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医典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面将介绍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合理饮食。
首先,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钠的摄入。钠是一种使体内水分增多的元素,而过多的水分会导致血液容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食物中的盐分摄入。他们应该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腌制品、咸肉等。此外,他们还应该减少食用方便食品,如速食面、罐头食品等,因为这些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盐分。相反,他们可以选择新鲜的食材并以低盐方式烹饪食物,以减少盐分的摄入。
除了限制盐分摄入,高血压患者还应该合理控制脂肪的摄入。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高血脂症,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选择低脂的食物,如低脂牛奶、低脂肉类和海鲜等。此外,他们还应该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高热量的甜点,尽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水煮、蒸等,以减少脂肪的摄入。
此外,高血压患者应该增加膳食中的钾摄入。钾是一种对降低血压有益的矿物质,它可以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的钠,从而减少血液容量和血压。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食用富含钾的食物来补充钾。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土豆、西红柿、蘑菇和鳄梨等。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可以选择补充一些含有钾的食品补充剂,但在使用之前更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最后,高血压患者还应该合理规划饮食结构。
他们应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食物,如鱼、鸡肉和豆类。同时,他们还应该适量摄取奶制品,以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钙。高血压患者还应该避免吃太多的红肉和加工肉类,因为它们通常含有高脂肪和高胆固醇。
总而言之,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盐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钾的摄入,合理规划饮食结构。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高血压患者应该在饮食方面咨询医生的建议,以制定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饮食方案。
高血压病人饮食“红黑榜”:除了盐,还有哪些不能吃李叔叔是一位中年人,上个礼拜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这对他来说是个意外,因为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体形和合理的饮食习惯。然而,李叔叔并不知道,除了盐以外,还有其他一些食物可能会影响高血压病情。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叔叔开始关注高血压病人的饮食“红黑榜”,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除了减少盐的摄入,高血压病人还应该避免一些其他食物。
首先,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饮食中的油脂摄入也需要注意。植物油、动物油和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进而增加心脏负担。为了控制血脂水平,高血压病人应尽量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鱼类、豆腐和蔬菜。
其次,高血压病人还应该减少对甜食的摄入。研究表明,高糖饮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导致体重增加和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尽量避免食用含糖饮料、糖果和糕点等高糖食物。如果对于甜食有无法抗拒的渴望,可以选择水果来满足口腹之欲,因为水果中的糖分相对较低。
另外,高血压病人还需要警惕高盐食物以外的一些隐形“盐源”。罐头食品、腌制食品、火腿和香肠等加工肉类产品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此外,一些酱料、调味料和方便面等也可能含有大量的盐分。这些隐藏的盐源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
除了以上提到的食物,高血压病人还应该避免过多的咖啡yin摄入。咖啡yin存在于咖啡、茶、巧克力和某些碳酸饮料中,它能够刺ji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上升。因此,高血压病人应限制咖啡yin的摄入,可以选择无咖啡yin的咖啡和茶来代替。
此外,高血压病人还应该注意饮食中的钠摄入量。除了食盐以外,许多加工食品中都含有高钠成分,如薯片、酱料、即食面和快餐等。高钠摄入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压。因此,高血压病人应该尽量选择新鲜食材,避免食用过多加工食品,以减少钠的摄入。
总之,除了控制盐的摄入,高血压病人还应该注意其他一些食物的选择。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通过减少高脂肪食物、高糖食物、隐藏的盐源和咖啡yin的摄入,以及选择低钠食物,高血压病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血压、血糖、血脂、尿酸标准对照表,忌口清单全都有!来源:京医通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高尿酸血症↑
这4项指标,是人们体检最常见的异常指标,但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可诊断为疾病需要治疗呢?不少人无法分辨~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4项指标的『健康标准』究竟是什么?
高血压
01
高血压的危害:
02
血压的标准:
血压类别 | 高压 (mmHg) | 低压 (mmHg) |
正常血压 | <120 | 和<80 |
正常高值 (高于正常但还不算病) | 120~139 | 和/或80~89 |
高血压 | ≥140 | 和/或≥90 |
轻度高血压 (1级) | 140~159 | 和/或90~99 |
中度高血压 (2级) | 160~179 | 和/或100~109 |
重度高血压 (3级) | ≥180 | 和/或≥110 |
单纯高压高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和<90 |
专家提醒:当高压和低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血压越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也就越高。
03
高血压饮食建议:
高血脂
01
高血脂的危害:
02
血脂的标准:
血脂类别 | 合适水平 (mmol/L) |
总胆固醇 | <5.2 |
甘油三酯 (和饮食关系密切) | <1.7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一点好) | ≥1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低危人群而言) | <3.4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吸烟、年龄大于55岁的高血压等中高危人群而言) | <2.6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冠心病、脑卒中等极高危人群而言) | <1.8 |
专家提醒:不同人群的“合适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有些人化验单上没有表示升高的箭头,但依然需要用药治疗。
03
高血脂饮食建议:
高血糖
01
高血糖的危害:
02
血糖的标准:
血糖级别 (糖代谢状态) | 空腹血糖 (mmol/L) | 糖负荷2小时 血糖(mmol/L) |
正常血糖 | <6.1 | <7.8 |
空腹血糖受损 | 6.1~7.0 (包括6.1) | <7.8 |
糖耐量异常 | <7.0 | 7.8~11.1 (包括7.8) |
糖尿病 | ≥7.0 | ≥11.1 |
*如“糖化血红蛋白”≥6.5%,也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专家提醒: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也称为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算糖尿病,但如果不干预,很容易发展成为糖尿病。
03
高血糖饮食建议:
高尿酸血症
01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有些患者没有出现痛风,但也会引起心、肾损害等
02
高尿酸血症的标准:
血尿酸级别 | 参考值(umol/L) |
正常范围 | 155~416 |
高尿酸血症 | ≥420 |
专家提醒:有下列合并症之一,血尿酸水平超过了480μmol/L起始降尿酸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等;而无合并症,血尿酸水平超过540μmol/L起始降尿酸治疗。
03
高尿酸血症饮食:
现在,你应该大致了解,你体检异常的指标意味着轻还是重了吧?如果这四项指标高,并且不管不顾任其发展,就可能会导致危急的病症!
尤其是处于『高于正常但还不是病』的阶段的人们,要把握好这一段延缓发展和逆转的黄金时期,寻求医生的生活指导,错过了...
可能就需要长期吃药治疗了
高血压患者注意:饮食牢记“3多1少”,坚持下来,医生都夸你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人。血压高对生活影响巨大,而且这种病也不分年龄,高血压与饮食的关系极大,饮食牢记“3多1少”坚持下来,血压会有明显的变化。
不想血压“狂飙”,饮食牢记3多1少
1、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
当人体缺乏叶酸时,会导致红细胞形成障碍和贫血等症状。在高血压患者中,叶酸还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起到降压的作用。首先,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高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降低Hcy水平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其次,叶酸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是一种很重要的内源性血管扩张剂,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最后,叶酸还能够减轻高血压患者的炎症反应,并且具有保护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作用。因此,高血压患者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可以维持血液中叶酸的充足水平,从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保障。建议高血压患者多食用豆类、绿叶蔬菜、坚果、全麦面包等富含叶酸的食物,以帮助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风险。
2、多吃含钾的食物
当体内的钠摄入量过高时,会导致血管壁收缩,从而增加了血压。而钾则可以中和体内的钠,使得血管壁放松,从而减少了血压。此外,含钾的食物还可以促进肾脏排泄体内过多的钠,进一步减轻了血管受压力的负担。
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多吃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鳄梨、菠菜、柑橘类水果等来提高体内的钾含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适量控制钾的摄入量,以免影响到心脏和肾脏的健康。
3、多吃含钙的食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压升高与钙摄入不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适当增加含钙的食物摄入量。
在日常饮食中,含钙丰富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腐、鲜虾、海带等。其中,牛奶是非常好的钙来源,每100克牛奶含钙约120毫克左右。豆腐同样也是较好的钙来源之一,每100克豆腐含钙约130毫克左右。
钙通过参与细胞信号传导、肌肉收缩等方式,调节血压和心脏功能,并减少动脉硬化,从而缓解高血压症状。但要注意的是,过多的钙摄入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结石等问题,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增加钙摄入时要注意适度,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少吃高盐食物
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过多,引起血容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同时,高盐摄入也会 *** 肾脏分泌大量钠离子,使血管壁产生水肿,血压随之升高。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少吃高盐食物,有助于减轻心脏和肾脏负担,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尽量避免食用咸味强的盐腌制品、方便面等高盐食品。另外,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类食品等低盐食品,对于控制高血压有着积极的作用。
【科普益智益民】痛风、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不能吃什么?生什么病忌什么口,这份实用清单快收好!高血压患者大部分没有特异性症状,少部分人会有头疼头胀、脖颈僵硬,也仅会在精神紧张、愤怒和剧烈体力活动后发生,而大多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但是,长期高血压可能会造成心、脑、肾、眼底脏器的危害而出现相应并发症。因此,高血压又被成为“无声杀手”!
而合理膳食可预防控制和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合理饮食模式不存在禁止吃的特定食物种类,但是强烈建议避免高钠、高脂食物和引起血管收缩、大脑兴奋的饮品。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限制的食物如下:
糖尿病人群的饮食,如能做到控制总热量前提下,形成以下习惯,也能和健康人一样长寿。
但是,糖尿病饮食禁忌的误区非常多,而错误的饮食禁忌其结果达不到使患者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延缓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以下禁忌:
高尿酸是因为嘌呤排出减少或/和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引起的血尿酸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如果高尿酸血症不加以控制,血液中尿酸沉积会形成结晶体后可能诱发痛风的发生。除此之外,高尿酸血症还是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饮食上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摄入,促进并维持机体适宜的营养状态,可减轻血尿酸负荷,就可降低进一步发展为痛风的风险和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总体来说,高尿酸的饮食禁忌就是减少高嘌呤食物和影响尿酸排泄的食物的摄入。具体如下: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王燕庆
责编:霍天辰
审核:马丰友
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或者饮食不当而患上高血压,一旦血压处于非正常值的时候,就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比较常见的有脑卒中、脑溢血等,患病后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所以有高血压问题的老年人,不仅要积极服药治疗,还要多了解一些饮食方面的禁忌。
高血压患者不能什么?
一、烈酒、浓茶
情绪过于激动、饮酒等都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来讲,如果平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总是改不掉饮酒的习惯,那么就会导致血压居高不下,严重的甚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出现。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戒烟、戒酒,否则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
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千万不能喝浓茶,虽然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但茶碱却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尤其是浓茶中的茶碱成分更多,经常喝浓茶会使精神或情绪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仅会导致血压持续升高,甚至还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所以高血压患者只能喝清茶。
二、盐分过高的食物
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吃咸的东西,咸菜、大酱更是餐桌上的必备之物。即使在做菜的时候也喜欢多放盐,并认为咸一点才有滋味。殊不知经常吃太咸的食物,不仅会给肾脏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原因是食盐中的氯化钠会增加血液循环速度。
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尽量远离高盐、高糖、高油脂类的食物,日常做菜的时候多以蔬菜为主,并且应该尽量少放盐和酱油,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血压升高,对于缓解高血压疾病症状有非常大的益处。
三、不要吃高胆固醇食物
动物内脏、动物油脂、蛋黄等,都属于高胆固醇类的食物,虽然这些食物中也有很多营养成分,并且对增强体质也有一定帮助,可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如果平时经常吃这些东西,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而且想要降血压也十分困难。
从我国的饮食体系上来讲,绝大多数都属于高胆固醇类的食物,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平时尽量少吃或不吃蛋黄,或者肝脏、肾脏、肥肠、爆肚等,否则将会给疾病治疗造成很大的麻烦,而且还会让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危害。
四、不能吃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类的食物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炸鸡、烧烤、火锅等,这些食物虽然非常美味,但是有高血压的人却只能望而却步。
除此之外平时在做菜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植物油,千万不要经常食用猪油做菜,否则油脂中的胆固醇很容易导致高血压发作。
上面介绍了高血压患者不能吃的几类食物,其实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平时不仅要通过服用药物控制血压,而且还要从饮食上进行控制。日常饮食中要多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这样才能让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
5月14日—20日是全民营养周,今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口号是“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等4项食养指南。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目前膳食相关慢性病科学研究文献证据,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的日常食养提出建议。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4期推荐食养指南。今天先看第1期——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
来源 @首都健康
编辑 谢永利
流程编辑 严圣淼
高血压日常饮食该怎么吃?建议收藏随着人们饮食生活的丰富,三高患病人群也越来越多。虽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但其危害不容小觑,长期血压过高,容易诱发导致中风、心肌梗死、肾衰等并发症。
据相关资料显示,高盐饮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主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的产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尤其是饮食习惯,那么患了高血压之后,平时的饮食怎么吃呢?
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合理膳食原则,丰富食物品种,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在饮食方面更好做到: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低脂饮食
很多人在患有高血压后,谈肉色变,觉得自己不能再沾一点荤腥了。而事实上,患上高血压虽然很多医生建议低脂饮食,但低脂饮食并不意味着不能吃肉,而是不建议吃脂肪含量较高的肉,例如:肥肉、动物内脏、禽畜肉皮、鱼子、蟹黄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有些人认为只要不吃肉、少吃肉就是低脂饮食,这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误区。低脂饮食是指脂肪、胆固醇比例较少的饮食,不是让高血压患者不吃,而是要有控制的吃,低脂饮食摄入的脂肪要量少、质优。
减少钠盐摄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g(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高血压患者不宜超过3g。不仅要注意减少炒菜时的用盐量,还应减少各种隐形盐食物的摄入,比如:腌菜、辣椒酱、咸鱼、腌制食品等,以及含钠调味品:酱油、蚝油、鸡精、味精等。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除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人体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发现,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这是因为优质蛋白质可通过促进钠的排泄来保护血管,或通过氨基酸参与血压的调节而发挥作用。不过,每种蛋白质都有各自的适宜摄入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比如:可多选择奶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红肉和禽肉可以换着吃,每日的摄入总量可以控制在40~75g,加工肉尽量不吃。
适当吃新鲜蔬菜、水果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膳食指南推荐,高血压患者每日新鲜蔬菜摄入更好不少于300g,至少3种,尤其是深色蔬菜,比如:菠菜、芹菜、西红柿、洋葱等。
水果每日摄入200~350g,至少1种,吃水果要尽量吃完整的水果,而不是经过加工的果汁。新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病也十分有益,比如:苹果、山楂等。
除了合理膳食和科学饮食,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戒烟戒酒,因为吸烟和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吸烟时,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研究表明,长期吸烟会加重高血压,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发生谨遵医嘱。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个关注,再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携手打造高质量的健康生活!
高血压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最新版指南来解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27.5%,其中 18~44 岁、45~59岁和 60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13.3%、37.8%和59.2%。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估计为24.5亿。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部分跟不合理饮食相关,如高钠饮食、低钾饮食、过量饮酒、超重、肥胖等。 作为国际公认的高血压防治措施,膳食干预对于改善血压尤为重要。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中指出,高血压患者日常食养需遵循以下5条原则:
- 减钠增钾,饮食清淡。
高血压患者食盐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减少日常生活中高盐调味品以及加工食品的钠盐摄入。有研究表明膳食中钾摄入量的增加能够降低血压,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含钾丰富的食物。此外,指南还建议高血压人群适当选择富含镁、钙的食物,限制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如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少吃加工的红肉食品。
- 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对于高血压患者,指南推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此外,总蔬菜量的一半以上需为深色蔬菜。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和薯类食物的摄入。选择蛋、鱼、禽和瘦肉,减少或不食用高脂肪、高盐、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此外,推荐每周食用50~70克坚果。对于食物油,更好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玉米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等。
-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对于高血压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对于高血压患者不推荐饮酒,饮酒患者尽量戒酒。
- 监测血压,自我管理。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检测血压,了解自身的血压值,并遵医嘱定期服药。此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选择适宜膳食模式。如得舒饮食、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等。
我是小周药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