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学生党
爱美的小仙女、增肌的肌肉男
在这些人群的厨房中
必不可少的就是燕麦
烹调方便、营养健康、性价比高
简直不要太划算
如此备受人们喜爱的食物
到底营养怎么样?
燕麦米、钢切燕麦等都有啥区别?
一篇文章告诉你
↓↓↓
01
燕麦营养怎么样?
曾经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燕麦被当成了野草,人们以为这是被染病之后的小麦。直到1600年燕麦才成为北欧的重要作物。目前,燕麦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及我国第六大粮食作物。
燕麦的胚乳、胚芽和麸皮部分不好脱落,所以大部分燕麦即便被加工了,也仅仅是被脱了壳,其余部位保存得较为完好。相比于大家常吃的精白米,燕麦在营养上更有优势。
①膳食纤维: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达6克/100克,是大米的10倍。根据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中的数据,燕麦的总膳食纤维含量为10.6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的建议,我国成年人每天应当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只要吃上50克燕麦,就能满足每日膳食纤维需求的21%了,这贡献还是很大的。
燕麦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可 *** 胃肠道的机械运动,促进排便;而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吸水膨胀,增强饱腹感,也能让便便变软,预防便秘。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预防结直肠癌,对肠道健康有益。
②蛋白质: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中的数据,燕麦的蛋白质含量为10.1克/100克,是大米的1.3倍。
并且,大多数谷类食物的赖氨酸含量都比较低,它是谷类的之一限制性氨基酸,这导致大多数谷物的蛋白质吸收效率较低。但燕麦在这一点上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蛋白质含量更高,还含有较为丰富的赖氨酸,是小麦、稻米的2倍以上,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更好。
③矿物质钾:燕麦的钾含量丰富,是大米的3.1倍。经常食用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对控血压很有帮助。
02
燕麦的“神奇”效果
说到燕麦的功效,功劳更大的就是燕麦中的β-葡聚糖,它是燕麦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吸水之后状态黏稠,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
不同地区种植的燕麦β-葡聚糖含量存在差异性,大多在3%左右,高一点的也能达到8%以上。正因为有了它,燕麦才具有多种对健康有益的“神奇”效果。
①控血糖:燕麦中的β-葡聚糖不仅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吸水后具有较高的黏度,在胃中能够延缓食物排空的速度,减少消化酶对碳水化合物的水解,并且抑制葡萄糖在小肠内的扩散和吸收,进而减缓葡萄糖吸收入血,减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
如果在其他食品中加入β-葡聚糖成分,平均每克β-葡聚糖就能将该食品的GI值降低4个单位,这对开发低GI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②控血脂:多吃燕麦能够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坏胆固醇”,有利于降低总胆固醇,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表明,每天吃3g燕麦或大麦β-葡聚糖有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患冠心病风险。
有研究显示,3g燕麦β-葡聚糖,可使正常或高胆固醇患者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5%~10%,3克的燕麦β-葡聚糖相当于摄入大约100克的燕麦。
③控体重:燕麦β-葡聚糖对减肥很有帮助,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特别是在降低体重、降低体重指数、降低体脂以及降低腰臀比上具有明显作用。
并且,β-葡聚糖具有吸水膨胀的作用,可以占据更多的胃部体积,增强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欲,避免进食过量,这对减肥也很有帮助。
④肠道健康:燕麦β-葡聚糖能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在大肠中被微生物酵解后,会被盲肠内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发酵,从而产生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双歧杆菌。
不仅如此,β-葡聚糖还属于益生元的一种,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在保护肠胃健康方面,燕麦也超级给力!
⑤增强免疫力:β-葡聚糖能够与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激活和调节免疫细胞, *** 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可以通过调节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激活巨噬细胞攻击肿瘤细胞,在抗癌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⑥调节情绪:燕麦中的维生素B1含量是大米的3倍,维生素B1摄入不足会让人情绪沮丧、紧张焦虑。吃100克燕麦能满足人体每日维生素B1需求的33%,对改善情绪有帮助。
有研究还提到,燕麦可帮助睡眠,它能诱导睡眠激素——血清素和褪黑素的产生,缓和紧绷的肌肉,平稳紧张的情绪,缓解失眠症状。
⑦抗疲劳:常吃燕麦能增强运动耐力。有动物实验表明,摄入燕麦β-葡聚糖和燕麦蛋白均可显著提高动物跑步及游泳时长。
这么一看,燕麦的健康益处还真不少,作为“人间吃货”的你,值得拥有!
03
不同的燕麦有啥区别?
①整粒燕麦
只是去掉了最外面的外壳,其余部位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燕麦就是整粒燕麦。营养保留比较完整,膳食纤维含量也比较高。
这种燕麦也是大家常说的裸燕麦,果实 *** 在外,能自行脱皮,容易加工,外部没有硬壳,是我国主要的栽培品种,占比为90%以上,在晋冀蒙产区被称为“莜麦”。其余10%左右则为皮燕麦,皮燕麦是国外的主要种植品种,果实的皮包得很紧,不易脱皮,带有硬壳。
在营养价值上,皮燕麦淀粉含量显著高于裸燕麦,裸燕麦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皮燕麦,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高于皮燕麦。
整粒燕麦质地比较坚硬,烹调之前需要适当浸泡,可以提前一晚放在冰箱中密封用水浸泡,第二天和大米以燕麦∶大米=1∶3的比例做成燕麦饭。
②燕麦胚芽米
整粒燕麦经过进一步加工去掉外层的皮之后就是燕麦胚芽米,也叫燕麦仁,外观变得有“磨砂”感,不如燕麦米看着光亮,膳食纤维含量也会随着去皮而降低。
而且这种燕麦不是很好保存,容易氧化变质,需要一次少买,尽早吃完。
③钢切燕麦
钢切燕麦就是用钢刀直接将整粒燕麦切成2~4段之后得到的碎的燕麦。与整粒燕麦相比,钢切燕麦更容易较快煮熟。
④生燕麦片
整粒燕麦经过清洗、晒干、压片后得到的就是生燕麦片,需要进一步烹调才能食用。
⑤快煮燕麦片
生燕麦片经过进一步加工成半熟的燕麦片,就是快煮燕麦片,也叫快熟燕麦片。烹调起来比生燕麦片所需时间更短,一般煮两三分钟就好,很容易熟。
⑥即食燕麦片
大多数上班族或学生党吃的都是即食燕麦片,食用方便又节约时间,只需要用热水或热牛奶冲泡5分钟左右就能直接吃。
即食燕麦片是燕麦先经更高温度蒸汽处理使淀粉部分糊化,然后切段后通过间隙较小的对辊磨,对天然结构的破坏较大,可迅速在沸水中吸水膨胀,更易被酶水解,对血糖的影响也比较大,GI值较高为75,属于高GI食物。
所以,要想更好的平稳餐后血糖,可别只泡即食燕麦片,还得搭配些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比如鸡蛋、牛奶、水果黄瓜、圣女果。
另外,市面上还有很多花式燕麦片,配料表中除了燕麦以外还会有植物油、白砂糖、植脂末等成分,虽然口味很吸引人,但营养却大打折扣,不建议常吃。挑选即食燕麦片,建议选择配料表只有燕麦的即可。
能够看出
燕麦是健康的主食选择
既适合煮饭也适合煮粥
口感Q弹、饱腹又营养
那么留言区来聊一聊
你平时都喜欢吃哪种燕麦呀?
来源 科普中国
编辑 实习编辑 高悦
流程编辑 刘伟利
坚持吃45天燕麦,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吃了会升高血糖吗?李阿姨前段时间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血糖有点高,医生让她回去少吃点升糖的食物,过段时间再回来复查。
回去后,李阿姨就在网上搜索可降糖的食物,发现排名之一的是燕麦。于是赶紧去超市买了几包麦片,每天早晚冲泡一杯,想着这样吃血糖总该稳了吧?哪成想,一个月后复查时发现血糖值比上次测的还高,升到了8.5mmol/L,几乎可以认定为糖尿病。
这让李阿姨难以接受,不是说麦片可以降血糖吗?怎么自己吃了还害得自己得糖尿病呢?医生经询问得知,李阿姨购买的是速食燕麦片,这种燕麦内有大量的糖分,长期食用很容易导致血糖上升。
这下李阿姨彻底把燕麦拉入了“黑名单”,认为是燕麦是害人麦,导致的她罹患糖尿病。
一、燕麦到底是“害人麦”,还是营养佳品?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等这些指南都推荐吃全谷物。因为跟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可给身体提供更多的营养元素,如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好处。而燕麦就属于全谷物的一种,还是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十大更佳营养食品之一,是唯一上榜的全谷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东南大学环境医学与工程教育部合作做过一项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研究共纳入210名轻度高胆固醇受试者,将受试者分为两组,每天分别摄入80g燕麦或大米,持续进行45天的干预。
结果发现,在第45天时,相较于大米组,燕麦摄入组的受试者总胆固醇下降5.7%、坏胆固醇下降8.7%,大米组的数值分别为3.0%、3.9%,这证明了食用燕麦可有效降低中国高胆固醇血症受试者的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燕麦组的受试者肠道微生物组的健康也得到了改善。
总的来说,燕麦并不是“害人麦”,而是一种血脂友好的食物,适合高血脂人群长期食用。另外,燕麦对于控血糖也很有效。其内里的β-葡聚糖可在消化系统内形成凝胶状的物质,延缓胃部排空的速度,让餐后血糖降低、胰岛素平稳分泌,帮助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除此之外,食用燕麦还可以帮助改善便秘、减肥等。
二、麦片≠燕麦!这3种麦片尽量少吃
既然燕麦不是“害人麦”,对降血糖降血脂有效果,那为什么故事中的李阿姨吃了血糖却升高呢?这是因为李阿姨购买的是速食燕麦,这类燕麦为了保证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糖分、果干、坚果碎,这样一来会让燕麦变成三高(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食物,食用后自然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想要控制血糖血脂,下面3种燕麦产品要尽量少吃:
1、混合燕麦产品
市面上这类型产品多以“麦片”命名,如水果麦片、坚果麦片、酸奶麦片等。混合麦片内除了燕麦外多还有玉米片、小麦片、坚果等物质,为了保证口感,商家往往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调味品,比如糖分、香精香料、植脂末等,甚至会将燕麦制成膨化产品,这样一来燕麦的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糖分、脂肪等增加。
2、速食燕麦片
速食燕麦片需要先对燕麦结构进行破坏,让其内里的淀粉糊化,之后才能在热水下快速膨胀。这样一来会让燕麦的消化吸收速度加快,变成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3、燕麦粉
燕麦在经过烘焙后打成粉,会让其物理结构被破坏、糊化,最终变成高升糖指数的食物,食用后会导致餐后血糖上升。
三、这5种“健康食品”才害人,别被忽悠了
生活中所谓的“健康食品”,除了上面几个容易踩雷的燕麦外,还有这些所谓的“健康食品”也不健康。
- 粗粮饼干
粗粮饼干内含有的粗粮成分并不高,更多的是小麦粉、植物油和白砂糖成分,且是个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身体营养摄入过剩,引人发胖。
- 鲜榨果汁
水果在榨汁后会损失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也会大量流失。且市面上很多的果汁为了保证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糖分,经常喝果汁还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 果蔬脆片
目前市面上分油炸蔬果干和冻干蔬果干两种,其中油炸蔬果干多有高油高盐的问题,市面上常见的蔬果干脂肪可达到32g/100g、热量高达495千卡/100g,吃一包蔬果干相当于一餐正餐的热量摄入。
- 核桃牛奶
核桃牛奶与牛奶之间甚至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它属于调制乳的一种,牛奶和钙的含量十分有限,但却含有较高的糖分,大量喝核桃奶,容易让身体热量摄入过剩,还会增加龋齿、肥胖的风险。
-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健康功效其实没有明确的证据,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公告指出,市面上的冬虫夏草砷含量较高,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砷在体内蓄积,会增加身体的中毒风险。
四、手把手教你选燕麦
燕麦并不是“害人精”,但在选购燕麦的时候要注意这几点,才能选择到健康的产品。
1、看配料表
纯天然的燕麦产品配料表内应该只有燕麦,营养差的则会有植脂末、白砂糖等成分,日常选购要看清配料表,更好选择只有燕麦的产品。
2、看外观
总的来看,颗粒大且天然感强的燕麦会比细腻的要好,这些燕麦完整的保留了燕麦麸,内里的β-葡聚糖含量更高,食用后对健康有益。
3、看营养成分表
在购买燕麦时,要关注产品的糖分、脂肪、钠、能量等成分,尽可能选择糖分、脂肪、钠含量低的产品。
4、按需选择
日常有烹饪需求的,可选择生燕麦,而一些没有条件的人群,则可以选择可冲泡的即食燕麦片,注意要看好配料表哦。
燕麦是很健康的全谷物,有助于降血糖血脂,还能改善便秘等。不过在购买燕麦时一定要选对产品,避免购买到“假”燕麦。
参考资料:
<1>《防癌、控糖、降脂……全谷物的好处太多了,前10种是这些!》.健康时报.2023-06-07
<2>《京沪宁三地随机对照试验:每天吃80克燕麦,45天后发生了那些变化?》.梅斯医学.2022-01-06
<3>《注意了!这十类“健康食品”,可能越吃越不健康》.新华网.2022-10-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燕麦片如何吃出健康燕麦片是公认的健康食品,作为一种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全谷物,近年来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轻食界新宠。近期,许多运动博主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可以自己 *** 的酸奶碗,用原味燕麦片搭配浓稠的酸奶和清爽的水果,成为一碗高颜值又有营养的早餐。同时,在评论区也有网友留言询问“哪种燕麦片更健康”“燕麦片和麦片有区别吗”,但博主们并未做出准确解答。
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燕麦片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挑选,在食用上又该注意些什么?
解析:燕麦片不等于麦片
不少消费者认为燕麦片就是麦片,其实两者并不能划等号。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主任药师杜钢称,麦片是多种谷物片的统称,原料为小麦、大麦、大米、玉米等谷物,可能含燕麦,也可能不含燕麦;而燕麦片是以燕麦为原料,经加工制成。根据原料、加工方式等的不同,市面上的燕麦片分为纯燕麦片和复合型燕麦片两种。
纯燕麦片的原料只有燕麦,根据加工工艺和食用方式,分为煮食型燕麦片和即食型燕麦片两种。煮食型燕麦片是燕麦直接压片制成,只有煮熟以后才能食用;即食型燕麦片又称快熟型、冲泡型、免煮型燕麦片,是由燕麦经蒸煮或烘焙等熟化工艺加工而成,可以直接泡水或牛奶吃,也可经微波炉加热后食用。
复合型燕麦片对燕麦的含量没有要求,只要保证燕麦是其中一种原料即可,可以添加纯燕麦片,也可以添加含有燕麦的复合麦片。通常,复合型燕麦片中还会添加水果干、坚果、酸奶块、植脂末、糖浆、麦芽糊精、香精香料等。
相较于纯燕麦片,复合型燕麦片口味丰富,营养更均衡全面,但同时糖分、脂肪、热量等也大大增加。食用方式上,复合型燕麦片一般不需要蒸煮,既能当零食干吃,也可以直接泡水、泡牛奶或者拌酸奶吃。目前市面上复合型燕麦片品种繁多,且常以“麦片”命名,如水果麦片、坚果麦片、酸奶麦片等。
选购:四个要点要牢记
市面上的燕麦片产品种类繁多,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主管药师刘美提醒消费者选购时应结合自身需求,并留意以下四点:
一是细心研究配料表。通过配料表中燕麦片的排序位置或是含量标示了解产品的类型。燕麦片的排序越靠前,表示添加量越高;标签上标注的配料种类越少,说明燕麦片越“纯”。
二是关注营养成分表。消费者可以通过营养成分表了解产品的营养组成。对于特殊人群,更要关注产品的糖分、脂肪、钠、能量,以便根据自身需求科学选购。糖分不是营养标签的强制标示内容,有可能不会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明,消费者可通过配料中水果干、白砂糖或葡萄糖浆等的添加情况大概了解产品糖分情况。
三是认真查看生产日期。购买大包装产品时,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新的,避免储存时间过长导致受潮、氧化酸败,进而影响产品口感和质量。
四是注意看颜色、闻味道、看完整度。购买散装产品时,发黑、发暗、有异味的燕麦片更好不要购买,散碎不完整的燕麦片建议谨慎购买。
(中国消费者报)
来源: 消费日报
燕麦有什么营养优势?糖尿病人可以吃吗?答案来了现在,燕麦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燕麦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与它的营养价值有很大关系。那么燕麦有什么营养优势呢?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燕麦有什么营养优势?
1、燕麦属于粗粮,在加工时保留了大量的B维生素,钙、铁、锌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要比精米白面高一些。燕麦的蛋白质含量在12%以上,不仅含量比其他谷物都高,质量也更好一些,吸收利用率更高。
2、燕麦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延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吸水膨胀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进食量,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是很好的食物。其次,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减少肠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停留时间,有助于预防便秘和肠癌。
3、燕麦中更具保健作用的成分是β葡聚糖,它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具有高粘滞性,可延缓胃排空的速度,减缓葡萄糖吸收入血的速度。β葡聚糖还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的水平,同时不降低“好胆固醇”水平,对于改善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很有好处。
糖尿病人可以吃燕麦吗?
糖尿病人在食物的选择上往往要谨慎一些,食物选得好,对控制血糖也很有利。血糖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糖。燕麦虽然也属于主食,含有一定量的淀粉,但由于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使它具有了低消化特性、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有利于降低餐后的血糖上升速度,对控制血糖是有帮助的。因此,燕麦是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
只不过,糖尿病人在选择燕麦时,要尽量选择原味的燕麦,有些燕麦片为了有更好的口味,会加入植脂末、糖、香精等成分,虽然口感好了,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并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越高,也越粘稠。因此,在挑选燕麦时,尽量选择粘稠度高的燕麦,这种燕麦的保健价值也更高一些。
燕麦是“害人麦”,还是养生佳品?吃了降血糖?了解清楚再吃不迟子女们回老家看望父母时都会带点营养品,例如芝麻糊、燕麦片、核桃粉之类,想着这些东西有营养,吃起来还方便,父母吃了有好处。其中燕麦是很多人都会买的,因为觉得它很健康,而且口感比较好,简单泡一泡煮一煮,早餐就做好了。
但是有的人却说燕麦是“害人麦”,不适合糖友吃,这句话是真是假?
长期食用燕麦,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人们的腰包变鼓了,饮食更加丰富,大鱼大肉越吃越多,不仅把身材吃胖了,血脂、血糖等指标也慢慢上升,慢性病问题越来越突出,《Nature》上的研究表示,中国居民的胆固醇水平已经从“吊车尾”慢慢往上升,现在已经超过一部分发达国家。
胆固醇水平越高,血管越容易堵塞,一旦心脏或大脑缺少供血,死亡风险会大大增加,其中,自身合成代谢引起的问题不容易改变,但是高脂饮食引起的胆固醇升高是很容易控制的,说到最后,饮食问题还需从饮食入手解决。
国内进行过一项研究,让患者吃燕麦或大米进行干预,发现吃燕麦的受试者胆固醇水平降低了5.7%和8.7%。
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的受试者是轻度高胆固醇患者,适宜饮食干预,如果是重度患者,光用饮食是不行的,还要吃药。
此外,研究中受试者每天摄入80克的燕麦,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能有比较好的降脂效果。研究发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发现燕麦对肠道也有益处。
经常吃燕麦,4个好处收入囊中
消化更好了
中国传统饮食吃小麦的情况比较多,但是从基因结构来看,燕麦和小麦很相似,而且燕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其中的麸质蛋白含量比较少,吃了不容易过敏或腹胀,很容易就消化了,不用担心吃了会腹胀、腹泻。
不容易引发炎症
脂肪、糖分摄入过多会增加炎症水平,平时身上有伤口、有炎症,也会避免吃到“发物”,而燕麦是比较健康的,《自然》中的研究论文表示,它具有特殊性,不容易引发身体炎症。此外,可帮助逆转轻度脂肪肝,减轻肝脏上的炎症,帮患者控制身材。
降低胆固醇水平
它的脂肪含量低、具有β-葡聚糖,还会影响胆汁酸的产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加快代谢速度,适合糖尿病或高血脂患者食用。
增加肠道有益菌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改善代谢,降低便秘、痔疮、肠息肉等疾病风险,同时能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强消化和肠道稳定。
由此可见,燕麦对人体有诸多益处,是非常优秀的食物。可是有的人说自己天天把燕麦当早餐,但是血糖不降反升,这又是咋回事呢?
大妈坚持吃燕麦半年,血糖、血脂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啥会这样?
刘大妈怀疑自己买到了假燕麦,她有高血糖和高血脂,平时很注重饮食,听说吃燕麦能养生,所以在超市买了两大包燕麦,打开后里面是一个个小包装,每次吃一袋就行,特别方便。
可是吃了半年她再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却说她的血糖和血脂都升高了,如果不注意控制接下来就要吃药进行控制。刘大妈不明白,不是说吃燕麦好吗?为啥自己吃了没用?
回家后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儿子仔细看了包装上的成分表,终于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了。原来刘大妈买的是速溶加糖燕麦,含糖量不低,怪不得每次倒出来不仅有燕麦,还有白色粉末状的东西。
刘大妈后悔当初买的时候没有看清,自己只看到燕麦两个字就付钱了。
燕麦吃不对,变成“害人麦”,购买时认清两点
看清成分表
原料只有一个燕麦,还是混合了其他食材,如果含有植脂末、糖浆、香精香料,吃起来口感会比较甜,让人喜欢吃,但是它的糖分和热量也会让人发胖,对降糖降脂没有帮助。喝起来甜甜的,就像加入了奶精一样的燕麦更要少吃。
看清是燕麦还是麦片
麦片是统称,不一定指的是燕麦,也有可能是小麦、玉米等谷物的混合物,其中的燕麦含量非常少,吃起来的效果和纯燕麦有一定差距,购买的时候要认清。
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养生,有的商家可能会玩文字游戏,用麦片误导消费者,但是价格却贵了一倍。
谷类食物要注意储存,买的时候要观察是否漏气,有的燕麦口感是脆的,泡一泡才会变软,如果还没泡就变软了,可能是变质了。虽然燕麦是优质食物,但还是要叮嘱大家,饮食要均衡全面,不宜长期只吃燕麦,米饭、玉米、小米、大麦等谷物都要吃。
吃过后有痉挛或胀气现象,说明肠胃不太好,要减少食用量,加些牛奶、酸奶帮助消化,总之,燕麦相关的产品很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为什么劝你多吃点燕麦,它有这4大好处这些年,燕麦备受欢迎,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它有什么营养优势呢?
Part 1:燕麦营养价值高
燕麦属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植物,一般分为带稃型皮燕麦和裸粒型裸燕麦两大类。我国是皮燕麦的故乡,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区,被称为莜麦。
很久以前,燕麦并不是深得人心的谷物,它主要是作为动物饲料,也被认为是只有穷人才吃的食物,在希腊和罗马时代还被当成野草或染病的小麦植株受到鄙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推荐的第三条就是“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2017年,中国营养学会组织评选出10种中国好谷物,其中就有燕麦。
燕麦有它独特的营养优势。
1、燕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约为 16% ,为谷类之首;
2、燕麦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平衡,具备人体 8 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较高,赖氨酸含量约为小麦粉和粳米的 2 倍。
3、燕麦脂质主要分布在麸皮和胚乳中,燕麦油中含有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还含有月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等。
4、燕麦中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含量约为 5%;
5、燕麦也含有钙、铁、锌、硒、铜、锰等矿物质,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胆碱等维生素以及植酸、酚类化合物等植物化学物。
Part 2:燕麦对健康 4 大益处
1、改善血脂异常
有研究显示,与精制谷物相比,每天摄入 3 g β-葡聚糖(相当于60 g 燕麦)持续 3 ~ 12 周可明显降低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66 mmol/L和TC(总胆固醇) 0.60mmol/L。
燕麦改善血脂异常作用可能与其含有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有关。研究表明,燕麦中含有β-葡聚糖能够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压。
β-葡聚糖可在不影响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的情况下降低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膳食纤维可吸附胆酸,使脂肪、胆固醇等吸收率下降,达到降血脂作用。
2、改善血糖作用
通过对 15 项随机对照实验的系统评价显示,与小麦等食物相比,每天摄 3 g以上 β -葡聚糖(相当于 60 g 以上燕麦)持续 8 周以上,可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浓度 -6.29 pmol/L,并且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
这可能与燕麦中含有的抗性淀粉、寡糖等膳食纤维有关,由于要经过结肠发酵后才能吸收,对血糖的应答缓慢而平稳,有利于糖尿病人血糖的调节。
3、增加饱腹感,促进排便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胃中内容物进入小肠的速度,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利于糖尿病人和肥胖人群减少进食量;不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含水量,利于排便。
4、抗炎抗癌作用
尽管燕麦与癌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有限,但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燕麦摄入具有弱的保护效应,这可能与燕麦中含有能够抗炎的有效生物碱成分AVAs及β-葡聚糖具有抗癌和抗炎活性成分有关。
Part 3:燕麦做法多
超市里最常见的是燕麦片。根据加工工艺和使用 *** 不同,分为即食燕麦和预煮燕麦。
即食燕麦片加入沸水可以浸泡一段时间可以直接食用,预煮燕麦片需要在沸水中煮5~10分钟。
泡好/煮好的燕麦片中加上牛奶和几粒坚果,再配上一个水果,就是一顿不错的早餐。
在此提醒大家,在选购燕麦片时,要仔细查看外包装上面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尽量选择不加糖的产品。
燕麦加工而成的面粉又叫做莜面,莜面在山西等地居民手中就变的听话多了,可搓成长长的莜面鱼鱼,可绕成筒状排成状似蜂窝的莜面窝窝,可压制成莜面饸饹,还可做成莜面饺子馄炖等等,花样繁多。
当然,燕麦也可以做成燕麦面包,烤制成点心。更最简单一点,可与其他杂粮一起熬制成杂粮粥,与大米、小米等一起做成燕麦饭。
你平时喜欢吃燕麦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编辑 | 马博士健康团 来源 | 马博士健康团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合作 | faye.feng@ignitehealth-gp.com
它是人体的长寿营养素,就藏在你常吃的食物里最近肚子很不舒服
脸色泛黄,体重也增加了
可能和我这段时间便秘有关系
用多喝水 *** 试了试也不太管用
希望通过饮食调理一下
听说吃粗纤维食物能改善便秘,是真的吗?
薛勇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副教授
粗纤维是膳食纤维的旧称,是第七大营养素。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膳食纤维无论是可溶的还是不可溶的,都能够促进大便排出,缓解便秘。
另外,膳食纤维还可通过帮助黏附致癌物、改善大肠中的菌群等来预防肠癌。因此,膳食纤维又被称为“身体里的清洁工”。
注意:单纯靠一种食物补充膳食纤维并不能很好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要注意膳食多样性,既摄入了更多的膳食纤维,营养也更加全面。当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组合搭配比较优质的膳食纤维食物,同时注意多喝水。
膳食纤维还有这些好处
1.人体的长寿营养素
《柳叶刀》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人类长寿有关。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研究汇总了全球共185项流行病学研究及58项膳食纤维与健康的临床试验,发现:
摄入足量膳食纤维能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及包括糖尿病在内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
简而言之,每日摄入25克~29克膳食纤维利于长寿。
2. 防治肥胖
关于膳食纤维与肥胖病的研究报道很多,多项研究表明,补充膳食纤维可减少能量的摄入,尤其是对肥胖者来说。
由此可见,膳食纤维对防治肥胖有一定作用,原因可能是膳食纤维可增加咀嚼时间和饱腹感,减少消化率。
3. 降低血糖
许多研究证实,摄入膳食纤维补充剂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
这一作用主要来自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因为它可以在胃内形成很黏稠的物质,从而影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使餐后血糖不会突然上升。
4. 降低血胆固醇
果胶和其他具有黏稠性的多糖可减少机体对膳食中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对降低血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膳食纤维藏在这些食物里
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人每天宜吃25克~30克膳食纤维。
30克膳食纤维≈50克~150克全谷杂豆+500克蔬菜+250克水果+10克坚果(仁)
先给圈友推荐一个膳食纤维很高的明星食物——魔芋,它的膳食纤维含量大概在70%左右,只需要摄入不到40克的魔芋,就能够达到25克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植物性为主的食物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全谷物、杂豆类、薯类
如糙米、燕麦、鹰嘴豆、红小豆、绿豆等。
鲜玉米:2.9克/100克
莜麦面:4.6克/100克
黑米:3.9克/100克
而每100克大米所含的膳食纤维仅为0.7克(主要指不溶性膳食纤维)。
杂豆类和薯类也富含膳食纤维,比如 ???
红小豆:7.7克/100克
绿豆:6.4克/100克
红薯:1.6克/100克
2.蔬菜、水果类
菌类优势明显,是富含膳食纤维的佼佼者。
鲜香菇:3.3克/100克
金针菇:2.7克/100克
木耳:2.6克/100克
鲜豆类表现也很出色 ???
毛豆:4克/100克
鲜蚕豆:3.1克/100克
鲜豌豆:3克/100克
一些蔬菜中也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 ???
蒜薹:2.5克/100克
豆角:2.1克/100克
菜花:2.1克/100克
秋葵:1.8克/100克
菠菜:1.7克/100克
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些蔬菜,可更好地补充。
水果中也有不少纤维高手 ???
库尔勒梨:6.7克/100克
石榴:4.8克/100克
桑葚:4.1克/100克
猕猴桃:2.6克/100克
橙子、葡萄、桃子、草莓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在1克/100克左右,也建议常吃。
【注意】
肠胃不好的老人或小孩可以把水果蒸熟后再吃,膳食纤维不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喜欢喝果汁,但榨汁时会把膳食纤维(果渣)滤出,让效果大打折扣。
3.坚果、大豆类
它们是坚果里的纤维王者 ???
大杏仁:18.5克/100克
黑芝麻:14克/100克
榛子:9.6克/100克
松子:12.4克/100克
不滤渣的豆浆可以保留大部分膳食纤维,一杯200毫升的豆浆膳食纤维含量在1.5克左右。
补充避开3个误区
误解1:口感越糙,纤维含量越多
如果口感明显粗糙,只能说明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多,并不能说明其总的膳食纤维含量就高。
像燕麦、梨、苹果、猕猴桃、菌藻类等,虽然口感不是那么粗糙,但除了含有一定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外,还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糖、血胆固醇有较好的功效。
误解2:膳食纤维补充越多越好
首先,大量摄入膳食纤维,尤其是不溶性膳食纤维,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其次,过多摄入膳食纤维可能会影响机体对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
再者,如果膳食纤维烹饪得不够软烂,其通过消化道时产生的机械摩擦会损伤消化道黏膜,增加罹患胃肠道疾病的风险。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1、成人每天摄入25克~30克膳食纤维
2、肠胃不好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减半
3、老人、儿童等消化能力弱者,应将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煮至软烂
4、膳食纤维搭配肉蛋食用营养更佳
肉蛋中的蛋白质既可及时修复受损的胃黏膜,保护胃肠,又可弥补膳食纤维妨碍部分营养物质吸收的不足。
误解3:煮熟后会破坏膳食纤维
蔬菜、粗粮等在经过烹调、煮制之后会变得柔软,口感更好,但加热并不会影响其中的膳食纤维发挥功效。
因此,大家不必为了获取膳食纤维而生吃蔬菜,按照自己喜欢的口感食用即可。
食用指南
1、好处:利于长寿;缓解便秘;防治肥胖;降低血糖;降低血胆固醇
2、膳食纤维很高的明星食物——魔芋
3、成人每天摄入25克~30克膳食纤维
4、肠胃不好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减半
5、老人、儿童等消化能力弱者,应将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煮至软烂
6、膳食纤维搭配肉蛋食用营养更佳
来源: CCTV生活圈
燕麦片≠麦片!这么吃才健康……低糖、低脂、高纤维
燕麦片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
轻食界“新宠”
产品“花样”也越来越多
那到底该怎么挑选
食用上又该注意啥
近日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
邀请食品安全专家解密
燕麦片≠麦片
据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主任药师杜钢介绍:
麦片是多种谷物片的统称,原料为小麦、大麦、大米、玉米等谷物,可能含燕麦,也可能不含燕麦;
燕麦片是以燕麦为原料,经加工制成。根据原料、加工方式等的不同,市面上的燕麦片分为纯燕麦片和复合型燕麦片两种。
|纯燕麦片
原料只有燕麦,根据加工工艺和食用方式,分为煮食型燕麦片和即食型燕麦片。
煮食型燕麦片是燕麦直接压片制成,只有煮熟以后才能食用;
即食型燕麦片又称快熟型、冲泡型、免煮型燕麦片,是由燕麦经蒸煮或烘焙等熟化工艺加工而成,可以直接泡水或牛奶吃,也可经微波炉加热后食用。
|复合型燕麦片
复合型燕麦片对燕麦的含量没有要求,只要保证燕麦是其中一种原料即可,可以添加纯燕麦片,也可以添加含有燕麦的复合麦片。还会添加水果干、坚果、酸奶块、植脂末、糖浆、麦芽糊精、香精香料等。
相较于纯燕麦片,复合型燕麦片口味丰富,营养更均衡全面,但同时糖分、脂肪、热量等也大大增加。
食用方式上,复合型燕麦片一般不需要蒸煮,既能当零食干吃,也可以直接泡水、泡牛奶或者拌酸奶吃。目前市面上复合型燕麦片品种繁多,且常以“麦片”命名,如水果麦片、坚果麦片、酸奶麦片等。
散碎的燕麦片谨慎购买
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主管药师刘美提醒消费者选购时留意以下四点:
01
细心研究配料表
配料表中,燕麦片的排序越靠前,表示添加量越高。标签上标注的配料种类越少,说明燕麦片越“纯”。
02
关注营养成分表
对于特殊人群,更要关注产品的糖分、脂肪、钠、能量,以便根据自身需求科学选购。
糖分不是营养标签的强制标示内容,有可能不会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明,消费者可通过配料中水果干、白砂糖或葡萄糖浆等的添加情况大概了解产品糖分情况。
03
认真查看生产日期
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新的,避免储存时间过长导致受潮、氧化酸败,进而影响产品口感和质量。
04
注意看颜色
购买散装或透明包装产品时,发黑、发暗、有异味的燕麦片更好不要购买,散碎不完整的燕麦片建议谨慎购买。
特殊人群要慎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50克—150克全谷物。相较于大米等谷物,燕麦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每天用30克—50克纯燕麦片替代一部分精白主食,可以让营养更均衡,饮食更健康。
杜钢提醒,特殊人群食用燕麦片时注意以下几点:
老年人、“三高”人群以及减脂人群推荐选择纯燕麦片
纯燕麦片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食用后血糖不会快速升高;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润肠通便,还可降低胆固醇;含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在肠胃中吸水膨胀,易于产生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量。
肠胃消化能力弱的人群建议选择煮食型燕麦片
燕麦片中的膳食纤维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老年人、肠胃消化能力弱的人群,更好选择煮食型燕麦片,且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以避免胃肠道痉挛或胀气。
有快速补充能量需求的人可选择复合型燕麦片
复合型燕麦片配料丰富、口味多元、食用方便,还能快速供能,是早餐或午后能量补给的不错选择,但由于其糖分及热量较高,不可贪吃。
麸质、乳制品以及坚果过敏人群建议谨慎食用燕麦片
燕麦中含有麸质蛋白,复合型燕麦片中可能添加有乳粉、坚果等致敏物质,对该类食物过敏人群建议避免食用,食用前应关注产品配料,以免误食过敏。
记者/李建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这5种是主食中的“营养冠军”过去主食是我们餐桌上的主角。
近些年来,这个主角的地位在逐渐动摇,比如晚餐少吃主食、减肥要少吃主食,糖尿病更要少吃主食......
但有这样一个传言,50岁后要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这样可以降低死亡率,这种说法是不是正确呢?
不吃主食对健康危害很大
人体有两个器官,它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主食。
一个是大脑,脑细胞的活动需要血糖,血糖实际上就是碳水化合物,来自于主食。主食通常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薯类食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能最快速的消化吸收,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供大脑和肌肉利用。
如果不吃主食或吃的太少,血糖太低,大脑反应也会迟钝,感觉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还容易犯困等,这就是身体缺少糖原的一个最主要的反应。另外肌肉收缩也是通过肌糖原产生能量,让肌肉进行收缩。
如果身体长期缺少主食,势必会带来整体功能的不和谐,甚至出现一些器官的危害。
主食不可或缺,中老年人宜多吃主食
其实中老年人相对来说胃肠道比较弱,而碳水化合物相对是比较容易吸收的。如果吃了肉和油的话,脂肪对于老年人来说代谢是比较缓慢的,血脂、血压的升高跟油和肉吃多了也有关系,所以老年人尽可能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类主食。
其实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如果只吃主食想让人超重和肥胖,其实是很困难的。“罪魁祸首”在于我们现在吃了很多的肉和油,脂肪摄入过量。中国营养学会一直在倡导,一定把肉和动物油、植物油控制住,膳食要均衡,主食的摄入是必不可少的。
中老年的主食摄入量多少比较合适呢?
主食的摄入量因人而异。
年轻人:建议每天至少要达到150克到250克的主食,一顿饭至少要吃到50克的主食。
老年人: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是下降的,所以他们比较喜欢吃粥,建议一碗200毫升左右的粥更好再搭配一些主食,比如说馒头或饼之类的,干稀搭配,这样吃起来会很舒服。
小贴士
主食的选择上其实也是很有技巧的。
白米、白面的缺点在于主要含淀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低。同时,白米、白面口感好,吃起来容易消化,但并不耐饿,所以现在建议大家粗细搭配着吃,代替部分精米、白面等主食,尽可能多吃一些粗粮和杂豆。
主食中蛋白质冠军:燕麦
燕麦中的蛋白质含量在谷物中是更高的,而且其氨基酸构成和消化吸收率也较高。除了这个优势外,燕麦还富含具有调控血糖和血脂功能的β葡聚糖。
燕麦可以用来煮粥或者做成燕麦饭。
注意:市场上很多号称营养麦片的产品,含燕麦的比例很低,保健作用有限。
购买时可以看配料表,如果添加了植脂末、香精等物质,就不要选了。
主食中胡萝卜素冠军:红薯
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有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症、防止皮肤干燥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淀粉类食物中,红薯的胡萝卜素含量更高,达到每100克中含750微克。
红薯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不能被我们消化吸收,在肠道可以阻碍糖的吸收,可以阻碍脂肪的吸收,对于控制血糖是有好处的。而且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于控制血压也很好。
和米面相比,红薯中的淀粉相对比较低,糖尿病人可以用薯类代替主食去吃。
注意:吃红薯时也要搭配蛋白质、肉、鸡蛋、豆制,还要搭配上蔬菜,这样饮食更均衡,营养更丰富。
推荐薯类每天的摄入量50克~150克,摄入过多会胀气、反酸,对消化功能比较弱的人群来说更要控制好量。生红薯中的淀粉难以被消化,所以一定要蒸透或烤熟。
主食中膳食纤维冠军:荞麦
膳食纤维具有预防便秘、保护肠道等作用。
《中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每100克带皮的荞麦里含膳食纤维13.3克,而大米仅含0.7克。荞麦中特有的成分芦丁、槲皮素等能帮助调节餐后血糖。
主食中钙冠军:芸豆
数据显示,每100克带皮芸豆含钙达349毫克,是黄豆的近两倍。
主食中维生素C冠军:土豆
维生素C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氧化,增加人体免疫力,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等。
每100克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为27毫克,高于大多数的根茎、鲜豆和茄果类蔬菜。并且,薯类食物富含淀粉,可以保护其中的维生素C。
转自健康时报
来源: 中国妇女报
燕麦有十几种,对控糖有好处的有这3种,你选对了吗?近几年养生界流行一句话,“五谷杂粮,燕麦称王”,不管是网上的营养学家还是广告商,都在说燕麦好,做早餐好,做主食好,哪哪都好,还尤其适合糖尿病人。
很多血糖高的朋友听说燕麦能控制血糖,立马去超市买了几包燕麦片,早上吃燕麦片,中午喝燕麦粥,意想不到的是,一段时间之后,血糖不降反升了,是燕麦的功效被夸大了吗?不一定,可能是因为你买到了“假”燕麦!
1. 燕麦作为主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
首先,燕麦属于全谷物,作为糖尿病人的主食,不仅管饱,对血糖影响也小。而燕麦的膳食纤维是遥遥领先其他谷物,尤其是白米、白面等精制谷物。100g燕麦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66.3g,其中膳食纤维为11.6g,而我们看100g大米,碳水化合物达到91g,膳食纤维仅1.5g。
其次燕麦还具有高纤维、高蛋白、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E含量也比较高,还含有各种矿物质,包括钙、磷、铁、锌等,燕麦还含有亚油酸,对控制血脂有一定的好处。
不过,并不是所有燕麦都能有这样的好处,怎么去选择燕麦的种类是关键。目前市面上常见售卖的燕麦大概可分为以下四种,快熟燕麦、即食燕麦、传统燕麦、以及钢切燕麦。
糖友们选择燕麦产品,主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选颗粒较完整的燕麦,颗粒越完整,营养保留越全,越有助于降糖;二是选生燕麦片,比熟燕麦片更有助于降糖。
带着这两点我们来看看这几种燕麦,首先快熟燕麦,这种燕麦烹煮5分钟可食用,它是将燕麦粒经过烘烤等工艺之后直接切成薄片,在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所流失,不过即使这样,它的营养还是即食燕麦片丰富一点。
即食燕麦片,它可以直接冲泡食用,是燕麦粒经过烘烤等工艺之后直接打碎成小片,对营养破坏比较大,而且商家为了保证口感,还会加入白砂糖、奶精、油脂、水果干碎和坚果碎等,这样的燕麦与其说是“健康燕麦”,不如说是“燕麦零食”,完全不推荐糖尿病人食用。
2. 糖尿病人,可以选择这3种燕麦片
l 整粒燕麦
这种燕麦是天然的状态,几乎没有什么加工,仅仅去掉了最外层的谷壳,燕麦的营养基本全部保存下来,控制血糖的作用也是更好的。但是这种燕麦的缺点是,谷粒坚硬,需要提前浸泡数小时才能与大米一起煮熟。整粒燕麦一般在大型的超市有售卖,没有的话可以在网上购买。
l 刚切燕麦
这是对燕麦加工最少的燕麦品种之一,属于生燕麦,别的燕麦一般是采取碾压,钢切燕麦是切块,用钢刀把整个燕麦粒切割成2~4段,这个过程中,谷物的麸皮、胚乳和胚芽等,基本上都完整保留了。
相对麻烦的是,它的烹饪的时间会比其他燕麦更长一些,一般要30到40分钟,价格也稍贵,并且很多超市还没有钢切燕麦售卖,糖友们可以在网上购买。
l 传统燕麦片
将燕麦米蒸熟后,让它的口感变得更软,然后将其压扁,晒干,传统燕麦因为熟麦片,所以比钢切燕麦需要的烹饪时间短一点,煮好的成品也能更好的保持原来的性状。
今天关于燕麦的分享就到这里,提醒大家,在选择燕麦的时候,要避开那些配料表很长的深加工燕麦,有时间的话更好选生燕麦,营养成分保留较多,而不要选择即食燕麦,既对身体没有好处,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