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馍的花样做法,花馍馍的花怎么捏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7 0
花开富贵吉祥年,让花色馒头惊艳您的节日餐桌「健康过兔年」




<

入秋多吃南瓜,用筷子一压一卷做成花一样的馒头,好看又好吃

#秋日生活打卡季#

最近沉迷于吃南瓜,尤其是成箱成箱的买贝贝南瓜,想吃的时候直接洗干净扔进空气炸锅里,不一会儿就烤好了。用勺子挖了瓤直接吃南瓜芯,尤其是贴近皮的块儿,整个口感又沙又绵,可太好吃了!这次用南瓜做个南瓜馒头,用筷子一压一卷做成花一样的馒头,入秋之后太适合多吃南瓜了,这么做出来的南瓜馒头好看又好吃~

南瓜红枣馒头




< 所需材料 >

面粉 200g

酵母 3g

白糖 18g

南瓜 15g

红枣 6颗

清水 适量


< *** 过程 >

1.南瓜提前去皮去瓤,切成薄片,蒸熟备用。

2.面粉放入厨师机中,加入白糖、酵母、蒸熟的南瓜。


3.根据面粉的吸水性适量添加清水,开始和面。

4.和至面团表面光滑即可,放到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5.面团发酵完成,用手指戳一个洞不回缩不塌陷。

6.拿出面团,稍微排气,分成60g一份的小面团。


7.排气揉圆,盖一层保鲜膜放干。

8.拿一个面团擀开擀薄,对半切成四份。


9.表面撒一层面粉,面片依次叠加起来。


10.用筷子压一下,顺着一个方向把面片卷出花型。

11.中间再压一个红枣,生胚就做好了。


12.做好的面胚放入蒸锅中,锅开以后中火蒸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关火之后等5分钟再揭开锅盖。

超松软的南瓜红枣馒头就做好啦~




< Tips >

1.喜欢的话可以用牛奶和面。

2.南瓜也可以换成其他喜欢的蔬菜,如紫薯、红薯之类的。

乡村振兴|花馍做出新花样 花庄子日子像朵花

三两下擀开一节面剂子,涂胡麻油,淋香豆油,抹上姜黄,滴几滴红曲油……74岁的张桂英手脚麻利,干劲十足,脸上始终堆满笑容,谈笑间一笼花馍已上锅开蒸。

张桂英家住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当地气候冷凉,适宜小麦生长,各类面点美食种类丰富, *** 历史悠久,花馍就是其中一种。

2023年8月31日,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年馍作坊, *** 好的蒸饼,正准备上锅蒸制。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花馍也称年馍,是当地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做的一道美食。去年春节前夕花庄子村首次举办年馍节,并通过 *** 进行直播,红火热闹的年俗年味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也给花庄子村带来新的商机。

见到张桂英时,正是她之一天“上班”,做了一辈子花馍的她如今成了“职业面点师”。在村里致富带头人翟玉春带领下,张桂英和十几个老姐妹这两天正式上岗,蒸馍赚钱。

“我当时就想既然这么受游客欢迎,为什么不多做点开店来卖呢?”翟玉春说,年馍节办完她就开店卖馍,在县城盘下店面,开始经营。

“一天能卖六袋面,毛收入1700元左右。”翟玉春告诉记者,虽然收益不错,却也辛苦难耐,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忙活一天睡觉往往要到深夜。于是她进一步萌生了创办作坊,吸引村里有手艺的人一起卖馍挣钱的念头。

2023年8月31日,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年馍作坊,妇女们正在 *** 食品。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翟玉春的想法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为形成花庄子花馍品牌效益,在当地 *** 帮助下,翟玉春成功注册“妈妈的味道”巴里坤年馍商标。同时她把花馍 *** 基地也搬回了村里,在村里创办花馍手工作坊,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模式。“通过 *** 销售,我们把馍卖到了天津、河南等地。”翟玉春说。

“目前看效益不错,就业人员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花园乡党委书记范海燕告诉记者,后续当地计划注入村集体资金,继续扩大花馍产业规模,吸引更多人通过传统产业在家门口就业。

“馍熟了,快!”聊了没一会儿,看着锅上持续升腾的热气,张桂英老人赶紧提醒,笼盖刚一揭开,面香、豆香、油香便随着蒸汽飘散。张桂英老人坦言,自己不指望挣多少钱,能有个地方和村里的老姐妹一起说说话,还有个正事干,她就觉得日子美得很。

2023年8月31日,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年馍作坊,村民张桂英准备蒸蒸饼。新华社记者 苟立锋 摄

作坊刚刚开张,翟玉春对未来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她说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把老味道学习好、传承好,以后要在造型、口味上创新改进。“可以尝试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尺寸也可以小一些,包装上还得下点功夫。”

花庄子村目前仍以种植、养殖等产业为主,去年人均收入达到23000元左右,增幅明显,今年在政策资金支持下,村里又建起了12座500平方米的养殖棚圈。说起这几年乡亲们的变化,“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嘛”张桂英老人脸上依旧绽满笑容。(记者苟立锋)

你见过这样的花馍馍吗?花馍飘香年味浓~蒸蒸日上迎新春!

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6日讯 蒸花馍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之一,精致的花馍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也蒸出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泰安市广生泉社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石家面塑第七代传承人石洪令正和居民一起做花馍,年味儿十足。

泰山石家面塑第七代传承人石洪令告诉记者:"今天咱们主要做的是寿桃和福袋,寿桃在咱们民间,有一个非常吉祥的意义,就是祝福高寿的意思,然后咱们今天做的福袋,是祝福大家福气多多。

寿桃、福袋,造型俊俏的花馍吸引不少社区居民前来学习、体验。经揉、捏、擀、掐,手中的小面团渐渐有了“模样”,居民们乐在其中,从中感受浓浓的年味。泰山区泰前街道广生泉社区居民王姿凝说:“从一个普通的面团到一个桃子的形状,我感到十分神奇。这样我过年就不用买了,可以自己做。”

闪电新闻记者 王子翔 泰安台 泰安台 张丰振 杨代迎 于雪婷 泰安报道

花馍馍

与关中不同,晋南的花馍讲究可食性和观赏性兼备,家常的花馍没有电视节目中所播以工艺品展示的那些花花绿绿。用白面捏成各种各样的花鸟鱼兽、仅以红枣和黑豆来点缀,同样是惟妙惟肖,勾人食欲。

相比花馍的食用价值,在晋南农村,花馍更大的作用在于推进亲情和交流。无论是春节、忙罢(收完小麦)或者生日、盖房,只要走亲戚,都要带上自己家蒸的花馍,一家一家地串门、一户一户地吃喝,临走前主人会按照辈份从客人的篮子中取出一个花馍,过几天再回拜时,也同样要提上了篮花馍,同样的坐在一起聊上一天,同样的留下一个精致的花馍。

晋南的花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包子,另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馍馍。包子每个一斤左右,主要成分是白面馍,在馍中夹一两左右的菜为心,心常常是白菜、粉条、豆腐一起拌好的素菜,也有人喜欢放上肥得流油的大肉。包子是晚辈送给长辈,花馍馍则是长辈送给晚辈或者同辈之间相送。

晋南人少食米,平日里以粗菜淡饭为主,每逢过节或者谁家有喜庆,主食也是仅供小麦面粉做的馒头,花馍平时不吃,往往是走完亲戚之后最后才走上家人的餐桌。宴席所吃的馒头则讲究越小越好,甚至不到鸡蛋大小的馒头,一手可以抓几个,饭量大的客人,往往一顿可以吃上数十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一顿也不少于七、八个。

招待客人,除了花馍、馒头外,最基本的宴席是八大件,也就是八大主菜,记得之一道是一盘以大肉、灌肠、莲藕切片,浇上由醋、酱油、花椒面、葱花和成的调料水,四周摆上一圈同样是凉拌的皮冻、海石花、绿豆芽等。第二道是我更爱吃的小炒,精选半斤瘦肉切丝,拌淀粉和匀,倒入热好的油锅,大火翻炒2-3分钟,再倒入事前泡软的红薯粉条以及切丝的九孔莲藕或者绿豆芽,翻炒两遍,洒上柿子醋,出锅前,撒入花椒面,即刻飘香四溢,刚上桌就见满目的筷子飞动,一会儿就是一个空盘行动。最下饭的应该是大杂烩,大肉切片、豆腐、海带、萝卜、粉条、大料一起倒入铁锅,大火烧开、慢火熬炖,每人一碗,就着馒头,或者直接把馒头掰碎了直接泡在半是菜、半是汤的一大碗中,仅这一道菜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吃个全饱。

有着五千年中华古文明的晋南大地,讲着俗称中原官话的地道方言,也做着与方言一样实诚的花馍和馒头。 *** 用于交换的花馍十分用心, *** 普通的馒头也是同样的用心十分,无论哪一样总是用自家更好的精面粉,加水后,反反复复地揉搓几十分钟,再一个个在手心中揉捏成期望的模样,蒸出的馍馍更有劲道,也不会开裂。光滑的表面像脱了売的熟鸡蛋,掰开后则是充满了气孔的两个半边,用力按下,馍馍可以压得很扁,放开手后,则马上反弹如初,吃起来则是满口香甜。

常年奔波在外,最近一次吃花馍是母亲八十岁生日寿宴的那一年,宴席在弟弟家举办。临近中午时分,母亲颠着小脚走过我和姐姐身旁,到了村头沿马路往北(上)望,姐姐告诉我,那是母亲在看她弟弟,我们的舅舅是不是下来了,舅舅住在离我们村5里远的观庄,事后知道是当时舅舅家蒸的之一锅花馍不满意,于是连夜开始和面蒸第二锅,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花馍蒸好后,舅舅很快就下来,母亲刚返回家中,尚未上坑,舅舅就在大门喊着向妈妈祝福生日了。姐姐讲话的那一刻,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眼泪突然间禁不住地往外流——有些人我们可以等到,有些人,我们即使哭干了眼泪也等不到他的归来,那些曾经是我们满满的期盼,是我们一辈子希望的生命,这一刻不知道在哪个空间,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给他一份我们曾经给过他的祝福和关怀。

临走那一天,车子离开老屋,上了碾子坡,远远地看到有人边跑边喊,忙叫师傅停下来,待走近,是气喘吁吁的姐姐提着一篮新蒸的花馍馍。车子再次启动,转弯拐向公路一侧,那条驰过的小道即将在目光消失的那一刻,回头看,姐姐仍远远地站在那里,没有离去…

写于2016年

美食— 玫瑰花馒头

年前, *** 彩色面粉:红色、粉色、绿色、黄色、紫色5种彩色面粉。

除夕三十,年夜饭包彩饺:粉饺、绿饺、黄饺、白饺,彩饺摆盘好看,看着就好吃,有食欲。

现在条件好了,可以直接 *** 买彩色面粉。以前,绿色面粉是用菠菜榨汁,绿色面粉。 *** 买现成彩色面粉,经济实惠,方便。

闲暇时间,尝试做玫瑰花馒头,简单做法,轻松一压一卷,软松好吃,做花样面食,蒸一锅漂亮玫瑰花馒头,不仅软松好吃,颜值也高。

玫瑰花馒头做法:

  1. 1份紫色自发粉,1份白面粉,加白糖,温水和面,和两个面团。取出面团揉光滑,搓成小条,揪成小面剂,擀成面片
  2. 2个紫色面片,2个白面片,紫色面片放在白面片上,中间十字花切开,小面片两角用梳子压印
  3. 八个为一组,叠放在一起,用筷子在中间压一道印,从一边卷起来,用刀从中间切开。盖上纱布饧发30分钟,上屉蒸15分钟,关火。焖5分钟,再出锅即可。玫瑰花馒头做好了。

之一次,失败。做玫瑰花馒头,出锅时,本应是白面和紫面。出锅时,白面变黄色,紫面变蓝色。蒸出玫瑰花馒头变色了。不是理想中的玫瑰花馒头,出锅后发现白面怎么是黄色的。仔细看紫薯自发粉包装明确提示,紫薯自发粉无需再添加酵母粉,我没看包装袋。和面时,不仅加酵母粉还加小苏打,小苏打放多了,白面发黄了,变色了。找到了原因,休息在家,重新再做一次玫瑰花馒头,做到好吃为止。

第二次,成功。玫瑰花馒头做好了,蒸一锅漂亮玫瑰花馒头,做成功了。

花馍馍的花样做法,花馍馍的花怎么捏-第1张图片-

玉米粉菜团子做了3次,第三次做成功了

玫瑰花馒头做了2次,第二次做成功了

面食多做几次,就有经验了。做事大胆尝试,要不越不去做,越是发怵,越发不会做。实践出真知。

紫薯自发粉,杂粮搭配,醇香美味

柔软筋道,营养美味,

晒美食,是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妈呀,这馒头也太香了!个个花儿一样漂亮,有钱也买不到

千篇一律的白馒头,有没有吃厌?

生活需要小惊喜,那就来一个不一样的花朵馒头吧!

*** 嫩的颜色,可爱的花朵造型,大人小孩都喜欢呀,感觉回到了童话世界一般!

网友:太漂亮了,还以为蛋糕呢!

这个花朵馒头,不仅好看,而且非常有弹性,口感劲道十足,超级好吃!

掰开看看,蓬松的气孔,软乎乎的,好香呀!

光看图,谁能想到这是一个馒头啊,还以为是蛋糕呢,或者马卡龙嗯呢?哈哈!

看看下面两种,左边是掰开的,右边是切开的,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除了花朵造型,还有几个是彩带造型的刀切馒头,也很好看呢!

这么好吃又好看的馒头,其实做法很简单。

全程不用手工造型,只需要一个饼干模具,或饭团模具,或一个杯子,手残党也能做出高颜值的馒头,一定要试试哦!

如果你有个厨师机,那更方便,一点力气都不用,哈哈!

材料:

粉色面团:面粉250克、紫薯粉10克、酵母3克、水130克左右、糖10克

白色面团:面粉250克,酵母3克,水130克左右、糖10克

做法:

1. 把以上2份材料分别加入厨师机中,粉色面团我是用少许紫薯粉调色的,没有紫薯粉,可以用少量紫薯泥,或者少许红曲粉,这些都是天然的食材,对人体无害哦。

2. 厨师机揉面先用1档转大约1分钟,再转4档,大约8分钟左右,分别揉成2个光滑的面。

3. 我先揉了一个白色的面团,再揉粉色面团。揉好的面团不用发酵,直接进行下一步,这个 *** 叫一次发酵法,做馒头特别好,还可以节约1个小时时间。

4. 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片,用花形模具切出形状。我用的是一个饭团模具,大约是4寸,有点大。如果家里有饼干模具,或者哪怕是一个杯子,都可以用来做哦。就什么模具都没有,还可以直接用刀切成小方块嘛,也很好看呀。

5. 撕去旁边的面片,得到一个个白色的花朵,多余的面片再重新揉成一个面团,可以先保鲜膜盖着松弛一会儿。此时粉色面团也揉好了。

6. 继续同样的操作,切割成粉色的花朵面片。

7. 把面片按不同颜色间隔叠在一起,一共3个。

8. 多余的面片可以再次揉圆擀开,再切割。我白色的剩余多,粉色的少,就又做了一个新形状,白色面片上,放粉色的细面条,斜线放置。

9. 再用擀面杖轻轻擀一下,粉色的条纹就嵌在白色的面片上了。

10. 把面片翻面,卷起来,捏紧收口。

11. 用利刃切开,就是粉色条纹的刀切馒头啦,也很好看哦。

12. 把叠好的生坯按一定距离放在蒸架上。

13. 放入蒸烤箱内发酵,定时35度20分钟。如果没有蒸烤箱,就用蒸锅,锅内放点热水,以保证发酵所需的温度。

14. 大约20分钟后,生坯体积变大,直接蒸18分钟,焖2分钟再开盖。我因为是两层同蒸,所以多加了几分钟,单层一般15分钟就够了。

15. 出锅啦,热乎乎的,好吃呀,吃不完的,冷却后放保鲜盒密封,第二天热几分钟味道一样好吃。

上面一张图是晚上,刚出锅的时候。

下面是第二天白天拍的,是不是更好看?

妈妈蒸的花馍馍还不错吧

花馍象征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它也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与性格。花馍一般用来祭祖先、祈平安、求吉祥和当作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老辈人蒸花馍,来寄托对幸福日子的情感。花馍在民间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文化底蕴更为深厚。花馍的 *** 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米类、胡椒等辅料。

“煤贵花”、大葱馒头花……情人节网友花式“晒”花!

西部网讯(记者 惠璇璇)今天(2月14日)是情人节,一大早,就有网友表示“已经收到花啦!”除了玫瑰花,大家还收到了什么花呢?一起来看看!

还有不少网友称,收没收到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以后的每一天都“有钱花”。

“我觉得节日送花是一种仪式感,有或者没有要视情况而定。其实就像歌词里唱的,其实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网友刘女士说,“过节嘛,送什么花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情之人能够互相理解,相爱相知,快乐就好!”

来源: 西部网

非遗过大年:捏了花馍馍好过年


【编前语】

春节在我国属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春节作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因此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对如何庆贺春节,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进入腊月,一些约定俗成的春节习俗就开始指导人们如何生活。此次策划通过春节期间年俗的集中展示,使年俗这一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习俗更加深入人心。

?腊月初八起,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遗过大年”甘肃年俗专题展播活动,将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展示腊月、正月期间甘肃与年俗相关的非遗类项目。

春节前,人们的筹备工作又多又密。

蒸馒头,是每家每户都搬上议事日程的大事儿。馒头不仅能在过年期间日常食用,还会成为过年期间走亲串友的“硬通货”。当不知道带什么年礼时,12个大馒头也是一份说得过去的礼物。

蒸馒头时,还要顺便蒸花馍馍。中秋和过年时,都要蒸花馍馍,因为要祭祀祖先。祖先喜欢花花绿绿的花馍馍,所以活着的人就要尽心尽力地捏好花馍,供奉起来。

山东把这种造型各异的小馒头叫“花饽饽”,北京也把所有的点心叫“饽饽”。在甘肃,人们把平日里吃的馒头大饼都统称为“馍馍”,花馍馍就是区别于日常馒头大饼,体型很小,有设计造型感的小点心。这种死面小点心极少作为食物出现,它们是小孩的玩物,也是屋子里鲜亮的摆件,过节时它们一直摆放在供奉祖先的堂屋里,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祭祀品。

民间“花馍”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疆吐鲁番唐代阿斯塔纳古墓群中曾出土了用面捏塑的男佣、女佣和小猪。虽是殉葬品,但充分说明唐代就已出现用面粉做成的各种食品玩具造型了。在甘肃,乡间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的枣花馍、元宝人、盘等,都属于花馍馍的范畴。

过年时家里来客人,之一眼就会朝着供奉祖先的堂桌上瞅过去,上香的功夫,擦得透亮的桌子,小心翼翼摆放的花瓶,供奉给祖先的饭菜和花馍,这家人的家风、家教、甚至家里主妇的手艺,日子过的如何就一览无余了。


因此,春节前做花馍,是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正经事情。当蒸完馒头,人们歇了一口气时,开始思量起过年的活计——做个花馍馍吧。

既然是“花”馍馍,那么必然在某些程度会与大馍有区别,甚至还罕见地可以用上一句形容词:“厨房里打翻了颜料罐”。各种食用色素都早早准备好,每个白瓷碗底都有一汪颜色。翠绿色,像夏天树叶一样的绿;玫红色,像通渭过年时春叶上的颜色;靛蓝色,这是中国传统常见色;鲜黄色,嫩得像春天的柳芽儿。这些冬天里北方绝无可能出现的颜色,通过这种方式,出现在北方人的厨房里,出现在北方的花馍馍身上,于是,年过的五彩缤纷,花红柳绿。

白面里加点玉米面是黄橙橙的,加点荞面是白中带黑的麻色,总之颜色越多,操作起来越得心应手,主妇们充分利用手里的原料,糅杂、混合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颜色,自然也有“翻车”的现象,但是没关系,人生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如果能混杂出一个漂亮的颜色呢?

揉好面,盖上抹布,让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醒一醒之后就可以操作了。相比蒸馒头的庄重、炸麻花现场噼里啪啦溅起来的油花,做花馍馍是唯一一个全家老小都可以参与的食物 *** 活动。农村里长大的小孩从小就有玩泥巴的经验,做花馍馍的基本流程与玩泥巴基本相似,再者花馍馍极少食用,除了供奉之外就是小孩子们的玩物,所以家长也会要求孩子们用香皂洗干净手之后,坐在案板前端端正正做花馍。

先搓一个圆滚滚的头,再搓一个长条形的身体,接着搓两根细细的脚杆,捏一个尖尖嘴就是小鸡,捏一个扁扁嘴就是鸭子,捏个长耳朵就是兔子,捏两个犄角就是黄牛。在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自由发挥捏出来一个四不像,在这个时候,一向严苛的父母也会罕见的同意孩子捏得这个“玩意儿”跟其余的小兔子、大象、小鹿们一起放在笼屉了蒸熟。

当然,捏出来只能算花馍馍完成的之一个步骤。人类跟动物更大的区别就是运用工具,捏花馍馍时也会有一些专属工具被放置一旁,小巧的剪刀扭转,小兔子的两只耳朵就出现了,再仔细一捏,耳朵耷拉下来——这是长耳兔;剪刀再来两下,小鸡仔的翅膀出现了,翅膀上的羽毛呢?用早早准备好的密齿梳子压两下,两边就会出现齿痕,白胖的小鸡仔神气地像要飞起来。

最重要的自然是“点睛”了。


黑芝麻点出来的眼睛是长圆形,看起来像人类的眼睛,瘆得慌。甘肃的人们随地取材,用了黄河流域最早被驯化的粟,也就是没有脱粒的糜子来给花馍馍点眼睛,糜子是很常见的,脱粒后的杆子可以捆成一束当笤帚用,平日里扫地都会落下不少糜子粒,所以早早安排一个孩子从新笤帚上抖落下来一些糜子,再将精选过圆溜溜的糜子放好,就到了点睛环节了。

做好的花馍馍乖顺地站成一排,接着被举起来,在人们掂量的目光中,依次在翅膀上画上红或者绿的羽毛。如果是白色的小兔子,那么圆鼓鼓的肚子和脚上也得画一些红色的圆点纹饰,过年么,人和动物都要喜庆起来。

画好颜色的花馍馍会被按入一双圆眼睛,装好眼睛后似乎就有了灵魂,人们屏声静气,不敢造次,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点睛”的动物们放置于蒸锅上——这就是必须要用死面做花馍的原因,要是这些花馍跟着酵母粉的力量发酵,那么动物的耳朵、脚和翅膀,就不在人类的可控范围之内了。

刚刚蒸好的花馍馍还有一些食用价值,等北方的寒风在它身上走几遭之后,那种面粉的柔软荡然无存。花馍馍身上被风挂上了一层盔甲,可以在顽皮的孩子们新年的新衣服兜里装上三五天依旧硬邦邦,还可以成为小孩们互相交换的礼物。自然,也有很小的孩子拿在嘴里啃,但啃半天兔子的大半个耳朵都还好好的。

看吧,北方的冬天是如何寒冷而干燥。

不过,要过年了,冷和干燥,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之内。

标签: 馍馍 花样 做法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