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鸡蛋的功效与作用与禁忌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1 0
营养专家评出「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战胜了90%的食材

近日,一份由营养专家评出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榜单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食材不仅因其丰富的蛋白质含量而备受赞誉,更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成为了许多人餐桌上的常客。在如今注重健康饮食的潮流下,这份榜单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食物来获得优质的蛋白质,以及这些食材的其他营养益处。

首先,本次评选的冠军是鸡蛋。作为一个理想的蛋白质来源,鸡蛋含有适宜的氨基酸比例,容易被人体吸收。鸡蛋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维生素B12和硒等,对身体的健康发育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都有益处。研究还发现,适量摄入蛋白质可以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

其次,瘦肉也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瘦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铁和锌等矿物质,对维持肌肉和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适量摄入瘦肉可以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同时,瘦肉可以提供让人产生饱腹感的蛋白质,有助于控制食欲和减少饥饿感。

第三,豆类也是值得称道的蛋白质来源。豆类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根据研究,摄入适量的豆类可以降低心脏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的风险。此外,豆类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相比,通常富含较多的纤维和低饱和脂肪,因此对于维持正常的胆固醇水平和促进消化健康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鱼类也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之一。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这是一种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对心脏和大脑的健康至关重要。此外,鱼类还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B12和硒等营养素,对于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益处。

除了以上提到的食材,贝类、坚果和种子,全麦食品,乳制品,大豆和全谷物也被认为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不同的食材组合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蛋白质,同时还能让我们享受到不同的风味。

总之,这份「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榜单为我们提供了蛋白质摄入的多种选择。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维持肌肉、增强免疫力以及促进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我们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样化地选择这些食材,以确保摄取到丰富而营养的蛋白质。

参考文献:

1.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2019). FoodData Central. . Available at: https://fdc.nal.usda.gov/

2.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20). Protein. . Available at: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Protein-Consumer/ (Accessed: 10 January 2022)

3. Schwingshackl, L., & Hoffmann, G. (2014). Comparison of high vs. normal/low protein diets on renal function in subjects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ysis. PloS one, 9(5), e97656.

4. Kim, J., & Park, Y. (2016). Vegetarian diets for children: right from the start.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 nutrition, 19(3), 137-145.

为什么说吃鸡蛋好处多多

鸡蛋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较为熟悉的食物,鸡蛋也一直有着“全营养食品”的美称,也是人们营养补充的重要来源。那么有着“完美食物”美誉称号的鸡蛋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连人民日报都在分享它。

鸡蛋凝聚

多种优质营养素

首先,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左右,可比牛奶的蛋白质含量(3%)高。不仅含量高,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也相当接近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构成模式,意味着,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相当高。

  其次,鸡蛋中还富含一系列维生素。如对视觉细胞很重要、能预防夜盲症和黄斑变性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促进钙吸收利用、但其他日常食物中又很少见的维生素D;再比如,有助于凝血的维生素K等。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为255mg/100g,吃一个鸡蛋就可以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A的15%左右。

  同时,鸡蛋中的钙含量也不低,为56mg/100g,比牛肉的钙含量(4.5~5mg/100g)高十倍左右。

  鸡蛋中含有一种营养素——卵磷脂,这种物质对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每天吃鸡蛋

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1、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由于鸡蛋中的卵磷脂具有帮助调节脂肪吸收、代谢的作用,每天吃鸡蛋,其实比吃含有较多饱和脂肪的红肉类,对心血管健康更有益。

  有研究表明,每周摄入5个左右鸡蛋,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背后的原理,可能也和鸡蛋中丰富的蛋白质有关。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慢,进食后就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胰岛素也无须加速分泌,当然也就不会引起或加剧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

2、增加饱腹感,控制体重

  鸡蛋中含有丰富且利用率极高的优质蛋白。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远低于碳水化合物,同时又可以大大增加进食后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反过来还会抑制食欲,帮我们减少不少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

3、提高免疫力,保护大脑认知健康

  鸡蛋中维生素含量显著,这些都是维持正常免疫系统功能的关键。同时,鸡蛋中含有一种卵磷脂的营养素,能够给大脑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每天吃鸡蛋,对于预防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益处。



优质土鸡蛋

美好生活的选择

美好生活,品质人生,从一颗土鸡蛋开始!壹号土鸡蛋,是由中国蛋鸡研究领域专家胡博士带领研发团队历经15年时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通过精心搭配黄金比例饲料进行喂养,经过漫长的生长周期,让它富含更多优质蛋白质和DHA。

壹号土鸡蛋不仅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还新鲜、安全。公司引进蛋品全自动分拣设备,对鲜蛋进行自动分拣、检测,同时配套蛋品全自动消毒杀菌、包装等生产线,每一颗蛋都经过严格检验。从生产养殖到终端销售,全产业链监控,让食物来源没有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每天吃1个鸡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科普中国:每天吃 1 个鸡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升高血脂?会增加胆固醇摄入?

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注意:2类人要少吃些

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被誉为“全营养食品”。


然而,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争议。

那么,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呢?

一、鸡蛋的营养价值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蛋白质:鸡蛋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非常接近人体所需,被誉为“完全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细胞修复、免疫力提升、肌肉增长等都有重要作用。


2.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这种脂肪酸对人体有益,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3.维生素: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和B群,可以帮助维持视力,强健骨骼。

4.矿物质:鸡蛋中含有钙、磷、铁、锌、硒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于骨骼健康、免疫力提升、抗氧化等都有重要作用。


5.胆固醇:虽然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研究发现,鸡蛋中的胆固醇对大多数人的血液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反而鸡蛋中的营养素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

6.软骨素:鸡蛋中含有一种名为软骨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二、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可能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是因为高胆固醇水平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鸡蛋对大多数人的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

鸡蛋中的胆固醇主要影响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称“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坏胆固醇”)。

鸡蛋可以提高HDL的水平,而HDL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同时,鸡蛋对LDL的影响也并非完全负面,它更多是改变LDL的亚型,而不是增加LDL的总量。

此外,鸡蛋还富含许多对心脏有益的营养素,如不饱和脂肪酸、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矿物质。

三、一天一个鸡蛋的健康建议

1.对于一般人群的建议: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

一般人群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满足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有助于保持健康。


2.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建议:虽然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研究发现,饮食中的胆固醇对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

适量吃鸡蛋,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并无大碍。

但是,如果已经被诊断为高血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3.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建议:鸡蛋是低糖食品,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但是,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心血管疾病,因此,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4.对于肝脏疾病患者的建议:肝脏是人体合成和分解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肝脏疾病患者的胆固醇代谢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5.对于肾脏疾病患者的建议:鸡蛋中的蛋白质质量高,但肾脏疾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因此,肾脏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四、2类人要少吃鸡蛋

1.高胆固醇患者:鸡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对于血脂偏高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过多摄入可能会加重病情。

虽然鸡蛋中的胆固醇对大部分人的血脂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高胆固醇患者来说,还是需要控制摄入量。


2.过敏体质者:鸡蛋是常见的过敏源之一,对于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人,需要避免食用。

鸡蛋过敏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红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会引发过敏性休克。

结论

总的来说,一天一个鸡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营养佳品而非心血管祸根。

然而,糖尿病患者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在饮食中,我们应该注重营养的均衡,既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要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研究结果公布答案

导语:一直以来鸡蛋这种食物就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身影,而且被很多营养学家称为是“最完整的营养库”,其中不仅含有着丰富的蛋白质,也存在着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

可以给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帮助改善亚健康问题,而鸡蛋这种食物甚至被著名医学杂志评价为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早餐”。

很多人都有着早餐,吃鸡蛋的习惯,特别是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身体健康,会每日早上吃一个鸡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还能够提高身体器官的良好修复功能,帮助增强身体素质,减少慢性疾病发生。

但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不断提升,大家都有了解过食物的好处与弊端,虽然鸡蛋当中的营养价值丰富,但是有一些人却认为鸡蛋当中的胆固醇含量是非常丰富的。

经常吃鸡蛋的话会容易损坏心血管,那么这样的说法又到底是真是假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看看每日吃一个鸡蛋到底是到底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呢?

01

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研究结果公布答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特别爱吃鸡蛋,但却担心鸡蛋的蛋黄当中存在着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问题,所以平时不太敢吃,其实身体血液里的胆固醇与食物来源里的胆固醇并非是一种来源。

正常情况下,身体70%~80%的胆固醇都是由肝脏这个部位合成的,只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膳食,而这些胆固醇有一部分会代谢排出身体之外,所以每日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存在着胆固醇摄入过量的问题。

而且鸡蛋里的脂肪含量是非常少的,每100克鸡蛋其中的脂肪含量大约是10克,所以每日吃一个鸡蛋不会诱发肥胖,也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出现。

除此之外,在2016年时一项发表于《糖尿病医学》上面的相关荟萃分析发现,高碳水饮食比脂肪提供了更高的肥胖指数,与其担心鸡蛋会容易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如尽可能的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而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4778名参与者进行相关研究调查,发现每周吃4~7个鸡蛋可以保护心脏健康,并且可以有效的去减少心脏病的相关风险。

另外鸡蛋清理的营养成分基本是蛋白质,而鸡蛋黄当中也含有着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叶酸等成分,其实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属于是一种热量偏低的食物,所以鸡蛋是健康营养食品。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能够看出鸡蛋并不会是人们的胆固醇水平升高,也并不会增加肥胖出现,所以每日吃一个鸡蛋的话并不会损害心血管,反而能够有效的去养护心血管健康。

02

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时间一久,身体会收获什么好处?

丰富的营养

鸡蛋富含多种重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 D、维生素 B12、叶酸、磷、硒和锌等,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

高质量蛋白质

鸡蛋是一种高质量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其中包含9种必需氨基酸,蛋白质是身体建立和修复组织所必需的,对于维持肌肉、骨骼和免疫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

脂质调节

尽管鸡蛋含有脂肪,但其中的大部分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适量的脂肪有助于维持细胞功能、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并提供能量。

促进饱腹感

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质组合可以增加饱腹感,并有助于控制食欲,这可能有助于控制体重和维持健康饮食。

眼睛健康

鸡蛋富含营养素如维生素 A、叶黄素和玛咖素等,对于眼睛健康和视力保护有益。

03

吃鸡蛋的时候,需要把蛋黄去掉吗?

不需要。

蛋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蛋黄中,尤其是蛋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种类也很全面,包含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等,还含有钙、锌等微量元素。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对于健康人,每天吃一个完整的鸡蛋,对血液胆固醇等指标的影响很小,甚至有大样本的研究(50万人随访9年)表明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吃一个完整鸡蛋获得的营养收益,远远大于胆固醇的影响,没有必要去掉蛋黄。

04

还有人认为“蛋黄越黄,营养越高”,是真的吗?

“蛋黄越黄,营养越高”这一说法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蛋黄的颜色主要来自类胡萝卜素等色素,这些色素不仅赋予了蛋黄独特的颜色,还为人体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健康益处。

然而,并非所有的类胡萝卜素都是相同的,事实上,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两种在蛋黄中最为常见的类胡萝卜素,而它们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营养价值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含量与鸡蛋的营养价值并没有直接关系,鸡蛋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饲养环境、饲料等因素。

因此,尽管蛋黄颜色可能暗示着某些健康益处,但这并不能作为评估鸡蛋营养价值的唯一标准。

05

吃鸡蛋也有讲究,3种错误吃法需要避免

生吃鸡蛋

一些人喜欢吃半熟的鸡蛋,甚至生鸡蛋。虽然鸡蛋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如沙门氏菌等。

只要将鸡蛋加热到71度以上就可以消灭这些细菌,但如果生吃鸡蛋,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感染细菌的鸡蛋。

与其他高蛋白食物搭配

不推荐将鸡蛋与其他高蛋白食物同时食用,因为这样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过量食用鸡蛋

虽然鸡蛋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鸡蛋也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一般来说,每天适量食用鸡蛋是比较好的。

06

一天吃几个鸡蛋更好?

每天吃几个鸡蛋更好的数量是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体的健康状况、饮食需求以及其他饮食中的蛋白质来源。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可以摄入1-2个全蛋,这个建议主要基于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某些健康状况,如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或有特殊的饮食要求,更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确定适合的鸡蛋摄入量。

07

阅读延伸:鸡蛋也有黄金搭档,搭配在一起吃,增强免疫力,身体更健康

牛奶

牛奶是一种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饮品,与鸡蛋一起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和蛋白质。

同时,牛奶中的维生素D和氨基酸等成分也能够促进人体对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燕麦

燕麦是一种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谷物,与鸡蛋一起食用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同时,燕麦中的维生素B族等成分也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米酒

米酒里面有大量的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有机酸,,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健脾益胃以及活血除湿,帮助补气血。

把适量的米酒放在锅里面加入适量水烧开之后,再把鸡蛋打散放在锅里面煮,但是不能过量吃。

西洋参

西洋参具有补气生津及养阴清热的功效,能够滋润五脏,提高人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抗击疲劳,帮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推荐枸杞子西洋参蒸鸡蛋,把10克西洋参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两个鸡蛋液,5克枸杞子调拌均匀,隔水蒸熟,适合气质虚弱以及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

每天吃多少个鸡蛋最合适?

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价格便宜的食品,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然而,中国人群研究发现,每周吃鸡蛋超过一定数量,死亡风险可能会增加 35%。那么,每天吃多少个鸡蛋最合适呢?

鸡蛋是一种动物性蛋白,含有我们身体需要的 8 种必需氨基酸。中华预防医学会 2020 年 2 月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针对不同人群每天到底能吃多少个鸡蛋,给出了以下建议:

  1. 健康成年人:更好每天吃 1 个鸡蛋,更低每周不低于 3 个鸡蛋。
  2. 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健身增肌人士、饮食中肉类摄入较少的人:每天吃 1~2 个鸡蛋。
  3. 孕产妇、体虚者及手术后恢复期患者:每天吃 2~3 个鸡蛋,同时还要保证其它食物的多样性。
  4. 老年人或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人群:每周吃 4~5 个鸡蛋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也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需要控制鸡蛋的摄入量,以避免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鸡蛋的烹调方式也很重要,尽量选择水煮蛋、蒸蛋等清淡的烹调方式,避免油炸、煎炒等高油脂的烹调方式。

总之,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价格便宜的食品,但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饮食习惯,合理控制鸡蛋的摄入量,才能更好地享受鸡蛋的营养价值。

#时事热点头条说#

6种日常生活中你所忽略的知识,红白鸡蛋还有营养区分?

1.“地震云”预测到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地震。

流言内容:8月6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引发全国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跟山东地震一起上热搜的还有“地震云”,不少网友声称自己在震前拍到了“地震云”。

真相解读: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地震云”与地震没有任何关联。

地球由不同圈层构成,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固体地球。根据地震的原理可知,地震发生的本质是地下的构造运动,与天上的云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云产生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大气圈当中完成,而地震则是发生在地下的岩石圈内,二者之间可谓“天差地别”。

*** 上所谓的“地震云”其实只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积云、层积云或卷积云,在空中呈现为波纹状、鱼鳞状或者放射状的形态。这些云的出现也许预示着天气的变化,但是如果把云当作地震的前兆,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来源:科普中国

2.空调制冷模式没有除湿模式省电。

流言内容:从工作原理、工作时间和工作效果上来看,空调的除湿模式相对于制冷模式更省电,大家要想省电,建议开空调时就用除湿模式。

真相解读:除湿、制冷两种模式都可以制冷,但哪种模式更省电需要根据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情况来具体分析。

除湿的原理是把温度降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冷凝的程度,水蒸气凝结成的冷凝水会经过空调管道通过室外机排出去。随着水汽不断凝结成冷凝水排出室外,房间内的湿度也会随之下降。在没有水汽增加的情况下,即便关了空调,房间的湿度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制冷关闭后,室温往往会逐渐上升。因为,热量会像水的流动一样,从热量高的地方向热量低的地方传递,所以空调关闭后,如果室外温度高于室内,热量则会通过门窗、墙壁等传递进来,室温便会逐渐上升,直到热量平衡。

一般来说,当气温在20℃~30℃,空气的湿度很高时,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省电;当气温大于30℃时,除湿和制冷模式的用电量差不多,但是除湿模式降温效果比不上制冷模式。

除湿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湿度,尽快改善闷热的环境,适合沿海等地区梅雨天或者回南天等;制冷主要是降温,也有一些除湿效果,但是是副效应。

来源:科学辟谣、中国制冷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3.气象局在高温天预报的温度比实际温度要低。

流言内容:很多人觉得夏天天气预报的温度比自己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低,所以认为是相关部门不敢报高温。

真相解读:气象部门会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测量,不会故意压低预报温度。

首先,根据气象预报考核标准,预报温度和实况温度的差别应在误差标准范围内,否则会被认定为错报。

其次,气温的标准由相关国际气象组织规范。气象观测站的选址一般要求建在不受环境影响的位置,周边不能有山、高楼、水体,以便尽量反映当地真实大气环境;测温度用的百叶箱要求离地1.5米高,下垫面为草地,不受地表辐射影响;百叶箱中的温度计也是在避光、通风条件下测温,这样测出来的气温才符合全世界统一标准。

这种测量方式,相当于是人在一个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感受到的温度,因此和人在户外阳光下感受到的温度存在差异。

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定真科普时间

4.出汗等于排毒养颜。

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鸡蛋的功效与作用与禁忌-第1张图片-

流言内容:汗液属于人体的代谢产物,适量的运动使毛孔开放,促进人体排汗,能帮助清洁毛孔,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真相解读:人体汗液的成分99%为水,并非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无论出汗多少,排出的几乎都是水分,排毒作用微乎其微。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人体汗液的成分有水分、氯化钠、钾、乳酸、尿素等,其中水分含量高达99%以上,其他物质仅为0.5%~1%。

大量出汗确实能排出一点点体内代谢废物,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体真正的解毒、排毒器官主要还是肝脏、肾脏,它们会合力将有毒有害物质降解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想靠出汗的方式来排毒,不太靠谱。

来源:科学辟谣

5.用热水烫碗能杀菌。

流言内容:在吃饭之前,尤其是在饭店用餐时,要拿热水先烫一下餐具再使用,这样能杀菌消毒。

真相解读:热水烫碗筷可以去除碗筷表面的尘土以及油脂,起到一定清洁作用,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杀菌消毒效果。

高温消毒要想真正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足够的温度和时间。许多常引起急性腹泻的细菌需要100℃高温下1-3分钟或在80℃高温下10分钟才能死亡。另外,还有一些细菌有更强的抵抗力,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60分钟才能死亡。

通常情况下,餐厅提供的水温度并没有达到杀菌的温度要求,而且很多人烫餐具的时间也非常短,所以吃饭前用热水烫碗,很难杀死多数致病性微生物。

来源:科学辟谣

6.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更有营养。

流言内容:买鸡蛋时要挑红皮鸡蛋,红皮鸡蛋不只是比白壳鸡蛋看起来更好看,它营养价值也更高。

真相解读:鸡蛋壳的颜色和鸡的品种有关,与营养价值没有关联。

鸡蛋壳的颜色主要由蛋壳中的原卟啉色素决定,原卟啉色素含量越多,蛋壳的颜色就越深。原卟啉色素本身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原卟啉色素的含量以及合成能力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也就是说,蛋壳的颜色取决于母鸡的种类,属于“天生”的,与人为因素无关。

鸡蛋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等,不同颜色的鸡蛋营养差异不大,所以不用过度关注它们的颜色。无论是白壳蛋还是红壳蛋,新鲜、安全才最重要。

鸡蛋素有余营养食品的美誉

鸡蛋对人体的益处。

坚持每天食用两个鸡蛋,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胆固醇是否会升高?

·首先,鸡蛋是一种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鸡蛋也是一种营养全面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K、钙、铁、锌、酶等营养成分,几乎满足了细胞在代谢过程中对营养的所有需求。因此,鸡蛋的营养十分丰富,对人体免疫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鸡蛋对视力和眼睛也有好处。鸡蛋中的蛋黄含有叶黄素,这种营养物质对眼睛非常有益。叶黄素是眼睛黄斑区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自身无法合成,因此通过食用鸡蛋来获取叶黄素对眼睛健康非常有益。

红壳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

鸡蛋壳的颜色与营养价值无关联。鸡蛋壳的颜色主要由蛋壳中的“原卟啉色素”决定,原卟啉色素含量越多,蛋壳的颜色就越深。原卟啉色素本身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原卟啉色素的含量以及合成能力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也就是说,蛋壳的颜色取决于母鸡的种类,属于“天生”。(来源:@科学辟谣 @中国新闻网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每天吃一个鸡蛋,4大“惊喜”悄悄找上你!加它一起煮,还能护肝、活血、延衰老~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很多人都爱吃鸡蛋,但有人说鸡蛋胆固醇过高,要少吃,也有人说吃鸡蛋会得胆结石……

那鸡蛋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一天最多吃几个呢?


01

“营养优等生”,好处多


鸡蛋被称为“全能营养库”,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还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D、K和钙、磷、锌、硒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好处多多~

1保护心血管

合理吃鸡蛋不仅不会损伤血管,反而可以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证明,比起基本不吃鸡蛋的人,每天吃鸡蛋的人心血管病发生风险降低了11%,死亡风险降低1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鸡蛋除了胆固醇,还有很多利于血管健康的成分,像卵磷脂、多种B族维生素、甜菜碱以及少量Omega-3脂肪酸,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对调控血脂、保护心脑血管都有益处。

2护眼明目

鸡蛋里面还有丰富的叶黄素玉米黄素,这两种物质是护眼的功臣,有助于减缓眼部老化,增强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预防白内障等眼疾。

另外,鸡蛋的维生素A是维持正常视力的重要成分,可以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症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则对于预防视网膜退化和青光眼都有很好的作用。

3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因此对于肝损伤的人群,每天早上吃个蛋很有好处。

4健脑益智

蛋黄中的卵磷脂被吸收后释放的胆碱避免智力衰退,并改善记忆力;再加上其中的抗氧化剂,能够改善大脑前额叶功能及执行功能。


02

吃鸡蛋有个“上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的研究指出,对中国成年人来说,每周吃3~6个鸡蛋,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若是超过6个,则死亡风险升高了35%!

总的来说,普通人群每周可以吃3~6个鸡蛋,特殊人群则要视情况而定:

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健身增肌人士,素食者等,每天吃1~2个蛋也是可以的;

②高血脂患者,若是吃了其它肉类、动物内脏等,建议那天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③胆囊炎患者更好隔一天吃一次,而急性发作期则更好不吃蛋黄。


03

花式吃鸡蛋 营养翻一番


1当归煮蛋,活血化瘀

当归有活血化瘀、调经理气的作用;香附有疏肝行气的作用,它们两个配合在一起就是改善血瘀的“黄金搭档”。

做法

①15克当归、10克香附、2个带壳的鸡蛋洗干净。

②然后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煮10分钟。

③待鸡蛋熟了后,把鸡蛋剥壳再放入水中小火煮10分钟,晾凉后即可食用。

2五味子煮蛋,益气养阴

五味子是“养阴法宝”,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功效。

做法

取10g五味子,提前用水浸泡一晚后连水一起倒入锅中,加鸡蛋同煮。鸡蛋煮至成熟后捞出同样用勺子敲出裂纹,再放回锅中煮10分钟左右。

3双色蒸蛋,护血管

双色蒸蛋不仅颜值高,对心血管健康也很有益:鸡蛋中富含的卵磷脂可乳化脂肪,被誉为“血管清道夫”;胡萝卜、莴笋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营养素也都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做法

①起油锅,下入里脊肉丁、胡萝卜丁、莴笋丁、盐、生抽,炒制成馅料备用;

②将蛋黄和蛋清分开,其中各自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③在碗底刷一层油,倒入蛋清,放入部分炒好的馅料,先上锅蒸5分钟,然后放入蛋黄、剩下的馅料,再蒸5分钟即可。

关注@CQTV健康到家,带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中新真探:“毛鸡蛋”是营养超高的滋补品?

纯属谣言!“毛鸡蛋”就是“死胎蛋”,是鸡蛋孵化至半途的胚胎。“毛鸡蛋”的营养价值并不比鸡蛋更高,其中还可能含有寄生虫以及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致病菌,卫生安全很难保证,吃了极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来源:科学辟谣、中国新闻网微博) ???

标签: 功效 鸡蛋 作用 禁忌 营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