. 抑菌杀菌,有效防治细菌、真菌性疾病
肉桂醛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能杀灭动物饲养环境中绝大多数的不良菌种,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因细菌、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肉桂醛抑菌杀菌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肉桂醛分子中存在一个与苯环共轭的醛基,醛基是一个亲核基团,易被细菌表面的亲水基吸附而穿入细胞壁,破坏细菌、真菌的细胞壁多糖结构从而发挥抑菌或杀菌效果,而哺乳动物没有细胞壁,因此肉桂醛不会对人类和动物的细胞产生损害作用。另外,肉桂醛中的醛基可与细菌中的蛋白以及酶作用,破坏细菌正常的生理代谢,起到抑菌或杀菌效果。
2. 抗病毒,提高动物免疫力
肉桂醛可以通过提高动物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动物免疫力。
?
3. 加强肠胃运动,促生长
肉桂醛系芳香性健胃驱风剂,对肠胃有缓和的 *** 作用,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进而增加动物采食量。
4. 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饲养动物食欲
肉桂醛作为香料,其本身特有的香味能提高动物的进食欲望,添加了肉桂醛的饲料,不用再添加其他香料和引诱剂。
5. 延长饲料保质期
因为肉桂醛的抗霉杀菌作用,添加了肉桂醛的饲料,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发霉、不变色味。
6. 驱虫驱蚊作用
肉桂醛可用作杀虫剂、驱蚊剂,对传播黄热病的伊蚊幼虫有很强的杀灭效果。肉桂醛不仅安全环保而且气味芬芳,肉桂醛添加到饲料里还可以起到驱避蚊虫的效果。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良药”:肉桂的作用及用法肉桂味辛、甘,性热,有温补肾阳、温中逐寒、宣导血脉的作用。其性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肾中阳气,即“命门之火”,并能纳气归肾、引火归元。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1.补火助阳,通过补命门之火,用于温助全身阳气,也用于阳虚诸证,常与附子相须为用,附子与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的区别:心肾阳气衰败时,附子有明显的作用,肉桂无,故亡阳证用附子;肉桂长于引火归原(肾阳虚引起的虚阳上泛,出现真寒假热的补阳作用),但附子也同样有较好效果。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及脾肾阳衰证,肉桂辛热纯阳,能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为治下元虚冷的要药。常与附子、熟地、山茱萸等温补肝肾药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脾肾阳衰者,配附子、干姜、白术等以温补脾肾。若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见上热下寒者,可用以引火归元。
2.散寒止痛,包括温中,与附子比,附子还表现出袪风湿,故风湿痹证常用,肉桂和桂枝一样,长于入血分,能温通血脉,故很多寒凝血瘀的方中用肉桂温通经脉,肉桂强于桂枝,肉桂可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补气血的方中,加点肉桂,有利于补虚药阳生阴长,利于补血。用于脘腹冷痛,寒湿痹痛,腰痛,以及血分有寒之瘀滞经闭、痛经等。肉桂既能散沉寒,又能通血脉,无论寒凝气滞,或寒凝血瘀所致的痛证均可应用。可单用研末冲服,或配伍其它散寒止痛药;血分有寒,血行不畅者,并配伍当归、川芎等活血通经的药物。
3.温通血脉,用于阴疽及气血虚寒、痈肿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敛等外科疾患。用之能散寒温阳,通畅气血。阴疽,可配熟地、鹿角胶、麻黄等,如阳和汤。气血虚者,配黄芪、当归等,如托里黄芪汤。
中药肉桂的作用(药理)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乙酸桂皮酯等。此外尚含有微量元素,其中锌含量较高。具有抗溃疡、镇痛、镇静、抗惊厥、解热、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升白细胞、抗放射、抗菌等作用。
1.本品含挥发油,称为桂皮油或肉桂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乙酸丙苯酯等;此外,尚含粘液质、鞣质等。本品水煎剂有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再生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尿醛固酮量,增加尿量,显著增高纹状体及下丘脑的脑啡肽含量,能明显改善胸主动脉内膜的高血压损害。在体外,其甲醇提取物及桂皮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作用。桂皮油、桂皮醛、肉桂酸钠具有镇痛、镇静、解热、抗惊厥等作用。桂皮醛及桂皮酸钠可使家兔的白细胞增加。桂皮油对胃粘膜有缓和的 *** 作用,并通过 *** 嗅觉反射性地促进胃机能,能促进肠运动,使消化道分泌增加,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肉桂水提物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抑制绵羊红细胞致敏小鼠的抗体产生量,能降低幼鼠脾重,能抑制补体免疫溶血反应(体外)。桂皮醛及桂皮酸钠可使家兔的白细胞增加。桂皮油可引起子宫充血。桂皮油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有抑 *** 用。桂皮的乙醚、醇及水浸出液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 *** 用。
2.肉桂药材有企边桂、板桂、桂通、桂心等多种。企边桂,为剥取生长十多年的肉桂树树干皮,经夹在木制凹凸板内晒干而成,呈长片状。板桂,又称桂楠,为剥取老年肉桂树干皮,夹在桂夹内,晒至七成干时取出,阴干而成,呈板片状。桂通又称官桂、桂尔通、条桂、筒桂,为栽培5~6年肉桂幼树干皮或粗枝皮,剥下后晒1~2天,卷成圆筒状阴干而成,呈圆筒形或半槽状。桂心,即加工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企边桂香气较浓烈,油性大,质量为好。
中药肉桂的应用
1.用于阳虚证。本品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有类似于附子温补肾阳,温运脾阳和温助心阳的作用,为补火助阳要药,适用于肾脾心等多种阳虚证。并常与附子相须为用,以增强补火助阳之功。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畏寒肢冷、腰膝软弱、夜尿频多、阳萎宫寒、滑精早泄,常与温补肾阳药配伍,如《景岳全书》右归丸,以之与附子、鹿角胶、菟丝子等药同用。治脾肾阳虚的四肢逆冷,食少神疲、大便稀溏,常与温脾补肾药配伍,如《三因方》桂附理中汤,以之与附子、人参、白术等药同用。治心阳不足,心悸气短、胸闷不舒,常与附子、人参、黄芪、薤白等温阳补气宽胸药配伍。
2.用于里寒证及寒凝疼痛证。本品辛甘大热,善入血分温通经脉,运行气血,消除瘀阻,又能散寒止痛,故为治寒凝诸痛之良药。对于寒邪内侵,或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及胸阳不振,寒邪内侵的胸痹心痛之证,本品能散寒止痛,可单用,如《圣惠方》以本品研末,酒煎服;也可与附子、干姜、高良姜等散寒止痛药或川芎、郁金、丹参等活血止痛药配伍。治风寒湿痹,或寒邪偏盛的痛痹,本品又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常与独活、桑寄生、杜仲等祛风湿、补肝肾药配伍。治寒疝腹痛,本品也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常与小茴香、吴茱萸、乌药等温里散寒药,行气止痛药配伍。对于冲任虚寒,寒凝血滞的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或其他寒凝血瘀证,本品则能温通血脉,促进血行,并能散寒止痛,宜与川芎、当归等活血祛瘀,温经散寒止痛药同用。
3.肉桂能温运阳气,有鼓舞气血生长的功能。若久病体虚,气血不足的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其与人参、当归等益气补血药配伍,能增加补气补血之功。若治气血虚寒,疮痈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敛,本品散寒通阳,促进气血生长,有利于疮疡溃散和愈合,常与黄芪、当归等补气血药同用。
肉桂与附子比较:1、均可补火助阳,相须为用,附子能回阳救逆,肉桂次要;2、均可散寒止痛,广泛用于各种受寒的疼痛证,但附子可袪风湿止痛,肉桂长于入血分。
中药肉桂的用法用量
1~4.5g,宜后下或开水泡服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不可久煎,甚至不入汤剂,因其芳香挥发。
中药肉桂的使用注意
不宜与赤石脂同用。因入血分,动血;辛热,耗阴,故阴虚火旺,血热出血者忌用;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同用(十九畏)。十九畏提到的是官桂,此处肉桂也应注意。
肉桂的分类及功效-摘自张廷模的书肉桂和解表药的第二味桂枝都是来自同一种植物,桂枝用的是当年生的嫩枝,肉桂主要是用树干的皮,另外比较粗的枝皮,也可以剥下来用.树干的皮中靠近地面的那些部位剥下来压成平板状,在商品药材中叫板桂.把中间比较直的一段树干的树皮剥下来以后,放在一个特制的模型里,压制成两边有一点卷曲,中间有一点凹陷的形状,这样的药材商品名就是企边桂,树枝剥的皮就让它自然卷曲,自然卷曲后就会是筒状,所以有的叫筒桂,现在又叫桂通,或者桂尔通.现代有的商人又把它叫做官桂,而古代是指供官家特用的上等肉桂.目前官桂,桂通,桂尔通,筒桂,都是树枝的皮.肉桂主要就这些商些规格,更好的是企边桂,企边桂更好的是越南的清化桂,我们国产的主要在广西.
肉桂去掉了表面的栓皮后就叫桂心,桂心并不是指把桂枝皮剥掉了只用木质部,这样是不对的,木质部没有什么药效,它的有效成分基本上都在皮中,大家要记住,桂心是把肉桂去掉了栓皮,包括书上涉及的企边桂,板桂,桂通,刮掉了栓皮都可以叫做桂心.
肉桂的之一个功效也是补火助阳的,类似于附子,通过补命门之火,用于温助全身的阳气,所以它也是用于阳虚诸证.不管肾阳虚,心阳虚,脾阳虚,或者脾肾阳虚,心脾阳虚,心肾阳虚,都可以和相应的药物配伍,通常是和附子相须为用,如肾气丸,桂附理中丸等.
但是附子和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因为来源完全不同,应该有不同地方,就是心肾阳气衰败的时候要回阳救逆,附子有明显的作用,而肉桂没有明显的作用,所以一般亡阳证用附子,很少用肉桂,即是用也是一个辅助的药.至于用以治疗普通的肾阳虚,比如说壮阳,或者说兴奋性功能,谁的作用好?改善肾不能主水的状况,谁的作用好?促进生长发育,温煦形体,附子好还是肉桂好?我在不能准确的告诉大家,也就是说它们的补火助阳还可以分化,而现在分化得还不够.这是中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为什么我说中药现代发展的核心是功效,它是<<中药学>>的一个生长点.基本理论的发展很难,应用最多也是多治了一种病,少治了一种病,没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关鍵在功效的发展,尤其是像这一类的功效分化,是<<中药学中我们要重点关注的.要回答大家类似的问题,那就有待于功效的进一步发展.
在目前的书上还有一个说法,说肉桂长于'引火归原',而附子没有提及,所以也是给很多人一个印象,在比较这两个药补火助阳的时候,都会说肉桂能够引火归原,附子不能引火归原.什么叫引火归原呢?就是对于肾阳虚而引起了虚阳上浮,出现了一种真寒假热的证候的一种补阳作用.患者本身是阳虚证,但是它出现了一些假的现象,虚火上浮了,用了肉桂以后,可以改善这些症状,比如说减轻或消除烦燥,面红,口渴又不想喝水这些假热象,总之它的本质是个真寒证,肉桂发挥的仍然是补火助阳作用.
五版<<中药学>>教材强调这一点,书中说了肉桂能引火归原,而在附子中没有提及.但是如果稍稍留心古代的文献,认为肉桂可以引火归原最早是清代初年郭佩兰的<<本草汇>>,该书提出来肉桂可以引火归原,这是对的,但是比<<本草汇>>还早的明代张景岳的<<本草正>>,已提出了附子"大能引火归原",不是一般地引火归原,而是"大能引火归原",其实在临床上,对于这种真寒假热,附子也有很好的作用,它同样是引火归原药.
现在这些书上把附子引火归原回避了,就引了误解.其实两个药是同样的,这不是它们的区別,谁引火归原更好还很难讲,按照张景岳的观点,附子比肉桂还好,张景岳是很善用附子的,他是温补派有名的代表人物,所以我认为张景岳的说法是有实践基础的,这点我们就不再比较它了.另外在补火助阳方面,它们也是相须为用,经常同用的.二者不同的地方,目前知道的就是对于亡阳证,一个用得多,很重要,一个用得少,很次要,就这么一点点区別.
第二个功效,散寒止痛.当然其温中的主治里面就有脾阳虚,如果不是阳虚证,而是一般的寒实证,肉桂也是能用的;些外也可用于经脉受寒,如风寒痹病等,也能温经止痛.在散寒止痛方面,肉桂和附子主要的区別是:附子能够表现出袪风湿,所以风湿痹比较常用;肉桂和桂枝一样,长于入血分,能够温痛血脉,所以很多寒凝血瘀的方当中,不但用桂枝,也用肉桂,而且肉桂温痛经脉,温痛血脉的作用还强于桂枝,很多治疗寒凝血瘀的方当中,用的是肉桂;我们书上在后面还谈到了"肉桂可以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如在补气血的方当中,适当的加一点肉桂有利于补虚药的"阳生阴长",或者也有利于补血,它长于入血分,这是附子不如肉桂的.当然肉桂也用于寒痹,既散寒止痛,又促进血脉畅旺.
总之,肉桂和附子要比较的话,相同的一是都能补火助阳,相須为用,但附子能够回阳救逆,肉桂比较次要;二是都能够散寒止痛,对于各种受寒的疼痛证,都广泛地使用.但是附子能够袪风湿止痛,肉桂长于入血分,寒凝血瘀或者一些补气血的药当中加上一点,用的都是这个特征.这样基本上就把它们的异同心较清楚了.
另外,在用法上也是截然不同的,附子需要久煎,肉桂不能久前,甚至不入汤剂,因为它的有效成分是芳香性的,挥发的.在使用注意当中,强调了肉桂和桂枝一样,长于入血分,所以有出血倾向的容易动血,尤其要注意.別外在十九畏当中提到的官桂泛指这里的肉桂.
新研究发现:肉桂或能提升学习和记忆能力!肉桂,这种作为调味品广泛使用的香料,它竟然有着超乎想象的功效!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肉桂不仅能为我们的饭菜增添美味,还能够提升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这个惊人的发现引起了许多科学家和普通人的关注,纷纷开始探索肉桂与大脑功能之间的奥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和任务,提高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挑战。而肉桂可能是我们应对这个挑战的答案之一。
肉桂的特殊功效:对大脑功能的积极影响
肉桂是一种香料,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传统中药中。除了其独特的香气和美味,肉桂还被认为有着许多积极的功效,其中之一就是对大脑功能的积极影响。
肉桂被认为可以提高大脑的认知功能。一项研究发现,肉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摄入肉桂后,参与者在认知任务中表现出更好的表现。这表明肉桂可能有助于增强大脑的信息处理和记忆存储功能。
肉桂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这也对大脑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导致大脑老化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肉桂中的抗氧化物质和抗炎成分可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从而保护大脑免受损害。
肉桂还被认为对大脑的血液循环有益。良好的血液循环是维持大脑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肉桂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大脑的供氧和营养状况。这对于提高大脑功能、增强思维能力和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这些受科学研究支持的发现,许多人也声称在摄入肉桂后感觉到大脑更为清晰和集中。虽然这些个人经验缺乏科学依据,但这表明肉桂可能对大脑有着直接的影响。
虽然肉桂对大脑功能的积极影响有一定的证据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肉桂是唯一的解决方案。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足够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对于大脑功能的提高同样重要。肉桂可以作为一个补充,但并不应被视为万能药。
科学研究支撑:关于肉桂与学习记忆的实验证据
学习和记忆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核心,而一些天然草药被认为可以增强这些能力。肉桂,既是一种常用的香料,也是一种古老的草药,被认为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潜力。
肉桂的成分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肉桂中的成分主要为肉桂醚和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改善脑细胞功能,并减少认知损害的风险。
肉桂对认知功能的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肉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一项针对老年大鼠的实验发现,注射肉桂醚可以增强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并提高其空间导航能力。此外,一些基于人类的实验结果也发现,服用含肉桂成分的制剂可以改善工作记忆和注意力。
肉桂的作用机制
尽管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一些研究显示,肉桂能够增加海马区和前额叶皮质的脑血流量,这两个区域与学习和记忆紧密相关。此外,肉桂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这是一个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重要神经递质。
应用前景:肉桂在提升认知和预防认知衰退中的潜力
肉桂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天然食物。这是因为肉桂富含多种活性化合物和抗氧化物质,如酚类和类黄酮。这些化合物被证明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并减少炎症反应。这对于保护大脑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引起的损伤至关重要。
肉桂还含有一种叫做肉桂醛的活性成分。肉桂醛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的活性,并有助于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肉桂醛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促进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进而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记忆。此外,肉桂醛还被认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脑部疾病和认知功能衰退的发生。
肉桂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锌、铁和钾。这些矿物质在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锌是脑部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铁负责运输氧气到脑部,维持脑细胞的正常代谢。而钾则参与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传导。因此,适度摄入肉桂可以为大脑提供这些必要的矿物质,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肉桂还被认为具有抗糖尿病和抗胆固醇的特性。糖尿病和高胆固醇水平是一些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和认知功能衰退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肉桂可以减少这些疾病对大脑的损伤,从而保护认知功能。
无论最终结论如何,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可以激发科学家们探索更多的关于学习和记忆的秘密。当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研究结果能够进一步验证和拓展这个领域,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
校稿:顺利
肉桂:暖脾胃 补阳气肉桂既是一种调味品,还是一味十分有用的中药。其味辛、甘,性热,归肾、脾、膀胱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适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现推荐三款肉桂食疗方,以供日常选用。
肉桂陈皮茶
材料:肉桂5g,陈皮5g,水500mL。
做法:肉桂磨粉放入杯中,陈皮加水煮沸后趁热冲入,盖焖5分钟即可饮服,此为1日剂量。
功效:此茶具有引火归元、健脾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咽炎证属寒痰内蕴者。
桂果煮羊肉
材料:肉桂、草果各10g,陈皮5g,生姜5片,羊肉500g。
做法:羊肉洗净后切成小块,焯水备用。烧锅下油,放入生姜、羊肉,爆香羊肉后将肉桂、草果一同放入锅中,加水1000mL煮30分钟左右,调味后即可服食。
功效:本药膳具有温肾补血、健脾燥湿之功,擅治血虚腰痛、妇女月经量少、经期畏寒以及由于脾肾阳虚导致的便溏、五更泻等症状。
玫桂红糖茶
材料:肉桂3g,玫瑰花5g,红糖10g。
做法:红糖加水500mL,煎煮10分钟后加入玫瑰花、肉桂,再煮5分钟后,放凉片刻即可服用。
功效:此茶有温通血脉、暖肝行气之功,擅治月经来潮时腹胀冷痛、怕冷、 *** 胀痛不适等症,对肝寒气滞的女性比较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肉桂性热,高血压及湿热内蕴、内热积盛者慎用,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