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小炒肉,醴陵小炒肉的家常做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2 0
株洲:诗画株洲 这条旅行线路让你“自在一夏”

竹深树密虫鸣处,常有微凉不是风。7月至9跟随株洲这条线路,去密花生态园探寻夏日里的幽静处,在乡间村落感受传统客家风情,走进卧龙山庄肆意挥洒夏日的“躁动”,在和吕民宿品一壶夏日清凉,来新市徐公店消暑纳凉,在醴陵窑里赏千年醴瓷魅力。爬仙庾岭、登文昌阁、赏千亩荷花,品清甜瓜果,在诗画般的株洲,自在一夏。

行程路线

密花生态园→卧龙山庄景区→和吕民宿→新市徐公店→醴陵窑→仙庾岭风景名胜区

01

密花生态园

· 位于株洲市炎陵县密花村,内有古栈道、古桥等名胜古迹,有乌石群、雪帘瀑布、石板滩群、千年红豆杉等自然景观。在这里,可以领略淳朴自然的客家农耕文化,品尝原汁原味的客家美食,感受诗情画意的客家风情,体验原始 *** 的户外野趣,领悟客家文化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02

卧龙山庄景区

· 位于株洲市茶陵县境内,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一山一水、一文一武,即风光秀丽的泰和仙、溪水潺潺的沛江、历史悠久的文昌阁、由来已久的习武传统。这里客家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形式多样,让“乡约卧龙·诗意栖居”成为卧龙独有的魅力。

03

和吕民宿

·该民宿位于株洲市茶陵县严塘镇和吕村,深藏于群山环抱中。竹韵楼、松涛阁是客家民俗小院,土墙碧瓦,掩映于山村桃林之中,可以体验客家生活、回味悠悠乡愁;水云居、清溪楼是精品木屋,依山傍水,松竹蔽荫,可以漫步林荫下、戏水山涧中;名仕楼悬壁临渊,居高望远,可以约上几个亲朋好友品茶论道、攀崖观瀑,纵情山水间,回归大自然。

04

新市徐公店

·位于株洲市攸县北新市镇,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写的就是这里。盛夏之际,来此体验诗意田园生活,看四季花海,采黄桃、杨梅和枇杷,参观民俗文化博物馆,感受栖居山野的独特魅力。

05

醴陵窑

·坐落于株洲市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的谷地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炎炎夏日,来醴陵窑清凉避暑,夜宿夯土古建筑的沩山民居,寻访从宋代遗落的文物古迹,见证釉下五彩瓷的诞生历程,聆听历史中清脆的瓷声。

06

仙庾岭风景名胜区

· 位于株洲市荷塘区仙庾岭村,拥有中华孝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景色灵秀,四季宜人。夏日,荷花争奇斗艳,瓜果飘香四溢,爬仙庾岭、登文昌阁、访仙庾庙,听风声飒飒,看云雾渺渺,深呼吸,放轻松,何以消烦暑,自然知道答案。

特色美食

醴陵小炒肉、醴陵蒸草鱼、醴陵仙都酱板鸭、醴陵炒粉、沩山豆腐、沩山糯米饭、醴陵黄菜、攸县香干、攸县血鸭、攸县米粉、晒肉、火焙鱼、茶陵牛八宝、仙鹤人参汤、擂辣椒、惠农飘香鸭、紫苏鳝鱼、祖庵豆腐、梅菜蒸肉、炎陵客家十碗荤、炎陵米果。

创意产品

株洲礼物·汉方福包、株洲礼物·恒春礼盒、春樱城市文创杯、攸女有礼系列文创产品、“炎帝功绩”书签平安扣、神农陶韵、红军文化帆布包、神农谷空气罐头、Q版小神农系列文创。

交通路线

密花生态园

距离株洲市区约172.6公里,车程约3.2小时;距炎陵县城约42公里,自驾车程大约1小时

卧龙山庄景区

距离株洲市区约200公里,车程约2.6小时;距离茶陵县城约46公里,自驾车程大约1小时。

和吕民宿

距离株洲市区约208公里,自驾车程约3小时21分钟;距离茶陵县县城约51公里,自驾车程约1.5小时。

新市徐公店

距离株洲市区约115公里,自驾车程约1.7小时;距离攸县县城约23公里,自驾车程约32分钟。

醴陵窑

距离株洲市区约57公里,自驾车程约1小时;距离醴陵市市区约18公里,自驾车程约35分钟。

仙庾岭风景名胜区

位于市郊区,自驾车程约40分钟。

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株洲发布60个网红打卡地

中国日报12月10日株洲讯 12月9日,首届株洲旅游发展大会在醴陵开幕,会上发布了网红景点、网红餐饮、网红场馆、网红民宿、网红美食、网红街区等六大类60个株洲网红打卡地。

十大网红景点

炎帝陵景区、方特欢乐世界、云龙水上乐园、醴陵瓷谷、神农谷景区、酒仙湖景区、花湖谷景区、芋园文化旅游景区、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响水园、神农城炎帝文化主题公园。

十大网红餐饮

晴溪庄园、花溪老屋、清水塘印象1956文化艺术中心、王捌院子、丽景寻鲜、寻味后院花语、鸵鸟休闲餐厅、隐溪别院、株洲别院、官庄渔村。

十大网红场馆

株洲博物馆、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县工农兵 *** 旧址旅游区、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株洲国际卡丁车场、醴陵陶瓷博物馆、神农大剧院、中车株机科技文化展示中心、株洲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山河航空研学基地。

十大网红民宿

荷塘耕食小镇、茶陵和吕石峰仙森林康养基地、炎陵卷耳一木居、炎陵凡间小院、攸县酒仙湖桐心谷温泉别院、醴陵枫溪谷民宿、醴陵溪云墅居、芦淞华亿庄园、渌口云由星云美宿、荷塘紫轩小舍文化民宿。

十大网红美食

炎陵黄桃、醴陵仙都酱板鸭、株洲唐人神、醴陵小炒肉、攸县香干、芦淞白关丝瓜、攸县米粉、茶陵祖庵家菜、渌口王十万黄辣椒、石峰田心猪脚。

十大网红街区

湘江风光带、芦淞大汉悦中心JOJO街、醴陵一江两岸、芦淞钟鼓岭美食街区、株洲万达商业广场、天元华人街、醴陵瓷器口、渌口小青龙夜市、醴陵1915街区、芦淞服饰大市场。(朱友芳)

稻花香里说丰年┃畅游神农福地 乐享农闲逸趣

金色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感受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的魅力。该线路串联了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点和特色民宿,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赏花观光,可以亲身体验农事,可以追寻古老的农耕文明之源,也可以在“亦农亦旅” 传统村落变身旅游达人。

行程路线

天元区响水村(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响水园)→悠移生态景区→醴陵市清水湾畔景区→攸县健坤生态园→攸县宿新市徐公店→茶陵县卧龙村(卧龙山庄)→炎帝陵景区→炎陵县卷耳-木居民宿

更佳旅游时间

9—11月

主要乡村旅游点(项目)介绍

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响水园

天元区响水村(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响水园):位于株洲天元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园区目前已建设游 *** 务中心、精品民宿、房车营地、鸿雁公园、樱花山庄、多肉植物园、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百蔬园、农业技术交流平台,打造“一心、二廊、四带、十基地、百庄园”的规划格局,现已形成规模约383.48公顷的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农庄,实现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发展。

悠移生态景区

悠移生态景区:位于株洲天元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已完成了各类绿色果蔬种植及采摘示范园千余亩,打造了株洲市更大的会务酒店及多肉种植基地、花卉观光植物园、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农耕科普教育及户外拓展教学基地、健康私家菜园、马术俱乐部、汽车影院、游客接待中心等多个实体项目,初步形成了以会务拓展、农业产业、休闲农业、农业体验、农业培训、农业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服务平台。

清水湾畔景区

醴陵市清水湾畔景区:位于醴陵市船湾镇文山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通过“春赏桃花·夏揽荷·秋品蜜桃·冬泡汤”的四季景观规划,融农业产业化、农耕文化、科普教育、商务会务、生态康养、拓展训练、婚纱摄影、特色餐饮、特色民宿等元素,欲打造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规模名列前茅的以“桃”为主题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胜地。

健坤生态园

攸县健坤生态园:位于攸县网岭镇北坪村,园区规划了“一中心、一赛道及十大功能区”,即服务中心、马拉松赛道、南方农艺实践园、林艺实践园、体育公园、民俗文化园、中华医药园、红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开发了南方农耕文化课程体系、传统艺术课程体系、红色教育课程体系等课程体系,并配置多样户外娱乐项目(趣味竞速、竹林探险、鱼塘垂钓、狭路相逢、童年游戏、吊桥、真人CS、卡丁车等)。

攸县宿新市徐公店

醴陵小炒肉,醴陵小炒肉的家常做法-第1张图片-

攸县宿新市徐公店:位于攸县新市镇新联村,是包含了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培训、田园餐厅、精品民宿、特色农品市集、户外拓展、游乐休闲、文化展示、亲子种植等在内的一所田园创意文化园。

卧龙山庄

茶陵县卧龙村(卧龙山庄):位于茶陵之一高峰泰和仙山下,于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卧龙半数以上的人家属客家,仍基本保持客家的生活习俗,并沿袭客家传统文化。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客家文化特质的外化。客家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形式多样,新老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为卧龙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炎帝陵景区

炎帝陵景区:位于炎陵县鹿原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神州之一陵”。在此可祈福祭祖、凭吊炎帝先尊,感受炎帝福泽后人之博大精深的神农文化,追寻古老的农耕文明之源,华夏人脉之根,还可以体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炎帝陵祭典”。

卷耳一木居民宿全景

炎陵县卷耳一木居民宿:位于炎陵县霞阳镇枧田洲村,在前往炎帝陵景区的主干道旁,距炎帝陵景区约5公里。主要从事农业观光、园林建设、生态餐饮、特色民宿、休闲垂钓、蔬果采摘、种植体验、烧烤聚会、团建活动等服务项目,同时还进行炎陵白鹅、土鸡土鸭、瓜果蔬菜、水产品等特色种养殖。

特色美食和创意产品推荐

特色美食:三门扣肉、三门镇恒盛田园腊肉、三门肉冬瓜、醴陵小炒肉、醴陵蒸草鱼、醴陵仙都酱板鸭、醴陵炒粉、将军之梦、沩山豆腐、沩山糯米饭、醴陵黄菜、攸县香干、攸县血鸭、攸县米粉、晒肉、火焙鱼、茶陵牛八宝、仙鹤人参汤、擂辣椒、惠农飘香鸭、紫苏鳝鱼、祖庵豆腐、梅菜蒸肉、炎陵客家十碗荤、炎陵腊肉、炎陵黄桃、炎陵白鹅、炎陵米果。

创意产品:城市文创杯、攸女有礼系列文创产品、“炎帝功绩”书签平安扣、神农陶韵、红军文化帆布包、神农谷空气罐头、Q版小神农系列文创。

交通方式

自驾:

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响水园:距离株洲市区约27公里,自驾车程约39分钟。

悠移生态景区:距离距株洲市区约13公里,自驾车程约20分钟。

清水湾畔景区:距离株洲市区约60公里,自驾车程约1.4小时,距离醴陵市城区约28公里,车程约40分钟。

健坤生态园:健坤生态园:距离株洲市区约100公里,自驾车程约1.8小时;距离攸县县城约36公里,自驾车程约50分钟。

宿新市徐公店:距离株洲市区约116公里,自驾车程约2小时;距离攸县县城约20公里,自驾车程约18分钟。

茶陵县卧龙村(卧龙山庄):距离株洲市区约200公里,车程约2.6小时;距离茶陵县城约46公里,自驾车程大约1小时。

炎帝陵景区:距离株洲市区约205公里,自驾车程约3小时;距离炎陵县城约19公里,自驾车程约28分钟。

炎陵县卷耳木居民宿:距离株洲市区约207公里,车程约3小时;距离炎陵县城约17公里,自驾车程约23分钟。

(供稿: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广处)

(一审:张笛 二审:王珊 三审:甄荣)

<责编:张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湖南人的心头爱,妥妥的下饭神器,你猜到了么?

湖南爱吃辣椒的程度,如果外地人没有亲眼见过很难想象,有一个段子,外地人到湖南餐馆吃饭,食客说麻烦不要放辣椒,大厨直接过来把锅铲给他,让他来炒。虽然是一个段子,但也说明湖南人对于辣椒的喜爱。


当地有一种吃法,将较辣品种的新鲜辣椒直接丢在火堆里,外皮烧糊后洗净去皮,放点盐巴和酱油,用筷子划开就吃,一般外地人受不了,会辣得肚子痛,但对于湖南人来说,就像吃青菜一般,大块往嘴里塞。


要说哪一道菜是湖南人都喜欢的菜,那么小炒肉绝对是排名之一的存在,它也是湖南更具代表的本土经典菜。来湖南若是没品尝过这道菜等于白来,小炒肉是实际上就是辣椒炒肉,但不要以为这道菜会很辣,其实比起其它湘菜,这道菜一点都不辣,顶多也只能算一个微辣的程度,一般人应该都能接受。

小炒肉是湖南人的心头爱

小炒肉是一道地道的湖南家常菜,客人来了,称上1斤土猪肉,菜园里摘一大把辣椒,如果有大蒜随手扯几根,灶下添一把柴火烧旺,炒到肉熟辣椒软再端上桌,那个香味简直太让人馋了,即便肉和辣椒上沾了一些农村常见的锅底烟灰,客人照样吃得很欢。农家柴火灶做出来的小炒肉更是所有种类里最香的存在。



由于做得多,各个地方也形成了当地自己的做法,比较出名的醴陵小炒肉,长沙这边费大厨辣椒炒肉,都是当地的一些做法。



小炒肉看似简单,做好却不易

小炒肉看似简单,无非是猪肉、辣椒、大蒜三种食材组合在一起,但是想要做得正宗好吃,并非一件易事,这就是在家做的小炒肉为什么没有店子里好吃的原因。

正宗的小炒肉对食材要求高,首先猪肉是要吃潲水长大的土猪肉,这样的肉细腻紧实特别香,没有一点肉腥味,而且对部位也有要求,要么是鲜嫩的前腿肉,要么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同时加入一些带皮的肥肉,以保证它的油汁。

其次辣椒必须是湖南本土种植的传统土辣椒,不像线椒结果量大,比线椒短且粗,表皮很薄,炒熟后柔软无皮渣,具有入口甜,细嚼辣,咽后香的特点,辣味适中适合大多数人。另外酱油也要用龙牌这个老牌子,油采用熟猪油。

按照以上要求,在掌握恰当火候的情况下,炒出来的小炒肉才够味。辣椒色泽翠绿柔和,猪肉充分入味不油腻,十分鲜美,碗底的汤汁泡饭吃,可以什么菜都不要,用四川话来形容就是巴适得很。

这里给大家分享家常小炒肉的做法

食材和配料:带皮土猪前腿肉(或五花肉)、青辣椒、大蒜、食盐、生抽、蚝油

1、猪肉切薄片,更好是五花肉,如果其他的种类那就瘦肉和肥肉分开(不会是纯瘦肉)



2、大蒜洗净,茎杆用刀拍扁,叶茎分开均切小段(或者直接大蒜子拍碎备用),辣椒洗净切长条备用。

3、热锅放入少许油,油温六成热时,先放入肥一些的肉片大火煸炒出油脂,再加入瘦肉(如果是五花肉,煸炒出油脂即可,但注意一定不要太过),炒至变色8成熟盛出,再倒入辣椒和大蒜杆大火翻炒片刻。

4、再加入炒过的肉片大火合炒,煸出香味后加入生抽,老抽,蚝油,盐和鸡精、(有的做法会出锅前加一点醋)大蒜叶翻炒均匀起锅装盘,一道鲜香美味的小炒肉大功告成。


这个菜一定是大火爆炒,一定是要带着锅气的存在,不管是怎么弄,这是一道湖南几乎所有人都爱的菜。

湖南醴陵:深夜爱心食堂助力疫情防控

新华社客户端8月8日电(杨妮)为向一线防疫工作者提供便利,近日由共青团醴陵市委员会、醴陵市义工联合会、醴陵正合味羊肉馆共同发起的深夜“爱心食堂”正式开餐。

(志愿者在打包“爱心宵夜”)

青年志愿者每晚为一线防疫工作者提供近50份羊肉汤、醴陵小炒肉、醴陵炒粉等爱心宵夜,并安全送到防疫工作人员手中。

(志愿者将“爱心宵夜”送往定点隔离酒店)

据悉,青年志愿者将持续免费为全市6个高速检疫点和隔离酒店一线战疫工作人员提供“爱心宵夜”,共同开展一场“爱心接力”。得知深夜“爱心食堂”发起,爱心商家“醴陵侃侃咖啡”也自发加入,为一线战疫工作人员配备奶茶。(完)

来源: 新华社

湖南和平解放庆功宴居然是十碗醴陵土菜?

74年前的8月,程潜、陈明仁两位醴籍将领不顾个人安危,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率军起义,使得湖南免遭兵灾,得以和平解放。8月7日 *** 进城后,二人还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宴,被誉为“湖南和平解放之一宴”。有意思的是,当晚的庆功宴并没有山珍海味,整整十大碗全是醴陵土菜。

先来看看菜谱:醴陵小炒肉、醴陵蒸鱼、沩山豆腐、柴火鲴鱼、苦瓜炒仔鸭、醴陵黄菜、生炒羊肉、醴陵腊菜(腊肉、腊猪肝等)、醴陵杂菜、醴陵炒蛋。

如此大庆为什么选择了醴陵菜呢?程潜和陈明仁都是醴陵人肯定是主因,以家乡菜待客更显诚意和隆重。同时,“吃在大湘东”,湘菜的主要来源就是湘东菜。湘东菜中的醴陵美食,实为湘菜之精华。

细品菜单上的这些美食,它们有的是烹饪 *** 醴陵独有。比如说醴陵小炒肉、醴陵蒸鱼、醴陵炒蛋、醴陵黄菜和醴陵杂菜,食材就是普通的鱼、肉、鸡蛋和青菜,但是经过醴陵庖厨不一样的手艺,就形成了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菜肴。

先说醴陵黄菜。据说这道乡土情结浓郁的菜品,还是从距长沙100多公里之遥的醴陵,用18架独轮车送过来的。这道菜的来历,缘于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康乾年间,醴陵渌江水运发达。有一次,跑船的艄公误以为主妇随手放置在木桶中的青菜是茶叶,于是注入了开水,并盖上了盖子。后来发现,桶里的青菜居然变黄,并且下锅炒制后涩味没了,还格外清爽可口,别有一番风味。黄菜的口感比青菜更好,而且浸泡在清水中既不会腐烂也不会变味,可以随吃随取,极其方便。于是,这道误打误撞发明的醴陵黄菜就慢慢的传播开了。黄菜细切如丝,挤干水份,下锅后先炒干水,再放猪油、姜丝爆炒,之后加水(更好是米汤)煮开。出锅时淋两滴香醋,吃起来嫩、爽、滑、脆、鲜、香。这道菜不仅醴陵人爱吃,它还曾出现在伟人 *** 的生日菜单上。

再说炒鸡蛋。对于这个食材,醴陵人的做法也是匠心独运:将青椒洗净切碎;鸡蛋磕入碗中,用筷子搅匀;锅内加油适量,烧热,倒入蛋液,炒好倒出;锅内另加油烧热,放入青椒和精盐。待青椒炒至翠绿色时,放入炒好的鸡蛋翻煸均匀,最后用香醋烹一下,出锅即成。这样一份醴陵炒蛋,色香味俱佳。

醴陵杂菜就是如今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做的黑腌菜(醴陵北乡人称杂菜),它的原材料仍是农家最常见的青菜。但古法 *** 杂菜过程考究,有十几道工序,要经过选材、晾晒、脱水、切碎、发酵、入盐,然后五蒸五晒。这样才会乌黑油亮、吃起来温软生香。醴陵杂菜软化了所含的纤维素,食之软嫩而回甘。将其泡发控干水分后,再加青椒炒制,是日常生活中很可口的一种下饭菜。用它打底蒸扣肉,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当年庆功宴上的沩山豆腐、苦瓜炒仔鸭、生炒羊肉、柴火鲴鱼,则从原材料开始,就已经贴上了醴陵标签。

沩山豆腐自不必说,它是用醴陵沩山特有的山泉水加工而成。苦瓜炒仔鸭选用的鸭子,是散养在山野间的“醴陵草鸭”。“醴陵草鸭”食鲜草、饮山泉,生长速度缓慢,一年生的鸭子一般不会超过一斤半,瘦肉率却高达85%以上,含水量仅为普通鸭的三分之二。用这样的鸭子搭配清口解腻的苦瓜一起烹制肉质鲜嫩、汤味纯厚,更具别样的清香。庆功宴上的羊肉用的则是官庄羊,它属于罗霄山的湘东黑山羊,一般以树尖嫩叶草食,膻味较轻,肉质鲜美。

柴火鲴鱼,也就是火焙鱼。产自醴陵官庄的火焙鱼采用醴陵本地的小鲴鱼,去掉内脏,用锅子在火上焙干冷却后,以谷壳、木屑等薰烘至成。这样烘焙出来的小鱼干,色泽金黄,不粘不烂,不焦不枯,肉质特别香甜。烹制时,先往菜碗里放两瓣拍裂了的蒜、一把浏阳豆豉,再撒上一些干辣椒粉,然后滴点茶油、酱油和醋,放进锅中蒸上30分钟,香喷喷的火焙鱼就出锅了。鱼肉可以分开成丝成条,极富韧性和弹性,很有嚼劲。整道菜干香咸鲜,令人一吃钟情。

就是这些独具醴陵特色的十碗菜,组合成为了湖南和平解放的之一宴。74年过去了,当年的醴陵小炒肉、醴陵蒸鱼、苦瓜炒仔鸭等菜品至今仍牢牢占据醴陵人的餐桌,成为了醴陵名菜。它们是外出游子的乡愁记忆,来醴客人必尝的舌尖美味。但是,有的菜品因为食材加工复杂等原因,也慢慢的淡出了醴陵人的视野。

笔者以为,作为醴陵人,湖南和平解放的这一桌庆功宴,应该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因为它不仅是醴陵美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醴陵人为湖南、为新中国历史书写的浓墨重彩。而今,随着醴陵全域旅游的开展,餐饮机构不约而同,开始重视主推湖南和平解放之一宴以飨食客。对于醴陵的文旅事业和美食文化传播,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好事!

【赣菜故事】萍乡小炒肉

编者按:为深入挖掘整理赣菜历史文化,加强赣菜美食背后历史典故的宣传,弘扬赣菜文化,做大赣菜产业,省商务厅开展“赣菜故事”征集活动并将陆续刊发相关征文(此刊发不作为后续评审依据)。


萍乡小炒肉

谢星华

萍乡小炒肉是萍乡当地家喻户晓的名菜,无论是地摊小炒还是酒店宴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因价格实惠、用料简单,很受群众欢迎,凡是来萍乡的外乡人品尝过小炒肉后都赞不绝口。只需肥瘦各半的猪肉,切成片放入热油里翻炒,加上蒜、豆豉、辣椒和盐等常见的佐料,经过豆豉提鲜,辣椒出味,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家常小菜便可以享用了。

萍乡地处湘赣交界,号称“吴楚通衢”,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矿藏资源,引来两湖的劳动力前来萍乡挖矿淘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湖南醴陵一带来萍乡谋生的矿工将小炒肉的做法带入萍乡,再结合萍乡的风味,在佐料上经过改进,成为一道地道的萍乡本地菜。

“萍浏醴”三地风土人情相近,食性相同,群众都喜好吃辣,因为湿热的气候导致无辣不欢。煤矿工人劳动强度大,下到暗无天日的矿井里,经常负重几百斤把煤拖运出井。在体力消耗上甚巨,食量同样巨大,以萍乡俗话来讲,“吃得才能做得”。营养丰富的伙食一般吃不起,只好几个人在一起“打平伙”到小馆子炒个肉片,打打牙祭。连碗里的油汤、辣椒末都吃得一干二净,菜碗里盛上饭,把碗里的油汤全部拌入饭里,非常美味。

据说当年来安源矿调查、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的 *** 、 *** 、李立三都对小炒肉青睐有加。特别是毛主席,一谈到革命,就喜欢以吃辣椒打比方,他说湘赣两地人民革命热情高,都是吃辣椒的原因。毛主席说话诙谐幽默,和群众聊天喜欢信手拈来,讲着浅显易懂的道理,受过毛主席教诲的群众无不为他的见识和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一九二七年秋天,喜好食辣的安源矿工、萍乡老表们在党的号召下,拿起刀枪,加入了红军,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秋收起义”。

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株洲发布60个网红打卡地

中国日报12月10日株洲讯 12月9日,首届株洲旅游发展大会在醴陵开幕,会上发布了网红景点、网红餐饮、网红场馆、网红民宿、网红美食、网红街区等六大类60个株洲网红打卡地。

十大网红景点

炎帝陵景区、方特欢乐世界、云龙水上乐园、醴陵瓷谷、神农谷景区、酒仙湖景区、花湖谷景区、芋园文化旅游景区、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响水园、神农城炎帝文化主题公园。

十大网红餐饮

晴溪庄园、花溪老屋、清水塘印象1956文化艺术中心、王捌院子、丽景寻鲜、寻味后院花语、鸵鸟休闲餐厅、隐溪别院、株洲别院、官庄渔村。

十大网红场馆

株洲博物馆、红军标语博物馆、茶陵县工农兵 *** 旧址旅游区、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株洲国际卡丁车场、醴陵陶瓷博物馆、神农大剧院、中车株机科技文化展示中心、株洲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山河航空研学基地。

十大网红民宿

荷塘耕食小镇、茶陵和吕石峰仙森林康养基地、炎陵卷耳一木居、炎陵凡间小院、攸县酒仙湖桐心谷温泉别院、醴陵枫溪谷民宿、醴陵溪云墅居、芦淞华亿庄园、渌口云由星云美宿、荷塘紫轩小舍文化民宿。

十大网红美食

炎陵黄桃、醴陵仙都酱板鸭、株洲唐人神、醴陵小炒肉、攸县香干、芦淞白关丝瓜、攸县米粉、茶陵祖庵家菜、渌口王十万黄辣椒、石峰田心猪脚。

十大网红街区

湘江风光带、芦淞大汉悦中心JOJO街、醴陵一江两岸、芦淞钟鼓岭美食街区、株洲万达商业广场、天元华人街、醴陵瓷器口、渌口小青龙夜市、醴陵1915街区、芦淞服饰大市场。(朱友芳)

来源:中国日报网

醴陵玻璃椒“ *** ”上市 预计总产量可达6000余吨,比去年增产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1日讯(记者 戴鹏 通讯员 史晴)“这个辣椒很好吃的。你别看它红彤彤,摘下来晒干后就变成透明的了。所以大家叫它玻璃椒。”7月21日,家住醴陵市来龙门街道的陈胜对记者说,听说今年的玻璃椒已经上市,一早便驾车前往明月镇云岩社区,迫不及待来主产区采购一些尝鲜。

醴陵玻璃椒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干椒呈牛角形,色泽鲜红,表皮光滑透明如玻璃。醴陵种植玻璃椒已有上百年历史,醴陵玻璃椒凭借高颜值、高品质,上世纪70年代就远销欧美、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一批是7月上旬开始采摘的,大概是6到7天采摘一次,整个丰收期预计要采摘7批以上,时间要持续到9月底。”醴陵市岩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志霞说,今年天气好,预计醴陵玻璃椒总产量可达到6000多吨,比去年增产30%以上。

明月镇云岩社区是醴陵玻璃椒主产区,一垄垄辣椒地里,一片片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一大早就在田地里采摘新鲜辣椒。他们告诉记者,醴陵玻璃椒是醴陵小炒肉、醴陵蒸草鱼等当地特色美食的必备配菜。每一批玻璃椒刚从地里采摘回来,就被消费者通过现场收购或电商渠道抢购一空。

没吃过醴陵小炒,就等于没来过醴陵

中国疆土辽阔、地大物博,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所谓“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俗”。谈起地域文化,最能让人具象化的又属美食,重庆火锅、沙县小吃、客家酿菜、浏阳蒸菜等名词让人耳熟能详。作为湘菜重要的一支,“醴陵小炒”亦是声名在外,素有“醴陵三件宝,陶瓷、烟花和小炒”之称。

醴陵小炒之苦瓜炒仔鸭

“醴陵小炒”是醴陵独具特色的一个菜系,最有代表性的一道菜为:醴陵小炒肉。醴陵小炒肉是一道极为简单又非常特别的菜。说它简单,是用料简单:猪肉、辣椒、大蒜叶或芹菜等,不选山珍海味,没有祖传秘方。说它特别,其灵魂所在于 *** *** ——“带汤小炒”:将主材与辣椒同炒入味,然后加水煮沸起锅。全国各地均有小炒肉,但带汤小炒的却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运用“带汤小炒”这一独特烹饪 *** *** 的菜肴,在醴陵不仅限于小炒肉。苦瓜炒仔鸭、生炒羊肉、小炒黄牛肉、炒鳝片、煎豆腐、小炒粉肠、滑鱼等很多醴陵菜,无论是否带有“小炒”命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带汤。这些带汤小炒法烹饪而成的各色菜肴,构成了“醴陵小炒”系列。就像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等,构成了“客家酿菜”,其核心是将肉馅填充到豆制品、蔬菜等主食材上面烧制。

醴陵小炒之小炒粉肠

“醴陵小炒”不是宫廷菜,它没有“满汉全席”那样选料珍贵、造型精致、摆盘讲究;“醴陵小炒”也不是官府菜,没有孔府菜、谭家菜、随园菜那样有贵族、文人的哲学思考和审美底蕴;“醴陵小炒”甚至都不是食府菜,你从中找不到专业大厨炫耀厨艺的痕迹。但是,以醴陵小炒肉为代表的“醴陵小炒”是典型的民间待客菜,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似乎是醴陵乡村某位家庭妇人的灵感突现。

醴陵人最是热情好客。家里来了亲戚,一定要留客吃饭的;盖房子、打家具,也一定要留师傅吃饭的;并且不管多穷,待客一定要“有鱼有肉”。但古时候,生活艰苦、物资匮乏,怎么办?买不起鱼,用木头也要整出一碗“蒸草鱼”出来。穷可以,待客之道不能丢。鱼可以做假的“木头鱼”,但不能也炒碗木头肉呀!还得真材实料,无非是量少点。

醴陵小炒之醴陵小炒肉

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醴陵乡里某户人家来了客,丈夫买了肉回来,但由于家里实在太清苦,肉买的有点少。妇人主厨,怎么办?老办法,多切辣椒来“撑碗”。但即使放了很多辣椒,份量还是显少。菜炒到一半,妇人灵机一动,往肉中加了一勺水,水沸起锅。满满一大碗小炒肉,肉完全被汤汁“撑”起来了,显得非常的“大气、阔绰”。于是,史上之一碗“醴陵小炒肉”就这样诞生了。

这之一碗“醴陵小炒肉”端出来后,效果出乎妇人意料之外。客人品尝后,只觉汤鲜肉嫩,味道甜美,非常下饭可口,啧啧称赞,丝毫没有感觉到妇人是在拿水做汤来“撑碗”。就这样,一个普通妇人为了待客“有面子”,做菜加汤“撑碗”的无心之作,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一味地方美食。不久,这种带汤小炒的 *** 迅速流传开来,并开始适应其它的食材。炒鸭子、鳝鱼、牛羊肉,都用这种 *** 来炒。不但节省主材,味道还鲜美,并且还能“一菜两用”——又是肉菜、又是汤菜,除了“撑碗”,还能“省碗”。“醴陵小炒”这一地方美食烹饪体系逐渐在发展中完善起来,现在已由民间走进酒店、餐厅,成为招牌食府菜。

“醴陵小炒”有一个显著特征是辅料丰富多变。广东人做烧腊、四川人做火锅底料,香料定了后不能多一味、不能少一味,甚至分量都要精确到克。醴陵人做“醴陵小炒”,则完全不理论这些。以小炒肉为例,有用湿红辣椒来炒的,有用青辣椒的,有用湿红辣椒加青辣椒的,还有用干辣椒粉的。如果你开心,用剁辣椒来炒也未为不可。有在小炒肉中加大蒜子的,有加大蒜叶的,有加芹菜的,有加水芹菜的。甚至,同一个厨师,今天做的小炒肉和明天做的小炒肉,辅料可以完全不一样。醴陵人炒小炒肉的随性,不仅外地人看了懵圈,醴陵本地人都懵,搞不清怎样才是正宗的醴陵小炒肉。这其实也反映了醴陵人的生活哲学:经世致用。醴陵人有一个雅号:“醴陵拐子”。醴陵人“拐”,“拐”在哪里?其实就是经世致用,不背教科书、不被条条框框框死,做事懂得变通,懂得因时而动。古时候,不像现在有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很多辅料都有季节限制的。懂得变通的醴陵人炒小炒肉,春季用青辣椒炒,夏秋季用湿红辣椒炒,冬季则用干辣椒粉来炒。总不能因为冬季没有了湿红辣椒,就不吃小炒肉了。其他“醴陵小炒”也是一样,都会根据时节而来搭配不同的辅料。例如小炒鳝片,莴笋出来时就用莴笋炒,荞头出来了就用荞头,水芹菜出来了用水芹菜,丝瓜出来了用丝瓜,黄瓜出来了用黄瓜。每一个时节,都让你吃到最新鲜的“醴陵小炒”。

醴陵小炒之沩山豆腐

醴陵小炒之生炒羊肉

醴陵小炒之小炒鳝片

如今,“醴陵小炒”已成为一张闪亮名片,是醴陵人的集体记忆。凡是到醴陵旅游、出差、过境的客人,都要慕名品尝“醴陵小炒”,甚至有人发自内心地赞叹:“没吃过醴陵小炒,就等于没来过醴陵。”

标签: 醴陵 小炒 家常 做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