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河南小伙携带15斤油条膨松剂飞抵卡塔尔,只为同事炸油条,引发热议。
据悉,为了服务本届卡塔尔世界杯,郑州宇通公司派出了100余人的团队,以及近1500辆客车,已在卡塔尔驻扎数月。
即将被派到卡塔尔服务的工作人员涛哥接到驻地同事的 *** ,说当地食堂的油条膨松剂用完了,希望能多带一些。
涛哥就和同事连跑了多家超市和菜市场,购买了20包近15斤的膨松剂,带到了卡塔尔,为中国同胞送上“爱意满满”的炸油条。
涛哥称,有的同事已经驻扎9个多月,非常想念家乡的美食。
油条终于做出来之后,再次品尝到老家的口味,大家都异常的感动。
网友:
- 比世界杯更重要的,是老乡的胃!
- 得配一碗胡辣汤。
食品膨松剂的分类及用途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已超越对“量”的要求,转而投向到“质”的追求。膨松剂做为食品加工行业中,特别是面点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其研究与发展已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项目专题。本文主要专注于介绍膨松剂的基本情况,分类及其新的发展。通过膨松剂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及膨松剂各方面的新型配方得出:充分提高产品的膨松效果,研究、开发和推广出能替代明矾的安全、高效、方便的蛋糕专用无铝复合膨松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铝膨松剂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将会逐渐扩大,并最终取代有铝膨松剂。
一、膨松剂的概念及作用
1.1概念:
膨松剂(包括酵母)又叫发粉、疏松剂、面团调节剂等,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属第6类,膨松剂可使面团膨发,体积胀大,形成松软的多孔组织,柔软可口易消化吸收,并呈现良好的风味,是决定面包、馒头、蛋糕、饼干食品体积的重要添加剂。其作用机理是:当把膨松剂调合在面团中,在高温烘焙时受热分解,放出大量气体,使制品体积膨松,形成疏松多孔的组织。
1. 2作用:
膨松剂不仅能使能使食品体积膨大,这主要是因为它使食品产生了松软的海棉状多孔组织,使其口感饱满松软;其次,这种海绵状多孔组组织能使咀嚼时唾液迅速渗入食品的海绵组织中,用唾液分解出食品内的可溶性物质, *** 味蕾,使人们能更迅速的品尝到该食品的风味;此后食品进入人体的胃器官,疏松柔软的海绵状的食品组织能使各种消化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其中,如此这般食品就能够被人体很快的消化和吸收掉,从而避免了食品的营养素在人体消化过程的损
二、膨松剂的分类:
膨松剂可分为生物膨松剂(酵母)和化学膨松剂两大类。其中,化学膨松剂可分为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复合膨松剂3类。生物膨松剂主要是指鲜酵母、活性干酵母、活性即发干酵母等。
2.1生物膨松剂的种类
生物膨松剂是依靠能产生C02气体的微生物发酵而产生起发作用的膨松剂。
2.1.1老面发酵
老面(又称老肥、面肥、老酵头等)发酵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发酵 *** ,它是靠来自空气中的野生酵母和各种杂菌(主要是乳酸菌等)的发酵作用,由于产酸细菌较多,会使面团产生不良的酸味,面发后必须加碱来中和。而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则极易被破坏。
2.1.2酵母发酵<1>
酵母是面制品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膨松剂。它不仅能使制品体积膨大,组织呈海棉状,而且能提高面制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过去食品中大量使用压榨酵母、鲜酵母,由于其不易久存, *** 时间长,现在已被由压榨酵母经低温干燥而成的活性干酵母替代。活性干酵母使用时应先用30℃左右温水溶解并放置10 min左右,使酵母菌活化。
酵母是利用面团中的单糖作为其营养物质。它有2个来源:一是在配料中加入蔗糖经转化酶水解成转化糖;二是淀粉经一系列水解最后成为葡萄糖。其生成过程为:
2(C6H10O5)n+ 2nstrong0 n C12strong2O11(麦芽糖)
C12strong2O11 + strongO 2 C6H10O6(葡萄糖)
C12strong2O11(蔗糖)+ strongO
C6H10O6 (葡萄糖)+C6H10O6(果糖)
酵母菌利用这些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先后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CO2、醇、醛和一些有机酸。
C6H10O6 + 6O2 6C2O + 6strongO + 2822KJ
C6H10O6 2C2H5OH + 2CO2 + 100KJ
生成的CO2被面团中的面筋包围,使制品体积膨大并形成海棉状 *** 组织。而发酵形成的酒精、有机酸、酯类、羰基化合物则使制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利用酵母作膨松剂,需要注意控制面团的发酵温度,温度过高(>35℃)时,乳酸菌大量繁殖,使面团的酸度增加。
2.2化学膨松剂
化学膨松剂分为单一成分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两类:
2.2.1单一成分膨松剂:
根据其水溶液成碱性可归类为碱性膨松剂。常用单一成分膨松剂(碱性)为NaHCO3和NH4HCO3.
(1)碳酸氢钠 NaHCO3
2 NaHCO3 CO2 + strongO + NaCO3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重碱、酸式碳酸钠,形状为白色小晶体,无臭、味碱、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或热空气中,碳酸氢钠开始逐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温度加热到2700℃时,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失去全部二氧化碳,遇酸强烈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由于钠离子为人体正常需要,一般认为无毒,ADI不作特殊规定。GB2760一2011对碳酸氢钠的使用规定参见下表。
(2)碳酸氢铵 NH4HCO3.
NH4HC03 CO2 + NH3 +strongO
又称食臭粉、臭粉、酸式碳酸铵。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有氨臭,对热不稳定。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在食品中残留不多,因氨气比重较小,因而比碳酸氢钠作用大,上冲力较大,故多与碳酸氢钠合用,互补缺陷。ADI不作特殊规定。但因自身的局限性对热不稳定、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氨皆易挥发、易使制品内部及表面呈大空洞。GB2760-2011对碳酸氢氨的使用规定参见下表。
GB2760-2011对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在食品中使用的规定
中文名称 | CNS号 | INS号 | 作用 | 在食品中使用 |
碳酸氢钠 | 06.001 | 500ii | 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碳酸氢铵 | 06.002 | 503ii | 膨松剂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碱性膨松剂的特点可归纳为:价格低廉,保存性较好,使用时稳定性较高。但其膨胀力较弱,缺乏香味,有的还有残留特殊异味的缺点。
2.2.2复合膨松剂:即俗称的发酵粉、泡打粉、发泡粉。复合膨松剂一般由3部分组成:碱性剂、酸性剂和填充剂。
(1)碱性剂(碳酸盐)。也称膨松盐,主要是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常用的是碳酸氢钠,用量约占20%~40%,其作用是产生C02气体。
(2)酸性剂(酸性盐或有机酸)。<2>也称膨松酸,主要是 *** 铝钾、酒石酸氢钾等,常用的是 *** 铝钾(明矾),用量约占35%~50%,其作用是与碳酸盐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能降 *** 品的碱性,调整食品酸碱度,去除异味,并控制反应速度,充分提高膨松剂的效能。
①钾明矾
又称 *** 铝钾、明矾,作为酸性盐,它可中和碱性疏松剂,产生二氧化碳和中性盐,并且能控制产气的快慢,降低膨松剂残留物的碱性。为无色透明坚硬的大块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的八面晶体,无臭,可溶于水;过量使用可致呕吐,腹泻。其稀溶液有收敛作用,浓溶液有腐蚀性。本品加热至 200℃可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白色粉末的烧明矾。
②铵明矾
分子式为AlNH4(SO4)2·12strong0,又称 *** 铝按,铵矾、铝铵矾。GB2760-2011对铵明矾的使用规定参见下表。
GB2760-2011对钾明矾、铵明矾在食品中使用的规定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更大使用量 | 备注 |
04.04 | 豆类制品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计) |
06.03 | 小麦粉及其制品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计) |
06.05.02.02 | 虾味片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计) |
07.0 | 焙烤食品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计) |
09.0 | 水产品及其制品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计) |
16.06 | 膨化食品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Al计) |
③磷酸盐
磷酸盐是具有多功能性、使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广泛用于各种肉、禽、蛋、水产品、乳制品、谷物产品、饮料、果蔬、油脂以及改性淀粉,添加后对制品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磷酸盐在食品加工工艺中并不直接产生气体,在焙烤食品中作为复合膨松剂中的酸式盐,与碳酸盐等作用产生气体,制成中速发酵粉,能改善面团的流变特性,具有产气均匀,膨松度好,产品中气孔大小均一等优点。其次磷酸盐还有络合、缓冲、乳化、与蛋白质作用、调节pH值(使酵母保持更高活性)及补充营养素等功效。
④酒石酸氢钾
酒石酸氢钾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愉快的清凉酸味,难溶于水和乙醇,溶于热水。GB2760-2011对酒石酸氢钾的使用规定参见下表。
GB2760-2011对酒石酸钾在食品中使用的规定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更大使用量 |
06.03 | 小麦粉及其制品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07.0 | 焙烤食品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3)填充剂。主要有主要有淀粉、食盐等,用量约占10%~40%,其作用是用来控制和调节CO2气体产生的速度,使气泡产生均匀,延长膨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失效,还能改善面团的工艺性能,增强面筋的强韧性和延伸性,亦能防止面团因失水而干燥。
(4)分类:
复合膨松剂可根据碱式盐的组成和反应速度分类。复合膨松剂依碱性原料可分为三类:
①单一剂式复合膨松剂即以碳酸氢钠与酸性盐作用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NaHCO3 +碳酸盐 CO2 + 中性盐 + strongO
②二剂式复合膨松剂以碳酸氢钠与其他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之膨松剂原料和酸性盐一起作用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③氨系复合膨松剂除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外,尚会产生氨气。
三、复合膨松剂的配制原则
⑴根据产品要求选择产气速度恰当的酸性盐。复合膨松剂的产气速度依赖于酸性盐与碳酸氢钠的反应速度,不同的制品要求发粉的产气速度不尽相同。如蛋糕类中使用发粉应为双重发粉,使制品在焙烤前期和后期都能适当膨胀,速度适中,有良好形态。馒头、包子所用发粉由于面团相对较硬,需要产气较快。而像油条类油炸食品,需要常温下尽可能少产气,遇热产气快的发粉。
⑵根据酸性盐的中和值确定碳酸氢钠与酸性盐的比例。“ 中和值” 的概念,是指每10 份某种酸性盐需要多少份碳酸氢钠去中和,此碳酸氢钠的份数,即为酸性盐的中和值。在复合膨松剂配制中,应尽可能使碳酸氢钠与酸性盐反应彻性底,一方面可使产气量大,另一方面能使发粉之残留物为中盐,保持制品的色、味。因此碳酸盐碳酸氢钠的比例在复合膨松剂配制中需特别注意。
配制复合膨松剂常用酸性盐的性质
化学名称 | 分子式 | 反应速度 | 中和值 |
酒石酸 | C2H6O6 | 极快 | 120 |
酒石酸氢钾 | KHC4H4O6 | 极快 | 50 |
磷酸二氢钙 | Ca(strongPO4)?strongO | 快 | 80 |
酸性焦磷酸钠 | NastrongP2O7 | ||
慢 快 | |||
72 | |||
无水磷酸二氢钙 | Ca(strongPO4)2 | ||
慢 快 | |||
83 | |||
明矾 | KAl(SO4)2?strongO | 慢 | 80 |
烧明矾 | KAl(SO4)2 | 慢 | 100 |
葡萄糖内酯 | C6H10O6 | 极慢 | 55 |
本文分享,学习油条配方必读。内容详细讲解油条配方技巧,只有三招,学会三招,需要什么味道的油条配方,以后自己可以自由调节,达到自己满意的口感为止,自己就是油条配方配比高手了。
本图配方:面粉500克安琪油条膨松剂10克剑石双效泡打粉4克纯碱1克豆油25克食盐6克白糖10克
文/老唐,编辑/老唐
谢谢网友点击阅读,你想学到的油条配方技巧,本章都有详细讲解。只要你认真阅读,用心学习,从本文一定会学到油条配方的知识,不会让你失望的。内容油条配方技术含量丰富,都是我反反复复的经验总结,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毫无保留的分享在本文内容中,希望你从本文中,学到油条配方配比真正的技术。
油条配方常用的食材
油条配方常用的食材,主要有:油条面粉、油条膨松剂、泡打粉、小苏打、酵母、油、盐,白糖、钝牛奶、鸡蛋等,这十种食材,是油条配方配比时,常用到的配比食材。
我本人常用的食材,主要是思丰油条专用面粉,安琪油条膨松剂,剑石双效泡打粉,小苏打,雪天食用盐,白糖,大豆油,鸡蛋,钝牛奶等,这九种食材,是我以前常用的食材。
最近,牛奶鸡蛋的配比,我已去掉了,不再用了。原因很简单,我认为:加鸡,加牛奶的油条配方,比不上不加鸡蛋牛奶的油条更好吃。加鸡蛋的油条,油条的口感就是蛋香味,而且加多鸡蛋的油条,凉后容易变硬,油条凉后很不好吃。
加牛奶的油条,油条的口感就是奶香味,喜欢吃奶香味的油条,油条配方里可以多加一些牛奶。加鸡蛋牛奶的油条,油条的口感就是牛奶鸡蛋味的油条了,面香味的味道就没了。
油条本来就是面粉做的,做出来的油条,应该是面香味才是正常的味道,为了保留油条面香味的正常口感和味道,所以鸡蛋牛奶我就去掉不加了。
最近,我的油条配方主要食材只有:思丰油条专用面粉,安琪油条膨松剂,剑石双效泡打粉,小苏打,食盐,白糖,豆油等七种食材了。
不管自己用几种食材作为油条配方配比,面粉,油条膨松剂,食盐,白糖,油,这五种食材绝对不能少的。五种食材少任何一种,都很难做出好吃的油条来。
鸡蛋和牛奶,可加可不加。喜欢奶香味的油条,就加钝牛奶;喜欢鸡蛋味的油条就加鸡蛋。喜欢鸡蛋牛奶混合味的,可以两样都加。牛奶鸡蛋加不加,不会影响油条的蓬松。不加鸡蛋牛奶的油条,只要会和油条面,做出来的油条都是一样的蓬松。
油条配方配比 ***
油条配方配比 *** ,先以一斤油条面粉500克为配比单位,再以500克求出各种食材配比单位。配比 *** 可分为三招配比 ***
之一招,膨松剂的配比 ***
之一招先从500面粉中求出膨松剂的配比单位。
本文分享的膨松剂种类:安琪油条膨松剂,剑石双效泡打粉,小苏打三种。
先以500克面粉和15克安琪油条膨松剂配比看看效果如何?量不要多,试验不成功,不要浪费食材,可缩小到250面粉配比单位。
250克油条面粉和7.5克安琪油条膨松剂配比试验,先试验250面粉和7.5克膨松剂配出,做出来的油条口感如何?油条蓬松效果如何?主要以口感为主,油条的口感才是最主要的。
多配几个油条配方对比,看那一个油条配方油条口感更好,同时还要看油条的蓬松效果。
面粉和膨松剂六个配比示例
一,500克面粉,15克膨松剂
二,500克面粉,14克膨松剂
三,500克面粉,13克膨松剂
四,500克面粉,12克膨松剂
五,500克面粉,11克膨松剂
六,500克面粉,10克膨松剂
先把以上六个配比单位,一个一个的去试验,
看那一个配比油条的口感更好,同时又不影响油条的蓬松。
那个配比油条口感更好,蓬松也很好,就以那个配比,作为膨松剂标准的配比。
比如:500克面粉,安琪油条膨松剂配比用量13克,油条的口感是更好的,以后任何一个油条配方用到安琪油条膨松剂,500克面粉配比,油条膨松剂都用13克,因为每500克面粉13安琪油条膨松剂是更好的配比。
膨松剂的配比一定要合适,油条才会好吃。如果膨松剂用是过多,出锅的油条口感都是膨松剂的味道,这样的油很不好吃,也不利健康。如果是售卖,顾客也不喜欢这种有膨松剂味道的油条,也会影响油条生意的。
如果膨松剂比例量不到位也不行,虽然量少油条味道纯正,但油条因为膨松剂用量过少,油条就达不到更佳的蓬松效果。
根据我的经验,安琪油条膨松剂的配比用量,每斤面粉里配比12至13克,油条口感很好,蓬松效果也很好。用到14至15克,油条蓬松更好,但油条的口感稍微要差一些。用10至11克时,油条的口感很好,但油条的蓬松度就不太好了。
安琪油条膨松剂的配比 *** ,以上基本分享完了,下面就再剑石双效泡打粉的配比 *** 吧:
剑石双效泡打粉的配比,
和安琪油条膨松剂的配比 *** 是一样的操作,泡打粉的配比 *** 就不必详细讲解了。但泡打粉的用量要低于安琪油条膨松剂,泡打粉的配比用量,每500克面粉中更高不能超过13克,更低不低于11克。超过13克以上,油条的口感就会变差,低于11克以下,油条就蓬松不好了,这是我个人的经验。
如果要做泡打粉的配比试验,只能做三次试验:
500克面粉11克泡打粉做一次试验。
500克面粉12克泡打粉做二次试验。
500克面粉13克泡打粉做三次试验。
*** 和膨松剂是一样的,那个配比的口感更好,蓬松效果也很好,这个配比就是更好的。我的经验,单用剑石双效泡打粉作为油条膨松剂,每500克面粉13克泡打粉是最理想的,油条口感好蓬松也很好。
泡打粉的简单分享就是这样。下面再讲小苏打吧:
小苏打在油条配方比例中,可用可不用,如果油条上色很慢,油条上色很难达到金黄色的效果,在油条配方里,可以配比一克到两克的小苏打。配一克合适?还是配两克合适?自己只要做两次试验就知道了。不必查网上资料,也不必问别人,问也是白问,问不到真话的。
小苏打的配比不能太多,更好每斤面粉不要超过两克,超过两克以上的配比,油条上色太快,油条上色后容易变焦黑,很难看的油条,口感也很差,有这些毛病,就是小苏打比例高的原因。讲到这里,膨松剂的配比 *** 就分享完了。
以上分享的配比示例,都是以500克面粉为单位,如嫌量大,可缩小到250克单位,同时膨松剂也相应的缩小一半,这样量小试验礼不会浪费食材。下面再分享油条配方,油的配比 *** 吧:
第二招,油的配比 ***
油,在油条配方比例中,也非常的重要,在现代无矾油条配方里,都少不了油的比例。现代新式的无矾油条配方里,如果没有油的比例在其中,这样的油条出锅后又硬又皮,凉后就像吃皮筋一样,咬也咬不断。如果出锅的油条有这样难吃的口感,这就是油条配方里油的比例不足量而引起的原因。或者油条配方里,根本没有油的比例而造成的。
想把出锅的油条,松软可口,酥脆掉渣,那么,在油条配方里,必须加上油的配比,这样,才能解除油条出锅后,又硬又皮的口感。每500克面粉加多少油的比例最合适呢?用我个人的经验分享在下:
根据我的经验得知,每500克面粉中,油的比例最合适是:25到30克之间。这样的配比量,出锅的油条油而不腻,酥脆可口,油条凉后不硬不皮,口感很好。
如果每斤面粉中,油的比例超过30克以上,出锅的油条口感就开始油腻了,比例越高,油条的口感就越油腻。所以,油条配方里油的配比,更高用量,每斤面粉中,更好不要超过30克为好,这样,才能使油条油而不腻的口感。
如里油条配方里,油的配比,在每斤面粉中的配比低于25克了,25克以下的比例油,给油条起酥的效果就开始差了。500克面粉中20克的比例油,这样的比例做出来的油条,趁热吃,油条也很酥脆,但凉后不超过半小时,油条就不酥脆了。
我个人认为,500克面粉中,油的比例20克不太理想,油条出锅后的酥软度,维持不了一天,最多一个多小时,油条就开始不酥了,就开始变硬变皮了。我感觉500克面粉中,油的比例更低都要保持25克的比例才合适。
如果自己要做油的配比试验,详细一点,做十次就非常详细了。
500克面粉20克油一次试验
500克面粉21克油二次试验
……500克面粉29克油九次试验
500克面粉30克油十次试验
在十次油的配比试验中,那一次油条的口感最酥脆,而油条又不油腻,那么这次油的配比试验而得到的比例油,就是最标准的比例了。油条配方油的详细比例分享,到此也分享完毕了。下面再讲食盐与白糖的配比吧:
第三招,食盐白糖的配比 ***
食盐加白糖,是油条味道的主要来源。如果在油条配方里不加食盐与白糖,出锅的油条吃起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味道了。所以,在油条配方里,食盐和白糖的配比是少不了的。
食盐的配比 *** ,分为四次配比试验就足够了。
500克面粉4克盐一次试验
500克面粉5克盐二次试验
500克面粉6克盐三次试验
500克面粉7克盐四次试验
食盐在油条配方里更高用量,500克面粉中,不要超过7克,超过七克以上,油条的口感就不太好了。盐比例高的油条,油条出锅后开始吃几口很好吃,吃到半根油条后,剩半根油条就不想屹立了,也吃不下了,有这种讨厌的口感,就是油条配方里,盐的比例高的原因。
盐的比例也不要太低,更低配比,500克面粉也要保留4克的配比,如果再低下去,盐的比例太少,做出来的油条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以上分享的四次食盐试验 *** ,可以自己去试验,那一次试验的油条口感最合适自己,这一次就是盐的更佳比例。以后再配油条配方时,就用自己喜欢的这个比例添加就行了。盐的配比 *** 分享,就是这样分享完了。下面再讲白糖的比例吧:
白糖在油条配方里,其实也可以可加可不加,许多油条师傅做油条,油条配方里是不加糖的,认为加糖后,出锅的油条是甜味的不好吃,油条还是咸味的好吃。
我认为,油条配方里,少加一些白糖,油条的口感层次更丰富,可以使油条吃后的口感回味无穷,源源不断,这就是白糖在油条配方的的味道灵魂。可用量不能多,500克面粉中的配比,白糖的用量控制在3到10克之间。要加多少克白糖,油条的味道最合适自己的味道,自己多试验几次就知道了。到此,食盐白糖配比 *** ,基本分享差不多了,下面再讲鸡蛋牛奶的配比吧:
鸡蛋牛奶在油条配方里,可加可不加,加不加鸡蛋牛奶,对油条的膨胀与蓬松,没有任何的影响。鸡蛋与牛奶,只有增加油条的口感和营养。加鸡蛋牛奶的油条,营养要比不加鸡蛋牛奶的油条营养高出好几倍。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矿物质的含量,不加鸡蛋牛奶的油条,这些营养是非常低的。而且加鸡蛋牛奶口感和味道有的人,就很喜欢吃鸡蛋牛奶配比的油条。
如果自己做油条,而喜欢鸡蛋味的油条,在油条配方里就可以加鸡蛋。如果自己喜欢吃牛奶味的油条,就可以在配方里加纯牛奶。比例加多少?可以随意自己决定。如果自己不喜欢鸡蛋牛奶味的油条,只喜欢面香味的油条,这样,在油条配方里就不要加鸡蛋牛奶了。好了,油条配方各种食材的配比 *** ,分享到这里,我的配比经验已经分享完了。
结论
谢谢友友的完阅了,你阅读本文有什么感想吗?内容对你有用吗?如果对你很有用,可支持一下吗?写作不容易,正能量分享,虽然技术不精,内容一般,但每一个字的分享,都是我辛辛苦苦得来的经验总结,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你们了。我用诚心的写作,干货的分享,希望能够对广大需要的网友,有所帮助与启发,也是我对 *** 与社会的贡献。我也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让我一步一步尽快走向写作成功之路。
油条能吃但不要多吃,明矾竟然不是主要原因本期作者:胡津 赵力超 | 美编:陈敏桦 赵力超
豆浆油条是许多人最喜爱的早餐之一。但近年来,有许多关于“油条有毒”的报道,并把矛头直指油条中添加的明矾,引起不明所以的消费者的恐慌。那么明矾到底是什么,油条为什么要加入明矾呢?油条能不能吃呢?
【答案抢先看】
在油条 *** 过程中,明矾膨松效果好,常常作为膨松剂加入其中。
国家标准也批准使用,按照一般人的油条摄入量,明矾对人体害处可以忽略。
但明矾中的铝对人体“没有好处,还可能有害”,只对工艺有好处,能否不添加?
作为普通消费者购买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以确保食品卫生及质量安全;作为食品生产商则要想办法改进技术。
明矾是什么?
明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 *** 钾和 *** 铝的复盐,在《本草图经》《唐本草》《传信方》等著名中医学书中都有提到其可入药。明矾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还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明矾常用于净水和做食用膨松剂。
油条和明矾有什么关系呢?
油条的蓬松是依靠化学膨松剂的作用。膨松剂是在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在面制食品加工过程添加并受热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面胚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松软可口。<1>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膨松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明矾和碱为主要原料的有铝膨松剂,另一种是以碳酸氢盐和有机酸为主要原料的无铝油条膨松剂。前者是主要是在面团调制过程中加入的明矾和碱,在有水的参与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油条变得蓬松;而后者则主要通过碳酸氢盐和有机酸在加热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油条具有蓬松多孔的特性。<2>在油条的 *** 上,目前主要用明矾和碱作为膨松剂。
油条能吃,但不能多吃
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明矾在包括油炸面制品等食品中可以“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等等,刚才不是说铝对人体有害么?为什么国标允许添加?还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呢?
这是因为,人体的铝绝大部分可以通过肾脏等器官排泄出去,约1%~2%被吸收并储留在人的肺、骨骼、肝、脑、睾丸等处。只有当一次性摄入的铝过多时,才会难以迅速排泄,从而淤积在各器官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各种危害。<3>
那么这个一次性摄入到底要多高?
世界卫生组织对铝的更高摄入量做了一个健康指导, 每人每周每千克体重不超过2mg,这相当于一名60 kg重的成年人每周吃进去120 mg铝<4> , 不会导致铝的蓄积并引起健康损害。而目前市场上的复合膨松剂的铝含量一般在2%-4%之间,标签明示使用量在1%-3%<5>。即使根据其上限含量和使用量,即用铝含量4%的复合膨松剂按照3%的比例添加,人们每天吃油条吃到饱,吃到肚子里的铝含量也不会达到难以迅速排泄的程度。
所以,只要在正规的商店购买油条,即使每天都以油条豆浆作为早餐,其中铝的含量不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原因。
当然对这类“没有好处还可能有害”的东西,通行原则也就是能够避免就避免。所以,像油条这种故意加入的“含铝添加剂”,自然就是科学饮食的革命对象。
但其实,油条的害处不在于铝,而在于油。众所周知,“油炸”是 *** 油条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只有用高温油炸的 *** ,才能使油条松软酥脆。但在油炸的过程中,油脂所含的营养物质基本被氧化破坏,产生一些对人体不好的物质,对健康不利。另外油条的含油量较高,1根50g重的油条的含油量一般为10g-15g,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为25克<6>,高油脂的摄入会明显增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
小结
在油条 *** 过程中,明矾膨松效果好,常常作为膨松剂加入其中。
国家标准也批准使用,按照一般人的油条摄入量,明矾对人体害处可以忽略。
但明矾中的铝对人体“没有好处,还可能有害”,只对工艺有好处,能否不添加?
作为普通消费者购买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以确保食品卫生及质量安全;作为食品生产商则要想办法改进技术。
参考文献:
<1> 闫鹏飞,郝文辉,高婷.精细化学品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37.
<2> 孙辉. 健康油条标准制定的意义和主要指标探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福建省人民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
<3> 曹云. 铝对人体健康影响及面制食品中铝添加量和测定的研究进展
<4> WHO. Glob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food contamination monitoring and asses *** ent programmer(GEMS/Food)
<5> 孙辉. 健康油条标准制定的意义和主要指标探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福建省人民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
<6>程义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性病控制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2016年营养与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培训班论文集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张晴悦)本报日前报道了西安两名早餐店主在油条中添加了膨松剂和明矾被诉一案,8月10日,莲湖区法院对这两起案件作出判决,两名摊主分别获刑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为使油条口感更好,雷某、赵某两名早餐经营者在 *** 油条的面粉中添加膨松剂和明矾。莲湖区食药监局抽样送检后发现,其油条中铝残留量分别超出食品安全国家质量指标要求的6倍多和近10倍。
8月9日,莲湖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两起案件。除指控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外,莲湖区检察院还对雷某、赵某分别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雷某、赵某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分别赔偿惩罚性赔偿金14万余元、23万余元。
8月10日,莲湖区法院一审宣判,雷某、赵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和8个月,并各处罚金5000元。除此之外,二被告还需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分别向检察院交付惩罚性赔偿金3万元、3.6万元。
主审该案的法官提醒:市民如发现食品有安全问题,应及时向食品监管部门反映,也可向警方报案,相关部门会对食品安全问题依法及时查处打击,为消费者打造更为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据介绍,食品添加剂并非完全不能使用,但必须在使用范围和 *** 标准之内。自2014年7月1日起,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 *** 铝钾(明矾)和 *** 铝铵(铵明矾)。油饼、油条铝残留量限制在100mg以内,包子、馒头中不能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油条中加明矾膨松剂 西安两店主被起诉》后续
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的膨松剂乳化剂、酶制剂、保湿剂的功能与作用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的膨松剂、乳化剂、酶制剂、保湿剂的功能与作用【之一集】
首发|杜德春
食品添加剂是溯源之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崛起的,1949年、德国食品博士戈夫曼在慕尼黑食品世界论坛会上发言:“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界的一次里程碑的革命......”。
很多人对食品添加剂有很多片面的认识与非理性的判断,一切东西都有其两面性:双刃剑,那么、如果你深度认知,并且善用;那么、它是非常美妙的。
美国有食品添加剂4千多种、欧洲与日本也有几千种,我国准入的有3千多种;那么、我们只要执行国标2760-2014以及各种食品国标法规,就可以做到食品安全。
对于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而言,新型的食品膨松剂、乳化剂、酶制剂、保湿剂、酥松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保色剂、准色剂、香精香料、增稠剂、湿润剂、营养强化剂、面粉增白剂改良剂、酸味剂、鲜味剂、甜味剂等;通过根据不同面点面食的产品品类复配,可以对产品有系统改良、改善、乳化、催化、保湿等诸多作用;可以做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特别是在一个害怕高糖、高油、高盐的时代;那么、时代更加需要低糖低油、无糖无油的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产品的来到;无疑、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科学复配与协作匹配,无疑是未来食品安全更好的替代品。
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的膨松剂:
(一)碱性膨松剂
碱性膨松剂主要是碳酸氢盐,如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它们在焙烤时会自身直接分解而产生气体。
1.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又名重碳酸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小起子、焙碱。化学式为NaHCO3,相对分子质量84.01。 2.5~ 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粉末,无臭,味咸,相对密度220,熔 吸湿
点270℃。加热自50℃起开始失去CO;加热至270~300℃经2h, 氧化 转变为碳酸钠。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失去 解度, COz。易溶于水,8.8g/mL(15℃);11.2g/100mL(30℃);13.86g 酸, 100mL(45℃)。水溶液呈弱碱性,pH为8.3,遇弱酸则强烈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则增强。
不溶于乙醇。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使食品产生多孔海绵状疏松组织,但由于产气过快,容易使食品出现大空洞。此外,碳酸氢钠分解后形成的碳酸钠,使食品的碱性增强,不但影响口味,还会破坏某些维生素;甚而导致食品发黄或杂有黄斑,使食品质量降低。
2.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又名重碳酸铵、食臭粉、臭碱、大起子、亚母尼。分子式NHHCO3,相对分子质量79.06。
碳酸氢铵为白色晶体粉末,有氨臭,相对密度1.586,熔点36~60℃。性质不稳定,在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60℃可完全分解,而在室温下相当稳定。在空气中易风化,有吸湿作用。
碳酸氢钠分解后残留碳酸钠,使成品呈碱性,影响质量和口味,使用不当时还会使成品表面呈黄色斑点。碳酸氢铵分解后产生而气体的量比碳酸氢钠为多,起发能力大,但容易造成成品过松,使成品内部或表面出现大的空洞。此外加热时产生带强烈 *** 性的氨气,虽然很容易挥发,但成品中还可能残留一些,从而带来不良的风味,有特异臭,所以使用时要适当控制其用量。因此目前实际应用的膨松剂大多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复合膨松剂。一般将碳酸氢钠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可以减弱各自的缺陷,获得较好的效果。
这些碱性膨松剂除具有上述缺点外,其气体产生量比优质的复合膨松剂为少;此外食品中的有些维生素,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也容易被破坏。
碱性膨松剂具有价格低廉、保存性较好、使用时稳定性较高等优点;所以它仍是现在饼干、糕点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膨松剂。
酸性膨松剂
轻质碳酸钙
轻质碳酸钙即沉淀碳酸钙,化学式CaCO,相对分子质量100.09。
轻质碳酸钙为白色微细轻质粉末,无臭,无味,相对密度
2.5~2.7。在空气中稳定,不发生化学变化,易吸收臭气,有轻微吸湿性。加热至825~896.6℃时发生分解,释出二氧化碳,变为氧化钙。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醇,如有铵盐或二氧化碳存在可提高溶解度。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生成溶解性重碳酸钙。溶于稀酸,产生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明矾等与轻质碳酸钙复配得到的疏松剂,遇热则缓慢地释出二氧化碳,使食品产生均质、细腻的膨松结构体,可提高糕点、面包、饼干的品质。此外还有强化钙的作用。
碳酸氢钾
碳酸氢钾别名重碳酸钾、酸式碳酸钾。
使用时按GB2760的规定,在需要添加膨松剂的各类食品中,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碱性膨松剂的使用及其优缺点
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都是碱性化合物,受热后它们产生气体的反应式如下:
CO+HO+NaCO·CO:++NH+HO1.645,熔点94.5℃。加热至120℃失去10个结晶水,至250℃成为无水物,至250℃开始分解。它溶于水和甘油,在水中溶解5g/100mL(常温);66g/100mL(66℃)。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乙醇。
磷酸氢钙
磷酸氢钙化学式为CaHPO·O~2strongO,相对分子质量172.09(无水物)。
磷酸氢钙为白色晶体粉末,无臭,无味,相对密度2.32,在空气中稳定不发生变化。它微溶于水,0.02g/100mL(25℃);不溶于乙醇;易溶于稀盐酸、稀硝酸和柠檬酸铵溶液;微溶于稀乙酸。加热至75℃以上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盐,强热则变为焦磷酸盐。
磷酸氢钙分解缓慢,产气亦较慢,有迟效性,能使食品组织稍有不规则的缺点,但口味与光泽为好。
酒石酸氢钾
酒石酸氢钾化学式为CHO6K,相对分子质量18818,结构 HOCHCOOK
式为 。酒石酸氢钾为白色晶体粉末,无臭,有快活的 清凉酸味,相对密度1956,常温下微溶于水,0.84g/kg(25℃);100℃)
乙醇,0.0001g/100mL(25℃-17℃下饱和水溶液的pH为3.66。疏松性能与磷酸氢钙相似,产气较缓慢。
生物膨松剂(酵母)
生物疏松剂是指酵母。酵母是面制品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膨松 到容 剂。它不仅能使制品体积膨大,组织呈海绵状,而且能提高面制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使糖类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使面坯起发,体积增大,经焙烤后使食品 种经
形成膨松体,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在食品中还产生醛类、酮类 后, 和酸类等特殊风味物质,形成面包的独特风味(化学膨松剂无此作 腐败 用)。
此外酵母体也含有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且其中必需 存 氨基酸含量充足,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使食品的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成小 过去食品中大量使用压榨酵母(鲜酵母),由于其不易久存, 理:
*** 时间长,现在已广泛使用由压榨酵母经低温干燥而成的活性干 表面 酵母。活性干酵母使用时应先用30℃左右温水溶解并放置10min左右,使酵母菌活化。酵母是利用面团中的单糖作为其营养物质。它有两个来源:一 Ikg 是在配料中加人蔗糖经转化酶水解成转化糖;二是淀粉经一系列水化作用。
加于解最后成为葡萄糖。其生成过程为:
25~
2(C,HO)。+2nHB·淀粉酶n(C;HO)(麦芽糖)
C;HO+H 麦芽糖酶_2CH;(葡萄糖) 加
CzHO(蔗糖)+H蔗糖转化酶 CstrongO(葡萄糖)+CH(果糖)酵母菌利用这些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先后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 CO2、醇、醛和一些有机酸。
CstrongO + 6O2有氧呼吸,6O2+6HO+2822kJ
C strong O无氧呼吸_2CH;OH+2CO+100kj
生成的物质被面团中面筋包围,使制品体积膨大并形成海绵状。
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的乳化剂:
单甘酯是乳化剂中应用面最广、用量更大的品种。它具有优良的乳化能力和耐高温性能,添加于含油脂或蛋白质的饮料中,可提高溶解度和稳定性。为了改善甘油酯的性能,甘油酯可与其他有机酸反应生成甘油的衍生物聚甘油酯、二乙酰酒石酸甘油酯、乳酸甘油酯等。到目前已有13种衍生物被批准使用。这些衍生物的特点是改善了甘油酯的亲水性,提高了乳化性能和与淀粉的复合性能等,在蛋白饮料加工中有独特的用途。
目前一般冰淇淋生产中多用分子蒸馏单甘酯。它为白色至乳白色粉末或细小颗粒,HLB值约为38为油包水(W/O)型乳化剂,因本身的乳化性很强,也可作为水包油(O/W)型乳化剂。它是一种优质高效乳化剂,具有乳化、分散、稳定、起泡、抗淀粉第六章 品质改良设计193
分均匀混合分散。有增稠、发泡、持泡等作用,在蛋白饮料中常作乳化剂、增稠剂和蛋白质强化剂。在冰淇淋中添加0.2%~0.3%,使产品中气泡稳定,防止返砂及收缩。
卵磷脂
它是从大豆毛油中提取精制而成。浅黄至棕色的黏稠液体或白色至浅棕色固体粉末。HLB值约为35,是亲油性乳化剂,其特点是纯天然优质乳化剂,也是唯一不限制用量的乳化剂,有较强的乳化、润湿、分散作用,还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在冰淇淋生产中,一般需与其他乳化剂共同使用。卵磷脂作为面包组织软化剂有保鲜作用,并能节省起酥油。在面包 *** 中,卵磷脂与甘油单、二酸酯复配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使用这种混合乳化剂可以抵消原料的质量波动,改进生产工艺过程,节省起酥油,并能明显改善成品的总体质量。
乳化剂的复配
一个理想的乳化剂配方,应与水相和油相都有较强的亲和力,而一种乳化剂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不同HLB值的乳化剂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的HLB值系列复配乳化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几种乳化剂复配使用,以得到比使用单一乳化剂更好的效果。在复配乳化剂中,一部分是水溶性的,而另一 溶性的,这两部分在界面上吸附后即形成复合物,分 子较坚密,具有较高的强度。
用可起到互相补充、协同增效的作用。乳化下列优势:更有利于降低界面张力,甚至能底,越有利于乳化。由于界面张力降低,界面排列更加紧密,界面膜增强,防止了液滴的聚虫液的稳定。复配乳化剂要比单一的乳化剂具有由此可见,使用复配乳化剂是提高乳化效果、增
品中部分酯化而得的混合物,再与氧化乙烯进行缩合而成。蛋白饮料中使用的有Tween60(HLB14.9)和Tween80(HLB15.0),为黄色至橙色油状液体(25℃)。
有轻微特殊臭味,略带苦味。极易溶它是从于水,形成无臭及几乎无色的溶液。不溶于矿物油和植物油。通常与低HLB值的单甘酯、司盘、蔗糖酯复配使用,以适应各类蛋白至浅棕色饮料的需要。点是纯天然Span和Tween系列产品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乳化、润温化、分散、发泡、润湿、软化等优良特性。在配料中加人中,一般票0.05%~0.1%的Tween 和混合单甘酯的复配物,可使冰淇淋质构保鲜作用,坚挺,成型稳定。酸酯复配
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又称卵磷脂、磷脂,其主要成分有磷酸胆碱、磷酸胆的总体质胺、磷脂酸和磷酸肌醇。为浅黄色至棕色透明的黏稠状液态物质。
或白色至浅棕色粉末或颗粒。无臭或略带坚果类气味及滋味。纯品 不稳定,遇空气或光线则颜色加深,成为不透明。部分溶于水,但 易形成水合物而成胶体乳状液。大豆磷脂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较强,在热水中或pH在8以上时乳化作用更强。若添加乙醇或乙二醇,则它们会与大豆磷脂形成加成物,乳化性能提高。 而一种乳 酸式盐可破坏乳而析出沉淀。大豆磷脂不仅是一种乳化剂,同时 定的加和 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可增加磷酸胆碱、胆胺、肌醇及有机磷。食 化剂。在 用磷脂还可降低人体的胆固醇。但一般大豆磷脂的价格较高,一般单一乳化在高档的乳制品中使用。
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
酪蛋白酸钠又称酪朊酸钠,是由牛乳中的酪蛋白加氢氧化钠反应而制得。商品酪蛋白酸钠含蛋白质(干基)大于90%,为白色至淡黄色黏状、粉末或片状。无臭、无味或稍有特异香气和味道。易溶于水。pH中性,其水溶液加酸产生酪蛋白沉淀。是优质乳化剂、稳定剂和蛋白质强化剂,能增进脂肪和水分的亲和性,使各成
蔗糖脂肪酸酯(sucrose fatty acid ester)
蔗糖脂肪酸酯简称蔗糖酯(SE),由蔗糖与脂肪上的碳链部分酯化反应而得。蔗糖分子内的8个羟基中有3个羟基化学性质与伯醇类似,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这3个羟基上。因此控制酯化程度可以得到单酯含量不同的产品。白色至黄褐色粉末。HLB值3~16,分别有高亲油性和高亲水性。其特点是亲水亲油平衡值范围宽,适用性广,乳化性能优良。高亲水性产品能使水包油乳状液非常稳定,用于冰淇淋可提高乳化稳定性和搅打起泡性。对淀粉有特殊作用,使淀粉的糊化温度明显上升,有显著的防老化作用。对人体无害,为无毒、无味、无臭的物质,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转变为脂肪酸和蔗糖,为营养物质,故使用安全。与甘油酯及山梨糖醇酯乳化剂相比,其亲水性更大。适于O/W型饮料的乳化稳定,因此在蛋白饮料中应用较多。
山梨醇酐脂肪酸酯
又称司盘(Span)。它是由硬脂酸与山梨醇酐反应而得。这类乳化剂的产品分类是以脂肪酸构成划分的,如Span20(月桂酸酯),Span40(棕榈酸酯),Span60(硬脂酸酯),Span8(油酸酯)等,见表6-5。蛋白饮料中最常用的是Span60(HLB47)和 Span8Q(HLB 4.3)。
司盘呈白色至黄棕色的液体、粉末、薄片、颗粒或蜡块状。性质因构成的脂肪酸种类而异。HLB值1.8~8.6。常用于乳化蛋白饮料的司盘类HLB值为4~8。司盘不溶于冷水,能分散于热水。司盘的乳化能力优于其他乳化剂,但有特殊气味,风味较差,因此,很少单独使用,与其他乳化剂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聚山梨酸酯
聚山梨酸酯商品名吐温(Tween),由山梨糖醇与各种脂肪酸组合而成,适合应用于各种焙烤食品的乳化。
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的酶制剂:
一、常用的酶制剂
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是α淀粉酶、木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
萄糖脂肪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植酸酶,它们
(1) 淀粉酶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 引起 对面粉品质均有较好的改良作用。
(2)
包括a淀粉酶、真菌a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常 筋力
a-淀粉酶又称淀粉1.4-糊精酶,别名为液化型淀粉酶,能够切 可通
用的有a-淀粉酶和糖化酶。
开淀粉链内部的a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单糖、低聚糖和糊精等 面粉 长短不一的水解产物。在面包生产中添加a淀粉酶,使面包变得柔 善面 白软,增强伸展性和保持气体的能力,容积增大,出炉后制成触感较的月好的面包,此外,由于a淀粉酶作用淀粉所生成的糊精,对改良面包外皮色泽已有较好的效果。
真菌a-淀粉酶简称FAA,来源于米曲霉,作为传统酶制剂, 面 是之一个应用于面包 *** 的微生物酶。在面包中添加真菌a淀粉酶 质 使面包变得柔软,增强伸展性和保持气体的能力,容积增大,出炉 面 后制成触感良好的面包。真菌a淀粉酶作用淀粉产生的糊精,又对 其
改良面包外皮色泽具有良好的效果。
糖化酶又称淀粉a-1,4-糖苷酶,常用名为葡萄糖淀粉酶。它是一种外切酶,作用直链淀粉的产物几乎全部是葡萄糖,作用于支链淀粉后的产物有葡萄糖和带有a1,6-糖苷键的寡糖。此酶水解出来的葡萄糖能参加美拉德反应,使面包增加色泽和风味,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冷冻面团中。
(3) 木聚糖酶木聚糖酶是一种戊聚糖酶。在面粉中添加木聚糖酶,作用于面粉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木聚糖酶,从而改善面筋 *** 的弹性和强度,能改进面团的机械强度和增加面包的体积,改进面包的色泽,改善面团的操作性能及面团的稳定性,增大成品体积,提高成品的质量。
④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氧化酶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
酶、水及氧,再氧化面筋中的硫氢基成二硫键,从而改善面团的机械搅拌特性,强化面筋 *** ,增加面团强度,增强弹性,对机械冲击有更好的承受力,在面包烘烤中使面团有良好的人炉急胀特性,改善面包体积,其作用类似氧化剂,但更安全,更高效。因此,葡萄糖氧化酶被认为有希望作为溴酸钾的替代品,溴酸钾已被证实可引起动物组织癌变。使用此酶注意不要过量添加,以免会引起面粉筋力过强,给制品加工引起负面影响。
⑤脂肪氧化酶又称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还原酶。脂肪氧化酶可通过偶合反应破坏胡萝卜的双键结构,从而起到漂白面粉,改善面粉色泽的作用。而脂肪氧化酶催化亚油酸生成的过氧化物,可改善面包的香气,为面包增香。由此可见,脂肪氧化酶兼具强筋和增白的功效,可减少或替代强筋剂溴酸钾及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用量。
⑥蛋白酶 蛋白酶是催化分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群酶的总称。面团中面筋蛋白经蛋白酶处理后,可改善其机械特性,和烘焙品质。蛋白酶可以水解面筋蛋白,切断蛋白分子肽键,弱化面筋,使面团变软。这在强筋麦时,效果较好,可降低面团的弹性,并提高其延伸性,从而改善了机械特性,同时与亚 *** 氢钠等用于弱化面筋的化学还原剂相比,蛋白酶作用专一性强,从而充分显示了生物酶制剂在作为面粉改良剂上的优势。
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的保湿保水剂:
常用的磷酸盐
磷酸盐是亲水性很强的水分保持剂,它能很好地使食品中所含的水分稳定下来。其持水性的好坏,与磷酸盐的种类、添加量、产品的 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有关。对肉制品而言,持水能力更好的是焦磷酸盐,其次为三聚磷酸盐,随着链长的增加,多聚磷酸盐的持水能力逐渐减弱,正磷酸盐的持水能力较差。
(1) 焦磷酸钠(包括结晶焦磷酸钠与无水焦磷酸钠)溶于水,不溶于乙醇,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它具有乳化性、分散性、防止脂肪氧化、提高酪蛋白黏性等作用,对因 pH值高而容易氧化、发酵的食品也有抑制氧化和发酵的作用。在鱼肉等熟制品里,焦磷酸钠的添加量为原料肉的0.05%~0.3%。结晶和无水的焦磷酸钠都很少单独使用,一般都是与其他的缩合磷酸盐一起配制成制剂后使用。多与三聚磷酸钠混合使用。
可用酸性焦磷酸钠作为合成膨松剂的酸性物质,可持续地产生二氧
便面的化碳气体,适用于烘烤糕点。
(2)三聚磷酸钠系无色或白色玻璃状块或片,或白色粉末,
有潮解性,水溶液呈碱性(pH值为9.7),对脂肪有很强的乳化 (6)
氢钠
性。另外还有防止变色、变质、分散作用,增加黏着力的作用也很强。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罐头、奶制品、果汁饮料及豆乳等的品作为品质改良剂;火腿、午餐肉等肉制品的保水剂和嫩化剂;在水产品加工中不但能起到保水和嫩化,而且起膨胀和漂白的作用;在蚕豆罐
混浊剂头中可使豆皮软化;也可作为软水剂、螯合剂、pH调节剂和增稠别、冰油
剂以及啤酒行业中。三聚磷酸钠在食品加工中一般添加3‰~5%在水产加工中更大量为3%。 作用。
三聚磷酸钠不单独使用,与其他的缩合磷酸盐配制成混合制剂 使用。
六偏磷酸钠系无色粉末或白色纤维状结晶或玻璃块状,潮 烘焙、 解性强。对金属离子螯合力、缓冲作用、分散作用均很强。能促进蛋 于饮料 白质凝固,常用其他磷酸盐混合成复合磷酸盐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的乳化 因为它的粘接性好,所以在缩合磷酸盐中,它的使用范围最广。
(2)
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品质改良剂、pH 调节剂、金属离子螯合 营养 剂、黏合剂和膨胀剂。在豆类、罐头、豆沙馅料中能稳定天然色 作以 素,保持色泽;在罐头中可使脂肪乳化,保持质地均匀。
用于肉类 更大 罐头和肉制品可提高保水性,防止脂肪变质。加入啤酒中,能澄清酒液,防止混浊。是优良的水质无沉淀的软水剂。在水产品加工中起着保水、膨胀和漂白的作用。六偏磷酸钠在食品加工中一般添加3‰~5‰,在水产品加工中更大添加量为3%。
(3) 磷酸钙又名磷酸三钙,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抗凝强剂、缓冲剂、水分保持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营养强化剂。单独使用磷酸钙的很少,作为肉类食品粘接剂,常与其他的缩合磷酸盐并用。 H(5)PSOPr钠(酸式焦磷酸钠) 在食品加工中作为快速发酵剂、品质改良剂、膨松剂、缓冲剂、螯合剂、复水剂和粘接剂。用于面包、糕点等合成膨松剂的酸性成分,CO2的产生时间较长,适用于水分含量较少的焙烤食品(如煎饼),与其他磷酸盐复配可用于干酪、午餐肉、火腿、肉制品和水产品加工的保水剂,方便面的复水剂等。在食品加工中一般添加0.5%~3%,在水产品加工中更大添加量为1%。
(4) 磷酸二氢钠(包括结晶磷酸二氢钠和无水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钠在酿造、乳品加工和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可以用来调整pH值。作为粘接剂、稳定剂,在肉和鱼肉制品里可以添加 0.4%左右。
(5) 三偏磷酸钠在食品工业中作为淀粉改良剂、果汁饮料防混浊剂、肉食品加工保水剂、黏结剂、螯合剂、水质软化剂、分散剂、冰淇淋、奶酪等乳制品稳定剂,在水产品加工中起黏结和保水作用。还可以防止食品变色和维生素C分解。在食品加工中一般添加3‰~5%,在水产品加工中更大添加量为3%。
(6) 磷酸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酸味剂、营养发酵剂,用于面包烘焙、果蔬罐头的特色保水剂,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质期;用于饮料、果汁、可可制品、乳酪和食用油等之中。可用于干酪涂味的乳化作用和酸化。
(7) 磷酸三钠(无水) 在食品工业中用于缓冲剂、乳化剂、营养增补剂;配制面食作碱水原料。也可用于糖精精制和淀粉的 *** 以及食用瓶、罐的洗涤剂等。在食品加工中一般添加3%~5%,更大添加量为1%。
(8) 多聚磷酸钠适用于粗碎和乳化型肉制品及家禽食品的加工。如法兰克福香肠、热狗肠、鸡肉肠、台式香肠、汉堡饼、火腿肠、方便面、米粉及米线加工等。是一种高品质的海产品添加剂,可有效保持海产品特有的风味,增强口感,能减少加工损耗改善质地,使产品表面富有光泽、鲜亮有韧性,可明显提高产品档次。在加工和冷冻过程中,使肉质和水分黏合性明显增强。防止储藏过程中水分的损失,使脂肪和水分的结合力更强,从而使食物的可食性和柔嫩性在储藏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持,使食品的味道和色泽更持久稳定,能阻止细胞生长。在食品加工中一般添加3%~5%,更大添加量为3%。
(9) 酸式磷酸铝钠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油炸面团,烘焙食品 时可作发酵膨松剂。添加到饲料中可作为养殖业的脂肪抑制剂,能有效防止禽畜脂肪的生长。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量为1%~2%。
(12)三聚磷酸钾(磷酸五钾)在食品加工中用作水分保持剂、组织改良剂、螯合剂和水质处理剂等。广泛应用于肉汤类、午餐肉、腌肉等肉制品加工。速冻鱼片和虾等水产品加工及奶油、奶粉、干酪、炼乳、奶油粉等乳制品加工中。三聚磷酸钾有极好的溶解性和溶解速度,使用本品比使用传统的磷酸盐出品率高,且口感好。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量为3%~5%。
(10) 磷酸二氢钠 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品质改良剂、pH调节剂、缓冲剂、乳化分散剂、营养增补剂和水分保持剂等。主要用于乳酪、饮料、果冻、番茄酱、午餐肉及肉类腌制品,同时可作为改性淀粉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量为3%~5%。
(11) 磷酸氢二钠 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品质改良剂、pH调节剂、营养增补剂、乳化分散剂、发酵助剂、黏结剂等。主要用于面食类、豆乳制品、乳制品、肉类制品、乳酪、饮料、果类、冰淇淋和番茄酱中。在食品加工中添加 3‰~5‰。
(12) 焦磷酸钾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乳化剂、组织改良剂、螯合剂,还作为面制品用碱水的原料,与其他缩合磷酸盐合用。通常防止水产品罐头产生鸟粪石,防止水果罐头变色;提高冰淇淋膨胀度;提高火腿、香肠的产出率和鱼糜的保水性;改善面类口味及提高产出率,防止干酪老化。
杜德春:
少年学徒至今,线上线下指导海内外焙者(焙企)几万个(家);知兴衰 明成败。
中国、亚洲、欧洲、中东、非洲、北美;其中中国、日本、韩国、欧洲、蒙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焙者学生最多。
其中邀请到实地一线指导的焙企约90%;10%是网上授课。
焙烤食品工艺技术首席工程师博士。
营养工程师博士。
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首席防腐技术工程师博士。
传统糕饼工艺资深名匠。
#杜德春#杜德春博士工匠工程师教授#杜德春焙烤工艺杜德春焙烤技术杜德春面点面食杜德春焙烤大学杜德春焙烤工程学院
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的膨松剂焙烤食品与面点面食的膨松剂
首发|杜德春
△碱性膨松剂
碱性膨松剂主要是碳酸氢盐,如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它们在焙烤时会自身直接分解而产生气体。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又名重碳酸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小起子、焙减。学式为NaHCO3,相对分子质量84.01。
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粉末,无臭,味咸,相对密度2.20、熔点270℃。
加热自50℃起开始失去COz;加热至270~300℃经2h,转变为碳酸钠。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失去 COr。易溶于水,8.8gml(15℃);11.2g/100mL(30℃);13.86g/100mL(45℃)。水溶液呈弱碱性,pH为8.3.遇弱酸则强烈分解。
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则增强。不溶于乙醇。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使食品产生多孔海绵状疏松组织,但由于产气过快,容易使食品出现大空洞。
此外,碳酸氢钠分解后形成的碳酸钠,使食品的碱性增强,不但影响口味,还会破坏某些维生素;甚而导致食品发黄或杂有黄斑,使食品质量降低。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又名重碳酸铵、食臭粉、臭碱、大起子、亚母尼。分子式NHHCO3,相对分子质量79.06。
碳酸氢铵为白色晶体粉末,有氨臭,相对密度1.586,熔点36~60℃。
性质不稳定,在 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60℃可完全分解,而在室温下相当稳定。
在空气中易风化,有吸湿性,潮解后分解加快。易溶于水,呈碱性,0.08%水溶液的pH为7.8。溶于甘油,OSd3MH
溶于乙醇。
碳酸氢铵受热后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气,使食品形成海编状疏松结构体。
碳酸氢铵分解时产生的氨气溶于食品的水中生成一水合氨,可使食品的碱性增加,还会影响食品的风味,即有氨的臭味。
轻质碳酸钙
轻质碳酸钙即沉淀碳酸钙,化学式CaCO,相对分子质量100.09。
轻质碳酸钙为白色微细轻质粉末,无臭,无味,相对密度
2.5~2.7。
在空气中稳定,不发生化学变化,易吸收臭气,有轻微吸湿性。加热至825~896.6℃时发生分解,释出二氧化碳,变为氧化钙。
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醇,如有铵盐或二氧化碳存在可提高溶解度。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生成溶解性重碳酸钙。溶于稀酸,产生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明矾等与轻质碳酸钙复配得到的疏松剂,遇热则缓慢地释出二氧化碳,使食品产生均质、细腻的膨松结构体,可提高糕点、面包、饼干的品质。此外还有强化钙的作用。
碳酸氢钾
碳酸氢钾别名重碳酸钾、酸式碳酸钾。
使用时按GB2760的规定,在需要添加膨松剂的各类食品中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碱性膨松剂的使用及其优缺点
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都是碱性化合物,受热后它们产生气体的反应式如下:
2NaHC()→COz++H()+ NazCO NHHCOCO++NH++strong()
碳酸氢钠分解后残留碳酸钠,使成品呈碱性,影响质量和口味,使用不当时还会使成品表面呈黄色斑点。碳酸氢铵分解后产生气体的量比碳酸氢钠为多,起发能力大,但容易造成成品过松,使成品内部或表面出现大的空洞。
此外加热时产生带强烈 *** 性的氨气,虽然很容易挥发,但成品中还可能残留一些,从而带来不良的风味,有特异臭,所以使用时要适当控制其用量。
因此目前实际应用的膨松剂大多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复合膨松剂。
一般将碳酸氢钠与碳酸氢铵混合使用,可以减弱各自的缺陷,获得较好的效果。
这些碱性膨松剂除具有上述缺点外,其气体产生量比优质的复合膨松剂为少;此外食品中的有些维生素,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也容易被破坏。
碱性膨松剂具有价格低廉、保存性较好、使用时稳定性较高等优点;所以它仍是现在饼干、糕点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膨松剂。
△酸性膨松剂
晶体颗粒或粉末,无臭,
1.645,熔点94.5℃。加热至120℃失去10个结晶水,至250℃成为无水物,至250℃开始分解。
它溶于水和甘油,在水中溶解5g/100mL(常温);66g/100mL(66℃)。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乙醇。
铵明矾是 *** 铝和 *** 铵的复盐,水解生成弱碱、强酸、水溶液呈酸性,疏松性能与钾明矾同。
磷酸氢钙
磷酸氢钙化学式为CaHPO·0~2strong0,相对分子质量172.09(无水物)。
磷酸氢钙为白色晶体粉末,无臭,无味,相对密度2.32,在空气中稳定不发生变化。它微溶于水,0.02g/100ml(25℃);不溶于乙醇;易溶于稀盐酸、稀硝酸和柠檬酸铵溶液;微溶于稀乙酸。
加热至75℃以上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盐,强热则变为焦磷酸盐。
磷酸氢钙分解缓慢,产气亦较慢,有迟效性,能使食品组织稍有不规则的缺点,但口味与光泽为好。
酒石酸氢钾
酒石酸氢钾化学式为CH(6K,相对分子质量18818,结构
式为 HOCHCOOK HOCHCOOH。
酒石酸氢钾为白色晶体粉末,无臭,有快活的清凉酸味,相对密度1.956,常温下微溶于水,0.84g/kg(25℃)乙醇,0.0001g/100mL(25℃);溶于热水,6.9g/100mL(100℃);17℃下饱和水溶液的pH为3。66,疏松性能与磷酸氢钙相似,产气较缓慢。
复配膨松剂
复配膨松剂又称发酵粉、发泡粉、泡打粉,BP;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坯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膨松、柔软或酥脆,是面点面食焙烤食品制品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①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淀粉+增稠剂
②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玉米淀粉+增稠剂+其它。
杜德春:焙烤食品工艺技术首席工程师博士杜德春。
膨松剂配方分析及成分分析膨松剂是什么?
膨松剂能够让食品,纺织物等变得膨胀,松软,体积变大而密度变小。在纺织中,膨松剂还可以和润滑剂,柔软剂等纺织助剂一起使用,能相互提升性能。我们常见的面包、馒头等食品中就添加了膨松剂,所以说,膨松剂已经已经充满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了。
膨松剂可分为无机膨松剂、有机膨松剂和生物膨松剂三大类。有机膨松剂如葡萄糖酸-δ-内酯。生物膨松剂如酵母等。无机膨松剂,又称化学膨松剂,包括碱性膨松剂如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等,酸性膨松剂如 *** 钾铝、 *** 铝铵、磷酸氢钙和酒石酸氢钾等,以及复合膨松剂。
复合膨松剂的配方很多,且依具体食品生产需要而有所不同。通常按所用酸性物质的不同可有产气快慢之别。例如其所用酸性物质为有机酸、磷酸氢钙等,产气反应较快,而使用 *** 铝钾, *** 铝铵等则反应较慢,通常需要在高温时发生作用。使用复合膨松剂时对产气快慢的选择相当重要。例如在生产蛋糕时,若使用产气快的膨松剂太多,则在焙烤初期很快膨胀,此时蛋糕组织尚未凝结,到后期蛋糕易塌陷且质地粗糙不匀。与此相反,使用产气慢的膨松剂太多,焙烤初期蛋糕膨胀太慢,待蛋糕组织凝结后,部分膨松剂尚未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致使蛋糕体积增长不大,失去膨松剂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膨松剂配方分析?
1.了解膨松剂的配方成分配比,才能更好地优化配方;
2.膨松剂的产品有很多,竞争很大,一个好的配方往往能够把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3.竞争对手的配方比自己的好,想要知道他的配方有哪些成分,含量是多少;
4.想要配制与样品一样的配方,进行升级;
5.膨松剂的性能不怎么好,想知道哪里出了问题,通过成分分析,辅助解决工艺问题;
6.想要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快速占领市场,于是先通过基本的配方分析开始做。
膨松剂配方及成分分析:
膨松剂既可以进行基础的全成分分析检测,也可以进行深度分析或者小样配制,能够对自己的产品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改进配方配比,优化升级配方。想要数据靠谱,那就需要有从业成分分析多年的经验,靠谱的技术以及精密的仪器设备,缺一不可。膨松剂成分分析与配方分析,食品添加剂成分分析、配方化验分析,都可以找上海欧诺谱技术。
膨松剂的神奇之处本网讯:刘麦根/报道 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 白秀琴 张文静/供稿
化学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而“探秘膨松剂”这一章给了我和学生们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它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研究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样在学校有老师去引领着他们去探究一种化学物质。刚好在讲完这一章内容的时候迎来了国庆假期,于是我便将计就计得让同学们在假期期间利用所学内容做馒头。一是这项作业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运用膨松剂的知识来蒸馒头,或者是 *** 其他食品,容易产生成就感,能够进一步体会化学物质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是完成项目的同时,能够体验研究物质性质的 *** 和程序的实用价值,进而全面体会真实情境下的化学学科应用。
给学生们布置这项社会实践活动时,我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食品的添加加工过程中加入膨松剂,为什么可以使食品变得多孔松软?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对膨松剂进行分析,膨松剂既有生物膨松剂,又有化学膨松剂,而化学膨松剂中又有碳酸氢钠膨松剂又有复合膨松剂,这样就将复杂问题聚焦到了化学物质碳酸氢钠上,让同学们通过使用不同的膨松剂去观察馒头的变化,再去深入到研究化学物质碳酸氢钠的性质上,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更好地体味碳酸氢钠的作用与性质。
食品添加剂中还有膨松剂、凝固剂,您知道吗?一 、膨松剂:指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产品时,加入的一些可中和酸并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生产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的物质。
实际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及由碳酸盐和酸性物质等混合而成的复合膨松剂。(碳酸氢铵当加热至30多度时就可完全分解掉)
二、凝固剂:指为了改善食品的形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一些物质。例如,豆腐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它是利用盐卤等物质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的原理制成的。盐卤中含有的氯化镁、 *** 钙,另外还有葡萄糖酸内酯等都是 *** 豆腐常用的凝固剂。
三、增稠剂:又称胶凝剂也叫糊料。指为了改善食品外观及口感,提高食品的品质,便利加工,延长保质期;使物质体系保持均匀稳定的悬浮状态或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而加入的物质。
一般食品增稠剂中有水溶性膳食纤维如明胶、果胶、琼脂、玉米淀粉、大豆蛋白等,对人体无害。
如调味酱、果酱、冰淇淋、罐头、八宝粥等都添加有增稠剂。
我们平时做蛋汤时加入少许淀粉溶液,稀饭熬好后加些增稠剂,都可以使它们变得看起来黏稠、口感也更好。
现在的高中新教材更加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高中化学的意义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