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杭州城管驿站登云路党群服务站里有点热闹,除了环卫工人,不少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也在这里休息。
据了解,这样的休憩点在拱墅区总共有39个,从今天开始对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免费开放,而这也是拱墅城管驿站首次对新就业群体开放。
记者在驿站里看到,生活设施很完备,不仅有休息区、读书角(阅览区)等区域,还配置了空调、电冰箱、微波炉、医药箱、电风扇、电茶壶、桌椅等设备。同时,驿站还提供饮水、热餐、冷藏、学习阅读、困难救助等多项贴心关爱和便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驿站还会提供一些附加服务,例如免费修电动车。
小刘是附近快递点的配送员,他告诉记者,“听说这里有师傅可以修电动车,就开过来让师傅看看,最近刹车有点问题。”
当天,来自拱墅区环卫保障中心的陈师傅对小刘的电动车进行了检查,确定刹车问题后进行了维修。陈师傅表示,后续会根据驿站提供的需求,对小哥的电动车进行安全检测。
据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黄永祥介绍,除了常规服务及电动车免费安全检测,还有测量血压等特殊服务。下一步,还将推进拱墅区城管局党支部结对城管驿站工作,结对党支部定期开展党员活动,进一步服务新就业群体。
此外,为了满足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的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在驿站旁边设置了专属停车位。拱墅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联合属地街道走访商业综合体,在综合体及周边区域划设外卖专用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做到既方便停放,又规范管理。
据悉,除了拱墅区39个城管驿站面向快递、外卖小哥开放,全区近400个党群服务中心、运河城市驿站、小区党群服务站也将同步为他们提供休憩之地、便捷服务。黄永祥表示,这次举办的暖峰行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就业群体就餐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未来,还会根据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面向全市市民开放。
给“附近的人”做饭火了!这是门好生意吗?中新经纬6月26日电 (王玉玲)“外卖太贵,做饭太累”,作为上班族的你是否曾畅想过,“滴滴一下,有人给你做好饭菜送到家”?如今,就有人瞄准了这个需求,给“附近的人”做饭。这是一门好生意吗?
给邻居做饭,火到暂停注册
中新经纬注意到,从事这门生意的人,主要是宝妈、待业人群、低龄老人等,他们以家庭或店铺为据点,辐射周围三到八公里,还有的只服务本小区邻居,为顾客提供套餐,强调新鲜现炒、荤素搭配,平均价格在十几元到二十元不等,类似于外卖版的“ *** 饭桌”。
在社交平台上,小沐和她的95后姐妹共同经营着“今天吃什么”和“姐姐团团小饭桌:沐沐”两个账号,两个账号日常更新她们每天备菜、炒菜、装菜和配送的过程。
“我们本来盘了一个店铺,想在西安市做钵钵鸡,但看到网上中年男子每天去小饭桌吃饭的视频后,觉得这是一个好方向。我跟姐妹的手艺都不错,主打的是给大家提供营养均衡、少油少盐、现炒的饭菜,所以辐射范围不会特别大,主要做熟客生意。目前,一个月尝试下来,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小沐告诉中新经纬。
来源:小红书
在其账号置顶页写道, *** 饭桌,可包周或包月订午餐,按双休制包周90元,包月350元。此外配送距离在3-6公里还要加收一块钱的配送费。“为保证菜品的质量与送餐时间,无法点餐,需要做什么吃什么,每周六会出下周的菜单。”
小沐告诉中新经纬,她们主要受众群体是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现在每天接单量已经达到了上百单。
“我们测算过,如果一天能接五十单的话,按照50%的毛利率来算,就可以覆盖我们两个人的人力成本,而且相较于上班,这种工作更自由,只是身体累,心不累。”小沐说道。
跟小沐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宝妈小凤。小凤原计划是摆摊卖手工烧白,但不少老顾客都建议她转做 *** 饭桌。
“我尝试了一下感觉还可以,我之前是上12个小时班,休息一天,现在做这种主要面向本小区和附近写字楼上班族的午餐套餐。”小凤说。经过了一月的运营后,小凤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70多人的微信群,每天订餐量稳定在12到15盒之间。
小凤告诉中新经纬,她做的套餐一般包括两荤两素,以某日菜品为例,包括鹌鹑蛋烧肉、老咸菜烧肉、酸菜嫩胡豆、凉拌茄子,定价为16元。
在这样的价格下,她预估有60%-70%的毛利率,以此计算,她之一个月的净利润已经能达到此前全日制上班时的工资。
作为“打工人”,娜娜(化名)经常没有时间做饭,又不想点外卖,于是产生了去邻居家吃饭的念头。于是娜娜就在小区里建了一个“蹭饭群”,“如果想做饭,就把名字改成某某做饭的,如果想吃饭,就改成某某吃饭的。小区邻居担任志愿者,负责每天去联系那些愿意做饭的人,把菜单发到群里面。”娜娜介绍。
后来因为一个短视频爆红,“蹭饭群”短时间内火爆全国。娜娜意识到,“蹭饭群”的火爆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人们对邻居做饭的接纳度是比较高的,这种去中心化的邻里饭桌,或许能够解决传统外卖的信任问题。
于是,娜娜打算将这种模式推广至全国的更多小区,后来一款名为“邻里饭桌”的小程序诞生了。通过该小程序,做饭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小区页面发菜单,邻居可以点餐。
对于目前的进展,娜娜表示,小程序2023年4月中旬上线,截至目前,总用户数已突破3.5万,有1000多位厨师注册,每日订单量在三位数,活跃人数在四位数。而且,由于新用户不断增加,小程序运营压力很大,目前他们已经暂时停止了新用户注册。“我们需要花时间来思考食品安全、邻里互助、平台盈利的问题。”娜娜说。
受运力限制,只能“小而美”?
作为新兴事物,“给附近的人”做饭在社交平台讨论高涨,但在从业者心中,有一些担忧。
秋秋(化名)在深圳市,她从六月初开始做中式轻食的家庭外卖,每一份价格在二十元到三十元不等,平均毛利率在40%左右。
在秋秋看来,这注定只能是一份“小而美”的事情,存在很大的推广难度。她此前印发了一千多张小卡片在小区和附近的写字楼分发,但发了几百张,只有几十个人扫码添加好友。转化到实际的客单量,每天平均在十几份。在一线城市,她认为这无法缓解生存压力。此外,她目前还只有健康证,也担心这种模式不符合监管规定。
小沐则面对急速增长的订单量和运力不匹配的问题。她告诉中新经纬,她们现在每天可以接一百多单,但是目前只有她一个人配送,每天她沿着一条线路能配送二三十份。“我们之前也曾经试过先接单,然后拿着单量去跟骑手谈,但因为骑手不熟悉周围环境,很多用户没能按时吃上饭,我们亏了1200元。”小沐说。
娜娜认为,邻里饭桌的初衷是一种邻里互助,帮助一些群体获得收入。他们有用户开设小饭桌后,赚的钱能够覆盖到全家人的生活成本。“但目前这个新生事物也面临很多难题,比如资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税收问题等。我们和相关部门有过交流,他们表示,对于创新行为,需要共同探讨监管问题。”娜娜说。
律师建议留样保存48小时
对于该类经营行为,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张晓光律师对中新经纬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因此,这类食品经营主体也应当依法办理经营资质和食品卫生许可证。
不过,对于一些宝妈、待业人群、低龄老人等就业困难人群,张晓光认为,如果有条件且经营规模较大的,还是要依法合规办理营业资质,接受工商、税务、卫生部门的监管;对于规模较小的,则可以看作是邻里互助的一种形式,即便尚不具备办理经营资质的条件,也要注意 *** 加工者的个人健康要符合行业特定要求,确保食品材料进货来源可靠,保持加工 *** 环境内的卫生,对食品加工用具注意清洗和消毒,可以与小范围的固定人群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限制经营范围,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及可追溯,并仍承担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各地对家庭餐食外卖的监管力度不同,分别要求许可或备案,遵守正面清单或负面清单等。从业者务必提前拨打当地 *** 热线12345进行咨询,以免因为违法违规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对于该类提供居家餐饮外卖服务的从业人员,胡钢建议,之一,对于一些提供居家餐饮外卖服务的从业人员,监管机关应该更多是从促进就业、提供基本保障的角度进行规范。第二,相关从业人员应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建议对于相关食品进行必要的留存,如果出现了相关纠纷,也可以通过此举来划清责任,一个留样至少保存48小时。(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李中元
3公里内送达!在家点到同济大学外卖,附近居民:狮子头好吃近日,同济大学堂上线校外送餐服务。目前配送范围是学校周边为3公里以内,营业时间为早10:00到13:30,晚16:30到19:30。同济周边的上班族和居民可通过相关外卖app点餐,就能吃到同济学子同款美食,体验“吃在同济”的幸福。
外卖生意经:大学城附近的外卖更便宜学生时代,外卖没少点,面对餐厅不太可口的饭菜,我们常常会选择吃外卖。可是当我们工作后,发现周边不仅仅是饭店消费更高了,连带着外卖也比大学附近贵了不少。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个外卖运营从业者,我做了分析,简单归纳为以下八条,如果正巧你也有疑惑的话,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大学附近外卖更便宜的8个原因
1.既然是学校附近的外卖,那面对的消费者主体必然是学生
2.学生不赚钱,消费能力相对较差
3.年轻人更会点外卖:凑单、红包、多人餐等等玩得更6
4.学校周边的外卖商户不合规得多,因为商户的目标明确:做学生的外卖生意。所以他们往往扎根在居民楼,餐饮板房一条街,这种低租环境,压缩成本。
5.为学生配送的特点:消费群体聚集,配送成本低,因而很多商家选择自己配送,雇学生送餐到取餐聚集点,成本可以低至1-2元/单,加上平台低抽佣,往往额外成本综合不超过3元,较动辄4.5元更低抽佣来说还是不少的。
6.针对学生群体开外卖店的往往学生居多,美名为创业,比较接地气,本身没什么加盟成本,完全凭手艺,食材酱料端也没有额外成本,有锅有电有水有人足矣。
7.品类单一的商家,可以做到提前做好并打包,在校园里逛荡,来了订单直接配送,十分厉害!
8.校园外卖水深,商家存活率不高,其中也有放加盟、卖酱料、卖秘方的外卖店存在,他们往往采用低价策略,做出十分漂亮的外卖数据。
以上,作为商家,校园外卖盈利空间还是有的;而作为消费者点外卖时需要甄别,尽量选那些见过线下门店的外卖进行点餐!以保障个人的饮食健康!
热闹的夜市、夜景景点灯火通明、不少中小商超开始延长夜景营业时间……各地夜经济如火如荼,已成为消费提振的重要驱动力。那么,晚上什么生意最火,什么生意增速最快?
据网商银行小微观察站日前发布的《2023小微夜经济观察报告》显示,小微商家夜间营收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正在以“夜食”为起点,向“夜购”“夜娱”全面发展。其中,满足精神需求的文旅和悦己型消费正在成为夜经济增长最快的业态。
数据显示,在许多城市,夜经济占全天消费的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夜经济蹭蹭上涨的人流和交易数字背后,站着无数夜市摊贩、外卖老板、直播店主等商家的身影,他们撑起夜的热闹,也在夜里实现收益增长。其中,广东省夜购生意最发达,在全国夜间购物总额占全天比例更高的top20城市里,广东省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湛江、汕头、潮州、珠海8个城市入围。
购物是夜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如今,人们的夜间购物习惯涌现出新的特点,也为小微企业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
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是,人们正在养成“外卖买一切”的夜间购物新习惯,外卖零售化成为经营新趋势。小微观察站数据显示,水果店、茶饮店、便利店是夜间零售外卖的最热商家。而在一线城市更习惯外卖买药,药店外卖比例达11%,超过其他线级城市。
新消费习惯的养成,推动着即时零售的发展。此外,睡前线上购物也带来新的商机。
2023以来,线上购物平台 *** 的17万小商家夜间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90%,细看夜间成交额更高的商品,会发现它们几乎全部属于“自我犒劳型”商品,如彰显审美品味的连衣裙、时尚套装,提升生活或办公质量的手机、空调、笔记本电脑。
对于服饰箱包和数码家电商家,夜间黄金档的成交量变得尤为重要。
每一次消费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消费者需求在时代下的变化,在人们注重为兴趣买单的当下,“兴趣消费”成为商家不能忽视的机会赛道。
2023年7月,IP潮玩挤入小微商家夜间营收排行榜第十位,夜间营收总额同比增长25%。从游戏动漫经典IP,到最近爆火的loopy,IP形象正成为流行文化的象征,消费者通过购买潮玩,表达个性、生活态度和审美偏好。
小微观察站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小微商家夜间消费成交额增速最快的场景,涉及文旅、休闲玩乐、车主服务、零售、餐饮、交通出行、便民生活等多个行业。其中,以乐园、景区、酒店和出行为代表的文旅行业同比增速最快。
而夜间消费成交额增幅最快的城市中,丽江、大理、西宁、呼和浩特等旅游城市名列前茅,印证了文旅对城市消费的促进作用。暑期游、周边游、节假日出行的火热在带动夜间消费增长的同时,不仅为发达地区带来商业机会,也推动着广阔的下沉市场实现经济增长。
各地的夜游特色商圈,也成为文旅夜经济的更大受益者。以夜游秦淮河为特色的南京夫子庙商圈,节假日期间夜间交易额增长高达66.4%,成都、长沙、西安的文旅商圈涨幅也都在20%以上。并且,夜游带火的不止酒店、吃饭,服装店、潮玩店和珠宝店都进入和景区商圈业态TOP5。
除了饮食、购物等物质消费,如今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精神层次的滋养,满足精神需求成为小微商家抓住夜经济脉络的关键点。
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当被问到最喜爱的夜间文娱活动,51.9%的人选择到电影院看电影,45.5%选择运动健身,41%选择聚会。小微观察站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截至2023年7月,支付宝夜间休闲生活行业营收总额同比增长25%。
在日益活跃的精神文化消费中,小微商家明为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出更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景,同时带动着第三产业营收增长。在夜间营收更高的娱乐活动中,既有游戏、社交直播、在线音视频等线上活动,也有丽人、运动健身、电影演出、到家生活、宠物服务等线下活动。
其中,夜间运动成为一个亮眼的新趋势,运动健身今年以来营收速度同比增长17%,消费者“解放天性、修复心情”的需求,促进了夜间运动健身的发展,球类场馆的夜间营业额同比增长84%,游泳馆增长25%,瑜伽室增长21%,舞蹈房增长6%。
艾媒咨询显示,2022年中国夜经济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16.7%,预计2023年将超48万亿元,这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占中国市场主体90%的小微企业的支撑。
南方+记者 叶丹
【作者】 叶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躺在酒店里点外卖又火了!杭州地区外卖订单环比增长8成!生煎、葱包烩、鸭头是更爱近日,饿了么联合飞猪发布的2022“十一躺吃旅行消费趋势”显示,2021年十一期间,全国有近3000万名饿了么用户在出游期间选择了“躺吃旅行”,在酒店就能尝遍当地特色美食。
据平台预估,今年黄金周期间,酒店“躺吃”游客数量将继续增长,上海、杭州、成都、南京、青岛等城市将成为热门目的地。
2021年5月,一条“五一酒店外卖订单涨2倍”话题冲上热搜,“躺吃旅行”开始成为公众热议话题。到了2021年十一黄金周,8天假期中有接近3000万名饿了么用户离开了常驻地,在异地的酒店、景区下单外卖。
“躺吃旅行”的火热将延续到今年的十一假期。饿了么联合飞猪发布的2022“十一躺吃旅行消费趋势”显示,从9月26日开始,青岛、长沙等部分出游热点城市的美食搜索量明显增长,预计今年十一黄金周,“躺吃旅行”的游客人数以及外卖订单总量均会增长。其中,杭州再次成为“躺吃旅行”热门目的地,预计躺吃外卖订单环比增长8成。
在杭州众多商圈中,西湖湖滨、钱江新城、武林广场、滨江商圈和吴山是游客选择入住酒店最集中的五大商圈,这些商圈基本也覆盖了杭州本地美食商户的外卖配送范围,也是杭州“酒店躺吃”外卖订单产出最多的区域。
重新规划开业的武林夜市,把烟火气搬到了线上,部分餐饮摊贩首次通过饿了么的绿色通道上线外卖平台,不仅服务来逛夜市的本地市民,也能照顾到想打卡“熨斗葱包烩”、“疯狂烤冷面”等夜市网红餐品的“躺吃”游客。
从外卖平台数据显示,假期期间,一些本地人不太选择的特色菜品,反而颇受来自外地的游客欢迎,比如去年十一期间,杭州外地游客用户下单的葱包桧外卖订单增长了超过4成,远高于本地用户的增长;同时,在杭州颇具名气的小吃衢州鸭头,外卖环比也增长了2成。
早上10点取的号,晚上7点才吃上
其中有一家生腌店的蟹,等了7个小时才送过来,刘先生说,如果要在店里一直候着,玩也玩不好,吃也吃不香,还不如直接送到酒店,不用操心。
还有一部分出去玩的网友,选择错城出行,一些三四线非旅游小城市成为了新的打卡点。八月份,小红书博主“每天吃饭的张土土”发布了一篇了自己在鹤岗高级酒店的居住经历。
豪华大堂、高级床垫、免费汗蒸、制服穿戴整齐的酒店门童,更让人心动的是描述里的像电视剧成真的高级酒店服务只需要300的价格。
谁能拒绝这么高的性价比,奔赴三四线非旅游城市成为新思路。
在去哪儿平台上,十一前夕,周边小众景区搜索量涨六成,年轻人选择到“小城”花300元住五星级酒店。
十一当天是假期出行高峰,旅客从全国各地飞往热门旅游城市。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上海、成都、广州、深圳、重庆、北京、昆明、西安、杭州、长沙是热门目的地TOP10。
受多种因素影响,本地游、周边游增长明显。在去哪儿平台上,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内火车线路预订火热。除了热门旅游城市外,本省旅客将目的地锁定在冷门“小城”——即基础建设完备、但在旅游领域相对小众的城市,避开客流,反向出行。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衢州、梅州、宜昌、东营等城市的搜索热度,环比暑期上涨四成。
有旅客在去哪儿旅行App总结“小城”的优势: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十一期间,部分小众目的地城市四星、五星酒店的预订量,同比2021年同期增幅明显。福建三明增幅近20倍,广东揭阳增幅1.5倍,湖南益阳增幅1.2倍,河南许昌增幅近1倍。
浙江是旅游大省,省内旅游资源丰富,十一期间,杭州、绍兴等城市迎接全国旅客到来。衢州、台州、丽水等相对小众的城市,受到部分本地游客的青睐。衢州东方大酒店、台州黄岩耀达酒店、宁波南苑饭店、浙江华侨酒店等高星酒店,十一期间有200-500元的房型在售。
衢州药王山、三衢石林风景区、缙云县都、天台山风景区等相对小众的景区也同样值得游玩,旅客能在探索中收获别样的欣喜。
如今,放弃游客多、价格贵的热门目的地,选择到小城去,花更少的钱享受高星服务,以轻松的旅行节奏度过假期,正在成为年轻人出游的新选择。这一反向旅游潮,也为小城带来新的机遇。
国庆长假的话题,讨论度更高的就是休7上7 的调休,很多人觉得节后连上7天太累,顿时没了出去的欲望;有的人想到国庆长假就是新闻上“全国各大热门景点的人山人海”。假期还没开始,就已经累了。
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生活已经很累了,工作要卷,没理由放松机会还要交给商业景区和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卷。
给来之不易的旅游做攻略看上去很完美,在一个看上去可玩性很高的热门城市,每一顿吃什么,每一天玩什么,哪里落脚哪里起飞,计划排得满满当当。
不早起赶不上当天的日出,不嗨到十一二点逛不完人挤人的夜市,三五天的旅游要提前三五十天做攻略。但军训式旅游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每趟旅程。
反向旅游中,旅人们暂歇在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的陌生城市,没有方向了就找个当地人问问景点,饿了就钻进热闹小巷子里体验一下当地美食,累了就歇一歇,平均三百就能享受北上广可能花费五倍才能享受的酒店服务。
年轻人这种称为“摆烂式旅游”。
“你们试过摆烂式旅游吗?”
如果,你发现前车行车异常,车速慢、喊话未答,你会怎么做?是视而不见还是出手相救?韩先生显然是后者。
事情发生在6月4日中午12点左右。韩先生驾驶车辆在通州玉桥中路与乔庄北街丁字路口由南向东行驶,右转时发现前方紫色汽车行驶缓慢,于是将车辆行驶至并行状态。透过车窗,韩先生发现紫色汽车驾驶员脸色苍白,“我跟他说话,他没回答我,像是晕了。车里也没其他人。”见此情景,韩先生果断加速,行驶到紫色汽车左前方,以自身车辆多处剐蹭损伤为代价,将目标汽车别停。
事发路口,因位置原因监控未能收录当时场景
别停车辆后,韩先生对周边群众大喊着救人。
韩先生一边让自己爱人拨打报警和急救 *** ,一边急忙下车跑向紫色汽车,观察并询问男子的状态,此时该男子已失去意识、处于昏厥状态。一时间,路人纷纷参与施救,一位外卖小哥听到后立马上前给车辆熄火,随后又帮着把驾驶员送上救护车。
救护车很快赶到,晕厥男子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当大家再去寻找两位救人英雄时,却不见踪影。韩先生仅在原地与交警协调好车辆事故后就悄然离开了,外卖小哥则在将驾驶员抬上救护车后就回到了人群中,留下了匆匆离去的背影。
“即便我不在这里,相信也会有其他人伸出援手。”韩先生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件力所能及的事,施救离不开周围好心人的帮助,“因为当时双方车速都很慢,基本不存在危险。”
据了解,事发当天,韩先生车上还有两个孩子,他用言传身教给孩子做了榜样,孩子们纷纷称赞爸爸的勇敢。“以后你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要帮助有需要的人。”韩先生说。
事后,被救司机的爱人刘女士在社区发帖,感谢所有参与救助丈夫的无名英雄们——“我没想到,热心肠的好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是那些每天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好邻居和外卖小哥。”
面对刘女士的感谢,韩先生更关心刘女士爱人的病情,并多次关心询问。每当刘女士提及为韩先生提供车辆维修时,韩先生总是说:“修车不着急,只要人没事就好”。
据韩先生介绍,目前剐蹭的车子已经修好,“走的是对方保险”。
事情发生后,很多人都被韩先生和外卖小哥的行为所动容,也希望能够找到这位见义勇为的好兄弟。时隔十余天,今天(15日),大家伙齐力寻找无果的救人外卖小哥,在北京交通广播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
在采访中,这位小哥表示情况紧急,自己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拽开驾驶室车门后,就尽自己所能进行急救,掐人中捋手指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用他自己的话说,“也没想那么多,反正就这么过去了”。
正是这股子义无反顾,出手相助,才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韩先生和外卖小哥用自己的行动,凝聚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向他们致敬!
随着夏季的来临
户外工作者需要承受高温和暴晒
高温,对很多室内工作者来说
只是一个数字
可对于烈日下的劳动者来说
是蒸,是烤,是流不完的汗水
是劳动的艰辛
面对烈日下的劳动者
我们总想着为他们做点什么
炎热的午后,位于闵行的七宝万科商场3号门口,有一个醒目的冷饮柜台。记者发现,在半小时内,陆续有十几个外卖小哥领取冷饮。大家都很自觉,有的拿完喝上一口,但大部分人都拿完就走。
长期在高温下劳动,
每天需水量很大,
有的人一天能喝上七八斤水,
得用整整两个大矿泉水瓶装。
有时候水喝完了,
又不好意思向周边的人要,
只好忍着。
外卖小哥
最近听别的外卖员说的,有时候自己带的饮用水不够喝。感觉挺好的,尤其是有时候在这里买麻烦,这里直接顺手,对我们骑手特别的方便。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是七宝万科爱心水站第三个年头了。每天上午,由爱心商家进行“补货”,主要有矿泉水和饮料,平均每天100瓶左右。而连日来的高温天气,更有商家免费提供手作柠檬茶,为辛劳工作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
2018年的爱心冰柜
可口冷饮
七宝万科莆田餐厅店长孙安成告诉记者:“高温的天气下,像交警同志、外卖小哥、包括环卫工人,都是非常辛苦,他们也是在为我们做一些服务。我们也是想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希望其他的人都能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让社会多存在一点爱。”
肥汁米兰七宝店店长陈龙也表示:“新鲜的柠檬和这边我们自己熬制的红茶,自己调制的,好多像外卖小哥,在大热天为我们提供了好多方便,我们也尽一点绵薄之力。”
据悉,今年的爱心水站将持续到9月20日。爱心冷饮虽然是一个微小的举动,却也能带给他们爱和感动。业主、商户、物业自发的联结在一起,为室外工作者准备解暑冰饮,让社区爱的力量传递不断。
记者:徐悦 吴佳伟
编辑:高淑婷
无锡这几家网红外卖后厨…如今,打工族们常常因为工作等原因,没时间做饭,动动手指点份外卖,方便又快捷。这些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外卖,是怎么做出来的,是否干净卫生呢?
近期,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对在外卖平台点单量较高的网红餐饮店进行突击检查,直击外卖餐饮厨房腹地,一起来看看外卖餐饮店“隐秘的后厨”。
上午十点多
在石皮路上的一家陕西特色面馆后厨内
执法人员发现
没来得及清洗的餐碗从水池一直堆放到地
紧挨着餐碗的数十桶备用的食用油
也直接着地摆放
执法人员表示,食用油虽然有瓶盖也不能直接放在地上,下面买一个塑料的地垫,厨房里随手放东西的地方干脆全部铺好地垫,从餐饮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来讲,只要是食品,不管有没有包装有没有瓶装都不要直接放地上。
执法人员还发现,在这间不大的后厨内,夹在水池和冰箱之间的大垃圾桶没有加盖,垃圾油污直接溅在冰箱上。而存放在冰箱内的食材摆放杂乱。
执法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要裸放不要叠放,像这种切配好的半成品要加效期标签。
商家:这都是上午刚切的。
执法人员:我相信你是刚切的,因为你生意很好,但规范的做法就是做一个标签,切配时间今天是8月10号早上7点,食用有效期是8月10号晚上10点。
对于冰箱内存放的木耳,执法人员提醒餐饮负责人,木耳等菌类干货不宜泡发时间过长,操作区熬制的汤料等食材要注意加盖遮挡。
商家:我们待会等阿姨过来就把冰箱清理一下,地面的调味品都做一个地垫放在上面,包括刚熬制出来的桶要加盖子。整个卫生情况,我们再清理一下。
随后
执法人员又来到复兴路上的一家汉堡店
在公示栏中,执法人员发现
门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缺失
仓库里用于打包的
餐盒等包材的外包装没有拆除
执法人员:以内包装的形式可以放周转箱,如果是瓶状罐状的就直接摆放,因为这种外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有污染的风险,我们要求脱包以后进库房。
商家:证照是我们刚好寄去办公室用了,用两天还是会邮寄回来,包括原件,我们都会公示的。
这些外卖餐饮因为方便快捷,日常点单量较大,月售额都在三千到五千单之间,主要消费人群大多是周边商务区的工作人员。为保障餐饮安全,入夏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夏季 *** 餐饮专项检查。目前,梁溪区市场监管局已检查130多家,线上线下关停整改5家。
执法人员:针对小型餐饮的共性问题,结合目前夏季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我们将会继续深入检查,并适时开展线上的食品安全抽检,通过线上的监管和抽检多途径保障食品安全。
(来源:无锡博报 编辑:依依)
天山路街道开放42家“夏日补给站”,供外卖员快递员纳凉避暑炎炎夏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顶着高温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送餐送货。为给他们送去清凉和关心关爱,天山路街道着力打造“5分钟暖新圈”,日前街区服务公益联盟已拓展至42家,可提供休憩纳凉、饮水消暑、蓄能充电等暖心服务。
7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天山路的中国工商银行天山路之一支行,在进门的左侧区域看到了全新打造的天山路街道党群暖新服务驿站,彼时两位忙碌了一上午的外卖骑手正坐在里面喝水、休息。
“外卖骑手工作比较忙,通常坐一会就离开了。”中国工商银行天山路之一支行行长龚子敏告诉记者,来驿站休息的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大多是固定在周边区域工作的,他们每天要接送的订单不断,即便在此休息也一刻不停地盯着手机,工作人员看到他们前来会及时送上饮用水,让这些户外工作者休憩之余可以消暑解渴。
作为天山路街道党建联建友好合作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天山路之一支行积极参与本次“暖新服务驿站”建设,在原有工行驿站的基础上,升级叠加了各项暖“新”服务,如添置桌椅、配备防暑物资、饮用水等,让新就业群体可以更好地享受补给、应急、休憩等服务。
除此之外,该点位还依托金融服务特色推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如理性借贷、识别非法金融广告、安全使用银行卡等以及沪惠保办理指导,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据悉,天山路街道今年以来依托楼宇党群服务阵地、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爱心企业、街区商户等多方资源,立体化纵向打造由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宇和居民区党群服务站、街区商户暖新服务驿站组成的三级“暖心巢”服务阵地体系。目前,街道“暖新巢”街区服务公益联盟已经拓展至42家,基本形成覆盖更广、更有温度的“5分钟暖新圈”。
考虑到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对辖区暖“新”服务点位不尽知晓,天山路街道印制了“天山路街道暖新地图”,其中清晰明了地标注了辖区内的“暖新巢”和“暖新服务驿站”点位,让新就业群体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服务点位,并在骑行5分钟内随时及时找到补给点和歇脚地。
下一步,天山路街道还将持续挖掘辖区党建联建成员单位,助力街道暖新服务党群工作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也将聚焦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双向奔赴”,通过凝聚“新”力量,进一步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
部分图片由天山路街道提供
撰稿/摄影:徐梦露
编辑:李冰倩
责编:颜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