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的营养价值,鲤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禁忌是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2 0
初春吃肉不如吃鱼,含优质而全面的蛋白质,营养极高,不吃可惜了

初春吃肉不如吃鱼,含优质而全面的蛋白质,营养极高,不吃可惜了!

进入正月后,天气还是很冷,这几天还一直在下雨,就更加显得冷了。这时候是一年一度进补的好时节!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猪肉、牛肉、羊肉等大补之物,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但是,肉类吃得太多,不仅会使人肥胖,而且油腻的肉类还容易给我们的肠胃造成负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那么,冬季进补除了吃肉类,还能吃什么呢?答案是鱼类,而且是野生的鱼类。

野生的鱼类,肉质细嫩紧实,营养价值很高。那么怎么分辨野生鱼呢?野生鱼的体型要比饲养的鱼细长,没有饲养的壮硕,但是非常灵活,碰一下能窜出水面,它的色泽偏黄,而饲养鱼的颜色深。这样的野生鱼脂肪含量较少,鲜嫩且不肥腻,所含的蛋白质优质而又全面,是标准的低脂高钙高蛋白食物,非常适合想美容但怕肥腻的女性食用。如果经常食用野生鱼类,可益体补人,补肝养目、健脑益智,同时还能增强抗病能力,是春季的滋补佳品。

我每次去菜市场,只要看见有老渔民在卖野生鱼,我会毫不犹豫买几条,他卖的鱼很杂,有鲫鱼,有白丝鱼,还有鲤鱼、昂刺鱼等很多种类,一看就知道不是饲养的。今天去菜场,又碰见他了,我挑了一条白丝鱼,一条小鲫鱼,花了18块钱,回家炖白菜吃,白丝鱼好细长,一个大碗都装不下,被我折断了尾巴才放进去的,虽然看相不好,但是鲜美又入味,好吃极了,分享给大家。

菜名:【白菜炖鱼】

主要食材:野生鱼2条,白菜叶3张。

调味料:食用油2勺,食盐1勺,香葱1把,老姜4片,料酒2勺,白酒1勺,生抽2勺,老抽1勺,蚝油1勺。

操作时长:15分钟左右。

操作步骤

之一步 鱼腌制好,白菜切块。买鱼的时候,就叫老渔民帮我把鱼杀好了,回家后冲洗干净,先加入白酒腌制一会去腥,然后等白酒的味道散去后,再加入食盐腌制一会。白菜也洗净切块备用。可以切得稍微大一点。

第二步 煎鱼。炒锅预热,加入食用油,在锅边四周和底部撒上食盐,然后再放入擦干水分的鱼煎制。这样煎出来的鱼,不会破皮。煎至晃动锅子鱼能动了,给它翻个身,再加入1勺食用油,继续煎至两面金黄。

第三步加入白菜。然后加入准备好的葱花,姜片和2勺料酒爆香,接着加入2勺生抽,1勺老抽上色后,把白菜也加进来,垫在鱼身下,这样鱼皮就不会被煮破。

第四步 出锅。最后加入1大碗清水,开大火煮开后,继续大火焖煮10分钟,再开盖加入1勺蚝油收汁出锅。这样做出来的鱼肉鲜美紧实,白菜脆嫩入味,真的很好吃。

第五步 成品图。春季遇见它别手软,买来和白菜一起炖,补肝养目还能增强抗病能力!

------《温馨小提示》------

1 野生鱼类一般人群均适宜。但它补虚,在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以免发烧症状持续不退。

2 鱼类更好不要和小排,蜂蜜和冬瓜一起食用,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还会影响对人体的综合调理。

3 野生鱼类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B12和烟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孕妇和儿童都可经常食用,可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但是鱼的刺小且多,儿童食用时,家长一定要监护好。

白菜炖鱼怎么做更好吃?大家还有什么好的 *** 推荐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良品上桌就是年##红红火火过大年#

肉类和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肉类因来源和营养特点的不同,可分为畜肉和禽肉。水产品包括淡水和海水鱼、虾、甲壳类等。

畜肉包括牛、猪、羊等大牲畜肉及内脏,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随动物的种类、年龄、肥育度和部位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畜肉是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畜肉中的肥肉含有90%左右的脂肪,蛋白质含量仅2%~3%;瘦肉中含有10%~20%的蛋白质和0.4%~25%的脂肪。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部位是里脊,即背最长肌;奶脯部分更低。例如,猪里脊的蛋白质含量达21%,而奶脯仅8%。然而,结缔组织中的蛋白质如胶原、弹性蛋白等因为缺乏色氨酸,其生物价值极低。

猪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平均仅在15%左右;牛肉较高,达20%左右。羊肉的蛋白质含量介于猪肉和牛肉之间。兔肉蛋白质含量也达20%左右。

畜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较多,还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例如,猪脂肪含有约40%的饱和脂肪酸,通常在体温下呈液态,消化率可达90%以上。牛和羊是反刍动物,其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比例达50%以上,熔点可达40℃以上,在体温下仍不液化,因此较难消化。畜肉中脂肪的含量与畜种、部位、年龄、肥育度等关系密切。猪肉的脂肪含量远比牛羊肉高,排骨肉比里脊肉的脂肪含量高,老动物肉中的脂肪比例比幼小动物的高,肥育动物的瘦肉部分的脂肪含量比瘦肉型动物同部位的瘦肉要高。

一般来说,心、肝、肾等内脏器官含脂肪少而蛋白质含量较高。例如,猪肝的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而脂肪含量仅3.5%左右。心、肾等的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脂肪含量在5%以下。但是,脏器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如瘦猪肉中含胆固醇77mg/100g,肥猪肉107mg/100g,而猪肝为368mg/100g,是瘦肉中的4~5倍。

畜肉含有较多B族维生素,其中猪肉维生素B1含量较高,对于以精白米为主食的膳食是很好的补充。例如,猪腿肉的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含量分别为0.53 mg/100g、0.24mg/100g和4.9mg/100g。牛肉中叶酸含量较高。但是,瘦肉中的维生素A、D、E均很少。肥肉中主要成分是脂肪,维生素含量较低。

肝是各种维生素在动物体内的贮藏场所,是维生素A、D、B2的极好来源。羊肝中的维生素A含量高于猪肝,我国中医学很早就懂得用羊肝来治疗因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除此之外,肝脏中还含有少量维生素C和E。心、肾等内脏的维生素含量均较瘦肉高。

畜肉是铁、锌等矿物质的重要来源。肉类中的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生物利用率高,吸收率不受食物中各种干扰物质的影响。肝脏是铁的贮藏器官,含铁量为各部位之冠,如猪肝中含铁22.6mg/100g。血液和脾脏也是膳食铁的优质来源。此外,畜肉中锌、铜、硒等微量元素较丰富,且其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品高。畜肉中钙含量很低,例如猪肉的含钙量仅为6mg/100g左右,而磷含量较高,达120~180mg/100g。

鸡、鸭、鹅、鹌鹑、火鸡、鸵鸟等统称禽类,以鸡为代表。它们被“白肉”,与被称为“红肉”的畜肉相比,在脂肪含量和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去皮鸡肉和鹌鹑的蛋白质含量比畜肉稍高,为20%左右。鸭、鹅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和18%。禽肉的蛋白质也是优质蛋白,生物价值与猪肉和牛肉相当。翅膀部分含有较多脂肪,可达12%以上。胸脯肉的脂肪含量很低,通常仅有3%~5%。

在各种肉用禽类中,火鸡和鹌鹑的脂肪含量较低,在3%以下;鸡和鸽子的脂肪含量类似,在14%~17%之间;鸭和鹅的脂肪含量达20%左右。因肥育度的不同,脂肪含量可以有很大的差异。肥育禽类如肥育肉鸡、填鸭等的脂肪含量可达30%~40%。禽类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畜肉,其中油酸约占30%,亚油酸约占20%左右,在室温下呈半固态,因而营养价值高于畜类脂肪。其胆固醇含量与畜肉相当。

禽肉中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特别富含尼克酸。例如,鸡胸脯肉中含尼克酸10.8mg/10 0g。肝脏中各种维生素的含量均很高,维生素A、D、B2丰富。心脏和胗也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与畜肉相同,禽肉中铁、锌、硒等矿物质含量很高,但钙的含量也不高。禽类肝脏和血中的铁含量可达10 mg/100g~30mg/100g,可以说是铁的更佳膳食来源。

鱼类的蛋白质含量约15%~20%,与肉类相当,消化吸收率高于畜肉,生物价值也较高。与肉类相比,鱼类的肌肉纤维细嫩柔软,更易消化吸收,同时营养价值更高。

鱼类的脂肪含量因品种不同而差异甚远。脂肪含量低的品种仅有0.5%~6%,而脂肪高的品种可达8%~13%。鱼类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容易被人体消化。例如,鲨鱼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50%左右,而鲤鱼含不饱和脂肪酸达70%左右。


鱼类脂肪的另一特点是富含20~24碳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包括EPA、DHA等。这些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在陆地动植物中含量很低,主要是在水产品中存在。其中DHA对防止动脉硬化、促进大脑发育等有一定好处。例如,墨斗鱼的脂肪中有27.4%为DHA,小凤尾鱼中为15%。海鱼中DHA的含量通常高于淡水鱼。

水产品中还含有氨基乙磺酸,即牛磺酸,它是一种能够促进胎儿和婴儿大脑发育、防止动脉硬化、维持血压、保护视力的有益物质。

鱼类的胆固醇含量通常在50mg/100g~70mg/100g之间,虾蟹、贝类和鱼子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如黄花鱼的鱼子中胆固醇含量为819mg/100g。

水产品中的维生素A,D,E含量均高于畜肉,有的含有较高维生素B2。水产品中的各种矿物质含量丰富,钙、硒等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畜肉,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也较高。甲壳类食品是锌、铜等微量元素的更佳来源。贝类、虾和鱼罐头是钙的好来源。海鱼和海生虾贝类还是碘、铜、锰、锌等元素的优质来源。

肉、禽、鱼等食物在加工中主要损失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水溶性维生素。除煎炸烧烤处理之外,蛋白质的生物价值基本不受影响。

动物性食品加工的之一步往往是整形和腌制。腌制中使用的发色剂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使维生素C和维生素E损失,然而这两种营养素并非肉类的重要营养素。腌制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促进发色,并减少亚硝酸盐在肉类制品中的残留。

动物性食品均需经过加热方可食用。加热灭菌对蛋白质的影响不大,但是在烧烤和煎炸时,温度高于200℃可能引起氨基酸的交联、脱硫、脱氨基等变化,使生物价值降低。温度过高时蛋白质焦糊,产生有毒物质,并失去营养价值。

急炒方式可以保存较多的B族维生素;炖煮处理使原料中的B族维生素溶入汤汁中,但并未受到破坏。肝脏烹调后维生素A受到一定损失。在炒猪肉片时维生素B2损失32%,卤煮猪肘时维生素B1损失62%,维生素B2损失10%,尼克酸损失49%。猪肝烹调后的维生素A保存率为50%~60%,维生素B1的保存率在40%~87%之间。

如果加醋烹调连骨肉,可以将畜骨中的钙溶出一部分。不加醋常温炖煮2小时后,汤中所溶解的钙数量极少。我国北方地区饮水为弱碱性,因此不加醋时骨头汤不能成为钙的补充来源。

在罐藏加工时,靠近罐头表面的部分受热时间较长,其维生素B1损失比中心部分大。杀菌温度高而时间长时,可能发生羰氨褐变反应和蛋白质的交联作用,导致蛋白质生物价的下降。室温下长期贮藏的罐头肉制品也可能发生赖氨酸含量降低、胱氨酸和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降低等损失。含硫氨基酸可能与罐头壁中的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铁、硫化锌等产物。

在带骨肉罐头和鱼罐头中,由于长时间的加热使骨头酥软,其中的矿物质溶入汤汁中,增加了钙、磷、锌等元素的含量。加醋烹调后溶解量更高。

在油炸和熏烤温度适当时,表层蛋白质迅速变性,蛋白质利用率下降,B族维生素损失。高温热油烹调时,应采用挂糊和上浆(上芡)的 *** ,不仅可使菜肴质嫩,而且大大减少营养素的破坏。

传统的干燥 *** 使肉类表层的必需脂肪酸受到氧化,并可能受到微生物的作用使蛋白质分解,但这也是肉干产生特殊风味的原因之一。冷冻干燥对营养素的影响较小。

肉类食品的贮藏温度应在-18℃以下。时间长或温度不够低会导致蛋白质分解、脂肪氧化、B族维生素损失等问题。罐藏肉制品在常温(20℃)下贮藏2年后,其蛋白质损失不大,但B族维生素损失约为50%。但是如果在0℃存放,损失仅在10%以下。因此,罐头食品也应尽可能放在冰箱中贮藏。

螺旋藻 ——金鱼锦鲤等观赏鱼所需的营养增色物质.

螺旋藻 ——金鱼锦鲤等观赏鱼所需的营养增色物质.

为使观赏鱼更加艳丽动人,通常饲料中都含有扬色效果的原料,较通用的有螺旋藻、虾、蟹类等,此类原料不但含有高蛋白质的营养素,更含有高浓度的Carotinoid、Zeaxanthin与Astaxanthin等帮助鱼类色素细胞堆积各种色素,使观赏鱼体表更加艳丽光彩,螺旋藻是观赏鱼料更具特色的添加物质,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在金鱼锦鲤等观赏鱼饲料中添加螺旋藻, 因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色素, 使观赏鱼类色泽鲜艳。螺旋藻可改善锦鲤体色和提高质感, 是由于叶绿素 a、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蓝素藻蓝蛋白综合作用的结果。锦鲤等观赏鱼类的饵料中添加螺旋藻,鱼的抗病力增强,生长加快,体色更艳丽夺目,水质不易恶化。在日本利用螺旋藻作为锦鲤、金鱼等的增色剂,已有长久的历史。在日本就将相当一部分的螺旋藻用来培育名贵锦鲤。用螺旋藻喂养观赏鱼,不论是红色系的,还是非红色系的,体色同样变得鲜艳美丽,且生长繁殖能力明显增强。用添加一定量的螺旋藻干粉饲料喂养的锦鲤鱼,产卵次数增加,孵化率也大大提高。

鲤鱼含控糖神奇物质 但食用禁忌不可不知!

鲤鱼因其鳞有十字纹理,所以名鲤,有从头至尾的胁鳞一道,不论鱼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鳞,又因其肉质细嫩、体态肥壮,所以人们喜欢用它来取“鱼跃龙门”、“年年有余”等吉祥的意思。其实鲤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糖尿病食疗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鲤鱼的神奇控糖功效吧。

鲤鱼的营养

超赞功效

?鲤鱼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类似于常用来控制减轻糖尿病病情的一种激素类物质,所以,经常吃鲤鱼对控制血糖有很大的帮助。

?鲤鱼中含有比较丰富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两种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血脂、降血压、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酸等。

?鲤鱼中所含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更大限度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对辅助治疗糖尿病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鲤鱼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游离氨基酸以及组织蛋白酶。鲤鱼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中医常把鲤鱼作为一种食疗滋补佳品。

食用注意事项

?因为鲤鱼本身就很鲜,所以烹饪鲤鱼时不要放味精;鲤鱼鱼腥味较重,去鳞剖腹洗净后用黄酒腌制一会,可去其腥味增加鲜美。

?中医认为鲤鱼是发物,患有肿瘤、支气管哮喘、腮腺炎、荨麻疹、湿疹、淋巴结核、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患者应该忌食。

?鲤鱼有自己独特的食性,不能与绿豆、芋头、牛羊油、猪肝、鸡肉、荆芥、甘草、南瓜、咸菜等同食。另外,鲤鱼也忌于朱砂同服。

抗糖美食

鲤鱼赤豆羹

材料: 鲤鱼1条、赤小豆50克、草果6克、辣椒6克、陈皮6克、葱段15克、姜片15克、胡椒2克、盐5克,鸡汤和绿叶菜各适量。

做法:

1.草果去壳,陈皮切丝,赤小豆洗净。

2.鲤鱼刮去鳞,除去内脏,洗净。将草果,陈皮,赤小豆塞入鱼腹内,再将鱼放入大海碗内,加入调料及鸡汤,上屉蒸1~1.5小时。

3.蒸熟后出屉,拣出葱、姜、草果、陈皮,赤小豆,即可上桌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利水消肿,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糖尿病肾炎水肿。

相关阅读:

鲜香入味的香酥鲤鱼 颠覆我家的做鱼传统

正确的薏米红豆汤 以往做法不去湿反害人

糖友厨房,微信公众号:chufang2016

中国营养价值更高的10种鱼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产食物是营养丰富且美味的选择。在中国,有许多水产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下是中国营养价值更高的10种水产食物:

1. 鳕鱼:鳕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适合各种烹饪方式。

2. 鲑鱼:鲑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它的肉质鲜美,口感嫩滑,适合用于烤、煎、煮等多种烹饪方式。

3. 鲈鱼:鲈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它的肉质鲜美,口感鲜嫩,适合用于清蒸、红烧等多种烹饪方式。

4. 鲤鱼:鲤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适合用于煮汤、红烧等多种烹饪方式。

5. 草鱼:草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适合用于煮汤、清蒸等多种烹饪方式。

6. 鲫鱼:鲫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适合用于煮汤、清蒸等多种烹饪方式。

7. 鲳鱼:鲳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适合用于烤、煮汤等多种烹饪方式。

8. 武昌鱼:武昌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适合用于煮汤、清蒸等多种烹饪方式。

9. 鳜鱼:鳜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适合用于煮汤、清蒸等多种烹饪方式。

10. 青鱼:青鱼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鱼类。它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适合用于煮汤、清蒸等多种烹饪方式。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有人喜欢吃江团和中华鲟吗?为什么江团和中华鲟没有排上名呢?难道它们的营养价值不高吗?

天天吃鲤鱼有好处?可促进大脑发育,小孩可多食用

很多人都非常喜爱吃水产品,各种鱼类也成为了很多人餐桌上必备的食物。其中,鲤鱼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而受到大家的喜爱。当然,经常吃鲤鱼是非常有益于人身体的。那么,天天吃鲤鱼有哪些好处的呢?

一、鲤鱼对人体的好处

1、促进大脑发育: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青少年时期为其吃鱼类和肉类,这不仅是因为鱼类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成长。并且,鱼类中还含有能够促进大脑生长发育的物质DHN,这种物质可以让大脑变得聪明。

2、使人健康长寿:鲤鱼的脂肪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又能够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3、可以明目:医学研究表明,鲤鱼的视网膜上有很多维生素A,所以鲤鱼的眼睛可以起到明目效果。

4、补充人体所需营养:鲤鱼中得营养物质特别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另外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组织蛋白酶、肌酸等,可以为人体补充营养。

二、鲤鱼适用人群

鲤鱼得营养极为丰富,所以适合很多人群食用。其中,男性的更佳选择雄性鲤鱼,胃口不好、食欲低以及工作太累疲劳、萎靡不振的人也适合吃鲤鱼。当然,孕妇也是可以吃鲤鱼的,因为鲤鱼对于缓解孕妇胎动不安等有一定的功效。

三、吃鲤鱼禁忌

值得注意的是,鲤鱼虽然营养价值很高,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吃的。比如患有淋巴结结核,或者是出现红斑狼疮等人群是不适合吃鲤鱼的,因为这极可能会产生其他并发症。不仅不利于人体的健康,甚至会出现很严重的不良后果。

总之,鲤鱼营养价值高,对于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氨基酸等所需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促进大脑发育、治疗身体疾病、明目,也可以使人长寿。大多数人是适合经常吃鲤鱼的,但是也有食用禁忌,有些特殊人群是不适合经常食用的。总而言之,身体营养要均衡。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鱼身上最滋补的部位,被人们扔掉了,比鱼翅营养高,不懂吃太可惜

鱼身上最滋补的部位,被人们扔掉了,比鱼翅营养高,不懂吃太可惜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经常听到这句话,确实很多生物,因为人类的贪婪,逐渐走向灭亡。就比如鱼翅,人们活生生的从鲨鱼身上割下鱼翅,然后高价卖出。然而鱼翅却没有人们说的那么好,不仅不好吃,营养价值也不高。还不如鱼胶,普通的鱼胶都比鱼翅要好,比鱼翅营养高。

鱼胶就是鱼身上的鱼泡,也就是鱼控制沉浮的部位,也是鱼身上最滋补的部位,所以任何鱼身上都有鱼胶。最有名的鱼胶就是也是大黄鱼的鱼胶了,它的鱼胶价格非常非常贵,毕竟物以稀为贵,野生大黄鱼也是难得一见的。那么普通的鱼胶真的不如大黄鱼的鱼胶吗?其实它们的营养成分都差不多,因为富含胶原蛋白,所以营养价值比较高。胶原蛋白是好东西,尤其是女人,最需要补充胶原蛋白了,可以保持皮肤细腻光滑水润,保持年轻,就比如昂贵的燕窝,也是同样的功效。

普通的鱼身上都有鱼胶,只不过都被人们扔掉了,就比如草鱼、鲫鱼和鲤鱼,它们身上都有鱼胶,不懂吃太可惜了。我最喜欢吃鱼胶了,卖鱼的地方经常会有大量的鱼胶出售,十几块钱一斤,买一袋子拿回家爆炒着吃,真的很美味。

【干烧鱼胶】

食材:新鲜鱼胶、葱姜蒜、香菜、尖椒、豆瓣酱、剁椒酱、白糖、料酒、醋、食用油。

做法:之一步,首先把鱼胶戳破,然后清洗干净,再把葱姜蒜、香菜、尖椒等配料处理干净,切好备用。

第二步,起锅烧油,放入尖椒、蒜末和姜片爆香,再加豆瓣酱和剁椒酱翻炒出香味。

第二步,然后放入鱼胶翻炒片刻,烹入料酒去腥,然后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烧煮至收汁,然后加白糖调味,最后加点醋,放葱丝和香葱翻炒两下就可以出锅了。

烹饪技巧:

1、鱼胶一定要戳破了,里面都是气体,直接下锅会炸起来的;2、鱼胶腥味还是很重的,所以去腥很重要,多加些去腥调料,比如料酒、葱姜蒜等。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分享的所有内容,如果你喜欢小编的文章,那么大家可以帮忙点赞或者评论、分享和收藏,并注账号,每天都会更新一些家常菜谱,好吃、健康又营养!

鱼肉的营养价值到底有多大?你绝对意想不到

鱼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它有着美好的寓意和诱人的味道,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鱼的做法也多种多样。下面小素来具体说说鱼的营养价值都有哪些?

一、组成成分

(一)营养价值

1、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黄鱼含17.6%、带鱼含18.1%、鲐鱼含21.4%、鲢鱼含18.6%、鲤鱼含17.3%、鲫鱼含13%。鱼肉所含的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其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大约在17%-20%之间,而且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易于消化吸收,氨基酸的组成相对也会比较合适,因此适当的吃鱼肉,对于补充机体蛋白质方面的营养价值会非常的高。

2、各种肉类中,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最多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调节脂代谢方面的积极作用会非常的明显,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人,适当的食用鱼肉,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血脂水平的营养价值

3、鱼肉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钙、磷、钾、碘、锌、硒等,还有维生素A、D和B族维生素等。

(二)鱼体各部分的价值

1、鱼脑:鱼脑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DHA,俗称“脑黄金”,还有磷酯类物质,有助于大脑发育,对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的作用。

2、鱼鳔:鱼鳔在古代有“海洋人参”之称,与燕窝、鱼翅齐名。鱼鳔含有生物大分子胶原蛋白质,有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延缓皮肤衰老的效能,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3、鱼鳞:含有胆碱,可增强记忆力。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脏病都有一定作用,可做成鱼鳞粉(冻)食用。

4、鱼尾和鱼骨:营养和鱼身的肉差不多。鱼骨确实有补钙的效果,但是一般人们吃得很少,鲨鱼的鱼骨可做成鱼骨粉。

5、鱼唇: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 。

6、鱼眼:维生素B1和DHA的含量略高 。

二、鱼肉的功效:

1. 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2. 食用鱼肉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3. 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 鱼肉中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的功效。

5.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鱼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较低,大多数只有1%--4%,如黄鱼含0.8%、带鱼含3.8%、鲐鱼含4%、鲢鱼含4.3%、鲤鱼含5%鲫鱼含1.1%鳙鱼(胖头鱼)只含0.9%、墨斗鱼只含0.7%。鱼肉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鲤鱼的营养价值,鲤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禁忌是什么-第1张图片-

另外,鱼肉的肌纤维比较短,蛋白质组织结构松散,水分含量比较多,因此,肉质比较鲜嫩,和禽畜肉相比,吃起来更觉软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一 以,可以看出,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口味好、易于消化吸收的优点。

三、五种人要少吃鱼

一,痛风患者。鱼、虾、贝类等食物富含嘌呤,而痛风则是因为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因此,痛风病人急性发作期要禁食一切肉类及含嘌呤高的食物。缓解期则应定量吃鱼肉类食物,严禁一次摄入过多。

二,出血性疾病患者。鱼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 ,具有防止胆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是,摄入过多会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对病情恢复不利。

三,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鱼类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过多摄入会加重肝和肾的负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定量吃鱼。

四,服用某些药物的人。扑尔敏、苯海拉明等为组胺受体拮抗药,而鱼虾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在体内可转化为组胺,若上述抗组胺药与之一起吃则会抑制组胺分解,造成组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

五,过敏体质者。特别是曾经因吃鱼虾类食物发生皮肤过敏的人应慎吃鱼,以免再次引发过敏。#鱼##健康##头条##头条健康#

健康管理师梦瑶 | 鲤鱼:丰富蛋白,好吃不胖

上一期我给大家科普了2020必考健康管理师,全网性价比更高。今天健康管理师梦瑶分享,南瓜:热量低控血糖可当主食。如您有更多问题,请搜索健康管理师梦瑶,向我咨询。

健康管理师梦瑶


鲤鱼

每周推荐吃鱼 280~525 克,今天建议吃 1 块巴掌大小的鱼肉。1 块巴掌大小的鱼肉,约 150 克,相当于热量摄入 164 千卡,需要 6308 步来消耗。

注:默认 50 公斤成年女性以中等步行速度(每分钟 90~120 步)走 10000 步消耗热量约为 260 千卡。

每 150 克鱼肉中表现优秀的营养素有:

优质蛋白,26.4 克,相当于吃了 2 两鸡胸肉;

ω?3 脂肪酸,1056 毫克,相当于每天推荐摄入量的 79%。

推荐亮点

鲤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仅 4%,不管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朋友,还是需要减肥的中年人,亦或是想要补充营养的年长者,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鲤鱼不仅可以用来吃,还能用来转发。


小提醒

鲤鱼属于淡水鱼,带着纯天然的「土腥味」,肉质比较粗,刺属于一般多(毕竟还有刺更多的鲫鱼以及完全没刺的巴沙鱼片),小朋友和老年人吃的时候还是要当心鱼刺。


禁忌

鱼胆有毒,不能吃。另外,鲤鱼属于中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严格 *** ,在急性发作期要避免食用。

感谢你的点赞和喜欢,请动动手指,把文章分享给需要的朋友,谢谢你,下一期健康管理师梦瑶继续给你分享干货内容。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您热爱生命并享受人生!您有任何问题可向我咨询,搜索健康管理师梦瑶,我会为您解答。

猪肉、牛肉、鸡肉、鱼肉…营养各不同,到底吃哪种肉最健康?

鸡、鸭、鱼、猪、牛、羊......虽然都是肉,但各自的营养价值都有所不同!


那你知道怎么吃这些肉才最健康?哪种肉才是营养之王呢?下面就跟着小薇来学习一下吧~



根据WHO定义,肉可分为2种类型:

  • 红肉:所有来自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比如猪、牛、羊等;
  • 白肉:其他肉,包括禽类和水产,都是白肉,如鸡、鱼、鸭等。


白肉比红肉更健康!


由于红肉的脂肪含量高,富含饱和脂肪酸,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升高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发现,红肉与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如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及肺癌等

因此,从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方面考虑,白肉要比红肉健康。



但这不代表红肉就不能吃了(那么好吃的猪牛羊,小薇可舍不得放过~):

  • 首先,红肉只是存在致癌风险,不一定致癌;
  • 其次,大量摄入红肉(每周超过500g)才会增加癌症风险,只要控制食用量,就没有必要恐慌;
  • 最后,红肉营养价值丰富,不仅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还富含铁、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是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不存在完全不能吃红肉的说法,但是日常要注意,红肉的摄入量。更好是白肉、红肉交替着吃,这样就更加健康了!


红肉、白肉的推荐摄入量:

1. 白肉:建议每天可以吃上 50~100 克(大概 1~2 个鸡蛋的重量);

2. 红肉:每天红肉总量不超过 50 克。且应尽量选择瘦肉,要少吃动物内脏(每周50-100g)。



不过,红肉、白肉的品种那么多,

哪种更健康呢?


红肉、白肉该怎么选?


根据大家常吃的几种肉类,小薇来做个推荐~


1、红肉:首选牛肉


牛肉:

蛋白质含量高,肌氨酸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很有效果。

注意: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更好尽量选嫩牛肉。


猪肉:

含铁量丰富,是B族维生素(尤其是Vb12)的优质来源。

注意: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肥肉部分。因此要尽量控制肥肉的摄入,多吃瘦肉。


羊肉:

营养丰富,钙、铁、维生素D的含量相对猪肉和牛肉更多。且在中医方面被认为是温补、强身、壮体的肉类。

注意: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2、白肉:首选鱼肉、虾肉


鱼肉:

鱼的种类很多,主要的食用淡水鱼包括鲤鱼、草鱼、鲫鱼、鳜鱼等;海水鱼包括黄鱼、带鱼、平鱼等。

它们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口味好、易于消化吸收的优点。

注意:各类慢性病者不宜多食,痛风患者应慎食,同时肝病、肝硬化、痛风、结核等患者也不宜多吃。


虾肉:

作为水产品的一种,不管海虾还是淡水虾,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不过,海虾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一些,而且不饱和脂肪酸,例如 DHA、EPA 等也更丰富。

注意做法和摄入量:

做法:虽然油焖、香辣、怪味、蒜泥、辣酱、十三香等口味都很好吃,但最推荐白灼虾(清蒸虾),因为营养损失小,并且热量低;虾的鲜味滋味保留的好。

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中推荐每周摄入水产品应达到 280~525 g。



鸡肉: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同时也是磷脂的重要来源。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注意:鸡肉带皮和不带皮有很大差别,鸡皮存在大量的脂类物质,所以更好去皮再吃。


鸭肉: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同时鸭肉还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

注意:不适宜体质虚寒、患有慢性肠炎的人群。同时要注意鸭肉的做法,烤鸭不宜多吃。



如果还不太清楚,没关系,让小薇教给你们一个口诀:

四条腿不如两条腿,

两条腿不如一条腿,

一条腿不如没有腿。

注:四条腿指猪牛羊等,两条腿指鸡鸭鹅等,一条腿指鱼虾海鲜等,没有腿指鸡蛋牛奶等。



各位吃货们,

现在知道该怎么选肉了吗?

不知道你们更爱吃哪种肉呢?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

记得点赞、关注、转发哦~


参考资料

<1> 度静. “白肉”比“红肉”更宜人. 中国保健营养, 2002(7).

<2> 刘兵. 营养问题二十三. 中国保健营养, 1995(10):39-40.

<3> 杨子艳. 巧吃肉保健康. 保健医苑(4):51-51.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 鲤鱼 营养 价值 禁忌 功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