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所以按照物以稀为贵的方式将这些金属位置排上了等级,更低的是铁,经常用来做生活用品,如铁刀,铁锅等,比铁高一等的就是铜,也就是市面上流通最广的铜钱,再贵的就是白银,通常几两碎银子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就已经是不小的开销了,而最值钱的当然就是黄金了,通常拥有黄金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的。
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剧中看到富贵人家在外吃饭游玩时,身上带着的都是一荷包的白银,而且对于这些贵公子而言,这些白银并不算什么,经常会在买东西时,明明是只需要几个铜板的小东西,而他们则是给几两碎银,并且还不用找,而卖东西的商贩则会对此感激涕零,连忙道谢。可见在古代一两银子可谓是非常的值钱了。
那么在古代,这一两银子按现在人民币的价值来计算究竟是能值多少钱呢。就明朝而言,当时的白银开采难度极高,更不用说黄金的开采了,当时的明朝历年间才只有两百万的白银,而这就已经是当时国库里的所有钱财了。所以就跟不用说老百姓手中是否会有白银了,所以当时白银的价值极高,一两银子可抵一千文铜钱,而当时一斤米的价格才五枚铜钱,所以可想而知,白银究竟能值多少钱。我们可以这样换算一下,按现在大米的价格来计算,一斤大米两元钱,所以计算后的价格是,一两白银的价值相当于现在人民币的四千元钱,而这四千元钱早已超过了现在中国百姓的平均工资了。
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 *** 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所以在古代,家中能拥有白银的人家绝对是大富大贵的家庭,他们也不会为了生活而操劳,而平常百姓一生却要为了这几两碎银,忙忙碌碌、慌慌张张。
“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是什么橘子的皮?自己晒的橘子皮算吗冬天到了,也到了吃柑橘的季节了。在南方地区,柑橘可是很常见的一种水果,也是冬季最主流的水果之一。目前柑橘的品种是越来越多,各个品种的柑橘吃起来味道也是各有千秋。
在农村里,有些人吃完柑橘以后,可不会把柑橘皮当垃圾扔掉,而是把它们收集起来,然后放在窗台,或者是一些通风的地方晾晒起来,等到风干了以后再存起来。这样以后就可以当“陈皮”来使用了。
那自己晒干的橘子皮是陈皮吗?有着“一两陈皮一两斤”说法的陈皮到底是什么橘子的皮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陈皮的简介
说起陈皮,它的名气可是不小,在国内几乎是家喻户晓了。在民间更是有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两陈皮的价格可要抵得上一两金子,而如果是一百年的陈皮价格就比黄金还要贵。大家不要以为这种说法很夸张,一些年数久远的陈皮真的比黄金都要贵哦。
关于陈皮入药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了,在《神农百草经》中就有对陈皮的记载,并且这也是陈皮最早的记载,其中就描述了:“橘皮疗气大胜,以东橘为好,西江者不如,须陈久者为良。”
后来历代的医家都对陈皮有着很深入的了解,并且许多的医学典籍中都有对陈皮的记载。其中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陈皮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如今大家对陈皮的价值也主要是体现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方面。
在百科上对陈皮的描述就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也就是说只要是芸香科柑橘还有其变种的果实成熟了以后,果皮经过干燥、陈放之后就是陈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入药的陈皮又可以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尤其是广陈皮是最负盛名的。
广陈皮也叫新会陈皮、新会皮,它是以产自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地区特有的新会柑 *** 出来的陈皮。这种陈皮和其他地方所产的陈皮相比具有芳香扑鼻的香味,并且药用价值也要更佳,因此一直以来价格都要较其他的陈皮更贵。
自己晒的橘子皮是陈皮吗?
笔者曾有一年去过广东新会地区游玩,当时正好就是新会柑成熟的季节,就看到了很多当地人都在采收新会柑、 *** 陈皮。
其 *** 起来可不简单,先要把新会柑清洗干净,之后再用水浸泡一下。之后捞出来再用特用的刀具把新会柑划上三刀,这样就把果皮完整的取下来了,而果肉则是直接丢弃了。得到的果皮还要经过风干、密封存储、加湿软化,再次风干等多道工序的加工,之后才能得到陈皮。
如果大家详细看过了陈皮的加工 *** 过程,就能明白其价格贵也是有道理的了。
那有些人会问,既然陈皮就是芸香科的植物的果实成熟以后干燥的果皮,那自己晾晒的柑橘皮算不算陈皮呢?实际上陈皮除了对原料、产地的选择有讲究以外,加工方式也有很高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存储的时间了。
一般柑橘皮贮藏的时间越长自然就越好,而贮藏期不满三年的只能称之为果皮,或者是柑皮。而存期满足三年或以上的才能称之为“陈皮”。因为陈皮之所以叫陈皮,很关键的一个就在于“陈”字,“百年陈皮胜黄金”也是因为它陈放的时间长。
陈皮要有三年的时间要求,是因为其存放的时间越长,果皮里面的苦、涩和辣味就会逐渐消失,而余下来的只有清香扑鼻的香味,同时其燥烈之性大大减弱。而哪些年份短,陈放的时间不够的则因为果皮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水分等,既会影响口感,同时效果方面也是大打折扣。真正高品质的陈皮摸起来手感偏硬,而且一碰就碎。
写在后面
陈皮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物,它既能用来泡茶、也能用来炖汤,或者是烹饪的时候加入一些,像在广东地方陈皮就是厨房里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很多菜品中都会加入陈皮,似乎少了陈皮也就少了灵魂。
但是真正好的陈皮,其售价可一直都不低。就是因为陈皮对柑橘品种的选择,其产地、采收时间,还有后期的风干、密封存储、加湿软化,再次风干、晒干等多个步骤都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并且只有经历过陈化三年以上的才能称之为陈皮。所以,自己晾晒的柑橘皮,只能是算果皮、橘皮,而不是真正的陈皮。
但是在农村有些人喜欢把柑橘吃了以后的皮用来风干、存储起来备用,是因为虽然它不能算陈皮,也没有陈皮那样的效果。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而且橘子皮本来就是可以食用和入药的。毕竟陈皮一斤要数百元,而自己晾晒的不花钱,用老辈人的话来说是能省则省。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都已经明白了吧,为何有些地方的柑橘滞销宁愿倒掉了,也不把它做成陈皮售卖了吧,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买一口价黄金吊坠1800,只有2克,是不是买贵了呢?1800买2克左右的黄金吊坠肯定是买贵了,黄金首饰有两种售价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按克加工费,另一种是一口价销售。珠宝店铺传统的黄金手镯、项链、戒指一般都是采用按克销售的方式。
而一些新款的黄金吊坠、一体链、手链、耳钉大多采用一口价的方式销售。一口价销售的黄金首饰与传统的黄金首饰工艺、款式不同,大多是3D黄金、精品5G或是说5D黄金首饰,它们更大的特点就是既好看又好贵。
很多朋友花1800左右买了个款式漂亮好看的黄金吊坠,后来一称只有2克重,相当于900块钱一克,就来问辛羽,她买的那个珠宝品牌是不是坑她,当时没注意,后来一算怎么这么贵啊?
1800买2克黄金肯定贵了,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很多消费者信任的大牌实体店,比如周大福的福星宝宝、周生生生肖吊坠、潮宏基的哆啦A梦等一类的硬金首饰。而在线上购买或是走批发工厂零售却是和普通黄金一样按克加工费出售的。
3D硬金也是黄金首饰,而且比普通首饰款式更漂亮美观。3D工艺复杂每克多收几十块钱工费也是正常的,只是很多大牌珠宝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加价太多出售而已。
3D硬金的特点是个头大重量轻,很多硬金吊坠重量都不到一克,如果按克出售,珠宝商会觉得花费太多时间只卖低单价的商品还不赚钱,还浪费了人力物力,所以就直接翻倍标价也就是为了多赚钱了。
对于3D硬金这类首饰消费者也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如果克重不大、售价也不高就当是按饰品购买,反正一两克左右的也亏不了多少钱。如果是三五克以上还是按一口价出售而且标价又很高就不要考虑要了。如果是找到我们这样的按工厂拿货价出售,不买还考虑什么呢?
国际金价涨至1818美元,2022年购买黄金首饰,有哪些省钱技巧今天2021年12月31日是今年的最后一天,金价涨至1818美元一盎司,换算成金料价格是374一克。但是消费者这个价格是不可能在珠宝店买到黄金首饰,因为黄金金料到黄金首饰需要加工设计、生产销售、税费等很多环节。比如今天周大福和周生生的黄金首饰零售价是479一克再加工费,比金料价格贵30%还多。
一口价黄金换算克数来算的话每克要1000左右,更是贵了两三倍,直接在品牌店购买黄金首饰就是非常亏的一件事情。所以在马上到来的黄金首饰消费旺季的元旦和春节,怎么买到价格便宜的黄金首饰,是每个人都面临的事情。辛羽是有十五年的国内一线珠宝品牌工作经验,以及五年的珠宝品工厂会所创业经验,非常清楚有哪些 *** 可以买到价格便宜做工优质的黄金首饰。
珠宝品牌不同金价不同,国内一线珠宝品牌周大福,周生生,六福,老凤祥等这些珠宝品牌挂牌价格更高,今天的售价是479左右一克再加工费。潮宏基,菜百,招金等一些二线珠宝品牌价格稍微便宜十几块钱。而一些地方性的区域珠宝品牌,或是小品牌黄金首饰售价在410元左右,每克比周大福还便宜50多元。所以你如果不是某一个珠宝品牌忠实的粉丝,在款式工艺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选任何一个珠宝品牌都没有问题,因为含金量是没有差异的。
品牌店金价减免:元旦和春节来临,这是年终各类消费品的销售旺季,同样也是珠宝品牌黄金首饰销售的旺季,所有的珠宝品牌为了吸引客流,都是拿金价减免来吸引客户进店然后在推销钻石、翡翠、红蓝宝石等镶嵌类珠宝首饰。其实我们只要认准了进珠宝店就是买黄金首饰就行。
金价减免只有更优惠没有更优惠,不同珠宝品牌,不同商场,不同地区之间的金价减免是差异非常大的。我前些年出差比较多,就发现就算同一个品牌在不同城市和商场金价减免也不一样,比如可能西宁王府井周大福和六福一克减20元,济南银座周大福和六福一克减50元,还有的店一克也不减。还有一些时间是元旦当天一克减50元,元旦第二天就减30元。也有一些小品牌直接一克减80元,然后推荐你再买一口价硬金或是钻石。
多加几个珠宝品牌漂亮 *** 姐联系方式:黄金首饰是珠宝店来吸引客流的,真的不会太在意非要用黄金首饰赚多少钱,真正赚钱的是钻石,翡翠,一口价硬金这些首饰。所以咱们要去珠宝店,还是多逛几家店,或是多加几个珠宝品牌的员工的联系方式,这些漂亮的 *** 姐都会经常发金价优惠信息让你了解的,你对比一下就知道哪家金价更优惠。
旧金以旧换新:很多人都有一些不怎么戴的旧黄金首饰,如果在珠宝店免折旧费可以直接按克兑换的情况下,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新首饰克重不要超过旧黄金首饰,更好重量一样,这样付的差价少。
不要买2克以上的一口价黄金首饰,或不要买平均单价600以上的一口价黄金首饰。硬金款式好看工艺别致,是值得购买的,而且硬金比普通黄金工费高也是正常的,但是每克也贵不到100块钱以上,所以五六百左右一克的硬金也是可以考虑的。硬金大多都是用来穿手串或是当做吊坠,个头大克重轻,很多款式都在一两克左右,因为好看多花几百块钱也可以。但是珠宝店那些七八克的硬金项链,十几克的硬金手镯还是慎买,太贵了。
工厂展厅拿货更便宜,今天金料价374一克,我们去拿货加上工费一克也就是贵20元左右,一克加5-10元卖400一克,是珠宝行业之外的人能拿到的更便宜的价格。有人可能会说我自己去拿是不是更便宜?那其实不见得,展厅批发不是零售没有时间接待零售顾客,我们去拿货都是先拿200克黄金开户才行。
“一两黄金一两茶”谁炮制了几十万元一斤的“天价茶”?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任梦岩)1公斤茶,到底值多少钱?可能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两三百元已经是很不错的茶了。但是前不久在云南省临沧市,10公斤茶鲜叶通过 *** 拍卖,居然拍出1068万元,相当于1公斤茶就要106万元,这还是没炒制的价格。按照青叶计算,如果以泡一壶茶5克来算,就要5340元。
算了一下,这茶叶比黄金还要贵一倍。如此“天价茶叶”给谁喝?最近,全国多地都开始对“天价茶叶”问题展开集中调查和整治。
4月7日晚,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古茶树“锦绣茶尊”成为了“网红”,它的“10公斤茶青开采权”以168万元的底价在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最终一位竞买人以1068万元的竞价成功夺得开采权。
这棵古茶树,专家称树龄达3200多年,2015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更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当地村民介绍:“从做茶的角度来说,是做红茶和普洱茶的更佳原料。”
查询历史记录可以发现,早在2015年的拍卖会上,这棵“锦秀茶尊”的100克茶尊生茶以35万元成交,创下了当时国内单品拍卖纪录。到底是谁在为这棵茶树买单?又是谁在消费?记者并未查询到更多记录。
但是这棵古茶树的茶的品质真的“赛黄金”吗?西南林业大学茶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蓝增全告诉记者,古茶树从生长环境、养分汲取方面的确比茶园里的好,但口感和品质差距绝不会差得像价格这么多。蓝增全说:“对于古茶树来说,首先它个体比较大,一亩地它能种的情况不同,可能也有几十株上百株这样的情况,它所占有的自然资源肯定要好一点,生态性要好一些。在口味上,由于树龄的增长,它品味上更好一点,但是不是绝对的,跟树种是有关系的。之所以现在弄成这么贵,我认为可能还是它的稀缺性。”
对于“天价茶”的炒作,昆明市茶叶协会会长刘益成认为,这棵3000多年的古树的确具有它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可是1公斤青茶就100多万元,如果炒制,就相当于400多万元,如此高价的炒作,对云南茶叶并不能带来正面影响。刘益成说:“可能拍卖的是一个物以稀为贵的问题,但是价格太高了,原来也有拍卖过1公斤30多万元的,现在是400多万元,也就是翻了10多倍。这种‘天价茶’,我们行业还不太支持这样拍,以价格唯一做杠杆来作为宣传的不一定是很好的事情,对行业反而有一些伤害。有些老百姓说喝不起普洱茶,其实普洱茶可以很亲民。”
而在安徽,一位资深茶叶经销商向记者透露,有些炒作无非是“自己买自己”,同一产区的茶叶,差距不可能太大,普通消费者不必去追求“大师炒制”或者某些小批次茶叶,因为都是噱头居多。该名经销商说:“我经营茶叶30多年,像这种操作不可能。各个山头无非是香气好一点,嫩度好一点,口感好一点。多少钱都是操作的,自己卖自己的。(普通茶相比)名优茶的香气、浓度、耐泡程度要差一点,但大体是差不多的。”
在福建省, 提起武夷山“大红袍”,近年来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同时,“天价岩茶”的市场也悄然蔓延。此前在福建市场疯传的所谓“天价岩茶”榜单显示,十多款标注非卖品的上榜茶叶每斤价格都在10万元以上。行业意识到炒作“天价茶”非但不能给当地带来收益,反而会对品牌带来伤害。
(图片来源:CFP)
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早在今年2月4日就发出了 *** ,呼吁“自本 *** 发布之日起,茶叶每500克定价不超过6万元”,并表示坚决支持和配合为期三个月的集中专项整治行动。
武夷山茶企负责人也逐渐意识到“天价茶”对武夷岩茶产业的危害性,承诺不做虚假宣传,规范经营管理,反对“天价茶”“过度包装”,自觉接受监督。武夷山茗川世府茶叶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黄正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广大茶农来说,需要把握机遇,做出百姓喝得起的好茶。“因为武夷岩茶很特殊,它的工艺繁琐,种植环境、 *** 环境各方面都挺繁琐,好茶并不多。大家只盯到更好的茶的价格,但是没有考虑到中低端茶叶滞销的会很多。我们很担心的就是今年通过这种‘天价茶’是否会影响销售,现在都是无法预见的。我认为它有双面性,一面是警示大家,不要一味地去跟风这种高价、天价。另一面也提醒茶农、茶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做出平价优质的茶叶,大家喝得起的。”黄正华说。
福建省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经济与信息岗位专家管曦认为,“天价茶”是整个中国茶产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单纯突出“稀缺度”让茶业发展失去了平衡性。“福建武夷山地区茶园种植面积相对较小,茶叶资源的稀缺性比较突出,而这样一个稀缺的属性又在市场竞争中被无限放大,导致近年来这一地区的茶叶价格上升得比较快,‘天价茶’现象在这一茶叶产品上比较明显,当然,这种单纯地打造以稀缺性为标签的‘天价茶’也使得茶产业发展失去了平衡性。”
管曦认为,让茶叶价格回归正常,对广大中小企业和茶农来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 *** 热情,对整个产业来说,也更有利于促进大众消费者购买,来激发市场。“相关的数据显示,我们中国饮茶的居民大约有五个亿,我们生产出来的茶叶是为了满足这5亿消费者中的大部分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我想这次‘天价茶’事件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无论是对茶叶企业还是对茶叶监管部门来说,这次‘天价茶’事件都是一个再思考的过程,就是怎样去定位茶叶的消费群体,怎么样去挖掘潜在的茶叶市场。”
你知道黄金一两等于多少克吗?1两黄金等于多少克?你知道一两黄金等于多少克吗?搞不清楚你可要吃大亏。
一两黄金等于多少克?一两=50克?50克?其实大家都搞错了。虽然日常生活中,在中国内地的一两标准就是50克,一斤也就是500克,但是黄金它是按一斤16两来计算的,1等于10钱。香港的一斤是600克,中国内地一斤是500克。由于秤不同还分老钱和新钱,老钱是3.742克,新钱是3.125克。所以香港的1两等于37.42克。
知道了吗?中国台湾的1两是31.25克,面新加坡的一两是37.8克。现在香港台湾地方的金店售卖黄金首饰,还有按两来计算的。所以大家购买黄金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换算清楚,1克到底是多少钱。对比一下国际的实时金价,就不会买亏了。融通金。
鲍参翅肚,其中鲍鱼是海味中最为珍贵的海味食材之一,我国食用鲍鱼的历史悠久,三国枭雄曹操就是鲍鱼的忠实拥趸,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也没少夸鲍鱼。
鲍鱼,是一种十分名贵的海洋食材。它的味道鲜美,口感紧致柔滑,甚至有着“餐桌黄金、海珍之冠”的美称,它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美味、营养,虽然昂贵但是还是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可谓是餐桌上的常客。
干鲍鱼
香港食神戴龙曾经评价:鲍鱼之最为干鲍,干鲍之最为溏心。
俗话说,一口鲍鱼一口金,就是对溏心干鲍认可和肯定,一枚软糯黏牙的溏心鲍价格可能是普通鲍鱼的数十倍!
市面上的鲍鱼品种繁多,大小区别很大,它们都可以称之为溏心鲍鱼吗?
其实不是的,溏心鲍鱼是属于鲍鱼中的极品,数量稀少,并不是所有的鲍鱼都可以称得上溏心鲍鱼的。
糖心鲍 是指鲍鱼经干制之后烹饪时需要经过繁琐的泡发过程,再用高汤小火久煮?味,慢煨至鲍肉中心呈半凝“溏心”状态,入口柔韧间又带有些许粘牙,每一口咬下去都带有少许粘着牙齿的感觉,如同年糕一般,这就便是“溏心鲍”。
两头老鲍鱼
新鲜的鲍鱼是没有溏心的,要有溏心,首先就要先制成鲍鱼干。溏心是由鲍鱼本身的蛋白质转化而来,“溏心”的形成与否,对鲜鲍的种类、干制的工艺、煨煮的手法有一定要求。
我们常说的陈年老鲍鱼,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慢慢地由内到外而发生的一个微妙的变化的过程。在市面上见到的鲍鱼多是新鲜的鲍鱼,这些鲍鱼尚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在这个过程中,原先是一斤左右的鲍鱼,会因为水分的流失,从而变成5两多到6两,另外鲍鱼的表面会慢慢的出现一些类似“霜”的物质,这个是鲍身蛋白质泛出表面所致,其不但不损鲍鱼质量,反而是上品鲍鱼的重要标志之一。
溏心鲍鱼是所有干鲍鱼中的极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的口感味道,营养价值是更优的,是所有鲍鱼爱好者的首选。
要了解溏心鲍鱼,就要先从选材开始!
老鲍鱼
① 必须选用新鲜且体形较大的鲍鱼,小鲍鱼很难加工出像样的溏心鲍鱼,新鲜的好鲍鱼才能做成好的老鲍鱼,这个选材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选好,就会影响到后面所以工序,将会功亏一篑。
② 其次,得看鲍鱼够不够干身,黄油多不多,珠边完不完整,鲍鱼心大不大,大的不太好。
③ 再用灯炮照一下鲍鱼通不通透,如果中间有黑点的,定是死鲍鱼,很难发软的。
④ 最后闻一闻,好的鲍鱼有一股微微的鲍香味,发臭的绝对不能买。
知道了如何选材,那么如何 *** 糖心鲍鱼呢?
之一步“预熟”
也就是“醖”(醖:通过严格控制液体介质的温度来烹饪食材)。先用盐腌渍去除内脏的鲍鱼,清洗后先用文火将清水加热至微沸,加入大小相当的鲍鱼,慢慢将火力调大,保持在80-90摄氏度,待鲍芯可以轻易穿透即可,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
鲍鱼表面白霜
第二步是晾晒
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先预晒,将鲍鱼平铺在草席上,每天日晒2-3小时,如此操作3天后,将鲍鱼用棉线穿成串儿,或放置在竹格上,置于阴凉通风处,尽量避免烈日暴晒,根据鲍鱼大小的差别,晾晒1-2个月。在晾晒的过程里,鲍鱼的外层变得坚硬,而内芯因未完全干透而发生缓慢的发酵,从而拥有状若琼脂,有浓郁的糖味(由鲜鲍鱼本身的部分蛋白质转化而来)和鲍鱼香味,与生晒干鲍不同。
足干的溏心干鲍存放一段时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鲍身蛋白质泛出表面所致,其不但不损鲍鱼质量,反而是上品鲍鱼的重要标志之一。
老鲍鱼
优质的干鲍适合长时间存放,具有品赏和收藏价值,且越存越金贵。干鲍越“旧”越值钱。鲍鱼味更浓更香,且有“溏心”效果。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关于溏心鲍鱼的烹饪方式,下期再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感谢大家的阅读。
皇帝古代赏赐的黄金万两相当于现在有多少?读完我心碎了皇帝悬赏的黄金一万两现在是多少?读完之后,我感到无比的崩溃。除了土地之外,皇帝还经常奖励一万两黄金和一万两白银。不少人听后都觉得皇帝太过慷慨了。毕竟,一万两黄金在今天就相当于一亿八千万人民币,但事实并非如此!
更不用说皇帝是否愿意为这些项目奖励这么多钱了。虽然他愿意为一个工程付出一万两黄金,但这样的大将却做出了贡献。国库不能被皇帝掏空吧?因此,皇帝授予的黄金万两与我们理解的黄金万两有很大不同。据说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炼金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国家的黄金储量很少,最初只有皇亲国戚使用。他们所说的金就是铜和锡。。
到了明代,炼丹技术逐渐成熟,炼丹师的数量开始增多。但这还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全部重量,还有很多叶子混在一起。汉唐时期,开采的黄金储量相当大,但当时的单位变化与现在不同。在汉代,1斤相当于我们这个时代的250多克,一两大约相当于16克。
虽然换算来说,一万两黄金最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一千猫左右。但就算是千金,现在也值上千万人民币了。但实际上它不会像电视和电影中那样。皇帝一挥手,太监们就把黄金全都拿来了。通常,皇帝会用食物和谷物来代替这些英雄。你被抓住了吗?这种行为欺骗了你吗?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记者对茶叶市场调查发现,打着各类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茶叶不算是标准化的商品,它本身有着土特产的属性,缺少比较明确的定价标准,产地、生长环境以及具体的口感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价格。而一些产量较少的茶叶,因为稀缺而卖到高价,也完全符合市场的规律。但一些茶叶动辄飙到数万甚至数十万的高价,不仅仅是因为稀缺,背后更是有明显的炒作因素。
2007年普洱茶价格 *** 令炒茶者损失惨重,但吃一堑似乎并没有令人长一智。2012年西湖龙井预售创出18万元天价,随后,河南信阳毛尖推出公务消费“奢侈茶”,一斤高达13万元。现如今,价格不菲的佳茗同样令公众却步。种类繁多的高价茶,买的人会喝吗?非也。
既然“买的人不喝”,那么喝的人能买到放心茶吗?在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中,部分商家走“虚夸风”路线,真假难辨的广告内容引发公众困惑。一些茶叶宣称具有“降火解酒益肝清热”功能,更有甚者以“当地长寿老人和双胞胎占比多”佐证奇效。虽自称“山头茶”“特效茶”,其现实功效究竟几何,真相晦暗不明。无底线的乱象背后,是各方切身利益的真损失。
鼓吹价格上涨,无非为了寻找接盘者
之所以会存在炒作空间,首先在于茶叶种类繁多,地理特征鲜明,如何评判一杯好茶,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其次,茶礼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加上社会资本的涌入,都为“茶道”变成生财之道提供了土壤。
当茶叶不再是一般商品,而过多成为体现面子、积攒票子的艺术品、收藏品和投资品,所产生的危害不仅在于干扰市场健康发展,还可能潜藏腐败风险、成为圈钱骗局。
2019年贵州就曾破获了一起有关“茶票”的 *** 平台诈骗案。而类似案件的出现,也能够解释为何茶叶被打上各种噱头,说白了,炮制稀缺的行情,鼓吹价格上涨,无非是为了寻找接盘者。
不管是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还是诱骗投资而把消费者当成韭菜,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都是 *** 裸的伤害。正因此,对于茶叶相关非理性的投机炒作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应该有更加敏锐的触觉,该出手时就应果断出手,保障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从源头上发力,端掉天价茶叶的“炒锅”
茶价被“炒上天”,畸形的茶叶观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茶叶产业健康发展。杜绝此种乱象,需要在各个环节上下功夫。茶企要严格自律,在消费端上关紧“水龙头”,减少天价茶的利益驱动和炒作空间;茶叶爱好者要理性消费,不要过分迷信茶叶“神效”,对声称有治疗功效的茶叶宣传必须保持谨慎、警惕;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完善茶产品溯源机制,杜绝虚假宣传,从源头上发力,或才能端掉天价茶叶的“炒锅”,杜绝天价茶叶滋生的土壤。
另外,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看,从茶叶产地方到行业协会,应该共同携手建立更加透明规范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让茶叶从生产到终端的销售,能够有比较规范的行业标准。一方面这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监控,另一方面,也能够压缩投机炒作的空间。
无论如何,茶叶的核心属性是用来喝,哪怕它具备了投资等各种附加功能,这些附加功能的实现,仍然得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
微言大义:
@番茄清汤火锅兔:不炒茶怎么赚钱啊?
@关山城:一两黄金一两茶,如此炒作,最终一地鸡毛。
@卜广勇: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
@A真真:不关注,也不会买,主要是买不起。
@Barry.hao:还有什么是不能炒的?还要交多少智商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炒房”“炒鞋”“炒茶”……任何一个行业,如果被炒作绑架,都很难健康发展。现在的茶叶市场,等级乱标、价格乱喊、名字乱取,靠“讲故事”出名,靠噱头赚钱,怎一个“乱”字了得!“炒茶”不知已收割了多少“韭菜”,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干扰了产业的长远发展,也损耗了茶叶产地的声誉。要管好这个市场,就要对乱象重拳出击,挤压营销的泡沫,还原茶叶的真实价值,从而引导茶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两鸡内金,一两真“黄金”鸡胗并不是鸡肾。鸡胗也被称为“鸡肫”,粤语中发音叫做“鸡肾”,但它是鸡的肌胃。鸡有两个胃,一个称为腺胃,又薄又小,是真正能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器官。而另一个胃称为肌胃,比腺胃大很多,有强健的肌肉外壁,内层有硬化的呈现金黄色的上皮。这层上皮在中药材中被叫做“鸡内金”。肌胃虽然体积很大,但内腔很小,内含砂石,能以机械力磨碎食物,辅助消化。
在日常食用时,这一层薄壳往往被剔去不用。可是从药用的角度看,这层金黄色的东西堪称鸡体内的“黄金”。早在2000多年《神农本草经》就将鸡内金列为上品:鸡内金“主泄利”,常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疗效确切,故以“金”命名。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意思是说,没有牙齿的鸡吃了石头等硬物照样能消化,作为鸡脾胃的鸡内金,它的消化功能可见多么强大,因此,鸡内金是助消化、补脾胃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