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食用油过期怎样处理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6 0
全国哪种食用油更好吃?经评比,这8个品牌口碑不错,你吃过几种

食用油,厨房必备之物,炒菜炖汤没有油的参与都是不完整的。

添加食用油不仅能让菜做出来的味道更好,而且也能更大程度的让菜品变得好看,所谓色香味俱全。

油的种类繁多,各种油因其具有不同的品质特点所以在运用的场合上也大多不同。对于品种的特点的熟悉之后,我们对于品牌的选择也需要深思,毕竟我们顿顿都在吃,原料安全我们吃着也更放心、更安全。

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10个品牌的食用油,原料健康安全,营养丰富,看看有你家吃的没有?

1、金龙鱼食用油

金龙鱼品牌研究出了玉米油、菜籽油、稻米油、芝麻油等等多种食用油。

并且根据中国人的厨房特点首先推出了小包装食用油,小包装食用油更见便捷放置、使用,得到许多不常在家煮饭的上班族所青睐,口感体会上也十分可口。

金龙鱼品牌首先是口碑好,其选用的材料几乎为非转基因农产品,产品质量好。其次就是价格,一般定价是5升60元至70元。

2、福临门食用油

福临门立志为消费者奉献安全、健康、营养、美味的厨房食品,连续推出了天然谷物调和油、维A大豆油、家香味压榨菜籽油、黄金产地玉米油、藻油DHA食用调和油、新一代植物甾醇玉米油等产品。

福临门价格在定价上5升是70元左右,价格实惠,原料放心,品牌安心。

3、鲁花食用油

山东鲁花集团一直致力于做高端食用油的引领者,是民族企业与农产品行业的重点企业。鲁花食用油材料多来自于黑龙江、山东等地,采用绿色有机农产品,原料来源健康安全,食用油带有独特的香味,口感上更加清爽。

鲁花食用油在定价上5升80至90元左右不等,价格稍微贵一点,但是品质上放心。

4、海狮食用油

海狮企业生产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例如玉米油,亚麻籽油,菜籽油等等。虽然品种大多数相同,但是海狮凭借着采用绿色非转基因农作物运用一级压榨工艺成为了上海著名的商标,海狮食用油颜色透亮口感上炒菜细腻美味

在定价上海狮是5升大致在90元左右,价格上不占优势但是品质和压榨工艺上具有特色。

5、多力食用油

多力食用油追求“中国味道,世界品质”,以其富含各种营养、物理压榨、充氮保鲜的优势闻名中外。多力食用油选取了创新性物理压榨工艺同时加以精炼的加工技术,在去除原油杂质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

多力在 *** 工艺精良,具有“营养多,油烟少”的特点,在定价上5升大致在90元左右。

6、鹰唛食用油

鹰唛食用油是国家免检产品,产品销量大,推广产品多样。食用油多采用纯物理方式直接压榨确保更多营养成分留下,经过多道工序加工产品成色好,品质好。但是在口味上,鹰唛的味道更加清淡一些,没有如同鲁花一样保留着植物清香。

在定价上鹰唛5升大致要在120元左右,虽然价格上昂贵一点但是对于喜爱清淡口味的朋友来说绝对是福音。

7、胡姬花食用油

胡姬花食用油采用古法压榨技术,现在已经收录进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胡姬花食用油由于是古法压榨,在成品上颜色更加清丽,营养物质保留更好,口味上香味浓郁清爽。

胡姬花的定价5升大致在150元左右,由于古法压榨技艺精巧,使油的香味会更加浓郁。

8、红蜻蜓食用油

红蜻蜓食用油集压榨、浸出、精炼于一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榨取食用油。油的成色较浓,颜色深厚而明亮,口味上会更加厚重一些,比较适合川渝地区重口味菜品使用。在口感上会呈现出味浓味香的特点,适宜重口味菜品的使用

在定价上红蜻蜓5升是80元到90元不等,价格适中,口味厚重香气浓郁。

以上8个品牌口碑都不错,食用油选取的原料皆来自绿色有机非转基因农产品,品质有保障,口味各有千秋,你吃过几种?欢迎评论留言一起分享哦!

注意!这3类食用油,更好别吃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看看油的排名就知道它有多重要。

在超市的食用油专区,能够看到琳琅满目的植物油,其中就包含了不少调和油的品类。

听说调和油更大的特点就是营养全面,买一瓶相当于同时吃好几种油,长期吃有利于人体健康。

这是真的吗?

1

调和油营养更多样?

从单品种的植物油来说,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

比如,大豆油的维生素E含量高于其他一些品种植物油;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能会高于其他种类。把这些不同的植物油混合到一起配置成调和油之后,那么它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就会增多。

另外所含有的一些营养素量也相应会得到提升,这样它整体的营养价值就会比单一品种的营养价值高一些,更符合机体对脂肪酸均衡摄入的需求。

但是如果某一种调和油经常这样吃,不更换的话,这种多品种多样化的效果并不会特别理想。

所以即便是吃调和油也尽量换一下品种,不同品种的调和油搭配起来吃,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吸收。

2

如何挑选调和油?

1.小分量包装

小包装容量小,能很快地把它吃完,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品种的轮换,这样更有利于多品种、多样化选择。

2.注意配料表

种类多的前提下,各个种类的占比要相对来说均衡一点。

3.维生素E的含量

我们可以通过商品的营养标签去看,如果已经标注了维生素E的含量,肯定比没有标注的要高。

同样标注了的,可以选择在标注里面相对高的油去选用。

除调和油外,大家可以根据炒菜习惯和适合人群挑适合自己的油。

烹调油里99%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脂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上。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从营养学上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的油相对更健康。

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多不饱和脂肪酸也能调节胆固醇水平,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研究表明,只有各类脂肪酸达到平衡,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建议成年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应维持在1∶1∶1的适宜比例。

但这个比例说的是整个膳食结构,既包括烹调油中的脂肪酸,也包括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

一张图表,为你梳理7种常见食用油的优缺点和烹调建议?:

3

这3类油不建议吃

只要是质量合格的食用油都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但注意,这几种油真的不建议吃:

1.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中,不管食用油开封了多久,只要没过保质期就都能吃,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虽然说食用油没过保质期,但是开封太久,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而且如果没有做好密封处理,油脂与空气当中的氧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氧化产物。

进食含有微生物超标、黄曲霉毒素以及部分氧化产物的食用油,会影响健康。

所以,尽量不要食用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平时尽量购买小瓶装的油。

2. 反复煎炸的油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炸完食物之后,会用剩下来的油继续炸东西,或是炒菜等。

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另外,食用油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它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概率。

3. 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食用油,食用油过期怎样处理-第1张图片-

有不少家庭喜欢吃自榨油,认为这种食用油的口感会更加浓厚,味道也会更香。

实际上,有些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

早前有多个粮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环境很差,机器也比较脏,而且还没有经过精炼,无法彻底除掉杂质和有害物质。

4

不管吃哪种油都需牢记这4点

1. 每日油摄入量:25克~3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应减少烹调油和动物脂肪用量。

推荐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克~30克。

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空气炸锅等烹调器,用好了都有助省油。

2. 控制温度:150℃~180℃

不少家庭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时再放菜,此时油温已超过200℃,可能产生丙烯酸、苯等有毒物质。

烹调时,油温应控制在150℃~180℃,锅中放油的同时,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条葱丝,当筷子、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可以下菜了,也可以采取热锅冷油的 *** 。

3. 容器:玻璃或者瓷质

更好选择不透明的玻璃或者瓷质容器,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照射。

且存放在橱柜等避光阴凉处,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盖子。

另外,油壶内的油一定要全用光后再倒入新的,且倒入新油之前要记得清洗,因为旧油和新油混杂,会加速新油的氧化。

4. 换着品种吃

油脂要换着吃,主要考虑的是脂肪酸的平衡。

如果脂肪酸构成类似,换着吃和不换的区别并不大。

比如: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类似;

花生油、稻米油类似;

茶籽油、杏仁油、橄榄油类似;

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类似。

不同油脂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比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

转自:新华网

来源: 大众日报

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到底该买哪种?一文说清!

食用油应该怎么选、怎么吃?各个品种的食用油之间有什么区别?哪种油更好?长期只吃一种 *** 不行?这些问题,我们来一一解答。

不同食用油应该怎么选?

1. 大豆油

优点: 富含维生素 E、维生素 D 和卵磷脂,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而且价格是更便宜的。

缺点: 容易氧化酸败,保质期最长只有一年。

适合: 炖煮、炒菜。

不适合: 高温爆炒、煎炸。

2. 玉米油

优点: 且富含维生素 E、胡萝卜素、谷固醇和磷脂,对防治“三高”及并发症有一定辅助作用,价格也相对便宜。

缺点: 耐热性较差。

3. 花生油

优点: 具有独特的花生香味,并且维生素 E、胆碱、甾醇、磷脂的含量丰富,可预防皮肤皲裂老化,改善血液胆固醇代谢,防止形成血栓,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改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缺点: 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素,土法榨制的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很容易超标。

适合: 日常炒菜、炖煮、凉拌、短时间煎炸。

不适合: 长时间煎炸。

4. 菜籽油

优点: 具有独特的清香,并且富含维生素 E、胡萝卜素、磷脂等,具有一定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

缺点: 可能含有一定量的芥酸,芥酸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素,应当优先考虑购买无芥酸或芥酸含量低于 3.0% 的菜籽油。

适合: 日常炒菜、炖煮。

不适合: 高温爆炒、长时间煎炸。

5. 葵花籽油

优点: 富含维生素 E,还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绿原酸。

缺点: 不耐热,在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6. 橄榄油

优点: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缺点: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并且价格很贵。

适合: 精炼橄榄油适合炒菜、炖煮,初榨橄榄油适合凉拌。

7. 芝麻油

优点: 香味浓烈,还含有芝麻酚、芝麻素等天然抗氧化剂。

缺点: 香气不能经受高温加热。

适合: 凉拌、蘸料,或者做汤时添加几滴。

不适合: 炖煮、炒菜、高温爆炒、煎炸。

综合考虑下来,每个品种的植物性食用油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所以食用油要换着吃,不要长期吃同一种。

食用油选购和烹饪记住这些

1. 食用油选购时

(1)看质量等级

食用油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橄榄油是个特例,分为初榨橄榄油:特级、中级、精炼、混合)。无论是哪个等级油,只要符合国家的标准,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一、二级食用油纯度高,杂质少,颜色澄清,香味和口感较淡,烹饪时油烟较少,适合高温爆炒、油炸。但缺点是精炼程度太高了,造成油脂里的营养成分有所损耗。

三、四级食用油刚好相反,它们纯度低,杂质多,颜色较深或有适当浑浊,香味和口感较浓,烹饪时油烟较大,更适合低温烹饪。但它们的优点是更大程度保留了油脂里的营养成分。

(2)看加工工艺

很多人喜欢压榨油,觉得这样更健康;不喜欢浸出油,觉得会残留化学物质。实际上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是符合国标的食用油,选择正规商超的大品牌购买,就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不要选购来历不明的散装油,不要选择小作坊土法压榨的油。

(3)看生产日期、保质期

生产日期越近的越好,保质期越远的越好。一般食用油的保质期都是18-24个月,要在阴凉、干燥、避光、密封保存。

(4)尽量买小包装

食用油开封后,会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加速油的变质。所以尽量买小瓶包装的食用油,每次用完油都要盖好盖,开封后更好在3个月内使用完。

2. 食用油烹饪时

(1)控制总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居民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需要控制在 25-30 克之间。

(2)控制烹饪油温

不要等到油冒烟时才放食材进去烹调,因为一些食用油,像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特级初榨橄榄油、核桃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等,都不适宜高温烹饪。

(3)控制烹饪方式

少使用油煎、油炸等烹饪方式。烹饪方式应尽量以蒸、煮、焖、炖、炒为主,少油煎、油炸,可用空气炸锅代替油炸。

(4)每次都使用新油

不少家庭都会把炸完食物后的油保存起来,继续炸别的食物或者用来炒菜。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反式脂肪酸、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带来健康隐患。无论用什么烹调方式,油都只建议使用一次,每次都要使用新油。

来源: 健康浙江

食品科普-可能你不了解食用油

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那个比较好?

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油脂以及油脂的作用。

油和脂是一类物质,油往往是指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常温条件下呈液态;脂一般是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常温条件下呈固态。人体摄入油脂的主要目的有2个,消化后获得能量(油脂的能量密度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倍),同时消化后获得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

油脂的营养价值取决于2个方面,最主要的是脂肪酸组成,其次是油脂中的微量营养成分,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脂肪酸可以分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提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多不饱和脂肪酸易发生氧化,如果摄入过多,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亦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橄榄油和山茶油主要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但售价较高,适合高收入人群;普通消费者建议使用调和油(通过多种食用油混合使脂肪酸组成更加合理)。

健康油脂选择:8种常见食用油对比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食用油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然而,由于市面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用油,很多人对如何选择适合健康的油脂感到困惑。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对8种常见食用油进行比较,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1. 橄榄油

橄榄油被誉为地中海饮食的核心成分之一。它富含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并保护心脏健康。选择冷榨的橄榄油,以保留更多的营养价值。

  1. 麻油

麻油是一种常用于亚洲料理的植物油,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味道。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亚麻酸,对心脏健康有益。麻油通常用于烹调、拌饭和凉菜。

  1. 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健康的选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和提供抗氧化作用。葵花籽油适合烹调和煎炸。

  1. 花生油

花生油是许多人喜欢的食用油之一,它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稳定性。它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剂,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然而,由于某些人对花生过敏,应谨慎使用。

  1. 菜籽油

菜籽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它的中性味道使其成为煎炸和烘烤的理想选择。然而,菜籽油也富含亚油酸,过量摄入可能不利于健康。

  1. 胡麻油

胡麻油是一种浓郁的植物油,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风味。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亚麻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胡麻油通常用于拌饭、凉菜和炒菜。

  1. 椰子油

椰子油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它富含中链脂肪酸(MCT),这种类型的脂肪酸被认为易于消化和吸收,能够提供快速的能量。然而,椰子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1. 芥花籽油

芥花籽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它具有中性的味道,适合用于沙拉、烹调和烘烤。芥花籽油对心脏健康有益,还有一定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当我们在关注健康油脂选择的同时,借助先锋鸟这样的血糖监测设备,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先锋鸟可以准确测量血糖水平,并提供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帮助我们监测血糖,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选择健康油脂对我们的饮食和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了解各种常见食用油的特点和营养成分,结合个人健康需求和口味偏好进行选择,我们可以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借助血糖监测设备如先锋鸟,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血糖状况,进一步维护我们的整体健康。让我们选择健康的油脂,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身体!

注意!这3种食用油更好别吃!很多人还不当回事……

油,是美食的灵魂所在,能让食物口感酥脆、气味变香、色泽亮润;它还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并能帮助食物中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所以烹饪时加适量油是有利于健康的,但是用油很有讲究,量过多、选不对、用错了,反会对健康有损耗。

那么

该如何科学用油呢?

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些食用油还真得劝您少吃

甚至不要吃

1

这3类油不建议吃

只要是质量合格的油都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但注意,这几种油真的不建议吃:

1

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很多人的固有认知当中,不管食用油开封了多久,只要没过保质期就都能吃,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虽然说食用油没过保质期,但是开封太久,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而且如果没有做好密封处理,油脂与空气当中的氧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氧化产物。

进食含有微生物超标、黄曲霉毒素以及部分氧化产物的食用油,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大家尽量不要食用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平时尽量购买小瓶装的油。

2

反复煎炸的油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炸完食物之后,会用剩下来的油继续炸东西,或是炒菜等。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另外,食用油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它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概率。

3

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有不少家庭喜欢吃自榨油,认为这种食用油的口感会更加浓厚,味道也会更香。实际上,有些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

早前有多个粮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环境很差,机器也比较脏,而且还没有经过精炼,无法彻底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2

不同的油类

营养、用法各有差异

除了牢记有些油不能吃,健康吃油还要做到“多样化”,轮换着吃多种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更换。

1

高油酸型:橄榄油、茶籽油

它们属于一等级食用油。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高,其能帮助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对抗血凝,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成;

橄榄油中还含有橄榄多酚、角鲨烯等多种抗氧化物,能保护心血管健康。

茶籽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营养成分跟橄榄油差不多,但性价比更高。

【健康吃法】

①初榨的橄榄油更好用于炖汤或凉拌,普通的橄榄油可用于炖菜、炒菜。

②国产茶籽油炒菜、凉拌都行,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质量更好。

2

均衡型食用油:花生油、米糠油、芝麻油

它们算是二等级的食用油。各种脂肪酸占比平衡,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稍高。

①花生油,特别是初榨的花生油,能更大程度保留花生中的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

【健康吃法】适合日常炒菜用,尽量还是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②米糠油富含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天然维生素,特别是含有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能帮助缓解焦虑情绪,控制血压。

【健康吃法】耐热性很好,炒菜、炖菜都可以。

③芝麻油中含有植物固醇、芝麻酚以及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能辅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健康吃法】适合用于凉拌、蘸料。

3

高亚油酸型: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

这些属于高亚油酸型。主要是ω-6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同时含有维生素E和植物固醇以及磷脂等,这些物质都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利于心血管健康。

①大豆油中还有豆类磷脂,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还有α-亚麻酸,能帮助调节血压。

【健康吃法】热稳定性较差,更好只用来低温烹调,如做面点、拌馅。

②鲜榨的葵花籽油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可以预防夜盲症、防止皮肤干燥;另外,其中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也是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更高的,可以减缓油脂的氧化。

【健康吃法】蒸煮和一般炒菜,控制油温,避免爆炒、煎炸。

③玉米油中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维生素E的含量更是高于普通植物油,有抗氧化作用。

【健康吃法】炖煮为主,快炒需要控制油温,避免过多油烟。

此外,像椰子油、黄油、猪油等饱和型油,虽然耐热性好,适合煎炸,但不可食用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

不管吃哪种油,都需牢记这三点

1

每日油摄入量:25~3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烹调油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但调查发现,我国八成家庭每天摄入食用油量超标。

推荐多用蒸、煮、炖、水滑、熘、拌、汆等少油的烹饪方式,同时少吃油炸食品。

2

控制温度:150℃~180℃

不少家庭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时再放菜,此时油温已超过200℃,可能产生丙烯酸、苯等有毒物质。

烹调时,油温应控制在150℃~180℃,锅中放油的同时,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条葱丝,当筷子、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可以下菜了,也可以采取热锅冷油的 *** 。

3

容器:玻璃或者瓷质

在购买油壶时,更好选择不透明的玻璃或者瓷质的,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照射。且存放在橱柜等避光阴凉处,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盖子。

另外,油壶内的油一定要全用光后再倒入新的,且倒入新油之前要记得清洗,因为旧油和新油混杂,会加速新油的氧化。

综合|@我是大医生、辟谣助手

来源: 文汇报

注意,这3类食用油更好别吃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看看油的排名就知道它有多重要。

在超市的食用油专区,能够看到琳琅满目的植物油,其中就包含了不少调和油的品类。

听说调和油更大的特点就是营养全面,买一瓶相当于同时吃好几种油,长期吃有利于人体健康。这是真的吗?

调和油营养更多样?

从单品种的植物油来说,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

比如,大豆油的维生素E含量高于其他一些品种植物油;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能会高于其他种类。把这些不同的植物油混合到一起配置成调和油之后,那么它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就会增多。

另外所含有的一些营养素量也相应会得到提升,这样它整体的营养价值就会比单一品种的营养价值高一些,更符合机体对脂肪酸均衡摄入的需求。

但是如果某一种调和油经常这样吃,不更换的话,这种多品种多样化的效果并不会特别理想。

所以即便是吃调和油也尽量换一下品种,不同品种的调和油搭配起来吃,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吸收。

如何挑选调和油?

1.小分量包装

小包装容量小,能很快地把它吃完,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品种的轮换,这样更有利于多品种、多样化选择。

2.注意配料表

种类多的前提下,各个种类的占比要相对来说均衡一点。

3.维生素E的含量

我们可以通过商品的营养标签去看,如果已经标注了维生素E的含量,肯定比没有标注的要高。

同样标注了的,可以选择在标注里面相对高的油去选用。

除调和油外,大家可以根据炒菜习惯和适合人群挑适合自己的油。

烹调油里99%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脂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上。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从营养学上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的油相对更健康。

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多不饱和脂肪酸也能调节胆固醇水平,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研究表明,只有各类脂肪酸达到平衡,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建议成年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应维持在1∶1∶1的适宜比例。

但这个比例说的是整个膳食结构,既包括烹调油中的脂肪酸,也包括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

一张图表,为你梳理7种常见食用油的优缺点和烹调建议?:

这3类油不建议吃

只要是质量合格的食用油都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但注意,这几种油真的不建议吃:

1.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中,不管食用油开封了多久,只要没过保质期就都能吃,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虽然说食用油没过保质期,但是开封太久,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而且如果没有做好密封处理,油脂与空气当中的氧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氧化产物。

进食含有微生物超标、黄曲霉毒素以及部分氧化产物的食用油,会影响健康。

所以,尽量不要食用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平时尽量购买小瓶装的油。

2. 反复煎炸的油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炸完食物之后,会用剩下来的油继续炸东西,或是炒菜等。

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另外,食用油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它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概率。

3. 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有不少家庭喜欢吃自榨油,认为这种食用油的口感会更加浓厚,味道也会更香。

实际上,有些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

早前有多个粮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环境很差,机器也比较脏,而且还没有经过精炼,无法彻底除掉杂质和有害物质。

不管吃哪种油都需牢记这4点

1. 每日油摄入量:25克~3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应减少烹调油和动物脂肪用量。

推荐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克~30克。

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空气炸锅等烹调器,用好了都有助省油。

2. 控制温度:150℃~180℃

不少家庭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时再放菜,此时油温已超过200℃,可能产生丙烯酸、苯等有毒物质。

烹调时,油温应控制在150℃~180℃,锅中放油的同时,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条葱丝,当筷子、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可以下菜了,也可以采取热锅冷油的 *** 。

3. 容器:玻璃或者瓷质

更好选择不透明的玻璃或者瓷质容器,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照射。

且存放在橱柜等避光阴凉处,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盖子。

另外,油壶内的油一定要全用光后再倒入新的,且倒入新油之前要记得清洗,因为旧油和新油混杂,会加速新油的氧化。

4. 换着品种吃

油脂要换着吃,主要考虑的是脂肪酸的平衡。

如果脂肪酸构成类似,换着吃和不换的区别并不大。

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稻米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类似。

不同油脂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比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

综合:新华网、CCTV生活圈、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来源: 浙江在线

全国哪种食用油更好吃?经过评选,这8种不错,有你家常吃的吗?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油是我们人人都会吃到的,炒菜做饭因为有了“油”,滋味才能更鲜美。

咱们中国地大物博,生活也越来越富足,食用油的种类也是日渐丰富,你知道有多少种常见的食用油吗?哪种食用油吃起来味道更好,对人体更有利?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这8种常见的食用油,味道吃起来还不错,看看有你家厨房常备的吗?

花生油

首先要说的是花生油,花生油取自花生,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榨取而来,里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很丰富,能改善记忆力,促进大脑发育。

相比于动物油,这种素食的花生油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外观上色泽透亮,气味芳香,适口性强。

现在很多人食用花生油都会有一个顾虑,担心食用的油不安全,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去信赖一些老品牌,多看一些测评,多方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家的花生油。

玉米油

玉米油还有一些地方叫它粟米油、玉米胚芽油,这是一种从玉米胚芽中炼出的油。玉米油不含胆固醇,这种特点和优势,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很不错的,能够减少血管硬化,还对其他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愈、预防。

玉米油有个特点,就是很容易被贴标签,故意把价格标的高高的,最后拿到的玉米油质量却不见得有多么好。这个时候我们要擦亮双眼,选择信任的玉米油食用。

芝麻油

芝麻油也叫麻油、香油,其中有三种比较常见的工艺,分别是普通芝麻油、小磨香油、机榨芝麻油。芝麻油是从芝麻中提取出来的油脂,里面没有对人体危害的成分。

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前去赶农村的集市,一口大锅里面全是香油,香气飘散的整条街道都能闻到,这大锅前面一般还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用透明玻璃瓶盛放好的芝麻香油,颜色是棕黄色。

大豆油

要说哪种油在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要数大豆油莫属了。大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洗干净,晾晒好的黄豆经过一系列物理手段压榨出来。

大豆油有个特点,就是不易保存,最长的保存时间也就一年。

这里教给大家一个挑选好的大豆油的 *** ,我们看大豆油的颜色,质量越好的大豆提炼出来的大豆油颜色越浅,颜色呈现淡淡的黄色,清澈透明,不会有豆腥味

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也叫胡麻油,月子油。最早是从外国传到中国来的,古时候张骞出使西域,把亚麻籽带到了中国,自此亚麻籽油便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这种油是从亚麻籽里面提取而来,刚开始的时候是用作药用,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油,气味清冽,用来拌凉菜,烘焙糕点,直接吃都是可以的。

辣椒油

全国最会吃辣椒油的地方,要数川蜀一带,将辣椒和各种配料、香料融合在一起,就成了风味俱佳的辣椒油。

辣椒油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吃火锅当调料,吃饺子当做拌料,拌凉菜的好调料。不过辣椒油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吃多了容易上火,看来吃任何东西都要讲究一个“适量”。

茶油

茶油是油茶籽油的简称,也叫山茶油、山茶籽油,它的颜色金黄,品质纯净,气味清香,吃起来味道很是纯正,很受欢迎。

中国吃油茶的历史很是悠久,在汉朝时候便开始种植油茶,到今天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调和油

调和油,从字面上就可以得知,它是需要两种以上的油脂按比例调配而来。生活中用调和油烧、烤、煎、炸,都很方便,也很实用。

市场上调和油也是种类多,好坏难分,这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把好的调和油挑选出来。

其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在厨房里面可以多备两种油,经常换着吃,让营养更均衡。

以上就是比较好的八种食用油,你们家经常哪种?你们家挑选食用油的标准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趣味小知识】你知道一斤油需要几斤大豆吗?欢迎在评论给留言。

4种常见食用油该怎么买?差别不小,选对了做菜更香,油烟更少

现在各家各户的食用油消耗量都很大,总是会习惯性的购买几桶备用,但市场上各种品牌、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花样繁多,价格也相差不少,很多朋友在购买时便犯了难,到底该选用哪种油做料理健康又好吃呢?

其实在选购食用油时,首先就要根据用途来选择,看自己炒菜、油炸或凉拌哪个需求更高,不同食用油区别很大,选对了做菜更香,油烟更少。其次也要分清楚食用油的类型,全面了解后再购买也不迟。

一:食用油油脂来源分类

植物油一般分为植物油及动物油,大家再选择食用油时,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哪种类型的油适合自己。

1.动物油

动物油是利用动物的油脂提炼而出,例如:猪油、羊油及牛油等,相对于植物油来讲,动物油有一种特殊香气,任何植物油都无法代替。但很多人认为,动物油中富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食用后不利于人体健康,不建过多食用。

2.植物油

现在大部分人用的食用油都是植物油,以各种各样的果实为原材料,经过各式各样的工艺提取而出的食用油。植物油又根据原料不同,有草本及木本两种食用油,草本食用油生活中芝麻油、大豆油很常见,木本植物油则是橄榄油。

二:4种常见植物油特性

植物油因 *** 的原料不同,加工产出后的食用油特性也大不相同,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款生活中常见的4款植物油。

1.大豆油

大豆油采用浸出的 *** *** ,虽然成本很低,但品质不佳,油体为淡黄色,没有沉淀物。但大豆油在长期储存过程中,油脂慢慢氧化,颜色会逐渐加深,因此大豆油尽量按需购买。大豆油在烹饪时,遇热容易起泡,所以不适合爆炒。

2.玉米油

玉米油又被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玉米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油体透明清亮、味道清香诱人,做出来的菜肴清脆可口,不易产生油腻感,烟点比较高,不管是快炒、煎炸都适合,是一种公认的营养健康食用油。

3.菜籽油

菜籽油来瓶香味醇厚,在做菜时能给菜肴增添无线风味,让人欲罢不能,并且菜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很高,是比较健康的食用油,但所含的芥酸也较高,不适合“三高”人群食用。菜籽油略带“青气”,任何烹饪方式下就可以食用。

4.橄榄油

橄榄油于上文提到的几种食用油有很大不同,是木本植物油,用新鲜的油橄榄瓜直接冷榨, *** 程序简单,由于不进行任何加热和化学处理,大部分的营养物质被保留下来,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用油。

初榨橄榄油中富含多酚、单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等物质,与草本植物油来说,更有益于身体吸收。

【倍康源】橄榄油,油体透亮,开瓶之时果香味儿缓缓展现,入口口感爽滑,被誉为绿色保健食用油,素有“液体黄金”之美誉。

不仅如此,【倍康源】橄榄油还含有练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在高温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口感,不易起烟,烟点较低,用于凉拌菜更会使菜肴口感更丰富、滋味更美妙。

小贴士:

建议大家买食用油时根据自身的烹饪需求来购买,注意看 *** 工艺,看成分表和等级等数据,选对了食用油的种类,爆炒、油炸、凉拌油烟更小,烹饪的食物美味又健康。

我国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下降,专家详解如何科学健康用油

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选择安全健康的食用油,且注重多元化用油。

单从我国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来看,近一两年来是下降的。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2022年度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3758万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2022年末人口为14.1175亿,经估算2022年我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为26.6千克。2020/2021年度我国食用油的消费总量为4254.5万吨;我国2022年末人口为14.13亿,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为30.1千克。也就是说,一年之内,我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下降了3.5千克。

为什么社会经济正在持续发展,而食用油消费量却下降了呢?

近日,粮油学会首席专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名誉会长王瑞元在上海举行的一场会上分析称,一是受疫情影响,国内餐饮业、集体食堂用餐的人数减少,同时以油脂为原料的工业生产等行业不景气,用油数量大幅下降。二是随着科普教育的加强,消费者对科学用油、健康用油的理念逐步建立,不少消费者开始认识到,油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虽然2022年我国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较2021年虽然减少了3.5千克,相当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一年的人均消费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下降了3.5千克并没有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我认为反倒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这充分表明了我国人均年食用油的消费量是可以逐步下降的。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食用油的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少吃油,吃好油的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王瑞元进一步分析。

对于我国消费者用油的消费趋势,佳格食品集团总经理曹博睿也有相似的洞察。在会后接受媒体群访时,他表示:“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从‘丰富’、‘尝鲜’逐渐变成了‘吃得健康、吃得均衡、吃得绿色’。在用油习惯上,消费者总体经历了由食用动物油为主到转变到以植物油为主。再到如今,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安全健康、口感优质和美味食用油,并且注重多元化用油。消费者对食用油品质化、健康化、多元化需求明显,‘低脂低盐’成为当下消费绿色健康饮食趋势,消费者开始关注油种所含的微量和营养元素。”

谈及植物油,曹博睿提及了葵花油这个品类。“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达96%以上,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以及镁、磷、钠、钙等营养物质,素有健康食用油之称。在过去十年,葵花油市场稳步成长,已渗透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国家庭,就全球市场来看,葵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即将超越菜籽油成为全球第三大油种。目前国内和发展中国家葵油需求量很大,多项政策维稳葵花籽油的供给,葵油市场未来可期。”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主任、博导,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神经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荣爽在会上也给了消费者一些科学用油的建议。

荣爽认为,科学用油分4个方面:总量、质量、来源和烹饪。从总量来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已经给了建议的用量,每天25~30克。而且,脂肪的摄入不能超过我们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从质量和来源上来说,食用油的脂肪酸构成比需要适合人体的生理,要把饱和脂肪酸的量控制到不超过热量的10%。对于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居民来说,烹饪的主要用油还是植物来源的油,植物来源的油和动物来源的油比,更大的好处就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此外,从烹饪方式上来说,油烟的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比较大,食用油烟点的提高对于热爱厨房热爱烹饪的来说,有保护作用。

标签: 食用油 过期 怎样 处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