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嘎鱼汤的做法,黄嘎鱼汤正宗做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4 0
*** 周恩来都爱吃贴“饽饽熬小鱼”,邵逸夫评价这道菜胜过鱼翅

自明清时期以来,天津大饭庄小饭店里的鱼做得五花八门,但到了民间,老百姓中更流行的吃法,唯有一种——贴饽饽熬小鱼,从天津市区到塘沽、武清、宁河、静海,凡是有鱼有水的地方,都是这一种吃法,所有天津美食小吃能如此统一步调的,唯有贴饽饽熬小鱼。

天津是鱼盐之乡,地处九河下梢,靠近渤海,周围多洼、淀,水域广阔,鱼是天然资源。20年代,天津各家饭馆里的鱼菜品种达117种,单鲤鱼一类就可做72道菜,以鱼为原料可开整桌筵席。过去天津饭馆的灶上都是四个火眼,四个大师傅操作,第三个火眼的师傅专职做鱼,可见鱼菜在餐馆里的地位。

有老话说天津“鱼味胜江南”,几十年来的天津名厨名店,都有拿手的鱼菜:比如后来改为苏闽菜馆的周家食堂,厨师安小岩独创“周家鱼”;登瀛楼的醋椒鱼是张作霖的儿子张学铭的创意;后来狗不理的特级厨师由芝炳做的糖醋鱼,在全国比赛中名列榜首;进了宏业广东餐馆,大厨李文元的八珍鱼羹和清蒸鲥鱼、油渍鲩鱼都是招牌菜。另外像天津名厨魏天成的红烧头尾,刘国璋的干烧鲫鱼,胡文奎的砂锅鱼头,康丽蓂的烧划水,也都名满津门。

天津饭馆里做鱼花样百出,但民间更爱吃的只有一样——贴饽饽熬小鱼。当年天津诗人寇梦碧有一首诗:“旧时月色小扬州,朴厚民情喜尚留。更爱熬鱼贴饽饽,家乡风味胜珍馐。”呈现了天津人对贴饽饽熬小鱼的喜爱。

贴饽饽,就是贴棒子面饽饽,椭圆形,一巴掌大小。棒子面也就是玉米面,那时候老百姓吃不起白米饭、白面馒头,棒子面能吃饱就算不错。先把小鲫鱼煎了,放在锅底儿,加佐料,剁上碎白菜梆子,周围贴一圈棒子面饽饽。柴灶烧开后细火煨着,等鱼熬熟了,饽饽也烤熟了,鱼香四溢,连鱼头都入口即酥,饽饽烤得焦黄,同时被鱼汤浸入,香甜酥脆,引人食欲。

天津家常熬小鱼的调料很简单,早年间杂货铺专售“鱼佐料”:面酱、酱油、醋、酱豆腐,只要说一声“买五分钱鱼佐料”,店员接过碗,三下五去二就给配齐了,等熬鱼时再加葱、姜、蒜、大料。

天下霸唱的小说和电视剧《河神》,描述了很多天津传统美食,其中也提到贴饽饽熬小鱼:“到上游的琉璃厂,那边上有一大片阴凉地,捡石头垒个土灶,支上一口铁锅,再让铁牛去河里捞上一筐鲫瓜子,也就是小鲫鱼,然后用井水熬鱼,一定要宽汤,在这锅的边上,糊上一圈棒子面的饼子,再盖上锅盖,等这锅热了,这饼子也就熟了,里面是软糯的,外面有脆嘎吱,最厉害的是,这饼子靠近汤的那部分,都已经被浸透了,一口鱼汤,一口饼子,那鱼骨头都是酥的。”看得勾人馋虫。

贴饽饽熬小鱼原是渔家吃法。渔家吃住在船上,一网鱼上来,大大小小什么鱼都有,熬在锅里烧熟了一锅饭,一人一个大饽饽,一碗鱼,蹲在船帮上吃。麦穗鱼长不大,三四年才能长到两三寸。每年白露时节至转年立夏之前,蒿根、麦穗、兔头这些鱼都是净肠,打上来不用拾掇,洗干净控一会儿就可以煎。立夏后的鱼变成泥肠,得挨个掐挨个拾掇。所以立夏后再吃这道菜就有点麻烦了。

清同治年间,粮船来往的北大关西金华园河沿穆家寨,有一家“穆奶奶熬鱼”,颇负盛名。直到50年代,南市清和街还有十三四家小摊小铺,专门卖贴饽饽熬小鱼,但一定是小鱼,因为大鱼都卖给了富家和饭馆。80年代,南市食品街四区二楼有家“村姑餐馆”,卖贴饽饽熬小鱼,鱼是二三寸长的活鲫鱼,饽饽是用小米面、黄豆面、玉米面精制。小店有八九张方桌,四壁挂几张传统年画,就餐者以天津老年人居多。

关于贴饽饽熬小鱼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40年代天津有一本《一四七画报》,发表过王小渔写的《天津有名食品——熬鱼贴饽饽》,介绍这道美食的来历,说有一户人家婆婆对儿媳特别厉害,这天吩咐儿媳熬鱼,不料儿媳给忘了,快到天黑才想起来,家中只有一锅一灶,熬鱼便不能蒸窝头,情急之智将玉米面做成饼子贴在锅沿上。婆婆一尝,竟十分好吃。这种吃法流传开来。

美食传说当然离不了乾隆皇帝。说南运河畔小稍口一带,有李姓父女二人开茶摊,来了位客商打扮的人,坐到晌午,饿了,李老汉的女儿把自家做的贴饽饽熬小鱼端给那位客商,客商吃得连连点头称赞,说这是“佛手糕、千眼鱼”,因为饽饽有手掌大小,一锅小鱼无数。后来人们得知,这位客商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吃没吃过贴饽饽熬小鱼,没法考证。但毛主席、周总理确实都吃过,这是有实实在在记载的。60年代末,北京饭店西餐厨师庞恩元到 *** 给 *** 主席做厨师。主席听说他是天津人,先让他做了狗不理包子,后来又提出,要尝尝天津风味的贴饽饽熬小鱼。主席已经七十多岁了,庞恩元担心主席牙齿不好,想了个办法,将白面和玉米面掺在一起,发好先上火蒸熟,再稍烤出一层黄嘎,用小武昌鱼代替鲫头鱼熬熟,这顿饭主席吃得津津有味。周恩来总理的厨师也回忆过:“周总理最喜欢吃天津的贴饽饽熬小鱼,邓大姐更爱吃煎饼馃子。”

利顺德有一位大厨叫耿福林,90年代初香港富豪邵逸夫来天津,在凯悦饭店吃了一顿饭,上的鱼翅、鲍鱼,他没什么兴趣。第二天来利顺德,经理让耿福林给他做点儿天津风味。耿福林安排了两道菜,贴饽饽熬小鱼和炒虾仁,配上几样小吃,蘸小糖墩儿、烤山芋、煮玉米,再加上小米绿豆稀饭、香菜葱丝拌榨菜丝。吃完饭邵逸夫主动到厨房见耿师傅,对他说,这顿饭比吃山珍海味都舒服、都饱。这就是天津菜的魅力。

春天在哪里啊?

疫情老反复,都盼着快结束,能大胆出去玩儿。

冬天过去了,也忘了,春天来了。

城外,早就,花红了,柳绿了,鸟儿叫春儿了。

两个车,一伙人儿,约好了去寻春儿。

先看了紫荆花。北方人除了梨花桃花,没见过这高大的花树。花儿开得正带劲儿,还有香甜味儿——春天的味儿。

一树的花。壮观,好看。席慕容在《一棵开花的树》里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的时刻。是啊,春天,在紫荆树最美的时刻,遇见了——紫荆花。遇见了,春天的花。

看了紫荆花,接着寻春儿。走过修路的国道,坑坑洼洼,穿过密密的树林,终于到了国家龙头湿地公园,在深山,没噪音,没污染,空气新鲜,可以放开嗓子喊一喊“春儿——!”。群山回应“春儿——!

”中午野炊,两个卡式炉煮面条。没桌子,没椅子,一伙人站着吃。像过去生产队食堂的大锅饭。边吃边逗。吃国际大酒店,也没这么开心。高级酒店里吃,穿得整整齐齐,坐得端端正正,装得斯斯文文,哪有这么乐乎好玩?!

吃饱了,玩够了。转去第二个目的地,看草原,农家乐吃河鱼。

草原是水库水退了,河床干了,草长了。像香格里拉的纳帕海草原,夏天是草原,冬天水多了,像一片海。

一行人走向草原,看见一片小野花。我用手机扫一扫,不知名。却是春意盎然。绿油油的叶,黄灿灿的花。哎,好看。

野花作背景吧,拍照。无人机飞起来,角度好,像素高,鱼头技术不得了。

站在花海里的女人,和花儿一样美。

春花如梦。

从湿地公园玩到草原上,像孩子一样快活。玩劲儿正高,店家来 *** 了,河鱼熟了。几个人还没玩够,有点舍不得,在春雨濛濛里,走回农家乐。

鱼已上桌,清蒸白刀鱼,黄嘎鱼焖豆腐,萝卜丝鲫鱼汤。鲜、香、嫩,鱼肉质好,手艺也不错。

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打道回府。

早8点出发,晚8点到家,爽歪歪了一整天,像孩子们春游开心,像少男少女,又怀了春儿。

季节里,不管来得早和晚,即使在疫情里,每一年里都有春天。

人生里,不管多大岁数,即使正在经历苦难,每个人心里都有春天。

美味嘎鱼做法6例推荐

一、清蒸黄嘎鱼

材料

黄嘎鱼,福建老酒,生姜,盐,蒸鱼豆豉,葱花,油

做法

1、嘎鱼洗净,用福建老酒、生姜、盐、蒸鱼豆豉腌上10分钟;

2、蒸锅放水烧开,将腌好的嘎鱼放入蒸上10分钟;

3、出锅前洒好葱花,浇上热油即可。鱼刺很少!味道超棒!做法简单!

二、酱焖嘎鱼

黄嘎鱼汤的做法,黄嘎鱼汤正宗做法-第1张图片-

材料

嘎鱼3条,葱段,姜丝,蒜片,豆瓣酱,蒸鱼豉油,蚝油,酱油,香菜

做法

1.将嘎鱼去鳃去内脏,冲洗干净备用

2.葱切段、姜切丝、蒜切片

3.用到的调料准备好

4.锅内注油烧热,放葱姜蒜爆香

5.放入两匙豆瓣酱炒出香味

6.注入适量清汤

7.放入酱油、蒸鱼豉油、蚝油搅拌均匀

8.将嘎鱼放进去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炖

9.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汤汁逐渐收浓,撒上香菜即可关火

三、嘎鱼炖茄子

材料

主料:嘎鱼、茄子

配料:香葱末

调料:盐、味精、大料、姜片、酱油、料酒

做法

1、先将嘎鱼宰杀冲洗干净,茄子用手撕成条;

2、炒勺上火,放入油烧至六七成热时放入嘎鱼,轻炸一下捞出;

3、留底油,葱、姜、大料炝锅,放入炸好的嘎鱼,烹料酒、酱油,加老汤,烧开,放入茄子,一起炖熟时撒香菜末,出勺盛入碗中即可。

四、黄骨鱼炖海鲜菇

材料

材料:黄骨鱼1000克、海鲜菇800克。

调料:盐、生抽、料酒、姜适量。

做法

1.黄骨鱼宰杀去内脏后洗净待用。

2.生姜切片。

3.锅上火入油,爆香姜片,加水烧开,依次放入黄骨鱼、海鲜菇,调入盐、生抽、料酒炖40分钟即可。

五、酱香黄骨鱼

材料

黄骨鱼2条 大葱 香葱 香菜适量 郫县豆瓣酱 黄豆酱 海鲜酱适量 姜 蒜 生抽 糖 八角2颗 料酒

做法

1、热油大火,放入鱼,煎好一面,翻面煎另一面

2、加入姜片,烹入料酒

3、倒入郫县豆瓣酱,黄豆酱, 海鲜酱,大葱段,和八角及生抽和白糖

4、倒入水,水量超过鱼

5、开着盖子,煮鱼

6、中途鱼要翻面一次

7、汤汁快要收紧,出锅,撒一些小葱和香菜

六、嘎鱼豆腐汤

材料

小嘎鱼4条(约300g),(也叫“黄蜡丁,黄颡鱼”,或用其它新鲜河鱼),豆腐(更好是现制卤水豆腐或者盒装北豆腐)1块(约400g),杭白菜1棵(约200g),老姜1块(约30g),油2茶匙(10ml),白葡萄酒1汤匙(15ml),盐2茶匙(10g),白胡椒1茶匙(5g)

做法

小嘎鱼(黄蜡丁)整条洗净用厨房纸巾吸干里外水分,用白葡萄酒腌制10分钟。

老姜去皮,切成薄片。豆腐切成2cm见方的小块。杭白菜切成4cm长段。

煮锅(更好是砂锅)擦干内外,加入油,用中火加热1分钟。放入姜片和腌好的小嘎鱼煎3分钟,不时翻面。

直接在煮锅中加入沸水(约800ml),改大火煮沸。加入豆腐块再煮沸,改小火加锅盖慢炖。

约需要20分钟,鱼汤色逐渐变成浓郁的奶白偏黄色,加入杭白菜段改中火再煮3分钟。

调入盐和白胡椒粉即可。

标签: 鱼汤 做法 黄嘎 正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