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念书已到了小学高年级,很有记忆了。每到这个时节,春播前后,就是土窖里存的那几个萝卜、土豆、线咕嘟(家乡对洋葱的叫法)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条件好点的人家,会用醋或生水搅和点辣椒面子下饭,偶有人家拿香油(老家多是胡麻或麻籽油,习惯称香油,不叫青油)泼点辣面子,似乎一个村的人都能闻到香味。多的人家一日的午晚饭只能是白水煮面条,能调得起醋,吃上酸饭的人家就很让人羡慕了。
好在老天爷是长眼的,能看到辛劳的农民们已经好久没见到菜叶儿了。也就在这个季节,田间地头的麻曲曲(苦菜)长出来了;农业社那一二块地的、供牲口饲料的苜蓿发芽了。父母兄长从沟渠地埂上挑一把麻曲曲,做个麻曲曲甜面条,那个好吃啊!孩子们趁给猪羊铲草的机会,到自己队里或邻家队里的苜蓿地里偷偷歘几把苜蓿回来,由父母炝个苜蓿芽子当下饭菜,那个香,那个上口啊!这让我想起了朱元璋没当上皇帝前吃的那个水煮白菜——珍珠翡翠白玉汤。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就没有比苜蓿芽子更好吃更可口的菜。说是炝,其实就是过一下开水,然后拿盐醋拌拌而已,哪有多余的香油用来炝啊!
老家有吃醋的习惯,炒菜要调醋,做面条面片儿也要调醋。老家有家家户户酿醋的习惯,可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吃上醋的。每到盛夏,好多人家的醋断顿了,这时候母亲就要沃浆水来代替醋。浆水在我的记忆里就不是太好吃的东西。今天食醋都工业化了,家乡人也不酿醋了,浆水更是绝迹了。进入80年代,我念书到了高中,学校食堂的饭还是以甜面条为主。家乡人说甜面条、甜饭,不是加了糖的意思,而是没调醋的意思。如果食堂明天做酸饭,就是调了醋的面条,那就要提前一天通过每个班的生活委员通知到每个同学。因为是酸饭,是上了档次的饭,考虑到同学们可以比平时多报一份饭,以改善一次伙食。
那个年代,就是挑一把麻曲曲也是有“资本主义”嫌疑的,只能在地埂沟渠荒地,而绝不可以进入集体的大田地。而偷苜蓿芽子这样的事,更是冒着很大风险,要被逮住了,会被牵上集体的批斗大会。记得农业社开会的时候,老队长会说有人在偷歘集体的苜蓿,然后有人心里就慌慌的,可又侥幸队长不一定知道具体是哪一家、哪个人。老队长很有经验的,他会去社员家的茅厕走一遭,要是见到新鲜的粪便发绿,就能断定是吃了苜蓿的结果。好在老队长是个偏“右”的人,能理解社员的艰难,在生产队的会上点点名,引起大家的注意也就罢了。
家兄知道我好家乡的这口“野味”,昨天趁唐大哥回家乡的机会捎来了苜蓿芽子和麻曲曲。今天,凭记忆做了这两样野菜,加上好朋友带来的沙米凉粉(沙漠里的一种野生米,米粒极小)和老家的馍馍,算是来了一顿名副其实的野味。苜蓿芽子还有记忆中的那个味儿,可已经没记忆中那么香了!但兄长和朋友的情意永远是那么深厚绵长。
我乃一农家子弟,从那么艰苦的年代过来,就是今天,吃饭也没什么讲究,一个家乡馍馍、一杯开水是一顿;下一锅面条、调几块土豆是一顿;汆个菠菜、撒点盐、就个饼也是一顿。这也是苦难生活练就的一种本领吧!我常常想,要是我的生活出了变故,变得艰难了,没有今天这般“锦衣玉食”了,我也一定能够笑而对之。
【作者简介】崔永智,网名沙枣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在西北师范大学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
#大有学问#前几天,清江鹤的专题图文《人们爱吃的顶流野菜“七头一脑”,到底是指啥野菜?妥妥的“刮油蔬菜”》受到了网友们的好评。
图片:田间苜蓿植株
作为“七头一脑”中的“一员”,苜蓿头既是“芽苗菜”还是绿肥和牧草。有网友质问:这苜蓿草是什么草?是当年(小时候)见过的红花草吗?
为解开这个“谜”,今天清江鹤就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来共同关注苜蓿草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有一定的帮助,以飨食读者以求共进共同提高。
农村常见的肥田草,有人叫它红花草,是苜蓿吗?
在农村种植过的肥田草有很多品类,苜蓿草也是其中之一种。一次种植一年之内还可以收获多次。
图片:采集的苜蓿芽头
小时候我们在农村水稻田看见过一种绿肥草,长辈们称它为“红花草”,书面语紫云英。常在春季长满稻田,艾割以后,翻入泥下腐化成为稻田中的有机质。
红花草耐寒,春季开花,花朵渐变颜色,近看紫色或浅红色,俗称“草籽儿”。
除苜蓿外,农村果园菜地及部分林地,还种有一种绿肥草叫苜蓿草,俗称“牧草之王”。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古波斯(现伊朗,一说是“大宛国”)带回来繁殖播种开来的。西方称苜蓿草为“幸运草”,是一个吉祥物似的牧草。
其田间株高约30㎝~100㎝,羽状有三叶,边缘有小齿的豆科类多年植物。根部有固氮的根瘤菌,所以作为绿肥,是非常不错的“氮肥”来源。
图片:人工种植的苜蓿芽苗菜
因此苜蓿草与红花草是分属2种不同的植物,不要把它弄混淆了。
苜蓿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苜蓿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生长寿命可达20~30年,根系发达,主根粗大,茎直立,田间株高约100㎝~150㎝,根茎一般有25~40个分枝,多的达100个分枝以上,叶量多,全株叶片约占鲜草重量的45%~55%。春播季节在4~5月,秋播季节8~9月。最适气温在15℃~30℃间。
苜蓿有黄花苜蓿(又叫南苜蓿)和紫花苜蓿(称苜蓿)。
紫花苜蓿茎高30㎝~100㎝,直立或匍匐,3出复叶,小叶片倒卵状长圆形,仅尖端有锯齿,叶柄长而平滑,托叶大,花梗由叶腋抽出,8~25朵花形成簇状花序,花冠紫色。常生于旷野和田间,鲜食以采摘末开花的嫩茎叶为主。
图片:紫色的苜蓿苗
黄花苜蓿为一年生草本,高20㎝~90㎝,茎平卧上升或直立,近四棱形。3出复叶,叶柄细长柔软,小叶边缘有浅锯齿,伞状花序,花冠黄色。
苜蓿是西汉使者出使西域的舶来品:
宋梅尧臣在《脉苜蓿》中说:“苜蓿来西域,蒲葡亦既随。胡人初未惜,汉使始能持。宛马当求日,离宫旧时种。黄花今自发,撩乱牧牛陂。”
文中说苜蓿是从西域传入。司马迁在《史记》也载:苜蓿从西域的大宛国引入。苜蓿这个名称来自于大宛国的音译。
把开紫色花的苜蓿称为紫苜蓿(苜蓿),把开黄花的苜蓿称南苜蓿。
又因它们都是3叶复出,每根细茎上有三叶(边缘有锯齿),故称“三叶草”。
图片:不同的紫色苜蓿苗
苜蓿芽苗菜的优质丰产技术:
(一)小作坊叠盘催芽繁殖苜蓿芽:
将欲催芽的苜蓿种子放在清水中淘洗,去掉瘪粒及杂质后放在20℃温水中浸泡处理24小时,让种子充分汲足水分。
再用珍珠岩石(或糯米石)作基床,平铺在苗盘中。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施在基床上,每盘播种50g,然后加温催芽(视基质的湿度每天喷1~3次温热水。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在适宜的温湿度下,4~5天即可以长出2~3㎝,子叶展开。
待苗高3㎝时要对芽苗进行遮光,让其在弱光下生长转绿。
图片:人工采集的鲜嫩苜蓿苗
播种7~8天后,下胚轴长达4㎝左右时,茎粗1㎝,白色,子叶肥大绿色长园形,长约3㎝宽2㎝时即可以收获。采收时,将苜蓿连根拔起洗净包装上市。
(二)旱育苗床培植苜蓿芽头菜。
选土层深厚肥沃疏透的腐殖菜地,深耕碎化平整以后,垒成宽100㎝,长15m,间沟40㎝,间沟深30~40㎝,中间高两边低的瓦背型高厢。
用每亩40~50㎏复合肥,尿素10~20㎏,过磷酸钙50㎏拌匀撒施在高厢上,再用农家稀粪水泼浇高厢,泼湿泼透。
用叶锄将肥料与苗床浅层泥土充分拌匀,并再次碎化平整,稍加镇压覆膜闷厢7~10天,让肥料充分融化与泥土融合,形成“营养层”,并防播种和出苗以后“烂种”“烧苗”。
图片:田间健壮生长发育的苜蓿植株
把处理过的和田苜蓿种子(播前晒种2~3天,50℃~60℃温汤处理15~60分钟)在高厢上按行距20~30㎝的规格进行条播,深度为2~3㎝,播后细土覆盖外加小拱棚即可。播种时间为春播4~5或6月夏播。秋播8~9月。
苜蓿幼苗出土以后,要注意棚内的温湿度,温度过高时,要加强通风透气或揭膜凉晒,以防“高温烧苗”。晚上要复棚保温。
待苜蓿幼苗长至3~4㎝时,要撤去小拱棚,使幼苗见光转绿(2~3天)。至幼苗长至5~6㎝时即可以收获。株高不得超过10㎝。
图片:准备发往菜市的苜蓿头
株高太低收获影响苜蓿芽种植产量,但是株高太高苜蓿幼苗幼茎又会老化,纤维素增加,影响食用口感和风味,降低苜蓿芽头的食用价值。
结束语:本文主要分享了苜蓿与红花草的区别及苜蓿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分享了苜蓿的由来及苜蓿芽苗菜的2个基本生产 *** 。彰显了苜蓿的绿化生态价值,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是一款集食用,药用,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多用途的经济作物,应于大力推广种植栽培。
图片:人工种植的苜蓿菜
苜蓿
苜蓿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一直以畜牧饲养为主要目的。最近,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们通过无公害培育种植出了可以端上餐桌放心食用的苜蓿。
目前,在青岛农业大学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种植的50亩头茬食用苜蓿已经成熟,预计很快北方市民就可以在超市买到作为蔬菜的食用苜蓿和苜蓿芽精制而成的茶叶。
用“草”做馅儿的包子
“过去,北方各地种植苜蓿,都是为了做为饲料,其实苜蓿不仅能做饲料,它还是一种很好的食材,营养丰富鲜嫩可口,只是消费者很少有人知道这种作物。”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站长、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孙娟介绍说。孙娟的婆家是西北人,在老家的时候就有用苜蓿炒菜做饼吃的习惯,“有时候我会从实验田里带些苜蓿回来,我是研究苜蓿的,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多吃苜蓿对家人的健康有好处。”
说起自己的研究项目,孙娟滔滔不绝地为记者介绍起来:苜蓿不仅食用 *** 多样而且简单易操作,炒菜、拌凉菜、包包子都可以,它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润滑肠道,大量的钙、镁、钾等元素可以协助人体排出体内过多的钠,从而达到排水利尿的功效。
无公害苜蓿可上餐桌
今年夏天,位于胶州胶莱镇的青岛农业大学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头茬50亩食用苜蓿已经成熟。经济草本植物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孔繁臻从田地里掐下一株苜蓿,“这是鲜嫩的苜蓿,断口很平整,说明水分充足。”据了解,作为食饲两用苜蓿,长到20-30厘米时为食用期,苜蓿生命力旺盛,每年大概可以收割7-8次,一次种植8-10年无需翻地。一般每年4月底5月初头茬苜蓿就会成熟,经过一冬天的养分储存,营养丰富口感鲜嫩,更重要的是,此时土地肥力强不需要施任何肥料,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物。
如果说某一茬苜蓿蚜虫较多,我们不会喷农药,而是收割后就地作为肥料,一方面增加土地肥力,另一方也可以确保我们的苜蓿无公害。”孙娟自豪地告诉记者,过去作为饲料的苜蓿,都会使用化肥,但是实验所进行的无公害培育,确保了端上餐桌的苜蓿安全绿色,可以放心食用。
食疗效果显著,瘦身塑形
苜蓿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有利尿通便的功效,虽然它的水分含量低,可是蛋白质含量却高达20%,食用后对人体有益。苜蓿有食疗作用,古人就有食用苜蓿的习惯。现在在美国,苜蓿芽和苜蓿叶也都是很受欢迎的食材。孙娟笑着说到,“我带的研究生,一直坚持吃苜蓿、喝苜蓿茶,体重减轻了约10斤。 ”
大家好,我是爱做美食的小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大多数的营养元素都是从饮食中获取来的。但是我们对于平常吃的食物真的了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逐一给大家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食材。希望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能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最古老的野菜之一,素有“食物之父”美誉的苜蓿菜。
苜蓿菜属于原始豆科植物当中一种,苜蓿菜又名草头、金花菜、菜花苜蓿等。是一种极养生的健康野菜。我国对苜蓿菜的栽培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在50年代时人们生活艰苦,食不果腹,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就只能吃一些野菜来充饥,而苜蓿菜就是人们首选的食物,不仅味道好,还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另外苜蓿菜还是一种很好的草药,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录,它可帮助治疗气管炎,贫血,肠胃不适等症状,因此也被称为“救命菜”。
那么什么时候的苜蓿更好呢?
苜蓿在一年四季都能生长,春天的苜蓿才是最新鲜的,所以在春天的时候可以多采些苜蓿芽,焯水以后,冷冻到冰箱里,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化开,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吃的了。不仅鲜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那么苜蓿菜到底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呢?
苜蓿芽营养成分较高,富含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而且且糖类和热量的含量极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此外,苜蓿中富含的维他命K高于一切蔬菜。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苜蓿菜的禁忌:
1.因为苜蓿菜里含有草酸所以在吃苜蓿菜的时候,不要和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一起吃,如西红柿,辣椒,芹菜等。
会阻碍我们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
2.不要和一些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一起吃,比如大豆或者大豆制品。
原因就是苜蓿菜里的草酸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会生成一种物质叫做草酸蛋白,这种草酸蛋白我们人体并不可以吸收。
下面再给大家分享一些苜蓿的食用 *** :
苜蓿要取新鲜的初芽,做法有很多种:
1.可以把苜蓿和适量面粉搅拌均匀,再放入适量的盐和十三香再次拌匀,上锅蒸着吃。蒸好以后放上蒜末、辣椒面等自己喜欢的调料,再烧点热油浇在上面,一道美味的蒸苜蓿就做好了。
蒸苜蓿时要注意,水分一定要控干,否则裹上面粉很容粘在一起。蒸的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就可以了,过长会影响口感。
2.凉拌苜蓿菜,凉拌苜蓿菜一定要用开水焯上两三分钟,这样不仅能去除亚硝酸盐,而且焯好的苜蓿菜更加翠绿鲜美。然后放入自己喜欢的调料,一道美味的凉拌苜蓿菜就做好了。
苜蓿菜还可以炒着吃,做馅吃。做法多种多样。
下面在给大家分享一款用苜蓿做的烫面蒸饺的做法。
首先我们先把苜蓿用开水烫两三分钟,捞出过凉水,然后把水分挤干,剁碎,放入盆中备用。
再切上一把小葱,放入盆中提味。再炒上两三个鸡蛋用铲子铲碎后放入盆中。
下面就可以调味了,先放点花椒粉,再来点大料粉,放入适量香油,再放入适量植物油,再打入一个生鸡蛋搅拌均匀。最后再放点味精,适量盐。再次搅拌均匀。用盖子盖好,备用。
下面来烫面,盆内放入面粉,用开水边倒边搅拌,不要倒多了,搅拌到快没有干面粉的时候,我们把它稍微凉凉,然后沾点凉水揉成光滑的面团。
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 *** 面剂子,先把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然后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边缘薄,中间厚的面皮,包入馅料,捏成饺子。
全部包好以后,我们上锅蒸,铺好篦子以后我们就把饺子均匀的摆好,盖上盖子。水烧开后,再蒸20分钟,再过5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
这样蒸出来的饺子,面皮Q弹,馅料鲜香,凉了也不硬,非常好吃。
具体操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观看我的视频。
好了,关于苜蓿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和做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们共同学习交流。
我是爱做美食的小韩。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见。
农垦文苑 | 青青苜蓿芽我的家乡在河西走廊临泽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地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黑河水流经,片片沃土十分适合紫花苜蓿生长。村里大多数农民都会在地头地边种植一些紫花苜蓿,不仅可以用来养猪喂牛,也可用来采食苜蓿芽,春天做苜蓿菜吃就是当地的一种习惯。紫花苜蓿不仅保护了水土生态,也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黑河岸边的张掖人民。
在我的童年时代,清明时节过后,家家户户的孩子就会成群结队地在田间地头、渠畔树下掐嫩苜蓿芽,那是春天最早的时令蔬菜。如今,几十多年过去了,我的梦中依然常常出现那片片紫莹莹的苜蓿花。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把苜蓿引入中国。苜蓿更先进入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自然成了最早种植苜蓿的地方。紫花苜蓿,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牛马羊猪等家畜的优质饲草,是奶牛养殖的更佳饲草料,被誉为“牧草之王”。然而,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它更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那嫩嫩的苜蓿芽让我们整个春天都有新鲜蔬菜入口,伴我们度过了那段靠玉米面糊糊充饥的日子。
河西走廊的春天在一场又一场沙尘过后渐渐温暖,每年清明后,黑河岸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阳坡地里草芽窜出,苜蓿嫩芽也开始伸出地面,接受阳光的亲吻。待嫩苜蓿长到一二寸高,绿茵茵、翠生生,刚刚能够掐下来,全村的大娘、大嫂、大姐、孩童们,都会拎起小篮子,拿着小铲子,到阳陌沟渠里掐苜蓿芽,采回来拌凉菜、尝新鲜。童年的我就是从掐苜蓿芽开始与泥土亲近,与苜蓿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奶奶是做苜蓿菜的能手,她会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奶奶精心挑选我们掐回来的苜蓿芽,挑出杂草,去除根茎,洗净泥土,再用清水反复淘洗几遍,放在开水锅里烫熟,捞出放凉,挤干水分,切成寸长小段,撒上细盐,搅拌均匀,然后放些葱花,炝点油花,趁着油热泼在苜蓿芽上,随后再倒上少许醋,用筷子搅匀,凉拌苜蓿菜就算完成了。那可真是天下少有的美味,看着奶奶做苜蓿菜,那碧绿的苜蓿芽翻动,馋得我们直流口水。
当然苜蓿芽吃法很多,有时候奶奶会在煮熟的面条中放入苜蓿芽,或用苜蓿芽包饺子。总之,怎么吃我们都百吃不厌,尤其是在那饥饿缺粮的时节,苜蓿芽成了很多人的救命蔬菜。
奶奶去世后,母亲依然把做苜蓿菜作为每年的必修课,年年岁岁,苜蓿芽一直伴我离开家乡。到农场工作后,每年春天苜蓿返青时节,我都会到田间地头采一些苜蓿芽,苜蓿芽成了春天的主打菜。年年春来草绿时,走在田间地头,我都会关注苜蓿芽的生长情况,适时采食,年年不断。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没有想到的是,如今我成了一个真正的草民,成为田园牧歌草业集团的一分子,过上种苜蓿的人生,把苜蓿从河西走廊种到内蒙、宁夏、山西、天津、河北,种到全国各地,天天与苜蓿为伴,苜蓿成了我工作的全部,成了我生命的一个部分。看着那些苜蓿草走向全国各地,用作喂养奶牛的优质饲料,我喝着牛奶,吃着苜蓿芽菜,心里感慨万分,小时与苜蓿结缘,而今它成了我毕生的追求。
半个世纪过去了,鸡鸭鱼肉成了家常便饭,我依然会常常想起童年时抢掐苜蓿芽、吃奶奶做苜蓿菜的情景,苜蓿芽植根于我的童年记忆,伴随我今生今世。
啊,紫花苜蓿,你让我如此难忘,那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幕,紫莹莹的苜蓿花成了我记忆深处最美的花。紫花苜蓿,你让我如此迷恋,我与你相依相伴,我与你息息相通。让苜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我生生不息追求牧草产业发展的宏伟梦想。
作者:李天银
作者单位:田园牧歌草业集团
作品来源:《中国农垦》2022年第12期
编辑:陈可馨
什么是苜蓿芽苗菜?菜之初芽苗菜技术老师讲一下苜蓿苗的概述:
苜蓿(Medicago sativa L. ),是一种豆科二年生植物。盛产于美国与澳洲,在我国是主要的绿肥作物之一,也可以作为野菜栽培。苜蓿常按花色来分类,有黄花苜蓿、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
苜蓿虽是豆科最小的种类,但深受世人重视。古代 *** 人发现,用苜蓿草喂马,马会发育很好,体格健壮。苜蓿草作为优质饲草,其中的奥妙是因为苜蓿草根系发达,地下延伸可达十多米,吸收大量的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现代人利用苜蓿草的丰富营养成分开发出的苜蓿芽苗菜,非常利于人体健康。
苜蓿芽又称为金花菜、草头,苜蓿芽苗菜营养丰富,含大量胡萝卜素和核黄素。可炒食、做汤或腌渍,味道鲜美。美国人最喜欢苜蓿芽苗菜。因美国人日常餐食以肉为主,故血液酸性化。血液酸性化的人我们常称其为“酸性体质”。- -开始表现为手足发凉、容易感冒,皮肤脆弱,伤口不易愈合;随后症状加重,出现精神萎靡,乏力倦怠,头昏头痛等现象。
此时,酸性血液殃及大脑中枢神经,须加紧治疗。苜蓿芽苗菜属碱性食品,经消化水解后产生的盐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经常食用苜蓿芽苗菜会使人感到精神饱满,周身有力。在蔬菜中菠菜的碱性度较高,而苜蓿芽苗菜的碱性度是菠菜的四倍(菠菜15.6,苜蓿芽高达61.5)。
苜蓿芽苗菜不但性质特殊,而且它的营养价值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苜蓿芽含有的蛋白质是玉米或小麦的1.5倍、矿物质(钾、钙)、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维生素B2、烟酸、泛酸),富含叶绿素、纤维素。
由于苜蓿芽几乎包含所有重要的氨基酸,所以对于高血压、胆固醇偏高、关节炎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除了消除头、腰、四肢的酸痛,预防营养不良、便秘或头发、指甲脆弱,还能减少焦虑感、疲劳感。苜蓿苗可以天天食用,效果很好。
苜蓿芽苗菜食用起来风味独特。苜蓿芽又细又短,具特殊香味,嚼起来有爽脆的感觉。既可凉拌,又可蘸酱还可冷拼;除此之外,三明治、汉堡包、比萨饼、蛋料理等都能混合使用,应用甚广。
这植物,被称“牧草之王”,其芽可食,但有微毒,你知道吗!苜蓿(mù xu)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俗称“三叶草”。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是牲畜饲料。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有“牧草之王”之称,我国目前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
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长20年以上时,若底土多孔则主根可深达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苜蓿茎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数及每个生长季节的总产量主要决定于生长季节的长度、对土壤的适应性, 阳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长季节降雨及灌溉的数量和分布。绿叶的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
江苏苏州等地将其嫩苗腌作菜蔬,叫金花菜。苜蓿芽(紫色苜蓿的芽)虽然很有营养,但含天然有毒成分,摄食苜蓿芽大量后,可能会破坏人类各种血球细胞,减少各种血球数,如贫血或自血球稀少、血小板稀少。病患因此容易感染,且易出血等症状。有些可能有关节痛、光敏感的反应,应该停止食用后,即可复原。
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遇到种植方面的问题,可以在云种养平台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网站。里面 *** 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整地时间更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将杂草翻入深层。秋播前如杂草多,还要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然后耙平,达到播种要求。
有谚语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春生万物,这个季节,芽类蔬菜肥硕鲜嫩,正是好吃且营养充足的时候,不能错过!
小编为你重点推荐春天适合吃的那些小鲜芽。
一. 嫩芽系列
代表:香椿芽、花椒芽、柳芽、苜蓿芽、枸杞芽、马兰头、豌豆尖、南瓜尖、丝瓜尖。这些都是最典型的芽菜,在春季正是鲜嫩的时候,更好吃。
首先来说阳春三月的香椿芽,它的香味可以让我们的胃口大开, *** 食欲。这种应季菜当然要吃最新鲜的,口感嫩,营养物质含量也更充足,买来焯水后和鸡蛋一起炒,更是鲜上加鲜,如果和豆腐凉拌,也是营养物质互补的一道佳肴。
需要提醒大家,在食用香椿之前要用沸水将香椿烫一下,可以去除香椿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枸杞芽是初春时枸杞新长出的嫩苗,枸杞芽叶片呈长椭圆形,味道略苦,但有一丝淡淡的甘甜和清香。
枸杞芽与枸杞中的成分大多相同,含有不少黄酮、儿茶素和多酚类等抗氧化物质。适当食用枸杞芽清火明目,可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对于抗疲劳及软化血管等都有一定帮助。
枸杞芽的茎和叶可做汤、炒菜、凉拌,清新鲜香,有清热下火的功效。
小编贴心提示:这个嫩芽系列里多属于野菜,不要自己随意去采摘,还是应该到大型菜市场购买,吃起来才更安全、放心。
二. 豆芽系列
代表:黄豆芽、黑豆芽、绿豆芽、豌豆芽、花生芽。当缺乏新鲜蔬菜时,豆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
黄豆芽中维生素B2含量较高,春季适当吃黄豆芽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在常见的豆芽中,绿豆芽的维生素含量比较高;黑豆芽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豌豆芽的营养也不输,口感同样鲜嫩无比。
和所有嫩芽一样,豆芽系列加些橄榄油做成沙拉、炒菜、煮汤都很好吃。如果炒食,可用油急速快炒,加少量食醋,减少B族维生素的损失,不失为上乘佳品。
小编贴心提示:如果是自己发豆芽菜,则要知道,芽菜如果发制过长,营养价值就会下降,待豆芽长到1寸左右时,它的营养最丰富。
三. 幼茎系列
代表:春笋、芦笋、毛竹笋、姜芽、蒲芽、碧玉笋(黄花菜的茎)。
到了这个时节,春笋以其出类拔萃的鲜嫩味道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立春后踩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蔬中之一品”。
春笋营养丰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蛋白质中至少有16种氨基酸。春笋纤维素含量很高,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作用。春笋的种类多,做法也多,素有“荤素百搭”的盛誉,炒、烧、煮、煨、炖皆成佳肴。
芦笋嫩茎中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每百克芦笋约含维生素C45毫克,比橙子、橘子都要高。因为芦笋含糖量少,且含有可以帮助调节血糖的物质,所以非常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
芦笋看起来硬硬的,但吃起来却很鲜嫩,有股清新的青草味。小固推荐一道保留芦笋原滋味的菜肴——上汤芦笋,只需将芦笋切段后焯水,再淋上鸡汤即可。
小编贴心提示:芦笋富含蛋白质,却几乎无脂肪,是女士们理想的养生减肥菜。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养生固本,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佩兰
⊙运营编号:YNZY0003
春天用这野菜做包子真好吃,再不吃就老了,清香暄软比肉馅都好吃!春天是野菜的季节,周末出去野外春游,看到野地里的野菜都鲜嫩诱人。尤其看到了这一大片的苜蓿更是迫不及待地采摘一些,回家做馅蒸包子,这样调馅比肉馅的都香。
苜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苜蓿是牧草地一种,春天地这个季节刚开始长,嫩芽尖尖可以吃,不管是蒸,炒,炖,做馅等都特别的棒。苜蓿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含有维生素和各种的矿物质,尤其钙、磷含量高。而苜蓿中的苜蓿素可以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春天经常吃可以清热利尿、舒筋活络、补血止喘,通便排毒等功效。苜蓿虽然好但是很多人都不认识或者说人不清楚,今天就和大家认清苜蓿的样子,出门再看见也不会认错了。
苜蓿一般成片种植,苜蓿这种植物有的地方称为金花菜或者草头,很多人把苜蓿认成了四叶草,那是不一样的,苜蓿小叶上部边缘有细齿,托叶贴生在叶柄基部上,如上图中的样子,和四叶草有很大的区别。苜蓿的花很小,呈黄色或者紫色,成短总状或头状花序,腋生。萼齿近等长,旗瓣长圆形或倒卵形,如果开花了,苜蓿也就老了,不再适合做菜。
苜蓿在这个季节刚开始生长,很嫩,是可以吃的,苜蓿芽中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尤其苜蓿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热量非常低,是一种高纤低卡野生蔬菜。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人都视苜蓿芽为自然、营养的蔬菜,经常吃除了可以减脂排毒,还能为身体带来健康。看了这些我想苜蓿再看见您应该也不会认错了吧。我用它做馅蒸包子特别的好吃,出锅老公连吃四个,还说超过瘾,比肉馅好吃,今天是周末,你也赶紧试试吧~
所用材料:面粉600克,水320克,酵母粉3克。苜蓿300克,粉条适量,鸡蛋3个,盐适量,葱末,蚝油1勺,鸡精少许,花生油3勺。
做法步骤:
之一步:把面粉加入水和酵母粉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静置发酵成蜂窝状。
第二步:苜蓿采摘尖尖的部分,这样很嫩好吃,清洗干净。
第三步:把锅里放水烧开,把苜蓿芽放入焯水,然后捞出放到冷水中过凉。
第四步:把过凉的苜蓿芽捏干,剁成馅。
第五步:把剁好的苜蓿芽放入到盆里,加入炒碎的鸡蛋拌匀。
第六步:粉条煮软剁成粉条碎放入到馅料中,再加入葱末和花生油拌匀。
第七步:然后加入盐,鸡精,蚝油拌匀,馅料即成。
第八步:面团拿出揉匀,揪成小剂子擀成稍薄的包子皮。
第九步:包入馅料,素馅的包子馅料可以多放一些,会更好吃。
第十步:顺便捏紧,包子就做好了,放到盖帘上,盖上湿布,放到太阳底下进行二次发酵。
第十一步:发酵到1.5倍~2倍大,拿起包子坯惦着有些轻,就是二发好了,把篦子上抹油,放上包子,大火蒸大约25分钟,即可关火出锅。
软软的,鲜美的包子就做好了,一咬满口香,特别好吃。
峰儿话语:
1,野菜好吃,但是一定要认清才去采摘,认不清的不要随便吃,以放没有益处还有害健康。
2,蒸包子和面,稍微软一点蒸出的包子会更好,但是也不能太软,太软了包子会蒸出来很难看。
3,蒸包子的时间要看包子的大小来决定,包子大就要延长蒸制的时间,包子小就要缩短时间,蒸包子的时间可以自行调节,大约15~30分钟不等。
感谢阅读我的美食文章,每天都会不断更新,有省时早餐,中餐,各种面点,烘焙,果酱,冰糕,甜点等等,欢迎大家来访。喜欢我的各种家常美食请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我在这里等你哦~~图文原创雪峰儿,盗窃必究!!!
春日野菜南京人爱吃的“母鸡头”是什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一年中吃野菜更好的季节。当下也是金陵城中各种野菜在餐桌上争奇斗艳的时候。
“南京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对于南京人来说,没有野菜的春天是没有灵魂的。从“金陵三草”到“早春四野”,再到“七头一脑”,南京人对野菜的爱,深沉又热烈。
南京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丘陵、水系交错,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野菜生长。今天我们讲的是老南京口中所说的“母鸡头”它究竟是什么?其实南京人口中的“母鸡头”也就是春日中常见的苜蓿草。苏州人更愿意叫它金花菜,上海人叫它草头当然也有叫它秧草的。也不知怎滴在南京叫着叫着它就成了“母鸡头”。
野生苜蓿头
苜蓿头质地易老,每年最鲜嫩的季节就是清明前后半个月左右。这个季节也是它口感更好的时候,鲜嫩,清香,带着些许丝丝的甜味。在南京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酒香清炒苜蓿头了,几乎每个老南京人都会做,少许的油烧热后加入苜蓿头煸炒变软调入适量的盐,加入一下撮白糖翻炒均匀,起锅前淋上一丢丢的白酒提香,一道简单好吃的当季野菜就成了,这样吃也就成了“南京人不识好,一口大米一口草”。
清炒苜蓿头
当然也有更美味的做法冬日做好的咸肉加上三月里的河蚌肉敲敲打打炖上一锅汤,更好再加上当季的春笋,调味只需要简单的盐和白胡椒粉足以,在起锅前放上一把鲜嫩清香的苜蓿芽烫一下就好,又鲜又嫩保准让你一口鲜掉舌头,这就是南京人餐桌上的“腌笃鲜”!
咸肉河蚌春笋苜蓿锅
“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南京的春天的百姓餐桌就是各种野菜争奇斗艳时节。你还吃过南京的哪些野菜呢?欢迎在评论区打出来,下次刺猬继续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