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用一道物理应用题劝退准备入坑烹饪的小白。
问:现有一口普通高压锅,其安全阀限定压力为80KPa,锅体与锅盖结合处在1.25倍限定压力下发生屈服,假设高压锅可容纳7L空气。求高压锅发生爆炸时,750g的锅盖能被炸飞的更大高度。
想刷“小朋友你是否有许多问号”的朋友可以不必了,这确实不是任何物理考试的真题,只是我从资料里找来的一个案例。经计算,这样一次高压锅爆炸能释放1685 J,锅盖升天可达229米。
reddit上关于高压锅爆炸的经典图
谁没被高压锅的威力惊吓过?你说没有?放心,看完本文就会有了。
作为新一代互联网文化发源地,且以娱乐八卦文化为代表的豆瓣,存在一个名为“高压锅爆炸”小组,里面有不少类似“没想到小组真的……是讨论高压锅的啊”的疑问。
炸了的感慨“终于在这个组抬起了头”,“厨房顶上那钉着的鸡骨”……
没炸的带着期盼问“有多少人是进组后发生爆炸的?” 还有惭愧自己进组以来没有贡献,带了2斤排骨准备去朋友家“谋炸”的。(以上行为请勿模仿)
这也应证了那句话“烹饪是门艺术,艺术就是爆炸”。
爆炸问题从高压锅诞生之日起至今都从未跌出过热榜。1682年英国人埃文莱吃到了法国人帕平用一种特殊锅具做的炖排骨,他感叹“哎,真香!”,只是不知道自己亲手做会不会被炸飞。
帕平最早发明了高压锅,早年因为安全性的问题没有作为一种厨具推广开来。后来加上了压力阀可以释放过多的蒸汽,帕平观察压力阀的进行有规律的上下运动,构思出了活塞和气缸发动机。
史蒂芬森蒸汽发动机
英国人托马斯·萨维里独立于帕平发明了之一个蒸汽动力装置,也需要用到高压的蒸汽锅炉。所以有人认为蒸汽机只是高压锅的附属发明,是工业革命真正的种子。
300多年过去了,高压锅是否还“老当益壮”?下面请看案例分享。
2019年2月23日华商晨报报道,沈阳市铁西区某小区一户突然发生爆炸,高压锅盖从4楼窗口飞出,落在马路中间。使用高压锅的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正在用高压锅做大酱,爆炸摧毁了煤气炉和油烟机,所幸没有人员受伤。
广州某三甲医院外科医生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紧急手术的通知。一位汤女士因高压锅爆炸受伤严重,颌骨多发性骨折、锁骨骨折,右脸大范围挫裂伤。
事发时,汤女士正在用高压锅熬粥,她判断已经熬好了,就用湿毛巾盖在高压锅的排气孔上,避免高温蒸汽烫伤自己,结果却锅盖无法转动打开,她猛地一用力就发生了爆炸。
最匪夷所思的一个案例发生广西桂林,蒋先生和工友在工地附近的民房里用老式高压锅做饭,可能是压力阀丢失或者故障,工友鬼使神差地用筷子插入堵住了排气口,晚上7点多,高压锅发生了爆炸,蒋先生被严重炸伤,三分之一的右脸缺失,多处粉碎性骨折,当场血肉模糊。
YouTube频道The Destroyer的高压锅爆炸测试
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严重甚至能导致死亡。几百年了,高压锅就没有为安全作出改进吗?当然有,不讨论电子控制的电压力锅,就最传统的燃气压力锅来说,至少有3重安全保护。
之一是排气阀,也就是锅盖正中央的那个很吵闹的结构,当高压锅内部压力增加,水汽就会从排气孔喷出,排气阀的作用就控制锅内压力,维持在安全的氛围内。
锅内压力大时,排气阀被顶起,释放部分水汽,压力下降后排气阀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封闭排气口,就这么一直循环往复做简单枯燥的上下运动,过程中还会发出吵闹的声响。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声响太大,用湿抹布覆盖或用重物压迫,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造炸弹。
除了排气阀之外,一般高压锅还会配有安全阀,同样也会在锅内压力过高时起作用,只不过压力阈值会比排气阀设定得更高一些。
第三重安全防护是易熔片,它对压力没反应,但对温度比较敏感,材质是一种熔点较低的合金。当排气阀和安全阀都失效,高压锅内部压力持续增大,温度也会同时升高,导致易熔片融化,最后释放压力。
这种情况就是安全阀或易熔片起作用后泄压
我们已经为高压锅的安全作出了这么多努力,为什么高压锅安全事故还是如此高发呢?有两大原因,不规范使用和超龄服役。
如果有留意各种高压锅爆炸的事故新闻,你可能会发现一个规律,当事人一般会用高压锅煮粥、红豆、绿豆、黄豆、大酱等具有一定流动性,吸水会膨胀的食物,它们特别容易在沸腾时被带进排气孔造成堵塞。
同理,锅内食物过多也是最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一般原则上食物量不能超过高压锅更大容量的五分之四,具体参考高压锅厂商给出的使用规范,也有建议不超过三分之二的。
至于超龄使用问题,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高压锅还有使用寿命的问题,因为常见的厨具都是耐用品,没有损坏就可以当传家宝。高压锅的使用寿命在8年左右(以每天使用1小时算),超过年限的高压锅可能会因为金属疲劳等问题带来隐患,但现实情况是家里有一口比孩子岁数还大的高压锅是非常普遍的。
你家的高压锅“成年”了吗?
无视使用规范,易熔片没有定期更换,超龄使用,这些不良的使用习惯导致高压锅易爆炸的坏名声,也可能带来烫伤的危险。
我们知道液体的沸点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大而变高,高压锅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内部的压力可以达到2个大气压(约200KPa),此时水的沸点提高到120°C左右,从而缩短烹饪的时间。
但是相反,如果环境压力骤降,那么液体的沸点降低,就有可能出现爆沸的现象。有些老式的高压锅没有压力锁定的装置,如果此时烹饪小白们心急,直接打开锅盖,120°C的液体爆沸涌出,那威力也不是开玩笑的。
现在,你是不是对高压锅有那么一点惊吓感了?有没有想着远离这种“反人类”的东西?那我会告诉你,你这辈子是不可能和高压锅绝缘的,在工业界高压锅还有个别名叫“锅炉”。
你用的电,不管是火电还是核电,本质都是高压锅烧水,北方的同学冬天用的市政供暖也需要高压锅烧水。
在工业锅炉面前,家用高压锅只能算是蝼蚁,更低等级的低压锅炉工作压力都是以MPa为单位的(1MPa=1000KPa),往上还有中压、高压、超高压锅炉,亚临界锅炉,超临界锅炉,更高压力可以达到240个大气压,温度达到565°C,再往上绝大多数金属都会发生高温蠕变,导致……爆炸!
2012年河南信阳某公司锅炉发生爆炸,20吨的锅体飞出厂区80米击穿了一栋2层居民楼,将一人压在废墟下
锅炉爆炸有多可怕?这么说吧,有一种衡量锅炉爆炸威力的 *** 叫做 *** 当量法,一个水容量26立方米的低压锅炉,爆炸时的威力相当于573千克的 *** *** ,以爆炸点为圆心,直径31.4米的球形空间内的人员都会受到严重烫伤。
但是,话又说回来,高压锅给人类带来的贡献是远远大于它的危险的。不管是高压锅还是工业锅炉,爆炸一定是由错误引发的,与其恐惧不如好好了解它的原理和构造。
剁手买了高压锅之后起码认真读一读说明书,或者拿出手机搜索一下 *** E的文章再使用。家里那些已经“成年”了的高压锅也劝劝父母换新吧,毕竟高压锅也盘不出包浆来。
当你知道了高压锅的传奇身世后,希望你会感慨“我正在用人类工业的本体做饭”,而不是“我在陪手榴弹玩火”。总之,千万不要用一场爆炸来“庆祝”自己入坑烹饪,有时候劝退才是更大的安全措施。
彩蛋: *** 会在普通高压锅内填充 *** 和破片弹丸,制成简易的大号手雷,效果就是我们首图Gif展示出来的样子啦。
Pressure cooking. Wikipedia. 24 March 2020, at 05:07 (UTC).
Denis Papin. Wikipedia. 27 January 2020, at 23:34 (UTC).
用高压锅做大酱爆炸,家里炸这样,威力有多大? 华商晨报, 2019-02-23.
高压锅爆炸, 豆瓣小组. douban.com/group/209095/
别让高压锅变炸弹
武际可,黄克服. 漫话高压锅
胡慧敏. 高压锅爆炸谁之过
周芝兰. 高压锅安全性之我见
程华瑞,栗继祖. 运用 *** 当量法及事故树法在分析锅炉爆炸的危害
杨天义. 锅炉爆炸能量及 *** 当量在锅炉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周道祥. 从压力锅的爆炸说起
董标. 来自厨房的灾难
高压锅是许多家庭都会用到的厨房电器产品,但是现在大家可能也都看到,使用的高压锅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高压锅的特性还是非常容易引起事故的,而且一旦引起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你正在使用高压锅,这里给大家五点建议,能够无忧安全使用~
高压锅的正确使用方式:
1.锅内所放食物容量不能超过锅体的五分之四;合盖要严,即锅的两个把(手柄)要重合在一起,不重合的则不能用,同时,还得检查一下排气孔是否通畅;
2.高压锅上火烧后,见蒸气稳定地从排气管上冒出时,要将限压阀及时扣上,限压阀上不能加压其他东西,更不能用其他东西代替限压阀;当限压阀受蒸气冲力抬起时,应减小火力,直到食物成熟;当食物成熟离火后,要等锅冷却之后才能取阀、开盖,如尚未冷却,又急需开盖取食,可采用浇冷水强制冷却;
3.保护好高压锅的胶圈十分重要,如使用时间长了,胶圈被压扁跑气时,可嵌入比火柴杆略粗的铝线圈(可用废电铝线制)再放入胶圈,就不会跑气了,并能延长胶圈的使用寿命。
4.加限压阀之前,同样要检查限压阀上的疏气孔。 *** 可用嘴对着大孔吹气,分流疏气孔畅通会冒气。若堵塞,可用细铁丝捅通之后再用。更好不用高压锅煮豆类、稀饭、排骨海带汤。因锅内高压产生的泡沫足以堵死中心孔和限压阀疏气孔,祸害就会酝酿其中。
5.煮物开始用大火,上气后改用小火。使用高压锅时,不要偷懒。有的人喜欢一边用高压锅煮食物,人却很长时间远离厨房,对使用中的高压锅状态不了解,难免出事。
现今,大多数家庭的厨房中都有高压锅,人们爱它的省时高效又节能,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诟病它的“易燃易爆炸”。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高压锅使用中,那些值得注意的事项和禁忌。
禁忌一:不要在不熟悉高压锅的前提下盲目操作,防止烹饪时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禁忌二:用前不查
在使用高压锅前的检查,是保证用户安全使用的之一步。使用时,首先要认真检查排气孔是否畅通,安全阀座下的孔洞是否被残留的饭粒或其他食物残渣堵塞。若使用过程中被食物堵塞,则应将锅移离火源,冷却后,清洁气孔才能继续使用,否则使用中食物会喷出烫伤人。还要检查橡胶密封垫圈是否老化。橡胶密封圈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要老化。老化的胶圈易使压力锅漏气,为此,需要及时更新。
禁忌三:擅自加压
这或许是我们老一辈使用高压锅最常犯的错误了,当然也是最危险的错误之一:“擅自加压”,有的时候用户为了一味追求快速的烹饪过程,而擅自在加压阀门上增加重量,使锅内的压力加大,强行缩短 *** 的时间。殊不知锅内压力的大小是有严格的技术参数的,无视这种科学设计,就等于用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就会造成锅爆人伤的严重后果,千万不可冒这个险!另外在使用时,如果锅上的易熔金属片(塞)一旦脱落,绝不允许用其他金属物堵塞代替,应更换同种部件。
禁忌四:无视火候
使用高压锅很讲究火候,尤其切忌不能大火漫烧。上火加热后,只要锅中的蒸汽从排气管发出较大的“嘶嘶”声时,就可以降低炉温,使限压阀保持轻的嘶嘶声,直到烹调完毕。这样既安全,又能省时间,节约燃料。同样,在加热过程中,绝不可中途开盖,免得食物爆出烫人。在末确认冷却之前,不要取下重锤或调压装置,免得 喷出食物伤人。应在自然冷却或强制冷却后才能开盖。
高压锅虽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生活,但是也一定要注意使用规范,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高压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烹饪美食工具。用高压锅炖肉,炖骨头的速度是非常快,这也深受很多人的喜欢。然而关于高压锅爆炸伤人致死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那么高压锅为何会爆炸呢?它爆炸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高压锅爆炸威力相当于一颗手榴弹
2021年,江苏的一位老人在早晨起床后,便用高压锅煮稀饭,然而就在这位老人转身准备离开厨房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惊险的一幕,高压锅瞬间炸裂,锅盖被抛射到了高空,厨房的玻璃被震碎,锅里滚烫的稀饭四处溅落。
庆幸的是老人安然无恙,但也着实被高压锅爆炸吓坏了。无独有偶,四川省的黄先生在家用高压锅煲汤的时候,只听“嘭”的一声巨响,高压锅瞬间爆炸,导致黄先生双眼被严重烧伤,随后被家人送往医院救治。
由此可见,高压锅爆炸的威力是十分之大,甚至能够将人炸死,宛如一枚手榴弹。那么,家家户户都在使用的高压锅,为何会这么不安全呢?
有网友解释说:"高压锅之所以会发生爆炸主要是因为在煮粥这样容易膨胀的食物时,粘稠的米粒容易把气阀堵住,尤其是在一直持续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气阀长期被堵住,无法释放高压锅内的压力,所以最终导致了爆炸。"
那么,高压锅发生爆炸的原因真的是这样吗?为何有人在炖骨头或者是其他肉类美食的时候,也会出现高压锅爆炸的情况呢?
高压锅爆炸和它的构造原理有关
在最早之际,高压锅被称为"帕平锅",它是在17世纪由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藩发明的,它最初的形态是蒸煮器,在后来的改进中变成了高压锅。高压锅的最主要的构造是锅身、锅盖、易熔片、放气孔、安全阀和密封胶圈。
在 *** 高压锅过程中,需要把这些废弃的铝材料通过烧制的方式熬出铝水,然后将其浇铸在石头模具内,之后需要等铝水慢慢冷却后变成了长方体铝块的时候,再进行冷锻,机器压扁和裁剪,变成正方形的铝块后,再进行二次压平和裁剪,最终就变成了圆形铝片。
图为丹尼斯.帕藩
然后再把它放入内部圆柱铁具内进行塑模,高压锅内部主体构造就这样形成了。然而这样初具成型的内胆的做工是粗糙的,还需要用旋转机器进行仔细地打磨。直到内胆的内外部全部光滑后,然后再用机器将内胆的边缘处雕刻卡槽,把边上的涂层变成玫瑰金色。
如果此时的你认为高压锅的内胆已经 *** 完成了,那么你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内胆中还有很多残留物,需要放到碱水中进行清洗,然后放入太阳光之下进行氧化,晒干后可以在锅的上面打孔安装把手。
与锅身相比,高压锅的锅盖 *** 很简单,只需要将封闭胶圈和气阀按到其中。高压锅的设计原理就是利用了水的沸点原理,气压越高,水的沸点就会越高。
高压锅的密闭空间是非常紧密的,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是不会被扩散出来,只能保留在高压锅中,而高压锅内部的气压会高于一个大气压,当内部形成了高温的环境,很多美食就容易在短时间内变得软烂。值得一提的是高压锅内部的压力并不是一直没有限制的,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爆炸。
1.锅里的食材和水都放多了也容易导致爆炸
不同品牌的高压锅,它的容量也是不同的。很多人在买回来高压锅后,都会忽视掉它的使用说明,甚至连它能承载多少容量的食物和水位都不知道。
只是不断地把食材装满,把水装满,甚至还有的人认为只要高压锅能够盖上盖子,不管装多少食材都是可以的。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高压锅的内胆空间是有限的,食材和水位都装满后,内部的压力就会达到一定极限,最终就会出现爆炸的情况。
2.高压锅的排气孔被堵住
在使用高压锅过程中,有的人会一不留神将它的排气孔被盖住,如果长时间不注意清理高压锅的排气孔,不移走上面的遮盖物,就会增加爆炸危险。黑龙江省的王大妈,在使用高压锅炖肉的过程中,将放的食材装得过满,这些食材的渣子堵住了排气孔,气体排不出来而引起爆炸。
3、高压锅老化锅盖上的胶圈松动
在很多人眼中,像高压锅这种老物件它是可以使用一辈子的,有个人甚至还把高压锅当成了传家宝,觉得越老的物件它的使用价值就越高,质量也越好。
事实上高压锅它是有使用寿命的,从高压锅的生产日期算起,一般老的高压锅它的使用年限是在五到八年。如果超过这个使用年限的话,高压锅的底部就会凹陷,密闭胶圈会松动,一旦出现了漏气的情况也是会引发爆炸的。
4、人为原因强行暴力开锅
我们在使用高压锅过程中,一定要等到高压锅自行排气结束后才能把锅盖打开,如果中途我们强制性对其进行暴力开锅的话,也容易造成爆炸的危险。因为高压锅内部有很强的压力,尤其是在它没有排出气的时候,锅内的压力要高于外界,此时如果强制性开锅,内部压力气体在没有被释放后,就会引发爆炸的危险。
由于高压锅是一件危险的物品,我们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观看它的使用说明,掌握高压锅放入食材的容量和水位,另外在每次使用前还要仔细检查高压锅的锅盖密闭胶圈,看看它是否有松动的情况。
与此同时还要看看高压锅的气阀是否畅通,排气孔有没有被堵住,包括它的安全塞是否完好,如果发现自家的高压锅已经出现了老化的情况,一定要将其丢掉,不要留下安全隐患。我们在购买高压锅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厂家和品牌,质量的保证才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人身安全才会得到保障。
10个你不知道的安全常识,过年一定转发给家人作者 | 徐典典
马上要过年了,一家人聚在一起,是心情最放松的时候,但往往也是安全意识最薄弱的时候。
下面这10个安全隐患,请耐心看完,事关每一个家庭的生命安全!
看完别忘记转发给家人和朋友。
01
混用两种清洁剂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必不可少要做大扫除。
可你知道吗,不同的清洁剂混在一起用,不仅不能让效果加倍,还可能酿成危险。
蚌埠两个小孩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倒入盆中,没想到产生化学反应,引发了一人死亡、多人中毒的悲剧。
明明都是清洁用品,为什么不能混合呢?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两者混合会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
不止是洁厕灵和84消毒液,其他清洁用品也不能混用,例如洗衣粉和84消毒液、洁厕灵和洗洁精,混用都是有危险的。
如果一定要用,请记住:两种清洁剂之间,间隔半小时以上。
平时家里的清洁剂也要小心存放,放在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
02
燃气灶旁倒面粉
厦门一居民家中,夫妻两人在厨房炒菜时,在旁边倒面粉准备用烤箱烤甜点,发生了闪爆,家里的窗户连同防盗网都从楼上飞落下去。
两人的烧伤面积都在50%以上,属于特重度烧伤,被送进医院时已经生命垂危。
而酿成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面粉。
很多人都不知道,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时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哪怕一丝明火,都会引起爆炸。
《危机大调查》节目曾经做过有关面粉爆炸的实验,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节目组在点燃的火堆上,倾撒面粉,结果,原本并不大的火苗迅速窜成了大火。
节目组又用几块挡板模拟封闭空间,同样点燃火焰,并用鼓风机把面粉吹起。这一次,火焰很快就发生了爆炸,爆炸场面堪比特效。
不止是面粉,生活中像淀粉、红薯粉、咖啡粉、奶粉等可燃的粉末颗粒物质,同样会引发粉尘爆炸。
操作这类食材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在点燃的煤气灶旁直接倾倒。
03
冷冻食品直接下入油锅
没解冻的冷冻食品,如果直接放进油锅,食品外层的冰迅速变成水蒸气,会让油锅立即沸腾,锅里的油和食物瞬间炸飞,很可能引发更大的后果。
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做过一项模拟实验,将一只冷冻的火鸡直接放入热油锅。当火鸡被放入油锅的瞬间,油锅被点着,大火很快殃及旁边的模拟房屋。
冷冻食物一定要在解冻之后,再放进油锅。
除非是那种产品已标明可以不经解冻直接下油锅的食材,否则千万不能大意。
平时在家万一遇到油锅起火,不要慌。懂得正确处理的话,就能化险为夷。
之一步,马上关闭灶具;
第二步,盖上锅盖。
火势大的情况下,可以将锅盖平推过去盖上,等油锅冷却后再打开。
04
高压锅煮粘稠食物
山东一名女士在使用高压锅煮稀饭时,发现排气阀被米粒堵住,于是就用手拨了一下。
没想到,她在手动排气过程中,高压锅突然发生了爆炸,造成这名女士脸部及胸部被烫伤,烫伤面积很大,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高压锅虽好,但使用不当,如老化、“超龄”使用、或烹饪不恰当的食物时,就很容易变成厨房里的“定时炸弹”。
高压锅的推荐使用年限一般为5年,胶圈一般为2年;
食物不能超过锅内容量的4/5;
更好不要用高压锅煮稀饭等粘稠食物,容易堵塞中心孔及安全阀疏气孔;
当加温至限压阀发出较大的嘶嘶响声时,要立即降温;
如果喷气声音突然停止,应立即关火断电;
高压锅出气嘴一定要经常疏通;
使用过程中发现安全塞排气,要及时更换新的易熔片。
05
微波炉热鸡蛋
微波炉虽然方便,但也不是什么都能往里扔的。
湖北武汉的朱先生,用塑料碗盛满水,将鸡蛋放入碗中,用微波炉加热。两分钟后打开微波炉,鸡蛋爆炸,炸裂物飞得到处都是。
因为朱先生正脸面对微波炉,眼睛受到重创。经医生检查,双眼眼睑和眼球都被炸裂了,双目失明。
为什么不能把生鸡蛋放进微波炉加热?
和平时蒸、煮时从外到内的加热方式不同,微波时的热源来自物体内部。微波炉加热生鸡蛋时,鸡蛋内部压力不断膨胀到超过外壳的限制,就很容易引发爆炸。
而且在打开微波炉的时候,鸡蛋还有一定的概率发生二次炸开,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不止是鸡蛋,凡是带硬壳或者带皮的密封食品,都必须进行开封处理之后才能放进微波炉。
如果一定要用微波炉热鸡蛋,那一定要剥壳。生鸡蛋放入可微波容器中,用牙签或叉子刺破蛋黄表面的膜;熟鸡蛋可以对半切开。
另外,使用微波炉时要用安全的餐具。像牛皮纸袋、金属容器、锡纸等,都不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可以微波加热的材质,一般在容器底部或外包装上都有标识,大家购买、使用时一定要看清楚。
06
干燥剂兑水
过年了,每家都会备上各种各样的零食,买新鞋子,这些包装里大多都有干燥剂。
家长一定要叮嘱孩子:干燥剂不能吃,不能玩,发现了要及时丢掉。
一些干燥剂遇水,会产生高强度爆炸。
8岁男孩因贪玩,将食品干燥剂放入有水的饮料瓶里,导致发生爆炸。可怕的是液体飞溅到男孩眼睛里,20分钟后男孩眼球被溶解,终身失明。
这是因为干燥剂的主要成分生石灰,遇水产生了化学反应。
并不是所有的干燥剂遇水都会发生爆炸,爆炸的主要是生石灰干燥剂。但平时生活中,孩子很难区分干燥剂成分。
为了孩子的安全,一定要妥善处理干燥剂,以免发生危险。
万一干燥剂不慎入眼,立即用大量清水,从眼内侧向外侧冲洗至少10-15分钟,不能用手揉,清洗后尽快求医;
万一发生误食,记住不能喝水,也不能催吐,尽快就医。
07
几种感冒药混着吃
不少人认为感冒药可以随便吃,自行加大剂量,好几种混着吃,以为感冒治好了就没事了。
南京一名男子因感冒后连吃了3、4种感冒药,结果出现了肝肾功能严重衰竭。
感冒药种类很多,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复方制剂,如果叠加服用,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也会成倍增加。
提醒大家,感冒药一定不要混着吃,效果不好要及时就医。
08
开火时喷杀虫剂
一位主妇在厨房煮饭,发现有几只蟑螂在煤气灶下面。她顺手抓起一瓶杀虫剂朝正着火的煤气炉位置喷射,结果发生了爆炸。
厨房迅速被大火侵袭,主妇全身85%被烧伤,送到医院时因心肺衰竭而没能抢救回来。
几乎所有杀虫喷剂,都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的溶剂。所喷出来的喷雾传播极其迅速,只需一丁点火花,就能被点燃,很容易发生爆炸。
使用杀虫剂时,一定要远离火源,并及时开窗通风。
09
吃火锅不开窗
过年聚餐,吃火锅是很多家庭的心头好。
上海一家火锅店,4个家庭11人吃火锅聚餐,结果吃着吃着不对劲了,2个孩子当场晕厥,其他孩子也出现了嗜睡、头晕、恶心等症状。
好在送医及时,经抢救后没什么大碍。
提醒大家:不要在密闭空间吃火锅,尤其是炭火锅。
因为燃气、煤炭在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很难让人察觉。如果这时门窗紧闭,形成密闭空间,人在里面就很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吃火锅时,更好打开房门,保持通风。
@新疆消防
10
车内开着暖气睡觉
开车回家过年的朋友,路上一定要注意开窗换气。
天寒地冻,车内长期关窗开着暖风,汽油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聚集在车内。而且,车内人员呼吸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时间一长,车内人员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失去知觉,严重的甚至丧失生命。
沈阳一位车主在车内等妻子,觉得冷就打开了暖风,结果慢慢睡着了,一氧化碳中毒差点失去生命。
长时间开车,一定要注意车内通风换气。停车开暖风睡觉,很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将车窗打开一条缝,保持空气流通。行驶过程中也要经常摇下车窗换气。
这10条安全事故,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惨痛的教训。马上就要过年了,天气干燥,家里用火用电安全更是要当心。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别忘了转发给家人和朋友~
—— End ——
作者:徐典典,育儿专栏编辑,专注育儿和儿童心理学研究。部分图片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压锅是一种民用的高压容器,所以从设计、用材以及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检验,国家都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格厂家的产品,使用都是安全的。但尽管如此,在日常使用中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不幸。
高压锅爆炸事故
类似事故一般集中发生于老式高压锅,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在标准大气压环境下,水的沸点是100℃,而为了使食物更快软烂入味,就需要营造一个高压环境,让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加而提高。高压锅就是这样一种利用密封技术使锅内水在较高的压力下沸腾蒸煮食物的炊事锅。
安全阀的工作压力是一种保险功能。国家标准规定,压力锅的安全压力为1.4~2倍更大公称工作压力。例如,公称工作压力为100kPa的压力锅,其安全压力应在140~200kPa,即异常情况出现时,安全阀应在140~200kPa范围内能自动开始工作,达到泄压的目的。若锅内压力超过锅所能承受的压力就极易引发爆炸。容器内的压力介质在极短的时间内体积迅速膨胀,发生爆炸的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是一种物理爆炸。
工作原理——
想要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当然还是要先从它的工作原理开始说起。
在高压锅工作过程中,燃气通过燃气灶给锅底提供热量,锅底通过热传导形式将所获得的热量传递到锅底内表面。同时,锅体的侧面与周围空气之间有对流换热现象,并且伴随着辐射放热的产生。
此时会面临一个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水密闭起来加热,水蒸气产生后,内部气压增加,压力达到一定的大小后密闭容器就会爆炸。如何设计一个阀门来控制密闭容器内部的压力,使得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阀门能自动放气,让密闭容器内部的压力和沸腾温度均保持一个固定值,就成了高压锅设计中一个关键问题。
于是便有了排气阀(限压阀)的存在——
排汽阀的构造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金属重块和一个适当面积的排汽孔。设金属块的重量为W,排汽孔的面积为S,则锅内的气压被控制在P=W/S。当锅内气压小于P时,排汽阀关闭,因为这时候重块的重量大于气体对它的总压力,重块将排汽孔堵死。反之,当锅内气压大干P时,气体对重块的总压力大干重块的重量,排汽阀便打开放汽。于是高压锅内的气压便可以维持为P。
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这种排汽阀的设计很简单,但是它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排汽孔很小,有时会被蒸汽冲上来的米粒或豆子等食物所堵塞,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排汽孔的面积S减小了,这时控制气压P便会增大,高压锅就有爆炸的危险。
老式高压锅
为了使高压锅使用起来安全可靠,人们又发明了一种安全阀。一旦排汽孔被堵塞,锅内的压力便会升高,锅内温度也一同升高。安全阀上安装了一片在某一固定温度上就会熔化的低熔点合金片(铝熔片),一旦温度达到了它的熔点,安全阀就会适时把气排出后达到平衡将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避免发生爆炸。
安全技术的升级——
但即使有了这两个装置,也不能很好的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针对老式高压锅易爆炸的情况,新型高压锅也做出一定的安全技术升级——在高压锅的进化之路上,陆续新增了防堵罩、报警阀、泄压窗、止开阀等装置。
排气管底设有安全防堵罩,可过滤饭渣,防止堵塞排气管;
当压力达到一定标准值且继续上升时,报警阀发出警报声提醒及时关火;
当锅内压力超过安全压力时密封胶圈会从泄压窗挤出,实现超压自动排气;
升级限压阀,设置止开阀,做双重保险,实现自动止开,保证未泄压状态不能开盖;
改进后高压锅
此外,高压锅的钢制零件也做防腐处理,减小使用损耗,增加使用寿命;
部分高压锅还采用燃气灶、电磁炉通用材质,可避免明火,减小事故概率......
随着市场需求,市面上也出现了更加安全可控的电压力锅,避免明火的同时,它们所具备的限压保护、压力自控、防堵保护、一键泄压、精准定时等功能,也是解决了人们需要时常看守、手动排气易烫伤等问题。
无论技术再怎么先进,想要在使用过程中有更高的安全保障,还是要有正确的操作 *** ,不良操作往往是造成悲剧的一大隐患。
注意事项
1.安全阀上的低熔点合金片,一定要采用合格的产品,更不能自行用其它金属片代替使用过程中金属片靠锅内侧要注意不被食物堵塞,以免影响热传导。
2.排汽阀上的重块不能增加重量,也不可以用其它物体压在上面,当阀门开始排汽时,还可以适当将火关小,这样既安全又节省燃料。
3.排汽孔应保持通畅,不能随意扩大或堵小。
4.锅盖上的密封圈,每次用过之后应当洗净,每次使用之前更好用水泡湿;一旦发现密封圈的材质老化,有漏气现象,必须及时更换,以免由于密封不严,从密封圈处发生沸水喷漏伤人。
5.高压锅蒸煮食物后,一定要等温度降低到100℃以下时才可以移去排汽阀,否则沸水会从排气阀喷出致烫伤。
当你拥有一个合格的高压锅,
又能安全正确的操作,
那么恭喜你,
你将征服一个“爆”脾气的高压锅!
参考来源:
<1>武际可, 黄克服. 漫话高压锅
<2>周道祥. 从压力锅的爆炸说起
<3>聂学俊, 王丽, 李 *** . 压力锅工作过程中的热分析
近日,某小区大早晨一声爆炸声吵醒了很多还在熟睡的人们。原来是一位大妈老早起床用高压锅给全家人煮红豆粥,没想到气压太高,结果高压锅在厨房里上蹿下跳,最后爆炸,造成油烟机、煤气灶台、碗柜、厨房天花等都不同程度的损坏,整个厨房场面惨不忍睹,万幸的是,当时大妈并不在厨房内,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不少网友看到纷纷表达自己对高压锅的恐怖经历,网友一: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不过煮的是绿豆粥;网友二说:用高压锅煮甲鱼汤,结果高压锅爆炸,甲鱼被炸到天花板上,镶嵌在里面,相当诡异。还有网友说:小时候经历过高压锅爆炸,造成了一生的阴影,从此见到高压锅就躲得远远的,还有人更离谱听到高压锅的滋滋声,就心跳加速,莫名的恐惧,医学上称之为高压锅恐惧症。
高压锅,又叫帕平锅,是法国的一位医生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医学的消毒,后来才慢慢成为厨房用具,高压锅的工作原理很简单,还记得物理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考点:水的沸点是100℃,判断对错,很多人之一感觉肯定是对的,常识啊,水的沸点就是100℃沸腾啊,其实这么说是错误的,严格来说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这道题是不是把很多人拉回到了高中时代。
大气压与沸点是成正比例关系,气压越高,沸点也就越高,我们都知道高原上,大气压偏低,水不到100摄氏度就沸腾了,所以煮不熟米饭,这也是物理中常见的考点,高压锅正是利用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通过对高压锅密封,让锅内的水蒸气无法散出去,使锅内的气压升高,从而使沸点升高,这样煮出来的食物很容易煮熟,且相当软烂。
由于高压锅煮出来的食物容易熟、易烂、并且省时省力,营养和香味流失少、口感好等的缘故,所以很多人偏爱于用高压锅来煮各种东西,炖鱼、炖肉、蒸饭、煮粥等,然而,高压锅的不正确使用,却造成了不少灾难。
高压锅内的大气压虽然可以使沸点升高,但是如果一味地升高,压力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发生爆炸,为了保障高压锅的安全,人们在设计高压锅的时候设计了易熔片、排气孔、安全阀等,安全阀排气孔可以上锅内的压强达到一定程度后排出一定的蒸气来保障锅内压强的稳定,安全阀、排气孔一旦失效,易熔片可以发挥作用,当温度达到一定熔点时,易熔片熔化,使锅内气体排出,减弱锅内压强,防止爆炸。
高压锅发生爆炸事故,多数是由于不正当操作引起的,高压锅的安全阀排气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滋滋声排气孔,一定要确定不能堵塞,这是防止锅内压力过高的关键,锅内的食物不能装得太满,尤其是容易溢、膨胀的食物,这也是为了防止堵住排气孔的原因,同时发出“滋滋”的声音后,不能再大火猛烧,要小火慢攻,同时不能着急开盖,更不能强硬开盖。
如今传统的高压锅渐渐被淘汰,电高压锅取代了它的位置,电高压锅在安全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超出设定压力的时候会自动断电,不仅如此电高压锅还设定了限压、限温、防堵、超温、泄压、开合等安全装置,从各方面保障了高压锅的安全。
传统高压锅爆炸事故层出不穷,有人归咎于锅的不安全,有人归咎于人的不当操作,虽然电高压锅开始普及,但是传统高压锅仍未完全退出“厨房”市场,有些人仍是偏爱用传统高压锅,这里必须要提醒下,虽然正确使用情况下,传统高压锅一般不会出现爆炸,但是却不能保障所有做饭的人都能完全注意到,如果你还要使用,这里提醒你注意几点:
1、年龄大的人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不要用。
2、高压锅的橡皮圈老化非常快要勤更换;
3、到了报废年限的锅就不要再用了
4、上气之后转小火;
5、尽量不要煮粥这类容易堵塞气阀的食物。
6、必须等到跑完气后安全阀回落才能打开锅盖。
最后提醒大家要还牢记一点:无论是什么牌子的高压锅,使用年限都不能超过8年,所以不要为了一时的节约而去使用这种“定时炸弹”,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高压锅突然爆炸,男子半边脸被炸没...厨房里这些操作,一个比一个危险!策划:思哲 审核:邓哲衍 编辑:米子 蒋惠
事故的发生
往往是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厨房里常见的锅碗瓢盆...
如果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甚至危及生命!!
最近,广西桂林一民房内
就出现了可怕的一幕……
▼
厨房爆炸 男子半边脸被炸没!
事件回顾
某日下午,蒋先生和工友在广西桂林兴安溶江镇的一个工地附近的民房内,用一台老式的高压锅做饭;当时为了高压锅里的菜快点好,于是工友拿了一双筷子插入高压锅出气的气孔内!
意外就这么发生了,当晚7点多,高压锅突然出现了爆炸。
厨房内的蒋先生不慎被炸伤,被炸后他三分之一的右脸缺失,伴随有多发性的粉碎性骨折。
经过一番抢救,蒋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当时只听到‘轰’的一声,我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就倒在地上了。”他说。
为啥平时用的好好的,
在排气孔插个筷子,高压锅就炸了呢?
这 是 因 为
高压锅上一般都会有一个排气孔(压力阀),释放蒸汽控制压力。但如果压力阀出了问题,锅内压力超过了承受极限,那就可能会发生爆炸。
所以使用高压锅前
一定要事先检查排气孔
严格按照说明控制食物体积
不要超过使用年限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让爆炸危险远离我们,蜀黎特别整理了高压锅使用安全指南,请大家认真阅读:
▼
●清洗步骤应该在使用压力锅前进行。
●在使用过程中,食物尽量不要超过更高水位线。因为如果超过了更高水位线,锅里的东西就会喷出来。
●在使用途中不能揭盖,锅内压力太大也会存在爆炸危险。如果有这个需要,可以选择有“中途开盖”功能的高压锅。
●煲完东西不能立即开盖,因为里面还有气压,一定要使用了排气功能后才能打开锅盖。
●大多数食物都可以使用压力锅来煲,但是烹煮含壳豆类时就要注意了,因为豆壳可能会堵塞排气管,所以煲豆类时请务必控制在水位线以下。
厨房里这些操作,当然不止高压锅一项,这些操作同样需要我们牢记:
厨房危险操作需注意
▼▼▼
1.微波炉热鸡蛋
据相关专家介绍,用微波炉加热熟鸡蛋会使鸡蛋内部过热,蛋黄体积膨胀,当体积超过鸡蛋自身能承受的范围时,鸡蛋就会“炸”。所以,勿用微波炉热鸡蛋。
除了鸡蛋,纸袋、塑料袋、报纸、一次性塑料容器(如酸奶盒、餐盒),有金属装饰的盘子、水果、泡沫塑料盒、辣椒等都不能放进微波炉中。
2.冷冻食品直接放入油锅
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冷冻的火鸡放进油锅当中,油锅当下就被点燃了,大火牵涉的范围很广,受创面积严重。
所以,经过冷冻的食物一定要解冻后再放入锅中油炸,不然很容易就造成无法控制的后果!
3.油锅起火倒水
油锅起火后,应先关火,避免因持续加温,火势加大,再从侧面慢慢盖上锅盖,盖灭火焰。不要试图移动锅。
4.灶火旁喷杀虫剂
曾有报道称,北京的一位主妇,杀蟑螂时不小心把杀虫剂对着有火的煤气炉喷,结果引发了厨房爆炸。
这是因为杀虫剂中含有极其易燃、易挥发的物质,而且喷雾传播的速度很快,只要和空气的混合比例恰当,一点点火花甚至静电,就能引燃甚至爆炸。
5.灶火旁放面粉
灶台边上放着一袋面粉,这个场景好像很常见。然而这时候,如果不小心将面粉撒了,就很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2018年9月11日,福建省厦门市一住户在家中 *** 面食时,疑似使用烤箱和大量面粉引发闪爆,屋内一男一女被烧伤,烧伤面积达50%以上,属于特重度烧伤,送进医院时生命垂危。
面粉本身是易燃物,粉末状更利于燃烧,当空气中悬浮的粉末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火源,就容易发生爆炸。
厨房能为我们创造美味
也同时是我们接触明火最频繁的位置
请记住
用火不离人,离人必关火
千万别把温情转“悲剧
消息来源:赣州消防,综合 ***
惊险!高压锅变“炸弹”,这些厨房用品要注意来源:东莞应急管理
前段时间
#男子煮羊肉爆炸高压锅击穿屋顶#
冲上了热搜
据悉
桂林一男子炖羊肉时
看到高压锅出不了气
刚准备去关火突然发生爆炸
锅盖弹到墙上留下印记
然后掉进米缸
锅体则飞上屋顶
将房顶弹出一个大洞
所幸自己和朋友都没受伤
高压锅变“炸弹”不是个例
江苏连云港一老人
用高压锅煮绿豆粥时
高压锅突然发生爆炸
推测是绿豆皮
堵塞了高压锅排气孔
导致锅内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
高压锅是家家户户
常备的厨房用具
十分方便实用
但若是使用不当
高压锅也会变成“炸弹”
除了高压锅
以下常见的物品
也有爆炸风险
关于家中的风险隐患
大家有什么想要说的?
我们评论区见
素材来源 | 澎湃新闻、坪山区应急管理、中国消防
别让高压锅成为“炸弹”,这几种食物记得不要用高压锅煮“江苏连云港。一位老人用高压锅煮绿豆粥发生爆炸,厨房一片狼藉。儿媳张女士表示,高压锅已经用了15年,当时婆婆煮的绿豆粥已经熟了,关成小火后人离开厨房,3分钟后锅突然爆炸,厨房的玻璃、煤气灶都碎了,推测应该是绿豆皮堵塞排气孔,幸好厨房没人。”
看完这个新闻,我不由自主地感叹了一句:幸好没人!厨房用火不离人这件事,中国消防已经说过无数遍了,唠叨的嘴巴都要起茧了。
高压锅作为一种危险电器,日常使用上一定要当心,除了用火需要注意之外,还有一些食物并不适合用高压锅炖煮,一定要记牢了。
一、咖喱
因为咖喱煮开融化之后,水分的粘度会提高,如果是用高压锅加压这种有粘度的食物的话,蒸汽有可能无法释放出。锅内的压力不断增大,进而容易引起爆炸意外。
二、豆类
豆类食材,绿豆、黄豆、红豆等等都不建议用高压锅蒸煮,这是因为豆类外面的皮加压也不会被煮烂,这样就有可能堵塞蒸汽口,蒸汽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导致安全意外。
三、面条
高压锅不要煮面条,这是因为当对面条施压后,水会起泡,当泡沫变得强烈时,就会增加爆裂的风险。
四、海带
你是不是也经常用高压锅煮排骨海带汤,海带膨胀之后都是大块大块的,如果把高压锅内的出气口遮盖住了,容易引起安全意外。
五、煮粥
用高压锅煮粥记得不要放过满水,检查一下高压锅的气阀是否通畅,否则粥堵塞出气口,一样容易引起意外。可以在用高压锅熬粥的时候,在内部滴几滴食用油,这样开锅时就不会往外喷,安全性更高。
不要用高压锅煮一些容易膨胀的食材,高压锅容量的更低量和更高量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压力锅使用完毕之后,一定要把锅盖拆开清洗,避免残留的食物堵塞蒸汽口。
别让高压锅成为家里的安全隐患,这几种食物更好不要用高压锅煮哦~
(本文图片转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