蝲蛄与小龙虾的区别,蝲蛄与小龙虾有区别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36 0
东北这河鲜被误会是“小龙虾”,60一斤外地人嫌贵,本地人抢着买

前几天看到东北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晒出了一道美食,点开一看是美味的小龙虾,看到他做的小龙虾被馋坏了,就问他这种小龙虾怎么卖的?没想到这位东北朋友说这不是小龙虾,听他一说,我整个人都懵了,这明明是小龙虾,为什么不是呢?

小龙虾我夏天可是天天都吃的,怎么会认错?他在看到我的留言后,马上打 *** 来给我了,给我科普了一番,我这才明白,这被我误认为是“小龙虾”的河鲜,竟然是在东北很出名的特产,外地人还真的很少知道。

朋友晒出的这种长得和小龙虾很像的河鲜,在东北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蝲蛄。这种蝲蛄好像只有东北这一带才有,其他地方很少看到这种蝲蛄。

蝲蛄与小龙虾的区别

蝲蛄虽然和小龙虾长得乍一看上去很像,但是仔细看看,还是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蝲蛄整体个头比小龙虾稍微大一点,而且显得更加圆润更加好看,而且蝲蛄整体的颜色是青绿色的,小龙虾的颜色有点偏红,小龙虾的副足短粗,而蝲蛄的修长,关键是蝲蛄生活的环境和小龙虾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蝲蛄生活的环境

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比较脏乱的环境里,而且越脏的环境小龙虾长得就越肥,蝲蛄就不一样了,蝲蛄只生活在环境比较好的小溪和河流里,这些地方的水但凡有一点污染,蝲蛄就生存不下去。

朋友还告诉我,之前他们那边有一条小河,之前有很多蝲蛄,但是有一次一个人在河里灌水打农药的时候,不小心弄了一点点农药在河里,结果这条小河里的蝲蛄全都翻了肚皮。过了一两年,才慢慢又多了起来。它们对水质的要求太高了!

想要找到这种蝲蛄,一定要在那种没有污染的河里,哪怕周围有一个工厂里排了一点点的污水到河里,蝲蛄也生活不下去,因为蝲蛄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所以蝲蛄在吃的时候味道鲜美口感微甜,而小龙虾地有一股子的泥土味,味道香腥,所以蝲蛄的价格也比小龙虾要贵得多,一斤要60多无好,一般人听到这个价格,没吃过蝲蛄的,都会觉得这蝲蛄的价格太贵,根本就不会买!但是本地人却抢着买的,因为蝲蛄比小龙虾更加好吃。

蝲蛄更加干净,味道更好,而且它们比小龙虾个头稍大一些,肉更多。小龙虾虽然和蝲蛄很像,但是不管在口感还是个头上都比不上蝲蛄。关键是吃这种蝲蛄比较放心,不用担心重金属超标,因为蝲蛄脏的环境里完全生存不下去,所以,东北人特别喜欢吃这种河鲜,蝲蛄是东北人的心头好!

在东北,有一道用蝲蛄做的特色菜——蝲蛄豆腐!

只要在东北的哪条河里发现有蝲蛄的身影,就说明这条河是非常干净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蝲蛄的大名呢?如果去东北的话可以找一下当地的特色餐厅,试一下蝲蛄的味道,你就把它与小龙虾区别出来了!

这虾到底叫什么虾,网上叫法为啥都不一样?先学会区别九种



【编者按】

春节即将来临,面对春节年夜饭、亲朋好友聚餐,作为海产业从业者,相信大家也经常被问到这些问题:

1、“你是做水产的,‘考’你一下,这是什么鱼?”

2、“你是卖海鲜的,肯定知道这是什么龙虾吧?”

3、“这是哪个国家的三文鱼,能吃出来吗?”

4、“这虾到底叫什么虾,我怎么看网上叫法都不一样?”

……

这个时候能打开微信收藏页面点开准备已久的介绍,就显得格外重要。今天,转发《海鲜指南》编辑部转载的一篇关于各种虾的品类介绍,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话可以收藏或转发朋友圈分享~以备不时之需。

春节遇到亲戚问餐桌常见的各种虾,要怎么介绍才能显得既专业又接地气?

文/ 一个男人在流浪

*本文海鲜指南经授权转载。智慧渔业分会经海鲜指南授权转载。

目录:

  • 对虾(学名:中国明对虾,俗称: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明虾,青虾,黄虾,海捕大虾)
  • 毛虾(学名:中国毛虾)
  • 基围虾(学名:刀额新对虾,俗称:花虾、虎虾、红爪虾)
  •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俗称:白虾,青虾,白对虾,基围虾)
  • 竹节虾(学名:日本对虾,俗称:车虾,花虾,斑节虾,花尾虾,基围虾)
  • 草虾(学名:斑节对虾,俗称:大虎虾、黑壳虾、牛形对虾)
  • 立虾(学名:鹰爪虾,俗称:鸡爪虾,红虾,沙虾,厚壳虾)
  • 罗氏虾(学名:淡水长臂大虾,俗称:泰国虾,泰国长臂大虾,马来西亚大虾,罗氏沼虾,金钱虾)
  • 河虾(学名:日本沼虾,俗称:青虾、江虾,湖虾、沼虾)
  • 太湖白虾(学名:秀丽白虾,俗称:白虾,水晶虾,米虾,白米虾)
  • 日本甜虾(学名:北国赤虾,俗称:甜虾,日本赤虾,喷火湾甜虾)
  • 北极虾(学名:北方长额虾,俗称:北极甜虾,元宝虾)
  • 磷虾(学名:美丽磷虾,俗称:南极磷虾)
  • 南极深海螯虾(学名:南极深海螯虾,俗称:南极虾,南极深海小龙虾,新西兰小龙虾,新西兰深海螯虾)
  • 挪威海螯虾(学名:挪威海螯虾,俗称:挪威深海螯虾,挪威小龙虾)
  • 牡丹虾(学名:高背长额虾,俗称:日本牡丹虾,富士山虾)
  • 温哥华牡丹虾(学名:温哥华斑点虾,俗称:加拿大斑点虾,阿拉斯加虾,加利福尼亚斑节虾)
  • 阿根廷红虾(学名:牟氏红虾,俗称:阿根廷大虾,阿根廷牟氏红虾)
  •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俗称:麻辣小龙虾,麻小)
  • 龙虾(学名:中国龙虾,波纹龙虾,日本龙虾等,俗称:龙头虾,虾魁)
  • 海螯虾(学名:美洲螯龙虾,俗称:波士顿龙虾,美洲龙虾,加拿大龙虾)
  • 蝲蛄(学名:蝲蛄,俗称:草龙虾,水蝲蛄,蝲蛄夹,东北螯虾,东北黑螯虾)
  • 蝼蛄虾(学名:美食奥蝼蛄虾,俗称:虾猴,鹿港虾猴,海蜂子)
  • 皮皮虾(学名:口虾蛄,俗称:螳螂虾,虾姑,虾婆,虾公,虾虎,虾爬,虾爬子,虾耙子,爬爬虾,撒尿虾,濑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皮带虾,虾公驼子,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官帽虾等……)
  • 枪虾(学名:鲜明鼓虾,俗称:咔嗒虾,手枪虾,狗虾,乐队虾,夹板虾,嘎嘣虾,共生虾,强盗虾)
  • 虾姑排(学名:九齿扇虾,毛缘扇虾,俗称:琵琶虾,虾蛄撇仔,拖鞋龙虾)
  • 日照海知了(学名:解放眉足蟹,俗称:海节六,海知了,海蝉虾)
  • 虾姑头(学名:鳞突拟蝉虾,俗称:战车虾,虾姑排)


一些品种的虾在外观和体型上差距并不明显,要区分它们主要依靠外壳上不同色泽、形状的花纹。但虾壳中含有大量虾青素,一旦加热,虾壳都会变成红色而掩盖原有的花纹;还有一些虾,死亡之后外壳会迅速的变色(比如变成黑色之类的),这都让辨认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辨别虾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虾的品种之多倒还在其次,更要命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以虾的学名正确的称呼它们啊!而是给它们起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俗称啊!而且每个地区的俗称还不一样,甚至好几种完全不同的虾共用一个俗称啊!所以,在这个帖子里我会尽量用学名或者被广泛接受的名字称呼某种虾,同时会列出一些俗名,如果和你们当地的俗称不同,也请你们理解。

日常生活中我们统称的“虾”和生物分类上的“虾”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归类为“虾”的许多生物,其实都并不是虾,比如我刚才说的皮皮虾,不过为了方便,我也一概论之,你们也别较真,我会在这几种“虾”的名字后边特殊标明。

虾的种类之多难以想象,保守估计几千种应该是有的。这里仅仅罗列了一些市面上常见的食用虾,需要格外说明的是,这里出现的并不都是虾,比如24皮皮虾和第27日照海知了,列进来仅仅是因为大家约定俗成把它们叫做“虾”。27日照海知了其实是蝉蟹总科的解放眉足蟹,而不是网上误传的蝉虾。


以下是正文:

  • 1对虾(真虾总目-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总科-对虾科)
  • 学名:中国明对虾
  • 俗称: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明虾,青虾,黄虾,海捕大虾



对虾的学名是中国明对虾,俗名那就非常多了,广为人知的包括: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明虾、黄虾、青虾。其中黄虾是指雄性虾,因为雄虾发黄,青虾是指得雌性虾,因为雌性发青灰色。我国北方一些海区所说的海捕大虾也基本可以等同于野生对虾。还有许多地方,干脆就把所有的个头大的海虾都称为对虾,当然,这种命名方式是不可取的。

如果我要在这里说一句:对虾可能都算不上真正的虾……你们会不会直接喷死我?

但事实确实如此……我们知道大多数虾、蟹和寄居蟹都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真虾总目-十足目,十足目的意思是说它们都有10条腿。在十足目之下,又分了2个亚目,分别是腹胚亚目和枝鳃亚目。腹胚亚目的最显著特点是雌性产卵后会把卵粘放在自己的腹部,也就是俗称的抱卵,所有的蟹、寄居蟹和绝大多数的虾都属于腹胚亚目。但对虾偏偏不属于这个范畴,它所属的枝鳃亚目,因为枝状的鳃而得名,且完全没有抱卵行为,产卵全部直接丢在水里自行孵化。从分类学角度 上来看,对虾和其他虾之间的亲属关系,还不如其他虾和蟹之间的亲属关系更近。


对虾个头真的非常的大,尤其是雌虾,有的能长到二三十公分,半斤多沉,雄虾个头一般十几公分,大的也能有一两多沉。当然这个价格也是越大越贵,海捕的野生大对虾都是按个卖的,一个卖几十块钱并不新鲜。那么养殖虾会不会便宜一些呢?并不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就掌握了对虾养殖技术,但是对虾对养殖水体、底砂要求都比较高,再者就是养殖密度,如果密度过高,对虾甚至会自相残杀,相对于其他虾来说,对虾的养殖成本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它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市面上有好几种虾很容易和对虾混淆,尤其是南美白对虾简直和咱中国对虾一模一样,挑选的时候可以掌握这几个原则:虾头上那根刺(学名叫额剑)很长超过虾嘴的、虾须很长的、个头比较大的,基本就是中国对虾了。

  • 2毛虾(真虾总目-十足目-枝鳃亚目-樱虾总科-樱虾科)
  • 学名:中国毛虾



毛虾是毛啊?肯定有人这样问。市场上很少见到的毛虾,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吃过虾皮吧?吃过虾酱吧?那就是毛虾做的。


毛虾和对虾一样属于枝鳃亚目(某百科写成十足目真是日了狗了),和对虾一样,它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虾(真虾)。它的体型非常小,更大不过3公分,不过产量是很高的,大部分都用来晾晒虾皮,或腌制成虾酱。晾晒虾皮非常简单,渔民把毛虾捕捞上岸后,就地支起大锅用海水煮,然后在地上铺上席子,把虾平铺席子上,两三天暴晒之后就是虾皮了。虾酱的做法有很多种,我做的是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生毛虾直接洗干净,放在坛子里,撒上盐,然后用蒜臼子捣几下,封口自然发酵十天半月就好了。

  • 3基围虾(真虾总目-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总科-对虾科)
  • 学名:刀额新对虾
  • 俗称:花虾、虎虾、红爪虾



告诉你它的学名是——刀额新对虾,你一定一头雾水。

跟你说它还有俗称——花虾、虎虾、红爪虾,不知能有几人识?

提起它在江湖上的名号——基围虾,天下谁人不识君!


基围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基围”是广东一带用来防御海水侵袭的一种堤坝系统,在基围中养殖的虾就统称为基围虾。现在我们常说的基围虾,一般就是指刀额新对虾,那是因为现在广东一带养殖刀额新对虾比较多,如果有一天他们在基围里养龙虾了,那龙虾也可以被称为基围虾……

刀额新对虾生命力很旺盛,从虾池捞到市场售卖的时候基本都不会死,卖相比较好。除此之外,刀额新对虾作为一种海虾,居然在淡水中也活蹦乱跳的,很适合在内陆地区养殖,免去了物流的成本。这都是基围虾价格低廉、火遍全国的原因。

刀额新对虾很容易和对虾、南美白对虾混淆,区分它们之一要看体型,刀额新对虾比较小,一般十公分到十五公分左右,比对虾小了一大圈。其次要看腿,基围虾的腿末梢有一点点红色;最后还是要看虾头上的那根刺(还记得叫什么吗?没错,额剑)。和对虾不同的是,基围虾的额剑只有上边有锯齿,下边是光滑的,这也算是它学名的由来——剑是两面有刃,刀只有一边开刃,所以叫刀额新对虾。

  • 4南美白对虾(真虾总目-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总科-对虾科)
  • 学名:凡纳滨对虾
  • 俗称:白虾,青虾,白对虾,基围虾


南美白对虾的学名是凡纳滨对虾,俗名有白虾、青虾(注意,和对虾的俗名冲突)、白对虾,北方部分地区也叫它基围虾(注意,和刀额新对虾的俗名冲突,多见于华北地区)。必须要承认的是,它在外观上和中国明对虾差别非常小,我是没有把握每次都准确区分二者的。细微的差别是在额剑和虾须的长短上,但这都是相对的,很容易走眼。更大的区分 *** 可能就是价格了(大雾),南美白对虾便宜的时候可能只有十几元一斤,只是中国对虾的几分之一,可是你也要提防无良的商贩拿白对虾冒充野生中国对虾,毕竟白对虾也有一些能长到二十多公分。

为什么南美白对虾这么便宜呢?一切都要从上世纪九十年初说起。在那之前,国内是没有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的,国人吃虾,主要是吃海捕野生虾,或者产量有限的养殖中国对虾,一度洛阳虾贵,吃大虾是一件很奢侈的事。92年的时候,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引进了南美白对虾这个大宝贝,简直好养到逆天,和基围虾一样淡水海水都能养,还不挑食,产量贼拉高不说,个头还比基围虾大一圈,更可爱的是,它不仅长得和中国对虾很像,口感也相差无几,所以很快就成了国内养殖量更高的虾之一,我们可以说,多亏了基围虾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才让我们平头老百姓可以饱享这些海珍美味。


  • 5竹节虾(真虾总目-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总科-对虾科)
  • 学名:日本对虾
  • 俗称:车虾,花虾,斑节虾,花尾虾,基围虾


竹节虾因为身上有一节一节的花纹而得名,它真正的名字是日本对虾,在日本又叫车虾,在咱们国内又叫花虾、斑节虾、花尾虾、基围虾(和刀额新对虾、南美白对虾俗名冲突,多见于华东地区)。这种虾并不是只有日本才产,相反,它分布极为广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都有发现。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日本对虾甚至进行了一次雷塞布迁徙(指生物通过苏伊士运河在红海和地中海之间迁徙)进入了地中海海域。

虽然竹节虾外貌很独特,但它还是很容易和同样带有斑纹的九节虾(虎斑虾)、草虾(斑节对虾)混淆,区别的特征主要是看竹节虾的尾巴,尾巴上有一抹销魂的黄、蓝色小包边的那就是竹节虾无误了。

至于怎么吃嘛,最经典吃法如下图:


  • 6草虾(真虾总目-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总科-对虾科)
  • 学名:斑节对虾
  • 俗称:大虎虾、黑壳虾、牛形对虾



超级大的虾!超级大的虾!超级大的虾!我吃过一只足足有一斤的!比对虾还要大很多,肉稍微有点柴但是嚼劲十足,一只虾吃饱不是梦!

草虾学名是斑节对虾,因为喜欢生活在水草从生的地方而得名草虾,它其实也就是题目中说到的大虎虾。作为对虾科里更大的一种虾,成年雌性能长到30公分、600克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根。草虾从外观上看和竹节虾有点像,不过草虾的壳明显发黑,而且尾巴上没有竹节虾虾尾的那种黄蓝 *** 斑。

所以如果你在菜场上买虾的时候,如果看到一根又黑,又长,又直!那……就……是……你摸着旁边妹子的腿了……

  • 7立虾(真虾总目-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总科-对虾科)
  • 学名:鹰爪虾
  • 俗称:鸡爪虾,红虾,沙虾,厚壳虾



这货有极大的可能是青岛38元大虾的主角(当然也可能是南美白对虾)。它在青岛当地被称为立虾,个头不大,很少有超过10公分的,但味道奇鲜。它的野生产量很高,尤其在胶东半岛的烟青威水域出产的最为著名。

这种虾除了食用外,最主要的作用是 *** 海米。用鹰爪虾 *** 的海米被称为“金钩海米”,以威海荣成的“龙须金钩”和青岛沙子口的“沙子口金钩”质量更好。晾晒海米这活我小时候也干过,把鹰爪虾捞上来之后,架上大锅用干净海水煮熟,然后放在篦子让太阳暴晒,晒干之后再用专门的工具敲打,把外壳敲碎,然后迎风筛掉外壳,剩下的就是红彤彤的海米了。我的儿童时代,物质生活没有现在这么富足,哪有什么零食吃啊,抓上一把金钩海米就和小伙伴出去疯玩一天,没事就嚼一颗,中午懒得回家吃饭,就路边买个馒头就着海米吃……为什么写着写着眼泪就留下来了啊 *** !

  • 8罗氏虾(真虾总目-十足目-腹胚亚目-真虾下目-长臂虾科-沼虾属)
  • 学名:淡水长臂大虾
  • 俗称:泰国虾,泰国长臂大虾,马来西亚大虾,罗氏沼虾,金钱虾



各位请看,直到这里,我们才真正遇到了一只货真价实的虾(真虾)。和上边那些枝鳃亚目的异端不同,腹胚亚目的虾妈妈,会把受精卵粘在自己的肚皮上,随时爱抚和保护,当然了,对于我们吃货来说,虾卵自然也是一道美味……

罗氏虾是一种淡水虾,但它的虾苗必须要在汽水区成长(好吧,我又要解释一下,汽水区,说的就是半海水区域,比如淡水河流的入海口)。繁殖季雌虾会带着虾卵一起到汽水区,虾卵孵化后,虾苗以浮游动物的形态在汽水区成长,经过几次变态后变成成体虾,然后自行返回淡水中生活。


罗氏虾应该不存在认错的问题吧,那俩大长胳膊比虾身子还要长很多,无愧长臂大侠(虾)的美誉。因为长臂加持,虾的体型就显得大了很多,据说曾经发现过一直体长超过一米的罗氏虾。普通市面上见到的应该没有那么大,身子长二十多公分的比较正常(不算长臂),属于比较大的淡水虾。

  • 9河虾(真虾总目-十足目-腹胚亚目-真虾下目-长臂虾科-沼虾属)
  • 学名:日本沼虾
  • 俗称:青虾、江虾,湖虾、沼虾



河虾有很多种,咱们国内最常见的是日本沼虾,因为外壳发青灰色所以又被叫做青虾(和对虾的俗名冲突),因为生活在江河湖中又被称为河虾、江虾、湖虾。和罗氏虾一样,它也属于长臂虾科,也是一枚长臂大侠,不过胳膊没有罗氏虾长的那么夸张罢了,体型也比罗氏虾要小一些。

这种虾因为齐白石的画而闻名于世,可见白石老人也是好这一口的,作为一个嗜虾客忽然感觉自己莫名高大了起来……河虾在国内各大淡水水系里都有分布,尤其以太湖、巢湖、鄱阳湖和微山湖的质量更好。


它和小龙虾模样相似,肉嫩味鲜,200一斤有价无市,现已濒临灭绝

小龙虾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尤其夏季,小龙虾大量上市,红烧小龙虾、麻辣小龙虾、蒜蓉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肉嫩汁多,质嫩细腻,非常的好吃,小龙虾喜欢栖息在沼泽、池塘、沟渠和溪水中,对于水质要求,并没那么高,它的食物以小鱼虾,浮游生物、植物为主,即使小鱼死亡了,小龙虾照吃不误,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微量元素、虾青素,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帮助身体快速修复组织。

其实你知道吗?在长白山水域中,有一种小龙虾的“远方亲戚”,它的名字叫蝲蛄,一说到蝲蛄,很多人以为是虫子,钻地的那种害虫,其实不然,此蝲蛄非彼蝲蛄。

生长在吉利的小伙伴,一定对蝲蛄印象颇深,小龙虾对水质没什么要求,而蝲蛄就不同了,它对水质的要求极高,有任何的污染都不行,会对它们造成死亡,水要鲜活透明,必须是流动的活水,如果想捉几只饲养,那可能不现实,饲养难度大。

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造就了两者不同的体质,蝲蛄的外壳,与小龙虾相比,要更加坚硬,肉质也更细嫩好吃,九十年代的时候,蝲蛄在溪流中很常见,很多小孩子调皮,喜欢下水抓鱼虾,其中蝲蛄最常见,回到家之后,处理干净,爸妈给做蝲蛄豆腐,那味道又鲜又好吃,大自然原生态的美食。

据小伙伴们回忆,九五年在松花江支流中洗澡,河水清澈,大家纷纷下水,突然有个小伙伴放声痛哭,大家游过去一看,原来它的脚丫子被夹伤了,罪魁祸首就是蝲蛄,除了游泳之外,大家还纷纷为小伙伴们“报仇”,踊跃的抓捕蝲蛄,等游玩之后,全部扔进了炉火中,一烧嘎嘣脆,特别的香。

蝲蛄分布在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中,尤其松花江水域,分布最为广泛,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是蝲蛄的鼎盛期,一度泛滥成灾,后来蝲蛄能登上餐桌,一度流传很广,大家纷纷捕捞,结果到了九十年代,短短二十年的时间,竟然把蝲蛄吃灭绝了。

蝲蛄对水质要求较高,生态恢复慢,赶不上人们吃的速度,大网、小网、绝户网,蝲蛄一度销声匿迹,除此之外,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开始使用除草剂,从外国引进的,日本、美国都有,喷洒在稻田中,能防止长草,效果出奇的好,一度受到青睐。

正是因为有这两大因素,过度捕捞和农药污染,蝲蛄算是彻底消失了,大河流域几乎全军覆没,少的可怜,只有个别溪流中,人迹罕至的地方,能发现少量的蝲蛄,听部分老人说,在九三年的时候,一夜之间,蝲蛄全部死亡,一种说法是人为的农药污染,一种说法是大自然的水域污染。

只要有一个污染点,附近五公里的蝲蛄,几乎都会受到影响,现在你如果能抓到蝲蛄,别说两百元一斤,五百元一斤都有人买,现在属于价无市,在人迹罕至的溪流中,才能发现蝲蛄的身影。

大家再看一看小龙虾,死鱼照吃,那可是腐肉,除了对食物没要求,小龙虾对水域也没要求,淤泥、沼泽、浑水、死水、污染水域,照样繁殖,丝毫不受影响,不得不佩服小龙虾的生存技能,其它生物真比不了。

蝲蛄和小龙虾的关系,就像野山参和养殖人参一样,使用价值不一样,烹饪小龙虾的时候,如果不重油重辣,根本压不住小龙虾的腥味,到底是啥味道,大家心里都比较清楚,蝲蛄的味道较轻,生态环境,造就了两者不同的体质。

蝲蛄在经过吞吐之后,身体被处理干净,把蝲蛄磨成浆,就像磨豆腐一样,起锅烧水,水沸腾之后,将液体缓缓倒入,在高温的作用下,蝲蛄会变成鸡蛋花一样的物质,最后放食盐、香菜、香油调味,滑嫩可口,乾隆在品尝后,不禁脱口而出,“名字中有豆腐却不见豆腐”,奇也~

蝲蛄是原生态的本国物种,外号“淡水小龙虾”,最早还是进贡的贡品,专供皇帝享用,一道有名的蝲蛄豆腐,已经申请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小龙虾是外来物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哪个好,哪个坏,真假好坏,一看便知。

蝲蛄不是小龙虾,千万别认错了,小龙虾是红褐色的,蝲蛄是青灰色的,一个喜爱干净,一个喜欢食腐,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鉴于蝲蛄的美味,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尝试一番,和小龙虾的做法类似,但是腥味很小,无需过度重油麻辣,蝲蛄的味道,能秒杀小龙虾,肉质松软,鲜美的很。

禁止抄袭,我是小食味,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

东北这河鲜被误会是“小龙虾”,60一斤外地人嫌贵,本地人抢着买

前几天看到东北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晒出了一道美食,点开一看是美味的小龙虾,看到他做的小龙虾被馋坏了,就问他这种小龙虾怎么卖的?没想到这位东北朋友说这不是小龙虾,听他一说,我整个人都懵了,这明明是小龙虾,为什么不是呢?


小龙虾我夏天可是天天都吃的,怎么会认错?他在看到我的留言后,马上打 *** 来给我了,给我科普了一番,我这才明白,这被我误认为是“小龙虾”的河鲜,竟然是在东北很出名的特产,外地人还真的很少知道。

朋友晒出的这种长得和小龙虾很像的河鲜,在东北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蝲蛄。这种蝲蛄好像只有东北这一带才有,其他地方很少看到这种蝲蛄。

蝲蛄与小龙虾的区别

蝲蛄虽然和小龙虾长得乍一看上去很像,但是仔细看看,还是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蝲蛄整体个头比小龙虾稍微大一点,而且显得更加圆润更加好看,而且蝲蛄整体的颜色是青绿色的,小龙虾的颜色有点偏红,小龙虾的副足短粗,而蝲蛄的修长,关键是蝲蛄生活的环境和小龙虾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蝲蛄生活的环境

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比较脏乱的环境里,而且越脏的环境小龙虾长得就越肥,蝲蛄就不一样了,蝲蛄只生活在环境比较好的小溪和河流里,这些地方的水但凡有一点污染,蝲蛄就生存不下去。

朋友还告诉我,之前他们那边有一条小河,之前有很多蝲蛄,但是有一次一个人在河里灌水打农药的时候,不小心弄了一点点农药在河里,结果这条小河里的蝲蛄全都翻了肚皮。过了一两年,才慢慢又多了起来。它们对水质的要求太高了!

想要找到这种蝲蛄,一定要在那种没有污染的河里,哪怕周围有一个工厂里排了一点点的污水到河里,蝲蛄也生活不下去,因为蝲蛄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所以蝲蛄在吃的时候味道鲜美口感微甜,而小龙虾地有一股子的泥土味,味道香腥,所以蝲蛄的价格也比小龙虾要贵得多,一斤要60多无好,一般人听到这个价格,没吃过蝲蛄的,都会觉得这蝲蛄的价格太贵,根本就不会买!但是本地人却抢着买的,因为蝲蛄比小龙虾更加好吃。

蝲蛄更加干净,味道更好,而且它们比小龙虾个头稍大一些,肉更多。小龙虾虽然和蝲蛄很像,但是不管在口感还是个头上都比不上蝲蛄。关键是吃这种蝲蛄比较放心,不用担心重金属超标,因为蝲蛄脏的环境里完全生存不下去,所以,东北人特别喜欢吃这种河鲜,蝲蛄是东北人的心头好!

在东北,有一道用蝲蛄做的特色菜——蝲蛄豆腐!

只要在东北的哪条河里发现有蝲蛄的身影,就说明这条河是非常干净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蝲蛄的大名呢?如果去东北的话可以找一下当地的特色餐厅,试一下蝲蛄的味道,你就把它与小龙虾区别出来了!

钟爱醉虾醉蟹,竟然惹“虫”上身成肺炎

“又是39.8摄氏度!”46岁的张女士已持续发烧、咳嗽四个多月了,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有胸水和肺炎,“以前我也得过肺炎,吊几次水就好了,但这次医生给我用了各种药,就是不见好,还有医生说我是得了感染性心内膜炎……”使用了高级抗生素,每天费用近三千元,张女士症状不仅不见好,还因为药物副作用呕吐不止。百般无奈下,她慕名同女儿一起,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求助……

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查看了张女士的各项检查报告,认为不是普通的肺炎,为明确诊断便收治入院进一步完善检查。在仔细询问张女士的情况后,胡教授寻找到了病因突破口:张女士在宁波一家饭店做帮厨,平常店里经常做醉虾醉蟹,口感鲜嫩,她本人也十分爱吃。这个当地人爱吃的家常菜会是张女士此次发病的元凶吗?

“可是一般寄生虫感染的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和IgE都会升高啊,她的一点都不高。”床位医生有些疑惑。“张女士肺里的病灶呈现游走性,不像是普通的肺炎。通过询问病史,我们发现她喜欢吃醉虾醉蟹这类未经煮熟的食物,结合她4次肺部CT影像,便高度怀疑她的肺炎是由于感染了寄生虫所致,因为一般的抗感染药物对寄生虫是无效的,这也是她在用了普通抗感染药物后症状没有缓解的原因。” 胡必杰教授还解释说,针对之前有外院医生做的心内膜炎的诊断,他通过张女士的心超检查结果判断应该是陈旧性的,与本次发热原因无关。

在经历了感染病科团队“头脑风暴”后,胡教授当机立断,停用了张女士所有的抗感染药物,并外送了寄生虫抗体检查。3天后,寄生虫抗体报告出

来了:肺吸虫阳性!

根据检测结果,医生给张女士用了针对肺吸虫的药物,3天后,张女士就不发烧了,咳嗽也好转了。复查CT后显示:肺里的炎症和胸水已吸收大半。2个月后已与正常人的胸部CT影像一样了。“真的非常感谢胡教授团队!”张女士感慨万千。

你知道吗

寄生虫感染听起来像是上个世纪才有的病,但其实一直伴随着人类;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环境的多样化,我们更要提高对这类“古老疾病”的警惕。肺吸虫又名并殖吸虫,可寄生于淡水螺、贝类,以及淡水蟹和蝲蛄(小龙虾的近亲)。

虫体带有吸盘,可以在人或其他动物的各个脏器间到处游窜,以肺部为主;所到之处可引起各个脏器的急性炎症,积液、脓肿、出血,甚至穿孔等;虫体在皮下移行时可导致此起彼伏的皮肤结节;进入脑组织中可导致头痛、癫痫、失明甚至瘫痪。

朝鲜战争期间即有志愿军战士取食山泉溪水中的溪蟹、蝲蛄而感染肺吸虫,导致大咯血的记载。胡必杰教授提醒,很多人认为醉虾醉蟹虽未煮熟、但经过酒精的浸泡“杀毒”已经很安全了。其实,饮用酒并不能完全杀死肺吸虫的虫卵或幼虫,食用后就会感染。张女士游走性的胸腔积液和肺炎就是由于肺吸虫在肺部游窜导致的。

专家说

除肺吸虫外,食用淡水鱼虾,螺蟹等还可感染很多其他寄生虫,最突出的就是华支睾吸虫,也就是常说的肝吸虫。通过进食鱼生、生滚鱼片粥均可能感染。薄薄的鱼片在滚热的粥中烫过,若不幸其中含有肝吸虫幼虫,则幼虫可能并未被杀死,进入人体后可聚集在胆管中,引起肝硬化、胆管炎、胆囊炎甚至胆管癌等等。野生的青蛙和蛇类可感染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即裂头蚴,人吃了受感染的蛙肉、蛇肉、蛇胆等,甚至用活蛙剥皮湿敷的土方治疗痈疽时,裂头蚴会进入皮下,进而进入多种内脏器官,乃至大脑、眼睛当中。眼睛感染后,虫体可在红肿的眼睑和结膜下游动,偶尔表面结膜破溃,虫体可主动逸出,活像恐怖片。

除了野生动物外,一些经过长期驯化、已经饲养成熟的动物体内也可能存在寄生虫,未经煮熟而食用一样可以感染人类,如猪带绦虫,其幼虫猪囊尾蚴可寄生于人体的肌肉、眼睛,甚至脑内,引起肌肉疼痛、失明、癫痫等。另外,由于牛也会携带肥胖带绦虫即牛带绦虫的幼虫,有些人在进食米线、火锅时,为追求鲜嫩的口感,将生牛肉在滚水或汤底中烫过即食,就容易感染此类寄生虫,而它的成虫体长可达8米,会寄生在人的肠道中,引起营养不良,腹痛,阑尾炎,肠梗阻等。

人类钟情于各种食物鲜嫩的口感,但是可能已经被寄生虫捷足先登。寄生虫多种多样,人感染之后的症状也多种多样。

医生建议:不管吃什么,煮熟才是硬道理!

疫情在家的你,是否思念小龙虾?比小龙虾味道更鲜美的你知道吗?

蝲蛄

属于正鳌虾总科,蝲蛄科(正鳌虾科)是一种淡水鳌虾,活在河中,以捕捉小鱼小虾和一些新鲜的动物尸体为食,外形像海里的龙虾,只是尾巴很长,头尾比例相当,头前部有一对大大的钳子,雄性蝲蛄的鳌足粗壮非常威武,雌性稍小。喇蛄活着的时候是青色的外表光滑,熟了以后就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很漂亮,味道也相当的鲜美。

蝲蛄

小龙虾

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是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喜欢摄食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小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

小龙虾

蝲蛄虾是一种冷水栖息物种,对水质的要求极高,对农药和化学品特别敏感。稍微一点污染都存活不了。目前仅在东北森林地区一些未受污染的河流或小溪,偶尔可以看到。而我们平常吃的那种小龙虾适应性强,在充斥着脏污的水中生活,而且繁殖特别快。虽然这两者是近亲,但两者的生物学性质是不同的。

蝲蛄豆腐

蝲蛄豆腐,味道特别棒,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小时候这是一种难得的美味食物。现在更是难得,现在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蝲蛄虾也很少在大河中看到了

正在逐渐“消失”的6种河鲜,大多数人只吃过3种,若全吃过是福气

摘要:正在逐渐“消失”的6种河鲜,大多数人只吃过3种,若全吃过是福气

炎热的夏季又到了,很多人常会因为天气炎热而没有食欲。

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温度稍微降低一些了,许多人就喜欢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宵夜。几瓶冰镇的啤酒再加上少量的夜宵,就能吃到很晚。特别是边吹空调,边吃宵夜,这更是一种最让人享受的消暑方式。

在几十年前可没有这样好的条件,当时很多人消暑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那就是去河里洗澡,顺便捕捉一些“河鲜”回去来解解馋,毕竟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

那大家都有吃过哪些“河鲜”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来一波回忆杀,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农村正在“消失”的6种河鲜,相信绝大多数人只吃过两种,你们吃过几种呢?

之一种是溪流中才有的山坑螺。

对于这种河鲜,它本来就对生长的环境要求高,所分布的地区也有限,主要是在南方一些溪流中才有,而现在好多地方都已经见不到了。

不少人不认识它,都会把它当成是一种藏有大量寄生虫的钉螺。其实山坑螺是田螺的一种,只是它不是在河里、稻田里,而是在水质清澈见底的溪流中。同时这种田螺的外壳长得很细长,如同女人的手指一样又细又长。

如果你的家乡有,却把它当成了钉螺,那就太可惜了。它的价格可比田螺贵多了,在市面上一般都要二三十元一斤,并且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哦。

只因为它不光是很稀有,而且还非常的鲜美,一点泥腥味也没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它都是更受欢迎的一种田螺了,在夏秋季的时候,当地的一些夜宵摊。大排档偶尔能见到它的身影,售价也不便宜。

对于山坑螺的吃法,既能直接用来爆炒,也可以用来煲汤喝,尤其是山坑螺炖老母鸡,更是非常的滋补,并且还将它的鲜美发挥到了极致。

第二种常被认为是螃蟹的螃蜞。

在你小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在夏秋季去稻田、河边和一些溪流边翻找螃蟹呢?而在一些沼泽地里就有一种迷你的螃蟹,它就是曾被农民视为害虫的螃蜞。

螃蜞的个头不大,和现在市面上已经打出名气的大闸蟹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小不点”了。它的个头一般只有2CM左右,极少数个头大的才能长到3CM以上。

不过,别看它的个头小,破坏性却不小。它是天生的打洞高手,而且一对大钳子还会剪断稻苗的茎干和根茎,对农业的危害可不小,在过去很多人讨厌它,所以常去稻田附近抓它。遇到下雨的傍晚,一会儿就能抓小半桶。

幸好螃蜞吃起来还非常的鲜美,甚至还被称之为“天下奇鲜”。所以在当时很多人就特别喜欢在傍晚天黑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去稻田、沼泽地抓它来吃。

第三种是河蚬。

这种小贝类在我的家乡叫它黄蚬子,它实际上也是属于蚬子的一种,只是和海里所见到的蚬子不同,河蚬是生长在淡水中的,并且它对水质也是要求很高的。

在过去我的家乡这边,很少有人去捡它来吃。在当时很多的溪流、河边的沙石中都有它。许多的小孩子在河边玩耍的时候,就常会捡它来当玩具,或者是拿回家用来喂鸡鸭。毕竟在当时就连河蚌这样的大的贝类都没有人吃,更别说是河蚬这样的小东西了。

但实际上河蚬也是一种非常味美的河鲜,它和现在很多人爱吃的花甲是完全能相提并论的,甚至比它还要鲜美。而河蚬的做法也简单,捞回来清水养几天,然后可以把它做成蒜蓉炒河蚬,韭菜炒河蚬,或者是把河蚬肉挑出来煮粥喝,蒸河蚬蛋吃等,吃法非常多样。

第四种是东北版小龙虾的蝲蛄。

大家看到它是不是特别像小龙虾呢?其实它就是国产版的小龙虾,并且在售价方面比小龙虾可要贵上好几倍了,目前它都是无法人工养殖的。

因为这东西在过去只有东北地区才有,所以取名叫东北蝲蛄,在民间多叫它蝲蛄,在后来小龙虾火了以后,也有人叫它为“东北小龙虾”。

其实它和小龙虾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其中之一就是 小龙虾生命力很强,野外环境就能大量繁殖和生长。可是蝲蛄对水质要求极高,目前还无法人工养殖。

在过去,这可是当地人很喜欢吃,也经常吃的一种河鲜了,在东北还有一道名菜——蝲蛄豆腐,可不是用它来煮豆腐,而是把去掉头的蝲蛄打得粉碎,煮出来的一锅嫩如豆腐的汤。现在蝲蛄已经涨到数百元一斤了,这道菜也就难吃得到了。

第五种是小河虾。

记得小时候,夏季涨水了以后,村里很多人都会拿着自己的一些建议 *** 的捞鱼工具,去到河边、水塘和水沟附近的草丛里面抓河虾,这也是当时改善生活的一种美味河鲜。

毕竟在当时河里的资源很好,运气好一会儿功夫就能捞到一大盆。捞回去以后,清洗干净了就可以把它油炸一下,然后用来炒韭菜,或者是河虾煮酸菜,这都是超级下饭的。

但是在最近几年,野生的河鲜已经十分少见了。在我的家乡这边前不久看到有人卖河鲜,售价卖到了60元一斤,?不得不说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罕的野味了。

最后还有一种就是一直被很多人低估的河蚌。

对于河蚌过去很多人一直嫌弃它,导致一大部分人甚至都认为河蚌不能吃。

其实在过去,很多人不吃河蚌,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淤泥中生长,认为它很脏,或者是身上有太多的寄生虫。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河蚌太腥,又有坚硬的外壳,根本不好处理。就算是处理了,一个河蚌可吃的部分很少,往往十斤河蚌也就是两三斤的肉。

再加上河蚌烹饪也是很考验厨艺的,如果技术不到家,做出来的根部就不好吃。所以在过去它一直被人忽视。许多人捡到了,也是把它喂猪、喂鸡鸭了。

而现在河蚌因为农村环境的变化,它已经非常少见了。而愿意去捡河蚌的也很少了,所以在市面上很少见到有人售卖它了。

上面所介绍的这6种河鲜,如今在农村都在逐渐地“消失”,对于多数人来说都只是吃过三种,即小河虾、河蚬和螃蜞,那你们吃过几种呢?更爱吃哪一种呢?欢迎留言讨论!

?

风物志之东北版小龙虾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经历了从地理方位概念到具体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翰白所讲的东北地区即为二者的统一,主要是我国东北方向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蒙东四盟和和热河地区,相当于今天的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辖区和河北承德市。该区在地理上山环水绕,海陆兼备,高山平原皆有,从草原到各种林地地并存,诸多生态要素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虽然总体气候是偏冷的,绝大部分地区无霜期都很短,冬季比较漫长,该地区一些动物、植物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今天翰白要和大家介绍了是东北版的小龙虾——蝲蛄

记得好多年前翰白之一次看到小龙虾的时候是吃了一惊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蝲蛄,又长得这么吓人。问了老板才知道,这种叫小龙虾的东西是南方产的,和东北蝲蛄不是一回事。

严格说来,东北其实有两种蝲蛄:一种是害虫一般叫地蝲蛄,也就是那句俗话,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的蝲蝲蛄。本文要说的是水蝲蛄,也就是东北蝲蛄。

东北人口中的地蝲蛄

蝲蛄与小龙虾的区别,蝲蛄与小龙虾有区别吗-第1张图片-

东北蝲蛄学名东北螯虾,俗称蝲蛄、水蝲蛄、蝲蛄夹、石蟹,是螯虾科的一种生物,也是世界淡水鳌虾的一种。

东北的蝲蛄也是螯虾科在亚洲唯一的类群。小的时候只知道蝲蛄个头有大有小,那时候还以为是同一物种的不同生长时期,后来才知道其实东北的蝲蛄并不是一种,准确的说东北其实有3种蝲蛄。

整个虾科蝲蛄属现存共有4 个物种,分别为:东北蝲蛄又称东北黑螯虾、东北拟蝲蛄;,许郎蝲蛄,又称史氏拟蝲蛄、南京黑螯虾,朝鲜蝲蛄,又称朝鲜黑螯虾,日本蝲蛄又称日本黑螯虾。其中前3种蝲蛄原产于我国,均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3种蝲蛄中东北蝲蛄的个体更大,分布的也最广。

东北蝲蛄外形很像小龙虾,但从外形上很容易区分:东北蝲蛄虽然也有硬壳,但和小龙虾比起来硬度、厚度都差很多,不同于小龙虾外壳有凸起且颜色呈红色、暗红色,活的东北蝲蛄一般呈深青色(也有很多头部和钳子上有暗红色),外表光滑,尤其明显的区别是小龙虾的钳子上有很多尖刺一样的凸起,但砸蝲蛄的钳子上只有一对不明显的凸起。

东北蝲蛄比较耐低温,但也会进洞里跃动,蝲蛄对水质的要求极为苛刻,自然条件下,喜欢栖息在水体流动、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透明度大、水质清新的水体中。蝲蛄食性很杂贝类、小鱼、小虾、蚯蚓、蝇蛆、水生昆虫和植物的种子、嫩叶藻类都可以吃,一般自然条件下的蝲蛄喜欢夜间觅食尤其是黄昏后最为活跃,翰白小的额时候曾经养过蝲蛄,它吃小鱼的时候真的很凶残。

曾经的蝲蛄在东北的几大水系可谓遍地都是,甚至有专门的河流用其命名,80年代中期以前很多河流里都大量分布,蝲蛄是翰白幼年时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项活动。抓蝲蛄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钓蝲蛄,这种 *** 一般涨水或者水深的地方用,不需要用鱼钩,用剥皮了的青蛙,几乎不要什么技巧,只要找好了钓位后等着蝲蛄用钳子夹住青蛙就好。另一种是摸蝲蛄,这种 *** 比较常见,一般在水比较浅的地方用。基本是在黄昏前后去河里的石头下翻找就可以,由于数量太多,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很快捉满一桶。想要多抓一下卖钱的,往往会带着嘎斯灯(电石灯)还可以顺道捉些鱼。

一般小孩子抓到蝲蛄都是直接烤熟了吃,实际上做成菜的 *** 有两种:一种是选比较小的蝲蛄在锅里小火慢慢焙得干香酥脆,做成类似不辣的香辣蟹那种感觉,通常喜欢喝酒的人会把蝲蛄这样做成下酒菜。第二种吃法则是最经典的吃法,把蝲蛄做成蝲蛄豆腐。这种做法要把蝲蛄去壳去虾线后碾碎,然后用细纱布反复过滤几次,留下蝲蛄的肉汁,锅中烧沸水,下入肉汁,此时蝲蛄的肉汁就会迅速凝结成絮状物的肉羹,由于里面丰富的虾青素所以会呈现橘红色,一般只用鲜韭菜(依据季节不同,春天用韭菜,秋天用黄瓜和香菜)和盐调味。一般还会把比较大的蝲蛄钳子放到羹汤里,由于蝲蛄的外壳比较薄,即使是小孩子也可以很轻易地磕着吃。

虽然当年蝲蛄数量很多,但由于它对水质的要求过高,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使用的杀虫剂和各种农药对蝲蛄的种群构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加上人们的过度捕捉,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野生的蝲蛄就几乎绝迹了,那条曾经的蝲蛄河居然都找不到一个蝲蛄了,也就在长白山的一些溪水河流还有少量的蝲蛄分布。

随着近些年环境的改善,一些地方又开始有了蝲蛄的踪迹,很多地方利用天然水体搞起了蝲蛄的养殖,近些年来东北的一些特色饭店又开始出现蝲蛄豆腐这道菜了。

这道菜还可以再吃到,当初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本文图片来自百度搜索,若侵权请通知删除。

它常被误认为是小龙虾,肉质比小龙虾更鲜美,只有来东北才能吃到

它常被误认为是小龙虾,肉质比小龙虾更鲜美,只有来东北才能吃到

导语:夏天又快到来了,又到了一个吃小龙虾的季节,例如麻辣小龙虾、油焖小龙虾、香辣小龙虾,都是大家平日聚餐吃饭常常点的菜式。在炎炎夏日,来上一瓶冰镇啤酒,配上一盘小龙虾,这可是一顿美味宵夜的标配。

不过,有一种虾跟小龙虾长得非常相似,它经常被误认为是小龙虾。它就是“蝲蛄”,因为蝲蛄跟小龙虾时近亲关系,所以长相酷似,如果不仔细看,让人很容易分辨出不来。

蝲蛄又叫做“大头虾”,它跟海里的大龙虾长得也很相似,所以又被称为“淡水龙虾”。目前我国有4种蝲蛄,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一般在溪流、河川、湖泊栖息和繁殖。对于吃货来说,它的肉质鲜香细嫩,味道比小龙虾好吃多了,但是只能来到东北才可以吃到。

蝲蛄的学名叫做东北黑鳌虾,因此它的外壳颜色是黑黢黢的,当然也有青色的。对于水质的要求,大概就是蝲蛄和小龙虾之间更大的差别了。小龙虾适应能力强,可以随遇而安,对水质没有什么要求,就算是在水渠里也能顽强生存。

而蝲蛄则完全不一样,它天生就有严重的“洁癖”,对于水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它必须生活在洁净的水域中,如果稍微有一点儿的污染,都会造成蝲蛄的死亡甚至是灭绝。特别是化学农药和化肥,对于蝲蛄都是致命性的打击。

现在由于环境的污染,以及一些地区农药和化肥的滥用,已经难以寻觅到蝲蛄的身影,只有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等一些天然的溪流,还存在着为数不多的蝲蛄。

于是有人这么说,如果在水里发现野生蝲蛄,说明水质非常干净,可以放心地直接饮用。

对于蝲蛄的做法,更好的菜式应该是喇蛄豆腐,这是辽宁本溪的特色菜。这道菜其实并没有豆腐,只是厨师把喇蛄肉剁碎制成,看起来像豆腐而已。我认识的一个本溪朋友,他多年前曾经吃过这道菜,告诉我说之一次吃蝲蛄豆腐时,感觉整个天空都亮了,虾的鲜甜味道,混合着螃蟹的鲜香,以及豆花和鸡蛋羹爽滑,带着一点小颗粒摩擦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来不及回味就送进了喉咙,那样才是一口入魂。

后来,他还跟我说,几十年前他的母亲还是小孩子,经常去太子河边去挖蝲蛄,只要把河边的石头翻开,底下密密麻麻全都是蝲蛄,随手一捡,轻轻松松就装满了一小桶。

至今蝲蛄已经很罕见了,如果你遇到了,千万别手软,一定要买点儿回家尝一尝

你吃过蝲蛄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请分享转发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饼干不加糖,每天分享给大家最实用的生活资讯,喜欢我就点个关注吧,谢谢!

误认为是“小龙虾”,售价比小龙虾还贵,懂行人心急跑盆里捞

误认为是“小龙虾”,售价比小龙虾还贵,懂行人心急跑盆里捞!

小龙虾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美食,只要一想起它的美味,相信很多网友都会与我一样要流出口水了吧,它肉质鲜美有嚼头使人回味无穷,从最早无法控制的入侵物种沦为近年餐桌上的美食,后来只能靠养殖才能苟延残喘,其实我国吉林一带生存着一种比小龙虾还要美味的物种,因外观与它相似,经常被误认为是“小龙虾”,那它究竟叫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吧。

这种“虾”当地人叫它蝲蛄虾,也有叫它东北小龙虾的,它同小龙虾简直就是孪生兄弟,外观实在是太相像了,所以经常被不懂行的人认错,其实它们还是有着区别的,首先就是在颜色上蝲蛄虾没有小龙虾那样红,而是发青色,然后是生活的水域,蝲蛄虾喜欢生活在清澈见底的无污染溪水或者山泉水中,而小龙虾却是来者不拒,什么臭水沟,有污染的河水它都可以生存,所以蝲蛄虾本身就要比小龙虾干净卫生。

小编也是偶然在早市上碰到卖蝲蛄虾商贩的,每斤三十多元比小龙虾还贵,这商贩是位近50岁的大叔,大叔说他每年到季节都会去山里捕捉蝲蛄虾,然后来早市售卖,不过近几年蝲蛄虾越来越少,每次只能捉到几十斤了,所以卖得贵一些。

买蝲蛄虾的客人很多,有懂行的大姐怕买不到,心急的自己跑盆里面捞,小编也看出来蝲蛄虾受欢迎的程度还真怕人多了买不到,马上掏钱购买,虽然没吃过,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还是买了五斤花去了180元。

回家后简单地用清水冲洗后,点火起锅来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水煮,加点盐放了些葱姜就OK了,因为蝲蛄虾本身就非常的干净卫生,所以就省略了清水浸泡的过程,煮好后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只,果然惊喜满满,虾肉松软鲜香,比小龙虾美味多了,大家如果碰到了可以买一些尝尝哦。

吃后闲来无事查了查有关蝲蛄虾营养方面的事,这一查才知道原来蝲蛄虾的营养很高,对于体弱者、老人、小孩、孕妇都有着很好的补益功效,而且含钙量也很高,缺点就是不可以与一些水果同时吃,如柿子、葡萄山楂等,要在几小时后才能吃。

你见过这种蝲蛄虾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

标签: 蝲蛄 龙虾 区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