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黄连素片的功效与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4 0
每日解药——小檗碱(黄连素)

#头条创作挑战赛#

用药前注意事项

  • 若您目前存在下述情况,可能不能服用小檗碱(黄连素),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1. 溶血性贫血
  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 孕期用药需谨慎,更好避免

无任何厂家推荐

可以治疗的疾病

  • 小檗碱是一种抗感染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主要针对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如肠胃炎。

用药时注意事项

  • 成人用于胃肠道感染,一次0.1g—0.3g,一天3次
  • 儿童用于肠道感染:


年龄

体重(kg)

一次用量(mg)

次数

1-3

10-15

50-100

3

4-6

16-21

100-150

3

7-9

22-27

150-200

3

10-12

28-32

200-250

3

  • 含鞣质的中药不要与小檗碱(黄连素)同时服用,减低药效

用药后注意事项

  • 用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皮疹,发热,停药后可消失。


若您在用药期间有其他问题,或是想分享的用药经验,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腹泻就吃黄连素?先别着急

很多人一旦腹泻,就会想到服用黄连素止泻,在旅游、出差时也不忘包中常备。黄连素真的有那么神奇的药效吗?

今天,我们邀请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主任张静,为大家讲解一下。

图片来源:摄图网

黄连素的作用

黄连素的化学名称为盐酸小檗碱,传统中医学认为,黄连素类药物性寒凉,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连素有很广的抗菌范围,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较显著的抑 *** 用,尤其对痢疾杆菌的抑 *** 用最强。

黄连素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腹泻

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腹泻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非感染性腹泻病因复杂,有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肝硬化、尿毒症、过敏性疾病、癌症等。

对于非感染性腹泻,黄连素毫无作用。对于感染性腹泻,黄连素也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只适用于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轻型腹泻。

对于合并有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食欲不振、合并脱水等症状的重型腹泻,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用抗菌药物,同时进行补液治疗。

对于霍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等,黄连素几乎没有治疗作用。

黄连素不宜长期服用

经常服用黄连素,易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消除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加重症状。

长期服用大量黄连素,还可能会影响肠道pH值,导致肠道消化酶活性下降,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同时,还会造成菌群失调,并破坏人体对B族维生素及脂肪酸的吸收,导致各系统疾病发生。

因此,如发生腹泻,要先明确病因,对症下药,不能滥用黄连素哦。

原来黄连素一直被小看了,竟有如此多功效,很多人还不会用!

每天服用2次,每次3片,可以让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完全切除后2年内的复发风险相对下降23%!

这种“立下大功”的药物,正是你我熟知的黄连素

2020年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图源: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8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的统计数据,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42.92万人,死亡病例28.14万人。其中,约90%以上的结直肠癌来源于结直肠腺瘤。

黄连素,黄连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虽然肠镜下切除有助预防结直肠癌,但房静远团队表示,切除后1年腺瘤复发(再发)率30%以上、3年的复发率约为50%。

关于化学预防其复发的药物和 *** ,国际学者及医学专家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所发现的药物多因见效甚微或副作用等原因,难以普及应用。此次研究对黄连素降低腺瘤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作出论证,为息肉切除术后的化学预防研究打开了新窗口。

不可小看的“苦口良药”黄连素

黄连素,也叫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因药源广泛易得、价格低廉、使用安全等优势,被收录在国家基本药品目录。

图源:国家基本药品目录-2018版

黄连素最为人熟知的作用就是止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连素抗菌范围很广,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均有较显著的抑 *** 用,其中对痢疾杆菌的抑 *** 用最强,因此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腹泻。

而随着药理学的深入研究,经临床实践,黄连素被发现了更多的用途。

· 降血糖

据研究,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可能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实现:一是抑制糖原异生和促进糖酵解,产生降血糖效果;二是拮抗升血糖激素,促进胰腺B细胞的再生,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增强胰岛素生物活性;三是通过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来降低血糖。

· 调节血脂

大量研究证实,黄连素是一种新的调脂药,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其作用机制是上调其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减少肝脏中中性脂肪含量;另外,黄连素还可以直接抑制肝脏细胞内脂质的喝醋,减少肝脏中脂质的储存。

· 治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最后的并发症,特别是合并糖尿病者。黄连素可通过增加心肌供氧量,减少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 镁和黄连素后,能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 抗肿瘤

大量研究表明,黄连素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可参与肺癌、肝癌、结肠癌、食管癌、脑部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抗肿瘤过程。其作用机制有以下几方面:

--调节自噬

黄连素能通过调节自噬,减少脑胶质瘤细胞的糖酵解能力,影响细胞能量摄取和物质代谢,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增值,并导致细胞凋亡。

--逆转耐药

黄连素对多种化疗药物均能起到逆转耐药的作用,它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内药物活性,逆转耐药系数。有研究表明,烷基化黄连素可作为线粒体靶向配体,使阿霉素的吸收增强15倍。

--清除、抑制自由基

在病理条件下,自由基会损伤正常组织及细胞,从而诱发疾病,如肿瘤。黄连素可以通过抗氧化阻止恶性肿瘤的发生,随着黄连素浓度的逐渐升高,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总结一下,止泻、抗菌、降血糖、调血脂、治心衰、抗肿瘤,随着黄连素药理研究结果的增加,这一古老的中药成分慢慢成为治病抗癌的“多面手”。

警惕黄连素的用药陷阱

王辉(化名)每次拉肚子都会吃黄连素,开始时挺有效,后来效果越来越明显。但近一个月他腹泻再吃黄连素,发现几乎没效果了,去医院就医后,医生说他患上肠易激综合征。

44岁的刘阿姨就没那么幸运了。

患慢性肠胃炎3年的她,自认为黄连素是中成药,价格也便宜,所以每天都吃。但有一次下班回家路上,她突然感到脚底麻木,到家后症状加重,双脚胀痛,拖鞋都穿不进。

接下来,她的手也出现类似症状,不敢触碰,更不敢洗手,碰到水就如同针扎一般。到医院就诊后,医院的检查结果为周围神经炎,病因是长期大剂量服用黄连素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

前文提到,黄连素在日常生活中多作为止泻药使用,在许多人眼中,黄连素“有腹泻能治,无腹泻能防”。

“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如果对象是便宜好用的常见药,很多人都会放松警惕。要想用好黄连素,3件事首先要清楚:

之一、黄连素仅对细菌感染腹泻有效

腹泻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腹泻又有细菌和病毒感染之分。

黄连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型腹泻,对非感染性腹泻(如化学品、药物导致或食物中毒等)不仅无用,还可能因抑制肠道分泌而出现便秘、肠内菌群失调等问题。

第二、黄连素有耐药性

黄连素有高浓度杀菌、低浓度抑菌的特点。若像王辉一样经常使用,不但会导致其抗菌效果下降,还可能使细菌在与药物的“抗争”过程中得到“锻炼”,出现类似抗菌药的细菌耐药作用。

第三、黄连素副作用也不少

除了出现像刘阿姨一样的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长期服用、滥用黄连素,还可能导致肠道消化酶活性下降,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同时,黄连素可导致肠道蠕动加快,缩短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引起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临床应用证实,黄连素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过敏反应及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甚至导致死亡。

黄连素:会用才是良药

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使用黄连素?下面几个要点记好了!

1.不要用于预防。有人外出吃饭、旅游会随身携带黄连素,即便没有腹部不适也会吃上几片。临床试验证明,口服黄连素不能治疗腹部不适,更不能预防细菌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2.服用后别喝茶。茶水中有茶多酚、嘌呤生物碱、鞣质等成分,鞣质会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而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降低药效。因此,不仅不能用茶送服黄连素,服药前后2小时内也不宜喝茶。

3.剂量要充足。服用黄连素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导用量服用。成人每次1-3片,每日3次,不要先服1片看看效果,然后再加1片,这样反而不能及时产生药效。腹泻严重者,也不可擅自增加药量。

4.长期服用必须遵医嘱。虽然黄连素对高血脂、糖尿病、心律失常等疾病都有一定治疗作用,但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出现前文的副作用,因此,若需要长期服用黄连素,一定要接受医师、药师的正确指导。

集价格低廉、药到病除等优点于一身,黄连素确实是居家必备良药,但服药最忌随心所欲,只有用对了,才能避免「好药帮倒忙」。

#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 《柳叶刀》子刊:黄连素能防肠癌!上交仁济医院团队首次证实,每天服用六片黄连素,可使结直肠腺瘤切除后复发风险下降23%丨临床大发现.奇点网,2020-1-19.

<2>左茹,曹雪滨,张文生.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环球中医药,2014:74-78.

<3>李顺宝,李田昌.黄连素在心血管和糖尿病药理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刊,2010(11):95-96.

<4>金嵩,臧琳,刘玉翠等.黄连素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02):66-67.

<5>苏新民.黄连素不是止泻“灵丹”.《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14(3):27-27.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腹泻就吃黄连素?先别着急

很多人一旦腹泻,就会想到服用黄连素止泻,在旅游、出差时也不忘包中常备。黄连素真的有那么神奇的药效吗?

黄连素的作用

黄连素的化学名称为盐酸小檗碱,传统中医学认为,黄连素类药物性寒凉,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连素有很广的抗菌范围,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较显著的抑 *** 用,尤其对痢疾杆菌的抑 *** 用最强。

黄连素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腹泻

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腹泻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非感染性腹泻病因复杂,有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肝硬化、尿毒症、过敏性疾病、癌症等。

对于非感染性腹泻,黄连素毫无作用。对于感染性腹泻,黄连素也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只适用于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轻型腹泻。

对于合并有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食欲不振、合并脱水等症状的重型腹泻,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用抗菌药物,同时进行补液治疗。

对于霍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等,黄连素几乎没有治疗作用。

黄连素不宜长期服用

经常服用黄连素,易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消除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加重症状。

长期服用大量黄连素,还可能会影响肠道pH值,导致肠道消化酶活性下降,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同时,还会造成菌群失调,并破坏人体对B族维生素及脂肪酸的吸收,导致各系统疾病发生。

因此,如发生腹泻,要先明确病因,对症下药,不能滥用黄连素哦。

编辑:耿洁玉

「药我说」黄连素的这些功效,你听过吗?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药我说】专栏,逢周二推送!栏目文章均由医院药学部药师撰写。内容涵盖各种合理用药知识,实用、精彩!敬请关注!

黄连素的这些功效,你听过吗?

文/药学部 苏金和主管中药师

众所周知,黄连素是治疗胃肠炎的一种常用药物,但有时候医生也会为并非胃肠炎的患者处方这种药物,究竟为什么呢?带着疑问,我们先了解一下黄连素是什么。

1、黄连素是什么药?

黄连素,又称小檗碱,是从中药黄连中分离的一种季铵生物碱,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志贺菌、霍乱孤菌等敏感病原菌感染所致的胃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

2、黄连素有哪些药理功效?

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多种药理功效:

①抗菌作用。它抗菌谱广,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霍乱弧菌、脑膜炎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 *** 用,对流感病毒、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某些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 *** 用。体外实验证实黄连素能增强白细胞及肝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

②降低血糖。近年的深入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等功能,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③降低血脂。小檗碱能明显地增强肝脏氧化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肝脏过氧化脂质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脂类的分解代谢,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小檗碱可通过转录后稳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而上调LDLR表达,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摄粒作用,增加对血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的清除率。

④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扩张末梢血管,增加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而止泻。

另外,黄连素还有治疗心律失常、癌症的辅助治疗等报道,黄连素的溶液剂,还有治疗天疱疮、痱子等皮肤病的用法。

3、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吃黄连素吗?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黄连素就好像药物界潜藏的一位“武林高手”,平时默默无闻,实则威名赫赫!但笔者不得不提醒大家,是药三分毒,大家不要看见黄连素这么“万能”就自己胡乱尝试。

例如,目前比较热门的黄连素用来降低血糖的用法,就并非适合每个人呢。黄连本身是苦寒之药,擅清中焦火邪热毒,作用较强,对于糖尿病中出现多饮多食,胃火炽盛的实热患者才比较合适的,如果平素脾胃虚寒,中阳不足的患者服用,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值得指出的是,本品对溶血性贫血患者和遗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儿童禁用。

最后,药师需要提醒大家,黄连素的不少用法,例如降血脂等,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需要更高级别的证据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可擅自使用,以免耽误病情,损害健康。

参考文献:

<1> 许曼音,陆广华,陈名道.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学(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黄伟民,严桦.小檗碱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中国药学杂志1990(6) :335-337.

<3>宋淑莉,曹海龙,王邦茂.小檗碱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国际消化病杂志.2013,33(1):47-49.

<4>王燕斌. 盐酸小檗碱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胃肠病学.2013(S1):A3-A4

<5> 王海燕,余海忠,郑玉兰.小檗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中成药,2015(8):1791-1795.

作者简介

苏金和,本科,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药品调剂和临床用药咨询工作,擅长应用中西药理论知识指导患者用药。

吃“万能药”黄连素能治腹泻?错!带您走出黄连素用药4大误区

腹泻怎么办?

吃点黄连素!

在生活中,一遇到拉肚子,很多朋友都会想到黄连素,全称是盐酸盐酸小檗碱,因其价格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又是非处方药(OTC)是很多朋友的居家必备良药。但是,很多朋友在服药黄连素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关于黄连素你用对了吗?一腹泻就用黄连素,是否对因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谈谈黄连素的用药4大误区。


首先和大家讲讲什么是黄连素?

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的中药,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显著的抑 *** 用,适用于治疗细菌性的痢疾和肠胃炎,疗效显著。由于黄连素是需要口服的,吸收较差,基本上只停留在胃肠道内,所以只适用于胃肠道的感染性疾病,而全身感染性疾病以及非感染性的腹泻,黄连素是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


1、黄连素属于中药

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黄柏和其他小檗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由于黄连素的化学结构很清楚,而且质量可以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化学药物(即人们经常称为西药),不能滥用。与大多数抗生素不同,黄连素是家庭可以携带的非处方药。

2、腹泻就吃黄连素

很多人一遇到腹泻就想到吃黄连素,可是事实上黄连素的适应症只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不是说对各种腹泻都有用,像是生活中吃了油腻的食物导致的腹泻,就会没有多大的作用。所以说一定要对症治疗。


3、长期用药

有的朋友会觉得黄连素的名称有点像中成药,而中成药给人的感觉就是副作用少。所以会在用药的时候没有节制,像是有慢性腹泻的时候,就会因为病情长期得不到缓解而长期服用黄连素,其实这种做法是是错误的。长期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以下后果:

①经常大量服用黄连素会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

②经常大量服用黄连素会产生耐药性,会导致场内的酸碱值出现变化,从而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③经常大量服用黄连素,呈剂量依赖性,但服用大剂量黄连素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4、随便吃

吃药时有些人会很随意,要么就是规范的遵循用药原则,而有的人却觉得吃药数量多的话病情会好的快,而有的人会随意的吃那么一两片,没效果再加,有效果就减少。这样的用药原则长期下去不但不会缓解病情反而会导致腹泻严重;有严重腹泻或者是恶心呕吐、寒战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要及时就医。

总之,大家要记得黄连素并不是治疗腹泻的的“神药”,一定要根据病因进行使用,且使用时一定要合理且规范的使用,避免滥用。

黄连素敷脸秒变“小黄人”?花式护肤“偏方”可别轻易试

美容护肤是女生间永恒的话题

*** 上也流传各种美白、瘦脸“偏方”

近日,在云南昆明

一名女子跟着网上的 ***

自制黄连素水面膜敷脸

本来以为可以收缩毛孔

结果发现自己变成了"小黄人"

脸上的黄色洗都洗不掉

医生表示

该女子脸上的黄色残留

理论上一段时间后可以被皮肤代谢掉

黄连素主要用于灭菌

做面膜敷脸非但达不到收缩毛孔的效果

还可能破坏皮肤屏障

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

敷面膜所用的水也是一大隐患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临床药理及化妆品检测中心主任刘毅表示

家里的自来水没有经过消毒处理

千万不能随便敷上脸

年轻人毛孔粗大

主要是因为皮脂分泌活跃

如果想要改善

应当要做到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日常养成规律的作息

洗脸不要过度清洁

更不能轻易尝试“神乎其神”的医美项目

如果确实存在皮肤问题

要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找医生对症下药

老药新用!研究发现:治腹泻的黄连素,还能抗肿瘤、预防息肉复发

中国的胃肠道肿瘤的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多数病人在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如何提高早诊率,并做好规范治疗?

11月7日上午,以“守真,创新,未来”为主题,由中山大学附属的第六医院与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广东省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会议召开。本次大会共设20个分会场,邀请到国内外领域顶尖专家和学者就消化内外科领域最新进展作精彩报告。

与此同时,大会还发布了2020年中国十大消化道临床研究,传达了过去一年我国学者在消化道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让国内医生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科领域的前沿。该评选也是为了鼓励我国消化道领域的医生和学者开展更多的设计严谨、实施规范的临床研究。

(大会现场)

其中,三位研究代表在消化道疾病周新闻发布上分享了各自团队的获奖研究。

化疗联合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可以增加肠癌患者的手术机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文涛医生介绍了《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6对比FOLFOX6用于Ras突变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一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数据显示,约50%的结直肠癌者在病程中将出现肝转移,发生肝转移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肝转移患者而言,只有10%-20%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绝大多数患者肝脏无法手术。

“这些不能手术的患者,如果只是进行药物治疗,其5年生存率很低,基本在5%以下。”汤文涛表示,如果通过转化治疗,使肿瘤缩小后进行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将从5%提升至30%以上。于是,研究团队针对Ras突变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开展转化治疗研究。

研究入组了241名、年龄在18-75岁的全Ras突变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121例患者进行化疗联合靶向药贝伐珠单抗治疗方案,其他患者则应用标准双药化疗方案。

经对比发现,采用标准双药化疗方案的患者肝脏转化切除率仅仅5%,也就是只有5%的病人能够得到肝脏的切除。而在标准化疗中加入贝伐珠单抗之后,病人的肝脏转化切除率则提高到22%,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从6个月提升至9.5个月,中位OS(生存期)从20.5个月提升至25个月。

老药新用!治腹泻的黄连素,还能预防腺瘤 *** 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邹天慧医生分享了《小檗碱对比安慰剂用于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预防》,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榜中排名第三,95%的肠癌都是由腺瘤 *** 肉演变过来的。邹天慧表示,“早期通过肠镜可以早诊早治,及时将腺瘤 *** 肉摘除,能够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肠道的腺瘤 *** 肉的复发率很高,将近一半的病人在切除腺瘤三年内复发。”

如何降低肠腺瘤 *** 肉的复发率,成为消化疾病领域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既往研究有关注叶酸、阿司匹林、二甲双胍,而邹天慧所在的研究团队关注到治疗感染性肠炎的常用药、我国传统中成药盐酸小檗碱(也叫黄连素)。

邹天慧介绍,近年来针对黄连素的研究不断增多,据现有研究提示,该药不仅能有效治疗腹泻,还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甚至是抗肿瘤的作用。“细胞实验研究证实,黄连素在体外有调节肿瘤、抑制大肠细胞增殖的作用。”

为了摸清盐酸小檗碱在大肠肿瘤预防的作用,研究团队从2014年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福建、天津六省市,经过筛选对纳入多中心的1108名大肠腺瘤患者,发现发现应用盐酸小檗碱,对术后预防大肠腺瘤复发有明显效果,对比安慰剂组病人的复发率降低了23%。

“盐酸小檗碱在整个研究期间疗效好、安全性高、副作用较少、价格也十分经济实惠,对肝肾均无太大负担,有临床研究证实盐酸小檗碱还有一定的保肝功效。”邹天慧表示,就目前来看,盐酸小檗碱是十分适合作为腺瘤 *** 肉手术后的预防药物。是否能作为肠癌的一线预防或二线预防药物,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

胃癌手术中引入“帮手”,能识别更多淋巴结改善患者预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钟情医生介绍了《吲哚菁绿示踪介导的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根治性胃切除术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

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前三位,每年确诊新发胃癌患者约50万,占全球胃癌患者数量的40%-50%,是名副其实的胃癌大国。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胃癌患者大多数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手术是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 *** 。

钟情表示,“中晚期胃癌患者除了进行胃原发灶切除,还需要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在手术中引入荧光导航技术能够帮助医生识别可能存在转移的微小淋巴结或淋巴病灶 ,提高对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改善患者预后。”

荧光导航技术,多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此次应用在胃肠肿瘤是全新尝试。该技术通过对胃癌患者注射显影剂,如同在周围淋巴结放上了“导航仪”,使之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荧光点,展现在医生眼前。

目前还无法准确识别出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那么在胃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多少,直接反映了手术质量的高低。研究认为,淋巴结数量清扫越多,患者的预后就越好。

“研究发现,荧光导航技术提高了20%淋巴结的清扫数量,同时降低淋巴结清扫不完全率的26%。”钟情称,至于能否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目前尚不确定,研究团队接下来将针对患者进行长达5年的随访。#健康科普大赛##癌症防治手册##消化道肿瘤#

黄连素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复发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团队牵头完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中药黄连的提取物小檗碱(黄连素)具有一定预防结直肠腺瘤切除后复发的作用。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约90%以上的结直肠癌来源于结直肠腺瘤。肠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可预防结直肠癌,但切除后1年复发率达30%以上、3年复发率约50%。国际上一直在研发化学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药物,但药物多因为副作用或价格昂贵而难以普及。

房静远研究团队纳入近期诊断腺瘤并进行全部腺瘤切除的患者,并通过区组随机化 *** 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服用小檗碱组(每天两次,每次0.3克)和安慰剂组。患者在随访期内至少完成一次肠镜检查,直至诊断出腺瘤复发或是最后一名入组患者达到两年随访点为止。在最后完成随访的891例患者中,小檗碱组有155例(36.1%)、安慰剂组有216例(46.8%)在随访期内出现腺瘤复发;小檗碱组有183例(42.7%)复发为息肉(包括腺瘤和锯齿状病变),安慰剂组有255例(占55.2%)。复发为高危的进展性腺瘤者,两组分别有15例(3.5%)和26例(5.6%)。由此,研究可知服用小檗碱可安全有效地降低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

这次大规模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 *** 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的消化科协同完成。

此前,房静远团队较早前在国际上首先证明了服用叶酸可预防5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特约记者袁蕙芸)

蒙脱石散和黄连素到底哪个好?为何2个专家给出2种不同的说法?

新冠毒株XBB.1.5来势汹汹,已经在国内检测出来。在北京的妹妹一家没有买到蒙脱石散,于是我在头条上看了几篇关于止泻药的文章,看看有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

不看倒好,一看更懵了。

一个叫李志玲的专家说蒙脱石散止泻需要进一步检验,推荐级别低,有副作用,还可能铅中毒。

李志玲专家还指出诺氟沙星和黄连霉素(即盐酸小檗碱)也没用,因为这2种药是针对细菌性腹泻的,对XBB.1.5引起的病毒性腹泻根本不对症。

她建议准备口服补液盐水,防止脱水。

然而,另外一位叫黄国鑫的副主任药师说蒙脱石散止泻效果值得肯定,副作用小,老人和孩子都可以用。建议买1~2盒备用,但是有便秘者应该减量服用。

黄国鑫还说如果买不到蒙脱石散,成人买黄连霉素也可以。

李志玲说黄连霉素没用,黄国鑫说买不到蒙脱石散就买黄连霉素。这我听哪个专家的?2个专家2种说法,万一中招了到底该吃哪个药?

病毒说不好啥时候就来了,买不到布洛芬的恐慌还未消散。希望这个时候有更权威的专家出来给科普一下,到底哪个好?黄连霉素可以替代蒙脱石散吗?

XBB.1.5到底如何应对?真希望专家统一口径,给老百姓指条明路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章参照图片出处:环球网


我是红尘慢录,感谢阅读。

欢迎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

标签: 黄连素 功效 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