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 ,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物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2 0
每天吃一个鸡蛋,4大“惊喜”悄悄找上你!加它一起煮,还能护肝、活血、延衰老~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很多人都爱吃鸡蛋,但有人说鸡蛋胆固醇过高,要少吃,也有人说吃鸡蛋会得胆结石……

那鸡蛋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一天最多吃几个呢?


01

“营养优等生”,好处多


鸡蛋被称为“全能营养库”,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还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D、K和钙、磷、锌、硒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好处多多~

1保护心血管

合理吃鸡蛋不仅不会损伤血管,反而可以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证明,比起基本不吃鸡蛋的人,每天吃鸡蛋的人心血管病发生风险降低了11%,死亡风险降低1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鸡蛋除了胆固醇,还有很多利于血管健康的成分,像卵磷脂、多种B族维生素、甜菜碱以及少量Omega-3脂肪酸,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对调控血脂、保护心脑血管都有益处。

2护眼明目

鸡蛋里面还有丰富的叶黄素玉米黄素,这两种物质是护眼的功臣,有助于减缓眼部老化,增强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预防白内障等眼疾。

另外,鸡蛋的维生素A是维持正常视力的重要成分,可以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症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则对于预防视网膜退化和青光眼都有很好的作用。

3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因此对于肝损伤的人群,每天早上吃个蛋很有好处。

4健脑益智

蛋黄中的卵磷脂被吸收后释放的胆碱避免智力衰退,并改善记忆力;再加上其中的抗氧化剂,能够改善大脑前额叶功能及执行功能。


02

吃鸡蛋有个“上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的研究指出,对中国成年人来说,每周吃3~6个鸡蛋,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若是超过6个,则死亡风险升高了35%!

总的来说,普通人群每周可以吃3~6个鸡蛋,特殊人群则要视情况而定:

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健身增肌人士,素食者等,每天吃1~2个蛋也是可以的;

②高血脂患者,若是吃了其它肉类、动物内脏等,建议那天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③胆囊炎患者更好隔一天吃一次,而急性发作期则更好不吃蛋黄。


03

花式吃鸡蛋 营养翻一番


1当归煮蛋,活血化瘀

当归有活血化瘀、调经理气的作用;香附有疏肝行气的作用,它们两个配合在一起就是改善血瘀的“黄金搭档”。

做法

①15克当归、10克香附、2个带壳的鸡蛋洗干净。

②然后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煮10分钟。

③待鸡蛋熟了后,把鸡蛋剥壳再放入水中小火煮10分钟,晾凉后即可食用。

2五味子煮蛋,益气养阴

五味子是“养阴法宝”,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功效。

做法

取10g五味子,提前用水浸泡一晚后连水一起倒入锅中,加鸡蛋同煮。鸡蛋煮至成熟后捞出同样用勺子敲出裂纹,再放回锅中煮10分钟左右。

3双色蒸蛋,护血管

双色蒸蛋不仅颜值高,对心血管健康也很有益:鸡蛋中富含的卵磷脂可乳化脂肪,被誉为“血管清道夫”;胡萝卜、莴笋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营养素也都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做法

①起油锅,下入里脊肉丁、胡萝卜丁、莴笋丁、盐、生抽,炒制成馅料备用;

②将蛋黄和蛋清分开,其中各自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③在碗底刷一层油,倒入蛋清,放入部分炒好的馅料,先上锅蒸5分钟,然后放入蛋黄、剩下的馅料,再蒸5分钟即可。

关注@CQTV健康到家,带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4类食物堪称免疫力的“好帮手”!这样吃营养均衡更健康!

日常环境中其实存在着各种病毒,但我们却能抵御它们,这要归功于人体三道免疫“防御墙”之一层是皮肤、黏膜;第二层是体内黏膜分泌的黏液;第三层是机体蛋白质。

维护好这个免疫系统不容易,但要破坏它却很简单焦虑情绪、不当减肥、熬夜、多吃糖、少喝水、偏食等都是不利因素。

我们该怎样保护它呢?其实很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可以帮助我们养护防御墙,比如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锌、铁等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疾病不容易康复。四大优质蛋白质分别是肉、蛋、奶和大豆,建议大家每天一个鸡蛋,饮用250毫升的牛奶或150毫升的酸奶。

皮肤呼吸道表面的粘膜免疫力的“之一道防线”,二者可以通过分泌粘液来阻挡大部分外来的病原体,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伤口的愈合。而维生素A是体内粘膜组织形成、修复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素,适当补充有助于提升呼吸道系统的抗感染能力。

动物类食品一向富含维生素A,并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比如动物肝脏、深海鱼类、鸡蛋黄等。

动物肝脏中,羊肝的维生素A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羊肝:约20972微克;每100克牛肝:约20220微克;每100克鸡肝:约10414微克;每100克猪肝:约4972 微克;每100克鹅肝:约6100 微克。小编为您推荐羊肝的美味吃法: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过氧化物,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另外,补充维生素C还有利于铁的吸收。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100毫克的维生素C就足够了。推荐食物:冬枣、山楂、猕猴桃、白菜、青椒等。

这些微量元素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辅助对抗呼吸类的病毒。获取维生素D最简单的 *** 就是晒太阳,锌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比如牡蛎、扇贝等,铁主要来源于瘦肉和动物肝脏

小编为您推荐这道营养又美味,快手又易学的家常菜:

资料:CCTV回家吃饭

编辑:郭林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学校封顶了!

找准创优税收营商环境“小切口” ,推动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

靠谱星光 | 普陀的他把为民服务的故事写进群众的心里

书单 | 咖啡,不止是饮品,还是……

普陀专家带来自制健康酸梅汤不完全指南→

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哪些人不能吃太多?

近年来, *** 上关于鸡蛋的传言很多:有人认为鸡蛋营养全面,是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品;同样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鸡蛋是“心血管杀手”,经常食用血管就可能会受到影响。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关于吃鸡蛋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系统,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争论的焦点其实是在于蛋黄。有些人认为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如果每天都吃,就很容易导致血液胆固醇含量增加,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有人认为蛋黄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卵磷脂对血管有很多好处,可以乳化和分解血管中的脂质。换句话说,卵磷脂可以将血管壁中的胆固醇和中性粒细胞乳化成更小的颗粒,溶解在血液中,然后输送到肝脏进行代谢。

其实食物中的胆固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体内的胆固醇有关,但大多数关系往往来源于常见的饱和脂肪胆固醇。而鸡蛋虽然也含有胆固醇,但只要人们不吃太多,那么它们对人体就有一定的好处。而且一般来说,人体血液中80%至90%的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的肝脏合成的,只有10%至20%来自食物。

小小的一个鸡蛋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同时还富含钙、铁、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对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有很大作用。

此外,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中国人和亚洲人来说,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仅对心血管健康无害,而且对预防中风也有益。

虽然鸡蛋营养美味,但是这些人要尽量少吃

1、 肾病患者

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鸡蛋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物-第1张图片-

肾病患者来说,在患上肾脏疾病之后,肾脏的代谢能力变得更差。这时如果吃太多鸡蛋,不仅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还会导致肾脏处于主要工作状态。而如果患有肾炎或其他肾脏疾病,就可能会加重病情,进而就可能会演变成尿毒症,从而导致病情出现不可逆转的现象。因此,对于患有肾病的人来说,为了自己的健康也应该尽量少吃鸡蛋。

2、 初产患者

很多产妇在产后坐月子期间,鸡蛋都是主食,但是鸡蛋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且对于产妇来说在产后几个小时内更好不要吃鸡蛋。这是因为由于分娩时体力的消耗过大,出汗过多,体液不足,这时的消化能力也有一定的下降。如果产后立即食用鸡蛋,就可能会导致很难消化和吸收,进而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此时,建议食用半流质或流质食物。

3、 肝病患者

鸡蛋的蛋黄中富含丰富的脂肪酸和胆固醇,而肝脏是这些物质分解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所以如果患者患有肝炎、乙肝、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也应该注意少吃鸡蛋。这是因为过多的摄入鸡蛋会增加肝脏负担,这对于肝病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久而久之就会加重肝病的发生。因此,此类患者必须要注意尽量少摄入鸡蛋。

4、 蛋白过敏

有些人在吃了鸡蛋后可能会感到胃痛或皮疹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自身对鸡蛋过敏引起的。一般来说,鸡蛋蛋白具有抗原性,可与胃肠粘膜表面有抗体的致敏肥大细胞作用,从而引起过敏反应,进而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皮疹等过敏症状。因此,对鸡蛋过敏的人群也不应该吃鸡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每天早上吃一个煮鸡蛋对我们的血脂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同时适量的摄入鸡蛋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好的变化。而且鸡蛋营养丰富,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口腹之欲”,而且还保证了我们的基本营养需求。然而,对于蛋白质过敏的人、肾病患者、肝病患者、初产患者来说,建议尽可能避免食用鸡蛋。

这5种食物,吃完补充优质蛋白质,提升免疫力!医生全都讲给你听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前言·】——?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以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而养生成为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但是,要想真正提升免疫力,我们需要注重饮食,并选择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有哪些食物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蛋白质。

一、食物除了能让我们吃饱还有大用处

食物除了给人体提供能量外还可以为人体补充营养,食物中的营养也是人不可或缺的成分。还可以为人体补充水分,食物中都是含有一些水分的,人体会从食物中吸取水分。

还会提供少量的人体需要的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会提供维生素,维生素帮助人提高免疫力,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让人少生病

除此之外还有糖类,脂肪,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一种备用能源。

食物多样让我们获得更全面、均衡的营养。除了母乳能满足0-6月龄婴儿之外为了满足人体对于各种营养的需求,实现合理的营养促进健康,必须通过多种食物的平衡搭配来构成均衡的膳食。

只有通过这种多元化的食物摄取方式,才能够确保人体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的营养素,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上面的两种都是面条,可是营养却大大不同,传统姜汤面的浇头颇有讲究:

虾干、猪肉丝、笋丝、香菇、金针菜、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蛏子等,一碗面至少10种食材,相对于热干面而言,营养一定会更全面。

二、蛋白质是什么?为什么人类必须要补充它?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参与身体的各种代谢过程,确保身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能量供应。它也是更新和修复组织和细胞的主要原料。

蛋白质是人类健康所必需的七种营养素之一,它在人体中发挥着独特而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机体的健康状况会受到严重影响.

通常身体缺乏蛋白质会引起疲劳、浑身无力、身体消瘦、浮肿等现象,此时就需要补充蛋白质来改善上述现象,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身体健康。

包括免疫力下降,有时候容易感冒、受伤的伤口不易愈合,都是这样的原因,还有消瘦、贫血、没有精神、视力不佳等。

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缺乏蛋白质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导致身高和体重不足,甚至会影响智力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保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一种重要物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作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蛋白质的参与。

同时蛋白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也是更新和修复组织和细胞的主要原料,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蛋白质分为动物但被和植物蛋白,其中蛋类、肉类、鱼虾类、乳制品等富含大量的动物蛋白。

这些食物通常含有优质蛋白,易于消化和吸收,植物蛋白通常存在于豆类、粮食、水果等食物中。

蛋白质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为身体提供能量,并增强身体抵抗力。一旦机体缺乏蛋白质,就可能会出现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

为了发育所需,我们要经常食用鸡蛋、鱼、奶、豆制品等等来获取蛋白质。

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能够满足身体的各种需求,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白蛋白、氨基酸等来补充蛋白质。

三、蛋白质的种类:

蛋白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对于蛋白质的分类,最常见的 *** 是将其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动物蛋白主要来自动物类食品。

例如,肉类、鱼类、奶制品和蛋类。植物蛋白则主要来自植物类食品,例如,豆类、坚果、谷物和大豆制品。

无论是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它们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健康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来平衡摄入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多样化需求。

动物蛋白含有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包括鸡蛋、牛奶、瘦肉,同时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比例比较合适,适合于补充蛋白质使用。

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更大的优点是不含胆固醇,但蛋白质的含量不高。

还有一种分类 *** 是基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来进行分类。这一分类包括完全性蛋白质。

例如酪蛋白、白蛋白、卵磷脂蛋白,以及各种肉食等。

这些蛋白质包含了全面而充足的氨基酸种类,且其比例恰到好处。它们不仅对于有效维持人体健康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不完全蛋白在我们人体吸收比例不完全适当,因为其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数量不足,维持生命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正在发育的人来讲,所含的营养就不够了。

四、哪五种蛋白质是优质蛋白?

1、鸡蛋:

作为最常见且营养价值更高的食物之一,鸡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不仅可以增加肌肉量和修复组织损伤,还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此外,鸡蛋中还含有丰富的胆碱和硒元素,这两者对于提高大脑功能和抗氧化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极佳来源,每个鸡蛋约含有6克的蛋白质。鸡蛋的蛋白质种类丰富多样。

包括乳清蛋白、卵白蛋白等多种形式。鸡蛋中的蛋白质不仅含量丰富,还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2、鱼类:

还有一种富含优质动物蛋白的食物就我我们经常吃的鱼类。它们不仅提供了大量的Omega-3脂肪酸,还富含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

此外,鱼肉还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蛋白质来源,它不仅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情绪,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从而让我们更加健康和快乐。

总之,通过摄入这些营养物质和鱼肉,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鱼类是另一个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三文鱼、鳕鱼和金枪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和蛋白质。

这些脂肪酸可以在体内产生抗炎作用,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时,鱼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机体吸收钙,维护骨骼健康。

3、豆类和豆制品:

豆类和豆制品或许是素食者的绝佳选择,因为它们富含植物性蛋白质以及纤维和各种营养物质。

无论是大豆、黑豆还是鹰嘴豆,它们都能提供我们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并且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血糖以及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豆制品如豆浆、豆腐和素肉等也是很好的替代品,可以满足我们对肉类口感的需求。

豆类和豆制品,如黄豆、黑豆、红豆和豆腐等,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食物富含植物蛋白质,不仅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还富含丰富的纤维和维生素B。此外,豆类还含有多种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免疫力。

4、坚果和种子:

坚果和种子也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例如杏仁、核桃和亚麻籽等,它们不仅富含蛋白质,还提供了丰富的纤维、抗氧化物和健康脂肪。

这些营养元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调节血压,并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此外,在忙碌的工作中嚼食坚果或者在早上撒上一些种子类的在早餐里面,也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提高工作效率。

坚果和种子,如杏仁、腰果、核桃和亚麻籽等,富含蛋白质、健康脂肪和抗氧化物质。

这些食物不仅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还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E、镁和锌等。

坚果和种子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抵抗感染和疾病。

5、瘦肉和禽肉:

瘦肉和禽肉是另外两种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瘦肉,如牛肉和猪肉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矿物质。

禽肉,如鸡肉和火鸡肉等,除了富含优质蛋白质外,还富含维生素B6和烟酸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通过摄入上述5种食物,我们可以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从而提升免疫力。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美味,适合各种口味。

无论是鸡蛋、鱼类还是坚果、豆类和绿叶蔬菜,在我们日常饮食中都可以轻松添加。

只要我们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并注重选择高质量的食材,就能够享受到健康养生的好处。

结语:

在日常饮食中,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对于提升免疫力至关重要。鸡蛋、鱼类、豆类和豆制品、坚果和种子,以及瘦肉和禽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通过合理摄入这些食物,可以补充所需的氨基酸和营养物质,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均衡饮食和适量摄入是关键,建议在饮食方面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满足个人的营养需求。

对此您怎么看?

留言参与讨论

关注@王医师讲妇科#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头条#

带您更加清楚的了解科普健康。

4类食物堪称免疫力的“好帮手”!这样吃营养均衡更健康!

日常环境中其实存在着各种病毒,但我们却能抵御它们,这要归功于人体三道免疫“防御墙”:之一层是皮肤、黏膜;第二层是体内黏膜分泌的黏液;第三层是机体蛋白质。

维护好这个免疫系统不容易,但要破坏它却很简单,焦虑情绪、不当减肥、熬夜、多吃糖、少喝水、偏食等都是不利因素。

我们该怎样保护它呢?其实很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可以帮助我们养护防御墙,比如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锌、铁等。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疾病不容易康复。四大优质蛋白质分别是肉、蛋、奶和大豆,建议大家每天一个鸡蛋,饮用250毫升的牛奶或150毫升的酸奶。

2维生素A皮肤和呼吸道表面的粘膜是免疫力的“之一道防线”,二者可以通过分泌粘液来阻挡大部分外来的病原体,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伤口的愈合。而维生素A是体内粘膜组织形成、修复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素,适当补充有助于提升呼吸道系统的抗感染能力。

动物类食品一向富含维生素A,并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比如动物肝脏、深海鱼类、鸡蛋黄等。

动物肝脏中,羊肝的维生素A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羊肝:约20972微克;每100克牛肝:约20220微克;每100克鸡肝:约10414微克;每100克猪肝:约4972 微克;每100克鹅肝:约6100 微克。小二为您推荐羊肝的美味吃法:

3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过氧化物,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另外,补充维生素C还有利于铁的吸收。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100毫克的维生素C就足够了。推荐食物:冬枣、山楂、猕猴桃、白菜、青椒等。

4维生素D、锌、铁

这些微量元素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辅助对抗呼吸类的病毒。获取维生素D最简单的 *** 就是晒太阳,锌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比如牡蛎、扇贝等,铁主要来源于瘦肉和动物肝脏。

小二为您推荐这道营养又美味,快手又易学的家常菜:

来源:CCTV回家吃饭

鸡蛋这样吃会更有营养价值

一般可通过鸡蛋汤、煎鸡蛋、煮鸡蛋、炒鸡蛋、蒸鸡蛋羹等多种烹饪方式摄入鸡蛋的营养,也可根据喜好, *** 蛋炒饭、韭黄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鸡蛋饼等多种菜品。

鸡蛋本身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卵磷脂、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身体状况调整烹饪方式。



鸡蛋不同的烹调 *** ,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有所不同,通常煮鸡蛋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煮鸡蛋的时间应在8-10分钟左右,避免时间过长导致蛋白质发生变性,影响营养价值和口感。而生鸡蛋或半生的鸡蛋无法完全杀菌,食用后消化利用率低,并容易感染细菌,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影响,因此应确保鸡蛋全熟后食用。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或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善,或存在咀嚼功能障碍,建议蒸鸡蛋羹、鸡蛋汤等更有助于消化。

1.清水煮鸡蛋

清水煮鸡蛋是鸡蛋常规的吃法之一,清水煮鸡蛋能够将鸡蛋中的所有营养成分保住,不会出现任何的流失,且更易被人体吸收,所以这种吃法最营养。

但是在清水煮鸡蛋时要注意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水开三分钟之后停火再浸泡5分钟,这样蛋壳更容易剥离。



2.炖鸡蛋

炖鸡蛋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可谓是天然的消食片。

炖鸡蛋并不会破坏鸡蛋中的一些营养成分,而且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其具体的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将鸡蛋打散之后,在蛋液中添加两倍的水分,加入适量的盐,用中火蒸3~5分钟即可食用。

3.枸杞煮鸡蛋

枸杞煮鸡蛋具有补气的作用,选择枸杞子25克左右同鸡蛋一起放入清水中煮,在煮熟之后将外面的蛋壳去除之后继续煮5分钟左右,之后将鸡蛋吃下,汤水饮完即可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及身体虚弱、处在疾病恢复期,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除适当地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外,还可以增加瘦肉、鱼肉、牛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也有利于机体补充营养。

关于鸡蛋的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健康

鸡蛋的神奇之处。

很多人都想知道哪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更高?是牛肉、羊肉、鱼肉、海参还是鸡蛋呢?今天,我想告诉大家,鸡蛋是常见蛋白质的佼佼者。一个鸡蛋就代表着一个完整的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吃全蛋,不要只吃蛋白而扔掉蛋黄,因为蛋黄中含有更多的营养元素。

鸡蛋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的氨基酸含量比其他任何蛋白质来源都高。鸡蛋可能是所有蛋白质中最丰富、最多样化的营养物质之一,而且它的营养生物利用率也非常高。除了维生素C,鸡蛋还含有几乎所有的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D、E等。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维生素之一,可以帮助从软组织中提取钙并将其放入正确的位置,如骨骼和牙齿。

这些脂溶性维生素对大脑和眼睛的健康至关重要。大部分的脂溶性维生素都存在于蛋黄中。蛋黄还含有所有的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3、B5、B6、B7、B12等。此外,蛋黄还含有一些非常丰富的微量矿物质,如镁、钾、钙、碘、锌等。

蛋黄也是胆碱的良好来源,胆碱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有助于大脑工作,有助于所有的神经递质。在所有食物中,肝脏的胆碱含量更高,其次是蛋黄,而鸡蛋也是Omega3脂肪酸的良好来源,具有抗火、口感好、营养丰富等优点,因此每天食用鸡蛋对家人的健康非常有益。

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注意:2类人要少吃些

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被誉为“全营养食品”。


然而,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争议。

那么,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呢?

一、鸡蛋的营养价值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蛋白质:鸡蛋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非常接近人体所需,被誉为“完全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细胞修复、免疫力提升、肌肉增长等都有重要作用。


2.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这种脂肪酸对人体有益,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3.维生素: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和B群,可以帮助维持视力,强健骨骼。

4.矿物质:鸡蛋中含有钙、磷、铁、锌、硒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于骨骼健康、免疫力提升、抗氧化等都有重要作用。


5.胆固醇:虽然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研究发现,鸡蛋中的胆固醇对大多数人的血液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反而鸡蛋中的营养素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

6.软骨素:鸡蛋中含有一种名为软骨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二、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可能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是因为高胆固醇水平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鸡蛋对大多数人的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

鸡蛋中的胆固醇主要影响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称“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坏胆固醇”)。

鸡蛋可以提高HDL的水平,而HDL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同时,鸡蛋对LDL的影响也并非完全负面,它更多是改变LDL的亚型,而不是增加LDL的总量。

此外,鸡蛋还富含许多对心脏有益的营养素,如不饱和脂肪酸、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D和矿物质。

三、一天一个鸡蛋的健康建议

1.对于一般人群的建议: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

一般人群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满足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有助于保持健康。


2.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建议:虽然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研究发现,饮食中的胆固醇对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影响不大。

适量吃鸡蛋,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并无大碍。

但是,如果已经被诊断为高血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3.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建议:鸡蛋是低糖食品,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但是,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心血管疾病,因此,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4.对于肝脏疾病患者的建议:肝脏是人体合成和分解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肝脏疾病患者的胆固醇代谢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5.对于肾脏疾病患者的建议:鸡蛋中的蛋白质质量高,但肾脏疾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因此,肾脏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四、2类人要少吃鸡蛋

1.高胆固醇患者:鸡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对于血脂偏高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过多摄入可能会加重病情。

虽然鸡蛋中的胆固醇对大部分人的血脂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高胆固醇患者来说,还是需要控制摄入量。


2.过敏体质者:鸡蛋是常见的过敏源之一,对于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人,需要避免食用。

鸡蛋过敏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红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会引发过敏性休克。

结论

总的来说,一天一个鸡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营养佳品而非心血管祸根。

然而,糖尿病患者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在饮食中,我们应该注重营养的均衡,既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要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一天吃几个蛋更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鸭蛋、鹌鹑蛋

有啥区别?

1 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 13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低的是鸡蛋,数值为 12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更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 14 克/100克左右。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

2 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 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 克/100克)。

3 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就维生素 D 而言,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 A、维生素 E、维生素 K 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 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 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 60 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 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 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 1 个鸡蛋(大约 50 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 2~3 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 *** 。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

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9 个吃鸡蛋的小知识

一定要记牢!

1 室温下,鸡蛋只能放 10 天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

2 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 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

4 别用凉水冷却鸡蛋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

5 储存鸡蛋注意隔离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

6 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 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 这几种鸡蛋别吃

  •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 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 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不同人群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一文告诉你答案!

“吃鸡蛋要去掉黄,不然会升高胆固醇。”“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颗鸡蛋。”“蛋黄才是鸡蛋的营养所在。”围绕着这一话题,最近几年网上的讨论很多,众说纷纭。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确实看起来不少,毕竟建议高脂血症人群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吗?老年人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比较好?

健康时报图

吃鸡蛋真的会使血胆固醇升高吗?

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营养副主任医师张晓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人体并非烧杯,不是说你往里倒多少试剂,烧杯里就会有多少试剂,血液很多营养素的水平和摄入的营养总量并不成正比。近年来多项医学研究表明,血胆固醇水平与摄入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关系更大一些,而与每日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关系并不大。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纠结于吃鸡蛋这件事。而且不少研究发现,适量吃鸡蛋是有益心血管健康的。2018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心脏》(Heart)上的研究表明,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颗鸡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2022年刊发在《elife》杂志的一项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截图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但是,鸡蛋还含有蛋白质、12种维生素、钾元素、铁元素、卵磷脂、单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可以说富含着小鸡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很丰富的。对于本身存在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是可以适量吃鸡蛋的,但是要限制。《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议,高脂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200毫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推荐可以适当吃鸡蛋,如果是高血脂的人,可以一周3~5个。

不同人群一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大概平均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明确写到不弃蛋黄,就是不要把鸡蛋黄扔掉。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但是身体肝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负担。

鸡蛋怎么吃才更健康?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的消化率为99.7%,摊蛋为98%,炒蛋为97%,蒸蛋为92.5%,油炸为81.1%,生吃为30%-50%。除此之外,不同烹调技术对鸡蛋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图自“张晓伟健康科普工作室”因此,一般推荐吃法排序为:1.煮鸡蛋: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更佳,也最容易消化。2.蒸鸡蛋:不要在混合之初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搅匀蛋液后再加入调料,略搅几下保证空气混匀就入蒸锅,这样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3.摊鸡蛋和炒鸡蛋:更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因为时间需要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会影响质感。

标签: 功效 鸡蛋 作用 食用 食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