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乌贼,霸王乌贼简笔画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1 0
这种鲨鱼,曾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强杀手”

拜斯皮尔伯格的名作《大白鲨》所赐,提到鲨鱼,我们往往就会联想到一道敏捷强悍在水下纵横穿梭的的身影,再加上一张恐怖的血盆大口。但这其中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刻板印象,因为绝大多数种类的鲨鱼性情比较温和,并不会伤人。要知道全球现存鲨鱼超过530种,而其中有过伤人纪录的,也就十几种。像现生鱼类中体格更大的鲸鲨,体长可达10米以上,虽然个头很大,它们滤食藻类、磷虾、小鱼这样的食物,和我们印象中那鲨鱼凶猛威武的形象完全不沾边。不过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由于这些以大白鲨代表的少数几种恐怖鲨鱼给我们留下了过于冲击的印象,使得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他大部分大部分鲨鱼温和的形象。

大白鲨。图片来自英国摄影师Euan Rannachan

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就曾在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这样描述了鲨鱼的残暴:?“就是这些鲨鱼,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饿慌了的时候,它们连船上的桨或者舵都不会放过。它们会趁海龟在水面上睡着的时候咬掉它们的脚和像鳍一样的肢;如果真是饿了,它们甚至会在水里攻击人,尽管人的身上并没有鱼的血腥味或者鱼的黏液。它们就是无恶不作的杀手。”?而近些年上映的《巨齿鲨》中庞大凶猛的巨齿鲨,则更将我们对鲨鱼的恐怖印象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样的一条已经被认为是消失已久的史前巨鲨,噩梦般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大开杀戒,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不过,《巨齿鲨》里的巨型鲨鱼还真不完全是虚构,史前确实存在这样的鲨鱼,它的区区一颗牙齿,都有15-16厘米大。

电影《巨齿鲨》海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展示巨齿鲨牙齿化石(盖志琨供图)

其实,我们目前所说的鲨鱼广义上是泛指大部分软骨鱼纲的成员,但是从狭义上来说仅仅是指软骨鱼类板鳃亚纲中的新鲨类。鲨鱼所在的软骨鱼纲有着拥有非常悠久的演化历史,它们脱胎自四亿多年前的远古盾皮鱼类,在4亿多年前就已经跟我们的祖先分道扬镳了。在距今4亿多年前的早志留世就出现了最早的软骨鱼类——软骨鱼类棘鱼纲的梵净山鱼和双列黔齿鱼,到了泥盆纪才出现了生态位较为高级的裂口鲨,但软骨鱼类在这一时期,个头都不大,基本上一直在海蝎子或恐鱼下的阴影下生活,这点从它们的化石大小、分布和数量上都可以体现。

最早的软骨鱼之一——新塑梵净山鱼。图片来自Plamen et,al,2022

志留纪晚期生态复原图,靠近水面中间的蓝色的鱼为早期软骨鱼——棘鱼。图片来源:M.Hattri

在随后距今 2.9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群凶猛的“海怪”游曳于世界各地的汪洋大海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瓣齿鲨和旋齿鲨,到了三叠纪到侏罗纪时期,板鳃亚纲中的真鲨类真正崛起。

真鲨类的先驱——弓鲛在三叠纪的海洋中大显身手。它们分布极广,除了咸水海洋,它们甚至还把足迹遍布到了内陆的淡水湖泊,去捕食那些水域中较小的动物。

到了白垩纪时期,我们已经能看到虎鲨、须鲨、扁鲨、猫鲨这些我们现在海洋中依然能够存在的真正的鲨鱼了。这个时候鲨鱼中就有两个杰出代表,分别是白垩尖吻鲨和角鳞鲨,前者可能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大白鲨,后者则是类似于今天的居氏鼬鲨。我们在白垩纪地层中不少散落的动物骨骼化石中都能见到被角鳞鲨嵌入的牙齿化石。

两只饥肠辘辘的角鳞鲨正在对一头死去的鸭嘴龙下手。图片来源:Wikipedia

到了新生代时,我们熟知的电影中出现的巨齿鲨便横空出世,一跃成为了第三纪海洋中当之无愧的霸主,这种平均14米长(吊起来有4-5层楼那么高!),更大咬合力推测为20吨的史前巨鲨,可能是地球历史上已发现的咬合力最强的生物之一。在它面前,鲸、大王乌贼等等已经足够重量级的海洋生物都显得不堪一击。人们对这种鲨鱼的研究已经有将近400年的时间了,近些年来的古生物学家运用的一些新技术新 *** 则更进一步坐实了巨齿鲨的统治地位。在今年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名为《新生代巨齿鲨占据极高营养级地位(Cenozoic megatooth sharks occupied extremely high trophic positions)》 的封面文章中,古生物学家Kast根据稳定同位素的 *** ,利用现代海洋动物牙釉质和牙本质中氮-15同位素含量与其在食物链中地位的对应关系(即牙齿中氮-15比率越高,说明该生物所摄入的营养就越多,所在的食物链层级也就越高),发现巨齿鲨牙釉质中的氮-15比率远远高于现代的大白鲨、北极熊、逆戟鲸,说明了巨齿鲨的营养层级非常高,确实站在了当时整个食物链的顶端。

巨齿鲨的体型和影响水平以及其牙釉面的氮同位素的关系表(图片来自Emmaet,al.2022)

同样是今年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另一篇期刊中,古生物学家Jack Cooper 将耳形巨齿鲨的脊柱和牙齿三维数据结合现生大白鲨的软颅骨重建计算出了一个完整的巨齿鲨模型。计算来的结果显示了耳形巨齿鲨身长超过15米,体重可达6156公斤,而且游泳速度更快,具有横跨大洋和主动捕食大型猎物的能力。

JackCooper利用巨齿鲨牙齿以及现生大白鲨颅骨重建的巨齿鲨三维模型(图片来自JackCooperet,al.2022)

中生代以来所有鲨鱼的大小对比,其中灰色的代表现生类群(图片来源Kenshu Shimada, DePaul University)

不过软骨鱼类的命运又非常的不幸, 它们熬了整整4亿年的时间,才由巨齿鲨坐稳了海洋霸主之位,但是这种繁荣并没有风光多久。巨齿鲨在地球上生活了2000万年,在200万年前的更新世却突然灭绝了,这很可能与气候突然变冷有很大关系。尽管这是鲨鱼的不幸,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人类的幸运,想象一下要是海里还有这样的怪物存在,那么,电影《巨齿鲨》的恐怖情节恐怕是要真的照进现实了。

参考文献:

<1>Andreev, P.S., Sansom, I.J., Li, Q.et al.Spiny chondrichthyan from the lower Silurian of South China.Nature609, 969–974 (2022). http://doi.org/10.1038/s41586-022-05233-8

<2>Nicholas D. Pyenson,Paul L. Koch,Oh, the shark has such teeth: Did megatooth sharks play a larger role in prehistoric food webs?, Science Advances, 8, 25, (2022).

<3>Cooper JA, Hutchinson JR, Bernvi DC, Cliff G, Wilson RP, Dicken ML, Menzel J, Wroe S, Pirlo J, Pimiento C. The extinct shark Otodus megalodon was a transoceanic superpredator: Inferences from 3D modeling. Sci Adv. 2022

<4>Kenshu Shimada, Martin A. Becker & Michael L. Griffiths (2021) Body, jaw, and dentition lengths of macrophagous lamniform sharks, and body size evolution in Lamniform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off-the-scale’ giganti *** of the megatooth shark, Otodus megalodon, Historical Biology, 33:11, 2543-2559, DOI: 10.1080/08912963.2020.1812598

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作者|林翔鸿

审核|盖志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日本近海发现一只大王乌贼尸体,全长3.4米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崔天也】21日,临近日本海的日本岛根县居民发现到一只大王乌贼的尸体,全长3.4米。居民随后联系附近水族馆将这只大王乌贼取走。

日本《朝日新闻》22日报道称,之一个发现这只大王乌贼的是一名当地女性居民。她对记者称,当时正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最初以为是条鱼,停下车走近以后才发现是一只大王乌贼。

报道称,居民在发现这只大王乌贼时,乌贼已经死亡。经水族馆工作人员调查,这只大王乌贼为雌性,体内有卵。乌贼重135公斤,全长3.4米,仅身体部份就有1.34米长。乌贼的两只捕食用的触手已经没了,如果有的话,全长能达到6至7米。

这只被发现的大王乌贼已经是自2014年9月以来,在岛根县滨田市海域上的第三只。一位水族馆的工作人员称,大王乌贼应该栖息在水深600至1000米左右的太平洋深海中,来到滨田市海域应该是被对马暖流冲过来的。

据报道,此次发现的大王乌贼已经被冷冻保存,并将于3月23日至24日的春日祭活动在该水族馆展出。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透明的头,有耳朵的章鱼,自带斧头的鱼鳍……这些奇异生灵生活在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广袤无垠的太平洋上,当亚洲大陆与澳大利亚出现交接,深深的海底之下,一道沟壑横跨其间。这就是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的地方。

如果把整座珠穆朗玛峰挪到这里,那么海水还会再盖过峰顶。这里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这条海沟的形成据估计已有6000万年。

即使在这样暗无天日的深处,依然有生命存在。此前,潜水员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见到过人们熟知的虾、乌贼、章鱼、枪乌贼,还有抹香鲸等大型海兽类;在2000~3000米的水深处发现成群的大嘴琵琶鱼:在8000米以下的水层,发现仅18厘米大小的新鱼种。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则很少能看到动物了。2014年12月,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8145米的海床上发现了一种鱼类,这比先前纪录深了将近500米。

近年来,一些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这一水域,证明在这个近乎陌生的环境中确实存在某种生物,甚至是繁荣的生物。恰好,这些生物中,有一些非常奇怪的物种。 让我们把阳光照进这个神秘的水下世界,看看地球上一些最奇异的生物。

太平洋桶眼鱼:在午夜的海洋中,光是一种罕见而珍贵的东西。甚至,一缕光线的差别也能决定马里亚纳海沟的生物究竟是成为猎手,还是别人的盘中餐。因此,太平洋桶眼鱼演变出不同寻常的特征,利用光线为自己谋利。首先,这条鱼有透明的头部。头上有两个总是指向上方的敏感的桶状眼睛。这样的眼睛能让鱼看到猎物的轮廓。至于脑袋为何透明,科学家认为这个特征的形成可能只是让鱼收集更多的光,从而让这个奇怪的生物在竞争中比一般动物具备更大的优势。

太阳水母:“太阳水母”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水母。它们喜欢远海的环境,通常在深度超过2500英尺(762米)的海底生活。这些的水母的顶部是圆形的,称为“铃”。太阳水母的“铃”的直径,通常在0.75英寸1.2英寸(2到3厘米)、之间,还有大约1,500个纤细的红色触手,触手在水中拂过,用于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有孔虫和细小的单细胞生物。

深海龙鱼:深海龙鱼有巨大的牙齿和可怕的脸庞。龙鱼是深不可测的刺客。虽然是一种鱼,但深海龙鱼没有鳞片,而是有一种类似鳗鱼般光滑而黏腻的皮肤。长约6英寸(15厘米)的龙鱼喜欢在地表下700到6,000英尺(213和1,828米)之间游弋,这里的水是无光而寒冷的。像许多深水生物一样,这个物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生物发光效应,它身体的某些部位利用内部的化学反应产生怪异的光芒。它可以利用发出的这种光线与其他鱼类交流,或用光来提供伪装。它的下颚悬挂一个发光的鱼须或和与须状类似的突起。其他鱼类被吸引,来到龙鱼下颚的倒钩处,误认为龙鱼是一餐唾手可得的美餐。但是,在其它鱼类靠近的一瞬,龙鱼的午餐就到手了。

小飞象章鱼:这是一种小矮人章鱼,它12英寸(30厘米)的身体上有一个像小象一样的可爱耳朵。此外,这一可爱的动物也有可爱的滴溜溜转的眼睛和令人愉快的嘟嘟嘴,这增加了这种动物的卡通气质。 当想到章鱼时,你可能会想到一个有八个触手的球状的物体。然而,小飞象章鱼属于一种伞形章鱼,它有蹼状触手,这使它们具有伞状外观。这种章鱼类似于一个海星,它的中心有一个像气球一般的头。

皱鳃鲨:皱鳃鲨看起来像是放在当地便利店打折区的几种鱼类的混合体。它们有鳗鱼一样的圆形身体,却有一个扁平的头部。看起来,这种头部仿佛应该长在恐龙身上。但这样的头部在鲨鱼身上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像许多鲨鱼一样,这一物种早在8000万年前就存在了。皱鳃鲨的名字来自六排褶边鳃,它的体型优雅,长达6英尺(1.8米)。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皱鳃鲨还具有20多排可怖的三叉戟状的牙齿,这样的牙齿会撕裂靠近它们的任何肉体。

巨银斧鱼:海中有许多外表奇怪的鱼,但很少有鱼类长着类似人手的工具。深海的巨银斧鱼类似长着一个银色的用于游泳的斧子。 世界上有超过40种的巨银斧鱼。它们都长着滑稽而瘦小的身体,许多巨银斧鱼长着有光泽的鳞片,这增加了巨银斧鱼金属感,也让斧头般的外观更加明显。巨银斧鱼很小,即使是更大的鱼也只长到6英寸(15厘米)左右。外观精致,但非常坚固,因为这些鱼可以把自己送到深达5000英尺(1524米)的海底。巨银斧鱼体内有发光体,它们可以根据从海面上过滤了多少光线进来,改变自身的发光的亮度。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们用巧妙的伪装技术来反复照亮自己的身体。自体发出的昏暗光线让它们的轮廓变得模糊,这样一来,捕猎者想发现处在深海的它们就更加困难了。

深海琵琶鱼:如果一条鱼的名字中有“魔鬼”这个词,那么可以肯定它会是个怪异的存在。海洋魔鬼深海琵琶鱼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令人失望 - 它具有一系列令人着迷的奇怪特征。我们不妨从它外表开始。正如它的名字所强烈暗示的那样,这条鱼可以直接在地狱中游走,它畸形的身体、剃刀般的牙齿和带着寒意的死亡凝视,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奇怪,而且可怖,但至少它们并不大。雌鱼通常最长为8英寸(20厘米)。雄性要小得多,可能长一英寸(2.5厘米)左右。

望远镜章鱼:望远镜章鱼就像深渊中幽灵一样,漂浮和悬挂在地球上最深的海洋里。与大多数章鱼不同,这个章鱼不会从海底掠过。相反,它处在水深超过6,500英尺(1,981米)的水柱中,它不会水平游动,而只能垂直悬挂,也许这是为了让更深处的捕食者更难看到清它的形状。如果你足够幸运地发现了望远镜章鱼,你可能好奇是否是因为水下压力让你发现了它们。它的身体非常清澈,几乎是透明的。它的八个触手之间是一个精致的带状物,这一切让望远镜章鱼呈现出了幽灵般的形状。

僵尸蠕虫:僵尸蠕虫又称食骨蠕虫。它的名字和毛茸茸的外观使它看起来像是苏斯博士绘本中的植物。但是,这种蠕虫可以吃掉地球上一些更大的动物(包括鲸鱼)的坚硬骨骼。僵尸蠕虫能分泌出酸类物质,这种酸类物质能够帮助它们获取死去的鲸鱼骨骼里的内在物质。接着,僵尸蠕虫利用共生细菌将鲸鱼骨骼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营养物质,作为食物。它的羽状“枝”在水中摆动,从而吸入氧气,保证自己的存活。雌性僵尸蠕虫可长到约2英寸(5厘米)长。相比之下,雄性蠕虫是就要小得多。雌性僵尸蠕虫把雄性蠕虫收集到自己的体内,最终,雄性蠕虫会进入雌性蠕虫的输卵管。雌性蠕虫将受精卵放入水中,蠕虫的生命周期便重新开始,接着,它们又开始清理海洋最黑暗角落里的鲸鱼残骸。

原来,深海鱼类为适应环境,它的身体的生理机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在深海鱼的肌肉和骨骼上。由于深海环境的巨大水压作用,鱼的骨骼变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弯曲;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纤维组织变得出奇的细密。

更有趣的是,鱼皮组织变得仅仅是一层非常薄的层膜,它能使鱼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保持体内外压力的平衡。这就是深海鱼类为什么在如此巨大的压力条件下,也不会被压扁的原因。另外,深海鱼类的眼睛也变得非常奇特。我们常见的金鱼,不仅颜色非常鲜艳,两只眼睛特别大,而且好玩。和金鱼比较,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其眼睛结构要比金鱼眼丰富多了。一般鱼的眼睛,多生长在头的两侧,而生活在深海中的鱼,眼睛却长在头部的背部。从正面看,后鱼的两只大眼框,简直就像是竖起来的两只电灯泡。而从上往下看,两只眼睛又像两个大圆圈,占据着头部的“要塞”部位。更有趣的是,这种鱼眼,能上下左右活动,其眼球的组织结构和一架望远镜差不多,而且还能自如地调整焦距。奇特的眼睛结构,几乎是深海鱼的一个共同生理特征。

深海里并不是风平浪静的,里面有很多血腥与杀戮。科学家一直在寻找10米长以上的霸王乌贼就生活在这片终年不见天日的海底。还没有人见过其真正的样子,但是霸王乌贼的天敌是抹香鲸,科学家曾经在抹香鲸的肚子里面发现直径有20厘米的巨型乌贼牙齿。科学家断定这条乌贼就是霸王乌贼。然而霸王乌贼的天敌居然是抹香鲸,这就意味着深海里他们一直在持续着血腥与杀戮。

深海大乌贼突然冲上日本海岸,这是地震前兆?分析:不能简单判断

据日本媒体报道称,近日在日本本州日本海沿岸,一种特殊的“深海来客”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在日本本州岛沿岸,有居民在海岸线上发现了巨大的乌贼尸体,这章鱼尸体十分庞大,往往比正常人的身高还要还要长上许多。

比如4月2日,在日本新潟市的岸边,有渔民在岸边就发现了一只这样的巨大乌贼尸体,在岸边一动不动,任由一波波浪潮拍打,但不清楚死亡多久。随后当地一水族馆4名工作人员前来现场,将这巨大的乌贼搬回水族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巨大的乌贼在近海十分少见,它是生活深海中的“大王乌贼”,准确来讲应该叫做大王鱿,属于一种软体动物,身长总长可达13米,触手长度就能达到10米左右,更大体重可达275千克,是世界上最长的无脊椎动物。大王乌贼主要生活水层为200-400米,因此,它出现在近海,水族馆搬回去是要展示给民众观赏。

但这不是唯一一次大王乌贼出现在日本近海,实际上,过去一个月多以来已经发现2只深海大王乌贼的尸体被冲至岸上,此前发现的大王乌贼是在同样位于本州日本海沿岸的鸟取县,有人发现海边躺着一只巨大的大王乌贼尸体后将照片放上 *** 平台后,引起广泛关注。虽然说这种乌贼十分罕见,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但也引发了不少居民的担忧——更喜欢生活在深海中的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接连在海岸边被发现,这是不是代表大地震即将发生?或有其他不详的预兆。

墨尔本水族馆内的大王乌贼标本

最近几天,日本列岛附近的确是地震十分频繁,仅仅是4月9日-4月10日期间,日本附近就发生了大量地震,大部分都是2-3级的小规模地震,但也出现了数次4-5级的地震。

而从最近30天的监测数据上看,日本附近的地震十分频繁,3月20日日本本州岛东部近海甚至还出现了7级左右的强烈地震,由于地震很频繁,这和巨大大王乌贼尸体之间的关联似乎也并不明确。因此,巨大深海乌贼冲上日本沿海,是不是地震前兆,这不能简单判断。

大王乌贼的秘密揭示

在大海深处,隐藏着一个神秘的生物,它身披灰黑色的奇特斑纹,拥有九条巨大、柔软的触手。他是大王乌贼,传说中的海洋之王。多年来,他的存在一直是个谜团,引发了无数海洋学家和探险家的好奇心。

然而,最近一项惊人的研究,揭示了大王乌贼身上隐藏着的秘密,令所有人为之震惊。科学家们发现,大王乌贼的智力远超人类的想象,他们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复杂的沟通方式。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通过观察大王乌贼的繁殖方式,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前所未知的奇迹。

壮观的繁殖行为与亲子关系

大王乌贼,也被称为墨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神秘生物。它有着独特而令人惊叹的繁殖行为和亲子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深海,揭开大王乌贼的秘密。

大王乌贼在繁殖季节时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壮观表演。雌性大王乌贼会通过释放大量卵子来吸引雄性的注意。这些卵子会形成一团巨大的卵块,被雄性乌贼围绕和保护着,形成了一个宏大而蜷曲的卵团。这种卵块通常有数千个卵子,总重量可达数百公斤。

而雄性大王乌贼也会进行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它们的身体颜色会变得更加鲜艳,纹路更加复杂,表现出更强的性成熟特征。甚至一些雄性乌贼的前腕变得特别发达,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征,被称为“之一产物”。

在卵块成熟的过程中,雌性乌贼会保持在卵块中,不停地给卵子注入氧气和保持水流。它们会不断摆动和扭动,营造一个更佳的环境,确保卵子可以正常发育。而雄性乌贼则会保持在卵团外围,负责保护整个卵块的安全。

当卵子孵化时,小乌贼会向外挣脱。它们的出生重量只有几克,但身体已经完全成形。小乌贼会尽量靠近表面,以求得更多的氧气和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要面对无数的天敌,如鱼类和鸟类。因此,它们会紧密地黏在一起,减少被捕食的机会。

有趣的是,大王乌贼在亲子关系上也展现出非凡的特性。一项研究发现,在乌贼的亲子关系中,雌性乌贼并不是唯一的创造者,雄性乌贼也会贡献重要的遗传信息。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大王乌贼的父亲不会直接照顾后代,但它们会主动选择高质量的雌性乌贼进行交配,以确保后代的优势。这种现象对于大王乌贼来说非常罕见,并且为我们揭示了它们独特的繁殖方式和亲子关系。

大王乌贼的繁殖行为和亲子关系一直是海洋生物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它们奇特的繁殖方式和亲子关系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神秘性,还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了解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机会。

尽管我们很难亲眼目睹大王乌贼的繁殖行为,但通过科学的研究和观察,我们已经对它们的生活和行为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大王乌贼的壮观繁殖行为和独特的亲子关系彰显了生物多样性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瞩目和珍视海洋中这些神秘的生物。

智慧与变幻莫测的捕食技巧

大王乌贼,作为海洋中的智慧大师,以其独特的捕食技巧和变幻莫测的行为方式而闻名于世。这些捕食技巧不仅展现了大王乌贼无与伦比的智慧,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中复杂的生存竞争和适应性的本质。

大王乌贼以其多样丰富的外貌而著称,拥有柔软有力的触手和巨大的眼睛。它们依靠视觉精准和触觉敏锐,从而能够在茫茫大海中迅速捕捉到猎物。它们隐藏在暗处,等待时机降临,令人难以察觉。这种变幻莫测的行为让王乌贼能够避开潜在的威胁,并保持相对的安全。

除了变幻莫测的行为外,大王乌贼还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智慧。根据研究,大王乌贼具备类似哺乳动物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它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猎杀技巧,以更好地捕食猎物。更为惊人的是,大王乌贼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捕食方式,根据不同的猎物采取适当的策略。这种灵活性和智慧使得大王乌贼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变化,提高自己的生存机会。

为了捕食猎物,大王乌贼还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捕食技巧,即释放墨汁。当大王乌贼感到受到威胁时,它们会迅速向后喷射墨汁,制造出一片混浊和遮蔽的环境,混淆猎物的视线并躲避潜在的天敌。同时,大王乌贼会利用这个机会迅速逃离,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大王乌贼也能找到生存的方式。在缺少藏身之处的情况下,它们会利用周围环境的形状和颜色改变自身的外表,使自己融入背景中,降低被发现的概率。这种伪装技术使得大王乌贼能够有效地躲避潜在的猎物,并在合适的时机突袭猎物。

神秘的生长过程与器官再生能力

大王乌贼是一种神秘而令人着迷的生物,它们拥有独特的生长过程和惊人的器官再生能力。下面将探索大王乌贼的秘密,并剖析其生长过程和器官再生能力,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令人惊叹的生物。

生长过程

大王乌贼的生长过程异常迅速,它们从卵孵化到成年仅需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阶段:卵孵化、幼仔阶段、亚成年和成年阶段。

卵孵化是大王乌贼开始生命旅程的起点。在适宜的季节和水温下,母乌贼会选择一个安全的环境来产卵。卵通常有数万个,它们通过外界的氧气和温度激励来孵化。孵化后,幼小的大王乌贼会迅速独立,开始生存和捕食。

幼仔阶段是大王乌贼生长过程中最充满挑战的时期。它们非常脆弱,需要不断寻找食物,同时还要躲避潜在的捕食者。在这个阶段,幼仔大王乌贼的体形会急剧增长,特别是触手和眼睛。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仔大王乌贼逐渐进入亚成年和成年阶段。它们的身体会持续增长,同时也会发育出更强壮的触手和八个腕足。一般来说,大王乌贼在两到三年内可以达到成年状态。

器官再生能力

大王乌贼的最令人称奇之处在于其惊人的器官再生能力。当受到捕食者的威胁或受伤时,它们可以自愈并重新生长失去的身体部分。

大王乌贼的触手,它们通常是其最重要的武器。当触手受伤或被捕食者撕脱时,大王乌贼可以通过细胞再生的机制重新生长和恢复功能。这一过程令人难以置信,触手可以在几周内完全再生。

大王乌贼的其他身体部位也具有这种惊人的再生能力。比如,如果它们的眼睛受伤,新的眼球可以在短时间内再生。同样,腕足和外壳也具备再生能力,这使得大王乌贼在面对威胁时可以快速恢复并保护自己。

无论秘密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大王乌贼的揭示都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智慧和未来的思考。它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的定义,重新审视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或许,这个惊人的发现将为人类带来更多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启发,也可能成为人类探索未知的催化剂。

校稿:yql

长达18米的大王乌贼,竟然只是抹香鲸的食物?网友:意料之中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但是至今为止,人们对海洋的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将陆地完全浸没在海里,那么更高点离海平面也有1600多米的距离。地球上99%的生存空间都在海洋中,陆地只占一席之地。据估计,地球上所有海水加起来能够填满一个边长为1102公里的正方体空间,人类与之相比,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海洋究竟有多大?海底世界究竟有多神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这些问题的答案随着潜艇下潜记录的不断刷新而逐步得到解答。

走进深海世界,从10米~10911米的跨越

  • 水下10米,对潮间带生物来说已经到达边疆地带。
  • 水下100米,世界更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在这里捕猎。
  • 水下210米,这是1960年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潜艇——美国海军“海神号”的下潜深度。
  • 水下253米,这是人类自由潜水所能达到的更大深度,这里的水压是海面的27倍。
  • 水下730米,这是现代核潜艇的更大安全深度。
  • 水下830米,这是世界更高建筑——哈利法塔的高度。
  • 水下1000米,阳光无法抵达,水中一片漆黑,动物的视力严重退化,由这里开始进入半深海层。
  • 水下2300米,无眼虾在高温的海底火山周围自由繁衍、摄食,此时水温已接近冰点(0.5℃),而火山周围的温度却高达427℃
  • 水下2992米,这是地球上哺乳动物更大的潜水深度,这一记录由柯氏吻鲸创造。
  • 水下3800米,泰坦尼克号在这里长眠,此处的水压是海面的379倍,盲鳗、尖牙鱼在这里生活,与它们作伴的还有呆萌可爱的小飞象章鱼(这也是生存海域最深的章鱼种类)。

▲▲小飞象章鱼

▲▲小飞象章鱼

  • 水下6100米,从这里才开始真正进入深海层,马里亚纳海沟从这里开始向下纵深。
  • 水下8848米,这是世界陆地更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 水下10898米,2012年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这里完成了“深海探险者任务”。
  • 水下10,911米,这是目前人类所能下潜到的更大深度,记录保持者是海洋摄影师雅克?皮卡尔和唐?沃尔什中尉,这项世界纪录在1960年被创造,此处也因此被称为“挑战者深渊”。

到目前为止,人类只探索了海洋领域的5%~10%,还有数以千计的海沟生物有待发掘。即便人类下潜到了1万米以下的深海,也只是迈出了探索海洋的之一步。

大王乌贼:行踪诡秘,极度危险,身长可达18米

在深海中,或许没有其他生物像大王乌贼一样出名。它曾出现在虚构的电影和小说中,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它不存在。难以捉摸的大王乌贼,其学名为Architeuthis,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大王乌贼是世界上更大的软体动物,然而这一记录已经被刷新了。近年来,科学家在南极外海发现了体型更大的大王酸浆鱿

大王乌贼已知更大长度可达18.23米,是所在海域的顶级捕食者之一。许多人认为,古代神话中可怕的海妖至少有一部分就是以大王乌贼为原型编造的(比如北海巨妖)。

▲▲1861年,法国战舰Alecton所捕获的大王乌贼,该事件激发了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

上图中的事件具体发生在1861年11月30日。这天,法国战舰“阿莱克顿”号在大西洋海域的加那利群岛发现了一条身长约为6米的乌贼状生物,船长希耶尔和船员们用鱼叉把它叉中,又用绳套住它的尾部。但怪物疯狂地乱舞角手,把鱼叉弄断逃去。绳索上只留下一块重约18公斤的肉体。该事件甚至惊动了法国海军,之后科学界重新展开了对巨型头足类生物的研究。

从1870年到1880年,又有许多乌贼残骸被发现在纽芬兰的海岸上。 1873年,纽西兰发生多起疑似是大王乌贼的攻击事件,受害者多为被触手勒死,而且脖子上有遗留下吸盘状的伤痕。1878年11月2日,在纽芬兰顶针湾所发现的大王乌贼标本最为完整,其胴体长6.1米,触手长10.7米,估计重达1000公斤。

▲▲1873年,在美国牧师 Moes Harvey 家的浴缸里所展现的大王乌贼尸体。十九世纪,照相机的发明导致大王乌贼的尸体开始被记录下来,但在2004年之前,所有有关大王乌贼的照片都只是死去的尸体。

2004年9月,日本的研究人员在野外抓拍到了大王乌贼的活体照片。2006年11月,美国探险家斯科特?卡塞尔和他带领的科考团队获得了之一条活体大王乌贼的录像。通过图像和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王乌贼触腕和触手的内表面有上百个吸盘,吸盘的直径范围约为2.5-5cm,每个吸盘周围都有锋利的锯齿状结构,这是大王乌贼最致命的武器。

2007年12月,日本科学家用一条小鱿鱼为鱼饵,成功捕获到一条活着的大王乌贼,但因为离开深海海域,这条大王乌贼被捞上来后不久就死了。经鉴定,这条大王乌贼为未成年雌性,体长7米,胴体长为2.5米。这也是人类之一次捕获到活体的大王乌贼,深红色的胴体给当时的很多目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王乌贼的分布

大王乌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大洋中,它们的栖息深度一般在水下300-600米之间,也文献报道曾在2175米的水深处发现过大王乌贼,其生活水域与抹香鲸存在着密切的交集(如下图所示)。即便大王乌贼性情凶猛,极度危险,但它也并不能为所欲为。在自然海域中,它更大的天敌就是抹香鲸——抹香鲸每一次下潜到深海,就是为了寻找大王乌贼。在死去抹香鲸的胃中,也经常可以发现巨型鱿鱼的尸体碎块。

▲▲大王乌贼和抹香鲸的最深活动深度对比,坐标单位为英尺。

抹香鲸:世界更大的齿鲸,最长20.5米,体重57吨

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是世界上更大的齿鲸,齿鲸家族中还包括其他成员,但是个体普遍都不大,比如常见的海豚和虎鲸。与所有鲸类一样,抹香鲸也是哺乳动物,需要经常游到海面换气。它们是世界上潜水最深的哺乳动物之一(可下潜到2700米左右的深海水域),能够在水下停留长达2个小时。

抹香鲸和大王乌贼

抹香鲸的体型明显比大王乌贼更大,它可以长到20.5米,体重更是可以达到惊人的57吨,完全碾压大王乌贼。抹香鲸也是世界上雌雄二态性最明显的鲸类之一,也就是雄性和雌性个体的大小差异很大,雄性通常比雌性大30%-50%

像其他齿鲸一样,抹香鲸使用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它们在头骨上的空腔中产生一系列高频声波,使得抹香鲸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也可以正常捕猎,这也是抹香鲸能够制服大王乌贼的重要资本。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抹香鲸与大王乌贼之间并不是生物竞争关系,而是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迄今为止,人们很难找到大王乌贼能够战胜抹香鲸的直接证据。但通过抹香鲸皮肤上的疤痕可以推断,抹香鲸在与大王乌贼搏斗的过程中赢得并不轻松。

▲▲这是抹香鲸的皮肤,上面是大王乌贼的吸盘留下的疤痕,中间的表皮组织已经被吸空

▲▲抹香鲸在追赶大王乌贼

关于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的战斗,央视一套的《人与自然》栏目上曾播出过相关的特辑,当然视频也只是根据现有的证据和资料模拟出来的3D影像。

节目中提到,抹香鲸下潜到深海捕食大王乌贼需要承担很多风险。首先,它要承受巨大的水压;其次,抹香鲸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浮出水面换气,这也就意味着它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结束战斗,否则就可能面临窒息的危险;最后,大王乌贼触手腕上的吸盘也可能对抹香鲸造成肉体上的巨大伤害。

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的搏斗

究竟是谁杀死了抹香鲸?

大王乌贼对抹香鲸的种群生存构不成威胁,但人类会。

大王乌贼的硬喙在抹香鲸的肠道中会形成龙涎香——这是一种用来制造香水的珍贵原料,非常稀少,经济价值极高。龙涎香的发现给抹香鲸招来了杀身之祸,以日本为首的远洋捕鲸业大肆捕杀抹香鲸,以 *** 国内的高端香水制造业。

抹香鲸是远洋捕鲸业的重要目标,但由于捕猎过多,抹香鲸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在捕鲸者的眼里,鲸油的价值堪比黄金,这些鲸油被用于制造蜡烛、肥皂、化妆品、灯油以及其他产品。此外,鲸肉的贩卖也是船员们的经济来源之一,利益的驱动才是决定抹香鲸生死存亡的真正原因。

在过去三个世纪的捕鲸活动中,全球抹香鲸的数量从110万已经减少到了36万。如今,抹香鲸已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得到保护。只有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仍在猎杀他们(2019年7月1日起,日本恢复了商业捕鲸)。抹香鲸目前被列为易危物种,它更大的威胁来自于渔网、污染和海洋垃圾。关于抹香鲸的资源保护,还需要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努力!


关于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等深海巨物,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抹香鲸# #乌贼# #深海生物# #我要上头条#

世界上更大巨型乌贼,长18米重900斤(隐居深海)

在深海之中有许多人们还没有了解的动植物,例如巨型乌贼。它们身体巨大但是一辈子都不会浮上海面,隐居在深海。这种巨型乌贼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才被人们发现,逐渐开始了解。

巨型乌贼是世界上更大乌贼

巨型乌贼,又称大王乌贼、首席乌贼、霸王乌贼,为世界上存活的更大的无脊椎动物,为软体动物头足类乌贼目中更大的一类。巨型乌贼质量可以达到900公斤,而触须长度为13米左右。事实上,“大乌贼”一般更大可以长到18米长900公斤重。

它们生活在深海,自18世纪首次发现并获取研究样本以来,由于发现的样本较少且多残缺,对于其生活习性也知之甚少,学术界尚无法就定种达成一致。在很多人的眼中,深海巨型乌贼是终极隐居者,人们推测它们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深海的黑暗中度过的。

它们只是在死后或垂死之时才浮出水面,或者被海潮冲到岸边才被人发现。但等人们发现它们的尸体时,这些尸体要么因腐败而残缺不全,要么已被海洋中的食肉动物啃得支离破碎。巨型乌贼是世界上第二大的乌贼,之一大是巨枪乌贼。

巨型乌贼被首次发现

1873年,巨型乌贼在纽芬兰附近的“葡萄牙”海湾首次被发现。当时一艘小船行驶到一个叫“葡萄牙”的小海湾时,船员皮克发现一个大家伙正漂浮在离岸边不远的水面。当时一艘小船行驶到一个叫“葡萄牙”的小海湾时,船员皮克发现一个大家伙正漂浮在离岸边不远的水面。
船员表现出了非凡的镇定,他立即从船舵的位子上跳起来,抓起一把斧子砍断了巨型乌贼的长须和短肢。被砍下的那条长触须被带给了当地一位业余博物学家摩西·哈维牧师。经过仔细辨认后,哈维认为这条长5米、周长达1米的触须来自乌贼家族某一未知成员。

霸王乌贼,霸王乌贼简笔画-第1张图片-

关于它们的存在,博物学家已经争论了几个世纪。现在,我知道在我的手里握有打开这个神秘世界的钥匙,因为这把钥匙,自然史将翻开新的一章。”第二年,哈维牧师花巨资从一个渔民那里买下了一条完整的巨型乌贼,并在他的起居室向公众展示了这头怪物。

科学家推测,这是因为它们可能居住在离海面200-1000米深的地方,这个深度人们很难到达。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推测,一是因为有渔船进行深海拖网时偶尔捕获到了巨型乌贼,二是人们在抹香鲸的肚子里曾经找到了巨型乌贼的硬质喙,偶尔它们才到海底捕捉食物。

巨型乌贼的一对直径达25 厘米的大眼睛在黑暗的深海里得到进化,不可能适应海面上的强光,因此,当它浮出海面时会因为大量光线而致盲,变得脆弱不堪。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能捕捉到或看到活生生的巨型乌贼的原因。

这种鲨鱼,曾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强杀手”

拜斯皮尔伯格的名作《大白鲨》所赐,提到鲨鱼,我们往往就会联想到一道敏捷强悍在水下纵横穿梭的的身影,再加上一张恐怖的血盆大口。

但这其中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刻板印象,因为绝大多数种类的鲨鱼性情比较温和,并不会伤人。要知道全球现存鲨鱼超过530种,而其中有过伤人纪录的,也就十几种。

像现生鱼类中体格更大的鲸鲨,体长可达10米以上,虽然个头很大,它们滤食藻类、磷虾、小鱼这样的食物,和我们印象中那鲨鱼凶猛威武的形象完全不沾边。

不过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由于这些以大白鲨代表的少数几种恐怖鲨鱼给我们留下了过于冲击的印象,使得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他大部分大部分鲨鱼温和的形象。

大白鲨。图片来自英国摄影师Euan Rannachan

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就曾在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这样描述了鲨鱼的残暴:

“就是这些鲨鱼,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


饿慌了的时候,它们连船上的桨或者舵都不会放过。它们会趁海龟在水面上睡着的时候咬掉它们的脚和像鳍一样的肢;如果真是饿了,它们甚至会在水里攻击人,尽管人的身上并没有鱼的血腥味或者鱼的黏液。它们就是无恶不作的杀手。”

而近些年上映的《巨齿鲨》中庞大凶猛的巨齿鲨,则更将我们对鲨鱼的恐怖印象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样的一条已经被认为是消失已久的史前巨鲨,噩梦般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大开杀戒,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

不过,《巨齿鲨》里的巨型鲨鱼还真不完全是虚构,史前确实存在这样的鲨鱼,它的区区一颗牙齿,都有15-16厘米大

电影《巨齿鲨》海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展示巨齿鲨牙齿化石(盖志琨供图)

其实,我们目前所说的鲨鱼广义上是泛指大部分软骨鱼纲的成员,但是从狭义上来说仅仅是指软骨鱼类板鳃亚纲中的新鲨类

鲨鱼所在的软骨鱼纲有着拥有非常悠久的演化历史,它们脱胎自四亿多年前的远古盾皮鱼类,在4亿多年前就已经跟我们的祖先分道扬镳了。在距今4亿多年前的早志留世就出现了最早的软骨鱼类——软骨鱼类棘鱼纲的梵净山鱼和双列黔齿鱼,到了泥盆纪才出现了生态位较为高级的裂口鲨,但软骨鱼类在这一时期,个头都不大,基本上一直在海蝎子或恐鱼下的阴影下生活,这点从它们的化石大小、分布和数量上都可以体现。

最早的软骨鱼之一——新塑梵净山鱼。图片来自Plamen et,al,2022


志留纪晚期生态复原图,靠近水面中间的蓝色的鱼为早期软骨鱼——棘鱼。图片来源:M.Hattri

在随后距今 2.9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群凶猛的“海怪”游曳于世界各地的汪洋大海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瓣齿鲨和旋齿鲨,到了三叠纪到侏罗纪时期,板鳃亚纲中的真鲨类真正崛起

真鲨类的先驱——弓鲛在三叠纪的海洋中大显身手。它们分布极广,除了咸水海洋,它们甚至还把足迹遍布到了内陆的淡水湖泊,去捕食那些水域中较小的动物。

到了白垩纪时期,我们已经能看到虎鲨、须鲨、扁鲨、猫鲨这些我们现在海洋中依然能够存在的真正的鲨鱼了。这个时候鲨鱼中就有两个杰出代表,分别是白垩尖吻鲨角鳞鲨,前者可能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大白鲨,后者则是类似于今天的居氏鼬鲨。我们在白垩纪地层中不少散落的动物骨骼化石中都能见到被角鳞鲨嵌入的牙齿化石。

两只饥肠辘辘的角鳞鲨正在对一头死去的鸭嘴龙下手。图片来源:Wikipedia

到了新生代时,我们熟知的电影中出现的巨齿鲨便横空出世,一跃成为了第三纪海洋中当之无愧的霸主,这种平均14米长(吊起来有4-5层楼那么高!),更大咬合力推测为20吨的史前巨鲨,可能是地球历史上已发现的咬合力最强的生物之一。在它面前,鲸、大王乌贼等等已经足够重量级的海洋生物都显得不堪一击。

人们对这种鲨鱼的研究已经有将近400年的时间了,近些年来的古生物学家运用的一些新技术新 *** 则更进一步坐实了巨齿鲨的统治地位。在今年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名为《新生代巨齿鲨占据极高营养级地位(Cenozoic megatooth sharks occupied extremely high trophic positions)》 的封面文章中,古生物学家Kast根据稳定同位素的 *** ,利用现代海洋动物牙釉质和牙本质中氮-15同位素含量与其在食物链中地位的对应关系(即牙齿中氮-15比率越高,说明该生物所摄入的营养就越多,所在的食物链层级也就越高),发现巨齿鲨牙釉质中的氮-15比率远远高于现代的大白鲨、北极熊、逆戟鲸,说明了巨齿鲨的营养层级非常高,确实站在了当时整个食物链的顶端。

巨齿鲨的体型和影响水平以及其牙釉面的氮同位素的关系表(图片来自Emma et,al.2022)

同样是今年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另一篇期刊中,古生物学家Jack Cooper 将耳形巨齿鲨的脊柱和牙齿三维数据结合现生大白鲨的软颅骨重建计算出了一个完整的巨齿鲨模型。计算来的结果显示了耳形巨齿鲨身长超过15米,体重可达6156公斤,而且游泳速度更快,具有横跨大洋和主动捕食大型猎物的能力。

Jack Cooper利用巨齿鲨牙齿以及现生大白鲨颅骨重建的巨齿鲨三维模型(图片来自Jack Cooper et,al.2022)


中生代以来所有鲨鱼的大小对比,其中灰色的代表现生类群(图片来源Kenshu Shimada, DePaul University)


不过软骨鱼类的命运又非常的不幸, 它们熬了整整4亿年的时间,才由巨齿鲨坐稳了海洋霸主之位,但是这种繁荣并没有风光多久。巨齿鲨在地球上生活了2000万年,在200万年前的更新世却突然灭绝了,这很可能与气候突然变冷有很大关系。

尽管这是鲨鱼的不幸,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人类的幸运,想象一下要是海里还有这样的怪物存在,那么,电影《巨齿鲨》的恐怖情节恐怕是要真的照进现实了。

参考文献:

<1>Andreev, P.S., Sansom, I.J., Li, Q. et al. Spiny chondrichthyan from the lower Silurian of South China. Nature 609, 969–974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233-8

<2> Nicholas D. Pyenson,Paul L. Koch,Oh, the shark has such teeth: Did megatooth sharks play a larger role in prehistoric food webs?, Science Advances, 8, 25, (2022).

<3> Cooper JA, Hutchinson JR, Bernvi DC, Cliff G, Wilson RP, Dicken ML, Menzel J, Wroe S, Pirlo J, Pimiento C. The extinct shark Otodus megalodon was a transoceanic superpredator: Inferences from 3D modeling. Sci Adv. 2022

<4> Kenshu Shimada, Martin A. Becker & Michael L. Griffiths (2021) Body, jaw, and dentition lengths of macrophagous lamniform sharks, and body size evolution in Lamniform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off-the-scale’ giganti *** of the megatooth shark, Otodus megalodon, Historical Biology, 33:11, 2543-2559, DOI: 10.1080/08912963.2020.1812598

「深海巨物」大王乌贼和抹香鲸,两大深海巨物的终极对决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但是至今为止,人们对海洋的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将陆地完全浸没在海里,那么更高点离海平面也有1600多米的距离。地球上99%的生存空间都在海洋中,陆地只占一席之地。据估计,地球上所有海水加起来能够填满一个边长为1102公里的正方体空间,人类与之相比,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海洋究竟有多大?海底世界究竟有多神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这些问题的答案随着潜艇下潜记录的不断刷新而逐步得到解答。

走进深海世界,从10米~10911米的跨越

  • 水下10米,对潮间带生物来说已经到达边疆地带。
  • 水下100米,世界更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在这里捕猎。
  • 水下210米,这是1960年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潜艇——美国海军“海神号”的下潜深度。
  • 水下253米,这是人类自由潜水所能达到的更大深度,这里的水压是海面的27倍。
  • 水下730米,这是现代核潜艇的更大安全深度。
  • 水下830米,这是世界更高建筑——哈利法塔的高度。
  • 水下1000米,阳光无法抵达,水中一片漆黑,动物的视力严重退化,由这里开始进入半深海层。
  • 水下2300米,无眼虾在高温的海底火山周围自由繁衍、摄食,此时水温已接近冰点(0.5℃),而火山周围的温度却高达427℃
  • 水下2992米,这是地球上哺乳动物更大的潜水深度,这一记录由柯氏吻鲸创造。
  • 水下3800米,泰坦尼克号在这里长眠,此处的水压是海面的379倍,盲鳗、尖牙鱼在这里生活,与它们作伴的还有呆萌可爱的小飞象章鱼(这也是生存海域最深的章鱼种类)。

▲▲小飞象章鱼

▲▲小飞象章鱼

  • 水下6100米,从这里才开始真正进入深海层,马里亚纳海沟从这里开始向下纵深。
  • 水下8848米,这是世界陆地更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 水下10898米,2012年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这里完成了“深海探险者任务”。
  • 水下10,911米,这是目前人类所能下潜到的更大深度,记录保持者是海洋摄影师雅克?皮卡尔和唐?沃尔什中尉,这项世界纪录在1960年被创造,此处也因此被称为“挑战者深渊”。

到目前为止,人类只探索了海洋领域的5%~10%,还有数以千计的海沟生物有待发掘。即便人类下潜到了1万米以下的深海,也只是迈出了探索海洋的之一步。

大王乌贼:行踪诡秘,极度危险,身长可达18米

在深海中,或许没有其他生物像大王乌贼一样出名。它曾出现在虚构的电影和小说中,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它不存在。难以捉摸的大王乌贼,其学名为Architeuthis,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大王乌贼是世界上更大的软体动物,然而这一记录已经被刷新了。近年来,科学家在南极外海发现了体型更大的大王酸浆鱿

大王乌贼已知更大长度可达18.23米,是所在海域的顶级捕食者之一。许多人认为,古代神话中可怕的海妖至少有一部分就是以大王乌贼为原型编造的(比如北海巨妖)。

▲▲1861年,法国战舰Alecton所捕获的大王乌贼,该事件激发了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

上图中的事件具体发生在1861年11月30日。这天,法国战舰“阿莱克顿”号在大西洋海域的加那利群岛发现了一条身长约为6米的乌贼状生物,船长希耶尔和船员们用鱼叉把它叉中,又用绳套住它的尾部。但怪物疯狂地乱舞角手,把鱼叉弄断逃去。绳索上只留下一块重约18公斤的肉体。该事件甚至惊动了法国海军,之后科学界重新展开了对巨型头足类生物的研究。

从1870年到1880年,又有许多乌贼残骸被发现在纽芬兰的海岸上。 1873年,纽西兰发生多起疑似是大王乌贼的攻击事件,受害者多为被触手勒死,而且脖子上有遗留下吸盘状的伤痕。1878年11月2日,在纽芬兰顶针湾所发现的大王乌贼标本最为完整,其胴体长6.1米,触手长10.7米,估计重达1000公斤。

▲▲1873年,在美国牧师 Moes Harvey 家的浴缸里所展现的大王乌贼尸体。十九世纪,照相机的发明导致大王乌贼的尸体开始被记录下来,但在2004年之前,所有有关大王乌贼的照片都只是死去的尸体。

2004年9月,日本的研究人员在野外抓拍到了大王乌贼的活体照片。2006年11月,美国探险家斯科特?卡塞尔和他带领的科考团队获得了之一条活体大王乌贼的录像。通过图像和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王乌贼触腕和触手的内表面有上百个吸盘,吸盘的直径范围约为2.5-5cm,每个吸盘周围都有锋利的锯齿状结构,这是大王乌贼最致命的武器。

2007年12月,日本科学家用一条小鱿鱼为鱼饵,成功捕获到一条活着的大王乌贼,但因为离开深海海域,这条大王乌贼被捞上来后不久就死了。经鉴定,这条大王乌贼为未成年雌性,体长7米,胴体长为2.5米。这也是人类之一次捕获到活体的大王乌贼,深红色的胴体给当时的很多目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王乌贼的分布

大王乌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大洋中,它们的栖息深度一般在水下300-600米之间,也文献报道曾在2175米的水深处发现过大王乌贼,其生活水域与抹香鲸存在着密切的交集(如下图所示)。即便大王乌贼性情凶猛,极度危险,但它也并不能为所欲为。在自然海域中,它更大的天敌就是抹香鲸——抹香鲸每一次下潜到深海,就是为了寻找大王乌贼。在死去抹香鲸的胃中,也经常可以发现巨型鱿鱼的尸体碎块。

▲▲大王乌贼和抹香鲸的最深活动深度对比,坐标单位为英尺。

抹香鲸:世界更大的齿鲸,最长20.5米,体重57吨

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是世界上更大的齿鲸,齿鲸家族中还包括其他成员,但是个体普遍都不大,比如常见的海豚和虎鲸。与所有鲸类一样,抹香鲸也是哺乳动物,需要经常游到海面换气。它们是世界上潜水最深的哺乳动物之一(可下潜到2700米左右的深海水域),能够在水下停留长达2个小时。

抹香鲸和大王乌贼

抹香鲸的体型明显比大王乌贼更大,它可以长到20.5米,体重更是可以达到惊人的57吨,完全碾压大王乌贼。抹香鲸也是世界上雌雄二态性最明显的鲸类之一,也就是雄性和雌性个体的大小差异很大,雄性通常比雌性大30%-50%

像其他齿鲸一样,抹香鲸使用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它们在头骨上的空腔中产生一系列高频声波,使得抹香鲸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也可以正常捕猎,这也是抹香鲸能够制服大王乌贼的重要资本。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抹香鲸与大王乌贼之间并不是生物竞争关系,而是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迄今为止,人们很难找到大王乌贼能够战胜抹香鲸的直接证据。但通过抹香鲸皮肤上的疤痕可以推断,抹香鲸在与大王乌贼搏斗的过程中赢得并不轻松。

▲▲这是抹香鲸的皮肤,上面是大王乌贼的吸盘留下的疤痕,中间的表皮组织已经被吸空

▲▲抹香鲸在追赶大王乌贼

关于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的战斗,央视一套的《人与自然》栏目上曾播出过相关的特辑,当然视频也只是根据现有的证据和资料模拟出来的3D影像。

节目中提到,抹香鲸下潜到深海捕食大王乌贼需要承担很多风险。首先,它要承受巨大的水压;其次,抹香鲸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浮出水面换气,这也就意味着它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结束战斗,否则就可能面临窒息的危险;最后,大王乌贼触手腕上的吸盘也可能对抹香鲸造成肉体上的巨大伤害。

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的搏斗

究竟是谁杀死了抹香鲸?

大王乌贼对抹香鲸的种群生存构不成威胁,但人类会。

大王乌贼的硬喙在抹香鲸的肠道中会形成龙涎香——这是一种用来制造香水的珍贵原料,非常稀少,经济价值极高。龙涎香的发现给抹香鲸招来了杀身之祸,以日本为首的远洋捕鲸业大肆捕杀抹香鲸,以 *** 国内的高端香水制造业。

抹香鲸是远洋捕鲸业的重要目标,但由于捕猎过多,抹香鲸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在捕鲸者的眼里,鲸油的价值堪比黄金,这些鲸油被用于制造蜡烛、肥皂、化妆品、灯油以及其他产品。此外,鲸肉的贩卖也是船员们的经济来源之一,利益的驱动才是决定抹香鲸生死存亡的真正原因。

在过去三个世纪的捕鲸活动中,全球抹香鲸的数量从110万已经减少到了36万。如今,抹香鲸已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得到保护。只有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仍在猎杀他们(2019年7月1日起,日本恢复了商业捕鲸)。抹香鲸目前被列为易危物种,它更大的威胁来自于渔网、污染和海洋垃圾。关于抹香鲸的资源保护,还需要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努力!


关于抹香鲸与大王乌贼等深海巨物,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抹香鲸# #乌贼# #深海生物# #我要上头条#

日本近海发现一只大王乌贼尸体,全长3.4米

大王乌贼与工作人员对比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崔天也】21日,临近日本海的日本岛根县居民发现到一只大王乌贼的尸体,全长3.4米。居民随后联系附近水族馆将这只大王乌贼取走。

日本《朝日新闻》22日报道称,之一个发现这只大王乌贼的是一名当地女性居民。她对记者称,当时正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最初以为是条鱼,停下车走近以后才发现是一只大王乌贼。

工作人员测量大王乌贼长度

报道称,居民在发现这只大王乌贼时,乌贼已经死亡。经水族馆工作人员调查,这只大王乌贼为雌性,体内有卵。乌贼重135公斤,全长3.4米,仅身体部份就有1.34米长。乌贼的两只捕食用的触手已经没了,如果有的话,全长能达到6至7米。

这只被发现的大王乌贼已经是自2014年9月以来,在岛根县滨田市海域上的第三只。一位水族馆的工作人员称,大王乌贼应该栖息在水深600至1000米左右的太平洋深海中,来到滨田市海域应该是被对马暖流冲过来的。

据报道,此次发现的大王乌贼已经被冷冻保存,并将于3月23日至24日的春日祭活动在该水族馆展出。

标签: 乌贼 霸王 笔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