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汁属于北京的一道传统饮品,到了炎炎夏日,喝一杯酸梅汤让人神清气爽。夏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们食欲不佳,喝算东西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食欲。酸梅汁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酸梅汁的功效与作用,但酸梅汤有一些禁忌,酸梅汤什么人不能喝呢?
酸梅汁的功效与作用
1、炎炎夏日如果能够喝上一杯酸酸甜甜的酸梅汤,顿时幸福感爆棚。喝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2、酸梅汤中的酸性物质还可以促进唾液腺与胃液腺的分泌,不仅生津止渴,出外游玩时也能避免晕车,或者在喝酒过多后,起到醒酒的作用。
3、酸梅汤可以降肝火。肝火旺的人宜多吃酸梅。酸梅汤不但能平降肝火,还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
4、酸梅可以缓解咽喉疼痛。酸梅还是天然的润喉药,可以温和滋润咽喉发炎的部位,缓解疼痛。
5、酸梅汤可以促进人体内酸碱平衡。酸梅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2含量极高,是其他水果的数百倍。虽然味道酸,但它属于碱性食物,肉类等酸性食物吃多了,喝点酸梅汤更有助于体内血液酸碱值趋于平衡。
6、酸梅汤可以驱除使血管老化的物质。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枸橼酸,它能有效地抑制乳酸,并驱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
酸梅汤什么人不能喝
感冒不能喝
感冒的人不能喝酸梅汤,感冒的时候一般需要用发汗的药,把“病邪”从体表赶出来,从而使人恢复健康。而酸梅汤中的乌梅是酸性的,中医认为是收敛之物,它会妨碍发汗药物发挥作用,从而延缓感冒的康复。因此,感冒时更好别用酸梅汤来止渴或者开胃。
儿童少喝
酸梅汤虽是一种适合大众的饮料,但有些人却不适合喝,比如儿童,酸的饮料就不能喝太多。
糖尿病人别喝
糖尿病人也尽量别喝,因为酸梅汤一般是用红糖或冰糖熬制出来的。相反,也有些人适合多喝一点酸梅汤,尤其对于有胆囊炎、胆结石的人来说,适当喝酸梅汤非常有好处。
酸梅汤的禁忌与功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酸梅汤虽然好喝,也可以降暑,但是上面提到的禁忌人群可是要注意了哦!
酸梅汤所有人都适合喝吗 蚂蚁庄园6月1日答案分享蚂蚁庄园小课堂是一个相当有趣的答题玩法了,每天都会准时给玩家们更新每天的问题,6月1日的最新问题已经带来了,今天的问题就是酸梅汤所有人都适合喝吗?回答正确答案你就可以拿到很多饲料了,那下面就让小编给玩家们讲解一下蚂蚁庄园6月1日答案,以及题目的解析吧。
蚂蚁庄园6月1日问题:
酸梅汤具有生津止渴等作用,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吗?
A.不是
B.谁喝了都对身体好
正确答案:
A.不是
答案解析:
酸梅汤在夏天,简直就是宠儿一般,很多人会喝一些用来降火,并且很多饭馆都会有酸梅汤的身影,又酸又甜的酸梅汤非常受大家的欢迎,那么酸梅汤的功效都有哪些呢?酸梅汤的禁忌你又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酸梅汤的功效
酸梅汤能够生津止渴,酸梅汤中含有酸性物质,有助于唾液腺与胃液腺体的大量分泌,可以缓解热病口渴、喉咙干、多痰等症状,酸梅汤也有助于清热解暑,在夏天饮用是非常适合的,酸梅汤富含柠檬酸、苹果酸,能够 *** 舌头,分泌唾液,开胃健脾,增加食欲,对于厌食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酸梅汤也有助于缓解疲劳喝了之后,人也会变得精神,熬夜工作或觉精神疲惫可以喝杯酸梅汤提神,酸梅汤可以促进人体内酸碱平衡,因为酸梅中的维生素B2含量极高。(综合媒体报道)
打败咖啡奶茶成顶流?好喝健康的酸梅汤也不能贪杯什么?尊嘟假嘟?最近,家人们都在说,打败奶茶店、咖啡馆的居然是会是中药房!
这段时间,前往中药店体验酸梅汤的市民络绎不绝,部分省市中医院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样,在东莞的年轻人也热衷给自己做一杯酸梅汤!
秋天的这杯饮料滋味咋样?小南之一时间进行了现场测评~
“果然中医才是王道”“传统中医好棒”,在社交媒体上,众多网友表示药房的酸梅汤,既便宜又好喝,还没有“黑科技”与“狠活”,更重要的是能!用!医!保!
家住东莞南城的年轻宝妈表示,“现在的中药是奶茶版本的了,就好像喝了杯冰美式不加糖!”
市民罗女士是东莞塘厦镇的中学老师,恰逢学生军训,罗女士和同事相约到中药房购买酸梅汤自己熬煮,并加入冰块享受清凉。
跑中药房成了年轻人社交圈里的新时尚,带着中药香的中药茶饮酸梅汤成了潮流饮品的新宠儿。相关话题“中药店买酸梅汤”登上热搜,“这才是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饮品”“去中医馆买酸梅汤是什么体验”“有些事过了25岁就懂了”“中药版酸梅汤火了”等一众话题迅速刷屏!
不少网友纷纷自嘲,当代年轻人的四大时尚:坐轮椅出行、中药店买酸梅汤、博物馆里盖章打卡、太阳底下晒背治病。
中药版酸梅汤到底好不好喝?有网友表示不喜欢中药版酸梅汤,一股中药的苦涩味不好入口。但“好喝”的声音占大多数。
这火爆出圈的酸梅汤究竟是什么来头?又是用了哪些药材配成的呢?
酸梅汤是古老的夏季养生饮品,生津开胃、平肝降火,还敛肺止咳, *** 原料主要有:乌梅15g,陈皮6g,薄荷5g,桑葚8g,山楂10g、甘草3g、玫瑰茄5 g 、桂花适量,冰糖等材料。
古书中记载的“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到了清代,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正式命名为“酸梅汤”,宫廷大内和王公贵族都好饮,太医院以“桂花酸梅汤”作为皇帝后妃的日常保健饮品,特别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就连慈禧的医案中都有它的记载。因为酸梅汤除热送凉、安心解痛、祛痰止咳、辟疫安蛔、生津止渴的功效,还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图源网友@i-am-昕
酸梅汤虽好,但是也不能“贪杯”哦!
如果长期大量饮用酸梅汤,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一些不利,如增加胃溃疡的风险。
喝酸梅汤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到底适不适合你?小南请教了东莞市中医院的专家。
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东莞市名中医师柯颖川认为——
首先,酸梅汤的组方是乌梅和甘草,这也是酸梅汤主要口感的来源,乌梅是酸的,甘草是甜的,中医认为,乌梅酸甘可以合化为阴,甘草味“甘、平”,因此酸甘合在一起,就可以化生阴液。
陈皮,中医学认为,可以行气、健脾、燥湿。夏天气候特点是湿,湿就会困遏脾胃,造成脾不运化,陈皮不但可以化湿,还可以健脾,可以说一箭双雕,湿化了,脾胃功能增强了,人体也就自然也有胃口,也就会恢复活力。
山楂的功效主要是消食化积,促进消化,把味蕾打开,有助于乌梅、甘草的化阴和陈皮的化湿健脾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乌梅、甘草的化阴过度而助湿。
综合以上分析,大家也就大致清楚了为什么酸梅汤可以认为是夏天生津解暑的之一方了。除了乌梅、甘草、陈皮、山楂,这四个基础的药物之外,其他的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进行调整,比如加入洛神花、玫瑰花、桂花等等。
图源网友@肥嘟嘟的沈一万
酸梅汤不但能够去油解腻、生津解暑,还能够提神醒脑、健脾开胃,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适宜喝酸梅汤。柯颖川提醒,以下人群要注意。
1、感冒发烧:感冒发烧一般需要用药把邪恶发热出来,使病情尽快得到恢复,但是酸梅汤中的乌梅酸涩收敛,可能会阻止出汗药物的发挥,所以不建议感冒发烧的人群食用。
2、糖尿病患者:由于酸梅汤是由老冰糖、杨梅和红糖煮制而成,其中含有的糖分较多,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应禁止使用,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的现象。
3、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尽量少喝酸饮料,他们的胃黏膜结构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时间久了,容易引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不建议儿童喝酸梅汤。
4.孕妇与经期妇女:山楂对子宫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能会造成子宫收缩,从而造成流产。乌梅也具有收敛和收涩的作用,可能子宫产生不良影响。
5.低血压患者应避免过量饮用乌梅泡水。乌梅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能进一步降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6.贫血患者应慎饮乌梅泡水。乌梅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离子结合,从而降低铁的吸收率,对贫血患者的恢复不利。
图源网友@仙仙
7.脾胃虚寒、患有胃炎人群:酸梅汤的酸性成分可能 *** 胃粘膜, *** 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加重疼痛与不适感。酸梅汤含有较高的草酸,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而且属寒性饮料,寒性体质不宜多喝。
除了以上这些人不适合喝以外,对于咳嗽、肠炎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建议喝。
最后,柯颖川提醒市民朋友们:酸梅汤好处多多,但也有禁忌要注意,喝“中药奶茶”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去选择。另一方面中医讲究不时不食,七八月喝酸梅汤解暑为佳,现如今夏季已过进入秋季,应该开始滋阴润肺,请大家不要盲目跟风疯狂地去囤货与饮用。
【采写】郑家琪 欧雅琴
【通讯员】莫铸希
【素材来源】柯颖川东莞市名中医药工作室、新浪微博、小红书
【作者】 欧雅琴;郑家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女生去中医馆买酸梅汤被医师教育,医生:是药三分毒,不能乱喝“养生之道,谨慎为上。” - 佚名
近日,南昌的一家中药房推出的“中药房配酸梅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款独特的酸梅汤备受年轻女性欢迎,但却引来了一场关于药物安全的热烈争论。正如古人所言,“养生之道,谨慎为上”,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一事件。
江西南昌的这款“中药房配酸梅汤”成为城中热门话题,引来了不少女生前来购买。这种特殊的酸梅汤不同寻常,它融合了多种中药材和食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健脾开胃等多种功效。对于注重养生的现代年轻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然而,一位医师的教育却让购买者们陷入了深思。医师强调:“是药三分毒,不要随便乱喝,尤其是对于有胃酸过多、溃疡等疾病的人来说,这款酸梅汤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热议。一些人认为中药房的“中药房配酸梅汤”是一种创新的养生方式,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另一些人则强调任何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可能带来危险。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让我们看看一些实际案例。在某地,一位年轻女性购买了“中药房配酸梅汤”并饮用,结果她的健康状况出现了不适,医生指出这与她的消化系统问题有关。这个案例突显了“是药三分毒”的真实性。
这起“中药房配酸梅汤”事件引发了对养生方式的深刻思考。中药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但仍然是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我们需要记住,养生之道,谨慎为上。在使用中药时,务必谨慎自用,避免乱配,了解禁忌。尤其对于有健康问题的人来说,更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最终,让我们保持对中药的敬畏之心,尊重科学和专业知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养生之路充满诱惑,但只有在谨慎的指导下,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健康的果实。
火到断货!挤瘫服务器!很多成都人都在买……医生提醒→人参泡茶
保温杯里放枸杞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走上了养生的道路
最近,跑中药房又成了
年轻人社交圈里的养生消费新事物
他们争相来到中药房
和以往抓药不同
更多人是为了购买养生茶饮——酸梅汤
其火爆程度
不亚于近日“酱香拿铁”的风头
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
浙江省中医院1.34元一贴的酸梅汤特别火爆,供不应求。近日,网上订单把医院的服务器都挤爆了,工程师连夜抢修。
9月5日,浙江省中医院发布公告称:目前酸梅汤供不应求,为保证药品质量暂缓供应,医院正在协调中,预计备货需要3天。
在成都,情况也是如此
不少中医馆不仅可以配到酸梅汤
还可以买到现熬现喝的酸梅汤
↓↓↓
位于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的一家中药店里,中药师在柜台显眼的位置摆上了一张酸梅汤的方子。
中药师表示,这个方子是近期最畅销的,“常常有人来问能不能抓酸梅汤,一般客人都没有自带方子,我们就做了这样的推荐。”
没想到
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
这如此火爆的酸梅汤
对人体有何功效?
中医馆的酸梅汤
真的适合所有人饮用吗?
跟督督熊一起来看看
酸梅汤有何功效?
不同于市面上的碳酸饮料,酸梅汤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饮料。
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有乌梅、山楂、甘草,辅料包括陈皮、桂花及冰糖,其主料辅料基本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
酸梅不仅好喝,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可以配伍到很多药方里。传统中医学有“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的说法,酸梅汤中每一味药材都有其特有功效,乌梅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山楂可开胃消食、活血化瘀,甘草可补气、化痰止咳,而陈皮和桂花则有芳香化浊的效果。
酸梅汤含有大量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及枸橼酸。枸橼酸能有效抑制乳酸,当夏日疲惫时,喝杯酸梅汤可以让肌肉恢复活力,还可驱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有软化血管的效果;酸梅汤的有机酸则可促进唾液与胃液分泌,改善食欲。
酸梅汤并非夏日专利,一年四季均可饮用。其中最适合饮用的节气是小暑、大暑、立秋和处暑,因为这些节气天气炎热且降雨量大,人的胃肠道功能最差,而饮用酸梅汤对益气及恢复胃口有显著功效。
酸梅汤的饮用禁忌
酸梅汤虽适合大多数人,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饮用也要看体质是否合适。以下几条饮用禁忌注意咯!
在常温下,酸梅汤很容易变质,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汤一次喝不完,更好存放在冰箱里。
脾胃不好、易腹泻的人不要过度饮用酸梅汤。
儿童更好少吃酸梅类食品。因为儿童的胃黏膜结构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时间久了容易引发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酸梅汤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如果觉得自己肢体沉重、头发昏、打不起精神、胃口很差,建议找专业医生看诊,以便对症用药。
养生还需辨明体质
不要盲目跟风
医生在此提醒大家
↓↓↓
用中药泡制的养生茶,准确地说应该算药茶,有着药的功效和偏性。所以,喝前一定要辨证,喝错了反而会对身体有害。临床上,医生也会经常为患者开一些养生茶,如五仁茶、松针茶等调理性比较强的养生茶代替中药来吃,这类养生茶通常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中医体质辨识很复杂,仅从一些表面症状很难判断,例如,关于寒与热很多人都会搞错,有些人表面是热,其实是寒性体质,或者是上热下寒。所以,长期饮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辨明体质的情况下指导服用。
来源 | 成都商报、人民网科普、四川药品监管
夏至养生:三宜,三忌,三避夏至已至,由此正式进入了盛夏时节。
夏至养生应遵循“三避”“三忌”“三宜”,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
01
三宜
1、宜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有言:“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夏至时节,昼最长而夜最短,阳气极盛而阴气极衰。
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宜晚入睡,以弥补阴气的不足;
宜早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
中午不妨休息半个小时,整个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宜多食酸咸
《黄帝内经》有言:“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夏至为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制肺金。
人体出汗多,腠理发泄,饮食宜多食酸味。
如小豆、桃李,又如绿豆汤、酸梅汤均可消暑解渴之品。
酸味起到收敛作用,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
同时夏季饮食多食些咸味,补充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
3、宜情志疏泄
夏至是个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节气。
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
心静则身安,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一定要把自己的郁滞散发出去,让情志得到疏泄。
只有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
如果在夏天疏泄得不够,到了秋冬季节想进补,也无计可施。
02
三忌
1、食忌大热,诱发心病
《黄帝内经》里说:凡是心脏有病,愈于长夏。
如果不注意饮食养生,就很容易诱发心病旧疾。
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夏季“防火”尤为重要。
古人云:“火曰炎上”。
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食物,五行都属火。
夏至时节,尤其要注意家中。
应禁忌热性的食物,日常穿着也不要太厚。
2、动忌大汗,徒耗阴气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
出汗,需要阳气和 *** 的共同参与。
夏季运动过量、出汗过多,就会损伤人体。
过度出汗还会造成脱水、中暑等症状。
严重者,病邪透过出汗扩张的毛孔趁虚而入,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3、卧忌贪凉,百病损伤
人体在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寒气侵袭。
《琐碎录》说:“卧不可当风。
背受风则嗽,肩受风则臂疼。
善调摄者,虽盛夏不当风及坐卧露下。”
炎热的季节,最忌讳睡觉时贪凉。
睡梦中受寒,结果就是腹痛便稀,或者是浑身骨节、肌肉酸楚。
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故要避风而睡。
03
三避
1、避暑
《黄帝内经》有言:“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夏至时节,天地之气化而为,对人体损伤极大。
应当采取一定的避暑措施:
首先,不能长期在露天地曝晒;
不能过度地劳动,应适当地纳凉。
纳凉之所应保持空气流通,纳凉时间不宜过长。
其次,因火暑之性开泄,人体出汗较多,体液损失严重。
故应多饮水,以防体液脱失。
经常服用防暑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绿茶等等。
应注意,冷饮不宜过度,否则宜患肠胃病变。
2、避湿
《黄帝内经》有言:“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夏至时节,也是湿土当令之时。
天气多阴雨绵绵,应保持室内干燥,降低室内的湿度;
饮食上可多食一些辛辣之品,如大葱、辣椒、绿豆、黄黍、鸡肉、桃等
等。
此外,湿气通于脾,此时易出现脾虚。
可用白术、山药、薏苡仁熬粥,或用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炖肉服食,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3、避寒
《黄帝内经》有言:“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
反而更容易受寒气侵袭,损伤心脏。
饮食方面不可贪凉,睡觉时空调别开太低。
天气炎热时,不要人为打破自然的规律,才是养生之道。
来源:儒风大家
作者:儒风君
编辑:浅浅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酸梅汤别冰镇喝
在浙江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上可以看到,乌梅汤(酸梅汤)每帖售价1.34元,描述作用为解暑、生津、开胃。另有利咽生津方、健脾祛湿方、平肝降脂方等茶饮,每帖售价2~10元。患者可在线上问诊开单,邮寄到家。该院全科医学科主治中医师魏澹宁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对于饮品店的酸梅汤,中医院的药材更让市民放心,且价格适宜,所以引发购买潮。
酸梅汤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有乌梅、山楂、甘草,辅料包括陈皮、桂花及冰糖,其主料和辅料基本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传统中医学有“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的说法,酸梅汤中每一味药材都有其特有功效,乌梅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山楂可开胃消食、活血化瘀,甘草可补气、化痰止咳,而陈皮和桂花则有芳香化浊的效果。酸梅汤并非夏日专利,一年四季均可饮用,其中最适合饮用的节气是小暑、大暑、立秋和处暑。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徐寅指出,酸梅汤具有滋阴生津、消食开胃的作用。进入秋季后,人体津液不足,酸味的乌梅、山楂配合甘草,能起到酸甘化阴的作用,所以在秋天喝酸梅汤是可以的。
想要尝试的市民可以适量饮用酸梅汤。酸梅汤虽好,但切记不可跟风,不可过量喝。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在酸梅汤中放入冰块做冷饮食用,其实这并非传统饮法,趁温服用更好,常温也可,但不建议冰镇畅饮。
酸梅汤虽适合大多数人,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饮用也要看体质是否适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启明给出以下几条饮用禁忌:
1.在常温下,酸梅汤很容易变质,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汤一次喝不完,更好存放在冰箱里。
2.脾胃不好、易腹泻的人不要过度饮用酸梅汤。
3.儿童更好少吃酸梅类食品。因为儿童的胃黏膜结构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时间久了容易引发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4.酸梅汤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如果觉得自己肢体沉重、头发昏、打不起精神、胃口很差,建议找专业医生看诊,以便对症用药。
大家好,我是姝姨。
最近天气实在太热了。被35°+的烈日烘烤完的我,回到室内胃口变得特别差。一吃油的东西就犯恶心,吃清淡的又觉得索然无味。
好了,言归正传。我想很多人跟姝姨一样,一到夏天胃口就很差、人也恹恹的没精神。
这时候,你需要一款霸占了整个夏天的解暑汤——古法酸梅汤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
其实,酸梅汤作为一种上佳的夏日饮品,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考证,古籍中所载“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就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配制精细、工艺定型的消暑清凉饮料。到了清朝,皇宫御膳房已备有专门 *** 酸梅汤的原料,工艺更为精湛,一入暑伏便开始 *** ,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后来流传到民间,它比西欧传入我国的汽水要早150年。那些专卖酸梅汤的摊贩,在保持主料不变的基础上,添加了功效各异的辅料,形成了繁多的“酸梅汤”族群,琳琅满目,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闻香已自清凉之感。
- 道地食材,古法炮制
传统道地食材,天然晾晒不熏硫,延续经典手工艺。拒绝廉价勾兑,还原正宗老北京风味。
- 精心配比,凉而不寒
精心称量配比,互补中和,口感酸而不涩,甜而不腻。
壹源堂酸梅汤中乌梅的克重为35克。市面上部分卖家宣称乌梅量越大越好,实则是乌梅价低,滥竽充数,此外,乌梅量大过于敛阴。
- 无纺布袋,熬煮精华
环保布袋,便于熬煮。酸梅汤通过熬煮才能出食物精髓,直接冲泡的酸梅汤口感大打折扣。先泡再熬,武沸文含,直至精华全出,汤色醇红。
怎么做一碗颜值酸梅汤?
首先要准备好材料:
乌梅、山楂、玫瑰茄、陈皮、甘草、薄荷、冰糖
▲这一款清爽型饮品也尽可能考虑到了体寒的姑娘。
雪糕、冰激凌自然是不敢去触碰的,但加了玫瑰茄、陈皮这两味原料的酸梅汤却是体寒者不必过于忌讳的选择。甚至比市面流行的某凉茶更为温和些,也能解解嘴馋
然后,洗洗泡泡:
1、将所有食材清水稍微清洗一遍,
2、将洗好的食材装入无纺布袋内,加入2升水(大概4瓶矿泉水),
3、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转小火煮40分钟,
4、快出锅时,放入150克冰糖搅拌至溶化,待酸梅汤冷却后即可饮用,
5、熬好的酸梅汤,请及时饮用或放入冰箱冷藏,冷藏后口感更佳,2日内饮用完毕。
食用禁忌
孕妇不能饮用
幼儿及肠胃溃疡炎症者少饮
姝姨碎碎念
酸梅汤是姝姨家一年四季必备的,它不仅是饮品,更是一味药饮,夏天更是适合常饮。我们的配方用了更好的食材,正宗的配方无添加,出汤很快,非常方便,味道也是绝对的赞。
这个夏天护养健康就用酸梅汤代替浓茶和咖啡,你一定要试试~
用量参考
一袋等于一家人饮用一天
酸梅汤是我国传统的消暑解渴的饮料, *** 的原料主要是乌梅、山楂、陈皮、桂花、甘草、冰糖等。酸梅汤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功效。酸梅中含有的有机酸含量丰富,其中的一种特殊的柠檬酸能够有效的抑制乳酸,并驱除让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身体内乳酸含量过高会导致人感觉疲乏劳累。所以服用酸梅汤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并让肌肉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酸梅汤的功效
一、生津止渴
对于热病津伤所导致的口干、口渴的人适当的服用酸梅汤可以很好的生津止渴。
二、清热解毒
对于暑热所导致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适当的服用酸梅汤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缓解上述症状的作用。
三、增进食欲
酸梅汤也能够增加食欲、促进消化,酸梅汤能够促进唾液、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有不错的效果。
酸梅汤的注意事项
酸梅汤表明有细细的泡沫说明酸梅汤已经变质,因此不能继续服用。酸梅汤服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腹泻。幼儿建议少喝酸梅汤,幼儿的胃黏膜结构薄弱,对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抵抗较弱,时间久了易引发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消暑饮料:酸梅汤如何科学地喝?(含配方)
作者,编辑:郭娟
指导,审校:董昌盛
近10年来,除了某些食品大咖开发了酸梅汤饮料外,街头巷尾各种小店也陆续开始卖私房酸梅汤,必然味道比工业化的强很多。
酸梅汤——这个原本是京味儿十足的饮品让神州大地所熟知。
然而,
你知道酸梅汤除了消暑,还能辟疫吗?
你知道酸梅汤虽是夏日佳品,但并非适合每个人喝,并非适合随时喝吗?
让我们认知一下酸梅汤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的另一面。
酸梅汤的前世今生
酸梅汤,也叫山楂乌梅茶、士贡梅煎、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自古以来作为上好的夏日消暑饮品,已有上千年厚重的历史沉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饮料之一,和传统中医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
大家都听过“望梅止渴”的典故。它便源自乌梅的药性。《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制乌梅具有消暑降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传统的酸梅汤以山楂和制乌梅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健脾、化湿、开胃的中药进行熬制,再添加冰糖等,中和酸味,形成酸甜的口感,冰镇后更是清凉沁心。其实,它就是一剂中药,一剂专为夏季解暑而熬的代茶饮。
我们现在喝的酸梅汤配方主要源于清宫御茶坊。清朝时,酸梅汤风行于宫闱,相传特别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后来传入民间,于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山楂乌梅茶的摊贩。
摊上插一根月牙戟(表示夜间熬得),挂一幅写着“冰镇热水酸梅汤”的牌子。摊主手持一对小青铜碗,不时敲击发出铮铮之声。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闻声已自清凉之感。一碗下肚,暑气全消。那时的酸梅汤经营者不光沿街叫卖和摆摊出售,以酸梅汤为主的店铺也不少。
酸梅汤从药食同源的一剂解暑代茶饮变成大众饮料、真正风行是在清代,其中尤以北京城为正宗。据《清稗类钞》记载:“酸梅汤,夏日所饮,京、津有之。以冰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酸梅汤一般盛在大木桶内,为的是四周冰镇,那时只有天然冰,没有洁净的人造冰,只能在桶外冰镇。天然冰取自入冬以后的筒子河,什刹海,运到冰窖储存,到夏季卖给商家。这就是清凉解渴的冰镇酸梅汤!”
酸梅汤的功效
制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山 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白蔻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陈 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炙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大 枣:补脾益气、养血安神
黄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桂 花:开胃醒神、健脾补虚、化痰止咳、散寒破结
从酸梅汤各药材的功效可以看到,酸梅汤的配伍主要针对夏季暑湿困脾,津液消耗过多的问题,达到生津止渴、化湿开胃、健胃消食、祛痰止咳、祛暑热送清凉,安神静心的功效。
御厨传人王希富的祖父当年在宫廷御膳房当差,王老先生曾提及,酸梅汤出自太医院的药方,京城闹时疫时,因为要治疗腹泻,所以使用乌梅,意在收敛,再配以冰糖、桂花、砂仁、豆蔻之类补气、提神的药物,防治时疫效果尤佳,此方称“乌梅饮”,后来就成了大酸梅汤。在民间街市上所售卖的配方比较简单,但却成为了名噪京城的冷饮酸梅汤。
所以,配伍严谨、真材实料的酸梅汤还有治疗霍乱、痢疾,辟疫的作用。
为什么能辟疫?因为暑热和瘟疬都属于温病范畴,其中一个症状就是脾胃受损。酸梅汤中化湿、开胃、健脾的功效就能减轻脾胃的负担。所以,一悟千悟,一通百通。
酸梅汤在历史长河中露脸的瞬间
神话小说《白蛇传》就写了乌梅辟疫的故事。
《红楼梦》一书第三十四回中,男主人公贾宝玉挨打后,就请求贾母:“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汤。”
电视剧《大宅门》中也有一段:白玉芬少奶奶回到白家,当时天气非常炎热,下人端了碗信远斋的酸梅汤,她一口气就喝完了,喝完一碗并不解气,让人又倒了一碗。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酸梅汤在以前是上到宅门贵胄,下至寻常百姓都喜爱的饮料。
食用酸梅汤的禁忌
1.不建议冰镇饮用(古代冰镇食物很少,脾胃也比现代人强,偶尔食之无碍。现代人大多脾胃虚弱,禁不起冰镇食物的 *** 。故更好喝常温或放置到常温再喝)
2.不易多食,特别是小儿及脾胃不佳,、易反微酸者
3.感冒不宜饮用
4.经期、孕妇、分娩前后慎用,建议不饮用
立体地认识了酸梅汤后,有没有跃跃欲试?
不用再花几十块软妹子去买外卖啦,
你 自 己 就 是 私 房 !
自己熬一锅!满满的爱意(?°з°)-?
酸梅汤的 ***
材料:
山楂 75g
制乌梅 50g
大枣 50g(掰开)
陈皮 25g
灸甘草 5g
白荳蔻 3g
黄冰糖 适量
桂花 适量
做法:
1.除冰糖和桂花外,其他药材加入3L左右清水浸泡一夜(可放入冰箱4°冷藏)
2.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熬,熬制2-3 小时,越久越浓
3.提前半小时根据自己口味放入适量冰糖、桂花调味
4.熬制好后,过滤药渣,即得慢慢一锅正宗乌梅饮。
热的喝着也是生津止渴。那个畅快、舒服!
您也自己熬一锅?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吉利丁(明胶)试着做酸梅冻。buling,buling
!
医瘤中医董昌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学、中医肿瘤学研究生导师
上海市健康科普高级讲师
提倡中医综合疗法
经方为主身心灵同调
擅长肿瘤及各科杂病
弘扬中医药传统精粹
传播正能量古今智慧
赶快点赞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