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花香
东湖之畔,滔滔如海,有行吟阁,静静矗立,传说有屈子行走之痕迹,其《九歌》曰,“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千余年后,大诗人苏东坡游黄州赤壁,受屈原启发,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可知,楚人自古即对“桂”充满了情感,而除了“桂棹”,更有“桂月”称月亮,将“桂”视作一种高贵之物。
今日之福建,人们视桂树为一种“吉利树”。工厂前栽两棵桂树,寓意贵重、尊贵之意。发财树太土,栽两株桂树可传达主人的高贵雅意。
我家小区楼下也有两株桂花树。金色的小花点缀在枝叶间,一下楼,就是一阵桂香环绕,整个人浑身上下顿时像抹了蜜一般,出门也备有精神气儿。
如果家有下厨好手,可以收集一点桂花回来,做桂花酒酿、桂花糕、桂花米酒汤圆。抑或将金桂与九曲红梅茶同煮,红茶温润醇厚,桂花沁人心脾,相互交融。人闲桂花落,品一壶桂花茶饮,读一读秋日闲书,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2、龟山赏桂
武汉赏桂花处很多,如磨山的桂花园、华师的桂子山,闻名遐迩。私以为磨山人流太多,桂子山在校园内多有不便(当然未封校时,赏满山桂花,遇华师美女,人美景美,春风十里)。
对汉阳人来讲,大可不必远足,赏桂绝佳处在龟山——与蛇山隔着大江对峙,海拔更高90米的龟山,低调秀美。站在龟山山顶,可以看得见长江与汉水,也能够实现武汉最经典的景观——长江、长江大桥与黄鹤楼的同框合照。
龟山种植了3000余棵桂花树,几乎都是百年老树,枝繁叶茂之下,有的树冠甚至呈球体状。山风吹来,枝条摇曳,风送桂香可远至长江大桥,司机与乘客可载充溢桂香的江风一起来往汉阳与武昌。盛花期时,据说这一浓香还可飘荡到钟家村。
龟山不高,多健步道,适合团建,也适合一个人散心,小情侣们在桂香中你侬我侬,当然亦是一种秋日私语的情趣。
桂花香中,龟山亦是可发思古忧情的地方。临夏口,望武昌,一抔土包,江山无限,鲁肃墓,可遥想当年三国大战、群雄逐鹿。裸衣击鼓骂曹、大汉处士祢衡墓,文革中被毁坏的旧址在鹦鹉洲,后 *** 于龟山重建,在长江大桥汉阳段引桥下,人迹罕至,想这位恃才傲物的名士,26岁即遭杀身之祸,实在惋惜。黄兴铜像与向警予烈士墓, *** 的岁月,血染的风采,可知如今幸福来之不易。
作为江城咽喉,龟山最顶处有当年东星公司兰世立活跃的遗迹,规模宏大的“赤壁大战全景画馆”也好,龟山电视塔的旋转餐厅也罢,这本该好好发掘的地方,因那些年开发举措不当,如今已经颓败了。
也好。这样的龟山多了些许的静谧,少了热热闹闹的人流,反而留给了偌大的武汉一片寂静之地,一片借古鉴今之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圆子香
在日新月异的汉阳,除了桂花香,这时节如果开车行经龙阳大道的高架,切忌不要开得太快,否则你会错过古老升官渡(现四新大道欧亚达附近)的另一种香气——圆子香。
有那么一瞬间,你会惊讶宝藏汉阳的美好!高雅迷人的桂花香,忽而切换为“万物皆可炸”的美食,一个区域,居然有这样多维度的镜面。
油炸物,是中国人极其贪恋的一种美味,在汤汤水水的江城,一碗刚打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粉面,配上一二油炸物,在秋冬的早晨,高凳子当桌子,矮凳子当座位,好吃到听了头。
过早界,江城有“油炸四兄弟”,鸡冠饺、糯米鸡和欢喜坨,外加一个“带头大哥”面窝,都可以在玫瑰街的早上寻到。宵夜界,“重工业之城”青山区有炸炸,120、常相聚、老阿姨、五仲等,以一锅热腾腾的油撞击出丰沛的美味,汉阳人不爱炸炸,倒是烧烤众多,如盼盼、坨子烧烤,推出宵夜江湖。
汉阳的油炸物,以圆子为之一,去年汉阳市 *** 甚至专门推出过打卡“丸子节”的活动,一长溜的圆子餐厅名单,二十来家左右,蔚为大观,成为武汉年货节一大景致。
出于水草丰美、鱼米之乡的地区,蔡甸、沌口、升官渡、金口的圆子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这几年,尤以升官渡的圆子远近闻名。
在升官渡,最早炸圆子、名气更大的首推华珍酒楼。早年的华珍酒楼以“三大盆”出名,鸡子火锅、财鱼焖藕与圆子三鲜锅,后来专攻“华珍三宝”,即圆子、酥鱼和卤菜。
年近七旬的袁德华老师傅做圆子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他不断摸索圆子的做法,有着独家配方。华珍圆子,精选前夹五花肉与前腿肉,三分肥七分瘦,选用上等活鲜大草鱼,将鱼和肉做到完美结合,另给鸡蛋、黑胡椒、盐、味精、姜、葱、淀粉等,锁住水分,保持鲜度,左手虎口轻轻一挤,就是一颗饱满 *** 的肉圆。
这时,大油锅早已经支起,猛火烧旺,将圆子丢入“刀山火海”,涅槃为“人间美味”。作为升官渡的代表,华珍圆子个大,肉质鲜美紧实,鱼红厚重,流动着水乡的色彩。刚出锅的圆子,甚至可以拿来打乒乓球,弹性十足。
作为汉阳人春节必备的美食,这两年在疫情之下,习惯了不变应万变的人们,常会存储三五斤圆子与酥鱼进冰箱,可做家庭快手菜。
圆子炖大白菜一锅,香炸酥鱼一盘,就是一家餐桌的主菜,老少皆宜的美味。
至于新近上架的风干武昌鱼,做一道香煎鱼块,加盘小炒青菜,更是下饭神器。
圆子切成丁,鸡蛋打碎,炒个花饭,就是一盘汉味十足的蛋炒饭!
早上起来,睡眼惺忪,圆子一剖两半,猪油一煎,丢一点土白菜进锅,水一滚,放点筒子面,出锅前给胡椒和酱油,撒点小葱,就是一碗圆子三鲜面,散发着上个世纪末江城美食的余韵。肉坨坨的!汤汤水水!热气腾腾!三下五除二,落肚,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近些年,人们不再向往喧嚣热闹的景点,反而偏爱小众的打卡地,“山风、溪水、狗狗、炊烟”中,喝一杯咖啡,泡一壶好茶,寻一寻烟火十足的美味,偷得浮生半日闲。
于是乎,随着龟山的再次发掘,墨水湖公园的焕然一新,古琴台、月湖的再造,一众烟火美食的再次燃起,“知音汉阳”已经悄然摆脱了工业区的粗粝,转而有一种多面体的丰富之美、红尘滚滚之下的静寂之美。
如斯,怎能不爱这宝藏汉阳呢?
作者:舒怀
图片:小孟、栗栗姐、 *** #秋日生活打卡季#
秋风乍起,满城桂花飘香的日子还会远吗八月最后一天,湖城天气陡然变凉——仿佛一下子堕入秋天。
这个凌晨我早早醒来,雨已经停了,天还没亮。
推开阳台门在院里小坐,没想到仅过一小会儿就逃回屋中:实在有点冷,再坐下去,肯定会把人冻感冒的。
秋风乍起,自己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什么时候闻见桂花的香味?
桂花是四季之中最馥郁的花。
唐代宋之问有一句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写的就是这馥郁的穿透力。
每年中秋前后,一缕缕沁人的馨香浮荡在空气中,甜蜜温润——南方的秋天,就从这花香中开始了。
记忆中的桂花,花瓣四合,小小一朵,簇拥而生,凉风拂过,落而无声。
它不像约定好日子就出门的性格,总是在人们抱足了期待下细细碎碎地开,一年一见,见时花开纷纷,花梗处,叶子荫下,一点不张扬,但却时时刻刻将芬芳拥抱每个过往的路人。
桂花在江南的种植历史极为悠久——无论大街小巷,庭院校园,还是溪涧湖边,山林寺中,处处可见。
有老树如盖,苍翠挺拔,绿荫遮了一地;也有细株葱茏,一团一簇,挤在沟边倚在坡上,枝叶丰盈,枝桠交错,好似天然篱笆,护住一段岁月,隔出一片清净。
而桂花的妙处就在于,可赏可食,干桂花,糖渍桂花,可以将桂花的香气收住、储存,然后用来泡茶,做桂花糕、桂花酒酿圆子,亦可以酿桂花米酒,江南人总是变着法地把桂花的清甜芬芳吃到肚子里。
闲暇时,咬上一口甜甜糯糯的桂花糕,再品上一杯清香的桂花茶,能熨平无数内心的褶皱,舒缓一天学习工作的疲惫。
远离江南的很多年里,桂花的香味儿总让我魂牵梦绕。
米粒般的小小花朵饱满厚实,掩映在高高低低的桂叶中,清丽出尘,婉约淡雅。
清甜的香气,从小花顶端微微张开的空隙中钻出来,随风飘散,这是一种幸福的香味,是属于江南的独特味道。
风起的日子,这浓香更如天外飞瀑,或泼洒,或倾泻,或直流而下。
你立在这雨幕中,逃无可逃,也不想逃。一任湿透,一任溅染。
渐行渐美的秋天,让季节的身段日渐丰盈,一簇桂花,吐露时光的蜜语,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一场遇见。
凉风习习,难捱的夏季终于过去,最期待的秋天即将来临。
因为我知道,秋天来了,桂花飘香的日子还会远吗?
这些诗词中的桂花,香满整个秋天书社里的桂花开了,一庭花树芬香馥郁,停下嗅望,只觉天香入骨,心神爽醉。
桂花,又称木樨,叶密花小,虽观赏性不高,但花香沁人,令人神清气爽。从古代以来,文人骚客就喜欢赞颂桂花,光白居易一人《东城桂》写了两首,《厅前桂》《庐山桂》是写了不同地点的桂花,《有木》《忆江南》也皆能看见桂花的身影。
“碎剪黄金教恁小,都著叶儿遮了”
桂花因为个头不大、颜色不鲜艳的特点,着实受了点委屈,毕竟文人们写作的时候,总是要说上一嘴桂花的形状颜色,辛弃疾可以算得上是头号“黑粉”。
他在《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里写“大都一点宫黄”,说桂花小小的,一点点宫黄之色;又在《清平乐·赋木樨词》里调侃“碎剪黄金教恁小,都著叶儿遮了”,明月皎皎的晚上本是赏花的好时机,却只看到桂花树“翠盖团团好”;还不够,《清平乐·再赋木樨》写道“唤起仙人金小小”,其中“金小小”说的就是桂花。
但是李清照在《鹧鸪天·桂花》为其正名: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之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桂花“暗淡轻黄”,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秉性温和,有疏淡的情怀,桂花之香十分浓郁,沁人心脾。这是李清照赞颂桂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得低调内敛,内在美得娴雅淑静,所以她说桂花是“花中之一流”。“梅”“菊”本也是她喜爱之花,但在桂花面前,“梅”会生妒意,“菊”会羞愧难当,自叹不如,桂花乃是众多秋季名花之冠。可是,就是这样优秀的花儿,竟然不见于屈原的《离骚》,屈原的《离骚》遍收名花珍卉,唯独桂花不在其列,李清照为桂花打抱不平。
通过这首词可以看出,李清照无疑给予了桂花极高的评价。
诗人杨万里,还顽皮地写过“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好奇这桂花看来看去小小的就这么大点,怎么来的这么多香味啊?
“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
是啊,桂花这么小,怎么会如此的香?这其实是和它所含的挥发油类物质有关。别看它四片花瓣一共也就绿豆大小,可蕴含着几十种香味物质,可以说是为了香十分努力了。
中国的十大名花,梅、兰、菊、牡丹、杜鹃等等,大多花大色鲜,娇艳欲滴。桂花以上的特色都没有,它能名列十大名花之中,拥有“独占三秋压群芳"之誉,全靠香味。
桂花的香味是历代文人所公认的,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大宅门》主题歌一句有“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写的大气磅礴。殊不知就是化用了辛弃疾的名句“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咳咳,虽然辛弃疾基于写实的原因把桂花花小的特点不厌其烦地点出来,但不妨碍他喜爱桂花的香味。
诗词里的桂花,更是香满秋:
“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
“香味超然,非人间物也”
桂花如此香甜,哪能不用来吃?对于我们民族来说,不吃等于犯罪。
最简单的吃法,桂花干制后可以代茶引用,就是著名的桂花茶。秋日正是养生季节,泡上一杯,可以美颜、润肺、排毒,配以书饮,味道更佳。
宋代苏东坡称桂花酒风味不凡,在《桂酒颂》中写道:“有隐者以桂酒方授吾,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间物也。”而后来翁同龢先生喝到桂花酒,发出“带径锄绿野,留露酿黄花”的赞叹。
桂花还可以调入蜂蜜或者糖水,成为很多点心甜品的主料,更可以和在面里, *** 出各种香甜的面食,桂花酒酿圆子、桂花糕、桂花酥……光是数名字都垂涎欲滴了。
桂花还可以入菜,桂花、藕片、糯米美丽邂逅成了桂花糖藕,腥气的鸭肉遇到桂花就成了御膳桂花盐水鸭,哪怕是普通的白粥,放一点糖桂花立刻飞升,鸟枪换炮。
桂花灿若星辰,清可绝尘,浓能远溢,能入食可入药,不仅好看好闻还好吃,完全是花木中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种子型选手,也无怪文人们对于桂花喜爱至极。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桂花的诗词?留言区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岳麓君在文末还赠送一个小福利,在右下角点个“在看”,将“在看”截图和自己拍摄的桂花美图一同发到微信公众号后台,岳麓君会随机抽取三人送一本《知堂随笔》笔记本哦~(PS:悄悄说购买《周作人作品集》之一辑也可以get!)中奖名单会在下周一的首条推送公布,记得来看。后台还有一些读者在问《老子》赠书情况,好书已寄出,请大家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笔记本长这样,是以颇受中国近代大家推崇的竹久梦二之画配周作人之文,图文俱美,相得益彰。
愿大家2019剩下的时间都如桂花般香甜,我们明天见:)
END
唐诗宋词三百首
(典藏版 阅读无障碍本)
校 注:陆明 李伟
定 价:¥33.00
《唐诗三百首(典藏版 阅读无障碍本)》从体裁来看,所选诗从古风到近体,既很完备,又分体裁,近体多于古风,也颇合后世读者的阅读倾向。其中七绝,选李商隐、杜牧多于盛唐之作,不囿于诗必盛唐的成见。因此,这个选本大体上能反映出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唐诗三百首(典藏版 阅读无障碍本)》所选之诗,注重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令人读来有美不胜收之感。
《宋词三百首(典藏版 阅读无障碍本)》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作者,精选的三百首宋词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文辞优美畅达,尽量体现原词的艺术风味;品析则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阐释词作的意象、情蕴和表现技法,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宋词三百首(典藏版 阅读无障碍本)》为词学大师上彊村民选编,是流传广的、影响大的宋词选本。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杭州新开的这两家全国连锁网红店,性价比太低了!马上就要入冬啦,胃口也慢慢变好了
每天想的都是中饭吃什么?
晚饭吃什么,夜宵吃什么?
(看了看自己的救生圈,哎,夜宵就不想了)
吃的店多了,自然就有好的推荐给大家
当然今天我不是来推荐的
我是来给大家避雷的!!!
(此处出现避雷针)
胡桃里音乐酒馆
地址:下沙金沙大道450号自由广场3幢1楼
人均:105元
上个月,据说是中国最美音乐酒馆之一的胡桃里在下沙开业,作为一名美食博主,遇到新店开业,肯定是要去打卡的。
更何况重庆的胡桃里驻场歌手郑美丽,在抖音上带红了这家店。(她唱的《你一定要幸福》这首歌,最近我也挺喜欢的)于是我便满怀期待地去了。
那边停车进出口没有明显标志,差点撞车,好险。不过这家店的地方很好找呢,很远就听到了音乐声,循着声音去就是了。
走进去看到了好几桌椅子上有粉色爱心气球,好梦幻呀,发现是生日的桌子就有,我有一种想冒充生日的冲动。
可能因为店里服务员有点忙,我们自己找的位置,自己开始点菜。
菜单上的图片看着都超级有食欲的,我们便点了很多菜,虾兵蟹将、酒酿桂花糕、爽肉香爆野山菌、小炒肉、土豆片、牛蛙。
【虾兵蟹将】这道菜我看基本每桌都有点,就也跟风点了。上桌后很期待地尝了几口,想不到超级咸!不仅是螃蟹咸,里面的土豆也是非常咸。
我看了下其他桌,才注意到边上没几桌是把这道菜吃完的。我想是不是因为海鲜不那么新鲜,所以要用咸来盖住?
【小炒肉】这道菜的肉都是瘦肉,还全是油炸过的!看图片很明显吧,难道这是他们厨师的个人喜好吗?但是好的小炒肉是肥瘦搭配,不至于炸成这样。总之这样很不健康啦!
【牛蛙】牛蛙整体还是不错的,肉质鲜嫩,牛蛙分量也比较足,肉挺多,没有用辣椒什么的充量。这道菜可以的。
【爽肉香爆野山菌】这道菜算是点的颜值较高的一道了,色泽搭配的非常好,里面的肉比小炒肉好吃多了诶!
【酒酿桂花糕】摆盘很精致,味道也不错,口感很软,有桂花香。六块我们2人吃掉了5块。
【小炒土豆】哎又要吐槽 了,个人感觉这道菜土豆超级不好吃!我是一个热爱土豆的人,但这也做得太熟啦!熟过头的那种,已经完全失去了土豆原本的味道。
吃完了几道菜,我发现小炒肉是油炸的,虾兵蟹将是油炸的,土豆也有一点炸的,对于川菜的意义难道都是油炸吗?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上菜速度太慢了!半个小时一个菜,后面我们催促了以后才稍微快了一点点,真要命。
总得来说这家店环境确实是很ok的,但性价比很低,价格不便宜,菜品跟不上价格。比较适合晚上来喝喝小酒,听听音乐,和心爱的人或者闺蜜坐坐。如果你只是单纯要来吃的,可能会被气死。
还有,驻场的小哥哥唱的都是比较温油的歌曲,没有抖音上那个唱的深情……为了证明我来过,我需要爆照一张。
亚坤
地址:杭州下沙新加坡科技园1号楼1楼
人均:58元
亚坤是新加坡的“国民早餐店”,在新加坡有50多家分店,现在在全世界也已经有100+分店了。虽然没去过新加坡也已经久闻大名,好像常常会有明星去吃。
▲林俊杰
▲图左周润发, 图右休·杰克曼
刚好我的办公楼楼下最近就新开了一家(开在这里也非常贴切了),前几天开会回来晚了,就想着在楼下吃点算啦。
店面不大,点餐是在吧台点的。我去的时候是中午12点30左右,店里两个服务员,总共有7桌客人,其中一桌人较多,大概有10多个的样子。我进去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点完餐了,因为点的时候很多都说卖光了,最后我们就点了三样吃的。
点完找位置坐,没有一个桌子是干净的,都是没有收拾的,叫了很多次服务员收拾一下,都说稍等,直到我们餐点好了以后才来收拾。
【叻沙米粉】味道就是普通东南亚口味,米粉是有嚼劲的那种,微辣,总体味道还行,不难吃,也说不上多好吃。
【南洋咖喱牛腩】这道菜不记得是不是这个名字了(其实是气得根本没记名字)。
牛腩整体肉质偏软,嚼劲不不够,咖喱的味道盖住了牛腩本身的香味,对于嘴巴不挑剔的人来说,这道菜还是不错的,如果对牛肉品质要求高的人,可能会吃不下。
【海南鸡】鸡肉很鲜嫩,但是肉比较难啃下来,应该提前做好蛮久的,配的酱料不够辣,相对比海鸡里的鸡肉,这个逊色一点。
总得来说这家店和前面一家一样,性价比不高。菜的味道中规中矩,不算差,也不算惊艳,但价格对于工作餐是算贵的。
如果是2个人约会可能还算好吧。可能因为新开业觉得不会有那么多客人,所以店里就2个员工,还都躲在后厨做餐,导致前台没有服务员。那天店里也在拍宣传照,但一家餐厅只光宣传但是没有充足的预备方案,客户也不会回头的,比如我,不会再去第二次了。
源于吃喝玩乐杭州消费指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刘可欣
嘉宾介绍
史军
史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玉米实验室”创始人,科普图书策划人。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中国食物·水果史话》《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花花草草和大树,我有问题想问你》。系列科普视频《植物有话说》《一点植物学》主创。同时担任《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水果传》《风味人间》等多个纪录片科学顾问。
秋风一起,桂香满城。今年秋天的桂花季,你准备怎么吃呢?桂花糕、桂花酒酿、桂花蜜……想起这些食物,心里都变得甜蜜蜜的。但你知道吗,除了甜蜜的桂花,还有辛辣的“桂”,甚至火锅里也有“桂”。
为了讲清楚此“桂”与彼“桂”的区别,封面新闻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史军,“色味俱全”地讲解了桂花、月桂、肉桂之间的区别。
桂花:天生好吃难自弃
“我们平时所说的桂花,都是木樨科木犀属的桂花。只是根据颜色不同,划分成了金桂、银桂和丹桂,又根据开花时间的特性分化出了四季桂等品种。这些品种间的演化是逐步发生的。”史军告诉记者,这类桂花就是为“吃货们”而生的:“桂花的香味,主要是混合了顺式罗勒烯和紫罗酮等香气物质的香甜味,这也是很多花朵和果实中通用的香气物质,比如芒果和肉桂。紫罗兰酮则与制龙眼、树莓、黑莓、樱桃、柑橘风味有关。”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桂花才得到了美食家们的青睐。
然而,除了甜蜜的桂花,很多四川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月桂也是偏爱有加。
月桂叶
满城火锅香的月桂不输桂花
“我们熟悉的月桂制品其实是香叶,连四川火锅都少不了这味调料。”史军介绍道,因为香叶中含有芳樟醇和丁香油酚,所以香叶有一种强烈的混合着花香和木质香的特殊风味。其实红烧、卤肉、四川火锅,都少不了这味调料。月桂的满城“火锅香”不输满城桂花香的甜蜜!
月桂是樟科月桂属的一种,为亚热带树种,原产地中海一带,中国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四川及云南等省有引种栽培。“早在古希腊时期,月桂的枝条就被编成头冠,戴在体育比赛优胜者的头上。这里的桂冠可不是桂花树编的,而是由月桂的枝条编制而成。”史军这样说道。在1896年雅典奥运会、1900年巴黎奥运会等等奥运会的奖牌上,都出现了月桂。虽然和中国所说的“蟾宫折桂”中的“桂枝”不同,但是这两种“桂”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
此肉桂非彼肉桂
药和甜点要分清
和月桂同科不同属的肉桂,在吃的方面也有精彩表现。“从广义上来说,肉桂就是樟科樟属一众植物的树皮,可能来自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柴桂和锡兰肉桂。它们的树皮都可以作为香料来使用,但是滋味和用途还是有些许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肉桂和锡兰肉桂了。”
肉桂
笑称自己是“以吃了解世界的植物学工作者”的史军,说起吃的来更加头头是道,“狭义上的植物学肉桂,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肉桂(Cinnamomum cassia),肉桂的树皮要比其他仿冒树皮的味道来得更浓烈,同时也带有特殊的苦味,同时肉桂的树皮可以厚达13毫米!所有干制的肉桂是大厚卷饼的模样。”
相传,西施在弹奏《梧叶落》的时候,忽然感到咽喉疼痛,服药后症状缓解,但药停即发。后来嚼食肉桂之后,竟然惊喜地痊愈了。故事真假尚不可考,但是肉桂也确实被中医视为药食两用的名贵药材。
“西方甜品师傅惯用的肉桂其实是锡兰肉桂(Cinnamomum verum),从这种肉桂的英文名‘True cinnamon’可以想见它们在西餐中的地位。这种肉桂的皮比中国土生土长的肉桂要薄一些,呈现出偏亮的黄棕色,同时气味儿也更清淡,几乎没有苦味儿,倒是有一些淡淡的甜味儿。这样跟甜品搭配起来就显得和谐多了。除了肉桂和锡兰肉桂,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也是桂皮的一个重要来源。阴香的树皮比肉桂的树皮要薄。外表为灰棕色或是灰褐色,将其切开后呈现红棕色,质地脆且硬,味道微甜有少许的辛辣味道。”关于肉桂的滋味儿,史军娓娓道来。
桂花糯米藕
而在史军看来,桂花入馔的更佳,当属那道桂花糯米藕。“把盛开的桂花都采来,拣去杂物之后,泡进浓浓的糖汁之中,熬成一罐香甜兼备的桂花糖。待冬天到来,藕已变得粉糯,把糯米细心地塞进藕孔之中,上锅蒸至软糯,切片装盘,淋上备好的桂花糖浆,一盘经典的甜点就完工了,莲藕的粉、糯米的黏、桂花的香、蜜糖的甜混合在一起。”话音未落,嘴里仿佛已经有了香甜的味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秋天的之一块蛋糕,温暖治愈的桂花糕,甜蜜软糯,口感细腻满口香很多人总是羡慕会做烘焙的人,这样就可以随时在家里吃到各种口味的西式蛋糕。但其实在我们中国,我们的老祖宗也发明出了各式口味的“蛋糕”,各类中式糕点有做法简单的也有工艺复杂的,每一味糕点甚至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而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和美味,无时无刻不在治愈着每一位食客。
一到秋天,笋笋就想吃馥郁芬芳的桂花,一想到甜蜜芳香的桂花,笋笋就想到秋日里最甜美可人的糕点—桂花糕!
童年的时候,最开心的便是待在奶奶的身边,听她给我讲故事,为我做各种美食。每年秋季,家里的桂花就开的格外茂盛。只要我在家,奶奶会带上袋子或篮子和我一起出门摘桂花,我摘花她看着。摘了桂花回家,洗净晾干晒干,炒干,做成桂花蜜或干桂花。再取出一部分做成桂花糕或桂花酒酿小圆子,那味道真是香飘十里,超级棒!
童年是回不去了,但是童年的那种味道却是可以留住的。
在这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的季节,亲手给自己做上一份桂花糕。咬一口充满回忆的味道,去回忆里寻找我那最深最深的眷念,来纪念我逝去的童年。
食材
粘米粉200g、糯米粉150g、猪油20g、白糖60g、盐1g、清水100g、桂花蜜适量、干桂花适量
步骤
①粘米粉和糯米粉倒入盆中混合均匀。
②加白糖。
加盐。
盐可以中和甜味,吃起来不会腻口,也能很好的突出甜味。
拌匀。
③将固态猪油倒入大盆中,搅拌均匀。
④慢慢加水,边加边搅拌均匀。
水要慢慢加,根据粉料的干湿性来调整清水的具体用量,最终要使粉料处于不干不湿的状态。
直至粉类变成小团状。
⑤用手搓散成沙子状。
⑥过筛一遍,成蓬松状。
可以用孔大一些的筛网,太小不好筛粉,很辛苦。
⑦用手轻轻抓一把,可以不松散即可。
⑧模具湿布垫底。
⑨倒入筛好的粉料。
⑩不要压,慢慢晃动让粉料均匀铺平,可以用刮板轻轻刮。
?均匀撒上桂花蜜。
因为家里有丹桂花蜜,所以用了丹桂,红彤彤颜值更高。
?再倒入粉料。
?晃动振平,再用刮板轻轻刮平 ,保持一个蓬松状态。
?撒上干桂花。
?用小刀先切一下,这样出锅不容易散。
?锅中水开,上锅蒸20-30分钟。
?出锅,取出。
?淋桂花蜜。
?开吃!
成品赏析
怎样?我们的中式糕点是不是看起来就很美味呀!
浓浓的米香,淡淡的桂花香,看着就赏心悦目!
温暖又治愈的桂花糕,满屋飘香。
甜蜜软糯,口感细腻,一口下去满口芬芳。
记得趁热吃,才会感受到花香和米香的双重香味,才有松软的口感。
秋天的之一块蛋糕,一起来尝尝这松软香甜的桂花糕吧!
小贴士
1、粉料可以用糯米和大米打碎制成,要得到配比中的糯米粉和粘米粉,就需要用多于配比的糯米和大米,所以建议用250g的大米和200g糯米来打粉,打完再称出200g粘米粉和150g糯米粉使用。
2、根据喜好调整配比,粘米粉多口感硬一些,糯米粉多口感糯一些。
3、吃不完的桂花糕要密封保存,否则很容易被风干,再吃的时候蒸一下就蓬松软糯了。
图文:呵呵笋
喜欢笋笋的菜,记得给笋笋点赞或留言哦。
点击关注,笋笋在这里期待你的故事。
据南方的朋友说,到了十月,满城都是桂花香,连空气都香香甜甜的。
桂花不仅好看,还好吃,桂花糯米藕、桂花糕、酒酿桂花小圆子……样样能打。
今天我们就好好讲讲桂花,以及怎么吃桂花。
桂花的名字,源自木质
桂花是常绿乔木,叶对生,长圆形,原产于我国西南部。桂花一般都小小的,呈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橙红色,香味扑鼻。
桂花的花冠4裂,雄蕊雌蕊均着生于花冠中部。
有人按照花色不同,将桂花分为银桂、金桂、丹桂等品种。还有一个品种名叫“四季桂”,一年四季都会不断开花,旧花一掉落,新花又长出来了,南方北方都适合栽种。
金桂,开黄色、金黄色花的常被统称为金桂。
丹桂
桂花果实为椭圆形,未熟透时是绿色的,开花后第二年春季成熟,变为紫黑色掉落。
桂花果实
再来说说桂花的名字。实际上,桂花的名字和花无关,而是来自树木的材质纹理。
南宋学者范成大认为,一般树木的内心只有一条纵向纹理,而桂树却有两条纹理,形似古时祭祀所用的玉器圭,由此得名。
找不到桂花树的纹理,看看圭想象一下
又因为它的木质纹理像犀角一样,所以称之为“木犀”,也写作“木樨”。所以,桂花的中文正式名就叫木犀。
圭也看了,犀角也知道长啥样,是不是还不知道桂花树的木质纹理是什么样的?砍个树枝看看就知道了。(不是)
桂树,连接了吴刚和沙僧
聊桂花,就必须得聊聊桂花的文化意蕴。闻香而知秋意,每到中秋节桂花飘香,于是就有了很多桂花和明月相互映衬的传说。
白居易曾写下“山寺月中寻桂子”的佳句。明清时《杭州府志》更是记载,武林山中的僧人,可以在中秋之夜拾到天宫掉落的桂子。
天宫的桂树,不就是吴刚在砍的那棵桂花树嘛。
吴刚伐桂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传说,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怎么砍都砍不断,而且还会自己愈合!(不愧是神树)
*** 吴刚
《西游记》中沙僧使用的降妖宝杖宝杖,就是用月宫桂树 *** 的。
《西游记》中还介绍过,“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
真是万万没想到,沙僧和吴刚还能扯上关系
因为桂花的香气为人喜爱,先秦《吕氏春秋》就写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如果哪一年“芳桂常生”,也被认为是君王有德行的吉兆。
西汉的淮南王刘安曾让门客作《招隐士》之歌,用桂树丛生的地方,比喻贤才隐居的住所,所以此后桂树、桂花也常被暗指贤良才俊。
北宋名士黄庭坚曾经被桂花点化。他曾经和祖心禅师论道《论语》中的“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黄庭坚认为,这是孔门弟子以为老师在学问上有所保留,孔子说他一直在言传身教。祖心禅师却不这么认为,正好禅房中飘来了桂花的浓香,禅师说:“这就是‘吾无隐乎尔’的禅意!”
听不懂?不重要!反正后来黄庭坚悟到了:他与禅师并没有看见桂花,但闻着花香就知道花开了满树,一如孔子的教导不在言传身教,而在其真心……
古代桂花小吃一览
这长长的文化意蕴终于讲完了,听不懂没关系,接下来这部分你肯定能懂——讲点吃的。
桂花很早就被纳入人类饮食了,明清两代比较流行的有广寒糕、桂花汤、桂花茶等。
宋代林洪《山家清供· 广寒糕》记载了广寒糕的 *** *** :桂花去掉青蒂,洒上甘草水,拌和米粉蒸成糕。
广寒糕就是桂花糕,图为现代桂花糕
桂花汤采桂花阴干,用干花泡入温水为汤。至于桂花茶,则是以干桂花“点茶”,使其香气混入茶香中。
桂花茶
桂花酒也别有一番滋味
到了现代,桂花的吃法就变得多种多样。
那么问题来了:
你最喜欢哪种桂花小吃?
撰文、摄影 | 王辰
图片 | 部分图片来自123rf
微信编辑 | 谢爽
糕点师傅手把手教你做桂花米发糕,绵软香甜不粘牙,老人非常喜欢#美食测评团#桂花糕的全称是桂花米发糕,它是一种极具中国风的传统糕点,不仅口感绵软香甜,不粘牙,而且吃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老人和孩子都喜欢。
*** 传统的桂花米发糕时,需要一样特殊的发酵剂——酒酿(醪糟),它通常分成两种颜色,一种是白色,一种是红色,前者适合用来做糕点,后者则是用来酿酒的,特点是酒精度极低。
桂花米发糕,其实它的做法,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的复杂,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不妨跟着我们的糕点师傅来动手做一做,平时,可以把它们当成点心来食用也是非常不错的。
【食材配料】:大米、泡打粉、食用油、面肥、酒酿、白糖、小苏打、干桂花。
【 *** 过程】:
1、首先,准备1斤的大米,将它清洗干净后,再将它放入提前放入冷水中,浸泡8个小时以后,再将它们倒入料理机中打成黏稠适中的米浆,状态如上图所示。
2、另外,准备9克的酒酿,和50克的面肥(做馒头时留下来的面团),将两种原料倒入料理机中,打成浆后,再将它们混入米浆中,再次充分拌匀,再给它们包上一层保鲜膜,发酵半个小时备用。
3、米浆发酵好以后,再在里头添入80克的白砂糖(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糖粉),3克的小苏打,5克的泡打粉(可以选择不放),重新拌匀后,把它们倒入长方形的盘子中(事先在底部抹上少许的食用油,这样蒸熟出锅后,容易倒扣出来,同时,清洗起来也很轻松)。
4、米浆摊平后(尽量将它摊得薄一些,这样可以保证将它蒸熟、蒸透),再在表面撒入一层干桂花,最后,再将摆入蒸锅或者笼屉中,全程旺火蒸25分钟(以水开上汽开始计算时间),即可出锅。
5、蒸熟出锅后,放凉后,再将它切成小块,即可食用,传统桂花米发糕 *** 完成,特点是绵软香甜、不粘牙,吃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温馨提示】:
1、以上几种原料的配方,全部按500克的大米来配置,大家可以个人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用量。
2、另外,除大普通的大米可以 *** 桂花糕以外,虽然有些人还会选择糯米粉,或者粘米粉,但是要把它们的搭配比例控制好,否则会严重影响口感。
酒酿桂花蜂蜜吐司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之一流。
桂花仿佛是一夜之间开遍了整个城市。张爱玲在《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写:秋是一个歌,像在厨里吹的箫调,白天像小孩子唱的歌,又热又熟又清又湿。将秋天形容得非常新鲜。开车上下班的途中,秋风猎猎吹过,裹挟着温甜的桂花香气,吹得人肺腑皆清,而整座城市像一块又热又熟又清又湿的桂花糕。
桂花香气馥郁,经久不散,能入茶酒,浸盐蜜,作香料、面药、泽发之类。《山居杂忆》里写,采下的桂花浸在酸梅干的水里三小时以上,桂花的色泽就会永远不变了。小鱼觉得自家每年采的桂花量也不多,就不用那么麻烦,只需在清晨的时候,将带露的半开桂花采来,用水反复洗净,在阳光下晒干即可。
为了留住这秋天的味道,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道酒酿桂花蜂蜜吐司的做法,希望大家喜欢这秋天的桂花香吐司。
用料:
中种面团:
高粉 150克
牛奶 50克
全蛋液 45克
鲜酵母 4克(或干酵母1.5克)
主面团:
高粉 120克
细砂糖 25克
盐 3克
奶粉 10克
全蛋液 40克
酒酿 50克
鲜酵母 8克(或干酵母2.5克)
黄油 30克
干桂花 6克
蜂蜜 60克
步骤1
先将6克干桂花和60克蜂蜜混合均匀成桂花蜜,放置一晚后备用。
步骤2
中种面团冷藏:120克高粉,50克牛奶,45克全蛋液和4克鲜酵母混合后,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后,在室温下发酵至2倍大,再放入冰箱冷藏发酵1个晚上。
步骤3
先将黄油在室温中软化。
混合主面团材料:120克高粉,25克细砂糖,10克奶粉,3克盐,40克全蛋液,50克酒酿和8克鲜酵母混合,同时将中种面团撕成小块,和主面团一起搅拌均匀。
酒酿是这样的。
步骤4
厨师机先用2档低速将面团搅拌均匀后,再用4档搅拌15分钟,面团至扩展阶段。
步骤5
加入黄油,5档搅拌15分钟,面团接近至完全阶段,可以拉出薄薄的手套膜。
步骤6
这时加入桂花蜜,低速搅拌均匀。
步骤7
将面团密封发酵1小时左右。
步骤8
发酵好的面团,进行整形。具体整形参考小鱼先前发过的文章:云上的日子--中种法北海道土司
步骤9
将整形好的面团放入吐司模具盒内,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进行最后一次发酵。
步骤10
发酵至模具8分满或9分满都可。预热烤箱上下火180度,40分钟。
步骤11
烤到8分钟左右,上色满意时加盖锡纸。烤好后取出,震模几下,趁热吃,超惊艳的口感!抓住秋天的小小幸福!
希望大家能在舌尖上品味各自秋天的桂花香味,趁着还有三天假期,享受当下吧!
又是一年深秋,清风水苹叶,白露木兰枝,空气里弥漫着郁郁甜香。江南的秋天并不长,亲们可别错过了今年的桂花香。此刻花在盘中,茶在杯中,行也从容,歌也从容。
微信公众号:小鱼小食堂,这里有个边学边做的小厨子,欢迎关注!
秋天的之一口香甜,动动手就能做哦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又到了桂花飘香的季节,
每一次呼吸都伴着芬芳,
觉得整个人都自带仙气了呢~
文艺青年们想到的是诗情画意,
然而,对于一个正宗的吃货来说,
脑子里面的之一反应是这样的↓
那就快跟着小嘉来吃一口桂花吧!
跟着秋风来场风雅的事——腌桂花,只用白糖便能锁住桂花的芬芳……
1、摘取新鲜桂花,挑选黄色的花朵,颜色越黄香味越浓烈,泛白的花朵香味稍淡,不适合腌制;
2、筛除灰尘、花梗等杂质;
3、千万不能晾晒,直接加入绵白糖拌匀,直到略感粘稠;
4、快速装入瓶中密封,隔绝空气;
5、两天后,就能开瓶食用啦~
搭配酒酿小圆子、年糕、糖藕,或者泡茶,尝一口,上头!你懂的~
桂花糕已有300多年历史,堪称中华特色传统小吃中的颜值担当。今天,小嘉要教大家做一款新研发的椰汁桂花糕,不仅好吃而且好看,一点都不难,一起来学一下吧~
1、吉利丁分两个碟子装,用冰水充分浸泡。
2、椰浆层:牛奶放微波炉加热,加入沥干水的吉利丁,搅拌至吉利丁完全融化,先后加入椰浆、细砂糖,搅拌至无颗粒,放至常温备用。
3、桂花层:热水加入沥干水的吉利丁,搅拌至吉利丁完全融化,先后加入腌桂花、凉开水,充分混合,放至常温备用。
4、将100克椰浆混合液倒入模具,放入冰箱冷藏约30分钟至完全凝固,然后倒入100克腌桂花混合液,同样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至完全凝固。两种液体交错倒入一共6次,最后一次倒入桂花液后冷藏2小时以上。
5、取出,按需切件,美美哒!
中秋佳节
一起来赏桂、吃桂吧~
错过又要等一年哦!
通讯员:陈宇
编辑:唐敏、卓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