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肽是什么?
肽,作为一种生化物质,是介于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的分子。它比蛋白质分子量小,比氨基酸分子量大,是一个蛋白质的片段。肽由两个或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而成,它们通常以链状结构存在。在生物体内,肽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因子和结构组件等多种形式存在。
二、肽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区别和联系
1.结构上的差异
蛋白质是由多个肽链通过侧链相接而成的大分子,通常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而肽相对较小,一般只包含几个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和肽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键,进而组成肽和蛋白质。
2.功能上的差异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酶催化、结构支持、信号传导等。肽作为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往往承担特定的生物学功能。与蛋白质相比,肽通常具有更加特殊的功能,如调节生物过程、改善营养状况等。
3.合成与降解
蛋白质和肽的合成主要通过翻译和折叠过程完成。翻译是指 mRNA 上的密码子被识别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然后这些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折叠是指肽链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形成特定的三维结构。与之相反,蛋白质和肽的降解主要通过水解反应,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氨基酸和肽。
4.营养学上的差异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肽作为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然而,肽在营养学上的作用与蛋白质有所不同,例如,某些肽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更高的营养价值。
肽是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的桥梁,它们在结构、功能、合成与降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同时又有密切的联系。在生物体内,肽和蛋白质共同承担着生命活动的重要任务。在营养学上,肽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们共同维护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不止海鱼!淡水鱼里也有这些营养,数它更高!鱼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食物,与其他肉类相比,鱼类的更大优势在于可以为人体提供两种必需的的营养成分——DHA和EPA。
EPA全称是二十碳五烯酸,DHA全称是二十二碳六烯酸,它们是两种Omega-3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也被科学家称为“黄金脂肪酸”,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然而人类并不能自主合成它们所以更好的补充方式还是直接吃。
但有些人认为只有吃海鱼才能补充足够的DHA和EPA,淡水鱼则不行,这是真的吗?
其实并非如此。鱼跟我们一样,都无法自行合成EPA与DHA,主要是靠吃进去。
海鱼通常是摄入含有EPA和DHA的藻类,通过转化变成自己的脂肪。而现代水产养殖也大量采用富含DHA、EPA的饲料给鱼吃,因此这样长大的淡水鱼中也有这两种营养元素。
相对来说,下面这些淡水鱼的DHA和EPA含量都比较丰富,大家可以适当多吃。
鲈鱼
淡水鱼中的“健脑冠军”
鲈鱼中的DHA含量占其脂肪酸组成的18.6%~20.1%,达到860毫克/100克,位居淡水鱼中的之一位,甚至比不少海水鱼都高。
而且鲈鱼中的EPA含量也不少,达到130毫克/100克,基本可以满足人体日常需求。
当然,常吃鲈鱼的好处还不止于此。鲈鱼的蛋白质(18.6g/100g)、钙(138mg/100g)、钾(205mg/100g)、锌(2.82mg/100g)等营养素含量也不低。
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鲈鱼则具有补肝肾、健脾胃、强筋骨的功效,对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的人群有较好的补益作用。
推荐吃法
河鳗
水中的“软黄金”
河鳗中也富含DHA和EPA,含量高达471毫克/100克和198毫克/100克。
它的DHA含量虽然比不上海鱼三文鱼和大西洋鲭鱼,但是却比大黄花鱼、小黄花鱼、带鱼、海鲈鱼、鳕鱼这些海鱼都高。
此外,河鳗富含优质蛋白,而且纤维细更好消化,其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也较高,是较好的淡水鱼食用选择。
推荐吃法
鲶鱼
被误解的“性价比王者”
鲇鱼生存能力强,即使在水质比较差的河流或者是湖泊中也能存活,因此人们对它产生了“垃圾鱼”的印象。
但正规化养殖的鲶鱼并不会存在这种问题,而且鲶鱼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是非常不错的鱼类选择。鲶鱼中的DHA和EPA含量分别为450毫克/100克和100毫克/100克,属于淡水鱼中的佼佼者。
鲶鱼还富含钙、磷、铁、锌等矿物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类,营养也较为丰富。
推荐吃法
作者:饭小二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蛋白质被称生命元素!中老年人要补充蛋白质,多吃5样,手脚有劲蛋白质,这个被誉为"生命元素"的物质,承载着生命的基石。没有足够的蛋白质,我们的身体将失去支撑,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蛋白质的摄入显得尤为重要。在蛋白质匮乏的情况下,抵抗力削弱,手脚无力成为常态,因此,中老年人应特别注重蛋白质的摄入。今天,我们将分享五种食材,它们既可以帮助您补充蛋白质,还能让您的身体更加强健。不妨经常品尝,为自己的健康多加关注。
肉末蒸鸡蛋是一道美味而简单的佳肴。首先,将猪肉剁成碎末状,然后加入姜末、葱末、料酒、盐、白糖、鸡精、生抽等调味料,搅拌均匀。接下来,将肉馅放入深盘内,中间压个小凹陷,然后打入鸡蛋。将准备好的盘子放入蒸锅内,大火蒸十五分钟即可。这道菜肴的特点在于肉末和鸡蛋的完美融合,既香又嫩,而且 *** 过程非常简单。
肉末豆腐鸡蛋羹是一道富含蛋白质的美味佳肴。首先,将猪肉切成碎末,加入料酒、盐、生抽、老抽、白胡椒粉和淀粉,腌制十分钟。同时,将豆腐切成小块,准备好葱花、蒜末和小米椒。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盐和清水,充分搅拌均匀,去除泡沫后倒入装有豆腐的容器内。盖上盘子,放入蒸锅中,蒸十分钟。
在另一个锅里加热油,倒入肉末迅速翻炒,然后加入葱蒜爆炒出香味,最后倒入淀粉水勾芡。将肉末淋在已蒸熟的豆腐上,再继续蒸五分钟。最后,撒上葱花和小米椒碎,即可上桌享用。这道菜的风味独特,香辣可口。
豌豆炒牛肉粒是一道营养丰富的下饭菜。首先,将牛肉切成小粒,加入料酒、姜末、盐、生抽和淀粉,腌制十五分钟。同时,将豌豆去皮、胡萝卜切丁、蒜片准备好。在锅中加热油,将牛肉粒炒至变色并断生,然后盛出备用。
留底油加热,加入蒜片爆香,再倒入豌豆翻炒,稍微加入少许清水焖煮三分钟。最后,将炒好的牛肉粒倒入锅中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出锅。这道菜不仅美味,还富含蛋白质,是营养均衡的选择。
毛豆青椒炒肉丝是一道爽口的菜肴,既美味又富含蛋白质。首先,将猪瘦肉切成细丝,加入料酒、盐、生抽、老抽和淀粉,腌制十分钟。同时,准备好去皮的毛豆、切好的青椒块和蒜片。
在锅中加热油,将肉丝炒至变色后盛出。留底油加热,加入蒜片炒香,然后倒入毛豆翻炒,再加入青椒块炒至断生。最后,将炒好的肉丝倒入锅中翻炒均匀,加入少许盐和鸡精,迅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如果您喜欢辣味,可以用小米椒代替青椒。
冬瓜鸡肉丸子汤是一道清淡可口的菜肴。首先
,您需要将鸡胸肉切成小块,然后放入料理机中,将其打成泥状。接着,加入料酒、盐、白胡椒粉、生抽、鸡精、葱姜水、鸡蛋和淀粉,搅拌均匀。冬瓜去皮去内瓤,切成小块,备好姜片和葱花。
在锅中加水,加入姜片,煮开后转小火,然后将 *** 好的鸡肉丸子放入煮沸的水中,煮至浮起来为止。接着,将冬瓜块加入中火煮,直到丸子和冬瓜都变熟。
这五道美味的食谱不仅能帮助您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还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力,使您的手脚更有力量。记住多样化饮食的重要性,时常尝试这些菜肴,为自己的健康助一臂之力。我们的分享到此结束,如果您喜欢这些食谱,请关注我们以获取更多美味佳肴的灵感。
建议中老年人:别太节俭!这6种高蛋白要常吃,免疫力更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面临各种挑战。在这个阶段,营养摄入对于保持免疫力的关键作用。尤其是高蛋白食物,不仅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建议中老年人不要过分节俭,尝试增加以下这六种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以提升免疫力。
首先,鱼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物。大部分鱼类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抗炎能力。例如,三文鱼是一种优秀的选择,它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并且易于消化。而且,研究表明,适量食用鱼类还可以降低中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其次,豆类是另一个天然的高蛋白食物来源。豆类包括各种豆子、黄豆制品和豆腐等。它们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富含纤维和微量元素。红豆、黑豆和绿豆是三种常见的豆类,它们可以作为主食或添加到各种菜肴中。此外,豆类还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有助于维持中老年人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第三,禽肉是另一个值得推荐的高蛋白食物。家禽类肉中含有丰富的瘦肉蛋白质,例如鸡肉、火鸡和鸭肉。相比于其他重质量的肉类,禽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尽量选择去皮的禽肉,以减少脂肪摄入。此外,禽肉也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这些维生素在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乳制品是中老年人摄取高蛋白的可靠来源之一。牛奶、酸奶、奶酪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免疫细胞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钙则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特别是低脂酸奶,它的蛋白质比普通酸奶更高,脂肪含量更低。选择乳制品时,推荐选择无糖或低糖的产品,以避免额外的糖分摄入。
第五,坚果类食物也是中老年人增加蛋白质摄入的好选择。杏仁、核桃、腰果等坚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此外,它们还富含抗氧化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考虑将一小部分坚果作为中老年人的零食,以增加蛋白质供应量,并提供长效的能量。
最后,海鲜是中老年人增加蛋白质摄入的又一好选择。除了鱼类之外,贝类和虾类也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贝类如扇贝和蛤蜊含有高品质蛋白质,同时富含锌、铁等矿物质。而虾类则富含低脂肪高蛋白,是一种低卡路里的选择。适量食用海鲜可以增加蛋白质摄入,同时获得其他重要营养物质。
综上所述,中老年人的健康与营养摄入密不可分。在追求节俭的同时,应该意识到营养丰富的蛋白质食物对于免疫力的重要性。适当增加鱼类、豆类、禽肉、乳制品、坚果和海鲜等食物的摄入,可帮助中老年人提高免疫功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不要太过节俭,多重视自身健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Calder PC. Omega-3 fatty acids and the immune system. Nutrients. 2013;5(6):2073-2100.
2. Anderson JW, Johnstone BM, Cook-Newell ME. Meta- *** ysis of the effects of soy protein intake on serum lipids. N Engl J Med. 1995;333(5):276-82.
3. Zhang YB, et al. Intake of soy food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immune status, partly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iron status in healthy young *** s.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1;20(2):275-82.
4. Milajerdi A, et al.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 fortified foods on immune-related outcomes in *** 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lin Nutr. 2020;39(3):789-801.
蛋白与蛋黄小时候吃个鸡蛋不容易,一年只有生日那天才能吃上一个鸡蛋,而且蛋黄还常常被大人骗去,说是小孩子吃了蛋黄过不了桥。那时也居然相信了,所以每年也只是吃了个蛋白,并没有吃下一个完整的鸡蛋。
现在物质丰富了,人人都营养过剩,所以吃东西都特别小心。有的人吃个鸡蛋只吃蛋白,而把蛋黄当作无用之物扔掉了。这让我每次都深吸一口气,心想母鸡下枚蛋也不容易。
在以前,除了壳以外,一枚鸡蛋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现在不一样了,人们常常只取鸡蛋的一部分作为用料,另一部分则弃之不要。
比如做蛋黄月饼,蛋白他们就倒掉了;又比如做某些蛋清糕点,蛋黄他们又用不了。
不知道这种现象母鸡知道了会作何感想。要是站在人类的角度来评价,就比较复杂了。
譬如那些时时忘记不了过去艰苦生活的人就会觉得,这也太可惜了,拿来吃不好吗。而养鸡户和卖鸡蛋的则会高兴的认为,尽管倒吧!要多少赶紧到我这儿来拿。月饼厂和蛋糕店的老板也没办法。因为他们要是把鸡蛋的另一部分收集起来,一个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自己吃又吃不完,卖又卖不掉,所以只能倒掉。
但以道德人士的观点来看就不对了:人们辛苦创造出来的财富,是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不是用来给你浪费的。所以你这种浪费行为无论如何是可耻的。
这样月饼厂和蛋糕店的老板就不服了:我浪费我的鸡蛋,又关你什么事呢?难道我的鸡蛋不是我花钱买来的?
道德人士也激动了:你花了钱就能浪费?这不等于是在变相毁掉大家的粮食吗?
……
专家听了本想出来说两句,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因为也不太好说。说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行为,劝人们正确认识这种浪费吧,又不符合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要是去指责这种浪费行为吧,又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所以干脆作罢。
那到底要怎么样评价这个关于蛋白和蛋黄的问题呢?答案可能只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当然,若是母鸡会说话,听听它们的意见可能也很有必要。
——献给吃鸡蛋不吃蛋黄的同事崔
减肥的人为什么要补充蛋白质?怎么摄入蛋白质,效果更好?减肥为什么要补充蛋白质?
在减肥过程中,身体需要燃烧脂肪和调节代谢,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而蛋白质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神经、免疫系统等。在减肥过程中,身体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持肌肉的合成和修复,以维持身体的代谢率和基础代谢率,从而帮助燃烧更多的脂肪。
其次,蛋白质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对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欲望。同时,蛋白质还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避免因血糖波动而引起的暴饮暴食和能量过剩,有助于控制卡路里摄入。
此外,蛋白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促进脂肪的燃烧。这是因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可以 *** 肌肉细胞合成蛋白质,同时也可以提高肌肉的氧化率,从而增加能量的消耗和脂肪的燃烧,有助于减肥。
那么,如何摄入蛋白质,效果更好?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摄入更多的蛋白质:
1. 适量增加高蛋白食品的摄入量
高蛋白食品有很多种,如鸡胸肉、鱼、牛肉、豆腐、鸡蛋、奶制品、坚果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饮食偏好,适量增加这些食品的摄入量。例如,每天至少摄入两个鸡蛋和一份肉类或鱼类食品。
2. 蛋白质要分为多餐多次摄入
想要提高食物吸收率,我们要学会多餐饮食,多个时间段补充,有助于提升食物吸收率。你可以将蛋白质融入到每一餐中,例如,可以在早餐中加入一份高蛋白奶制品或鸡蛋;在午餐中加入一份瘦肉或鱼类食品;在晚餐中加入一份豆腐或鸡肉等高蛋白食品。
3. 注意蛋白质来源和烹饪方式
在选择高蛋白食品时,需要注意其质量和来源。例如,肉类更好选择瘦肉,避免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鱼类更好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蛋类更好选择有机或草饲的鸡蛋。同时,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中的添加糖。
而食物烹饪的时候要以低油盐、清蒸水煮方式为主,这样可以保留食物营养,同时避免食物热量飙升。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蛋白质,我相信每个人对这个名词都并不陌生。蛋白质应当如何的摄入,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在哪里?不同的人群应当如何正确的摄入蛋白质?欢迎来到张俊说健康。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都是实实在在干货哦,有笔的可以做个笔记,没笔的记得收藏起来,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看看,因为内容实在太干了,希望爱健康的你认真看。我们来聊一聊蛋白质是这个话题。首先,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不同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存在差异,因此蛋白质的推荐摄取量的范围较大。总体而言,蛋白质的每日推荐摄取量有两种参考标准。一种是各国膳食指南中的蛋白质每日推荐摄取量,因为每个国家的膳食指南解决的是本国人在饮食方面更具共性的问题,提出的是针对近几年本国人在营养素的摄取方面的指导意见。
其次,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的是可满足本国绝大多数人更低营养需求的营养素摄取量,并规避一些常见的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也就是说,只要是健康的成年人,无论是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在适用人群涵盖的范围内,无须考虑身高、体重、性别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最后,膳食指南推荐的蛋白质摄取量往往低于健身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其他营养素的推荐摄取量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为它不关注健身人群对营养摄取、运动表现和改变身体成分(降低体脂以增加瘦体重)的需求。
中国营养学会推算中国成年男女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3kg和56kg,因此轻体力劳动者的蛋白质每日推荐摄取量分别为75g 和60g;中体力劳动者的蛋白质每日推荐摄取量分别为80g和70g;重体力劳动者的蛋白质每日推荐摄取量分别为90g和80g。此推荐量未考虑身高、年龄、运动情况、健康情况和S病情况等个体差异,所以应区别看待。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今天的内容你学习到了吗?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次我们将为大家讲解哪些食物拥有优质蛋白?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关注张俊说健康,健康不迷路,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节目见。
把人血白蛋白当“补品” ,滥用带来更大风险!来源:新华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血白蛋白成了人们心目中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万能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专家指出,人血白蛋白与人参、鹿茸这些补品不同,它是一种血液制品,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是普通人群可随意使用的提高抵抗力的“补品”,更何况,注射人血白蛋白与提高免疫力一点关系都没有!
供不应求,神奇传说流传广
在坊间,关于人血白蛋白的神奇传说流传很广,如果你在网上输入关键词“人血白蛋白”,搜索结果中有20多万条关于高价求购白蛋白的信息。而医院重症患者常常会需要这个药物,常称之为“救命药”,也有不少因为免疫力低常常生病的人,四处打听,希望能够弄一点人血白蛋白来提高免疫力。甚至每年高考前,有不少考生的家长为了保证孩子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也会向医生咨询是否可以补充人血白蛋白。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ICU一区主任蒋文新告诉记者,人血白蛋白是通过人血分离提取制成的生物制品,在医院里属于严格控制使用的药物。在供不应求的状况下,只能优先给ICU(重症监护室)里的重病患者使用,其他普通科室的患者则未必能轻易得到这个药。
据悉,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发普通药房和南方医院的麒麟药房,进口的人血白蛋白,10克价格为380元左右,而在粤东、粤西等的私人药房里,一瓶10克的人血白蛋白被炒到800-900元。
可治浮肿,不能提高免疫力
在人们看来,人血白蛋白俨然就是一种“神药”,但事实上它并不能提高人的免疫力。蒋文新说,在人体每100ml血液中,含有3.8~4.8克白蛋白。正常人肝脏一天可以生成14克白蛋白,它能使血浆维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如果比正常值低很多,就需要额外补充了。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人体产生的白蛋白会减少呢?蒋文新说,创伤出血、烧伤引起休克、脑水肿、肝硬化引起腹水、肾病综合征等患者,会由于丢失了血液或体液(60%的白蛋白在人体的细胞中)而令体内白蛋白减少,如果不补充则很有可能危及性命。
举例来说,一个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在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样液体(包括白蛋白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如果不补充白蛋白,很可能出现创面愈合延迟,患者体重下降。当体重减轻为原体重的40%时,感染和死亡率会明显增加。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白蛋白数值也会减少,比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肿瘤等患者,由于缺乏白蛋白,就容易出现浮肿。
蒋文新说,人血白蛋白是一种异体蛋白,随意滥用不但不能带来益处,反而可能有过敏的风险。如果体液免疫功能低下(血IgG、IgA、IgM低)或严重特殊感染时,可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输注而非白蛋白,白蛋白并不能提高免疫力!
不是补品,普通人补充浪费
广州市之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李国豪说,在临床上,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也常用来当作评估病患营养状态的指标之一。虽然如此,直接注射白蛋白却无法直接补充营养!
这是因为人体营养的来源除了蛋白质外,主要还有糖类及脂肪。同时,人血白蛋白中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并不高,与普通食物相比较,无法为合成蛋白质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氨基酸;同时,白蛋白输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大概20天)分解为游离的氨基酸,才能合成机体自身需要的蛋白质。显然,白蛋白不宜作为营养补充剂。补充过量的白蛋白,身体也会自动将其排出。
李国豪说,要补充蛋白质,更好的方式是从饮食中直接摄取,食物中以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含蛋白质较高。动物性蛋白质更符合人体的需求,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更高。
哪些人不能大量补充白蛋白?
正常人群的血液中,白蛋白含量基本恒定,肝脏可以合成满足身体需要的白蛋白量,因此没有必要额外补充,否则有可能带来风险!
李国豪说,人血白蛋白具有高渗作用,过量注射可造成脱水、机体循环负荷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一些年纪较大的慢性病患者未必适合使用人血白蛋白,比如心脏功能或肾功能不好的老年人,若注射人血白蛋白,心脏或肾脏的负荷可能会一下子加大,不但会加重原本的病情,还会引发心衰和肾衰,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他们本身就可能存在心脏功能和肾脏功能不好的情况,所以在输注人血白蛋白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
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禁忌症:
1、对白蛋白严重过敏者;
2、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
3、严重贫血患者;
4、肾功能不全者。
人体缺乏蛋白质,危害到底有多大?4种优质蛋白食物,经常换着吃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物质。
它参与到人体的每一个生理过程中,包括细胞的生成、修复和更新,以及免疫系统的运作。
然而,许多人在日常饮食中并未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这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一、人体缺乏蛋白质的危害
人体缺乏蛋白质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和维持。
以下是人体缺乏蛋白质可能引发的一些危害:
1.肌肉萎缩:蛋白质是肌肉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如果蛋白质缺少,就会导致肌肉组织的分解,从而引起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2.免疫功能下降:蛋白质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抗体的合成和免疫细胞的功能调节。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3.营养代谢紊乱:蛋白质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酶的合成和调节、激素的合成等。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影响身体各种物质的合成和代谢。
4.贫血:蛋白质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缺乏蛋白质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进而引发贫血。
5.生长发育受阻: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蛋白质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
6.消化系统问题:蛋白质参与胃酸和消化酶的合成,缺乏蛋白质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运动减弱等。
二、四种优质蛋白食物
1.瘦肉:瘦肉是一种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胸肉、牛肉等。
它们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对于肌肉修复和生长至关重要。
此外,瘦肉还含有丰富的铁、锌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2.鱼类:鱼类也是一种优质蛋白食物,尤其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
它们富含富含ω-3脂肪酸,具有抗炎和心脑血管保护的作用。
此外,鱼类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骨骼健康。
3.豆类:豆类如大豆、黑豆等也是优质蛋白食物。
它们富含植物蛋白,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异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
此外,豆类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4.奶制品:奶制品如牛奶、酸奶等也是优质蛋白食物。
它们富含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这些蛋白质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
此外,奶制品还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骨骼健康和免疫功能。
三、如何合理搭配蛋白质食物
合理搭配蛋白质食物是指在饮食中合理地选择和搭配不同来源的蛋白质食物,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并提供必需的氨基酸。
首先,了解蛋白质的分类是很重要的。
这里有两种蛋白质,完全蛋白质是指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动物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
不完全蛋白质则是指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植物蛋白质。
其次,合理搭配蛋白质食物需要考虑到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不同蛋白质食物的消化速度和吸收效率不同,因此在搭配时可以考虑将消化速度较快的蛋白质食物与消化速度较慢的蛋白质食物一起食用,以延长蛋白质的释放时间,提高吸收效率。
此外,合理搭配蛋白质食物还需要考虑到其他营养素的摄入。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需要一定的酶和酸性环境,因此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以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搭配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全谷类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
最后,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特殊情况,合理搭配蛋白质食物还需要考虑到蛋白质的摄入量。
像一般的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0-35%,但是具体的摄入量还需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运动量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结语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缺乏蛋白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鸡胸肉、鸡蛋、豆腐和鱼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我们可以经常换着吃,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取。
小分子肽与蛋白质首先需要了解一个概念:人体细胞的更新周期为6个月,大约会产生90%的新组织。例如皮肤细胞约28天更新一回,红血球细胞约120天更新,肝脏细胞的更新周期为180天。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身体会持续启动新陈代谢。因此,补充蛋白质至关重要。蛋白质的功效包括:构成和修复组织、构成生理活性物质和调节渗透压。接下来,我们将了解“胜肽”与“蛋白质”的关系。胜肽是介导胺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胜肽是由两个或更多个胺基酸组成的化合物,称为肽。多个胜肽进行多级折叠就组成了一个蛋白质的分子。胜肽的胺基酸数量在四个以下,属于小分子胜肽。胜肽的胺基酸数量在10到50个之间,属于多肽。超过50个胺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就是我们熟悉的蛋白质。由于身体需要多种酵素辅助才能分解吸收蛋白质,因此小分子胜肽更易被人体吸收,其吸收率是一般蛋白质的10倍以上。人体可以通过消化食物自行合成一万多种胜肽,但不能自行分泌,因此补充胜肽非常重要。本书列举了12位研究蛋白质和胜肽的诺贝尔得主,还有许多研究学者的文献来源。例如,美国生物学家克拉丝博士指出,小分子肽疗法可以将人类寿命至少延长20年。美国医学专家尤格林博士表示,肽几乎可以治疗任何疾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让我们了解胜肽的功能:改善营养吸收、速解疲劳和增强肌力。胜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补充消耗的胺基酸,迅速修复受损的肌肉,消除疲劳。胜肽分子小,不会引起过敏反应,适合易过敏者食用。胜肽可以改善矿物质的吸收。矿物与胜肽螯合后,能够保持溶解状态,更易被小肠吸收,进而发挥其有益作用。
→5.改善肠道菌群,增强免疫机能。胜肽是一种优秀的益生元,可帮助益生菌繁殖,加上螯合的矿物质,可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6.提高免疫力。胜肽中的“精氨酸”可促进免疫器官的生成,增强免疫功能。胜肽还含有谷氨酸,可在病毒入侵时产生免疫细胞,对抗病毒。
→7.恢复皮肤年轻化。胜肽可激活细胞活性,有效清除有害自由基,减少色斑,延缓衰老。
→8.调节脂肪堆积。胜肽可促进热能代谢和减少脂肪堆积,有利于减肥。
→9.调节血压。胜肽可抑制血管收缩转换酵素的活性,防止血管末梢收缩,降低血压。
→10.降血脂。胜肽在吸收过程中可 *** 十二指肠分泌,引起胆囊强烈收缩,促进性腺酸化,减少小肠和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
→11.清除自由基、抗衰老。胜肽具有抗氧化和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功能,能延缓衰老。
→12.防止血栓形成。实验表明,小分子胜肽可促进血小板中的前列腺环素生成,降低三酸甘油酯和胆固醇,有效防止血栓素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
→13.与排毒。胜肽可积极影响酒精代谢,与进入体内的有毒化合物、重金属和致癌物结合后,促进排出体外,达到解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