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的特点及代表菜,鲁菜的特点及来历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60 0
舌尖的10道经典鲁菜,脆嫩爽口,色香味俱全!

鲁菜是汉族传统4大菜系之一,选料考究,刀工精细,技法全面,调味平和,菜品繁多,对火候的要求尤为苛刻严格,强调鲜脆嫩的成菜效果。今天,小厨就跟大家分享几款经典卤菜的做法。

1、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汉族名菜之一,鲁菜经典。“德州扒鸡”从创制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现在许多南来北往的旅客经过德州,都要慕名购买扒鸡品尝;各国来华参观旅游的外宾亦十分喜爱“德州扒鸡”。

<主料>

鸡1只(重1000克左右)

<配料>

口蘑、姜各5克,酱油150克,精盐25克,花生油1500克(约耗100克),五香料5克(由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组成),饴糖少许。

<做法>

1、活鸡宰杀煺毛,除去内脏,清水洗净。将鸡的左翅自脖下刀口插入,使翅尖由嘴内侧伸出,别在鸡背上;将鸡的右翅也别在鸡背上。再把腿骨用刀背轻轻砸断并起交叉,将两爪塞入腹内,晾干水分;

2、饴糖加清水50克调匀,均匀地抹在鸡身上。炒锅加油烧至八成热,将鸡放入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3、锅上旺火,加清水(以淹没鸡为度),放入炸好的鸡和五香料包、生姜、精盐、口蘑、酱油,烧沸后撇去浮沫,移微火上焖煮半小时,至鸡酥烂即可。捞鸡时注意保持鸡皮不破、整鸡不碎。

<特点>

色泽红润,鸡皮光亮,肉质肥嫩,香气扑鼻,味鲜美。

Tips:

要注意选用鲜活嫩鸡,一般用1000~1250克左右重的鸡,过大过小均不适宜。烹制时油炸不要过老。加调味入锅焖烧时,旺火烧沸后,即用微火焖酥,这样可使鸡更加入味,忌用旺火急煮。

2、油焖大虾

鲁菜中最畅销的大菜之一,也是更好掌握的菜之一。此菜的特点是——甜香鲜美,壳酥肉嫩,色泽红亮。

<主料>

大虾10只

<配料>

味精2克,盐5克,白糖50克、香油、酱油10克,料酒20克,葱段、姜片各5克,高汤150克,水淀粉、花生油50克。

<做法>

1、将大虾剪去须、爪,除去头部沙包和脊背砂线,洗净;

2、锅上火加油烧至五成热,下入虾煸炒用手勺轻轻压其头部,挤出虾脑至两面呈金黄色,盛出;

3、锅留底油,放入葱姜丝、料酒、盐、白糖、醋、高汤,下入煎好的虾煮开后用小火焖熟,加味精炒匀,然后将虾出锅码盘,余汁收浓后淋在大虾上即成。

<特点>

大虾红亮、肉质鲜美,味鲜咸甜香。

Tips:

挤虾脑时要挤虾头的上部,手要轻,保持头与身的完整。

3、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山东济南的传统名菜,鲁菜经典菜肴。

<主料>

熟猪大肠3条(重约750克左右)

<配料>

绍酒10克、酱油25克,白糖100克、醋50克、精盐4克、香菜末1、5克、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少许、葱末蒜末各5克、姜末2.5克、熟猪油500克(实耗75克)、花椒油15克。

<做法>

1、将熟大肠3条(生大肠经洗刷后,入开水锅中加葱姜酒先焖烧熟),分别切成3厘米长的扳“指”段,在沸水锅中焯过捞出,沥干水;

2、 炒锅烧热,倒入猪油中火烧至七成热时,把大肠下锅炸至呈红色的捞出。锅内留油25克,放入葱、姜、蒜末炸出香味,烹入醋,加酱油、白糖、清汤、精盐、绍 酒,迅速放入大肠炒和,移至微火上烧,至汤汁收紧时,放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淋上花椒油,颠翻均匀,盛入盘内,撒上香菜末即成。

Tips:

1、大肠必须里外洗刷干净,除去粘液、污物,否则成菜必有异味。

2、油炸前要先放入开水锅内煮至硬酥。如肉质不熟,就入锅油炸,烹制不易入味。

4、葱烧海参

鲁菜中的名菜,以水发海参和大葱为主料,色泽洪亮,溢满浓郁的葱香味道,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主料>

海参100克

<配料>

姜,酱油各25克,白糖15克,熟猪油125克,大葱200克。

<做法>

1、海参切成宽片,煮透后控去水分;

2、将猪油烧至六成熟时放入葱段,炸至金黄色时捞出,葱油备用;

3、清汤加葱,姜,精盐,料酒,酱油,白糖,海参,烧开后微火煨2分钟,捞出控干;

4、猪油加炸好的葱段,精盐,海参,清汤,白糖,料酒,酱油,糖色,烧开后移至微火煨2-3分钟,上旺火加味精用淀粉勾芡,用中火烧透收汁,淋入葱油,盛入盘中即可。

<特点>

海参清鲜,柔软香滑,葱段香浓,食后无余汁。

5、清汤燕菜

燕菜,又名燕窝,清汤燕菜,用于高级宴席中的头菜登席。燕窝色白如雪,质地软滑,汤清澈晶莹,口味鲜醇,沁人心脾。

<主料>

燕窝50克

<配料>

清汤2000克、精盐7.5克、味精5克、绍酒10克。

<做法>

1、将燕窝用温水洗净,放入七成热的水中泡软,轻轻捞出,用镊子摘去燕窝内的绒毛杂质,用清水洗净;

2、用开水把碱溶化,放入洗净的燕窝,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泡5分钟后捞出,接着再用开水泡5 分钟,待涨发后,用温水漂洗数遍除净碱液,撕成碎块备用;

3、汤勺置火上,放入清汤开后将燕窝焯一下,控净水分放在汤碗内;

4、净勺内倒入清汤,放入精盐、味精,绍酒,烧开后撇净浮沫,加味精,从燕窝的周围轻轻浇入碗内即成。

<特点>

燕窝色白如雪,质地软滑,汤清澈晶莹,口味鲜醇,营养价值很高。

Tips:

1、燕窝内的绒毛要摘净,用镊子摘净毛和杂质。

2、燕窝更好当日用当日发,发好后存放勿超过两天。

6、酸辣乌鱼蛋

乌鱼蛋,乃乌贼(俗称墨鱼)的产卵,呈椭圆形,外面裹着一层半透明的薄皮(即脂皮),它含有大量蛋白质,产于我国山东青岛、烟台等地,一向被视为海味珍品,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名菜。

<主料>

乌鱼蛋100克

<配料>

醋1.5克、香菜末1.5克、绍酒7.5克、胡椒粉0.5克、精盐1克、姜汁7.5克、味精3克、酱油1克、湿淀粉75克、鸡汤250克、熟鸡油5克。

<做法>

1、先把乌鱼蛋用清水洗一洗,剥去脂皮,放在凉水锅里,在旺火上烧开后,端下锅浸泡6小时。然后把乌鱼蛋一片片地揭开,放进凉水锅里,在旺火上烧到八成开时,换成凉水再烧,如此,反复五六次,以去掉其咸腥味;

2、将汤勺置于旺火上,放入鸡汤、乌鱼蛋、酱油、绍酒、姜汁、精盐和味精。待汤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用水调好的湿淀粉,搅拌均匀,再放入醋和胡椒粉,翻搅两下,淋入熟鸡油,倒在碗内,撒上香菜末即成。

Tips:

1、发好的乌鱼蛋薄片,行话名“乌鱼钱”,如果当天不用,必须用清水浸泡起来,每天要换一次水。

2、味精、醋和胡椒宜后下,拌匀即可,开锅易致变质变味。

7、扒原壳鲍鱼

山东青岛沿海的一道名菜。此菜将鲍鱼肉制熟后,又分别盛在各个原来的壳内,它的造型美观又名贵。

<主料>

带壳鲜鲍鱼12个

<配料>

绍酒15克、净鱼肉200克、味精3克、火腿肉25克、鸡蛋清2个、冬笋25克、葱姜未各2克、湿淀粉100克、精盐25克、鸡油25克、清汤500克。

<做法>

1、将带壳鲍鱼洗净,放入沸水中稍煮,然后捞出把肉挖出来,片成0.16厘米厚的片。冬笋、火腿肉均切成长3厘米,宽1.2厘米,厚0.16厘米的片;

2、鱼片洗净剁成泥,放入碗内,加湿淀粉、绍酒、味精、精盐、鸡蛋清、葱姜末,搅拌均匀,倒在大平盘内摊平;

3、将鲍鱼壳放在含碱5%的沸水中,用毛刷或草根刷子刷洗干净,再入开水煮过捞出控干水分;

4、洗净的鲍鱼壳口朝上,整齐地摆在鱼料子上,让其站住坐稳,上笼蒸 5分钟取出;

5、炒勺内倒入清汤,加精盐、绍酒、火腿、冬笋、青豆。鲍鱼片烧沸撇去浮沫,用漏勺捞出,平放在鲍鱼壳内,锅内汤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鸡油,浇在鲍鱼上即成。

<特点>

此菜色香味俱佳,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再浇以芡汁,透明油亮。

Tips:

1、沸水煮鲍鱼时,煮的时间不能过长,一烫即可。

2、鲍鱼壳要刷洗干净,不能带有杂质和鲍肉。

8、糖醋鲤鱼

是山东济南的传统名菜。选用黄河鲤鱼,先经油锅炸熟,再用著名的洛口老醋加糖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上,香味扑鼻,外脆里嫩带酸,不久它便成为一款名菜,其中以济南汇泉楼所制的“糖醋鲤鱼”最为著名。

<主料>

黄河鲤鱼1条(750克左右)

<配料>

醋100克,白糖175克,酱油10克,精盐3克,清汤300克,姜未、葱未、蒜未各少许,湿淀粉150克,花生油1750克(约耗150克)。

<做法>

1、将鲤鱼去鳞、去鳃、去内脏,洗净。在鱼身上每隔2.5厘米距离,先直刻后斜剖刀纹(约1.5厘米深),然后提起刀,使鱼身张开,将精盐撤入鱼身内稍腌,并在刀口处及鱼的全身均匀地涂上一层湿淀粉糊;

2、 炒锅倒油,旺火烧至七成热,手提鱼尾放入油锅内,其刀口处立即张开。这时需用铲刀将鱼托住,以免粘锅,约炸2分钟)用铲刀把鱼推向锅边,使鱼身呈弓形,将 鱼背朝下,炸2分钟;再翻过来使鱼腹朝下,炸2分钟;然后再把鱼身放平,用铲刀将头按入油内炸2分钟。以上共炸8分钟,至鱼身全部呈金黄色时,取出放入盘内;

3、炒锅留油少许,烧至六成热,放入葱、姜、蒜末、醋、酱油、白糖、清汤,烧浓后即用湿淀粉勾荧,淋上熟油少许,迅速出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特点>

色泽深红,外脆里嫩,香味扑鼻,酸甜可口。

9、干烧鲳鱼

鲳鱼肉厚、刺少、味佳,营养丰富,是天然营养佳品,其胆固醇含量也低于所有的动物性食品。此鱼干烧成菜,味最清腴,鲜嫩可口。

<主料>

鲳鱼1条(约500克)

<配料>

肥猪肉25克,冬笋25克,榨菜20克,干红辣椒2个,葱姜蒜共25克。花生油1000克(约耗50克),白油25克,辣椒油20克,白糖100克,精盐3克,味精2克,料酒25克,清汤500克。

<做法>

1、将鲳鱼去腮,开膛取出五脏,用清水冲洗干净,在鱼身上每隔2厘米打上象眼花刀。把猪肉、冬笋、榨菜、干辣椒均切成0.6厘米大小的丁,葱蒜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姜切成小指甲片;

2、炒勺内放入花生油,用旺火烧至九成热时,将鱼抹上少许酱油下入油锅内,炸至鱼呈红色时捞出;

3、 炒勺内放入少许花生油,加入白糖25克,炒至糖呈深红色时烹入清汤。另取一勺放入白油,加入猪肉、辣椒、葱姜蒜、冬笋、榨菜煸炒后,倒入汤汁中,再下入炸 过的鲳鱼,加入精盐、白糖、料酒,盖上盖移至小火上烧至汤至将尽,鱼两面已烧透入味时,移至旺火上,加入味精,淋上辣椒油大翻勺装盘即成。

<特点>

色泽红亮,鱼肉鲜嫩,甜咸香辣。

10、爆炒腰花

爆炒腰花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以猪腰为主料。经过爆炒制成,其特点是鲜嫩,味道醇厚,滑润不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主料>

猪腰400克

<配料>

木耳10克、冬笋片25克、油75克、酱油10克、葱5克、姜汁5克、料酒8克、味精3克、蒜片5克、汤、淀粉各适量。

<做法>

1、猪腰中间片开去腰臊,剞麦穗花刀,再切成块;

2、木耳洗净,冬笋切成略小于腰花的片;

3、碗中放入汤,酱油,料酒,姜汁,味精,蒜片,淀粉对成芡汁;

4、先将腰花木耳分别用开水焯后控水;

5、炒勺上火放油烧至7-8成热,投入浆好的腰花,稍滑迅速控油,勺留底油,下入葱花,煸香,下腰花,木耳,冬笋,倒芡汁旺火急炒,淋明油出勺即可。

<特点>

形似麦穗,色泽红润油亮,脆嫩爽口

分享于 *** ,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山东10大经典名肴,道道都是硬核菜,鲜嫩油润,名菜之首当之无愧

“鲁菜”是四大菜系之首,鲁菜味道几乎所有人都特别喜欢,作为鲁菜的代表的山东省,有特别多的美食,让人们流连忘返,而且每一道都有一个典故,都是有故事的菜哦,下面跟着蓉儿一起看看吧!

第1道:葱烧海参

葱烧海参,是以两个山东人大爱的食材为主,海参清鲜柔软香滑,葱段香浓,原料十分简单,但是选材却很讲究,海参必须选用渤海湾的野生刺参,这种参肉厚道刺头足、才有嚼头,

葱也不是普通的葱,而是产自山东的章丘大葱,辣度较淡,口感略带点甜,

炸葱油的火候也很讲究,葱一旦炸过一点都会影响成菜的口感,做好的成菜,海参滑润,质地柔软,葱香四溢,入口不腥不腻,满口留香。

在河南开封的特殊的历史时期,有很多的海货进贡到河南,那个时候的御厨便已全力研究各种海参的烹饪 *** 。因海参的腥气太大,后来北京丰泽园饭庄老一代名厨王世珍率先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以浓攻浓 ”的做法,达到色香味形四美俱全的效果。再到近代,鲁菜多推崇海参,葱烧海参也是鲁菜的代表菜品之一。

第2道: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是一道真正的鲁菜代表菜肴!兼具五味:酸、甜、苦、辣、咸。大肠经过套肠、焯水、煮炸、大火烧等多道工序的处理后,本身的气味完全没有了,其色泽红润亮丽,味道浓香四溢,质地十分软嫩。

据说以前在山东济南,有一个姓杜的富商老板在济南开了一家九华楼餐馆,这位杜老板凡事都爱九字,所以给他手下的生意都取名有九字,这个九华楼,牌面不是很大,但是请的都是当时济南更好的厨师,而其中红烧大肠就是当时的一道特色招牌菜,几乎每个客人来都要点一到红烧大肠吃,非常的受欢迎。

一天,杜老板宴请济南当地的贵客来九华楼吃饭,那贵客中有一个文人尝了尝红烧大肠,对它是赞不绝口,形容这红烧大肠吃起来犹如古时炼丹术士所炼仙丹,仙丹的美味一般都用九转仙丹来形容,正好杜老板又特别喜欢“九”字,于是红烧大肠就改名为九转大肠了,从此“九转大肠”声誉日盛,流传至今。

第3道:潍坊肉火烧

潍坊肉火烧是山东潍坊的传统名小吃,潍坊本地人都叫老潍县肉火烧,主要以城隍庙肉火烧最为出名。每一个肉火烧都要经过煎、烙、烤、烘、蒸五道程序,但成品做出来仅只需十分钟的时间,个个出锅都是黄灿灿的,轻轻地咬上一口,皮酥柔嫩、香而不腻,一口口吃下去,让人回味无穷。

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担任潍县知县,恰逢潍县连年受灾歉收,他开仓放粮,带领老百姓积极抗灾,然后百姓的生活日渐恢复繁荣景象,各种潍县地方小吃出现,火烧也在这时候出现,那时候火烧相对很简单,全是由面粉做成的;

到了清末民初,人们将肉加到火烧里面来,当时的名字叫花椒肉火烧,传统的肉火烧,以城隍庙肉火烧最为人熟知,用炭火炉烤制而成。流传至今,肉火烧秉承传统的馅料配比,采用现代的工艺精心烤制而成,皮酥鲜香,成了当地人的早餐首选。

第4道:煎饼卷大葱

煎饼卷大葱是山东汉族的传统名吃,是山东的代表食物之一。由面粉和大葱制成,煎饼原料由五谷杂粮精细研磨而成,营养非常丰富且易消化,大葱是山东的特产,辣度较淡,口感略带点甜,吃起来又香又脆,烙煎饼也非常讲究技术和火候,火大了容易烤糊烙干,火小了又不熟又不容易揭下来,摊得快沾不满鏊子,摊得慢又受热不匀,哈哈,反正就是一个看似普通的过程,手艺大大的讲究。

煎饼卷大葱还有一个非常浪漫的传说,山东沂蒙山下有个黄姑娘父母早逝跟随继母生活,黄姑娘非常美丽,爱慕她的人特别多,但她却爱上邻村的穷小子梁马。

继母对此很生气,于是她骗梁马到自家书房读书,许诺将来考取功名,就允许两人成婚,结果梁马刚一进门,大门就被锁住了,原来继母只给纸和笔,打算饿死梁马。梁马快要饿死的时候,黄姑娘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把煎饼折成纸的大小,再把葱去掉葱叶留下葱白伪装成毛笔,让丫鬟假装送纸笔,给梁马吃。

在黄姑娘的帮助下,梁马科举高中状元,最终她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夫妻恩爱,十分美满。

第5道: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是中国山东传统名吃,鲁菜经典。又名“德州五香脱骨扒鸡”,享有“天下之一鸡”的美誉,皮肉紧致,味道鲜美、肥而不腻,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道绝佳美食。

德州扒鸡的起源与古代德州的运河经济有关。元明时期,漕运繁忙,德州成为京都通达九省的御路,经济繁荣,市场面出现了烧鸡,这种鸡形态侧卧,色红味香,肉嫩可口,作为后来扒鸡的原型。

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南巡驻跸德州,品尝到了德州五香脱骨扒鸡,十分喜爱。德州扒鸡开始作为贡品进入宫廷。德州扒鸡被载入皇家食谱。进入20 世纪,民国时期,津浦、石德两条铁路的全线通车,更多人的有机会并品尝这里的扒鸡,扒鸡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至今扒鸡 *** 技术得以不断改进,骨头都已经变软了。撕下一块,放进嘴里,满满的肉味,嚼起来松软可口,唇齿留香,博得了广大食客的高度赞誉。

第6道: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是经典的鲁菜之一。由四个色、香、味俱佳的肉丸儿组成,吃起来 *** 弹弹的,鲜咸酥嫩,寓意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常出现在喜宴、寿宴等宴席中,有吉祥之意。


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开恩科,选拔有才学的年轻人进京赶考,张九龄便是其中一员。发榜之日,张九龄金榜高中头名状元,皇帝赏识他的才华,便招为驸马。

当时张九龄的家乡正遭遇水灾,父母不知所踪。正巧在举行婚礼当天张九龄得知父母下落,便派人将父母接到了京城,真是喜上加喜。张九龄让厨师烹制一道喜庆的菜肴来庆祝此事。

厨师端了一盘四个蒸的酥烂的大肉丸子,张九龄问其菜的含义。厨师回答说:“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了连连称赞,说:“‘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从那以后,逢有结婚等重大喜庆之事,宴席上必备此菜。

第7道:一品豆腐

一品豆腐是一道经典的鲁系特色名菜。这道菜白细鲜嫩,做工细腻,主要还是品尝的还是豆腐的原汁原味,其营养丰富,老人小孩都特别适合吃,摆盘讲究的就是一个精致,主要突出豆腐的细 *** 滑,光洁如再以少许佐料点缀即可上桌。

据传康熙皇帝有每隔一日食一次豆腐的习惯。有一次,一品上书徐建庵入朝奏本,康熙邀其一起品尝美味豆腐,徐上书食后再也难以忘记豆腐的美味,于是拿一千两纹银从御膳厨师手里买来此菜的 *** 秘方,后流传到孔府,因为是一品尚书的挚爱,所以大家亲切的称此为“一品豆腐”。

第8道:利津水煎包

利津水煎包是著名的山东小吃,香而不腻,酥而不硬,色味俱全,老少皆宜的面食佳品。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被评为山东地方名吃。不仅获得国人的赞誉,更是吸引很多外国友人慕名而来。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利津县城和集镇就有不少经营水煎包的铺户,当时,利津最有名气的当属盐窝尚家,尚乐安就是杰出的代表,在当时,水煎包用料较为粗糙,口感和质量都还不佳。到了民国5年,县城西街的卖水户刘明远、刘凤刚父子,将盐窝镇的尚乐安请到了县城,办起了水煎包专营小店—茂盛馆。在之后刘明远去世了,儿子刘凤刚继承家业,刘凤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改进操作技术和用料,使水煎包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水平。

第9道:爆炒腰花

爆炒腰花是山东省汉族传统名菜,属于鲁菜。是以猪腰为主料的家常菜。经过爆炒制成,其特点是鲜嫩带脆,滑润不腻。这道菜首先能将猪腰的腥臊味去除干净很重要,然后对厨师的刀工和火候的要求也很高。

据说,爆炒腰花是由清代宫廷“四大抓”演变而来,分别为抓炒鱼、抓炒里脊、抓炒腰花、抓炒虾仁,为清代御膳房御厨王玉山所创。有一天慈禧太后用膳,挑中了一盘明亮油黄、鲜嫩软滑的炒鱼,吃后赞不绝口。

并询问其菜名,御厨王玉山灵机一动说道是抓炒鱼,慈禧太后大喜,后来王玉山被称为“抓炒王”。再后来,山东厨师在原菜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原本近似糖醋的口味,改制成如今酸甜适口的爆炒腰花。

第10道: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也是济南的一道名菜。这里面有个典故,清代山东巡抚丁宝桢曾被赐封为“太子太保”,简称宫保。他最喜欢家厨周进臣、刘桂祥等人烹制的“炒鸡丁”,每次宴客都会上这道菜,因而享誉天下,得名“宫保鸡丁”。

致力于用最简单的食材,为您分享最美味的佳肴和点心,我是蓉儿,每天为您分享一道美食,学着这样吃,让您的胃更健康!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和收藏,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八大菜系鲁菜特点丨知道 请收藏

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对北京、天津、华北、东北地区烹调技术的发展影响很大。

2500年前源于山东的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饮食注重精细、中和、健康的审美取向;1600年《齐民要术》总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调技法的框架;明清时期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使鲁菜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得到升华。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史记·货殖列传》)。”山东位于黄河下游,气候温和,省内汇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样性的地貌,造就了鲁菜的食材选料品种异常丰富与均衡。而最适合每一种的食材的烹饪技法各不相同,丰富的食材品种直接激发了鲁菜烹饪技法的丰富多样。山东大地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加上两千多年来浸润着儒家学派“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神追求,终成鲁菜系的洋洋大观。

鲁菜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突出烹调 *** 为爆、扒、拔丝,尤其是爆、扒素为世人所称道。

“烹饪之道,如火中取宝。不及则生,稍过则老,争之于俄顷,失之于须臾”。爆的技法充分体现了鲁菜在用火上的功夫。因此,世人称之为“食在中国,火在山东”。同时,由于山东民风朴实,待客豪爽,在饮食上大盘大碗丰盛实惠,注重质量,受孔子礼食思想的影响,讲究排场和饮食礼仪。

正规筵席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席”,“大件席”、“鱼翅席”、“翅鲍席”、“海参席”、“燕翅席”、“四四席”等,都能体现出鲁菜典雅大气的一面。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鲁菜系逐渐形成包括青岛在内,以福山帮为代表的胶东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内的济南派两个流派,有堪称“阳春白雪”的典雅华贵的孔府菜,还有星罗棋布的各种地方菜和风味小吃。

济南风味是鲁菜的主体,在山东境内影响极大。济南菜以汤菜最为著名,俗话有“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其清汤、奶汤制法在《齐民要术》中都有记载,济南菜注重爆、炒、烧、炸、烤、氽等烹调 *** 。济南菜讲究实惠,风格浓重、浑厚,清香、鲜嫩。

胶东风味流派的形成,大约在明清时代,以清末最盛。胶东菜讲究用料,刀工精细,口味清爽脆嫩,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长于海鲜 *** ,尤以烹制小海鲜见长。由于原料独特,加上技术精湛,因而构成了胶东菜的风味特色:它以清鲜,脆嫩、原汤原味见长,烹调技法以炸、熘、爆、炒、蒸、煎、扒为主。

孔府菜历史悠久,烹调技艺精湛,独具一格,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其烹调技艺和传统名菜,都是代代承袭。世世相传,经久不衰。孔府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孔府的历代成员,秉承孔子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遗训,素精饮馔。对菜肴的 *** 极为考究,要求不仅料精,细作,火候严格,注重口味,而且要巧于变换调剂,应时新鲜,以饱其口福。

孔府菜用料极其广泛,高至山珍海味,低到瓜,果,菜,椒或山林野菜等,都可烹制出佳蔬美味。孔府菜做工精细,善于调味,讲究盛器,烹调技法全面。传统的孔府菜世代相承,由此成为中国饮食界中经历年代最久、文化品位更高的食馔体系。

鲁菜为什么是八大菜系之首?吃过这六道菜你就知道了

六大鲁菜的分享!晚上别看,小心忍不住流口水。

一、德州扒鸡

那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德州扒鸡啦,它是中华传统风味特色名吃也是经典,属中国四大名鸡之首。德州扒鸡让你看到就想流口水。

它的特点是:肉嫩味纯、味入骨髓、滋补。

二、糖醋鲤鱼

鱼头鱼尾都有些微微翘起,颜色饱满且亮泽,外焦里嫩多汁属甜口,从鱼身留下红色酱汁,姿势似是鲤鱼跳龙门的造型。

三、红烧大虾

突然说到我的更爱了,虾我本来就很爱了,红烧大虾那更是想想都流口水。红烧大虾是山东胶东风味名菜。颜色红润油亮,红色的酱汁全方位包裹着大虾的外壳,别看汁仿佛被外壳隔开,但是丝毫不影响虾的口感,鲜香的虾肉配合这鲜甜可口的汁,味道不用多说。

四、四喜丸子

是鲁菜的代表菜之一,它的味道适口,口感比较酥嫩,色金黄。

为什么叫它四喜呢,是因为它由四个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组成,寓意着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所以一般咱们再吃席上经常会遇到这道鲁菜,为的是吉祥之意。

五、一品豆腐

一品豆腐是一道经典的鲁菜。外观看起来又白又软,口感鲜嫩爽滑,豆制品营养丰富而健康全面,适合男女老少。

六、锅烧肘子

锅烧肘子酥炸热烧,不会吃起来有油腻感,看起来肥但不腻,外焦内嫩且可口。我觉得能把这到鲁菜做到极致美味那 *** 的火侯很重要,才能炸透炸酥色泽金黄。

发现自己写着写着反而要馋了

因为文章中的六大鲁菜其实也是我更爱吃的菜品

希望也成为你们爱吃的鲁菜

鲁菜,中国菜系的带头大哥

山东素以“齐鲁之邦”著称。

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之一的烹调技术,山东菜系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四大菜系之首。

山东菜(简称鲁菜)历史悠久,素以选料讲究, *** 精细,技法全面,调和得当,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鲁菜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山东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风尚所决定的。

山东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它位于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地处黄海、渤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黄河自西而东横跨其境,形成大片冲积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

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另两处为美国加州和乌克兰)。

像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是蜚声海外的蔬菜。

水果产量居全国首位,仅苹果就占全国产量四成以上。

猪、羊、禽、蛋等的产量也极为可观。

水产品产量占全国前三强,所产的鱼翅、海参、大虾、加吉鱼、比目鱼、鲍鱼、天鹅蛋、西施舌、扇贝、红螺、紫菜等,素以名贵海产品而驰名中外。

山东酿造业历史悠久,品种多质量优,洛上食醋、济南酱油、即墨老酒等,都是久负盛名的佳品。

省内丰富的物产,为发展烹饪事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物质资源。

勤劳智慧的山东人民,利用当地丰富多彩的物产,在古今文化的陶冶下,创造了精湛的烹饪技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乾隆年间修纂的《山东通志》中就有“其巧珍馐,不竭其藏”的记载。

鲁菜作为地方菜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烹饪要求及其风尚嗜好,有许多已见诸史籍。

在西周、秦汉时期,鲁国都城曲阜和齐国都城临淄,都是相当繁华的城市,饮食行业盛极一时。

齐都临淄作为山东更大的商业中心,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外”之称。

历代名厨辈出,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在得志前就是一个高明的厨师。

史志称:“易牙,善和五味,淄渑水合,尝而知之。”

春秋时期的孔子,也是一位讲究饮食的学者,他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精细的饮食要求,对后来齐鲁地区的生活习惯和烹饪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礼记》一书对于膳、食、饮、馐、脍、脯、羹、珍等,从原料搭配、烹调 *** 到调味要求,都作出了专门记述。

《礼记·内则》称:“调和 *** ,因料而用;五味之用,因时而易”。

对调味的要求是:“凡和春多酸,夏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而且已基本概述了烹、煮、烤、脍、炮、炙等多种操作技术和调味要求。

可见史料中关于烹调理论的论述,有许多是来自齐鲁之邦的。

它们又在这些地区广为流传,相沿成习,从而奠定了山东菜系的基础。

到了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黄河流域特别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不但详细地阐述了煎、炒、煮、烤、蒸、腌、腊、炖、糟等烹饪法,还记述了一些名菜的 *** *** 。

现今蜚声中外的烤鸭、烤乳猪,在当时已是这个地区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

《齐民要术》有关烹饪的论述,对山东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经隋、唐、宋、金各代的提高和锤炼的鲁菜,逐渐成为北方菜的代表。

这一时期的吴苞、崔浩、段文昌、段成式、公都或等,都是著名的烹饪高手或美食家。

他们当中有的曾对我国的烹饪做出重要贡献。

到了元、明、清时期,鲁菜又有新的发展,这时的鲁菜大量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珍馐,并在我国的华北、东北、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广为流传。

至近代,为适应多种需求,厨师们在传承传统技艺基础上,巧运匠心,竞相献技,不断试烹新菜。

近年来改进研制了不少采同多种原料配制,运用多种技法加工,兼创多种口味特色,讲究多种艺术造型的新菜品,使鲁菜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向着加工更精细,造型更显美观,以及在科学营养配膳等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已为各方面人士所瞩目。


山东各地的地理差异较大,东部沿海、中部多高山、丘陵,西、北部则是平原,湖泊连片,各地的物产和习俗也不尽相同。

因而,便逐渐形成了胶东、济南等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从而构成了久负盛名的山东菜系。

济南菜取料广泛,品种繁多,高至山珍海味,低到瓜、果、菜、菽,就是极为平常的蒲菜、豆腐、芸豆和动物内脏下水等,经过厨师们的精心调制,也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鲁菜精于制汤,则以济南为代表。

济南制汤极为考究,独具一格。

在济南菜中,用爆、炒、烧、炸、烤等技法烹制的名菜有二三百种之多,如糖醋黄河鲤鱼、油爆双脆、全爆、葱烧海参、锅烧肘子、菏花鱼翅、九转大肠、清炒虾仁、双色鱿鱼卷、烤鸭等风味菜,都体现了极高的技艺。

烟台菜和青岛菜同属胶东风味,主要是以烹制海鲜见长。

胶东半岛伸入海中,各类海产品十分丰富,这里的厨师能运用几十种烹调 *** , *** 出众多的菜肴。

胶东菜最早起源于福山,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长期以来,福山作为烹饪之乡,曾涌现出许多名师高手,通过他们的努力,使福山菜得以流传于省内外,对鲁菜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胶东菜的口味以咸鲜为主,偏重于清淡,擅长于爆、炸、扒、蒸等技法,特别精于烹制海味菜。

在胶东海味菜中,有很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一直为人们所珍爱,以淡水入海处泥沙中生长的一种壳如心状的软体贝类蚬子,为主都原料 *** 的“木犀蚬子”,色彩艳丽,口味鲜美,是上好的佐酒佳肴。

具有福山风味的清蒸大虾,清鲜淡雅,色彩红白相间,令人赏心悦目。

胶东菜还十分讲究花式,特别是近代创新菜,如扒原壳鲍鱼、四味大虾、群蝶戏舞天鹅蛋、雪丽大蟹、全虾三做、梅雪争春等。

都是造型美观、色彩绚丽的花式菜,摆入席面犹如一幅幅精美的彩画,使食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顿增 *** 。

鲁菜选料考究,刀工精细,调和得当,工于火候;烹调技法全面,尤以爆、炒、烧、炸、熘、塌、扒、焖见长。

在风味上则咸鲜适口,清爽脆嫩,汤醇味正,原汁原味,而且,调味多变,因料而用,适应性强,南北咸宜。

纵观鲁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烹饪技法。

其中尤以“爆”、“塌”素为世人称道。

鲁菜的爆法,可分为油爆、汤爆、葱爆、芫爆、酱爆、火爆等多种。

“爆”制菜须旺火速成,故为保护食品营养素更佳的烹调 *** 之一。

如油爆双脆就是以猪肚头、鸡胗为主料爆制而成的“抢火候”菜。

刀工细致入微,深浅得当,肚头、鸡胗均需剞成深为原料厚度2/3的十字刀花,呈网包状。

为保证操作的快速,需烹前兑汁;烹调时必须急火快炒,连续操作,一鼓作气,瞬间完成。

此菜汪油包汁,挂汁均匀,有汁不见汁,菜净盘光,食之脆嫩鲜香,清爽不腻。

塌是山东菜独有的一种烹调 *** 。

塌菜的主料预先用调料腌渍入味或夹入馅心,再粘粉或挂鸡蛋糊,用油两面塌煎至金黄色时,放入调料和清汤,以慢火收尽汤汁。

在山东广为流传的锅塌豆腐、锅塌鱼肚、锅塌鱼片、锅塌鸡等,都是久为人们称道的传统名菜。


第二,鲁菜精于制汤,十分讲究清汤、奶汤的烹调,清浊分明,取其鲜滑。

清汤的制法,早在《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经过长期实践,现已演变为用肥鸡、肥鸭、猪肘子为主料,经沸煮、微煮,使主料鲜味溶于汤中,中间还要经过两次“清俏”。

这样不仅使汤内浮物集聚在“俏料”上,澄清了汤汁,而且还可以增加汤的鲜味。

用此法制成的清汤,清澈见底,味道鲜美。

*** 奶汤需用大火,不用“清俏”,须使之呈乳白色,故名“奶汤”。

用清汤和奶汤 *** 的菜品众多,仅名菜就有清汤燕菜、清汤银耳、芙蓉黄管、清汆赤鳞鱼、奶汤蒲菜、奶汤鸡脯、奶汤八宝鸡、汤爆双脆等数十种之多,其中许多被列入高级筵席的珍馐美味。

第三,鲁菜烹制海鲜有独到之处,尤其对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称一绝。

在山东,海产品不论参、翅、鲍、贝,还是鱼、蛤、虾、蟹,经当地厨师的妙手烹制,都能成为精致鲜美的佳肴。

仅胶东沿海盛产的偏口鱼,运用多种刀工处理和不同技法,可烹制出爆鱼丁、熘鱼片、糖醋鱼块、焦熘鱼条、荠菜鱼卷、鱼包三丝、酿八宝鱼、汆鱼丸等上百道菜肴,色、香、味、形各具特色,千变万化均在一鱼。

以小海味烹制的双爆菊花、油爆双片、红烧海螺、炸蛎黄、韭菜炒蛏子、芙蓉蛤仁、清蒸酿蟹盒。

以及用海珍品 *** 的蟹黄鱼翅、绣球海参、烧五丝、扒鱼唇、麻汁紫鲍、红烧干贝肚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海味珍品。

第四,鲁菜还善以葱香调味,葱可称为必备调料。

在菜肴的烹制过程中,不论是爆、炒、烧、熘,还是调制汤汁,都是以葱丝(或葱米)爆锅,就是蒸、扒、炸、烤等菜,也同样是借助于葱香提味。

烤鸭、双烤肉、炸脂盖、锅烧肘子、干炸里脊等,多以葱段佐食。

此系承袭古代用物之宜,几经演变,流传至今。

古籍载:“脍春用葱、秋用芥”,“脂凝者为脂”。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性油脂得以广泛应用,而且逐渐演变为用油脂爆、炒、熘、烧、炸等技法烹制的素菜中,也普遍以葱和之。

上项除以葱香提味外,还取其畅通顺气、疏散油腻或抑菌、健胃之功效。

第五,山东筵席丰富完美,名目繁多,格式不一,大体可分为全席、便席和乡社席等多类。

筵席是传统名菜的集中体现,传统全席菜单,可谓名菜荟萃,集汇烹饪之精华,既体现出多种技艺手法,又可品尝到一个地区的独特风味。

作为山东传统筵席之一的“全席”,多以主菜定名,席面丰盛,款式多样,每味菜点各具特色。

有的鲜香酥烂,有的则脆嫩清爽,有的却浓香醇厚,区别其他质地口味,依序布阵席间,食者可择其所好,任意品味。

对于一般便宴,也要讲究冷热兼备,大件(汤碗)小件(冷拼),饭菜配套,亦可体现烹饪技艺之一斑。

千百年来,鲁菜在其发展的灿烂历程中,形成了自成一格的风味特色,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一个重要菜系。

近年来,为适应潮流风向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山东广大厨师和热爱烹饪工作的人士,继承传统风味,在发扬鲁菜特色基础上,广泛交流烹调经验。

取众家之长,补己身之短,兼收并蓄,结合当地的风尚嗜好,改进和提高烹调技术水平,不断丰富鲁菜,为发展我国的烹饪事业做出了贡献。


鲁菜 *** 范例

百花大虾

主料:大对虾8个

配料:净鱼肉100克,肥肉膘30克,鸡蛋4个,大青椒20克,大红椒20克,蛋黄糕10克,香菇10克,香菜3克。

调料:盐12克,味精2克,料酒5克,香油5克,鸡油5克,胡椒粉5克,干淀粉25克,干面粉10克,姜葱水15克,高汤100克,萝卜牡丹花1朵。

*** *** :⑴将大对虾去头、壳、留尾,洗净,打上十字花刀,加盐、味精、料酒、胡椒粉腌制。

鱼肉和肥肉膘一起剁成肉泥,加姜葱水、味精、料酒、1个鸡蛋的蛋清、胡椒粉、香油搅拌成鱼馅。

另外3个鸡蛋的蛋清打起泡沫后,加干淀粉拌匀成雪白糊。

⑵把腌好的大虾撒少许面粉,抹上一层制好的鱼馅,再挂上一层雪白糊。

然后用改过刀的红椒、青椒、蛋黄糕、香菇、香菜叶点缀成花草,上笼蒸熟取出,尾朝外摆入盘子的四周,用萝卜牡丹花放中间。

⑶锅内放高汤烧开,撇去浮沫,加盐、味精、料酒,用湿淀粉勾上薄芡浇在大虾上,淋入鸡油。

特点:花色新颖,造型美观,似百花争艳。原料鲜嫩、香醇,芡汁白而明亮。



凤腿鲜贝

主料:鸡腿12只,鲜贝100克。

配料:蒜苗50克,纸菊花12朵。

调料:清汤250克,清水250克,大葱5段,老姜4块,桂皮2克,盐5克,味精3克,料酒10克,绿豆淀粉30克,酱油10克,糖10克,糖色5克,白油750克,蛋清25克,葱姜水10克,香油3克。

*** *** :⑴蒜苗切段,逐个穿入浆好的鲜贝中心。

烧锅倒入白油,至4-5成热时,下入加工好的鲜贝滑熟后捞出控油。

重新起锅,倒入用清汤、盐、料酒、味精、葱姜水、蛋清、湿淀粉兑成的汁,在旺火上快速翻锅糊化出锅,盛装在盘的中间。

⑵取鸡腿抹上酱油,锅中倒油,烧至7-8成热,放入鸡腿浸炸呈棕色捞出。

⑶烧锅倒入适量白油,随即下葱段、姜块、桂皮,炒出香味后,依次放入清汤、清水、糖色、酱油、料酒、盐、糖,调好口味。

接着放入炸好的鸡腿,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微火煨约40分钟,视锅内汤汁将尽,转用大火收汁勾芡,淋入香油。

将锅端离火位,逐个拣出鸡腿并插上菊花形纸花,呈放射形摆在鲜贝周围。

特点:一菜双味、双色,味道咸鲜,质感软爽,色泽光润,造型别致。


糖醋鲤鱼

主料:活鲤鱼1尾(约重750克)。

配料:水发莲子、红绿樱桃各5粒,黄瓜150克。

调料:白糖120克,白醋40克,番茄酱30克,湿淀粉15克,葱4克,姜1克,蒜3克,油适量。

*** *** :⑴烧锅放上底油,下番茄酱略炒,放入葱姜蒜炒出香味,再放入糖、醋烧开,找好口,勾芡,盛出放入莲子和樱桃。

将黄瓜切成7厘米长,1.7厘米厚的枕头形。

⑵起大油锅,在油温4成热时,戴手套迅速将活鱼刮鳞,开膛取除内脏洗净,在两边改牡丹花刀。

这时油温已达7-8成热,用毛巾包住鱼头,用手握住鱼头下油锅炸制成熟,放在盘中,将鱼头放在枕头上。

⑶锅留底油,烧至冒青烟,迅速倒入制好的糖醋汁,待汁爆起浇在鱼身上即可,头部不浇汁。

特点:鱼口张鳃动鳍摇,肉极其鲜嫩,口味酸甜,色泽红亮。


葱烧海参

主料:水发海参600克。

配料:大葱100克。

调料:料酒15克,味精2.5克,盐1.5克,湿淀粉20克,高汤150克,花生油10克,花椒油5克,鸡油5克,姜汁5克,糖色5克,糖1克。

*** *** :⑴将海参大个的斜刀切条,小个的一切两半,然后用开水焯1-2分钟,捞出沥水。

⑵葱白滚刀切成斜象眼片,用花生油炸成黄色备用。

⑶汤锅上火,放高汤,下入炸过的葱片及海参,接着放料酒、盐、糖、姜汁、糖色、酱油、味精,烧开后撇去泡沫。

转小火,烧?约30分钟,转大火,找好口,将湿淀粉用水澥开,一手持锅,一手持炒勺舀水淀粉在火上一边晃锅,一边将水淀粉淋入锅内(吃芡),待芡熟并且圴匀地裹在海参上,淋入鸡油、花椒油,出锅装盘。

注:此菜要求色泽红亮,海参柔软,口味咸鲜,微微带甜。

在 *** 中葱的用量大,突出了葱香味浓,使菜名副其实。

此菜掌握好勾茨法是关键,芡汁必须挂在海参上不溜,吃完后盘子里不能有过多芡汁,不能出水。

*** 时更好用自己涨发的海参,如果是外购的海参,焯水和烧?的时间均不能过长,否则将化成水,掉很多分量。

若碱味大的海参,可先用醋处理一下,即将海参改刀后,锅里放水加5%的醋处理一下,再用高汤或清水调一下即可。

中国名菜:鲁菜概述

鲁菜,又叫山东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 *** 精细享誉海内外。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鲁菜

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地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而著称的名厨;南北朝时,高阳大守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烹饪术作了较系统的总结,记下了众多名菜做法,反映当时鲁菜发展的高超技艺;唐代,段文昌,山东临淄人,穆宗时任宰相,精于饮食,并自编食经五十卷,成为历史掌故。到了宋代,宋都汴梁所称“北食”即鲁菜的别称,已具规模。明清两代,已经自成莱系,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所及已达黄河流域、东北地带,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

山东古为齐鲁之邦,地处半岛,三面环海,腹地有丘陵平原。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海鲜水族、粮油畜牲、蔬菜果品、昆虫野味一应俱全,为烹饪提供了丰盛的物质条件。庖厨烹技全面,巧于用料,注重调味,适应面广。其中尤以”爆、炒、烧、 ”等最有特色。正如清代袁枚称:“滚油炮(爆)炒,加料起锅,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瞬间完成,营养素保护好,食之清爽不腻;烧有红烧、白烧,著名的“九转大肠”是烧菜的代表;

鲁菜

塌煎是山东独有的烹调 *** ,其主料要事先用调料腌渍入味或夹人馅心,再沾粉或挂糊,两面 煎至金黄色。放入调料或清汤,以慢火煤尽汤汁,使之浸入主料,增加鲜味。山东广为流传的锅塌豆腐、锅 菠菜等,都是久为人们所乐道的传统名莱。

鲁菜还精于制汤。汤有“清汤”、“奶汤”之别。《齐民要术》中就有 *** 清汤的记载,是味精产生之前的提鲜佐料。俗称“厨师的汤,唱戏的腔”。

经过长期实践,现已演变为用肥鸡、肥鸭、猪肘子为主料,经沸煮、微煮、“清哨”,使汤清澈见底,味道鲜美。奶汤则呈乳白色。用“清汤”和“奶汤” *** 的数十种菜,多被列为高级宴席的珍馔美味。

鲁菜

烹制海鲜有独到之处。对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称一绝。在山东,无论是参、翅、燕、贝,还是鳞、介、虾、蟹,经当地厨师妙手烹制,都可成为精彩鲜美的佳肴。仅胶东沿海生长的比目鱼(当地俗称“偏口鱼”),运用多种刀工处理和不同技法,可烹制成数十道美味佳肴,其色、香、味、形各具特色,百般变化于一鱼之中。以小海鲜烹制的“油爆双花”、红烧海螺”、“炸蛎黄”以及用海珍品 *** 的“蟹黄鱼翅”、“扒原壳鲍鱼”、“绣球干贝”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海鲜珍品。

善于以葱香调味。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不论是爆、炒、烧、熘,还是烹调汤汁,都以葱丝(或葱末)爆锅,就是蒸、扒、炸、烤等菜,也借助葱香提味,如“烤鸭”、“烤乳猪”、“锅烧肘子”、“炸脂盖”等,均以葱段为佐料。

鲁菜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经济、文化、交通事业的发展,鲁菜又逐渐形成了济南、胶东两地分别代表内陆与沿海的地方风味。

泉城济南,自金、元以后便设为省治,济南的烹馁大师们,利用丰富的资源,全面继承传统技艺,广泛吸收外地经验,把东路福山、南路济宁、曲阜的烹调技艺融为一体,将当地的烹调技术推向精湛完美的境界。济南菜取料广泛,高至山珍海味,低至瓜、果、莱、蔬,就是极为平常的蒲菜、芸豆、豆腐和畜禽内脏等,一经精心调制,即可成为脸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济南菜讲究清香、鲜嫩、味纯,有“一菜一味,百菜不重”之称。鲁菜精于制汤。

鲁菜

则以济南为代表。济南的清汤、奶汤极为考究,独具一格。在济南菜中,用爆、炒、烧、炸、塌、扒等技法烹制的名菜就达二三百种之多。济南饮食业历来十分兴盛,原有的聚丰德、燕喜堂、汇泉楼等曾久负盛名的老店,均以经营山东传统风味菜闻名遐迩。

烟台菜属胶东风味,以烹制海鲜见长。胶东莱源子福山,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福山地区作为烹饪之乡,曾涌现出许多名厨高手,通过他们的努力,使福山菜流传于省内外,并对鲁菜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烟台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山青水秀,果香鱼肥,素有“渤海明珠”美称。“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是历史上对烟台酒楼之盛的生动写照。山东风味独特的海鲜菜,以烟台为代表,仅用海味 *** 的宴席,如全鱼席、鱼翅席、海参席、海蟹席、小鲜席等,构成品类纷繁的海味菜单。著名的风味饭店有蓬莱春、会宾楼、松竹林、天鹅饭店等,都以经营传统胶东风味菜而著称。

鲁菜

青岛不仅有景色秀丽的海滨风光供人游览,也有佳肴供人品尝。青岛也以善烹海鲜驰名,基本属于福山风味,但又不乏本地特色,口味注重清淡、鲜嫩,讲究花色造型。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青岛市为数众多的宾馆饭店争相开业;一些历史名店、老店,经过装饰改造,也获得新生。著名的春和楼饭店、被誉为岛上明珠的青岛饭店,均以其设备整洁典雅,菜品精细味美,服务热情周到而著称。

出于曲阜的孔府菜历史悠久,用料讲究,刀工细腻,烹调程序严格、复杂。口味讲究清淡鲜嫩、软烂香醇、原汁原味。对菜点 *** 精益求精,始终保持传统风味,是鲁菜中的佼佼者。原曾封闭在府内的孔府菜,80 年代以来也走向了市场,济南、北京都开办了“孔膳堂”。

鲁西、鲁北禽蛋菜、泰安以豆制品为主要原料的素菜,以及鲁中地区具有齐国遗风的肉、鱼菜,各具特色。山东莱正是集山东各地烹调技艺之长,兼收各地风味之特点而又加以发展升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80 年代以来,国家和 *** 将鲁莱烹饪艺术视作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采取了继承和发扬的方针,从厨的一代新秀在茁壮成长,他们正在为鲁菜的继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鲁菜为什么成为宫廷菜?带你探究山东美食的美味奥秘

山东菜,也就是鲁菜,被誉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而且它也是八大菜系里唯一的“自发型菜系”,就是不依赖其他地域美食的影响,依靠自己逐渐形成的菜系。

山东菜的历史也是最悠久的,拥有丰富的烹饪技巧和高难度的刀工技法。山东菜主要由胶东菜、博山菜、孔府菜和济南菜组成。

山东地处肥沃的平原,这里是中国主要的小麦种植区。山东人的主食主要是以小麦粉做成的面食,比如馒头、面条、煎饼等。


山东菜的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476年),鲁菜出现在宫廷餐桌上,主要的食材是牛肉、羊肉和猪肉。在秦朝(公元前221至207年)和汉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时期,鲁菜的食材变得更加丰富。在北魏时期(公元386年– 534年),鲁菜的烹饪技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唐朝(公元618-907年)和宋朝(公元960-1279年),鲁菜的烹饪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等到了宋朝,一些经典的山东菜、孔府菜已经出现了。在元朝(1271年-公元1368年)、明朝(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1644年-1911年)时期,鲁菜一直作为宫廷菜和官府菜。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鲁菜形成了今天雍容华贵和平和大气的特点。


山东菜的风味

山东菜以鲜味、咸味和糖醋味为主。很多山东菜肴在赋予其鲜咸味的时候,也会保留食材的原始风味。

酸甜也是山东菜的代表口味,比如糖醋鲤鱼。


山东菜的调味料

高汤是鲁菜的秘密调味料,这些汤不可以直接食用,而是在烹饪时用于调味。烹饪中常用两种汤:清汤和奶汤。高汤的材料有鸡肉、鸭肉、猪肘和猪骨,清汤需要经过汆、煮、扫、吊四个步骤,而奶汤只需经过汆和煮两个步骤,最后去除渣滓即可。

大多数菜肴,尤其是海鲜和肉类菜肴,都需要加入葱、姜和蒜去除腥味或膻味。在煎炸、炖煮的时候,大葱是必不可少的调味料,比如葱烧海参就里大葱为主要食材。


山东菜常用食材

山东菜的常用食材有大葱、海参、猪肉、蔬菜、水产品。尤其是海鲜,因为山东毗邻大海,所有海鲜丰富,因此在山东菜里能找到很多海鲜。

烹饪海鲜时为了保持海鲜的天然风味,通常不会加太多的调味料,而更多使用高汤来增强鲜味。


山东菜的烹饪技术

山东菜的烹饪技术有炸、熘、爆、炒、烹、烧、扒、烩、焖、炖、蒸、烤等。

其中,“爆炒”是常用的技巧,包括油炒、酱炒、葱炒和汤炒等。爆炒时需要精确地控制火力。

还有一种特殊的烹饪技术是“扒”,在煮和炸之后,再把原料放在锅里文火烹煮。这样烹煮好的原料甚至可以保持完整的形状。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德州扒鸡,就是经典的例子。

还有一种叫“塌”的烹饪技术,是先把食物腌制后裹上淀粉或面粉糊,炸至金黄,再加入调味料和高汤即可。这样做出来的菜又鲜嫩又美味。

最后我们来说说“糖粘”,糖粘有蜜汁、挂霜、琉璃和拔丝四种,主要用来 *** 甜味菜肴。先把糖放到油里融化成金黄色的糖浆,这些糖浆可以和红薯等食材混合 *** 成菜肴。


一些经典的山东美食

德州扒鸡

这是典型的山东美食,里面加入了蜂蜜、茴香、糖和其他调味料炖了几个小时而成。

扒鸡保留着整只鸡的形状,但是鸡肉很软嫩,能轻易脱骨。


奶汤鸡脯

这道菜采用的就是鸡胸肉和奶汤,先把鸡胸肉做成细泥状,然后把煮熟荸荠剁成细泥状,把鸡肉泥、荸荠肥肉泥、淀粉糊、猪肥肉泥加入鸡蛋清做成核桃大的丸子,两面煎硬,再加奶汤和调味料蒸熟,最后加煮沸的冬菇、玉兰片、火腿片点缀即可。


葱烧海参

葱烧海参是山东的经典美食之一。这道菜充满了浓郁的葱香味,传统上采用的是更好的章丘大葱,煎熟成金色后撒在红烧海参上,大葱的香味和海参的鲜味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红烧大虾

山东的海鲜资源丰富,每年春天和秋天,对虾返回渤海和黄河,这也是吃大虾的更好时节。红烧大虾色泽红润,虾肉鲜嫩,十分美味,是鲁菜里大受欢迎的名菜。


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顾名思义,原材料就是猪大肠,之所以叫“九转”,是因为这道菜 *** 起来十分精细,就像道士“九炼金丹”一样费功夫,因此而得名。

九转大肠需要把猪大肠水焯后油炸,然后灌入各种香料,文火烹制而成。做好的大肠质地软嫩,鲜香味美。


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也是鲁菜的代表菜之一。丸子是用猪肉、荸荠、鸡蛋等做成的,做法类似“狮子头”。四喜丸子的“四喜”就是用四个丸子代指“福、禄、寿、喜”。丸子咸鲜酥嫩,香味四溢。


糖醋鲤鱼

糖醋鲤鱼是鲁菜里经典的糖醋菜。先把花刀的鲤鱼油炸,然后淋上糖醋汁即可。这道菜外酥里嫩,酸甜可口,老少咸宜。


豆腐箱

豆腐箱是酿豆腐的一种做法,先把豆腐切方块,然后切开一面,挖出里面的豆腐,再填上馅料,最后盖上“盖子”。馅料有鸡肉馅、猪肉馅、三鲜馅等等。豆腐箱需要蒸五分钟左右,然后淋上勾好的浓芡。


其他经典的鲁菜如下:

油焖大虾


拔丝地瓜


坛子肉


乌鱼蛋汤


三丝鱼翅


芙蓉鸡片


水晶肘子


爆炒腰花


西施舌


以上就是今天的山东菜特辑,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鲁菜为啥是八大菜系之首,特点是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多样

文/轻松

鲁菜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最见功力的菜系。鲁菜更大的特点是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多样;鲁菜是地域自生发展的菜系,其技法传播甚广,且鲁菜一直是明清及近代官方菜,因为传统鲁菜品相好,工艺考究,一菜一味,讲究不同菜之间味不重复,鲁菜讲究色、形、味、具、意、品,且菜品间香浓咸淡鲜甜酸辣口都有,上得了台面,所以被誉为八大菜系之首。(如传统川菜主打香辣,麻辣,其中盆菜和汤锅占比不少,小吃多,上十个菜,就感觉菜味重复了,改良川菜渐渐追求多样化,粤菜又略清口居多,菜口味感求原味鲜,蒸菜略多不够厚重,近代在食品工业基础上发扬广大,粤菜发展潜力较大,作者个人认为能久吃不腻的当属粤菜系; 湘菜菜品咸辣重口,口感繁复较为下饭,但上台面差了些,如血鸭,鱼头之类的菜名菜色就不够亮堂),鲁菜官菜讲究菜形,讲究寓意,讲究礼节,讲究吉利,透着喜庆。鲁菜官菜花样多,酒席上鲁菜让客人备受尊重。

鲁菜官菜部分有,洪福富贵,鱼跃龙门,葱烧海参,蟹粉金汤,海烩鱼翅,玉带鱼卷,三丝鱼翅,白扒四宝,荷包凤球,大方四喜,百鸟朝凤,如意大虾,油爆双脆,芙蓉鸡片,朝庆双凤,孔府八珍,诗礼银杏,麒麟御书,奶汤鲫鱼,带子上朝,八仙过海,大小四喜,糟溜三白,祥鹿八宝,笏板干贝,百宝豆羹,福布袋鸡,极一品锅,乌鱼蛋汤,清汤三丝,御笔猴头,双禽和乐,绣球干贝,赛螃蟹,脯酥烧黄鱼等等,仅孔府一地一时一宴即上官方菜近百道。

鲁菜分为官菜和民菜二大类,

鲁菜官菜兼含孔府菜,直隶官菜,谭家菜和明清皇家内府菜,满汉全席汉菜席中都是鲁菜;(史料记载,从乾隆十三年(1748),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9次巡幸曲阜,祭拜孔子。中国之一桌“满汉全席”出现于康熙帝前往曲阜祭孔时,衍圣公府中首次将196道满菜和汉菜(孔府菜)放在一起款待康熙帝,后来乾隆在宫廷宴席中首开了将满汉席合为一席的先河)

鲁菜,加工复杂,大菜多。非大户人家,家里没点底子做不了鲁菜也上不了鲁菜,往往一道鲁菜要二到几名厨师忙活,且加工时间工艺较繁琐,工序费时较长,是鲁菜难推广难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因之一,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导致传统鲁菜大菜价格高。

扒,酱,烧,卤,溜,焖,烧,滑这些烹饪工艺就是从鲁菜出来的。还有近代的芙蓉做法,带这些词汇的菜品往往是借鉴鲁菜工艺。

鲁菜官菜因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原因,相当部分菜品没有流传,就是目前地道的山东人,相当也没能尝过鲁菜官菜,既使今时的孔府传人,也忘了正宗的孔府菜,文革期间一样忍饥受饿,现在的新孔府菜和传统府菜差之甚远。目前传统鲁菜的传播大多在京津冀鲁等地区,尚有部分传统鲁菜馆子。未能体会者鲁菜官菜的可以读下文学著作,红楼梦和金瓶梅中的菜品描写,来体会下,传统相声中的背菜名和菜品段子也多是鲁菜。目前国内高档食材如参翅鲍贝肚的烹饪除了粤菜工艺外,基本上工艺和形式上都是鲁菜做法。

国宴中之前皆是鲁菜为主,后因为加工工艺太过复杂,备菜时序太长,又不利于控制份量而改淮扬菜系为主。

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鲁菜的民菜部分,目前鲁菜民菜主要是五大流派,分济南菜,鲁西南菜,胶东菜,孔府菜,和鲁中菜系。如大家所知的九转大肠,家常海参,黄焖鸡,锅塌豆腐,辣子鸡,怀胎鲤鱼,拔丝地瓜,蒙阴光棍鸡,红烧鱼唇,官厢豆腐,临沂炒山鸡,炒什锦,单县羊汤,红烧甲鸡,大小酥肉,清汤鱼丸,红烧酱肘,微山鱼宴,五莲羊肉,德州扒鸡,博山烩菜,把子肉,孟家扒蹄,雪野鱼头,莱芜炒鸡,砂锅牛尾,三鲜豆腐,龙口对虾,广饶驴肉,辣炒蛤蜊,博山炸肉,博山酥锅,周村煮锅,酱汁鸭方,油炸金蝉,朝天锅等现代鲁菜民菜,大多是改良版或简易版鲁菜,鲁菜民菜口味众所不同,花样多,品种品类多,各地皆有名菜,各地皆亦自成体系;

鲁西南菜系,菏泽菜又分单县菜,曹县菜……微山湖菜,济宁运河菜;鲁中济南菜,孔府官菜,沂源菜; 淄博菜又分博山菜,张店菜,胶东菜分以日照胶南为主的南胶东菜,青岛维坊青州的中胶东菜; 北胶东菜烟台威海,又细分为分福山菜; 鲁西北,有德州菜,扒鸡扒蹄,聊城-熏鸡闷罐等等。

在地域上分为湖菜(运河水系菜),(而湖菜又南湖菜-微山湖和北湖菜-东昌湖,南湖鱼类菜肴多,北湖禽类菜肴多)内陆菜和胶东菜。所谓鲁菜源于博山的说法指的应该是民菜部分。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愈加快捷,连锁改良菜品和快餐菜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美食应该被传承,宏扬,传播及发展。

#秋日生活打卡季#?

#中国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中你更喜欢哪一个,理由是什么#??#山东的鲁菜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为什么有人说“鲁菜是官菜,粤菜是商菜,川菜是民菜,淮扬菜是文人菜“#?#全山东鲁菜有多少种#?

部分图片引自 *** ,侵权联系删除

鲁菜菜名中的文化底蕴

□朋山

菜肴名称在食客眼中处于“之一印象”的位置,大部分食客初次进入餐馆点菜时,是从菜单上的菜名入手的。因此,一个恰当而有特色的菜名可以吸引食客。鲁菜历史悠久,是全国影响更大、流传最广的菜系之一,其中各具特色的菜名,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超群的烹饪技艺,也反映出齐鲁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菜名就是广告词

鲁菜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易牙“善和五味,淄渑水合,尝而知之”。鲁国的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总结了黄河流域饮食,以山东菜为基础,详细地记下了煎、烧、爆、炒、烤、蒸、腌、腊、炝、糟等烹调 *** 和一些名菜的制法。隋唐以后,山东菜成为北方菜的代表。宋代的“北食”,主要指的就是山东菜。元、明、清时期,山东菜更是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主菜。

大部分的鲁菜名称十分朴实,用词特点是简明易记。很多鲁菜名称中的词汇,来自 *** 时不可缺少的主料、配料和调料,例如“香椿豆腐”“糖醋鲤鱼”等;也有一些词汇来自味道、色泽、质感及烹调方式等,如“麻辣鸡”“雪花香椿”“干烂虾仁”“烹对虾”“炖肉鸽”等。

不过,鲁菜菜名也有华丽的一面。菜名是菜的广告词,它能给食客以美的享受,也能引导食客的消费意向。因此,商家会根据菜的特点及目标消费群体需求,在命名时赋予其一定的美感。这些菜名一般在色泽、造型方面进行美化,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觉。要达到这一效果,文学修辞必不可少。

菜名里最常见的修辞是比喻。运用比喻,关键是巧妙地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很多鲁菜名称起得确实精彩。有的以外形设喻,比如“绣球鸡胗”是将鸡胗切成两块后,在每块之上刻以十字花刀,使其炸出后呈现出绣球状;“蝴蝶海参”是把海参切成蝴蝶翅膀状,然后配合别的馅料摆出完整的蝴蝶形状;“米香布袋鸡”先是把鸡开膛洗净后,将海参、干贝等材料放进去用竹针缝住,此时的鸡确实形似布袋。有的选择以颜色设喻,比如“水晶肘子”,是用水晶来形容肘子晶莹透明;“雪花白菊”中的雪花是形容白菊颜色如雪般洁白。还有的是同时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设喻,比如“雪花山药绣球”是形似球,白如雪;“青果鸡”是以鸡里脊加入碧绿的菠菜汁,加工成青果形状汆制而成,颜色碧翠,形似青果。

还有一些菜名在运用比喻修辞时相对隐晦,更多了一些神秘色彩。比如“雪中送炭”先要将蛋清打成糊,加面、菱粉拌匀,围成圆的雪墙造型;再将黑色的海参放在雪墙中间;最后,菜盘内倒上白酒,用火点着上桌,才算大功告成。

与此类似的还有几道菜。“乌龙戏珠”是将海参放在盘子中间,鸽蛋、樱桃错开,摆放海参周围,红、白、黑相映成趣。“梅雪争春”是说蒸熟的蛋清像一盘白雪,桂花酱糖卤浇在蛋清上如梅花数朵。“乌云托月”则是把紫菜撕成一片片,把鸽蛋放在紫菜之上,然后加入清汤,使得紫菜和鸽蛋漂浮在清汤之上,犹如乌云托月。

菜单里的“谐音梗”

文字的魅力在鲁菜名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借代也是鲁菜起名常用的修辞,主要用法是以原料或原料的某种特征来代指菜肴本身。如“扒三白”是以白菜、鸡脯肉、龙须菜扒烧而成,这三种原材料颜色均偏白;“三不沾”菜成之后一不沾盘子、二不沾筷子、三不沾牙,可谓名副其实;“全家福”是用海参、白肉片、熟鸡片、笋片、白肚片和虾仁一起成菜,热热闹闹、营养丰富;“爆三样”的三样是指菜里用了猪腰、猪肝、猪瘦肉三样原料,言简意赅;“吴蜀合”用海参代表吴国,干贝代表蜀国,表示吴蜀两家和好,融入了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

此外,双关的修辞,为鲁菜菜名带来了不少“谐音梗”的妙处。谐音双关,可以突出语义的重点,巧妙地表达情感态度,也可以产生幽默风趣、含蓄、生动的艺术效果。“霸王别姬”这道菜的主料是鳖和鸡,“鳖”与“别”谐音。民间俗称“鳖”为王八,因其习性猛烈霸道,亦有“霸王”的美誉,而这又与项羽“西楚霸王”的名头搭上了线,“姬”则是“鸡”的谐音。这道菜实际就是“霸王鳖鸡”,它充分地运用了语义双关、谐音双关的特点,把原料并无特色的一道菜,通过名称变得活泼、生动。与此类似,“燕窝八仙汤”以“八鲜”谐音“八仙”来命名。“连年有余”则是利用了“鱼”和“余”同音,表达了期望来年能有盈余的美好愿景。

夸张这种修辞虽然看起来有些言过其实,但经过合情合理的渲染,能引起人丰富的想象,也是可以带给食客享受的。夸张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菜肴的质量、原料的数量和菜肴的造型等方面,鲁菜里的“当朝一品锅”“赛熊掌鲍鱼”“扒通天鱼翅”等都是代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府菜

“当朝一品锅”是孔府菜的代表菜。“一品”是古代官品的更高一级,昔日,衍圣公曾位列当朝一品,而这道“当朝一品锅”食材珍贵、做工复杂,确实是一道质量上乘的“贵族菜”,配以“当朝一品”之名,则进一步彰显了菜身上的富贵之气。

熊掌取自山中珍奇异兽,鲍鱼也属于珍贵海产原料,二者价格昂贵,如今熊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其实,“赛熊掌鲍鱼”这道菜并没有使用熊掌、鲍鱼,而是采用带筋的猪蹄髈肉和活海螺肉代替熊掌、鲍鱼,菜名号称其外形和口感赛过真的熊掌、鲍鱼,主要是为了突出菜肴的味道之美。

“扒通天鱼翅”等菜肴中的“通天”有三种说法。一是与“一品”类似,形容菜肴格调之高,多出现于高档宴席中;二是指菜肴由单一鱼翅烹制而成,且使用的鱼翅翅针很粗,有“一指通天”之意,夸张地表现了原料的珍贵程度;三是指其味可通天,是鱼翅宴中的极品。

文化带来增值体验

山东自古是文化之地,鲁菜命名时,也格外注重文化味道。

将诗词引入菜肴,可以使菜肴名称充满情趣。“梅雪争春”这道菜的名字取自宋代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的诗句;“踏雪寻梅”这道菜的名字来自“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

菜名典雅,往往意味着 *** 技艺会比较复杂。孔府菜“阳关三叠”的名字取自古曲,菜品的设计理念则源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当初,孔府内厨从诗意中得到启发,用鸡脯肉与白菜叶层层相裹,炸而烹之。一层鸡肉一层白菜,一共三层,正适合送别曲一送三别的情调。古时,“阳关三叠”这道菜多用于饯行宴会,以表达主人的送别情意,预祝客人旅途顺利平安,可谓情意绵长。

“百鸟朝凤”这道菜使用母鸡、鸽蛋、蟹黄等为原料,做成了形如百鸟朝凤、色泽美观、口味鲜美的菜肴。在传统文化中,凤凰是一种勤劳、热心的吉祥鸟。相传,平时它总是飞行百里,为自己寻找过冬的食物,非常勤劳。别的鸟嘲笑它不会享受生活,整天只知道忙碌,凤凰不为所动,还是照样辛勤劳动。很快冬天来临,天降大雪,那些平时贪玩的鸟又饿又冷,命悬一线。这时,凤凰把自己存的食物分给了它们,让所有的鸟儿都度过了寒冬。为了感恩凤凰,百鸟决定各自献出一根羽毛,合起来编成一件衣裳,送给凤凰。这就是“百鸟朝凤”的典故。

“带子上朝”是昔日孔府的一道专属菜。衍圣公相当于一品官职,按照朝廷礼制,能享受携子面君的优待,为了表达对朝廷恩宠的感激和铭记之情,孔府厨师发明了这道菜。这道菜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一只鸭子带一只鸽子炸制蒸煮后,浇汁而成,一种是用猪五花肉和莲子等为原料制成。

“黄鹂迎春”以韭黄、肉丝为原料,用面皮裹卷炸制而成。早春时期,用新生的韭黄烹味佳肴,室外树枝吐绿,黄鹂飞舞,室内高朋满座,把酒品鲜,别有趣味。此菜因韭黄的颜色、菜肴成品的颜色均为金黄色,又恰逢黄鹂飞舞之季,故而得名。

“烧安南子”只看菜名,让人不明就里。此菜全用禽心 *** ,一盘需用二十个,古代在宰杀鸡鸭多时才做,造型美观,味厚而醇。此菜历史久远,明代已经在孔府作为宴席菜而用。相传,孔府厨师将鸡、鸭心称为“安南子”,大概因为鸡心、鸭心的形状像中药胖大海,而胖大海在中药中又称安南子,才落下这一奇怪的名字。

孔府菜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典型的官府菜。孔府菜分为两类,一类是宴会用菜,一类是家常菜肴,孔府菜还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姜太公是齐国的开国国君,也是齐鲁文化的奠基者之一,所以鲁菜中自然少不了他的身影。相传,姜太公钓鱼后喜欢自己烹制,他吃腻了整条鱼,便剔去骨头留鱼肉与蔬菜同炒,以此菜筵客,宾客皆称太公烹制的鱼肉鲜美,加之太公钓鱼勤奋,便有雅士吟出“齐民富国盛,姜太公鱼勤”的佳句。后人化“勤”为“芹”,便有了今天用鱼肉加芹菜拌匀同炒的“姜太公鱼芹”。如今,厨师们又将鱼肉双面施花刀,加蛋清、鸡蓉和芹菜拌匀,滑油炒之,使得鱼香与芹菜香味相融,荤素相配,鲜嫩异常。

跳出「菜系之乱」的鲁菜,格局打开了

「诗咏珍馐鲁菜鲜,未曾入口已垂涎。」

正统鲁菜,是中国历史最悠久、难度更高,也最见功力的菜系。如哲学家张起均所说,「大方高贵而不小家子气,堂堂正正而不走偏锋,它是普遍的水准高,而不是一两样或偏颇之味来号召,这可以说是中国菜的典型了。」

不论是技法复杂的九转大肠,费时耗力的葱烧海参,还是考验火候的爆炒腰花,都代表了鲁菜「宫廷菜」的精雕细琢,同时,给大众留下鲁菜高不可攀的印象。

而在本周,B 站的视频《神秘鲁菜之巅系列》,山东籍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和何广智,闲谈间透露了一桩涉及齐鲁大地料理的「秘闻」,鲁菜的巅峰,绝不是什么糖醋鲤鱼九转大肠爆炒腰花,而是这三样:咸汤、鸡蛋炒粉条、咸菜炒鸡蛋。此言一出,观众愕然,咸汤到底是个啥?

所谓咸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众版,有花生海带丝粉条咸汤,有西红柿鸡蛋咸汤,还有丝瓜鸡蛋咸汤,白菜鸡蛋咸汤等。怀旧版,玉米面或小米面熬粥,撒把菜叶放点儿盐,再放点砸扁了的黄豆,这叫咸糊豆,也叫咸汤。高端版,可能就是海鲜疙瘩汤了。放点白菜叶里面有扇贝肉和蛤蜊肉,再撒点鸡蛋,如此海陆融合,鲜掉眉毛!可以说,万物皆可做咸汤,也算是集天地精华于一汤了。感冒赖床不想起的时候,妈妈做的咸汤味道不可抵挡地飘进门来,吸吸鼻子,口水不争气地涌上来,有气无力地喊出一声:「妈,给我留一碗!」

鲁菜注重「咸鲜」,而咸汤便是此种特点的经典体现之一。山东自古以来就有产盐的历史,《尚书·禹贡》中载有「青州贡盐」。如今的山东还是全国之一产盐大省,寿光的晒盐技艺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两道咸菜炒鸡蛋、鸡蛋炒粉条,其渊源就离不开年代背景了。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肉食难得,鸡蛋就成了珍贵的营养品。正如陈晓卿老师对这三道菜的评论:黄泛区的逃荒菜,跟他老家差不多。

以芥菜疙瘩为原料,腌制出的山东咸菜疙瘩。? 狼之舞

汪曾祺先生曾在《咸菜与文化》中说过,中国不出咸菜的地方大概不多。这坛子里的秘密,封存着旧时冬季不可多得的新鲜味道,伴随着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冬春两季。虽然时至今日,新鲜的蔬菜即使在寒冬也随处可见,但「咸菜」仍流传至今。这些多少带点「忆苦思甜饭」的味道,便是山东人的味觉执着。哪怕现在大鱼大肉不在话下,却总得隔三差五来上一顿才舒坦。你若问这是为何,他们会和你说起从前缓慢的时光。

山东人素来爱喝汤。刘德增所著《山东人》一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鲁西南——日薄西山荷锄而归的农夫招呼还在地里干活的邻人:『喂!回家喝汤啦。』」喝汤这件事上,除了素汤「咸汤」,山东人也爱「荤汤」。

近十余年有关数据显示,山东的羊出栏数量和羊肉产量,连年蝉联全国第三,仅次于新疆和内蒙古。而在喝羊汤这件事上,山东人用被羊膻腌入味的身体,霸占「羊汤王」的宝座。山东羊汤馆星罗棋布,早上晨光熹微时,香气便弥漫了长街短衢。大铁锅里,色白似奶的羊骨汤始终滚沸,熟的恰到好处的羊肉幼嫩酥软,油脂丰沛。食客来,厨师舀汤,加盐香菜、胡椒,浇上一勺滚烫的热油,端至客座。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慢条斯理地掰着烧饼,为今日的晨练画上圆满的句号;神色匆匆赶着上班的年轻人一边端着汤一边四处找座儿,「汤喝完不够免费加!」老板扯着大嗓门,挂着质朴的笑容,不怕赔本的提醒每一位埋头喝汤的老乡。

山亭西集羊汤以汤色奶白,肉质酥烂为特点,食用时无需添加任何调料,味道鲜美醇厚。? 霖霖

羊汤对羊要求很高,必须用没有腥味的小羊。羊骨熬汤,内脏则要在盐水中浸泡一天处理干净。羊肉先经水煮去掉血水,再入熬制了一天已呈奶白色的羊骨汤中同煮。羊肚脆韧,羊肝绵密,羊血鲜嫩,羊肺软弹,大锅熬出羊肉的鲜香,又汇聚了口感各异的下水。羊杂汤是内脏爱好者完全无法拒绝的诱惑。在山东,羊汤界帮派林立,有自己的江湖,单县羊肉汤、莒县羊汤、临朐全羊汤、山亭西集羊汤、临清热羊肚…各有各的特色,都有着自己忠实的食客。

平常老百姓的生活里,精雕细琢的「宫廷菜」鲁菜并非日常。「什么九转大肠葱烧海参我都不经常吃,还算是山东人吗我?」其实,山东人心中的鲁菜,居庙堂之高的正统为传说,处江湖之远的民间风味,才是心里那份守候的偏爱。

济南特色小吃把子肉,号称山东肉食界的「小霸王」、五花肉一族中的「扛把子」。? 王老虎寻鲜记

流行在泉城的特色小吃把子肉,号称山东肉食界的「小霸王」、五花肉一族中的「扛把子」。文火慢炖后的肉泛着晶莹的亮光,红肉和白肉完美的身材比例不断诱惑味蕾。咬一口肥瘦相间软糯不腻的肉,咸鲜肉汁迸射而出,丰腴油脂陡然满溢。色白绵软的大馒头绝对是把子肉的灵魂伴侣。掰开馒头,将把子肉夹进去,咬上一口,谷物的醇香与肉的醇香互相浸染,一抑一扬,一收一放,又生出一道新的层次。

「人比黄花瘦」的济南人李清照,也曾写过 「酒肉堆中不知老」,也许她吟咏「常记溪亭日暮」的时候,说不定也在思念故乡的把子肉。

在鲁菜发源地博山,大俗大雅的酥锅,是宫廷珍味和民间风味的交汇。「闻到酥锅香,知是新年到。」酥锅的味道是很多山东人记忆深处「过年」的味道。春节临近时,济南淄博等地的家家户户一般会打上一锅酥锅以备过节,对他们来说,酥锅的味道,就是过年的味道。

从讲究上来说,酥锅绝对担当得起「鲁菜」的名头。锅里要煮肉,海带莲藕一类配菜也是必备。材料要按照顺序铺好,一层一层码得整整齐齐,最后用白菜帮圈住美味。肉菜小火煨炖,多余的汤汁被舀出,然后又一勺勺加回去,做酥锅的人的温情守候,添了民间风味独有的人情。一锅之内,肉、鸡、鱼、豆制品、蔬菜都吃了个遍,颇有「海纳百川,融合万物」的意味,吃起来口感至为多元。

如果将鲁菜的范围扩大到烹饪方式、饮食理念……你会发现,鲁菜才是「宇宙的起源」。鲁菜是八大菜系之首,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菜系,没有之一。各大菜系烹饪的种种技法皆由鲁菜奠定。国人的烹饪启蒙,西红柿炒鸡蛋,就是一道鲁菜。而现在的家常菜多少有些鲁菜的影子,这亦是一种传承。如今,鲁菜早已超脱菜系桎梏,转而以一种生活方式,润物细无声地留存在最朴实的一蔬一饭里,大隐于寻常百姓家。

徐志胜在视频中提到的用葱花炝锅,便是鲁菜技法对民间灶台的点化,家庭厨房里由此而生炝锅面,先将葱、姜和配菜炝锅炒香,再加水煮面。面条放入汤锅中煮熟,滴上香油。一碗炝锅面,演绎出鲁菜的淋漓恣意、浓烈霸道。

一碗炝锅面,演绎出鲁菜的淋漓恣意、浓烈霸道。? TA 说单身是贵族

很多外地求学工作的游子,对家乡最深切的念想就是一碗妈妈牌炝锅面条。回忆中读书的日子里,清冷的早晨起来,桌上遍放好了热腾腾腾的,卧着荷包蛋的炝锅面。面条吸溜下肚,暖香的面汤从舌尖滑入食道,空虚皱巴的胃被温柔地打开,上学路上似乎都没那么冷了。

陈晓卿说:「现代人活的太累、太畸形了,你需要相信,总有一种味道,会无条件地接纳你。」这便是家乡的味道。

鲁菜的特点及代表菜,鲁菜的特点及来历-第1张图片-

外地人尝的是鲁地美味,齐鲁游子吃的,是叩问味蕾的乡愁。在外拼搏的岁月里,是最初的滚滚红尘,是想放下刀剑、披起蓑衣的四季山林,是内心深处最热切的怀想。

标签: 鲁菜 特点 来历 代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