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入秋家里面的小孩子就特别容易感染风寒感冒发烧的?如果有,这个内容你一定要看完。认真做好以下这3点,那么今年秋天带孩子你就不会那么累了。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导致孩子容易感染风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实主要有以下这三点:
一是孩子有内热,上火就会容易引起风寒的入侵。第二个易染风寒的原因就是孩子免疫力低,适应不了气温的变化。第三个就是没有正确的保暖。
三个原因找到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了。首先就是要把火降下来,去除内热。具体做法之一个就是要清淡饮食,蔬菜和一些瓜类多吃一些,品种要多一点,目的就是要补充各种维生素。 第二个就是奶蛋肉要控制量,多喝水,多运动,提升脾胃运化能力,避免积食是关键。
关于提升免疫力,首要的就是要多运动,运动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和废弃物的排泄,达到增强淋巴系统能力从而提升免疫力的目的。另外就是要多休息不熬夜,中午一定要给孩子安排午休。晚上更好要在10点前休息。不要受到大人熬夜的影响。充分的睡眠利于孩子的身体进行修复和吸收营养。就像一座城堡,如果每天能多一点时间去修复和加厚加高城墙,那么面对外敌入侵就不用过多担心。
最后一个就是正确的保暖。季节交替,早晚温差会加大。同时孩子在运动前后身体体温也会有差距。那么我们可以给孩子加一件背心。就是那种小马甲。既可以护住前胸后背保暖。又可以透气散热。很方便。
大家可以按照我的 *** 和思路去做,相信你家的孩子一定能在今年的秋冬季过得健康快乐,家长朋友们也能轻松幸福。最后大家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风寒感冒者禁用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风寒感冒者禁用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
4月25日,国家药监局于官网发布了《关于修订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包括颗粒剂、糖浆剂、片剂、泡腾片、分散片、咀嚼片、含片、合剂、滴丸、硬胶囊、软胶囊、滴剂)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统一修订。修订要求显示,风寒感冒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公告显示,所有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分别按照相应说明书修订要求,于2020年6月30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备案。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备案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生产企业应当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公告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药品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督促行政区域内上述药品的生产企业按要求做好相应说明书修订和标签、说明书更换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公告提醒,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上述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患者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使用处方药的,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附: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双黄连口服制剂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皮肤:皮疹、瘙痒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个例报告。
全身:胸闷、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等,有过敏性休克个案报告。
其他: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
二、【禁忌】项应增加: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风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应增加:
过敏体质者慎用。
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非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双黄连口服制剂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不良反应报告,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过敏性休克个例报告。
二、【禁忌】项应增加: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风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应增加: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发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来源:人民网
祛风散寒,厨房里的食材就可以做到,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原汁原味的古方“神仙粥”,只要在刚被风寒侵袭的时候喝上一碗,保你粥到寒除赛神仙。民间还有一个歌谣:
一把糯米煮成汤,
七根葱白七片姜。
熬熟兑入半杯醋,
伤风感冒保安康。
【粥方来源】清·陶承熹,王承勋·《惠直堂经验方》
【配方】葱白7条(连根、叶) 生姜5大片(捣碎) 白糯米30克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煎清粥400毫升,加米醋50毫升,乘热饮之。待汗大出而愈。病人肚内饱胀,不思饮食者,即不用糯米,单以葱、姜煎服,米醋应后入,不宜久煮。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治风寒感冒初起,头疼,发热恶寒,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呕恶,不思饮食。
这个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特别是患病头三天内服用,即可收到“ 粥到病除” 的奇效。
葱的种类很多,有大有小,如果是7条,葱的大小可以参考成年人的小指末端粗细,如果葱的个头比较大,数量可以酌情减少。
糯米性温,因为此处是散寒,所以用的糯米。家里没有糯米的,可以用大米代替。
醋是收敛的,一般风寒感冒时忌用的,这里是用错了吗?不是的,我们讲过,中药的配伍有一种“反佐”法,就是把作用相反的药物放在一起应用,通过一种反方向的制约,防止一种力量过强或产生副作用。如果用的好,这种搭配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个粥方中,用醋的收敛来制约葱和姜的发散,达到散中有收的效果,防止葱和姜发散太过。所以,这个粥方对于体质偏弱,感冒但是又容易出汗的人很适宜。而对于风寒感冒,怕冷,但是一点汗都没有,平时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可以不用醋,或少用。
醋的种类,也不局限于米醋,家里的食用醋也可。关于风寒感冒的出汗,应该是适当穿厚衣服,或盖被子,出微汗即可,不可大汗淋漓。
【注意】肚子胀不消化的人,可以不加米。风热感冒者,见有嗓子痛,有黄痰,舌苔黄,口渴,小便黄而少的人,不适合用这个粥。
国家药监局:风寒感冒者禁用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5日,国家药监局于官网发布了《关于修订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包括颗粒剂、糖浆剂、片剂、泡腾片、分散片、咀嚼片、含片、合剂、滴丸、硬胶囊、软胶囊、滴剂)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统一修订。修订要求显示,风寒感冒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公告显示,所有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分别按照相应说明书修订要求,于2020年6月30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备案。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备案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生产企业应当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公告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药品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督促行政区域内上述药品的生产企业按要求做好相应说明书修订和标签、说明书更换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公告提醒,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上述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患者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使用处方药的,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附: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双黄连口服制剂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皮肤:皮疹、瘙痒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个例报告。
全身:胸闷、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等,有过敏性休克个案报告。
其他: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
二、【禁忌】项应增加: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风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应增加:
过敏体质者慎用。
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非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双黄连口服制剂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不良反应报告,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过敏性休克个例报告。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发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董童)
银桔利咽含片主要成分
苦玄参、金银花、桔梗、薄荷脑、冰片、肿节风、甘草浸膏。
性状
本品为片剂。
主要功效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适应病症
用于改善急性咽炎引起的咽痛、咽痒。
规格
每片重(1)0.7g;(2)1.4g。
用法用量
含服,(1)每小时含2片,一日10次。(2)每小时含1片,一日10次。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3.孕妇慎用。糖尿病患者、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虚大便溏者慎用。
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在药店坐诊,很多患者来药店买感冒药,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感冒,只会去大兜大兜的买很多清热药,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上火了,那就吃清热药,这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或者认为只要是感冒药就可以吃,就要买,这也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很多都是风寒感冒,买药不对症,是不能治病的。这就是很多人吃了很长时间感冒药,结果不轻反重了,甚至几个月都不会好。
那么什么是风寒感冒呢?
风寒感冒,顾名思义,就是身体被自然界的风、寒侵袭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我受了风寒,或者我受凉了”,侵袭人体的风和寒,就是风邪、寒邪。
得了风寒感冒,患者会表现:头痛、流清涕、咽干咽痒、流眼泪、发烧、打颤、怕冷、全身各关节都是痛的、肌肉痛等。像我们春节前后的流行性感冒,就是风寒感冒。
西医不承认环境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对人体有影响。钟南山研究了一辈子医学,今年在新冠面前,终于承认环境因素对新冠有影响,多么的可悲!也算一大进步吧,但这一步付出了一生。
那么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呢?
首先不能吃清热药,清热药会越吃越重,越吃越不舒服,会导致咳嗽加重,尤其是夜晚咳得厉害。风寒感冒吃清热药,严重违背中医的治疗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说直白点,就是吃药吃反了!
其次,得了风寒感冒,就要吃治疗风寒感冒的药,比如:风寒感冒颗粒,荆防败毒散,或者汤药:无汗麻黄汤,有汗桂枝汤,轻的生姜豉汤。
再者如果严重了,一定要看中医。
人命关天,吃药一定要对症,不能胡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那样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风寒感冒
因为风寒导致感冒,所以家里人说用艾草水泡脚可以驱寒。但是自己百度看了下医生说法各不相同,有的医生说风寒感冒患者不建议用艾草泡脚,因为身体容易出现寒凉入侵症状,艾草通常属于性质寒凉物质,反而如果是风热感冒的话,可以用艾草泡脚,说是用艾草泡脚时可以将毛细血管充分的扩散和开放,可以降低体内的体温。有的又说风寒才能用艾草泡脚,说是风寒感冒患者建议用艾草泡脚,说是具有祛风散寒。风热感冒又不适合,专家很多,而且都是三甲医院医生,但是每个人观点不一样,作为老百姓现在不知道该听谁的,把我都搞糊涂了,肯定有一方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不知道哪位说的是正确的。现在家里还有一大盆艾草烧开的水,也不敢泡脚了,怕家重感冒,难道只能倒了吗?有哪位专业人士解答下呢?
国家药监局发文:风寒感冒者禁止口服双黄连,风寒风热怎么区别?3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显示,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决定对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包括颗粒剂、糖浆剂、片剂、泡腾片、分散片、咀嚼片、含片、合剂、滴丸、硬胶囊、软胶囊、滴剂)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统一修订。
修订要求显示,风寒感冒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双黄连口服制剂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皮肤:皮疹、瘙痒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个例报告。
全身:胸闷、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等,有过敏性休克个案报告。
其他: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
二、【禁忌】项应增加: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风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应增加:
过敏体质者慎用。
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非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双黄连口服制剂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不良反应报告,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过敏性休克个例报告。
二、【禁忌】项应增加: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风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应增加: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发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气温也如同过山车忽高忽低,导致感冒频发……
面对感冒,不少患者选择服用包括双黄连在内的中成药进行对抗,但看到上面的修订,相信有不少小伙伴不淡定了——怎么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是风寒感冒?如果不用双黄连,风寒感冒还能选什么药呢?
今天药娃就教大家怎样将感冒与中成药对号入座!
风寒感冒
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初起怕冷较重,发热较轻,头痛无汗,四肢痠痛,鼻塞不通,流清涕,多嚏,语声重浊,咳嗽痰稀,咽痒,舌苔白,脉浮紧等。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适用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鼻塞不通,咳嗽较重者用通宣理肺丸(口服液);伴有低热可用感冒软胶囊、正柴胡饮颗粒等。以上药物不适合风热感冒;发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停药。
风热感冒
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症见发热重(即西医所称的发烧),怕冷较轻,有汗不多,头胀痛,四肢倦懒,口干,咽喉红肿,咳嗽痰黄而稠浊,咽喉红肿疼痛,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等。
治法:辛凉解表,祛风清热。
适用中成药:桑菊感冒片、板蓝根颗粒、银翘解毒丸(片、胶囊、软胶囊、口服液、颗粒)、羚翘解毒丸(片)、精制银翘解毒胶囊、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片、软胶囊)、复方双花口服液等。以上药物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时行感冒
感受时邪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即西医所说的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
症状:全身症状明显,临床以突然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较为多见。起病急骤,传播迅速,传染性强,常可引起大流行。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透表。
适用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等。以上药物运动员禁用,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大多由于脾肺气虚、卫外不固而易于感受外邪。
症状: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
治法:益气解表,宣肺化痰。
适用中成药:体虚感冒的治疗较为复杂,多以中药汤剂为主,可以选用参苏丸。若平素气短乏力、自汗,容易感冒者可服用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预防感冒。
不少小伙伴认为中成药是由天然药材制成的,不会有不良反应。实则不然,中成药仍然摆脱不了药品的固有特性,也存在不良反应。小伙伴们服药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说明书,并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药师,按照医嘱服药,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哦!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董童)25日,国家药监局于官网发布了《关于修订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包括颗粒剂、糖浆剂、片剂、泡腾片、分散片、咀嚼片、含片、合剂、滴丸、硬胶囊、软胶囊、滴剂)说明书【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统一修订。修订要求显示,风寒感冒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公告显示,所有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分别按照相应说明书修订要求,于2020年6月30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备案。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备案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生产企业应当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公告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药品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督促行政区域内上述药品的生产企业按要求做好相应说明书修订和标签、说明书更换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公告提醒,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上述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患者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使用处方药的,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附: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双黄连口服制剂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皮肤:皮疹、瘙痒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个例报告。
全身:胸闷、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等,有过敏性休克个案报告。
其他: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
二、【禁忌】项应增加: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风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应增加:
过敏体质者慎用。
双黄连颗粒等口服制剂非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应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双黄连口服制剂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潮红、过敏或过敏样反应、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不良反应报告,有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过敏性休克个例报告。
二、【禁忌】项应增加: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风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应增加: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发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感冒了喝碗姜汤就好?感冒时更好不要吃的几种食物感冒了?小事~喝完姜茶,就好了?!
感冒发烧不能吃鸡蛋?
......
天气寒冷,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面对感冒,有不少人存在困惑,老人家说的哪些招术咋时灵时不灵,而且有时还会加重感冒?姜茶是能喝还是不能喝?鸡蛋是能吃还是不能吃?一起往下看看吧!
感冒了喝碗姜汤就好?
感冒的时候,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喝碗姜汤就好了。
但并不是所有感冒都适合喝姜汤。
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之分。风热感冒有发热较重、怕冷轻微、头痛口干等表现;风寒感冒则是怕冷较重、发热较轻、无汗头痛。
生姜药性辛温,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缓和,适用于风寒感冒轻症。而这对于风热感冒的患者来说,却如火上浇油,往往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对于感冒能不能喝姜汤,明白了不~
感冒发烧不能吃鸡蛋?
经常在网上看到传言说,鸡蛋富含蛋白质,会增加身体基础代谢率,进而导致体内热量过高,所以感冒发烧时不能吃鸡蛋。真的是这样吗?
真相是:吃鸡蛋,对体温的影响不大
其实,我们日常吃的大多数食物都会引起体温升高。这是因为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会 *** 人体产生额外的热能消耗,促使体温上升,这叫做食物热效应。
相对来说,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产生的热效应会高一些。一个正常大小的鸡蛋,蛋白质含量约7~8g,在体内转化约产生30千卡的热量。
但平常成年人在坐、卧,或从事极轻度体力劳动时,每小时消耗的热量也有约100千卡,所以吃鸡蛋对于体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哪怕是感冒发烧时,也是可以吃鸡蛋的。
那感冒时什么食物可以吃什么,什么食物不可以吃什么呢?
感冒发烧时,人总是没精神、食欲差,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但其实发烧时,身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加快,所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比平时更多。此时更得吃好,才能好得快。但吃法也是有讲究的。
感冒后食欲不振,可适当减少每餐的量。除了早中晚三餐,但可以在上午10点和下午两三点加一餐,尽可能保证营养供给。
不过,有的人为了病好得快,强迫自己猛吃,这样反而会导致消化不良、疲倦乏力。因为,在体质差时往往脾胃功能较弱。
感冒期间,人的胃动力较弱,应尽量少吃会增加脾胃负担的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茼蒿等。
饿的时候建议多吃些流食或半流食,比如热的糙米粥、蛋花汤、藕粉糊、温过的酸奶、去油的热鸡汤等。
随着病情好转,消化功能恢复,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人体相对虚弱时,消化液分泌较少,建议通过鸡蛋、鱼肉补充优质蛋白,它们相对好消化,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有利于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煮鸡蛋、牛奶蒸蛋羹、醪糟荷包蛋、清蒸鱼都是不错的选择。
感冒患者多伴有发热、出汗,有的还会服用解表药物,水分消耗大。因此,一定要及时喝水,别等到口渴了才喝。
饮水以大量的温白开水为主,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蜂蜜或自制水果汁。
如果嗓子红肿,可以喝点百合枸杞小米粥、百合雪梨水、冰糖炖雪梨、鲜甘蔗汁、鲜马蹄汁,有助于清热去火。
下面这几类食物,才是感冒发烧期间更应该避免的。
1、甜食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统称,病毒、细菌入侵后,气道容易产生大量痰液。糖能够促进呼吸道粘性液体的分泌,这时如果吃含糖高的甜食,容易使痰液相对更加黏稠,可能导致咳嗽加重。
2、油腻肉食
在感冒的情况下,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进食过多的肉类,容易滋腻碍胃,不利于消化。
尤其肥腻的猪肉,或者是一些高油的汤饮,易助湿生痰;而羊肉则甘温助热。因此,还是建议以清淡的食物为主。
3、浓茶
感冒期间,也要注意不能饮用太多浓茶。浓茶会让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并使人脉搏加快,甚至血压升高,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加重病情。
并且,茶水中的一些物质,也有可能影响药物的分解,阻碍人体对药物的有效吸收,从而降低药效,不利于康复。
4、辛辣食物
辛辣的食物会 *** 咽喉部,或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等,加重咳嗽。而且吃辛辣食物易引起上火,对于感冒的人来说,如同火上浇油,会加重病情。
这个大家都知道,感冒是不能吃辣的。
此外,人在患有感冒之后,还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盐食用过多也会影响感冒的治疗。同时,感冒病人要多喝开水,注意休息,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机体战胜疾病。
5、粗纤维食物
感冒期间,胃的消化能力下降,食用玉米、小米、高粱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可能会加重肠胃的负担,难以消化,甚至还会引起胃疼、胃胀等症状。
总而言之,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体育锻炼,重视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把各种疾病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