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热量高不高,鸡蛋热量低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0 0
吃鸡蛋的好处又增加了!新研究:每天一个有助降压降糖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余灿清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董长喜

鸡蛋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卵磷脂等,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不过,由于含有较高水平的胆固醇,鸡蛋的摄入量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有人认为吃鸡蛋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也有不少研究证明结果恰恰相反。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营养素》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每周吃5个或更多鸡蛋的人,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都会降低;如果与其他健康饮食模式相结合,吃鸡蛋的好处还会更加明显。对此,“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余灿清,他也认为:“适度地提高鸡蛋食用量,可有效改善胆固醇的代谢情况,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项研究共纳入2349名年龄在30~64岁成年人,在超过4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通过他们的饮食记录,分析了食用鸡蛋与高血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与平均每周食用少于0.5个鸡蛋的人相比,每周吃5个或更多鸡蛋的人,空腹血糖浓度平均低了3.7毫克/分升,这一影响在超重个体中比正常体重者更强;相比较来说,每周吃5个或更多鸡蛋的人收缩压降低了2.5毫米汞柱,这一影响在男性中更加明显;综合来看,每周吃5个或更多鸡蛋的人糖尿病风险降低了28%,高血压风险降低了32%。此外,当鸡蛋与高膳食纤维、鱼类、水果和全谷物等饮食模式结合时,糖尿病风险显著降低了26%~29%,高血压的风险降低了25%~41%。

鸡蛋摄入量对血糖和血压的影响

实际上,针对“鸡蛋的健康影响”相关研究,我国也有不少科研团队在做。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发表的研究认为,国人每周吃3~6个鸡蛋,可显著改善血脂代谢。2022年5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在英国科学期刊《e生命》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群血浆代谢物在鸡蛋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论称,适量食用鸡蛋(约每天1个)可以改变血液中心脏健康代谢物的含量,有14种代谢物质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

余灿清正是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他解释说:“14种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相关的代谢物质中,有12种都是高密度的脂蛋白类,其余两种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乙酸。它们能从促进代谢和补充营养两方面对心血管健康产生有利影响。”

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两类:

之一类是有益于血脂代谢的蛋白类,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等。以高密度脂蛋白为例,它素有“血管清道夫”之称,是血脂的运载工具,可以促进肝外胆固醇向肝内转运,而肝脏可以分解胆固醇,将其转化为胆汁酸或将其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这样一来,高密度脂蛋白就起到了清除血管中胆固醇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第二类是优质营养物质。如磷脂,它是健康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膜由40%左右的蛋白质和50%左右的脂质(磷脂为主)构成。磷脂对于活化细胞、维持新陈代谢及激素分泌、增强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避免脂肪肝等都有积极作用。

“不过,任何营养的补充、食物的摄入,都要以科学的膳食结构为基础。”余灿清提醒,“在我国,中餐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鸡蛋是一个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一般较少出现过量摄入相关营养素的情况。因此,在我们国家鼓励大家每天吃鸡蛋是可行的。”他给出了以下4点建议:

1.特殊人群要少吃。超重肥胖人群每周吃鸡蛋应控制在6个以内;患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也要控制鸡蛋摄入,可隔天吃1个;运动员和健身人群,虽然需要补充大量蛋白质,但不宜过量吃鸡蛋补充,建议选择蛋白粉、鸡胸肉等其他蛋白质含量占比更高的食物。

2.鸡蛋煮着吃更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数据显示,炒鸡蛋的吸油率高达43%。人们吃煎炒鸡蛋时,除了摄入鸡蛋本身的脂质外,还会摄入更多食用油,可能对健康不利。此外,煎炒烹饪方式,温度较高,鸡蛋内的不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加快氧化,造成营养物质大量损失。相较而言,建议大家多吃煮鸡蛋,营养素损失较低。

3.少吃特殊处理的鸡蛋。市场上销售的各类经过腌制的咸蛋、松花蛋等应少吃。这些食物一般都高盐、高糖,不仅热量高,营养价值还低,尤其高盐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不必刻意不吃蛋黄。蛋白和蛋黄都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对健康的作用是组合发挥的,蛋黄即使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也不该刻意避讳。对于需要严格增肌、补蛋白质的特殊人群,可在营养师或营养科医生指导下选择蛋白和蛋黄分开来吃。▲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
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丨郑伟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70%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1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包括蛋黄)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个鸡蛋,也就是每天1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吃1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2.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3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2~3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1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1个,一周不超过5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2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1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1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2/3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6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1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图片来源:千图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来源:科普中国


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
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真心发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来详细说说。

01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02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0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膳食摄入量应在300mg以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02

这些人群,建议每天最多吃3个鸡蛋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03

高脂血症患者建议一周不超过5个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0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

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来源:广东疾控 科普中国

优质“蛋白质”排行榜,鸡蛋只排倒数之一,鱼肉排第3,建议了解

优质“蛋白质”排行榜,鸡蛋只排倒数之一,鱼肉排第3,建议了解。哈喽,大家好,我是大厨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准备好了吗?

到了暮春时节,正是传染性病毒的高发期。这个时候对于有基础病和抵抗力差的儿童来说,更要记得多补充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就拿开春时期的甲流病毒说起,更先侵入的就是三岁到十岁的少年儿童。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比较差。

张文宏院士曾经说过,免疫力才是自身更好的防御。要想增强抵抗力,关键一点就是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了。蛋白质是身体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概占据人体的20%。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就是蛋白质。到底哪些食物当中蛋白质含量最多呢?

经研究表明,优质蛋白质排行榜,鸡蛋只排倒数之一,鱼肉第三,建议了解。话不多说,接下来就和大家直接分享干货啦。

第4名:鸡蛋

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在13.1克每100克左右,和其他食物相比,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鸡蛋能够补充身体当中一天所需要的能量。尤其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孩子来说,更要记得多吃鸡蛋哦。

推荐菜谱:糖醋鸡蛋

1.首先准备新鲜的母鸡蛋,四个打入碗中。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油热后把准备好的鸡蛋放入锅内。用大火煎至表面金黄然后给他盛出备用。

2.准备糖醋汁:5勺清水,4勺番茄酱,三勺白糖,两勺生抽,一勺白醋。用筷子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油热后把准备好的糖醋汁放入锅内。用大火炒至冒泡。

3.然后再把炒好的鸡蛋放入锅内,用大火翻炒均匀。让鸡蛋均匀的裹上面糊,就可以出锅吃啦。

第三名:鱼肉

鱼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每100克的鱼肉里面大概含有18克的蛋白质。而且多吃鱼肉,不容易长胖,对于春季正在减肥的朋友来说,建议大家多吃鱼肉哦。

推荐菜谱:鲫鱼豆腐汤

1.首先准备新鲜的鲫鱼三条,去掉鱼鳞和内脏。然后在表面改上一字花刀。在上面加入葱姜料酒用手抓拌均匀腌制五分钟。

2.新鲜的北豆腐一块切成厚厚的薄片,最后再切成小块。大葱一根切成葱花。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

3.油热后把准备好的鲫鱼放入锅内,用大火煎至表面金黄。然后在里面加入葱姜去腥。往里面加入三勺开水。盖上盖子大火烧开。

4.水烧开后在里面加入胡椒粉,精盐调味,然后再放入准备好的北豆腐。盖盖慢炖25分钟。然后在上面撒上少许的葱花就可以出锅喝了。

第2名:虾肉

蛋白质含量最多排名第二的就是虾肉啦,虾肉的蛋白质含量,每100克当中含有19克,而且多吃虾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钙元素。春季正是加入大量繁殖的季节,最近你吃虾肉了吗?

推荐菜谱:韭菜炒河虾

1.首先准备新鲜的韭菜一小把,去掉叶子然后放在清水中洗净。控干水分后给它切成三厘米左右的长段。河虾200克放在清水中洗净。

2.淀粉两勺,面粉一勺在里面加入葱姜放入一勺精盐,13香。然后在里面加入一个母鸡蛋。把准备好的河虾加进来。均匀的裹上面糊。

3.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油热后把准备好的河虾放入锅内。用大火炸至表面,金黄酥脆。然后盛出备用。

4.炒锅烧热留少许的底油,然后再把准备好的葱花放入锅内炒香。用大火炒出香味后然后放入准备好的韭菜。快速翻炒至断生。然后再放入准备好的河虾。快速翻炒均匀在上面撒上少许的烧烤料就可以出锅吃啦。

之一名:黄豆

最出乎意料的是,蛋白质排名之一位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黄豆啦。黄豆也叫大豆,100克里面含有35克的蛋白质。它里面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丰富的雌性激素,以及卵磷脂、硒元素等营养物质。黄豆既可以打豆浆也可以炒着吃哦。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本篇文章的具体分享啦。你还知道哪些食物当中含有的蛋白质比较多吗?欢迎评论区分享给我们。喜欢本文章记得收藏加转发。咱们下期见。

都说鸡蛋营养丰富,但它对人体到底有何好处,你真的了解?

  鸡蛋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人体对于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也非常高。所以每天适当吃一些鸡蛋,对身体有着诸多好处,不妨看看!

  鸡蛋对人体有哪些功效?

  一、增强脑功能

  对于儿童人群来说,每天适当吃一个左右的水煮鸡蛋,可以提高并促使大脑的发育。

  因为鸡蛋当中含有非常多的卵黄素、卵磷脂成分,这些成分能够起到促使神经发育以及营养神经的作用。还能够提供一些养分给脑细胞,促使脑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有着提高智力的功效。

  而对于学生族、上班族以及中老年人群来讲,适当吃一些鸡蛋能够维持大脑和神经的正常功能。并且可以提升思维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对于中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健忘等现象,有着较好的改善功效。

  二、滋补五脏

  鸡蛋中所含有的蛋白质非常的多,100克鸡蛋中就含有将近13克的蛋白质,而且属于优质蛋白,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可以快速为身体补充能量,有着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的功效。

  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钾、磷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搭配非常合理,可以为各个脏器提供较多的能量,有着滋补五脏以及提升各个器官功能的效果。

  三、补充钙质

  鸡蛋中含有大量的钙质和磷元素,这两种营养元素的搭配非常均衡。能够快速被机体吸收,并提供给牙齿和骨骼能量,有着快速为机体补充钙质的功效。

  而且鸡蛋中所含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D也特别多,能够促使机体对于钙质的吸收,有着非常好的补钙功效。

  四、滋养皮肤

  对于女性人群来说,每天早餐或者是晚餐的时候,适当吃一个水煮蛋,能够起到滋养皮肤的功能。鸡蛋当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

  这些维生素有着抗氧化的作用,既可以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还能够使皮肤更加的光滑。并且有着预防色斑,以及增强皮肤弹性的作用。

  五、维护视力

  对长期过度用眼的人群来讲,每天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鸡蛋。鸡蛋当中含有比较丰富的卵磷脂、黄体素、氨基酸、半胱氨酸等成分,这些成分可以起到提高视力的作用,并且有着预防白内障生成的功效。

  总而言之,每天适当的吃一些鸡蛋,对人体健康有着以上5种好处。还能够起到提高造血功能以及提升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但是,在吃鸡蛋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摄入量。健康人群每天吃鸡蛋的量不要超过三个。对于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讲,每天吃鸡蛋的量保持在一个即可,而且要采取水煮蛋、蒸蛋或蛋汤的方式食用。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鸡蛋热量高不高,鸡蛋热量低吗-第1张图片-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来源:科普中国

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好处,但要注意这4点!

鸡蛋是一种富含蛋白质,钙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其中的营养组成与人体相近,食用鸡蛋中的营养蛋白也远远高过其他动物性蛋白,有利于人体对于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还可以增加饱腹感,为人体提供重要的营养元素,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那么吃鸡蛋时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

1、煎鸡蛋不可过焦

煎鸡蛋煎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会破坏里面的蛋白质,煎焦的鸡蛋中还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苯并比物质。煎鸡蛋由于需要使用过多的油脂来烹饪,可能会造成鸡蛋中含有的热量超过平时,还会会产生糖化蛋白物质,不利于人体对于鸡蛋中营养的消化吸收。

2、早晨尽量吃一颗全蛋

由于很多老人担心鸡蛋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因此在吃饭时只吃蛋清,却将蛋黄流了下来。其实这一种想法是错误的,鸡蛋属于一种食物,里面所含有的都是微量元素,只要在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氨基酸等物质,对于人体血脂的代谢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3、溏心蛋中不易消化

溏心蛋是一种没有煮熟的鸡蛋,由于杀菌时间不足,鸡蛋中的有害物质并没有完全被消灭,微生物还存活在溏心蛋中。如果鸡患病的话,患者食用被病菌污染的溏心蛋,就有可能会造成病菌感染,可能会出现腹泻、发烧等急性肠胃炎疾病。溏心蛋中还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抗胰蛋白酶,影响了人体对于蛋白质的利用,从而导致人体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4、吃鸡蛋也可以喝豆浆

很多人会误以为吃蛋鸡蛋时不可以喝豆浆,其实这一种想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食物之间并不存在相生相克的原理,只要可以将豆浆烹饪煮熟的话,也是可以放心和鸡蛋一起吃的。更何况鸡蛋属于一种高钙食物,而豆浆中含钙量也是很丰富的,两者共同使用的话可以满足人体对钙质的利用,增强人体的骨骼健康。

食物中所含的都是微量元素,并不存在相生相克的原理,只要食物搭配得宜,都是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肠胃消化功能不同,每一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在吃鸡蛋时不要为了过度追求口味,同时吃过于 *** 性的食物,口味也不要过辣或过酸,以免伤害到人体的肠胃健康。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
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标签: 热量 鸡蛋 高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