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万物生长,也是野菜最为茂盛的好时节。而藜蒿作为南方人特别偏爱的一道野味家常菜,自是不能被大厨们忽略。
头图:摄图网
作者:陈兰
编辑:大凡
又到一年吃野菜的好时节。
每年春天,都是野菜生长最旺盛的时节,也是味道更好的时候。作为春天的馈赠,很多食客都希望在春天尝一口鲜,这时候大厨们就会应时节出一些野菜来满足食客的味蕾。
而藜蒿作为大家“尝春”的首选,也在众多野菜之中,脱颖而出。
野蔬上品,春季的藜蒿
藜蒿是什么?
藜蒿又叫芦蒿、柳蒿、水蒿、青艾等,是一种野生植物,一般长在湖泊草滩岸边附近,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较多。它的长相和艾草比较相似,所以也叫水艾。
作为一种野生的蔬菜,藜蒿因吃起来清香可口,清脆爽口而出名,它的嫩茎、芦芽和地下肥大的 *** 均可食用,并且有一种特殊浓烈的异香。
吃藜蒿是有季节限定的,那就是春季,因为春季的藜蒿最是爽脆可口。虽然目前藜蒿已经可以人工养殖,但还是得野生的才最够味儿。
有歌谣云: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烧,这里的月份指的是农历,说的是吃藜蒿要看时节,过了这个时节就只能是当柴烧的杆子了。
目前,市面上野生的藜蒿价格都快赶超肉类了,一斤要20-30元左右,大家纷纷称“真是菜比肉贵了。”
其实,藜蒿之所以卖那么贵也是有原因的,一是野生藜蒿本来就不如人工养殖的那么普遍,所以物依稀为贵。
二是,藜蒿主要以吃茎为主,吃的时候需要先摘去根茎上的小叶子,再留下嫩茎掐成一小段一小段,采摘起来也会比较麻烦,人工成本也更高。
三是,藜蒿一般生长在湖泊等有水的岸边,采摘时还要预防感染血吸虫(一种寄生虫)。
但尽管价格高,也不影响食客们对它的喜爱,在南昌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鄱阳湖里的草,南昌城里的宝”,这就足以说明藜蒿在食客们心中的分量。
而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也曾花大量文墨描写过藜蒿,如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黄庭坚的“蒌蒿芽甜草头辣”,以及陆游的“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等。
而且古代先民们对藜蒿的喜爱也一点不比现代人少。在《神农本草经》中,藜蒿就被列为野蔬上品。而描写过藜蒿的苏东坡更是作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把吃藜蒿和韭黄当为“尝春”的首位。
他还有首诗,“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说的是在京城里吃藜蒿都吃厌了,可见藜蒿在宋代已经是极为常见的蔬菜,明代的时候藜蒿还被作为贡品送给朱元璋享用。
那藜蒿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得大家如此趋之若鹜呢?
藜蒿,药食同源的野菜
首先,藜蒿的口感很特别。藜蒿吃起来有一种浓郁的清香味,而且外脆里糯,很少有纤维感,既可做主食亦可做配料,可熟食,亦可凉拌,色味极佳。
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是它是一种高钙食物,其钙含量比牛奶还要丰富,据调查得知,平均100克的藜蒿钙含量是牛奶的7倍,多吃一些对人的身体有极大的好处,当然它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证明其确实存在一定的营养价值。
而且作为一种纯野生的野菜 ,它们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经大自然雨露的滋养而长大,都是真正的纯绿色无污染的保健型蔬菜,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在吃多了油腻的食物之后,肠胃容易堆积一些脂肪,而藜蒿粗纤维更高,这时候吃点也能顺便清一清肠胃。
当然除了被当成蔬菜来吃之外,藜蒿还可以用来入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耳聪目明,防衰。中医认为其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利湿、杀虫之功能。
对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也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是很好的保健蔬菜。同时还能解鱼蟹毒,大家在享用鱼蟹时也可以点一盘藜蒿。也可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但藜蒿也有自己的食用禁忌,藜蒿性稍寒,纤维素含量高。正常人吃了它可以促进消化,但是胃肠功能障碍和脾胃虚弱的人吃了会患腹泻。所以,脾胃虚弱的人在食用时需格外注意。
藜蒿这样做,才能更吸客?
藜蒿虽然好吃,但挑选也是重中之重,如果不会挑选的话,那么吃起来就和吃草没什么区别。
关于如何挑藜蒿,经常买菜的老手们一定早就掌握了其中的诀窍。买藜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它的茎,因为藜蒿主要是吃茎,如果茎很粗,这样的藜蒿基本就已经老了。
所以在挑选的时候尽量选择细一些的,然后注意掐一下它的茎,看看脆不脆。如果易断,水分足,气味又比较浓,那就是鲜嫩够味的好藜蒿。
在处理时也要注意,摘叶子要顺着捏住藜蒿上部,从嫩尖往根部倒着捋,小心翼翼地摘,别伤了嫩尖。而且在处理茎时,绝对不能用菜刀切,因为会沾上铁腥味,影响口感,一定要用手折掐成寸许长的段。
藜蒿在中国虽然有着几千年的食用传统,但在 *** 方面花样却太多,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藜蒿炒腊肉。
藜蒿炒腊肉是每个江西人都爱吃的一道家常野菜,一直享有“登盘香脆嫩,风味冠春蔬”的美誉。而且江西人吃藜蒿的历史也已逾千年,“下到三岁刚会走,上到老人九十九”都爱吃藜蒿炒腊肉。有人还笑称,如果正宗的赣菜馆没有“藜蒿炒腊肉”,那就是不正宗的。
而藜蒿炒腊肉这道菜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以藜蒿为主,腊肉为辅炒制出来的菜肴,其做法也很简单。将藜蒿去根后的嫩茎切成段,腊肉切成丝,先炒腊肉,后加入藜蒿和葱段煸炒,加入汤料,片刻起锅即成。
根据饮食行业人的说法,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更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衬着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一口就足以让人难以忘怀,而腊肉金红微白的颜色搭配藜蒿黄绿相间的颜色,也会让人食欲大开。
当然,如果没有腊肉也可以用香肠或者五花肉代替,重点是带荤油,才更香。
除了和肉类搭配之外,还可以素炒藜蒿。做法也很简单,只需将藜蒿洗干净,切成段焯水,然后加油翻炒即可。当然,还可以凉拌藜蒿,将藜蒿茎切成长短一致的小段,焯水、冰镇,把原料与调味品捞匀让其入味即可。凉拌藜蒿这道菜是最能体现藜蒿鲜美的,而且清爽开胃。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藜蒿炒香干,藜蒿粑粑的吃法,这样做又是不一样的美味。
如今,春天已来,正是藜蒿好时节,各位大厨赶紧抓紧时间为自己的菜单添置一道“尝春”菜吧。
那关于藜蒿,各位大厨还知道哪些做法,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摄图网
南北方分别每个月份常见蔬菜的种植时间表以下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每个月份常见蔬菜的种植时间表:
北方地区:
1月份:大葱、蒜苗、姜、生菜、菠菜、萝卜、菜花、油菜、蘑菇、芽菜等;
2月份:菜心、芥菜、小白菜、生菜、油麦菜、菜花、豌豆、莴苣、甘蓝、芹菜等;
3月份:番茄、辣椒、茄子、豆角、黄瓜、西瓜、南瓜、丝瓜、苦瓜、冬瓜、葫芦、甜瓜、草莓、马铃薯等;
4月份:大白菜、油菜、菜花、芥菜、小白菜、生菜、萝卜、菜薹、芦笋等;
5月份:豆角、黄瓜、西瓜、南瓜、丝瓜、苦瓜、冬瓜、茄子、番茄、辣椒、甜瓜、草莓等;
6月份:花椰菜、卷心菜、西葫芦、豇豆、豆角、青椒、番茄、茄子、黄瓜、南瓜、西瓜、甜瓜、草莓等;
7月份:茄子、番茄、辣椒、豆角、黄瓜、西瓜、南瓜、丝瓜、苦瓜、冬瓜、甜瓜、草莓等;
8月份:葫芦、西葫芦、黄瓜、豇豆、豆角、辣椒、青椒、番茄、茄子、南瓜等;
9月份:大青菜、小白菜、生菜、芹菜、萝卜、菜花、油菜、莴笋、芽菜等;
10月份:白菜、菜花、菠菜、莴苣、芹菜、葱、大蒜、洋葱、萝卜、马铃薯等;
11月份:甘蓝、油菜、菜花、小白菜、芹菜、萝卜、生菜、莴苣、大葱、蒜苗等;
12月份:油菜、菠菜、生菜、萝卜、莴苣、大葱、蒜苗、白萝卜、姜等。
南方地区:
1月份:大葱、蒜苗、萝卜、生菜、小白菜、豆芽、芹菜、菜心等;
2月份:韭菜、香菜、生菜、菠菜、莴苣、白菜、豆角、芸豆等;
3月份:萝卜、甘蓝、青菜、油菜、小白菜、菜花、牛蒡、春菜等;
4月份:豆角、茄子、番茄、青椒、黄瓜、冬瓜、菜薹、萝卜、芥菜等;
5月份:茄子、苦瓜、丝瓜、冬瓜、黄瓜、芹菜、菠菜、蒜苗、韭黄等;
6月份:西葫芦、冬瓜、丝瓜、南瓜、黄瓜、青椒、辣椒、番茄、豆角等;
7月份:番茄、西红柿、辣椒、绿豆、豆芽、豌豆苗、四季豆等;
8月份:绿豆、豆芽、青辣椒、西红柿、豌豆藤、四季豆、长茄子等;
9月份:四季豆、青辣椒、西红柿、豆角、韭菜、芹菜、油麦菜、生菜等;
10月份:油麦菜、芹菜、萝卜、韭菜、白菜、紫甘蓝、大葱、姜、洋葱等;
11月份:白菜、生菜、韭菜、芹菜、甘蓝、菜花、茎花、豌豆、草莓、梨等;
12月份:韭菜、白菜、茎花、甘蓝、卷心菜、花菜、梨等。
注:以上为种植时间的推荐,实际种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
在今年的冬奥会上,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等成绩的时候吃了两口韭菜盒子补充体力,一时间把这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美食带上了国际舞台。
图源/新华社 记者薛玉斌摄
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韭菜也是家的味道。每个人小时候一定都吃过妈妈或奶奶包的韭菜鸡蛋馅饺子。热腾腾的韭菜饺子再沾上点醋汁,别提有多香了!
图源/123rf
爱吃韭菜的食客,大概率也爱吃韭黄。但是你们知道韭菜和韭黄到底是什么关系吗?
其实韭黄和韭菜同属于百合科草本植物,也可以说它俩本就是一种蔬菜。韭菜在没有光照也就是黑暗的环境中生长,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于是就长成了黄色。
明明是同一品种,韭黄的价格却比韭菜贵上不少,这是因为韭黄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农户在种植韭黄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心思给韭黄提供一个相对合适的生长环境。比如在贵州的小山村,这里的村民就会给韭黄“盖房子”。
图源/闪电新闻
01
“一窝菜”养活几代人
中国韭黄看贵州,贵州韭黄看普定。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韭黄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韭黄,也因最早种植韭黄而得名。
这个村种植韭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韭黄村,由原白旗、新寨、打油、田坝四个村合并而成,最早发现韭黄并种植这一特殊品种的,是当时的白旗村。
图源/多彩贵州网
一开始,白旗村村民种植的是本地野生韭菜。一次,村庄遭遇泥石流,嫩绿的韭菜被冲压在泥土下。10余日后,就在人们痛惜今年的收成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人们将韭菜从泥土中挖出,被泥土覆盖过的韭菜挖出后竟变为金黄色,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图源/中新网
因祸得福的白旗村村民就这样意外发现了通过培土来遮光的韭黄种植技术,并通过实践逐渐掌握了这项技术。于是这里便成为贵州最早种植韭黄的地方。
后来随着韭黄产业的持续发展,以白旗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打油、新寨、田坝等4个村的“韭黄村”便诞生了。而这里种出来的韭黄,也被称为“白旗韭黄”。
图源/中新网|贵州
到上世纪50年代,在韭黄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韭黄。为了更好地使用培土种植韭黄,村民们会在地里隔一定的距离垄起1.2米的泥土,当地人称之为“挖战壕”。将韭黄的茎埋于土中之后,在1个半月的生长周期内,韭黄每长高一截,就得再捂住一截,共实施4次盖土,直至垄土高度在1.5米左右。
图源/中新网
后来,村民在种植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双沟式种植 *** 。但即便如此,“战壕式”的韭黄种植 *** 产量还是不高。
一方面这种培土遮光,需要韭菜长一点用土埋一点,费时费力;另一方面,虽然种植韭黄的村民们很多,但都是各种各的,整体产业小、散、弱,不成规模。在降雨增多涨水时,还会严重影响韭黄的产量。
直到一个退伍老兵的出现。
02
给韭菜“盖房子”的之一人
杨守亮,土生土长的韭黄村人,也是个在边境作战过7个月的老兵。退役后杨守亮自主创业做起蔬菜生意,率先致富。
图源/三农群英汇
2008年,当地镇党委找到退伍后做生意的杨守亮,希望他担任村主任,把韭黄村发展起来。本着“一人富不算富,我和群众一起富”的想法,杨守亮同意了镇党委的安排,回到村里任职起了村主任。
经过考察,杨守亮非常看好韭黄市场,并下定决心要把韭黄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韭黄虽然在中医中有着非常多的功效,也是当地人非常喜欢的美食。但是在当时村民的观念里,韭黄太过寻常,而且种植 *** 费时费力。大面积规模化种植,谁来买这么多韭黄呢?因此,杨守亮要将韭黄发展成为产业的想法,受到了很多村民的质疑。
图源/三农群英汇
2014年杨守亮当上韭黄村党委书记。上任后,杨守亮带领村干部,白天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去,和全村的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贫困群众谈心,晚上和村“两委”成员探讨交流,查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图源/掌上安顺
杨守亮下决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韭黄产业。他带领村民改进种植技术,用无毒材料 *** 的黑桶遮光代替了费时费力的培土遮光法,提高种植效率。
图源/ *** 报
同时,为了打开销路,他带头组建销售队,到贵阳、广东、浙江等地跑市场,为无公害韭黄寻找销售渠道。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跑通了韭黄的销售市场,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韭黄村也逐渐成为全国更大的韭黄种植基地。
图源/三农群英汇
03
韭黄的升级蜕变
为了打出“白旗韭黄”的名气,韭黄村还组织注册了“白旗”商标,并积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到2015年,“白旗韭黄”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有了韭黄村的成功经验,2016年,普定县将韭黄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并投入1.72亿元到全县172个村中,助力各村自主发展韭黄产业。
如今普定县种植规模已达10万亩,有3个大型韭黄交易市场,产品销售至京津冀、东三省和珠三角等地区,不仅是全国韭黄生产面积更大、种植区域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韭黄销量更大的地区。
这里也因此被誉为“韭黄之乡”。
图源/普定县广播电视台
2018年,安顺市 *** 组织全市退伍后担任村支书的“兵书记”,开展了一次培训,杨守亮也参加了这次培训。回来以后杨守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为何不把退伍军人在部队所学的知识和作风用起来呢?
图源/中国民兵
于是,杨守亮将全村68名退伍军人组织起来,把1名班长带9名战士的“1+9”模式带进村里,变成一个兵书记加九个班长,组成战斗班组。重新唤醒这些退伍军人的战斗 *** ,组成了韭黄村的一支“韭家军”。
图源/三农群英汇
到2019年,韭黄村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将近1.6万元,村集体经济达103万元。
到2021年,种植规模更是达到了5600多亩,村里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三倍。韭黄成了村民们的“黄金草”,韭黄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如今的韭黄村,一排排的新房子,蜿蜒盘旋的公路,和生机勃勃的韭黄产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图。今后,韭黄村也会在普定县的带领下,更加坚定地在韭黄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上前进。
超级乡村研究所
韭黄村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三农群英汇》兵书记的“黄金草”
<2>《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丨贵州普定:10万“金土地” 炼就全国韭黄种植之一大县》
<3>《探访中国韭黄之一村:“一窝菜”养活几代人》
<4>《「韭黄产业系列报道之一」“一窝菜”如何养活几代人——探访中国韭黄之一村》
<5>《弥渡韭黄之一村,“一窝菜”捂出来的幸福生活!》
<6>《脱贫攻坚 代表在行动 | 杨守亮:发挥代表作用 驱动韭黄村华丽蜕变》
- END -
普定韭黄俏销东南亚市场人民网-贵州频道
“韭黄轻点放,别压坏了!”来自福建的客商陈加楠叮嘱搬运韭黄装车的群众,一边忙着往韭黄采收地里赶。
近年来,普定县大力发展“三种一养”产业。特别是选中韭黄产业作为产定的主导产业以来,普定县韭黄种植规模已达10万亩,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余亿元,可带动1.3万户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韭黄种植之一县。
2019年,专注于香菇等农产品生意的福建客商陈加楠来到普定,就被普定韭黄深深吸引。经过几个月的考察,陈加楠决定到普定来发展韭黄产业,代加工韭黄的同时,将普定韭黄推向国际市场。
得知普定县化处镇水母和流域韭黄基地正在收割韭黄,陈加楠赶忙来到地里,看见满地金灿灿的韭黄,急着叮嘱工人,小心对待自己的“宝贝”。
“全国各地的韭黄产地我都有走过,当下这个季节,普定这边的韭黄是没有对手的,长得金黄漂亮、口感又好。”陈加楠说,自己出国跟人洽谈香菇生意时,总会带上一把普定韭黄,好吃的评价不光来源于自己,更多的是尝过普定韭黄的外国人。
通过合作,普定鑫隆苑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陈加楠的祥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2.1元/斤泥巴韭黄收购,普定鑫隆苑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种植,清洗和销售则由陈加楠负责。为使保存好普定韭黄原滋原味原样销售到客户餐桌,陈家楠在焦家村投入了真空预冷机包装设备,使普定韭黄在保质期延长到10天左右。
初夏,走进韭黄清洗基地,80余名工人正在忙着清洗韭黄。普定鑫隆苑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石权贵介绍,签订合同以后,无论市场价格怎样波动,基地都以固定的价格出售韭黄,既保证了韭黄的价格,还稳定了工人的收入,销售有专人负责,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现在,陈家楠通过自己多年经营蔬菜的途径,把普定韭黄卖到了东南亚的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自今年4月底开始收割韭黄起,普定韭黄已出口累计十余万斤。(文/图 梅世桂)
韭黄丰收“冬闲”变“冬忙”新华社兰州12月17日电(记者马莎、龚哲)冬日里,暖阳下,韭黄丰收,遍地金黄。临近冬至,正值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张家大坪村韭黄开镰,“冬闲”变“冬忙”,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尽享丰收喜悦的场景,构成了冬日麦田里一派灿烂的丰收景象。
当地村民正在收割韭黄。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掀起麦草“棉被”、拨开泥土“外套”,顶着一头金色“爆炸卷”的韭黄哈着热气冒出头来。凿开沟槽、拿起韭镰,“老把式”们将镰刀插入土中,两手握住长柄向后拉拽,韭黄与泥土彻底分开。
“割韭黄是个技术活,新人很难上手。”48岁的张正荣正哼着小曲收菜打捆,不到一首歌的功夫,十几捆根茎粗壮、叶片肥美的韭黄便堆砌在了高高隆起的田垄上。在他身后,72岁的父亲张惠成也在开镰收割。
“收割韭黄流程复杂,各家各户需要互帮互助才能完成。”张正荣表示,每到韭黄丰收,掌握“核心技术”的张家爷俩就成了村里的“红人”,“档期”被排得很满。
当地一村民正在展示收割好的韭黄。 新华社记者 龚哲 摄
“今年我家韭黄收成好,3亩地能收1万多斤,已经卖出去3000斤了。”张正荣介绍,自家种植韭黄已有几十年的时间,韭黄是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单靠韭黄,一年就有超过10万元的收入。
西固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苹说,张家大坪村采用“麦草覆盖”的传统古法种植出的韭黄,不仅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宝贝”,更成了大城市食客餐桌上的“新宠”。愈加便利的交通配上直通田间地头的电商,让深山里的“小可爱”跑得更远。
当地一名小孩站在韭黄丰收的地里。 新华社记者 龚哲 摄
今年以来,韭黄通过电商销往北京、广州、西安等地。据悉,张家大坪村今年韭黄种植面积达520亩,年产量约91万公斤,年产值1560万元,韭黄种植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人均年收入达到2.4万元。
“以前收割韭黄时还能忙里偷闲刷刷手机放松一下,今年不行,休息的时候我还得忙着研究 *** 销售、给韭黄拍照,把韭黄更好看的一面展现给顾客,让更多人尝到咱家韭黄的味道。”张正荣说。
韭黄是韭菜吗?只在黑暗中生长,种植3年才能收获,越冷越值钱导读:这菜只在黑暗中生长,种植3年才能收获,8元1斤冬季更好卖
冬天就要到了,而在这个季节有些冬天才能吃到的蔬菜又开始上市了。在平时我们所吃的蔬菜,一般都是种植几个月就收获了,有些生长期短的蔬菜只要个把月就能收获。
而有一种蔬菜,它堪称是“蔬菜界的哪吒”,要生长3年才能上市,并且生长过程还不能见光,如今又要开始上市了,一斤卖到8元,天气越冷越值钱。你们猜到它是什么了吗?它就是有着“韭菜之皇”称号的“韭黄”。
“韭黄”是韭菜吗?
韭菜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种蔬菜,它在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并且在近些年它还因为容易种植,割了以后还能继续生长,种一次能连续采收多年等优势,还受到了很多城里人的喜爱,常把它种植在阳台上。
不过,韭菜虽然常见,如今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韭菜售卖了。但是吃过韭黄的人却并不多,好些人对其不太了解,也一直认为韭黄是韭菜的一个变种。那韭黄是韭菜吗?
关于韭黄的起源,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在古代的时候有个小村子,专门种植韭菜。但是有一年却遭遇了严重的泥石流,导致很多的韭菜种植地都被泥沙给掩埋了。
菜农们在灾后清理自家的菜园子,就发现里面有不少叶子是黄色的韭菜。出于好奇,也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菜农就把它带回去吃了,发现比韭菜还要好吃。于是当地的人就特意尝试去把韭菜种植在不见光的环境中,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摸索,于是就有了“韭黄”。
从这个传说故事也看得出来,韭黄就是韭菜,只是生长环境和种植 *** 发生了改变而已。而且我国种植韭黄的历史非常的悠久了,据史料记载在我国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栽培和食用韭菜了,而韭黄作为韭菜的“小弟”,栽种的时间要晚得多,目前学者们普遍的看法是在大概在北宋时期韭菜就才被广泛种植。
可别看韭菜种植的时间玩得多,可一点不影响大家对它的喜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它还是宫廷贡菜,是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的奢侈菜。因为韭黄的谐音是“久”“皇”,寓意非常好,再加上它口感好,味道佳,特别是营养价值也很高,所以在过去一直都是宫廷贡菜。
韭黄如何种植出来的?生长三年才成熟
在古代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吃不起韭黄的,都是富贵人家才能偶尔吃一下,就是因为它是比较稀少的。即便是到了今天,韭黄的价格也要比韭菜贵得多。昨日在市场就看到有人售卖韭黄,一问价格要8元钱一斤,而韭菜才1块多钱一斤,这就是差距。
而韭黄的价格比韭菜贵得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种植比韭菜麻烦多了,并且生长期很长,一般要3年才能成熟。
韭黄就是把韭菜种植在无光的环境中,而且它可不是像韭菜一样直接种植的,先要种植韭菜,然后移栽。一般都是让韭菜在露天的环境生长2-3年的时间,就是让它的根部吸收足够的营养,然后再把它移栽到准备好的土地中。
再移栽之前,必须要先整地做畦,这样做也是为了方便后续的取土。栽种下去后,就要施足底肥,比如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等,同时还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
之后就是培土了,这个也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把之前的土壤一层层覆盖在韭菜上面,同时也要勤浇水、施肥。当田间长出杂草了,也要及时清除。如此大约经过10天左右,就能看到有绿色的韭菜长出来了。
韭菜生长的关键期也到了,要想它变成韭黄而不是韭菜,就必须给其遮光处理,让其一直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因为韭黄不像韭菜是绿色的,就是因为它没有叶绿素,而只有叶黄素。叶黄素遇光就会变成叶绿素,从而进行光合作用。
在遮光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覆盖黑色塑料膜,然后再盖一层不漏光的秸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起到良好的遮光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暖作用。毕竟韭黄都是在立冬节气后才开始生长、上市的,尤其是春节期间会大量上市。
当韭黄遮光生长20天左右,植株长到35㎝以上就可以采收了。而且它的采收和韭菜差不多,都是挨着地面全部割下来。
而且收割了以后,它还会继续生长,只要种植地的土壤肥沃,管理得当一个月平均能收割两次,种一茬能收割4-5次,平均亩产量有1500-2500斤,虽然其产量不算太高,但是价格贵啊,因此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
写在后面
在北方地区一般韭黄都是种植在大棚里面,因为北方地区冬天太冷,而种在大棚里面的管理起来就方便一些,这样的韭黄往往是稻草覆盖遮光,因此长得短一些,却容易卷曲起来。
而南方地区的则多数是把韭黄用瓦罐,或者是特制的塑料桶来遮盖,这样的韭黄瓦罐多高它就长多高,并且韭黄叶片很直,颜值也就更高一些,自然价格也要贵一点。
但是它们的营养价值都是差不多的,吃起来的口感和味道也是相似的,都是非常鲜嫩可口的。韭黄由于是在冬季上市,而且天气越冷产量就越受影响,因此价格也就越贵。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也明白了,韭黄的生长过程比韭菜复杂得多了,一般都要两三年才上市,并且种植起来也更费心,所以在价格上它也会比韭菜高也不足为奇了。
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韭黄,还是韭菜呢?另外你知道韭黄和蒜黄的区别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韭黄香里说丰年新华社兰州1月11日电题:韭黄香里说丰年
新华社记者任卫东、谭飞、侯韶婧
“开镰咯!”此起彼伏的劳动号子响震原野,农夫农妇齐齐举起草叉翻动麦草。隆冬时节,雪都盖过了几茬,西北大地上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掀开草席,拨开麦草,一排排打着“自来卷”的鹅黄色作物呈现在眼前。元旦和春节之间,正是韭黄卖得更好的时节。
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柳沟街道张家大坪村,韭黄就更加金贵。四五十年来,这里的村民坚持古法种植韭黄,一年只收一茬。
每年11月份,村民们都会在韭黄地里填上油渣,盖上麦草、草席。油渣起到保温的作用,草席和麦草则是韭黄更好的“棉被”。农历冬月到来年二月,村里的韭黄就陆续进入了收获的季节。揭草席、掀草、开沟……从盖着层层“棉被”到进入市场,韭黄光收获就需要十几道工序。
“一般人割不了韭黄,得‘把式’来割。”张家大坪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张惠鹏告诉记者。挖土开沟完成后,一排排韭黄冒出头来,田垄高高耸起,70岁的“老把式”张惠成登场了。
张惠成老汉拿起割韭黄专用的“韭镰子”,在地头比划了下,把镰刀伸进土中拉动。不一会儿工夫,一排成熟的韭黄就混着泥土倒在一旁。他介绍:“割韭黄不仅要力气,更要技巧。割得深了容易伤根,割得浅了就影响收成。”
张惠成种韭黄可以追溯到40年前。古法种植工序繁琐,十分耗费人力,但种出来的韭黄品质好。村民们在市场上尝到了甜头,古法种植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张惠成自豪地讲:“我们的种法是纯原生态的,质量是我们村韭黄的根。”
蔬菜经销商韩源成每年冬天都在甘肃各地收购韭黄。他说,张家大坪村生产的韭黄色泽明亮、口感柔嫩、味道鲜美,“韭黄味儿”十足,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今年他从张家大坪村收购的韭黄更高价能达到每市斤11元钱,在他收购的韭黄中价格更高。
目前,全村韭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99亩,按亩产3000斤计算,今年全村能收获韭黄超过200万斤,收入约1500万元。村上299户人家大多在城区买了房、开上了小汽车。韭黄,让张家大坪村从40年前的贫困中走出。
张惠成家里5亩地,平均每亩地产出3000斤韭黄,今年收入超过5万元不成问题。不过对他来说,古法种植韭黄并不只意味着赚钱。
受到市场竞争影响,今年的韭黄价格不太稳定,但是许多村民认为,坚持古法种植,保证高质量才是出路。对韭黄这个几十年来他们赖以生存的作物,村民们有着特殊的感情。“咱们兰州人,谁过年不吃顿韭黄饺子呢?用古法种植韭黄在我们心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传统。”张惠鹏说。
种植 *** 也在与时俱进。为了更好地经营村里的韭黄品牌、保证质量,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每年村里都专门聘请农技专家为村民授课,韭黄地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病虫害,村民都能直接在微信群里请教专家。
西固区 *** 正在为韭黄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准备吸引投资建设田园综合体,挖掘古法种植的文化内涵,把张家大坪村发展成乡村旅游度假村。张惠鹏说:“希望让更多的游客尝到我们原生态、高品质的韭黄,感受到我们古法种植韭黄的农耕文化。”
11日,西固区 *** 专门在村里举办了“韭黄开镰节”,村民集体在节会上祈福,跳起军傩舞,敲响太平鼓,盼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祈福结束后,几十户人家来到地头齐齐开镰收获。
韭黄收获需要集体劳作,往往几户人家二十多口人齐上阵。农妇们跟在“把式”后面把韭黄拨干净、打成捆儿、晾在地头。她们说:“割下来的韭黄要晒一晒,越晒越金黄。”地里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地头上早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一捆捆韭黄仰在地头,叶黄如金、茎白如玉。(完)
韭黄是怎么种植出来的?韭黄有哪些种植技巧和管理技术要点?韭菜和韭黄是很多人平时很喜欢吃的两种鲜嫩蔬菜,但在价格上韭黄要比韭菜更贵,种植韭黄的整体收益要比种植韭菜更高,但韭黄是由韭菜培养转化而成的。我们常说的韭黄,也叫韭菜黄、黄韭菜、韭菜白、黄韭芽,我们这里一般把韭黄叫做“韭菜黄”,不知道你们哪里把它叫做什么名字呢?
也许有很多人会好奇韭黄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也许有很多人想自己种植韭黄,当然了,也有许多知道韭黄种植 *** 但自己又不能种出高产优质又软嫩韭黄的农民朋友。今天这篇文章呢,农技小背篓就给大家讲一讲韭黄的种植管理技术。喜欢韭黄的朋友,或者想种植优质韭黄的朋友,都可以认真看一看、学一学。
其实,种植韭黄的过程并不复杂。简单地来说,韭黄就是韭菜培土/覆盖、遮光软化后在不见光的环境下种植出来的,韭菜新长出来的叶片因为长期处于不阳光的黑暗环境下就无法合成叶绿素,也就会长出来我们常见常吃的黄白叶或淡黄叶的鲜嫩韭黄(绿叶无光就会退绿变黄),如果韭黄种植管理比较好的话,韭黄可以连种多年、每年可以连续采收多次。
虽然韭黄的种植过程看着好像复杂,前期和种植韭菜叶也差不多(后期转化步骤是重点),但真要想动手去种出优质的软嫩韭黄,估计很多人都会因为“眼看会了,手却没学会”而种不出好韭黄,或者种出来的韭黄越割越差。因为,种植韭黄是有很多技术操作与田间管理要求很高的环节步骤,每个环节或步骤做不到位,也就不能顺利种出优质的韭黄来。比如说培养壮根、割青软化、移根入壕、培土遮光、温湿度控制、水肥管理、通风防闷等等。
一、如何合理挑选韭黄的品种?
韭黄是由韭菜培育软化而种植出来的,因此,要想种出高产优质的韭黄,之一步就要先选择好培育韭黄的韭菜品种,因为韭黄的品种基因特性从根本上决定着韭黄长势、产量和品质,这就像人的遗传基因一样。但市场上的韭菜品种那么多,我们又该如何去挑选呢?
①种植韭黄,首先应当选择耐弱光性较强、容易软化培养、株型直立、不宜倒伏的韭菜品种。
②种植韭黄,建议尽量选择叶片肥厚、粗纤维较少、口感鲜嫩的韭菜品种。
③种植韭黄,建议选择生长速度快、高产稳定、分蘖能力较强、抗病害能力就好的韭菜品种。
④种植韭菜,应该根据种植季节和成熟采收上市时间,然后去灵活耐低温或耐高温、早熟/中熟/晚熟的韭菜品种,因为韭黄不仅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培育种植(主要是春秋两季种植为主,大部分地区以秋季种植冬季上市为主),而且韭黄的种类还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之分。
二、如何选择与处理韭黄的种子?
韭黄大部分都是使用种子播种育苗培养种植的,种子的质量对韭黄种植后的长势影响非常大。为了种出优质高产的韭黄,在选好品种以后购买选择种子时,应当挑选籽粒饱满充实、种皮新鲜光亮、无病害/无虫害、无任何损伤口的种子。除此之外,种植韭黄建议使用当年的新韭菜种子或者存放一年的韭菜种子,如果韭菜种子超过2年,播种后会大幅降低发芽率。
选好种植韭黄所使用的种子以后,在播种前应当提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种子处理工作:
①播种前3-4天,选择晴天提前把种子取出来放在阳光摊薄晾晒一下,一是灭杀种子表面的残留病菌,二是促进种子破除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活性。
②在播种前,建议采取浸种催芽的方式提高种子的发芽出苗率。具体做法是:①把种子先用50-53度左右的温热水一边连续搅拌一边连续浸烫15分钟左右(种子杀菌),然后捞出种子放在28-32度的温水中连续浸泡12-24个小时(让种子软化吸水,此期间搓洗种子且捞出漂浮在水面的干瘪种子);②把浸泡的的种子再放入2%的多菌灵药液中浸泡15分钟(进一步对种子杀菌处理);③把药液浸泡过的种子捞出来冲洗干净后,用干净湿纱布包裹起来放在20-25度左右的环境中进行保温保湿催芽(加快发芽出苗速度、提高出苗齐壮度),等到70%以上的种子“露白”或“露尖”后即可准备播种。
三、韭黄种植地如何挑选与整理?
韭黄种植地(包括苗床地和栽种地)的质量,会直接影响韭黄种植的长势好坏。因为韭黄和韭菜一样,一怕重茬,二怕根部土壤环境不良,三怕土壤积水积涝或土壤干旱不保水(需水但不能存水)。除此之外,韭黄幼苗长到好不好、长得装不装,韭黄后期产量高不高、品质好不好,与韭黄能够形成形成健壮发达的根系有直接性的关系,而优良适宜的土壤环境且种植前精整土地,才能让韭黄长到更快、更壮且更高产、更鲜嫩。
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种植韭黄时参考以下几个选地标准:
①最近2-3年没有种植过葱、姜、蒜、韭菜的土地;②土地要求土壤疏松通透、土层肥沃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地势平坦或较高、既能保水保肥又不漏水漏肥,土壤类型以轻沙质的沙壤地块为佳。
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种植韭黄时参考以下结整地要求:
①提前半个月把土地进行25-30公分的深翻(建议晒地时间不要低于10天),并结合土地翻耕通过撒施生石灰、杀菌剂/杀虫剂颗粒剂或粉剂对土壤进行杀菌灭虫处理。②播种定植前结合整地做畦每亩施入2500公斤以上的腐熟农家肥(一定不能直接用生粪)或200-400公斤的商品有机肥+40-50公斤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者用尿素+ *** 钾+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代替复合肥)一次性施足底肥;③韭黄整地做畦时可以参考畦宽2.3-2.5米左右(每畦播种4行、行距35公分左右),具体做畦的长宽大小根据地块大小去灵活调整;④整地做畦时,一定要注意在畦两侧留出适量的空地,而且整地做畦时要提前挖好“三沟”(既厢沟、腰沟、围沟)且沟与沟接连畅通,以防下雨或浇水时因为排水不畅而造成田间积水韭黄死苗死棵。
四、如何确定韭黄播种与移栽定植的合理时间?
韭黄大体上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春季和秋季种植的比较多,如果要说种植韭黄最多的季节当属秋季了。
(一)关于韭黄的播种时间
在春季韭黄和秋季韭黄的种植时间上,一般春季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种植比较合适,而秋季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底前后种植比较合适。种植韭黄的时间主要是看当地的温度条件,因为最适合韭菜种子发芽的温度是15-18度,最适合韭黄茎叶生长的温度是16-24度且昼夜温差10度左右。因此,种植韭黄时,播种时建议地下5-10公分土壤温度稳定在15-18度左右(地温低于12度时不可播种,土温高于25度以上也不可播种),在韭黄茎叶生长期时保持18度左右的温度更适合它的又快又健壮的生长。
(二)关于韭黄的移栽定植时间
对于播种育苗的韭黄,当我们播种的韭菜种子发芽出苗后且长出4-5片叶(3-4叶1心)且苗高达到16-18公分左右时,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起苗移栽定植了。
知识点补充:种植韭菜类的作物,种植后之一年一般要以培养健壮根系为主,举个例子来说,春季播种育苗的韭苗,一般需要夏季培养壮根,等到秋季降温后再进行定植,而且当年冬季一般不要转化收割韭黄,这样做能够大幅提高韭黄后期的持续生长能力、提高韭黄后期的采收质量/产量及品质。
五、如何进行韭黄的播种与移栽定植?
(一)关于韭黄的播种 ***
韭菜种子播种的 *** 有很多种,比如说直播、条播等,在提前整好地、做好畦、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提前在种植畦上开好播种沟并浇透底水,等到浇水后地面的水分全部渗透到地下以后,再把种子按行、顺沟撒播到“凹”性沟里去,种子播种完以后再在种子上方撒盖上一层1.5公分左右后的细沙土,最后覆盖上地膜(或覆盖上秸秆稻草)进行保温保湿促进种子快速发芽出苗就行了,种子上方覆盖的地膜或秸秆稻草等到种子出苗后应当及时撤除掉。
一般来说,韭黄播种时每亩播种的韭菜种子量掌握2公斤左右即可。
(二)关于韭黄的移栽定植 ***
韭苗在长到4-5片叶或株高16-18时,这个时候就要进行起苗移栽了(土温必须在12度以上)。提前水进行保根起苗,挖出来的韭苗把过长的叶片剪刀1/3、剪掉根部末端的须根,然后按照15-20公分左右的株距进行定穴栽种,栽种时每穴栽种3-5株苗。
在栽种韭苗时,覆土定植的深度一般在10公分左右,具体栽种深度应当一“上不埋叶翘、下部露韭根”(以叶片与叶鞘交接处为准)为标准,韭苗栽种后浇透一次定植水(2-3天后划锄破除板结的表土层),然后保持白天25-28度、夜间18-20度左右即可,等到缓苗成活后开始生长茎叶时,再把温度适当降到18-22度左右即可。
六、如何做好韭黄种植上的水肥管理?
种植韭黄时一定要记住一个水肥管理的原则——勤施肥而不施浓肥,勤浇水而不能积水。
在完成韭黄幼苗的移栽定植后,等到韭苗开始萌发嫩芽新叶以后(说明栽种成活了),这时候可以及时补浇一次缓苗水(如果苗弱可以适当追施一些尿素等氮肥进行提苗促长),此后浇水建议按照“地面见干见湿”的原则保持地下土壤始终湿润而不潮湿就可以了(有利于培养健壮发达根系)。种植韭黄浇水时,可以结合追肥每隔10-15天左右小水勤浇,但一定不能浇水量过大,一旦浇水后造成田间积水,就很容易造成韭黄倒伏、腐烂、死亡(韭菜不耐涝、不耐积水)。
在韭黄的定植后到割青前(割青是培养韭黄很重要的一步,后面会具体讲),一般需要在株高25公分、株高35-40公分时分别追肥一次,一次促进韭黄快速健壮的生长,使韭黄茎秆变得更加粗壮、叶片更加肥厚鲜嫩,追肥的种类以尿素为主,每亩每次追肥量掌握在10-12公斤(也可以搭配4-6公斤的 *** 钾),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用磷酸二氢搭配螯合钙钾喷施2-3次。(补磷促根,补钾壮棵,补钙防烂)
七、如何做好韭菜的割青遮光软化处理?
种植韭黄时,割青就是割掉韭黄早期生长出来的绿色叶片,遮光就是让韭黄新叶保持黑暗环境变成黄白色,软化就是韭黄的茎秆变软。 所谓韭黄的割青,就是在韭黄苗株萌发新叶上方的位置把所有地上绿色韭叶割掉,然后通过培土或覆盖黑色地膜的 *** 让韭菜苗新长出的叶片转化成黄白色或淡黄色的韭黄叶。韭黄割青,一般在之一次培土后10-15天或者在利用拱棚黑膜覆盖前进行。一般韭黄割青后2-3天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培土或者进行覆盖黑膜处理。
(一)连续培土软化
种植韭黄要想通过培土软化(培土还可以预防韭黄倒伏腐烂),此法在农村种植韭黄用得比较多。韭黄一般需要连续培土3-4次左右(培土到采收前一个月左右),之一次培土前要先追肥和浇水。一般来说,之一次在苗高40-50公分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在之一次培土后10-15天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前,要在保留地上4-5公分茬口的基础上割掉蒜黄地上的绿色叶片,等到伤口愈合后再进行培土),每次培土的厚度掌握在20公分左右,每次培土的高度不要超过苗株的芯叶或茬口,建议每次培土的高度掌握在苗株分杈下方1-2公分部位,如果培土过深则则会严重降低蒜黄后期的产量或造成韭黄在土下不透气而大面积发生腐烂。一般韭菜连续培土一个月后即可进行正常采收了。
(二)拱棚黑膜软化
提前把韭黄种植地内的各类枯叶、杂草等清理干净,然后把保留地上4-5公分茬口割掉地上的绿色叶片,及时浇水一次,浇水2-3天后,及时用黑色塑料薄膜搭建一个黑色小拱棚,利用黑色地膜覆盖严实只留茬口的韭菜根茎(让韭菜处于黑暗的环境中生长,注意在两头各留一个通气散湿孔,否则容易造成韭黄不透气而腐烂),此后每次韭黄收割后揭开黑色地膜及时浇水施肥松土促进生长,等到韭黄株高长到25-30公分左右再及时用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促进软化,以此循环操作。
(三)覆盖草帘软化
在对韭黄苗完成地上割青以后,等到新叶长到12-15公分高时,此时用稻草等编织的曹林对韭黄的畦垄进行覆盖,覆盖草帘时要注意必须让草帘下方完全不透光处于黑暗的环境,覆盖草帘后要及时用清水把草帘喷湿(湿润但不滴水),以防草帘下湿度过大而造成韭黄发生病害或发生腐烂等问题。
注意:在对韭黄进行遮光软化处理期间,要让它长期处于不见阳光的黑暗环境中,但也不能长时间的让它处于一点光不见、一点风不透的环境中,否则这样的韭黄不仅长不好,还容易腐烂变质。一般来说对于覆盖遮光软化处理的韭黄,再遮光覆盖的前2-3天一般不要让它见光,但3-5天后一般要在早晚掀开覆盖物让它透气见散光1-2个小时,一是让它吸收一点散光更好的生长,二是让它透透气避免湿度过大而闷烂。
八、如何对韭黄进行合理采收?
在韭黄割青遮光软化后20-40天时(夏秋采收期早、冬春采收期晚),这个时候就差不多可以进行收割了,一般韭黄可以连续进行采收,一般一年采收3-4次就可以了,如果过勤过度的去收割韭黄,容易造成根系衰弱、茎叶生长无力而不利于后续继续进行高产优收。
在收割韭黄时,一般需要等到韭黄长到40-60公分左右且苗株顶部刚开始萎枯时进行;在收割韭黄时的更佳温度条件是18-25度左右,应当选择晴天掀开覆盖物或扒出韭黄根部,然后在韭黄根部距离地面1-2公分左右的位置进行平割即可。
韭黄每次收割后风凉2-3天等伤口愈合受都要及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10-12公斤尿素即可)并撒盖细沙土,以此促进收割后的韭黄能够更快的重新生长出茎叶。
对于刚收获的比较鲜嫩的韭黄,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先清理干净腐烂的茎叶,然后捆成把束放在地窖中进行存储保鲜。
韭黄露地覆膜栽培技术,种植过程中这些细节不能少,一起学学韭黄采用露地覆膜栽培技术可以进行1 a定植,连续多年生产韭黄。选择农作物秸秆作为覆盖的材料,成本比较低且使用率很高,更大限度地实现安全生产。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其经济效益要高30%左右。针对广西地区的韭黄栽培现状,着重分析韭黄露地覆膜栽培技术的应用。详情如下:
一、韭黄品种选择
韭黄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最后种植的成败,也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通过多地区的引种对比,进行多年的实验和示范,最后选择犀浦韭品种。这种品种不仅栽培时间比较长,且具有稳定的性状、品质鲜、嫩、脆。另外,其产量比较高,抗寒和抗热能力比较强,适合一年四季种植。
二、选地整地
韭黄种植对土壤有着很高的要求,适合种植韭黄的土壤需要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且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排灌条件便利。尽量不要选择重茬地或者是葱蒜茬地。韭黄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土壤翻耕的深度一般是30cm,甚至更深。在深耕后需要将土壤曝晒3~5 d,把土块打碎,精细整地之后再开沟做畦,如果土地比较平整则需要在四周开围沟,如果土地本身就高低不平,就不用再开设围沟。
三、选择合适的韭黄栽培方式
3.1 育苗移栽方式
如果是育苗移栽,时间一般为3月-4月初,大田按照7.5kg/hm2播种,在播种前用温度在40 ℃以下的水浸种10 h,再用2%的多菌灵干湿性粉剂拌种代用。将之前准备好的苗床浇透底水,然后进行播种。筛选1cm左右的细土,盖好地膜,地膜的两侧用土壤压实。等到80%左右的韭菜都露头之后,可以选择在比较晴朗的傍晚,把地膜揭掉。等韭黄长到5片叶子之后,每周浇1次水,施肥两次,化肥为尿素,每次150g/hm2.在移栽之前的5 d停止浇水,等韭苗涨到15cm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移栽。
3.2 分株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可以直接从老蔸中分离,就广西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看,一般选择在秋冬季节进行移栽,具体时间为本年的10月-翌年1月。栽种前可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用量7.5~15.0t/hm2,或选择使用有机复合肥,与土壤进行充分的混合。种植的规格为:行距80cm左右,开种植沟深25cm左右。双行“品”字型种植,株距控制在5 cm左右,每穴数量为1~2株。
四、 开展水肥管理工作
当韭苗成活后可以适当使用10%左右的人畜粪尿。第1次培土前施重肥1次,可以选择不含氯的复合肥。以后在每次的培土前都需要施有机复合肥。如果想要提高韭黄的质量可以喷施浓度为1000倍的普绿通作叶面肥。在韭黄整个生长的期间可以施3次肥,另外极力提倡节水灌溉。当前,广西地区主要推广的灌溉方式为一体化滴灌和喷灌技术。喷灌的使用年限为8 a左右,成本在9000元/hm2,如果按每年收割两次韭黄来计算,韭黄采用喷灌技术和传统的淋灌技术相比可增产4500~5500kg/hm2.喷灌方式优缺点具备,投入成本较低、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对水质要求不高都是其优点,但缺点是灌溉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和土壤板结现象。而滴灌方式的安装成本为3.7万元/hm2,可以使用8 a左右,可以增产10.0t/hm2;比喷灌技术也增产6000kg/hm2.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节省水资源和化肥、农药;缺点是对水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一次性投资。
五、进行培土和割青工作
培土的主要目的是假茎软化。在第1次收割韭黄时,需要每年2次培土。培土开始的时间为韭菜种植后的6个月,时间一般为种植后的5-11月。在第1次收割韭黄之后,每次收割完需要进行1次培土。在进行培土时,可以先用细杆把韭菜叶子挑起来固定好,然后再进行培土,一定不要伤害到叶子、根茎。而割青就是等韭菜叶子长好之后在齐荷口2 cm以上割除韭叶。
六、韭黄种植期间病虫害防治工作
6.1 病害防治工作
广西地区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和疫病。疫病可以使用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比例为50%;灰霉病的防治则可以使用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浓度为78%,或者选择使用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浓度为70%。使用的 *** 为:7~10 d喷1次,一共需要喷3次左右。
6.2 虫害防治工作
常见的虫害主要是蓟马和韭蛆,可以使用浓度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蓟马,时间间隔为7 d左右,需要连续防治两三次。韭蛆常见的防治 *** 为:在其幼虫期危害的期间选择浓度为50%的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时间间隔和次数与蓟马虫害一致。
七、韭黄露地覆膜工作
7.1 覆膜时间
韭黄露地覆膜的时间一般从立冬时期开始,到韭菜回根,地上的部分干枯后,也可以在立冬之后或者是回根之后覆盖,生产上则是需要根据韭黄的上市时间来决定的,一般在上市前的40 d左右覆盖。
7.2 覆膜的 ***
如果是在立冬后覆盖的,可以割去韭菜叶子,然后在韭菜行间沟中使用复合肥,再使用行间沟侧面的土进行覆盖,最后浇水。1周后使用毛毡盖住韭菜垄,然后再用秸秆保温。如果是在回根之后覆盖的,可以在韭菜行间沟使用的豆粕、复合肥,再用间沟侧面的土覆盖,最浇水,去掉韭菜枯叶,再进行松土工作,并在垄顶覆盖5cm左右的土层,之后再用秸秆覆盖。此时,可以先使用打湿的农作物秸秆再覆盖,厚度一般为5~10cm,然后在行间沟中填入打湿返潮的秸秆,填满踩实。覆盖的厚度一定要有保障,这样可以保证韭黄正常生长。
7.3 腹膜后的管理
在覆膜之后需要使地温保持在5℃以上。经过了1 a的生长,韭黄的根茎中已经获取了不少的养分,因此不需要采取其他的管理措施,只要简单的注意防火工作就行。
八、韭黄的采收工作
8.1 韭黄采收的时间
在覆膜工作结束1个月以后,可以揭开覆膜观察韭黄的生长情况,如果韭黄的叶子有7cm左右,数量到三四片,就可以采收。
8.2 韭黄采收的 ***
韭黄采收的时候需要选择晴天的中午,再把覆盖物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收割工作。可以先挖去韭菜垄一侧的土,使用专门的韭菜刀进行收割。割下之后的韭菜要打捆和整理,做好防冻工作,采收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伤害到根部,避免使来年的韭菜出现断垄现象,根据采收的进度清理覆盖物,防止韭黄受到冻害。
8.3 韭黄采收后的管理工作
采收后,用土回填定植沟,保证韭菜可以安全的越冬。等到春季土壤解冻之后再刨开韭菜沟,让韭菜发芽。待出土之后使其生长1 a,等到立冬之后再栽培韭黄。
九、总结
为了降低韭黄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采用韭黄露地覆盖栽培技术。广西近几年引进了这项技术,减少韭黄入冬的保暖设施和栽培设施投入,降低用工成本,可以实现连续多年的使用。经过实际的种植,韭黄露地覆膜栽培技术值得在本地大力推广使用。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大家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说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笔者会根据情况来给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笔者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
韭黄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韭菜属于百合科葱属 多年生蔬菜,南北方都种植,从南到北都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种植韭黄成本低,销售价格高,效益好。怎样种植韭黄呢?
一、韭菜的栽培
1、品种选择,栽培韭黄的韭菜要选择大叶型韭菜品种。大叶韭菜的叶片宽厚,纤维比较少,产量高,香味比较淡,适宜软化栽培韭黄。
2、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份播种。
3、播种:选择饱满、无虫咬的当年或者前一年采收的种子,选种前先将种子放在日光下晒2—3天,然后均匀地撒播在育苗床上。每亩大田需要用种量为0.5公斤。
4、苗床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苗高5厘米左右轻浇一水,及时松土。10厘米以后,可结合浇水溜施腐熟粪肥或追施尿素2—3次,并随水冲施晶体敌百虫每亩0.5—1公斤,以杀灭韭蛆等害虫。苗高15厘米后控制灌水,以防徒长倒伏。杂草应及时拔除,在苗高12厘米左右时,每亩用0.5—0.75公斤25%除草醚防除;或在播种后出苗前亩用0.15公斤33%除草通乳油喷雾处理地表。
5、整地作畦施肥: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韭菜是一种耐肥蔬菜,施足底肥是韭菜生长又高又粗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公斤,另外加入适量的人畜粪尿和磷肥,整平作畦。畦宽2—3米。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移栽。基肥施入定植沟内。定植前将须根末端剪掉,齐鳞茎理成小把。平畦穴栽,行距50厘米,穴距16—26厘米,每穴6-8株为宜。栽植时,以不埋没叶鞘为宜,栽植后踏实,及时浇水。
6、水肥管理:当韭菜新叶发出后应浇缓苗水,并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入秋后,正值韭菜生长最旺盛时期,要充分供应肥水。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植株生长缓慢,保持地表不干即可。韭菜定植当年,管理上以追肥,促进生长为主。
二、韭黄软化 ***
1、培土软化法
在11—12月培土,就可以在元旦和春节期间收割上市,或者9月份培土,10月份收割。具体做法是:从10月份开始,选晴暖天气进行之一次培土,以后间隔几天培土一次,培土到分杈处下2厘米,至收割共培土3—4次。前期培土拢土不压住或稍微压住韭黄叶尖。到12月份将韭菜叶拢成一束培土,注意松紧要适宜,过松容易垮,过紧韭菜因为不透气而容易腐烂。最后一次培土后35—40天就可以采收韭黄。夏季栽培因为气温高,生长快,只需要15—20天就可以采收。
2、草棚软化法
这种 *** 是在培土软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就是经过3—4次培土后,割去老叶,切口在分杈点上5厘米左右,再用4—5厘米厚的草帘,搭成人字棚,下边用土压实,经过30—40(冬天)就可以收割。另外还可以使用玉米秸秆或者稻草、小麦秸秆,培土3—4次后,用玉米秸秆或者稻草、小麦秸秆顺韭菜行放置在韭菜两边,然后用木桩夹住玉米秸秆或者稻草、小麦秸秆就可以。
3、瓦简软化法,用圆形瓦筒罩在韭菜上,瓦筒上端留一个小孔,白天覆盖遮光,晚上揭开通风降温,经过7—8天就可以收割。
4、黑色塑料薄膜软化法,小拱棚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成片的韭菜,保持黑暗。韭黄收割后揭开黑色塑料薄膜,松土追肥,等韭菜长到25—30厘米高时再覆盖。
三、收割
作韭黄栽培的一年采收1—2次。韭黄采收时,将草棚或者玉米秸秆或者稻草、小麦秸秆等覆盖物扒开,掏开培土,平平割下韭黄,然后清除烂叶进行捆把,将韭黄装入长形塑料袋,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