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更大的国际组织。目前联合国成员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国家。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国中话语权更大的就是美、中、俄、英、法这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然五常之中也有高低之分——这就像是人的手指一样长短不一。五常之中有上三常和下两常之分:上三常是美、中、俄这三个超大型国家,下两常则是英、法两国。那么如果英、法两国对比一下究竟谁强谁弱呢?
英国的国土面积约为24.41万平方公里;法国本土面积约为553965平方公里、海外领土面积约为118869平方公里。法国本土与海外领土加起来的总面积约为672834平方公里。这大致相当于英国领土面积的2.76倍。法国的海外领地使其拥有辽阔的领海面积:法国的领海面积高达1008万平方公里。相比之下英国的领海面积约为546万平方公里。法国海陆总面积约为1075万平方公里,而英国海陆总面积约为571万平方公里。
目前英国的人口数量为6800多万,而法国的人口为6500多万。英国在人口数量上略多于法国,但法国在领土面积上相比英国有倍数优势。当然现在英国和法国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阶段。从未来两国人口发展趋势来看谁都没优势可言。在经济方面英、法两国大致处于差不多的水平:2021年英国的经济总量约为3.19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47203美元;法国的经济总量约为2.95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44853美元。
乍一看英国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都高于法国。可这样的差距放在各自数万亿美元的总量和上万美元的人均量中其实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英、法两国的经济数据大体上还是比较接近的。大体上英国在金融领域和新兴产业领域优势明显,法国则在传统制造业方面有着相对更为强劲的实力。长期以来英镑一直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法郎目前已被欧元取代。
尽管被美国纽约的华尔街抢走了部分风头,但英国的伦敦仍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目前伦敦依然是全世界更大的外汇交易市场、更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更大衍生品交易市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共有550多家跨国银行、170多家国际证券公司在伦敦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如今英镑仍与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并列为全球储备货币。
英国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截至2014年8月英国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占全世界学术论文总量的9%,引用量达12%,这一数据仅次于美国。英国科学家获得国际大奖的人数约占世界的10%,迄今为止英国已诞生过78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位居世界第二)。2012-2016年间英国高科技公司吸引到的总投资额相当于法国、德国、荷兰三国的总和。
由此可见英国在金融领域以及新兴高科技产业领域相比法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相比之下法国则在汽车机械制造、航空、核电、军工、冶金、电气、食品、化工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法国有28家企业得以跻身世界500强。法国的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法国的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足以与美国波音公司分庭抗礼的空客公司就是在法国成立的。
法国的钢铁工业、纺织业也位居世界第六位。同时法国也是欧盟更大的农业生产国:欧洲更大的100家农业食品加工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更大的100家农业食品加工集团中也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占到了世界市场的11%左右。如果说我们对法国的工农业生产还缺乏直观的印象感受,那么对以兰蔻、圣罗兰、纪梵希、宝诗龙等为代表的奢侈品牌基本上都耳熟能详。
那么英国和法国的军力比起来又如何呢?英国现有225枚核弹头,而弹道导弹的射程约为12000公里。法国公开的核弹头“不到300枚”,导弹射程达5310公里。法国方面并未公开自己具体的核弹头数量,只是笼统声称不到300枚。如果法国的核弹头数量接近于300枚,那么就在数量上超过了英国的225枚,所以法国在核弹头的数量上可能比英国略占优势。
可英国的弹道导弹射程已发展到12000公里。这相当于法国导弹射程的两倍多,所以英国在射程上占据绝对优势。总体上英国在核武器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不过核武器更多是作为一种军事威慑力量存在,那么两国在常规武器层面的实力对比又如何呢?英国曾拥有过一支傲视全球的海军,然而如今英国的海军整体实力其实是弱于法国的。2017年三艘无敌级航母退役后英国一度暂时成为了一个无航母国家。
相比之下法国则拥有3.6万吨级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法国是目前除美国之外唯一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法国除了在航母方面占据优势之外还拥有140艘水面舰艇和潜艇,相比之下英国海军所拥有的海面舰艇和潜艇数量为130艘。目前法国海军略占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明显。英国目前尚有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在建。
因此英、法海军实力的对比也有可能随着这两艘航母的下水被扭转。在陆军方面英国有700辆主战坦克、2500辆装甲车和侦察车、650辆步兵战车;法国有1200辆主战坦克、1800辆装甲侦查车、800辆步兵战车、4000辆装甲运兵车。英国空军拥有700架各种军用飞机,法国空军拥有1000架各种军用飞机。目前英国在装备现代化水平和军费开支上强于法国,但法国拥有北约成员国中除美国外更高的自主国防工业水平。
法国的幻影、阵风甚至可以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同美国生产的装备同台竞争。与此同时法国也是北约成员国中极少的没有美国驻军的国家,法国还试图组建足以同美国分庭抗礼的欧洲军事联盟。法国在军事国防领域的独立自主程度比起同美国关系特殊的英国要高得多。迄今为止法国仍在自己的许多非洲前殖民地保留有驻军,法国因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
英、法两国的军力在规模和武器装备上并无明显的差距,不过法国在国防工业方面的独立自主程度高于英国。对比完了英、法两国各自的经济、科技、军力水平接下来看看英、法各自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尽管英、法两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英国同时还是英联邦的盟主。英联邦有52个成员国,此外南苏丹、苏丹、苏里南三国正在申请加入英联邦。
法国也和自己的前殖民地组成了法语国家组织。如今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法国在非洲拥有的军事基地是最多的,在驻军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美国。非洲的许多矿业和电信及能源业务都被法国公司所控制。法国还通过法语国家组织对非洲的法语国家施加影响。总的来看英国在国际影响力上还是压法国一头。52个英联邦成员国的国土面积加起来达到了31462574平方公里、人口加起来约为23.28亿。
迄今为止英语还是世界通用语言,伦敦依然还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如今国际通用的时间、空间、速度、里程、重量、货币、食品、医药等计量单位很多都出自英国,同样很多国际通用的工程技术规范、医药技术标准、会计准则也出自于英国。英国还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英国的足球水平尽管不见得是全球之一,但英超的足球产业链绝对是世界之一。
欧洲人口最多的五个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欧洲和亚洲的主体都位于亚欧大陆上,在七大洲中欧洲的面积并不大,总面积仅为1016万平方公里,排名七大洲第六位,仅仅比大洋洲面积大一些。从地形上看欧洲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但是由于地处中高纬度地区,热量相对不足,不利于农作物谷物生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欧洲的人口容量并不大,美洲的土豆传播到欧洲以后,开始大规模种植,欧洲人口才快速增加。
欧洲人口最多的五个国家
目前整个欧洲的人口数量约为7.4亿人,欧洲国家数量众多,目前共有48个 *** 国家,这些国家面积大小差别很大,各国家在人口数量方面也差别很大。我们来聊聊欧洲人口最多的五个国家,首先我们俄罗斯排除,虽然俄罗斯是一个人文地理上的传统欧洲国家,但是毕竟地跨欧亚两大洲,如果俄罗斯算是欧洲国家,那么俄罗斯显然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俄罗斯的人口数量为1.44亿人,排名世界第9位,不过人口密度仅为8.8人每平方公里,地广人稀。
欧洲西部
除了俄罗斯之外,欧洲人口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欧洲人口数量排名第五位的国家:西班牙。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南临地中海,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西临葡萄牙,北部濒临大西洋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西班牙的国土面积约为50.6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四川省的面积略大,西班牙的人口数量约为4657万人,排名世界第30位,人口密度约为92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9%,几乎接近人口零增长。
伊比利亚半岛夜间灯光图
欧洲人口数量排名第四位的国家:意大利。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国土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等国接壤。意大利的国土面积约为30.1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浙江省的大小,意大利的人口数量约为6055万人,排名世界第23位,人口密度约为20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增长,有些年份甚至是人口负增长。
英国伦敦
欧洲人口数量排名第三位的国家:英国。英国是欧洲的老牌强国,领土并不在欧洲大陆,主要领土是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的大不列颠岛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国土面积约为24.41万平方公里,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相当。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方面光照和热量相对较差。英国的人口数量约为6602万人,排名世界第22位,人口密度约为27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9%。
大巴黎区卫星地图
欧洲人口数量排名第二位的国家:法国。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属于西欧地区,是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之一,也是欧洲面积第三大,西欧地区面积更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为67.2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青海省面积略小。法国南部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中北部地区为平坦的西欧平原,适宜开展农业生产。法国的人口数量约为6711万人,排名世界第21位,人口密度约为10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9%。
欧洲夜间灯光地图
欧洲人口数量排名之一位的国家:德国。德国位于欧洲西部,地处中欧地区,北临丹麦,西部与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接壤,南临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相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德国的国土面积约为35.74万平方公里,和我国云南省面积相当。德国的人口数量约为8269万人,排名世界第17位,是欧洲除俄罗斯外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人口密度约为231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2%。
欧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欧洲国家除了地跨亚欧的俄罗斯之外,其余的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国土面积都不是很大,比如上述五个国家,国土面积都在二十至六十几万平方公里之间,人口数量在4000千多万至8000多万之间,彼此差距都不是很悬殊,也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在人口方面都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的状况,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人口的负增长,而且人口老龄化严重。
引言
魏源曾经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认为中国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才能够发展起自己的力量,以抵御外敌的入侵,因为西方在近代的强势崛起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在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国家的资本经济迅速发展,不仅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西方各国的国家实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01
早前, 英国凭借国内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从殖民地掠夺来的大量原料,迅速积累起了大量的财富,很快就进入了强国队列,甚至成为了世界霸主。此后,英国就不断地在海外开拓自己的殖民市场,以便攫取更多资本来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在巅峰时期,大英帝国辖有的国土超过3000余万平方公里,足足占了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盛极一时,还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
▲大英帝国全盛时期领地
遗憾的是,英国在二战中消耗了太多的人力财力,使得国家元气大伤,而那些海外殖民地也趁着民族独立浪潮,争先恐后地脱离了英国的统治,导致英国的国土面积大幅度缩水。原本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为被殖民国家的纷纷独立,最终仅剩下了24.4万平方公里的本土、3个面积加起来有768平方公里的王权属地、以及14个面积约172.8万平方公里的海外属地。
▲面积更大的英国王权属地——马恩岛
这些海外属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位于世界交通要道枢纽,不然就是有非凡的战略价值,这也是无论如何英国都不肯放弃这些土地的原因,直到今天英国也还是会向这些地区提供各种经济和军事援助。
02
不过,这些属地中最让英国人骄傲且重视的,还是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英属南极领地。这是英国的第15个海外属地,是英国所拥有的海外属地中面积更大的一块,面积足足超过170.94万平方公里,约等于10个韩国那么大。
▲南极洲风光
英属南极领地,位于南极洲,具体是在南极点到南纬60°,西经20°和80°之间,当然也包括了英国在南极周围占领的其他岛屿,帕玛半岛、龙尼冰架、威德尔海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可让人们不解的是,为何英国会选取这么一块区域作属地呢?而他们又是时候什么时候采取的行动?
▲英属南极领地旗帜
其实,英国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占领了许多南极岛屿。英国还曾派出专家对南极洲进行了资源勘测,当时英国专家们发现南极点到南纬60度这之间的区域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极具开发价值,因此英国才会选取了这块土地。
1908年,英国正式向世界宣布自己对南极属地的所有权。因为在二战开始之前,英国的国家实力非常强大,在世界上鲜少有国家能与之匹敌,所以当英国发表对于南极领地的 *** 声明之时,国际上并没有出现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03
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世事变移,盛衰易位。”二战后,各个国家排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昔日傲视群雄的“日不落帝国”不再辉煌,美苏两国凭借超强的实力登顶英雄榜,成为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反观当时的英国,因为在二战中消耗太大,早已丧失了世界之一的地位,反而沦为了美国的附庸。
▲二战英国飞机旧照
面对全新的世界格局,美苏两国对于南极洲的土地也有了别样的想法。由于之前南极洲已经被英国、法国、荷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占领,几乎有价值的土地都被瓜分干净了,所以美苏两国便打着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提议应该就此取消所有国家对南极洲土地的所有权。
▲如今的哈雷科考站
于是在1959年12月1日,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南极条约》,并达成了南极洲“不能被占领,也不能用于军事目的,只能用于科学研究”的共识。尽管当时英国对此非常不满,但出于对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忌惮,也只得同意了该条约,并且撤回了自己的驻军。
结语
不过,英国始终不愿意放弃对南极属地的所有权,不仅以《南极条约》的名义在此建立了哈雷站、西格尼站等四个科考基地,还花重金在当地打造旅游设施和博物馆吸引游客,以此向全世界证明,英国依然在事实上控制着这片土地。尽管这不被全世界认可,但英国也仍然把这块南极属地写进了自己的教科书当中。
参考资料:
《海国图志》《儒林外史》《列国志:英国》
英国面积到底多大?本土24万,海外172万平方公里,等于10个广东1453年,英格兰王国在百年战争中输给法国,丧失了所有欧洲大陆领地,同时也失去了它在欧陆事务中的发言权,这使得英格兰被迫修改国策,转而专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
英格兰王国
第二次百年战争中,英国趁机崛起,并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殖民地,1815年大英帝国在战争中获胜,并先后夺取法国、荷兰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了英国海上之一霸主的地位。
地球上曾经被大英帝国统治过的地区
1921年,大英帝国的扩张达到了历史顶峰,国土面积34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的22.36%,是人类历史上面积更大的帝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苏轼于1076年9月15日(丙辰中秋)
英国是世界上之一个工业化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这一时期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在全球拓展殖民地的同时,也使自身的商业与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增长。
从1763年赢得英法七年战争起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一直是世界之一强国。
经历过一战和二战的摧残后,英国国力已无力支撑这个体量庞大的帝国;也由于英国在殖民地采用的精英教育、分而治之的方式,导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渐开,各个殖民地开始反思英国的统治,并且谋求完全独立。
自此,大英帝国开始瓦解,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
截至2020年2月的英联邦成员国:蓝色为联邦王国成员国,粉色为共和制成员国,绿色为君主政体成员国
英国伦敦议会广场前的英联邦成员国国旗
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实体,而是由54个 *** 国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组织,它于1949年在英国成立,总部设在伦敦马尔博罗大楼。
马尔博罗大楼
英联邦现有54个成员国,国土总面积2995万平方公里。
天文地理上,太阳在当今的英联邦上空仍然不落,但是现在的“日不落帝国”早已物是人非!
目前,英国 *** 范围仅包括英国本土、3个皇家属地、14个海外领土:
英国本土及海外领土(包括声称 *** 的南极领地)
伦敦议会广场前的英国国旗与各海外领土旗帜
英国本土 - 24万平方公里
英国本土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等4个部分,在一个统一的联合王国内部,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通过权力下放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 *** ,其中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可以被称做为“国”,而北爱尔兰则被称为“省”。
英国本土: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英国3个皇家属地 - 768平方公里
英国3个皇家属地都不是 *** 国家,而是独立管理的英国王室自治领地。
- 马恩岛:572平方公里
- 泽西行政区:118.2平方公里
- 根西行政区:78平方公里(含根西岛、奥尔德尼岛、萨克岛)
英国3个皇家属地
英国14个海外领土 - 172万平方公里
英国海外领土的 *** 属于英国,国家元首是英国君主(目前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英国王室通常在拥有常住人口的海外领土,任命一位总督代表她的权力。
-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255平方公里
- 安圭拉:91平方公里
- 百慕大:54平方公里
- 英属印度洋领地:46平方公里
- 英属维尔京群岛:153平方公里
- 开曼群岛:264平方公里
- 福克兰群岛(与阿根廷有争议):12173平方公里
- 直布罗陀:6.5平方公里
- 蒙特塞拉特:101平方公里
- 皮特凯恩、亨德森、迪西和奥埃诺群岛:45平方公里
- 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420平方公里
- 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4066平方公里
-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430平方公里
- 英属南极领地(未获国际承认):170万平方公里
英国声称拥有 *** 的英属南极领地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所有英国海外领土的国家元首
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通过军事征服获得的领土不再被国际社会承认;现代国际政治中,也不再以扩张领土来作为维护各国利益的方式。
但是对于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疆域的缩减都不会是一件让国民愉悦的事情。
2016年英国举行脱欧公投,结果为52%同意、48%反对,因此英国 *** 决定脱离欧盟;2019年12月英国议院以358票对234票通过,自2020年1月31日起退出欧盟。
英国已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离欧洲联盟
苏格兰民族党放言,假如环境跟2014年公投时有“显著及实质的改变”,例如苏格兰被迫脱欧,苏格兰将会尝试重启独立公投。
北爱尔兰的新芬党措辞则更为强硬,声明英国 *** 无法代表他们的经济及政治利益,认为北爱尔兰应该启动国界公投,决定是否脱离英国,“回归”唯一接壤英国边境的欧盟成员国,爱尔兰。
关于英国的话题,大家有什么其他看法吗?请在下方留言发表您的意见。
如喜欢本文,请关注头条号@北美公子,获得最新鲜的一手国际资讯,加关注吧!
英国和法国,究竟孰强孰弱众所周知,英国和法国在过去和现在都有很深的渊源,两个国家爆发了百年战争,拿破仑时期,英国所领导的反法同盟也击败了法国,但两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又经常是盟友的关系,二次世界大战,两个国家携手击败了德国2次,在伊拉克,利比亚战争中,两个国家也是一起出兵,那这两个国家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正如丘吉尔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两个国家之间,究竟谁更强一点呢?
英国人口6500多万,面积大约为24万平方公里,跟我国的广西省差不多大,法国人口6600多万,面积大约为55万平方公里。英国GDP为2.86万亿美元,排世界第五,法国为2.42万亿美元,排世界第六。这里要声明的是,之前一直是法国的GDP大于英国的,但从2014年开始,英国把黄,赌,毒这三个产业也加入到GDP的计算当中,英国的GDP则是领先于法国的。在欧洲,除了英国之外,荷兰也把性产业加入到GDP中。
在欧洲,英法德一直是被誉为欧盟的三驾马车,其中德国的经济是一枝独秀,但英国和法国也是各领 *** ,伦敦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占整个英国GDP的十分之一,过渡依赖金融业,工业实力急剧减弱,的确金融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如果是一些小国比如新加坡,冰岛片面发展金融业,的确可以让国家富裕起来,但在国际上的大国,每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是有强大的工业作为支撑,比如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
相比较法国,它的工业体系比较完善,在航空航天,核能,生物制药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上只有4个国家可以独立制造高铁,就是中国,日本,德国和法国,整个欧洲,只有法国有独立的军工产业,它可以独立制造和生产战斗机“幻影2000”,而在70多年前,英国皇家空军在大不列颠空战中击败了德国法西斯的空军,世界上更先拥有雷达和坦克的都是英国,而现在由于英国加入了北约,把国防的重任都依托给了美国。为了讨好美国,不惜与欧盟决裂。
法国和英国都是属于世界上的大国,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很多国际问题上都是一个鼻孔出气,比如制裁俄罗斯,空袭利比亚,但在有些问题上,还是有不一致的时候,法国当年为了摆脱美国独自发展,在戴高乐时期退出了北约,并且与新中国建交,而英国在1972年才正式与中国建交。英国为了应对恐怖威胁,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建立了情报互换工作,没有拉法国入伙,这一度让法国大为恼火。
在世界500强企业上,法国有29家上榜,英国有23家,法国主要是奢饰品,英国主要是金融业,在世界上工业制品的产品占有率主要是日本和德国,英国最靠前的公司是英国石油公司,世界第十名,法国最靠前的公司是安盛集团,世界第25名,在教育方面,英国显然要比法国更好一点,剑桥和牛津大学都是位于英国,借助于英语的优势,英国文化的传播也比法国文化传播的要更迅速,也更受其他国家的人民欢迎,法语系的国家虽然也很多,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但比不了英语,甚至还比不了拉丁语和 *** 语。
现在的国际环境是一超多强,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还有其他的一些强国,只有欧盟以一个整体在国际上发声,才能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发言权,如果单独来比较的话,不但跟美国相差太大,就跟中国,日本相比,也是差太多,何况印度和巴西也在后面追赶,所以抱团才是合理的发展方式。
在英国人自己眼中,英国面积到底有多大?他们怎么衡量自己的国家?和我们所了解的一样吗?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位于欧洲西部的北大西洋上,与欧洲大陆隔着英吉利海峡,主 *** 于大不列颠岛上,分为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另外还占据爱尔兰岛的东北部极其周围近海的附属岛屿。
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英国,其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之一大殖民帝国,名副其实的霸主,其殖民地面积相当于本土面积的100倍,因每一刻都能在英国的领地看到升起的太阳,号称“日不落帝国”。
如今的英国依旧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仍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和军事大国,也是英联邦元首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始会员国,同时也是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我们的认知里,现在的英国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24.4万平方公里的西欧小国,排名全球76位,大约相当于我国广西的面积,远小于55万平方公里的法国,甚至比37万平方公里的日本还小不少。
但事实上,英国人自己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眼中的英国可比我们眼中的大得多了,具体大多少呢?领土遍布七大洲,172万平方公里,如果再加上本土的24.4万,总面积将近200万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
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从全球排名第76,一跃上升到排名全球第13,大于墨西哥,仅小于沙特 *** 。
那么英国人眼中的172万平方公里土地哪里来的呢?
这些就是英国海外领地,一共14块,共26万人。
1.安圭拉:位于加勒比海背风群岛北端,面积96平方公里,包括安圭拉岛约91平方千米和松布雷罗岛约5平方千米以及附近几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人口约一万人,主要是黑人,官方语言为英语。165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2.开曼群岛:位于佛罗里达半岛南方600公里的加勒比海中,由大开曼、小开曼和开曼布拉克3个岛屿组成,面积264平方公里,人口6万,首府乔治城。开曼群岛是世界第四大离岸金融中心,也是著名的潜水和旅游度假圣地。主要依靠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经济。据史料记载,英国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曾于1586年到达这里,并命名为开曼群岛
3.英属维尔京群岛:位于加勒比地区波多黎各岛以东,西南是美属维尔京群岛,由50多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万。首府罗德城。
4.蒙特塞拉特:位于西印度群岛中背风群岛南部的火山岛,由哥伦布在1493年以西班牙同名的山命名。岛长18公里,宽11公里,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1万人,岛上有三座活火山,使得岛上多处不可居住。首府布莱兹。
5.百慕大:位于北美洲东部的大西洋上,群岛由7个主岛及150余个小岛和礁群组成,呈鱼钩状分布。总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6.7万。是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
6.直布罗陀: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直布罗陀海峡东段北岸,对面是西班牙的北非属地休达市,扼守直布罗陀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布罗陀海峡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唯一的海上通道。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3.4万。1704年起被英国占领。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要塞和海空军基地,有现代化装卸设备、船舶修理厂,并有钟表制造、酿酒等行业。
7.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西印度群岛中的一个小岛群,位于巴哈马群岛东南端,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同古巴隔水相望。由3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8个岛常年有居民。总面积430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首府科伯恩城。
8.圣赫勒拿: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数约6000人,是南大西洋中的一个火山岛,离非洲西岸1950公里,离南美洲东岸3400公里,孤悬大洋中。圣赫勒拿岛与其南方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一起组成英国的直辖殖民地圣赫勒拿。首府詹姆斯敦。当年法兰西之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就是被流放到这里直到死去。
9.皮特凯恩群岛:群岛位于太平洋中南部、波利尼西亚岛群东南部,由皮特凯恩岛和附近无人居住的奥埃诺、迪西和亨德森3个小岛组成,面积47平方公里。主岛面积5平方公里,只有不到100人在这里居住,皮特凯恩群岛是世界上居住人口最少的地区。
10.南乔治亚岛与南桑威奇群岛:英国在大西洋南部的海外属地。由一连串偏远且荒凉的岛屿组成,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南乔治亚岛为该属地的更大岛屿,位于西北部,南桑威奇群岛则位于南乔治亚岛东南约700公里,311平方公里。此属地距离福克兰群岛约1300公里,并同样与阿根廷存在 *** 争议。 因气候恶劣且荒凉,没有常驻人口。
11.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是两个位于地中海东端、塞浦路斯岛上的英国军事基地,分为两块儿,分别位于该岛南端的亚克罗提利与东南角的德凯利亚。英属基地区的土地 *** 属于英国,是英国的境外领地中之一种。面积254平方公里,一共有3500人的英国部队长期驻守。
英属基起源于殖民时代,英国在其海外殖民地先建立了军事基地之后,由于殖民地独立建国后军事基地变成一孤立区域。在塞浦路斯,英国共建立了两个像这样的军事基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1869年时开通的苏伊士运河,运河是英国与当年海外殖民地印度之间必经的联络航线。1960年塞浦路斯独立建国时,英国保留了这两小块军事基地,至今依然掌控在英国手中。
12.福克兰群岛: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的群岛,地处南美洲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公里处,法国、英国、西班牙和阿根廷都曾在岛上设立定居点。英国于1833年宣布其统治地位,但阿根廷也宣称拥有岛上 *** ,两国处于争议状态。
整个群岛包括主岛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岛和776个小岛,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人口3500,群岛首府斯坦利,位于东福克兰岛。
13.英属印度洋领地:是英国在印度洋的海外领地,包含了查戈斯群岛及附近总数达2300个大大小小的热带岛屿,总土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人口3500人, 整个群岛位于马尔代夫南方,介乎非洲东岸与印尼的中间。群岛最南端的迪戈加西亚岛,也是领地中更大的岛屿,占据了整个印度洋正中心的位置,战略地位重要。
14.英属南极领地:英国在1908年宣称拥有南极洲帕玛半岛,龙尼冰架和威德尔海一片扇形区域, 英属南极领地还包括了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占英国所有海外领地的98%,对于地域狭小的英国来说象征意义重大。
但是,英国和一些殖民列强瓜分南极洲的行为,不被世界各国承认。1959年,世界各国联合签署了《南极条约》,条约规定,不允许任何国家对南极有领土要求,南极地区仅可以作为科研考察等用途。但是,还是有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新西兰等一些国家,仍声称对南极的某一个扇形区域为自己的海外领地。
正因如此,英国民众也就有了英国海外领地包含南极属地的说法,尽管这个说法在国际上并不被认同。而法国,挪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南极洲有领土要求的国家,互相承认英属南极领地。
英国海外领地是在17世纪中期及以后的二百年间,当时的大英帝国综合国力稳居世界之一,是当时名副其实的霸主,在世界各地都有领土,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更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更大时达到3550万平方公里。
到了在19世纪末期,美国开始崛起,两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英国都是胜利国,但也遭到了巨大重创,使其对于殖民地的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最终,世界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日不落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如今英国所宣称的14块海外领土, *** 归于英国,但并不属于联合王国建制。它们是曾经大英帝国的残余部分,部分领土经投票表决愿意继续留在英国,有些领土则尚未取得完全独立,剩下则是无人居住的不毛之地。
阅读拉近了你我,偷偷地给个关注呗,不胜欣喜
地理冷知识:中国与欧洲面积一样大,5个原因让国人极少知晓趣味地图对比:中国与欧洲一样大,一省可敌欧洲一国
【冷知识】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共有大大小小197个国家和36个地区。我们的中国,是面积第三大国。陆地面积超960万平方公里,与整个欧洲大小相当(1016万平方公里)。
这是每个学过地理的人都应知道的常识,但现实却是成了"冷知识"!
这事儿你还别不信,眼镜哥绝没有信口开河,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近日眼镜哥在工作上亲遇了一件事,也因这事儿,才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写文原由
大多数的人,地理常识缺乏!
事情起因于最近的一次项目工作会,公司在讨论未来海外业务的主要地区方向时,某团队给出了选择欧洲的理由竟然是地域面积辽阔!玩味儿的事情是:恰巧主要竞争选项是非洲。这一群年轻的同事在讨论时,竟煞有其事的说:"欧洲有几十个国家,面积比中国大很多倍,又有很多发达国家,市场需求将比国内大很多。"关键是有那么几位老领导还深以为然!
眼镜哥当场就震惊咯!但冷静下来,也就释然了。关于这样的地理错误认知,生活工作中比比皆是,甚至于更为夸张。比如"广东和广州分不清谁是省会","贵阳、贵州也傻傻分不清","重庆和四川是一个省"···欧洲离我们那么远,弄错了也很正常。
PS:在地理认知方面,女同胞们往往更蒙圈。
废话不多说,回归本期主题,看看中国如何与欧洲PK,中国一省硬抗十余国。
中国VS欧洲 面积数据对比
总面积对比,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比欧洲1016万略小。
不过欧洲有超40%的面积(430万)都属于俄罗斯,剩下的586万(不足60%)分为44个国家和地区(包含土耳其欧洲部分),平均国土面积13.3万,比我国安徽省面积还小。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也在欧洲,仅0.44平方公里,也就中国一个大型高铁站的大小,是我国最小省级行政区澳门的约1/75。
此外,欧洲虽比我国略大,但总人口仅有我国的一半(7~8亿)。
各省vs各国 直观地图对比
从前面的总体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欧洲各国(除俄罗斯)大小也就我国一个省的水平,像新疆、内蒙古这样的大省份甚至可以比整个西欧或者中欧面积还大。下面从大到小,一一的地图对比。
1.新疆=南欧
一个新疆(166万),面积与南欧18国面积总和相当(169万)
比我们熟知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葡萄牙5国面积总和(163万)还略大。
2. *** (123万)=英国+德国+法国
*** 比西欧或中欧的面积还多20万(1个陕西)
3. 内蒙古(118万)=法国+德国+希腊+波黑
内蒙古比西欧或中欧的面积还多出1个山东
4. 青海(72万)vs法国(64万)/乌克兰(60万)
5. 四川(48.6万)vs西班牙(50.6万)
6. 黑龙江(47万)vs瑞典(45万)vs甘肃(43万)
7. 云南(39.4万)vs挪威(38.5万)
且比德国、芬兰、波兰、意大利(30~36万)4国面积都大
8. 广西(24万)=罗马尼亚=英国
9. 湖南(21万)=白俄罗斯=陕西
10. 安徽=希腊=福建
河北、吉林、湖北、广东、贵州、河南、江西、山东、山西、辽宁10省面积大小介于白俄罗斯与希腊之间。
11. 江苏vs浙江vs保加利亚vs冰岛
匈牙利(9.3万)、葡萄牙(9.2万)均比江苏、浙江略小
12. 重庆(8.2万)vs塞尔维亚(塞铁)/奥地利/捷克
13. 宁夏(6.6万vs爱尔兰(7.0万)/立陶宛(6.5万)
14. 台湾(3.6万)/海南(3.5万)vs摩尔多瓦(3.4万)
两省比丹麦、荷兰、瑞士3国面积略小,比比利时略大。
15. 北京(1.6万)vs黑山(1.4万)vs天津(1.2万)
16. 上海=2.5个卢森堡
17. 香港=2个安道尔
18. 澳门=75个梵蒂冈
结语
国人对欧洲传统"大国"的地理面积认知大小一直存在偏差甚至于错误。眼镜哥思前想后认为主要有以下5点原因:
1. 大多数人在中学学过的地理知识,由于工作生活中应用较少,很多常识性的知识均被遗忘,或就从没有过记忆;
2. 非地理因素上的"大"与地理上的"大"划等号,由于地理知识的缺乏,容易将日常生活中关于法国、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大国"、"科技大国"等用词,混淆为地理面积的"大",这种认知偏差,久而久之,就直接被划等号;
3. 传统印象"根深蒂固",在第二点的基础上,有点年纪的国人,在他们的时代(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接受的舆论信息导向比起现今更甚,加上"欧美"经常捆绑一起出现,欧洲各国借美国的光,地域面积也"水涨船高"成了大国,认知偏差更大;
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欧洲传统发达国家产品和品牌已深入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会引导我们更"看重"、"看大"这些国家;
5. 将3D的地球转化为二维地图时,所采用常用 *** (如墨卡托投影)导致地图失真严重,高纬度(欧洲)地区被严重拉伸放大,低纬度(非洲)地区被拉伸比例较小,所以从世界地图上看,欧洲几乎非洲一样大,误导了我们对真实大小的认知,实际上欧洲面积仅非洲的1/3。
眼镜哥寄语: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有很多的常识认知错误或缺失,这很正常,但涉及到具体工作或生活时,就必须得求真求实,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否则丢脸是小,导致严重后果是大。
延伸阅读:
英国的领土变迁,20世纪面积超过三千万,二战后仅剩24万平方公里如果说大航海给了欧洲国家一样的机会,蒸汽革命则让英国有了超越的可能。技术、财富、实力,分别对应了蒸汽革命、殖民地、以及枪杆子。对于英国来说,他们的枪杆子是海军。这是英国古老的军种,处于大不列颠岛的迷雾中,英国迫切需要海军维护自己的生存。
9世纪时,他们就投入建立了之一支舰队。中间虽然屡次兴废,却没有真正的断绝。但海军的发展,需要财富和技术的支持。当蒸汽革命到来后,英国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19世纪中叶,英国拥有了200余艘蒸汽舰船,20万官兵,开始成为世界海军强国。借助这样的海军力量,英国开始更快的扩张,大量殖民地被纳入管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殖民地带来财富,财富被投入到海军和技术中。技术又可以反馈到海军。海军可以帮助扩展殖民地。
除了简单的领土扩张,英国开始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比起简单的武力,这更有助于管辖、扩张他们的殖民地。英国王室成为一个很好维系帝国统治的纽带。
很长一段时间内,维多利亚女王都是殖民地民众心中,仁慈可敬的君主形象。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开始以印度女皇的名义出现。不久后,大英帝国的名号被正式使用,出现于官方文件中。对于殖民地,大英帝国有极强的号召力。
对外,英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让自己在欧洲拥有绝对优势的地位。他们推行“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让欧洲各势力保持平衡。如果有新兴国家开始威胁到英国的地位,英国就会联合其他国家,鸣鼓而攻之。
从1815年到1914年的100年里,英国实力迅速扩张,他们的国民遍布各个大陆。以一个骄傲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伦敦也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这里的一点风吹草动,可能代表着世界形势的变化。
当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虽然德国也是一个新兴的殖民地强国,实力不逊色于欧洲其他国家。但是当英王乔治五世下达动员令后,各大殖民地的反应,让人有些惊讶。
英国对德国宣战令是8月4号发出的,8月10号,南非接到命令后,立刻供给德国所属的西南非洲殖民地。加拿大派遣3万名志愿军到达英国;澳大利亚总理致电伦敦,准备派遣两万军队;新西兰招募11万2千人入伍;印度处于战争戒备状态,其他殖民地也纷纷响应。
这样的号召力,绝对是惊人。当然,战争无论输赢,总是损失惨重的。英国也不例外。但凭借着家底深厚,它在战后又迅速的恢复过来。而且,因为吞并了德国的殖民地,使得英国领土达到顶点,3370万平方公里。这是人类史上,疆域面积最庞大的帝国。英国的声望、实力,又一次达到巅峰。
直到二战爆发。这一次战争的损失,英国已经难以像过去那样迅速恢复。世界的形势也在变化,各殖民地开始想要摆脱英国的束缚。多年的工业沉淀,让殖民地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糟糕。民族独立的浪潮不断兴起。衰落的帝国,已经难以控制实力日益强大,且不愿再接受殖民统治的土地。
所以,二战后,大量殖民地脱离英国,英国领土也开始迅速削减,逐渐回归本土,成为今天领土面积仅剩24.41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约150年里,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巅峰时期大英帝国,综合国力稳居世界之一,是19世纪名副其实的霸主。在19世纪末期,随着美国的逐步强大(1894年美国工业经济成为世界之一),与欧洲产生利益冲突,大英帝国被迫退出拉美。紧接着,两次世界大战再度重创大英帝国,使其对于殖民地的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最终,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日不落帝国”土崩瓦解。
然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日不落帝国虽然雄风不在了,但时至今日,英国在世界范围内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2018年英国GDP总量世界第五,超过印度、巴西和俄罗斯。
英国地形图
?在许多人眼里,现在的英国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24.4万平方公里的西欧小国,大约相当于我国广西省的面积,远小于37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和67万平方公里的法国。但事实上,英国现如今宣称的海外领地共有14大块,面积达172.7万平方公里。如果再加上英国本土,总面积将近200万平方公里,超过墨西哥,位列世界第13大国。
按理说,从二战结束至今,通过公投或者宣布愿意继续成为英国领土的国家各地区的确不少,但他们大多都是一些中小型岛屿或者暗礁,面积更大的福克兰群岛也只有12173平方公里,为什么在英国人眼里,现在的英国却有170多万平方公里那么大呢?
在英国目前的14块海外领土当中,11个岛屿或地区有常住人口,他们大多是采用公投的方式选择继续加入英国。另外,还存在着三个没有常住人口的海外领地,没有人居住就意味着不能进行公投,这使得该地区再具体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造就了每个人眼中看到的英国海外领地大小都不一样。
英国目前拥有的14块海外领土(排名不分先后):
- 安圭拉 91平方公里 人口13500
- 百慕大 54平方公里 人口64000
- 开曼群岛 264平方公里 人口64420
- 直布罗陀 6.5平方公里 人口28800
- 南极领地 1709400平方公里 人口0
- 印度洋领地 60平方公里 人口0
- 维尔京群岛 153平方公里 人口27000
- 福克兰群岛 12173平方公里 人口2955
- 皮特凯群岛 47平方公里 人口49
- 蒙特塞拉特 101平方公里 人口4655
-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430平方公里 人口 32000
-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4066平方公里 人口0
- 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基地区 255平方公里 人口7700
- 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 420平方公里 人口5530
英国海外领地分布
在上述领地当中,印度洋领地、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以及南极领地都是无人区,当地没有常住人口。其中,印度洋领地属于印度洋深处的一片由小型岛屿、暗礁组成的群岛,虽然没有常住人口,但却驻扎了数千名英国士兵,属于战略据点,目前没有争议。
而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则因为距离阿根廷较近的缘故,从20世纪20年代起,阿根廷就开始对此地提出领土要求,故而与英国存在长期争议。
还有一个就是南极领地,这是英国宣称的14块海外领地当中面积更大的一块。英属南极领地包含南极大陆在南纬60°S以及经度20°W和80°W之间辽阔的扇形区域。英国早在19世纪便对南极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在南极大陆被发现的几十年里,各国探险国纷纷宣布对南极拥有 *** ,并以经线为界,将南极大陆划分为若干块,英国占据其中的60度,约1709400平方公里(含南极冰架)。
英国宣称的南极属地
在英国宣称的所有的海外领地当中,仅南极领地就占据了98%以上,南极大陆虽然没有人,而且气候寒冷,但却拥有着大量的资源,这对国土面积狭小的英国来说显得非常的重要。
但是,英国和一些殖民列强瓜分南极洲的行为,并不被后来的世界主流国家所接受,比如说美苏两国就完全没有占到一丁点。于是乎,在1950年,苏联率先表示,他们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提出的领土要求。1959年,世界各国代表联合签署了《南极条约》,从新定义了新的南极规则。
条约规定,不允许任何国家或组织对南极施加军事性措施,以及任何形式的军事实验,南极地区仅可以作为科研考察等用途。但是,这仅仅能阻止南极军事化,却不能阻止这些国家继续声称 *** 。
英属南极领地发行的邮票
时至今日,像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国家,仍声称南极的某一个扇形区域为自己的海外领地。因为这个缘故,也就有了英国海外领地包含南极属地的说法,在他们的眼中,英国海外领地共计14个大块,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尽管这个说法在国际上并不被认同。
目前,英属南极领土由英国的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共同管理。除此之外,该领地还出台有一整套完整的法律和邮政管理体系,但是鉴于英国参与了《南极条约》的缘故,该法律并不能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施加惩罚,因为南极大陆根本没有一个居民。
?
英国国土面积世界排名79名,和我国的广西省面积差不多大。前者24.4万平方公里,后者为23.67万平方公里。
但英国人创造的大英帝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更大的殖民帝国,统治和管控面积高达3400万平方公里。
《旧约》中有一句诗歌是:“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
这可能人类文献中最早关于“日不落”的概念。
鉴于控制的领土之广,大英帝国成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英国之所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一个原因,得益于它到岛国带来的优势。
近代以前,欧洲大陆上的各个君主国打来打去,冲突和战争连绵不绝。隔着一道海峡,英国得以远离欧洲大陆上的连绵战火。另一方面,作为岛国,英国不得不竭尽全力发展海军,利用岛国优势变成海上强国。
而英国能够成功逐鹿全球,维持近300年的强盛时期,它强大的海军和其他军事力量是关键要素。
在世界上大部分历史上,海军的力量就等同于权力。海上霸权比陆地霸权更加重要。世界海洋面积大约是地表面积的71%,即使到了几天,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贸易流是通过海洋来完成的,因为海路运输比陆路运输经济实惠得多。
2021年3月23日,台湾长荣集团的“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发生事故,卡在运河中间,导致全球供应链都受到了影响。这次事故后,大众才意识到原来海上运输和贸易,和古代一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上运输的地位,并没有随着技术进步而有所褪色,国际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意识到这一点,英国在国力崛起时期,非常有动力把资源和财力投资到海军上,不用担心没有投入建设庞大的正规军。因此,英国一度成为海上霸权,把自己的影响力,不管是好的还是恶劣的,投射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