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勇(人物介绍与成就)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3 0

高晓勇(1963年-),男,汉族,籍贯江苏南通,中国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部次评审委员会委员。

高晓勇(人物介绍与成就)-第1张图片-

高晓勇自1991年开始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长期致力于农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区域发展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在“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中担任重要技术骨干,主持或参与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高晓勇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他提出了“三位一体”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即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农村社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提出了“生产、生态、社会”三位一体的农业区域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农业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高晓勇还曾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他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家库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领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等。

高晓勇(1964年- ),男,汉族,江苏南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是我国有机化学、功能材料领域的学者,长期从事有机合成、材料化学、超分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1982年,高晓勇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198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他获得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1991年1994年,高晓勇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1996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今,他一直在南京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化学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高晓勇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有机合成、功能材料、超分子化学等方面。他在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反应,例如酸催化的碳-炭键构建反应、烯烃羧酸化反应、二茂铁炔基化反应等,这些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功能材料领域,他主要从事光电材料、荧光分子、荧光探针、聚合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在超分子化学领域,他主要研究了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等方面的问题,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分子识别体系。

荣誉与奖项

高晓勇教授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奖项,包括

1. 2000年,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2. 200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3. 2005年,获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4. 200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 2012年,获得国际有机化学领域奖项——美国化学会Cope奖;

6. 2014年,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7. 201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晓勇教授是我国有机化学、功能材料领域的杰出代表,长期从事有机合成、材料化学、超分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他的研究成果在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标签: 成就 人物 介绍 高晓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