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水喝的功效与副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6 0
为什么黄芪泡水不能长期喝,喝多了有啥后果?中医揭晓答案


黄芪是中医沿用历史达2000多年的常见药材,是健脾强身的名药、排毒消肿的上药、固表益气的好药、敛疮生肌的良药,而且黄芪药食同源,老百姓经过长期摸索,获得黄芪食用、养生大量实践经验,常见的有黄芪泡水、熬汤等。


黄芪最为大众熟知的是补气,黄芪泡水,取的是黄芪味甘、性温、药物成分可溶于水,通过水液在体内循环,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达到补气、升气的效果。

如果有的病患刚动过手术,或大病初愈、心慌多汗,或伤口破损难愈合,用黄芪炖肉吃下,除了补气,还能将中气提上来,叫“升阳举陷”。

既然黄芪这么有用,泡水功效也确切,为啥说黄芪泡水不能长期喝?喝多了有什么问题?


黄芪能从千百年无数医家医案中脱颖而出,是真有拿手本领的,表现在:

1、黄芪是“百医宠儿”,简单写几个人物评价:李时珍说黄芪是“补气之长”、陶弘景说“黄芪之一出陇百沈阳”、张仲景归纳三大功效“补虚、通阳、护卫”、李东桓说它“补中益气”、王清任说“补气化瘀”、张锡纯说“补气升阳、能消渴”。

2、黄芪是“百搭之王”,无论是气血药、解表药、温里剂、补虚剂等,黄芪都能搭把手,除了自身加入多个名方名药,民间还有许多经典组合,如黄芪+当归、黄芪+山药、黄芪+茯苓、黄芪+甘草、黄芪+金银花、黄芪+枸杞等等。


3、黄芪是“百变面孔”,生吃入肺卫止汗固表,养肉生肌;蜜炙补气益肺,调理肺虚血弱;炒制健脾消滞,治食少便溏腹胀;泡酒可驱肺寒,适用于温升营卫之气,补中气下陷。

不过,良药也有禁忌,黄芪是补气升气良药,有7种人不适用:气滞之人、阴虚热症、感冒发烧、失眠易醒、积食实症、月经孕期、血压异常

那为什么黄芪泡水这个无数人知道、无数人操作的补益办法,不能长期做?


很多人认为,黄芪补气,补的是肺卫之气,因为它归肺经,也延伸出防卫固表的特点。肺主皮毛,黄芪可温养肌肤,故能助人体抵挡外邪,也就是“增强免疫力”。而且,“皮毛”还包括浅层肌肉,所以可以“托毒生肌”。

其实,黄芪不是补气那么简单,它以根部入药,根部剖开有三层:从里到外分别呈褐色、白色、黄色。中医认为,它可入三焦,调和营卫之气。


外层褐色——调心火,心主血脉,可生血,血运行在表叫营血。

中层白色——调肺金,肺主全身之气,气运行在表叫卫气。

里层黄色——调脾土,血、气生成和运行依赖脾土运化。

关键是,三焦之气出自脾土,脾土养三焦之气,三焦之气助脾土化生气血,所以,黄芪作用于脾,行三焦,利营血卫气。

反过来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不足,影响到三焦气运,就是运用黄芪之时。


但要注意,黄芪虽然健脾,但只能治标病,不能治脾本病。本病包括脾阴虚、脾阳虚、脾有寒湿、脾胃有燥热等问题。阴盛阳虚、阴虚阳盛均不可用黄芪。

所以,只要是脾阳、脾阴、寒湿、燥热等问题,用黄芪泡水,最初可能感觉有用,但长期如此,反而有害。

另外,黄芪泡水补气,靠的是“抽”的方式——从肾脏抽取先天之本,沿着三焦,上达于肺,输布全身表面,滋养肌肉。如果肾气、肾阴、肾阳有问题,长期泡黄芪水,黄芪抽得肾“变干”了,情况会更差。在有的地方,这叫“黄芪拔肾根”,带来气喘、虚弱等问题。


抽干的肾,一定会变虚。肾藏精,主水和二便,主生殖和发育,特别是主骨生髓,在骨髓、听力、牙齿、大脑运转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肾虚,人的反应会变慢很多,而且欲望下降。

所以,即使肾比较好,长期喝黄芪水,反而会害肾,如果本来肾就不好,再用黄芪水折腾,就更差了。

有没有改善的办法?可以用调肾补肾的中成药,这个选择比较多,防止不知不觉就伤肾了。

总之,黄芪泡水不是大众化的养生手段,讲究还是比较多的,理解不深刻,养生的良好意愿反而会变成伤身的原罪。黄芪泡水必须准确使用才能达到效果,而不是盲从。

黄芪泡水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黄芪是常用中药之一,属于补气药。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临床常用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免疫力。可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

2、抗菌。对痢疾、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及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 *** 用。

3、保护心血管、控制血糖等。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4、防癌。黄芪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5、抗肿瘤。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多糖与抗肿瘤药物合用有增效减毒之功,即增强抗癌效果,减轻副作用。

因此黄芪泡水喝能改善和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作用。网上传黄芪泡水喝能减肥,其实是气虚造成的身体代谢功能不畅引起的的虚胖,黄芪能给予身体一些正气并加强新陈代谢功能,是推动减肥的帮手而已。

需要注意黄芪味甘,性微温。阴虚患者用黄芪泡水喝容易引起上火。

药事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药事网——全国领先的医院药学服务平台,看病用药,上药事网!

一天一喝杯黄芪水,身体会怎样?黄芪是否能天天喝?医生告诉你

喜欢养生的人,对黄芪应该是非常熟悉的。黄芪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药材,其中含有有很多的物质,对于身体的健康有很多的好处。每天喝一杯黄芪水身体会得到哪些好处呢?黄芪水是不是可以天天地喝?我们来听一听医生怎么说。

一天一杯黄芪水,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01免疫力有所提高

黄芪作为一种中草药,对于免疫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黄芪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蛋白质,经常吃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没事的时候和一点对于病毒的防御会有明显的提高。同时黄芪水还可以改善脾虚的情况,很多人都有脾虚的情况,在生活中不妨喝点黄芪水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02血压变得较为稳定

很多的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的情况,血压的升高会影响到血液的黏稠度,不利于血液的循环,同时还会诱发很多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日常喝点黄芪水,对于血压的稳定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03肝脏排毒能力得到提高

熬夜是很多人的常态,长期的熬夜不仅不利于身体的自我恢复,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影响第二天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同时也会对肝脏的排毒和代谢造成很大的压力,肝脏不健康,身体就不会健康。经常喝黄芪水可以很好的保护肝脏,帮助肝脏更好的排毒,同时还有利尿的作用,人的尿液中含有很多的垃圾和毒素,喝黄芪水可以提高人体排尿的次数,提高代谢的水平

04血糖得到调节

血糖偏高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血糖的不稳定很容易导致很多的并发症。很多的高血糖患者都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导致的。而黄芪水中的活性物质可以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帮助人体调节血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喝一点,对于血糖的稳定是非常有好处的。

黄芪泡水喝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而且黄芪作为一种中药天天喝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喝不对反而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黄芪是否能天天喝?哪些人是不适合喝黄芪水的?

黄芪水可以天天喝,但是在喝的时候要控制黄芪的量,每天不要超过15克,泡水喝的时候要也要分开来,更好可以分两次服用。不要贪图黄芪的好处就大量的服用,对于健康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在日常中一定要注意。

感冒的人是不适合服用黄芪水的,黄芪是一种温性的药材,感冒的人服用之后只会加重感冒的症状,所以不喝。

怀孕的妇女也不要喝,孕妇的体质是比较特殊的,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黄芪又是一种药材,孕妇食用,很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畸形或是流产

黄芪泡水经常喝一点对于身体的好处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黄芪水在喝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的禁忌的,所以在日常保健中一定要注意。

常喝黄芪水补气养血,但这4种人要少碰,否则可能是“自找麻烦”

黄芪是一种广为人知的中药材,在众多养生食材中常常被提及,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根据相关记载,黄芪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2000年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黄芪的味道甘甜而性质平和,归属于肺经和脾经,主要作用是补气、升阳固表,并且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疮疖、排脓生肌等病症。

此外,黄芪可以作为食材生食,对于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口干口渴症状有效。它主要用于治疗体内气虚失血、阳虚自汗等病症,是常见的补气药材之一。

尽管黄芪具有多种功效,长期饮用黄芪水可以有效地补气养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01

常喝黄芪水,身体有哪些好处?

一、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

黄芪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黄芪甙和黄酮苷等,这些成分能够 *** 机体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并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

二、抗疲劳

长期疲劳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疾病。而黄芪中的黄芪苷等成分能够缓解疲劳,增加体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喝黄芪水能够有效地抵抗疲劳,使身体更加健康。

三、抗氧化和抗衰老

黄芪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防止细胞老化和损伤。通过经常饮用黄芪水,可以改善皮肤质量,延缓衰老过程,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腻。

四、调节血压和血糖

研究发现,黄芪中的黄芪苷能够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黄芪还可以调节血糖水平,有助于稳定血糖,减少糖尿病的风险。

五、保护肝脏

黄芪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减少肝脏受损的程度,长期饮用黄芪水可以改善肝功能,预防和缓解肝病。

02

常喝黄芪水补气养血,但这4种人不要碰,否则可能是“自找麻烦”

之一类人群:阳虚体质者

阳虚体质倾向于气虚血弱,常表现为手足发凉、畏寒怕冷、面色苍白等症状,黄芪温补作用较强,过量饮用容易导致身体进一步偏燥热,加重阳虚症状,并可能引发口渴、便秘等不适。

第二类人群:体内有实火者

实火燥热,表现为口干、舌红、尿黄等症状,黄芪具有一定的温补作用,而实火则属于热燥体质,过量饮用黄芪水可能加重实火症状,导致体内“火上浇油”,出现口舌生疮、上火等问题。

第三类人群:感冒发烧者

感冒是由于外邪入侵,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的,此时,体内正处于卫气不固的状态,饮用黄芪水会 *** 阳气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引发高热、心悸等严重反应。

第四类人群:血瘀体质者

血瘀体质的人常常面色晦暗、皮肤不光滑,易出现经痛、瘀斑等问题,黄芪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但对于血瘀体质者来说,过量饮用黄芪水可能导致血液循环过快,瘀血的排出速度过快,进而引发不适症状。

03

减少副作用,喝黄芪水一定要做好这3点

黄芪,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现代,许多人选择饮用黄芪水来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以及保持健康。

然而黄芪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如果不正确地饮用,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为了确保饮用黄芪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家在饮用时务必做好以下三点。

1、选择合适的品质

黄芪的品质直接关系到饮用效果和副作用,优质的黄芪应具有光泽、完整的根茎,没有霉斑或虫蛀。此外,优质的黄芪应该浸泡后能散发出天然的香味。

当购买黄芪时,更好选择正规的药店或中药材市场,并选择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这样可以确保所购买的黄芪质量可靠,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掌握适宜的使用剂量

正确认识和使用适当的剂量是避免黄芪水副作用的关键,黄芪的功效与剂量有关,剂量过高可能会导致身体负担过重,引发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每次饮用黄芪水的剂量不应超过10克。此外,黄芪水的饮用频率也应适当掌握,更好每天两次,每次间隔8小时。

3、正确的饮用 ***

在饮用黄芪水时,更好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取适量的黄芪,清洗干净;其次,将黄芪浸泡在温水中约20分钟,以激发其药效;

最后,将浸泡好的黄芪和水一同放入锅中,用慢火煮沸,然后转为中火煮10分钟即可,此外,也可以添加适量的枸杞或蜂蜜,以增加口感和调节黄芪味道。

黄芪伤肾,坚持喝黄芪泡水危害多?医生:真正伤肾的是这3种中药

黄先生今年45岁,平时没什么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泡茶喝,不管是茶叶、花茶还是中草药,黄先生多多少少都沾点。虽然爱泡茶,但是黄先生对很多泡茶的产品都不是很了解,一般都是别人给他送了些什么,他就喝什么。

黄先生的朋友去外地出差,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些黄芪回来给黄先生,说这个东西对身体好,让黄先生可以多泡水喝。

黄先生很开心,每天都用黄芪来泡水,逢人便推荐,喝了半个多月以后,黄先生开始出现喉咙干、口干和流鼻血的症状,一想到电视剧里那些主角,都是因为流鼻血开始出现各种不治之症,黄先生很害怕,觉得是不是自己泡的黄芪水有问题,便上网查了一下,看到有人说黄芪泡水喝多了伤肾,大吃一惊,赶紧挂了医院的号,去找医生看病。

听黄先生解释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医生无奈地笑了笑表示,他现在这个症状确实是喝多了黄芪水导致的,但并不是因为黄芪伤肾,而是因为他喝了太多的黄芪水,上火了!

黄先生不敢相信,自己好端端地泡个茶,怎么就突然上火了呢?医生跟黄先生解释,这主要是因为黄芪的药性导致的。

黄芪伤肾,坚持喝黄芪泡水危害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黄芪。

黄芪,又名棉芪、二人抬,属于豆科植物的一种,药性微温,在中药中非常常见,因为黄芪的药用价值多,很多人还会拿黄芪来煲汤,觉得对身体好。

既然是一味中药,黄芪自然有它过人的地方,那么它都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1.利尿消肿

黄芪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能帮助身体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可以帮助肾脏减轻负担。如果下半身经常容易浮肿,也可以用黄芪来帮忙,黄芪能帮助改善脾脏气虚的情况,起到消肿的作用。

2.保护心脏

黄芪中含有三萜皂苷、黄酮、黄芪多糖等成分,其中,三萜皂苷、黄酮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和大脑健康,同时还能起到一定降血脂、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人体来说好处数不胜数。

3.补脾胃、益气血

一般来说,脾胃气虚,人也会比较虚,肠胃也会出现问题,而黄芪可以帮助患者调养,治疗气虚乏力等症状,因此,黄芪深受医生和病人们的喜爱。

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功效的一样吗?

虽然生黄芪跟炙黄芪都是黄芪,但炙黄芪毕竟是从生黄芪经过各种加工步骤之后再生成的,因此,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在于,生黄芪和炙黄芪都具有利尿消肿、补气的功效,但生黄芪更侧重于补气,以及排脓止痛,而炙黄芪则更擅长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而且炙黄芪也比生黄芪更容易上火。

患者在挑选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挑选,更好是先咨询医生,让医生帮忙。

黄芪的作用这么多,那么黄芪能泡水喝吗?

一般情况下,黄芪是可以泡水喝的,但是不建议大家跟黄先生一样,天天泡来喝,一定要适量。这是因为,黄芪本身就是一种温性的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很容易导致上火,出现口干、喉咙干、流鼻血等症状。

其次,过量地服用黄芪,还有可能导致四肢剧痛和震颤、胸闷头晕等症状,因此,建议普通人在服用黄芪时,更好去咨询下医生,平时也一定要注意量,不要服用过多。

既然黄芪的效果这么好,那么,我们在服用黄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①.避免药物反应:

在服用黄芪的时候,要避免跟龟甲、白鲜皮等一起服用,不然有可能会导致黄芪药效发挥不出来,还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②.服用期间注意饮食:

在服用黄芪期间,饮食上一定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 *** 性食物,如果有任何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③.注意黄芪是否完好:

因为黄芪是中药,有些人会觉得,如果外表有一点坏掉也没关系,毕竟是个好东西,将就着也还能吃,但是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当黄芪出现发霉、变质的时候,一定要停止服用!不然药效可能没有,反而会让人吃坏肚子。

哪些人不适合服用黄芪?

1)有黄芪过敏史的人

对黄芪过敏的人,千万不要服用黄芪,不然有可能会出现严重过敏的情况。

2)食积停滞、肝郁气滞者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吃得太撑,容易腹部胀满不适的人,更好不要服用黄芪,因为黄芪具有补脾胃的作用,如果这类人服用黄芪,会让食物更难消化,食物长期停留在胃中,对胃的负担很大。

3)痈疽初期或溃破后仍有热毒者

痈疽初期或溃破后仍有热毒者服用黄芪,容易导致痈疽变严重,还容易让患者出现气火旺盛、湿热的症状。

4)肝火旺盛的人

经常服用黄芪,本身就容易导致上火,如果肝火旺盛的人再服用黄芪,则容易出现肝热、长痘、便秘的情况,因此,建议这类人群更好不要服用黄芪。

另外,经期女性也不建议服用黄芪,因为黄芪有补气血的作用,在经期服用黄芪,有可能会让经血变多,导致月经不调。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更好也不要服用黄芪,如果非要服用,建议在服用前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那么,回到黄先生的问题上来,喝黄芪水,真的会伤肾吗?

其实,目前的临床试验表明,喝黄芪水是不会伤肾的,多喝黄芪水,能利尿排便,减轻肾脏的负担,对肾脏是有好处的,用黄芪做成中药,还能起到滋阴补肾的效果。而真正会导致伤肾的,是下面这几种中药。

黄芪不伤肾,真正伤肾的是这三种中药

黄芪不伤肾,那么,有哪些中药是伤肾的呢?医生给大家总结了以下三种伤肾中药,大家一定要谨记:

第①种:巴豆

巴豆,属于热性药物,而说起巴豆,大家的之一反应肯定是“泻药”,正常人哪怕是摄入一点巴豆,也会拉肚子好几次,这是因为,巴豆中含有毒性蛋白球,可以溶解红细胞,从而导致腹泻。

巴豆的药用范围也很广,比如说生巴豆可以外用,可以治疗疥癣恶疮、疣痣,使用过程也很简单,只需将生巴豆捣烂,敷在需要治疗的地方即可,或者是将生巴豆研磨成粉末再涂,具体看患者怎么操作方便。

当然,巴豆也可以 *** 成药物,内服使用,但是在服用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旦过量服用,有可能会出现黄疸、剧烈腹痛腹泻、休克、昏迷的情况,甚至是引起肾中毒!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擅自服用巴豆。

第②种:广防己

广防己,属于马兜铃科,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功效,在以前深受患者的喜爱,但在2004开始,国家药监局下发通知,禁止广防己被用作药材生产,因此,目前市面上所有处方中有广防己的,都被换成了防己。

这是因为,广防己中含有大量的马兜铃酸,而马兜铃酸是一类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肾毒性,经常服用的话,有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害非常大。

所以,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服用广防己,如果有人向你推销,说广防己很好,那么不用怀疑,他就是在骗你。

第③种:关木通

关木通,属于马兜铃科,可以帮助清热利尿,但是它跟广防己一样,含有非常强的肾毒性,如果过量服用关木通,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甚至是死亡,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擅自服用关木通,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中毒现象,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听完医生的解释,黄先生总算是对黄芪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了,黄先生感慨,还好早上的时候自己没有一时冲动把黄芪扔了,现在看来,黄芪是个好东西,还是得放起来。但医生也告诫黄先生,用黄芪泡水喝可以,但是谨记千万不要过量,偶尔喝喝就好了,还有巴豆、广防己、关木通这三种伤肾中药,今后也不要去碰。

总结:看完整篇文章以后,大家千万不要跟黄先生一样,对黄芪抱有伤肾的错误观念了!医生提到的这几种真正能伤肾的药物,大家也要记住,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拿来吃。

参考文献:

<1>雷正一, 王硕仁. 黄芪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 13(7):4.

<2>赵剑宇<1>, 颜贤忠<1>, 彭双清<2>. 关木通肾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中草药, 2006, 37(5):725-730.

<3>梁琦, 谢鸣, 倪诚,等. 广防己配伍黄芪肾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3.

黄芪泡水喝,好处会慢慢显现,但黄芪有“四不喝”,你知道吗?

黄芪是常见的一种药材,有着保健的作用。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也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不少人都加入了养生的队列,而黄芪价廉物美,养生效果好,因此获得了不少人的喜爱。那么黄芪究竟对人体有哪些好处呢?

黄芪泡水喝,身体会收获哪些好处?

黄芪当中含有多糖,这种物质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血红蛋白,若是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经常用黄芪泡水喝,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加身体的应激能力,从而增强体力。黄芪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经常喝的话,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免疫力对于人体来说,就相当于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它可以将病毒和细菌都阻挡在外,从而防止身体受到伤害。若是经常容易感冒的话,用黄芪泡水喝,也可以很好地预防这种现象。

肝脏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器官,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总是会对其造成伤害,肝脏功能下降,身体就很容易出现问题。那么不妨用黄芪泡水喝,可以减少肝脏的损伤,促进蛋白质再生,从而提高身体的排毒能力和免疫力,所以经常用黄芪泡水喝,对肝脏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黄芪确实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但是饮用黄芪也有讲究,若是喝错了,那么不仅相当于白喝,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黄芪什么情况下不能喝?

上火不能喝

在日常生活中,上火是常有的事儿,若是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痛等明显的上火的情况,那么就不要喝黄芪水了。黄芪虽然有滋补身体的作用,但是若是上火的时候饮用,那么就相当于是雪上加霜,会加重上火的现象,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夏天不要喝

虽然说用黄芪泡水喝好处多多,但是也并非什么季节都适合喝。正常情况下,夏天是不适宜喝的,本身黄芪就有滋补的作用,若是滋补过度,反而会容易上火,或者是鼻子流血,所以想要饮用黄芪水,更好是在寒冷的季节,例如秋天和冬天,就是不错的选择。

睡前不要喝

一般情况下,在睡觉之前,是不建议大家喝黄芪水的,因为会加重身体的负担。黄芪当中含有某种特殊的物质,会促进血液循环,反而会降低睡眠的质量,并且在睡前喝的话,还会增加尿液量,可能会使夜里上厕所的次数变多,也是会影响睡眠的。所以想要用黄芪来达到养生的作用,那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在睡觉之前就更好不要饮用了。

血压高不要喝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变好了,饮食丰富了,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血压高的情况。若是血压一直持续升高的话,那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理,这个时候就要避免饮用黄芪水,若是喝了那么反而会加重血压高的情况。所以血压比较高的人,就不要喝黄芪水了。

总而言之,黄芪对人体是有着养生效果的,但是也要合理饮用,注意禁忌,正确的喝,才能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一黄金周到来,不如在家泡泡黄芪水养生,还能收获这4个好处

众所周知,中医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不论是在治病防病,还是在养生方面,对于中草药的使用都是十分有经验的。黄芪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具有排毒、消肿、利尿的作用,平时用黄芪泡水喝对身体也有益。的确,国庆假期一到,很多人都会在此期间好好休养生息。看着电视,泡着黄芪水,吃着小零食,何不美哉。但是,湿气重的人也可以吃黄芪吗?饮用黄芪水有哪些好处呢?

湿气重的人可以吃黄芪吗?

体内湿气过重,通过饮用黄芪水或者服用黄芪调理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为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但是无法祛湿,体内湿气重的症状无法通过黄芪消除,因此湿气重的情况下不建议吃黄芪。如果想要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症状,需要进食利湿祛湿的药材或者食物,否则湿气过重回危害人体健康。

饮用黄芪水有哪些好处呢?

1、中医认为,饮用黄芪水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能够使人的精神振奋,精气神较好,有胸闷气短症状的人可以服用黄芪水改善,加入生姜或者防风等药物,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果加上麻黄,浮小麦等中药材,可缓解盗汗症状。

2、黄芪能够抵抗衰老,人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日渐晒老,体内的自由基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因为黄芪具有抗氧化作用,坚持饮用黄芪水能够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同时,还能够将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清除,保护细胞,避免细胞受到自由基的氧化作用,有效抵抗衰老,延长细胞的寿命和活性。

3、黄芪对人体肝脏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肝脏纤维化,其中含有的黄芪皂苷能够防止肝脏受到损害。肝脏纤维化是导致肝癌的罪魁祸首,另外,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都可诱发肝脏纤维化,因此,多喝黄芪水可以维持肝脏的健康。

黄芪水喝的功效与副作用,-第1张图片-

4、如果患有缺铁性心脏病,每天取出五十克的黄芪用水煎煮,将药液分为三次服用,或能有效缓解心脏疾病引起的不适。科学家为此还做过实验,发现黄芪和丹参片进行对比,黄芪的效果要好得多。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能够缓解心绞痛的情况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改善许多临床的客观指标,有助于身体恢复健康。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黄芪不仅补气还能消浮肿 如何鉴别真假黄芪?

黄芪作为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众多中药材中,许多人都认得黄芪,那椭圆形的切面上,黄白相间,外圈黄白色,中心淡黄色的放射状纹理和裂隙好似盛开的菊花,闻一闻有淡淡的药香,再咬一下感觉质地细密,有一种淡淡的蜂蜜香气,细嚼后口中泛出甘甜。

黄芪不仅是一味常用的有名中药,还被广泛用于食疗,是著名的保健滋补佳品。从古至今,黄芪都扮演补正气、强体魄的重要角色,是人们离不了的药食两用材料。

【不仅补气还能消浮肿】

黄芪药性甘,微温,是常用的补气药,主入脾经,可治疗脾气亏虚引起的胃部胀满、精神不振、形体消瘦等,可与大枣熬膏,去渣以蜂蜜调味服用。因其温热,所以善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治疗脾气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为补中益气和升阳举陷的要药。此外,黄芪可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黄、神衰疲惫等症状,常与当归配伍,称当归补血汤,水煎内服用于产后或病后补益气血。除了补气,黄芪还有多种功效。

利尿消肿。黄芪因善补脾气,所以也可用于脾气虚、水湿运化失常、四肢浮肿、小便不利。黄芪可与茯苓、白术、防己等健脾利水之品配伍,如《金匮要略》的防己黄芪汤。

补益肺气。《本草求真》记载:“黄耆,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治疗肺气亏虚,短气虚喘,常与人参、蛤蚧、紫菀、款冬花等补益肺肾、止咳定喘之品同用。

益卫固表。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因此黄芪具有益卫固表之效,治疗气虚卫表不固,自汗恶风。《灵枢》中指出:“黄耆既补三焦,实卫气……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耆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常与防风、白术等同用,如玉屏风散。

补虚通滞。黄芪在治疗痹症日久、肌肉麻木或中风半身不遂等属气虚血滞方面效果较好,可与羌活、当归、川芎等祛风活血之品配伍。

黄芪蜜炙补气升阳,容易助火、敛邪,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热毒疮疡皆不宜用。《本草备要》记载:“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如何鉴别真假黄芪】

广东省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郭丽娜说,黄芪跟人参、西洋参一样都是补气的传统药材。她提醒,黄芪的切片是类似圆形厚片或长圆形斜切片,表面为淡棕黄色或棕褐色。皮部是黄白色,断面纤维状,显粉性,皮部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味微甜,嚼有豆腥味。

常见的黄芪假品有锦鸡儿、紫花苜蓿、白香草樨、兰花棘豆、蜀葵、欧蜀葵、圆叶锦葵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色近似棕或深棕色;纵纹及皮孔多不全或缺少皮孔,有的根部有分叉;质或坚或韧或脆;断面多呈纤维性或刺状;味或淡而甜有豆腥味,或微甜无豆腥味,或苦伴豆腥味很浓,或有 *** 性。

总之,在购药时仔细观察药品的大小、外形、断面,尤其是味感,就能很容易鉴别出真假黄芪来。

【药食两用简便廉】

黄芪是补气良药,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可单味使用,为增强补气作用有时还加入人参、党参等一起使用。如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倦怠乏力,往往是气虚,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黄芪药膳。有些人经常自汗,天气变化后就容易感冒,中医认为是卫气不足,表虚不固,可用黄芪益气固表,预防感冒。有些人大病初愈,身体虚弱,民间也有黄芪煨大枣、黄芪炖鸡等食疗 *** 。黄芪食用 *** 方便,可炖汤煮肉、泡茶煮粥、蒸米煮菜、煎膏泡酒等,一般一日15~30克。

黄芪枸杞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150克、黄芪15克、枸杞10克、生姜两片(1-2人用量)

做法:将黄芪、枸杞分别洗净、稍浸泡;猪瘦肉洗净,切块。把以上材料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适量,加盖隔水炖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此药膳中,黄芪可以补气固表,利尿排毒,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等症候,枸杞可以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这两款药材适用于气虚乏力、表虚自汗、视力减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等症。

归黄芪乌鸡汤

黄芪具有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等功效,在冬季大家可以尝试服用当归黄芪乌鸡汤。

具体做法是: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起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每天早晚各一小碗,喝汤、吃肉。

秋冬季节可每日喝一至两次,春夏可每周两三次。当归补血、黄芪补气、乌鸡滋阴补肾,该药膳适于气血不足、肾虚者,主要症状是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经期不准等。

此外,黄芪也可单独使用。如有些缺氧或者中毒以及化疗引起的心衰且病情较重者,可以用黄芪50克泡水代茶饮,2周后改为30克,长期饮用者可以每日使用15克左右。对大多数人来说,黄芪没有什么毒副作用,不必过于担心其安全问题,但气滞湿阻、有食积、毒疮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者,以及阴虚阳亢者,不宜使用黄芪,否则会加重病情。

养心补气推荐一款枸芪枣茶:黄芪10克,枸杞12克,红枣3枚,沸水冲泡代茶饮,能够增强体质,明目补血,非常适合久坐的白领人群。

黄芪茶:生黄芪5~10克左右,清水洗净,煮沸或开水泡10~20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也可加入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黄芪粥:黄芪50克左右,粳米、大米或糯米适量。黄芪用冷水浸半小时后煎汁,用煎过的汁煮粥就变成黄芪粥。也可用此法做成黄芪米饭。也可用黄芪15克、党参10克煎水取汁,后加入大枣30克、粳米100克,一同煮粥食用。

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治疗慢性肾炎,有一个“复方黄芪粥”: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先以600毫升水煮黄芪30克,再加入上述其余几味熬煮,之后取汁放入糯米煮熟,日服2次,收效显著。

黄芪茯苓鲤鱼汤:黄芪50克,茯苓30克,鲤鱼1尾。鲤鱼洗净,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加水同煮,熟后以生姜、盐调味,饮汤吃鱼。脾气虚弱的水肿、小便不利病人以及体虚气弱的老人可食用。

黄芪是药食皆宜、补气强身佳品,但服用黄芪也有禁忌。国医大师邓铁涛说过,黄芪是药不是粮,用之对证则效,用之不当则害人。中医辨证为阴虚阳亢、气滞湿热、食积停滞、热毒炽盛者不宜用或需配伍运用,感冒发热、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综合自人民网-生命时报、中国中医药报、羊城晚报

用黄芪泡水喝,身上或能收到这3个好处!但在使用时,注意这2点

黄芪又称作黄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

春秋时节是黄芪长势最茂盛的季节,采摘黄芪后去根须并放在阳光下曝晒,收藏起来备用。

很多地区都有用黄芪泡水喝的习惯,认为经常饮用黄芪泡的水,具有补气养生的功效。

事实上黄芪泡水的好处还有很多,尤其是和这3类中药搭配效果或更佳。

黄芪有哪些功效?

黄芪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中药材,从中医角度来讲具有补气、升气等功效,很多人有将黄芪称作“小人参”,这种中药材的价值非常受人们的重视。

相比于其他中药来讲黄芪入口回甘,用黄芪泡水喝不仅味道特别好,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黄芪和人参、红参、太子参等搭配在一起,养生功效会翻好几倍。

喝黄芪泡水有哪些养生功效?

之一,益气固表

中医认为黄芪具有利尿、生肌,以及解毒排脓、补气固表等功效,一般都会用来治疗气虚乏力,以及口舌生疮、盗汗水肿、子宫脱垂等疾病。

对于糖尿病和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而言,如果经常用黄芪泡水喝,不仅具有增强体质和提升免疫力的功效,还能起到辅助治疗功效。

对于喜欢养生的人群来讲,黄芪泡水还是一种益气补虚的中医药饮。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气短无力、身体困倦等不适症状,还能有效提振精神,尤其是对于经常加班或熬夜的人群来讲,平时非常适合饮用黄芪水。

第二,消除水肿

很多老年人都深受高血压病症的危害,对于糖尿病、肾炎患者来讲,因为疾病导致身体出现了水肿现象,就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适量喝一些黄芪水。

第三,改善心肌

喝黄芪泡水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水肿病症,而且还能改善心脏症状。经常饮用黄芪水,还可以起到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等作用。

喝黄芪泡水有什么禁忌?

1. 忌喝太多

黄芪泡水虽然具有治疗和养生功效,但毕竟黄芪是一种中药材,本着“是药三分毒”的原则,也不建议大家平时喝太多黄芪水,否则就可能给身体造成一些负担。

黄芪绝对不是补药或保健品,没有必要因为贪图功效而大量饮用黄芪水,否则就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一些副作用。

2. 不能直接饮用

之一次饮用黄芪泡水的人群来讲,千万不能一股脑地往嘴里灌,原因就是黄芪作为一种中药材,对于身体比较敏感的人群来讲,也可能诱发一些过敏反应出现。

在首次饮用黄芪水时,应该先少量、小口饮用,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没有不良反应,那么才能继续饮用。

事实上黄芪作为一种具有消肿利尿、解毒排脓的中药材,虽然具有益气固本的功效,但大家也不能将其当做补药饮用。

平时在喝黄芪泡水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控制用量,千万不能一次喝太多,否则也可能诱发一些副作用出现。

黄芪泡水养生功效虽好,但是否能长期服用?不妨看看医生怎么说!

  黄芪是一种特别多见的中药材,指的是使用植物黄耆的根部加工而成。在黄芪当中含有特别丰富的氨基酸、豆香素、胆碱、皂苷、叶酸,以及其他各种矿物元素非常丰富,这些元素能够起到补气、抗癌等一系列功效。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人经常会服用黄芪,希望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有很多人认为,如果黄芪长期服用,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黄芪到底可不可以长期服用呢?

  黄芪可以长期服用吗?

  在黄芪当中所含有的各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确实有着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黄芪当中所含有的皂苷、氨基酸、多糖等成分,既有着抗衰老、补中益气的功效,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而且在黄芪当中含有铁元素也非常丰富,对于缺铁性贫血以及缺血性心脏病,都有着较好的改善效果。

  所以对于气血不足的人群来讲,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黄芪,既有着滋补气血的功效,还可以达到提升抗病毒能力的作用。

  但是,在黄芪当中含有大量的药理成分,如果长时间大量服用,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对健康没有任何的好处,还会引发一系列的不适。

  所以,即使是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人群,也不要长时间大量服用黄芪。除此以外,以下几类人群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不要服用黄芪。

  哪些人群不要服用黄芪?

  一、孕妇

  对于孕妇人群来讲,不管是怀孕早期、中期还是怀孕晚期,都不要服用黄芪。在黄芪当中所含有的各种药理成分有着轻微的毒副作用,如果孕妇服用,药理成分会通过胎盘被胎儿吸收,从而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而且对于孕妇来讲,黄芪属于一种较为滋补的中药,一旦服用,很容易出现严重的上火反应。

  二、感冒人群

  黄芪确实有着补中益气以及补血等一系列功效,但对于出现感冒的人群来讲,一旦服用黄芪,极有可能会引起滞气现象。不但起不到任何保健作用,还会导致感冒症状加重。

  尤其是对于风热感冒人群来讲,一旦服用黄芪,会引起内火旺盛现象,导致发烧、咳嗽等症状加重。

  三、火气旺盛人群

  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出现上火现象,那么一定不要服用黄芪。

  黄芪属于一种较强的滋补药材,一旦服用黄芪会导致体内火气更加旺盛,很容易引起失眠、心情烦躁、口腔溃疡、便秘、咳嗽等一系列不适感。

  总而言之,黄芪有着较强的滋补气血,以及提升免疫功能等一系列作用。但是,一定不要出现长期且大量服用黄芪的行为。否则,不但会引起上火现象,对于体内的各个器官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尤其是对于以上三类人群,更好不要出现服用黄芪的行为。除此之外,对于容易过敏人群,以及儿童和老年人群来说,也不要随意服用黄芪。否则,很容易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对健康反而无益。

标签: 黄芪 副作用 功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