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观察报道,近日广西南宁一位从不吃鱼生的58岁陆阿姨得了肝吸虫病。经过问诊,医生了解到陆阿姨的家人爱吃鱼生,由于家里的砧板在使用上没有分生熟的习惯,陆阿姨因此感染了肝吸虫。
事实上,生熟菜板分开这个生活小细节,在很多家庭里都被忽略了。除了感染肝吸虫病外,这个行为还可能带来哪些危害?对此,长沙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马曦作出解答。
马曦介绍,如果日常生活中菜板使用时生熟不分离,可能会出现寄生虫、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交叉感染等情况。
夏季是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高发期,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细菌和病毒繁殖速度更快。如果导致细菌或病毒感染,很容易出现拉肚子、发烧、肚子痛的症状。如果导致寄生虫感染,情况则会更加严重,“比如血吸虫会从皮肤钻到人体血管内,导致肝病、肝硬化;还有一部分寄生虫会游走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如果钻到大脑里会出现神志不清,钻到眼睛则会导致人会看不清物体。”不同的寄生虫有不同的习惯,马曦介绍,大部分的肉包括小龙虾都内含寄生虫,或可能成为寄生虫的宿主,如果被人们吃下,寄生虫会继续在人体内生长。
马曦也曾接诊过不小心食入蛔虫卵的患者,该患者因腹痛严重前来医院就诊。医院在为其做肠镜检查时发现蛔虫已经出现在肠道内,蛔虫在其体内已经孵化、生长,“我们在为他做检查的时候还能看见蛔虫在蠕动。”
在咨询了患者病史、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近期是否有吃未熟的生肉等情况后,马曦立马对其进行处理:利用仪器先取出寄生虫后再让患者服用打虫药,并叮嘱相关注意事项。“寄生虫感染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大多数表现为肚子痛和拉肚子,有些患者要进行血常规、b超、头部ct以及核磁等检查后才能确认体内有寄生虫。”马曦说。
如何预防寄生虫进入人体体内?马曦建议,之一食物要进行生熟分离的处理,生肉一定要煮熟后食用;第二,在湖区等一些不太卫生的区域,尽量不要赤脚直接接触水域,避免血吸虫类寄生虫从皮肤钻入人体内,尤其要注意防疫的卫生问题,“特别是小朋友在泥地玩泥巴、挖沙子后,家长一定要及时让他们去洗手。”马曦强调。
饮食方面,除了要生熟分离处理之外,不同食材更好用不同的菜板处理,而且要用浇开水等方式对菜板进行定期消毒。马曦建议,市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即使是蔬菜也要认真清洗,而且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实习生张馨予
来源: 潇湘晨报
高热腹痛看急诊 一碟鱼生似“元凶”说起鱼生,喜欢吃的人觉得它入口顺滑、味道鲜美。不过,你可知道,大快朵颐过足嘴瘾之后,却可能有寄生虫在体内“安家落户”。专家提醒,食用鱼生感染肝吸虫风险大,成虫潜伏期可长达二三十年。
21岁的小何上月底因高热腹痛前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接受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初步考虑“急性胃肠炎”。但在接受抗感染治疗后,她的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
到底怎么回事?医生对小何进一步完善腹部CT检查,结果发现她的肝脏有多发低密度灶。该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罗润齐应邀前去会诊。评估各项检查资料后,他问小何:“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你有没有食用过未煮熟的鱼?”
在罗医生耐心引导下,小何回忆起两个多月前过春节,在顺德家中聚餐时曾吃过一碟鱼生。
“但鱼是自家池塘养殖的,后来还在清水里养殖了几天才吃呢!难道也会有问题?”小何疑惑不解。
“寄生虫囊蚴往往藏在鱼肉里,这种处理方式是无法清除寄生虫的。”罗医生继续追问,“鱼塘上游是否建有厕所?”小何点了点头。
经过一番详细的问诊后,罗医生判断,小何吃过鱼生,考虑她感染肝吸虫的可能性很大,于是立即让她做寄生虫抗体相关检查。结果,小何的肝吸虫、猪囊尾蚴、裂头蚴、包虫四项抗体指标均显示为阳性。随后,经过4天住院治疗,口服吡喹酮驱虫后,小何发热、腹痛等症状消失了,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指标显著改善,顺利康复出院了。
小何说:“以后还是要管住嘴!回去也要提醒家人到医院检查一下更放心。”
肝吸虫成虫潜伏期 可长达二三十年
据广医二院感染科罗润齐主任医师介绍,该院每月至少发现15-20例肝吸虫病例。感染肝吸虫后,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可出现像小何这样的急性发热、腹痛、胆道感染,不及时干预,有进展成为肝纤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此外,肝吸虫病的潜伏期较长,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到出现疾病症状往往间隔时间较长,因此一开始会归因于“急性胃肠炎”。肝吸虫成虫在人体内寄生可达20-30年,要等到肝脏出问题了,经检查才会发现。(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俊洁、朱一艺、许咏怡)
来源: 广州日报
“吃货贼”偷走大红龙做鱼生:不好吃,一星期没吃完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竟然偷走两条名贵观赏鱼,
用来做了生鱼片。
这也不是他之一次作案了
10月22日晚,
这个“吃货贼”人赃并获……
在南宁打工的廖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经过邕武路的一家鱼生店,看到门口鱼缸内的生猛活鱼,他竟然打起了主意。
10月14日凌晨3时,他用准备好的抄网,偷走了店门口大鱼缸内的两条俗称“大红龙”的名贵观赏鱼。直到次日上午,店家发现状况后报警。
10月22日晚,民警在一城中村的出租房内,将廖某抓获,同时,在冰箱内找到了两条“大红龙”的残体,人赃俱获。
据廖某供述,他把“大红龙”偷到手后,随即宰杀并切片生食。哪知道观赏鱼味道不如预期,一个多星期都没吃完,却被民警逮了个正着。
在偷走“大红龙”之前,他还用同样的办法偷走了这家店的草鱼,发现店家没有察觉报警,继续铤而走险。
从监控视频上看,作案当时,狡猾的廖某在还用雨伞遮挡,但这也难逃法网。
邕武派出所民警表示,将根据这两条红龙鱼的价值,给予相应的处罚。目前,廖某已经被行政拘留。
为了偷吃被拘留,
真是得不偿失啊!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巫碧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生鱼片还能吃吗?“舌尖上的寄生虫”科普展带来“开学之一课”今天,“舌尖上的寄生虫”科普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幕,为中小学生观众带来了“开学之一课”。上海科技馆近日整合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等三馆的科普资源,联合多所合作学校及馆研合作单位,共同推出“开学之一课”系列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探索中体验科学世界的奇妙,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我国曾是寄生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全国消除淋巴丝虫病和疟疾,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疫情均处于历史更低水平。由于寄生虫病发病人数显著减少,公众和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寄生虫病的危害和防治认识不足。此外,由于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为普及寄生虫病防治科学知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上海市寄生虫学会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了“舌尖上的寄生虫”科普展。展览采用权威科普、卡通人物、益智游戏、专家互动等形式,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入手,以“寄生虫的大千世界”“肉里来的寄生虫”“菜里来的寄生虫”“虫虫大作战”4个板块,向观众普及食源性寄生虫的分类和分布等知识,引导市民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各种食源性寄生虫的放大图像呈现在观众面前。
“大家好,我叫姜片吸虫,因为我长得像姜片。我的囊蚴喜欢寄居在茭白、荸荠、菱角、藕等水生植物上,大家生食或未经煮熟的这些食物时,就会被感染,导致腹痛、腹泻、肠梗阻、营养不良等。”记者看到,展板上通俗的文字和卡通图画,吸引了不少孩子驻足观看。展览提醒他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的或半生的肉制品(如猪、牛、鱼、河虾、蟹、蛙等),不吃野生动物;尽量不吃生的蔬菜和瓜果,如生吃,需要彻底洗净、削皮。
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还举办了“守护自然——开学之一课”主题周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于黎研究员和吴宏教授围绕黔金丝猴的起源演化等问题,为中小学生做了科普讲座。主题周系列活动期间,以树木为主题的课程《城市树木医生实习计划》、馆本课程《自然之窗——动植物的家园》、环境教育课程《塑料的人体之旅》《夜空中最亮的星》等4门原创新课程将首次亮相。为助力上海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馆方还推出了包含70门课程的“330课堂”,每周四15∶30为中小学生提供开放科学课程定制服务,让孩子们在场馆里参与观察记录、动手实验和游戏扮演。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今天推出的“科创之一课”邀请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与上海科技馆天文研究中心收藏研究室主任杜志茂,围绕“日‘新’说——如何迎接一颗活跃的太阳”的主题,介绍天上的羲和卫星和地面的羲和太阳塔,讲述科学家如何研究太阳活动,解答同学们关于太阳的疑问,并邀请大家一起参与太阳观测。
上海天文馆里的太阳模型
未来,上海科技馆将继续携手中小学、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持续深化科普教育活动,以更加多元化、创新性的方式,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栏目主编:黄海华
图片摄影:赖鑫琳
来源:作者:俞陶然
跟着《中华风物》嚟顺德,探秘0.5毫米超薄鱼生鱼生
是很多外地食客“寻味顺德”的首要目标
在全世界
鱼生往往以海鱼为主要食材
但是顺德鱼生
用的却是当地养殖的塘鱼草鲩
如何让普通家鱼
化作当地美食招牌?
CCTV-17《中华风物 广东美食篇》之一集
走进顺德
带你一起探秘
科学养鱼
为美味保驾护航
星罗棋布的“桑基鱼塘”
是孕育顺德鱼生的重要“密码”
用桑叶喂蚕、蚕沙饲鱼、塘泥肥桑
形成“桑茂、蚕壮、鱼大、泥肥”的良性循环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顺德鱼生的美味秘籍
在于食材鲩鱼(即草鱼)的精养
每一条鱼上桌前
都需经过“吊水”处理
鲩鱼吊水净养之后
能去掉泥味和腥味
后期不进行任何类型的投喂
只进行必需的用药和调水处理
目的是帮鱼“断食瘦身”
足够的运动量也使得鱼生口甜中带爽
薄如蝉翼
追求真味的极致体现
驰名天下的顺德鱼生
无需任何反复的烹饪手段
靠的是顺德厨师登峰造极的刀工
“薄则鱼骨隐,厚则鱼骨现”
处理鱼生的厨师
仅凭手感和筋骨断裂的声音
就能让每片鱼生保持在0.5毫米厚度
细刺已断而肌理仍在
鱼片均匀铺于冰盘之上
佐之油、盐、柠檬草、花生米等配料
再加上一点点盐
一顿“捞起”,入口鲜嫩至极
爽口弹牙,满口留香
顺德人讲究一鱼百味
鱼骨、鱼皮也不能错过!
鱼骨调味裹浆
在160度热油中翻炸,逐渐酥脆
酿鱼皮香脆可口、口感丰富
风味万千
360°全链条规范
“顺德鱼生放心吃”
2023年6月
“均安草鲩”
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顺德鱼生这一传统特色美食
加上了一道品质保障
而早在2019年
顺德就发布了全国首个
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鱼生团体标准
让鱼生 *** 更安全、鱼生质量更有保障
让食客品尝鱼生更放心
目前已有4家养殖企业、14家餐饮服务单位主动承诺实施顺德鱼生团体标准,成立了顺德鱼生养殖联盟和顺德鱼生餐饮联盟,共同推动顺德鱼生产业健康发展。顺德鱼生团体标准还引申拓展出两个“鱼生鱻”“顺德鱼生”网红IP以及“捞德顺”等一批知名餐饮品牌“网红店”,吸引大量区内外游客打卡品尝、上传社交媒体,为“顺德美食”超级城市IP增添活力。
4家养殖企业
14家餐饮服务单位
央视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中华风物》
8月30日将播出双皮奶专集
带你揭秘顺德牛奶的魔力
9月1日将播出毋米粥专集
带你走近顺德粥神,成为“顺德粥神”
记得留意节目哦~
来源:央视三农、佛山新闻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顺德市场监管
“吃货贼”偷走大红龙做鱼生:不好吃,一星期没吃完2019-10-24 08:06
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竟然偷走两条名贵观赏鱼,
用来做了生鱼片。
这也不是他之一次作案了
10月22日晚,
这个“吃货贼”人赃并获……
在南宁打工的廖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经过邕武路的一家鱼生店,看到门口鱼缸内的生猛活鱼,他竟然打起了主意。
10月14日凌晨3时,他用准备好的抄网,偷走了店门口大鱼缸内的两条俗称“大红龙”的名贵观赏鱼。直到次日上午,店家发现状况后报警。
10月22日晚,民警在一城中村的出租房内,将廖某抓获,同时,在冰箱内找到了两条“大红龙”的残体,人赃俱获。
据廖某供述,他把“大红龙”偷到手后,随即宰杀并切片生食。哪知道观赏鱼味道不如预期,一个多星期都没吃完,却被民警逮了个正着。
在偷走“大红龙”之前,他还用同样的办法偷走了这家店的草鱼,发现店家没有察觉报警,继续铤而走险。
从监控视频上看,作案当时,狡猾的廖某在还用雨伞遮挡,但这也难逃法网。
据了解,这两条“大红龙”,中文学名为红龙鱼,根据色彩和体态,市场价格从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
邕武派出所民警表示,将根据这两条红龙鱼的价值,给予相应的处罚。目前,廖某已经被行政拘留。
为了偷吃被拘留,
真是得不偿失啊!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巫碧燕
责编:樊羽玮
小伙全身“发黄”胆汁中“爬出”数十条寄生虫,疑与爱吃鱼生有关近日,小伙小郭(化名)因上腹痛、全身和双眼“发黄”前往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医疗团队为其治疗后,竟然在小郭鼻胆管引流的胆汁中发现了数十条寄生虫。经鉴定,这些正是俗称“肝吸虫”的华支睾吸虫。此次小郭腹痛及身目黄染原因,正源于华支睾吸虫感染及继发胆管结石。明确病因后,医疗团队马上为小郭进行了驱虫、抗感染及护肝等治疗,小郭顺利康复出院。
经询问,小郭坦言自己平日喜食“鱼生”,每年约吃十余次淡水鱼“鱼生”。医生指出,人们通过进食“鱼生”或其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等食物,误吞华支睾吸虫囊蚴而被其感染,囊蚴在人或哺乳动物胃肠内经消化液作用后,幼虫脱囊逸出,继而通过十二指肠 *** 部经胆总管进入肝脏,在肝内胆管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囊蚴到成虫成熟产卵约需1个月,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2~30年之久;感染肝吸虫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隐痛、腹泻、食欲减退和肝脏增大等,可导致营养不良、胆道结石、肝硬化,严重者甚至可发生胆管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来源: 广州日报
吃鱼生,赢大奖!速来顺德打卡避暑美食!顺德鱼生,被誉为“中华美食活化石”,是当今世界两大食生流派之一,而中华美食名镇容
桂则是品味顺德鱼生的理想地,可谓“中国鱼生看顺德,顺德鱼生容桂品”。“顺德鱼生·容桂品味”2023之一届顺德鱼生节(容桂站)将于7月28日举行启动仪式品鉴宴,共有37家餐饮门店推出“特色鱼生套餐”供市民品尝。届时,市民可以参与“抖音视频达人大赛”,还有机会获万元奖金。
37家餐饮店推出“特色鱼生套餐”
鱼生,是顺德人对鲜活食材的极致追求的“代表作”。今年以来,顺德启动“寻味顺德·再出发”系列工程,容桂策划并推出了“六大节”美食项目,进一步弘扬顺德美食。在容桂,自清末民初以来形成的发达工商业,让顺德鱼生这道极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成为了南来北往的商客们品味容桂的首选。
本次“顺德鱼生·容桂品味”2023顺德鱼生节将历时一个月,自7月24日开始预热,直至7月28日举行启动仪式品鉴宴。据介绍,启动仪式当天还将举行以顺德鱼生为主题的研讨会,发布“顺德鱼生宣传视频”“鱼生特色宴”“风生水起宴”等,并为之一批“顺德鱼生标准餐饮示范单位”颁发牌匾,届时,现场还将进行鱼生摆盘创意评选。从7月28日到8月31日,市民可自行前往参与本次活动的餐饮门店,共37家,品尝“特色鱼生套餐”。
食用鱼生,首先需要保证安全卫生。为确保顺德鱼生从养殖到餐桌的安全与卫生标准制度,佛山市顺德区食品商会成立了鱼生专业委员会,积极推进鱼生行业专业化发展。本次鱼生节期间,将有专家团队实地探访各餐饮门店,进行“顺德鱼生标准餐饮示范单位”评审,进一步提高顺德鱼生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要让来自各地的食客,既大快朵颐,又踏实放心。”容桂街道餐饮行业协会会长罗兆波表示,顺德鱼生应更有包容性,从食材、 *** 、摆盘等都应有新的突破。鱼生节是一次集中向外展示的机会,要让更多人看到顺德鱼生在容桂的新变化、新发展与新活力。要把“鱼生节”办成特色活动、办成特色文旅产品、办成容桂乃至顺德的又一闪亮名片,顺德鱼生行业也要借此机会“出圈”,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成为顺德鱼生“野生代言人”,将获万元奖金
本次鱼生节还推出了“抖音视频达人大赛”(7月28日-8月31日),邀请全网的美食博主、短视频或美食爱好者参与其中,用镜头说话,成为顺德鱼生的“野生代言人”。
据悉,选手们只需在活动期间拍摄关于“顺德鱼生”的系列视频,视频带上“顺德鱼生 容桂品味”“2023年顺德鱼生节”“吃鱼生饮红米酒”“生生珍品鲩”“谭六爷鱼生专用酱油”等话题,即可参与并有机会赢取奖金。
比赛规则显示,各博主可自行到顺德区内拥有生食类制售,符合 *** 鱼生相关条件的餐饮单位进行视频拍摄打卡,并把视频经抖音平台审核后上传,发布时需要附上店铺定位,活动热点话题方为有效,如出现违规行为则取消比赛资格。
届时,将通过点赞量、转发量、专家评审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2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1000元。凡获奖者都可获得“顺德鱼生推广达人”奖牌一个及鱼生专用酒一瓶。
“这次的顺德鱼生节,鱼生标准让食客食得安心、鱼生创意摆盘让食客的手机‘食’得开心、金融机构加持的鱼生套餐让食客食得顺心!”容桂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主任施琦表示,从5月的九大簋文化宴,到6月的端午龙舟文化节(顺德龙舟饭)龙舟饭,再到7月的顺德鱼生节,容桂推广美食文化的步伐从未停滞。
接下来容桂还将陆续举办重阳敬老节(尊老爱幼宴)、顺德腊味节(顺德特产宴)、顺德灯酒民俗文化节(容桂饮灯酒)、顺德观音开库(祈福生菜会)四大造节项目。容桂宣办、经发办等部门和餐饮协会正在不遗余力地大力落实推动“寻味顺德”“品味容桂”工程,推动世界美食之都、中华餐饮名镇的美食事业的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食用“生腌”“鱼生”食品需谨慎喝白酒配“生腌”,蘸芥末吃“鱼生”。时下一些美食视频会推荐这些生食水产品的 *** 和吃食 *** 。然而,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因 *** 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为此,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生食水产品存安全风险,食用需谨慎。
“生腌”是将活蹦乱跳的龙虾、虾蛄、膏蟹等海鲜用高度白酒腌制后,配上香菜、小米辣、蒜末等调成的蘸料,冷藏一段时间后直接生食,这样的生腌水产品因爽滑鲜甜的口感,备受推崇。“鱼生”大多是选用生的淡水鱼(乌鳢、青竹鱼等)片成片,搭配油盐酱油等调料以及各种配料小菜,拌匀之后直接食用。
但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 *** 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有较大食品安全风险。据了解,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可能引发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风险。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可污染的海产品种类较广,如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如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等。我国华东地区沿海水中的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47.5%—66.5%。加工海鲜的案板上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高达87.9%。而最常见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品是贝类,如牡蛎、蛤蜊、扇贝等。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低烧等。甲型肝炎病毒易富集在毛蚶、牡蛎等水产品上,进食了生的或半生的被污染水产品则可能感染甲肝病毒。另外,淡水活鱼有感染肝吸虫的风险,生吃含有肝吸虫囊蚴的鱼肉易患肝吸虫病,某地视“鱼生”为美食,也是肝吸虫的重灾区。
许多群众会在食用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过程,会使用酒、糖、盐、芥末、大蒜做配料,以为可以杀菌消毒。事实上,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的时候喝高度酒、蘸芥末、吃大蒜、多加糖、高盐等办法进行杀菌,这些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杀灭部分的微生物,但远未达到能杀菌消毒水平,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福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食用海鲜前务必烧熟煮透,不生吃海产品;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会污染蔬菜、碗碟等,加工过程中,生熟、荤素的砧板、刀具、餐具等都要分开使用;各种食品,尤其水产品及熟食,应在4℃及以下的冰箱内密封贮藏。生熟食品应分开保存,防止交叉污染;餐饮单位一定要加强冷菜间的管理,以防交叉污染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就诊记录、化验报告、剩余食品、呕吐物等相关证据,避免因错过更佳调查时机,导致食物中毒无法确诊和 *** 。(记者张文章)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食用“生腌”“鱼生”食品需谨慎喝白酒配“生腌”,蘸芥末吃“鱼生”。时下一些美食视频会推荐这些生食水产品的 *** 和吃食 *** 。然而,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因 *** 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为此,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生食水产品存安全风险,食用需谨慎。
“生腌”是将活蹦乱跳的龙虾、虾蛄、膏蟹等海鲜用高度白酒腌制后,配上香菜、小米辣、蒜末等调成的蘸料,冷藏一段时间后直接生食,这样的生腌水产品因爽滑鲜甜的口感,备受推崇。“鱼生”大多是选用生的淡水鱼(乌鳢、青竹鱼等)片成片,搭配油盐酱油等调料以及各种配料小菜,拌匀之后直接食用。
但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 *** 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有较大食品安全风险。据了解,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可能引发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风险。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可污染的海产品种类较广,如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如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等。我国华东地区沿海水中的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47.5%—66.5%。加工海鲜的案板上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高达87.9%。而最常见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品是贝类,如牡蛎、蛤蜊、扇贝等。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低烧等。甲型肝炎病毒易富集在毛蚶、牡蛎等水产品上,进食了生的或半生的被污染水产品则可能感染甲肝病毒。另外,淡水活鱼有感染肝吸虫的风险,生吃含有肝吸虫囊蚴的鱼肉易患肝吸虫病,某地视“鱼生”为美食,也是肝吸虫的重灾区。
许多群众会在食用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过程,会使用酒、糖、盐、芥末、大蒜做配料,以为可以杀菌消毒。事实上,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的时候喝高度酒、蘸芥末、吃大蒜、多加糖、高盐等办法进行杀菌,这些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杀灭部分的微生物,但远未达到能杀菌消毒水平,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福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食用海鲜前务必烧熟煮透,不生吃海产品;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会污染蔬菜、碗碟等,加工过程中,生熟、荤素的砧板、刀具、餐具等都要分开使用;各种食品,尤其水产品及熟食,应在4℃及以下的冰箱内密封贮藏。生熟食品应分开保存,防止交叉污染;餐饮单位一定要加强冷菜间的管理,以防交叉污染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就诊记录、化验报告、剩余食品、呕吐物等相关证据,避免因错过更佳调查时机,导致食物中毒无法确诊和 *** 。(记者张文章)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