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又称为老虎姜。黄精味甘、性平、无毒,归于肺经、脾经、肾经。黄精不仅能够补肾补肝补脾、润肺生津,还对女性有着滋阴补血的功效,增强体质。因为黄精性质平和,作用也较为缓慢,可以当作久服滋补类的药物。
生黄精根茎也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有糖分、脂肪、蛋白质、淀粉、胡罗卜素、维生素等,生食、炖服都可以,既可以充饥也能健身。
黄精的功效
一、补中益气
黄精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具有治疗脾胃虚弱、腹胀、神疲乏力和胃阴不足所导致的食少纳少、口干舌燥的功效。
二、滋阴养肺
黄精对于肺燥所引起的少痰干咳、咳嗽有血的患者具有不错的滋阴养肺的功效。
三、补阴益肾
黄精对于腰酸无力、头发早白、阴虚内热的消渴病、胃热口干等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四、预防动脉硬化
黄精也具有降低胆固醇、血脂的功效,经相关实验研究证明,中药黄精制剂能够明显降低甘油三酯、血脂、胆固醇的含量,能够达到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黄精的副作用
黄精性质较为滋腻,脾虚有湿、咳嗽痰多的患者不宜服用。脾虚有湿的患者服用后容易出现大便不成形,湿邪,连绵不除等症状。黄精属于滋补补阴类的药物,因此腹泻患者需要慎服,或者是于其他药物搭配服用。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避免适得其反,对身体造成损害。
疲劳乏力?煲个补肾润肺的靓汤吧▲黄精生品
▲黄精饮片
黄精
黄精多产自南方,常生于荒山坡及山地杂木林或灌木丛的边缘,以安徽九华山质量较佳。九华山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梅雨显著,特有的岩隙土壤适宜黄精的生长。此处出产的黄精称为九华黄精,块大、色黄、断面透明、质肥润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同德围分院肾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吴立友介绍,新鲜的黄精切片细腻而干净,晒干的生黄精饮片为淡黄色,入中土、养阴气,其药液油润(补肾气之象)、醇厚。黄精既可补气,又可补阴,通过补益肺、脾、肾,能填精生髓,强壮固本。
在临床上,大多是用制黄精,制黄精一般用黄酒或者蜜蜂炮制而成。生黄精微微偏凉,制黄精则很平和。用黄精养阴的好处就是,基本不会造成壅滞,比熟地要清透一些,不是很滋腻,与麦冬相比又不太凉,比较柔和。所以在身体没有明显淤结的时候,滋阴首选黄精。下面为大家推荐一款黄精的食疗方。
黄精炖瘦肉
原料:制黄精30克,猪肉150克。
做法:制黄精切片,猪肉切小块焯水,全部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熟服用。
功效:补肾润肺、益气滋阴,具有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补诸虚之功效。
黄精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黄帝内经》载“人年四十而精气自半”,说明人到中年就要养阴气了。唐代诗人杜甫十分推崇黄精和颜悦色、养生延年的功效,挥毫诗赞:“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本经逢原》著有:“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强坚,皆是补阴之功。”《本草择要纲目》述之“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黄精富含黏液质、淀粉,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可用于脾胃气虚、病后体弱、营养不良的养生食疗之品。
//禁忌人群
黄精有油润封藏的作用,因此脾虚有湿、咳嗽痰多,中寒便溏及痞满气滞者不宜服用。■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指导医生:吴立友 副主任中医师】
常用中草药(黄精)【本草】
黄精是服食要药,仙家认为它属于芝草一类,因为它吸取了坤土的精华,故名黄精。黄精在山中野生,也可将根劈成二寸长,稀疏地种植在土里,一年后便可生得极为茂密。黄精叶形似竹叶但不尖,有两叶、三叶、四叶、五叶,皆是对节生长。其根横着长,状似葳蕤。一般多采摘其苗,煮熟后淘去苦味食用,称笔管菜。
【药理】
◎甘黄精是补黄宫的上品。土为万物之母,母体得到补养,则水火相济,木金交合,各种邪气自然祛除,百病不生。
◎灾荒年月,黄精可当作粮食食用,故称米铺。
◎忌梅实,黄精花、叶、子的禁忌与根相同。
◎在肥沃土地中生长的黄精,如拳头般大;在贫瘠土地中生长的黄精,如拇指般大小。萎蕤的肥根,很像小的黄精,二者的肌理形色,非常相像。但现在将鬼臼、黄连与黄精相比较,其实并不相同。黄精叶像柳,叶像柿叶,二者并不相似。
【黄精蒸土鸡】
黄精、党参、山药各30克,土鸡1只(重约1000克),姜、川椒、葱、食盐、味精各适量。
◎将土鸡洗净剁成1寸见方的小块。放入沸水中烫3分钟后,装入汽锅内,加入葱、姜、食盐、川椒、味精,再加入黄精、党参、山药盖好汽锅,放入蒸锅蒸3小时即成。
常言道,“家财万贯不如黄精一两”。今天,我们在野外发现了一种极为珍贵的植物——野生黄精。黄精在民间被誉为“仙人遗精”。著名诗人杜甫曾用美妙的诗句赞美它:“扫除白发黄金寨,君看他年冰雪融”,表达了他对黄精的喜爱和推崇。
黄精属于百合科,是多花黄金属的一种。它的叶子呈紫色,形似竹叶。花朵呈白色,小巧玲珑,而果子呈墨绿色,充满生机。目前正处于它的生长期,不过由于它喜欢生长在阴暗的地方,并附生着许多其他植物,因此很难发现它的踪迹。尽管如此,它却拥有着惊人的耐寒能力,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也能顽强地生长。
黄精的茎块是中药房的常见药材之一,药用价值极高。挖取黄精需要花费一番功夫,因为它的茎块紧密相连,仿佛算盘珠子一般紧密有序。虽然它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有着惊人的寿命,这些茎块已经有七年的生长历史了。当地居民经常将黄精挖回去洗净后炖鸡食用,既美味又健康。
黄精不仅具有高颜值的外表,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不仅是一种美容养颜的食材,还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如果你想拥有健康和美丽的双重收获,不妨尝试一下黄精这种神奇的植物吧!
黄精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中医上面来讲黄精的根茎是作为入药的,黄精本身的功效有很多的,现在很多人都拿黄精泡水喝,你知道黄精泡水喝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吗?
今天医生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
黄精 中医 本草纲目 麦冬 沙参
黄精 中医 本草纲目 麦冬 沙参
黄精 中医 本草纲目 麦冬 沙参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有一种植物,根茎长得像洋姜,在民间俗称“老虎姜”。实际上它的学名叫“黄精”。从事药材种植或经营的都知道,黄精是一种价值非常高的药材。
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因为生长习性很粗放,所以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也很广。黄精生长于海拔800-2800米的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地区;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东部)、河南、山东、安徽(东部)、浙江(西北部)、江西(铜鼓)等地。由于分布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加上各个农村地区的民风习俗不同,所以对黄精的叫法自然也是多样的。
历代黄精品种较多,形态较复杂,其分布范围广泛,种类难以区分辨认,同时也易与其他药用植物混淆。《中国药典》2015版中记录了3种常用药用黄精“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
黄精根状茎为常用中药“黄精”。黄精食之性味甘甜、爽口,又是很多中药配方的主要材料。
黄精首记载于《名医别录》,而因其外形相与女萎、葳蕤相似,古籍记载中常常混淆。《名医别录》曾记载:“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长久服用身体轻盈、多年不饥饿。”《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女萎(萎蕤)”:“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鼾,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黄精之名取自于仙家用其得土地之精华,故时珍曰:“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本草纲目》)。
黄精的种植。
种子繁殖。8月采收黄精果实,立即搓去果肉,用3%的过氧化氢消毒,将种子与湿沙以1:3的比例混匀,沙藏于透气性好的坡地,待种子萌发,按行距10-15厘米条播于畦上,覆盖麦草或遮阴网保湿保温;幼苗出土即揭去麦草或遮阴网,定期锄草,2年后可移栽至大田。
黄精无性繁殖周期相对较短,产量形成快,是生产中最常见的繁殖方式。10月底黄精收获时,将2-3年生、带有芽头的黄精根茎先端幼嫩部分2-3节切下作为种栽。用组织培养无性繁殖的苗,经炼苗处理后,按照大田种植标准进行栽培。
土壤选择。选择湿润、阴蔽、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浇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忌连作。前茬种植黄精和育苗的地块不能作为育苗田。移栽 *** 。获得种栽后尽快栽种,越早越好,9月至翌年3月中旬均可栽种(移栽应在幼苗倒苗后、出苗前)。
田间管理。覆盖:黄精种栽下种后要覆盖一层秸秆或树叶、干草之类的覆盖物,一方面可以保墒,另一方面可以保温,使其在发芽前生根。锄草松土:出苗后应及时松土除草,保持畦面无杂草。锄草时间一般在出苗期、开花前期,种植之一年需锄3次草,2年以后则无需锄草,只需将长势旺的杂草拔掉。追肥: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可不追肥。未施基肥或基肥较少的情况下,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灌溉排水:5月花期黄精需水量较多,如遇干早,土壤墒情较差时,应及时在畦沟放水渗透或喷灌,禁止大水漫灌。如遇连阴雨天气,土壤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水。
采收加工。黄精采收过早,产量还未形成;采收过晚,则密度过大,养分竞争激烈,影响黄精生长。用种子繁殖的黄精3-4年可以收获,无性繁殖的黄精1-2年可以收获。可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前采收。采收的黄精洗净除去须根、残茎,洗净泥土,去掉烂疤,蒸透,晒干或烘干。
炮制 *** 。酒黄精:取净黄精,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透或蒸透,稍晾,切厚片,干燥。每100kg黄精,用黄酒20kg。呈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棕褐色至黑色,有光泽,中心棕色至浅褐色,可见筋脉小点。质较柔软。味甜,微有酒香气。
黄精入药部位:干燥根茎。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症的治疗。
一味治疗脾胃虚弱的中药——黄精今日给大家介绍一味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的中药——黄精。
黄精
【别名】垂珠、龙衔、太阳草、野仙姜、山生姜、鸡头参、黄鸡菜、笔菜、黄芝、土灵芝。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林下、灌丛或山坡的半阴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浙江等地。
【制药】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捞出晒干或烘干。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归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
【使用禁忌】中寒泄泻,痰湿痞满气滞者忌服。
【配伍药方】
治病后体虚,面黄肌瘦,疲乏无力:黄精、党参、当归、枸杞子四味药,水煎服。
治神经衰弱,失眠:黄精,野蔷薇果,生甘草三味药,水煎服。
治阴血不足,大便秘结:黄精、火麻仁、玄参、当归、肉苁蓉、熟地黄六味药,水煎服。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古今诗词中赞誉黄精延年益寿之功的佳句良多。关于黄精,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记录了一段对话,黄帝问天姥,“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黄精历来被视作养生食疗的上品,且是为数不多的以“精”来命名的一味本草,足见它的功效所在。
黄精,别名土灵芝,太阳草、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最早主要是道家的养生食品,因而多收录于食疗类本草而非药用本草当中。东晋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所以叫黄精。” 黄精其肉质根状茎肥厚,含有大量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在古代饥荒年间,人们常以黄精作“米脯”来嚼食饱腹,补充能量,无怪乎南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称其为“仙人余粮”。
黄精入药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其中有载,“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传统中医学认为,黄精入脾、肺、肾经,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的功效,为气阴双补之品,是平补脾、肾气阴的良药。黄精作为滋补强壮药已久,长期用于治疗肾虚亏损、脾胃虚弱、肺虚燥咳,体倦乏力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精具有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辅助降血糖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等诸多药理作用。
黄精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甾体皂苷、三萜、生物碱、木脂素、黄酮、植物甾醇及挥发油等,其中多糖和甾体皂苷类成分含量较大,为其主要功效成分。在目前经过审批上市的保健食品中,以黄精为主要原料开发的保健食品共具有20余种保健功能,但最主要的是增强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这两种,其他的还有辅助降血糖、延缓衰老、改善睡眠等。黄精在保健食品中最常见的配伍为枸杞、黄芪、人参等具有补益作用的药食两用中药,剂型多为胶囊、酒剂和口服液。市面上采用黄精加工的普通食品常见的有黄精膏、黄精酒、黄精茶、黄精速溶冲剂、黄精压片糖果等。
民间流传的黄精的药膳食疗验方很多。日常生活中,黄精可以煮粥,也可以用来炖肉。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生黄精有麻苦之味, *** 咽喉,因此,日常服用以制黄精为宜。另外,黄精性滋腻,易助湿邪,大量服用可能导致身体出现湿邪淤积的情况。咳嗽痰多、脾虚有湿以及中寒泄泻者不宜服用。
作者:
北京市保健品化妆品技术审评中心 王志钢
参考文献:
1.《黄精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
2.《黄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开发》,黑龙江科学,2019
药食两用中药及其药膳介绍(5)——黄精(服食要药)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黄精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功效。主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嗷,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羸瘦,风癞癣疾。
黄精的故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他在《饵黄精》一诗中写道:“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这是一首咏黄精诗。诗中说服食九制黄精可与天地永存。虽然这是痴人说梦,但服食黄精后老当益壮,益寿延年则是完全可能的。
其实黄精早在《名医别录》中就有“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的记载。在《千金翼方》中,孙思邈以自己长寿的经验拟出的延年益寿方中,黄精是入选频率极高的药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精“补诸虚,填精髓”,称其为“服食要药”。(摘于笔者发表在健康时报的文章)
黄精药膳
1.黄精粳米粥:
取黄精30克、粳米100克、陈皮5克。先将黄精煎水取汁,再入粳米煮至粥熟,加适量冰糖服食,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脾胃虚弱。
2.黄精阿胶瘦肉粥
取:黄精、阿胶各10克。猪瘦肉末、大米各100克。食盐适量。先将黄精水煎取汁,纳入大米、瘦肉末煮粥。待熟时调入捣碎的阿胶,烊化,调入食盐,再煮一、二沸服食。可补益气血,悦色延年。
3.党参黄精猪肚
取党参、黄精各30克、山药60克、橘皮15克、糯米150克、猪胃1具。猪胃洗净,党参、黄精煎水取汁,橘皮切细粒,加盐、姜、花椒少许,一并与糯米拌匀,纳入猪胃,扎紧两端,置碗中蒸熟服食,适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便溏、消瘦乏力。
4九转黄精膏:
黄精、当归各等份,经九蒸九晒后,水煎取浓汁,加蜂蜜适量,混匀,煎沸。每次吃1~2匙,适用于老人身体虚弱、精血不足、早衰白发。
5.黄精酒
取黄精200克,苍术200克,枸杞根250克,柏叶250克,天门冬150克,糯米酒5升。先用水500毫升煮上述诸药,煎煮2—3小时后,去渣取液;将药液和在酒中,再上锅煮,约30分钟后,用纱布过滤,装入器皿中密封备用。每日饮2次,每次10—30毫升。可补气益脾,润燥乌发。适用于面肢浮胀,发枯变白,皮肤干燥易痒,心烦急躁而少眠等症。阴血亏虚所致头晕目眩、形瘦体弱、精神倦怠、 须发早白、眼花干涩、心烦失眠、 皮肤瘙痒、饮食不振、腹胀腹泻、体困重着、面肢水肿、 苔腻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